脈確

作者
黃韞兮
朝代
年份
公元1746年
网站
古书网https://gushu.net.cn

石陽黃韞兮。著脈確一書。或從而叩其義。韞兮曰。醫憑乎脈。而脈衰乎理。從來醫家論脈。不患其言之無理。而患其言之於理甚精。以之測病。而所謂精者。終未確也。夫脈以測病。不確豈能無誤。浮游沉塞。起伏傳變。全寄之乎三指。輕輒重按。反復呼吸。實有毫釐千里之判。微乎渺乎。確誠未易言矣。碄於脈學。究心已久。嘗以軒岐之經為主。而於諸賢論脈之書。採其理之的然可信者。而據以為確。間有未的。則證之於經。復出己意。以旁探博求。其所謂確者。第識見有限。竊恐自以為確。而終未必其能確也。倘高明於其未確者。更加校正。則幸甚矣。韞兮之言若此。歲壬戌余以母病。延之來淮。出視是書。山陽醫士李鑄九見之。深為折服。晚年其學益進。余復攜其帙至真洲。以示李喬年。喬年亦世醫也。謂余曰。是書實足發蒙啟瞶。先生既刊行傷寒論翼矣。曷極付剞劂。附之於後俾得表裡印證。厥功豈不偉哉。余曰諾。因次述其語。以弁簡端。

乾隆丙寅小春歙州程崟識

脈原

氣口者。手太陰肺經之動脈。而五臟六腑之氣。於此候之也。蓋人以氣生。營衛之氣。先天也。水穀之氣。後天也。先天后天之氣。脈皆主之。故飲入於胃。其精氣。自脾歸肺。食入於腎。其精氣。自心歸肺。肺布飲食之精氣於諸臟腑。而後血氣充。營衛調。諸臟腑之氣。各隨其經。同營衛之氣。而呼吸朝之於肺。故手太陰肺經。乃諸臟腑之氣所聚也。聖人於氣口。候其盛衰。泄天地化育莫測之秘。豈不神乎。

脈名

王叔和脈經。有浮、芤、洪、涓、數、促、弦、緊、沉、伏、革、實、微、澀、細、耎、弱、虛、散、緩、遲、結、代、動二十 四名。叔和以後諸家。又增長短、牢、疾、大、小共三十名。按察病以脈。必辨之精確。而後見之明。不至遊疑而無主。據經之論脈。不止三十名。如鼓、搏、喘、橫之類。今亦未窺其奧。不敢採入。即三十名。尚有可測者。如脈經。謂浮細為耎。沉細為弱。是耎以浮細辨。弱以沉細辨也。然經曰。長夏胃微耎弱曰平。使耎弱皆細脈。細則氣少。經何以謂為長夏之平脈乎。又曰。耎弱有石曰冬病。石沉脈也。耎弱而沉。是水之侮土也。使耎脈果以浮細辨。經何謂以沉言乎。由是觀之。凡脈柔而無力者。概謂之耎弱。非浮細沉細之謂。今以耎弱附於細。以存其舊也。仲景曰。弦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搏。此名曰革。男子亡血失精。女子半產漏下。據此則革脈。即芤之兼弦者。芤主陰虛病。革亦主陰虛病。今以革附於芤也。沉伏實大。千金翼謂之牢。主寒主痛。是即沉脈而有力者。今附於沉。經一脈有數名者。如秋脈謂之毛。又謂之浮。非二脈也。是疾脈即數。大即洪。小即細也。今刪耎弱革牢疾大小七名。定為二十三脈。蓋脈以候病。其可去輒者。不加詳辨。則名目愈多。脈理愈晦。故不敢避僭妄之譏也。

脈類

脈者。陰陽之氣也。有浮即有沉。有大即有小。有遲即有數。故吳草廬。滑伯仁。李瀕湖。皆以對待編之。今欲其易於分別。凡以浮辨者為一類。以沉辨者為一類。以浮沉合辨者為一類。不以浮沉辨。而以至數辨者為一類。不以浮沉至數辨。而以形辨者為一類。

寸關尺臟腑部位

經。尺內兩旁。則季脅也。(肋骨盡處名季脅)尺外以候腎。尺內以候腹。中附上。(越人謂之關)左外以候肝。內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越人謂之寸口)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膻中在兩乳之間)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關以上)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關以下)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推而外之。內而不外。(外浮也內沉也)心腹疾也。推而內之。外而不內。身有熱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頸項痛也。按之至骨。脈氣少者。腰脊痛而有痹也。

脈經。從魚際至高骨。卻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從寸至尺。名曰尺澤。故曰尺寸。寸後尺前。名曰關。陽出陰入。以關為界。陽出三分。陰入三分。故曰三陽三陰。陽生於尺。動於寸。陰生於寸。動於尺。寸主上焦。頭及皮毛竟手。關主中焦。腹及腰。尺主下焦。少腹即足。

經於寸關尺分部以候五臟。而六腑止及腎者。蓋五臟先天之氣。賴後天水穀之氣以養之也。余腑不及者。統於臟也。蓋腎開竅於二陰。小腸膀胱屬前陰。大腸屬後陰。則腎統乎大腸小腸膀胱也。膽附於肝。則肝統乎膽也。三焦不統於臟。故於寸內候胸中。關內候膈。尺內候腹。胸中上焦也。膈中焦也。腹下焦也。且五臟者。身之主也。外則耳目鼻口。四肢皮毛肌肉。內則筋骨脈絡。氣血精神魂魄。皆其所司也。故人之一身皆可病。而病入臟者死。見真臟脈者死。此所以經之論脈。惟詳五臟也。四時之脈。有胃氣者生。無胃氣者死。此所以經之論脈。而六腑止及胃也。

經論脈。不以六腑配五臟。而王叔和脈經。以心與小腸。候在左寸。肺與大腸。候在右寸。肝膽候在左關。脾胃候在右關。腎與膀胱。候在左尺。又謂左尺屬腎。右為子戶。名曰三焦。又謂腎與命門。俱出尺部。其書前後。多自相矛盾。疑不盡出於叔和。世但闢高陽生脈訣。而不知脈訣。亦實本於脈經也。至右尺主三焦命門之誤。李瀕湖辨之詳矣。

經論脈不及腑。腑病何以候之耶。曰。腑病辨之於症。而以臟脈。候內外之因。假如頭角耳前後痛。往來寒熱。此膽經之病症也。而肝脈浮緊。則膽經之風寒。肝脈弦數。則膽經之痰火也。假如胸中脹悶。上焦之病症也。而肺脈滑數。則上焦之痰火。肺脈沉遲。則上焦之寒氣也。

寸關尺。經有外候內候之說。王太僕曰。外謂外側。內謂內側。李士材曰。外謂前半部。內謂後半部。二說皆有可議者。試即尺論之。外以候腎。內以候腹。假令腎病腹不痛。而其脈外側見病脈。內側見平脈乎。前半部見病脈。後半部見平脈乎。即使如此。而一指舉按之間。所謂外側內側。前半後半之界。能劃然清乎。今據經曰。推而外之。內而不外。有心腹積也。推而內之。外而不內。身有熱也。外指浮。內指沉。沉而不浮。故有心腹積。浮而不沉。故身有熱。由是觀之。則所謂外候內候。指沉浮而言也明矣。蓋五臟六腑之氣。朝於脈口。而各有所辨於寸關尺之間。此天地生人神化莫測之妙。聖人知其故。而於寸關尺浮沉以候之。浮陽也。沉陰也。以臟腑論。則臟陰而腑陽。以臟腑之氣論。則臟氣清而腑氣濁。清氣上升。濁氣下降。脈之見於寸關尺者。五臟六腑之氣。臟氣清。故浮候之。腑氣濁。故沉候之也。胃亦腑。何為又浮以候之乎。曰。五臟皆稟氣於胃者也。五臟之脈。有胃氣者則平。是五臟之清氣。皆胃氣之所散布也。脾受胃之清氣。則胃為脾之主也。故浮候胃。而沉候脾也。

趙繼宗曰。心肺居上。為陽為浮。肝腎居下。為陰為沉。脾居中州。半陰半陽。半浮半沉。當以左寸為心。右寸為肺。左尺為肝。右尺為腎。兩關為脾。按趙氏之說。可謂妄矣。夫寸關尺之部位。皆手太陰肺經之動脈也。聖人於此分候臟腑。此其故。惟聖人知之。而其所以然之故。聖人終不得明言之也。趙氏不自知其量。而創論欲異於聖人。抑何妄乎。至褚澄謂女人之脈。當以左寸為命門。左關為脾。左尺為肺。右寸為腎。右關為肝。右尺為心。則其妄更甚矣。

脈經。心肺俱浮。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澀者肺也。肝腎俱沉。然牢而長者肝也。按之耎。舉指採實者腎也。脾者中洲。故其脈在中。按此。皆論心肺肝腎與脾之脈體。非論寸關尺。而凡浮者為心肺脈。沉者為肝腎脈也。王宗正不察。為之說曰。診脈之法。當從心肺俱浮。肝腎俱沉。脾在中州之說。王叔和獨守寸關尺。分部位以測五臟六腑之脈。非也。按宗正。以叔和獨守寸關尺為非。不知執心肺俱浮。肝腎俱沉之說。亦非也。今即守寸關尺論之。假如氣虛痰鬱。而兩寸俱沉之脈。豈以其沉。而遂謂肝腎之乘心肺乎。失血傷精。而關尺俱浮之脈。豈以其浮。而遂謂心肺之乘肝腎乎。若使不守寸關尺。將不論何部浮。而皆以為心肺病乎。不論何部沉。而皆以為肝腎病乎。況同一浮也。心病肺不病。不論部位。其何以辨乎。同一沉也。肝病腎不病。不論部位。其何以辨乎。且使心肺俱以浮候。肝腎俱以沉候。經何為又分心肺肝腎。與脾胃之部乎。夫脈以候病也。守寸關尺以候之。尚不能洞悉其精微。若不守寸關尺。則茫然而無據矣。經曰。脈者血氣之先。血氣者陰陽也。故脈有三部俱浮者。陽盛也。非三部之浮。皆心肺脈也。三部俱沉意。陰盛也。非三部之沉。皆肝腎脈也。當以部位辨之。又以脈之本體辨之。假如浮。必浮洪來盛去衰者。心也。假如沉。必沉而弦長者。肝也。

經但言。尺外以候腎。尺內以候腹。而叔和則以兩尺兼候膀胱。吳寫皋。李士材輩。則以左尺兼候小腸與膀胱。其意皆欲補經之所不及。不知經之論脈。惟詳五臟者。蓋以五臟能繞乎六腑也。即如傷寒。頭痛腰痛項強。此膀胱經之病症也。而其脈不候於左尺。而候於左寸。愚故曰。腑病辨之以症。而以臟脈。辨內外之因也。由是觀之。則以左尺候腎。兼小腸與膀胱。以為補經之所不及。可以不必矣。且一部候兩脈。猶有浮沉陰陽之可辨。至一部。候腎與小腸陽膀胱至脈。試問何以確辨其為腎脈。為小腸脈。為膀胱脈乎。

診法

經診以平旦者。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均。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

經人一呼脈自動。一吸脈自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曰平人。按一呼一吸為一息。脈四動。然呼吸之間。必有一息長者。謂之太息。猶歲月之有閏。故脈五動。四動五動。平脈也。若三動則為不及。六動則為太過。皆病脈也。難經曰。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按呼吸之氣。系衛氣。吸非吸入。乃吸起也。蓋衛氣出下焦。而主之於肺。肺自下焦吸起。而呼出於鼻。一呼一吸。衛氣流行。晝夜循環。周而復始。故氣譬則火。火之氣。不通則不發。人之氣。不通則病。呼之氣。猶火之氣出而不入者也。難經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之說似誤。

崔紫虛四言脈訣。脈有七診。曰浮中沉。上下左右。消息求尋。按初持脈輕手於皮毛間。候其表。曰浮。次稍重手於肌肉間。候其半表半裡。曰中。次重手按至筋骨間。候其里曰沉。上謂上部。下謂下部。左謂左三部。右謂右三部。合為七診。又經有七診。謂獨大。獨小。獨疾。獨遲。獨寒。獨熱。獨陷下也。

四言脈訣。又有九候。舉按輕重。按輕下指曰舉。重下指曰按。寸關尺。每部有浮中沉三候。合為九候。又經有九候。脈經曰。九候者。每部中有天地人也。按經所謂天地人。另指頭與手足三部之動脈。不指寸關尺也。

經持脈有道。虛靜為保。(內虛則心不紛。外靜則心不擾。)春日浮。如魚之遊在波。(浮非浮脈。乃浮起也。春日陽氣升。其脈浮起然如魚之在波。雖浮起而不甚浮也。)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夏日陽氣盛。萬物有餘。故其脈浮大在膚。)秋日下膚。蟄蟲將去。(秋日陽氣降。蟄蟲將去。故其脈漸沉而下膚。)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冬日陽氣伏。蟄蟲周密。君子居室。故其脈亦沉而在骨。)知內者。按而紀之。(脈合內之臟腑。其盛衰按脈而綱紀之。是謂知內。)知外者。終而始之。(四時陰陽之氣。終而復始。以脈之陰陽。合四時之陰陽。是謂知外。)此六者持脈之大道。

平脈

經平人之常氣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春胃微弦曰平。夏胃微鉤曰平。長夏胃微耎弱曰平。秋胃微毛曰平。冬胃微石曰平。按經所謂胃氣在微字上體認。若弦則胃少弦甚則無胃。惟微弦則其氣和。故曰平。余仿此。

經春脈如弦。春脈者。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氣來耎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反此者病。夏脈如鉤。夏脈者。心也。南方火也。萬物之所以盛長也。故其氣來盛去衰。故曰鉤。反此者病。秋脈如浮。秋脈者。肺也。西方金也。萬物之所以收成也。故氣來輕虛以浮。來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冬脈如營。冬脈者腎也。北方水也。萬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氣來沉以搏。故曰營。反此者病。(營者內守之意。)脾者。土也。孤藏以灌四方者也。善者不可得見。惡者可見。按脾脈之善者。即胃氣四時見於弦鉤毛石之間。故曰善者。不可得見。若脾胃受傷。則惡者可見矣。

脈經春肝脈弦細而長曰平。夏心脈浮大而散曰平。長夏脈大阿阿而緩曰平。秋肺脈浮澀而短曰平。冬腎脈沉耎而滑曰平。按脈經之說。與經合參。則脈理精且備矣。

凡脈不大。不小。不數。不遲。不滑。不澀。不短。不長。浮沉正等者。平脈也。

凡病人脈不大不小。浮沉正等而緩者。為陰陽平。病將愈也。

四言脈訣。謂春弦夏鉤。秋毛冬石。為平脈。不知弦鉤毛石。有胃氣始為平脈。若但弦。但鉤。但毛。但石。即病脈也。滑伯仁診家樞要。謂長夏四季脈。遲緩為平。本脈經脾胃部。德則為緩。恩則為遲之說。不知一息四至。閏以太息。則五至。此脾胃之平脈也。三至為遲。則主寒主虛。病脈也。

朱丹溪曰。男子寸盛尺弱。女子尺盛寸弱。按寸為陽。男子陽盛。故寸盛。尺為陰。女子陰盛。故尺盛。此男女尺寸之平脈也。脈法贊左大順男。右大順女。按男子本氣旺血虛。左主血。左大於右。是血足也。血足則陽不至獨元矣。女子本血旺氣虛。右主氣。右大於左。是氣足也。氣足則陰有所統攝矣。且男子陽。故左大。女子陰。故右大。此男女左右之平脈也。丹溪格致餘論。以左右指醫者手之左右。謂右大順男。左大順女。其說似牽強。

凡人肥脈沉。人瘦脈浮。人長脈長。人短脈短。人大脈大。人小脈小。順也。反此則逆。

病脈

五臟病脈扁鵲曰。脈長而弦。病出於肝。脈大而洪。病出於心。脈下堅上虛。病出於脾。脈澀而浮。病出於肺。脈小而攣。病出於腎。

四時病脈。經。春不沉。夏不弦。秋不數。冬不澀。是謂四塞。(如春水旺。其脈弦。然春初之時。兼冬脈。而沉弦。則水生木。母子之氣相通也。若弦而不沉。是不得母氣。故曰塞。塞則病矣)參見曰病。(如春脈弦。參見他脈。則他臟之氣乘肝也。)未去而去曰病。(如春脈弦未交夏之時。便不見弦而見鉤。是肝氣不足。未當去而即去也。)去而不去曰病。(如春脈弦。入夏已深。仍見弦不見鉤。是肝氣有餘。當去而不去也。)復見曰病。(如春脈弦。或秋時復見弦脈。是肝之乘肺也。)

三部病脈。脈經寸脈浮大而疾者。名曰陽中之陽。(寸陽部也。浮大疾。陽脈也。故曰陽中之陽。)病苦煩滿。身熱頭痛。腹中熱。寸脈沉細者。名曰陽中之陰。(沉細陰脈也。見寸陽部。故曰陽中之陰。)病苦悲傷不樂。惡聞人聲。少氣。時汗出。陰氣不通。臂不能舉。尺脈沉細者。名曰陰中之陰。病苦兩脛痠痛。不能久立。陰氣衰。小便余澀。陰下濕癢。尺脈滑而浮大者。名曰陰中之陽。病若小腹痛。滿不能溺。溺即陰中痛。大便亦然。寸脈壯大。尺中無有。此為陽干陰。其人若腰背痛。陰中傷。足脛寒。尺脈牢而長。關上無有。此為陰乾陽。其人若兩脛重。少腹引臀痛。上魚際病脈。脈經。脈入魚際者遺尿。脈出魚際者。逆氣喘息。

外內久新病。脈經。脈淺滑堅者。病在外。脈小實而堅者。病在內。脈小弱而澀者。謂之久病。脈浮滑而疾者。謂之新病。六病脈。脈經弦緊滑澀浮沉。此六脈為殘賊。能為諸經作病。

主諸病脈

外邪脈。浮主風。遲主寒。緊主寒。緩主濕。細主濕。沉主濕。虛主暑。

內邪脈。數主火。洪主火。實主火。長主熱。清主熱。滑主痰。主食。弦主痰。主食。弦主痛。緊主痛。牢主痛。短主痛。促結主痛。主久積。澀主痛。主痹。動主痛。主驚。代主痛主泄。實主脹。緊主脹。微主脹。細主脹。主吐。伏主吐。

外邪兼見脈。浮緊主風寒。浮遲主風寒。浮緩主風濕。浮細主風濕。沉遲主寒濕。外邪內邪兼見脈。浮洪主風火。浮數主風火。浮弦主風痰。浮滑主風痰。風熱。浮長主風熱。風癇。遲滑主脹。遲澀主瘕。緊滑主吐。緊澀主痹。緩滑(主)熱中。氣虛脈。滑主氣虛。代主氣虛。沉無力。主氣虛。血虛脈。澀主血虛。芤主血虛。洪主血虛。浮無力。主血虛。氣血兩虛脈。微主氣血兩虛。竅主氣血兩虛。虛主氣血兩虛。細主氣血兩虛。浮遲無力。主氣血兩虛。沉數無力。主氣血兩虛。

可治病脈

脈經。凡脈浮大數勤長滑為陽。沉微弦弱短澀為陰。陽病見陰脈者。過也。陰病見陽脈者。順也。按脈之說。本仲景傷寒論。在傷寒症。則陽病見陽脈者順。陰病見陽脈者亦順。若內傷病。陰病見陽脈者。又為逆也。經曰。陰病而陰脈大者為逆。如虛勞失血之病。喜沉細陰脈。忌洪數陽脈是也。脈經不辨誤。經脈從陰陽。病易已。按男子陽。左脈大為從。女子陰。右脈大為從。春夏陽。脈浮大為從。秋冬陰。脈沉細為從。外感病。陽症見陽脈為從。陰症見陽脈亦為從。內傷病。陽症見陽脈為從。陰症見陰脈亦為從。

四言脈訣。脈貴有神。李東垣曰。脈之不病。其神不言當自有也。脈既病。當求其中神之有無焉。如六數七極。熱也。脈中有力。即有神也。三遲二敗。寒也。脈中有力。即有神也。熱有神。當泄其熱。則神在焉。寒有神。當去其寒。則神在焉。寒熱之脈。無力無神。將何藥而泄熱去寒乎。按東垣以脈中有力為神。固是也。然所謂神者。即胃氣也。經曰脈弱以滑。是有胃氣。又曰滑則從。澀則逆。故五臟骨肉。滑利可以長久。以此與脈中有力合參。則得之矣。滑伯仁謂東垣脈中有力之中字。乃浮中沉之中。其意蓋謂脾居中州。以中候有力為神。然則沉脈者。其神將何以候之乎。伯仁誤矣。

諸可治病脈

(皆出扁鵲及叔和脈經其症未備者摘崔紫虛四言脈訣數條補之)

長病三部脈細而耎者生。三部脈弦而數者生。

中惡腹大。四肢滿。脈大而緩者生。脈緊細而微者生。

中風脈浮緩者生。

風病不仁痿蹶。脈虛者生。

傷寒熱盛。脈浮大者生。已得汗。脈沉小者生。

溫病三四日以下。不得汗。脈大疾者生。

譫言妄語。身熱。脈洪大者生。

癲病。脈實堅者生。脈搏大滑者。久久自已。

癇病脈虛者生。

四肢厥逆。脈沉細而長者生。

骨蒸勞熱。脈數而虛者生。

咳嗽脈浮耎者生。

衄血脈小弱滑者生。

吐血脈滑者生。小弱滑者生。

上氣喘息低昂。脈滑手足溫者生。

嘔吐反胃。脈沉滑者生。

消渴脈數大者生。沉小者亦生。

消痹脈實大。病久可治。

腹痛不得息。脈細小遲者生。

積聚。脈堅急強者生。

腹脹滿。脈浮大者生。

水病脈浮大耎者生。水病腹大如鼓。脈實者生。

病泄。脈緩時小結者生。

腸耎下白沫。脈沉者生。腸澼下膿血。脈滑大者生。腸澼下膿血。脈沉小流連者生。

蝕陰疘。脈虛小者生。

婦人瘕聚。脈弦急者生。

婦人漏下赤白不止。脈小虛滑者生。

產後脈沉小滑者生。

金瘡出血。脈沉小者生。

跌僕內有血。腹脹滿。脈堅強者生。

死脈

真臟死脈、經。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真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真肺脈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膚。真腎脈至。搏而絕。如指彈石。辟辟然。真脾脈至。弱而乍數乍疏。見真臟乃死。何也。五臟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臟氣不能自至於手太陰。因胃氣乃至於手太陰。(肺朝百脈。故臟氣必先會於手太陰。而後行於諸經也。)故經謂五臟各以其時自為而至於手太陰。皆胃氣為之也。(五臟各以其時。自為弦鉤毛石之象。因胃氣而至於手太陰之脈口。)若邪氣勝者。精氣衰。胃氣不能與之俱至於手太陰。故真臟之氣獨見。獨見者。病勝臟也。故曰死。按五臟之氣為陰。胃氣為陽。五臟有胃氣。則其脈和。如微弦微鉤之類是也。若無胃氣。但見弦鉤等本臟之脈。曰真臟。見真臟則陽氣絕故死。

四時賊邪死脈。經。五邪所見。春得秋脈。夏得冬脈。長夏得春脈。冬得長夏脈。名曰陰出之陽。不治。按所謂陰者真臟也。故死。脈經謂夏脈沉耎而滑者。為腎乘心。水剋火。十死不治。不知夏月停水停痰之人。其脈有沉耎而滑者。未必即為死病也。且滑為陽脈。沉耎而滑。是有陽也。有陽者亦不死也。經所謂夏得冬脈。乃沉而堅硬。如指彈石。純陰無陽者也。又謂長夏脈弦細而長。為肝乘脾。木剋土。十死不治。不知長夏病瘧之人。其脈多弦細而長者。未必即為死病也。且長為陽脈。弦細而長。是有陽也。有陽者亦不死也。經所謂長夏得春脈。乃弦而堅硬。如循刀刃。純陰無陽者也。脈經之說誤。李士材曰。一歲之中。脈象不可再見。如春宜弦而得洪脈者。至夏必死。得澀脈者。至秋必死得沉脈者。至冬必死。為真臟之氣先泄也。當其時不能再見矣。按士材之說。本脈經死脈要訣篇。然亦有不可泥者。經以春不沉謂之塞。則春得沉脈。未可即以為死脈也。春脈弦。未交夏之時。便得鉤脈。經謂未去而去者病。亦未可即以為死脈也。又當以病症合辨之。庶幾始確。且所謂真臟者。純陰無陽之脈也。非夏脈鉤。或見於春時。即為真臟也。又當以有神無神細辨之。庶幾始確。大抵惟春得秋脈而澀者。乃經所謂賊邪。為不宜耳。余仿此。

三部死脈。脈經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死不治。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上部無脈。下部有脈。雖困無害。所以然者。如樹之有根也。按上部無脈。下部有脈。若其脈微細如絲。按之無有者。此腎臟將盡未盡之氣也。亦死。

形盛形瘕死脈。經形盛脈細。少氣不足以息者死。形瘕脈大。胸中多氣者死。

死脈名狀。脈如屋漏雀啄者死。(屋漏者。脈一來忽絕。久又來也。雀啄者脈。來疾時絕又一來也。)脈來如彈石。去如解索者死。(彈石者。急而勁也。解索者。散乳無結也。)脈如魚翔蝦游者死。(魚翔。蝦游者。脈浮而無根也。)脈如湧泉者死。(湧泉者。燥亂而有來無去也。)脈一息二至以下。八至以上者死。

諸病死脈

(皆出扁鵲及叔和脈經。其症未備者。摘雀紫虛。四言脈訣數條補之。)

長病三部脈虛而澀者死。實而大者亦死。(愚按急數者亦死)

中惡的緊大而浮者死。

中風脈堅大急病者死。

風病不仁痿蹶。脈緊疾急者死。

傷寒熱盛。脈沉小者死。已得汗。脈浮大者死。

溫病三四日以下。不得汗。脈細小者死。

譫語妄語四逆。脈沉細微者死。

癲病。脈小而堅急者死。沉細者亦死。

癇病。脈急實者死。

四肢厥逆。脈反浮大而短者死。

頭痛。脈短澀者死。

骨蒸勞熱。脈澀小者死。(愚按脈洪數者亦死。)

久嗽。脈堅大者死。脈沉緊者死。咳且溲血脫形。脈小勁者死。(愚按弦澀而數者亦死。)

衄血不止。脈大者死。(愚按血不止。脈急數者亦死。)

吐血脈實大者死。脈緊強者死。吐血而咳上氣。其脈數有熱不得臥者死。

上氣脈數者死。上氣喘息低昂。脈澀四肢寒者。死。上氣面腫肩息脈大者死。

嘔吐反胃。脈弦數緊澀者死。

消渴。脈細小浮短者死。

消癉病。久脈懸小堅急者死。

腹痛。脈反浮大而長者死。

積聚。脈虛弱者死。沉小者死。

腹脹滿而喘。脈反滑而沉者死。脈虛小者亦死。

水病。脈沉細虛微者死。水病腹大如鼓。脈虛者死。

病泄。脈浮大數者死。脈緊急者死。

腸澼下膿血。脈浮大緊者死。身熱脈懸絕及澀者死。

蝕陰疘。脈緊急者死。

婦人瘕聚。脈虛弱者死。

婦人漏下赤白不止。脈大緊實數者死。

產後脈實大緊弦急者死。寸脈焱疾不謂者死。

金瘡出血。脈浮大者死。

跌僕內有血腹脹滿。脈小弱者死。

奇經

奇經八脈。亦候於手太陰肺經者也。李瀕湖奇經八脈考。極其詳悉。然非神而明之。莫能洞窺其奧。曉然於指下也。要之用針用炙。則奇經之病。必求奇經之穴以治之。至於用藥。則奇經之表裡寒熱虛實。而臟腑之脈。可以測之。則亦可以統之也。故茲編姑闕而不錄。

內經切脈之圖

內經切脈之圖

脈理作為歌。便誦習也。其以浮沉至數辨。及不以浮沉至數辨者。各從其類。欲其易分別也。浮沉等脈。即用浮沉等字之韻。欲其不混淆也。脈之應病。以內經為主。內經未詳者。以脈經補之。脈經未詳者。以歷代明醫之說補之。欲其簡而訣也。有是脈。即有主是病之由。復逐句箋釋於其下。欲其明且暢也。較前人脈賦脈詩。頗有勝處。有志醫學者。由此入門。雖曰捷徑。實為正路矣。

脈以輕亂辨者曰浮。輕手便得。如木浮水上。其以浮辨者曰洪。浮大來有力。去無力。曰虛。浮大按之。無力曰芤。浮大無力。按之中央空。兩邊實曰散。浮大無力。至數不齊。渙漫不收。曰微。浮細無力。按之如欲絕。若有若無。凡六脈。

(內經謂之乏)

浮脈輕手得。如木水中浮。(浮秋脈也。春夏冬見之。則病脈也。然在秋輕虛以浮。來急去散。則為手脈。若中央堅。兩邊虛。此謂太過。細而微。此謂不及。亦病脈也。)有力表邪清涕嗽。惡寒發熱令人愁。(風邪自皮毛入。皮毛合肺。肺開竅於鼻。肺惡寒、金寒則生水、故鼻流清涕、風邪迫肺。則氣逆、故嗽、肺主衛、風邪入則皮毛閉。固衛氣不能溫外。故惡寒、肺與心皆在上。肺邪傳心則心火鬱。心主營。營行血脈。數一身發熱。仲景謂冬月寒傷營。則發熱惡寒無汗。風傷。齦則發熱惡風有汗、此固然矣、然四時感昌者。亦發熱惡寒。必用表藥而愈。蓋表藥其味皆辛、辛開毛孔。散火鬱。毛孔開。則衛氣外達。火鬱散則營血內安。營衛調和。則汗出而寒熱解矣。)寸主頭疼開腹滿。尺司癃閉好推求。(自胸至頭寸主之。諸陽經起於頭、風邪自皮毛深入。則歸經。故頭痛。肝脾與腎。且脈常沉。今脈浮。乃陽之乘陰也。陽盛則熱。水之性。寒則凋。熱則旺、肝水旺、則克脾土。脾虛則不欲食。而腹滿。腎竅於二陰。真性惡燥。熱勝則血燥。而大腸不潤。故閉氣燥而膀胱不化。故癃、癃者。小便不利也。)浮緊傷寒浮虛暑。(寒傷營。營行脈中。寒氣動急。故脈緊。暑傷氣。傷氣故脈虛。)浮緩風濕自宜搜。(濕氣濡滯。故脈緩。凡頭重、身重、腿膝痛、浮腫、大便泄、小便黃者。風溼症也。)浮滑風痰浮數熱。(滑主痰。帶浮則為風痰、數主熱、帶浮則為風熱。)無力須將血弱謀。(陽盛故脈浮。陰虛故無力、遇此等脈。不宜輕用表藥。)

(內經謂之鉤。又謂之大。)

應指雖浮大。來盛去衰便曰洪。(洪。夏脈也。春秋冬見之。則病脈也。然就夏來盛去衰如鉤。則為平脈。若來盛去亦盛。此為太過。來不盛。去反盛。此為不及。亦病脈也。如鉤者。浮候之來盛下垂。由如鉤狀。去衰。則又柔和矣。故為平脈。)真陰不足。邪氣相攻。(人之正氣。陰陽相配者也。陰陽和。則無病。陰不足。則陽盛。陽盛則生火。火者。偏勝之氣也。偏勝之氣。為邪氣。邪氣即邪火。)寸洪身熱兼膚痛。咳唾煩心亦可窮。(陽盛。故身熱。火不得淺。故膚痛。火瀉肺。故咳嘔。心惡熱。故煩。)嘔與脹。察闕中。(胃喜清涼而惡熱。嘔者。火上炎也。火鬱而不散也。)尺虛宜壯水。泄痢不宜逢。(尺脈洪、相火旺也。宜壯水以制陽光。若泄痢尺脈洪者。難治。)

李瀕湖、謂洪脈非夏升陽散火宜。愚按新病身強。及洪見寸關者。升陽數火可也。若久病身弱。及洪見兩尺者。又宜以滋陰降火為是。

(瀕湖引內經云。氣來虛微為不及。病在內。愚按虛脈、浮大無力、微脈、浮細無力、火中不能見細。則虛不可兼言微矣。今考內經、謂氣來不實而微。為不及。不實者細無力之謂也。故可言微。瀕湖硬以不實故作虛字誤。)

虛來浮大耎無力。夏宜逢之暑病居。(暑病發熱有汗脈虛者。宜清暑益氣。若陰熱惡寒無汗脈浮數。而不虛者。宜清暑解表。)寸虛自汗多驚悸。(虛脈主氣血虛。正氣虛則邪氣實。邪氣實便是火火食氣則表虛、汗者、心之液也。血所化、表既虛。創營亦不固。血隨火化。外泄於表。為自汗。心藏神。血虛則神失所養。故多驚。火氣衝心。故跳動而多悸。)關主中宮脹不舒。(血虛肝鬱則脹、脾胃虛。中氣不足亦脹。)潮熱骨蒸痿候尺。(陽氣終巳。陰氣始干。陰虛則交午時陰分。而陽氣並之。陽勝則外越為肌膚熱。內爍為骨髓熱。熱在骨。謂之骨蒸。日如潮水之應時而至。謂之潮熱。骨枯髓竭。足不任身。謂足骨痿。)卻憐久病定亡軀。

芤革

(芤而弦曰革。主陰虛失血。與芤同。今附於此。脈經。謂芤脈浮大而耎。按之中央空。兩邊實。舊謂前後為兩邊者。固非矣。李士材以浮沉為兩邊。亦不是。有力謂之實。浮中沉相去無幾。豈有浮候實。沉候實。而中候獨見其空者乎。據內經論浮脈云。其氣來毛。中央堅。兩旁虛。此謂太過。由是推之。則兩邊指兩旁也。蓋芤脈浮大而耎。按之兩旁浮實。而中央獨陷下。此血不充之象。故主失血諸症)

輕手亂之浮大耎。重按中空邊實芤。(芤。草名。中空如蔥。血行脈中。失血者其脈中空。故以芤比之。)寸關吐衄腸癰病。尺部崩淋便血流。(吐血、衄血、腸癰、血崩、血淋。大便下血等症。皆陽盛陰。虛也。摧陽。故其脈浮大。惟陰虛。故其脈中空盛)

有表無里大而散。至數不齊。楊花無定空中泛。左寸怔忡。右寸自汗。(散主氣實血虛。心主血。血虛則心神恍惚不寧。曰怔忡。氣實者。邪氣實也。邪氣實則熱。熱則氣泄故自汗。)左關溫飲兮。(陰虛生內熱胃熱則津液耗。而發渴。渴多飲。滲入肌膚會腸胃之外。謂之滋飲)右關食痹。胳腫亦堪斷。(胃熱則不和。不和則不消穀。因而痞悶。曰食痹、胻、足腫也。胻明腎經。下循脛外廉。冒熱故胻腫。)尺為血大虛。兩尺如斯終專算。(經以醫脈散為血少。載同父曰。腎脈散諸病脈代散。皆不可治也。)

重乎按之如欲絕。若有若無極其微。微屬陰陽虛弱候。(惟陰陽皆虛。故其脈見若有若無之象。而名之曰微。)惡寒發熱汗霏霏。(陽虛則生寒。陰虛則生熱。陽不外固。陰不內守則多汗。)寸微衄血驚兼喘。關主中寒拘急泥。(氣血虛則中寒寒則心下拘急。拘急不寬嬌也。)尺中厥逆元陽損。(陽火生於陰精。陰精虛則陽火弱。陽火弱則手足寒。而為厥。陰陽不交氣上衝而為逆也。)女子崩中帶下虧。

脈以重亂辨者曰沉。重按始得。其以沉辨者曰伏。重按之著骨乃得。凡二脈。

沉牢

沉(內經謂之石、又謂之營。)牢(牢即沉脈。長大弦而有力者。主寒主痛。與沉同。今附於此。)

按始有則為沉。(沉。冬脈也。春夏秋見之。則病脈也。然在冬。其氣來沉以搏。則為平脈。若來如彈石者。此謂太過。其去如數者。此謂不及。亦病脈也。)寸沉胸脅痛。水氣膈間停。若居關與尺。腹背及腰疼。(沉主陰。陰盛則克伐元氣。故三部得沉者。皆主痛。宜溫之。有水氣者。宜利之。)沉緩寒濕沉數熱。沉滑當知痰食真。沉如無力。氣虛甚明。(沉有力為實邪。故主寒主積。沉無力。則氣虛也。)崔紫虛四言舉要云。沉牢痼冷。沉實熱極愚按牢脈沉而長大有力。實脈沉臥。亦長火有力。同一沉臥長大有丸何以辨其為痼冷熱極手。

何以謂之伏。推筋按至骨。傷寒欲汗陽邪解。厥逆臍疼溫藥服。(瀕湖曰。傷寒一手伏。曰單伏、兩手伏、曰雙伏、不可以陽症見陰為診。乃火邪內郁。不得發越。陽極似陰。故脈伏、必有大汗而解。不可發表。又有夾陰傷寒。先有伏陰托內。外復感寒。陰盛陽衰。四肢厥逆。六脈俱伏。須投姜附及炙關元。脈乃復出。若太谿衝陽。皆無脈者。必死。)寸司嘔吐關司痛。尺部疝瘕利水穀。(霍亂、嘔吐、腹痛、男子疝、女子瘕聚、痛甚者。其脈多伏。暴泄者。脈亦多伏。)

脈以浮沉合辨者曰實。大而長。浮沉皆得。凡一脈。

實脈大而長。浮沉皆者力。風熱蘊蓄深。譫語發狂疾。(邪氣盛則實。浮有力。表實也。沉有力。理實也。所以然者。由風邪深入。鬱而發熱。熱甚。則喪其神守。故譫語、更甚、則發狂。所謂重腸者,狂也。左手脈實者,宜發之。右手脈實腹滿者。宜下之。)寸實嘔吐頻。心胸苦氣逆。積聚腹疼候在關。大便不通候在尺。

瀕湖曰。脈訣言尺實。小便不禁。與脈經尺實。小腹痛。小便癰之說何反。潔古不知其謬。藥用姜附。愈謬矣。愚按脈訣所言。亦出脈經。脈經云。尺脈實。小腹痛小便不禁。宜服當歸湯加大黃一兩。據用大黃。則脈經以尺實為熱明矣。潔古用姜附可謂大誤。但虛寒不足之症。火不能攝水。則小便不禁。此係實熱。而脈經何以亦有小便不禁之言。意者熱渴飲多。大便閉塞。水獨歸膀胱。則小便數。小便數。則不及溺之。即自出。亦謂為小便不禁耶。

脈以至數辨者曰遲。一息三至曰緩。一息四至曰數。一息六至曰結。緩時一止曰促。數時一至曰代。止有常數。遲入尺中。良久方來。凡六脈。

一息三至。號之曰遲。浮遲寒在表。沉遲作里醫。有力無力皆寒症。抑陰扶陽不用疑。寸遲心痛吐酸水。(寒氣攻心。故痛。胃虛而寒氣客之。則水入於胃。不輸於脾。停於胃脘。水得寒氣熏蒸變而為酸。此為寒症。故脈經治以附子湯。茱萸湯。然此症亦有熱者。肝移熱於胃。土受木製。不能勝水。水得木味。蘊而淺酸。經所謂諸嘔吐酸。屬於熱是也。當清熱燥濕。此以脈之滑數辨之。)關尺寒疼厥可知。(陰氣盛。則從足五指至膝上寒。謂之寒厥。)遲澀癥結。(遲澀則血虛寒。血虛寒則凝滯不行。結成癥結。)遲滑脹宜。(滑。主氣虛。主食積。氣虛則寒。寒則氣收。故脹、寒飲食積於腸胃。亦作脹。)

緩脈均均來四至。貴無偏勝耎而和。(緩主脾胃。又主風濕在四季之月。不大不小。浮沉同等。耎而和者。手也。若三部不齊。則為偏勝。或又兼他脈者。病脈也。不在四季之月。他脈中帶緩者。胃氣也。若獨見極者病脈也。)肌肉不仁緩在寸。(風氣之傷人。多在上。寸部。心肺也。心主血脈。肺主皮毛。風邪入皮毛。客血脈。故肌肉之間。不知痛癢。曰不仁。)關知脾胃食難磨。(風氣通肝。肝氣移之於脾胃。脾胃實。故不欲食。實者邪實也。)尺為腳弱下身腫。(濕氣之傷人。多在下。濕濡筋。故腳弱。濕滲肌膚。故下膻。)小便難而餘瀝多。(濕積下焦。蘊而淺熱。濕熱壅滯。則膀胱之氣不化。故小便難。有餘瀝也。)浮緩為風沉緩濕。若逢緩滑熱為疴。(經以緩而滑。為熱中、李士材以緩滑。為濕痰誤。)緩澀管虛緩細痹。(風寒濕三氣。皆能為痹。風勝為行痹。寒勝為痛痹。濕勝為澀痹。脈緩細者。主風濕痹。)推詳三部自無訛。

一息六至稍為數。只有兒童獨安樂。(兒童以六至為平脈、外此皆為火。)浮沉實數散且清。(浮數有力。為實火在表、宜散、沉數有力、為實火在裡。宜清。)無力為虛宜補藥。(數而無力。虛火也。宜補氣。或益火之元。)寸為喉舌疼。嘔吐嗽煩渴。(胃口當心。亦寸主之。胃有火。故嘔吐。火迫肺。故為嗽。為煩、肺金爆。故渴。)關中補谷易於飢。(胃有大。則消穀善飢。)尺部惡寒氣淋作。(脈經謂尺脈數。惡寒。小便黃赤。又曰。少陰脈數。男子氣淋。蓋腎為陰。屬水。陰虛而陽湊之。內熱故外惡寒。火伏水中。故小便黃赤。甚則膀胱之氣不化。小便不利。痛而為淋。)

(脈經載扁鵲之言曰。脈有表無里者死。經名曰結。何謂結。脈在指下。如麻子動搖。按如麻子動搖者。輕輒之。則散亂無紀。重按之。則不可得。故曰有表無里。乃腎絕也。與緩時一止之結不同。)

緩時止。謂之結。陰盛陽衰凝氣血。(氣、溫血行血者也氣虛不能溫血。則血寒。氣虛不能行血。則血滯。血寒而滯則結。血結氣亦結矣。)浮為痛積外相攻。沉為痛積內相迫。

數時一止何其促。陽有餘。陰不足。痰火煎熬。或為喘嗽。或斑毒。(內上紅紫盛凡者。斑也。黑斑難治。癰疽。皆毒也。)

動而中止不能還。止有常數斯名代。不是傷寒心悸多。即有腹疼泄痢害。久病固為凶。(扁鵲曰。脈五來一止。不復增減、或七來一止。不復增減者經名曰代、死。)平人亦臟敗。(靈樞曰。一日一疸五十營。以營五臟之精。所謂五十營者。持其脈口。數其至、也。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五臟皆受氣。四十動一代者。一髒髒無氣。三十動一代者。二臟無氣。二十動一代者。三臟無氣。十動一代者。五臟無氣。予之短期。據脈經。謂四十動一止。四歲死。三十動一止。三歲死。二十動一止。二歲死。十動一止。歲內死。五動一止。五日死。此亦概言之也。不必泥。)女胎三月餘。見之不為礙。(舊謂胎三月。其脈代。按胎脈有五月七月亦代者。當於兩尺候之。如胎來成九至。或十至一止。良久方來。又九至或十至一止。良久方來。此所謂有常數也。再來。或九至或十至不止又於十二至。或十五至一止。但有常數。皆是代脈。代之止有常數。乃信也。土主信。此脾胃之氣至也。出為萬物之生氣。脾胃乃五臟之生氣。生氣至。故有胎也。且天一生水。次生火木金土。而五行備。胎之初結。乃天一之水也。次生火木金土。而五臟之氣全。五臟之氣全。故脈代也。代又何以為死脈。以生數論。五臟之氣全。應天五生土之數。故其脈代。以淺數論。有形之後。則營衛之氣與天地之書液周流。而無一息之止者也五臟無氣。獨胃氣尚在。故其脈亦代。然此胃氣。乃油盡之燈。故不久必死。)

脈不以浮沉至數辨。而以形辨者。曰弦。直而長。如按弓弦。曰緊。往來有力。左右彈人手。如轉索無常。曰長。迢迢自若。如揭(長)竿末稍。曰短。不能滿部。兩頭縮縮。曰細。直而耎應指指如絲線。曰澀。細而往來難。應指如輕刀刮竹。曰滑。往來前卻。流利如珠。曰動。大如豆。厥厥搖動。凡八脈。

(脈經謂弦脈舉之無有。按瘧脈有浮弦者。未嘗舉之無有也。經曰。瘧皆生於風。惟旺於風。故其脈浮弦。且頭疼如破也。即脈經傷寒條中。亦有陽明中風脈弦浮之語。則所謂弦脈。舉之無有。疑其誤也。)

硬然在指下。端直似弓弦。(弦。春脈也。夏秋冬見之。則病脈也。然在春耎弱而滑。平脈也。若而實強。此謂太過。不實而徵此謂不及。亦病脈也。)夏秋則主瘧相纏。(風寒暑濕之氣皆為瘧。其脈皆強。惟夏秋患瘧者甚多。冬春亦間有之。)弦數熱。弦遲寒。寸弦頭痛膈多痰。(弦主痰。痰隨厥氣上升。故頭痛。)關若癥瘕胃氣逆。(血凝氣滯。久而堅硬。在臍旁。曰癥瘕。胃中寒氣。沖窗心下曰逆。)尺當疝腳拘攣。(疝者。睪丸腫痛。上遲小腹也。蓋肝脈絡陰器。主疝。或寒。或澀。或熱或虛。或氣分或血分。臨症以脈之遲數軟弱辨之。肝主筋、腎主骨。筋束骨者也。寒則筋急。故抱攣。拘攣痛。屈伸不利也。)

(內經謂之急。)

左右彈手其力強。狀如轉索名為緊。(緊主寒。浮緊表寒。沉緊裡寒。)人迎主傷寒。還把風癇診。(左手寸關之間曰人迎。人迎緊。主瀉寒。頭痛。惡寒。發熱。風氣通肝。木得風則動搖。故身瘛瘲。肝火鼓動心火。火炎神越。故卒不知人。吐涎沫曰風癇。)氣口主傷食。喘嗽亦宜審。(右手寸關之間。曰氣口氣口緊。主傷食。心下苦滿。肺惡寒。寒則氣逆。故為喘與咳。脈經曰。緊為實。以上皆實邪。故其脈緊。)關尺見緊時。痹疝極其准。(經謂青脈之至也。長而右左彈人手。有積氣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痹。得之寒濕。與疝同法。)

迢迢自若指間長。倘帶搏堅便失常。(長脈在春。乃肝脈也。軟弱如揭長竿末稍。曰肝平。實而滑。如循長竿。曰肝病。按長則氣治。若應指搏堅。而不耎弱。則氣不治矣。)傷寒傳變。陽明可評。(傷寒二三日脈長。目痛鼻乾不得眠。陽明病也。)左寸足疼舌捲縮。(經曰。寸口脈長曰足脛痛。按左寸心為陽。主血脈。長立有餘之病。上余有則下不及。血脈不通。故足腫痛。腎脈挾舌本。舌為心病。心火盛則水急。水急則舌本縮。而舌卷不能言矣。)右寸分明嘔血傷。(腎主唾。其脈入肺中。循喉嚨。血隨火升。故唾血。)關中少氣髀如折。(長本肝脈。木邪剋土。故脾虛中氣不足。肢內曰髀。胃脈之所下。胃虛故脾痛如折。又脾有邪。其氣亦留於兩髀。)尺則腰痛不可當。(火盛則水衰。腰為腎府。腎空則腰痛。)

本位不能及。縮縮其形短。(短則氣病。若秋時肺脈短澀。乃平脈也。)滑短酒傷浮短嗽。寸主頭疼尺腹滿。(短主不及之病。酒傷與嗽。則氣不及也。上不及。則頭疼。下不及。則腹滿也。)

(內經謂之小。)濡(同耎。)弱(脈經以浮細為耎。沉細為弱。豈細脈無浮二候。獨於不浮不沉候之乎。而內經何以有沉細之說也。且經曰。脈弱以滑。是有胃氣。滑者流利如深之謂。若以沉細為弱。則沉細如經之中。不能見滑矣。且脈經既以沉細為弱。而論肺痿。何以又有浮弱之言乎。今據內經。以弦脈耎弱為肝之。平脈。則所謂耎弱者。無力之謂。不得以浮細為耎。沉細為弱矣。況耎弱所主之病。大概與細同。今附於此。)

直耎如絲細。勞傷損血氣。(細主氣血兩虛。)身汗來。心慌至。(浮細屬陰虛。多盜汗。沉細屬陽虛。多自汗。汗多心虛故慌。)寸須嘔吐關須脹。(脾胃虛寒。上則嘔吐。下則腹滿。)尺屬骨蒸痢與痹。(骨蒸。久痢。皆屬腎虛。故脈細。痹為寒濕之陰邪。故脈亦細。)

往來難。細短澀。輕刀刮竹形容切。血少氣有餘。寸澀心疼神亦怯。(胃屬陽明。多血多氣。其上口當心。血虛。則氣湊之氣血攻衝。則當心而痛。陽明又主驚。驚氣歸心。故神怯。)關中脅脹胃虛嘔。(肝藏血、屬厥陰。其脈布脅肋。血少氣勝。故脅肋脹。胃為水穀之海。血少則摻。氣勝則逆。爆則血枯。逆則氣。故不納水穀而嘔吐也。)尺部腸枯五心熱。(血虛則腸枯澀血虛而相火動。則肝熱肝。熱下移之於母。則腎熱上移之於子。則心熱腎之脈起於足心。心之脈入於手心。故手足心熱。)婦女當為經不通。或為胎病宜區別。(血養胎。故脈澀。)崔紫虛謂澀主自汗。瀕湖士材皆宗之。愚按內經云。澀滿陽有餘也。陽氣有餘。則為身熱無汗。當以經言為是。

流利如珠便是滑。多汗陰有餘。風痰更可察。(經曰。滑者。陰氣有餘也。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滑脈主風。又主痰。)寸滑吞酸咳嗽嘔。(滑又主熱。胃中濕氣。與熱氣。熏蒸。蘊而淺酸。停在胃脘。故吞酸。濕熱生痰。故咳嗽及嘔吐。)當關積熱掌中發。(食積胃。胃生熱。胃熱上熏則包絡與心肺皆熱。包絡之脈。入掌中。肺脈行其前。心脈行其後。故掌中就熱。經所謂掌中熱者。腹中熱是也。)痢疾癃尺部者。(滑又主宿食。食積成痢。者睪丸腫大痛連小腹也。癃者。小便不通。脈經謂尺滑當溺血也。)女子或為經閉煞。(脈經謂尺脈滑。女子經脈不利。按滑為血有餘。若滑而結。及浮滑遲滑者。蓄血也。不然則是胎脈。)

(仲景傷寒論曰。數脈見於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搖動者。名曰動。愚按兩上字。其一乃浚人誤添者。當是數厥見於關上、下。經曰。女子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手少陰屬心。是寸者動脈矣。又曰。陰虛陽搏謂之崩。腎之陰虛。陽搏之故。見崩症是尺有動脈矣。王叔和著脈經。不知兩上字。其一乃衍字。因曰動脈見於關上。遂令談之論脈者。皆曰動脈。只見於闕。與經不合矣。)

動脈如豆形。數而厥厥動。陽動出汗兮。驚痛堪憂。(成無己曰。陰陽相搏。則虛者動。按陰搏陽則陽虛。陽虛故出汗。經謂肝主驚。陽明主驚。按膽附於肝。肝氣強者膽大。肝氣弱者膽小。膽小當有畏懼之心。故易驚。此驚之生於內者也。陽明屬土。土性靜。故聞木聲惕然而驚。此驚之生於外者也。由是觀之。則自驚者屬肝。物觸而驚者屬陽明。然而驚則皆歸於心也。陰陽相搏。陰邪勝故痛。)陰動發熱兮。血崩為重。(陽搏陰。則陰虛。陰虛故發熱。陽邪盛。迫血妄行。故崩。)

胎脈

尺脈滑疾。心脈動來。三部浮沉脈正等。五十不止確為胎。疾而按散兮。其胎三月。但疾不散兮。五月可猜。沉則為男浮則女。陰陽推測貴三才。(女子以血旺為本。尺脈當滑。然滑屬血。陰也。痰屬氣。陽也。滑而疾。是陽之交陰也。女子心脈當沉。今陰陽相搏。而其脈動。是陰之交陽也。陰陽相交。而三部之脈。無偏浮偏沉。五十不正。無或結或促。其為胎也明矣。三月之胎。其形未實。故其脈按近而散。五月之胎。其形漸實。故其脈按之不散。而其疾如故者。蠱疾為陽氣。萬物得天地之陽。氣以生成。陰必得母之陽氣以長養也。沉陰脈。何以反為努浮陽脈。何以反為女。蓋男胎得陽氣多。胎得陽氣多。則母之陽不足陰有餘矣。陰有餘陽不足。故其脈沉。女胎得陰氣多。胎滑陰氣多。則母之陰不足。陽有餘矣。陽有餘。陰不足。故其脈浮。亦猶故為男。陰多於陽。且陰外而陽內也。雖為女。陽多於陰。且陽外而陰內也。疾與滑。何以不主病。蓋疾而不滑。則為陰虛火盛。滑而痰。則非病矣。尺既滑而疾。則寸之動。母非病矣。脈經辨男女法。左手沉實為男。右手浮大為女。左右手俱沉實。生二男。俱浮大生二女。又左尺脈偏大為男。右尺脈偏大為女。左右俱大生二子。)

附送戴原禮還浦陽序

醫之為道至矣。周官有疾醫。視萬民四時之病。春之痟首。夏之癢疥。秋之瘧寒。冬之嗽咳。分而治之。驗其狀而制其祿。復世官寢失職。故於其術。每擇之不精。吾同縣戴原禮。從朱先生彥修學。治疾往往多奇驗。原禮從叔仲章。六月患大熱。面赤口譫語。身發紅斑。他醫投以大承氣湯。而熱愈極。原禮脈之。曰。左右手皆浮虛無力。非真熱也。張子和云。當解表而勿攻裡。此證似之。法當汗。遂用附子乾薑人參白朮為劑。烹液冷飲之。大汗而愈。櫧概方氏子婦。瘧後多汗。呼媵人易衣不至。怒形於色。遂昏厥若死狀。灌以蘇合香丸而蘇。自後聞人步之重。雞犬之聲。輒厥逆如初。原禮曰。脈虛甚。重取則散。是謂汗多亡陽。正合經意。以黃耆人參日補之。其驚漸減。至浹旬而安。松江諸仲文。長夏畏寒。身常挾重纏。食飲必熱如火。方下咽。微溫則嘔。他醫授以胡椒煮伏雌之法。日啖雞者三。病逾亟。原禮曰。脈數而大且不弱。劉守真云。火極似水。此之謂矣。椒發陰經之火。雞能助痰。只以益其病爾。以大承氣湯下之。晝夜行二十餘。頓減纊之半。復以黃連導痰湯。益竹瀝飲之。竟瘳。姑蘇朱子明之婦。病長號。數十聲暫止。復如前。人以為萬所憑莫能療。原禮曰。此郁病也。痰閉於上。火鬱於下。故長號則氣少舒。經云。火鬱則發之是已。遂用重劑湧之。吐痰如膠者無算。乃復初。藥原忠妻。因免乳後。病驚。身翩翩然。如升浮雲之上。舉目則室廬旋運。持身弗定。他醫飲以補虛治驚皆無驗。原禮曰。左脈雖芤且澀。神色不動。是因驚致。心包絡積汙血爾。法宜下之。下積血如漆者一斗。即愈。留守衛吏。陸仲容之內子。病熱。妄見神鬼。手足瞤動。他醫用黃連清心湯。不中。原禮視之。曰。形瘦而色不澤。乃虛熱耳。法當以李杲甘溫除大熱之法為治。即經所謂損者溫之者也。服人參黃耆而安。他若此者甚眾。夫醫之為道。本於素問內經。其學一壞於開元。再壞於大觀。習俗相仍。絕不知究其微指。唯執一定之方。類刻舟而求劍者。人訾之。則曰我之用此。不翅足矣。又惡事內經為。宋之錢仲陽。獨得其秘於遺經。而擴充之。金之張劉李諸家。又從而衍繹之。於是內經之學大明。劉之學。朱先生得之最深。大江以南。醫之道本於內經。實自先生髮之。原禮乃其高弟弟子。其傳授有要。故察證無不中。服其劑者。沉疴豁然如洗。昔司馬遷作倉公傳。載其應詔所對。自齊御史成至公乘項處。凡二十有三。書治病之狀甚具。予仿此義。稍陳原禮療疾。奇中者系之首簡。若周官疾醫。四時治證之概。知言者。必有所擇焉。

贈醫師葛某序

古之醫師。必通於三世之書。所謂三世者。一曰針灸。二曰神農本草。三曰素女脈訣。脈訣所以察證。本草所以辨藥。針灸所以祛疾。非是三者。不可以言醫。故記禮者有云。醫不三世。不服其藥也。傳經者既明載其說。復斥其非。而以父子相承。三世為言。何其惑歟。夫醫之為道。必志慮淵微。機穎明發。然後可與於斯。雖其父不能必傳其子也。吾鄉有某。三世業醫。專事大觀之方。他皆弗之省。又有朱聘君。家世習儒。至聘君。始以醫鳴。醫家諸書。則無不精覽。一少年。病肺氣上。喀喀鳴。喉中急則唾。唾血成縷。某曰。此瘵也。後三月死。聘君曰。非也。氣升而腴。中失其樞。火官司令。爍金於爐。是之謂肺痿。治之生。已而果然。一六十翁。患寒熱。初毛灑淅。齒擊下上。熱繼之。盛如蒸甑。某曰。此痰也。不治將瘥。聘君曰。非也。脈淫以芤。數復亂息。外強中乾。禍作福極。是之謂解亦。藥之則瘳。不藥則劇。已而果劇。治乃愈。一女婦。有噦疾。每吐涎數升。腥觸人。人近亦噦。某曰。此寒噦也。法宜溫。聘君曰。非也。陽陰未平。氣苞血聚。其勢方格。靡有攸處。是之謂惡阻。在法不當治。久則自寧且生男。言後輒驗。夫某之醫三世矣。聘君則始習為之。而優劣若是。醫其可以世論即。昔之名醫眾矣。若華元化。張嗣伯。許智藏。其治證。皆入神。初不聞其父子相傳也。自傳經惑於是非。使禮經之意。晦而不白。三千年矣。世之索醫者。不問其通書與否。見久於其業者。則瞀瞀焉從之。人問其故。則曰是記禮者。云爾也。其可乎哉。葛生某淮之鉅族也。明於醫。三世之書。皆嘗習而通之。出而治疾。決死生。驗瘥劇。若燭照。而龜卜無爽也者。士或不能具藥。輒注之不索其償。士君子翕然稱之。名上丞相府。賜七品服。俾提舉諸醫官。有疾者。遂倚之以為命。嗚呼。若葛生者。其無愧古之醫師者歟。

贈醫師賈某序

醫之為道。難言矣。必審診以起度量。立規矩。稱權衡。合色脈。表裡。有餘。不足。順逆。之法。復參其人之動靜。與其息之相應。然後從而治之。非洞明應世群書之得失。不足與於斯。黃帝內經。雖疑先秦之士。依仿而托之。其言深。其旨邃。以弘其考辨。信而有徵。是當為醫家之宗。下此則秦越人和緩。無書可傳。越人所著八十一難經。則皆舉內經之要。而推言者也。又下此。則淳于意華佗之熊經鴟顧。固亦導引家之一術。至於刳腹背。湔腸胃。而去疾。則涉於神怪矣。意之醫狀。司馬遷備志之。其所謂迴風杳風者。今人絕不知為何證。況復求於治療之深旨乎。又下。則張機。機之金匱玉函經。及傷寒諸論。誠千古不刊之典。第詳於六氣所傷。而於情欲食飲。罷勞之所致者。略而弗議。兼之文字錯簡。亦未易以序次求之也。又下此。則王叔和。叔和纂歧伯華佗等書。為脈經。敘陰陽內外。辨三部九候。分人寧氣和。條陳十二經絡。洎夫三焦五臟六腑之病。最為著明。惜乎為妄男子。括以膚陋之脈歌。遂使其本書。不盛布於世也。又下此。則巢元方。其病源候論。似不為無見。但言風寒二濕。而不著濕熱之文。乃其失也。又下此則王砅。砅推五運六氣之變。撰為天元王策。周詳切密。亦人所難。苟泥之。則屬滯而不通矣。又下此。則王燾孫思邈。思邈以絕人之識。操慈仁惻厚之心。其列千金方翼。及工害人之禍。至為憤切。後人稍闖其藩垣。亦足以其術鳴。但不知傷寒之數。或弗能無遺憾也。熏雖闇劣。外臺秘要。所言方證符禁灼灸之詳。頗有所祖述。然謂針能殺生人。而不能起死人者。則一偏之見也。又下此。則錢乙龐安時許叔微。叔微在準繩尺寸之中。而無所發明。安時雖能出奇應變。而終未離於範圍。二人皆得張機之粗者也。惟乙深造機之閫奧。而擷其精華。建為五臟之方。各隨所宜。肝有相火。則有瀉而無補。腎為真水。則有補而無瀉。皆啟內經之秘。世概以嬰孺醫目之。何知乙之淺哉。其遺書散之出於閻孝忠所集者。多孝忠之意。初非乙之本真也。又下此。則工谷張元素。河間劉完素。睢水張從正。元素之與完素。雖設為奇夢異人。以神其授受。實聞乙之風而起者。若從正則又宗完素者也。元素以古方新病。決不能相值。治疾一切不以方。故其書亦不傳。其存於今者。皆後來之所傅會。其學則東垣李杲深得之。杲推明內外二傷。而多注意於補脾土之說。蓋以土為一身之主。土平則諸臟平矣。從正以吐汗下三法。風寒暑濕火燥六門。為醫之關鍵。其治多攻。其劑多峻厲。不善學者殺人。光素論風火之病。以內經病機氣宜十九條。著為元病式。簡奧粹微。有非大觀局諸醫。所可彷彿。究其設施。則亦不越補攻二者之間也。嗟乎。自有內經以來。醫書之藏有司者。凡一百七十九家。二百九部。二千二百五十九卷。他未遑深論。即今所論者言之。世之醫師。果能盡心於斯否乎。脫或未盡心於斯。則夫起度量。立規矩。稱權衡。合色脈之屬。焉能察而行之。不至以人命為戲也。幾希矣。雖然亦有要焉。逆與順之謂也。曰升降。曰浮沉。吾則順之。曰溫涼。曰寒熱。吾則逆之。果能此道矣。則去夫先醫之所治。雖不中。不遠矣。烏傷。賈思誠。濂外弟也。嘗同濂。師事城南聞先生。學治經。久之復受醫說於彥修宋先生。治疾有奇驗。薦紳間多為賦詩。而屬濂以序。濂為直疏歷世群書之得失。而最思誠以學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