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

作者
張介賓
朝代
年份
公元1624年(明·天啟四年)
底本
電子文本整理自行政院中醫藥委員會94年文本CM049
网站
古书网https://gushu.net.cn

(類經序)。

(合天地人性命為重命從誰生生命者曰父曰母命從誰司司命者曰君曰相曰師司命者 誰為之總總君父師相之權者曰醫上古時神農黃帝君而醫岐伯諸公師而醫而醫實首於伏 羲羲懼天下後世離天地人而二之也首立一畫以為天地人之總仲尼名之為太極太極者天 地人之心也即所謂性命也由一心而生八卦復生六十四卦列三百八十四畫而世人之病病 在於三百八十四畫中求活計而不知一畫為總此羲之所以醫千萬世之病原也自是神農有 本草經軒岐有靈素經兩大經出而言醫者咸宗之顧易卦有文王周公孔子三大聖人為之羽 翼然後易義昭明於天地而靈素之後無能羽翼之者自秦越人以下世稱神醫而實非文王周 公孔子之偶況如王太僕之儔乎今略舉其大者如三焦胞絡本有形也而二十五難以為無形 兩腎皆藏也而三十六難以右腎為藏精繫胞之命門頭為諸經之會也而四十七難以為諸陽 之會此秦越人之與內經左也君火以明相火以位而王註改明為名是君火第有空名而都無 真明也此王太僕之與內經左也夫曰難曰註而失有如是軒岐再起其謂之何此吾友張景岳 所以慨然而歎毅然而起直以發明內經為巳任也景岳名介賓字會卿為會稽之杰士幼稟明 慧自六經以及諸子家無不攷鏡而從其尊人壽峰公之教得觀內經遂確然深信以為天地人 之理盡備於此此即所為伏羲之易也於是出而治世之病一以內經為主小試則小效大試則 大無所不試則無所不效而醫林之諸子百家用如關格之脉本以人迎氣口辨陰陽之否絕而 仲景祖難經之說云在尺為關在寸為格關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遂致後世誤傳此則用仲景 而不為仲景用也上以候上下以候下此藏氣脉候之正理而脉經以小腸大腸附配兩寸藏象 豈容顛倒乎人迎係陽明之府脉氣口係太陰之藏脉而脉經以左為人迎右為氣口以左候表 以右候裏表裏豈容混亂乎此則用叔和而不為叔和用也病機十九條此明五藏六氣病化所 屬之本非皆言其太過也而原病式盡以有餘為訓則不足之候何以能堪此則用河間而不為 河間用也至陰虛天氣絕至陽盛地氣不足此明陰陽不交之敗亂也而丹溪引之以證陽道實 陰道虛而謂陽常有餘陰常不足斲伐生機莫此為甚此則用丹溪而不為丹溪用也脉有更代 是名代脉自仲景以中止為代而後世述之是脉代之不明也至今日而明矣傷寒本傳十二經 自劉草窗有傳足不傳手之說而諸家宗之是傳經之不明也至今日而明矣凡皆景岳之主持 內經運用諸子軒岐之後文不在茲乎猶恐內經資其自用而不能與天下共用遂乃著而為類 經一曰攝生二曰陰陽三曰藏象四曰脉色五曰經絡六曰標本七曰氣味八曰論治九曰疾病 十曰鍼剌十一曰運氣十二曰通共三十二卷犁為三百九十條更益以圖翼十一卷附翼四卷 觀其運氣諸圖註則天道可悉諸掌觀其經絡諸布置則藏象可洞其垣觀其治法之玄機則見 之諸條詳按凡其辨疑發隱補缺正訛別精氣析神明分真假知先後察氣數中之玅審陰陽闔 闢之機原始要終因常知變靡不殫極微秋毫無漏此書一出當使靈素與羲易並行其有功於 軒岐大矣要之此書不但有功於軒岐而并有功於羲易景岳於內經外更作醫易等篇余嘗觀 邵子之圜圖方圖多所未白得景岳之圖解而了然無疑也孰知此經者合羲易與內經而兩相 發明哉余初與景岳交自癸卯歲始余以苦心誦著耗脾家之思慮兼耗腎家之伎巧於是病泄 瀉者二十年醫家咸以為火盛而景岳獨以為火衰遂用參木桂附之火而吠者競起余獨堅信 不固服之五年而不輟竟使前病全瘥而脾腎還元余之敢於多服者膽力之決斷也景岳之敢 於多用者識力之明透也非景岳不能有此識非余不能有此膽余兩人之相與亦奇矣余既受 景岳之賜因問景岳何以及此則歸功於內經因是每持內經相與談論余纔得其皮毛而景岳 巳得其精髓景岳調余將註內經為世人式余喜之甚從裀成之及余官汴梁又迎景岳治余母 太安人延壽者八載時類經尚未竣也余自江右參藩歸家十餘年而景岳亦自長安歸家特從 會稽過縠水見余於崢山下曰類經成矣余得而讀之一讀一踴躍再讀再踴躍余即請付之梓 而景岳猶慮識者寡也余日太陽未出爝火生明太陽一出孤燈失照向日之內經不明而諸家 棋出燈之光也今類經一出太陽中天而燈失色矣人情不甚相遠既能見燈豈不見日景岳又 何慮焉於是意決將付之梓而請余為序夫景岳之妙旨載在類經不待余序余所序者謂其註 內經而并著醫易世之能註易者不出於程朱能註內經者不出於秦越人王太僕景岳一人皵 卻并程朱秦王之四人合為一人而直接羲黃之脉於千古之上恐非程朱秦王所能駕也今程 氏易傳朱氏本義業天下家傳戶誦而張氏之類經非特醫家所當傳習儒者尤當服膺自今以 後家傳戶誦景岳之造福於天下者不小而造福於千萬世者胡可量哉余獲此編大喜大快冀 速其傳遂為序之而贊其刻之)。

(昔)。

(皇明天啟四載歲在甲子陽月上澣賜進士第湖廣按察司副使分守荊西道前奉)。

(勒提督河南學政江西布政使司右參政分巡南瑞道通家友弟葉秉敬頓首拜撰)。

(類經序)。

(類經序)。

(內經者三墳之一蓋自軒轅帝同岐伯鬼臾區苛六臣互相討論叢明主理以遺毅後世其文 義高古瀾微上極天文下窮地絕中悉人事大而陰陽變化小而草木昆蟲音律象數之肇端藏 府經絡之曲折靡不縷指而臚列馬大哉致哉垂不朽之仁慈開生民之壽域其為德也與天地 同與日月並望直規之活疾方術已或按晉皇甫士安甲乙經敘日黃帝內經十八卷今鍼經九 卷素問九卷即內經也而或者謂素問鍼經睭堂三書非黃帝書似出於戰國夫戰國之文能是 乎宋臣高保衡苛敘業已辟之與其億度無稽固不只深聽而又省目醫為小道并是書且弁髦 置之者是豈臣慧明眼人歟觀坡僊楞伽經跋之經之省難經句句皆理字字皆法而豈知難經 而然問經可知矣夫由經之生王民命豈殺於十三經之啟植民心放玄晏先生日人受先人之 體省八尺之軀而不知醫事此所謂遊鬼耳雖有忠孝之心慈惠之性君父危困赤子塗地無以 濟之此聖賢所以精思極論盡心是書乎奈何今之業醫者而置靈素於關昧性命之主要盛盛 虛虛而遺人夭殃致邪失正而絕人長命所謂業擅專門者如是哉此其放正以經文奧衍研閱 誠難其於至道未明而別異夫通神運徽印大聖上智於千古之邈斷乎不能矣自唐以來雜類 省啟主子之註其發明秘儘多而遺漏而復不少蓋有遇難而默者有於篆未始合者有互見深 藏而不便檢閱考凡莫闡揚未盡靈樞未註皆不能無遺憾焉及乎近代緒家尤不過順文敷演 而難者仍來能明精處仍不能發其何裨之與有初余究心是書嘗為摘要將以自資繼而繹之 久久則言之金石字字璣竟不知孰可遺困奮然鼓念異有以發隱就明轉難為易盡啟其秘而 公之於人務俾後學了然見便得趣由堂入室具悉本原斯不致誤已誤人咸瑧至善於是乎詳 求其法則有盡見舊制顛倒一番從類分門然後附意闡發庶晰其韞然懼擅動聖經猶未敢也 粵稽還古則周有扁鵲之摘難晉有主晏先生之類分唐有王太僕之補削元有滑櫻寧之撮鈔 鑒與四君子而後意決且與非十三經之比蓋彼無須類而與欲醒瞶指迷則不容不類以求便 也由是編索而經先求難易及復更秋稍得其緒然後合而為一命曰類經類之者以靈樞啟素 問之微素問發靈樞之秘相為表裏通其義也而經既合乃分為十二類夫人之大事莫若死生 能葆其真合乎天矣故苜日攝生類生成之道而儀主之陰陽既主三寸位矣故二曰陰陽類人 之有生藏氯為本五內個然三垣治矣故三曰藏象類欲知其內須察其外色通神吉凶判矣故 四曰脉色類藏府治內經絡治外能明終始四大安矣故五曰經絡類萬事萬殊必有本末知所 先後握其要矣故六曰標本類人之所賴藥食為天氣味滑宜五宮強矣故七日氣味類駒隙百 年雖保無恙治之弗先危者安矣故八曰論治類疾之中人變態莫測明能獨幽二監遁矣故九 曰疾病類藥餌不及古有鍼砭九法搜玄道超凡矣故十曰鍼刺類至若天道茫茫運行今古苞 無窮協惟一推之以理指諸掌矣故十一曰運氣類又若經文連屬難以強分或附見於別門欲 求之而不得分條索隱血脉貫矣故十二曰會通類彙分三十二卷此外復附著圖翼十五卷蓋 以義有深邃而言不能該者不拾以圖其精莫聚圖象雖顯而意有來達者不翼以說其奧難窺 自是而條理分綱目舉晦者明隱者見巨細通融岐貳軍徹一展卷而重門洞開秋毫在目不惟 廣裨乎來學即凡志切尊生者欲求茲沙無不信手可拈矣是後也余誠以前代諸賢註省未備 間多舛錯掩質埋先俾主道不盡明於世者迨四千餘矣因敢忌陋效矉勉圖蚊負固非敢弄斧 班門然不屑沿街持缽故凡遇駁鉑正之處每多不諱誠知非雅第以人心積習既久訛以傳訛 即決長波猶虞難滌使辨之不力將終無救日矣此余之所以載思而不敢避也吁余何人斯敢 妄正先賢之訓言之未竟知必有關余之謬而隨議其後者其是其非此不在余而在乎後之明 哲矣雖然他山之后可以攻玉斷流之水可以鑑形即壁影螢光能資志士竹頭木屑魯利兵家 是編者倘有千慮之一得將見擇於聖人矣何幸如之獨以應策多門操觔隻手一言一字偷隙 毫端凡歷歲者之旨易稿者數四方就其業所謂河海一流泰山一壤蓋影共掖共高深耳後世 有子靈其憫余勞而錫之斤正馬豈非幸中又幸而相成之德謂孰非後進之吾師云)。

(昔)。

(大明天啟四年歲決甲子黃鍾之吉景岳子自序於通一齋)。

(類經序終)。

(類經目錄)

(一卷)二七  (攝生類)  (上古之人春秋百歲今時之人半百而衰)上古天真論○一  (上古聖人之教下)上古天真論○二  (古有真人至人聖人賢人)上古天真論○三  (四氣調神)四氣調神論○四  (天氣清靜藏德不止聖人從之故無奇病)四氣調神論○五  (四時陰陽從之則生逆之則死)四氣調神○六  (不治巳病治未病)四氣調神論○七 (二卷)三五  (陰陽類)  (陰陽應象)陰陽應象大論○一  (法陰陽)同前○二  (天不足西北地不滿東南)同前○三  (天精地形氣通於人)同前○四  (陰陽之中復有陰陽)金匱真言論○五 (三卷)四四  (藏象類)  (十二官)靈蘭秘典論全○一  (藏象)六節藏象論○二  (藏府有相合三焦曰孤府)本輸篇肩○三  (五藏之應各有收受)金匱真言論○四  (四時陰陽外內之應)陰陽應象大論○五  (五氣之合人萬物之生化)五運行大論○六  (脾不主時)太陰陽明論○七  (五藏所合所榮所主所宜所傷之病)五藏生成篇○八  (本神)篇○九  (五藏異藏虛實異病)同前○十  (氣口獨為五藏主)五藏別論○十一  (食飲之氣歸輸藏府)經脉別論○十二  (有子無子女盡七七男盡八八)上古天真論○十三附種子說  (天年常度)天年篇全○十四  (壽夭)壽夭壽剛柔篇○十五  (人身應天地)邪客篇○十六  (婦人無鬚氣血多少)五音五味篇○十七 (四卷)七○  (藏象類)  (老壯少小脂膏肉瘦之別)衛氣失常篇○十八  (血氣陰陽清濁)陰陽清濁篇全○十九  (首面耐寒因於氣聚)邪氣藏府病形篇○二十  (堅弱勇怯受病忍痛不同○附酒悖)論勇篇全○二十一  (耐痛耐毒強弱不同)論痛篇全○二十二  (奇恒藏府藏寫不同)五藏別論○二十三  (逆順相傳至困而死)玉機真藏論○二十四  (精氣津液血脉脫則為病)決氣篇全○二十五  (腸胃大小之數)腸胃篇全○二十六  (平人絕穀七日而死)平人絕穀篇○二十七  (本藏二十五變)本藏篇全○二十八  (身形候藏府)師傅篇○二十九  (人有陰陽治分五態)通天篇全○三十  (陰陽二十五人)陰陽二十五人篇○三十一  (五音五味分配藏府)五音五味篇○三十二 (五卷)九六  (脉色類)  (診法常以平旦)脉要精微論○一  (部位)同前○二  (呼吸至數)平人氣象論○三  (五藏之氣脉有常數)根結篇○四  (三部九候)三部九脉論○五  (七診)同前○六  (診有十度診有陰陽)方盛衰論○七  (診有大方)同前○八  (脉合四時陰陽規矩)脉要精微論○九  (四時藏脉病有太過不及玉機真藏論○十  (脉分四時無胃曰死)平人氣象論○十一  (逆從四時無胃亦死)同前十二  (五藏平病死脉胃氣為本)同前○十三  (三陽脉體)同前○十四  (六經獨至)病脉分治經脉別論○十五  (寸口尺脉診諸病)平人氣象論○十六  (三診六變與尺相應)邪氣藏府病形篇○十七  (診尺論疾)論疾診尺篇○十八 (六卷)一二二  (脉色類)  (藏脉六變病刺不同)邪氣藏府病形篇○十九  (搏堅耎散為病不同)脉耍精微論○二一  (諸脉證診法)同前○二十一  (關格)六節藏象論○脉要精微論○二十二  (孕脉平)人氣象論○陰陽別論○二十三  (諸經脉證死期)大奇論全○二十四  (決死生)三部九候論○二十五  (脉有陰陽真藏)陰陽別論○二十六  (骨枯肉陷真藏脉見者死)玉機  (真藏論○二十七真藏脉死期)陰陽別論○二十八  (陰陽虛搏病候死期)同前○二十九  (精明五色)脉要精微論○三十  (五官五閱)五閱五使篇全○三十一  (色藏部位脉病易難)五色篇全○三十二  (色脉諸診)論疾診尺篇○三十三  (能合脉色可以萬全)五藏生成論○三十四  (經有常色絡無常變)經絡論全○三十五  (新病久病毀傷脉色)脉要精微論○三十六  (五藏五色死生)五藏生成篇○三十七 (七卷)一五○  (經絡類)  (人始生先成精脉道通血氣行)經脉篇○一  (十二經脉)同前○二  (十二經離合)經別篇全○三  (十二經筋結支別)經筋篇○四  (十五別絡病刺)經脉篇○五  (經絡之辨刺診之法)經脉篇○脉度篇○六氣六三百六十五氣穴論○七  (孫絡谿谷之應)同前○八  (氣府三百六十五)氣府論全○九  (項腋頭面諸經之次)本輸篇○十  (五藏背腧)背腧篇全○血氣形志篇○十一  (諸經標本氣街)衛氣篇全○十二 (八卷)一七八  (經絡類)  (三經獨動)動輸篇全○十三  (井滎腧經合數)九鍼  (十二原)篇○十四十二原同前○十五  (五藏五腧六府六腧)本輸篇○十六  (脉度)脉度篇○十七  (骨度)骨空篇全○十八  (骨空)骨鑋論○  (十九十二經血氣表裏)血氣形志篇○二十  (諸脉髓筋血氣谿谷所屬)五藏生成篇○二十一  (五藏之氣上通七竅陰陽不和乃成關格)脉度篇○二十二  (營衛三焦)營衛生會篇○二十三  (營氣運行之次)營氣篇全○二十四  (衛氣運行之次)衛氣行篇全○二十五  (一萬三千五百息五十營氣脉之數)十五營篇全○二十六 (九卷)二○二  (經絡類)  (任衝督脉為病)骨空論○二十七  (蹻分男女)脉度篇○二十八  (陰陽離合)陰陽離合論全○二十九  (諸經根結開闔病刺)根結篇○三十  (陰陽內外病生有紀)皮部論全○三十一  (人之四海)海論全○三十二  (十二經水陰陽刺炎之度)經水篇全○三十三  (手足陰陽繫日月)陰陽繫日月篇全○三十四  (身形應九野○天忌)九鍼篇○三十五 (十卷)二二○  (標本類)  (六氣標本所從不同)至真要大論○一  (病有標本取有逆順)同前○二  (病反其本得標之病治反其本得標之方)同前○三  (病有標本刺有逆從)標本病傳論○四  (標本逆從治有先後)同前○五 (十一卷)二二三  (氣味類)  (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六節藏象論○一附草根樹皮說  (五穀五味其走其宜其禁)五味篇全○二  (五味之走各有所病)五味論全○三 (十二卷)二二八  (論治類)  (治病必求於本)陰陽應象大論○一  (為治之道順而巳矣)師傅篇○二  (治有緩急方有奇偶)至真要大論○三  (氣味方制治法逆從)同前○四附病有真假辨  (方制君臣上下三品)同前○五  (病之中外治有先後)同前○五常政大論○六  (寒之而熱取之陰熱之而寒取之陽)至真要大論○七  (邪風之至治之宜早諸變不同治法亦)異陰陽應象大論○八  (五方病治不同)異法方宜論全○九  (形志苦樂病治不同)血氣形志篇○十  (有毒無毒制方有約必先歲氣無伐天和)五常政大論○十一  (久病而瘠必養必和)同前○十二  (婦人重身毒之何如)六元正紀大論○十三  (揆度奇恒脉色主治)玉版論要篇全○十四  (湯液醪醴病為本工為標)陽液醪醴論全○十五  (祝由)精變氣論○十六附祝由鬼神二說  (治之要極無失色脉治之極於一)同前論○十七  (五過四德)疏五過論全○十八  (四失)徵四失論全○十九  (辟療五疫)遺篇刺法論○二十 (十三卷)二五六  (疾病類)  (病機)至真要大論○一  (百病始生分為三部)百病始生篇全○二  (邪之中人陰陽有異)邪氣藏府病形篇○三  (邪變無窮)刺節真邪論○四  (生氣邪氣皆本於陰陽)生氣通天論全○五  (陰陽發病)陰陽別論○六陰陽  (貴賤合病)陰陽類論○七  (三陽并至其絕在腎)著至教論全○八  (三陰比類之病)示從容論全○九 (十四卷)二八四  (疾病類)  (十二經病)經脉篇○十  (六經病解)脉解篇全○十一  (陽明病解)陽明脉解篇全○十二  (太陰陽明之異)太陰陽明論○十三  (五決十經)五藏生成篇○十四  (八虛以候五藏)邪客篇○十五  (邪盛則實精奪則虛)通評虛實論○十六  (五藏虛實病刺)藏氣法時論○十七  (有餘有五不足有五)調經論○十八  (氣血以并有者為實無者為虛)同前調經論○十九  (陰陽虛實寒熱隨而刺之)同前○二十  (虛實之反者病)刺志論全○二十一  (五虛五實死)玉機真藏論○二十二附虛損治法  (病氣一日分四時)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二十三  (五藏病氣法時)藏氣法時論○二十四 (十五卷)三一二  (疾病類)  (宣明五氣)宣明五氣篇全○二十五  (情志九氣)舉痛論○二十六  (八風五風四時之病)金真言論○二十七  (風證)風論全○二十八  (風傳五藏)玉機真藏論○二十九  (風厥勞風)評熱病論○三十  (腎風風水)評熱病論○奇病論○三十一附中風治法  (酒風)病能論○三十二  (賊風鬼神)賊風篇全○三十三  (厥逆)厥論○三十四  (十二經之厥)同前○三十五  (厥逆頭痛○五有餘二不足者死)奇病論○三十六  (厥腰痛)病能論○三十七  (厥逆之治須其氣井)腹中論○三十八  (傷寒)熱論篇○三十九附傳經說及傷寒治法  (兩感)同前○四十  (溫病暑病)同前○四十一  (遺證)同前○四十二  (陰陽交)評熱病論○四十三  (五藏熱病刺法)刺熱篇全論○四十五  (移熱移寒)氣厥論全○四十六  (乳子病熱死生)通評虛實論○四十七附乳子脉辨 (十六卷)三四五  (疾病類)  (痎瘧)瘧論全○四十八  (又論瘧)歲露篇○四十九附瘧疾治法  (諸經瘧刺)刺瘧論全○五十  (如瘧證)至真要大論○五十一  (欬證)欬論全○五十二附欬證治法  (動靜勇怯喘汗出於五藏)經脉別論○五十三  (熱食汗出)營衛生會篇○五十四  (鼓脹)腹中論○五十五  (藏府諸脹)脹論全○五十六附腫脹治法  (水脹膚脹鼓脹腸覃石瘕石水)水脹篇全○五十七  (五癃津液別)五癃液別篇全○五十八  (風水黃疸之辨)平人氣象論○五十九  (消癉熱中)通評虛實論○腹中論○六十附消癉治法  (脾癉膽癉)奇病論○六十一 (十七卷)三六八  (疾病類)  (胎孕)腹中論○奇病論○六十二附保嬰法  (血枯)腹中論○六十三  (陽厥怒狂)病能論○六十四  (癲疾)通評虛實論○奇論○六十五  (諸卒痛)舉痛論○六十六附諸痛治法  (痺證)痺論全○六十七  (周痺眾痺之刺)周痺篇全○六十八  (十二經筋痺刺)經筋篇○六十九  (六經痺疝)四時刺逆從論○七十附疝氣說  (痿證)痿論全○七十一  (腸澼)通評虛實論○七十二附痢疾治法  (伏梁)腹中論○七十三  (息積)奇病論○七十四  (疹筋)奇病論○七十五  (風邪五變)五變篇全○七十六  (病成而變)脉要精微論○七十七  (雜病所由)通評虛實論○七十八 (十八卷)三九三  (疾病類)  (口問十二邪之刺)口問篇全○七十九  (涕淚)解精微論全○八十  (神亂則惑○善忘○饑不嗜食)大惑論○八十一  (不得臥)逆調論○病能論○八十二  (不臥多臥)邪客篇○大惑論○八十三  (陰陽之逆厥而為夢)方盛衰論○八十四  (夢寐)淫邪發夢篇全○脉要精微論○八十五  (癰疽)癰疽篇全○八十六  (風寒癰腫)脉要精微論○八十七  (胃脘癰頸)癰病能論八十八  (癰疽五逆)玉版篇八十九  (瘰癧)寒熱篇全○九十  (失守失強者死)脉要精微論○九十一  (五逆緩急)玉版篇○九十二  (風痺死證)厥病篇○九十三  (病傳死期)病傳論全○標本病傳論○九十四  (陰陽氣絕死期)經脉篇○九十五  (四時病死期)陰類論○九十六  (十二經終)診要經終論○九十七 (十九卷)四一八  (鍼剌類)  (九鍼之要)九鍼十二原篇○一  (九鍼)同前○九鍼論○二  (九鍼之義應天人)鍼解篇○三  (九鍼之宜各有所為)官鍼篇○四  (九變十二節)同前○五  (三剌淺深五剌五藏)同前○六  (用鍼虛實補寫)九鍼十二原篇○實命全形論○小鍼解○解篇○七  (陰陽虛實補寫先後)終始篇○八  (寶命全形必先治神五虛勿近五實勿遠)寶命全形論○九  (九鍼推論)官能篇○十  (官能)官能篇○十一  (內外揣)外揣篇全○十一  (八正神明寫方補員)八正神明論全○十三  (經脉應天地呼吸分補寫)離合真邪論○十四  (候氣察三部九候)目前○十五  (候氣)九鍼十二原篇○小鍼解○四時氣篇○終始篇○十六 (二十卷)四四六  (鍼剌類)  (五變五輸剌應五時)順氣一日分為四分為四時篇○十七  (四時之剌)本輸篇○四時氣篇○水熱穴論○寒熱病篇○終始篇  (剌分四時逆則為害)診要經終論○四時剌逆從論○十九  (肥瘦嬰壯逆順之剌)逆順肥瘦篇全○二十  (血絡之剌其應有異)血絡論全○二十一  (行鍼血氣六不同)行鍼篇全○二十二  (持鍼縱舍屈折少陰無俞)邪客篇○二十三  (六府之病取之於合)邪氣藏府病形篇○二十四  (邪在五藏之剌)五邪篇全○二十五  (衛氣失常皮肉氣血筋骨之剌)衛氣失常篇○二十六  (五亂之剌)五亂篇全○二十七  (四盛關格之剌)終始篇○二十八  (約方關格之剌)禁服篇全○二十九  (繆剌巨剌)繆剌論○三十 (二十一卷)四七四  (鍼剌類)  (陰陽形氣外內易難)壽夭剛柔篇○三十一  (剌有三變營衛寒痺)同前○三十二  (剌有五節)剌節真邪篇○三十三  (五邪之剌)同前○三十四  (解結推引)同前○三十五  (剌諸風)骨空論○長剌節論○四時氣篇○熱病篇○三十六  (剌炎癲狂)癲狂篇○長剌節論○通評虛實論○三十七  (腎主水水俞五十七穴)水熱穴論○四時氣篇○三十八  (熱病五十九俞)水熱穴論○三十九  (諸熱病死生剌法)熱病篇○四十  (剌寒熱)寒熱病篇○長剌節論○四十一  (炙寒熱)骨空論○四十二  (剌頭痛)厥病篇○四十三  (剌頭項七竅病)長剌節論○寒熱病篇○骨空論○熱病篇○厥病篇○雜病篇  ○終始篇○四十四  (卒然失音之剌)憂恚無言篇全○四十五  (剌心痛并蟲瘕蛟蛕)厥病篇○雜病篇○四十六 (二十二卷)五○○  (鍼剌類)  (剌胷背腹病)氣穴論○長剌節論○熱病篇○雜病篇○四時氣篇○九鍼十二原篇  ○通評虛實論○四十七  (上膈下膈蟲癰之剌)上膈篇全○四十八附膈證治按  (剌腰痛)剌腰痛篇全○骨空論雜病篇○四十九  (剌厥痺)終始篇○癲狂篇○雜病篇○長剌節論○寒熱病篇○四時五十  (剌四支病)骨空論○厥病篇○雜病篇○四時氣篇○終始篇○本五十一  (久病可剌)九鍼十二原篇○終始篇○五十二  (剌諸病諸痛)九鍼十二原篇○寒熱病篇○熱病篇○厥病篇○雜病篇○骨空論  ○終始篇○五十三  (剌癰疽)寒熱病篇○骨空論○長剌節論○五十四  (冬月少鍼非癰疽之謂)通評虛實論○五十五  (貴賤逆順)根結篇○五十六  (剌有大約須明逆順逆順篇全○五十七  (五禁五奪五過五逆九宜)五禁篇全○五十八  (鍼分三氣失宜為害)九鍼十二原篇○小鍼解○五十九  (用鍼先診反治為害)九鍼十二原篇○小鍼解○六十  (勿迎五里能殺生人)玉版篇○本輸篇○六十一  (得氣失氣)在十二禁終始篇○六十二  (剌禁)剌要論全○剌齊論全○六十三  (剌害)剌禁論全○六十四 (二十三卷)五二六  (運氣類)  (六六九九以正天度而歲氣立)六節藏象論○一  (氣淫氣迫求其至也)同前○二  (天元紀)天元紀大論全○三  (五運六氣上下之應)五運行大論○四  (南政北政陰陽交尺寸反)同前○至真要大論○五  (天地六六之節標本之應亢則害承迺制)六微旨大論○六 (二十四卷)五四七  (運氣類)  (天符歲會)六微旨大論○六元正紀大論○七  (六步四周三合會同子甲相合命曰歲立)六微旨大論○八  (上下升降氣有初中神機氣立生化為用)同○前九  (五運太過不及下應民病上應五星德化政令災變異候)氣交變大論○十附運氣說  (五星之應)同前○十一  (德化政令不能相過)同前○十二 (二十五卷)五六九  (運氣類)  (五運三氣之紀物生之應)五常政大論○十三  (天氣地氣制有所)從同前○十四  (歲有胎孕不育根有神機氣立)同前○十五  (天不足西北地不滿東南陰陽高下壽夭治法)同前○十六 (二十六卷)  (運氣類)  (六十年運氣病治之紀)六元正紀大論○十七  (至有先後行有位次)同前○十八  (數有終始氣有同化)同前○十九  (用寒遠寒用熱遠熱)同前○二十  (六氣正紀十二變)同前○二十一  (上下盈虛)同前○二十二  (五鬱之發之治)同前○二十三 (二十七卷)六二三  (運氣類)  (六氣之化分司天地主歲紀歲間氣紀步少陰不司氣化)真要大論○二十四  (天地淫勝病治)同前○二十五  (邪氣反勝之治)同前二十六  (六氣相勝病治)同前○二十七  (六氣之復病治)同前○二十八  (天樞上下勝復有常)同前○二十九  (客主勝而無復病治各有正味)同前○三十  (六氣之勝五藏受邪脉應)同前○三十一  (勝復早晏脉應)同前○三十二  (三陰三陽幽明分至)同前○三十三  (六氣補寫用有先後)同前三十四  (九宮八風)九宮八風篇全○三十五  (賊風邪氣乘虛傷人)歲露篇○三十六 (二十八卷)六四九  (運氣類)  (升降不前須窮剌法)遺篇剌法論○三十七  (升降不前氣變民病之異)遺篇本病論○三十八  (司天不遷正不退位之剌)剌法論○三十九  (不遷正退位氣變民病之異)本病論○四十  (剛柔失守三年化疫爻之剌)剌法論○四十一附導引法  (剛柔失守之義)本病論○四十二  (十二藏神失守位邪鬼外干之剌)剌法論○四十三  (神失守位邪鬼外干之義)本病論○四十四 (二十九卷)六七四  (會通類)  (攝生)一  (陰陽五行)二  (藏象)三  (脉色)四  (經絡)五  (標本)六 (三十卷)(會通類)  (氣味)七  (論治)八  (鍼炎)九  (運氣)十  (奇恒)十一 (三十一卷)七三一  (會通類)  (疾病)十二上  (陰陽病)一  (經絡藏府病)二  (時氣病)三  (虛實病)四  (氣血津液病)五  (情志病)六  (頭項病)七  (七竅病)八  (胷脇腰背病)九  (皮毛筋骨病)十  (四肢病)十一  (二陰病)十二 (三十二卷)七五六  (會通類)疾病十二下  (風證)十三  (寒熱病)十四  (傷寒)十五  (喘欬嘔噦)十六  (腫脹)十七  (諸痛)十八  (積聚癥瘕)十九  (癲狂驚癇)二十  (消隔)二十一  (胎孕)二十二  (厥痺痿)二十三  (汗證)二十四  (臥證)二十五  (疝)二十六  (腸澼泄瀉)二十七  (癰腫)二十八  (雜病)二十九  (死證)三十

(類經目錄終)

類經一卷

(會稽通一子景岳張介賓類註)。

(類經名義)。

類經者,合兩經而彙其類也,兩經者曰靈樞,曰素問總曰內經,內者性命之道, 經者載道之書,平素所講問,是謂素問神靈之樞要是謂靈樞。

(攝生類)。

上古之人春秋百歲今時之人半百而衰素問上古天真論○一。

(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按史記,黃帝姓公孫,名軒轅,有熊國君少典之子,繼神農氏而有天下, 都軒轅之丘,以土德王,故號黃帝,神靈聰明之至也,以質言,徇,順也。齊, 中正也,敦,厚大也,敏,感而遂通,不疾而速也,此節乃群臣紀聖德稟賦之異, 發百之蚤,方其幼也能順而正,及其長也,既敦且敏,故其垂拱致治,教化大行, 其於廣制度以利天下,垂法象以教後世,自古帝王,無出其右者,成而登天, 謂治功成,天年盡,在位百年,壽百十一歲而升遐也,凡人之死魂歸於天。 今人云死為升天者,蓋本諸此,世傳黃帝後鑄鼎於鼎成而白日升天者,似涉於誕, ○徇徐俊切,長上聲。

(迺問於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 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內經一書迺黃帝與岐伯,鬼更區,伯高,少師,少俞,雷公,等六臣, 平素講求而成,六臣之中惟岐伯之功獨多。而爵位隆重,故導稱之為天師。

(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

上古,太古也,道,造化之名也,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者是也, 法取法也和,調也,術數,修身養性之法也,天以陰陽而化生萬物, 人以陰陽而榮養一身。陰陽之道順之則生,逆之則死,故知道者,必法則於天地, 和調於術數也。

(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節飲食以養內,慎起居以養外,不妄作勞以保其天真,則形神俱全,故得盡其天年, 天年者,天卑之全,百歲者,天年之概去者,五藏俱虛,神氣皆去, 形骸獨居而終矣。

(今時之人不然也,)。

不同於古也。

(以酒為漿,)。

甘於酒也。

(以妄為常)。

肆乎行也。

(醉以入房,)。

酒色並行也。

(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

欲不可縱,縱則精竭,精不可竭,竭則真散,蓋精能生氣,氣能生神,營衛一身, 莫大乎此,故善養生者,必寶其精,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 身健則病少,神氣堅強老而益壯,皆本乎精也,廣成子曰。必靜必清,無勞女形, 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正此之謂。

(不知持滿,不時御神,)。

持,執持也,御,統御也,不知持滿,滿必領覆,不時御神,神必外馳。

(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快心事過絡必為殃,是逆於生樂也起居無節,半百而衰。皆以斵喪精神事事違道, 故不能如上古盡其天年也,老子日,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民之生, 之死也,亦十有三其今人之謂歟,○樂,音洛,

(上古聖人之教下)。

素問上古天真論○二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此上古聖人之教民遠害也,虛邪,謂風從衝後來者,主殺主害,故聖人之畏虛邪, 如避矢石然,此治外之道也,○虛邪義詳運氣類三十五六,及疾病類四,○夫音扶。

(恬憺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恬,安靜也憺,朴素也虛,湛然無物也,無,窅然莫測也,恬憺者, 泊然不願乎其外,虛無者,漠然無所動於中也,所以真氣無不從,精神無不守, 又何病之足慮哉,此治內之道也,又無為恬憺詳義,見陰陽類二,○恬,音甜,憺, 音淡,窅,音杳。

(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

志閑而無貪,何欲之有,心安而無慮,何懼之有,形勞而神逸,何倦之有。

(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

氣得所養,則必從順,惟其少欲,乃能從欲,故無所往而不遂。

(故美其食)。

精麤皆甘也。

(任其服,)。

美惡隨便也。

(樂其俗,)。

與天和者,樂天之時,與人和者,樂人之俗也。

(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高忘其貴,下安其分,兩無相慕,皆歸於朴,知止所以不殆也。

(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

嗜欲,人欲也,目者精神之所注也,心神既朴,則嗜欲不能勞其目,目視不妄, 則淫邪焉能惑其心。

(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

無論愚智賢不肖,但有養於中,則無懼於物,故皆合養生之道矣。

(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執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聖人之道也,又何危焉, (古有真人至人聖人賢人)。

素問上古天真論○三

(黃帝曰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

真天真也,不假修為,故曰真人,心同太極,德契兩儀,故能幹旋造化,燮理陰陽, 是既提挈把握之謂。

(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

呼接於天,故通乎氣吸接於地,故通乎精,有道獨存,故能獨立,神不外馳, 故曰守神,神守於中,形全於外,身心皆合於道,故云肌肉若一, 即首篇形與神俱之義,按此節所重者在精氣神三字, 惟道家言之獨詳今并先賢得理諸論,採附於左以助參悟,○白樂天曰王喬赤松, 吸陰陽之氣,食天地之精,呼而出故,吸而入新,方楊曰,凡亡於中者, 未有不取足於外者也,故善養物者守根善養生者守息,此言養氣當從呼吸也, ○曹真人日,神是性兮炁是命,神不外馳炁自定,張虛靜曰,神若出便收來, 神返身中炁自回,此言守神以養氣也○淮南子曰,事其神者神者神去之, 休其神者神居之,此言靜可養神也○金丹大要曰,炁聚則精盈,精盈則炁盛, 此言精炁之互根也,○契秘圖曰,坎為水為月,在人為腎,腎藏精, 精中有正陽之氣,炎升於上,離為火為日,在人為心,心藏血,血中有真一之液, 流降於下,此言坎離之交構也,○呂純陽日,精養靈根炁養神,此真之外更無真, 此言修真之道,在於精炁神也,○胎息經曰,胎從伏氣中結,氣從有胎中息, 氣入身來為之生,神去離形為之死,知神氣可以長生,固守虛無以養神氣。 神行即氣行神住即氣住,若欲長生,神氣須注心不動念,無來無去,不出不入, 自然常住,勤而行之是真道路,胎息銘曰,三十六咽,一咽為先,吐唯細細, 納唯綿綿,坐臥亦爾,行立坦然,戒於於喧雜忌以腥羶,假名胎息,實曰內丹, 非只治病,決定延年,久久行之,名列上仙,此言養生之道,在乎存神養氣也, ○張紫陽曰,心能後神,神亦後心,眼者神遊之宅,神遊於眼而後於心, 心欲求靜必先制眼,抑之於眼,使歸於心,則心靜而亦靜矣,此言存神在心, 而靜心在目也又曰,神有元神,氣有元氣,精得無元精乎,蓋精依氣生。 精實而氣融,元精失則元氣不生,元陽不見,元神見則元氣生,元氣生則元精產, 此言元精元氣元神者,求精氣神於化生之初也,○李東垣省言箴曰氣乃神之祖, 精乃氣之子,氣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積氣以成精,積精以全神,必清必靜, 御之以道,可以為天人矣,有道者能之余何人哉,切宜省言而巳,此言養身之道, 以養氣為本也,○愚按諸論,無非精氣神之理,夫生化之道,以氣為本, 天地萬物莫不由之故氣在天地之,外,則包羅天地,氣在天地之內,則運行天地, 日月星辰得以明,雷雨風雲得以施,四時萬物,得以生長牧藏,何非氣之所為, 人之有生,全賴此氣,故天元紀大論日,在天為氣,在地為形, 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惟是氣義有二,曰先天氣,後天氣,先天者,真一之氣, 氣化於虛,因氣化形,此氣自虛無中來,後天者,血氣之氣,氣化於穀,因形化氣, 此氣自調攝中來,此一形字,即精字也,蓋精為天一所生,有形之祖龍虎經曰, 水能生萬物,聖人獨知之經脉篇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 陰陽應象大論曰,精化為氣,故先天之氣,氣化為精,後天之氣,精化為氣, 精之與氣,本自互生,精氣既定,神自王矣,雖神由精氣而生, 然所以統馭精氣而為運用之主者,則又在吾心之神,三者合一,可言道矣,今之人, 但知禁慾,即為養生,殊不佑心有妄動,氣隨心散氣散不聚精逐氣亡, 釋氏有戒慾者曰,斷陰不如斷心,心為功曹,若止功曹,從者都息,邪心不止, 斷陰何益,此言深得制慾之要,亦足為入門之一助也,○又呼吸精氣, 存三守一詳按,見運氣類四十一,又氣內為寶義,見論治類十八,○羶,世連切。

(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敝盡也,真人體合於道,故後天地而生,原天地之始,先天地而化, 要天地之終形去而心在,氣散而神存,故能壽敝天地,而與道俱生也。

(○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

至,極也,淳,厚也,至極之人,其德厚,其道全也。

(和於陰陽,調於四時)。

和,令也,合陰陽之變化,調,順也,順時令之往來。

(去世離俗,積精全神)。

去世離俗,藏形隱跡也,積精全神,聚精會神也。

(游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遠之外,)。

至道之人,動以天行,故神遊字宙,明察無外,故聞見八荒。

(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

此雖同歸於真人,然但能延壽而不衰,巳異於壽敝天地者矣,故曰亦者, 有間之辭也。

(○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

次真人至人者,謂之聖人,聖,大而化也,聖人之道,與天地合德,日月合明, 四時合序,鬼神合吉凶,所以能天處天地之和氣,順八風之正理,而邪弗能傷也, 八風義見運氣類三十五,有圖。

(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

適,安便也,恚,怒也,嗔,惡也,欲雖同俗,自得其宜,隨遇皆安,故無嗔怒, ○嗜,音示,恚,音畏。嗔,昌真切。

(行不欲離於世)。

和其光,同其塵也。

(被服章,)。

五服五章,尊德之服,皋陶謨曰,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

(舉不欲觀於俗)。

聖人之心,外化而內不化,外化所以同人,故行不欲離於世,內不化所以全道, 故舉不欲觀於俗,觀俗者,效尤之謂。

(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 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恬,靜也,愉悅也,敝,壞也,外不勞形則身安,故形體不敝,內無思想則心靜, 故精神無傷,內外俱有養,則恬愉自得,而無耗損之患,故壽亦可以百數。○恬, 音甜,愉,音俞。

(○其次存賢人者,法則天地)。

次聖人者,謂之賢人,賢,善也,才德之稱,法,效也則,式也,天地之道, 天圓地方,天高地厚,天覆地載,天動地靜,乾為天,乾者健也,坤為地, 坤者順也,君子之自強不息,安時處順,能覆能載,能包能容,可方可圓, 可動可靜是皆效法天地之道。

(象似日月,)。

象,放也,似,肖也,日為陽精,月為陰精,月以夜見,日以晝明日中則是昃, 月盈則虧,日去則死,日來則生,故賢人象似之。

(辨列星辰,)。

辨,別也列,分解也,二十八宿為星之經,金木水火土為星之緯,經有度數之常, 緯有進退之變日月所會謂之辰,辰有十二謂之次,會當朔晦之期,次定四方之位, 故賢人辨列之。

(逆從陰陽,)。

逆反也,從,順也,陽主生,陰主死,陽主長陰主消陽主升,陰主降,升者其數順, 降者其數逆,然陽中有陰,陰中有陽盛衰不可不辨也,故賢人逆從之。

(分別四時,)。

四時義見下章

(將從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

將,隨也,極,盡也,賢人從道於上古,故亦可益壽,而但有窮盡耳, 嗚呼人操必化之器,託不停之運,烏飛兔走,誰其免之,獨怪夫貪得者忘殆, 自棄者失時,時其有止也,若之何蓋不知時命耳,彼賢人者則不然也。

(四氣調神)。

素問四氣調神論○四

(春三月,此調發陳)。

發,啟也,陳,故也,春陽上升,發育庶物,啟故從新,故曰發陳。

(天地俱生,萬物以榮)。

萬象更新也。

(夜臥蚤起,廣步於庭,)。

廣,大也,所以布發生之氣也。

(被髮緩形,以使志生,)。

緩,和緩也,舉動和緩以應春氣,則神定而志生,是即所以使也後放此。

(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

皆所以養發生之德也,故君子於啟蟄不殺,方長不折,○予,與同。

(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四時之令,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凡此應春氣者,正所以養生氣也。

(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逆,不順也,奉承也,肝屬木,王於春,春失所養,故傷肝,肝傷則心火失其所生, 故當夏令則火有不足,而寒水侮之,因為寒變,寒變者,變熱為寒也,春生既逆, 承生氣而夏長者少矣。

(○夏三月此謂蕃秀,)。

蕃,茂也,陽王巳極,萬物俱盛,故曰蕃秀,○蕃,音煩。

(天地氣交,萬物萃實)。

歲氣陰陽盛衰,其交在夏,故曰天地氣交,斯時也,陽氣生長於前,陰氣收成於後, 故萬物華實。

(夜臥蚤起無厭於日)。

起臥同於春時,不宜藏也,無厭於長日,氣不宜惰也,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

長夏火土用事,怒則肝氣易逆,脾土易傷,故欲使志無怒,則華英成秀,華英, 言神氣也。

(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

夏氣欲其疏泄,泄則膚腠宣通,故若所愛在外。

(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凡此應夏氣者,正所以養長此氣也,○長,上聲。

(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

心屬火,王於夏,夏失所養,故傷心,心傷則暑氣乘之,至秋而金氣收歛, 暑邪內鬱於是陰欲人而陽拒之故為寒,火欲出而陰束之故為熱,金火相爭, 故寒熱往來而為痎瘧,夏長既逆,承長氣而秋收者少矣,○痎,音皆。

(冬至重病,)。

火病者畏水也

(○秋三月,此謂容平)。

陰升陽降,大火西行,秋容平定,故曰容平。

(天氣以急,地氣以明,)。

風氣勁疾曰急,物色清肅曰明, (蚤臥蚤起,與雞俱興,)。

蚤臥以避初寒,蚤起以從新爽。

(使志安寧,以緩秋刑,)。

陽和日退,陰寒日生,故欲神志安寧,以避肅殺之氣。

(收歛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

皆所以順秋氣,欲使金清淨也。

(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凡此應秋氣者,正所以養收氣也。

(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

肺屬金,王於秋,秋失所養,故傷肺,肺傷則腎水失其所生, 故當冬令而為腎虛飧泄,飧泄者,水穀不分而為寒泄也,秋收既逆, 承收氣而冬藏者少矣,○飧,音孫。

(○冬三月,此謂閉藏)。

陽氣藏伏,閉塞成冬也。

(水冰地坼,無擾乎陽,)。

坼裂也,天地閉塞,故不可煩擾以泄陽氣,○坼,音策。

(蚤臥晚起,必待日光,)。

所以避寒也。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巳有得)。

皆所以法冬令,欲其自重,無妄動也。

(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

去寒就溫,所以養陽,無使泄奪,所以養氣亟,數也,○真氏日,冬氣閉藏不密, 溫煖無霜雪則來年陽氣無力,五穀不登,人身亦是如此,靜時紛擾則動時安能中節, 故周子以主靜為本,程子以主敬為本,其理一也,○亟,棘器二音。

(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凡此應冬氣者,正所以養藏氣也。

(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腎屬水,王於冬,冬失所養,故傷腎,腎傷則肝木失其所生。肝主筋, 故當春令而筋病為痿,陽欲藏,故冬不能藏,則陽虛為厥,冬藏既逆, 承藏氣而春生者少矣。

(天氣清靜藏德不止聖人從之故無奇病)。

素問四氣調神論○五

(天氣清靜光明者也,)。

天之氣,至清靜至光明者也,人稟此氣而生,故特言之,以明人之本質,亦猶是也。

(藏德不止故不下也,)。

天德不露故曰藏德,健運不息,故曰不止,惟其藏德,故應用無窮,惟其健運, 故萬古不下,天道無為,故無不為,天猶若此,可以修身之士而不知所藏德乎。

(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

惟天藏德,不自為用,故日往月來,寒往暑來,以成陰陽造化之道,設使天不藏德, 自專其明,是大明見則小明滅,日月之光隱矣,晝夜寒暑之令廢,而陰陽失其和矣, 此所以大明之德不可不藏也,所喻之意,蓋謂人之本元不固,發越於外而空竅疎, 則邪得乘虛而害之矣,○空孔同。

(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

若天氣自用,必孤陽上亢,而閉塞乎陰氣,則地氣隔絕,而冒蔽乎光明矣。

(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

霧者雲之類,露者雨之類,陰陽應象大論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 雲出天氣,若上下否隔則地氣不升,而雲霧不得精於上, 天氣不隆而白露不得應於下,是即至陰虛天氣絕,至陽盛地氣不足之謂也, ○吳氏曰,人身膻中之氣,猶雲霧也,膻中氣化則通調水道,下輸膀胱, 若膻中之氣不化則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而失降下之令,猶之白露不降矣。

(交通不表萬物命,故不施不施,則名水多死)。

獨陽不生,獨陰不成,若上下不交,則陰陽華而生道息,不能表見於萬物之命, 故生化不施,不施則名木先應故多死。

(惡氣不發,風雨不節,白露不下,則菀藁不榮,)。

惡氣不發,濁氣不散也,風雨不節,氣候乖亂也,白露不下,陰精不降也, 氣交若此,則草木之類,皆當抑菀枯藁而不榮矣,○菀,鬱寸同,藁,音稿。

(賊風數至,暴雨數起,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相失,則未央絕滅,)。

央中半也,陰陽既失其和,則賊風暴雨,數為殘害,天地四時,不保其常, 是皆與道相違,故凡稟化生氣數者皆不得其半而絕滅矣,○數,音朔。

(唯聖人從之,故身無奇病,)。

萬物不失,生氣不竭,從,順也,唯聖人者順承乎天,故能存神葆真以從其藏, 純亦不巳以從其健,知乾坤不用坎離代之之義,以從其不自明,察地天之交泰, 水火之既濟,以從其陰陽之升降,是聖人之體藏乎天,故身無奇病,而於萬物之理, 既無所失,此所以生竭也。

(四時陰陽從之則生逆之則死)。

素問四氣調神論○前篇四氣調神,言四時相承之病,此言當時之病, ○六

(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

一歲之氣,春夏為陽,秋冬為陰春夏主生長,秋冬主收藏,春令屬木, 肝膽應之藏氣法時論曰,肝主春,足厥陰少陽主治,故逆春氣, 則少陽之令不能生發,肝氣被鬱,內變為病,此不言膽而止言肝者,以藏氣為主也, 後放此。

(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

夏令屬火,心藏氣法時論曰,心主夏,手少陰太陽主治,故逆夏氣, 則太陽之令不長,而心虛內洞,諸陽之病生矣。

(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

秋令屬金,肺與大腸應之,藏氣法時論曰,肺主秋,千太陰陽明主治。

故逆秋氣,則太陰之令不收,而肺熱葉焦,為脹滿也。

(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沈)。

冬令屬水,腎與膀胱應之,藏氣法時論曰腎主冬,足少陰太陽主治, 故逆冬氣則少陰之令不藏,而腎氣獨沈藏者藏於中,沈者沈於下,腎氣不蓄藏, 則注泄沈寒等病生矣。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

生成之所由也。

(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

夫陰根於陽,陽根於陰,陰以陽生,陽以陰長,所以聖人春夏則養陽, 以為秋冬之地,秋冬則養陰,以為春夏之地,皆所以從其根也, 今人有春夏不能養陽者,每因風涼生冷,傷此陽氣,以致秋冬多患瘧瀉, 此陰勝之為病也。有秋冬不能養陰者,每因縱慾過熱,傷此陰氣, 以致春夏多患火證,此陽勝之為病也,善養生者,宜切佩之。

(故與萬物沈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能順陰陽之性,則能沈浮於生長之門矣,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百事有所出, 而獨知守其門,則聖人之能事也。

(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陰陽之理,陽為始,陰為終, 四時之序,春為始,冬為終,死生之道,分言之則得其陽者生,得共陰者死, 合言之則陰陽和者生,陰陽離者死,故為萬物之始終,死生之本也。

(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

苛音呵, 殘虐也

(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

聖人與道無違,故能行之,愚者信道不篤,故但佩服而已,失既佩之,已匪無悟, 而尚稱為愚,今有并陰陽不知而曰醫者,又何如其人哉,老子曰,上士聞道, 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正此謂也。

(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

陰陽即道,道即陰陽,從道則生,何者不治,逆道則死,何者不亂,若反順為逆, 則陰陽內外,皆相格拒,內格者,逆天者也,世有逆天而能生者,吾未之見也。

(不治已病治未病)。

素問四氣調神論連前篇○七

(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

此承前篇而言聖人預防之道,治於未形,故用力少而成功多,以見其安不忘危也。

(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兵,不亦晚乎,)。

渴而穿井,無及於飲,鬥而鑄兵,無濟於戰,誠哉晚矣,而病不早為之計者, 亦猶是也,觀扁鵲之初見齊桓候日,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深,後五日復見曰。 君有疾在血脉,不治將深,又五日復見日,君有疾在腸胃間,不治將深, 而桓候俱不能用,再後五日復見,扁鵲望額而退走曰,疾之居腠理也, 湯熨之所及也。 在血脉鍼石之所及也,在腸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雖司命無奈之何矣。

後五日桓候疾作,使人召扁鵲,而扁鵲巳去,桓候遂死,夫桓候不早用扁鵲之言, 及其病深而後召之,是即渴而穿井鬥而鑄兵也,故在聖人則常用意於未病未亂之先, 所以災禍不侵,身命可保,今之人多見病勢巳成,猶然隱諱, 及至於不可為則雖以扁鵲之神,亦云無奈之何,而醫非扁鵲,又將若之何哉嗟夫, 禍始於微,危因於易能預此者,謂之治未病,不能預此者,謂之治巳病,佑命者, 其謹於微而已矣。

(類經一卷終)。

(類經二卷)。

(張介賓類註)。

(陰陽類)。

(陰陽應象)。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一

(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

道者,陰陽之理也,陰陽者,一分為二也,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天生於動, 地生於動,地於靜,故陰陽為天地之道。

(萬物之綱紀,)。

大曰綱,小曰紀,總之為綱,周之為紀物無巨細,莫不由之,故為萬物之綱紀, 王氏曰,滋生之用也,陽與之正氣以生,陰為之主持以立者亦是。

(變化之父母,)。

天元紀大論曰,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易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朱子曰,變者化之漸,化者變之成,陰可變為陽,陽可化為陰,然而變化雖多, 無非陰陽之所生,故為之父母。

(生殺之本始,)。

生殺之道,陰陽而已,陽來則物生,陽去則物死,凡日從冬至以後, 自南而北謂之來,來則春為陽始,夏為陽盛,陽始則溫,溫則生物,陽盛則熱, 熱則長物,日從夏至以後,自北而南謂之去,去則秋為陰始,冬為陰盛,陰始則涼, 涼則收物,陰盛則寒,寒則藏物,此陰陽生殺之道也,煞如下文曰,陽生陰長, 陽殺陰藏,則陽亦能殺,陰亦能長矣,六節藏象論日,生之本,本於陰陽, 則陰亦能生矣,故生於陽者,陰能殺之,生於陰者,陽能殺之,萬物死生, 皆由乎此,故謂之本始,本,根本也,始,終始也。

(神明之府也,)。

神變化不測也,明,三光著象也,府,所以藏物也,神明出於陰陽, 故陰陽為神明之府,此自首節陰陽二字,一貫至,此義當聯玩, 天元紀大論亦有以上數句,見運氣類第三。

(治病必求於本,)。

本,致病之原也,人之疾病或在表,或在裏,或為寒,或為熱,或感於五運六氣, 或傷於藏府經絡。皆不外陰陽二氣,必有所本,故或本於陰,或本於陽,病變雖多, 其本則一,知病所從生,知亂所由起,而直取之,是為得一之道, 譬之伐木而弔其柢,則千枝萬葉,莫得弗從矣,倘但知見病治病, 而不求其致病之因,則流散無窮,此許學士所謂廣絡原野,以異一人之獲, 誠哉疎矣。

(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

陰陽體象,大小不同,形氣生成,不積不厚,故必積陽至大而為天, 積陰至厚而為地。

(陰靜陽躁)。

陰性柔,陽性剛也。

(陽生陰長,陽殺陰藏,)。

此即四象之義,陽生陰長,言陽中之陰陽也,陽殺陰藏,言陰中之陰陽也, 蓋陽不獨立,必得陰而後成,如發生賴於陽和,而長養由乎雨露,是陽生陰長也, 陰不自專,必因陽而後行,如閉藏因於寒冽,而肅殺出乎風霜,是陽殺陰藏也, 此於對待之中,而復有互藏之道,所謂獨陽不生,獨陰不成也,如天元紀大論曰, 天以陽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實同此義,詳運氣類三,所當互考,○一日, 陽之和者為發生,陰之和者為成實,故曰陽生陰長,陽之亢者為焦枯, 陰之凝者為固閉故曰陽殺陰藏,此以陰陽之淑慝言。於義亦通。

(陽化氣,陰成形)。

陽動而散,故化氣陰靜而凝,故成形。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

陰寒陽熱乃陰陽之正氣,寒極生熱,陰變為陽也,熱極生寒,陽變為陰也, 邵子曰動之始則陽生,動之極則陰生,靜之始則柔生,靜之極則剛生, 此周易老變而少不變之義,如人傷於寒,則病為熱,本而寒變熱也,內熱已極, 而反寒慄,本熱而變寒也,故陰陽之理,極則必變。

(寒氣生濁,熱氣生清,)。

寒氣凝滯,故生濁陰,熱氣升散,故生清陽。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 則生脹,清陽主升,陽衰於下而不能升故為飧泄,濁陰主降,陰滯於上而不能降, 故為脹飧泄,完穀而泄也脹,胷膈滿也,○飧音孫,,音嗔。

(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

作,為也,此字,承上文治病必求其本以下而言,如陰云長,陽云殺,寒生熱, 熱生寒,清在下,濁在上,皆陰陽之反作,病之逆從也,順則為從,反則為逆, 逆從雖殊,皆有其本,故必求其本而治之。

(○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

此下言陰陽精氣之升降,以見天人一理也,天地者,陰陽之形體也,雲雨者, 天地之精氣也,陰在下者為精,精者水也,精升則化為氣,雲因雨而出也, 陽在上者為氣,氣者雲也,氣降則化為精,雨由雲而生也,自下而上者, 地交於天也。故地氣上為雲,又曰雲出天氣,自上而下者,天交於地也, 故天氣下為雨,又曰雨出地氣,六微旨大論曰,升已而降,降者謂天,降已而升。 升者謂地,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氣騰於天,可見天地之升降者, 謂之雲雨,人身之升降者,謂之精氣,天人一理,此其為最也,○氣水同類詳義, 有按在後第四章,所當參閱。

(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

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也,上竅七,謂耳目口鼻,下竅二,講前後二陰。

(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

腠理,肌表來也,陽發散於皮膚,故清陽歸之,陰受氣於五藏,故濁陰走之。○腠, 音湊。

(清陽實四支,濁陰歸六府,)。

四支為諸陽之本,故清陽實之,六府傳化水穀,故濁陰歸之。

(水為陰,火為陽,)。

水潤下而寒,故為陰,火炎上而熱故為陽,水火者,即陰陽之徵兆,陰陽者, 即水火之性情,凡天地萬物之氣,無往而非水火之運用,故天以日月為水火, 易以坎離為水火,醫以心腎為水火,丹以精炁為水火。夫腎者水也,水中生氣, 即真火也,心者火也,火中生液,即真水也,水火互藏乃至道之所在, 醫家首宜省察。

(陽為氣,陰為味,)。

氣無形而升,故為陽,味有質而降,故為陰, 此以藥食氣味言也

(味歸形,形歸氣,)。

歸,依投也,五味生精血以成形,故味歸於形,形之存亡,由氣之需存亡, 由氣之聚,故形歸於氣。

(氣歸精,)。

氣者真氣也,所受於天與穀氣并而充身者也,人身精血,由氣而化, 故氣歸於精

(精歸化)。

精者坎水也,天一生水,為五行之最先,故物之初生,其形皆水,由精以化氣, 由氣以化神,是水為萬化之原,故精歸於化。

(精食氣,形食味,)。

食,如子食母乳之義氣歸精,故精食氣,味歸形, 故形食味

(化生精,)。

萬物化生,必從精始,故化生精前言精歸化者,言未化之前,由精為化也。

此言化生精者,言既化之後,由化生精也。

(氣生形,)。

氣聚則形生,氣散則形死也。

(味傷形,氣傷精,)。

味既歸形,而味有不節必及傷形,氣既歸精, 而氣有失調必反傷精

(精化為氣)。

精化為氣謂元氣由精而化也,珠玉集曰,水是三才之祖,精為元炁之根,其義即此, 然上文既云,氣歸精,是氣生精也,而此又曰精化氣,是精生氣也二者似乎相反, 而不知此正精氣互根之妙,以應上文天地雲雨之義也,夫陽化氣,即雲之類, 陰成形即雨之類,雨乃不生於地而降於天之雲,氣歸精也, 雲乃不出於天而升於地之氣,精化為氣也,人身精氣,全是如此,故氣聚則精盈, 精盈則氣盛,精氣充而形自強矣,帝所以先舉雲雨為言者, 正欲示人以精氣升降之如此耳。

(氣傷於味,)。

上文曰味傷形,則未有形傷而氣不傷者,如云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之類, 是皆味傷氣也。

(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

味為陰故降,氣為陽故升。

(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

此言氣味之陰陽,而陰陽之中,復各有陰陽也,味為陰矣,而厚者為純陰, 薄者為陰中之陽,氣為陽矣,而厚者為純陽,薄者為陽中之陰。

(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

陰味下行,故味厚者能泄於下,薄者能通利,陽氣上行,故氣薄者能泄於表, 厚者能發熱也。

(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

火,天地之陽氣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故萬物之生, 皆由陽氣,但陽和之火則生物,亢烈之火反害物,故火太過則氣反衰, 火和平則氣乃壯,壯火散氣,故云食氣,猶言火食此氣也,少火生氣,故云食火, 猶言氣食此火也,此雖承氣味而言,然造化之道,少則壯,壯則衰,自是如, 此不特專言氣味者。

(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

此言正味之陰陽也,辛散甘緩,故發肌表,酸收苦泄,故為吐瀉, ○涌湧同

(○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

此下言陰陽偏勝之為病也,陰陽不和,則有勝有虧,故皆能為病。

(陽勝則熱,陰勝則寒,)。

太過所致。

(重寒則熱重熱則寒,物極則變也,此即上文寒極生熱,熱極生寒之義, 蓋陰陽之氣,水極則似火,火極則似水,陽盛則隔陰,陰盛則隔陽,故有真寒假熱, 宜熱,真熱假寒之辨,此而錯認,則死生反掌,○重,平聲。

(寒傷形,熱傷氣)。

寒為陰,形亦屬陰,寒則形消故傷形,熱為陽,氣亦屬陽熱則氣散故傷氣。

(氣傷痛形傷腫,)。

氣欲利,故傷之則痛,形有質,故傷之則腫。

(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

氣先病而後及於形,因氣傷形也,形先病而後及於氣, 因形傷氣也

(風勝則動,)。

風勝者,為振掉搖動之病,即醫和云風淫未疾之類。

(熱勝則腫)。

熱勝者,為丹毒癰腫之病,即醫和云,陽淫熱疾之類。

(燥勝則乾,)。

燥勝者為津液枯涸內外乾澀之病

(寒勝則浮,)。

寒勝者陽氣不行,為脹滿浮虛之病,即醫和云陰淫寒疾之類。

(濕勝則濡寫)。

脾惡濕而喜燥,濕勝者必侵脾胃,穀不分濡寫之病,即醫和云,雨淫腹疾之類, ○濡,音如,濕滯也。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

四時者春夏秋冬,五行者,木火土金水,合而言之,則春屬木而主生,其化以風, 夏屬火而主長,其化以暑,長夏屬土,而主化,其化以濕,秋屬金而主收, 其化以燥,冬屬水而主藏,其化以寒,五行各一,惟火有君相之分, 此言寒暑燥濕風者,即五行之化也,五運行等論言寒暑燥濕風火者,是為六氣心。

(人有五藏,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

五藏者心肺肝脾腎也,五氣者五藏之氣也,由五氣以生五志,如本論及五運行大論, 俱言心在志為喜,肝在志為怒,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憂,腎在志為恐, 天元紀大論亦以悲作思。

(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

喜怒傷內故傷氣,寒暑傷外故傷形,舉喜怒言,則悲憂恐同矣,舉寒暑言, 則燥濕風同矣,上文言寒傷形熱傷氣,與此二句似乎不同,蓋彼以陰陽分形氣, 此以內外分形氣也。

(暴怒傷陰,暴喜傷陽,)。

氣為陽,血為陰,肝藏血,心藏神,暴怒則肝氣逆而血亂, 故傷陰暴喜則心氣緩而神逸故傷陽,如行鍼篇曰,多陽者多喜,多陰昋者多怒, 亦各從其類也。

(厥氣上行,滿脉去形,)。

厥,逆也,言寒暑喜怒之氣,暴逆於上,則陽獨實故滿脉,陽亢則陰離,故去形, 此孤陽之象也,脉經曰諸浮脉無根者死,有表無衰者死,其斯之謂。

(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

固,堅也。

(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

重者重疊之義,謂當陰時而復感寒,陽時而復感熱或以入之熱氣傷人陽分, 天之寒氣傷人陰分。皆謂之重,蓋陰陽之道,同氣相求,故陽傷於陽,陰傷於陰, 然而重陽必變為陰證,重陰必變為陽證,如以熱水沐浴身反涼,涼水沐浴身反熱, 因小可以喻大,下文八句,即其徵驗,此與上文重寒則熱,寒極生熱,義相上下, 所當互求,○重,平聲。

(故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

冬傷於寒者,以類相求,其氣人腎,其寒侵骨,其即者病者,為直中陰經之傷寒, 不即病者,至春夏則陽氣發越營氣漸虛,所藏寒毒,外合陽邪而變為溫病, 然其多從足太陽始者,正以腎與膀胱為表裏,受於陰而發於陽也,○愚按傷寒溫疫, 多起於冬不藏精,及辛苦饑餓之人,蓋冬不藏精則邪能深入,而辛苦之人其身常煖, 其衣常薄,媛時竅開,薄時忍寒,兼以饑餓勞倦,致傷中氣。則寒邪易入, 待春而發,此所以大荒之後,必有大疫,正為此也,但此輩疫氣既盛,勢必傳染, 又必於虛者先受其氣,則有不必冬寒而病者矣,避之之法,必節慾節勞, 仍勿忍饑而近其氣,自可無慮。

(春傷於風,夏生飧泄,)。

春傷於風,木氣通於肝膽,即病者乃為外感,若不即病而留連於夏脾土當令, 木邪相侮,變為飧泄也,○飧,音孫,完穀而泄也。

(夏傷於暑,秋必痎瘧,)。

夏傷於暑金氣受邪,即病者乃為暑證,若不即病而暑汗不出,延至於秋,新涼外束, 邪鬱成熱,金火相拒,寒熱交爭,故病為痎瘧○痎,音皆。

(秋傷於濕,冬生欬嗽,)。

夏秋之交土金用事,秋傷於濕,其即病者,濕氣通脾,故為濡泄等證, 若不即病而濕蓄金藏,久之變熱至冬則外寒內熱,相摶乘肺, 病為欬嗽生氣通天諭亦云,秋傷於濕上逆而欬,按此四節, 春夏以木火傷人而病反寒,秋冬以寒濕傷人而病反熱,是即上文重陰必陽, 重陽必陰之義。

(故曰,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

天覆物,故在上地載物,故在下五運行大論曰,所謂上下者,歲上下見陰陽之所也, 以司天在泉言,見運氣類四。

(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

陽為氣為男,陰為血為女。

(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

陽左而升,陰右而降,五運行大論曰,左右者諸上見厥陰,左少陰,右太陽之類, 以司天在泉左右間氣言見同前。

(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

徵,證也,兆見也,陰陽不少見,水火即其證而可見也。

(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

能始者,能為變化生成之元始也,能始則能終矣。

(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陰性靜,故為陽之守,陽性動,故為陰之使,守者守於中,使者運於外法象言, 則地守於中,天運於外,以人倫言,則妻守於中,夫運於外,以氣血言, 則營守於中,衛運於外,朱子曰,陽以陰為基陰以陽為偶。

(法陰陽)。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二

(帝曰法陰陽奈何,)。

法則也, 以辨病之陰陽也

(岐伯曰,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麤,為之俛仰汗不出而熱,齒乾,以煩冤腹滿死, 能冬不能夏)。 陽勝者火盛,故身熱陽盛者表實故腠理閉陽實於胷則喘麤,不得臥故為俛仰, 汗閉於外則熱麤於內故齒乾,陽極則傷陰,故以煩冤腹滿死, 陰竭者得冬之助猶可支持,遇夏之熱不能耐受矣,冤鬱而亂也,○腠,音湊俛, 俯同,能耐同。

(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慄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

陰勝則陽衰,故身寒,陽衰則表不固,故汗出而身冷,慄,戰慄也,厥,厥逆也, 陰極者,陽竭於中故腹滿而死,陽衰者喜煖惡寒,故能夏不能冬也脉要精微論亦曰, 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見脉色二十一。

(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

更勝,迭為勝負也,即陰勝陽病陽勝陰病之義。形言陰陽之病形, 能言氣令之耐受也。

(帝曰調此二者奈何,)。

帝以陰陽為病俱能死,故問調和二者之道。

(岐伯曰,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蚤衰之節也,)。

上文言陰陽之變病,此言死生之本原也,七為少陽之數,八為少陰之數, 七損者言陽消之漸,八益者言陰長之由也,夫陰陽者,生殺之本始也,生從乎陽, 陽不宜消也,死從乎陰,陰不宜長也,使能知七損八益之道,而得其消長之幾, 則陰陽之柄把握在我,故二者可調,否則未央而衰矣,○愚按陰陽二氣, 形莫大乎天地,明莫著乎日月,雖天地為對待之體,而地在天中,順天之化, 日月為對待之象,而月得日光,賴日以明,此陰陽之徵兆,陰必以陽為主也, 故陽長則陰消,陽退則陰進,陽來則物生,陽去則物死,所以陰邪之進退, 皆由乎陽氣之盛衰耳故生氣通天等論皆專重陽氣,其義可知又華元化日, 陽者生之本,陰者死之基,陰常宜損,陽常宜盈,順陽者多長生,順陰者多消滅, 中和集曰,大修行人,分陰未盡則不仙,一切常人,分陽未盡則不死, 亦皆以陽氣為言,可見死生之本,全在陽氣,故周易三百八十四爻, 皆卷卷於扶陽抑陰者,蓋恐其自消而剝,目剝而盡,而生道不幾乎息矣, 觀聖賢慮始之心,相符若此,則本篇損益大義,又安能外乎是哉, ○一日七損八益者,乃互言陰陽消長之理,欲知所預防也,如上古天真論云, 女得七數,男得八數,使能知七之所以損,則女可預防其損而益自在也, 能知八之所以益,則男可常守其益而損無涉也,陰陽皆有損益,能知所預, 則二者何不可調哉,此說亦通,按啟玄子註此,謂女為陰七可損,則海滿而血自下, 男為陽八宜益交會而精泄,以用字解為房事,然經血宜調,非可言損交會精泄, 何以言益,故馬氏因之而註為採取之說,豈此論專為男而不為女耶, 矧褻狎之訓亦豈神聖正大之意哉。

(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

陰真陰也,四十之後,精氣日衰,陰藏其半矣,然此言常人之大較, 至右彭殤椿菌稟賦不齊,而太極初中則又各有其局象,○愚按真陰之義,即天一也, 即坎水也,丹家謂之元精,道書曰涕唾精津汗血液,七般靈物總屬陰又曰, 四大一身皆屬陰不知何物是陽精,此陽精二字專指神氣為言,謂神必由精而生也, 又鍾呂集日真氣為陽,真水為陰,陽藏水中,陰藏氣中,氣主於升,氣中有真水, 水主於降,水中有真氣,真水乃真陰也,真氣乃真陽也, 凡此之說皆深得陰陽之精義,試以人之,陽事驗之夫施而泄者陰之精也, 堅而熱者陽之氣也,精去而陽痿,則陰之為陽尤易見也,此即陰氣自半之謂, 故本神篇曰,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 由此觀之可見真陰者,即真陽之本也,夫大水火皆宅於命門,拆之則二,合之則一, 造化由此而生,萬物由此而出,其人在人身為性命之根柢,為藏府之化原, 故許叔微云補脾不若補腎,誠獨見之玄談,醫家之宗旨也, 後世有以苦寒為補陰者伐陰者也,害莫甚矣,不可不為深察。

(起居衰矣,)。

真陰已半,所以衰也。

(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

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今精血漸衰故體重而耳目不聰矣。

(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

陰痿,陽不舉也,陰氣內虧,故九竅不利,陰虛則陽無所歸而氣浮於上, 故上實下虛而涕泣俱出。

(故曰掛之則強不知則老)。

知謂知損益之道故

(同出而名異耳)。

同出者,人生同此陰陽也,而知與不知,則智愚之名異矣。

(智者察同愚者察異)。

智者所見,皆合於道,故察同,愚者聞道則笑,而各是其是故察異。

(愚者不足智者有餘,)。

愚者失之,智者得之也。

(有餘則耳目聰明,身體輕強,老者復壯,壯者益治,)。

此智者有餘之徵驗。

(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憺之能)。

無為者天地之道也,恬憺者,自然之樂也,老子曰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又曰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夫自然而然者,即恬憺無為之道也,莊子曰, 天無為以之清,地無為以之寧,故兩無為相合,萬物皆化,芒乎芴乎而無從出乎, 芴乎芒乎而無有象乎,萬物職職,皆從無為殖,故曰天地無為也,而無不為也, 人也孰能得無為哉,二子之言,皆本乎此能者,如關尹子所謂惟有道之士能為之, 亦能能之而不為之之義。

(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此聖人之治身也)。

從欲如孔子之從心所欲也,快志,如莊子之樂全得志也,虛無之守,守無為之道也, 故欲無不從,志無不快,壽命可以無窮。而與天地同其終矣,○愚按聖人之道, 惟聖人能之,人非生知,誠未能也,然而效法聖賢,則在明哲之所必不容已者, 欲得其門,當自養心保身始,故但能於動中藏靜,忙裏偷閑,致遠鉤深,庶乎近矣, 觀譚景昇日,明鏡無心,無物不照,昊天無心,萬象自馳,行師無狀,敵不敢欺, 至人無慮,元精自歸,能師於無者,無所不之,故鏡以察物,物去而鏡自鏡, 心以應事,事去而心自心,此養心之道也,南華經日,知道者,必達於理, 達於理者,必明於權,明於權者,不以物害已,故至德者,火弗能熱,水弗能溺, 寒暑弗能害,禽獸弗能賊,非謂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寧於禍福,謹於去就, 莫之能害也,淮南子曰,得道之士,內有一定之操,而外能詘伸卷舒,於物推移, 故萬舉而不陷,所以貴聖人者,以其能龍變也,此保身之道也,知此二者, 則躋聖功夫,必有能因學而至者矣,又恬憺虛無義,見攝生類二。

(天不足西北地不滿東南)。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三

(岐伯曰,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 故東南方陽也,而人手足,不如右強也。)。 天為陽,西北陰方,故天不足西北,地為陰,東南陽方,故地不滿東南, 日月星辰天之四象,猶人之有耳目口鼻,故耳目之左明於右,以陽勝於東南也, 水火土石,地之四體,猶人之有皮肉筋骨,故手足之右強於左,以陰強於西北也。

(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東方陽也,陽者其精并於上,并於上,則上明而下虛, 故使耳目聰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陰也,陰者其精并於下,并於下則下盛而上虛, 故其耳目不聰明而手足便也)。 井聚也,天地之道,東升西降,升者為陽,降者為陰,陽氣生於子中,極於午中, 從左升而并於上,故耳目之明亦在左,而左之手足不便也,陰氣生於午中, 極於子中,從右降而并於下,故手足之強亦在右,而右之耳目不聰也。

(故俱感於邪,其在上則右甚,在下則左甚,此天地陰陽,所不能全也, 故邪居之)。 俱,兼上下而言也,夫邪之所湊,必因其虛,故在上則右者甚,在下則左者甚, 蓋以天之陽不全於上之右,地之陰不全於下之左,故邪得居之而病獨甚也。

(天精地形氣通於人)。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四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紀,地有五里)。

五行精氣,成象於天,則為七政二十八宿,以定天之度,布位於地則為山川河海, 以成地之形,惟天有精,故八節之紀正,惟地有形,故五方之里分,紀,考記也, 里,道里也。

(故能為萬物之父母)。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陽以化氣,陰以成形陰陽合德,變化見矣, 故天地為萬物之父母。

(清陽上天,濁陰歸地)。

陽升陰降也。

(是故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綱紀)。

神明者,陰陽之情狀也,天地動靜,陰陽往來,即神明之綱紀也,易曰,神也者, 妙萬物而為言者也,動萬物者莫疾乎雷,撓萬物者莫疾乎風,燥萬物者莫燁乎火, 說萬物者莫說乎澤潤,萬物者莫潤乎水,終萬物始萬物者莫乎艮,故水火相逮, 雷風不相悖,山澤通氣,然後能變化既成萬物者,是皆神明綱紀之義。

(故能以生長收藏,終而復始)。

一陰一陽,互為進退,故消長無窮,終而復始。

(惟賢人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傍人事以養五藏)。

清陽在上,故頭配天以養其清,濁陰在下,故足象地以養其靜,五氣運行於中, 故五藏徬人事以養其和,此雖以頭足五藏為言,而實調上中下無非法於天地人也。

(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

天氣,清氣也,謂呼吸之氣,地氣,濁氣也,謂飲食之氣,清氣通於五藏, 由喉而先入肺,濁氣通於六府,由嗌而先入胃,嗌,咽也,六節藏象論曰, 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五味入口,藏於腸胃, 太陰陽明論曰,喉主天氣,咽主地氣,其義皆同○嗌,音益。

(風氣通於肝)。

風為木氣,肝為木藏,同氣相求,故通於肝上文二句,總言天地陰陽通於人, 此下四句,分言五行氣候通於人,此詳言天氣通肺,以及於五藏者也。

(雷氣通於心,)。

雷為火氣,心為火藏,故相通。

(谷氣通於脾)。

山谷土氣,脾為土藏,故相通。

(雨氣通於腎,)。

雨為水氣,腎為水藏,故相通。

(六經為川,腸胃為海,)。

六經者,三陰三陽也,周流氣血,故為人之川,腸胃者,盛受水穀,故為人之海, 此詳言地氣通於嗌也。

(九竅為水注之氣)。

上七竅下二竅是為九竅,水注之氣,言水氣之注也,如目之淚,鼻之涕,口之津, 二陰之尿穢皆是也,雖耳若無水,而耳中津氣濕而成垢,是即水氣所致, 氣至水必至,水至氣必至,言水注之氣,○愚按陰陽合一之妙,於氣水而見之矣, 夫氣者陽也,氣主升,水者陰也,水主降,然水中藏氣,水即氣也,氣中藏水, 氣即水也,升降雖分陰陽,氣水實為同類,何也。請以釜觀,得其象矣, 夫水在釜中,下得陽火則水乾,非水乾也,水化氣而去也,上加覆固則水生, 非水生也,氣化水而流也,故無水則氣從何來,無氣則水從何至,水氣一體, 於斯見矣,而人之精氣,亦猶是也,故言氣注之水亦可,言水注之氣亦可, 然不曰氣注之水,而曰水注之氣者,至哉妙哉,此神聖發微之妙, 於顛倒中而見其真矣。

(以天地為之陰陽,)。

此重申上文,言賢人之養身,皆法乎天地之陰陽,如天氣地氣, 風雷谷雨川海九竅之類皆是也。

(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

汗出於陽而本於陰,故以天地之雨名之,雨即人之汗,汗即天之雨,皆陰精之所化, 知雨之為義,則可與言汗矣。

(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

氣木屬陽,陽勝則氣急,故以天地之疾風名之,知陰陽之權衡,動靜之承制, 則可與言氣矣。

(暴氣象雷)。

天有雷霆,火鬱之發也,人有剛暴怒氣之逆也,故語曰雷霆之怒。

(逆氣象陽,)。

天地之氣,升降和則不逆矣,天不降地不升,則陽亢於上,人之氣逆,亦猶此也。

(故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

上文言人之陰陽,無不合乎天地,故賢人者必法天以治身,設不知此,而反天之紀, 逆地之理,則災害至矣,此理字與前五里之里不同,蓋彼言廣輿之里, 此言理氣之理。

(陰陽之中復有陰陽)。

素問金匱真言論○五

(故曰,陰中有陰,陽中有陽)。

故日,引辭也,既言陰矣,而陰中又有陰,既言陽矣,而陽中又有陽,此陰陽之道, 所以無窮,有如下文云者。

(平旦至日中,天之陽,中陽之陽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 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 一日之氣,自卯時日出地上為晝,天之陽也,自酉時日入地中為夜,天之陰也, 然於陰陽之中,復有陰陽,如午前為陽中之陽,午後則陽中之陰也, 子前為陰中之陰,子後為陰中之陽也。故以一日分為四時則子午當二至之中, 卯酉當二分之令,日出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也。

(故人亦應之,)。

人之陰陽,亦與一日四時之氣同,故子後則氣升,午後則氣降,子後則陽盛, 午後則陽衰矣。

(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

以表裏言

(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

以前後言

(言人身之藏府中陰陽,則藏者為陰,府者為陽,肝心脾肺腎,五藏皆為陰, 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府皆為陽)。 五藏屬裏藏精氣而不寫,故為陰六府屬表,傳化物而不藏,故為陽。

(所以欲知陰中之陰,陽中之陽者,何也,為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 秋病在陽,皆視其所在,為施鍼石也)。 此舉一歲之候,以明病治之陰陽也,冬氣伏藏故在陰,夏氣發越故在陽, 春病在陰者,以春陽尚微而餘陰尚盛也,秋病在陽者,以秋陰尚微而餘陽尚盛也。 必當體察氣宜,庶無悞治,此雖以四時鍼石言,而凡藥食之類,無不皆然, 不可不為詳察也。

(故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 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 人身背腹陰陽,議論不一,有言前陽後陰者,如老子所謂負陰而抱陽是也, 有言前陰後陽者,如此節所謂背為陽腹為陰是也,似乎相左,觀邵子日, 天之陽在南,陰在北,地之陰在南,陽在北,天陽在南,故日處之,地剛在北, 故山處之,所以地高西北,天高東南,然則老子所言,言天之象, 故人之耳目口鼻動於前,所以應天陽面南也,本經所言,言地之象, 故人之脊膂肩背峙於後,所以應地剛居北也,矧以形體言之,本為地象,故背為陽。 腹為陰,而陽經行於背,陰經行於腹也,天地陰陽之道,當考伏羲六十四卦方圓圖, 圓圖象天,陽在東南,方圖象地,陽在西北,其義最精,燎然可見,又如人之五藏, 何以心肺為背之陽,肝脾腎為腹之陰,蓋心肺居於膈上,連近於背, 故為背之二陽藏,肝脾腎居於膈下,藏載於腹,故為腹之三陰藏,然陽中又分陰陽, 則心象人之日故曰牡藏,為陽中之陽,肺象人之天,天象玄而不自明,朱子曰, 天之無星空處謂之辰,故天體雖陽┴,而實包藏陰德,較乎日之純陽者,似為有間, 故肺曰牝藏。為陽中之陰,若陰中又分陰陽,則腎屬人之水,故日牝藏, 陰中之陰也,肝屬人之木,木火同氣,故日牡藏,陰中之陽也,脾屬人之土, 其體象地,故日牝藏,為陰中之至陰也。

(此皆陰陽表裏,內外雌雄,相輸應也,故以應天之陰陽也)。

,雌雄,即牝牡之謂,輸應,轉輸相應也,此總結上文以人應天之義, 地即天中之物,言天則地在其中矣,○牝牡義,見鍼剌類十七。

(類經二卷終)。

(類經三卷)。

(張介賓)。

(藏象類)。

(十二官)。

素問靈蘭秘典論全○一

(黃帝問曰,願聞十二,藏之相使貴賤何如,)。

藏,藏也,六藏六府,總為十二,分言之則陽為府,陰為藏,合言之則皆可稱藏。

猶言庫藏之藏,所以藏物者,如宣明五氣篇曰,心藏神,肺藏魄之類是也,相使者, 輔相臣使之謂,貴賤者,君臣上下之分,○藏,去聲。

(岐伯對日,悉乎哉問也,請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心為一身之君主,稟虛靈而合造化,具一理以應萬幾,藏府百骸,惟所是命, 聰明智慧,莫不由之,故曰神明出焉。

(肺者相傳之官,治節出焉)。

肺與心皆居膈上,位高近君,猶之宰輔,故稱相傳之官,肺主氣, 氣調則營衛藏府無所不治,故曰治節出焉,節制也,○相,去聲。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肝屬風木,性動而急,故為將軍之官,木主發生,故為謀慮所出。

(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膽稟剛果之氣,故為中正之官,而決斷所出,膽附於肝,相為表裏,肝氣雖強, 非膽不斷,肝膽相濟,勇敢乃成,故奇病論曰,肝者中之將也,取決於膽。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

膻中在上焦,亦名上氣海,為宗氣所積之處,主奉行君相之令而布施氣化, 故為臣使之官,行鍼篇曰,多陽者多喜,多陰者多怒,膻中為二陽藏所居, 故喜樂出焉,按十二經表裏,有心包絡而無膻中,心包之位正居膈上, 為心之護衛脹論曰,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正合心包臣使之義,意者其即指此歟, ○膻,唐坦切。

(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脾主運化,胃司受納,通主水穀,故皆為倉廩之官,五味入胃,由脾布散, 故曰五味出焉,○剌法論曰,脾為諫議之官,知周出焉,見運氣類四十三

(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

大腸居小腸之下主出糟粕,故為腸胃變化之傳道。

(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小腸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穀而分清濁,水液由此而滲於前糟粕,由此而歸於後, 脾氣化而上升,小腸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

(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伎,技同。腎屬水而藏精,精為有形之本,精盛形成則作用強,故為作強之官, 水能化生萬物,精妙莫測,故曰伎巧出焉。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津液藏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膀胱位居最下,三焦水液所歸,是同都會之地,故曰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膀胱有下口而無上口,津液之入者為水,水之人化者由氣,有化而入而後有出, 是謂氣化則能出矣,營衛生會篇曰,水穀俱下而成下焦,濟泌別汁, 循下焦而滲入膀胱,正此謂也,然氣化之原,居丹田之間,是名下氣海,天一元氣, 化生於此,元氣足則運化有常,水道自利,所以氣為水母,知氣化能出之旨, 則治水之道思過半矣,氣化大義,又見三焦胞絡命門辨,及膀胱圖註中。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失則氣不相使,而災害至矣。

(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

心主明則十二官皆安,所以不殆,能推養生之道以及齊家治國平天下, 未有不大昌者矣。

(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 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心不明則神無所主,而藏府相使之道閉塞不通,故自君主而下, 無不失職所以十二藏皆危,而不免於殃也,身且不免,況於天下乎,重言戒之者, 甚言心君之不可不明也。

(至道在微,變化無窮,孰佑其原,)。

至道之大,其原甚微,及其變化,則有莫測,人能見其多,而不能見其少, 安得知原者,相與談是哉。

(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閔閔之當,孰者為良)。

窘,窮也,瞿瞿,不審貌,閔閔,憂恤也,消者瞿瞿,孰知其要,謂十二官相相失, 則精神日消,瞿然莫審其故,誠哉窘矣,然所致之由,果孰得而知其要也, 閔閔之當,孰足以當其明哲之良哉,蓋甚言知道之少也,氣又變大論作肖者瞿瞿, 其義稍異,見運氣類十一,○瞿。音劬。

(恍惚之數,生於毫釐)。

恍惚者,無形之始,毫釐者,有象之初,即至遒在微之徵也。

(毫釐之數,起於度量,千之萬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毫釐者,度量之所起也,千之萬之者,積而不已,而形制益多也,喻言大必由於小, 著必始於微,是以變化雖多,原則一耳,故但能知一,則無一之不知也,不能知一, 則無一之能知也,正以見人之安危休咎,亦惟心君為之原耳。

(黃帝曰,善哉余聞精光之道,大聖之業,而宣明大道,非齋戒擇吉日,不敢受也, 黃帝乃擇吉日良兆,而藏靈蘭之室,以傳保焉,)。 洗心曰齋,遠慾曰戒,蓋深敬大道,而示人以珍重之甚也。

(藏象)。

素問六節藏象論○二

(帝曰,藏象何如)。

象,形象也,藏居於,內形見於外,故曰藏象。

(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脉,為陽中之太陽, 通於夏氣)。 心為君主而屬陽,陽主生,萬物係之以存亡,故曰生之本,心藏神, 神明由之以變化,故曰神之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脉,心屬火,以陽藏而通於夏氣, 故為陽中之,太陽。

(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為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

諸氣皆主於肺,故曰氣之本,肺藏魄,故曰魄之處,肺主身之皮毛,故其華在毛, 其充在皮,肺金以太陰之氣,而居陽分,故為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

(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髮,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 通於冬氣)。 腎者胃之關也,位居亥子,開竅二陰,而司約束,故為主蟄封藏之本,腎主水, 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曰精之處也,髮為血之餘,精足則血足而髮盛, 故其華在髮,腎之合骨也,故其充在骨,腎為陰藏,故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 ○愚按新校正言全元起本,及甲乙經,太素,俱以肺作陽中之少陰, 腎作陰中之太陰,蓋謂肺在十二經雖屬太陰,然陰在陽中,當為少陰也, 腎在十二經雖屬少陰,然陰在陰中,當為太陰也。此說雖亦理也,然考之刺禁論云, 鬲肓之上,中有父母,乃指心火肺金為父母也,父曰太陽,母曰太陰,自無不可, 腎雖屬水而陽生於子,即曰少陰於義亦當。此當仍以本經為正。

(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其味酸,其色蒼, 此為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 人之運動,由乎筋力,運動過勞,筋必罷極,肝藏魂故為魂之居,爪者筋之餘, 故其華在爪,其充在筋,肝屬木,位居東方,為發生之始,故以生血氣, 酸者木之味,蒼者木之色,水王於春,陽猶未盛,故為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 ○按上文三藏,皆不言色味,而肝脾二藏獨言之,意必脫簡也, 五藏色味詳載五運行大論,及陰陽應象大論等篇見後五六,○罷,音皮。

(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稟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 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 此六者皆主盛受水穀,故同稱倉稟之本,營者水穀之精氣也,水穀貯於六府, 故為營之所居,而皆名曰器,凡所以化糟粕轉五味者,皆由平此世,○粕。音朴。

(其華在脣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

四白,脣之四際白肉也,脣者脾之榮,肌肉者脾之合,甘者土之味,黃者土之色也, 脾以陰中之至陰,而分王四季故通於土氣,此雖指脾為言,而實總結六府者, 皆倉稟之本,無非總於脾氣也,故日此至陰之類。

(凡十一藏,取決於膽也,)。

五藏六府,共為十一,稟賦不同,情志亦異,必資膽氣,庶得各成其用, 故皆取決於膽也,○愚按五藏者,主藏精而不寫,故五藏皆內實, 六府者主化物而不藏,故六府皆中虛,惟膽以中虛,故屬於府,然藏而不寫。 又類乎藏,故足少陽為半表半裏之經,亦曰中正之官,又曰奇恒之府, 所以能通達陰陽,而十一藏皆取決乎此也,然東垣曰,膽者少陽春升之氣, 春氣升則萬化安,故膽氣春升,則餘藏從之,所以十一藏皆取決於膽,其說亦通。

(藏府有相合三焦曰孤府,)。

靈樞本輸篇○三

(肺合大腸,大腸者傳道之府,)。

此言藏府各有所合,是為一表一裏肺與大腸為表裏,故相合也,傳道之官義見前一。

(心合小腸,小腸者受盛之府,)。

心與小腸為表裏,故相合也,受盛之義亦見前。

(肝合膽,膽者中精之府,)。

肝與膽為表裏,故相合也,膽為中正之官,藏清淨之液,故曰中精之府, 蓋以他府所盛者皆濁,而此獨清也。

(脾合胃,胃者五穀之府,)。

脾與胃為表裏,而胃司受納,故為五穀之府。

(腎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

腎與膀胱為表裏,而津液藏焉,故為津液之府。少陽屬腎, (腎上連肺,故將兩藏)。

少陽,三焦也,三焦之正脉指天,散於胷中,而腎脉亦上連於肺, 三焦之下腧屬於膀胱,而膀胱為腎之合,故三焦亦屬乎腎也,然三焦為中瀆之府, 膀胱為津液之府,腎以水藏而領水府,理之當然,故腎得兼將兩藏,將,領也, 兩藏,府亦可以言藏也,本藏篇曰,腎合三焦膀胱,其義即此。

(三焦者,中瀆之府也,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府也,是六府之所與合者)。

中瀆者,謂如川如瀆,源流皆出其中也,即水穀之入於口,出於便,自上而下, 必歷三焦,故曰中瀆之府,水道出焉,膀胱受三焦之水,而當其疏泄之道, 氣本相依,體同一類,故三焦下腧出於委陽,並太陽之正人絡膀胱約下焦也, 然於十二藏之中,惟三焦獨大,諸藏無與匹者,故名曰是孤之府也,三焦下腧, 義見經絡類十六,○愚按本篇之表裏相配者,肺合大腸皆金也,心合小腸皆火也, 肝合膽皆木也,脾合胃皆土,也,腎合膀胱皆水也,惟三焦者雖為水瀆之府, 而實總護諸陽,亦稱相火,是又水中之火府,故在本篇曰三焦屬膀胱, 在血氣形志篇曰少陽與心主為表裏,蓋其在下者為陰,屬膀胱而合腎水, 在上者為陽,合包絡而通心火,此三焦之所以際上極下,象同六合,而無所不包也, 觀本篇六府之別,極為明顯,以其皆有盛貯,因名為府,而三焦者曰中瀆之府, 是孤之府,分明確有一府,蓋即藏府之外,軀體之內,包羅諸藏,一腔之大府也, 故有中瀆是孤之名,而亦有大府之形,難經經謂其有名無形,誠一失也, 是蓋譬之探囊以計物,而忘其囊之為物耳,遂致後世紛紛,無所憑據, 有分為前後三焦者,有言為腎傍之脂者,即如東垣之明, 亦以手三焦足三焦分而為二,夫以一三焦,尚云其無形,而諸論不一, 又何三焦之多也。畫蛇添足,愈多愈失矣,後世之疑將焉釋哉, 余因著有三焦包絡命門辨,以求正於後之君子焉,詳見附翼第三卷。

(五藏之應,各有收受)。

素問金匱真言論○四

(帝曰五藏應四時,各有收受乎)。

收受者,言同氣相,求各有所歸也。

(岐伯曰有,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

東為木王之方,肝為屬木之藏,故相通也,青者木之色,目者肝之竅, 木之精氣藏於肝曰魂。

(其病發驚駭,)。

風水之氣多振動,故病為驚駭。

(其味酸,其類草木,)。

酸者木之味。

(其畜雞,)。

易曰巽為雞,東方木畜也。

(其穀麥,)。

麥成最蚤,故應東方春氣,五常政大論曰,其畜大,其穀麻。

(其應四時上為歲星)。

木之精氣,上為歲星。

(是以春氣在頭也)。

木王春,春氣上升也。

(其音角)。

木音曰角,其應春,其化丁壬巳亥。

(其數八,)。

河圖數天三生水,地八成之。

(是以知病之在筋也,)。

肝主筋也。

(其臭臊)。

臭,氣之總名也,臊為木氣所化,禮月令曰,其臭羶,羶與臊類,○臭, 許救尺救二切,臊,音騷。

(○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藏精於心)。

南為火王之方,心為屬火之藏,其氣相通,赤者火之色,耳者心之竅, 火之精氣藏於心曰神,陰陽應象大論曰,心在竅為舌,腎在竅為耳,可見舌本屬心, 耳則兼乎心腎也。

(故病在五藏,)。

心為五藏之君主,心病則五藏應之。

(其味苦,其類火,)。

火之味苦。

(其畜羊,)。

五常政大論曰其畜馬,而此曰羊者,意謂午未俱屬南方耳。

(其穀黍)。

黍之色赤,糯小米也,五常政大論曰其穀麥。

(其應四時,上為熒惑星,)。

火之精氣,上為熒惑星。

(是以知病之在脉也)。

心主血脉也。

(其音徵,)。

火音曰徵,其應夏,其化戊癸子午。其數七,地二生天七成之。

(其臭焦,)。

焦為火氣所化。

(○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

土王四季,位居中央,脾為屬土之藏,其氣相通,黃者土之色,口者脾之竅, 土之精氣,藏於脾曰意。

(故病在舌本,)。

脾之脉連舌本,散舌下。

(其味甘,其類土,)。

土之味甘。

(其畜牛)。

牛屬丑而色黃也,易曰坤為牛。

(其穀稷,)。

稷,小米也,粳者為稷,糯者為黍,為五穀之長,色黃屬土。

(其應四時,上為鎮星,)。

土之精氣,上為鎮星。

(是以知病之在肉也,)。

脾主肌肉也。

(其音官,)。

土音曰宮,其應長夏,其化甲巳丑未。

(其數五,其臭香,)。

香為土氣所化。

(○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藏精於肺,)。

西為金王之方,肺為屬金之藏,其氣相通,白者金之色,鼻者肺之竅,金之精氣, 藏於肺曰魄。

(故病在背,)。

肺在胷中,附於背也。

(其味辛,其類金,)。

金之味辛。

(其畜馬, )肺為乾象,易曰乾為馬。

(其穀稻)。

堅而白故屬金。

(其應四時,上為太白星,)。

金之精氣,上為太白星。

(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

肺主皮毛也。

(其音商,)。

金音曰商,其應秋,其化乙庚卯酉。

(其數九,)。

地四生金, 天九成之

(其臭腥,)。

腥為金氣所化。

(○北方黑色,入通於腎)。

開竅於二陰,藏精於腎,北為水王之方,腎為屬水之藏,其氣相通,黑者水之色, 二便者腎之竅,水之精氣,藏於腎曰志。

(故病在谿,)。

氣穴論曰,肉之大會為谷,肉之小會為谿,谿者水所流泣也,故病在谿,○谿, 溪同。

(其味鹹,其類水,)。

水之味鹹。

(其畜彘,)。

彘,豬也,易曰坎為豕,○彘,音治。

(其穀豆,)。

菽也,黑者屬水。

(其應四時,上為辰星,)。

木之精氣上為辰星。

(是以知病之在骨也,)。

腎主骨也。

(其音羽)。

水音曰羽,其應冬,其化丙辛辰戍。

(其數六,)。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其臭腐)。

腐為水氣所,化禮月會臭朽,朽與腐類。

(故善為脉者,謹察五藏六府,一逆一從,陰陽表裏,雌雄之紀,藏之心意, 合心於精)。 善診者必能察此陰陽藏象之精微,而合於吾心,庶神理明,而逆從變化無道情矣。

(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謂得道)。

不得賢智而教之,適足以害道,不得真人而授之,適足以亂真,氣交變大論曰, 得其人不教,是謂失道傳非其人,慢泄天寶,此之謂也,義詳運氣類十。

(四時陰陽外內之應)。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五 (帝曰,余聞上古聖人,論理人形,列別藏府,端絡經脉,會通六合,各從其經, 氣穴所發,各有處名,谿谷屬骨,皆有所起,分部逆從,各有條理,四時陰陽, 盡有經紀,外內之應,皆有表裏,其信然乎)。 論理,講求也,列別,分辨也,端言經脉之發端,絡言支脉之橫絡, 兩經交至謂之會,他經相貫謂之通,十二經之表裏謂之六合,氣穴谿谷, 分部逆從等義,如經脉篇,及氣穴,氣府,皮部,骨空等論,各有詳載, 而此篇所荅,則惟四時五行藏象氣味之化,其他則散見各篇也,○別,必列切。

(岐伯對曰,東方生風,)。

風者天地之陽氣,東者日升之陽方故陽生於春,春王於東,而東方生風。

(風生木,)。

風動則木榮也。

(木生酸,)。

洪範曰,木曰曲直,曲直作酸,故凡物之味酸者,皆木氣之所化。

(酸生肝,)。

酸先入肝也。

(肝生筋,)。

肝主筋也

(筋生心,)。

木生火也。

(肝主目,)。

目者肝之官也。

(其在天為玄,)。

玄,深微也,天道無窮,東為陽升之方,春為發生之始,故曰玄。

(在人為道,)。

道者,天地之生意也,人以道為生,而知其所生之本,則可與言道矣。

(在地為化,)。

化,生化也,有生化而後有萬物,有萬物而後有終始,凡自無而有,自有而無, 總稱曰化,化化生生,道歸一氣,故於東方首言之。

(化生五味,)。

萬物化生,五味具矣。

(道生智,)。

生意日新,智慧出矣。

(玄生神,)。

玄冥之中,無有而無不有也,神神奇奇,所從生矣,○按在天為玄至此六句, 他方皆無,而東獨有之,蓋東方為生物之始,而元貫四德,春貫四時,言東方之化, 則四氣盡乎其中矣,此蓋通舉五行六氣之大法,非獨指東方為言也, 觀天元紀大論有此數句,亦總貫五行而言,其義可見,詳運氣類三。

(神在天為風,)。

飛揚散動,風之用也,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雨露,無非天地之神,而風則神之一者, 又風為六氣之道,故應東方。

(在地為木,)。

五行在地,東方屬木。

(在體為筋,)。

筋屬眾體之木。

(在色為蒼)。

蒼屬五色之木。

(在音為角)。

角屬五音之木。

(在聲為呼)。

怒則叫呼。

(在變動為握,)。

握同搐搦,筋之病也。

(在竅為目,)。

肝之竅也。

(在味為酸)。

木之味也。

(在志為怒,)。

強則好怒,肝之志也,宣明五氣篇曰,并於肝則憂。

(怒傷肝,)。

怒出於肝,過則傷肝。

(悲勝怒,)。

悲憂為肺金之志,故勝肝木之怒,悲則不怒,是其徵也。

(風傷筋,)。

同氣相求,故風傷筋。

(燥勝風,)。

燥為金氣,故勝風木。

(酸傷筋,)。

酸走筋,過則傷筋而拘攣。

(辛勝酸,)。

辛為金味,故勝木之酸。

(○南方生熱,)。

陽極於夏,夏王於南,故南方生熱。

(熱生火,)。

熱極則生火也。

(火生苦,)。

洪範曰,火曰炎上,炎上作苦,故物之味苦者,由火氣之所化。

(苦生心,)。

苦先入心也。

(心生血,)。

心主血脉也。

(血生脾,)。

火生土也

(心主舌,)。

舌為心之官也

(其在天為熱)。

六氣在天者為熱。

(在地為火,)。

五行在地者為火。

(在體為脉,)。

脉屬眾體之火。

(在藏為心,)。

心屬五藏之火。

(在色為赤,)。

赤屬五色之火。

(在音為徵,)。

徵屬五音之火。

(在聲為笑,)。

喜則發笑,心之聲也。

(在變動為憂,)。

心藏神,神有餘則笑,不足故憂。

(在竅為舌,)。

心之竅也。

(在味為苦,)。

火之味也。

(在志為喜,)。

心之志也。

(喜傷心,)。

喜出於心,過則傷心。

(恐勝喜,)。

恐為腎水之志,故勝心火之喜,死則不喜,是其徵也。

(熱傷氣,)。

壯火食氣也。

(寒勝熱,)。

水勝火也。

(苦傷氣,)。

苦從火化,故傷肺氣,火剋金也,又如陽氣性升,苦味性降,氣為苦遏, 則不能舒伸,故苦傷氣。

(鹹勝苦,)。

鹹為水味,故勝火之苦,○愚按氣為苦傷而用鹹勝之,此自五行相制之理, 若以辛助金,而以甘泄苦,亦是捷法,蓋氣味以辛甘為陽,酸苦鹹為陰, 陰勝者制之以陽,陽勝者制之以陰,何非勝復之妙,而其中宜否, 則在乎用之權變耳。

(○中央生濕,)。

土王中央,其氣化濕。

(濕生土,)。

濕潤則土氣王而萬物生。

(土生甘,)。

洪範曰,土稼椗穡稼穡作甘,凡物之味甘者,皆土氣之所化。

(甘生脾,)。

甘先入脾也。

(脾生肉,)。

脾主肌肉也。

(肉生肺,)。

土生金也。

(脾主口,)。

口脣者脾之官也。

(其在天為濕,)。

氣化於天,中央為濕。

(在地為土,)。

形成於地,中央屬土。

(在體為肉,)。

肉屬眾體之土,在色為黃。

(在藏為脾,)。

脾屬五藏之土,黃屬五色之土。

(在音為宮,)。

宮屬五音之土。

(在聲為歌,)。

得意則歌,脾之聲也。

(在變動為噦,)。

噦決切,呃逆也。

(在竅為口,)。

脾之竅也。

(在味為甘,)。

土之味也。

(在志為思,)。

脾之志也,宣明五氣篇曰,并於脾則畏。

(思傷脾,)。

脾志為思,過則傷脾。

(怒勝思,)。

怒為肝木之志,故勝脾土之思,怒則不思,是其徵也。

(濕傷肉,)。

脾主肉而惡濕故濕勝則傷肉。

(風勝濕,)。

木勝土也。

(甘傷肉,)。

過於甘也。

(酸勝甘,)。

酸為木味,故勝土之甘。

(○西方生燥,)。

金王西方,其氣化燥。

(燥生金,)。

燥則剛勁,金氣所生也。

(金生辛,)。

洪範曰金曰從革,從革作辛,故味辛者,皆金氣之所化。

(辛生肺,)。

辛先入肺也。

(肺生皮毛,)。

肺主皮毛也。

(皮毛生腎,)。

金生水也。

(肺主鼻)。

鼻者肺之官也。

(其在天為燥,)。

氣化於天,在西為燥。

(在地為金,)。

形成於地,在西屬金。

(在體為皮毛,)。

皮毛屬眾體之金。

(在藏為肺,)。

肺屬五藏之金。

(在色為白,)。

白屬五色之金。

(在音為商,)。

商屬五音之金。

(在聲為哭,)。

悲哀則哭,肺之聲也。

(在變動為欬,)。

邪傷於肺,其病為欬。

(在竅為鼻,)。

肺之竅也。

(在味為辛,)。

金之味也。

(在志為憂,)。

肺之志也,金氣慘悽,故令人憂,宣明五氣篇曰,并於肺則悲。

(憂傷肺,)。

憂則氣消,故傷肺也。

(喜勝憂,)。

喜為心火之志,能勝肺金之憂,喜則神暢,故勝憂也。

(熱傷皮毛,)。

熱勝則津液耗而傷皮毛,火剋金也。

(寒勝熱,)。

水制火也。

(辛傷皮毛,)。

辛能散氣,故傷皮毛。

(苦勝辛,)。

苦為火味,故勝金之辛。

(○北方生寒,)。

水王北方其氣化寒。

(寒生水,)。

寒氣陰潤,其化為水。

(水生鹹,)。

洪範曰,水曰潤下,潤下作鹹,故物之味鹹者,皆水氣之所化。

(鹹生腎,)。

鹹先入腎也。

(腎生骨髓)。

腎主骨髓也。

(髓生肝,)。

水生木也。

(腎主耳,)。

耳者腎之官也。

(其在天為寒)。

氣化於天,在北為寒。

(在地為水,)。

形成於地,在北屬水。

(在體為骨,)。

骨屬眾體之水。

(在藏為腎,)。

腎屬五藏之水。

(在色為黑,)。

黑屬五色之水。

(在音為羽,)。

羽屬五音之水。

(在聲為呻,)。

氣鬱則呻吟,腎之聲也。

(在變動為憟,)。

戰慄也,大寒甚死則有之,故屬水。

(在竅為耳,)。

腎之竅也,按前篇金匱真言論云,南方赤色,開竅於耳,北方黑色,開竅於二陰, 則耳又為心之竅,如本藏篇以耳之高下堅脆而驗腎,則耳信為腎之竅。 而又屬於心也。

(在味為鹹,)。

水之味也。

(在志為恐,)。

腎之志也

(恐傷腎,)。

恐則精卻故傷腎,凡猝然恐者多遺尿,甚則陽痿,是其徵也。

(思勝恐,)。

思為脾土之志,故勝腎水之恐,深思見理,恐可邿也,寒傷血,寒則血凝濇故。

(寒傷血,)。

陰陽應象大論云,寒傷形,蓋形即血也。

(燥勝寒,)。

燥則水涸故勝寒,鹹傷血,鹹從水化,故傷心血,水勝火也,食鹹則渴,傷血可知。

(甘勝鹹,)。

甘為土味故勝水之鹹,○按新校正云,詳此篇論所傷之旨,其例有三, 東方云風傷筋,酸傷筋,中央云濕傷肉,甘傷肉,是自傷者也,南方云熱傷氣, 苦傷氣,北方云寒傷血,鹹傷血,是傷巳所勝也,西方云熱傷皮毛,是被勝傷巳也, 辛傷皮毛,是自傷者也,凡此五方所傷有此三例不同,愚按北方云燥勝寒, 若以五行正序,當云濕勝寒,但寒濕同類,不能相勝,故日燥勝寒也, 諸所不同如此,蓋因其切要者為言也。

(故曰,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 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 陰之使也。)。 此節重出,註見陰陽類一,又天元紀大論亦稍同,詳運氣類三。

(五氣之合人萬物之生化)。

素問五運行大論○

(六帝曰,寒暑燥濕風火,在人合之奈何,其於萬物,何以生化)。

此明人身之表裏,萬物之化生,皆合乎天地之氣也。

(岐伯曰,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

此東方之生化也,明此者,可以治肝補心。

(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化生氣)。

氣由化生,因氣化也,○此下二節與元紀大論同。見運氣類三。

(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

凡此篇文義與前篇陰陽應象大論相同者,註皆見前,後準此。

(在體為筋,在氣為柔)。

得木化者,柔耎筋之類也。

(在藏為肝,其性為暄)。

溫煖也,肝為陰中之陽,應春之氣。故其性暄,○暄,音萱。

(其德為和,)。

春陽布和,木之德也。

(其用為動,)。

春風動搖,木之用也。

(其色為蒼,)。

淺青色也。

(其化為榮,)。

物色榮美,木之化也。

(其蟲毛)。

毛蟲叢植,得木氣也。

(其政為散,)。

陽散於物,木之政也,按散義有二,一日升散,氣之生也,一曰散落,金氣之殺也。

(其令宣發,)。

宣揚升發,春木令也。

(其變摧拉,)。

摧拉,損折敗壞也,風氣剛強,木之變也,○摧,坐陪切。拉,音臘。

(其為隕,)。

,災也,隕,墜落也,木兼金化,隕為災也,○,詩梗切,隕,音名。

(其味為酸,其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肝)。

前篇曰風傷筋者其義同。

(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此東方之性用德化政令,皆本乎木,而內合人之肝氣者也,故肝主於左。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

此南方之生化也,明此者可以治心補脾。

(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脉,在氣為息)。

經絡流行,脉之體也,血氣和平,息之調也,心主血脉,故皆屬火。

(在藏為心,其性為暑)。

南方暑熱,火之性也,心為火藏,其氣應之。

(其德為顯,)。

陽象明顯,火之德也。

(其用為躁,)。

陽用躁動,火之性也。

(其色為赤,其化為茂,)。

萬物茂盛,火之化也。

(其蟲羽,)。

羽蟲飛揚,得火氣也。

(其政為明,)。

陽明普照,火之政也。

(其令鬱蒸,)。

暑熱鬱蒸,夏火令也。

(其變炎爍,)。

炎爍焦枯,火之變也,○櫟,收勺切。

(其燔焫,燔焫焚燒,火之災也,○燔,音煩,焫,如歲切。)。

(其味為苦,其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鹹勝苦)。

此南方之性用德化政令,皆本乎火,而內合人之心氣者也,故心主於前。

(○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

此中央之生化也,明此者,可以治脾補肺。

(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充,在體為肉,在氣為充)。

土之施化,其氣充盈,故曰充氣,脾健則肉豐,此其徵也。

(在藏為脾,其性靜兼,)。

脾屬至陰,故其性靜,土養萬物,故其性兼。

(其德為濡,)。

濡潤澤物,土之德也。

(其用為化,)。

萬化所歸,土之用也。

(其色為黃,)。

(其化為盈,)。

萬物充盈,土之化也。

(其蟲倮,)。

赤體日倮,土應肉也,○倮,即果切。

(其政為謐,)。

謐,靜也,安靜寧謐,土之政也,○謐,音密。

(其令雲雨,)。

雲雨濕蒸,土之令也。

(其變動注,)。

風雨動注,土之變也。

(其淫潰)。

霖淫崩潰,土之災也。

(其味為甘,其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脾,酸勝甘)。

此中央之性用德化政令,而內合人之脾氣者也,故脾主乎中。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

此西方之生化也,明此者可以治肺補腎。

(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氣為成)。

庚桑子曰,春氣發而百草生,正得秋而萬寶成,蓋物得曰氣而後堅,故金日堅成。

(在藏為肺,其性為涼,)。

西方涼爽,金之氣也,肺為金藏故應之。

(其德為清,)。

秋氣清肅,金之德也。

(其用為固,)。

堅而能固,金之用也。

(其色為白,其化為歛,)。

萬物收歛,金之化也。

(其蟲介,)。

皮甲堅固,得金氣也。

(其政為勁,)。

風氣剛勁,金之政也。

(其令霧露,)。

涼生霧露秋金令也。

(其變肅殺,)。

凋殘肅殺,金之變也。

(其蒼落,)。

青蒼毀敗,金之災也。

(其味為辛,其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 苦勝辛)。 此西方之性用德化政令,皆本乎金,而內合人之肺氣也,故肺主乎右。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

此北方之生化也,明此者可以治腎補肝。

(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氣為堅)。

物之熱者,遇寒則堅,此其徵也。

(在藏為腎,其性為凜)。

凜烈戰憟,水之性也。

(其德為寒,)。

冬氣寒冷,水之德也。

(其用為藏,)。

藏字原闕脫簡也,今補之,閉藏生氣,水之用也。

(其色為黑,其化為肅,)。

肅然靜定,水之化也。

(其蟲鱗,)。

鱗潛就下,得水氣也。

(其政為靜,)。

清靜澄徹,水之政也。

(其令閉塞,)。

閉塞二字原闕,今補足之,天地閉塞,冬水令也。

(其變凝冽,)。

寒凝嚴冽,水之變也。

(其冰雹,)。

非時冰雹,水之災也,○雹,音泊。

(其味為鹹,其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鹹傷血,甘勝鹹)。

此北方之性用德化政令,皆本乎水而內合人,之腎氣者也,故腎主于下。

(五氣更立,各有所先,)。

五行之氣,化有不同,天于所臨,是為五運,地支所司,是為六氣,皆有主客之分, 故歲時變遷,五氣更立,各有所先,以主歲氣也。

(非其位則邪,當其位則正,)。

運氣既立,則位之當與不當,氣之或邪或正,可得而察矣,此與六微旨大論同, 見運氣類七。

(帝曰,病之生變何如,岐伯曰,氣相得則微,不相得則甚)。

主客相帝,上下相臨,氣有相得不相得,則病變由而生矣,相得者, 如彼此相生則氣和而病微,不相得者,如彼此相剋則氣乖而病甚也。

(帝曰,主歲何如,岐伯曰,氣有餘則制已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 則已所不勝,侮而乘之,已所勝,輕而侮之)。 主歲謂五運六氣,各有所主之歲也,巳所勝,我勝彼也,所不勝,彼勝我也, 假令木氣有餘,則制已所勝而土受其剋,濕化乃衰,侮所不勝,則金反受木之侮, 而風化大行也,不氣不足,則巳所不勝者,乘虛來侮,而金令大行,已所勝者, 因弱相輕,而土邪反甚也,六節藏象論曰,未至而至,此謂太過, 則薄所不乘而乘所勝也,命曰氣淫,至而不至,此謂不及,則所勝妄行, 而所生受病所不勝薄之也,命日氣迫,運氣相同,舉此可類推矣。

(侮反受邪, )若恃巳之強,肆行暴侮,有勝必復,反受其邪,五常政大論曰,乘危而行, 不速而至,暴雪無德,災反及之,正此謂也。

(侮而受邪,寡於畏也,)。

五行之氣,各有相制,畏其所制,乃能守位,寡於畏則肆無忌憚,而勢極必衰, 所以反受其邪,此天道之盈虛,自毫髮無容爽者,○上文自五氣更立至此詳義, 見五運太少齊兼化逆順圖解,及主氣客氣,主運客運,司天在泉各圖說中, 在圖翼二卷。

(帝曰善)。

(脾不主時)。

素問太陰陽明論○七

(帝曰,脾不主時何也)。

此言時惟四而藏有五,如肝心肺腎分主四時,而脾為五藏之一,獨無所主者何也。

(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立於時也, 五藏所主,如肝水主春而王於東,心火主夏而王於南,肺金主秋而王於西, 腎水主冬而王於北,惟脾屬土而蓄養萬物,故位居中央,寄王四時各一十八日, 為四藏之長,而不得獨立於時也,考之曆法,凡於辰戍丑未四季月, 當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前,各土王用事十八日,一歲共計七十二日, 凡每季三月各得九十日,於九十日中除去十八日,則每季亦止七十二日, 而為五行分王之數,總之五七三十五,二五一十,共得三百六十日, 以成一歲之常數也。)。 (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 不得主時也)。 脾胃相為表裏,脾常依附於胃,以膜連著,而為之行其精液,然脾胃皆屬乎土, 所以生成萬物,故曰法天地也,土為萬物之本,脾胃為藏府之本。故上至碩, 下至足,無所不及,又豈得獨主一時而已哉,平人氣象論曰,人無胃氣日迷, 逆者死,脉無胃氣亦死,此所以四時五藏,皆不可一日無土氣也。

(五藏所合所榮所主五味所宜所傷之病)。

素問五藏生成篇○八

(心之合脉也,其榮色也,其主腎也)。

心生血,血行脉中,故合於脉,血華在貌,故榮於色,心屬火受水之制, 故以腎為主。

(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其主心也)。

肺屬金,皮得金之堅,故合於皮,毛得皮之養,故榮於毛,五藏之應天者肺, 故肺主皮毛,凡萬物之體,其表必堅,正合乾金之象,所謂物物一太極也, 金受火之制,故肺以心為主。

(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其主肺也)。

肝屬木,木曲直而柔,筋體象之,故合於筋,爪者筋之餘,故榮於爪,木受金之制, 故肝以肺為主。

(脾之合肉也,其榮脣也)。

其主肝也,脾屬土,肉象地之體,故合肉也,脾氣通於脣,故榮脣也,土受木之制, 故脾以肝為主。

(腎之合骨也其榮髮也,其主脾也)。

,腎屬水,腎藏精,骨藏髓,精髓同類故腎合骨,髮為精血之餘,精髓充滿, 其髮必榮,故榮在髮,水受土之制故腎以脾為主。是故多食鹹,則脉凝泣而變色。 鹹從水化,水能剋火,故病在心之脉與色也,五味篇曰,心病禁鹹,○泣,澀同。

(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

苦從火化,火能剋金,故病在肺之皮毛也,五味篇曰,肺病禁苦。

(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

辛從金化,金能剋木,故病在肝之筋爪也,五味篇曰,肝病禁辛。

(多食酸則肉胝而脣揭,)。

胝,皮厚也,手足駢胝之謂,酸從木化。木能剋土,故病在脾之肉與脣也, 五味篇曰脾病禁酸,○胝,音支,,音縐。

(多食甘則骨痛而髮落,此五味之所傷也)。

甘從土化,土能剋水,故病在腎之骨與髮也,五味篇曰,腎病禁甘。

(故心欲苦,)。

合於火也。

(肺欲辛,)。

合於金也。

(肝欲酸,)。

合於木也。

(脾欲甘,)。

合於土也。

(腎欲鹹,)。

合於水也。

(此五味之所合,五藏之氣也)。

凡此皆味之合於本藏者,舊本也字在合字之下,於義不通,按全元起本及太素, 俱云此五味之所合五藏之氣也,今改從之。

(本神)。

靈樞本神篇○九

(黃帝問於壯伯曰,凡刺之法,必先本於神,血脉營氣精神,此五藏之所藏也, 至其淫泆離藏則精失,魂魄飛揚,志意恍亂,智慮去身者,何因而然乎, 之罪與人之過乎,何謂德氣,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慮,請問其故)。 泆,淫放也,恍,恍惚也,詳如下文,○泆音逸。

(岐伯荅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

人稟天地之氣以生,天地者,陰陽之道也,自太極而生兩儀,則清陽為天, 濁陰為地,自自兩儀而生萬物,則清陽為天,濁陰為地,自兩儀而生萬物, 則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故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寶命全形論曰,人生於地, 懸命於天,然則陽先陰後,陽施陰受,肇生之德本乎天,成形之氣本乎地, 故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言理賦形全, 而生成之道斯備矣。

(故生之來謂之精)。

戈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陰陽二氣,各有其精所謂精者,天之一地之六也, 天以一生水,地以六成之,而為五行之最先,故萬物初生,其來皆水。 如果核未實猶水也,胎卵未成猶水也,即凡人之有生,以及昆蟲草木,無不皆然, 易曰,男女構精,萬物化生,此之謂也。

(兩精相摶謂之神,)。

兩精者,陰陽精也,摶,交結也,易曰。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周子曰,二五之精,妙合而凝,是皆兩精相摶之謂,凡萬物生成之道, 莫不陰陽交而後神明見,故人之生也,必合陰陽之氣,構父母之精,兩精相摶, 形神乃成,所謂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也,又決氣本篇曰,兩神相摶,合而成形, 常先身生是謂精,見本類後二十五,○愚按神者,靈明之化也,無非理氣而已, 理依氣行,氣從形見凡理氣所至,即陰陽之所居,陰陽所居,即神明之所在, 故曰陰陽者,神明之府也,天元紀大論曰,陰陽不測之謂神,氣交變大論曰, 善言化言變者,通神明之理,易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 是皆神之為義,然萬物之神,隨象而應,人身之神,惟心所主,故本經曰心藏神, 又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此即吾身之元神也,外如魂魄志意五神五志之類, 孰匪元神所化,而統乎一心,是以心正則萬神俱正,心邪則萬神俱邪,迨其變態, 莫可名狀,如八正神明論曰,神乎神,耳不聞,目明心開而志先,慧然獨悟, 口弗能言,俱視獨見,適若昏,昭然獨明,若風吹雲,故日神,淮南子曰,或問神, 曰心,請聞之,曰潛天而天,潛地而地,天地神明而不測者也,黃庭經曰, 至道不煩訣存真,泥丸百節皆有神,金丹大要曰,心為一身君主,萬神為之聽命, 以故虛靈知覺,作生作滅隨機應境,千變萬化,瞬息千里,夢寢百般, 又能逆料未來,推測禍福,大而天下國家,小而僻陋罅隙,無所不至, 然則神至心必至,心位神亦住,邪客篇曰,心者五藏天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故曰事其神者神去之,休其神者神居之,則凡治身者, 太上養神,其次養形也,○諸神詳義見藏象會通。○摶,音慱。

(隨神往來者謂之魂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

精對神而言,則神為陽而精為陰,魄對魂而言,則魂為陽而魄為陰, 故魂則隨神而往來,魄則並精而八出入,○愚按精神魂魄,雖有陰陽之別, 而陰陽之中,復有陰陽之別焉,如神之與魂皆陽也,何謂魂隨神而往來, 蓋神之為德,如光明爽朗,聰慧靈通之類皆是也,魂之為言,如夢寐恍惚, 變幻遊行之境皆是也,神藏於心,故心靜則神清,魂隨乎神,故神昏則魂蕩, 此則神魂之義,可想象而悟矣,精之與魄皆陰也,何謂魄並精而出入,蓋精之為物, 重濁有質,形體因之而成也,魄之為用,能動能作,痛癢由之而覺也,精生於氣, 故氣聚則精盈,魄並於精,故形強則魄壯,此則精魄之狀,亦可默會而知也, 然則神為陽中之陽,而魂則陽中之陰也,精為陰中之陰,而魄則陰中之陽者乎, 雖然,此特其陰陽之別耳,至若魂魄真境,猶有顥然可鞠者,則在夢寐之際, 如夢有作為而身不應者,乃魂魄之動靜,動在魂而靜在魄也,夢能變化而寤不能者, 乃陰陽之離合,離從虛而合從實也,此雖皆魂魄之證,而實即死生之幾, 苟能致心如太虛,而必清必靜則夢筧死生之關,知必有洞達者矣,又神氣魂魄詳義, 見後十四。 所當互考。

(所以任物者謂之心,)。

心為君主之官,統神靈而參天地,故萬物皆其所全。

(心有所憶謂之意,)。

憶思憶也謂一念之生,心有所嚮而未定者曰意。

(意之所存謂之志,)。

意之所存,謂意巳決而卓有所立者曰志。

(因志而存變謂之思,)。

因志而存而存變,謂意志雖定而復有反覆計度者曰思。

(困思而遠慕謂之慮,)。

深思遠驀,必生憂疑故曰慮。

(因慮而處物謂之智,)。

疑慮既生而處得其善者曰智,按此數者,各有所主之藏,今皆生之於心, 此正諸藏為之相使,而心則為之主宰耳。

(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 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此言四時也,寒暑也,喜怒也,居處也,皆明顯易曉,惟節陰陽調剛柔二句, 其義最精,其用最專,凡食息起居,病治脉藥,皆有最切於此而不可忽者, 欲明是理,當求易義而漸悟之。

(○是故怵惕思慮者則傷神,神傷則死懼流淫而不止)。

此下言情志所傷之為害也,怵,恐也,惕,驚也,流淫,謂流泄淫溢, 如下文所云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精時自下者是也,思慮而兼怵惕,則神傷而心怯, 心怯則恐懼,恐懼則傷腎,腎傷則精不固,蓋以心腎不交,故不能收攝如,○怵, 也出恤二音。

(因悲哀動中者,竭絕而失生,)。

悲則氣消,悲哀太甚則胞絡絕,故致失生,竭者絕之漸,絕則盡絕無餘矣。

(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

喜發於心,樂散在外,暴喜傷陽,故神氣憚散而不藏,憚,驚惕也。

(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

愁憂則氣不能舒,故脉道為之閉塞。

(盛怒者,迷惑而不治,)。

怒則氣逆,甚者必亂,故致昏惑而不治,不治,亂也。

(恐懼者,神蕩憚而不收)。

恐懼則神志驚散,故蕩懼而不收,上文言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與此稍同, 但彼云不藏者,神不能持而流蕩也,此云不收者神為死懼而散失也,所當詳辨。

(○心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死懼自失,破脫肉,毛悴色夭死於冬)。

此下言情志所傷之病,而死各有時也,心藏神,神傷則心怯,故恐懼自失,者, 筋肉結聚之處,心虛則脾弱,故破脫肉,毛悴者,皮毛憔悴也,下文準此, 色夭者,心之色赤,欲如白褁朱,不欲如赭也,火衰畏水,故死於冬,○, 劬久切。

(脾愁憂而不解則傷意意傷則悗亂,四肢不舉,毛悴色夭死於春)。

憂本肺之志,而亦傷脾者,母子氣通也,憂則脾氣不舒,不舒則不能運行, 故悗悶而亂,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 故脾傷則四肢不舉,脾色之夭者,黃欲如羅褁雄黃,不欲如黃土也,土衰畏木, 故死於春,○悗美本切。

(肝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忘不精,不精則不正,當人陰縮而攣筋, 兩脅骨不舉,毛悴色夭死於秋)。 肝藏魂,悲哀過甚則傷魂,魂傷則為狂人當陰縮攣筋,兩脇骨不舉者, 皆肝經之敗也,肝色之夭者青欲如蒼璧之澤,不欲如藍也,木衰畏金,故死於秋。

(肺喜攣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於夏)。

喜本心之志,而亦傷肺者,暴喜傷陽,火邪乘金也,肺藏魄,魄傷則神亂而為狂, 意不存人者,傍若無人也,五藏之傷無不毛悴,而此獨云皮革焦者以皮毛為肺之合, 而更甚於他也,肺色之夭者,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也,金衰畏火,故死於夏。

(腎盛怒而不止則傷志,志傷則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俛仰屈伸, 毛悴色夭死於季夏)。 怒本肝之志,而赤傷腎者,肝腎為子母,其氣相通也,腎藏志,志傷則意失, 而善忘其前言也,腰脊不可俛仰屈伸者,腰為地蒼也,水衰畏土,故死於季夏。

(死懼而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痠痿厥,精時自下)。

此亦言心腎之受傷也,蓋盛怒雖云傷,腎而恐懼則腎藏之本志,死則氣下而陷, 故能傷精,腎主骨,故精傷則骨痠,痿者陽之痿,厥者陽之衰, 命門不守則精時自下,是雖腎藏受傷之為病,然邪氣藏府病形篇曰, 愁憂恐懼則傷心,上文曰神傷則與此通,○痠,酸同。

(是故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

此總結上文而言五藏各有其精,傷之則陰虛,以五藏之精皆陰也,陰虛則無氣, 以精能化氣也,氣聚則生,氣散則死,然則死生在氣,而氣本於精, 故陰陽應象大論曰,年四十而陰氣自半者,正指此陰字為言也,詳陰陽類二, 當互求之。

(是故用鍼者,察觀病人之態,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傷, 鍼不可以治之也)。 此承篇首之問而言,凡用鍼者,必當察病者之形態以酌其可剌不可剌也, 設或五藏精神巳損,必不可妄用鍼矣,故五閱五使篇日,血氣有餘,肌肉堅緻, 故可苦以鍼,邪氣藏府病形篇曰,諸小者陰陽形氣俱不足,勿取以鍼而調以甘藥也, 根結篇曰,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陰陽氣俱不足也,不可剌之,觀此諸篇之訓, 可見鍼能治有餘而不可治虛損明矣,凡用鍼者,當知所慎也。

(五藏異藏虛實異病)。

靈樞本神篇連前章○十

(肝藏血,血舍魂,肝氣虛恐,實則怒)。

宣明五氣篇曰,肝藏魂,五藏生成篇曰,人臥則血歸於肝調經論曰,肝藏血, 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

(脾藏營,營舍意,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藏不安,實則腹脹經溲之不利)。

營出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故曰脾藏營,營舍意,即脾藏意也, 脾虛則四肢不用,五藏不安,以脾主四肢,而脾為五藏之原也,太陰脉入腹絡胃, 故脾實則腹脹經溲不利,調經論曰,形有餘則腹脹涇溲不利,經當作涇,○溲, 音搜。

(心藏脉,脉舍神,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

宣明五氣篇曰心主脉,調經論曰,心藏神,神有餘則笑不休,神不足則悲。

(肺藏氣,氣舍魄,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實則喘喝,胷盈仰息)。

喘喝者,氣促聲麤也。胷盈脹滿也,仰息,仰面而喘也,宣明五氣篇曰,肺藏魄, 調經論曰,氣有餘則喘欬上氣,不足則息利少氣。

(腎藏精,精舍志,腎氣虛則厥,實則脹)。

九鍼論曰,腎藏精志也論曰,腎藏志,志有餘則腹脹飧泄,不足則厥。

(五藏不安,必甯五藏之病形,以知其氣之虛實,謹而調之也)。

此與前本神原屬同篇,彼言情志損傷,此分五藏虛實,故凡五藏有不安者, 必甯其病形虛實情志所屬,乃可隨其藏以調之,此總結前章而言其治法也。

(氣口獨為五藏主)。

素問五藏別論○十一

(帝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藏主)。

氣口之義,其名有三,手太陰肺經脉也,肺主諸氣,氣之盛衰見於此,故曰氣口, 肺朝百脉,脉之大會聚於此,故曰脉口,脉出太淵,其長一寸九分,故曰寸口, 是名雖三而實則一耳,五藏六府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故為五藏之主, 義見下文,○愚按氣口寸口脉口之義,乃統兩手而言,非獨指右手為氣口也, 如經脉篇日,手太陰之脉入寸口,上循魚際又日,經脉者,常不可見也,其虛實也, 以氣口知之,經筋篇曰,手太陰之筋,結於魚後,行寸口外側經脉別論曰, 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平人氣象論曰,欲知寸口太過與不及,小鍼解曰, 氣口虛而當補,盛而當寫,本篇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藏主,難經曰, 十二經皆有動脉,獨取寸口以決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謂也,曰寸口者, 脉之大會,五六府之所終始,故取法於寸口也諸如此者,豈獨指右手為言耶, 而王叔和未詳經旨,突謂左為人迎,右為氣口,左手寸口人迎以前, 右手寸口氣口以前等說,自普及今,以訛傳訛,莫可解救,甚至以左候表。 以右候裏,無稽之言,其謬為甚,夫肝心居左,豈不可以為裏,腸胃在右, 豈不可以言表,如仲景為傷寒之祖,但曰大浮數滑動者,此名陽也,沉濇弱絃微者, 此名陰也。又曰,表有病者脉當浮而大,裏有病者脉當沉而細,又如其上取寸口, 太陰脉也,下取跌陽,陽明脉也,是皆陰陽表裏之謂,初未聞以左為人迎而候表, 右為氣口而候裏,即余初年亦嘗為左表右裏之說所惑,及今見多識定, 乃知脉體自有陰陽,諸經皆具表裏,凡今之習訛者,但見左強,便曰外感而攻其表, 怛見見右盛,便曰內傷而攻其裏,亦焉知藏氣有不齊,脉候有稟賦, 或左脉素大於右,或右脉素大於左,孰者為常,孰者為變,或於偏弱中略見有力, 巳隱虛中之實,或於偏盛中稍覺無神,便是實中之虛, 設不知此而執欲以左右分表裏,豈左無裏而右無表乎,故每致攻伐無過,顛倒陰陽, 非惟大失經旨,而遺害於人不小,無怪乎脉之日難也,此不得不為辨正, ○再按人迎氣口之脉,本皆經訓,但人迎為足陽明之脉,不可似言於手, 氣口總手太陰而言,不可以分左右,如動輸,本輸經脉等篇, 明指人迎為結喉旁胃經動脉,愚嘗考之四時氣篇曰,氣口廿候陰,人迎候陽, 五色篇曰人迎盛堅者傷於寒,氣口盛堅者傷於食,禁服篇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 經脉終始等篇日,人迎一盛二盛三盛,脉口一盛二盛三盛等義, 皆言人迎為之行氣於三陽,陰陽別論曰,太陰為之行氣於三陰, 陽明為之行氣於三陽,陰陽別論曰,三陽在頭,正言人迎行氣於三陽也,三陰在手, 正言脉口行氣於三陰也,蓋上古診法有明以診陰陽之本, 一取左右氣口以診藏府之氣,然則人迎自有其位,脉經乃扯人迎於左手, 而分氣口於右手,不知何據何見而云然,愚初惑之,未敢遽辯, 及見綱目之釋人迎氣口者,亦云人迎在結喉兩旁,足陽明之脉也, 又見龐安常論脉曰,何謂人迎,喉旁取之,近見徐東脉曰, 脉經謂左手關前一分為人迎,誤也若此數君者,巳覺吾之先覺矣,茲特引而正之, 嗚呼,夫一訖謬,遺誤干古,成必綬受,你時復正哉,立言者,可不知所慎乎。

(岐伯日,胃者水穀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藏氣, 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 人有四海而胃居其一,是為水穀之海藏府之屬,陽為府,陰為藏, 胃屬陽而為六府之本,故云六府之大源然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藏氣, 故又曰胃為五藏六府之海,氣口本屬太陰,而曰亦太陰者何也,蓋氣口屬肺, 手太陰也,布行胃氣,則胃在於脾,足太陰也,按營衛生倉篇曰上歸於肺, 氣必歸於脾,脾氣必歸於肺,而後行於藏府營衛,所以氣口雖為手太陰而實即足, 太陰之所歸,故曰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氣味,皆出於胃而變見於氣口, 故胃為藏府之大源,然無不由脾達肺也,○見,音現。

(故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

氣味之化,在天為氣,在地為味,上文言五味入口藏於胃者,味為陰也, 此言五氣入鼻,藏於心肺者,氣為陽也,鼻為肺之竅,故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 觀此兩節曰味曰氣,皆出於胃而達於肺,既達於肺,既達於肺,亦必變見於氣口, 故氣口獨為五藏主。

(凡治病必察其下,適其脉,觀其志意與其病也)。

此治病之四要也,下言二陰,二陰者,腎之竅,胃之闢也,脉要精微論日, 倉稟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故二便為胃氣之關鎖, 谼而係一身元*氣之安危,此下之不可不察也,適,測也,脉為氣血之先, 故獨取寸口;以決吉凶之兆,如平人氣象論曰,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 脉無胃氣亦死,此脉之不可不察也,志意者,如本藏篇曰, 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是志意關乎神氣, 而存亡係之,此志意之不可不察也,病有標本,不知求本,則失其要矣,病有真假, 不知逆從,則及於禍矣,此病因之不可不察也,合是四者而會觀之,則治病之妙, 無遺法矣。

(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

陽之靈曰神,陰之靈曰鬼,張子曰,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程子曰, 鬼神只是一箇造化,天尊地卑乾坤定矣,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是也, 然則愧神者,即天地之靈耳,禍福有因,惟人自作,天地無私,鬼神焉得而蔽之, 彼昧理者,不知鬼神不可媚,而崇尚虛無,不求實濟,何益之有,若此者, 即與論天人至德,必不見信,又何足與道哉,故日信巫不信醫,一不治也, 即此之謂。

(惡於鍼石者,不可與言至巧)。

鍼石之道,法三才而調陰陽,和氣血而通經絡,故曰知機之道者,不可掛以髮, 蓋言其至精至微也,而或有惡於鍼石者,誠不可與言至巧矣。

(病不許治者,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

不治巳病治未病,聖人之道也,其有巳病而尚不許治者,特以偏見不明,信理不篤, 如拘於鬼神,惡於鍼石之類皆是也,既不相信,不無掣肘,強為之治,焉得成功, 即有因治而愈者,彼亦猶謂不然,總亦屬之無功也。

(食飲之氣歸輸藏府)。

素問經脉別論○十二

(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

精,食氣之精華也,肝主筋,故胃散穀氣於肝,則浸淫滋養於筋也,食氣入胃, 濁氣歸心,淫精於脉濁,言食氣之厚者也,如陰陽清濁篇曰,受穀者濁, 受氣者清是也,心主血脉,故食氣歸心則精氣浸淫於脉也。

(脉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脉,輸精於皮毛)。

精淫於脉脉流於經,經脉流通,必由於氣,氣主於肺,故為百脉之朝會, 皮毛為肺之合,故肺精輸焉。

(毛脉合精,行氣於府)。

肺主毛,心主肺,肺藏氣,心生血,一氣一血,稱為父母,二藏獨居胷中, 故曰毛脉合精,行氣於府,府者氣聚之府也,是謂氣海,亦曰膻中。

(府精神明,留於四藏,氣歸於權衡)。

宗氣積於肺,神明出於心,氣盛則神王,故氣府之精為神明,神王則藏安, 故肺肝脾腎四藏,無不賴神明之留以為主宰,然後藏氣咸得其平,而歸於權衡矣, 權衡,平也,故曰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

(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藏府之氣既得其平,則必變見於氣口而成寸尺也,氣口者,脉之大會, 百脉俱朝於此,故何以決生死,凡如上文所言者,皆食氣之所化,而食氣之化, 又必由於胃氣,故上文言食氣入胃,下文言飲入於胃也。

(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

遊,浮遊也,溢,湧溢也,水飲入胃,則其氣化精微,必先輸運於脾, 是謂中焦如漚也,脾乃散氣,上如雲霧,而歸於肺,是謂上焦如霧也。

(通調水道,下輸膀胱)。

肺氣運行,水隨而注,故肺能通調水邈,下輸膀胱,是謂水出高原,下焦如瀆也。

(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水因氣生,氣為水母,凡肺氣所及,則水精布焉,然水名雖一,而清濁有分, 清者為精,精如雨露,濁者為水,水如江河,故精歸五藏,水歸膀胱, 而五經並行矣,五經,五藏之經絡包。

(合於四時五藏,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若是則食飲精氣,既得其滋養升降之宜,故四時五藏,皆合於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有子無子女盡七七男盡八八)。

素問上古天真論○十,附種子說帝曰,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邪,將天數然也。

材力,精力也,天數,天賦之限數也。

(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

七為少陽之數,女本陰體而得陽數者,陰中有陽也,人之初生,先從腎始, 女至七歲,腎氣稍盛,腎主骨,齒者骨之餘,故齒更,腎為精血之藏,髮者血之餘, 故髮長,○愚按男子屬陽,當合陽數,女子屬陰,當合陰數,而今女反合七, 男反合八何也,蓋天地萬物之道,惟陰陽二氣而巳,陰陽作合,原不相離, 所以陽中必有陰,陰中必有陽,儒家講之互根,道家謂之顛倒,皆所以發明此理也, 如離火屬陽居南,而其中則偶,是外陽而內陰也,坎水屬陰居北,而其中則奇, 是外陰而內陽也,震坎艮是為三男,而陰多於陽,巽離兌是為三女,而陽多於陰, 悟真篇曰,日居離位反為女,坎配蟾官卻是男,是皆陰踼顛倒之義, 故女子外為陰體而內合陽數,男子外為陽體而內合陰數,如左傳昭公元年醫和云, 女陽物而晦時,乃亦以女為陽矣,此皆醫家當察也,○更,平聲,長,上聲,下同。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衝脉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天癸者,天一之氣也,任衝者,奇經之二也,任主胎胞,衝為血海,氣盛脉通, 故月事下而有子,月事者,言女子經水,按月而至,其盈虛消長,應於月象, 經以應月者,陰之所生也,○愚按天癸之義,諸家俱即以精血為解,然詳玩本篇, 謂女子二七天癸至,月事以時下,男子二八天癸至,精氣溢寫,是皆天癸在先, 而後精血繼之,分明先至後至,各有其義,焉得謂天癸即精血,精血即天癸, 本未混淆,殊失之矣,夫癸者,天之水干名也,干者支之陽,陽所以言氣, 癸者壬之偶,偶所以言陰,故天癸者,言天一之陰氣耳,氣化為水,因名天癸, 此先聖命名之精,而諸賢所未察者,其在人身,是謂元陰,亦曰元氣,人之未生, 則此氣蘊於父母,是為先天之元氣,人之既生則此氣化於吾身,是為後天之元氣, 第氣之初生,真陰甚微,及其既盛,精血乃王,故女必二七男必二八而後天癸至, 天癸既至,在女子則月事以時下,在男子則精氣溢寫,蓋必陰氣足而後精血化耳, 陰氣陰精,譬之雲雨,雲者陰精之氣也,雨者,陰氣之精也, 未有雲霧不布而雨雪至者,亦未有雲霧不濃而雨雪足者,然則精注於氣,而天癸者, 其即天一之氣乎,可無疑矣,列子曰,有生者,有生生者,有形者,有形形昋, 其斯之謂。

(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

腎氣,即天癸也,平均充滿之謂,真牙,謂牙之最後生者,腎主骨, 故腎氣平則真牙生而長極。

(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

女子天癸之數,七七而止,年當四七,正及材力之中,故身體盛壯髮長極矣。

(五七陽明脉衰,面始焦,髮始墮)。

女為陰體,不足於陽,故其衰也,自陽明始,陽明之脉行於面,循髮際, 故面焦髮墮。

(六七三陽脉衰於上,面皆焦,髮始白)。

三陽脉皆盛於面也。

(七七任脉虛,太衝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至是則衝任血少,陰氣謁,故經水止絕而坤道不通也,天癸竭絕, 故形體衰壞而不能有子矣。

(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

八為少陰之數,男本陽體而得陰數者,陽中有陰也,髮長齒更義同前。

(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寫,陰陽和,故能有子)。

男女真陰,皆稱天癸,天癸既充,精乃溢寫,陰陽和合,故能生子, 子者統男女而言,男曰男子,女曰女子,○愚按有子之道,必陰陽合而後胎孕成, 故天一生水,而成於地之六,地二生火而成於天之七,所以萬物之生, 未有不因陰陽相感而能成其形者,此一陰一陽之謂道也,至於成男成女之說, 按北齊褚澄日,男女之合,二情交暢,陰血先至,陽精後衝,血開褁精,精人為骨, 而男形成矣,陽精先入,以血後參,精開褁血,血入為本,而女形成矣,啟玄子口, 男女有陰陽之質不同,天癸則精血之形亦異,故自後醫家皆宗其說, 而近者玄臺馬氏駁之曰,男女之精,皆可以天癸稱, 今王註以女子之天癸為血則男子之天癸亦為血耶,易曰,男女構精,萬物化生, 故交構之時,各有其精,而行經之時,方有其血,未聞交構之時,可以血言, 廣嗣諸書,皆言精褁血,血褁精者亦非。此馬氏之說誠是也,又按李東垣曰, 經水斷後一二日,血海始淨,精勝其血,感者成男,四五日後血脉巳王,精不勝血, 感者成女,朱丹溪日,夫乾坤,陰陽之情性也,左右,陰陽之道路也,男女, 陰陽之儀象也,陰陽交構,胎孕乃凝,所藏之處,名曰子宮,一系在下,上有兩岐, 中分為二,形如合缽,一達於左,一達於右,精勝其血,則陽為之主, 受氣於左子宮而男形成,精不勝血,則陰為之主,受氣於右子宮而女形成, 若此諸說不同,未必皆為確論,然以愚見,亦有謂焉,如王氏以精血為天癸, 蓋以經文言女子之血,男子之精,皆隨天癸而至故也。此雖未得其真, 而其義猶不相遠,至於褚氏之說,則必所不然,蓋男女相合,兩精和暢, 本無血至之事,惟是結胎之後,男以精而肇其元,女以血而成其體, 此以男精女血而謂之構,自是正理若以交會之際,而言其精褁血,血褁精者, 誠然謬矣,此不若丹家以陽精為天上,陰精為地癸者為妥,其說曰,天壬先至, 地癸隨至,癸褁壬則成男子,地癸先至,天壬隨至,壬褁癸則成女子,壬癸齊至, 則成雙胎,一遲一速,俱不成胎,天王地癸者,乃天地元精元氣也,雖然, 此固一說也,但亦涉於渺茫耳,若東垣之說,則以數日之後,感必成女, 第以近驗求男者,每用三十時辰兩日半之法,而有必不免於女者。 有在二十日以外而得男者,此皆與東垣相反矣, 若丹溪以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一句為論,乃指既受之後為言,而亦未明其所以然, 且左右者,言陰陽升降之理,豈此兩岐之謂,尤屬太奇,若必欲得其實理, 則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陽勝陰者為男,陰勝陽者為女,此為不易之至論, 然陰陽盛衰之說固如此,而亦何以見其詳,如老陽少陰,強弱判伏,羸陽壯陰, 盛衰分矣,壯而不畜,同乎弱矣,老而佑養,同於少矣,期候有陰陽, 忽之者其氣衰,起居有消長,得之者其氣盛,兩軍相對,氣可奪於先聲,一靜自持, 機待時而後動,以寡擊眾孰謂無方,轉弱為強,果由妙用,受與不受在闔闢, 不在淺深,言遲疾者殊謬,男與不男在盈虛,不在衝褁,道先後者尤差, 凡寡慾而得之男女貴而壽,多慾而得之男女濁而夭,何莫非乾坤之道乎,知之者, 豈惟擅璋尾之權,而藍田久無煙焰者,不外此也,子女生而夭弱者,不外此也, 有子女之念者,其留意於是焉。

(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

腎水生肝血,故筋亦勁強也,餘註同前女子。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

男子氣數至此,盛之極也。

(五八腎氣衰,髮墮齒槁)。

男為陽體,不足於陰,故其衰也自腎始,而髮齒其徵也。

(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

陽氣,亦三陽氣也,頒,班同。

(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

肝主筋,肝衰故筋不能動,腎主骨,腎衰故形體疲極。

(八八則齒髮去,)。

衰之甚也。

(腎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寫)。

腎為水藏,精即水也。五藏六府之精,皆藏於腎,非腎藏獨有精也, 故五藏盛則腎乃能寫。

(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墯,天癸盡矣,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

凡物壯則老,此上文所謂天數也,○解,懈同。

(帝曰,有其年己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壽過度,氣脉常通, 而腎氣有餘也此天稟有餘,即所謂材力也。此雖有子,男不過盡八八, 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 天癸大數,女已盡盡於七七,男己盡於八八,精氣既竭,此外多難於子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數能有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卻老而全形,身年雖壽, 能生子也)。 道者,言合道之人也,既能道合天地,則其材力天數自是非常,卻老全形, 壽而生子,固有出人之表,而不可以常數限者矣,此篇大意,帝以材力天數為問, 而岐伯之荅,如天癸盛衰者,言材力也,七七八八者,言天數也,雖材力之強者, 若出於數限之外,而其所以能出者,又何莫非天稟之數乎,其有積精全神, 而能以人力勝天者,惟法則天地而合同於道者,為能及之也。

(天年常度)。

靈樞天牛篇全○十四

(黃帝問於岐伯日,願聞人之始生,何氣築為基,何立而為楯,何失而死, 何得而生)。 基址也楯材具也,○楯音巡。

(岐伯日,以母為基,以父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人之生也,合父母之精而有其身,父得乾之陽,母得坤之陰,陽一而施,陰兩而承, 故以母為基,以父為楯,譬之稼穡者,必得其地,乃施以種,種劣地優,肖由乎父。 種優地劣,變成乎母,地種皆得而陰陽失序者,雖育無成也,故三者相合, 而象變斯無窮矣,夫地者基也,種者楯也,陰陽精氣者神也, 知乎此則知人生之所以然矣。

(黃帝曰,何者為神,岐伯曰,血氣已和,榮衛已通,五藏已成,神氣舍心, 魂魄畢具,乃成黃帝曰,人之壽天,合不同,或夭壽,或卒死,病久,願聞其道, 岐伯日,五藏堅固血脉和調,肌肉解利,皮膚緻密,管衛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 氣以度行,六府化穀,津液布揚。各如其常,故能長久)。 堅固者不易損,和調者不易亂,解利者可無留滯,緻密者可免中傷, 營衛之行不失其常者,經脉和也,呼吸微徐氣以度行者,三焦治也。六府化穀, 津液布揚,則藏府和平,精神充暢,故能長久而多壽也。

(黃帝曰,人之壽百歲而死,何以致之,岐伯曰,使道隧以長,基墻高以方, 通調營衛,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滿百歲乃得終)。 禮記百歲謂之期順,使道,指七竅而言,謂五藏所使之道路,如肺氣通於鼻, 肝氣通於目,脾氣通於口,心氣通於舌,腎氣通於耳,是即五官之道路也, 隧深邃貌基墻,指面部而言,骨骼為基,蕃蔽為墻義見脉色類三十一二等篇, 凡營衛部里,及骨高肉滿若此者,即致壽之道,故得百歲而終。

(黃帝曰,其氣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聞乎,岐伯曰,人生十歲,五藏始定, 血氣已通,其氣在下,故好走)。 天地之氣,陽主乎升,升則向生,陰主乎降,降則向死,故幼年之,氣在下者, 亦自下而升也。

(二十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步趨,三十歲五藏大定,肌肉堅固,血脉盛滿, 故好步)。 盛滿則不輕捷,故好步矣。

(四十歲,五藏六府十二經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疎,榮華頹落,髮頗班白, 不盛不搖故好坐)。 天地消長之道,物極必變,盛極必衰,日中則昃,月盈則虧,人當四十,陰氣已半, 故髮頗班白,而平盛不搖好坐者,衰之漸也。

(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之減,目始不明,六十歲,心氣始衰, 苦憂悲血氣懈惰,故好臥,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八十歲,肺氣衰,魄離, 故言善悞,九十歲,腎氣焦,四藏經脉空虛,百歲,五藏皆虛神氣皆去, 形骸獨居而終矣)。 魄離者,形體衰敗也,腎氣焦者,真陰虧竭也, 此與前篇上古天真論女盡七七男盡八八互相發明,彼以七八言者,言陰陽之限數, 固有定期而長短不齊者,有出於稟受,有因於人為,故惟智者不以人欲害其天真, 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壽,而善終其天年,此聖智之所同也, 今之人非惟不能守其所有,而且欲出塵逃數,解脫飛升,因人惑已,因已惑人, 是焉矩無則無極,有則有盡,而固竊竊然自以為覺, 亦何異夢中占夢其不覺也亦甚矣。

(帝曰,其不能終壽而死者,何如)。

謂不及天數而蚤歿者也。

(岐伯曰,其五藏皆不堅,使道不長)。

使道如上文,不長,短促也。

(空外以張)。

九竅張露也。

(喘息暴疾,)。

喘息者氣促,暴疾者易傷,皆非延壽之徵也。

(又卑基墻,薄脉少血其肉不石)。

石,堅也。

(數,中風寒,血氣虛,脉不通,真邪相攻,亂而相引)。

數中風寒,表易犯也,血氣虛,中不足也,脉不通,經絡多滯也, 故致真邪易於相攻,然正本拒邪,正氣不足,邪反隨之而入,故曰相引,○數, 音朔。故中壽而盡也,凡此形體血氣,既已異於上壽,則其中壽而盡,固有所由, 此先天之稟受然也,夫人生器局,既稟於有生之初,則其一定之數, 似不可以人力強者,第稟得其全而養能合道,必將更壽,稟失其全而養復違和, 能無更夭,故知之者下可以希中,中可以希上,不知者上僅得其次,次僅得其下矣, 所謂天定則能勝人,人定亦能勝天也,夫稟受者,先天也,修養者,後天也, 先天責在父母,後天責在吾心。

(壽夭)。

靈樞壽夭剛柔篇○十五

(黃帝問於伯高曰,余聞形有緩急,氣有盛衰,骨有大小,肉有堅脆,皮有厚薄, 其以立壽夭奈何)。 此欲因人之形體氣質而知其壽夭也。

(伯高荅日,形與氣相任則壽,不相任則夭)。

任,相當也,蓋形以寓氣,氣以充形,有是形當有是氣,有是氣當有是形, 故表裏相稱者壽,一強一弱而不相勝者夭。

(皮與肉相果則壽,不相果則夭)。

肉居皮之裏,皮為肉之表,肉堅皮固者是為相果,肉脆皮疎者是為不相果, 相果者氣必畜故壽,不相果者氣易失故夭。

(血氣經絡勝形則壽,不勝形則夭)。

血氣經絡者,內之根本也,形體者,外之枝葉也,根本勝者壽,枝葉勝者夭也。

(黃帝曰,何謂形之緩急,伯高荅日,形充而皮膚緩者則壽, 形充而皮膚急者則夭)。 形充而皮膚和緩者,氣脉從容故當壽,形充而皮膚緊急者,氣脉促迫故當夭。

(形充而脉堅大者順也,形充而脉小以弱者氣衰,衰則危矣)。

形充脉大者,表裏如一故曰順,形充脉弱者,外實內虛故曰危。

(若形充而顴不起者骨小,骨小則夭矣)。

人之形體,骨為君,肉為臣,君勝臣者順,臣勝君者逆,顴者骨之本也, 故形充而顴不起者,其骨必小,骨小肉充,臣勝君者也,故當夭。

(形充而大肉堅而有分者肉堅,肉堅則壽矣,形充而大肉無分理不堅者肉脆, 肉脆則夭矣)。 大肉,臀肉也,者,筋肉結聚之處,堅而厚者是也,有分者,肉中分理明顯也, 此言形體雖充,又必以肉之堅脆分壽夭,其必驗於大肉者,以大肉為諸之宗也, 故凡形充而臀削者,必非福壽之兆,○,劬九切,臀,音豚。

(此天之生命,所以立形定氣而視壽夭者,必明乎此立形定氣,而後以臨病人, 決死生,黃帝曰,余聞壽夭,無以度之)。 度入聲

(伯高荅曰,墻基卑高不及其地者,不滿三十而死,其有因加疾者, 不反二十而死也)。 墻基者,面部四旁骨骼也地者,面部之肉也,基墻不及其地者,骨衰肉勝也, 所以不壽,再加不慎而致疾,其夭更速,故不及二十而死也,○按五色篇曰, 明堂者鼻也闕者,眉間也,庭者顏也,蕃者頰側也,蔽者耳門也, 其間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見於外,如是者壽必中百歲,詳脉色類三十二。

(黃帝曰,形氣之相勝以立壽夭奈何,伯高荅日,平人而氣勝形者壽)。

人之生死由乎氣,氣勝則神全,故平人以氣勝形者壽,設外貌雖充而中氣不足者, 必非壽器。

(病而形肉脫,氣勝形者死,形勝氣者危矣)。

若病而至於形肉脫,雖其氣尚勝形,亦所必死,蓋氣為陽,形為陰,陰以配陽, 形以寓氣,陰脫則陽無所附,形脫則氣難獨留,故不免於死, 或形肉未脫而元氣衰竭者,形雖勝氣,不過陰多於陽,病必危矣,○按本篇大義, 乃自天稟為言,又如五常政大論以陰陽高下言人壽夭,則地劫使然,又不可不知也, 詳運氣十類十六。

(人身應天地)。

靈樞邪客篇○十六

(黃帝問於伯高曰願聞人之肢卿以應天地奈何,四肢骨節也)。

(伯高荅曰,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

圓者徑一圍三,陽奇之數,方者徑一圍四,陰偶之數,人首屬陽居上,故圓而應天, 人足屬陰居下,故方而應地。

(天有日月,人有兩目,)。

天有日月而照臨萬,方人有眼目而明見萬象。

(地有九州,人有九竅九州者,)。

荊梁雍豫徐楊青究冀也九竅者,上有七竅下有二陰,清陽出上竅,而有陽中之陰陽, 濁陰出下竅而有陰中之清濁。

(天有風雨,人有喜怒,)。

和風甘雨天之喜,摧拉霖潰天之怒。

(天有雷電,人有音聲,)。

陰陽相摶,天地發為雷電,情志所見,人物發為音聲。

(天有四時,人有四肢,)。

四肢者兩手兩足也。

(天有五音,人有五藏,)。

五音者,宮商角徵羽,五藏者,心肺脾肝腎。

(天有六律,人有六府)。

六律者,黃鍾太簇姑洗甤賓夷則無射為六陽律, 呂大夾鍾仲呂林鍾南呂應鍾為六陰律,六府者胃膽大腸小腸三焦膀胱也。

(天有冬夏,人有寒熱)。

寒應冬熱應夏也。

(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

十日者,甲了丙丁戊巳庚辛壬癸,是謂天干,故應人之手指。

(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莖垂以應之,女子不足二節,以抱人形)。

十二辰者,子丑寅卯辰巳什未申酉戍亥,是謂地支,故應人之足指,足指惟十, 井莖垂為十二,莖者宗筋也,垂者睪丸也,女子少此二節, 故能以抱人形抱者懷胎之義,如西北稱伏雞為抱者是也,○睪,音高。

(天有陰陽,人有天妻)。

天為陽地為陰,夫為陽妻為陰,故曰夫乃婦之天。

(歲有二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節,)。

節,骨節也。

(地有高山,人有肩膝肩膝骨大而高,故以應山。)。

(地有深谷,人有腋膕,)。

腋膕深陷,故以應谷,○膕音國。

(地有十二經水,人有十二經脉,)。

詳見經絡類三十二

(地有泉脉,人有衛氣,)。

泉脉出於地下,衛氣行於肉中。

(地有草蓂,人有毫毛,)。

蓂莢,瑞草也,堯時生於庭,隨月彫榮,朔後一日莢生,望後一日莢落, 歷得其分度,則蓂莢生。

(天有晝夜,人有臥起,)。

晝為陽,人應陽而動,夜為陰,夜為陰,人應陰而靜。

(天有列星,人有牙齒,)。

齒牙疏朗,故象似列星,說文云,牙,牡齒也,一曰銳者為牙,齊者為齒, 上古天真論以女子三七男子三八,則真牙生而長極,是以後生之大者為牙也, 女子七歲男子八歲,齒更,是以前生之小者為齒也,故男子八月生齒,入歲而齔, 女子七月生齒,七歲而齔,齔,毀齒也,○齔,抄近切。

(地有小山,人有小節)。

小節者,小骨指節之類。

(地有山石,人有高骨,)。

高骨者,顴肩膝踝之類。

(地有林木,人有募筋)。

募者,筋脉聚畜之處,○募,音暮。

(地有聚邑)。

人有肉,肉者,脂肉之聚,處也,○,劬九切。

(歲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節)。

四肢各三節,是為十二節。

(地有四時不生草,人有無子,)。

地有不毛之地,人有不育之人。

(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

人身小天地,即此之謂。

(婦人無鬚氣血多少)。

靈樞五音五味篇○十七

(黃帝曰婦人無鬚者,無血氣乎,岐伯曰,衝任脉,皆起於胞中,上循背裏, 為經絡之海)。 凡男婦之有鬚無鬚者,皆由於衝任二脉之血有盛衰也,衝任為經絡之海, 其起脉之處,則在胞中而上行於得稱為子宮,惟女子於此受孕,因名曰胞, 然衝任督脉皆起於此,所謂一原而三岐也,○胞義詳氣味類三, 子宮命門詳義具附翼三卷,三焦包絡命門辨中。

(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脣口,血氣盛則充膚熱肉, 血獨盛則澹滲皮膚,生毫毛)。 衝任,陰脉也,故循腹右上行,然左乳之下,則有胃之大絡,此正左陽右陰, 相配之妙也,詳脉色十一。

(今婦人之生,有餘於氣,不足於血,以其數脫血也,衝任之脉,不榮口脣, 故鬚不生焉)。 數脫血,謂血不留而月事以時下也,衝任為血之海,鬚為血之餘, 血不足則衝任之脉不榮於口,而鬚不生矣,○數,音朔。

(黃帝曰,士人有傷於陰,陰氣絕而不起,陰不用,然其鬚不去,其故何也, 宦者獨去何也,願聞其故)。 陰不用者,陽痿不舉也,此言士人之陰傷而絕者,鬚尚不去, 何宦官之血不常脫而鬚獨無也。

(岐伯曰,宦者去其宗筋,傷其衝脉,血寫不復,皮膚內結,脣口不榮, 故鬚不生)。 士人者,陰氣雖傷而宗筋未壞,彼宦官者去其宗筋,則傷其衝脉矣。 血一寫而不能復,皮膚內結而經道不行,故衝脉不榮於口,而鬚不生也。

(黃帝曰,其有天宦者,未嘗被傷,不脫於血,然其鬚不生,其故何也)。

謂身為男子,而終身無鬚,若天生之宦官然,故曰天宦。

(岐伯日,此天之所不足也,其任衝不盛,宗筋不成,有氣無血,脣口不榮, 故鬚不生)。 天之所不足,言先天所稟,有任衝之不足者,故亦不生鬚也。

(黃帝曰,善乎哉,聖人之通萬物也,若日月之光影,音聲鼓響,聞其聲而知其形, 其非夫子,孰能明萬物之精)。 日月有光,見影可識,音聲有應,聞響可知,惟聖人者能明物理之精, 故因此可以知彼,因外可以知內也。

(是故聖人視其顏色,黃赤者多熱氣,青白者少熱氣,黑色者多血少氣)。

黃赤者為陽,青白黑者為陰也。

(美眉者太陽多血,通髯極鬚者少陽多血,美鬚者陽明多血,此其時然也)。

在頰曰髯,在口下及兩頤者曰鬚,在口上曰髭,凡此所言者,即其經行之地。

(夫人之常數,太陽常多血少氣,少陽常多氣少血, 陽明常多血多氣厥陰常多氣少血,少陰常多血少氣,太陰常多血少氣, 此天之常數也)。 十二經之血氣多少,各有不同,兩經所言之數凡三,皆有互異,意者氣血多少四字。

極易混亂此必傳錄之誤也,當以素問血氣形志篇者為是,詳見經絡二十。

(類經四卷)。

(張介賓類註)。

(藏象類)。

(老壯少小脂膏肉瘦之別)。

靈樞衛氣失常篇○十八

(黃帝問於伯高曰,人之肥瘦大小寒溫,有老壯,少小,別之奈何)。

寒溫者,言稟有陰陽也。

(伯高對曰,人年五十巳上為老,二十巳上為壯,十八巳上為少,六歲巳上為小, 黃帝曰,何以度知其肥瘦,伯高曰,人有肥有膏有肉)。 肥者,即下文所謂脂也。

(黃帝日,別此奈何,伯高曰,肉堅皮滿者肥,肉不堅皮緩者膏, 皮肉不相離者肉)。 肉,肉之聚處也,此言偉壯之人,而有脂膏肉三者之異,脂者緊而滿, 故下文曰肉堅身小,膏者澤而大,故下文曰肉淖垂腴,皮肉連實而上下相體容, ○,劬久切。

(黃帝曰身之寒溫何如,伯高曰,膏者其肉淖,而麤理者身寒,細理者身熱, 脂者其肉堅,細理者熱,麤理者寒)。 淖,柔而潤也,膏者肉者皆寒,細理者皆熱,○淖,音鬧。

(黃帝曰,其肥瘦大小奈何,伯高曰膏者多氣而皮縱緩,故能縱腹垂腴, 肉者身體容大,脂者其身收小)。 縱寬縱也,腴,脂肥也,膏者縱腹垂腴,脂者其身收小,是膏肥於脂也, 肉為皮肉連實,自與脂膏者有間,腴縱,去聲,腴,音俞。

(黃帝曰,三者之氣血多少何如,伯高曰膏者多氣,多氣者熱,熱者耐寒, 肉者多血則充形,充形則平,脂者其血清,氣滑少,故不能大,此別於眾人者也, 膏者多氣,氣為陽,故質熱而耐寒也,肉者多血,血養形,故形充而氣質平也, 脂者血清而氣滑少,故不能大,若此三者,雖肥盛皆別於眾人,而脂者之氣血, 似不及乎膏肉也,○愚按世傳肥白之人多氣虛,而此云膏者多氣,不無相, 左若據余聞見之驗,則蒼瘦之氣虛者,固不減於肥白,是始不宜膠柱也。)。 (黃帝曰,眾人柰何,伯高曰,眾人皮肉脂膏,不能相加也血與氣不能相多, 故其形不小不大,各自稱其身,命曰眾人)。 眾人者,言三者之外,眾多之常人也,其皮肉脂膏血氣,各有品格,故不能相加, 亦不能相多,而形體大小,皆相稱而巳。

(黃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必先別其三形,血之多少,氣之清濁,而後調之, 治無失常經)。 三形既定,血氣既明,則宜補宜寫,自可勿失常經矣。

(是故膏人縱腹垂腴,肉人者上下容大脂人者雖脂不能大也。)。

此重言其詳也

(血氣陰陽清濁)。

靈樞陰陽清濁篇全○十九

(黃帝曰,余聞十二經脉,以應十二經水者,其五色各異,清濁不同, 人之血氣若一,應之奈何,十三經水義,詳經絡類三十三,此言經脉, 水各有清濁之異,而人之血氣如一,其何以分別應之。)。 (岐伯日,人之血氣,苟能若一,則天下為一矣,惡有亂者乎)。

人之血氣若果如一,則天下皆同,當無雜亂矣,蓋言其必不能同也,○惡音烏。

(黃帝曰,余問一人,非問天下之眾,岐伯曰,夫一人者,亦有亂氣, 天下之眾亦有亂人,其合為一耳)。 察之一人亦有亂氣。況於天下乎,故推於一人,即可以知天下, 然人則人己血氣本下一,而不一之理則一也。

(黃帝曰,願聞人氣之清濁,岐伯曰,受穀者濁,受氣者清)。

人身之氣有二,曰清氣,曰濁氣,濁氣者穀氣也,故曰受穀者濁,清氣者天氣也, 故日受氣者清,二者總稱真氣,刺節真邪篇曰,真氣者,所受於天, 與穀氣并而充身也,五味篇曰,天地之精氣,其大數常出三入一, 故穀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是指入者為天氣,出者為穀氣。

(清者注陰,濁者注陽)。

喉主天氣故天之清氣,自喉而注陰,陰者五藏也,咽主地氣,故穀之濁氣, 自咽而注陽,陽者六府也。

(濁而清者上出於咽,清而濁者則下行,清濁相干,命曰亂氣。黃帝曰, 夫陰清而陽濁,濁者有清清者有濁,清濁別之奈何,岐伯日,氣之大別, 清者上注於肺,濁者下走於胃,胃之清氣,上出於口,肺之濁氣,下注於經, 內積於海)。 大別,言大概之分別也,上文以天氣穀氣分清濁,而此言清中之濁,濁中之清, 其所行復有不同也,清者上升故注於肺,濁者下降故走於胃,然而濁中有清, 故胃之清氣上出於口,以通呼吸津液,清中有濁,故肺之濁氣下注於經, 以為血脉管衛,而其積氣之所,乃在氣海間也,上氣海在膻中,下氣海在丹田。

(黃帝曰,諸陽皆濁,何陽濁甚乎,岐伯曰,手太陽獨受陽之濁, 手太陰獨受陰之清)。 手太陽小腸也,小腸居胃之下,承受胃中水穀,清濁未分,穢污所出,雖諸陽皆濁, 而此其濁之濁者也,故曰獨受陽之濁,手太陰肺也,肺者五藏六府之蓋也, 為清氣之所注,雖諸陰皆清,而此其清之清者也,故日獨受陰之清。

(其清者上走空竅,其濁者下行諸經,)。

此即上文胃之清氣上出於口,肺之濁氣下注於經之義。○空,孔同。

(諸陰皆清,足太陰獨受其濁,)。

足太陰脾也,胃司受納水穀,而脾受其氣以為運化,所以獨受其濁, 而為清中之濁也。

(黃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清者其氣滑,濁者其氣濇,此氣之常也, 故刺陰者深而留之,刺陽者淺而疾之,清濁相干者,以數調之也)。 此又以鍼下之氣,言清濁陰陽也,清者氣滑,鋮利於速,濁者氣濇,鋮利於遲, 陰者在裏。故宜深而留之,陽者在表,故宜淺而疾之,其成清中有濁,濁中有清, 乃為清濁相而酌其數以調之也。

(首面耐寒因於氣聚)。

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篇○二十

(黃帝問於壯伯日,首面與身形也,屬骨連筋,同血合於氣耳,天寒則裂地凌冰, 其卒寒,或手足懈惰,然而其面不衣何也)。 人之頭面身形本同一氣,至於猝暴嚴寒,則地裂水冰,肢體為之凜慄,而面獨不懼, 故以為問。

(岐伯荅曰,十二經脉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

頭面為人之首,凡周身陰陽經絡,無所不聚,故其血氣皆上行於面而走諸竅,○空, 孔同。

(其精陽氣上走於自而為睛,)。

精陽氣者,陽氣之精華也,故曰五藏六府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

(其別氣走於耳而為聽,)。

別氣者,旁行之氣也,氣自兩側上行於耳,氣達則竅聰,所以能聽。

(其宗氣上出於鼻而為臭,)。

宗氣,大氣也,宗氣積於胸中,上通於鼻而行呼吸,所以能臭。

(其濁氣出於胃,走脣舌而為味,)。

濁氣,穀氣也,穀入於胃,氣達於脣舌,所以知味。

(其氣之津液,皆上燻於面,)。

凡諸氣之津液,皆上燻於面,如脉度篇曰,五藏常內閱於上七竅也,故肺氣通於鼻, 心氣通於舌,肝氣通於目,脾氣通於口,腎氣通於耳,此五藏之氣,皆上通乎七竅, 不獨諸陽經絡,乃得上頭也。

(而皮又厚,其肉堅,故天氣甚寒,不能勝之也)。

一身血氣,既皆聚於頭面,故其皮厚肉堅,異於他處,而寒氣不能勝之也, ○愚按本篇所言首面耐寒之義,原無陰陽之分,考之四十七難曰,人面獨耐寒者, 何也,然人頭者,諸陽之會也,諸陰脉皆至頸胷中而還,獨諸陽脉皆上至頭耳, 故令面耐寒也,此說殊有不然,夫頭為諸陽之會則是, 曰陰不上頭則非蓋陰陽升降之道,亦焉有灺不交天,藏不上頭之理, 即如本篇有曰諸陽之會,皆在於面,蓋言面為陽聚之處,而非曰無陰也, 義見疾病類三,又如陰陽別論曰,三陽在頭,三陰在手,蓋一言陽明主表, 指人迎也,一言太陰主裏,指脉口也,亦非云陰不上頭也, 又如本輸篇所列頸項諸經行次,止言六陽而不言陰者,蓋單言諸陽之次序, 如傷寒止言足經而手在其中之意,亦非無陰之謂也,難經之意,本據此數者, 而實未究其詳,觀太陰陽明論曰,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循臂至指端, 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及本篇所謂十二經脉,三百六十五絡, 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豈陰經獨不上頭耶,第近代所傳經穴諸圖, 亦但云陽穴上頭,而陰穴止於胸腋者,蓋陽穴之見於冗表者若此, 而陰脉之內行者不能悉也,矧陰陽表裏,俱有所會,故但取陽穴則可為陰經之帥, 而陰亦在其中矣,及詳考經脉等篇,則手足六陰,無不上頭者,今列諸脉於左, 以便明者考校,○手少陰上挾咽,走喉嚨,繫舌本,出於面,繫目系,合目內眥, ○手厥陰循喉嚨,出耳後,合少陽完骨之下,○手足少陰太陰皆會於耳中, 上絡左角,○手太陰循喉嚨,○足少陰循喉嚨,繫舌本,上至項,結於枕骨, 與足太陽之筋合,○足太陰合於陽明上行結於咽,連和本,支者結舌本,貫舌中, 散舌下,○足厥陰循喉嚨之後上入頑顙,絡於舌本,連目系,上出額, 與督脉會於巔,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裏,環脣內。

(堅弱勇怯受病忍痛不同○附酒悖)。

靈權論勇篇全○二十一

(黃帝問於少俞曰,有人於此,並行並立,其年之長,少等也,衣之厚薄均也, 卒然帝烈風暴雨,或病或不病,或皆病,或皆不病,其故何也)。 卒音, 猝

(少俞曰,帝問何急,黃帝曰,願盡聞之,)。

急者, 先也(少俞曰,春青風,夏陽風,秋涼風,冬寒風,凡此四時之風者, 其所病各不同形)。 春之青風得木氣,夏之陽風得火氣,秋之涼風得金氣,冬之寒風得水氣, 凡此四時之風,各有所王,有所王則有所制,故其所病各不同形也。

(黃帝曰,四時之風,病人如何,少俞曰,黃色薄皮弱肉者,不勝春之虛風)。

黃者土之色,黃色薄皮弱肉者,脾氣不足也,故不勝春木之虛風, 虛風義見運氣類三十五。

(白色薄皮弱肉者,不勝夏之虛風,)。

白者金之色,白色薄皮弱肉者,肺氣不足也,故不勝夏火之虛風而為病。

(青色薄皮弱肉,不勝秋之虛風,)。

青者木之色,青色薄皮弱肉者,肝氣不足也,故不勝秋金之虛風而為病。

(赤色薄皮弱肉,不勝冬之虛風也,)。

赤者火之色,赤色薄皮弱肉者,心氣不足也,故不勝冬水之虛風而為病。

(黃帝曰黑色不病乎,少俞曰,黑色而皮厚肉堅固,不傷於四時之風, 其皮薄而肉不堅,色不一者,長夏至而有虛風者病矣)。 黑者水之色,黑色而皮薄肉不堅,及色時變而不一者,腎氣不足也, 故不勝長夏土令之虛風而為病。

(其皮厚而肌肉堅者,必重感於寒,外內皆然乃病,黃帝曰善)。

若黑色而皮厚肉堅者,雖遇長夏之虛風,亦不能病,但既感於風,又感於寒, 是為重感,既傷於內,又傷於外,是為外內俱傷,乃不免於病也, 然則黑色而皮肉堅者,誠有異於他色之易病者矣。

(○黃帝曰,夫人之忍痛與不忍痛者,非勇怯之分也,夫勇士之不忍痛者, 見難則前,見痛則止,夫怯士之忍痛者,聞難則恐,遇痛不動,夫勇士之忍痛者, 見難不恐,遇痛不動,夫怯士之不忍痛者,見難與痛,目轉面盻,恐不能言, 失氣驚悸)。 一本無悸字。

(顏色變更,)。

一本作變化。

(乍死乍生,余見其然也,不知其何由,願聞其故)。

此問能忍痛與不能忍痛者,非由勇怯而然者,夫勇士之氣剛,而有不能忍痛者, 見難雖不恐,而見痛則退矣,怯士之氣餒,而有能忍痛者,聞難則恐而遇痛不動也, 又若勇而忍痛者,見難與痛皆不懼,怯而不忍痛者,見難與痛則目轉眩旋, 面盼警顧,甚至失言變色,莫知死生,此四者之異,各有所由然也。

(少俞曰,夫忍痛與不忍痛者,皮膚之薄厚,肌肉之堅脆緩急之分也謂也)。

非勇怯之此性質之當辨也。

(黃帝曰,願聞勇怯之所由然,少俞曰,勇士者,目深以固,長衡直揚,三焦理橫, 其心端直,其肝大以堅,其膽滿以傍,怒則氣盛而胷張,肝舉而膽橫, 眥裂而目毛起而面蒼,此勇士之由然者也。目者五藏六府之精也,目深以固, 藏氣之堅也,長衡,闊大也,即從衡之意,直揚,視直而光露也,三焦理橫, 凡剛急者肉必橫,柔緩者肉必縱也,其心端直者,剛勇之氣也,大以堅,滿以傍者, 傍即傍開之謂,過於人之常度也,怒則氣盛而胷張,眥裂而目揚者,勇者之肝膽強。 肝氣上衝也,毛起者,肝血外溢也,面蒼者,肝色外見也,此皆勇士之由然, 然則勇怯之異,其由於肝膽者為多,故肝日將軍之官,而取決於膽, 黃帝日願聞怯士之所由然,少俞曰,怯士者,目大而不減,陰陽相失,其焦理縱, 短而小,肝系緩,其膽不滿而縱*A腸胃挺,脇下空,雖方大怒, 氣不能滿其胸,肝肺雖舉,氣衰復下,故不能久怒,此怯士之所由然者也,減, 當作緘,封藏之謂,目夫不緘者,神氣不堅也,陰陽相失者,血氣易亂也, 即轉盻驚顧之意,其焦理縱者,肉理不橫也,短小者,其心卑小而甘出人下也, 肝系緩者,不急也,膽不滿而縱者,汁少形長也,腸胃挺者曲折少也,脇下空者, 肝氣不實也,此其肝膽不充,氣不能滿,以故旋怒旋衰,是皆怯士之申然, ○愚按勇者剛之氣,怯者懦之質,然勇有二,曰血氣之勇,曰禮義之勇, 若臨難不恐,遇痛不動,此其資稟過人,然隨觸而發,未必皆能中節也,若夫禮義, 固亦不恐不動,而其從容有度,自非血氣之勇所可並言者,蓋血氣之勇出乎肝, 禮義之勇出乎心,苟能守之以禮,制之以義,則血氣之勇可自有而無,充之以學, 擴之以見,則禮義之勇,可自無而有,昔人謂勇可學者,在明理養性而巳, 然則勇與不勇雖由肝膽。而其為之主者,則仍在乎心耳,○縱,平聲,音結於。

(黃帝曰,怯士之得酒,怒不避勇士者,何藏使然,少俞曰,酒者,水穀之精, 熟穀之液也,其氣慓悍,其入於胃中則胃脹,氣上逆,滿於胸中,肝浮膽橫, 當是之時,固比於勇士,氣衰則悔,與勇士同類,不知避之,名曰酒悖也。)。 慓,急也,悍,猛也,之性熱氣悍,故能脹胃浮肝,上氣壯膽,方其醉也, 則神為之惑,性為之亂,自比於勇而不知避,及其氣散肝平,乃知自悔, 是因酒之所使,而作為悖逆,故曰酒悖,○愚按酒為水穀之液,血為水穀之精, 酒入中焦,必求同類,故先歸血分,凡飲酒者身面皆赤,即其徵也, 然血屬陰而性和,酒屬陽而氣悍,血欲靜而酒動之,血欲藏而酒亂之,血無氣不行, 故血亂氣亦亂,氣散血亦散,擾亂一番,而血氣能無耗損者,未之有也, 又若人之稟賦,藏有陰陽,而酒之氣質,亦有陰陽,蓋酒成於釀, 其性則熱汁化於水,其質則寒,故陽藏者得之則愈熱,陰藏者得之則愈寒, 所以縱酒不節者,無論陰陽,均能為害,凡熱盛而過飲者,陽曰勝則陰曰消, 每成風癉腫脹,寒盛而過飲者,熱性去而寒質留,多至傷腎敗脾,當其少壯, 則旋耗旋生,固無所覺,及乎中衰而力有不勝,則宿孽為殃,莫能禦矣, 然則酒悖之為害也,所關於壽元者非細,其可不知節乎,○慓,音飄,悍,音旱。

(耐痛耐毒強弱不同)。

靈樞論痛篇○二十二

(黃帝問於少俞曰,筋骨之強弱肌肉之堅脆,皮膚之厚薄,腠理之疎密,各不同, 其於鍼石火焫之痛何如,腸胃之厚薄堅脆亦不等,其於毒藥何如,願盡聞之)。 焫,火焫也,炙灼之類,毒藥謂之峻利者,人有能勝毒者,有不能勝毒者, 義見未節,○焫,如稅切。

(少俞曰人之骨強筋弱,肉緩皮膚厚者耐痛,其於鍼石之痛,火焫亦然,黃帝曰, 其耐火焫者,何以知之,少俞荅曰,加以黑色而美骨者耐火焫,黃帝曰, 其不耐鍼石之痛者,何以知之,少俞曰,堅肉薄皮者,不耐鍼石之痛, 於火焫亦然)。 美骨者,骨強之謂,○砭,音邊,石鍼也。

(黃帝曰,人之病或同時而傷,或易巳,或難巳,其故何如,少俞曰,同時而傷, 其身多熱者易巳,多寒者難巳)。 此皆指外邪致病為言也,多熱者病在陽分,故易巳,多寒者病在陰分,故難巳。

(黃帝曰,人之勝毒,何以知之,少俞曰,胃厚色黑,大骨及肥者,皆勝毒, 故其瘦而薄胃者,皆不勝毒也。胃厚者藏堅,色黑者表固,骨大者體強, 肉肥者血盛,故能勝峻毒之物,若肉瘦而胃薄者,氣血本屬不足, 安能勝毒藥也○勝,平聲)。

(奇恒,藏府藏寫不同)。

素問五藏別論○二十三

(黃帝問曰,余聞方士,或以腦髓為,藏,或以腸胃為,藏,或以為府, 敢謂更相反,皆自謂是,不知其道,願聞其說)。 方士,謂明悟方術之士,藏府之稱,異同不一,故欲辨正之也,即本經亦有之矣, 如靈蘭秘典論曰,願聞十二藏之相使,六節藏象論曰,凡十一藏取決於膽也, 是亦此類。

(岐伯對曰,腦髓骨脉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 故藏而不寫,名曰奇恒之府)。 凡此六者原非六府之數,以其藏畜陰精,故曰地氣所生,皆稱為府, 然膽居六府之一,獨其藏而不寫,與他府之傳化者為奇,故此六者, 均稱為奇恒之府,奇異也,恒,常也,○胞,音包。

(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寫而不藏, 此受五藏濁氣,名日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寫者也)。 凡此五者,是名六府,膽稱奇恒,則此惟五矣,若此五府包藏諸物而屬陽, 故曰天氣所生,傳化濁氣而不留,故曰寫而不藏,因其轉輸運動,故曰象天之氣。

(魄門亦為五,藏使,水穀不得久藏)。

魄門肛門也,大腸與肺為表裏,肺藏魄而主氣,肛門失守則氣陷而神去,故曰魄門, 不獨是也,雖諸府糟粕固由其寫,而藏氣升降亦賴以調,故亦為五藏使。

(所謂五藏者,藏精氣而不寫也,故滿而不能實,六府,傳化物而不藏, 故實而不能滿也)。 五藏主藏精氣,六府主傳化物,精氣質清,藏而不寫,故但有充滿而無所積實, 水穀質濁,傳化不藏,故雖有積實而不能充滿。

(所以然者,水穀入口,胃實而腸虛,)。

食未下也。

(食下則腸實而胃虛,)。

水穀下也。

(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

(逆順相傳至困而死)。

素問玉機真藏論○二十四

(五藏受氣於其所生傳之於其所勝,氣舍於其生,死於其所不勝,病之且死, 必先傳行至其所不勝,病乃死)。 凡五藏病氣,有所受,有所傳,有所舍,有所死,舍,留止也,受氣所生者, 受於巳之所生者也,傳所勝者,傳於巳之所克者也,氣舍所生者,合於生巳者也, 死所不勝者,死於克巳者也。

(此言氣之逆行也,故死)。

不勝則逆,故曰逆行,逆則當死。

(肝受氣於心,傳之於脾,氣舍於腎,至肺而死)。

此詳言一藏之氣,皆能偏及諸藏也,肝受氣於心,心者肝之子,受氣於其所生也, 脾者肝之克其所勝也,腎者肝之母,氣舍所生也,肺者肝之畏,死所不勝也。

(心受氣於脾,傳之於肺,氣舍於肝至腎而死,脾受氣肺,傳之於腎,氣舍合於心, 至肝而死,肺受氣於腎,傳之於肝,氣舍於脾,至心而死,腎受氣於肝,傳之於心, 氣舍於肺,至脾而死,腎受氣於肝,傳之於心,氣合於肺,至脾而死, 此皆逆死也)。 逆死之義如上文,下言順傳之序也。

(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蚤暮也)。

五分者,朝主甲乙,晝主丙丁,四季土主戊巳,晡主庚辛,夜主壬癸, 此一日五行之次,而藏有不勝,即其死生之期也。

(黃帝曰五藏相通,移皆有次五藏有病,則各傳其所勝)。

傳其所勝者,如本篇下文云,風入於肺為肺痺,弗治,刖肺傳之肝為肝痺,弗治, 則肝傳之脾為脾風,弗治,則脾傳之腎曰疝瘕,弗治,則腎傳之心曰瘛,弗治, 則心復反傳而行之肺,法當死者是也,見疾病類二十,九原與此同篇,所當并同篇, 所當并考。

(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傳五藏而當死)。

病不早治必至相傳,遠則三月六月,近則三日六日,五藏傳偏,於法當死, 所謂三六者,天地之氣,以六為節,如三陰三陽,是為六氣,六陰六陽, 是為十二月,故五藏相傳之數,亦以三六為盡,若三月而傳偏,一氣一藏也, 六月而傳偏,一月一藏也,三日者,晝夜各一藏也,六日者,一日一藏也, 藏惟五而傳偏以六者,假令病始於肺一也,肺傳肝二也,肝傳脾三也,脾傳腎四也, 腎傳心五心,心復傳肺六也,是謂六傳六傳巳盡,不可再傳,故五十三難曰, 一藏不再傷,七傳者死也,又如以三陰三陽言三六之數則三者,陰陽之合數,六者, 陰陽之拆數,合者奇偶交其氣,拆者牝牡異其象也,觀熱論云,傷寒一日巨陽受之, 二日陽明,三日少陽,四日太陰,五日少陰,六日厥陰,亦六數也,至若日傳二經, 病名兩感者,則三數也,啟玄子曰,三月者,謂一藏之遷移, 六月者謂至其所勝之位,三日者,三陽之數以合日也,六日者,謂兼三陰以數之爾, 是亦三六之義也,故有七日而病退得生者,以真元未至大傷,故六傳畢而經盡氣復, 乃得生也,易曰,七日來復,天行也,義無二焉。

(是順傳所勝之次,)。

上文言逆者,言藏之氣,蓋五藏受克,其氣必逆,故曰逆行,此言順者言病之傳, 凡傳所勝,必循次序,故曰順傳,是順傳者,即氣之逆也,故五藏傳偏者當死。

(故曰別於陽者,知病從來,別於陰暫,知死生之期)。

陽者言表,謂外候也,陰者言裏,謂藏氣也,凡邪中於身,必證形於外,察其外證, 即可知病在何經,故別於陽者,知病從,來病傷藏氣,必敗真陰,察其根本, 即可佑危在何日,故別於陰者,佑死生之期,此以表裏言陰陽也,如陰陽別論曰, 所謂陰者真藏也,見則為敗,敗必死也,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別於陽者, 佑病處也,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乃以脉言陰陽也,詳脉色類二十六。 言知至其所困而死。至其所因而死死於其所不勝也,凡年月日時其候皆然。

(精氣津液血脉脫則為病)。

靈樞決氣篇全○二十五

(黃帝曰,余聞人有精氣津液血脉,余意以為一氣耳,今乃辨為六名, 余不知其所以然)。 六者之分,總由氣化,故曰一氣,而下文云六氣者,亦以形不同而名則異耳, 故當辨之。

(岐伯曰,兩神相摶,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

兩神,陰陽也,摶,交也,精,天一之水也,凡陰陽合而萬形成,無不先從精始, 故曰常先身生是謂精,○按本神篇曰,兩精相摶謂飲神,而此曰兩神相摶, 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蓋彼言由精以化神,此言由神以化精,二者若乎不同, 正以明陰陽之互用者,即其合一之道也,詳見本類前九。

(何謂氣,岐伯曰,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

上焦,胸中也,開發,通達也,宣,布散也,氣者,人身之大氣, 名為宗氣亦名為真氣,邪客篇曰,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脉而行呼吸焉, 刺節真邪論曰,真氣者,所受於天,與穀氣并而充身也,管衛生會篇曰, 人受氣於穀,穀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氣,故能熏膚充身澤毛, 若霧露之溫潤,而溉養萬物者為氣也。

(何謂津,岐伯曰,腠理發泄,汗出溱溱,是謂津)。

津者陽之液,汗者津之泄也,腠理者皮膚之隙,溱溱,滋澤貌,○溱,音臻。

(何謂液,岐伯曰,穀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洩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 是謂液)。 淖澤,濡潤也,液者陰之津,穀入於胃,其氣滿而化液,故淖澤而注於骨, 凡骨屬舉動屈伸,則經脉流行而洩其澤,故內而補益腦髓,外而潤澤皮膚, 皆謂之液,○愚按津液本為同類,然亦有陰陽之分,蓋津者,液之清者也,液者。 津之濁者也,津為汗而走腠理,故屬陽,液注骨而補腦髓,故屬陰, 觀五癃津液別篇曰,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為其津,其留而不行者為液, 其義正與此合,詳疾病類五十八,○淖,音鬧,洩,泄同。

(何謂血,岐伯曰,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

中焦者,並胃中出上焦之下,凡水穀之入,必先歸胃故中焦受穀之氣,取穀之味, 輸脾達藏,由黃白而漸變為赤,以奉生身者是謂之血。

(何謂脉,岐伯曰,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脉)。

壅遏者,隄防之謂,猶道路之有封疆,江河之有涯岸, 俾營氣無所迴避而必行其中者,是謂之脉,然則脉者非氣非血, 而所以通乎氣血者也。

(黃帝曰,六氣者,有餘不足,氣之多少,腦髓之虛實,血脉之清濁何以知之)。

前言一氣,總言之也,此言六氣,分言之也,蓋精氣津液血脉,無非氣之所化也。

(岐伯曰精脫者耳聾)。

腎藏精,耳者腎之竅,故精脫則耳聾。

(氣脫者目不明,)。

五藏六府精陽之氣,皆上注於目而為睛,故陽氣脫則目不明。

(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

汗,陽津也,汗大泄者,津必脫,故曰亡陽。

(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色夭,腦髓消,脛痠,耳數鳴)。

液所以注骨益腦而澤皮膚者,液脫則骨髓無以充,故屈伸不利而腦消脛痠, 皮膚無以滋,故色枯而夭液脫則陰虛,故耳鳴也。

(血脫者色白,夭然不澤)。

血之榮在色,故血脫者色白如鹽,夭然不澤,謂枯濇無神也。

(其脉空虛,此其候也)。

脉貴有神,其脉空虛,即六脫之候。

(黃帝曰,六氣者貴賤何如,岐伯曰,六氣者,各有部主也,其貴賤善惡, 可為常主,然五穀與胃,為大海也)。 部主,謂各部所主也,如腎主精,肺主氣,脾主津液,肝主血,心主脉也, 貴賤善惡,以衰旺邪正言,如春夏則水火為貴,秋冬則金水為貴,而失時者為賤也, 六氣之得正者為善,而太過不及者為惡也,貴賤善惡,主各有時,故皆可為常主, 然六氣資於五穀,五穀運化於胃,是為水穀之海,故胃氣為藏府之本。

(腸胃小大之數)。

靈樞腸胃篇全○二十六

(黃帝問於伯高曰,余願聞六府傳穀者,腸胃之小大長短,受穀之多少奈何)。

此以水穀之自口而入,以至廣腸所出之處,而統問其詳也。

(伯高日,請盡言之,穀所從出入淺深遠近長短之度脣至齒長九分, 口廣二寸半長)。 深也,廣,闊也。

(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

會厭在咽喉之上,乃所以分水穀,司呼吸,而不容其相混者也。

(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兩,廣二寸半,至胃長一尺六寸,)。

咽門即食喉也,其名日咽,至胃長一尺長一尺六寸,乃並胃脘而言。

(胃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本寸,大容三斗五升,)。

曲,曲折也,大言周圍之數,徑言過之數,餘準此,平人絕穀篇鈤曰, 其中之穀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滿,○,音于。

(小腸後附脊,左環迴周疊積,其注於迴腸者,外附於臍上,迴運環十六曲, 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二丈二尺,)。 小腸居胃之下,在臍上二寸所,後附於脊,左旋而環,其下口注於迴腸者, 外附近於臍上一寸,當水分穴處是也,八分分之少半,言八分之外, 尚有如一分之少半也餘放此。 (迴腸當臍左環,迴周葉積而下,迴運環反十六曲,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 長二丈一尺,)。 迴腸,大腸也,葉積如葉之積,亦疊積之義,大腸上口即小腸下口,當臍左旋, 而下按廣腸也。

(廣腸傳脊以受迴腸,左環葉脊上下辟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太半,長二尺八寸,)。

廣腸,大腸下節也,亦名直腸,直腸居後,繞脊而下,故曰傳脊,傳,布也, 葉脊上下,言疊於脊之上下而至尾骶也,辟,闢同,以其最廣,故云辟大八寸。

(腸胃初入至所出,長六丈四寸四分,迴曲環反三十二曲也)。

此總結上文自口而入,自便而出之全數,三十二曲,合小腸大腸而言也。

(平人絕穀七日而死)。

靈樞平人絕穀篇全○二十七

(黃帝曰願聞人之不食,七日而死何也,伯高曰,臣請言其故,○胃大一尺五寸, 徑五寸,長二尺六寸,橫屈受水穀三斗五升,其中之穀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滿, 上焦泄氣,出其精微慓悍滑疾,下焦下溉諸腸)。 精微慓悍滑疾,言水穀之精氣心,下溉諸腸,言水穀之質粕也。

(○小腸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受穀二斗四升, 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迴腸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受穀一斗, 水七升半,○廣腸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 受穀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腸胃之長,凡五丈八尺四寸, 受水穀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此腸胃所受水穀之數也)。 五丈八尺四寸,乃止合腸胃之數,非若前篇總計脣口咽門而言也。

(平人則不然,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虛更滿,故氣得上下,五藏安定, 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穀之精氣也)。 上文云受水穀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者,乃言腸胃能容之總數也,若平人常數, 則不皆然,蓋胃中滿則腸中虛,腸中滿則胃中虛,有滿有虛,則上下之氣得以通達, 五藏血脉得以和調,而精神乃生,故神為水穀之精氣也,故腸胃之中,常留穀二斗, 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後,後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 而留水穀盡矣,故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水穀精氣津液皆盡故也平人腸胃之中, 所存水穀,惟三斗五升而巳,然人之二便,大約日去五升當七日而盡, 故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也,○古今量數不同,詳見附翼二卷。

(本藏二十五變)。

靈樞本藏篇全○二十八

(黃帝問於岐伯曰,人之血氣精神者也,所以奉生而周於性命者也)。

奉,養也,周,給也,人身以血氣為本,精神為用,合是四者以奉生, 而性命周全矣。

(經脉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

經脉者,即營氣之道,營運也,濡,潤也,營行脉中,故主於裏而利筋骨。

(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關闔者也)。

肉有分理,故云分肉,衛行脉外,故主表而司皮毛之關闔。

(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

御,統御也,適,調燮也。

(是故血和,則經脉流行,營覆陰陽,筋骨勁強,關節清利矣)。

覆包藏也。

(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緻密矣)。

緻,音致。

(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

專直,如易繫所謂其靜也專,其動也直,言其專一而正也。

(寒溫和,則六府化穀,風痺不作,經脉通利,肢節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

凡此者是皆常人之平者也。

(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

如疾病類宣明五氣所謂。

(六府者,所以化水穀而行津液者也,此人之所以具受於天也,無愚智賢不肖, 無以相倚也)。 倚,偏也,一曰當作異。

(然有其獨盡天壽而無邪僻之病,百年不衰,雖犯槴風雨卒,)。

猝同

(寒大暑,猶有弗能害也,)。

此言天稟有出常之強者。

(有其不離屏蔽室內,無怵惕之恐,然猶不免於病何也,願聞其故)。

此言天稟有出常之弱者。

(岐伯對曰,窘乎哉問也,五藏者,所以參天地副陰陽而連四時化五節者也,)。

窘,言難也,參,同副,配也,連,通也,化五節者, 應五行之節迻迻而為之變化也。

五藏者,固有小大高下,堅脆端正偏傾者,六府亦有小大長短,厚薄結直緩急, 凡此二十者各不同,或善或惡或吉或凶,請言其,方言所以為強弱者, 皆由藏府之氣致然也,○心小則安,邪弗能傷,易傷似憂,心大則憂不能傷, 易傷於邪,心高則滿於肺中,悗而善忘,難開以言心下則藏外易傷於寒,易恐以言, 心堅則藏安守固o心脆則善病消癉熱中,心端正則和利難傷,心偏傾則操持不一, 無守司也,心小則怯,故必多憂,則不固,故邪易傷之,高則滿於肺而竅多不利, 下則陽氣抑而神必不揚,心脆者火必易動,偏傾者不得其中,此其所以各有病也, 悗悶也,消癉,內熱病也,○悗,美本切,癉,音丹,又上去二聲。

(○肺小則少飲,不病喘喝,肺大則多飲,善病胸痺,喉痺逆氣, 肺高則上氣肩息欬,肺下則居賁迫肺,善脇下痛,肺堅則不病欬上氣, 肺脆則苦病消癉易傷,肺端正則和利難傷,肺偏傾則胸偏痛也)。 喘喝,氣喘聲急也,肩息咳,聳肩喘息而欬也,居當作苦,肺下則氣道不利, 故苦於賁迫而脇下痛也,○賁,奔秘二音。

(○肝小則藏安,無脇下之病,肝大則逼胃迫咽,迫咽則苦膈中且脇下痛, 肝高則上支賁切,脇悗為息賁肝下則逼胃脇下空,脇下空則易受邪, 肝堅則藏安難傷,肝脆則善病消癉易傷,肝端正則和利難傷,肝偏傾則脇下痛也, 上支賁切,謂肝經上行之支脉,賁壅迫切,故脇為悗悶,為息賁喘急也, 左右兩脇皆肝膽之經,所以肝病者多見於脇,○脾小則藏安,難傷於邪也, 脾大苦湊而痛,不能疾行,脾高眇引季脇而痛,脾下則下加於大腸, 下加於大腸則藏苦受邪,脾堅則藏安難傷,脾脆則善病消癉易傷, 脾端正則和利難傷,脾偏傾則善滿善脹也)。 湊,塞也,脇,脇下軟肉處也,季脇。小肋也,○,音秒。

(○腎小則藏安難傷,腎大則善病腰痛,不可以俛仰,易傷以邪,腎高則苦背膂痛, 不可以俯仰,腎下則腰尻痛不可以俛仰為狐疝,腎堅則不病腰背痛, 腎脆則善病消癉易傷,腎端正則和利難傷,腎偏傾則苦腰尻痛也膂,音呂, 夾脊肉也,俛,俯同,尻,開高切,尾骶骨也。)。 (凡此二十五變者,人之所苦常病)。

五變者,曰小,大曰高下曰堅脆,曰端正,曰偏傾也,人有五藏,藏有五變, 是為二十五變,人所苦於常病也,○黃帝曰,何以知其然也, 岐伯曰赤色小理者心小,麤理者心大,無者心高,小短舉者心下堅, 長者心下堅,堅弱小以薄者心脆,直下不舉者心端正, 倚一方者心偏傾也,理,肉理也,,音結於,鳩尾骨也。

(○白色小理者肺小,麤理者肺大,巨肩反膺陷喉者肺高,合腋張脇者肺下, 好肩背厚者肺堅,肩背薄者肺脆,背膺厚者肺端正,脇偏疎者肺偏傾也)。 胸前兩旁為膺,胸突而向外者是為反膺,肩高胸突,其喉必縮,是為陷喉, 合腋張脇者,腋歛脇開也,脇偏疎者,脇骨崎斜而不密也。

(○青色小理者肝小,麤理者肝大,廣胸反骹者肝高,合脇兔骹者肝下, 胸脇好者肝堅,脇骨弱者肝脆,膺腹好相得者肝端正,脇骨偏舉者肝偏傾也)。 脛骨近足之細處曰骹,今詳此反骹兔骹以候肝,似以脇下之骨為骹也,反骹者, 脇骨高而張也,兔骹者,脇骨低合如兔也,○骹,音敲。

(○黃色小理者脾小,麤理者脾大,揭脣者脾高,脣下縱者脾下,脣堅者脾堅, 脣大而不堅者脾脆,脣上下好者脾端正,脣偏舉者脾偏傾也)。 脾氣通於口,其榮在脣,故脾之善惡,驗於脣而可知也。

(○黑色小理者腎小,麤理者腎大,高耳者腎高,耳後陷者腎下,耳堅者腎堅, 耳薄不堅者腎脆,耳好前居牙車者腎端正,耳偏高者腎偏傾也)。 腎氣通於耳,故腎之善惡,驗於耳而可知也。

(此諸變者,持則安,減則病也)。

凡以上諸變,使能因其偏而善為持守,則可獲安,若少有損減,則不免於病矣。

(帝曰善,然非余之所問也,願聞人之有不可病者,至盡天壽, 雖有深憂大恐怵惕之志,猶不能減也,甚寒大熱不能傷也,其有不離屏蔽室內, 又無怵惕之恐,然不免於病者何也,願聞其故)。 減損也不可病者,病不能入也,不免於病者常多病也,二者相遠,故以為問。

(岐伯曰,五藏六府,邪之舍也,請言其故,五藏皆小者少病,苦燋心,大愁憂, 五藏皆大者緩於事,難使以憂,五藏皆高者好高舉措,五藏皆下者好出人下, 五藏皆堅者無病,五藏皆脆者不離於病,五藏皆端正者和利得人心, 五藏皆偏傾者邪心而善盜,不可以為人平,反覆言語也)。 五藏六府,所以藏有不和,邪乃居之,故曰邪之舍也,不可以為人平, 謂其心邪多昧,便佞不可化也。

(○黃帝日,願聞六府之應,岐伯荅日,肺合大腸,大腸者皮其應,心合小腸, 小腸者脉其應,肝合膽,膽者筋其應,脾合胃,胃者肉其應,腎合三焦膀胱, 三焦膀胱者腠理亳毛其應)。 肺本合皮,而大腸而小腸亦應之,心本合脉,而小腸亦應之,膽胃皆然, 故表裏之氣相同也,惟是腎本合骨,而此云三焦膀胱者,腠理亳毛其應何也, 如五癃津液別篇曰,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毛,此其所以應腠理亳毛也, 腎合三焦膀胱義,見本類前三。

(○黃帝曰,應之奈何,岐伯曰,肺應皮,皮厚者大腸厚,皮薄者大腸薄, 皮緩腹裏大者,大腸大而長,皮急者大腸急而短,皮滑者大腸直, 皮肉不相離者大腸結)。 此下皆言六府之應,肺與大腸為表裏,肺應皮,故大腸府狀,亦可因皮而知也, 不相離者,堅實之謂。

(○心應脉,皮厚者脉厚,脉厚者小腸厚,皮薄者薄,脉薄者小腸薄,皮緩者脉緩, 脉緩者小腸大而長,皮薄而脉沖小者,小腸小而短,諸陽經脉皆多紆屈者小腸結)。 心與小腸為表裏,心應脉,故小腸府狀,亦可因脉而知也,然脉行皮肉之中, 何以知其厚薄,但察其皮肉即可知也,沖,虛也,諸陽經脉, 言脉之浮淺而外見者也,紆屈,盤曲不舒之謂,紓,音於。

(○脾應肉,肉堅大者胃厚,肉麼者胃薄,肉小而麼者胃不堅, 肉不稱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約不利,肉不堅者胃緩,肉無小裏累者胃急, 肉多少裏累者胃結,胃結者,上管約不利也)。 脾與胃為表裏,脾應肉,故胃府之狀,亦可因肉而知也,,肉之聚處也,麼, 細薄也約,不舒也,少裏累之義未詳,高志齋謂揣其肉而少有累然結實者之謂, ○,劬久切,稱,去聲。

(○肝應爪,爪厚色黃者膽厚,爪薄色紅者膽薄,爪堅色青者膽急, 爪濡色赤者膽緩,爪直色白無約者膽直,爪惡色黑多紋者膽結也)。 肝與膽為表裏,肝應爪,故膽府之狀,亦可因爪而知也,結者膽氣不舒之謂。

(○腎應骨,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麤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 疎腠理者三焦膀胱緩,皮急而無亳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麤者三焦膀脘直, 稀亳毛者三焦膀胱結也)。 腎與膀胱為表裏,而三焦亦合合於腎,故上文曰腎合三焦膀胱,腠理亳毛其應, 所以三焦膀胱之狀,可因腠理亳毛而知也。

(黃帝曰,厚薄美惡皆有形,願聞其所病,岐伯荅曰,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藏, 則知所病矣)。 外形既明,內藏可察,病亦因而可知矣,所謂病者,如上文二十五變之類皆是也。

(身形候,藏府)。

靈樞師傳篇○二十九

(黃帝曰,本藏以身形支節肉,候五藏六府之小大焉, 今夫王公大人臨朝即位之君而問焉,誰可捫循之而後荅乎,本藏,即前本經篇名, 捫,摸也,循,摩也,言王公之尊貴,誰可得而摩摸,將何所據而相荅也,○捫, 音門,,劬九切。)。 (岐伯曰,身形支節者,藏府之蓋也,非面部之閱也,黃帝曰,五藏之氣閱於面者, 余巳知之矣,以支節知而閱之奈何)。 身形支節,與面不同,此欲以體貌之形,察其藏府之候也。

(岐伯曰,五藏六府者,肺為之蓋,巨肩陷咽,候見其外,黃帝曰善, 五藏之應天者肺,故肺為五藏六府之蓋,觀巨肩陷咽者,即其外候, 而肺之大小高下堅脆偏正可知矣,大義見前篇,餘放此。)。 (岐伯曰五藏六府,心為之主,缺盆為道,骷骨有餘,以候黃帝曰善)。

缺盆居肩之前,骨之上,五藏六府皆稟命於心,故為之主,而脉皆上出於缺盆, 故為之道,骷,廣雅曰也,即膝骨之名,,蔽心之骨,亦名鳩尾, 觀乎此而心之小大高下堅脆偏正可知矣。○骷,音枯,音結,,音於。

(岐伯曰,肝者主為將,使之候外,欲知堅固,視目小大,黃帝曰善)。

肝者將軍之官,其氣剛強,故能捍禦而使之候外,目者肝之外候,故察於目, 則可知肝之狀矣。

(岐伯曰,脾者主為衛,使之迎糧,視脣舌好惡以知吉凶,黃帝曰善)。

脾主運化水穀以長肌肉,五藏六府皆賴其故脾主為衛,衛藏府之護衛也, 五癃津液別篇亦曰脾為之衛,脾為倉廩之官,職在輔輸,故曰使之迎糧謂察其飲食, 及唇舌之善惡則脾之吉凶可知也。

(岐伯曰,腎者主為外,使之遠聽,視耳好惡以知其性,黃帝曰善, 願聞六府之候)。 賢為作強之官,伎巧所出,故主成形而發露於外,其竅為耳,故試使遠聽, 及耳之善惡,則腎藏之象可因而知之矣。

(岐伯曰,六府者胃之為海,廣骸大頸張胸,五穀乃容。)。

骸,骸骨也,廣骸者,言骨骼之大,又脛骨曰骸,○骸,音鞋。

(鼻胸隧以長,以候大腸,脣厚人中長,以候小腸,目下果大,其膽乃橫, 鼻孔在外,膀胱漏泄,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約,此所以候六府者也, 上下三等藏安且良矣)。 果褁同,目下囊褁也,橫,剛強也,在外,抓露也,約,固密也,藏居於中, 形見於外,故舉身面之外狀,而可以候內之六府,然或身或面, 又必上中下三停相等,庶藏府相安而得其善矣, 前本藏篇以五藏之皮脉肉爪骨而候六府,其義與此稍異,所當互求。

(人有陰陽治分五態)。

靈樞通天篇全○三十

(黃帝問於少師丑余嘗聞人有陰陽,何謂陰人,何謂陽人,少師曰, 天地之間六合之內,不離於五,人亦應之,非徒一陰二陽而巳也,而略言耳, 口弗能偏明也,黃帝曰願略聞其意,有賢人聖人,心能備而行之乎, 少師曰蓋有太陰之人,少陰之人,太陽之人,少陽之人,陰陽和平之人,凡五人者, 其態不同,其筋骨氣血各不等,黃帝曰其不等者,可得聞乎)。 六合之內,數不離五,義見下章,心能備而行之乎,謂賢之心本異於人, 其有能兼備陰陽者否也,太陰少陰太陽少陽者,非如經絡之三陰三陽也, 蓋以天稟之純陰者曰太陰,多陰少陽者曰少陰,純陽者為太陽,多陽少陰者為少陽, 并陰陽和平之人而分為五態也,此雖以稟賦為言至於血氣疾病之變, 則亦有純陰純陽,寒熱甚及陰陽和平之異也,故陽藏者偏宜於寒,陰藏者偏直於熱, 或先陽而後變為陰者,或先陰而後變為陽者,皆醫家不可不察也。

(○少師曰,太陰之人,貪而不仁,下齊湛湛)。

此下言五人之情性也,下齊,謙下整齊也,湛湛,水澄貌,亦卑下自明之意。

(好內而惡出,心和而不發)。

心和者,陰性柔也,不發者,陰多藏也,○內,納同。

(不務於時,)。

知有巳也。

(動而後之,)。

不先發也。

(此太陰之人也,)。

此其深情厚貌,奸狡不露者是為太陰之人。

(○少陰之人,小貪而賊心,)。

貪小利而心殘賊也。

(見人有亡,常若有得,)。

見他人之有失,為自巳之得志,即幸災樂禍之謂。

(好傷好害,)。

陰性殘忍也。

(見人有榮,乃,反慍怒,)。

心多忌刻,憂人富貴也,○慍,音縕。

(心疾而無恩,)。

心存嫉妒,故無恩也。

(此少陰之人也,)。

陰險貪殘,小人之品,此少陰之人也。

(○太陽之人,居處于于,)。

于于,自足貌,好言大事,無能而虛說,喜誇張而無實濟也。

(志發於四野,)。

心妄好強也。

(舉措不頤是非,麤疎不精也。

(為事如常自用,事雖敗而當無悔,)。

為事庸常而喜自用,雖至於敗而自是不移,故無反悔之心。

(此太陽之人也, )有始無終虎皮羊質,此太陽之人也。

(○少陽之人,諟諦,好自貴,)。

諟諦,審而又審也,小有聰明,因而自貴,○諟,音是,諦,音帝。

(有小小官,則高自宜,)。

局量編殘易盈滿也。

(好為外交而不內附,)。

務虛文也。

(此少陽之人也)。

妄自尊貴不知大體,此少陽之人也。

(○陰陽和平之人,居處安靜,)。

安靜處順,無妄動也。

(無為懼懼,)。

心有所主,乃能不動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無懼懼也。

(無為欣欣,)。

利欲不能入,富貴不能淫,是無欣欣也。

(婉然從物,)。

君子之接人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貌之邦行矣,是婉然從物也,婉,音苑。

(或與不爭,)。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老子曰,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爭之。

(與時變化,)。

時移則事變,世更則俗易,惟聖人隨世以為法,因時而致宜,故能陰能陽, 能弱能強,隨機動靜,而與化推移也,夫冰炭鉤繩何時能合,若以聖人為之中, 則兼覆而并之,未有可是非者也。

(尊則謙謙,)。

位尊而志謙也,狐丘丈人曰,人有三怨,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惡之, 祿厚者怨逮之,孫叔敖曰,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子,吾祿厚, 吾施益摶,以是免於三怨可乎,易曰,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 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

(譚而不治,是謂至治,)。

譚而不治,無為而治也,無為而治,治之至也,子思子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其陰陽和平之人之謂乎。

(○古之善用鍼艾者,視人五態乃治之,盛者,寫之,虛者,補之)。

此下言五治也。

(黃帝曰,治人之五態奈何,少師曰,太陰之人多陰而無陽,其陰血濁,其衛氣濇, 陰陽不和,緩筋而厚皮,不之疾,寫,不能移之)。 無陽則氣少,故血濁不清,而衛氣濇滯也,曰陰陽不和者,四態之人無不然, 於此而首言之,他可概見矣,氣少不行,故其筋緩,陰體重濁,故其皮厚, 皮厚血濁,非疾寫之不能移易也。

(少陰之人,多陰少陽,小胃而大腸,六府不調,其陽明脉小而太陽脉大, 必審調之,其血易脫,其氣易敗也)。 小胃,故足陽明之胃脉亦小,大腸,故手太陽之小腸脉亦大, 此其多陰少陽者以陽明為五藏六府之海,小腸為傳送之府,胃小則藏貯少而氣必微, 小腸大則傳送速而氣不畜o陽氣既少而又不畜,則多陰少陽矣,必當審察而善調之, 然其氣少不能攝血,故多玫血易脫而氣易敗也。

(太陽之人,多陽而少陰,必謹調之,無脫其陰而寫其陽,陽重脫者易狂, 陰陽皆脫者暴死,不知人也)。 太陽之人少陰者也,陰氣既少而復寫之,其陰必脫,故曰無脫其陰而但可寫其陽耳, 然陰不足者陽亦無根,若寫之太過則陽氣重脫,而脫陽者狂甚至陰陽俱脫, 則暴死不知人也。

(少陽之人,多陽少陰,經小而絡大,血在中而氣外,實陰而虛陽, 獨寫其絡脉則強,氣脫而疾,中氣不足,病不起也)。 經脉深而屬陰,絡脉淺而屬陽,故少陽之人,多陽而絡大,少陰而經小也, 血脉在中,氣絡在外,所當實其陰經而寫其陽絡,則身強矣,惟是少陽之人, 尤以氣為主,若寫之太過以致氣脫而疾,則中氣乏而難於起矣。

(陰陽和平之人,其陰陽之氣和,血脉調,謹診其陰陽,視其邪正,安容儀, 審有餘不足,盛則寫之,虛則補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此所以調陰陽, 別五態之人者也)。 不盛不虛以經取之者,言本無盛虛之可據,而或有邪正之不調者, 佰求所在之經以取其病也。

(○黃帝曰,夫五態之人者,相與毋故,卒然新會,未知其行也,何以別之)。

此下言五人之態度也,○毋,音無,卒,音猝。

(少師荅曰,眾人之屬,不知五態之人者,故五五二十五人,而五態之人不與焉, 五庇之人尤不合於眾者也)。 眾人者,即下章陰陽二十五人之謂,與五態之人不同,故不合於眾也。

(黃帝曰,別五態之人奈何,少師曰,太陰之人,其狀黮黮然黑色,念然下意, 臨臨然長大,膕然未僂,此太陰之人也)。 黮黮,色黑不明也,念然下意,意念不揚也,即上文下齊之謂,臨臨然臨下貌, 膕然未僂,言膝膕若屈,而實非傴僂之有如此者,○黮,萏探二音,僂,音呂。

(少陰之人,其狀清然竊然,固以陰賊,立而躁嶮,行而似伏,此少陰之人也)。

清然者,言似清也,竊然者,行如鼠雀也,固以陰賊者,殘賊之心堅不可破也, 立而躁嶮者,陰險之性時多躁暴也,出沒無常,行而似伏,此則才陰人之態度, ○嶮,險同。

(太陽之人,其狀軒軒儲儲,反身折膕,此太陽之人也,)。

軒軒,高大貌,猶俗謂軒昂也,儲儲,畜積貌,盈盈自得也,反身膕,言仰腰挺腹, 其膕似折也,是皆妄自尊大之折狀,此則太陽人之庇度,○儲,音除。

(少陽之人,其狀立則好仰,行則好搖,其兩臂兩肘則常出於背,此少陽之人也)。

立則好仰,志務高也,行則好搖,性多動也,兩臂兩肘出於背,喜露而不喜藏也, 此則少陽人之態度。

(陰陽和平之人,其狀委委然,隨隨然,顒顒然,愉愉然,然,豆豆然, 眾人皆曰君子,此陰陽和平之人也)。 委委,雍容自得也,隨隨,和光同塵也,顒顒,尊嚴敬慎也,愉愉,悅樂也,, 周旋也,豆豆,磊落不亂也,若人者,人人得而敬愛之,故眾人皆曰君子,君子者, 賢聖之通稱,如詩指文王為豈弟君子,禮運曰,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之謂,即陰陽和平之人,其得天地之正氣者歟,○顒, 魚容切,愉,音余,,音旋。

(陰陽二十五人)。

靈樞陰陽二十五人篇全○三十一

(黃帝曰,余聞陰陽之人何如,伯高曰,天地之間六合之內,不離於五, 人亦應之)。 由陰陽而化五行,所以天地萬物之理,總不離五,而人身之相應者,亦惟此耳, ○按本節引前通天篇少師之答,而此云伯高者,豈少師即伯高之別稱耶,無考矣。

(故五五二十五人之政,而陰陽之人不與焉,其態又不合於眾者五,余巳之矣, 願聞二十五人之形,血氣之所生,別而以知候,從外知內何如)。 五行之中,又各有五,如下文以五形之人,而又分左之上下,右之上下,是為五矣, 五而五之,計有二十五人也,然此言五行之詳, 非若前通天篇所謂太陽少陽太陰少陰和平五態而巳,故曰陰陽之人不與焉, 又不合於眾者五也,別而以候,欲別其外而右其內也,○與,去聲,別,入聲。

(岐伯曰,悉乎哉問也,此先師之秘也,雖伯高猶不能明之也, 黃帝避席遵循而卻曰,余聞之,得其人弗教,是謂重失,得而洩之,天將厭之, 余願得而明之,金櫃藏之,不敢揚之,岐伯曰,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別其五色, 異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黃帝曰,願卒聞之,)。 卒盡也

(岐伯曰,慎之慎之,臣請言之,木形之人,比於上角,似於蒼帝,)。

比,屬也,下同,角為木音,蒼為木色,木形之人,言稟木氣之全者也,音比上角, 而象類東方之蒼帝。

(其為人蒼色小頭,)。

象木之巔也

(長面,)。

木形長也

(大肩背,)。

木身大也

(直身,)。

木體直也

(小手足,)。

木枝細也, 此上以體象而言

(好有才,)。

隨斵成材木之用也。

(勞心,)。

發生無窮,木之化也。

(少力,)。

木性柔也

(多憂勞於事,)。

木不能靜也

(能春夏不能秋冬,)。

木得陽而生長,得陰而凋落,此以性而言,○朼能,耐同,下放此。

(感而病生,足厥陰佗佗然,)。

足厥陰肝木之經也,肝主筋,為罷極之本,故曰佗佗然,佗佗,筋柔遲重之貌, 足厥陰為木之藏,足少陽為木之府,此言藏而下言府者,蓋以厥陰少陽為表裏, 而藏為府之主耳,故首云上角厥陰者,總言木形之全也, 後云大角左角鈦角判角少陽者,分言木形之詳也,茲於上角而分左右, 左右而又分上下,正以明陰陽之中,復有陰陽也,餘準此,○佗,音駝。

(大角之人,比於左足少陽,少陽之上遺遺然,)。

稟五形之偏者各四,曰左之上下,右之上下,而此言木形之左上者, 是謂大角之人也,其形之見於外者,屬於左足少陽之經,如下文所謂足少陽之上, 氣血盛則通髯美長,似及血氣多少等辨,正合此大角之人也,遺遺,柔退貌, ○愚按通天篇有云太陰之人,少陰之人,太陽之人,少陽之人,陰陽和平之人, 凡五人者其態不同,是統言大體而分其陰陽五態也,此以木火土金水五形之人, 而復各分其左右上下。 是於各形之中,而又悉其太少之義耳,總皆發明稟賦之異,而示人以變化之不同也, ○大太同。

(左角之人,比於右足少陽,少陽之下隨隨然,)。

左角,一曰少角,隨隨從順貌,下文云足少陽之下,血氣盛則脛毛美長者, 正合此少角之人,而此言其右之下也,餘放此。

(鈦角之人,比於右足少陽,少陽之上推推然,)。

一曰右角,角形而並於右足少陽之上者,是謂右角之人,此即言其右之上也, 推推前進貌,○鈦,音代。

(判角之人,比於左足少陽,少陽之下栝栝然,)。

判,半也,應在大角之下者,是謂判角之人,而屬於左足少陽之下, 即言其左之下也,栝栝,方正貌,凡此遺遺隨隨推推栝栝者,皆所以表木形之象。

(○火形之人,比於上徵,似於赤帝,)。

徵為火音,火形之人,總言火氣之全者也,音屬上徵,而象類南方之赤帝。

(其為人赤色,)。

火之色也。

(廣,)。

,音引,當脊肉也。

(銳面小頭,)。

火上尖也。

(好肩背髀腹,)。

火勢炎上而盛於中也。

(小手足,)。

火勢之旁者小也。

(行安地,)。

火體下重也。

(疾心,)。

火性速也。

(行搖,)。

火象動也。

(肩背肉滿,)。

即上文廣好肩背之意。

(有氣,)。

火屬陽而多氣也。

(輕財,)。

火性多散也。

(少信,)。

火性易變也。

(多慮,見事明,)。

火明而善燭也。

(好顏,)。

火色光明也。

(急心,)。

火性急也。

(不壽暴死)。

急速之性,不耐久也。

(能春夏不能秋冬,)。

陽王春夏而畏水也。

(秋冬感而病生,手少陰核核然,)。

手少陰,心火經也,火不耐於秋冬,故秋冬生病,核核然,火不得散而結聚為形也, 此言手少陰,下言手太陽者,以少陰太陽為表裏,而皆屬於火也。

(質徵之人,比於左手太陽,太陽之上肌肌然,)。

一曰質之人,一曰大徵,以徵形而應於左之上,是謂大徵之人, 而屬於左手太陽之上也,肌肌,膚淺貌,此下詳義,同前木形註中。

(少徵之人,比於右手太陽,太陽之下慆慆然,)。

應右徵之下者,是謂少徵之人,而屬於右手太陽之下也,慆慆,不反貌,又多疑也, ○慆,音叨。

(右徵之人,比於右手太陽,太陽之上鮫鮫然,)。

一曰熊熊然,以徵形而屬於右手太陽之上,是謂右徵之人,鮫鮫,踴躍貌,○鮫, 音交。

(質判之人,比於左手太陽,太陽之下支支頤頤然,)。

一曰質徵,此居質徵之下,故曰質判,而屬於左手太陽之下,判亦半之義也, 支支枝離貌,頤頤,自得貌,凡此肌肌之類者,皆所以表火形之象。

(○土形之人,比於上宮,似於上古黃帝)。

宮為土音,土形之人,總言土氣之全者也,音屬上宮而象類中央之黃帝。

(其為人黃色,)。

土色黃也。

(圓面,)。

土形圓也。

(大頭)。

土形廣而烎也

(美肩背,)。

土體厚也

(大腹,)。

土廣載也

(美股脛,)。

土主四支也。

(小手足,)。

盛在中也。

(多肉)。

土之合也。

(上下相稱,)。

土豊盛也。

(行安地,)。

土安重也

(舉足浮,)。

大氣舉之也。

(安心,)。

土性靜也

(好利人,)。

土成物也。

(不喜權勢,)。

土自尊也。

(善附人也,)。

藏垢納污也。

(能秋冬不能春夏,)。

畏風濕也。

(春夏感而病生,足太陰敦敦然,)。

足太陰脾土經也,敦敦,食篕炕此言太陰,下言足陽明者,以太陰陽明為表裏, 而皆屬於土也。

(大宮之人,比於左足陽明,陽明之上婉婉然,)。

以宮形而應於左之上,是謂大宮之人,而屬於左足陽明之上也,婉婉,委順貌, 此下詳義同前木形註中。

(加官之人,比於左足陽明,陽明之下坎坎然,)。

一曰眾之人,應在大官之下者,是謂加官之人,而屬於天足陽明之下也,坎坎, 深固貌。

(少官之人,比於右足陽明,陽明之上樞樞然,)。

應在大官之右,故曰少官之人,而屬於右足陽明之上也,樞樞,圓轉貌。

(左官之人,比於右足陽明陽明之下兀兀然,)。

一曰眾之人,一曰陽明之上,詳此義當是右官之人,故屬於右足陽明之下也,兀兀, 獨立不動貌,凡此婉婉之類者,皆所以表土形之象也。

(○金形之人,比於上商,似於白帝,)。

商為金音,金形之人,總言金氣之全者也,音屬上商而象類西方之白帝。

(其為人方面,)。

金形方也。

(白色,)。

金色白也。

(小頭,小肩背,小腹,小手足,)。

金形堅小也。

(如骨發踵外,)。

足跟外堅,如有骨發踵外者。

(骨輕,)。

金體皆重而金無骨,故骨不能獨重也,身清廉,金性潔也。

(急心,)。

金性剛也。

(靜悍,)。

金性靜,動則悍也。

(善為吏,)。

肅而威也。

(能秋冬不能春夏,)。

金喜寒而畏火也。

(春夏感而病生,手太陰敦敦然,)。

手太陰,肺金經也,敦敦,堅實貌,手足太陰皆曰敦敦,而義稍不同,金堅土重也, 此言手太陰,下言手陽明者,以太陰陽明為表裏,而皆屬於金耳。

(鈦商之人,比左手陽明,陽明之上廉廉然,)。

鈦亦大也,左右之上俱可言鈦,故上文云鈦角者比於右足少陽之上,此鈦商者, 比於天手陽明之上也,廉廉稜角貌,此下詳義同前水形註中。

(右商之人,比於左手陽明,陽明之下脫脫然,)。

詳此當是右手陽明,庶與右商之人相屬,脫脫,蕭洒貌。

(大商之人,比於右手陽明,陽明之上監監然,)。

詳此當是左手陽明,庶與左商之人相屬,監監,多察貌。

(少商之人,比於右手陽明,陽明之下嚴嚴然,)。

應在右之下者,是謂少商之人,而屬於右手陽明之下也,嚴嚴,莊重貌, 凡此廉廉之類者,皆所以表金形之象也。

(○水形之人,比於上羽,似於黑帝,)。

羽為水音,水形之人,總言水氣之全者也,音屬上羽而象類北方之黑帝。

(其為人黑色,)。

水色黑也。

(面不平,)。

水有波也。

(大頭,)。

水面廣也

(廉頤,)。

高流急也。

(小肩,)。

支流細也。

(大腹,)。

容物如海也。

(動手足,發行搖身,)。

水流動也。

(下尻長,)。

水流長也

(背延延然,)。

亦長意也。

(不敬畏,)。

任性趨下不向上也。

(善欺紿人,)。

水無實也

(戮死,)。

水無恒情故多厄也。

(能秋冬不能春夏,)。

水王秋冬,衰於春夏也。

(春夏感而病生,足少陰汗汗然,)。

足少陰腎水經也,汗汗,濡潤貌,此言足少陰,下言足太陽者,以少陰太陽為表裏, 而皆屬於水也。

(大羽之人,比於右足太陽,太陽之上頰頰然)。

以水形而應於右之上者是謂大羽之人,而屬於右足太陽之上恘頰頰得色貌, 此下詳義同前木形註中。

(少羽之人比於左足太陽,太陽之下紆紆然)。

應在左之下者,是謂少羽之人,而屬於左足太陽之下也,紆絊,曲折貌。

(眾之為人比於右足太陽,太陽之下潔潔然)。

眾常也,一曰加之人,應在右之下者曰眾之為人,而屬於右足太陽之上也, 頰頰得色貌,此下詳義同前形註中。

(少羽之人比於左足太陽,太陽之下紆紆然)。

應在左之下者,是謂少羽之人,而屬於左足太陽之下也,紆紆,曲折貌。

(眾之為人比於右足太陽太陽之下潔潔然)。

眾,常也,一曰加之人,應在右之下者,曰眾之為人,而屬於右足太陽之下也, 潔潔,清淨貌,諸形皆言大少,而此獨曰眾,意者水形多變,而此獨潔潔, 故可同於眾也意者水形多變而此獨潔潔,故可同於眾也。

(桎之洶,比於左足太陽太陽之上安安然)。

桎,窒同局窒不通之義,居左之上者曰桎之為人,而屬於左足太陽之上也,安安, 定靜貌諸不言桎而此獨言者蓋以水性雖流而為器所局,則安然不動,故云桎也, 凡此頰頰之類者,皆所以表水形之象也。

(是故五形之人二十五變者眾之所以相欺者是也)。

形分為五而又分為二十五,稟賦既偏則不免強弱勝負之相欺,故惟之不偏不易, 而鍾天地之正氣者斯為陰陽和平之人是以有聖蹠賢愚之別也。

(○黃帝曰得其形不得其色何如,岐伯曰形勝色,色勝形者,至晊其勝時年, 加感則病行失則憂矣)。 此言形色當相合,否則為病矣得其形者,如上文之所謂二十五形也,形勝色者, 如以木形人而色見黃也,色勝形者,如以木形人而色見白也,勝時年者, 如木王土衰,而又逢丁壬之木運或東方之干支,或厥陰氣候之類,值其王氣相加, 而感之則病矣,既病而再有疎失乃可憂也。

(形色相得者,富貴大樂)。

氣質調和也。

(黃帝曰其形色相勝之時年,加可知乎)。

此言形色之相勝者,復有年忌之當知也。

(岐伯曰凡年忌下上之人,大忌常加七歲)。

年忌者,忌有常數,所以示人之避患也,下上之人,如上文五形或上或下之人, 其年忌常以七歲為始。

(十六歲二十五歲,三十四歲四十三歲,五十二歲,六十一歲皆人之大忌, 不可不不自安也)。 此言年忌始於七歲,以至六十一歲,皆逓加九年者蓋以七為之少,九為陽之老陽數, 極於九而極必變,故自七歲以後,凡遇九年,皆為年忌。

(感則病行,失則憂矣當此之時,無為姦事是謂年忌)。

當年忌之年,易於感病,失則為憂,故尤宜知慎也。

(○黃帝曰,夫子之言脉之上下,血氣之候,以知形氣奈何,岐伯曰,足陽明之上, 血氣盛則髯美長血少氣多則髯短,故氣少血多則髯少,血氣皆少則無髯, 兩吻多畫)。 此下言手足三陽之外候也,足陽明胃經之脉行於上體者,循鼻外挾口環脣, 故此經氣血之盛衰,皆形見於口傍之髯也,吻口角也,畫,紋也,陽明血氣不充, 兩吻故多紋畫。

(足陽明之下,血氣盛則下毛美長至胷,血多氣少則下毛美短至臍,行則善高舉足, 足指少肉足善寒)。 足陽明之脉,行於下體者,由歸來至氣街,陰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 故形見於下毛,而或有至胷至臍也,行則善高舉足,因其血多,蓋四支皆稟氣於胃, 足受血而能步也,足指少肉足善寒者,因其氣少,蓋四支者諸陽之本,陽氣不足, 則指少肉而善寒也。

(血少氣多則肉而善瘃)。

瘃,寒腫也,血少氣多則浮見於外,故下體肉分多為腫也,○瘃,音竹。

(血氣皆少則無毛,有稀枯悴,善痿厥足痺)。

悴,憔悴也,足陽明為五藏六府之海,立潤宗筋,束骨而利機關也, 今氣血俱少於下,故為痿厥足痺等病。

(○足少陽之上,氣血盛則通髯美長,血多氣少則通髯美短,血少氣多則少鬚, 血氣皆少則無鬚)。 足少陽膽經之頤行於上體者,抵於順,下頰車,故其氣血之盛衰,必形見於鬚髯也, 在頤日鬚,在頰日髯。

(感於寒濕,則善痺骨痛爪枯也)。

此皆筋骨之病,以少陽厥陰為表裏而肝主筋也。

(足少陽之下,血氣盛則脛毛美長,外踝肥血多氣少則脛毛美短,外踝皮堅而厚, 血少氣多則胻毛少,外踝皮薄而軟,血氣皆少則無毛外踝瘦無肉)。 足少陽之脉行於下體者,出膝外廉下外輔骨外踝之前,故其形見者皆在足之外側, ○踝,胡寡切,胻,音杭。

(○足太陽之上,血氣盛則美眉,眉有毫毛,血多氣少則惡眉,面多少理, 血少氣多則面多肉,血氣和則美色)。 足太陽膀胱之脉行於上體者,起於目內眥,其筋之支者,下頻結於鼻, 故其氣血之盛衰,皆形見於眉面之間也。

(足太陽之下,血氣盛則跟肉滿,踵堅,氣少血多則瘦,跟空,血氣皆少則喜轉筋, 踵下痛)。 足太陽經之行於下體者,從後廉下合膕中,貫腨內,出外踝之後結於踵, 故其形見為病,皆在足之跟踵也。

(○手陽明之上,血氣盛則髭美,血少氣多則髭惡,血氣皆少則無髭)。

手陽明大腸之脉行於上體者挾口交人中,上挾鼻孔,故其氣血之盛衰, 必形見於髭也,在口上曰髭,在口下曰鬚。

(手陽明之下,血氣盛則腋下毛美,手魚肉以溫,氣血皆少則手瘦以寒)。

手陽明之行於下體者,上臑外前廉,下近於腋,且陽明太陰為表裏, 而太陰之脉出腋下,故腋下毛美,手魚肉者,大指本節後厚肉也, 于經之脉起次指出合谷,故形見於此。

(○手少陽之上,血氣盛則眉美以長,耳色美,血氣皆少則耳焦惡色)。

手少陽二焦之脉行於上體者出耳前後,至目銳眥,故其血氣之盛衰, 皆見於眉耳之間。

(手少陽之下,血氣盛則手捲多肉以溫,血氣皆少則寒以瘦, 氣少血多則瘦以多脉)。 手少陽之脉行於下體者,起名指端,循手腕出臂外上肘,故其形見名若此。

(○手太陽之上血氣盛則有多鬚,面多肉以平,血氣皆少則面瘦惡色)。

手太陽小腸之脉行於上體者循頰上,斜絡於顴,故其血氣之盛衰, 皆形見於鬚面之間也。

(手太陽之下,血氣盛則掌肉充滿,血氣皆少則掌瘦以寒)。

手太陽之脉行於下體者,循手外側上腕,故其形見者如此,○按本篇首言五形者, 以藏為主而言其稟此言六陽者,以府為表而言其形稟質相合,象變斯具矣, 此所以有左右上下之分也。

(○黃帝曰,二十五人者,刺之有約乎)。

約,度也。

(岐伯曰,美眉者足太陽之脉氣血多,惡眉者氣血少,其肥而澤者血氣有餘, 肥而不澤者氣有餘血不足,瘦而無澤者氣血俱不足,審察其形氣有餘不足而調之, 可以知逆順矣)。 此言足太陽一經之盛衰,而他經之有餘不足亦由是也,審察既明而後調之, 則不失其逆順矣。

(陲狺瞗刺其諸陰陽奈何,岐伯日,按其寸口人迎以調陰陽)。

寸口在手,太陰脉也,人迎在頭,陽明脉也,太陰行氣於三陰,陽明行氣於三陽, 故按其寸口人迎而可以調陰陽也,如禁服終始經脉等篇, 所謂人迎脉口一盛二盛三盛等義皆昃也,詳具脉色會通。

(切循其經絡之凝濇結而不通者,此於身皆為痛痺甚則灴行故凝濇)。

切,深也循,察也,經絡為病,身必痛痺,甚則血氣不行,故脉道凝濇也, ○循音巡。

(凝濇者致氣以溫之,血和乃止,其結絡者,脉結血不行,決之乃行)。

血脉凝濇,氣不至也,故當留鍼以補而致其氣以溫之,致,使之至也, 央者開泄之謂。

(故曰,氣有餘於上者,導而下之)。

氣有餘於上者,病必在上,故當刺其穴之在下者以導而下之,導,引也。

(氣不足於上者,推而休之)。

氣不足於上者,即刺其在上之鍼以待氣也。

(其稽留不至者因而迎之)。

稽留不至,言氣至之遲滯者,接之引之而使其必來也,○迎,去聲, 凡物來而接之則乎聲,物未來而迓之使來則去聲。

(必明於經隧,乃能持之寒與熱爭者,導而行之其宛陳血不結者,則而予之)。

隧,道也,必明經脉之道路,而後能執持之也,其有寒熱不和者,因其偏而導去之, 脉道雖有鬱陳而血不結者,則其勢而予治之,則度也,予,與同,○隧,音遂。

(必先明知二十五人則血氣之所在,左右上下,刺約畢也)。

凡刺之道,須明血氣,故必知此二十五人之脉理,而刺之大約,可以盡矣。

(五音五味分配藏府)。

靈樞五音五味篇○三十二。

(右徵與少徵調,右手太陽上)。

此下十二條并後九條皆所以言六陽表也。

(左商與左徵調,左手陽明上)。

(少徵與大宮調左手陽明上)。

義似不合。

(右角與大角調,右足少陽下)。

(大徵與少徵調,左手太陽上)。

(眾羽與少羽調右足太陽下)。

(少商與右商調,右手太陽下)。

義似不合。

(桎羽與眾羽調,右足太陽下)。

(少宮與太宮調,右足陽明下)。

(判角與少角調,右足少陽下)。

(鈦商與上商調,右足陽明下)。

義似不合。

(鈦商與上角調,左足太陽下)。

義似不合。

(上徵與右徵同穀麥畜羊果杏,手少陰藏心,色赤味苦時夏)。

此下五條,言五藏之裏以合四時五色五味也。

(上羽與大羽同,穀大豆畜彘果栗,足少陰藏腎色黑味鹹時冬)。

(上宮與大宮同穀稷畜生果棗,足太陰藏脾,色黃味甘時季夏)。

(上商與右商同穀黍畜雞果桃,手太陰藏肺,色白味辛時秋)。

(上角與大角同,穀麻畜犬果李,足厥陰藏肝,色青味酸時春)。

(大宮與上角同,右足陽明上)。

(左角與大角同,左足陽明上)。

義似不合。

(少羽與大羽同,右足太陽下)。

(左商與右商同,大手陽明上)。

(加宮與大宮同,左足少陽上)。

義似不合。

(質判與大宮同,左手太陽下,判角與大角同,左足少陽下)。

(大羽與大角同,右足太陽上)。

(大角與大宮同,右足少陽上)。

按篇乃承前篇陰陽二十五人而詳明其五行相屬之義,但前節言調者十二條,

ooo後節言司者九條,總計言角者十二,徵者六,宮者八,商者八,

羽者七,有重者如左手陽明上,右足太陽下,右足陽明下,右足少陽下, 有缺者如左手陽明下,右手陽明上,右手陽明下,左足太陽上,左足陽明下, 且有以別音互入而復不合於表裏左右五行之序者,此或以古文深諱,向無明註, 讀者不明,錄者不慎,而左右上下大少五音之間,極易差錯,愈傳愈謬, 是以義多難曉,不敢強解姑存其文,以俟後之君子再正。

(右徵,少徵質徵,上徵,判徵)。

(右角鈦角,上角,大角,判角)。

(右商,少商,鈦商,上商左商)。

(少官,上官,大官,加官,左角官)。

(眾羽,桎羽,上羽,大羽少羽)。

此上五條,結上文而總記五音之目也,五音各五,是為二十五人之數。

(類經四卷終)。

(類經五卷)。

(張介賓類註)。

(脉色類)。

(診法常以平旦)。

素問脉要精微論○一。

(黃帝問曰,診法何如)。

診,視也,察也,候脉也,凡切脉望色,審問病因,皆可言診,而此節以診脉為言。

(岐伯對曰,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脉未盛絡脉調勻, 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脉)。 平旦者,陰陽之交也,陽主晝,陰主夜,陽主表,陰主裏,凡人身營衛之氣, 一晝一夜五十周於身,晝則行於陽分,夜則行於陰分,迨至平旦,復皆會於寸口, 故難經曰,寸口者脉之大會,五藏六府之所終始也,營衛生會篇曰, 平旦陰盡而陽受氣矣,日中而陽隴,日西而陽衰,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 口問篇曰,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 故診法當於平旦初寤之時,陰氣正平而未動,陽氣將盛而未散, 飲食未進而穀氣未行,故經脉未盛,絡脉調勻,氣血未至擾亂,脉體未及變更, 乃可以診有過之脉,有過,言脉不得中而有過失也,夫脉者氣血之先也, 氣血盛則脉盛,氣血衰則脉衰氣血熱則脉數,氣血寒則脉遲, 氣血微則脉弱氣血平則脉和,又如長人脉長,短人脉短,性急人脉急性緩人脉緩, 此皆其常也,反者為逆,凡此之類,是皆有過之謂。

(切脉動靜,而視煒明察五色觀五藏有餘不足,六府強弱,形之盛衰以此參伍, 決死生之分)。 切者,以指按索之謂,切脉之動靜,診陰陽也,視目之精明,診神氣也, 察五色之變見,診生克邪正也,觀藏府虛實以診其內,別形容盛衰以診其外, 故凡診病者,必合脉色內外,參伍以求,則陰陽表裏,虛實寒熱情無所遁, 而先後緩急,真假逆從之治必無差,故可以決死生之分,而況於疾病乎, 此最是醫家妙用,不可視為泛常,夫參伍之義以三相較謂之參,以伍相類謂之伍, 蓋彼此反觀,異同互證,而必欲搜其隱微之謂,如易曰參伍以變,錯綜其數, 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此, 即此謂也。

(部位)。

素問脉要精微論○二。

(尺內兩傍,則季脇也)。

尺內者,關前曰寸,關後曰尺,故曰尺,內,季脇,小肋也,在脇下兩傍, 為腎所近,故自季脇之下,皆尺內主之,○愚按尺者,對寸而言,人身動脉雖多, 惟此氣口三部,獨長一寸九分,故總曰寸口,分言之則外為寸部,內為尺部, 外為陽故寸內得九分,陽之數也,內為陰,故尺內得一寸,陰久數也二難曰, 從關至尺是尺內,陰之所治也,從關至魚際是寸口內,陽之所治也, 然則關之前曰寸,關之後曰尺,而所謂關者,乃間,於尺寸之間,而為陰陽之界限, 正當掌後高骨處是也,滑伯仁曰,手太陰之脉由中焦出行,一路直至兩手大指之端, 其魚際後一寸九分,通謂之寸口,於一寸九分之中,曰寸曰尺而關在其中矣, 其所以云尺寸者,以內外本未對待為言,而分其名也如蔡氏云,自肘中至魚際, 得同身寸之一尺一寸,自肘前一尺為陰之位,魚際後一寸為陽之位,太陰動脉, 前不及魚際橫紋一分,後不及肘中棋紋九寸,故古人於寸內取九分為寸, 尺內取一寸為尺,以契陽九陰十之數,其說似通,但考之骨度篇, 則自肘至腕長一尺二寸五分,而與此數不合,蓋亦言其意耳。

(尺外以候腎,尺裏以腹)。

尺外,尺脉前半部也,尺裏,尺脉後半部也,前以候陽,後以候陰,人身以背為陽, 腎附於背,故外似候腎,腹為陰,故裏以候腹,所謂腹者, 凡大小腸膀胱命門皆在其中矣,諸部皆言左右,而此獨不分者以兩尺皆主乎腎也, 藏府左右,義詳附翼三卷,脉候部位論,及三焦包絡命門辨中。

(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鬲)。

中胕上,言附尺之上,而居乎中者,即關脉也左外,言左關之前半部, 內言左關之後半部,餘於此,肝為陰中之陽藏,而亦附近於背,故外以候肝, 內以候鬲,舉鬲而言,則中焦之鬲膜膽府皆在其中矣。

(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

右關之前所以候胃,右關之後所以候脾,脾胃皆中州之官,而以表,裏言之, 則胃為陽脾為陰,故外以候胃,內以候脾,○愚按寸口者,手太陰也, 太陰行氣於三陰,故曰三陰在手而主五藏,所以本篇止言五藏而不及六府, 即始終禁服等篇,亦皆以寸口候三陰,人迎候三陽也,然胃亦府也, 而此獨言之何也,觀王機真藏論曰,五藏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藏之本也, 藏氣者不能自致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故胃氣當察於此, 又如五藏別論曰,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藏氣,氣口亦太陰也, 是以五藏六府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然則此篇雖止言胃,而六府之氣, 亦無,不見乎此矣。

(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胷中)。

上附上,言上而又上,則寸脉也,五藏之位,惟肺最高故右寸之前以候肺, 右寸之後以候胷中,胷中者,鬲膜之上皆是也。

(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

心肺皆居膈上,故左寸之前以候心,左寸之後以候膻中,膻中者,兩乳之間, 謂之氣海,當心包所居之分也,○愚按本論五藏應見之位,如火王於南故心見左寸, 木王於東故肝見左關,金王於西,故肺見右寸,土王於中而寄住西南, 故脾胃見右關,此即河圖五行之序也。

(前以候前,後以候後)。

此重申上下內外之義而詳明之也,統而言之,寸為前,尺為後,分而言之, 上半部為,前下半部為後,蓋言上以候上,下以候下也。

(上竟上者,胷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

竟,盡也,言上而盡於上,在脉則盡於魚際,在體則應於胷喉,下而盡於下, 在脉則盡於尺部,在體則應於少腹足中,此脉候上之事也,○愚按本篇首言尺內, 次言中胕上而為關,又次言上附上而為寸,皆自內以及外者,蓋以太陰之脉, 從胷走手,以尺為根本,寸為枝葉也,故凡人之脉,寧可有根而無葉, 不可有葉而無根,如論疾診尺篇曰,審其尺之緩急浮大滑濇,肉之堅脆, 而病形定矣,是蓋所重在本耳,○又按本篇外內二字,諸家之註,皆云內側外側, 夫曰內外側者,必脉形扁闊,而或有兩候者乃可,若謂診者之指側, 則本篇文義乃舉脉體而言,且診者之左外,則病者之右手也,當言候胃, 不當言候肝矣,於義不通,如下文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下竟下者, 是皆內外之謂,觀易卦六爻,凡畫卦者,自下而上,上三爻為外卦,下三爻為內卦, 則其上下內外之義明矣,又有以浮取為外,沉取為內者,於義亦通,均俟明者辨正, ○又按本篇上竟上者言胷喉中事,下竟下者言少腹足膝中事,分明上以候上, 下以候下,此自本經不易之理,而王氏脉經,乃謂心部在左手關前寸口是也, 與手太陽為表裏,以小腸合為府,合於上焦,肺部在右手關前寸口是也, 與手陽明為表裏,以大腸合為府,合於上焦,以致後人遂有左心小腸, 右肺大腸之配,下反居上,其謬甚矣,據其所云,不過以藏府之配合如此, 抑豈知經分表裏,脉自不同,如脾經自足而上行赴腹,胃經自頭而下行走足, 升降交通,以成陰陽之用,又豈必上則皆上,下則皆下,而謂其盡歸一處耶, 且自秦漢而下,未聞有以大小腸取於兩寸者,肩鵲仲景諸君,心傳可考,自普及今, 乃有此謬,訛以傳訛,愈久愈遠誤者可勝言哉,無怪乎醫之日拙也,此之不經, 雖出於脉訣之編次,而創言者謂非叔和而誰。

(呼吸至數)。

素問平人氣象論○三。

(黃帝問日,平人何如)。

謂氣候平和之常人也。

(岐伯對日,人一呼,脉再動,一吸,脉亦再動,呼吸定息脉五動閏以太息, 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 出氣日呼,入氣曰吸,一呼一吸,總名一息,動,至也,再動,兩至也,常人之脉, 一呼兩至,一吸亦兩至,呼吸定息,謂一息既盡,而換息未起之際也,脉又一至, 故曰五動閏,餘心,猶閏月之謂,言平人常息之外,間有一息甚長者是為閏以太息, 而又不止五至也,此即平人不病之常度,然則總計定息太息之數, 大約一息脉當六至,故五十管篇曰,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乃合一至一寸也, 呼吸脉行丈尺,見經絡類二十六。

(常以不病調病人,醫不病,故為病人平息以調之為法)。

不病者其息勻,病者其息亂,醫者不病,故能為病人平息以調者,以其息勻也, 是為調於診之法。

(人一呼脉一動,一吸脉一動,曰少氣)。

脉為血氣之道路,而脉之運行在乎氣,若一呼一吸,脉各一動,則一息二至, 減於常人之半矣,以正氣衰竭也,故曰少氣,十四難謂之離經。

(人一呼脉三動,一吸脉三動而躁,尺熱曰病溫,尺不熱脉滑曰病風,脉濇日痺)。

若不因定太息而呼吸各三動,是一息六至矣,難經謂之離經,躁者急疾之謂,尺熱, 言尺中近臂之處有去者,必其通身皆熱也,脉數躁而身有熱,故知為病溫, 數滑而尺不熱者,陽邪盛也,故當病風,然風人傷人,其變不一,不獨在於肌表, 故尺不熱也,濇為血不調,故當病痺,風痺二證之詳,見疾病類本條,脉法曰,滑, 不濇也,往來流利,濇,不滑也,如雨霑沙,滑為血實氣壅,濇為氣滯血少。

(人一呼脉四動以上曰死,脉絕不至曰死,乍疎乍數,曰死)。

一呼四動,則一息八至矣,況以上乎,難經謂奪精,四至曰脫精,五至曰死, 六至日命盡,是皆一呼四至以上也,故死,脉絕不至則元氣巳竭,乍疎乍數, 則陰陽敗亂無主,均為死脉,○數,音朔。

(五藏之氣脉有常數)。

靈樞根結篇○四。

(一日一夜五十營以五藏之精,不應數者名曰狂生)。

營,運也,人之經脉,運行於身者,一日一夜,凡五十周以營五藏之精氣, 如五十營篇者即此之義,其數則周身上下,左右前後凡二十八脉,共長十六丈一尺, 人之宗氣積於胷中,主呼吸而行經隧,一呼氣行三寸,一吸氣行三寸,呼吸定息, 脉行六寸,以一息六寸推之則一晝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通計五十周於身, 則脉行八百十一十丈,其有太過不及而不應此數者,名曰狂生,狂猶妄也, 言雖生未可必也。

(所謂五十營者,五藏皆受氣,持其脉口,數甚至也)。

(凡此五十營者,即五藏所受之氣也,但診持脉口而數其至,則藏氣之衰王可知矣, 脉口義詳藏象類十一,○數下聲)。

(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五藏皆受氣)。

代,更代之義,謂於平脉之中,而忽見耎弱,或乍數乍疎,或斷而復起, 蓋其藏有所損則氣有所虧,故變易若此,均名為代,若五十動而不一代者, 五藏受氣皆足,乃為和平之脉。

(四十一代者,一藏無氣)。

四十動一代者,是五藏中一藏虧損也,○愚按十一難曰,經言脉不滿五十動而一止, 一藏無氣者,何藏也,然人吸丈隨陰入,呼者因陽出,今吸不能至腎, 至肝而還故知一藏無氣者,腎氣先盡也,然則五藏和者氣脉長,五藏病者氣脉短, 觀此一藏無氣必先乎腎,如下文所謂二藏三藏四藏五藏者,當自遠而近, 以次而短則由腎及肝,由肝及脾,由脾及心,由心及肺,故凡病將危者, 必氣促似喘,僅呼吸於胷中數寸之間,蓋其真陰絕於下,孤陽浮於上, 此氣短之極也,醫於此際而尚欲平之散之,未有不隨撲而滅者,良可哀也, 夫人之生死由乎氣,氣之聚散由乎陰,而殘喘得以尚延,賴一線之氣未絕耳, 此藏氣之不可不察也。

(三十動一代者,二藏無氣,二十動一代者,三藏無氣,十動一代者,四藏無氣, 不滿十動一代者,五藏無氣,予之短期,要在終始)。 予,與同,短期,死期也,言五藏無氣,可與之定死期矣,終始,本經篇名, 具十二經終之義。

(所謂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以為常也,以知五藏之期,予之短期者,乍數, 乍疎也)。 以為常者,言人之常脉當如是也,故可因此以察五藏之氣,若欲知其短期, 則在乎乍疎乍數,此其時相變代,乃與常代者不同,脉以藏氣衰敗, 無所主持而失常如此,故三部九候寺論皆云乍疎戶數者死,○愚按代脉之義, 自仲景叔和俱云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脉代者死,又曰脉,五來一止, 不復增減者死,經名曰代,脉七來,是人一息半時,不復增減,亦名曰代, 正死不疑,故王太僕之釋代脉,亦云動而中止,不能自還也, 自後滑伯仁因而述之曰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由是復止,尋之良久, 乃復強起為代,故後世以結促代並言,均目之為止脉,豈足以盡其義哉, 夫緩而一止為結,數而一止為促,其至則或三或五,或七八至不等,然皆至數分明, 起止有力,所主之病,有因氣逆痰壅而為間阻者,有因血氣虛脫而為斷續者, 有因生平稟賦多滯,而脉道不流利者,此自結促之謂也,至於代脉之辨,則有不同, 如宣明五氣篇曰脾脉代,邪氣藏府病形篇曰黃者其脉代,皆言藏氣之常候, 非謂代為止也,又平人氣象論曰,長夏胃,微而弱曰平,但代無胃曰死者, 乃言胃氣去而真藏見者死,亦非謂代為止也,由此觀之,則代本不一,各有深義, 如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乃至數之代,即本篇之所云者是也, 若脉本平勺而忽強忽弱者,乃形體之,代即平人氣象論所云者是也, 又若脾主四季而隨時更代者,乃氣候之代,即宣明五氣等篇所云者是也, 凡脉無定候,更變不常,均謂之代,但當各因其變而察其情,庶得其妙,設不明此, 非惟失經旨之大義,即於脉象之吉凶,皆茫然莫知所辨矣,又烏足以言診哉, 二篇詳義,見後十一,及疾病類二十五,○脉又按本篇但言動止之數, 以診五藏無氣之候,未嘗鑿言死期,而王氏脉經乃添出死期歲,曰, 脉來四十投而一止者一藏無氣,卻後四歲春草生而死, 脉來三十投而一止者二藏無氣,卻後三歲麥熟而死,脉來二十投而一止者三藏無氣, 卻後二歲桑椹赤而死,脉來十投而一止者四藏無氣,歲中死, 脉來五動而一止者五藏無氣,卻後五日而死,自後諸家言脉者皆宗此說, 恐未有一藏無氣而尚活四歲,二藏無氣而尚活三歲之理,診者辨之。

(三部九候)。

素問三部九候論○五。

(黃帝問曰,余聞九間鍼於夫子,眾多博大,不可勝數,余願聞要道,以屬子孫, 傳之後世,著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泄)。 屬,付也,著,紀也,歃血,飲血而誓也,數,上聲,脉,所甲切。

(今合天道,必有終始,上應天光,星辰歷紀,下副四時五行,貴賤更立, 冬陰夏陽,以人應之奈何,願聞其方,岐伯對曰妙乎哉問也,此天地之至數)。 天地雖大,萬物雖多,莫有能出乎數者,數道大矣,故曰至數。

(帝曰,願聞天地之至數,合於人形血氣,通決死生,為之奈何,岐伯曰, 天地之至數,於一終於九焉)。 數始於一而終於九,天地自然之數也,如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而太極運行乎其中,陽九之數也,又如四象之位,則老陽一,少陰二, 少陽三,老陰四,四象之數,則老陽九,少陰八,少陽七,老陰六,以一二三四, 連九八七六,而五居乎中,亦陽九之數也,故以天而言歲,則一歲統四季, 一季統九十日,是天數之九也,以地而言位,則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 有六八為足,五位中宮,是洛書之九也,以人而言事,則黃鍾之數起於九, 九而九之,則九九八十一分,以為萬事之本,是人事之九也,九數之外是為十, 十則復變為一矣,故曰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

(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應九野)。

一者奇也,故應天,二者偶也,故應地,三者參也,故應人,故曰天開於子, 地闢於丑,人生於寅,所謂三才也,三而三之,以應九野,九野者,即各書九宮, 禹貢九州之義,詳見九宮星野等圖。

(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決死生以處百病,以調虛實,而除邪疾)。

以天地人言上中下,謂之三才,以人身而言上中下,謂之三部, 於三部中而各分其三,謂之三候,三而三之,是謂三部九候,其通身經隧由此出入, 故可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而除邪疾也,○愚按三部九候, 本經明指人身上中下動脉,如下文所云者,蓋上古診法,於人身三部九候之脉, 各有所候,以診諸藏之氣,而鍼除邪疾,非獨以寸口為言也,如仲景脉法上取寸口, 下取趺陽,是亦此意,觀十八難曰,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 乃單以寸口而分三部九侯之診,後世言脉者皆宗之,雖亦診家捷法,然非軒岐本旨, 學者當並詳其義。

(帝曰何謂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 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導之乃以為真)。 指而導之,言必受師之指授,庶得其真也。

(上部天,兩額之動脉)。

額傍動脉,當頷厭之分,足少陽脉氣所行也。

(上部地,兩頰之動脉)。

兩頰動脉,即地倉大迎之分,足陽明脉氣所行也。

(上部人,早前之動脉)。

耳前動脉,即和髎之分,手少陽脉氣所行也。

(中部天,手太陰也)。

掌後寸口動脉,經渠之次,肺經脉氣所行也。

(中部地,手陽明也)。

手大指次指岐骨間動脉,合谷之次腸經脉所行也。

(中部人,手少陰也)。

掌後銳骨下動脉,神門之次,心經脉氣所行也。

(下部天,足厥陰也)。

氣衝下三寸動脉,五里之分,肝經脉氣所行也,臥而取之,女子取太衝, 在大指本節後二寸陷中。

(下部地,足少陰也)。

內踝跟骨傍動脉,太谿之腎經脉氣所行也。下部人,足太陰也。魚腹上越筋間動脉, 直五里下箕門之分,沉取乃得之,脾,經脉氣所行也,若候胃氣者, 當取足跗上之衝陽。

(故下部之天以候肝)。

足厥陰脉也,故以候肝。

(地以候腎)。

少陰脉也,以候腎。

(人以候脾胃之氣)。

足太陰脉也,脾胃以膜相連,故以候脾之氣。

(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

手太陰脉也,故以候肺。

(地以候脉中之氣)。

手陽明大腸脉也,大腸小腸皆屬於胃,胃脘通於胷中,故以候胷中。

(人以候心)。

手少陰脉也,故以候心。

(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頭角之氣)。

兩額動脉,故以候頭角。

(地以候口齒之氣)。

兩頰動脉,故以候口齒。

(人以候耳目之氣)。

耳前動脉,故以候耳目。

(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

上中部下部各有天地人,為三部九候。

(三而三之,合則為九,九分為九野,九野為九藏,故神藏五,形藏四, 合為九藏)。 九野義見前,九藏,即上文九候之謂,神藏五,以肝藏魂,心藏神,肺藏魄脾藏意, 腎藏志也,形藏四,即頭角耳目火齒胷中,共為九藏,此言人之九藏, 正應地之九野,乃合於天地之至數。

(五藏巳敗,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色者神之幟,藏者神之合,其色夭者其神去,其神去者其藏敗,故必死矣, 夭者枯暗不澤而色異常也。

(帝曰,以候奈何,岐伯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調其氣之虛實,則寫之, 虛則補之)。 候,謂診候其病情,度,謂度量其虛實,形之肥瘦者,鍼有淺深之異, 如逆順肥瘦篇之謂者是也,病之虛實者,治有補寫之殊,如終始篇,九鍼, 鍼解等篇者是也,此雖以錶法為言,而用藥者亦可以類推矣,○愚按上古鍼治之法, 必察三部九候之脉證,以調九藏之盛衰,今之人,但知按穴以求病, 而於諸經虛實之理,茫然不知,曰神曰聖之罕聞者,其在失其本耳,○寫,去聲。

(必先去其血脉而後調之)。

凡有瘀血在脉而為壅塞者,必先刺去壅滯,而後可調虛實也。

(無問其病,以平為期)。

凡病甚者,奏功非易,故不必問其效之遲速,但當以血氣平和為期則耳, ○此與後二十五章同篇,所當互究。

(七診)。

素問三部九候論○六。

(帝曰,何以知病之所在,岐伯曰,察九候獨小者病,獨大者病,獨遲者病, 獨熱者病,獨寒者病,獨陷下者病)。 此言九候之中,而復有七診之法,謂脉失其常而獨大者,獨小者,獨疾者,獨遲者, 獨寒者,獨熱者,獨陷下者,皆病之所在也,獨寒獨熱,謂其或在上, 或在下或在表或在裏也,陷下,沉伏不起也,此以三部九候為言,而於氣口部位, 類推為用,亦惟此法,○此與後二十五章同篇,七診之義當並考,○愚按七診之法, 本出此篇,而勿聽子謬謂七診者,診宜平旦一也,陰氣未動二也,陽氣未散三, 也飲食未進四也,經脉未盛五也,絡脉調勻六也,氣血未亂七也,夫此七者, 焉得皆謂之診,總之一平旦診法耳,後世遂爾謬傳,致失其本原,是與可以勿聽矣。

(診有十度診有陰陽)。

素問方盛衰論○七。

(診有十度度人,脉度,藏度,肉度,筋度,俞度)。

診法雖有十度,而總不外乎陰陽也,十度,謂脉藏肉筋俞,是為五度, 左右相同各有其二,二五為十也,脉度者,如經脉,脉度等篇是也,藏度,如本藏, 腸胃,平人絕穀等篇是也,肉度,如衛氣失常等篇是也,筋度,如經筋篇是也, 俞度,如氣府,氣穴,本輸等篇是也,度數也,○度人之度音鐸,餘音杜。

(陰陽氣盡,人病自具)。

凡此十度者,人身陰陽之理盡之矣,故人之疾病亦無不具見於此。

(脉動無常,散陰頗陽,脉脫不具,診無常行)。

脉動無常,言脉無常體也,散陰頗陽,言陰氣散失者,脉頗類陽也,何也, 如仲景曰,若脉浮大者,氣實血虛也,叔和曰,諸浮脉無根者皆死,又曰, 有表無裏者死,謂真陰散而孤陽在,脉頗似陽而無根者,非真陽之脉也, 此其脉有所脫而陰陽不全具矣,診此者有可以陰陽之常法行也,蓋謂其當慎耳。

(診必上下度,民君卿)。

貴賤尊卑,勞逸有異,膏梁藜霍,氣質不同,故當度民君卿,分別上下以為診, ○度,入聲。

(受師不卒,使術不明,不察逆從,是為妄行,持雌失雄,棄陰附陽,不知并合, 診故不明)。 卒,盡也雌雄,即陰陽之義,生氣通天論曰,陰陽離決,精神乃絕,故凡善診者, 見其陰必察其陽,見其陽必察其陰,使不知陰陽逆從之理,并合之妙, 是真庸庸者耳,診焉得明。

(傳之後世,反論自章)。

理既不明,而妄傳後世,則其謬言反論,終必自章露也。

(至陰虛,天氣絕,至陽盛,地氣不足)。

至陰至陽,即天之道也,設有垂離,敗亂乃至,六微旨大論曰,氣之升降, 天地之更用也,升巳而降,降者謂天,降巳而升,升者謂地,天氣下降,氣流於地, 地氣上升,氣騰於天,故易以地在天上而為脉,言其交也,天在地上而為否, 言其不交也,此云至陰虛者,言地氣若衰而不升,不升則無以降,故天氣絕, 至陽盛者,言天氣若亢而不降,不降則無以升,故地氣不足,蓋陰陽二氣, 互藏其根,更相為用,不可偏廢,此借天地目然之道,以喻人之陰陽貴和也, 丹溪引此虛盛二字,以證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其說左矣。

(陰陽並交,至人之所行)。

並交者,陰陽不相失而得其和平也,此其調攝之妙,惟至人者乃能行之。

(陰陽並交者,陽氣先至,陰氣後至,是以聖人持診之道,先後陰陽而持之)。

凡陰陽之道,陽動陰靜,陽剛陰柔,陽倡陰隨,陽施陰受,陽升陰降,陽前陰後, 陽上陰下,陽左陰右,數者為陽,遲者為陰,表者為陽,裏者為陰,至者為陽, 去者為陰,進者為陽,退者為陰,發生者為陽,收藏者為陰,陽之行速,陰之行遲, 故陰陽並交者,必陽先至而陰後至,是以聖人之持診者, 在察陰陽先後以測其精要也。

(奇恒之勢,乃六十首,診合微之事,追陰陽之變,章五中之情, 其中之論取虛實之要,定五度之事,知此乃足以診)。 奇,異也,恒,常也,六十首,即禁服篇所謂通於九鍼六十篇之義,今失其傳矣, 診合微之事者,參諸診之法而合其精微也,追陰陽之變者,求陰陽盛衰之變也,章, 明也,五中,五藏也,五度,即前十度也,必能會此數者而參伍其妙, 斯足以言診矣。

(是以切陰不得陽,診消亡,得陽不得陰,守學不湛,知左不知右,知右不知左, 知上不知下,知先不知後,故治不久)。 切陰不得陽,診消亡者,言人生以陽為主,不得其陽,焉得不亡,如陰陽別論曰, 所謂陰者,真藏也,見則為敗,敗必死矣,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平人氣象論曰, 人無胃氣死,脉無胃氣死,是皆言此陽字,湛,明也, 若但知得陽而不知陽中有陰及陰平陽秘之道者,是為偏守其學,亦屬不明, 如左右上下先後者,皆陰陽之道也,使不知左右,則不明升降之理,不知上下, 則不明清濁之宜,不知後,則不明緩急之用,安望其久安長治,而萬世不殆哉。

(知醜知善,知病知不病,知高知下,知坐知起,知行知止,用之有紀,診道乃具, 萬世不殆)。 凡此數者,皆有對待之理,若差之毫釐,則謬以千里,故凡病之善惡,形之動靜, 皆所當辨,能明此義而用之有紀,診道斯備,故可萬世無殆矣,紀,條理也,殆, 危也。

(起所有餘,知所不足)。

起,興起也言將治其餘,當察其不足,蓋邪氣多有餘,正氣多不足,若只知有餘, 而忘其不足,則取敗之道也,此示人以根本當慎之意。

(度事上下,脉事因格)。

能度形情之高下,則脉事因之,可格至而知也。

(是以形弱氣虛死)。

中外俱敗也。

(形氣有餘,脉氣不足死)。

外貌無恙,藏氣巳壞也。

(脉氣有餘,形氣不足生)。

藏氣未傷者,形衰無害,蓋以根本為主也,又如三部九候論曰,形肉巳脫, 九候雖調猶死,蓋脫與不足,本自不同,而形肉既脫,脾元絕矣,故脉氣雖調, 亦所不治,當與此節互求其義。

(診有天方)。

素問方盛衰論○連前篇○八。

(是以診有大方,坐起有常)。

大方者,醫家之大法也,坐起有常,則舉動不苟而先正其身,身正於外,心必隨之, 故診之方必先乎此。

(出入有行,以轉神明)。

行,德行也,醫以活人為心,其於出入之時念念皆真,無一不敬,則德能動天, 誠能格心,故可以轉運周旋,而無往弗神矣,○行,去聲。

(必清必清,上觀下觀)。

必清必淨,則心專志一而神明見,然後上觀之以察其神色聲, 下觀之以察其形體逆順。

(司八正邪,別五中部)。

司,候也,別,審也,候八節八風之正邪以察其表,審五藏五行之部位以察其裏。

(按脉動靜,循尺滑濇寒溫之意)。

按脉動靜,可別陰陽,滑濇寒溫,可知虛實,凡脉滑則尺之皮膚亦滑, 脉濇則尺之皮膚亦濇,脉寒則尺之皮膚亦寒,脉溫則尺之皮膚亦溫, 故循尺即可以知之,循,揣摩也。

(視其大小,合之病能)。

大小,二便也,二便為約束之門戶,門戶不要則倉廩不藏,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故視其大小以合病能,能,情狀之謂。

(逆從以得,復知病名)。

反者為逆,順者為從,必得逆從,必知病名,庶有定見而無差謬。

(診可十全,不失人情)。

診如上法,庶可十全,其於人情,尤不可失也,○愚按不失人情,為醫家最一難事, 而人情之說有三,一曰病人之情,二曰傍人之情,三曰道人之情,所謂病人之情者, 有素稟之情,如五藏各有所偏,七情各有所勝,陽藏者偏宜於涼,陰藏者偏宜於熱, 耐毒者緩之無功,不耐毒者峻之為害,此藏氣之有不同也,有好惡之情者, 不惟飲食有憎愛,抑且舉動皆關心,性好吉者危言見非,意多憂者忍安云偽, 未信者忠告難行,善疑者深言則忌,此情性之有不同也,有富貴之情者,富多任性, 貴多自尊,任性者自是其是,真是者成非是,自尊者遇士或慢,自重者安肯自輕, 此交際之有不同也,有貧賤之情者,貧者衣食不能周,況乎藥餌,賤者焦勞不能釋, 懷抱可知,此調攝之有不同也又若有良言甫信,謬說更新,多岐亡羊,終成畫餅, 此中無主而易亂者之為害,有最畏出奇,惟求穩當,車薪杯水,寧甘敗亡, 此內多懼而過慎者之為害也,有以富貴而貧賤,或深情而掛牽,戚戚於心, 心病焉能心藥,此得失之情為害也,有以急性而遭遲病,以更醫而致雜投, 皇皇求速,速變所以速亡,此緩急之情為害也,有偏執者曰吾鄉不宜補, 則虛者受其禍,曰吾鄉不宜寫,則實者被其傷,夫十室且有志信,一鄉焉得皆符, 此習俗之情為害也,有參木入脣,懼補心先否塞,硝黃沾口,畏攻神即飄揚, 夫杯影亦能為崇,多疑豈法之良,此成心之情為害也,有諱疾而不肯言者, 終當自悞,有隱情而不敢露者,安得其詳,然尚有故隱情,試醫以脉者, 使其言而偶中,則信為明良,言有弗合,則目為庸劣,抑孰知脉之常體,僅二十四, 病之變象,何啻百千,是以一脉所主非一病,一病所見非一脉,脉病相應者, 如某病得某脉則吉,脉病相逆者,某脉值某病則凶,然則理之吉凶,雖融會在心, 而病之變態,又安能以脉盡言哉,故知一知二知三,神聖諄諄於參伍, 曰工曰神曰明,精詳豈獨於指端,彼俗人之淺見,固無足怪,而土夫之明慧, 亦每有蹈此獘者,故忌望聞者,診無聲色之可辨,惡詳問者,醫避多言之自憝, 是於望聞問切,巳舍三而取一,且多有并一未明,而欲得夫病情者, 吾知其必不能也,所以志意未通,醫不免為病困,而朦朧猜摸,病不多為醫困乎, 凡此皆病人之情,不可不察也,○所謂傍人之情者,如浮言為利害所闕, 而人多不知檢,故或為自負之狂言則醫中有神理,豈其能測,或執有據之鑿論, 而病情多亥豕,最所難知,或操是非之柄,則同於我者是之,異於我者非之, 而真是真非,不是真人不識,或執見在之見,則頭疼者云救頭,腳疼者云救腳, 而本標綱目反為迂遠庸談,或議論於貴賤之閣,而尊貴執言,孰堪違抗, 故明哲保身之土,寧為好好先生,或辯析於親疎之際, 而親者主持牢不可拔雖真才實學之師,亦當唯唯而退,又若薦醫為死生之攸係, 而人多不知慎有或見輕淺之偶中而為之薦者,有意氣之私厚而為之薦者, 有信其便便之談而為之薦者,有見其外脉之貌而為之薦者,皆非知之真者也, 又或有貪得而薦者,陰利其酬,關情而薦者,別圖異望,甚有斗筲之輩者, 妄自驕矜,好人趨奉,薰蕕不辨,擅肆品評, 譽之則盜跖可為堯舜毀之則鸞鳳可為鵖鴞,洗垢索瘢,無所不至,而懷真抱德之土, 必其不侔若此流者,雖其發言容易,欣戚無關,其於淆亂人情, 莫此為甚多致明醫有掣肘之去,病家起刻骨之疑,此所以千古是非之不明, 總為庸人擾之耳,故竭力為人任事者,豈不岌岌其危哉,凡此皆傍人之情, 不可不察也,○所謂同道人之情者,尤為閃灼,更多隱微,如管窺蠡測, 醯雞笑天者固不足道,而見偏性拗必不可移者,又安足論,有專恃口給者, 牽合支吾,無稽信口,或為套語以誑人,或為甘言以悅人,或為強辯以欺人, 或為危詞以嚇人,儼然格物君子,此便佞之流也,有專務人事者,典籍經書, 不知何物道聽途說,拾人唾餘,然而終日營營,綽風求售,不邀自赴,儇媚取容, 偏投好者之心,此阿諂之流也,有專務奇異者,腹無藏墨,眼不識丁,乃詭言神授, 偽托秘傳或假脉以言禍福,或美巧以亂經常,最覺新奇,動人甚易,此欺詐之流也, 有務脉外觀者,誇張侈口,羊質虎皮,不望色,不聞聲,不詳問,一診而藥, 若謂人淺我深,人愚我明,此麤脉孟浪之流也,有專務排擠者,陽若同心, 陰為浸潤,夫是曰是,非曰非,猶避隱惡之嫌,第以死生之際,有不得不辨者, 固未失為真誠之君子,若以非為是,以是為非,顛倒陰陽,掀翻禍福,不知而然, 庸庸不免,知而故言,此其良心巳喪,讒姑之小人也,有貪得無知,藐人性命者, 如事巳疑難,死生反掌,斯時也,座雖在神良,未必其活,故一藥不敢苟, 一著不敢亂,而僅僅異於挽面,忽遭若輩,求速貪功,謬妄一投, 中流失楫以致必不可救,因而嫁謗自文,極口反噬,雖朱紫或被混淆, 而蒼赤可辜受害,此貪倖無知之流也,有道不同,不相為謀者,意見各持, 異同不決,夫輕者不妨少謬,重者難以略差,故凡非常之病,非非常之醫不能察, 用非常之治,又豈常人之所知,故獨聞者不侔於眾,獨見者不合於人, 大都行高者謗多,曲高者和窴寡,所以一齊之傳,何當眾楚之咻,直至於敗, 而後群然退散,付之一人,則事巳無及矣,此庸庸不揣之流也,又有久習成風, 苟且應命者,病不關心,此脉惟利,脉病家既不識醫,則脉趙脉錢,醫家莫肯任怨, 則惟苓惟梗,或延醫務多,則互為觀望,或利害攸係,則彼此避嫌,故爬之不癢, 撾之不痛,醫稱穩當,誠然得矣,其於坐失機宜,奚堪耽悞乎,此無他, 亦惟知醫者不真,而任醫者不專耳,詩云,發言盈庭,誰執其咎,築室於道, 不潰於成,此病家醫家近日之通獘也,凡若此者,孰非人情,而人情之詳, 尚多難盡,故孔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那家者, 然則人情之可畏,匪今若是,振古如茲矣,故聖人以不失人情為戒, 而不失二字最難措力,必期不失,未免遷就,但遷就則礙於病情, 不遷就則礙於人情,有必不可遷就之病情,而復有不得不遷就之人情, 其將奈之何哉,甚矣人情之難言也,故余發此,以為當局者詳察之備,設彼三人者, 倘亦有因余言而各為儆省,非惟人情不難不失,而相與共保天年,同登壽域之地, 端從此始,惟明者鑒之。

(故診之或視息視意,故不失條理)。

視息者,察呼吸以觀其氣,視意者,察形色以觀其情,凡此諸法, 皆診有大方診可十全之道,知之者故能不失條理,條者猶幹之有枝, 理者猶物之有脉,即脉絡綱紀之謂。

(道甚明察,故能長久不知此道,失經絕理,亡言妄期,此謂失道)。

不知此道,則亡言妄期,未有不殆者矣。

(脉合四時陰陽規矩)。

素問脉要精微論○九。

(帝曰,脉其四時動奈何,知病之所在奈何,知病之所變奈何,知病乍在內奈何, 知病乍在外奈何,請問此五者,可得聞乎,岵伯曰,請言其與天運轉大也)。 凡此五者,即陰陽五行之理,而陰陽五行,即天地之道,故岐伯以天運轉大為對, 則五者之變動,盡乎其中矣。

(萬物之外,六合之內,天地之變,陰陽之應,彼春之暖,為夏之暑,彼秋之忿, 為冬之怒,四變之動,脉與之上下)。 物在天中,天包物外,天地萬物,本同一氣,凡天地之變,即陰陽之應, 故春之暖者,為夏暑之漸也,秋之忿者,為冬怒之漸也,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是即陰陽四變之動,而脉亦隨之以上下也。

(以春應中規)。

規者所以為圓之器,春氣發生,圓活而動,故應中規,而人脉應之,所以圓滑也。

(夏應中矩)。

矩者所以為方之器,夏氣茂盛,盛極而止,故應中矩,而人脉應之, 所以洪大方正也。

(秋應中衡)。

衡,平也,秤橫也,秋氣萬寶俱成,平於地面故應中衡,而人脉應之, 所以浮毛而見於外也。

(冬應中權)。

權,秤錘也冬氣閉藏,故應中權,而人脉應之,所以沉石而伏於內也, 凡規矩權衡者,皆發明陰陽升降之理,以合乎四時脉氣之變象也。

(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下, 陰陽有時,與脉為期,期而相失,如脉所分,分之育期,故知死時)。 冬至一陽生,故冬至後四十五日以至立春,陽氣以漸而微上,陽微上則陰微下矣, 夏至一陰生,故夏至後四十五日以至立秋,陰氣以漸而微上,陰微上則陽微下矣, 此所謂陰陽有時也,與脉為期者,脉隨時而變遷也,期而相失者, 謂春規夏矩秋衡冬權不合於度也,如脉所分者,謂五藏之脉各有所屬也, 分之有期者,謂衰王各有其時也,知此者則知死生之時矣。

(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紀,從陰陽始,始之有經,從五行生,生之有度, 四時為宜)。 脉之微妙,亦惟陰陽五行為之經紀,而陰陽五有之生各有其度,如陽生於冬至, 陰生於夏至,木生於亥,火生於寅,金生於巳,水土生於申, 此四時生王各有其宜也,紀,綱紀也,經,經常也,即太綱小紀之義。

(補,寫勿失與天地如一)。

天地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易曰天道虧扁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 故不足綱當補,有餘則當寫,補寫不失其宜,則與天地之道如一矣。

(得一之精,以知死生)。

一之精者,天人一理之精微也,天地之道,陽主乎動,陰主乎靜,陽來則生, 陽去則死,知天道之所以不息者,則知人之所以死生矣。

(是故聲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陰陽)。

聲合宮商角徵羽,色合金木水火土,脉合四時陰陽,雖三者若乎有分,而理則一也。

(是故持脉有道,虛靜為保)。

凡持脉之道一念精誠,最嫌擾亂,故必虛其心,靜其志,纖微無間, 而診道斯為全矣,保,不失也。

(春日浮,如魚之遊在波)。

脉得春氣,雖浮動而未全出,故如魚之遊在波也。

(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

脉得夏氣,則洪盛於外,故泛泛乎如萬物之有餘也。

(秋日下膚,蟄蟲將去)。

脉得秋氣,則洪盛漸歛,故如欲螫之蟲將去也。

(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

脉得冬氣,沉伏在骨,故如蟄蟲之周密,君子之於斯時,亦當體天地藏之道, 而居於室也。

(故曰知內者,按而紀之,知外者,終而始之,此六者持脉之大法)。

內言藏氣,藏彖,有位,故可按而紀之,外言經氣,經脉有序,故可終而始之, 然脉此四時內外六者之法,則脉之時動,病之所在,及病變之或內或外, 皆可得而知也,故為持脉之大法。

(四時藏脉病有太過不及)。

素問玉機真藏論○十。

(黃帝問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岐伯曰,春脉者肝也,東方木也, 物外所以始生也,故其氣夾耎弱輕虛而滑,端宜以長,故曰弦,反此者病)。 弦者端直以長,狀如弓弦有力也,然耎弱輕虛而滑,則弦中自有和意,肝藏主之, 扁鵲曰,春脉弦者,肝東方木也,萬物始生,未有枝葉,故其脉之夾濡弱而長, 故曰弦,○耎,軟同。

(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氣來實而強,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實而微, 此謂不及,病在中)。 其氣夾實而強,弦脉之過也,其氣來不實而微,弦之不及也,皆為弦脉之反, 太過者病在外,不及者病在中,脉外病多有餘,內病多不足,此其常也,下準此。

(帝曰,春脉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過則另人善忘, 忽忽眩脉而巔疾,其不及則令人脉痛引背,下則兩脉胠滿)。 忘,當作怒,本神篇曰,肝氣虛則恐,實則怒,氣交變大論曰,歲木太過, 甚則忽忽善怒,眩脉巔疾,皆同此義,忽忽,恍忽不爽也,脉,悶昧也,巔疾, 疾在頂巔也,足厥陰之脉會於巔上,貫膈布脉肋,故其為病如此,○胠,音區, 腋下脉也。

(○帝曰善,夏脉如鉤,何如而鉤,岐伯日,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 萬物之所以盛長也,故其氣來盛去衰,故曰鉤,反此者病)。 鉤者舉指來盛,去勢似衰,蓋脉盛於外而去則無力,陽之盛也,心藏主之,扁鵲曰, 夏脉鉤者心南方火也,萬萬物之所茂,垂枝布葉,皆下曲如鉤,其脉之來疾去遲, 故曰鉤,○長,上聲。

(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氣來盛去亦盛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盛去反盛, 此謂不及,病在中)。 其氣來盛去亦盛,鉤之過也,其來不盛去反盛,鉤之不及也,皆為鉤脉之反, 去反盛者,非強盛之謂,凡脉自骨肉之分出於皮膚之際謂之來, 自皮膚之際還於骨肉之分謂之去,來不盛去反盛者,言來則不足,去則有餘, 即消多長少之,故扁鵲於春肝夏心秋肺冬腎皆以實強為太過,病在外,虛微為不及, 病在內,辭雖異而意則同也。

(帝曰,夏脉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過則令人身熱,而膚痛為浸淫, 其不及則令人煩心,上見欬唾,下為氣泄)。 夏脉太過則陽有餘而病在外,故令人身熱膚痛而浸淫流布於形體, 不及則君火衰而病在內,故上為心氣不足而煩心,虛陽侵肺而欬唾, 下為不固而氣泄,以本經脉起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又從心系卻上肺故也。

(○帝曰善,秋脉如浮,何如而浮,岐伯日,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 萬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氣來輕虛以浮,來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 浮者輕虛之謂,來急去散者,以秋時陽氣尚在皮毛也,肺藏主之,扁鵲曰, 秋脉毛者肺西方金也,萬物之所終,草木華葉皆秋而落,其枝獨在,若毫毛也, 故其脉之來輕虛以浮,故曰毛。

(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氣來毛而中央堅,兩傍虛,此謂太過,病在外, 其氣來毛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 中央堅,浮而中堅也,凡浮而太過,浮而不及,皆浮之反,而病之在內在外, 義與前同。

(帝曰,秋脉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過則令人逆氣背痛慍慍然, 其不及則令人喘,呼吸少氣而欬,上氣見血,下聞病音)。 肺脉起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其藏附背, 故太過則逆氣為壅而背痛見於外,慍慍,悲脉貌,其不及則喘欬短氣, 氣不歸原所以上氣,陰虛內損所以見血,下聞病音,謂喘息則喉下有聲也。

(○帝曰善,冬脉如營,何如而營,岐伯曰,冬脉者腎也,北方水也, 萬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氣來沉以摶,故曰營,反此者病)。 營者,營壘之謂,如士卒之團聚不散,亦沉石之義也,腎藏主之,扁鵲曰, 冬脉石者,腎北方水也,萬物之所藏也,盛冬之時, 水凝如石故其脉之來沉濡而滑故曰石,甲乙經亦作沉以濡。

(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氣來如彈石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其去如數者, 此謂不反病在中)。 來如彈石者,其至堅強,營之太過也,其去如數者動止疾促,營之不及也, 蓋數本屬熱,而此真陰虧損之脉,亦必緊數,然愈虛則愈數,原非陽強實熱之數, 故云如數,則辨析之意深矣,此而一差,禍如反掌也,太過病在外不及病在中, 義俱同前,○數,音朔。

(帝曰,冬脉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日,太過則令人解, 脊脉痛而少氣不欲言,其不及則令人心懸如病饑,眇中清,脊中痛,少腹滿, 小便變,帝曰善)。 冬脉太過陰邪勝也,陰邪勝,則腎氣傷,真陽虛,故令人四體懈怠,舉動不精, 是謂解,脊痛者,腎脉之所至也,腎藏精,精傷則無氣,故少氣不欲言, 皆病之在外也,其不及則真陰虛,虛則心腎不交,故令人心懸而怯,如病饑也, 季脇下空軟之處曰眇中,腎之旁也,腎脉貫脊屬腎絡膀胱, 故為脊痛腹滿小便變等證,變者,謂或黃或赤,或為遺淋或為癃閉之類, 由腎水不足而然,是皆病之,在中也,解義詳疾病類五十,○脉,音跡,眇, 音秒。

(○帝曰,四時之序,逆從之變異也,然脾脉獨何主)。

上文言肝心肺腎之脉,既分四時,而逆從之變,自皆有異,然脾亦一藏, 當有所主也。

(岐伯曰,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傍者也)。

脾屬土,土為萬物之本,故運行水穀,化津液以灌溉於肝心肺腎之四藏者也, 土無定位,分王四季,故稱為孤藏,詳見藏象類七。

(帝曰然則脾善惡可得見之乎,岐伯曰善者不可得見,惡者可見)。

脾無病則灌溉周而四藏,不知脾力之何有,故善者不可得見,脾病則四藏亦隨而病, 故惡候見矣。

(帝曰,惡者何如可見,岐伯曰,其來如水之流者,此謂太過,病在外, 如鳥之喙者,此謂不及,病在中)。 如水之流者,滑而動也,如鳥之喙者,銳而短也,太過病在外,不反病在中, 義俱同前,喙,一本作喙,○喙,音誨,味也。

(帝曰,夫子言脾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其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 太過則令人四支不舉,其不及則九竅不通,名曰重強)。 脾土太過病在外,故令人四支不舉,以脾主,四支而濕勝之也,不及病在中, 故令人九竅不通,以脾氣弱則四藏皆弱而氣不行也,重強不柔和貌,沉重拘強也, ○愚按本篇脾脉一條云其來如水之流者,此為太過,平人氣象論曰, 如水之流曰脾死,此其一言太過,一言危亡,詞同意異,豈無所辨,蓋水流之狀, 滔滔洪盛者,其太過也,濺濺不返者,其將竭也,凡此均謂之流而一盛一危, 迥然有異,故當詳別其狀,而勿因詞害意也,又如太過則令人四支不舉, 此以在外之標而脉言之,故曰太過,若脾虛不能勝濕者,豈亦同太過之謂耶,○濺, 音箋,淺而疾也。 (帝瞿然而起,再拜而稽首日善,吾得脉之大要,天下至數,五色脉變,揆度奇恒, 道在於一)。 瞿然,敬肅貌,道在於一,言至數脉變雖多,而理則一巳矣。

(神轉不迴,迴則不轉,乃失其機)。

神即生化之理,不息之機也,五氣循環,不愆其序,是為神轉不迴,若郤而迴返, 則逆其常候而不能運轉,乃失生氣之機矣。 (至數之要,迫近以微)。

至數之要,即道在於一,是誠切近人身而最稱精微者也。

(著之玉版,藏之藏府,每日讀之,名曰玉機)。

腎之玉版以傳不朽,藏之藏府以志不忘,名曰王機,以璇璣玉衡,可窺天道, 而此篇神理,可窺人道,故以並言,而實則珍重之辭也,上文自至數以至玉機, 又見玉版論要篇,詳論治類十四。 (脉分四時無胃曰死)。

素問平人氣象論○十一。

(平人之常,氣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

土得天地中和之氣,長養萬物,分王四時,而人胃應之,凡平人之常,受氣於穀, 穀入於胃,五藏六府,皆以受氣,故胃為藏府之本,此胃氣者,實平人之常氣, 有不可以一刻無者,無則為逆,逆則死矣,胃氣之見於脉者,如玉機真藏論曰, 脉弱以滑,是有胃氣,終始篇曰,邪氣來也緊而疾,穀氣來也徐而和, 是皆胃氣之謂,大都脉代時宜,無太過無不及,自有一種雍容和緩之狀者, 便是胃氣之脉。 (○春胃微弦曰平)。

春令木王,其脉當弦,但宜微弦而不至太過,是得春胃之充和也,故曰平, 弦義見前章,○按此前後諸篇,皆以春弦夏鉤秋毛冬石分四季所屬者, 在欲明時令之脉,不得不然也,然脉之迭見,有隨時者,有不隨時者, 故或春而見鉤,便是夏脉,春而見毛,便是秋脉,春而見石,便是冬脉,因變知病, 圓活在人,故有二十五變之妙,若謂春必弦夏必鉤,則殊失胃氣之精義矣。 (弦多胃少曰肝病)。

弦多者,過於弦也,胃少,少和緩也,是肝邪之勝,胃氣之衰,故為肝病。

(但弦無胃曰死)。

。但有弦急而無充和之氣者,是春時胃氣巳絕,而肝之真藏見也,故曰死。

(胃而有毛曰秋病)。

毛為秋脉屬金,春時得之,是為賊邪,以胃氣尚存,故至秋而後病。

(毛甚曰今病)。

春脉毛甚,則木被金傷,故不必至秋,今即病矣。

(藏真散於肝,肝藏筋膜之氣也)。

春木用事,其氣升散,故藏真之氣散於肝,而肝之所藏則筋膜之氣也, 金匱真言論曰,東方青色,入通於肝,是以知病之在筋也,○藏,上去聲,下平聲, 後皆同。

(○夏胃微鉤曰平)。

夏令火王,其脉當鉤,但宜微鉤而不至太過,是得夏胃之和也,故曰平鉤義見前章。

(鉤多胃少曰心病)。

鉤多者過於鉤也,胃少者,少充和也,是心火偏勝,胃氣偏衰,故為心病。

(但鉤無胃曰死)。

但有鉤盛而無平和之氣,是夏時胃氣巳絕,而心之真藏見也,故死。

(胃而有石曰冬病)。

石為冬脉屬水,夏時得之,是為賊邪,以胃氣尚存,故至至冬而後病。

(石甚曰今病)。

夏脉石甚則無胃氣,火被水傷巳深,故不必至冬,今即病矣。

(藏真通於心,心藏血脉之氣也)。

夏火用事,其氣炎上,故藏真之氣通於心,而心之所藏則血脉之氣也, 金匱真言論曰,南方赤色,入通於心,是以知病之在脉也。 (○長夏胃微耎弱曰平)。

長夏屬土,雖主建未之六月,然實兼辰丑未囡季之月為言也,四季土王之時, 脉當耎弱,但宜微有耎弱而不至太過,是得長夏胃氣之和緩也,故曰平,○耎, 軟同。

(弱多胃少曰脾病)。

弱多胃少,則過於弱而胃氣不足,以土王之時而得之,故為脾病。

(但代無胃曰死)。

代,更代也,脾主四季,脉當隨時而更,必欲皆兼和耎,方得脾脉之平, 若四季相代,而但弦但鉤但毛但石,是但代無胃,見真藏也,故曰死, 代脉詳義見本類前第四章,及疾病類二十五。

(耎弱有石曰冬病)。

石為冬脉屬水,長夏陽氣正盛而見沉石之脉,以火土氣衰而水反乘,故至冬而病。

(弱甚曰今病)。

弱,當作石,長夏石甚者,火土大衰故不必至冬,今即病矣。

(藏真濡於脾,脾藏肌肉之氣也)。

長夏濕土用事其氣濡潤,故藏真之氣濡於脾,而脾之所藏,則肌肉之氣也, 金匱真言論曰,中央黃色,入通脾,是以知病之在肉也。 (○秋胃微毛曰平)。

令金王,其脉當毛,但宜微毛而不至太過,是得秋胃之和也,故曰平, 毛者脉來浮濇,類羽毛之輕虛也。 (毛多胃少曰肺病)。

毛多胃少,是金氣偏勝而少和緩之氣也,故為肺病。

(但毛無胃曰死)。

但毛無胃,是秋時胃氣巳絕,而肺之真藏見也,故死。

(毛而有弦曰春病)。

弦為春脉屬木,秋時得之,以金氣衰而木反乘也,故至春木王時而病。

(弦甚曰今病)。

秋脉弦甚,是金氣大衰,而木寡於畏,故不必至春,今即病矣。

(藏真高於肺,以行榮衛陰陽也)。

秋金用事,其氣清肅,肺處上焦,故藏真之氣高於肺,肺主乎氣而營行脉中, 衛行脉外者,皆自肺宣布,故以行營衛陰陽也。

(○冬胃微石曰平)。

冬令水王,脉當沉石,但宜微石而不至太過,是得冬胃之和也,故曰平, 石者脉來沉實,如石沉水之謂。 (石多胃少曰腎病)。

石多胃少,是水氣偏勝反乘土也,故為腎病。

(但石無胃曰死)。

但石無胃,是冬時胃氣巳絕,而腎之真藏見也,故死。

(石而有鉤曰夏病)。

鉤為夏脉屬火,冬時得之,以水氣衰而火反侮也,故至夏火王時而病。

(鉤甚曰今病)。

冬脉鉤甚,是水氣大衰而火寡於畏,故不必至夏,今即病矣。

(藏真下於腎,腎藏骨髓之氣也)。

。冬水用事,其氣閉藏,故藏真之氣下於腎,而腎之所藏,則骨髓之氣也, 金匱真言論曰,北方黑色,入通於腎,是以知病之在骨也。 (○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鬲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脉宗氣也)。

土為萬物之母,故上文四時之脉,皆以胃氣為主,此言胃氣所出之大絡,名曰虛里, 其脉從胃貫鬲上絡於肺而出左乳之下,其動應於衣,是為十二經脉之宗, 故曰脉宗氣也,宗,主也,本也,蓋宗氣積於膻中,化於水穀而出於胃也, 經脉篇所載十五絡,并此共十六絡,詳具十六絡穴圖中,○又脾為陰土義, 詳疾病類,五十二。 (盛喘數絕者,則病在中)。

若虛里動甚而如喘,或數急而兼斷絕者,由中氣不守而然,故日病在中,○數, 音朔。 (結而橫,有積矣)。

胃氣之出,必由左乳之下,若有停阻則結橫為積,故患癥者多在左脉之下, 因胃氣積滯而然,如五十六難曰,肝之積名曰肥在左脇下者, 蓋以左右上下分配五行而言耳,而此實胃氣所主也。 (絕不至死)。

虛里脉絕者,宗氣絕也,故必死。

(乳之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

前言應衣者,言其微動,似乎應衣可驗虛里之胃氣,此言應衣者,言其大動, 真有若與衣俱振者,是宗氣不固而大泄於外,中虛之候也,○愚按虛里跳動, 最為虛損病本,故凡患陰虛勞怯,則心下多有跳動,及為驚悸慌張者,是即此證, 人止知其心跳而不知為虛里之動也,但動之微者病尚微,動之甚者病則甚, 亦可因此以察病之輕重,凡患此者,余常以純甘壯水之劑,填補真陰,活者多矣, 然經言宗氣之泄而余謂真陰之虛,其說似左,不知者必謂謬誕,愚請竟其義焉, 夫穀入於肺,以傳於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氣,是由胃氣而上為宗氣也,氣為水母, 氣聚則水生,是由肺氣而下生腎水也,今胃氣傳之肺,而腎虛不能納, 故宗氣泄於下,則腎水竭於下,腎愈虛則氣愈無所歸,氣不歸則陰愈虛矣, 氣水同類,當求相濟,故凡欲納氣歸原者,惟有補陰以配陽一法。

(逆從四時無胃亦死)。

十二。

(岐伯曰,脉從陰陽病易巳,脉逆陰陽病難巳)。

素問平人氣象論○陰病得陰脉陽病得陽脉,謂之從,從者易巳,脉病相反者為逆, 逆者難巳。 脉得四時之順日病無他脉反四時,及不間藏日難巳。春得弦,夏得鉤, 秋得毛冬得冬得石,謂之順四時,雖曰有病,無他虞也,脉反四時,義如下文, 及不間藏,皆為難巳,不間藏者,如木必乘土則肝病傳脾, 土必乘水則脾病傳腎之類,是皆傳其所勝,不相假借,脉證得此,均名鬼賊, 其氣相殘,為病必甚,若間其所勝所藏而傳其所生,是謂間藏,如肝不傳脾而傳心, 心不傳肺而傳脾,其氣相生,雖病亦微,故標本病傳論曰,間者并行, 指間藏而言也,甚者獨行,指不問藏而言也,五十三難日,七傳者死,間藏者生, 七傳者傳其所勝也,間藏者傳其所生也,皆此之謂,考之呂氏註五十三難曰, 間藏者,間其所勝之藏而相傳也,心勝肺脾間之,脾勝腎肺間之,此謂傳其所生也, 其說亦通,○又玉機真藏論曰,五藏有病,則各傳其所勝,不治法三月,若六月, 若三日,若六日,傳五藏而當死,是順傳所勝之次,即此不間藏之義也, 詳藏象類二十四○間,去聲。 (脉有逆從四時,未有藏形,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時也)。

逆,反也,從,順也,凡脉之逆從四時者,雖未有真藏之形見,若春夏以木火之令, 脉當浮大而反見瘦小,秋冬以金水之令,脉當沉細而反見浮大者,是皆逆四時也。 (風熱而脉靜,泄而脫血脉實,病在中脉虛,病在外脉濇堅者,皆難治, 命曰反四時也)。 風熱者,陽邪也,脉宜大而反靜,泄而脫血,傷其陰也,脉宜虛而反實,病在藏中, 脉當有力而反虛,病在肌表,脉當浮滑而反濇堅者,皆為相反難治之證, 亦猶脉之反四時也。

(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脉無胃氣亦死,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藏脉, 不得胃氣也,所謂脉不得胃氣者,肝不弦腎不石也)。 人生所賴者水穀故胃氣以水穀為本,而五藏又以胃氣為本,若脉無胃氣, 而真藏之脉獨見者死,即前篇所謂但弦無胃但石無胃之類是也, 然但弦但石雖為真藏,若肝無氣則不弦,腎無氣則不石,亦由五藏不得胃氣而然, 與真藏無胃者等耳。 (○黃帝曰)。

素問玉機真藏論。

(凡治病察其形氣色澤,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無後其時)。

察其形氣,色澤,脉之盛衰,病之新故者,是即六十一難所謂望聞問切之法也, 既得病情,便當速治,若後其時,病必日深,此切戒之詞也。 (形氣相得謂之可治)。

形盛氣盛形虛氣虛,是相得也。

(色澤以浮,謂之易巳)。

澤,潤也,浮,明也,顏色明潤者,病必易巳也。

(脉從四時,謂之可治)。

脉順四時者其氣和,故可治。

(脉弱以滑是有胃氣,命曰易治,取之以時)。

榖氣來也徐而和,故脉弱以滑者,是得胃氣,命曰易治也。

(形氣相失謂之難治)。

形盛氣虛,氣盛形虛,皆為相失,此下四節,皆言難治也。

(色夭不澤,謂之難巳)。

天,晦惡也,不澤,枯焦也。

(脉實以堅,謂之益甚)。

邪氣來也緊而疾,故實以堅者,病必益甚。

(脉逆四時,為不可治)。

脉逆四時義如下文。

(必察四難而明告之)。

形氣色脉,如上四節之難治者, 謂之四難必察其詳而明告病家,欲其預知吉凶,庶無後怨。

(所謂逆四時者,春得肺脉,夏得腎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懸絻沉濇者, 命曰逆四時)。 春得肺脉,金剋木也,夏得腎脉,水剋火也,秋得心脉,火剋金也,冬得脾脉, 土剋水也,加之懸絻沉濇,則陰陽偏絕,無復充和之胃氣矣,是逆四時之脉也。

(未有藏形於春夏而脉沉濇,秋冬而脉浮大名曰逆四時也,病熱脉靜, 泄而脉大脫血而脉實,病在中脉實堅,病在外脉不實堅者,皆難治)。 此節與上文平人氣象論者略同,蓋言脉與時逆者為難治,脉與證者亦難治也, 如病熱脉靜者,陽證得陰脉也,泄而脉大,脫血而脉實者,正衰而邪進也, 此義與前大同,惟病在中脉實堅,病在外脉不實堅者皆難治, 與上文平人氣象論者似乎相反,但上文云病在中脉虛,言內積之實者,脉不宜虛也, 此云病在中脉實堅,言內傷之虛者,脉不宜實堅也,前云病在外脉濇堅, 言外邪之盛者,不宜濇堅,以濇堅為沉陰也,此言病在外脉不實堅,言外邪方熾者, 不宜無力,以不實堅為無陽也,四者之分,總皆正不勝邪之脉,故曰難治, 詞若相友,理則實然,新校正以謂經誤,特未達其妙耳。

(五藏平病死脉胃氣為本)。

素問平人氣論 十三

(夫平心脉來累累如連珠,如循琅玕,曰心平)。

琅玕,按符瑞圖曰,玉而有光者,說文曰,琅玕似珠,脉來中手如連珠,如琅玕者, 言其盛滿滑利,即微鉤之義也,是為心之平脉,前篇脉分四時,已悉五藏平病死脉, 而此則詳言其形也,琅玕,音即干。 (夏以胃氣為本)。

鉤而和也。

(病心脉來,喘喘連屬,其中微曲,曰心病)。

喘喘連屬,急促相仍也,其中微曲,即鉤多胃少之義,故曰心病。

(死心脉來,前曲後居如操帶鉤,曰心死)。

操,持也,前曲者,謂輕取則堅強而不柔,後居者,謂重取則牢實而不動, 如持革帶之鉤,而全失和之氣,是但鉤無胃也,故曰心死。

(平肺脉來厭厭聶聶聶如落榆莢曰肺平)。

厭厭聶聶,眾苗齊秀貌,如落榆莢,輕浮和緩貌,即微毛之義也,是為肺之平脉, ○聶,鳥結切。 (秋以胃氣為本)。

毛而和也。

(病肺脉來,不上不下,如循雞羽,曰肺病)。

不上不下,往來濇滯也,如循雞羽,輕浮而虛也,亦毛多胃少之義,故曰肺病。

(死肺脉來,如物之浮,如風吹毛,肺恐死)。

如物之浮,空虛無根也,如風吹毛,散亂無緒也,亦但毛無胃之義,故曰肺死。

(○平肝脉來,耎弱招招,如揭長竿末稍,曰肝平)。

招招猶迢迢也,揭,高舉也,高揭長竿,梢必柔耎,即和緩弦長之,是為肝之平脉, ○耎,音軟。 (春以胃氣為本)。

弦而和也。

(病肝脉來,盈實而滑,如循長竿,曰肝病)。

盈實而滑,弦之甚過也,如循長竿,無末梢之和耎也,亦弦多胃少之義,故曰肝病。

(死肝脉來,急益勁,如新張弓弦,曰肝死)。

勁,強急也,如新張弓弦,弦之甚也,亦但弦無胃之義故日肝死。

(○平脾脉來,和柔相離,如雞踐地,曰脾平)。

和柔,雍容不迫也,相離,勻淨分明也,如雞踐地,從容輕緩也,此即充和氣, 亦微耎弱之義,是為脾之平脉。 (長夏以胃氣為本)。

耎而和也。

(病脾脉來,實而盈數,如雞舉足,曰脾病)。

實而盈數,強急不和也,如雞舉足,輕疾不緩也,前篇言弱多胃少,此言實而盈數, 皆失中和之氣,故曰脾病。 (死脾脉來,銳堅如鳥之喙,如鳥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

。如鳥之喙,如鳥之距,言堅銳不柔也,如屋之漏,點滴無倫也,如水之流, 去而不返也,是皆脾氣絕而怪脉見,亦但代無胃之義,故曰脾死,○喙,音誨, 嘴也,距,權與切,雞足鉤距也。 (○平腎脉來,喘喘累累如鉤,按之而堅,曰腎平)。

冬脉沉石,故按之而堅,若過於石,則沉伏不振矣,故必喘喘累累,如心之鉤, 陰中藏陽,而得微石之義,是為腎之平脉。 (冬以胃氣本)。

石而和也。

(病腎脉來,如引葛,按之益堅,曰腎病)。

脉如引葛,堅摶牽連也,按之益堅,石甚不和也,亦石多胃少之義,故曰腎病。

(死腎脉來,發如奪索,辟辟如彈石,曰腎死)。

索如相奪,其勁必甚,辟辟如彈石,其堅必甚,即但石無胃之義,故曰腎死, ○愚按十五難所載平病死脉,與本經互有異同,如以厭厭聶聶,如循榆葉為春平, 如雞舉足為夏病,藹藹如車蓋,按之而益大曰秋平,按之蕭索,如風吹毛曰秋死, 上大下兌,濡滑如雀之啄曰冬平,啄啄連屬,其中微曲曰冬病, 來如解索去如彈石曰冬死,此皆與本經之不同者也,至於如引葛,如奪索, 如鳥之喙,如鳥之喙,如鳥之距,耎弱招招,如揭長竿末梢, 喘喘累累如鉤而堅之類,又皆不載不知何故,異同顛倒若此,意者其必有脉, 或別有所謂耶,且難經之義,原出本論,學者當以本經為主。 (三陽脉體)。

素問平人氣象論○十四。

(太陽脉至,洪大以長)。

此言人之脉氣,必隨天地陰陽之化,而為之卷舒也,太陽之氣王於榖甫後六十日, 是時陽氣太盛,故其脉洪大而長也。 (少陽脉至,乍數乍蹴乍短乍長)。

少陽之氣,王於冬至後六十日,是時陽氣尚微,陰氣未退故長數為陽,脉短為陰, 而進退末未定也。 (陽明脉至,浮大而短)。

陽明之氣,王於雨水後六十日,是時陽氣未盛,陰氣尚存,故脉雖浮大, 而仍兼短也,○愚按此論,但言三陽而不及三陰,諸家疑為古文脫簡者是也, 及閱七難所載,則陰陽俱全,其言少陽之至乍大乍小,乍短乍長, 陽明之至浮大而短,太陽之至洪大而長,與此皆同,至謂太陰之至緊大而長, 少陰之至緊細而微,厥陰之至沉短而敦,此三陰三陽之辨,乃氣令必然之理, 盍陰陽有更變脉必隨乎時也,又曰其氣以何月各王幾日,然冬至之後得甲子少陽王, 復得甲子陽明王,復得甲子太陽王,復得甲子太陰王,復得甲子少陰王, 復得甲子厥陰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歲, 此三陽三陰之時日大要也據此二說,則逐節推之可知矣,○又按至真要大論曰, 厥陰之至其脉弦,少陰之至其脉鉤,太陰之至其脉沉,少陽之至大而浮, 陽明之至短而濇,太陽之至大而長,義若與此有不同者,何也, 蓋此篇以寒暑分陰陽,彼以六氣分陰陽也,觀者宜各解其義,詳運氣類三十一。

(六經獨至病脉分治)。

素問經脉別論○十五。

(太陽藏獨至,厥喘,虛氣逆,是陰不足,陽有餘,表裏當俱寫,取之下俞)。

此言藏氣不和,而有一藏太過者,氣必獨至,諸證不同鍼治,亦異也,太陽者, 膀胱經也,太陽獨至,則為厥逆,為喘氣,為虛氣衝逆於上,益胱與腎為裏, 皆水藏也,以水藏而陽氣獨至,則陽有餘陰不足矣,當於二經,取其下俞, 膀胱下俞名束骨,腎經之俞名太谿,腎陰不足而亦寫之,以陽邪俱盛也, 故必表裏兼寫,而後可遏其勢。 (陽明藏獨至,是陽氣重并也,當寫陽補陰,取之下俞)。

陽明者,足陽明胃經也,陽明為十二經脉之海,而行氣於三陽,若其獨至, 則陽氣因邪而重并於本藏,故當寫胃之陽,補脾之陰,而取之下俞也, 陽明之俞名陷谷,太陰之俞名太白。 (少陽藏獨至,是厥氣也,蹻前卒大,取之下俞)。

少陽者,足少陽膽經也,膽經之病連於肝,其氣善逆,故少陽獨至者,是厥氣也, 然厥氣必始於足下,故於蹻前察之,蹻,陽蹻也,屬足太陽經之申脉,陽蹻之前, 乃少陽之經,少陽氣盛則蹻前卒大,故當取少陽之下俞,穴名臨泣,○卒,猝同, 蹻有五音,蹺皎喬腳,又極虐切。 (少陽獨至者,一陽之過也)。

此釋獨至之義,為一藏之太過,舉少陽而言,則太陽陽明之獨至者, 其為三陽二陽之太過可矣,一陽少陽也,○六經次序,詳疾病類七。 (太陰,藏摶者,用心省真,五脉氣少,胃氣不平,三陰也,宜治其下俞,補陽, 寫陰)。 太陰者,足太陰脾經也,摶,堅強之謂,即下文所謂伏鼓也,太陰脾脉,本貴和緩, 今見鼓摶類乎真藏若真藏果見,不可治也,故當用心省察其真, 今太陰藏摶即太陰之獨至,太陰獨至,則五藏之脉氣俱少,而胃氣亦不平矣, 是為三陰之太過也,故宜治其下俞補足陽明之陷谷,寫足太陰之太白。 (一陽獨嘯,少陽厥也,陽并於上,四脉爭張,氣歸於腎,宜治其經絡, 寫陽補陰)。 一陽,當作二陰,少陽,當作少陰詳此上明三陽,下明三陰, 今此復言少陽而不及少陰,新校正疑其誤者是,蓋此前言太陰,後言厥陰, 本節言氣歸於腎,末節復有二陰摶至之文,又按全元起本亦云為少陰厥, 以四者合之,則其為二陰少陰之誤無疑,○二陰者,足少陰腎經也,獨嘯獨熾之謂, 蓋嘯為陽氣所發,陽出陰中,相火上炎,則為少陰熱厥,而陽并於上, 故心肝脾肺四脉為之爭張,而其氣則歸於腎,故曰獨嘯,宜治其表裏之經絡, 而寫足太陽,補足少陰也,太陽經穴名崑崙,絡穴,名飛揚,少陰穴名復溜, 絡穴名大鍾。 (一陰至,厥陰之治也,真虛心,厥氣留簿發為白汗,調食和藥,治在下俞)。

一陰者,足厥陰用經也,至即獨至之義,治,主也,肝邪獨至,真氣必虛, 木火相干,故心為痛,厥氣,逆氣也,逆氣不散,則留薄於經,氣虛不固, 則表為白汗,調和藥食,欲其得宜,用鍼治之,乃在下俞,厥陰之俞,名曰太衝, ○愚按此肩,何以知其皆言足經,蓋以下俞二字為可知也, 亦如熱論篇傷寒言足不言手之義,又如諸經皆言補寫,而惟少陽一陰不言者, 以少陽承三陽而言一陰承三陰而言,因前貫後,義實相同,虛補實寫,皆可理會也, 至若一陰調食和藥一句,蓋亦總結上文而言,不獨一經為然,古經多略,當會其意, ○,音淵,酸疼也。 (帝曰,太陽何象,岐伯曰,象三陽而浮也,帝曰,少陽,藏何象,岐伯曰, 象一陽也,一陽藏者,滑而不實也,帝曰,陽明藏何象,岐伯曰,象太浮也)。 此下復明六經獨至之脉象也,太陽之象三陽者,陽行於表,陽之極也,故脉浮於外, 少陽之象一陽者,陽為陽之裏,陰之表,所謂半表,半裏,陽之微也,故雖滑不實, 陽明雖太陽之裏,而實少陽之表,比之滑而不實者,則大而浮矣,伙仲景曰, 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也,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 義當脉會。 (太陰藏摶,言伏鼓也)。

此即釋上文太陰藏摶之義,伏鼓者,沉伏而鼓擊,即堅摶之,仲景日, 尺寸俱沉細者,太陰受病也。二陰摶至,腎不浮也。二陰,少陰腎經也, 二陰摶而獨至者,言腎但沉而不浮也,詳此明言二陰之脉,而前無二陰之至, 前有一陰之至,而此無一陰之脉,信為古經之脫簡,而上文一陽少陽之誤, 即此節也,仲景曰,尺寸俱沉者,陰受病也,尺寸俱微緩者,厥陰受病也。 (寸口尺脉診諸病)。

素問平人氣象論○十六。

(欲知寸口太過與不及,寸口之脉中手短者,頭痛)。

寸口,氣口也,詳見藏象類十一,短為陽不及,陽不及則陰奏之,故頭痛, 一曰短者,短於下也,脉短於下,則邪并於上,故頭痛,○中,去聲,下同。

(寸口脉中手長者曰足脛痛)。

長為陰不足,陰不足則陽湊之,故足脛痛。

(寸口脉中手促上擊者,曰肩背痛)。

脉來急促而上部擊手者,陽邪盛於上也,故為背痛。

(寸口脉沉而堅者,曰病在中)。

沉為在裏,堅為陰實,故病在中。

(寸口脉浮而盛者,曰病在外)。

浮為在表,盛為陽強,故病在外。

(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熱,及疝瘕少腹痛)。

沉為陽虛弱為陰虛,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故為寒熱也,然沉弱之脉, 多陰少陽,陰寒在下,故為疝為瘕,為少腹痛,下文曰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 當與此參看,瘕,積聚也,○疝,音山,又去聲,瘕,音加,又去聲。 (寸口脉沉而橫,曰脇下有積,腹中有橫積痛)。

橫,急數也,沉主在內,橫主有積,故脇腹有而痛,○仲景曰積者藏病也,不移, 聚者府病也,發作有時展轉痛移可治,諸積大法,脉來細而附骨者,乃積也,寸口, 積在胷中,微出寸口,積在喉中,關上,積在臍旁,上關上,積在心下,微下關, 積在少腹,尺中,積在衝,脉出左,積在左,脉出右,積在右,脉兩出,積在中央, 各以其部處之。 (寸口脉沉而喘,曰寒熱)。

喘,急促也,脉沉而喘,熱在內也,熱在內為寒熱,即諸慄皆屬於火之謂。

(脉盛滑堅者,曰病在外)。

陽脉而堅,故病在外。

(脉小實而堅者,病在內)。

陰脉而堅,故病在內。

(脉小弱以濇謂之久病)。

小弱者氣虛,濇者血少,氣虛血少,病久而然。

(脉滑浮而疾者,謂之新病)。

滑而浮者脉之陽也,陽脉而疾矣,邪之盛也,邪盛勢又張,是為新病。

(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

弦急者陰邪盛,故為疝瘕少腹痛。

(脉滑曰風)。

滑脉流利,陽也,風性動,亦陽也,故脉曰滑風。

(脉濇曰痺)。

濇為陰脉,血不足也,故當病痺。

(緩而滑曰熱中)。

緩因胃熱,滑以陽強,故病熱中,啟玄子曰,緩謂縱緩之狀,非動之遲緩也。

(盛而緊日脹)。

盛中氣滯,緊則邪有餘,故為脹也。

(腎多青脉曰脫血)。

血脫則氣去,氣去則寒凝,凝泣則青黑,故臂見青色,言臂則他可知矣, 即診尺之義。

(尺脉緩濇謂之解)。

尺主陰分,緩為氣衰,濇為血少,故當病解,解者困倦難狀之名也,○, 音跡。 (安臥脉盛,謂之脫血)。

凡脉盛者邪必盛,邪盛者臥必不安,今脉盛而臥,知非氣分陽邪,而為陰虛脫血也, 此亦承上文尺脉而言,凡尺脉盛者多陰虛,故當脫血。 (尺濇脉滑,謂之多汗)。

謂尺膚濇而尺脉滑也,尺膚濇者營血少也,尺滑者陰火盛也,陽盛陰虛,故為多汗, 陰陽別論曰,陽加於陰謂之汗。

(尺寒脉細,謂之後泄)。

尺膚寒者,脾之陽衰,以脾主肌肉四支也,尺脉細者,腎之陽衰, 以腎主二陰下部也,脾腎虛寒,故為後泄。 (脉尺麤常熱者,謂之熱中)。

。尺為真陰不足,常熱為陰火有餘,故謂之熱中也。

(三診六變與尺相應)。

靈樞邪氣府病形篇○十七。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之,見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知其病命曰神, 問其病知其處,命曰工,余願聞見而知之,按而得之,問而極之,為之奈何)。 見色者,望其容貌之五色也按脉者,切其寸口之陰陽也,問病者, 問其所病之緣因也.知是三者,則曰明曰神曰工,而診法盡矣,六十一難曰, 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脉而知之謂之巧, 是謂神聖工巧,蓋本諸此。 (岐伯荅曰,夫色脉與尺之相應也,如桴鼓影響之相應也,不得相失也, 此亦本末根葉之出候也,故根死則葉枯矣,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故知一則為工, 知二則為神,知三則神且明矣。 )。

此言色脉形肉皆當詳察,在色明望,在脉可按,其於形肉,則當驗於尺之皮膚, 蓋以尺之皮膚,診時必見,驗於此而形肉之盛衰,概可知矣,夫有諸中,必形諸外, 故色之與脉,脉之與形肉,亦猶桴鼓影響之相應,本末根葉之候,不相失也, 三者皆當參合,故知三則神且明矣,桴,擊鼓槌也,○桴,孚浮二音。 (黃帝曰,願卒聞之,岐伯荅曰,色青者其脉弦也,赤者其脉鉤也,黃者其脉代也, 白者其脉毛黑者者其脉石)。 肝主木,其色青,其脉弦,心主火,其色赤,其脉鉤,脾主土,其色黃,其脉代, 肺主金,其色白,其脉毛,堅主水,色黑,其脉石,五脉義見前十一。 (見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勝之脉則死矣,得相生之脉則病巳矣)。

不得其脉,言不得其合色之正脉也,相勝之脉,如青色得毛脉,以金剋木之類是也, 相生之脉,如青色得石脉,以水生木之類是也。

(黃帝問於岐伯曰,五藏之所生,變化之病形何如,岐伯荅曰, 先定其五色五脉之應,其病乃可別也,黃帝曰,色脉巳定,別之奈何,岐伯曰, 調其脉之緩急小大滑濇而病變定矣)。 緩急以至數言,小大滑濇以形體言,滑,不濇也,往來流利,如盤走珠,濇, 不滑也,虛細而遲,往來覺難,如雨霑沙,如刀刮竹,六者相為對待,調此六者, 則病變可以定矣,愚按此節以緩急大小滑濇而定病變,謂可總諸脉之綱領也, 然五藏生論則曰小大滑浮沉,及後世之有不同者,如難經則曰浮沉短滑濇, 仲景則曰脉有弦緊孚沉滑濇,此六者名為殘賊,能為諸脉作病也,滑伯仁曰, 大抵提綱要,不出浮沉遲數滑濇之六脉也,所謂不出乎六者,以其足統夫表裏陰陽, 虛實冷熱,風寒濕燥,藏府血氣之病也,浮為陽為表,診為風為虛,沉為陰為裏, 診為濕為實,遲為在藏,為寒為冷,數為在府,為熱為燥,滑為血有餘,濇為獨滯, 此諸說者,詞雖稍異,義實相通,若以愚見言之,蓋總不出乎表裏寒熱實, 六者之辨而巳,如其浮為在表,則散大而芤可類也,沉為在裏,則細小而可類也, 遲者為寒,則徐緩濇結之屬可類,數者為熱,則洪滑疾促之屬可類也,虛者為不足, 則短濡微弱之屬可類也,實者為有餘,則弦緊動革之屬可類,此其大概, 皆亦人所易知者,然即此六者之中,而復有大相懸絕之要,則多不能識也, 夫浮為表矣,而凡陰虛者,脉必浮而無力,是浮不可以概言表,可升散乎, 沉為裏矣,而凡表邪初感之甚者,陰寒束於皮毛,陽氣不能外達,則必先見沉緊, 是沉不可以概言裏,可攻內乎,遲為寒矣,而傷寒初退,餘熱未清,脉多遲滑, 是遲不可以概言寒可溫中乎,數為熱矣,而凡虛損之候,陰陽俱虧,氣血敗亂者, 脉必急數,愈數者愈虛,愈虛者愈數,是數不可以概言熱,可寒涼乎,微細類虛矣, 而痛極壅閉者,脉多伏匿,是伏不可以概言虛,可驟補乎,洪弦類實矣, 而真陰大虧者,必關格倍常,是強不可以概言實,可消伐乎,夫如是者, 是於綱領之中,而復有大綱領者存焉,設不能以四診相參,而欲孟任意, 則未有不覆人於反掌間者,此脉道之所以難言,毫釐不可不辨也。 (黃帝曰,調之奈何,岐伯答曰,脉急者,尺之皮膚亦急,脉緩者,尺之皮膚亦緩, 脉小者尺之皮膚亦治減而少氣,脉大者尺之皮膚亦賁而起,脉滑者尺之皮膚亦滑, 脉濇者尺之膚亦濇,凡此變者,有微有甚)。 調,察也,此正言脉之與尺,若桴鼓影響之相應,而其為變則有微有甚, 蓋甚則病深,微則病淺也,論疾診尺篇曰,審其尺緩急小大滑濇,肉之堅脆, 而病形定矣,義與此同,見下章,○賁,忿奔二音也,沸起也。 (故善調尺者,不待於寸,善調脉者,不待於色,能參合而行之,可以為上工, 上工十全九,行二者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為下工,下工全六)。 此正本末根葉之義也,以尺寸言,則尺為根本,寸為枝葉,以脉色言,則脉為根本, 色為枝葉,故善調尺者,不待於寸,善調脉者,不侍於色也, 然必能合三者而兼行之更為本末皆得,而萬無一失,斯足稱為上工而十可全其九, 若二知一者,不過中下之材,故所全者亦惟六七而巳,然曰六曰七者, 輕易者在前也,曰八曰九者,最難者在後也,易者何難之有,難者豈有易言哉, 此其等差,雖分上下,而成敗之賢不肖,其相去也天壤矣。

(診尺論疾)。

靈樞論疾診尺篇○十八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欲無視色持脉,獨調其尺以言其病,從外知內,為之奈何)。

欲診尺以知藏府,故曰從外知內。

(岐伯曰,審其尺之緩急小大滑濇,肉之堅脆病形定矣)。

寸口之脉,由尺達寸,故但診尺部之脉,其內可知,通身形體,難以盡見, 然肉之盛衰,必形於腕後,故但察尺部之肉,其外可知,是以獨調其尺而病形定矣。 (視人之目窠上微癰,如新臥起狀,其頸脉動,時欬,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 風水膚脹也)。 目窠,目下臥蠶處也,癰壅也,即新起微腫狀,頸脉,人迎脉也,窅而不起, 按之有窩也,是即風水膚脹之外候,風水義見疾病類三十一, 膚脹義見疾病類五十七,○窠,音科,癰,去聲,窅,音夭。 (尺膚滑,其淖澤者風也)。

陽受風氣,故病風者,尺膚滑而淖澤也。

尺肉弱者,解安臥,脫肉者寒熱不治。尺肉弱者肌必消瘦,肉瘦陰虛,當為解, 解者,身體因倦,故卻安臥,無邪而脫肉寒熱者,真陰敗也,故不治。

(尺膚滑而澤脂者風也)。

澤脂,即前淖澤之謂,風者陽氣,陽在肌膚,故滑而澤脂。

(尺膚濇者風痺也)。

尺膚濇者血少,血不能營,故為風痺。

(尺膚麤如枯魚之鱗者水泆飲也)。

如枯魚之鱗,乾濇甚也,以脾土衰而肌肉消,水得乘之,是為泆飲, 又下篇肝脉濇甚為溢飲,○泆,溢同。 (尺膚熱甚,脉盛躁者病溢也,其脉盛而滑者,病且出也)。

尺膚熱者其身必熱,脉盛躁者陽邪有餘故當為溫病若,脉雖盛而兼滑者, 是脉巳不躁而正氣將復,故不久當愈,出,漸愈之謂。

(尺膚寒其脉小者,泄,少氣)。

膚寒脉小,陽氣衰也,故為泄為少氣。

(尺膚炬然,先熱後寒者,寒熬也,尺膚先寒,久大之而熱者,亦寒熱也)。

炬然火熱貌,或先熱而後寒,或先寒而後熱,皆寒熱往來之候。

(肘所獨熱者腰以上熱,手所獨熱者腰以下熱)。

肘,臂髆之節也日曲池以上為肘,肘在上,手在下,故肘應腰上,手應腰下也。

(肘前獨熱者膺前熱肘後獨熱者肩背熱)。

肘前,內廉也,手三陰之所行,故應於膺前,肘後,外廉也,手太陽之所行, 故應於肩背。 (臂中獨熱者腰腹熱)。

肘下為臂,臂在下,故應腰腹。

(肘後麤以下三四寸熱,腸中有蟲)。

肘後麤以下二四寸,謂三里以下,內關以上之所,此陰分也,陰分有熱, 故應腸中有蟲。 (掌中熱者腹中熱,掌中寒者腹中寒)。

掌中者,三陰之所聚,故或熱或寒,皆應於腹中。

(魚上白肉有青血脉者,胃中有寒)。

魚上脉青,胃之寒也,經脉篇亦曰,胃中寒,手魚之脉多青矣,魚義見經絡類二。

(尺炬然熱,人迎大者當奪血,尺堅大,脉小甚,少氣,悗有加,立死)。

尺炬然熱,火在陰也,人迎大者,陽之勝也,故當失血,若尺膚堅大而脉則小甚, 形有餘而氣衰少也,陰虛既極,而煩悗再加,故當立死,○悗,美本切。

(類經五卷終)。

(類經六卷)。

(張介賓類註脉色類,藏脉六變病,刺不同)。

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篇○十九。

(黃帝曰,請問脉之緩急小大滑濇之病形何如。岐伯曰,臣請言五藏之病變也)。

六者為脉之提綱,故帝特舉而問之。

(○心脉急甚者為瘛瘲,微急為心痛引背,食不下)。

急者弦之類,急主風寒,心主血脉,故心脉急甚則為瘛瘲,筋脉引急曰瘛, 弛長曰瘲,弦急之脉多主痛,0故微急為心痛引背,心胷有邪,食當不下也, 大抵弦急之脉當為此等病,故急甚亦可為心痛,微急亦可為瘛瘲, 學者當因理活變可也,餘同此意,○瘛,熾寄係三音,瘲,音縱。

(緩甚為狂笑,微緩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時唾血)。

心氣熱則脉縱緩,故神散而為狂笑,心在聲為笑也,若微緩則為伏梁在心下, 而能升能降,及時為唾血,皆心藏不清也,○伏梁義詳疾病類七十三。

(大甚為喉吤,微大為心痺引背,善淚出)。

心脉大甚,心火上炎也,故喉中吤然有聲,若其微大而為心痺引背,善淚出者, 以手少陰之脉,挾咽喉連目系也,心痺義,詳疾病類六十七,○吤,音介,痺, 音秘。

(小甚為善噦,微小為消癉)。

心脉小甚則陽氣虛而胃土寒,故善噦,若其微小,亦為血脉枯少,故病消癉, 消癉者,肌膚消瘦也,○噦,於決切,癉,音丹,又上去二聲。

(滑甚為善渴,微滑為心疝引臍,小腹鳴)。

心脉滑甚則血熱,血熱則燥,故當為渴,若其微滑則熱在於下,當病心疝而引臍腹, 脉要精微論曰,病名心疝,心為牡藏,小腸為之使,故曰少腹當有形也。

(濇甚為瘖,微濇為血溢,維厥,耳鳴,顛疾)。

心脉濇甚,則血氣滯於上,聲由陽發,滯則為瘖也,微濇為血溢,濇當傷血也, 維厥者,四維厥逆也,以四支為諸陽之本而血衰氣滯也,為耳鳴為顛疾者, 心亦開竅於耳,而心虛則神亂也,○瘖,音音,聲瘂也。

(○肺脉急甚為癲疾,微急為肺寒熱,怠惰,欬唾血,引腰背胷,若鼻息肉不通)。

肺脉急甚,風邪勝也,木反乘金,故主癲疾,若其微急,亦以風寒有餘,因而致熱, 故為寒熱怠惰等病。

(緩甚為多汗,微緩為痿瘻偏風頭以下汗出不可止)。

肺脉緩甚者,皮毛不固,故表虛而多汗,若其微緩,而為痿瘻偏風,頭下汗出, 亦以陽邪在陰也。

(大甚為脛腫,微大為肺痺引胷背,起惡日光)。

肺脉大甚者,心火爍肺,真陰必涸,故為脛腫,若其微大,亦由肺熱, 故為肺痺引胷背,肺痺者,煩滿喘而嘔也,起畏日光,以氣分火盛而陰精衰也。

(小甚為泄,微小為消癉)。

脉小甚,則陽氣虛而府不固,病當為泄,若其微小,亦以金衰,金衰則水弱, 故為消癉。

(滑甚為息賁上氣,微滑為上下出血)。

肺脉滑甚者,氣血皆實熱,故為息賁上氣,息賁,喘急也,若其微滑, 亦為上下出血,上言口鼻,下言二陰也,○賁,音奔。

(濇甚為嘔血,微濇為鼠瘻在頸支腋之間,下不勝其上,其應善痠矣)。

濇脉因於傷血,肺在上焦,故濇甚當為嘔血,若其微濇,氣當有滯, 故為鼠瘻在頸腋間,氣滯則陽病,血傷則陰虛,故下不勝其上,而足膝當痠軟也, ○痠,音酸。

(○肝脉急甚者為惡言,微急為肥氣在脇下,若覆杯)。

肝脉急甚,肝氣強也,肝強者多怒少喜,故言多嗔惡也,若其微急,亦以木邪傷土, 故為肥氣在脉下,脉下者肝之經也,○愚按五十六難曰,肝之積名曰肥氣, 在左脉下,其義本此,然難經以木王東方,故言左脉,而此節本無左字。

(緩甚為善嘔,微緩為水瘕痺也)。

緩為脾脉,以肝脉而緩甚,木土相克也,故善嘔,若微緩而為水瘕為痺者, 皆土為木制,不能運行而然,水瘕,水積也,○瘕,加駕二音。

(大甚為內癰,善嘔衂,微大為肝痺陰縮,欬引小腹)。

肝脉大甚,肝火盛也,木火交熾,故為內癰,血熱不藏,故為嘔脉, 若其微大而為肝痺,為陰縮,為欬引小腹,皆以火在陰分也, 肝痺義見疾病類六十七,○衂,泥六切,鼻血也。

(小甚為多飲,微小為消癉)。

肝藏血,肝脉小甚則血少而渴,故多飲,若其微小,亦以陰虛血燥而為消癉也。

(滑甚為疝微滑為遺溺)。

肝脉滑甚者熱壅於經,故為疝,若其微滑而為遺溺, 以肝火在下而疎泄不禁也○同,溺,尿同。

(濇甚為溢飲,微濇為瘛攣筋痺)。

肝脉濇甚,血衰滯也,肝木不足,土反乘之,故濕溢支體,是為溢飲, 若其微濇而為瘛攣為筋痺,皆血不足以養筋也,○瘛,翅係二音,攣,音戀, 筋急縮也。

(○脾脉急甚為瘛瘲,微急為膈中,食飲入而還出,後沃沬)。

脾脉急甚,木乘土也,脾主支體而風氣客之,故為瘛瘲,若其微急, 亦為肝邪侮脾脾不能運而膈食還出,土不制水而復多涎沬也。沃,音屋,水汪然貌。

(緩甚為痿厥,微緩為風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無病)。

脾脉宜緩,而緩甚則熱,脾主肌肉四支,故脾熱則為肉痿,及為厥逆, 若微緩而為風痿四支不用者,以土弱則生風也,痿弱在經而藏無恙, 故心慧然若無病。

(大甚為擊仆,微大為疝氣,腹裏大,膿血在腸胃之外)。

脾主中氣,脾脉大甚為陽極,陽極則陰脫,故如擊而仆地,若甚微大為疝氣, 以濕熱在經,而前陰為太陰陽明之所合也,腹裏大者,以膿血在腸胃之外, 亦脾氣壅滯所致。

(小甚為寒熱,微小為消癉)。

脾脉小者,以中焦之陽氣不足,故甚則為寒熱,而微則為消癉。

(滑甚為癃,微滑為蟲毒蛕蝎腹熱,)。

脾脉滑甚,太陰實熱也,太陰合宗筋,故為癃疝,若其微滑,濕熱在脾, 濕熱薰蒸,故生諸蟲,及為腹熱,○,同,癃,閭中切,蛕,蚘同,音回,蝎, 音歇。

(濇甚為腸,微濇為內,多下膿血)。

脾脉濇甚而為腸,微濇而為內,及多下膿血者,以濇為氣滯血傷, 而足太陰之別,入絡腸胃也,腸內,遠近之分耳,一曰下腫病,蓋即疝漏之屬。

(○腎脉急甚為骨癲疾,微急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後)。

腎脉急甚者,風寒在腎,腎主骨,故為骨癲疾,若微急而為沉厥足不收者, 寒邪在經也,為奔豚者,寒邪在藏也,為不得前後者,寒邪在陰也, ○按五十六難曰,腎之積名曰奔豚,發於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 其義本此,○骨癲疾義,詳鍼刺類三十七。

(緩甚為折脊,微緩為洞,洞者食不化,下嗌還出)。

腎脉緩甚者陰不足,故為折脊,以足少陰脉貫脊循脊內也,若其微緩,腎氣亦虧, 腎虧則命門氣衰,下焦不化,下不化則復而上出,故病為洞,而食入還出也。

(大甚為陰痿,微大為石水,起臍巳卜至小腹,腄腄然上至胃腕,死不治)。

腎脉大甚,水虧火王也,故為陰痿,若甚微大,腎陰亦虛,陰虛則不化, 不化則氣停水積而為石水,若至胃脘則水邪盛極,反乘土藏,泛濫無制,故死不治, 石水義見後二十四,○腄,音垂,重墜也,腕,當作脘。

(小甚為洞泄,微小為消癉)。

腎脉小甚則元陽下衰,故為洞泄,若其微小,真氣亦虧,故為消癉。

(滑甚為癃,微滑為骨痿,坐不能起,起則目無所見)。

腎脉滑甚,陰火盛也,故為癃,癃,膀胱不利也,,疝也,若其微滑, 亦由火王,火王則陰虛,故骨痿不能起,起則目暗無所見。

(濇甚為大癰,微濇為不月沉痔)。

腎脉濇者為精傷,為血少,為氣滯,故甚則為大癰,微則為不月,為沉痔。

(○黃帝曰,病之六變者,刺之奈何,岐伯荅曰,諸急者多寒)。

急者,弦緊之謂。仲景曰,脉浮而緊者,名曰弦也,緊則為寒,成無巳曰, 緊則陰氣勝,故凡緊急之脉多風寒,而氣化從乎肝也。

(緩者多熱) 緩者,縱緩之狀,非後世遲緩之謂。仲景曰,緩則陽氣長,又曰緩者胃氣有餘, 故凡縱緩之脉多中熱,而氣化從乎脾胃也。

(大者多氣少血)。

大為陽有餘,陽盛則陰衰,故多氣少血,仲景曰若脉浮大者,氣實血虛也, 故脉之大者多浮陽而氣化從乎心也。

(小者血氣皆少)。

小者近於微細,在陽為陽虛,在陰為陰弱,脉體屬陰而化從乎腎也。

(滑者陽氣盛,微有熱)。

滑脉為陽,氣血實也,故為陽氣盛而微有熱,仲景曰,滑者胃氣實,玉機真藏論曰, 脉弱以滑,是有胃氣,故滑脉從乎胃也。

(濇者多血少氣,微有寒)。

濇為氣滯,為血少,氣血俱虛則陽氣不足,故微有寒也,仲景曰,濇者榮氣不足, 亦血少之謂,而此曰多血似乎有誤,觀下文,刺濇者無令其血出少可知矣, 濇脉近毛,故氣化從乎肺也。

(是故刺急者脉內而久留之)。

急多寒從陰而難去也,○,內納同。

(刺緩者,淺內而疾發鍼以去熱,)。

緩者多熱,熱從陽而易散也。

(刺大者,微寫其氣無出其血)。

大者多陰虛,故無出其血。

(刺滑者疾發鍼而淺內之,以寫其陽氣而去其熱)。

與刺緩者略同。

刺濇者,必中其脉,逆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巳發鍼,疾按其痏, 無令其血出以和其脉)。 脉濇者氣血俱少,難於得氣,故宜必中其脉,而察其逆順,久留疾按而無出其血, 較之諸刺更宜詳慎者,以脉濇本虛而恐傷其真氣耳,○循,音巡,摩按也,痏, 委偉二音,刺瘢也。

(諸小者,陰陽形氣俱不足,勿取以鍼而調以其藥也)。

脉小者為不足,勿取以鍼,可見氣血俱虛者,必不宜刺,而當調以甘藥也, ○愚按此節陰陽形氣俱不足者,調以甘藥,甘之一字,聖人用意深矣, 蓋藥食之入必先脾胃,而後五藏得稟其氣,胃氣強則五藏俱盛,胃氣弱則五藏俱衰, 胃屬土而喜甘故中氣不足者,非甘溫不可,土強則金王,金王則水充, 此所以土為萬物之母,而陰陽俱虛者,必調以甘藥也,雖至真要等論所列五味, 各有補寫,但彼以五行生克之理,推衍而言,然用之者,但當微兼五味, 而以甘為主,庶足補中,如四季無土氣不可,五藏無胃氣不可,而春但微弦, 夏但微鉤之義皆是也,觀陰陽應象大論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故氣味之相宜於人者,謂之為補則可,若用苦劣難堪之味,而求其能補,無是理也, 氣味攻補之學,大有妙處,倘不善於調和,則開手便錯,此醫家第一著要義。

(摶堅耎散為病不同)。

素問脉要精微論○二十。

(心脉摶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

摶,謂弦強摶擊於手也,心脉摶堅而長者,肝邪乘心,藏氣虧甚而失和平之氣也, 手少陰脉從心系上挾咽,故令舌卷不能言。○愚按,摶擊之脉,皆肝邪盛也, 肝本屬木,而何五藏皆畏之,蓋五藏皆以胃氣為本,脉無胃氣則死, 凡木強者土必衰,脉摶者胃多敗,故堅摶為諸藏所忌,茲心脉摶堅而長者, 以心藏之胃氣不足而邪有餘也,摶之微則邪亦微,搏之甚則幾於真藏矣, 故當以摶之微甚,而察之淺深,後四藏者放此。

(其耎而散者當消環自已) 若證如前而脉則耎散者,心氣將和也,消盡也,環周也, 謂期盡一周而病自巳矣○耎音軟。

(肺脉搏堅而長,當病唾血,其耎而散者,當病灌汗,至不復散發也)。

肺脉摶堅而長,邪乘肺也,肺系連喉,故為唾血,若耎而散,則肺虛不歛, 汗出如水,故云灌汗,汗多亡陽,故不可更為發散也。

(肝脉摶堅而長,色不青,當病墜,若摶,因血在脇下,令人喘逆,其耎而散, 色澤者,當病溢飲,溢飲者,渴暴多飲,而易入肌皮腸胃之外也)。 肝脉摶堅而長,肝自病也,藏病於中,色必外見,其當青而不青者, 以病不在藏而在經也,必有墜傷,若由摶擊,則血停脇下而氣不利,故令人喘逆, 若其耎散,則肝木不足脾濕勝之,濕在肌膚故顏色光澤,病為溢飲, 又肝脉濇甚為溢飲,義見前章

(胃脉摶堅而長其色赤,當病折髀,其耎而散者,當病食痺)。

胃脉摶堅,木乘土也,加之色赤,則陽明火盛,木火交熾,胃經必傷,陽明下行者, 從氣衝下髀抵伏免,故病髀如折也,若耎而散者,胃氣本虛,陽明支別上行者, 由大迎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鬲,屬胃絡脾,故食即氣逆滯悶不行而為食痺, 又食痺義詳運氣類二十八。

(脾脉摶堅而長,其色黃,當病少氣,其耎而散,色不澤者,當病足胻腫, 若水狀也)。

邪脉乘脾,脾氣必衰,脾虛無以生血,故本藏之色見於外,脾弱不能生肺, 故為少氣,若其耎散而色不澤者,尤屬脾虛,脾經之脉從拇指上內踝前廉, 循胻骨後,交出厥陰之前,故病足胻腫,若水狀者,以脾虛不能制水也。

(腎脉摶堅而長,其色黃而赤者,當病折腰,其耎而散者,當病少血, 至令不復也)。 邪脉干腎,腎氣必衰,其色黃赤,為火土有餘而腎水不足,故病腰如折也, 若其耎散,腎氣本虛,腎主水以生化津液,令腎氣不化故病少血,本原氣衰, 故令不能遽復,○愚按,本篇五藏脉病,一曰摶堅而長,一曰耎而散,而其為病, 多皆不足何也,蓋摶堅而長者,邪勝乎正,是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也,耎而散者, 本原不足,是謂正氣奪則虛也,一以有邪而致虛,一以無邪本虛,虛雖若一, 而病本不同,所當辨也。

(帝曰,診得心脉而急,此為何病,病形何如,岐伯曰,病名心疝, 少腹當有形也)。 心為牡藏,氣本屬陽,令脉緊急,陰寒勝也,以陽藏而為陰勝,故病心疝, 心疝者形在少腹,而實以寒乘少陰所致。

(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心為牡藏,小腸為之使,故曰少腹當有形也)。

牡,陽也,心屬火而居於鬲上,故曰牡藏,心與小腸為表裏,故脉絡相通而為之使, 小腸居於少腹,故少腹當有形也,○使,上聲,(帝曰,診得胃脉病形何如, 岐伯曰,胃脉實則脹,虛則泄)。 實為邪有餘故脹滿,虛為正不足故泄利。

(諸脉證診法)。

素問脉要精微論○二十一。

(夫脉者血之府也)。

府,聚也,府庫之謂也,血必聚於經脉之中,故刺志論曰,脉實血實,脉虛血虛也, 然此血字,實兼氣為言,非獨指在血也,故下文曰,長則氣治,短則氣病, 又如逆順篇曰,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氣之虛實有餘不足也,義可知矣。

(則氣治)。

氣充和也。

(短則氣病)。

氣不足也。

(數則煩心。)。

火熱盛也。

(大則病進)。

邪方張也。

(上盛則氣高)。

寸為上,上盛者邪壅於上也,氣高者喘滿之謂。

(下盛則氣脹)。

關尺為下,下盛者邪滯於下,故腹為脹滿。

(代則氣衰)。

脉多變更不常者曰代,氣虛無主也。

(細則氣少)。

脉來微細,正氣不足也。

(濇則心痛)。

濇為血少氣滯,故為心痛。

(渾渾革至如涌泉,病進而色獘,緜緜其去如弦絕死)。

渾渾,濁亂不明也,革至,如皮革之堅脉也,湧泉,其來汨汨無序,但出不返也, 若得此脉而病加日進,色加憔獘,甚至緜緜如寫漆及如弓弦之斷絕者,皆真氣巳竭, 故死,○緜,音眠,鞭,硬同。

(○麤大者陰不足陽有餘,為熱中也)。

麤大者浮洪之類,陽實陰虛,故為內熱。

(來疾去徐,上實下虛,為厥巔疾)。

來疾者,其來急也,去徐者,其去緩也,上實者寸盛也,下虛者尺弱也, 皆陽強之脉故為陽厥頂巔之疾,○滑伯仁曰,察脉須識上下來去至止六字, 不明此六字,則陰陽虛實不別也,上者為陽,來者為陽,至者為陽,下者為陰, 去者為陰,止者為陰,上者自尺部上於寸口,陽生於陰也,下者自寸口下於尺部, 陰生於陽也,來者自骨肉之分而出於皮膚之際,氣之升也, 去者自皮膚之際而還於骨肉之分,氣之降也,應曰至息曰止也。

(來徐去疾,上虛下實,為惡風也,故中惡風者,陽氣受也)。

來之徐,上之虛者,皆陽不足也,陽受風氣,故陽虛者必惡風,而惡風之中人, 亦必陽氣受之也,○惡上,去聲,下入聲。

(有脉俱沉細數者,少陰厥也)。

沉細者,腎之脉體也,兼數則熱,陰中有火也,故為少陰之陽厥。

(沉細數散者,寒熱也)。

沉細為陰,數散為陽,陰脉數散,陰不固也,故或人之陰,或出之陽, 而為往來寒熱。

(浮而散者為眴仆)。

浮者陰不足,散者神不守,浮而散者陰氣脫,故為眴仆也,○眴雄絹切,眩運也, (諸浮不躁者,皆在陽則為熱其有躁者在手)。

脉浮為陽,而躁則陽中之陽,故但浮不躁者,皆屬陽脉未免為熱,若浮而兼躁, 乃為陽極,故當在手,在手者,陽中之陽,謂手三陽經也,此與終始篇,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陽義同,詳見鍼刺類二十九。

(諸細而沉者,皆在陰,則為骨痛,其有靜者在足)。

沉細為陰,而靜則陰中之陰,故脉但沉細者,病在陰分,當為骨痛,若沉細而靜, 乃為陰極,故當在足,在足者,陰中之陰,謂足三陰經也。

(數動一代者病在陽之脉也洩及便膿血)。

數動者陽脉也,數動一代者,陽邪傷其血氣也,故為洩及便膿血。洩,○泄同, (諸過者切之濇者陽氣有餘也,滑者陰氣有餘也)。

脉失其常過,可因切而知也,陽有餘則血少,故脉濇,陰有餘則血多,故脉滑。

(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

陽有餘者陰不足也,故身熱無汗,陰有餘者陽不足也,故多汗身寒,以汗本屬陰也。

(陰陽有餘則無汗而寒)。

陽餘無汗,以表實也,陰餘身寒,以陰盛也,陰陽有餘,陰邪實表之謂也。

(推而外之,內而不外,有心腹積也)。

此下言病法,當推求於脉以決其疑似也,凡病若在表而欲求之於外矣, 然脉則沉遲不浮,是在內而非外,故知其心腹之有積也,○推,音吹, 諸釋作推動之推者非。

(推而內之,外而不內,身有熱也)。

凡病若在裏而欲推求於內矣,然脉則浮數不沉,是在外而非內,故知其身之有熱也。

(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

凡推求於上部,然脉止見於上,而下部則弱,此以有升無降,上實下虛, 故腰足為之清冷也。

(推而下之,下而不上,頭項痛也)。

凡推求於下部,然脉止見於下而上部則虧,此以有降無升,清陽不能上達, 故為頭項痛也,或以陽虛而陰湊之,亦為頭項痛也,○按此二節, 甲乙經以上而不下,作下而不上,下而不上,作上而不下,似與上文相類而順, 但既曰下而不上,則氣脉在下,何以腰足反清,且本經前二節反言之, 後二節順言之也,一反一順,兩得其義,仍當以本經為正。

(按之至骨,脉氣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痺也)。

按之至骨,沉陰勝也,脉氣少者,血氣衰也,正氣衰而陰氣盛,故為是病, 痺義見疾病類六十七。

關格。

二十二。

(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陽,二盛病在太陽,三盛病在陽明,四盛巳上為格陽)。

素問六節藏象論○人迎,足陽明胃脉也,在頸下夾結喉旁一寸五分,一盛二盛, 猶言一倍二倍,謂以人迎寸口相較,或此大於彼,或彼大於此, 而有三倍四倍之殊也,禁服篇月寸口主中,人迎主外,兩者相應俱往俱來, 若繩大小齊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命曰平人, 故人迎寸口而至於盛衰相倍者,乃不免於病矣,然人迎候陽,故一盛在少陽, 膽與三焦也,二盛在太陽,膀胱小腸也,三盛在陽明,胃與大腸也,四盛巳上者, 以陽脉盛極而陰無以通,故曰格陽,○此義終始禁服二篇,分別尤詳, 見鍼刺類二十八九,又經脉篇所載亦明,見疾病類十。

(寸口一盛病在厥陰,二盛病在少陰三盛病在太陰,四盛巳上為關陰)。

寸口,手太陰肺脉也,寸口候陰,故一盛在厥陰,肝與心主也,二盛在少陰, 心與腎也,三盛在太陰,脾與肺也,四盛巳上者,以陰脉盛極而陽無以交, 故曰關陰,終始禁服二篇,詳義同前。

(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巳上為關格,關格之脉羸不能極於天地之精氣則死矣)。

俱盛四倍巳上,謂盛於平常之脉四倍也,物不可以過盛,盛極則敗, 凡脉盛而至於關格者,以陰陽離絕,不能相營,故至羸敗,極,盡也,精氣, 天稟也,言不能盡其天年而夭折也,脉度篇曰,邪在府則陽脉不和, 陽脉不和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陽氣盛矣,陽氣太盛則陰不利,陰脉不利則血留之, 血留之則陰氣盛矣,陰氣太盛則陽氣不能榮也,故曰關,陽氣太盛則陰氣弗能榮也, 故曰格,陰陽俱盛,不得相榮,故曰關格,關格者,不得盡期而死也, ○愚按關格脉證,本經垂訓極明,世人病此不少,而歷代醫師, 每各立名目以相傳訓,甚至并其大義而失之,其謬甚矣,夫所謂關格者,陰陽否絕, 不相榮運,垂脉離敗之候也,故人迎獨盛者,病在三陽之府也,寸口獨盛者, 病在三陰之藏也,蓋太陰行氣於三陰,而氣口之脉亦太陰也,陽明行氣於三陽, 而人迎之脉,在結喉之傍也,故古法診三陽之氣於人迎,診三陰之氣於寸口, 如四時氣篇曰,氣口候陰,人迎候陽,正此謂也,其於關格之證, 則以陰陽偏盛之極,而或見於人迎,或見於氣口,皆孤陽之逆候,實真陰之敗竭也, 故六府之陰脫者曰格陽,格陽者,陽格於陰也,五藏之陰脫者曰關陰,關陰者, 陰拒乎陽也,藏府之陰俱脫,故云關格,然既曰陰陽關格,必其彼此否絕, 似當陰陽對言,而余皆謂之陰脫者何也,正以脉盛之極為無陰,無陰則無根, 而孤陽浮露於外耳,凡犯此者,必死無疑,余嘗於蒯司馬田宗伯輩見之, 其脉則堅盛至極,其證則喘息日增,甚至手頸通身之脉,俱為振動不巳, 皆酒色傷精所致,終至不救,故本神篇曰,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傷, 傷則失守而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其即關陰格陽之謂歟, ○又按關格之脉,如六節藏象,脉度,終始,禁服,經脉等篇,言之再四, 蓋恐其難明,故宣而又宣,誠重之也,而後世諸賢,鮮有得其旨者,豈皆未之察耶, 夫人迎在頭,係陽明表脉,故人迎倍大者曰格陽,寸口在手,係太陰裏脉, 故寸口倍大者曰關陰,此以陰陽否絕,氣不相營,故名關格,不可易也,而三難曰, 脉有太過,有不及,有陰陽相乘,有覆有溢,有關有格,何謂也,然關之前者, 陽之動也,脉當見九分而浮,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遂上魚為溢, 為外關內格,此陰乘之脉也,關以後者,陰之動也,脉當見一寸而沉, 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遂入尺為覆,為內關外格,此陽乘之脉也, 故仲景宗之曰,在尺為關,在寸為格,關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夫人迎四倍, 寸口四倍,既非尺寸之謂,而曰吐逆者,特隔食一證耳,曰不得小便者, 特癃閉一證耳,二證未必至死,何兩經諄諄特重之若是耶,繼自王叔和以後, 俱莫能辨,悉以尺寸言關格,而且云左為人迎,右為氣口,以致後世惑亂, 遂并陰陽表裏大義,盡皆失之,迨及東垣之宗脉經者,則亦以左為人迎,右為氣口, 曰氣口之脉大四倍於人迎,此清氣反行濁道也,故曰格,人迎之脉,大四倍於氣口, 此濁氣反行清道也,故曰關,其宗仲景者,則亦曰格則吐逆,關則不便,甚至丹溪, 則特立關格一門,曰此證多死,寒在上,熱在下,脉兩寸俱盛四倍以上, 夫兩寸俱盛四倍,又安得為寒在上熱在下耶,其說愈乖,其義愈失,致使後學茫然, 莫知所辨,欲求無悞,其可得乎,獨近代馬玄臺知諸子之非,而謂關格之義, 非隔食癃閉之證,曰嗚呼痛哉,軒岐之旨乎,秦張王李朱,後世業醫者所宗, 尚與內經渺然如此,況能使後世下工,復知關格為脉體而非病名也, 又焉能決關格脉之死生,治關格脉之病證,及治隔證閉癃證而無謬也哉, 此馬子之言誠是矣,然觀其諸篇之註,則亦未詳經義,謬宗叔和,仍以左為人迎, 右為氣口,竟置陽明胃脉於烏有,而仍失本經表裏陰陽根本對待之義, 此其復為誤也,故於陰陽別論中,三陽在頭,三陰在手之義,竟皆謬註,嗚呼, 玄臺哀前人之誤,而余復哀其誤,所謂後人而復哀後人也,使余之後人, 又復有哀余之誤者,余誠不自知其非,而今日之言乃又不如無矣。

(○岐伯曰,反四時者,有餘為精不足為消)。

素問脉要精微論○此言四時陰陽,脉之相反者,亦為關格也,禁服篇曰, 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命曰平人,以人迎為陽脉而主春夏, 寸口為陰脉而主秋冬也,若其反者,春夏氣口當不足而反有餘, 秋冬人迎當不足而反有餘,此邪氣之有餘,有餘者反為精也, 春夏人迎當有餘而反不足,秋冬寸口當有餘而反不足,此血氣之不足, 不足者日為消也。

(應太過不足為精,應不足有餘為消,陰陽不相病名曰關格)。

如春夏人迎應太過,而寸口之應不足者反有餘而為精,秋冬寸口應太過, 而人迎之應不足者反有餘而為精,是不足者為精也,春夏寸口應不足, 而人迎應有餘者反不足而為消,秋冬人迎應不足,而寸口應有餘者反不足而為消, 是有餘者為消也,應不足而有餘者,邪之日盛,應有餘而不足者,正必日消, 若此者,是為陰陽相反,氣不相營,皆名關格,○前二應字,平聲,後一應字, 去聲。

孕脉。

二十三。

(婦人手少陰脉動甚者,任子也)。

素問平人氣象論○手少陰,心脉也,脉要精微論曰,上附上,左外以候心, 故心脉當診於左寸,動甚者,流利滑動也,心生血,血王乃能胎,婦人心脉動甚者, 血王而然,故當妊子,啟玄子云,手少陰脉,謂掌後陷者中,當小指動而應手者也, 蓋指心經之脉,即神門穴也,其說甚善,然以余之驗,左寸亦應,○任,妊同, 孕也。

(○陰摶陽別謂之有子)。

素問陰陽別論○陰,如前手少陰也,或兼足少陰而言亦可,蓋心主血,腎主子宮, 皆胎孕之所主也,摶摶擊於手也,陽別者,言陰脉摶手,似乎陽邪,然其鼓動滑利, 本非邪脉,蓋以陰中見陽而別有和調之象,是謂陰摶陽別也,腹中論曰, 何以知懷子之且生也,曰身有病而無邪脉也,亦此之義,王氏脉經曰, 尺中之脉按之不絕,法妊娠也,滑伯仁曰,三部脉浮沉正等,無他病而不月者妊也, ○愚按妊子有子之義,乃男子女子之通稱,蓋本經以孕育為言,而於男女皆稱子, 非男曰子而女則否也,後世以此為男子者非,然本經未分男女,而男女之別將何如, 考之叔和脉經曰,左疾為男,右疾為女,又曰,左手沉實為男,右手浮大為女, 又曰尺脉左偏大為男,右偏大為女,又曰,得太陰脈為男,得太陽脈為女, 太陰脉沉,太陽脉浮,自後凡言妊脉者,總不出此,及滑伯仁則曰,左手尺脉, 洪大為男,沉實為女,近代徐東臯曰,男女之別,須審陰陽,右肺盛,陰狀多, 俱主弄瓦,左人盛,陽狀多,俱主弄璋,備察諸義,固巳詳盡,然多彼此矛盾, 難以憑據,若其不易之理,則在陰陽二字,以左右分陰陽則左為陽右為陰, 以寸尺分陰陽則寸為陽尺為陰,以脉體分陰陽則鼓摶沉實為陽,虛弱浮澀為陰, 諸陽實者為男,諸陰虛者為女,庶為一定之論,然猶當察孕婦之強弱老少, 及平日之偏左偏右,尺寸之素強素弱,斯足以盡其妙也。

(諸經脉證死期)。

(素問大奇論全)。

○二十四

(肝滿腎滿肺滿,皆實即為腫)。

滿,邪氣壅滯而為脹滿也,此言肝腎肺經,皆能為滿若其脉實,當為浮腫, 而辨如下文也。

(肺之雍喘而兩胠滿)。

肺居膈上,其系出橫出腋下,故肺雍則喘而兩胠滿,○雍,壅同,胠,音區, 腋下脇也。

(肝雍兩胠滿,臥則驚不得小便)。

肝經之脉環陰器,布脇肋,故肝雍則兩胠滿而不得小便,肝主驚駭,臥則氣愈雍, 故多驚也。

(腎雍胠下至少腹滿,脛有大小,髀胻大,跛易偏枯)。

腎脉循內踝之後,上腨,出膕內廉,上股內屬腎絡膀胱而上行, 故腎經雍則胠下至少腹脹滿也,足脛或腫或消,是謂大小,自髀至胻, 或為大或為跛或掉易無力,或偏枯不用,是皆腎經雍滯, 不能運行所致○胠下諸本皆作腳下,甲乙經作胠下者是,今從之,○髀,音皮,胻, 音杭。

(心脉滿大癇瘛筋攣)。

心脉滿大,火有餘也,心主血脉,火盛則血涸,故癇瘛而筋攣,○癇,音閑, 癲癇也,瘛,音熾,抽搐也,攣,音戀,拘攣也下同。

(肝脉小急脉瘛筋攣)。

肝藏血,小為血不足,急為邪有餘,故為是病,夫脉瘛筋孿病一也, 而心肝一經皆有之,一以內熱,一以風寒,寒熱不同,血衰一也,故同有是病。

(肝脉騖暴,有所騖駭,脉不至若瘖,不治自巳)。

騖,馳驟也,暴,急疾也,驚駭者肝之病,故肝脉急亂者,因驚駭而然, 甚有脉不至而聲瘖者,以猝驚則氣逆,逆則脉不通,而肝經之脉循喉嚨, 故聲瘖而不出也,然此特一時之氣逆耳,氣通則愈矣,故不治自巳,○騖,音務, 瘖音音,聲不出也。

(腎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為瘕)。

三脉細小而急,陰邪聚於陰分也,故當隨三經之位而為瘕,○瘕,音加,又去聲, 癥瘕也。

(腎肝并沉為石水,并浮為風水)。

此言水病之有陰陽也,腎肝在下,肝主風,腎主水,肝腎俱沉者,陰中陰病也, 當病石水,石水者,凝結少腹,沉堅在下也,肝腎俱浮者,陰中陽病杝,當病風水, 風水者,遊行四體,浮泛於上也,諸篇水證詳義,當考會通類水脹證。

(并虛為死)。

腎為五藏之根,肝為發生之主,根本空虛,有表無裏也,故當死。

(并小弦欲驚)。

肝腎并小,真陰虛也,小而兼弦,木邪勝也,氣虛膽怯故為欲驚。

(腎脉大急沉,肝脉大急沉,皆為疝)。

疝者,寒氣結聚所為,脉急者挾肝邪,脉沉者在陰分,沉急而大,陰邪盛也, 肝腎之脉絡小腹,結於陰器,寒邪居之,故當病疝,○愚按疝病乃寒挾肝邪之證, 或結於少腹,或結於睪丸,或結於睪丸之左右上下,而筋急絞痛,脉必急摶者, 多以寒邪結聚陰分,而挾風木之氣也,如四時刺逆從論曰,肺風疝脾風疝之類, 皆兼一風字,其必挾肝邪可知,○疝,音訕,睪,音高,陰丸也。

(心脉摶滑急為心疝,肺脉沉摶為肺疝)。

病疝而心脉摶滑急者,寒挾肝邪乘心也,肺脉沉摶者,寒挾肝邪乘肺也。

(三陽急為瘕,三陰急為疝)。

三陽,手足太陽經也,三陰,手足太陰經也,邪聚三陽為瘕聚,邪聚三陰為疝氣, 凡脉急者皆邪盛也,前言肝腎心肺而此言脾經,所以五藏皆有疝。

(二陰急為脉厥,二陽急為驚)。

二陰,少陰也,二陽,陽明也,脉急者為風寒,邪乘心腎,故為脉為厥,木邪乘胃, 故發為驚,陽明脉解篇曰,胃者土也,故聞木音而驚,土惡木也,是亦此義。

(脾脉外鼓沉為腸澼,久自巳)。

沉為在裏而兼外鼓者,邪不甚深,雖為腸澼,久當自巳,腸澼,下痢也, 凡心肝脾腎,皆主陰分,或寒濕,或熱,各有所傷,乃自大腸下血,均謂為腸澼, ○澼,音劈。

(肝脉小緩為腸澼易治)。

肝脉急大則邪盛難愈,今脉小緩,為邪輕易治也。

(腎脉小摶沉為腸澼下血,溫身熱者死)。

腎居下部,其脉本沉,若小而摶,為陰氣不足而陽邪乘之,故為腸澼下血, 若其血溫身熱者,邪火有餘,真陰喪敗也,故當死。

(心肝澼亦下血,二藏同病者可治)。

心生血,肝藏血,故二藏之澼亦下血,而不獨腎也,然心肝二藏, 木火同氣故同病者為順而可治,若肝脾同病,是為土敗木賊,其難治也明矣。

(其脉小沉濇為腸澼,其身熱者死,熱見七日死)。

心肝之脉,小沉而濇,以陰不足而血傷也,故為腸澼,然脉沉細者不當熱, 今脉小身熱是為逆,故當死,而死於熱見七日者,六陰敗盡也。

(胃脉沉鼓濇,胃外鼓大,心脉小堅急,皆鬲偏枯)。

沉鼓濇,陽不足也,外鼓大,陰受傷也,小堅而急,陰邪勝也,胃為水穀之海, 心為血脉之主,胃氣既傷,血脉又病,故致上下否鬲,半身偏枯也。

(男子發左,女子發右,不瘖舌轉可治,三十日起)。

男子左為逆,右為從,女子右為逆,左為從,今以偏枯而男子發左,女子發右, 是逆證也,若聲不瘖,舌可轉,則雖逆於經,未甚於藏,乃為可治,而一月當起, 若偏枯而瘖者,腎氣內竭而然,其病必甚,如脉解篇曰,內奪而厥,則為瘖脉, 此腎虛也,正以腎脉循喉嚨挾舌本故耳,左右逆從義,見論治類十四。

(其從者瘖,三歲起)。

若男發於右而不發於左,女發於左而不發於右,皆謂之從,從,順也, 然證雖從而聲則瘖,是外輕而內重也,故必二歲而後起。

(年不滿二十者三歲死)。

以氣血方剛之年,輙見偏枯癈疾,此稟賦不足,早凋之兆也,不出三年死矣。

(脉至而摶,血衂身熱者死,脉來懸鉤浮為常脉)。

摶脉弦強,陰虛者最忌之,凡諸失血鼻衂之疾,其脉摶而身熱,真陰脫敗也, 故當死,然失血之證多陰虛,陰虛之脉多浮大,故懸鉤而浮,乃其常脉,無足慮也, 懸者不高不下,不浮不沉,如物懸空之義,謂脉雖浮鉤,而未失中和之氣也。

(脉至如喘,名日暴厥,暴厥者,不知與人言)。

喘者如氣之喘,言急促也,暴厥,謂猝然厥逆而不知人也。

(脉至如數使人暴驚三四日自巳)。

數脉主熱,而如數者實非真數之脉,蓋以猝動肝心之火,故令人暴驚,然脉非真數, 故俟三四日而氣衰自愈矣。

(○脉至浮合,浮合如數,一息十至以上,是經氣予不足也,微見九十日死)。

此下皆言死期也,浮合,如浮波之合後以催前,泛泛無常也,一息十至以上, 其狀如數,而實非數熱之脉,是經氣之衰極也,微見,始見也,言初見此脉, 便可期九十日而死,若見之巳久,則不必九十日矣,所以在九十日者,以時更季易, 天道變而人氣從之也,○予,與同,黨與之義下同。

(脉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予奪也,草乾而死)。

如火薪然者,來如焰之銳,去如滅之速,此火藏無根之脉,而心經之精氣與奪也, 夏令火王,猶為可支,草乾而死,陽盡時也。

(脉至如散葉,是肝氣予虛也,木葉落而死)。

如散葉者,浮泛無根也,此以肝氣大虛,全無收歛,木葉落者,金勝木敗, 肝死時也。

(脉至如省客,省客者脉塞而鼓,是腎氣予不足也,懸去棗華而死)。

省客,如省問之客,或去或來也,塞者或無而止,鼓者或有而摶是腎原不固, 而無所主持也,棗華之候,初夏時也,懸者華之開,去者華之落, 言於棗華開落之時,火王而水敗,腎虛者死也。

(脉至如丸泥,是胃精予不足也,榆莢落而死)。

丸泥者,泥彈之狀,堅強短濇之謂,此胃精中氣之不足也,榆莢,榆錢也, 春深而落,木王之時,土敗者死。

(脉至如橫格是膽氣予不足也,禾熟而死)。

橫格,如橫木之格於指下,長而且堅是為木之真藏,而膽氣之不足也,禾熟於秋, 金令王也,故木敗而死。

(脉至如弦縷,是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言可治)。

弦縷者,如弦之急,如縷之細,真元虧損之脉也,胞,子宮也,命門元陽之所聚也, 胞之脉繫於腎,腎之脉繫舌本,胞氣不足,當靜而無言,今反善言, 是陰氣不藏而虛陽外見,時及下霜,虛陽消敗而死矣,故與其善言者, 不若無言者為腎氣猶靜,而尚可治也。

(脉至如交漆,交漆者,左右傍至也,微見三十日死)。

交漆者,如寫漆之交,左右傍至,纏綿不清也,微見,初見也,三十日為月建之易, 而陰陽偏敗者,不過一月之期也。

(脉至如湧泉,浮鼓肌中,太陽氣予不足也,少氣,味韭英而死)。

湧泉者,如泉之湧,有升無降,而浮鼓於肌肉之中,是足太陽膀胱之氣不足也, 膀胱為三陽而主外,今其外實內虛,陰精不足,故為少氣,當至味韭英之時而死者, 以冬盡春初,水漸衰也。

(脉至如頹土之狀,按之不得,是肌氣予不足也,五色先見黑,白壘發死)。

頹土之狀,虛大無力,而按之即不可得,肌氣即脾氣,脾主肌肉也,黑為水之色, 土敗極而水反乘之,故當死,壘,蘽同,即蓬蘽之屬,蘽有五種,而白者發於春, 木王之時,土當敗也。

(脉至如懸雍者浮揣切之益大,是十二俞之予不足也,水凝而死)。

懸雍,喉間下垂肉乳也,如懸雍浮揣切之益大者,浮短孤懸,有上無下也, 俞皆在背,為十二經藏氣之所繫,水凝而死,陰氣盛而孤陽絕也,○揣,杵水切, 俞,輸同。

(脉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堅大急,五藏菀熱寒熱,獨并於腎也, 如此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 偃刀,臥刀也,浮之小急,如刀口也,按之堅大急,如刀背也, 此以五藏菀熱而發為寒熱,陽王則陰消,故獨并於腎也,腰者腎之府,腎陰既虧, 則不能起坐,立春陽盛,陰日以衰,所以當死,○菀,鬱同。

(脉至如丸,滑不直手,不直手者,按之不可得也,是大腸氣予不足也, 棗葉生而死)。 如丸,短而小也,直,當也,言滑小無根而不勝按也,大腸應庚金,棘葉生初夏, 火王則金衰,故死。

(脉至如華者,令人善恐,不欲坐臥.行立常聽,是小腸氣予不足也,季秋而死)。

如華,如草木之華,而輕浮柔弱也,小腸屬丙火,與心為表裏, 小腸不足則氣通於心,善恐不欲坐臥者,心氣怯而不寧也,行立常聽者, 恐懼多而生疑也,丙火墓於戍,故當季秋死。

(決死生)。

素問三部九候論○二十五。

(帝曰,決死生奈何)。

謂因其形證脉息,而欲預知其死生也。

(岐伯曰,形盛脉細少氣不足以息者危)。

形盛脉細,而少氣不足以息者,外有餘而中不足,枝葉盛而根本虛惍,故危亡近矣。

(形瘦脉大胷中多氣者死)。

形體消瘦而脉反大脉中反多氣者,陰不足而陽有餘也, 陰形既敗孤陽無獨留之理故死。

(形氣相得者生)。

體貌為形,陰也,運行屬氣陽也,陰主靜,陽無陰不成陽主動,陰無陽不生, 故形以寓氣,氣以運形,陰陽當和,不得相失,如形盛脉大,形瘦脉細,皆為相得, 相得者生,反此者危也。

(參伍不調者病)。

三以相參,伍以相類,謂之不調,凡或大或小,或遲或疾,往來出入而無常度者, 皆病脉也。

(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

三部九候義見前第五皆相失者,謂失其常,如下支乍疎乍數,失時,宜藏,脫肉, 七診之類皆是也,故死。

(上下左右之脉相應如參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數者死)。

上下左右,即三部九候而各有左右也,參舂,謂大數而鼓,如杵之舂,陽極之脉也, 故曰病甚,甚至息數相失,而不可以數計者死,脉法曰,人一呼脉再至, 一吸脉亦再至曰平,三至曰離經,四至曰脫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盡, 今相失而不可數,蓋不止於五六至矣,必死可知,○舂,書容切,數,上聲。

(中部之候雖獨調,與眾藏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減者死)。

三部之脉,上部在頭,中部在手,下部在足,此言中部之脉雖獨調, 而頭足眾藏之脉,已失其常者當死,若中部之脉減於上下二部者,中氣大衰也亦死。

(目內陷者死)。

五藏六府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目內陷者,陽精脫矣,故必死。

(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當踝而彈之)。

手足之絡皆可取而驗之,手踝之上,手太陰肺絡也,足踝之上,足太陰脾絡也, 肺藏氣而主治節,脾屬土而主灌溉,故可取之以察吉凶,○踝,胡寡切。

(其應過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應疾,中手渾渾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 其應上不能至五寸,彈之不應者死)。 應,動也,應過五寸以上,氣脉充也,蠕蠕,蟲行貌,謂其耎滑而勻和也, 是為不病之脉,疾,急疾也,渾渾,濁亂也,徐徐,遲緩也,不能至五寸者, 氣脉衰,彈之不應者,氣脉絕,故微則為病,而甚則為死也,○蠕,音如。

(是以脫肉身不去者死)。

脾胃竭則肌肉消,肝腎敗則筋骨憊,肉脫身重,死期至矣,不去者, 不能動搖來去也。

(中部乍疎乍數者死)。

中部,兩手脉也,乍疎乍數者,氣脉敗亂之兆也,故恐。

(其脉代而鉤者,病在絡脉)。

代而鉤者,俱應夏氣,而夏氣在絡也。

(九候之相應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

上下若一,言其大小遲疾,皆貴乎和平也。

(一候後則病,二候後則病甚,三候後則病危,所謂後者,應不俱也)。

應不俱者,脉失常度,逆順無倫也。

(其府藏,以知死生之期)。

死生之期察其克賊生王,而可知也。

(必先知經脉然後知病脉)。

經者常脉,病者變脉,不知其常,不足以知變也。

(真藏脉見者勝死)。

真藏脉義見後,勝死,謂遇其,勝巳之時而死,如肝見庚辛,脾見甲乙之類是也。

(足太陽氣絕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

足太陽之脉,下者合膕中,貫腨內,出外踝之後,上者起目內眥, 其脉有通項入於腦者正屬目本,名曰眼系,故太陽氣絕者,血枯筋急,足不可屈伸, 而死必戴眼,戴眼者,睛上視而瞪也,○腨,音篆,瞪,曹庚切。

(帝曰,冬陰夏陽奈何)。

言死時也。

(岐伯日,九候之脉,皆沉細懸絕者為陰,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數者為陽, 主夏,故以日中死)。 夜半者,一日之冬也,陰盡陽生,故陰極者死,日中者,一日之夏也,陽盡陰生, 故陽極者死。

(是故寒熱病者,以平旦死)。

平旦者,一日之春,陰陽之半也,故寒熱病者,亦於陰陽出入之時而死。

(熱中及熱病者以日中死)。

以陽助陽,真陰竭也。

(病風者以日夕死)。

日夕者,一日之秋也,風木同氣,遇金而死。

(病水者瓜夜半死)。

亥子生王,邪盛極也。

(其脉乍疎乍數,乍遲乍疾者,日乘四季死)。

脉變不常者中虛無主也日之四季,辰戍丑未也,四季為五,行之墓地,故敗竭之藏, 遇之而死。

(形肉巳脫,九候雖調猶死)。

脾主肌肉,為五藏之本,未有脾氣脫而能生者,故九候雖調亦死。

(七診雖見,九候皆從者不死)。

七診義見前章第六,從順也,謂脉順四時之令,及得諸經之體者, 雖有獨大獨小等脉,不至死也。

(所言不死者,風氣之病,及經月之病似七診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

風者陽病也,故偶感於風,則陽分之脉,或大或疾,經月者,常期也,故適值去血, 則陰分之脉或小或遲,或為陷下,此皆似七診之脉而實非也,皆不可以言死, 然則非外感及經月之病而得七診之脉者,非吉兆也。

(若有七診之病,其脉候亦敗者死矣,必發噦噫)。

此承上文而言風氣經月之病,本非七診之類,若其果係脉息證候之敗者, 又非不死之比,然其死也必發噦噫,蓋噦出於胃,土氣敗也,噫出於心,陰邪勝也, ○噦,於決切,呃逆也,噫,伊隘二音,噯氣也。

(必審問其所始病,與今之所方病,而後各切循其脉,視其經絡浮沉, 以上下逆從循之)。 凡診病之道,必問其始病者,察致病之本未由也,求今之方病者,察見在之證也, 既明而後切按其脉,以參合其在經在絡,或浮或沉,上下逆從,各因其次以治之也。

(其脉疾者不病,其脉遲者病,脉不往來者死,皮膚著者死)。

疾言力強有神,遲言氣衰不足,若脉不往來者,陰陽俱脫,皮膚著者,血液巳盡, 謂皮膚枯槁著骨也。

(帝曰,其可治者奈何,岐伯曰,經病者治其經)。

經脉為裏,支而橫者為絡,治其經,謂即其經而刺之也。

(孫絡病者,治其孫絡血)。

絡之小者為孫,即絡脉之別而浮於肌膚者也,經脉篇曰,諸刺絡脉者, 急取之以寫其邪而出其血,留之發為痺也,故曰治其血。

(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經絡)。

血病而身痛者,不止於孫絡,而經亦有滯也,當隨其經絡而刺之。

(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則繆刺之)。

奇邪者,不入於經而病於絡也,邪客大絡,則左注右,右注左,其氣無常處, 故當繆刺之,詳鍼刺類三十。

(留瘦不移,節而刺之)。

留病留滯也,瘦,形消瘦也,不移,不遷動也,凡病邪久留不移者, 必於四支八谿之間,有所結聚,故當於節之會處,索而刺之,斯可平也。

(上實下虛,切而從之,索其結絡脉,刺出其血,以見通之)。

上實下虛,有所隔也,故當切其脉以求之,從其經以取之,索其絡脉之有結滯者, 刺出其血,結滯去而通達見矣。

(瞳子高者太陽不足,戴眼者太陽巳絕,此決死生之要,不可不察也)。

瞳子高,目上視也,戴眼者,上視之甚而定直不動也,此重明上文足太陽之證, 而分其輕重以決死生也。

(手指及手外踝,五指留鍼)。

本節義不相屬,及前節單言太陽而不及他經,必皆古文之脫簡。

(脉有陰陽真藏)。

素問陰陽別論○二十六。

(黃帝問曰,人有四經十二從,何謂,岐伯對日,四經應四時,十二從應十二月, 十二月應十二脉)。 四經應四時,肝木應春,心火應夏,肺金應秋,腎水應冬,不言脾者,脾主四經, 而土王四季也,十二從應十二月,手有三陰三陽,足有三陰三陽以應十二月之氣, 而在人則應十二經之脉也,所謂從者,即手之二陰從藏走手等義。

(脉有陰陽,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

脉有陰陽,最當詳辨,必知陽脉之體,而後能察陰脉,必知陰脉之體, 而後能察陽脉,陽中有陰,似陽非陽也,陰中有陽,似陰非陰也,辨陰陽未必難, 真假為難耳,誤認者殺人反掌。

(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

陽者如下文,所謂胃脘之陽,即胃氣也,五者,即五臟之脉, 如肝弦心鉤脾耎肺毛腎石也,以一藏而兼五脉,則五藏互朏,見, 是為五五二十五脉也,然五藏之脉皆不可以無胃氣,故日凡陽有五, 而二十五脉亦皆不可以無胃氣,故又曰五五二十五陽也。

(所謂陰者真藏也,見則為敗,敗必死也)。

陰者無陽之謂,無陽者,即無陽明之胃氣,而本藏之陰脉獨見,如但弦但鉤之煩, 是為真藏,胃氣敗也,故必死。

(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

胃屬陽明,胃脘之陽,言胃中陽和之氣,即胃氣也,五藏賴以為根本者也, 故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脉無胃氣亦死,即此之謂,○脘,音管。

(別於陽者,知病處也,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

能別陽和之胃氣,則一有不和,便可知疾病之所,能別純陰之真藏,則凡遇生克, 便可知死生之期也,○按玉機真藏論曰別於陽者,知病從來,別於陰者, 知死生之期,其義與此互有發明,所當并考,見藏象類二十四.○別,音鱉。

(三陽在頭,三陰在手,所謂一也)。

三陽在頭,指人迎也,三陰在手,指氣口也,太陰陽明論曰,陽明者表也, 為之行氣於三陽,蓋三陽之氣,以陽明胃氣為本,而陽明動脉曰人迎, 在結喉兩傍一寸五分,故曰三陽在頭,又曰足太陰者三陰也,為之行蓋於三陰, 蓋三陰之氣,以太陰脾氣為本,然脾脉本非氣口,何云在手,如五藏別論曰, 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藏氣,而變見於氣口,氣口亦太陰也故曰三陰在手, 上文以真藏胃氣言陰陽,此節以人迎氣口言陰陽,蓋彼言脉體,此言脉位, 二者相依,所謂一也,氣口義見藏象類十一。

(別於陽者,知病忌時,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

此與前節稍同,而復言之者,脉前以真藏胃氣言,而此以陰陽表裏言, 是正與玉機真藏論者同,二義相關皆不可缺,觀者當會通其意可也,忌時, 言氣有衰王,病有時忌也。

(謹熟陰陽,無與眾謀)。

陰陽之理,不可不熟,故曰謹,獨聞獨見,非眾所知,故無與謀。

(所謂陰陽者,去者為陰,至者為陽,靜者為陰,動者為陽,遲者為陰, 數者為陽)。 脉之陰陽,其概如此,得陽者生,得陰者死,此其要也。

(骨枯肉陷真藏脉見者死)。

素問玉機宜藏論○二十七。

(大骨枯藁,大肉陷下,胷中氣滿喘息不便,其氣動形,期六月死真藏脉見, 乃予之期日)。 大骨大肉,皆以通身而言,如肩脊腰膝,皆大骨也,尺膚臀肉,皆大肉也, 肩垂項傾,腰重膝敗者,大骨之枯藁也,尺膚既削臀肉必枯,大肉之陷下也, 腎主骨,骨枯則腎敗矣,脾主肉,肉陷則脾敗矣,肺主氣,氣滿喘息則肺敗矣, 氣不歸原,形體振動,孤陽外浮而真陰虧矣,三陰虧損,死期不出六月, 六月者一歲陰陽之更變也,若其真藏脉巳見,則不在六月之例, 可因克賊之日而定其期矣。

(大骨枯藁,大肉陷下,胷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期一月死,真藏見, 乃予之期日)。 內痛引肩項,病及心經矣,較前巳甚,期一月死,一月者,斗建移而氣易也。

(大骨枯藁,大肉陷下,胷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身熱,脫肉破, 真藏見十月之內死)。 身熱者,陰氣去也,脫肉者,肌肉消盡也,破者,臥久骨露而筋肉敗也, 是為五藏俱傷,而真藏又見,當十日內死,十日者,天干盡而旬氣易也,月字誤, 當作日,○,劬允切,筋肉結聚之處也,啟玄子曰,肘膝後肉如塊者。

(大骨枯藁,大肉陷下,肩髓內消,動作益衰,真藏來見,期一歲死, 見其真藏乃予之期日)。 骨枯肉陷,脾腎巳虧,兼之肩髓內消,動作益衰,雖諸證未全,真藏未見, 然敗竭巳兆,僅支一年,歲易氣新,不能再振矣,若一見真藏,乃可必其死期也, 來見誤,當作未見。

(大骨枯藁,大肉陷下,胷中氣滿,腹內痛,心中不便,肩項身熱,破脫肉, 目匡陷,真藏見,目不見人立死,其見人者,至其所不勝之時則死)。 五藏敗證俱見,而目匡陷,真藏見,目不見人者,神氣巳脫,故當立死, 若其見人者,神氣猶在,故必待克賊之時而死也。

(急虛身中卒,至五藏絕閉脉道不通,氣不往來,譬於墮溺不可為期, 其脉絕不來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脫,真藏雖不見猶死也)。 急虛者,言元氣暴傷而忽甚也,故其邪中於身,必猝然而至,譬之墮者溺者, 旦時莫測,有不可以常期論也,若脉絕不至,或一呼五六至者, 皆藏氣竭而命當盡也,故不必其形肉脫而真藏見,如上文以漸衰憊而死有期也, ○中,去聲,卒,猝同,息字誤,當作呼。

(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

此下皆言真藏脉也,肝之真藏如刀刃,如琴瑟弦者,言細急堅摶而非微弦之本體也, 青本木色而兼白不澤者,金克木也,五藏率以毛折死者,皮毛得血氣而充, 毛折則精氣敗矣,故皆死,下同。

(真心脉至堅而摶,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澤,毛折乃死)。

堅而摶,如循薏苡子者,短實堅強而非微鉤之本體,心脉之真藏也,赤本火色, 而兼黑不澤者,水克火也,故死,毛折義如前。

(真肺脉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膚,色白赤不澤,毛折乃死)。

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膚浮虛無力之甚,而非微毛之本體,肺脉之真藏也, 白本金色,而兼赤不澤者,火克金也故死。

(真腎脉至摶而絕,如指彈石辟辟然,色黑黃不澤,毛折乃死)。

摶而絕,摶之甚也,如指彈石辟辟然,沉而堅也,皆非微石之本體, 而為腎脉之真藏也,黑本水色,兼黃不澤者,土克水也,故死。

(真脾脉至,弱而乍數乍疎色黃青不澤,毛折乃死)。

弱而乍數乍疎,則和緩全無,而非微耎弱之本體,脾脉之真藏也,黃本土色, 而兼青不澤者,木克土也,故死。

(諸真藏脉見,者皆死不治也)。

無胃氣者即名真藏,皆為不治之脉。

(黃帝曰,見真藏曰死何也,岐伯曰五藏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藏之本也)。

胃為水穀之海以養五藏,故為之本。

(藏氣者,不能自致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

穀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氣,故藏氣必因於胃氣,乃得至於手太陰, 而脉則見於氣口,此所以五藏之脉,必脉胃氣以為之主也。

(故五藏各以其時自為,而至於手太陰也)。

以時自為,如春而但弦,夏而但鉤之類,皆五藏不因於胃氣,即真藏之見也。

(故邪氣勝者精氣衰也,故病甚者,胃氣不能與之俱至於手太陰,故真藏之氣獨見, 獨見者病勝藏也,故曰死,帝曰善)。 凡邪氣盛而正氣竭者,是病勝藏也,故真藏之邪獨見,真藏獨見者,胃氣必敗, 故不能與之俱至於手太陰,則胃氣不見於脉,此所以為危兆也。

(真藏脉死期)。

二十八。

(凡持真脉之藏脉者,肝至懸絕急十八日死)。

素問陰陽別論○真脉之藏脉即真藏也,懸絕急者,全失和平而弦搏異常也, 十八日者,為木金成數之餘,金勝木而死也,○此下死期,悉遵王氏之意, 以河圖計數,誠為得理,然或言生數,或言成數,若不歸一,弗能無疑, 別有愚按在鍼刺六十四,亦當參正。

(心至懸絕,九日死)。

九日者,為火水生成數之餘,水勝火也。

(肺至懸絕,十二日死)。

十二日者,為金火生成數之餘,火勝金也。

(腎至懸絕,七日死)。

七日者,為水土生數之餘,土勝水也。

(脾至懸絕,四日死)。

四日者,為木生數之餘,木勝土也,凡此者皆不勝克賊之氣,故真藏獨見者, 氣敗而危矣。

(○肝見庚辛死)。

素問平人氣象論○此言真藏脉見者,遇克賊之日而死,脉辛為金,伐肝木也。

(心見壬癸死)。

壬癸屬水,滅心火也。

(脾見甲乙死)。

甲乙屬木,克脾土也。

(肺見丙丁死)。

丙丁屬火,爍肺金也。

(腎見戊巳死)。

戊巳屬土,傷腎水也。

(是謂真藏見皆死)。

此即三部九候論所謂真藏脉見者勝死之義。

(陰陽虛摶病候死期)。

素問陰陽別論○二九。

(陰摶陽別,謂之有子)。

註見前二十三。

(陰陽虛腸辟死)。

陰陽虛者,尺寸俱虛也,腸辟,利膿血也,胃氣不留,魄門不禁,而陰陽虛者, 藏氣竭也,故死,通評虛實論曰,滑大者曰生,懸濇者曰死。

(陽加於陰謂之汗)。

陽言脉體,陰言脉位,汗液屬陰,而陽加於陰,陰氣泄矣,故陰脉多陽者多汗。

(陰虛陽摶謂之崩)。

陰虛者沉取不足,陽摶者浮取有餘,陽實陰虛,故為內崩失血之證。

(三陰俱摶,二十日夜半死)。

三陰,手太陰肺,足太陰脾也,摶即真藏之擊摶也,二十日者,脾肺成數之餘也, 夜半陰極,氣盡故死。

(二陰俱摶,十三日夕時死)。

二陰,手少陰心,足少陰腎也,十二日者,心腎之成數也,夕時者,陰陽相半, 水火分爭之會也。

(一陰俱摶,十日平旦死)。

一陰,手厥陰心主,足厥陰肝也,十日者,肝心生成之數也,平旦者, 木火王極而邪更甚故死。

(三陽俱摶且鼓,三日死)。

三陽,手太陽小腸,足太陽膀胱也,水一火二,故死在三日,其死之速者, 以既摶且鼓,陽邪之盛極也。

(三陰三陽俱摶,心腹滿發盡,不得隱曲,五日死)。

三陰三陽,脾肺小腸膀胱也,四藏俱摶則上下俱病,故在上則心腹脹滿,至於發盡, 發盡者,脹之極也,在下則不得隱曲,陰道不利也,四藏俱病,惟以胃氣為主, 土數五,五數盡而死矣。

(二陽俱摶,其病溫,死不治,不過十日死)。

二陽,手陽明大腸,足陽明胃也,十日者,腸胃生數之餘也,○此篇獨缺一陽摶者, 必脫簡也,六經次序義,詳疾病類七。

(精明五色)。

素問脉要精微論○三十。

(夫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

精明見於目,五色顯於面,皆五氣之精華也,六節藏象論曰,天食人以五氣, 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本類首章曰,切脉動靜而視精明,察五色, 以此參伍決死生之分,皆此之謂也。

(赤欲如白裏朱,不欲如赭)。

白裏朱,隱然紅潤而不露也,赭,代赭也,色赤而紫,此火色之善惡也○赭,音者。

(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

鵝羽白而明,鹽色白而暗,此金色之善惡也。

(青欲如蒼璧之澤,不欲如藍)。

蒼璧之澤,青而明潤,藍色青而沉晦,此木色之善惡也。

(黃欲如羅裏雄黃,不欲如黃土)。

羅裏雄黃,光澤而隱,黃土之色,沉滯無神,此土色之善惡也。

(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

重漆之色,光彩而潤,地之蒼黑,枯暗如塵,此水色之善惡也。

(五色精微象見矣,其壽不久也)。

此皆五色精微之象也,凶兆既見,壽不遠矣。

(夫精明者,所以視萬物別白黑審短長,以長為短以白為黑,如是則精衰矣)。

五藏六府之精氣,皆注於目而為之精,故精聚則神全,若其顛倒錯亂, 是精衰而神散矣,豈久安之兆哉。

(五官五閱)。

(靈樞五閱五使篇全)。

○三十一。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刺有五官五閱以觀五氣,五氣者,五藏之使也, 五時之副也,願聞其五,使當安出)。 刺法當知藏氣,欲知藏氣,當於五官五閱而察之,五官,如下文鼻者肺之官也,閱, 外候也,使,所使也,副,配合也。

(岐伯曰,五官者,五藏之閱也)。

五藏藏於中,五官見於外,內外相應,故為五藏之閱。

(黃帝曰,願聞其所出令可為常,岐伯曰,脉出於氣口,色見於明堂, 五色更出以應五時,各如其常,經氣入藏,必當治裏)。 可為常者,常行之法,五藏之脉,察於氣口,五藏之色,察於明堂,明堂者鼻也, 色應其時,乃其常也,然色見於外而病在內,是為經氣入藏,故當治裏。

(帝曰善,五色獨決於明堂乎,岐伯曰,五官以辨,闕庭必張,乃立明堂, 明堂廣大,蕃蔽見外,方壁高基,引垂居外)。 此言五官諸部,皆當詳辨,不惟察色於明堂也,闕,眉間也,庭,顏也,張, 布列也,蕃,頰側也,蔽,耳門也,壁,墻壁也,基,骨骼也,引垂居外, 謂明顯開豁,此於五色之外,而言其部位之隆厚也。

(五色乃治,平摶廣大,壽中百歲)。

形色皆佳,乃為壽具,故中百歲,治,不亂也,中,宜堪也。

(見此者刺之必巳如是之人者血氣有餘,肌肉堅緻,故可苦以鍼)。

若此之人,是為血氣充實,形色堅固,故刺之則病巳,而可苦以鍼也, 然則血氣內虛,形色外弱者,其不宜用鍼可知,○緻,音致,密也。

(黃帝曰,願聞五官,岐伯曰,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脣者脾之官也, 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腎之官也)。 鼻為肺之竅目,為肝之竅,口脣為脾之竅,舌為心之竅耳,為腎之竅, 官者職守之謂,所以司呼吸,辨顏色,納水穀,別滋味,聽聲音者也。

(黃帝曰,以官何候,岐伯曰,以候五藏,故肺病者喘息鼻張,肝病者眥青, 脾病者脣黃,心病者舌卷短顴赤,腎病者顴與顏黑)。 此雖以五藏之色,見於五藏之官為言,然各部有互見者,又當因其理而變通之, ○卷,上聲。

(黃帝曰,五脉安出,五色安見,其常色殆者如何)。

安出安見,言脉色安然無恙也,常色殆者,謂色本如常而身亦危也,此又何如其故。

(岐伯曰,五官不辨闕庭不張小其明堂,蕃蔽不見,又埤其墻,墻下無基, 垂角庄外,如是者雖平常殆,況加疾哉)。 若此者,部位骨骼,既無所善,則脉色雖平,不免於殆,尚何疾之能堪哉, 是以人之壽夭,尤當以骨骼為主○埤卑同。

(黃帝曰,五色之見於明堂,以觀五藏之氣左右高下,各有形乎)。

五色見於明堂,而明堂居面之中故五藏之氣,亦仍當有各部之辨。

(岐伯曰,府藏之在中也,各以次舍,左右上下,各如其度也)。

府藏居於腹中,各有左右上下之次舍,而面部所應之色,亦如其度, 如後篇所謂庭者首面,闕者咽喉之類皆是也,詳具藏府肢節面部圖。

(色藏部位脉病易難)。

靈樞五色篇全○三十二。

(雷公問於黃帝曰,五色獨決於明堂乎,小子未知其所謂也)。

諸臣之中,惟雷公獨少,故自稱小子。

(黃帝曰,明堂者鼻也,闕者眉間也,庭者顏也,番者頰側也,蔽者耳門也, 其間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見於外,如是者,壽必中百歲)。 顏為額角,即天庭也,蕃蔽者,屏蔽四旁,即藩籬之義,十步之外而骨骼明顯, 其方大豊隆可知,故能壽終百歲,蓋五色之決,不獨於明堂也,○蕃,音煩。

(雷公曰,五官之辨奈何,黃帝曰,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藏次於中央, 六府挾其兩側,首面上於闕庭,王宮在於下極,五藏安於胷中,真色以致, 病色不見,明堂潤澤以清,五官惡得無辨乎)。 肺心肝脾之候,皆在鼻中,六府之候,皆在四旁,故一曰次於中央,一曰挾其兩側, 下極居兩目之中,心之部也,心為君主,故曰王宮,惟五藏和平而安於胷中, 則其正色自致,病色不見,明堂必然清潤,此五官之所以有辨也,部次諸義, 詳如下文,○惡,音烏。

(雷公曰,其不辨者,可得聞乎,黃帝曰,五色之見也,各出其色部,部骨陷者, 必不免於病矣,其色部乘襲者,雖病甚不死矣)。 不辨者,色失常度而變易難辨也,五色之見,各有其部,惟其部骨弱陷之處, 然後易於受邪而不免於病矣,若其色部雖有變見,但得彼此生王, 互相乘襲而無克賊之見者,雖病甚不死。

(雷公曰,官五色奈何,黃帝曰,青黑為痛,黃赤為熱,白為寒,是謂五官)。

官五色,言五色之所主也。

(雷公曰,病之益甚,與其方衰如何,黃帝曰,外內皆在焉,切其脉口, 滑小緊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氣,大緊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 益甚言進,方衰言退也,外內皆在,表裏俱當察也,脉口者,太陰藏脉心, 故日在中而主五藏,人迎者,陽明府脉也,故日在外而主六府,脉口滑小緊沉者, 陰分之邪盛也,人迎大緊以浮者,陽分之邪盛也,故病皆益甚。

(其脉口浮滑者病日進,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損)。

脉口為陰,浮滑者以陽加陰,故病日進。

人迎為陽,沉滑者陽邪漸退,故病日損,損,滅也。

(其脉口浮滑者病日進,人迎脉滑盛以浮者,其病日進在外)。

脉口人迎,經分表裏,故其沉滑浮滑而病日進者,有在內在外之辨也。

(脉之浮沉及人迎與寸口仔,小大等者病難巳)。

人迎寸口之脉,其浮沉大小相等者,非偏於陰,則偏於陽,故病難巳,按禁服篇曰, 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命曰平人,則義有可知矣。

(病之在藏,沉而大者易巳,小為逆病在府,浮而大者其病易巳)。

病在藏者,在六陰也,陰本當沉而大為有神,有神者陰氣充也,故易巳, 若沉而細小,則真陰衰而為逆矣,病在府者,在六陽也,陽病得陽脉者為順, 故浮而大者病易巳,若或浮小,亦逆候也。

(人迎盛堅者傷於寒,氣口盛堅者傷於食)。

人迎主表,脉盛而堅者,寒傷三陽也,是為外感,氣口主裏,脉盛而堅者, 食傷三陰也,是為內傷,此古有之法也,今則止用寸口診法,不為不妙, 然本無以左右分內外之說,自王叔和以來,謬以左為人迎,右為氣口, 其失表裏之義久矣,詳見藏象類十一。

(雷公曰,以色言病之間甚奈何,黃帝曰,其色麤以明,沉夭者為甚, 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雲徹散者病方巳)。 間甚,輕重也,麤顯也,言色有顯而明,若沉矢者,其病必甚也, 上行者濁氣方升而色日增,日增者病日重,下行者滯氣將散而色漸退, 漸退者病將巳。

(五色各有藏部,有外部,有內部也,色從部走內部者,其病從外走內, 其色從內走外者,其病從內走外,病生於內者,先治其陰,後治其陽,反者益甚, 其病生於陽者,先治其外,後治其內,反者益甚)。 各有藏部,統言色藏所屬,各有分部也,外部言六府之表,六府挾其兩側也, 內部言五藏之裏,五藏次於中央也,故凡病色先起外部而後及內部者, 其病自表入裏,是外為本而內為標,故當先治其外,後治其內, 若先起內部而後及外部者,其病自裏出表,是陰為本而陽為標,故當先治其陰, 後治其陽,苦反之者皆為誤治,病必益甚矣,此與標本病傳論文異義同,所當互考, 詳標本類四五。

(其脉滑大以代而長者,病從外來,目有所見,志有所惡,此陽氣之并也, 可變而巳)。 滑大以代而長者,陽邪之脉也,陽邪自外傳裏,故令人目有妄見,志有所惡, 此陽并於陰而然,治之之法,或陰或陽或先或後,擇其要者先之,可變易而巳也。

(雷公曰,小子聞,風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濕之起也,別之奈何,黃帝曰, 常候闕中,薄澤為風,沖濁為痺,在地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 闕中,眉間也,風病在陽,皮毛受之,故色薄而澤,痺病在陰,肉骨受之, 故色沖而濁,沖,深,也至如厥逆病起四支,則病在下而色亦見於地,地者, 面之下部也,此其常候,故可因其色以言其病。

(雷公曰,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黃帝曰,大氣入於藏府者不病而卒,死矣)。

大氣,大邪之氣也,大邪之入者,未有不由元氣大虛而後邪得襲之,故致卒死, ○卒,猝同。

(雷公曰,病小愈而卒死者何以知之,黃帝曰,赤色出兩顴大如母指者, 病雖小愈必卒死,黑色出於庭,大如母指,必不病而卒死)。 如母指者,成塊成條聚而不散也,此為最凶之色,赤者固不佳,而黑者為尤甚, 皆卒死之色也。

(雷公再拜曰,善哉,其死有期乎,黃帝曰,察色以言其時)。

察色以言時,謂五色有衰王,部位有克賊,色藏部位,辨察明而時可知也。

(雷公曰,善乎,願卒聞之,黃帝曰,庭者首面也)。

庭者顏也,相家謂之天庭,天庭最高,色見於此者,上應首面之疾。

(闕上者咽喉也)。

闕在眉心,闕上者,眉心之上也,其位亦高,故應咽喉之疾。

(闕中者肺也)。

闕中,眉心也,中部之最高者,故應肺。

(下極者心也)。

下極者,兩目之間,相家謂之山根,心居肺之下,故下極應心。

(直下者肝也)。

下極之下,為鼻柱,相家謂之年壽,肝在心之下,故直下應肝。

(肝左者膽也)。

膽附於肝之短葉,故肝左應膽,而在年壽之左右也。

(下者脾也)。

年壽之下者,相家謂之準頭,是為面王,亦曰明堂,準頭屬土,居面之中央, 故以應脾。

(方上者胃也)。

準頭兩旁為方上,即迎香之上,鼻隧是,也相家謂之蘭臺廷尉,脾與胃為表裏, 脾居中而,胃居外,故方上應胃。

(中央者,大腸也)。

中央者,面之中央,謂迎香之外,顴骨之下,大腸之應也。

(挾大腸者腎也)。

挾大腸者,頰之上也,四藏皆一,惟腎有兩,四藏居腹,惟腎附脊, 故四藏次於中央,而腎獨應於兩頰。

(當腎者臍也)。

腎與臍對,故當腎之下應臍。

(面王以上者小腸也)。

面王,鼻準也,小腸為府,應挾兩側,故面王之上,兩顴之內,小腸之應也。

(面王以下者膀胱子處也)。

面王以下者人中也,是為膀胱子處之應,子處,子宮也, 凡人人中平淺而無髭者多無子,是正子處之應,以上皆五藏六府之應也。

(顴者肩也)。

此下復言肢節之應也,顴為骨之本,而居中部之上,故以應肩。

(顴後者臂也)。

臂接乎肩,故顴後以應臂。

(臂下者手也)。

手接乎臂也。

(目內眥上者膺乳也)。

目內眥上者闕下兩旁也,脉兩旁高處為膺,膺乳者,應脉前也。

(挾繩而上者背也)。

頰之外曰繩,身之後曰背,故背應於挾繩之上。

(循牙車以下者股也)。

牙車,牙床也,牙車以下主下部,故以應股。

(中央者膝也)。

中央,兩牙車之中央也。

(膝以下者脛也,當脛以下者足也)。

脛接於膝,足接於脛,以次而下也。

(巨分者股裏也)。

巨分者,口旁大紋處也,股裏者,股之內側也。

(巨屈者膝臏也)。

巨屈,頰下曲骨也,膝臏,膝蓋骨也,此蓋統指膝部而言,○臏,立牝。

(此五藏六府肢節之部也)。

以上藏府肢節部位,有色見面部三圖,在圖翼四卷。

(各有部分,有部分,用陰和陽,用陽和陰,當明部分,萬舉萬當)。

部分既定,陰陽乃明,陽勝者陰必衰,當助其陰以和之,陰勝者陽必衰, 當助其陽以和之,陰陽之用,無往不在,知其盛衰,萬舉萬當矣。

(能別左右,是謂大道,男女異位,故曰陰陽,審察澤夭,謂之良工)。

陽從左,陰從右,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故能別左右,是謂大道,男女異位者, 男子左為逆右為從,女子右為逆左為從,故曰陰陽,陰陽既辨, 又必能察其潤澤枯夭,以決善惡之幾,庶足謂之良工也。

(沉濁為內,浮澤為外)。

內主在裏在藏,外主在表在府,皆言色也。

(黃赤為風,青黑為痛,白為寒,黃而膏潤為膿,赤甚者為血, 痛甚為攣寒甚為皮不仁)。 凡五色之見於面部者,皆可因此而知其病矣,不仁,麻痺無知也。

(五色各見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淺深,察其澤夭以觀成敗,察其散摶以知遠近, 視色上下以知病處)。 浮者病淺,沉者病深,澤者無傷,夭者必敗,散者病近,摶者病遠,摶,聚也, 上者病在上,下者病在下,○摶,音團。

(積神於心,以知往今,故相氣不微,不知是非,屬意勿去,乃知新故)。

神積於心則明,故能知巳往來今之事,相氣不微,氣不能隱也, 不知是非無是非之惑也,屬意勿去,專而無貳也,新故,即往今之義,○相,去聲。

(色明不麤,沉夭為甚,不明不澤,其病不甚)。

色明不麤,言色之明澤不顯,而但見沉夭者,其病必甚, 若其雖不明澤而亦無沉夭之色者,病必不甚也。

(其色散,駒駒然未有聚,其病散而氣痛,聚未成也)。

稚馬曰駒,駒駒然者如駒無定,散而不聚之謂,故其為病尚散,若有痛處, 因於氣耳,非積聚成形之病也。

(腎乘心,心先病,腎為應,色皆如是)。

水邪克火,腎乘心也,腎邪乘心,心先病於中,而腎色則應於外, 如以下極而見黑色者是也,不惟心腎,諸藏皆然,凡肝部見肺色,肺部見心色, 腎部見脾色,脾部見肝色,及六府之相克者,其色皆如是也。

(男子色在於面王,為小腹痛,下為卵痛,其圜直為莖痛,高為本,下為首, 狐疝陰之屬也)。 面王上下,為小腸膀胱子處之部,故主小腹痛下及卵痛,圜直者, 色垂繞於面王之下也,莖,陰莖也,高為本,下為首,因色之上下而分莖之本末也, 凡此者,總皆狐疝,陰之屬,○,同。

(女子在於面王,為膀胱子處之病,散為痛,摶為聚,方圓左右,各如其色形, 其隨而下,至胝為淫有潤如膏狀,為暴食不潔)。 面王之部與男子同,而病與男子異者,以其有血海也,色散為痛,氣滯無形也, 色摶為聚,血凝有積也,然其積聚之或方或圓,或左或右,各如其外色之形見, 若其色從下行,當應,至尾骶,而為浸淫帶濁,有潤如膏之物,或暴因飲食,即。

(下見不潔,蓋兼前後而言也,○胝,當作骶,音底,尻臂之間也)。

左為左,右為右,其色有邪,聚散而不端,面色所指者也。

色見左者病在左,色見右者病在右,凡色有邪而聚散不端者,病之所在也, 故但察面色所指之處,而病,可知矣。

(色者,青黑赤白黃,皆端滿有別鄉,別鄉赤者,其色亦大如榆莢, 在面王為不日)。 色者,言正色也,正色凡五,皆宜端滿,端謂無邪,滿謂充足,有別鄉者, 言方位時日各有所主之正向也,別鄉赤者,又言正向之外而有邪色之見也, 赤如榆莢見於面王,非其位也,不當見而見者,非其時也,是為不日,不日者, 失其常度之謂,此單舉赤色為喻,而五色之謬見者,皆可類推矣,○鄉,向同。

(其色上銳,首空上向,下銳下向,在左右如法)。

凡邪隨色見,各有所向,而尖銳之處,即其乘虛所進之方,故上銳者, 以首面正氣之空虛,而邪則乘之上向也,下銳亦然,其在左在右皆同此法。

(以五色命藏,青為肝,赤為心,白為肺,黃為脾,黑為腎,肝合筋,心合脉, 肺合皮,脾合肉,腎合骨也)。 此總結上文而言五色五藏之配合,如青屬肝,肝合筋,凡色青筋病者,即為肝邪, 而察其所見之部,以參酌其病情,諸藏之吉凶,可放此而類推矣。

(色脉諸診)。

靈樞論疾診尺篇○三十三。

(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黃在脾,黑在腎,黃色于可外者, 病在胷中)。 五藏六府,目為之候,故目之五色,各以其氣而見本藏之病,脾應中州,脉中者, 脾肺之部也。

(診目痛,赤脉從上下者太陽病,從下上者陽明病,從外走內者少陽病)。

足太陽經為目上網,故赤脉從上下者為太陽病,足陽明經為目下網, 故赤脉從下上者為陽明病,足少陽經,外行於銳眥之後,故從外走內者為少陽病也。

(診寒熱,赤脉上下至瞳子,見一脉一歲死,見一脉半一歲半死, 見二脉二歲死見二脉半二歲半死,見三脉三歲死)。 此邪入陰分而病為寒熱者,當反其月以視之,中有赤脉形如紅線,下貫瞳子, 因其多少以知其死之遠近也,寒熱篇文與此同,但彼專言瘰癧之毒發為寒熱, 此節單以寒熱為言,理則同也,詳見疾病類九十。

(診齲齒痛,按其陽之來,有過者獨熱,在左左熱,在右右熱,在上上熱, 在下下熱)。 齲齒,齒痛也,足陽明入上齒中,手陽明入下齒中,故按其陽脉之來,其脉太過者, 其經必獨熱,而其左右上下,亦因其部而可察也,○齲,丘雨切。

(診血脉者,多赤多熱,多青多痛,多黑為久痺,多赤多黑多青皆見者寒熱)。

血脉者,言各部之絡脉也,赤黑青皆見者,陰陽互勝之色,故或寒或熱。

(身痛而色微黃,齒垢黃,爪甲上黃,黃疸也,安臥小便黃赤, 脉小而濇者不嗜食)。 黃疸,黃病也,疸有陰陽,脉小而濇者為陰疸,陰疸者脾土弱也,故不嗜食, 詳疾病類五十九。

(人病,其寸口之脉,與人迎之脉小大等,及其浮沉等者,病難巳也)。

氣口候陰,人迎候陽,故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此陰陽表裏之分也, 若寸口人迎大小浮沉相等者,非偏於陰則偏於陽,此病之所以難巳, 五色篇與此稍同,見前三十二。

(女子手少陰脉,動甚者妊子)。

手少陰,左寸心脉也,此與平人氣象論所云相同,詳見前三十三。

(嬰兒病,其頭毛皆逆上者必死)。

嬰兒漸成,水為之本,髮者腎水之榮,頭毛逆上者,水不足則髮乾焦, 如草之枯者必勁直而豎也,老子曰,人之生笪也柔弱, 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亦此理也,然此以既病為言,若無病而頭毛逆上者,即非吉兆。

(耳間青脉起者掣痛)。

耳者,少陽膽之經,青者,厥陰肝之色,肝膽本為表裏,青主痛,肝主筋, 故為掣痛,○掣,音徹。

(大便赤辦飧泄,脉小者手足寒難巳,飧泄脉小,手足溫,泄易巳)。

赤辦者,血穢成條成片也,赤辦飧泄,火居血分,若脉小而手足寒是為相反, 所以難巳,若止於飧泄而無赤辦,非火,證也,脉雖小而手足溫, 以脾主四肢而脾氣尚和,所以易巳,○辦,當作瓣,瓜瓤之類,也,飧,音孫。

(四時之變,寒暑之勝,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故陰主寒,陽主熱,故寒甚則熱, 熱甚則寒,故日寒生熱,熱生寒,此陰陽之變也,故曰冬傷於寒,春生癉熱, 春傷於風,夏生後泄,腸澼,夏傷於暑,秋生痎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 是謂四時之序也)。 陰陽氣,極則必變,故寒極則生熱,熱極則生寒,此天地四時消長更勝之道也, 本節義與陰陽應象論大同,詳見陰陽類一,○癉,音丹,即溫熱之病,澼,音劈, 痎,音皆。

(能合脉色可以萬全)。

素問五藏生成論○三十四。

(夫脉之小大滑濇浮沉,可以指別)。

小者細小,陰陽俱不足也,大者豁大,陽強陰弱也,滑者往來流利,血實氣壅也, 濇者往來艱難,氣滯血少也,浮者輕取,所以候表,沉者重按,所以候,裏, 夫如是者得之於手,應之於心,故可以指而分別也。

(五藏之象,可以類推)。

象,氣象也,肝象木之曲直而應在筋,心象火之炎上而應在脉, 脾象土之安靜而應在肉,肺象金之堅歛而應在皮毛,腎象水之潤下而應在髓骨, 凡若此者,藏象之辨,各有所主,皆可以類而推也。

(五藏相音,可以意識)。

相,形相也,音,五音也,相音,如陰陽二十五人篇所謂木形之人比於上角之類, 又如肝音角,心音徵,脾音宮,肺音商,腎音羽,若以勝負相參,臧否自見, 五而五之,二十五變,凡耳聰心敏者,皆可意會而識也,○相,去聲。

(五色微診,可以目察)。

五色者,肝青心赤脾黃肺白腎黑,此其常,色也,至於互為生克, 診有精微凡目明智圓者,可以視察而知也。

(能合脉色,可以萬全)。

因脉以知其內,因色以察於外,脉色明則參合無遺,內外明則表裏具見, 斯可萬全無失矣。

(赤脉之至也,喘而堅,診曰有積氣在中,時害於食,名曰心痺,得之外疾, 思慮而心虛,故邪從之)。 此下即所以合脉色也,赤者心之色,脉喘而堅者,謂急盛如喘而堅強也,心藏居高, 病則脉為喘狀,故於心肺二藏獨有之,喘為心氣不足,堅為病氣有餘, 心脉起於心胷之中,故積氣在中,時害於食,積為病氣積聚,痺為藏氣不行,外疾, 外邪也,思慮心虛,故外邪從而居之矣。

(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虛下實,驚肴積,氣在胷中,喘而虛,名日肺痺寒熱, 得之醉而使內也)。 白者腩色見也,脉喘而浮者,火乘金而病在肺也,喘為氣不足,浮為肺陰虛, 肺虛於上,則氣不行而積於下,故上虛則為驚,下實則為積,氣在胷中,喘而且虛, 病為肺痺者,肺氣不行而失其治節也,寒熱,金火相爭,金勝則寒,火勝則熱也, 其因醉以入房,則火必更熾,水必更虧,腎虛盜及母氣,故肺病若是矣。

(青脉之至也,長而左右彈,有積氣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痺, 得之寒濕與疝同法腰痛足清頭痛)。 青者肝色見也,長而左右彈,言兩手俱長而弦強也,彈,搏擊之義,此以肝邪有餘, 故氣積心下,及於支胠因成肝痺,然得之寒濕而積於心下支胠者,則為肝痺, 積於小腹前陰者,則為疝氣,總屬厥陰之寒邪,故云與疝同法,肝脉起於足大指, 與督脉會於巔,故病必腰痛足冷頭痛也,○胠,音區,腋下脇也。

(黃脉之至也,大而虛有積氣在腹中,有厥氣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支, 汗出當風)。 黃者脾色見也,脉大為邪氣盛,虛為中氣虛,中虛則脾不能運,故有積氣在腹中. 脾虛則木乘其弱,水無所畏,而肝腎之氣上逆,是為厥氣, 且脾肝腎三經皆結於陰器,故名曰厥疝,而男女無異也,四支皆稟氣於脾, 疾使之則勞傷脾氣而汗易泄,汗泄則表虛,而風邪客之,故為是病。

(黑脉之至也,上堅而大,有積氣在小腹與陰,名曰腎痺,得之沐浴清水而臥)。

黑者腎色見也,上言尺之上,即尺外以候腎也,腎主下焦,脉堅而且大者, 腎邪有餘,故主積氣在小腹與陰處,因成腎痺,其得於沐浴清水而臥者, 以寒濕內侵而氣歸同類,故病在下焦,而邪居於腎。

(凡相五色之奇脉面黃目青,面黃目赤,面黃目白,面黃目黑者,皆不死也)。

凡此色脉之不死者,皆兼面黃,蓋五行以土為本,而胃氣之猶在也,○相,去聲。

(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此脉色之皆死者,以無黃色,無黃色則胃氣巳絕,故死,上文言合脉色以圖萬全, 上二節則單言五色,亦可以決死生也。

(經有常色絡無常變)。

素問經絡論全○三十五。

(黃帝問曰,夫絡脉之見也,其五色各異,青黃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崎伯對曰, 經有常色,而絡無常變也)。 經有五行之分,故有常色,絡兼陰陽之應,故無常變。

(帝曰,經之常色何如,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黃腎黑皆亦應經脉之色也)。

五藏合於五行,故五色各有所主,而經脉之色亦與本藏相應,是為經庂常色, ○按此節但言五藏而不及六府者,大都經文皆以五藏為主, 言五藏則六府在其中矣凡三陰三陽十二經之常色,皆當以此類推。

(帝曰絡之陰陽,亦應其經乎,岐伯曰,陰絡之色應其經,陽絡之色變無常, 隨四時而行也)。 此言絡有陰陽而色與經應,亦有同異也,脉度篇曰,經脉為裏,而橫者為絡, 絡之別者為孫,故合經絡而言,則大絡孫絡在內在外之別,深而在內者是為陰絡, 陰絡近經,色則應之,故分五行以配五藏而色有常也,淺而在外者,是為陽絡, 陽絡浮顯,色不應經,故隨四時之氣以為進退,而變無常也,觀百病始生篇曰, 陽絡傷則血外溢,陰絡傷則血內溢,其義可知,何近代諸家之註,皆以六陰為陰絡, 六陽為陽絡,豈陽經之絡必無常,陰經之絡必無變乎,皆誤也。

(寒多則凝泣,凝泣則青黑,熱多刖淖澤,淖澤則黃赤)。

此即言陽絡之變色也,○泣,濇同,淖音鬧,濡潤也。

(此皆常色,謂之無丙,五色具見者,謂之寒熱)。

如前五色之應五藏者,皆常色也,常色者無病之色也,若五色具見,則陰陽變亂, 失其常矣,故為往來寒熱之病。

(帝曰善)。

(新病久病毀傷脉色)。

素問脉要精微論○二十六。

(帝曰,有故病五藏發動,因傷脉色,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

有故病,舊有宿病也,五藏發動觸感而發也, 脉色可辨如下文

(岐伯曰,悉乎哉問也,徵其脉小色不奪者,新病也。)。

徵,驗也,脉小者,邪氣不滅,色不奪者,形神未傷,故考新病。

病久而經氣不奪者有之,未有病久而形色于變者,故脉不奪而色奪者為久病。

(徵其脉與五色俱奪者,此久病也)。

表裏俱傷也。

(徵其脉與五色俱不奪者,新病也)。

表裏俱無恙也。

(肝與腎脉並至其色蒼赤,當病毀傷,不見血巳見血,濕若中水也)。

肝脉弦,肝主筋,腎脉沉,腎主骨,蒼者肝腎之色,青而黑也,赤者心火之色, 心主血也,脉見弦沉而色蒼赤者,筋骨血脉俱病,故必當為毀傷也,凡毀傷筋骨者, 無論不見血巳見血,其血必凝,其經必滯,氣血凝滯,形必腫滿, 故如濕氣在經而同於中水之狀,○中,去聲。

(五藏豇色死生)。

素問五藏生成肩○三十七。

(故色見掅如草茲者死)。

茲,滋同,如草滋者,純於青而色深也,此以土敗木賊,全失紅黃之氣故死。

(黃如枳實者死)。

黃黑不澤也。

(黑如炲者死)。

炲,煙煤也,○炲,音臺。

(赤如衃血者死)。

衃血,死血也,赤紫而黑,○衃,鋪杯切。

(白如枯骨者死)。

枯槁無神也。

(此五色之見死也)。

藏氣敗於中,則神色,夭於外,三部九候論曰,五藏巳敗,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此之謂也。

(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雞冠者生,黃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鳥羽者生, 此五色之見生也)。 此皆五色之明潤光彩者,故見之者生。

(生於心,如以縞裏朱,生於肺,如以縞裏紅,生於肝,如以縞裏紺,生於脾, 如以縞裏紫,此五藏所生之外榮也)。 生,生氣也,言五藏所生之正色也,縞,素帛也,以縞裏五物者, 謂外皆白淨而五色隱然內見也,朱與紅皆赤,朱言其深,紅言其淺也,紺, 青而含赤也,凡此皆五藏所生之正色,蓋以氣足於中,而後色榮於外者若此, 前第三十章精明五色,當與此篇互閱,○紺,高暗切。

(色味當五藏,白當肺辛,赤當心苦,青當肝酸,黃當脾甘,黑當腎鹹)。

當,合也,此五色五味之合於五藏者,皆五行之一理也。

(故白當皮,赤當脉,青當筋,黃當肉,黑當骨)。

肺主皮毛,故白當皮,心主血脉,故赤當脉,肝主筋,故青當筋,脾主肉, 故黃當肉,腎主骨,故黑當骨也。

(類經六卷終)。

(類經七卷)。

(張介賓類註)。

(經絡類)。

(○人始生,先成精,脉道通,血氣行)。

靈樞經脉篇○一。

(雷公問於黃帝曰,禁脉之言)。

脉,當作服,即本經禁服,即本經禁服篇也。

(凡刺之理,經脉為始,營其所行,制其,度量,內次五藏,外別六府, 願盡聞其道)。 營其所行,言經絡之營行也,制其度量,言裁度其分數也,五藏屬裏,故言內次, 六府屬表,故言外別,此數語即禁服篇之言,但彼次別二字,俱作刺字, 詳鍼刺煩二十九。

(黃帝,日人始生,先成精)。

精者,人之水也,萬物之生,其初皆水,故易日夭一生水,道家日水是三才之母, 精為元氣之根,本神篇日故生之來謂之精,決氣篇日兩神相摶,合而成形, 常先身生是謂精,故人始生先成精也。

(精成而腦髓生)。

精藏於腎,腎通於腦,腦者陰也,髓者骨之充也,諸髓皆屬於腦, 故精成而後腦髓生。

(骨為榦)。

猶木之有榦,土之有石,故能立其身。

(脉為營)。

脉絡經營一身,故血氣周流不息。

(筋為剛)。

筋力剛勁,故能約朿骨骼,筋作強健。

(肉為牆)。

肉象墻垣,故能蓄藏血氣。

(皮膚堅而毛髮長)。

皮膚不堅則氣不聚,故萬物皮殼,無弗堅者,所以固其外也。

(穀入於胃,脉道以通,血氣乃行)。

前言成形始於精,此言養形在於穀,如營衛生會篇曰,人受氣於穀,穀入於胃, 以傳於肺,五藏六府,皆以受物,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故脉道通,血氣行, 此經脉之謂,明經脉之道,則可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施治療矣, 經脉義連後篇。

(○十二經脉)。

靈樞經脉篇○二。

(雷公曰,願卒聞經脉之始生,黃帝曰,經脉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 實不可不通)。 卒,盡也。

(○肺手太陰之脉,起於中焦)。

十二經脉所屬,肺為手太陰經也,中焦當胃中脘,在臍上四寸之分,手之三陰, 從藏走手,故手太陰脉發於此,凡後手三陰經,皆自內而出也,○愚按此十二經者, 即營氣也,營行脉中,而序必始於肺經者,以脉氣流經,經氣歸於肺, 肺朝百脉行陰陽,而五藏六府皆以受氣,故十二經以肺經為首,循序相傳, 盡於足厥陰肝經而又傳於肺,終而復始,是為一周。

(下絡大腸)。

絡,繴絡也,當任脉水分穴之分,肺脉絡於大腸,以肺與大腸為表裏也, ○按十二經相通,各有表裏,凡在本經者皆曰屬以此通彼者皆曰絡, 故在手太陰則曰屬肺絡大腸,在手陽明則曰屬大腸絡肺,彼此互更, 皆以本經為主也,下文十二經皆放此。

(還循胃口)。

還,復也,循,巡繞也,自大腸而上,復循胃口。

(上膈屬肺)。

膈,膈膜也,人有膈膜,居心肺之下,前齊鳩尾後齊十一椎,周圍相著, 所以遮隔濁氣,不使上薰心肺也,屬者,所部之謂。

(從肺系橫出腋下)。

肺系,喉嚨也,喉以通氣,下連於肺,膞之下脇之上日腋,腋下即中府之旁,○系, 立係。

(下循臑內)。

膞之內側上至腋,下至肘,嫩耎白肉曰臑,天府俠白之次也,○臑,儒軟二音, 又奴刀奴到二切

(行少陰心主之前)。

少陰,心經也,心主,手厥陰經也,手之三陰,太陰在前,厥陰在中,少陰在後也。

(下肘中循臂內)。

膞臂之交曰肘中,穴名尺澤,肘以下為臂內,內側也,行孔最列缺,經渠之次。

(上骨下廉入寸口)。

骨,掌後高骨也,下廉,骨下測也,寸口,關前動脉也,即太穴處。

(上魚循魚際)。

手腕之前,大指本節之間,其肥肉隆起形如魚者,統謂之魚, 寸口之前魚之後曰魚際穴。

(出大指之端)。

端,指尖也,即少商穴,手太陰肺經止於此。

(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支者,如木之有枝,此以正經之外而復有旁通之絡也,臂掌之交日腕,此本經別絡, 從腕後上側列缺穴直出次指之端,交商陽穴而接乎手陽明經也,○此下十二經為病, 見疾病類第十,與此本出同篇,所當互考。

(○大腸手陽明之脉,起於大指次指之端)。

大腸為,陽明經也,大指次指即食指之端也,穴名商陽,手之三陽從手走頭, 故手陽明脉發於此,凡後手三陽經皆然。

(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

循義見前,凡前巳註明者後不再註,餘放此,上廉,側也,凡經脉陽行於外, 陰行於內,後諸經皆同,循指上廉,二間三間也,合谷,穴名,兩骨, 即大指次指後岐骨間也,俗名虎口。

(上入兩筋之中)。

腕中上側兩筋陷中.陽谿穴也。

(循臂上廉入肘外廉)。

循陽谿等穴以上曲池也。

(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

上臑外前廉,行肘膠五里臂臑也,肩端骨罅為髃骨,以上肩髃巨也,○髃髃同。

(上出於柱骨之會上)。

肩背之上,項項之根,為天柱骨,六陽皆會於督脉之大椎,是為會七。

(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

自大惟而前,入足陽明之缺盆,絡於肺中,復下膈,當臍旁天樞之分屬於大腸, 與肺相為表裏也。

(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

頭莖為頸,耳下曲處為頰,頸中之穴,天鼎扶突也。

(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人中,即督脉之水溝穴,由人中而左右互交,上挾鼻孔者,自禾髎以交於迎香穴也, 手陽明經止於此,乃自山根交承泣穴而接乎足陽明經也。

(○胃足陽明之脉,起於鼻之交頞中)。

胃為足陽明經也,頞,鼻莖也,亦曰山朿,交頞,其脉左右互交也,足之三陽, 從頭走足,故足陽明脉發於此,凡後足三陽經皆然,○頞,音遏。

(旁納太陽之脉)。

納,入也,足太陽起於目內眥睛明穴,與頞相近,陽明由此下行故入之也。

(下循鼻外入上齒中)。

鼻外,即承泣四白巨髎之分。

(還出挾口環脣,下交承漿)。

環,繞也,承漿,任脉穴。

(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

腮下為頷,頷中為頤由地倉以下大迎也。

(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

頰車,本經穴,在耳下,上耳前,下關也,客主人足少陽經穴,在耳前, 循髮際以上頭維,至額顱,會於督脉之神庭,額顱,髮際前也。

(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

人迎缺盆,俱本經穴,屬胃,謂本經之所屬也,絡脾,胃與脾為表裏也, 此支自缺盆入內下膈,當上脘中脘之分,屬胃絡脾。

(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

直者,直下而外行也,從缺盆下行氣戶等穴,以至乳中乳根也。

(下挾臍)。

天樞等穴也。

(入氣街中)。

自外陵等穴下入氣街,即氣衝也,在毛際兩旁鼠鼷上一寸。

(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裏,下至氣街中而合)。

胃口,胃之下口,當下脘之分,難經謂之幽門者是也,循腹裏,過足少陰肓腧之外, 此即上文支者之脉,由胃下行,而與直者復合於氣街之中也。

(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指間)。

髀,股也,抵,至也,髀關伏兔,皆膝上穴名,自此由陰巿諸穴以下,膝蓋曰臏, 骨曰脛,足面日跗,此三者即犢鼻巨虛衝陽等穴之次, 乃循內庭內中指內間而出厲兌,足陽明經止於此,厲兌義詳本穴條下,○髀, 並米切,又音比,脉頻牝二立,脛,形敬切,咐,附孚二者。

(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

廉,上廉也,下廉三寸,即豐隆穴,是為陽明別絡,故下入中指外間,又其支者, 自跗上衝陽穴次,別行入大指間,斜出足厥陰行間之次,循大指出其端, 而接乎足太陰經也。

(○脾足太陰之脉,起於大指之端)。

脾為足太陰經也,起於足大指端隱白穴,足之三陰,從足走腹,故足太陰脉發於此, 凡後足三陰經皆然。

(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

循指內側白肉際,行大都太白等穴,核骨,即大指本節後內側圓骨也, 滑氏言為孤拐骨者非,蓋孤拐即名踝骨,古有擊踝之說,即今北人所謂打孤拐也, 核骨惟一,踝骨則有內外之分,滑氏以足跟骨為踝者亦非,蓋彼曰跟踵,非踝也, ○踝,胡寡切。

(上踹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

踹足肚也,亦名腓腸,本經自漏谷上行,交出厥陰之前,即地機陰陵泉也,○踹, 本經與腨通用,音篆,蓋踹本音煆,玉篇以足跟為踹。

(上膝股內前廉)。

股,大腿也,一日髀內為股,前廉上側也,當血海箕門之次。

(入腹,屬脾絡胃)。

自衝門穴入腹內行,脾與胃為表裏故於中脘下脘之分,屬脾絡胃也。

(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

咽以嚥物,居喉之後,自胃脘上行至此,連舌本,散舌下而終,本,根也。

(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

足太陰外行者由腹之四行,上府合腹結等穴,散於胷中,而止於大包, 其內行而支者,自胃脘別上膈,注心中,而接乎手少陰經也。

(○心手少陰庂脉起於心中)。

為手陰經,故脉發於心中。

(出屬心系)。

心當五椎之下,其系有五,上系連肺,肺下系心,心下三系連脾肝腎, 故心通五藏之氣而為之主也,○系音係。

(下膈絡小腸)。

心與小腸為表裏,故下膈,當臍上二寸,下脘之分絡小腸也。

(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繫目系)。

支者從心系出任脉之外,上行挾咽,繫目系,以合於內眥。

(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

直者,經之正脉也,此自前心系復上肺,由足少陽淵腋之次出腋下,上行極泉穴, 手少陰經行於外者始此。

(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

臑內後廉,青靈穴也,手三陰,少陰居太陰厥陰之後。

(下肘內,循,內後廉)。

少海靈道等穴也。

(抵掌後,銳骨之端)。

手腕下踝為銳骨,神門穴也。

(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

少府少衝也,抄陰經止於此,乃交小指外側,而接乎手太陽經也,○滑氏日, 心為君主之官,尊於他藏,故其交經授受,不假支別云。

(○小腸手太陽之脉,起於小指之端)。

小腸為手太陽經也,起於小指外側端少澤穴。

(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

前谷後谿腕骨等穴也。

(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筋之間)。

循臂骨下廉陽谷等穴,出肘內側兩骨尖陷中,小海穴也,此處捺之,應於小指之上。

(上循臑外後廉)。

行手陽明少陽之外。

(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

肩後骨縫曰肩解,即肩貞穴也,肩胛,臑腧宗等處也,肩上,秉風曲垣等穴也, 左右交於兩肩之上,會於督脉之大椎,○滑氏,日脊兩旁為膂,膂上兩角為肩解, 肩解下成片骨為肩胛,即肩髆也,○胛,音甲。

(入缺盆絡心)。

自缺盆由胷下行,入膻中絡心,心與小腸為扛裏也。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

自缺盆之下,循咽下膈,抵胃下行,當臍上二寸之分屬小腸,此本經之行於內者。

(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

其支行於外者,出缺盆,循項中之天窻,上頰後之天容,由顴髎以入耳中, 聽宮穴也,手太陰經止於此,○眥,音資。

(其支者別頰上抵鼻,至目眥,斜絡於顴)。

目下為,目內角為內眥,顴,即顴骨下顴髎穴,手太陽自此交目內貲, 而接乎足太陽經也,○,音拙,顴,音權。

(○膀,胱足太陽之脉,起於目內眥)。

膀胱為足太陽經也,起於目內眥睛明穴。

(上額交巔)。

由攢竹上額,歷曲差五處等穴,自絡卻穴左右,斜行,而交於項巔之百會。

(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

其支者由百會旁行,至耳上角,過足少陽之曲鬢率谷天衝浮白竅陰完骨, 故此六穴者,皆為足太陽少陽之會。

(其直者從巔入絡腦)。

自百會行通天絡卻玉枕,人絡於腦中也。

(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挾脊抵腰中)。

自腦復出別下項,由天柱而下會於督脉之大椎陶道,卻循肩髆內分作四行而下, 此節言內兩行者,夾脊兩旁,相去一寸半, 自大杼行風門及藏府諸腧而抵腰中等穴也,中行椎骨曰脊腎骨上日腰,○髆,音慱。

(入循膂,絡腎屬膀胱)。

自腰中膂,絡腎,前屬膀胱,腎與膀胱為表裏也,夾脊兩旁之肉曰膂,○膂,音旅。

(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腎入膕中)。

從腰中循髖骨下夾脊,歷四髎穴,貫臀之會陽,下行承扶殷門浮郄委陽, 入膕之委中也,尻旁大肉曰臀,膝後曲處日膕,○臀,音屯膕,音國,髎,音遼。

(其支者從髆內左右吃下貫胛,挾脊內)。

此支言肩髆內,大杼下,外兩行也,左右貫胛,去脊各三寸別行, 歷附分魄戶膏肓等穴,挾脊下行,由秩邊,而過髀樞也。

(過髀樞,循髀外,從後廉下合膕中)。

過髀樞,會於足少陽之環跳,循髀外後廉,去承扶一寸五分之間下行, 復與前之入膕中者相合。 以下貫踹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

貫踹內者,由合陽以下承筋承山等穴也,出外踝之後,崑崙僕參等穴也, 小指本節後大骨曰京骨,小指外側端曰至陰,足太陽經穴止此,乃交於小指之下, 而接乎足少陰經也,○踹腨同。

(○腎足少陰之脉,起於小指之下,邪走足心)。

腎為足少陰經也,起於小指下,斜走足心之湧泉穴,○邪,斜同。

(出於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

然谷,在內踝前大骨下,內踝之後別入跟中,即太谿大鍾等穴。

(以上踹內,出膕內廉)。

自復溜交信,過足太陰之三陰交,以上踹內之築賓,出膕內廉之陰谷。

(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

上股內後廉,結於督脉之長強,以貫脊中而後屬於腎, 前當關元中極之分而絡於膀胱,以其相為表裏也,○滑氏曰,由陰谷上股內後廉, 貫脊會於脊之長強穴,還出於前,循橫骨大赫氣穴四滿中注肓俞,當肓俞之所, 臍之左右屬腎,下臍,過關元中極而絡膀胱也。

(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

滑氏曰,其直行者,從肓俞屬腎處上行,循商曲石關陰都通谷諸穴,貫肝, 上循幽門上膈,歷步廊入肺中,循神封靈墟神藏或中俞府而上循喉嚨,並人迎, 挾舌本而終也,○愚按足少陰一經,考之本篇,及經別經筋等一篇,皆言由脊裏, 上注心肺而散於胷中,惟骨空論曰,衝脉者起於氣街,並少陰之經,俠齊上行, 至胷中而散,故甲乙經於俞府或中神藏靈墟神封步廊等穴,皆云足少陰脉氣所發, 幽門通谷陰都石關商曲肓俞中注四滿氣穴大赫橫骨十一穴,皆云衝脉足少陰之會, 故滑氏之註如此,實本於甲乙銅人諸書,而因乙等書實本之骨空論也。

(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胷中)。

其支者自神藏之際,從肺絡心注胷中,以上俞府諸穴,足少陰經止於此, 而接乎手厥陰經也,胷中,當兩乳之間,亦日膻中。

(○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脉,起於胷中)。

心主者,心之所主也,心本手少陰,而復有手厥陰者,心包絡之經也,如邪客篇曰, 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諸邪之在心者,皆在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脉也, 其脉之出入屈折行之疾徐,皆如手少陰心主之脉行也,故曰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脉, 胷中義見上文,○滑氏日,或問手厥陰經曰心主,又曰心包絡何也,曰君火以明, 相火以位,手厥陰代君火行事,以用而言,故曰田心主,以經而言,則曰心包絡, 一經而二名,實相火也。

(出屬心包絡,下膈歷絡三膲)。

心包絡,包心之膜絡也,包絡為心主之外衛,三膲為藏府之外衛,故為表裏而相絡, 諸經皆無歷字,獨此有之,蓋指上中下而言,上即膻中,中即中脘,下即臍下, 故任脉之陰交穴為三膲募也,○膲,焦通用。

(其支者循胷出脇下腋三寸)。

脇上際為腋,腋下三寸天池也,手厥陰經穴始此。

(上抵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

上抵腋下之天泉,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以手之三陰,厥陰在中也。

(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

入肘中,曲澤也,下臂行衲筋之間,郄門闕使內關大陵木。

(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入掌中,勞官也,中抇端中衝也,手厥陰經止於上。

(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小指次指,謂小指之次指,即無名指也,其支者自勞宮別行名指端, 而接乎手少陽經也。

(○三焦手少陽之脉,起於小指次指之端)。

三焦,手少陽經也,起於無名指端關衝穴。

(上出兩指之間)。

即小指次指之間液門中渚穴也。

(循手表腕出臂外兩骨之間)。

手表之腕,陽池也,臂外兩骨間,外關支溝等穴也。

(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

上貫肘之天井,循臑外,行手太陽之前,手陽明之後,歷清冷淵消濼臑會上肩髎, 過足少陽之肩井,自天髎而交,出足少陽之後也。

(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膈循屬三焦)。

其內行者入缺盆,復由足陽明之外,下希膻中,散絡心包,相為表裏, 乃自上焦下膈,循中焦下行,並足太陽之正入絡膀胱以約下焦, 故足太陽經委陽穴為三焦下輔腧也,詳見後十六。

(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繫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

其支行於外者,自膻中上行,出缺盆,循天髎上項,會於督脉之大椎,循天牖, 繫耳後之翳風瘛脉顱息,出耳上角之角孫,過足少陽之懸釐脉厭,下行耳頰至脉, 會於手太陽顴髎之分,○,音拙,目下也。

(其支者從耳後人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

此支從耳後翳風入耳中,過手太陽之聽官,出走耳前之耳門,過足少陽之客主人, 交頰循和髎,上絲竹空,至髎,會於瞳子髎穴,手少陽經止於此, 而接乎足少陽經也。

(○膽足少陽之脉,起於目銳眥)。

膽為足少陽經也,起於目銳眥瞳子髎穴,目之外角曰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

自目銳眥,由聽會客主人上抵頭角,循頷厭,下懸顱懸釐, 從耳上髮際入鬢率谷歷手少陽之角孫外折下耳後,行天衝浮白竅陰完骨, 又自完骨外折上行,循本神,前至陽白復內折上行,循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 由風池而下行也。

(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

自風池循頸,過手少陽之天牖,行少陽之前,下至肩上,循肩井, 復交出手少陽之後,過督脉之大椎,會於手太陽之秉風,而前入於足陽明缺盆之外。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

其支者從耳後顳顬間,過手少陽之翳風,入耳中過手太陽之聽宮,出走耳前, 復自聽會至目銳眥後瞳子髎之分。

(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於手少陽,抵於)。

其支者別自目外眥瞳子髎,下足陽明大迎之次,由手少陽之絲竹和髎而下抵於也。

(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

其下於足陽明者合於下關,乃自頰車下項頸,循本經之前,與前之入缺盆者相合, 以下胷中。

(以下胷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脇裏,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

其內行者,由缺盆下胷,當手厥陰天池之分貫膈,足厥陰期門之分絡肝, 本經日月之分屬膽,而相為表裏乃循脉裏,佃足厥陰之章門下行,出足陽明之氣街, 繞毛際,合於足厥陰,以橫入髀厭中之環跳穴也。

(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胷,過季脇,下合脾厭中)。

其直下而行於外者,從缺盆下腋循胷,歷淵腋輙筋日月,過季脇, 循京門帶脉等穴下行,由居髎入足太陽之上髎中髎下髎,下行, 復與前之入髀厭者相合。

(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卜外輔骨之前)。

髀陽,髀之外側也,輔骨,膝下兩旁高骨也,由髀陽行太陽陽明之中,歷中瀆陽關, 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自陽陵泉以下陽交等穴也。

(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

外踝上骨際曰絕骨,絕骨之端,陽輔穴也,下行懸鍾,循足面上之丘墟臨泣等穴, 乃入小指次指之間,至竅陰穴,足少陽經止於此。

(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岐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

足大指本節後骨縫為岐骨,大指爪因後二節間為三毛,其支者自足跗上別行入大指, 循岐骨內,出大指端,還貫入爪甲,出三毛,而接乎足厥陰經也。

(○肝足厥陰之脉,起於大指叢毛之際)。

肝為足厥陰經也,起於足大指,去爪甲橫紋後,叢毛際大敦穴,叢毛, 即上文所謂三毛也。

(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

足跗上廉,行間太衝也,內踝前一寸,中封也。

(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內廉)。

上踝過足太陰之三陰交,歷彖蠡溝中都,復上一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內廉, 至膝關曲泉也。

(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

股陰,內側也,循股內之陰包五里陰廉上會於太陰之衝門府舍,入陰毛中之急脉, 遂左右相交,環繞陰器,而會於任脉之曲骨。

(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

自陰上入小腹,會於任脉之中極關元,循章門至期門之所挾胃屬肝, 下足少陽日月之所絡膽,而肝膽相為表裏也。

(上貫膈布脇肋)。

自期門上貫膈,行足太陰食竇之外,大包之裏,散布脇肋,上足少陽淵腋, 手太陰雲門之下,足厥陰經穴止於此。

(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脉會於巔)。

頏顙,咽顙也,目內深處為目系,其內行而上者,自脇肋間,由足陽明人迎之外, 循喉嚨之後入頏顙,行足陽明大迎地倉四白之外,內連目系,上出足少陽陽白之外, 臨泣之裏,與督脉相會於頂巔之百會。

(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裏,環脣內)。

此支者從前丹系之分,下行任脉之外,本經之裏,下頰裏,交環於口脣之內。

(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

又其支者,從前期門屬肝所行足太陰食竇之外,本經之裏,別貫膈,上注於肺, 下行至中焦,挾中脘之分,復接於手太陰肺經,以盡十二經之一週,終而復始也。

(十二經離合)。

靈樞經別篇全○三。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人之合於天道也,內有五藏以應五音,五色,五時,五味, 五位也,外有六府以應六律,六律建陰陽諸經,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節, 十二經水,十二時,十二經脉者,此五藏六府之所以應天道)。 此言人身藏府經脉,無非合於天道者,五音五色等義,見藏象類,六律義, 見附翼律原,十二月等義,俱詳載圖翼中。

(夫十二經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 工之所止也,麤之所易,上之所難也,請問離合出入奈何)。 經脉者,藏府之枝葉藏府者,經脉之根本,知十二經脉之道,則陰陽明,表裏悉, 氣血分,虛實見,天道之逆從可察,邪正之安危可辨,凡人之生,病之成, 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莫不由之,故初學者必始於此,工之良者, 亦止於此而巳第麤工忽之,謂其尋常易知耳,上工難之,謂其應變無窮也, 十二經脉巳具前經脉篇,但其上下離合,內外出入之道,猶有未備,故此復明其詳, 然經脉篇以首尾循環言,故上下起上有別,此以離合言,故但從四末始, 雖此略彼詳,然義有不同,所當參閱。

(岐伯稽首再拜,曰明乎哉問也,此麤之所過,上之所息也,請卒言之)。

過猶經過,謂忽略不察也,息如止息,謂必所留心也。

(○足太陽之正,別入於膕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別入於肛,屬於膀胱,散之腎,)。

循膂當心入散,直者從膂上出於項,復屬於太陽,此為一經也,○足少陰之正, 至膕中別走太陽而合,上至腎,當十四顀出屬帶脉,直者繫舌本,復出於項, 合於太陽,此為一合,成以諸陰之別,皆為正。)此膀胱與腎為表裏, 故其經脉相為一合也,足太陽之正入膕中.與少陰合而上行,其別一道下尻五寸, 當承扶之次,上入肛門,內行腹中.屬於膀胱,散於腎循膂當心入散,上出於項, 而復屬於本經太陽此內外同為一經也,○足少陰之正,目膕中合於太陽, 內行上至腎,當十四椎旁腎俞之次,出屬帶脉,其直者上繫舌本, 復出於項合於太陽是為六合之一也,然有表必有裏,有陽必有陰故陽之正, 必成於諸陰之別,此皆正脉相為離合,非旁通交會之謂也,餘放此,○尻, 開高切肛,音工,又好剛切,顀,椎同音槌。

(○足少陽之正繞髀,入毛際,合於厥陰,別者入季脇之間,循胷裏屬膽, 散之上肝,貫心,以上挾咽出頤脉中,散於面繫目系,合少陽於外眥也, ○足厥陰之正別跗上,上至毛際,合於少陽,與別俱行,上為二合也)。 此膽肝二經為表裏,經脉相為一合也,足少陽繞髀陽入毛際,與足厥陰合, 其內行而別者,乃自季,脇入胷屬膽,散之上肝,由肝之上系貫心,上挾咽, 自頤頷中出,散於面,上繫目系,復合少陽本經於目外眥瞳子髎也,○足厥陰之正, 別足跗內行,上庄陰我之際.合於足少陽,與別者俱行,上布脇肋, 是為六合之二也,○頤,音移,頷,何敢切。

(○足陽明之正上至髀,入於腹裏屬胃,散之脾,上通於也,上循咽出於口下頞, 還繫目系,合於陽明也,○足太陰之正上至髀,合於陽明,與別俱行,上結於咽, 貫舌中,此為三合也)。 此胃脾二經青裏相為一合也,足陽明上至髀關,其內行者由氣街入腹裏,屬於胃, 散於脾,上通於心,循咽出於口,上頞,入承泣之次,繫目系為目下網, 以合於陽明本經也,○足太陰之正,上股內,合於足陽月,與別者俱行,上咽貫舌, 是為六合之三也,○頞,音遏,,音拙。

(○手太陽之正指地,別於肩解,入腋走心,繫小腸也,○手少陰之正, 別入於淵腋兩筋之間屬於心,上走喉嚨出於面,合目內眥,此為四合也)。 此小腸與心,表裏經脉相為一合也,指地者,屬陰居天之內,手太陽內行之脉, 別於肩解,入腋走心,繫於小腸,皆自上而下,自外而內,故曰指地, 經脉篇言交肩上入缺盆,絡心,此言別於肩解,入腋走心蓋前後皆有入心之脉, ○手少陰之正,自腋下三寸,足少陽淵腋之次,行兩筋之間,內屬於心, 與手太陽入腋走心者合,乃上行挾於咽,出於面,合於目內眥, 是當與足太陽睛明相會矣,此六合之四也。

(○手少陽之正指天,別於巔,入缺盆,下走三焦,散於胷中也○手心主之正, 別下淵腋三寸入胷中,別屬三焦,出循喉嚨,出耳後,合少陽完骨之下, 此為五合也)。 此三焦心主表裏,經脉相為一合也,指天者,天屬陽運於地之外, 手少陽之正上別於巔,入缺盆,下走三焦,散於胷中,包羅藏府之外,故曰指天, ○手厥陰之正,其別而內行者,與少陰之脉,同自腋下三寸足少陽淵腋之次入胷中, 屬於三焦,乃出循喉嚨,行耳後,合手足少陽於完骨之下,此六合之五也。

(○手陽明之正從手循膺乳,別於肩髃,入柱骨,下走大腸,屬於肺,上循喉嚨, 出缺盆,合於陽明也,○手太陰之正,別入淵腋少陰之前,入走肺,散之大腸, 上出缺盆,循喉嚨復合陽明,上六合也)。 此大腸與肺為表裏,經脉相為一合也,手陽明之正,循胷前膺乳之間, 其內行別於肩髃,入柱骨,由缺盆下走大腸屬於肺,其上者循喉嚨, 復出缺盆而合於陽明本經也,○手太陰之正,其內行者自天府別入淵腋, 由手少陰心經之前入內走肺,散之大腸,其上行者出缺盆,循喉嚨復合於手陽明經, 以上共十二經,是為六合也。

(十二經筋結支別)。

靈樞經筋篇○四。

(足太陽之筋,起於足小指,上結於踝,邪上結於膝)。

足太陽之筋起於足小指爪甲之側,即足太陽經脉所止之處,至陰穴次也, 循足跗外側上結於外踝崑崙之分,乃邪上附陽而結於膝膕之分結,聚也, ○凡後十二經筋,所起所行之次,與十二經脉多相合,其中有小異者,乃其支別, 亦互相發明耳,獨足之三陰則始同而終不同也,所當並考,○愚按十二經脉之外, 而復有所謂經筋者何也,蓋經脉營行表裏,故出入藏府,以次相傳,經筋聯綴百骸, 故維絡周身,各有定位,雖經筋所行之部,多與經脉相同,然其所結所盛之處, 則惟四肢谿谷之間為最,以筋會於節也,筋屬木,其華在爪, 故十二經筋皆起於四肢指爪之間,而後盛於輔骨,結於肘腕,繫於膝關,聯於肌肉, 上於頸項,終於頭面,此人身經筋之大略也,筋有剛柔,剛者所以束骨, 柔者所以相維,亦猶經之有絡,綱之有紀,故手足項背直行附骨之筋皆堅大, 而胷腹頭面支別橫絡之筋皆柔細也,但手足十二經之筋,又各有不同者, 如手足三陽行於外,其筋多剛,手足三陰行於內,其筋多柔, 而足三陰陽明之筋皆聚於陰器,故曰前陰者,宗筋之所聚,此又筋之大會也, 然一身之筋,又皆肝之所生,故惟足厥陰之筋絡諸筋,而肝曰罷極之本, 此經脉經筋之所以異也。

(其下循足外踝結於踵,上循跟,結於膕)。

其下,足跗之下也,踵即足跟之突出者,跟即踵即足跟之突出者, 跟即踵上之鞭筋處也,乃僕參申脉之分,結於膕,委中也,○膕,音國,鞭,硬同。

(其別者結於踹外,上膕中內廉,與膕中并)。

此即大筋之旁出者,別為柔耎短筋,亦猶木之有枝也,後凡言別者支者皆放此, 此支自外踝別行,由足腨肚之下尖處,行少陽之後,結於腨之外側絡穴飛陽之分, 乃上膕休廉,合大筋於委中而一之也。

(上結於臀)。

尾骶骨旁,會陽之分也,○臀,音屯。

(上挾脊上項)。

夾脊背,分左右上項,會於督脉之陶道大惟,此皆附脊之剛筋也。

(其支者別入結於舌本)。

其支者自項別入內行,與手少陽之筋結於舌本,散於舌下,自此以上, 皆柔耎之筋而散於頭面。

(其直者結於枕骨,上頭下顏,結於鼻)。

其直者自項而上,與足少陰之筋,合於腦後枕骨間,由是而上過於頭,前下於顏, 以結於鼻下之兩旁也,額上曰顏。

(其支者為目上網,下結於頄)。

網,網維也,所以約束目睫,司開闔者也,目下曰頄,即顴也, 此支自通頂入腦者下屬目本,散於自上,為目上網,下行者結於頄, 與足少陽之筋合,○頄,音求。

(其支者從腋後外廉,結於肩髃)。

又其支者,從挾脊,循腋後外廉,行足少陽之後,上至肩,會手陽明之筋結於肩髃。

(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結於完骨)。

此支後行者,從腋後走腋下,向前邪出陽明之缺盆,乃從耳後直上, 會手太陽足少陽之筋,結於完骨,完骨,耳後高骨也。

(其支者山缺盆,邪上出於頄)。

此支前行者,同前缺盆之筋,岐出別上頤頷,邪行出於頄, 與前之下結於頄者相合也,○此下仍有十二經筋病刺法,見疾病類六十九, 與此本出同篇,所當互考。

(○足少陽之筋,起於小指次指,上結外踝,上循脛外廉,結於膝外廉)。

小指次指,即第四指竅陰之次也,外踝,丘墟之次,脛外廉,外丘陽交之次, 膝外廉,陽陵泉陽關之次,此皆剛筋也,○脛,奚敬切。

(其支者別起外輔骨,上走髀,前者結於伏兔之上,後者結於尻)。

膝下兩旁突出之骨曰輔骨,膝上六寸起肉曰伏兔,毛骶骨曰尻, 此支自外輔骨上走於髀,分為二岐,前結於陽明之伏兔,後結於,督脉之尻, 至此剛柔相制,所以聯臀膝而運樞機也,○脾,並米切,又音比,尻,開高切。

(其直者上乘季脇,上走腋前廉繫於膺乳,結於缺盆)。

季脇下兩旁耎處日,胷上兩旁高處曰膺,此直者自外輔骨走髀,由髀樞上行乘, 循季脇上走腋,當手太陰之下,出腋前廉,橫繫於胷乳之分,上結於缺盆, 與手太陰之筋相合,怕剛筋也,○,音秒,一作眇,五音篇曰少也, 蓋其處少骨之義。

(直者上出腋貫缺盆,出太陽之前,循耳後,上額角,交巔上,下走頷, 上結於頄)。 此直者,自上走腋處直上出腋,貫於缺盆, 與上之結於缺盆者相合乃行足太陽經筋之前,循耳上額角,交太陽之筋於巔上, 復從足陽明頭維之分走耳前,下顋頷,復上結於頄,○頷,何敢切,顋下也, 云燕頷者即此。

(支者結於目眥為外維)。

此支者從顴上斜趨結於目外眥,而為目之外維,凡人能左右斜視者, 正以此筋為之伸縮也,○按本篇有曰手從左之右,右目不開,上過右角, 並蹻脉而行,左絡於右等義,詳疾病類六十九。

(○足陽明之筋,起於中三指,結於跗上,邪外上加於輔骨,上結於膝外廉, 直上結於髀樞,上循脇屬脊)。 中三指,即足之中指,厲兌之旁也,結於跗上衝陽之次,乃從足面邪行, 出太陰少陽兩筋之間,上輔骨,結於膝之外廉,直上髀樞,行少陽之前,循脇向後, 內屬於脊。

(其直者上循骭,結於膝,其支者結於外輔骨,合少陽)。

骭,足脛骨也,其直者自跗循骭,結於膝下外廉三里之次,以上膝臏中, 其支者自前跗上邪外上行,結於外輔骨陽陵泉之分,與少陽相合,○骭,音幹。

(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結於髀,聚於陰器,上腹而布)。

此直者,由膝臏直上循伏兔髀關之分,結於髀中,乃上行聚於陰器, 陰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也,乃自橫骨之分,左右夾行, 循天樞關門等穴,而上布於腹,此上至頸,皆剛筋也。

(至缺盆而結,上項,上挾口合於頄,下結於鼻,上合於太陽,太陽為目上網, 陽明為目下網)。 自缺盆上頸中人迎穴,乃循頤頰上挾口吻,與陽蹻會於地倉,上合於顴髎, 下結於鼻旁,復上睛明穴合於足太陽,太陽細筋,散於目上,故為目上網, 陽明細動,散於目下,故為目下網。

(其支者從頰結於耳前)。

其支者,自頤頰間上結耳前會於足少陽之上關頷厭,上至頭維而終也。

(○足太陰之筋,起於大指之端內側,上結於內踝)。

大指之端內側,隱白也,循覈骨而上,結於內踝下商丘之次。

(其直者絡於膝內輔骨,上循陰股,結於髀,聚於陰器)。

絡,當作結,此自內踝直上,結於膝內輔骨陰陵泉之次,股之內側曰陰股,結於髀, 箕門之次也,乃上橫骨兩端,與足厥陰會於衝門,橫繞曲骨, 並足少陰陽明之筋而聚於陰器,皆剛筋也。

(上腹結於臍,循腹裏結於肋,散於胷中,其內者著於脊)。

其前行者,自陰器上腹,會手少陰之筋結於臍,循腹裏由大橫腹哀之次結於肋, 乃散為柔細之筋上行,布於胷中胷鄉大包之次,其內行者由陰器宗筋之間, 並陽明少陰之筋而上著於脊。

(○足少陰之筋,起於小指之下,並足太陰之筋,邪走內踝之下,結於踵, 與太陽之筋合,而上結於內輔之下)。 足少陰之筋,起小指下邪趨足心,又邪趨內側,上然谷,並足太陰商丘之次, 走休踝之下,結於根踵之間,與太陽之筋合,由踵內側上行, 結於內輔骨下陰谷之次。

(並太陰之筋而上循陰股,結於陰器)。

自內輔並太陰之筋,上循陰股,上橫骨,與太陰厥陰陽明之筋合而結於陰器, 皆剛筋也。

(循脊內,挾膂上至項,結於枕骨,與足太陽之筋合)。

自陰器內行,由子宮上系腎間,並衝脉循脊兩旁,挾膂上至項,與足太陽之筋合, 結於枕骨,內屬髓海,○膂,音旅。

(○足厥陰之筋,起於大指之上,上結於內踝之前)。

大指上三毛際,大敦次也,行跗上,與足太陰之筋並行,結於內踝前中封之次。

(上循脛,上結內輔之下,上循陰股,結於陰器,絡諸筋)。

由內踝上足脛,循三陰交之分上行,並足少陰之筋,上結於內輔骨下曲泉之次, 復並太陰之筋,上循陰股中五里陰廉之分,上急脉而結於陰器,陰器者, 合太陰厥陰陽明少陰之筋,以及衝任督之脉皆聚於此,故曰宗筋,厥陰屬肝, 肝主筋,故絡諸筋而一之,以成健運之用。

(○手太陽之筋,起於小指之上,結於腕,上循臂內廉,結於肘內銳骨之後, 彈之應小指之上,入結於腋下)。

手小指之上外側,少澤穴也,上行結於手腕外側腕骨陽谷之次,上循臂內側, 結於肘下銳骨之後,小海之次,但於肘尖下兩骨罅中,以指捺其筋, 則痠麻應於小指之上,是其驗也,又由肘上臑外廉,入結於後腋之下,此皆剛筋也。

(其支者後走腋後廉,上繞肩胛,循頸出走太陽之前,結於耳後完朋)。

其支自腋下與足太陽之筋合,走腋後廉,上繞肩胛,行肩外腧肩中腧, 循頸中天窗之分,出走太陽經筋自缺盆出者之前,同上結於耳後完骨之次也。

(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山耳上,下結於頷,上屬目外眥)。

此支者自頸上曲牙,入耳中聽宮之分,其直者上行出耳上,會於手少陽角孫之次, 其前而下者,循頤結於頷,與手陽明之筋合,其前而上者,屬目外眥瞳子髎之次, 與手足少陽之筋合也。

(○手少陽之筋,起於小指次指之端,結於腕中,循臂結於肘, 上繞臑外廉上肩走頸,合手太陽)。 小指次指之端,無名指關衝之次也,上結於手腕之陽池,循臂外關支溝之次, 出臂上兩骨間結於肘,自肘一臑外廉,由臑會行太陰之裏陽明之外,卜肩髎, 走項中天牖之分,與手太陽之筋合,上皆剛筋也。

(其支者當曲頰,入繫舌本)。

其支者,自頸中當曲頰下入繫舌本,與足太陽之筋合。

(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屬目外眥,上乘頷,結於角)。

又支者自頰行曲牙,會足陽明之筋,循耳前上行,與手太陽足少陽之筋屈曲交綰, 而會於耳上之角孫,乃屬目外眥而復會於瞳子髎之次頷,當作額, 蓋此筋自耳前行外眥,與三陽,交會,上出兩額之左右,以結於額之上角也。

(○手陽明之筋,起於大指次指之端,結於腕,上循臂上結於肘外,上臑, 結於髃)。 大指次指之端,食指尖商陽之次也,歷合谷,結於腕上陽谿之次,循臂上廉, 又結於肘外肘髎之次,乃上臑會與足太陽之筋合結於肩髃,此皆剛筋也。

(其支者繞肩胛,挾脊)。

此支自肩髃屈曲後行,遶肩胛,與手足太陽之筋合而挾於脊。

(直者從肩髃上頸)。

此直者自肩髃,行巨骨,上頸中鼎扶突之次。

(其支者上頰結於頄)。

此支者自頸上頰入下齒中,上結於手太陽顴髎之分。

(直者上出手太陽之前,上左角絡頭,下右頷)。

此直者自頸,出手太陽天窗天容之前,行耳前上額左角絡頭,以右頷,此舉左而言, 則右在其中,亦如經脉之左之右右之左也,故右行者,亦上額右角, 交絡於頭下左頷,以合於太陽少陽之筋。

(○手太陰之筋,起於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結於魚後,行寸口外側)。

手大指上,少商之次也,魚後,魚際也,寸口外側,即列缺之次。

(上循臂,結肘中,上臑內廉,入腋下)。

上循臂結於肘中尺澤之次,上臑內廉天府之次,乃橫入腋下,與手少陰之筋合, 此上皆剛筋也。

(出缺盆,結肩前髃)。

此自腋下上出缺盆,行肩上三陽之前,而結於肩之前髃也。

(上結缺盆,兀結胷裏,散貫賁,合賁,下抵季脇)。

此上行者自腋而上,並足三陽之筋上結於缺盆,下行者自腋入胷,結於胷裏, 散貫於胃上口賁門之分,與手厥陰之筋合,下行抵季脇與足少陽厥陰之筋合也, ○愚按四十四難七衝門者,胃為賁門,陽玄操云,賁者膈也,胃氣之所出, 胃出穀氣以傳於肺,腩在膈上,故胃為賁門,詳此則經絡之行於三焦, 藏府之列於五內,其脉絡相貫之處,在上焦則繴於咽喉,中焦則聯於賁膈, 下焦則聯於二陰合此三處,無所連屬矣,○賁,音秘,又音奔。

(○手心主之筋,起於中指與太陰之筋並行,結於肘內廉)。

中指端,中衝之次也,循指入掌中,至掌後大陵之次,並手太陰之筋, 上結於肘內廉曲澤之次。

(上臂陰結腋下,下散前後挾脇)。

上臂陰天泉之次,由曲腋間並太陰之筋結於腋下,當天池之次下行,前後布散挾脇, 聯於手太陰足少陽之筋,此經自掌至腋,皆剛筋也。

(其支者入腋,散胷中,結於臂)。

此支者自天池之分,入腋內,散於胷中,臂,當作賁,蓋此支並太陰之筋入散胷中, 故同結於賁也。

(○手少陰之筋,起於小指之內側,結於銳骨,上結肘內廉,上入腋,交太陰, 挾乳裏)。 小指內側,少衝次也,結於銳骨,神門次木,肘內廉,少海次也,上入腋極泉之次, 交手太陰之筋,邪絡挾乳內行,此經自指至腋,怕剛筋也。

(結於胷中,循臂下繫於臍)。

自乳裏內行結於胷中,與三陰之筋合,臂字亦當作賁,蓋心主少陰之筋, 皆與太陰合於賁而下行也。

(十五別絡病刺)。

靈樞經脉篇○五。

(手太陰之別,名日列缺,起於腕上分間,並太陰之經,直入掌中,散人於魚際)。

此下即十五絡穴也,不曰絡而曰別者,以本經由此穴而別走鄰經也, 手太陰之絡名列缺,在腕後一寸五分,上側分肉間,太陰自此別走陽明者, 其太陰本經之脉由此直入掌中,散於魚際也,人或有寸關尺三部脉不見, 自列缺至陽谿見者,俗謂之反關脉,上經脉虛而絡脉滿,千金翼謂陽脉逆, 反大於氣口三佔偣者是也。

(其病實則手銳掌熱,虛則欠脉,小便遺數,取之去腕半寸,別走陽明也)。

掌後高骨為手銳骨,實為邪熱有餘,故手銳掌熱,欠,張口伸腰也, 虛因肺氣不足,故為欠,及小便遺而且數,通俗文曰,體倦則伸,志倦則也, 治此者取列缺,謂實可寫之,虛可補之,後諸經皆準此,半寸,當作寸半, 此太陰之絡別走陽明,而陽明之絡曰偏歷,亦入太陰,以其相為表裏, 故互為注絡以相通也,他經皆然,○,音去。

(○手少陰之別,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別而上行,循經入於心中,繫舌本, 屬目系,其實則支膈,虛則不能言,取之掌後一寸,別走太陽也)。 手少陰之絡名通里,在腕後一寸陷中,別走手太陽者也,此經入心下膈, 故邪實則支膈,謂膈間若有所支而不暢也,其支者上繫舌本,故虛則不能言, 當取通里,或補或寫以治之也。

(○手心主之別,名曰內關,去腕二寸,山於兩筋之間,循經以上繫於心包, 絡心系,實則心痛,虛則為頭強取之兩筋間也)。 手厥陰之絡名內關在掌後去腕二寸兩筋間別走手少陽者也,此經繫心包,絡心系, 又出耳後,合少陽完骨之下,故邪實則心痛,虛則頭強不利也,皆取內關以治之。

(○手太陽之別,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內注少陰,其別者上走肘,絡肩髃, 實則節肘廢,虛則生肬,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別也)。 手大陽之絡名支正,在腕後五寸,走臂內側,注手少陰也,此經走肘絡肩, 故邪實則脉壅滯,而節肘廢,正虛則血氣不行,大則為肬,小則為指間痂疥之類, 取之所別,即支正也,○肬,音尤,贅也,瘤也。

(○手陽明之別,名日偏歷,去腕三寸別人太陰,其別者上循臂,乘肩髃, 上曲頰偏齒,其別者入耳合於宗脉,實則齲聾,虛則齒寒痺隔,取之所別也)。 手陽明之絡名偏歷,在腕後三寸上側間,別走手太陰者也, 按本經筋脉皆無入耳上目之文,惟此別絡有之,宗脉者,脉聚於耳目之間者也, 齲齒,蠹病也,此經上曲頰偏齒入耳,絡肺下膈,故實則為齒齲耳聾, 虛則為齒寒內痺而隔,治此者當取所別之偏歷,○齲,丘兩切。

(○手少陽之別,名曰外關去腕二寸外遶臂,注胷中,合心主,病實則肘攣, 虛則不收,取之所別也)。 手少陽之絡名外關,在腕後二寸兩筋間,別走手厥陰心主者也,此經遶臂, 故為肘攣及不收之病,治此者當取所別之外關。

(○足太陽之別,名曰飛陽,去踝七寸,別走少陰,實則鼽窒頭背痛,虛則鼽衂, 取之所別也)。 足太陽之絡名飛陽,在足外踝上七寸,別走足少陰者也, 此經起於目內眥絡腦行頭背,故其為病如此,治此者當取所,別之飛陽,○鼽, 音求,鼻塞也,窒,音質,衂,女六切,鼻出血也。

(○足少陽之別,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別走厥陰,下絡足跗,實則厥,虛則痿, 虛則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別也。)。 足少陽之絡名光明,在外踝上五寸,別走足厥陰者也,此經下絡足跗, 故為厥為痿躄,治此者當取所別之光明,○躄,音璧,足不能行也。

(○足陽明庂別,名曰豐隆,去踝八寸,別走太陰,其別者循脛骨外廉,上絡頭項, 合諸經之氣,下絡喉嗌,其病氣逆則喉痺瘁瘖,實則狂巔,虛則足不收,脛枯, 取之所別也)。 足陽明之絡名豐隆,在外踝上八寸,別走足太陰者也,此經循喉嚨,入缺盆, 胃為五藏六府之海,而喉嗌缺盆為諸經之孔道,故合諸經之氣下絡喉嗌, 而為病如此,治之者當取所別之豐隆也,○脛,奚敬切,噯,音益,瘁,悴同, 病之也,瘖,音音,巔,癲同。

(○足太陰之別,名日公孫,去本節之後一寸,別走陽明,其別者入絡腸胃, 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腸中切痛虛則鼓脹,取之所別也)。 足太陰之絡名公孫,在足大指本節後一寸,別走足陽明者也,厥氣者, 脾氣失調而或寒或熱,皆為厥氣逆而上行則為霍亂,本經入腹屬脾絡胃, 故其所病如此治此者當取所別之公孫也。

(○足少陰之別,名曰大鍾,當踝後繞跟,別走太陽,其別者并經上走於心包, 下外貫腰脊,其病氣逆則煩悶,實則閉癃,虛則腰痛,取之所別也)。 足少陰之絡名大鍾,在足跟後骨上兩筋間,別走足太陽者也, 前十二經脉言本經從肺出絡心,此言上走心包,下外貫腰脊,故其為病如此, 而治此者,當取所別之大鍾也。

(○足厥陰之別,名曰蠡溝,去內踝五寸,別走少陽,其別者循脛上睪,結於莖, 其病氣逆,則睪腫卒疝,實則挺長,虛則暴癢,取之所別也)。 足厥陰之絡名蠡溝,在足內踝上五寸,別走足少陽者也,本經絡陰器,上睪結於莖, 故其所病如此,而治此者當取所別之蠡溝,○蠡,音里,睪,音高,陰九也,莖, 英行二音,陰莖也。

(○任脉之別,名曰尾翳,下鳩尾,散於腹,實則腹皮痛,虛則癢搔, 取之所別也)。 尾翳,誤也,任脉之絡名屏翳,即會陰穴,在大便前小便後,兩陰之間, 任督衝三脉所起之處,此經由鳩毛下行散於腹,故其為病若此, 而治之者當取所別之會陰,○搔,思高切,爬也。

(○督脉之別,名曰長強,挾膂上項,散頭上,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膂, 實則脊強,虛則頭重高搖之,挾脊之有過者,取之所別也)。 督脉之絡名長強,在尾骶骨端,別走任脉足少陰者也,此經上頭項走肩背, 故其所病如此,頭重高搖之,謂力弱不勝而顫掉也,治此者當取所別之長強,○膂, 音呂。

(○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二寸布胷脇,實則身盡痛,虛則百節盡皆縱, 此脉若羅絡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絡脉也)。 脾之大絡名大包,在淵腋下三寸,布胷脇,出九肋間,總統陰陽諸絡, 以脾灌溉五臟者也,故其為病如此,羅絡之血者,言此大絡包羅諸終之血, 故皆取脾之大絡以去之,大絡,即大包也。

(○凡此十五絡者,實則必見,虛則必下,視不見,求之上下,人經灴同, 絡脉異所別也)。 十二經共十二絡,而外有任督之絡,及脾之大絡,是為十五絡也,凡人之十二經脉, 伏行分肉之間,深不可見,其脉之浮而可見者,皆絡脉也, 然又必邪氣盛者脉乃壅盛,故實則必見,正氣虛者,脉乃陷下,而視之不見矣, 故當求上下諸穴,以相印證而察之,何也,蓋以人經有肥瘦長短之不同, 絡脉亦異其所,別,故不可執一而求也,○愚按本篇以督脉之長強,任脉之尾翳, 合為十二經絡陰陽之綱領故也,而二十六難以陽蹻陰蹻合為十五絡者, 不知陽蹻為足太陽之別,陰蹻為足少陰之別,不得另以為言也,學者當以本經為正, ○又按本篇太陰之別名曰公孫,而復有脾之大絡名曰大包,足陽明之別名曰豐隆, 而平人氣象論復胃之大絡名曰虛里,然者諸經之絡惟一,而脾胃之絡各二, 蓋以脾胃為藏府之本,而十二經怕以受氣者也,共為十六絡,月圖。

(經絡之辨刺診之法)。

六。

(黃帝曰,經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常見者, 足太陰過於外踝之上,無所隱故也,諸脉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脉也)。 靈樞經脉篇○足太陰,當作手太陰,經脉深而直行故手足十二經脉怕伏行分肉之間, 不可得見,其有見者,惟手太陰一經,過於手外踝之上,因其骨露皮淺,故不能隱, 下文云經脉者,常不可見也,其虛實也,以氣口知之,正謂此耳,此外諸脉, 凡浮露於外而可見者,皆絡脉也,分肉,言肉中之分理也。

(六經絡,手陽之大絡,起於五指間,上合肘中)。

此舉手絡之最大者,以明視絡之法也,手足各有六經,而手六經之絡, 則惟陽明少陽之絡為最大,手陽明之絡名偏歷,在腕後三寸上側間別走太陰, 手少陽之絡名,外關,在臂畏腕後二寸兩筋間,邪行向內,歷陽明太陰, 別走厥陰二絡之下行者,陽明出合谷之次,分絡於大食二指,少陽出陽池之次, 散絡於,中名小三指,故起於五指間,其上行者,總合於肘中內廉厥陰曲澤之次, 凡人手背之露筋者,皆顯然可察,俗謂之青筋,此本非筋非脉,即畜血之大絡也, 夕浮絡之外者,皆可推此而知耳。

(飲酒者,衛氣先行皮膚,先充絡脉,絡脉先盛,故衛氣巳平,營氣乃滿, 而經脉大盛)。 衛氣者水穀之悍氣也,其氣慓疾滑利,不入經,酒亦穀之捍氣,其摽疾之性亦然, 故飲酒者竹隨衛氣,先達皮膚,先充烙脉,絡脉先盛,則衛氣巳平, 而後營氣滿經脉乃盛矣,平,猶潮平也,即盛滿之謂,○愚按脉有經絡,經在內, 絡在外氣有營衛,營在內,衛在外,今飲酒者其氣自內達外,似宜先經而後絡, 茲乃先絡而後經者何也,蓋營氣者,猶原泉之混混,循行地中,周流不息者也, 故曰營行脉中,衛氣者,猶雨霧之鬱蒸,透徹上下,偏及萬物者也,故曰衛行脉外, 是以雨霧之出於地,必先入百川而後歸河海,衛氣之出於胃必先充絡脉而後達諸經, 故經水篇以十二經分配十二水,然則經即大地之江河,絡猶原野之百川之, 此經絡營衛之辨。

(脉之卒然動者,皆邪氣居之留於本末,不動則熱不堅則陷且空,不與眾同, 是以知其何脉之動也)。 上文言飲酒者能致經脉之盛,故脉之平素不甚動而卒然動者,皆邪氣居之, 留於經脉之本末而然耳,邪氣者,即指酒你為言,酒邪在脉,則浮絡者雖不動, 亦必熱也,雖大而不堅,故陷且空也,此浮絡與經脉之不同, 故可因之以知其動者為何經之脉也,此特舉飲酒為言者,正欲見其動與不動, 空與不空,而經脉絡脉為可辨矣。

(雷公曰,何以知經,脉之與絡脉異也,黃帝曰,經脉者常不可見也,其虛實也, 以氣口知之,脉之見者,皆絡脉也)。 氣口者,手太陰肺經也,肺朝百脉,氣口為脉之大會,凡十二經脉,深不可見, 而其虛實,惟於氣口可知之,因其無所隱也,若其他浮露在外而可見者, 皆絡脉而非經也。

(雷公曰,細子無以明其然也,黃帝曰,諸絡脉皆不能經大節庂間, 必行絕道而出入,復合於皮中,其會皆見於外)。 大節,大關節也,絕道,間道也,凡經脉所行,必由谿谷大節之間,絡脉所行, 乃不經大節,而於經脉不到之處,出入聯絡以為流通之用,然絡有大小, 大者曰大烙,小者曰孫絡,大絡猶木之榦,行有出入,孫絡猶木之枯,散於膚腠, 故其會皆見於外。

(故諸刺絡脉者,必刺其結,上,甚血者,雖無結急取之,以寫其邪而出其血, 留之發為痺也)。 凡刺絡脉者,必刺其結上,此以血之所聚,其結麤突倍常,是為結上,即當刺處也, 若向聚巳甚,雖無結絡,亦必急取之以去其邪血,否則發為痺痛之病,今西北之俗, 但遇風寒痛痺等疾,即以繩帶緊束上臂,令手肘青筋脹突, 乃用磁鋒於肘中曲澤穴次,合絡結上,砭取其血,謂之放寒,即此節之遺法, 勿謂其無所據也。

(凡診絡脉,脉色青則寒且痛,赤則有熱,胃中寒,手魚之絡多青,胃中有熱, 魚際絡赤,其暴黑者,留久痺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熱氣也其青短者少氣也)。 診,視也,此診絡脉之色可以察病,而手魚之絡,尤為顯淺易見也,寒則氣血凝濇, 凝濇則青黑,故青則寒且痛,熱則氣血淖澤淖,澤則黃赤,故赤則有熱,手魚者, 大指本節間之豐肉也,魚雖手太陰之部,而胃氣至於手太陰,故可以候胃氣, 五色之病,惟黑為甚,其暴黑者,以痺之留久而致也,其赤黑青色不常者, 寒熱氣之往來也,其青而短者,青為陰勝,短為陽不足,故為少氣也。

(凡刺寒熱者皆多血絡,必間日而一取之,血盡而止,乃調其虛實)。

凡邪氣客於皮毛,未入於經而為寒熱者,其病在血絡,故當間日一取以去其血, 血盡則邪盡,邪盡則止鍼,而後因其虛實以調治之也,邪自皮毛而入, 即於五藏之次,義詳鍼刺類三十。

(其小而短者少氣,甚者,寫之則悶,悶甚則仆,不得言,悶則急坐之也)。

視其絡脉之小而短者,氣少故也,不可刺之,虛甚而寫,其氣重虛,必致昏悶, 甚則運仆暴脫不能出言,急扶坐之,使得氣轉以漸而甦,若偃臥則氣滯, 恐致不救也。

(○經脉為裏,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盛而者疾誅之,盛者,寫之, 虛者飲藥以補之)。 靈樞脉度篇○經脉直行棎伏,故為裏而難見,絡脉支橫而淺,故在表而易見, 絡之別者為孫,孫者言其小也,愈小愈多矣,凡人偏體細脉,即皆膚腠之孫絡也, 絡脉有血而盛者,不去之則壅而為患,故當疾誅之誅,除也,然必盛者而後可寫, 虛則不宜用鍼,故邪氣藏府病形篇曰,陰陽形氣俱不足,勿取以鍼而調以甘藥, 即虛者飲藥以補之謂。

(氣穴三百六十五)。

素問氣穴論○七。

(黃帝問曰,余聞氣穴三百六十五,以應一歲,未知其所,願卒聞之)。

人身孔穴,皆氣所居,本篇言穴不言經,故日氣穴,周身三百六十五氣穴, 周歲三百六十五日,故以應一歲,卒,盡也。

(岐伯稽首再拜對日窘乎哉問也,其非聖帝,熟能窮其道焉,因請溢意, 盡言其處)。 窘,窮而難也,熟誰也,溢暢達也。

(帝捧手逡巡而卻曰,夫子之開余道也目未見其處,耳未聞其數,而目以聰矣, 岐伯曰,此所謂聖人易語,良馬易御也)。 聖人者聞聲知情,無所灴達,故聖人易語,良馬者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故良馬易御。

(帝曰,余非聖人之易語也,世言真數開人意,今余所訪問者真數,發蒙解惑, 未足以論也,然余願聞夫子溢志盡言其處,令解其意,請藏之金匱,不敢復出)。 真數,格物窮理之數也,發蒙解惑未足以論,蓋帝自謙非聖人,故不,有真數, 不足以諭也。

(岐伯再拜而起曰,臣請言之)。

此下舊本有云,背與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與十椎,及上紀,上紀者胃脘也, 下紀者關元也,背胷邪繫陰陽左右如此,其病前後痛濇,胷脇痛而不得息,不得臥, 上氣短氣,偏痛,脉滿起斜出尻脉,絡胷脇,支心貫鬲,上肩,加天突,斜下肩, 交十椎下,以上共計八十七字,按其文義與上下文不相流貫, 新校正疑其為骨空論文脫誤於此者是,今移入鍼刺類四十七。

(藏俞五十穴)。

藏,五藏也,俞,井滎俞經合也,五藏之俞,五五二十五穴,左右合之,共五十穴, ○肝之井,大敦也,滎,行間也,俞,太衝也,經,中封也,合,曲泉也, ○心主之井,中衝也,滎,勞官也,俞,大陵也,經,間使也,合,曲澤也, ○脾之井,隱白也,滎,大都也,俞,太白也,合,陰陵泉也,○肺之井,少商也, 滎,魚際也,俞,太淵也,經,經渠也,合尺澤也,○腎之井,湧泉也,滎然谷也, 俞,太谿也經,復溜也,合,陰谷也,○右五藏言心主而不言心,以邪客篇云, 手少陰之脉獨無腧,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脉也, 故獨無腧焉,義詳鍼刺類二十三。

(府俞七十二穴)。

府,六府也,藏俞惟五,府俞有六,曰井滎俞原經合也,六府之俞,六六三十六穴, 左右合之,共七十二穴○膽之井,竅陰也,滎,俠谿也,俞,臨泣也,原,丘墟也, 經,陽輔也,合,陽陵泉也,○胃之井,厲兌也,滎,內庭也,俞,陷谷也,原, 衝陽也,經,解谿也,合,三里也,○大腸之井,商陽也,滎,二間也,俞, 三問也,原,合谷也,經,陽谿也,合,曲池也,○小腸之井,少澤也,滎, 前谷也,俞,後谿也,原,腕骨也,經,陽谷也,合,小海也,○三焦之井, 關衝也,滎,液門也,俞,中渚也,原,陽池也,經,支溝也,合,天井也, ○膀胱之井,至陰也,滎,通谷也,俞,束骨也,原,京骨也,經,崑崙也,合, 委中也。

(熱俞五十九穴)。

具水熱穴論註中,詳鍼刺類三十九。

(水俞五十七穴)。

詳鍼刺類二十六,並出水熱穴論王氏註中。

(頭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

此即前熱俞五十九穴中之數,而重言之也。

(中胎兩傍各五,凡十穴)。

此五藏之背俞,謂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腎俞也,皆足太陽經夾脊之兩旁者,共十穴, ○,膂同。

(大椎上兩傍各一,凡二穴)。

大椎,督脉穴連上兩傍者共三穴,其兩傍二穴,按王氏云, 甲乙經經脉流注孔穴圓經並不載,未詳何俞也,新校正云,大椎上傍無穴, 今於大椎上傍按之甚痠,必當有穴,意者甲乙等經猶有未盡。

(目瞳子浮白二穴)。

瞳子髎,浮白各二穴,皆足少陽經也,共四穴。

(兩髀厭分中二穴)。

髀厭分中,謂髀樞骨分縫中,即足少陽環跳穴也。

(犢鼻二穴)。

犢鼻足陽明穴也。

(耳中多所聞二穴)。

手太陽聽宮也。

(眉本二穴)。

足太陽攢竹也。

(完骨二穴)。

足少陽經也。

(項中央一穴)。

督脉風府也。

(枕骨二穴)。

足少陽上竅陰也。

(上關二穴)。

足少陽客主人也o

(大迎二穴)。

足陽明穴也。

(下關二穴)。

足陽明穴也。

(天柱二穴)。

足太陽經穴也。

(巨虛上下廉四穴)。

巨虛上廉,巨虛下廉,皆足陽明經穴。

(曲牙二穴)。

足陽明頰車也。

(天突一穴)。

任脉穴也。

(天府二穴)。

手太陰穴也。

(天牖二穴)。

手少陽穴也。

(扶突二穴)。

手陽明穴也。

(天窗二穴)。

手太陽穴也。

(肩解二穴)。

足少陽肩井也。

(關元一穴)。

任脉穴也。

(委陽二穴)。

足太陽穴也。

(肩貞二穴)。

手太陽穴也。

(瘖門一穴)。

督脉瘂門也。

(齊一穴)。

任脉神闕也。

(胷俞十二穴)。

謂俞府或中神藏靈墟神封步廊,左右共十二穴,俱足少陰經穴。

(背俞二穴)。

足太陽大杼也。

(膺俞十二穴)。

胷之兩旁曰膺,膺俞者,手太陰之雲門中府,足太陰之周滎胷鄉天谿食竇, 左右共十也。

(分肉二穴)。

足少陽陽輔也,重出。

(踝上橫二穴)。

內踝上交信也,足少陽經穴,外踝上附陽也,足太陽經穴,左右共四穴。

(陰陽蹻四穴)。

陰蹻穴足少陰照海也,陽蹻穴足太陰申脉也,左右共四穴,○蹻有五音,蹺,皎, 喬,腳,又極虐切。

(水俞在諸分)。

水屬陰,多在肉理諸分之間,故治水大者當取諸陰分,如水俞五十七穴者是也。

(熱俞在氣穴)。

熱為陽,多在氣聚之穴,故治熱者當取諸陽分,如熱俞五十九穴者是也。

(寒熱俞在兩骸厭中二穴)。

兩骸厭中,謂膝下外側骨厭中,足少陽陽關穴也,○骸,音鞋,說文脛骨。

(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

大禁者,禁刺之穴,謂手陽明五里也,在手太陰天府穴下五寸,左右共二穴, 玉版篇曰,迎之五里,中道而止,五至而巳,五往而藏之氣盡矣, 故五五二十五而竭其輸矣,正此謂也,詳鍼刺類六十一。

(凡三百六十五穴,鍼之所由行也)。

自藏俞五十穴至此,共三百六十五穴, 若連前移附鍼刺類原文所列天突十椎胃脘關元四穴,則總計三百六十九穴, 內除天突關元,及頭上二十五穴,俱係重複,外實止三百四十二穴,蓋去古既遠, 相傳多失,必欲考其詳數不能也。

(孫絡谿谷之應)。

素問氣穴論連前篇○八。

(帝曰,余巳知氣穴之處,遊鍼之居,願聞孫絡谿谷,亦有所應乎)。

遊鍼之居,鍼所遊行之處也,孫絡,支別之小絡也,谿谷義見後。

(岐伯曰,孫絡三百六十五穴會,亦以應一歲)。

孫絡之云安會,以絡與穴為會也,穴深在內,絡淺在外,內外為會,故曰穴會, 非謂氣穴之外,別有三旦六十五絡穴也。

(以溢奇邪,以通榮衛)。

溢,注也,滿也,奇異也,邪自皮毛而溢於絡者,以左注右,以右注左, 其氣無常處而不入於經,是為奇邪,表裏之氣,由絡以通,故以通營衛, ○榮營通用,下同。

(榮衛稽留,衛散榮溢,氣竭血著,外為發熱內為少氣)。

邪氣留於榮衛,故衛氣散,榮氣溢,氣竭於內,故為少氣,血著於經,故為發熱, ○著,直略切,留滯也。

(疾寫無怠,以通榮衛,見而寫之無問所會)。

邪客於絡,則病及榮衛,故疾寫之,則榮衛通矣,疾,速也,然寫絡者,但見其結, 即可刺之,不必問其經穴之所會。

(帝曰,願聞谿谷之會也,岐伯曰,肉之大會為谷,肉之小會為谿,肉分之間, 谿谷之會以行榮衛,以會大氣)。 肉之會依乎骨,骨之會在乎節,故大節小節之間,即大會小會之, 所而谿谷出乎其中,凡分肉之間,谿谷之會,皆所以行榮衛之大氣者也, ○愚按谿谷之義,說文泉出通川為,又詩有谷風,詩詁風自谷出也,宋均曰, 無水曰谷,有水曰谿,故谿谷之在天地,則所以通風水,在人身,則析以通血氣, 凡諸經俞穴,有日天日星者,皆所以應天也,有曰地曰山陵谿谷淵海泉澤都里者, 皆所以應地也,又如穴名府者,為神之所集,穴名門戶者,為神之所山入, 穴名宅舍丈,為神之所安,穴名臺者為神之所遊行,此先聖之取義命名,皆有所因, 用以類推,則庶事可見。

(邪溢氣壅,脉熱肉敗,榮衛不行必將為膿.內銷骨髓,外破大膕)。

膕,當作,誤也,蓋可稱大,膕不必稱大也。

留於節湊,必將為敗。

若邪氣溢壅於谿谷,鬱而成熱,則榮衛不行,必為癰膿破等疾,設或留於節湊, 則必更甚而為敗矣。

(積寒留合,榮衛不居,卷肉縮筋,肋肘不得伸,內為骨痺,外為不仁,命曰不足, 大寒留於谿谷也)。 若積寒留舍於谿谷,陰凝而滯,則榮衛之氣不能居,卷肉縮筋,故肋肘不得伸, 乃為骨痺不仁等疾,皆陽氣不足而寒邪得留也,○卷,捲同。

(谿谷三百六十五穴會,亦應一歲)。

有骨節而後有谿谷,有谿谷而後有穴俞,人身骨節三百六十五,而谿谷穴俞應之, 故日穴會,亦應一歲之數。

(其小痺淫溢,循脉往來微鍼所及,與法相同)。

邪在孫絡,邪未深也,是為小痺,故可微鍼以治,而用法則同也。

(帝乃辟左右而起再拜曰,今日發蒙解惑,藏之金匱,不敢復出,乃藏之金蘭之室, 署日氣穴所在)。 署,畏識也。

(岐伯曰,孫絡之脉別經者,其血盛而當寫者,亦三百六十五脉, 並注於絡傳注十二絡脉非獨十四絡脉也)。 三百六十五脉,即首節三百六十五穴會之義,孫絡之多,皆傳注於十二經之大絡, 非獨十四絡穴也,絡有十五,而此言十四內大包即脾經者。

(內解寫於中者十脉)。

解,散也,即刺節真邪篇解結之謂,寫,寫去其實也,中者,五藏也, 上言絡雖十二,而分屬於五藏,故可解寫於中,左右各五,故云十脉。

(氣府三百六十五)。

素問氣府論全○九。

(足太陽脉氣所發者,七十八穴)。

詳考本經下文,共得九十三穴,內除督脉少陽一經, 其浮氣相通於本經而重見者凡十五穴,則本經止七十八穴,近世經絡相傳, 足太陽左右共一百二十六穴,即下文各經之數,亦多與今時者不同, 蓋本篇所載者特舉諸經脉氣所發,及別經所會而言,故曰氣府至於俞穴之詳, 仍散見各篇,此猶未盡。

(兩眉頭各一)。

本經攢竹二穴也。

(入髮至項三寸半,傍五,相三寸)。

項,當作頂,自眉上入髮,曲差穴也,自曲差上行至頂中通天穴,則三寸半也, 並通天而居中者,督脉之百會也,百會為太陽督顋之會,故此以為言,百會居中, 而前後共五穴,左右凡五行,故曰傍五,自百會前至脉會,後至強間, 左右至少陽經穴,相去各二寸,共五五二十五穴,如文者是也。

(其浮氣在皮中者,凡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

浮氣者,言脉氣之浮於頂也,共五行,行五穴,五行之中而太陽惟二,其中行者, 督脉也,顋會,前項,百會,後項,強間,共五穴,次兩行者,本經也,五處, 承光,通天,絡脉,玉枕,左右各五穴,又次兩行,者少陽經也,臨泣,目脉, 正營,承靈,腦空,左右各五穴,共二十五穴也,○行,音杭。

(項中大筋兩傍各一)。

天柱二穴也。

(風府兩傍各一)。

風府,督脉穴,兩傍各一,足少陽風池二穴也,○按此穴與太陽無涉,今此言之, 必其脉氣之所會丈,後放此。

(俠背以下至尻尾二十一節,十五間各一)。

脊骨二十一節,自大椎穴為第一節,以下至尻尾而言,除項骨三節不在內也,間, 骨節之間也,十五間各一,今考之甲乙等惟十四穴,乃大杼,附分,魄戶,神堂, 譩譆,鬲闕,魂門,陽綱,意舍,胃倉,肓門,志室,胞肓,秩邊也, 近世復有膏育一穴,亦合十五穴,然此穴自普以前所未言, 而原數則左共二十八穴也。

(玉藏之俞各五,六府之俞各六)。

五藏俞,謂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腎俞也,六府俞謂膽俞,胃俞,三焦俞, 大腸俞,膀胱俞,合臟腑之俞,左右共二十二穴。

(委中以下至足小指傍各六俞)。

謂委中崑崙京骨束骨通谷至陰也,左右共十二穴。

(○足少陽脉氣所發者,六十二穴)。

此足少陽脉氣所發,及別經有關於本經脉氣者,共六十二穴。

(兩角上各二)。

角,耳角也,角上各二,天衝曲鬢也,共四穴。

(直目上髮際內各五)。

謂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也,左右共十穴,重見前足太陽下。

(耳前壆上各一)。

耳前,角曲角也,角上各一,頷厭二穴也。

(耳前下各一)。

懸釐二穴也。

(銳髮下各一)。

手少陽和髎也,手足少陽之會。

(客主人各一)。

上關二穴也。

(耳後陷中各一)。

手少陽翳風二穴也,手足少陽之會。

(下關各一)。

足陽明穴也,足少陽陽明之會。

(耳下牙車之後各一)。

足陽明頰車二穴也,經別篇曰,足少陽出頤頷中,故會於此。

(缺盆各一)。

足陽明經穴手足六陽,俱出於此。

(掖下三寸,脇下至胠八間各一)。

掖下三寸,淵腋也,自淵腋下脇,至胠八間各一者謂輙筋,天池日月,章門,帶脉, 五樞,維道,居髎,連淵腋共九穴,左合十八穴,內天池屬手厥陰,章門屬足厥陰, 皆足少陽之會,○掖同,胠,區去二音。

(髀樞中傍各一)。

環跳二穴也。

(膝以下至足小指次指各六俞)。

謂陽陵泉,陽輔,丘墟臨泣,俠谿,竅陰,左右共十二穴也。

(○足陽明脉氣所發者六丈八穴,額顱髮際傍各二)。

謂懸顱,陽白,頭維也,左右共六穴,內肖顱陽白俱足少陽穴, 王氏日懸顱為足陽明脉氣所發,陽白為足陽明陰維之會o

(面鼽骨空各一)。

四白二穴也,鼽,頄同,立求。

(大迎之骨空谷一)。

即大迎二穴也。

(人迎各一)。

人迎脉即此也,左右二穴。

(缺盆外骨空各一)。

手少陽天髎二穴也。

(膺中骨間各一)。

謂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左右共十二穴也。

(俠鳩尾之外,當乳下三寸,俠胃各五)。

謂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左右共十穴也。

(俠齊廣三寸各三)。

謂滑肉門,天樞外陵,左右共六穴也,○齊,臍同。

(下齊二寸,俠之各二)。

謂大巨水道歸來,左右共六穴也。

(氣街動脉各一)。

即氣衝也,左右二穴。

(伏菟上各一)。

髀關穴也。

(三里以至足中指各八俞,分之所在穴空)。

謂三里上廉下廉解谿衝陽陷谷庭厲兌,左右共十六穴,足陽明支者, 一出下廉三寸而別下入中指,一自跗上別入大指端,故曰分之所在穴空,之,走也。

(○手太陽脉氣所發者三十六穴,目內眥各)。

足太陽睛明二穴也,為手太陽之會。

(目外各一)。

足少陽瞳子髎二穴也,手太陽之會。

(鼽骨下各一)。

鼽,當作頄,顴髎二穴也。

(耳郭上各一)。

手陽明經二穴也。

首太過之會。

(耳中各一)。

聽宮二穴也。

(巨骨穴各一)。

手陽明經二穴也。

(曲掖上骨穴各一)。

臑俞二穴也。

(柱骨陷者各一)。

足少陽肩井二穴也。

(上天窗四寸各一)。

謂天窗竅陰四穴,竅陰,足少陽穴也。

(肩解各一)。

秉風二穴也。

(肩解下三寸各一)。

天宗二穴也。

(肘以下至手小指本各六俞)。

脉起於指端,故曰俞,謂小海陽谷腕骨後谿前谷少澤,左右共十二俞也。

(○手陽明脉氣所發者二十二穴,鼻空外廉,項上各二)。

謂迎香扶突,左右共四穴也。

(大迎骨空各一)。

大迎二穴,足陽明經也,重出。

(柱骨之會各一)。

天鼎二穴也。

(髃骨之會各一)。

肩髃二穴也。

(肘以下至手大指次指本各六俞)。

謂三里陽谿合谷三間二間商陽,左右共十二穴。

(○手少陽脉氣所發者三十二穴,鼽骨下各一)。

手太陽顴髎二穴也,手少陽之會,重出。

(眉後各一)。

絲竹空二穴也。

(角上各一)。

足陽頷厭二穴也,手少陽之會,重出。

(下完骨後各一)。

天牖二穴也。

(項中足太陽之前各一)。

足少陽風池二穴也,重出。

(俠扶突各一)。

手太陽天窗,二穴也,重出。

(肩貞各一)。

手太陽二穴也。

(肩貞下三寸分間各一)。

謂肩髎臑會消濼,左右各六穴也。

(肘以下至手小指次指本各六俞)。

謂天井支溝陽池中渚液門關衝,左右共十二穴也。

(○督脉氣所發者二十八穴)。

今多一穴。

(項中央二)。

風府瘂門二穴也。

(髮際後中八)。

前髮際以至於後,中行凡八穴,謂神庭上星顋會前頂會後頂強間腦戶也, 內顋會等五穴,重見前定太陽下。

(面中三)。

素髎水溝兌端三穴也。

(大椎以下至尻尾及傍十五穴)。

謂大椎陶道身柱神道靈臺至陽筋縮中樞脊中懸樞命門陽關腰俞長強會陽也, 內會陽二穴屬足太陽經,在尻尾兩傍,故曰傍,共十六穴, 本經連會陽則二十九穴也。

(至骶下凡二十一節脊椎法也)。

此除項骨而言,若連項骨三節,則共二十四節,○骶,音底,尾骶也,椎,音槌, 脊骨也。

(○任脉之氣所發者二十八穴)。

今少一穴。

(喉中央一)。

廉泉天突也。

(膺中骨陷中各一)。

謂璇璣華蓋紫官玉堂膻中中庭,共六穴也。

(鳩尾下三寸胃脘,五寸胃脘,以下至橫骨,六寸半,一,腹脉法也)。

鳩尾,心前蔽骨也,胃脘,言上脘也自蔽骨下至上脘二寸,故日鳩尾下三寸胃脘, 自臍上至上脘五寸,故又日五寸胃脘,此古經顛倒文法也, 又自臍以下至橫骨長六寸半,骨度篇曰,骨丐以下至天樞長八寸, 天樞以下至橫骨長六寸半,正合此數,一,謂一寸當有一穴,此上下共十四寸半, 故亦四穴,即鳩尾巨闕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齊中陰交氣海丹田關元中極曲骨是也, 此為腹脉之法。

(下陰別一)。

自曲骨之下,別絡兩陰之間,為衝督之會,故日陰別,一,謂會陰穴也。

(目下各一)。

足陽明承泣二穴,任脉之會。

(下脣一)。

承漿穴也。

(齗交一)。

督脉穴,任脉之會。

(○衝脉氣所發者二十二穴,俠鳩尾外各半寸,至齊寸一)。

齊,臍同,寸一,謂每寸一穴,即幽門通谷陰都石關商曲育俞,左右共十二穴也。

(俠齊下傍各五分,至橫骨寸一,腹脉法也)。

謂中注髓府胞門陰關橫骨,左右共十穴,上俱腹二行脉法也,按此皆足少陰穴, 蓋衝脉並足少陰之經而上行也。

(○足少陰舌下)。

刺瘧論曰,舌下兩脉者廉泉也,指此而言,故廉泉雖任脉之穴, 而實為腎經脉氣所發,重出。

(○厥陰毛中急脉各一)。

急脉在陰毛之中,凡疝氣急痛者,上引小腹,下引陰九,即急脉之驗,厥陰脉氣所, 發也,今甲乙鍼灸等書,俱失此穴。

(○手少陰各一)。

陰郄二穴也。

(○陰陽蹻各一)。

陰蹻之郄,足少陰交信也,陽蹻之郄,足太陽附陽也。

(手足諸魚際脉氣所發者,凡三百六十五穴也)。

手足諸魚際,言手足魚際非一也,然則手足當兩旁豐肉處,皆謂之魚, 此舉諸魚際為言者,蓋四肢為十二經發脉之本,故言此以明諸經氣府之綱領也, 總計前數,共三百八十六穴,除重複十二穴,仍多九穴,此則本篇之數, ○愚按氣穴氣穴三百六十五,以應一歲,而氣府論復言三百六十五,其數既多, 又將何所應乎,余嘗求之天道,此正所以應人也,夫天象有豎有橫,有經有緯, 經分南北,緯分東西,如歲數之應天者,特以緯度言之耳,而天之四正四隅, 蓋無往而非此數,其在人者,故氣穴你府,及孫絡谿谷骨度之分,亦無往而不相應, 此正天人氣數之合也,今考之氣穴之數,則三百四十二,氣府之數則三百八十六, 共七百二十八穴,內除氣府重複十二穴,又除氣穴氣府相重者二百一十三穴, 實存五百零三穴,是為二篇之數,及詳考近代所傳十四經俞穴圖經總數, 通共六百六十穴,則古今之數,巳不能全合矣,此其中雖後世不無發明, 而遺漏古法者,恐亦不能免也。

(項腋頭面諸經之次)。

靈樞本輸篇○十。

(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

此下言頸項中諸經之次也,缺盆,足陽明經穴,居橫骨之上,左右各一,缺盆之中, 即任脉之天突穴,是為頸前居中第一行脉也。 一次任脉側之動脉,足陽明也,名曰人迎。

一次者,次於中脉一行,足陽明也,其動脉名曰人迎,即頸中第二,行脉也。

(二次脉,手陽明也,名曰扶突)。

二次於足陽明之外者,手陽明也,穴名扶突,在頸當曲頰下一寸,人迎後一寸五分, 即第三行脉也。

(三次脉手太陽也,名曰天窗)。

三次於手陽明之外者,手太陽也,穴名天窗,在頸大筋前,曲頰下,扶突後, 即第四行脉也。

(四次脉,足少陽也,名曰天容)。

四次於手太陽之後者,足少陽也,上出天窗之外,而項中無者第五,行脉也, 此云天容者,係手太陽經穴,疑誤。

(五次脉,手少陽也,名曰天牖)。

五次於足少陽之後者,手少陽也,穴名天牖,在項大筋外,天容後,天柱前, 完骨後,髮際上,是第六行脉也,○牖,音有。

(六之脉,足太陽也,名曰天柱)。

六次於手少陽之後者,足太陽也,穴名天柱,在俠項後大筋外廉髮際陷中, 是第七行脉也。

(七次脉,項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風府)。

七次於足太陽之後而居頸之中央者,督脉也,穴名風府,在項後入髮際一寸, 自前中行任脉至此,是為第八行,而項脉止於此也。

(腋內動脉,手太陰也,名曰天府,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

此言腋下二經之脉也,手太陰之穴名天府,手厥陰之脉名天池,二穴俱左腋下三寸, 然天府則在臂臑內廉,天池則在肋間孔後一寸也。

(刺上關者呿不能欠,刺下關者欠不能呿,刺犢鼻者屈不能伸, 刺兩關者伸不能屈)。 此言取穴之法,有所驗也,呿,張口也,欠,張而復合也,上關,足少陽客主人也, 在耳前開口有空,張口取之,故刺上關則呿不能欠,下關,足陽明穴也, 在客主人下,合口有空,開口則閉,故刺下關則欠不能法也,犢鼻,足陽明穴也, 屈足取之,故刺犢鼻則屈不能伸,兩關,內關外關也,內者手厥陰,外者手少陽, 俱伸手取之,故刺兩關則伸不能屈也。

(足陽明挾喉之動脉也,其腧在膺中)。

此下乃重言上文六陽經脉以明其詳也,挾喉動脉,即足陽明人迎也, 陽明之脉自挾喉而下行於胷膺,凡氣戶庫房之類,皆陽明之腧,故日其腧在膺中。

(手陽明次在其腧外,不至曲頰一寸)。

此復言扶突穴在足陽明動腧之外,當面頰下一寸也。

(手太陽當曲頰)。

此復言天窗穴也。

(足少陽在耳下曲頰之後)。

耳下曲頰後,仍如上文言手太陽之天容也,此非足少陽之穴而本篇重言在此, 意者古以此,穴屬足少陽經也。

(手少陽出耳後,上右完骨之上)。

此復言天牖穴也。

(足太陽挾項,大筋之中髮際)。

此復言天柱穴,挾後項大筋中髮際也。

(五藏背腧)。

十一。

(黃帝問於岐伯曰,願聞五藏之腧,出於背者)。

靈樞背輸篇全○五藏居於腹中,其脉氣俱出於背之足太陽經,是為五藏之腧, 故唐太宗讀明堂鍼灸書云,人五藏之繫,咸附於背,詔自今母得笞囚背, 蓋恐傷其藏氣,則傷其命也,太宗之仁恩被天下,於此可想見矣, 其有故笞人背以害人者,嗚呼,又何心哉,○腧,音恕,本經腧輸俞,三字俱通用。

(岐伯曰,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

大腧,大杼穴也,在項後第一椎兩旁,故云杼骨之端。

(肺腧在三焦之間,心腧在五焦之間,膈腧在七焦之間,肝腧在九焦之間, 脾腧在十一焦之間,腎腧在十四焦之間,皆挾脊相去三寸所)。 焦即椎之義,指脊骨之節間也,古謂之焦,亦謂之顀,後世作椎, 此自大腧至腎腧左右各相去脊中一寸五分,故云挾脊相去三寸所也, ○愚按諸焦字義,非專指骨節為言,蓋謂藏氣自節間而出,以行於肉理脉絡之分, 凡自上至下皆可言焦,所以二焦之義,本以上中下通體為言,固可因此而知彼也。

(則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

此所以驗取穴之法也但按其腧穴之處,必痛而且解,即其所也,解,痠軟解散之謂, ○解音械。

(灸之則可,刺之則不可氣盛則,寫之,虛則補之,以火補者,母吹其火, 須自滅也,以火寫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 此言五藏之腧,但可灸而不可刺也,不惟鍼有補寫,而灸亦有補寫,凡欲以火補者, 勿吹其火,致令疾速,必待其從容自滅可也,凡欲以火寫者,必疾吹其火, 欲其迅速,即傳易其艾,須其火之速滅可也,此用火,補寫之法。

(○欲知背俞,先度其兩乳間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巳,即以兩隅相拄也, 乃舉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齊脊大椎,兩隅在下,當其下隅者,肺之俞也)。 素問血氣形志篇○此亦取五藏之俞而量之有法也,背俞,即五藏之俞, 以其在足太陽經而出於背,故總稱為背俞,其度量之法,先以草橫量兩乳之間, 中半摺折之,又另以一草比前草而去其半,取齊中折之數乃豎立長草, 橫置短草於下,兩頭相柱,象三隅,乃舉此草以量其背,令一隅居上, 齊脊中之大椎,其在下兩隅當三椎之間,即肺俞穴也,○度,音鐸,柱,音主,令, 平聲。

(復下一度,心之俞也)。

復下一度,謂以上隅齊三椎,即腩俞之中央,其下兩隅,即五椎之間,心之俞也, ○度,如字,下同。

(復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右角脾之俞也,復下一度,腎之俞也,是謂五藏之俞, 灸刺之度也)。 復下一度,皆如前法,相降也,按肝俞脾俞腎俞,以此法折量, 乃與前背腧篇及甲乙經銅人等書,皆不相合,其中未必無誤, 或古時亦有此別一家法也,仍當以前背腧篇,及甲乙等書者為是。

(諸經標本氣街)。

靈樞衛氣篇全○十二。

(黃帝曰,五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府者,所以受水穀而行化物者也,)。

其氣內干五藏而外絡肢節,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 陰陽相隨,外內相貫,如環之無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窮之。 人之精神魂魄賴五藏以藏,食飲水穀,賴六府以化,其表裏運行之氣,內則為藏府, 外則為經絡,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衛行脉外也,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 營行脉中也,此陰陽外內相貫之無窮也,亭,釋名曰停也,淳,廣韻曰清也, 亭亭淳淳乎,言停集雖多而不亂也,然孰能窮之哉。

(然其分別陰陽,皆有標本虛實所離之處,能別陰陽十二經者,知病之所生, 候虛實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知六府之氣街者,能知解結契紹於門戶, 能知虛石之堅軟者,知補,寫之所在,能知六經標本者,可以無惑於天下)。 陰陽標本,各有所在,即虛實所離之處也,街,猶道也,契,合也,紹,繼也, 門戶,出入要地也,六府主表,皆屬陽經,知六府往來之氣街者,可以解其結聚, 凡脉絡之相合相繼,自表自內,皆得其要,故曰契紹於門戶,石,猶實也,標本, 本末也,知本知末,則雖天下之廣,何所不知,故可無惑於天下,○解結義, 詳鍼刺類三十五。

(岐伯曰,博哉聖帝之論,臣請盡意悉言之,足太陽本,在跟以上五寸中, 標在兩絡命門,命門者目也)。 足太陽之本,在跟上五寸中,即外踝上三寸,當是附陽穴也,標在兩絡命門, 即睛明穴,睛明左右各一,故云兩絡,此下諸經標本,與後三十章稍有互異, 然亦不甚相遠。

(足少陽之本,在竅陰之間,標在窗籠之前窗籠者耳也)。

竅陰在小指次指端,窗籠者耳也,即手太陽聽官穴。

(足少陰之本,內踝下上三寸中,標在背腧與舌下兩脉也)。

內踝下上三寸中,踝下一寸照海也,踝上二寸,復溜交信也,皆足少陰之本,背腧, 腎腧也,舌下兩脉,廉泉也,皆足少陰之標。

(足厥陰之本,在行間上五寸所,標在背腧也)。

行間上五寸所,當是中封穴,背腧即肝腧。

(足陽明之本在厲兌,標在人迎,頰挾頑顙也)。

厲兌在足次指端,人迎在頰下,挾結喉旁也○頏,音杭,又上去二聲,顙思黨切。

(足太陰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標在背腧與舌本也)。

中封,足厥陰經穴,前上四寸之中,當是三陰交也,背腧,即脾腧,本,舌根也。

(手太陽之本,在外踝之後標在命門之上一寸也)。

手外踝之後,當是養老穴也,命門之上一寸,當是睛穴上一寸, 蓋睛明為手足太陽之會也。

(手少陽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間上二寸,標在耳後上角下外眥也)。

手小指之指之間上二寸,當是液門穴也,耳後上角,當是角孫穴,下外眥, 當是絲竹空也。

(手陽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別陽,標在顏下,合鉗上也)。

肘骨中,當是曲池穴也別陽義未詳,手陽明上挾鼻孔,故標在顏下,顏,額庭也, 鉗上,即根結肩鉗耳之義,謂脉由足陽明大迎之次,夾耳之兩旁也。

(手太陰之本在寸口之中,標在腋內動也)。

寸口之中,太淵穴也,腋內動脉,天府穴也。

(手少陰之本,在銳骨之端,標在背腧也)。

銳骨之端,神門穴也,背腧,心腧也。

(手心主之本,在掌後兩筋之間二寸中,標在腋下,下三寸也)。

掌後兩筋間二寸中,內關也,腋下二寸,天池也。

(凡候此者下虛則厥下盛則熱,上虛則眩,盛則熱痛)。

此諸經之標本,上下各有所候,在下為本,本虛則厥,元陽下衰也,下盛則熱, 邪熱在下也,在上為標,上虛則眩清陽不升也,上盛則熱痛,邪火上熾也。

(故石者絕而止之,虛者引而起之)。

石,實也,絕而止之,謂實者可寫當決絕其根而止其病也,引而起之,謂虛者宜補, 當導助其氣而振其衰也。

(請言氣街,胷氣有街,腹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

此四街者,乃胷腹頭脛之氣,所聚所行之道路,故謂之氣街,上文言各經有標本, 此下言諸部有氣聚之所也。

(故氣在頭者,止之於腦)。

諸髓者皆屬於腦,乃至高之氣所聚,此頭之氣街也。

(氣在胷者,止之膺與背腧)。

胷兩旁為膺,氣在胷之前者止之膺,謂陽明少陰經分也,胷之後者在背腧, 自十一椎膈膜之止,足太陽經諸藏之腧,皆為胷之氣街也。

(氣在腹者,止之背腧與衝脉,於臍左右之動脉者)。

腹之背,腧,謂自十一椎膈膜以下,太陽經諸藏之腧皆是也其行於前者, 則衝脉並少陰之經行於腹,與臍之左右動脉,即盲腧天樞等穴,皆為腹之氣街也。

(氣在脛者,止之於氣街,與承山踝上以下)。

此云氣街,謂足陽明經穴,即氣衝也,承山,足太陽經穴,以及踝之上下, 亦皆足之氣街也。

(取上者用毫鍼,必先按而在久,應於手,乃刺而予之)。

毫鍼,即第七鍼也,凡取此四街者,先按所於鍼之處久之,俟其氣應於手, 乃納鍼而刺之。

(所治者頭痛眩什腹痛中滿暴脹,及有新積痛可移者易巳也,積不痛難巳也)。

凡此者,皆四街所治之病,又若以新感之積,知痛而可移者,乃血氣所及, 無固結之形也,故治之易已,若其不痛,及堅硬如石不動者,其積結巳棎, 此非亮鍼能治矣。

(類經七卷終)。

第八卷

(類經八卷)。

(張介賓類註)。

(經絡類)。

(三經獨動)。

靈樞動輸篇全○十三。

(黃帝曰,經脉十二而手太陰,足少陰,陽明,獨動不休何也)。

手足之脉共十二經然惟手太陰足少陰,足陽明,三經獨多動脉,而三經之脉, 則手太陰之太淵,足少陰之太谿,足陽明上則人迎,下則衝陽皆動之尤甚者也。

(岐伯曰,是明胃脉也,胃為五藏六府之海,其清氣上注於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 其行也以息往來,故人一呼脉再動,一吸脉亦再動,呼吸不巳故動而不止)。 是明胃脉者,言三經之動,皆因於胃氣也,胃為五藏六府之海,其盛氣所及, 故動則獨甚,此手太陰之脉動者,以胃受水穀而清氣上注於肺氣從手太陰經而行之, 其行也以息往來,息行則脉動,故呼吸不巳,而寸口之脉,亦動而不止也。

(黃帝曰,氣之過於寸口也,上十焉息,下八焉伏,何道從還,不知其極)。

寸口,手太陰脉也,上下言進退之勢也,十八,盛衰之形也,焉,何也,息, 生長也,上十焉息,言脉之進也其氣盛,何所來而生也,下八焉伏, 喻言之退也其氣衰,何所去而伏也,此其往還之道,真若有難窮其極者。

(岐伯曰氣之離藏也,卒然如弓努之發,如水之下岸, 上於魚以反衰其餘氣衰散以逆上,故其行微)。 凡脉氣之內發於藏,外達於經,其卒然如弓努努之發,如水之下岸,言其勁銳之氣, 不可遏也,然強努之末其力必柔,急流之末,其勢必緩, 故脉由寸口以上魚際盛而反衰,其餘氣以衰散之勢而逆上,故其行微, 此脉氣之盛衰所以不等也。

(黃帝曰,足之陽明何因而動)。

胃經脉也。

(岐伯曰,胃氣上注於肺,其悍氣上衝頭者循咽上走空竅,循眼系入絡腦, 出顑下客主人,循牙車合陽明,并下人迎,此胃仔別走於陽明者也。)。 胃上注於肺,而其悍氣之上頭者,循咽喉上行,從眼系入絡腦,出顑, 下會於足少陽之客主人,以及牙車,乃合於陽明之本經, 并下人迎之動脉此內為胃氣之所發,而外為陽明之動也,○按牙車即曲牙, 當是頰車也,顑之釋義云饑而面黃色,乃與經旨不相令,令本經所, 言如雜病篇曰,顑痛刺足陽明曲周動脉,見血立巳,癲狂篇治狂者取頭兩顑, 蓋皆言頭面之部位也,此節言自腦出顑,下客主人,則此當在腦之下,鬢之, 前客主人之上,其即鬢骨之上,兩太陽之間為頗也,○顑,音坎,又海敢切。

(故陰陽上下,其動也若一,故陽病而陽脉小者為逆,陰病而陰脉大者為逆, 故陰陽俱靜動,若引繩相傾者病。)。 此云陰陽上下者。統上文手太陰而,言也,蓋胃氣上注於肺,本出一原, 雖胃為陽明,脉上出於人迎,肺為太陰,脉下出於寸口,而其氣本相貫, 故彼此之動,其應若一也然人迎屬府為陽,陽病則陽脉宜大,而反小者為逆, 寸口屬藏為陰,陰病則陰脉宜小,而反大者為逆,故四時氣篇曰,氣口候陰, 人迎佒陽也,是以陰陽大小,脉各有體,設陰陽不分,而或為俱靜,或為俱動, 若引繩之勻者,則其陰陽之氣,非此則彼,必有偏傾而玫病者矣, 人迎氣口陰陽詳義,見藏象類十一。

(○黃帝曰足,少陰何因而動。)。

腎經脉也。

(岐伯曰衝脉者,十二經之海也與少陰之大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 循陰股內廉邪入足下,其別者邪入踝,出屬跗上,入大指之間,注諸絡以溫足脛, 此脉之常動者也。)。 足少陰之脉動者,以衝脉與之並行也,衝下,出於足陽明之氣衝, 循陰股膕中內踝等,處以入足下,其別者邪出屬跗,上注諸絡以溫足脛, 此太谿等脉所以常動不巳也,○此節與逆順肥瘦篇大同,詳鍼刺類二十。

(黃帝曰,營衛之行也,上下相貫如環之無端,今有其卒然遇邪氣及逄大寒, 手足懈惰,其脉陰陽之道)。

(岐伯曰,衝脉者,十二經之海也與少陰之大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 邪入膕中,循脛骨內廉,並少陰之經下入內踝之後,入足下,其別者邪入踝, 出屬跗上,入大指之間,注諸絡以溫足脛,此脉之常動者也)。 足少陰之脉動者,以衝脉與之並行也,衝脉亦十二經之海,與少陰之絡同起於腎下, 出於足陽明之氣衝,循陰股膕中內踝等處以入足下,其別者邪出屬跗, 上注諸絡以溫足脛,此太谿等脉所以常動不巳也,此節與逆順肥瘦篇大同, 詳鍼刺類二十。

(黃帝曰營衛之行也,上下相貫,如環之無端,今有其卒然遇邪氣,及逄大寒, 手足懈惰,其脉陰陽之道相輸之會,行相失也,氣何由還)。 管衛之行,陰陽有度何邪氣居之,則其運行之道,宜相失也, 又何能往還不絕因問其故。

(岐伯曰,夫四末陰陽之會者,此氣之大絡也,四街者,氣之徑路也, 故絡絕則徑通,四末解則氣從合,相輸如環,黃帝曰善,此所謂如環無端, 莫知其紀,終而復始,此之謂也)。 四末,四支也,十二經皆終始於四支,故曰陰陽之會,而為氣之大絡也, 然大絡雖會於四支,復有氣行之徑路,謂之四街如前篇所謂氣街者是也,凡邪之人, 多在大絡,故絡絕則徑通,及邪巳行而四末解,彼絕此通,氣從而合, 迴還轉輸何能相失,此所以如環無端,莫知其紀也。

(井榮腧經合數)。

靈樞九鍼十二原篇○十四。

(黃帝曰,願聞五藏六府,所出之處)。

言脉氣所出之處也。岐伯曰,五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府六腧, 六六三十六腧)。 五腧,即各經井榮腧經合穴皆謂之腧,六府復多一原穴,故各有六腧。

(經脉十二,絡脉十五,凡二十七氣以上下)。

藏有五,府有六,而復有手厥陰心主一經,是為十二經,十二經各有絡脉, 如手太陰別絡在列缺之類是也,此外又有任脉之絡曰屏翳,督脉之絡曰長強, 脾之大絡曰大包,共為十五絡,十二十五,總二十七氣,以通周身上下也。

(所出為井)。

脉氣由此而出,如井泉之發,其氣正深也。

(所溜為榮)。

急流曰溜,小水曰榮,脉出於井而溜於榮,其氣尚微也,○溜,力救切,榮, 榮二音。

(所注為腧)。

注,灌注也,腧,輸運也,脉注於此而輸於彼,其氣漸盛也。

(所行為經)。

脉氣大行,經營於此,其正盛也。

(所入為合)。

脉氣至此,漸為收藏,而入合於內也。

(二十七氣所行,皆在五腧也)。

二十七經絡所行之氣,皆在五腧之間也。

(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

人身氣節之交,雖有三百六十五會,而其要則在乎五腧而巳,故知其要則可一而終, 否則流散無窮而莫得其緒矣。

(所言節者,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神氣之所遊行出入者,以穴俞為言也,故非皮肉筋骨之謂, 知邪正之虛實而取之弗失,即所謂知要也○小鍼解曰,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者, 絡脉之滲灌諸節者也,即此神氣之義。

(十二原)。

靈樞九鍼十二原篇○十五。

(五藏有六府,六府有十二原,十二原出於四關,四關主治五藏,五藏有疾, 當取之十二原)。 藏府之氣,表裏相通,故五藏之表有六府,六府之外有十二原,十二原出於四關, 四關者,即兩肘兩膝,乃周身骨節之大關也,故凡并榮腧原經合穴,皆手不過肘, 足不過膝,而此十二原者,故可以治五藏之疾。

(十二原者,五藏之所以稟三百六十五節氣味也,五藏有疾也,應出十二原, 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覩其應而知五藏之害矣)。 此十二原者,乃五藏之氣所注,三百六十五節氣味之所出也,故五藏有疾者, 其氣必應於十二而各有所出,知其原,覩其應則可知五藏之疾為害矣。

(陽中之少陰肺也,其原出出於大淵,大淵二)。

心肺居於膈上,皆為陽藏,而肺則陽中之陰,故曰少陰,其原出於大淵二穴, 即寸口也。

(陽中之太陽心也,其原出於大陵,大陵二)。

心為陽中之陽,故曰太陽,其原出於大陵,按大陵係手陰心主腧穴也,邪客篇帝曰, 手少陰之脉獨無腧何也,岐伯曰,少陰心脉也,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 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堅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 故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脉,故此言大陵也,大陵二穴, 在掌後下兩筋間。

(陰中之少陽肝也,其原出於太衝,太衝二)。

肝胛腎居於膈下,皆為陰藏,而肝則陰中之陽,故曰少陽,其原出於太衝二穴, 在足大指本節後二寸,動脉陷中。

(陰中之至陰脾也,其原出太白,太白二)。

脾屬土而象地,故為陰中之至陰,原出於太白二穴,在足大指後內側核骨下陷中。

(陰中之太陰腎也,其原出於太谿、太谿二)。

腎在下而水,故為陰中之太陰,原出於太谿二穴,在足內踝後跟骨上動脉陷中, ○此上五藏陰陽詳義,又見陰陽類五。

(膏之原,出於鳩尾,鳩尾一)。

鳩尾,任脉穴,在臆前蔽骨下五分。

(肓之原,出於脖胦,脖胦一)。

脖胦,即下氣海,一名下肓在臍下一寸半,任脉穴,○脖,音孛,胦,音英。

(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藏六府之有疾者也)。

上文五藏之原各二,并膏肓之原,共為十二,而藏府表裏之氣,皆通於此, 故可以治五藏六府之有疾者也。

(五藏五腧六府六腧)。

靈樞本輸篇○十六

(黃帝問於岐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經絡之所終始)。

謂如十二經脉之起止有序也。

(絡脉之所別處)。

如十五絡脉,各有所別也。

(五之所留)。

如下文井榮腧經合穴,各有所留止也。

(六府之與合)。

如藏象類藏府有相合也。

(四時之所出入)。

如鍼刺類四時之刺也。

(五藏之所溜處)。

言藏氣所流之處,即前篇所出為井,所溜為榮也。

(闊數之度,淺深之狀高下所至,願聞其解)。

闊數以察巨細淺深以分表裏,高下以辨本末,凡此者,皆刺家之要道, 不可不通者也。

(岐伯曰請言其次心,脉出於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內側也,為井木)。

少商穴,乃肺經脉氣所出為井也,其氣屬木,此下凡五藏之井,皆屬陰木, 故六十四難謂之陰井木也。

(溜於魚際,魚際者手魚也為滎)。

此肺之所溜為滎也,屬陰火,手魚義詳前二,肺經條下,○按本篇五藏止言井本, 六府止言井金,其他皆無五行之分,考之六十四難,分析陰陽十變, 而滑氏詳注謂陰井木,生陰滎火,陰滎火生陰俞土,陰俞土生陰經金, 陰經金生陰合水,此言五藏之俞也,六府則陽井屬金,陽井金生陽滎水, 陽滎水生陽俞木,陽俞木生陽經火,陽經火生陽合土,而五行始備矣,下放此。

(注於太淵,太淵魚後一寸陷者中也,為腧)。

此肺經之所注為腧也,屬陰土。

(行於經渠,經渠寸口中也,動而不居為經)。

此肺經之所行為經也,屬陰金,經渠當寸口陷中,動而不止,故曰不居,居,止也。

(入於尺澤,尺澤肘中之動脉也為合)。

此肺經所入為合也,屬陰水。

(手太陰經也)。

以上肺之五腧皆手太陰經也。

(○心出於中衝中衝手中指之端也,為井木)。

此心主之所出為井也,屬陰木,○按此下五腧,皆屬手厥陰之穴, 而本經直指為心腧者,正以心與心胞,本同一藏,其氣相通,皆心所主, 故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脉也,邪客篇曰, 手少陰之脉獨無腧,正此之謂,詳義見前章,及圖翼四卷十二原解中。

(溜於勞宮,勞宮掌中中指本節之內間也,為滎)。

此心主之所溜為滎也,屬陰火。

(注於大陵,大陵掌後兩骨之間,方下者也,為腧)。

此心主之所注為腧也,屬陰土,方下,謂正當兩骨之下也。

(行於間使,間使之道兩筋之間,三寸之中也,有過則至,無過則止,為經)。

此心主之所行為經也,屬陰金,有過,有病也,此脉有病則至,無病則止也。

(入於曲澤,曲澤肘內廉下,陷者之中也屈而得之為合)。

此心主之所入為合也,屬陰水。

(手少陰也,)。

以上心主五腧,皆心所主,故曰手少陰也。

(肝出於大敦,大敦者足大指之端,及三毛之中也,為井木)。

此肝經之所出也,屬陰木。

(溜於行間,行間足大指間也,為滎)。

此肝經之所溜為滎也,屬陰火。

(注於太衝,太衝行間上二寸,陷者之中也,為腧)。

此肝經之所注為腧也,屬陰土。

(行於中封,中封內踝之前一寸半,陷者之中,使逆則宛,使和則通, 搖足而得之為經)。 此肝經之所行為經也,屬陰金,使逆則宛,使和則通,言用鍼治此者,逆其氣則鬱, 和其氣則通也,○宛,鬱同。

(入於曲泉,曲泉輔骨之下,大筋之上也,屈膝而得之為合)。

此肝經之所入為合也,屬陰水。

(足厥陰也,)。

以上肝之五腧,皆足厥陰經也。

(脾出於隱白,隱白者,足大指之端內側也,為井水)。

此脾經之所出為井也,屬陰木。

(溜於大都,大都本節之後下,陷者之中也,為滎)。

此脾經之所溜為滎也,屬陰火。

(注於太白,太白腕骨之下也,為腧)。

此脾經之所注為腧也,屬陰土。

(行於商丘,商丘內踝之下,陷者之中也,為經)。

此脾經之所行為經也,屬陰金。

(入於陰之陵泉,陰之陵泉,輔骨之下,陷者之中也,伸而得之為合)。

此脾經之所入為合也,屬陰水。

(足太陰也)。

以上脾之五腧,足太陰經也。

(○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為井木。)。

此腎經之所出為井也,屬陰木。

(溜於然谷,然谷然骨之下者也,為榮)。

此腎經之所溜為滎也,屬陰火。

(注於太谿,太谿內踝之後,跟骨之上陷中者也,為腧)。

此腎經之所注為腧也,屬陰土。

(行於復留,復留上內踝二寸,動而不休為經)。

此腎經之所行為經也,屬陰金。

(入於陰谷,陰谷輔骨之後,大筋之下,小筋之上也,按之應手, 屈膝而得之為合)。 此腎經之所入為合也,屬陰水。

(足少陰經也)。

以上腎之五腧,皆足少陰經也。

(○膀胱出於至陰,至陰者,足小指之端也,為井金)。

此膀胱經所出為井也,以下凡六府之井皆屬陽金,故六十四難謂之陽井金也。

(溜於通谷,通谷本節之前外側也,為滎)。

此膀胱經所溜為滎也,屬陽水。

(注於束骨,束骨本節之後陷者中也,為腧)。

此膀胱經所注為腧也,屬陽木。

(過於京骨,京骨足外側大骨之下,為原)。

本篇惟六府有原,而五藏則無,前十二原篇所言五藏之原,即本篇五藏之腧, 然則陰經之腧即原也,陽經之原自腧而過,本為同氣,亦當屬陽木,下放此, 詳義見圖翼四卷十二原解中。

(行於崑崙,崑崙在外踝之後,跟骨之上為經)。

此膀胱經所行為經也,屬陽火。

(入於委中,委中膕中央為合,委而取之)。

此膀胱經所入為合也,屬陽土。

(足太陽也,)。

以上膀胱六腧,皆足太陽經也。

(○膽出於竅陰,竅陰者,足小指次指之端也,為井金)。

此膽經之所出為井也,屬陽金。

(溜於俠谿,俠谿足小指次指之間也,為滎)。

此膽經之所溜為滎也,屬陽水。

(注於臨泣,臨泣上行一寸半,陷者中也,為腧)。

此膽經之所注為腧也,屬陽木。

(過於丘墟,丘墟外踝之前下,陷者中也,為原)。

此膽經之所過為原也,亦屬陽水。

(行於陽輔,陽輔外踝之上輔骨之前,及絕骨久端也,為經)。

此膽經之所行為經也,屬陽火。

(入於陽之陵泉陽之陵泉在膝外,陷者中也,為合,伸而得之)。

此膽經之所入為合也,屬陽土。

(足少陽也,)。

以上膽之六腧皆足少陽經也。

(○胃出於厲兌,厲兌者,足大指內次指之端也,為井金)。

此胃經之所出為井也,屬陽金。

(溜於內庭次指外間也,為滎)。

此胃經之所溜為滎也,屬陽水。

(注於陷谷,陷谷者,上中指內間上行二寸,陷者中也,為腧)。

此胃經之所注為腧也, 屬陽水

(過於衝陽衝陽足跗上五寸,陷者中也,為原,搖足而得之)。

此胃經之所過為原也,亦當屬水。

(行於解谿,解谿上衝陽一寸半,陷者中也,為經)。

此胃經之所行為經也,屬陽火。

(入於下陵,下陵膝下三寸,胻骨外,三里也,為合)。

此胃經之所入為合也,屬陽土。

(復下三里三寸,為巨虛上廉,復下上廉三寸,為巨虛下廉也,大腸屬上, 小腸屬下,足陽明胃脉也,大腸小腸,皆屬於胃)。 三里下三寸為上廉,上廉下三寸為下廉,大腸屬上廉,小腸屬下廉, 蓋胃為六府之長,而大腸小腸皆與胃連,居胃之下,氣本一貫,故皆屬於胃, 而其下腧亦合於足陽明經也。

(是足陽明也,)。

以上皆胃之腧,即足陽明經也。

(○三焦者,上合手少陽,出於關衝關衝者,手小指次指之端也,為井金)。

此三焦之所出出為井也,屬陽金,○按諸經皆不言上合,而此下三經獨言之者, 蓋以三焦并中下而言,小腸大腸俱在下而經則屬手,故皆言上合某經也。

(溜於液門液門小指次指之間也,為滎)。

此三焦之所溜為滎也,屬陽水。

(注於中渚,中渚本節之後,陷者中也,為腧)。

此三焦之所注為腧也,屬陽木。

(過於陽池,陽池在腕上,陷者之中也,為原)。

此三焦之所過為原也,亦屬陽木。

(行於支溝,支溝上腕三寸兩骨之間,陷者中也,為經)。

此三焦之所行也,屬陽火。

(入於天井,天井在肘外大骨之上,陷者中也,為合,屈肘乃得之)。

此三焦之所入為合也,屬陽土。

(三焦下腧,在於足大指之前,少陽之後,出於膕中外廉,名曰委陽,太陽絡也)。

足大指,當作足小指,蓋小指乃足太陽脉氣所行,而三焦下腧, 則並足太陽經出小指之前,上行足少陽經之後,上出膕中外廉委陽穴, 是足太陽之絡也,按邪氣藏府病形篇曰,三焦病者,候在足太陽之外大絡, 大絡在太陽少陽之間,則此為小指無疑,詳鍼刺類二十四,○愚按三焦者, 雖經屬手少陽,而下腧仍在足,可見三焦有上中下之分,而通身脉絡,無所不在也, 詳注見藏象類第三,及本類後二十三,俱當互考。

(手少陽經也)。

以上三焦之腧,皆手少陽經也。

(三焦者,足少陽太陰之所將)。

陽陰二字,互謬也,當作少陰太陽,蓋三焦屬腎與膀胱也,義詳藏象類三。

(太陽之別也,上踝五寸別入貫脉腸,出於委陽,並太陽之正入絡膀胱, 約下焦實則閉癃,虛則遺溺,遺溺則補之,閉癃則寫之)。 此復言三焦下腧之所行,及其所主之病也,將,領也,三焦下腧,即足太陽之別絡, 故自踝上五寸間別入脉腸,以出於委陽穴,乃並太陽之正脉,入絡膀胱以約束下焦, 而其為病如此,○癃,良中切,溺,娘吊切。

(○手太陽小腸者,上合於太陽,出於少澤少澤小指之端也,為井金)。

此小腸經所出為井也,屬陽金。

(溜於前谷,前谷在手外廉,本節前陷者中也,為滎)。

此小腸經所溜為滎也,屬陽水。

(注於後谿,後谿者,在手外側本節之後也,為腧)。

此小腸經所注為腧也,屬陽木。

(過於腕骨,腕骨在手外側腕骨之前,為原)。

此小腸經所過為原也,亦屬陽木。

(行於陽谷,陽谷在銳骨之下,陷者中也,為經)。

此小腸經所行為經也,屬陽火。

(入於小海,小海在肘內大骨之外,去端半寸陷者中也,伸臂而得之,為合)。

此小腸經所入為合也,屬陽土。

(手太陽經也)。

以上小腸之六腧,皆手太陽經也。

(大腸上合手陽明,出於商陽,商陽大指次指之端也,為井金)。

此大腸經所出為井也,屬陽金。

(溜於本節之前二間,為滎)。

此大腸經所溜為滎也,屬陽水。

(注於本節之後三間,為腧)。

此大腸經所注為腧也,屬陽木。

(過於合谷,合谷在大指岐骨之間,為原)。

此大腸經所過為原也,亦屬陽木。

(行於陽谿,陽谿在兩筋間陷者中也,為經)。

此大腸經所行為經也,屬陽火。

(入於曲池,在肘外輔骨陷者中,屈臂而得之,為合)。

此大腸經所入為合也,屬陽土。

(手陽明也)。

以上大腸之六腧,皆手陽明經也。

(是謂五藏六府之腧,五五二十五腧,六六三十六腧也)。

五藏各有井滎腧經合五穴,共計二十五腧,六府復多一原穴,故共計三十六腧也。

(六府皆出足之三陽,上合於手者也)。

凡五藏六府之經,藏皆屬陰,府皆屬陽,雖六府皆屬三陽然各有手足之分, 故足有太陽膀胱經,則手有太陽小經,足有陽明胃經,則手有陽明大腸經, 足有少陽膽經,則手有少陽三焦經,此所謂上合於手者也,不惟六府,六藏亦然, 如足有太陰脾經,則手有太陰肺經,足有少陰腎經,則手有少陰心經, 足有厥陰肝經,則手有厥陰心主此藏府陰陽,手足皆相半也,然其所以分手足者, 以經行有上下,故手經之腧在手,足經之腧在足也。

(脉度靈樞脉度篇十七)

(黃帝曰,願聞脉度岐伯荅曰,手之六陽,從手至頭長五尺,五六三丈)。

手有三陽以左右言之,則為六陽,凡後六陰,及足之六陰六陽皆放此, 手太陽起小指少澤,至頭之聽官,手陽明起次指商陽,至頭之迎香, 手少陽起四指關衝,至頭之絲竹空,六經各長五尺,五六共長三丈。

(手之六陰,從手至胃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

手太陰起大指少商,至胃中中府,手少陰起小指少衝,至胃中極泉, 手厥陰起中指中衝,至甲中天,池各長三尺五寸,六陰經共長二丈一尺, 按手足十二經脉,手之三陰從藏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 足之三陰從足走腹,此其起止之度,今云手之六陰手至甲中,蓋但計其丈尺之數, 俱以四末為始而言,非謂其行度如此也,後放此。

(足之六陽,從足上至頭八尺,)。

六八四丈八尺。足太陽起小指至陰,至頭之睛明,足陽明起次指厲兌,至頭之頭維, 足少陽起四指竅陰,至頭之瞳子膠,各長八尺,六八共長四丈八尺。

(足之六陰,從足至甲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

足太陰起大指隱白,至甲中大包,足少陰起足心湧泉,至甲中俞府, 足厥陰起大指大敦,至甲中期門,各長六尺五寸六陰經共長三丈九尺。

(蹻脉從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

蹻脉者,足少陰太陽之別,從足至目內眥,各長七尺五寸左右共長一丈五尺, ○玄臺馬氏曰,按蹻脉有陰蹻陽蹻,陽蹻自足申脉行於目,陰蹻自足照海行於目, 然陽蹻左右相同,陰蹻亦左右相同,則蹻脉宜乎有四,今曰二七一丈四尺, 二五一尺,則止於二脉者何也,觀本篇末云,蹻脉有陰陽,何脉當其數,岐伯荅曰, 男子數其陽,女子數其陰,則知男子之所數者左右陽蹻,女子之所數者左右陰蹻也, 詳見後二十八。

(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 此氣之大經隧也)。 督行於背,任行於腹,各長四尺五寸,共長九尺,右連前共二十八脉, 通長一十六丈二尺,此周身經隧之總數也,○愚按人身經脉之行,始於水下一刻, 晝夜五十周於身,總計每日氣候凡百刻,則二刻當行一周,故衛氣行。

篇曰,日行一舍,人氣行一周與十分身之八,五十營篇曰, 二百七十息氣行十六丈二尺,一周於身,此經脉之常度也, 而後世子午流注鍼灸等書,因水下一刻之紀遂以寅時定為肺經, 以十二時挨配十二經,而為之歌曰,肺寅大卯胃辰宮,脾巳心午小未中, 膀申腎酉心包戍,亥三子膽丑肝通,繼後張世賢熊宗立復為分時註釋, 遂致歷代相傳,用為模範,殊不知紀漏者以寅初一刻為始,而經脉運行之度, 起於肺經,亦以寅初一刻為紀,故首言水下一刻,而一刻之中,氣脉凡半周於身矣, 焉得有大腸屬卯時甲屬辰時等次也,且如手三陰脉長三尺五寸足三陽脉長八尺, 手少陰厥陰,左右俱止十八穴,足太陽左右凡一百二十六穴,此其長短多寡, 大相懸絕,安得以十二經均配十二時,其失經旨也遠矣,觀者脉知辨察。

(骨度)。

靈骨度篇全十八

(黃帝問於伯高曰,脉度言經脉之長短,何以立之,伯高曰, 先度度其骨節之大小廣狹長短,而脉度定矣,黃帝曰,願聞眾人之度, 人長七尺五寸者,其骨節之大小長短各幾何)。 此言欲知脉度者,必先求骨度以察其詳也,眾人者,眾人之常度也,常人之長, 多以七尺五寸為率,如經水篇岐伯云八尺之士,周禮考工記亦曰人長八尺, 乃指偉人之度而言,皆古黍尺數也,黍尺一尺,得今曲尺八寸,詳義見附翼律原, 黃鍾生度條中。

(伯高曰,頭之大骨,圍二尺六寸)。

此下言頭圍甲圍腰圍之總數也,圍,周圍也,二尺六寸,皆古黍尺之數,後放此, 人身之骨,頭為最巨,頭骨謂之髑髏,男子自頂及耳并腦後共八片,惟蔡州人多一, 共九片,腦後橫一縫,當正直下至髮際別有一直縫,女人頭骨止六片, 亦腦後一橫縫,當正直下則無縫也,此男女頭骨之別,○髑,音獨,髏,音婁脉。

(甲圍四尺五寸)。

此兼脉脉而言也,缺盆之下兩乳之間為脉,脉前橫骨三條,左右肋骨各十二條, 八長四短,女人多檠夫骨二條,左右各十四條也。

(腰圍四尺二寸)。

平臍,周圍曰腰,人之肥瘦不同,腰之大小亦異,四尺二寸,以中人之大略言也。

(髮所覆者顱至項尺二寸)。

此下言仰人之縱度也,髮所覆者,謂髮際也,前髮際為額顱,後髮際以下為項, 前自顱,後至項,長一尺二寸。

(髮以下至脉長一尺)。

脉下為頷,頷中為脉,前髮際下至脉長一尺。

(君子終折)。

終,終始也,折,折衰也,言上文之約數雖如此,然人有大小不同, 故君子當約其終始,而因人以折衰之,此雖指頭脉為言,則下部亦然矣。

(結喉以下至缺盆中長四寸)。

舌根之下肺之上系,屈曲外凸者為結喉膺,上橫骨為巨骨,巨骨上陷中為缺盆。

(缺盆以下至脉脉長九寸,過則肺大,不滿則肺小)。

脉脉,一名鳩尾,一名尾翳,蔽心骨也,缺盆之下,鳩尾之上,是為之甲, 肺藏所居,故脉大則肺亦大脉小則肺亦小也,○脉脉,音結於。

(脉脉以下至天樞長八寸,過則胃大,不及則胃小)。

天樞,在臍旁二寸,足陽明經穴,脉脉自之下,臍之上,是為中焦,胃之所居, 故上腹長大者胃亦大,上腹短小者胃亦小也。

(天樞以下至橫骨長六寸半,過則迴腸廣長,不滿則狹短)。

橫骨陰毛中曲骨也,自天樞下至橫骨,是為下焦,迴腸所居也,故小腹長大者, 迴腸亦大,小腹短狹者,迴腸亦小也。

(橫骨長六寸半,橫骨上廉以下至內輔之上廉,長一尺八寸)。

橫骨橫長六寸半,一曰七寸半,廉,隅際也內輔膝間內側大骨也,亦曰輔骨。

(內輔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長三寸半)。

此言輔骨之上下隅也。

(內輔下廉下至內踝長一尺三寸,內踝以下至地長三寸)。

足跟前兩旁高骨為踝骨,內曰內踝,外曰外踝,○踝,胡寡切。

(膝膕以下至跗屬,長一尺六寸,跗屬以下至地長三寸)。

膝後曲處曰膕,足面曰跗跗屬,言足面前後皆跗之屬也,○膕,音國,跗, 附敷二音。

(故骨圍大則大過,小則不及)。

凡上文所言皆中人之度其有大者過之,小者不及也,下文同法。

(角以下至柱骨,長一尺)。

此下言側人之縱度也,角頭側大骨耳上高角也,柱骨,肩骨之上頸項之根也。

(行腋中不見者長四寸)。

此自柱骨下通腋中,隱伏不見之處。

(腋以下至季脉長一尺二寸)。

脉下盡處短小之肋,是為季脉,季,子也。

(季脉以下至髀樞長六寸)。

足股曰髀,髀上外側骨縫曰樞,此運動之機也,○髀,並米切,又音比。

(髀樞以下至膝中,長一尺九寸)。

膝中,言膝外側骨縫之次。

(膝以下至外踝,長一尺六寸,外踝以下至京骨,長三寸,京骨以下至地, 長一寸)。 京骨足太陽穴名,在足指本節後大骨下,赤白肉際陷中。

(耳後當完骨者廣九寸)。

此言耳後之橫度也,耳後高骨曰完骨,足少陽穴名,入髮際四分,左右相去廣九寸。

(耳前當耳門者廣一尺三寸,兩顴之間相去七寸,兩乳之間廣九寸半, 兩髀之間廣六寸半)。 此言仰人之橫度也,耳門者,即手太陽聽宮之分,目下高骨為顴,兩髀之間, 言兩股之中,橫骨兩頭盡處也。

(足長一尺二寸廣四寸半)。

此下言手足之度也,足掌長一尺二寸,廣闊也。

(肩至肘長一尺七寸)。

肩,肩端也,臂之中節曰肘。

(肘至腕長一尺二寸半)。

臂掌之節曰腕。

(腕至中指本節長四寸,本節至其末長四寸半)。

本節,指之後節根也,末,指端也。

(項髮以下至背骨長二寸半)。

項髮,項後髮際也,背骨,除項骨之外,以第一節大椎骨為言也。

(膂骨以下至尾脉二十一節,長三尺,上節長一寸四分分之一,奇分在下, 故上七節至於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 膂骨,脊骨也,項脊骨共二十四椎,內除項骨三節,膂骨自大椎而下至尾脉, 計二十一節共長三尺,上節各長一寸四分分之一,即一寸四分一釐也,故上之七節, 共長九寸八分七釐,其有餘不盡之奇分,皆在下部諸節也,○脊骨外小而內大, 人之能負重者,以是骨之巨也,尾脉骨男子者尖,女子者圓而平,○脉,音底。

(此眾人骨之度也,所以立經脉之長短也,是故視其經脉之在於身也,其見浮而堅, 其見明而大者多血,細而沉者多氣也)。 此結道節而言,因骨度以辨經絡,乃可察其血氣之盛衰也。

(骨空素問骨空論十九)。

(輔骨上橫骨下為楗)。

輔骨,膝輔骨,橫骨,前陰橫骨,是楗為股骨也,○楗,音健,剛木。

(俠髖為機)。

髖,尻也,即脽臀也,一曰兩股間也,機,樞機也,俠臀之外,即楗骨上運動之機, 故曰俠髖為機,當環跳穴處是也,○髖,音寬,脽,音誰。

(膝解為骸關)。

骸,說文云脛骨也,脛骨之上,膝之節解也,是為骸關,○骸,音鞋。

(俠膝之骨為連骸)。

膝上兩側,皆有俠膝高骨,與骸骨相為接連,故曰連骸。

(骸下為輔)。

連骸下高骨,是為內外輔骨。

(輔上為膕)。

輔骨上向膝後曲處為膕即委中穴也,○膕音國。

(膕上為關)。

膕上骨節動處,即所謂骸關也。

(頭橫骨為枕)。

腦後橫骨為枕骨。

(水俞五十七穴者,尻上五行行五,伏菟上兩行行五,左右各一行行五, 踝上各一行行六穴)。 此與水熱穴論同,亦骨空也,故並及之,詳鍼刺類三十八,○菟,兔徒二音。

(髓空在腦後五分,在顱際銳骨之下)。

髓腦髓也,髓空,即風府也,在腦後入髮際一寸,督脉穴。

(一在齗基下)。

脣內上齒縫中曰交,則下齒縫中當為齗基,今日齗基下者,乃頤下正中骨罅也, 王氏曰,當頤下骨陷中有穴容豆中誥圖經名下頤,○齗,音銀。

(一在項後中,復骨下)。

即大椎上骨節空也,復,當作伏,蓋項骨三節不甚顯,故云伏骨下也。

(一在脊骨上空,在風府上)。

風府上,腦戶也,督脉穴。

(脊骨下空,在尻骨下空)。

脊骨之末為尻骨,尻骨下空,長強也,督脉穴。

(數髓空在面俠鼻)。

數,數處也,在面者如足陽明之承泣巨髎,手太陽之顴髎足太陽之睛明, 手少陽之絲竹空,足少陽之瞳子髎聽會,俠鼻者如手陽明之迎香等處, 皆在面之骨空也。

(或骨空在口下,當兩肩)。

足陽明大迎分也,亦名髓孔。

(兩髆骨空,在髆中之陽)。

髆肩髆也中之陽,肩中之上嵎也,即手陽明肩髃之次。

(臂骨空,在臂陽,去踝四寸,兩骨空之間)。

臂陽臂外也,去踝四寸兩骨之間,手少陽通間之次也,亦名三陽絡。

(股骨上空在股陽,出上膝四寸)。

股陽,股面也,出上膝四寸,當足陽明伏兔陰市之間。

(胻骨空,在輔骨之上端)。

胻,足脛骨也,胻骨之上為輔骨,輔骨之上端,即足陽明犢鼻之次,○胻,形敬切, 又音杭。

(股際骨空,在毛中動下)。

毛中動下,謂曲骨兩旁股際,足太陰衝門動脉之下也。

(尻骨空在髀骨之後,相去四寸)。

即尻上兩旁,足太陽八髎穴也。

(扁骨有滲理湊無髓孔,易髓無空)。

扁骨者,對圓骨而言,凡圓骨內皆有髓有髓則有髓孔, 若扁骨則但有血脉滲灌之理湊而內無髓,故凡諸扁骨,以滲灌易髓者, 則無髓亦無空矣,此脉肋諸骨之類是也。

(十二經血氣表裏)。

素問血氣形志篇二十

(夫人之常數,太陽常多血少氣,少陽常少血多氣,陽明常多氣多血, 少陰常少血多氣,厥陰常多血少氣,太陰常多氣少血,此天之常數。 十二經血氣各有多少不同,乃天稟之常數,故凡用鍼者,但可寫其多,不可寫其少, 當詳察血氣而為之補寫也,○按兩經言血氣之數者凡三,各有不同, 如五音五味篇三陽經與此皆相同,三陰經與此皆相反,詳見藏象類十七, 又如九鍼論諸經與此皆同,惟太陰一經云多血少氣,與此相反,須知靈樞多誤, 當以此篇為正,觀末節出氣出血之文,與此正合,無差可知矣, 外靈樞九鍼論文與此同者,俱不重載。

(足太陽與少陰為表裏,少陽與厥陰為表裏,陽明與太陰為表裏,是為足陰陽也)。

足太陽膀胱也,足少陰腎也,是為一合,足少陽膽也,足厥陰;肝也,是為二合, 足陽明胃也,足太陰脾也,是為三合,陽為府,經行於足之外側,陰為藏, 經行於足之內側,此足之表裏也。

(手太陽與少陰為畏裏,少陽與心主為表裏,陽明與太陰為表裏, 是為手之陰陽也)。 手太陽小腸也,手少陰心也,是為四合,手少陽三焦也,手心主厥陰也,是為五合, 手陽明大腸也,手太陰肺也,是為六合,陽為府,經行於手之外側, 陰為藏經行於手之內側,此手之表裏也。

(今知手足陰陽所苦,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 然後寫有餘補不足)。 知手足之陰陽,則病在何經其苦可知治之者於血脉壅盛,為病異常之處,先去其血, 血去則去其所苦矣,非謂凡刺者必先去血也,滯血既去,然後伺察藏氣之所欲, 如肝欲散,心欲耎,肺欲收,脾欲燥腎欲堅之類,以寫有餘補不足,而調治之也。

(刺陽明出血氣,刺太陽出血惡氣刺少陽出氣惡血,刺太陰出氣惡血, 刺少陰出氣惡血,刺厥陰出血惡氣也)。 此明三陰三陽血氣各有多少,而刺者之出血出氣當知其約也,手足陽明多血多仔, 故刺之者出其血氣,手足太陽多血少氣,故刺之者但可出其血而惡出其氣, 總而計之,則太陽厥陰均當出血惡氣,少陽少陰太陰,均當出氣惡血, 唯陽明可出氣出血,正與道節義相合,○惡,去聲。

(諸脉髓筋血氣谿谷所屬)。

素問五藏生成篇二十一

(諸脉者皆屬於目,大惑論曰,五藏六府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口問篇曰, 目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諸脉者皆屬於目。)。 (諸髓者皆屬於腦)。

腦為髓海,故諸髓皆屬之。

(諸筋者皆屬於節)。

筋力堅強,所以連屬骨節,如宣五氣篇曰,久行傷筋,以諸筋皆屬於節故也。

(諸血者皆屬於心)。

陰陽應象大論曰,心生血,痿論曰,心主身之血脉,故諸血皆屬於也。

(諸氣者皆屬於肺)。

調經論,本神篇,皆曰肺藏氣,五味篇曰,其大氣之搏而不行者,積於胸中, 命曰氣海,出於肺,循喉咽,故呼則出,吸則入,此諸氣之皆屬於肺也。

(此四支八谿之朝夕也)。

四支者兩手兩足也,八谿者,手有肘與腋,足有骻與膕也,此四支之關節, 故稱為谿,朝夕者,言人之諸脉髓筋血氣,無不由此出入,而朝夕運行不離也, 邪客篇曰,人有八虛,皆機關之室,真氣之所過血絡之所遊,即此之謂,一曰朝夕, 即潮汐之義言人身氣血往來,如海潮之消長,早曰潮,晚曰汐者亦通,○谿,溪同。

(故人臥血歸於肝)。

人寤則動,動則血隨氣,行陽分而運於諸經,人臥則靜, 靜則血隨氣行陰分而歸於肝,以肝為藏血之藏也,故人凡寐者,其面色多白, 以血藏故耳。

(肝受血而能視)。

肝開竅於目,肝得血則神聚於目,故能視。

(足受血而能步)。

足得之則神在足,故步履健矣。掌受血而能握掌得之則神在手,故把握固矣。

(指受血而能攝)。

指得之則神在指,故攝持強矣,愚按血氣者,人之神也, 而此數節皆但言血而不言氣何也,蓋氣屬陽而無形,血屬陰而有形,而人之形體, 以陰而成,如九鍼篇曰,人之所以生成者,血脉也,營衛生會篇曰,血者神氣也, 采人絕穀篇曰,血脉和則精神乃居,故此皆言血者,謂神依形生,用自體出也。

(臥出而風吹之,血凝於膚者為痺)。

臥出之際,若玄府未閉,魄汗未藏者,為風所吹,則血凝於膚,或致麻木, 或生疼痛而病為痺。

(凝於脉者為泣)。

風寒外襲,血凝於脉則脉道泣滯而為病矣,○泣,澀同。

(凝於足者為厥)。

四支為諸陽之本,風寒客之,而血凝於足,則陽衰陰勝,而氣逆為厥也。

(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為痺厥也)。

血得熱則行,得寒寒則凝,凡此上文節者,以風寒所客則血脉凝濇, 不能運行而反其空,故為痺厥之病也,○空,孔同,謂血行之道。

(人有大谷十二分)。

大谷者,言關節之最大者也,節之大者,無如四支,在手者肩肘腕,在足者髁膝腕, 四支各有三節,是為十二分,分,處也,○按此即上文八谿之義,夫既曰谿, 何又曰谷,如氣穴論曰,之大會為谷,小會為谿,肉分之間谿谷之會,以行榮衛, 以會大氣,是谿谷雖以小大言,而為氣血之會則一,故可以互言也,上文單言, 故止云八谿,此節與下文小三百五十四名相對為,言故云大谷也, 諸註以大谷十二分,為十二經脉之部分者皆非。

(小谿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

小谿者,言通身骨節之交也,小鍼解曰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者, 絡脉之滲灌諸節者也,十二俞,謂十二藏之俞,如肺俞心俞之類是也, 此除十二俞皆通於藏氣者,不在小谿之列,則當為三百五十三名,茲云五十四者, 傅寫之誤也。

(此皆衛氣之所留止,邪氣之所客也,鍼石緣而去之)。

凡此谿谷之會,本皆衛氣留止之所,若其為病,則亦邪氣所客之,處也,邪客於經, 治以鍼石,必緣其所在,取而去之緣,因也。

(五藏之氣,上通七竅,陰陽不和,乃成關格)。

靈樞脉度篇○二十二

(五藏常內閱於上七竅也)。

閱,歷也,五藏位次於內而氣達於外,故閱於上之七竅如下文者,人身共有九竅, 在上者七,耳目山鼻也,在下者二前陰後陰也。

(故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臭香矣,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 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 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 陰陽應象大論曰,肺在竅為鼻,心在竅為舌,肝在竅為目,脾在竅為口, 腎在竅為耳,故其氣各有所通,亦各有所用,然必五藏氣和而後各稱其職, 否則藏有所病則竅有所應矣。

(五藏不和,則七竅不通六府不和,則留為癰)。

五藏屬陰主裏,故其不和則七竅為之不利,六府屬陽主表, 故其不利則肌腠留為癰瘍。

(故邪在府則陽脉不和陽脉不和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陽氣盛矣, 陽氣太盛則陰不利陰脉不利則血留之,血留之則陰氣盛矣, 陰氣太盛則陽氣不能榮也,故曰關,陽氣太盛,則陰氣弗能榮也,故曰格, 陰陽俱盛不得相榮,故曰關格,關格者,不得盡期而死也)。 陰陽之氣,貴采和平,邪氣居之,不在於陰,必在於陽,故邪氣在府, 則氣留之而陽勝,陽勝則陰病矣,陰病則血留之而陰勝,陰勝則陽病矣, 故陰氣太盛,則陽氣不榮而為關,陽氣太盛,則陰氣不榮而為格,陰陽俱盛, 不得相榮,則陰自陰,陽自陽,不相浹洽而為關格,故不得盡天年之期而死矣, 本經榮營通用,不能榮,謂陰陽乖亂不能營行,彼此格拒不相通也, 人迎盛陽而主表,故營在脉中,衛在脉外,衛氣篇曰,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 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正此之謂。

(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

營氣之行,周流不休,凡一晝一夜五十周於身,而復為大會,其十一經脉之次, 則一陰一陽,一表一裏,迭行相貫,終而復始,故曰如環無端也,五十周義, 見下章,及二十六。

(衛氣行於陰二十五度,行於陽二十五度,分為晝夜,故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

衛氣之行,夜則行陰,分二十五度,晝則行陽分二十五度, 凡一書一夜亦五十周於身,義詳後二十五,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謂晝興夜息, 即下萬民皆臥之義。

(故曰日中而陽隴為重陽,夜半而陰隴為重陰)。

此分晝夜之陰陽,以明營衛之行也,隴,盛也,生氣通天論作隆,晝為陽, 日中為陽中之陽,故曰重陽夜為陰,夜半為陰中之陰,故曰重陰,○隴,音籠。

(故太陰主內,太陽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為晝夜)。

太陰,手太陰也,太陽,足太陽也,內言營氣,外言衛氣,營氣始於手太陰, 而復會於太陰,故太陰主內,衛氣始於足太陽,而復會於太陽,故太陽主外, 營氣周流十二經,晝夜各二十五度,衛氣晝則行陽,夜則行陰,亦各二十五度, 營衛各為五十度以分晝夜也。

(夜半為陰隴,夜半後而為陰衰,平旦陰盡而陽受氣矣,日中為陽隴,日西而陽衰, 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 夜半後為陰衰,陽生於子也,日西而陽衰,陰生於午也,如金匱真言論曰, 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 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故人亦應之, 即此節之義。

(夜半而大會,萬民皆臥,命曰合陰,平旦陰盡而陽受氣,如是無巳, 與天地同紀)。 大會,言營衛陰陽之會也,營衛之行,表裏異度,故嘗不相值,惟於夜半子時, 陰氣巳極,陽氣將生,營氣在陰,衛氣亦在陰,故萬民皆瞑而臥,命曰合陰, 合陰者,營衛皆歸於藏,而會於天一之中也,平旦陰盡而陽受氣,故民皆張目而起, 此陰陽消息之道,常如是無巳而與天地同其紀,所謂天地之紀者如天地日月, 各有所會之紀也,天以二十八舍為紀,地以十二辰次為紀,日月以行之遲速為紀, 故天與地一歲一會,如玄枵加於子官是也,天與日亦一歲一會, 如冬至日纏星紀是也,日與月則一月一會,如晦之同宮是也,人之營衛, 以晝夜為紀,故一日凡行五十周,而復為大會焉。

(黃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氣使然,少壯之人不晝瞑者,何氣使然)。

此帝因上文言夜則萬民皆臥,故特舉老人之不夜瞑者以求其詳也。

(岐伯荅曰,壯者之氣血盛,其肌肉滑,氣道通,營衛之行不失其常, 故晝精而夜瞑,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濇,五藏之氣相搏, 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故晝不精夜不瞑)。 老者之氣血衰,故肌肉枯,氣道濇,五藏之氣搏聚不行,而營氣衰少矣,營氣衰少, 故衛氣乘虛內伐,衛失其常故晝不精,營失其常故夜不瞑也。

(黃帝曰,願聞營衛之所行,皆何道從來,岐伯荅曰,營出於中焦,衛出於下焦)。

何道從來,言營衛所由之道路也,營氣者,由穀人於胃,中焦受氣取汁, 化其精微而上注於肺,乃自手太陰始,周行於經隧之中,故營氣出於中焦,衛氣者, 出其悍氣之慓疾,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不入於脉, 故於平旦陰盡陽氣出於目,循頭項下行,始於足太陽膀胱經而行於陽分,日西陽盡, 則始於足少陰腎經而行於陰分,其氣自膀胱與,腎由下而出,故衛衛氣出於下焦, 詳義見後營氣衛氣二章,○愚按人身不過表裏,表裏不過陰陽,陰陽即營衛, 營衛即血氣,藏府筋骨居於,內必賴營氣以資之,經脉以疏之,皮毛分肉居於外, 經之所不通,營之所不及,故賴衛氣以呴之,孫絡以濡之,而後內而精髓, 外而髮膚無弗得其養者,皆營衛之化也,然營氣者,猶天之有宿度,地之有經水, 出入有期,運行有序者也,衛氣者,天之有清陽,地之有鬱蒸,陰陽晝夜, 隨時而變者也,衛氣屬陽乃出於下焦,下者必升,故其仔自下而上, 亦猶地氣上為雲也,營本屬陰,乃自中焦而出於上焦,上者必降,故營氣自上而下, 亦猶天氣降為雨也,雖衛主氣而在外,然亦何嘗無血,營主血而在, 內然亦何嘗無氣,故營中未必無衛,衛中未必無營,但行於內者便謂之營, 行於外者便謂之衛,此入人身陰陽交怠之道,分之則二,合之則一而巳, 前第六章有按,當與此互閱。

(○黃帝曰,願聞三焦之所出,岐伯荅曰,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 貫膈而布胷中走腋循太陰之分而行,還至陽明,上至舌,下足陽明)。 胃上口,即上脘也,咽為胃系,水穀之道路也,膈上曰胷中,即膻中也, 其旁行者走兩腋,出天池之次,循手太陰肺經之分而還於手陽明,其上行者至於舌, 其下行者交於足陽明,以行於中下二焦,凡此皆上焦之部分也。

(常與榮俱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亦二十五度,一周也, 故五十度而復大會於手太陰矣)。 上焦者,肺之所居,宗氣之所聚,營氣者,隨宗氣以行於十四經脉之中, 故上焦之氣,常興營氣俱行於陽二十五度,陰亦二十五度,陽陰者,言晝夜也, 晝夜周行五十度,至次日寅時復會於手太陰肺,是為一周,然則營氣雖出於中焦, 而施化則由於上焦也。

(○黃帝曰願聞中焦之所出,岐伯荅曰,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 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脉,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 故獨得行於經隧,命曰營氣)。 會中,中脘之也,後下也,受氣者,受食之氣也,五穀入胃,其糟粕津液,宗氣, 分為三隧以注於三焦,而中焦者泌糟粕,蒸津液,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 以奉生身而行於經隧,是為營氣,故曰營出中焦,按下文云下焦者別迴腸注膀胱, 然則自膈膜之下,至臍上一寸水分穴之上,皆中焦之部分也,○泌,秘弼二音,粕, 音朴,隧,音遂,伏道也。

(黃帝曰,夫血之與氣,異名同類,何謂也,岐伯荅曰,營衛者,精氣也,血者, 神氣也,故血之與氣,異名同類焉,故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 故人生有兩死而無兩生)。 營衛之氣,雖分清濁,然皆水穀之精華,故曰營衛者精氣也,血由化而赤, 莫測其妙,故曰血者神氣也,然血化於液,液化於氣,是血之與氣,本為同類, 而血之與汗,亦非兩種,但血主營,為陰為裏,汗屬衛,為陽為表,一表一裏, 無可並攻,故奪血者無取其汗,奪汗者無取其血,若表裏俱奪, 則不脫於陰必脫於陽,脫陽亦死,脫陰亦死,故曰人生有兩死,然而人之生也, 陰陽之氣,皆不可無,未有孤陽能生者,亦未有孤陰能生者,故曰無兩生也。

(○黃帝曰,願聞下焦之所出,岐伯荅曰,下焦者,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 故水穀者,常并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 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 迴腸,大腸也,濟,泲同,猶釃也,泌,如狹流也,別汁,分別清濁也, 別迴腸者謂水穀并居於胃中,傳化於小腸,當臍上一寸水分穴處, 糟粕由此別行迴腸,從後而出,津液由此別滲膀胱,從前而出, 出津液由此別滲膀胱,從前而出,膀胱無上口,故云滲入,凡自水分穴而下, 皆下焦之部分也,按三十一難曰,下焦者,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其言上口者, 以滲入之處為言,非真謂有口也,如果有口,則不言滲入矣, 何後世不解其意而爭言膀胱有上口,其謬為甚,○三焦下腧義,詳前十六,○釃, 音篩,濾,音慮。

(黃帝曰,人飲酒,酒亦入胃穀未熟而小便獨先下,何也,岐伯荅曰,酒者, 熟穀之液也,其氣悍以清,故後穀而入,先穀而液出焉)。 此因上文言水穀入胃必濟泌別汁而後出,而何以飲酒者,獨先下也,蓋以酒之氣悍, 則直連下焦,酒之質清,則速行無滯,故後穀而入,先穀而出也。

(黃帝曰善,余聞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此之謂也)。

如霧者氣浮於上也,言宗氣積於胷中,司呼吸而布濩於經隧之間,如天之霧, 故曰上焦如霧也,漚者水上之泡,水得氣而不沈者也,言營血化於中焦, 隨氣流行以奉生身,如漚處浮沈之間,故曰中焦如漚也,瀆者水所注泄, 言下焦主出而不納,逝而不反,故曰下焦如瀆也,然則肺象天而居上故司霧之化, 脾象地而在中,故司漚之化,大腸膀胱象江河淮泗而在下,故司川瀆之化也, ○愚按三焦者,本全體之大藏,統上中下而言也,本經發明不啻再四,如本輸, 本藏,論勇,決氣,衛生會,五藏別論,六節藏象論,邪客,背輸等篇,皆有詳義, 而二十五難經獨言三焦包絡皆有名而無形,起後世之疑,莫能辨正,第觀本經所言, 凡上中下三焦之義,既明且悉,烏得謂其以無為有,以虛為實哉,余因偏考諸篇, 著有三焦包絡命門辨,及藏象第三章俱有詳按,所當互考。

(營氣運行之次)。

靈樞營氣篇全○二十四。

(黃帝曰,營氣之道,內穀為寶,穀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 精專者行於經隧,常營無巳,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 營氣之行,由於穀氣之化,穀不入則營氣衰,故云內穀為寶,穀入於胃以傳於肺, 清者為營,營行脉中,故其精專者行於經隧,常營無巳,終而復始, 以周流於十二經也,天地之紀,義見前章,○內,納同。

(故氣從太陰出注手陽明)。

此下營氣運行之次,即十二經脉之序也,營氣出於中焦,上行於肺, 故於寅時始於手太陰肺經,出注中府雲門,下少商以交手明商陽也。

(上行注足陽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間與大陰合)。

手陽明大腸經,循臂上行至鼻旁迎香穴,交於目下承泣穴,注足陽明胃經, 下行至足跗,出次指之厲兌,其交者別跗上入大大指出其端,以交於足太陰隱白也。

(上行抵髀,從髀注心中)。

足太陰脾經自上行抵髀,入腹屬脾,上膈注於心中,以交於手少陰經也。

(循手少陰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陽)。

心脉發自心中,循手少陰經出腋下極泉穴,下臂,注小指內側少衝穴, 出外側以交於手太陽少澤也。

(上行乘腋,出內,注目內眥,上巔下項,合足太陽)。

手太陽小腸經,自小指上行,乘腋外,上出於內顴髎之次,注目內眥, 以交於足太陽晴明穴,○,音拙。

(循脊下尻,下行小指之端,循足心注心陰,上行注腎)。

足太陽膀胱經,過巔下項,循脊下尻,注小指端之至陰,循小指入足心, 以交於足少陰之湧泉,而上行注腎也。從腎注心外,散於脉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 出兩筋之間,入掌中,出中指之端)。 足少陰腎經,從足心上行入腎,注於心,外散於脉中,以交於手心主, 其脉出腋下之天池,下臂,出兩筋之間入掌中,出中指端之中衝也。

(還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陽上行注膻中,散於三焦)。

手厥陰心主之支者,別掌中,還注無名指端,以交於手少陽之關衝, 循臂上行注膻中,下膈,散於三焦也。

(從三焦注膽,出脅,注足少陽,下行至跗上)。

手少陽經自三焦注於膽,出脇肋間以交於足少陽經,上者行於頭, 起於目銳眥瞳子髎穴,下者至足跗,芔小指次指端之竅陰穴也。

(復從跗注大指間,合足厥陰上行至肝,從肝上注肺,上循喉嚨入頏顙之竅, 究於畜門,其支別者上額循下項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 足少陽膽經,支者別跗上,注大指間以交於足厥陰之大敦穴,乃上行至肝上肺, 上循喉嚨之上,入頑八顙之竅,究,深也,畜門,即屋上通鼻之竅門也, 如評熱病論啟玄子有云,氣衝突於門而出於鼻,即此謂也,其支別者, 自頑顙上出額,循巔以交於督脉,循脊下行入尾骶也,○畜,臭同,許救切。

(絡陰器,上過毛中,入臍中,上循腹裏入缺盆,下注肺中,復出太陰, 此營氣之所行也,逆順之常也)。 督脉自尾脉前絡陰器,即名任脉,上過陰毛中,入臍上腹,入缺盆,下肺中, 復出於手太陰經,前經脉篇未及任督,而此始全備,是十四經營氣之序。

(衛氣運行之次)。

靈樞衛氣行篇全○二十五。

(黃帝問於岐伯曰,願聞衛氣之行,出入之合何如,岐伯曰,歲有十二月, 日有十二辰)。 十二辰,即十二支也月為建在日為時。

(子午為經,卯酉為緯)。

天象定者為經動者為緯,子午當南北二極,居其所而不移,故為經, 卯酉常東升西降,列周旋無巳,故為緯。

(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

天分四面曰東西南北,一面七宿星,如角氐房心尾箕,東方七也,斗牛女虛危室璧, 北方七宿也,奎婁胃昴畢嘴參,西方七宿也,井鬼柳星張翼軫,南方七宿也, 為四七二十八星。

(房昴為緯,虛張為經)。

房在卯中,昴在西中,故為緯,虛在子中,張在午中,故為經。

(是故房至畢為陽,昴至心為陰,陽主晝,陰主夜)。

自房方至畢,其位在卯辰巳午未申,故屬陽而主晝,自昴至尾, 其位在西戍亥子丑寅,故屬陰而主夜。

(故衛氣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於身,晝日行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二十五周, 周於五歲)。 衛氣之行於身者,一日一夜凡五十周於身,天之陽主晝,陰主夜,人之陽主府, 陰主藏,故衛氣晝則行陽分二十五周,夜則行於陰二十五周,陽分者言表言府, 陰分者言裏言藏也,故夜則周於五藏,○歲,當作藏,誤也。

(○是故平旦陰盡,陽氣出於目,目張則氣上行頭,循項下太陽, 循背下至小指之端)。 此下言衛氣晝行陽分,始於足陽經以周六府而及於腎經,是為一周,太陽始於晴明, 故出於目,然目者宗脉之所聚,凡五藏六府之精陽氣,皆上走於目而為睛, 故平旦陰盡則陽氣至目而目張,目張則衛氣由睛明穴上頭,循頸,下足太陽之分, 循背下行,以至足小指端之至陰穴也。

(其散者別於目銳眥,下手太陽,下至手小指之間外側)。

散者,散行者也,衛氣之行,不循經相傳,故始自目內眥而下於足太陽, 其散者自目銳眥而行於手太陽也,下至手小之間外側,少澤穴也。

(其散者別於目銳眥,下足少陽注小指次指之間)。

此自太陽行於足手少陽也,目銳眥,足少陽瞳子也足小指次指之間,竅陰穴也。

(以上循手少陽之分側,下至小指之間)。

分側,當作外側,小指下當有次指二字,謂手少陽關衝穴也。

(別者以上至耳前,合於頷脉,注足陽明,以下行跗上,入五指之間)。

此自少陽而行於手足陽明也,合於頷脉,謂由承泣頰車之分,下注足陽明經, 五指當作中指,謂厲兌穴也,○頷,何敢切。

(其散者耳下,下手陽明,入大指之間入掌中)。

手陽明之別者入耳,故從耳下行本經,大指下當有次指二字,謂商陽穴也。

(其至於足也,入足心,出內踝下行陰分,復合於目,故為一周)。

此自陽明入足心出內踝者,由足少陰腎經以下行陰分也,少陰之別為蹻脉, 蹻脉屬於目內背,故復合於目,交足太陽之睛明陰經,乃為一周之數也, ○愚按衛氣之行,畫在陽分,然又兼足少陰腎經,方為一周,考之邪客篇亦曰, 衛氣者畫日行於陽,夜行於陰,嘗從足少陰之分間,行於五藏六府, 然則無論晝夜皆不離於腎經者何也,蓋人之所本,惟精與氣,氣為陽也, 陽必生於陰,精為陰也,陰必生於陽,故營本屬陰,必從肺而下行,衛本屬陽, 必從腎而上行,此即衛出下焦之義,而腎屬水,水為氣之本也,故上氣海在膻中, 下氣海在丹田,而人之肺腎兩藏,所以為陰陽生息之根本。

(○是故日行一舍,人氣行一周,與十分身之八)。

此下言衛氣運行之數也,天周二十八舍而一日一周,人之衛氣晝夜凡行五十周, 以五十周為實,而用二十八歸除之,則日行一舍,衛氣當行一周, 與十分身之七分八釐五毫有奇為正數,此言一周與十分身之八者, 亦如天行過日一度而猶有奇分也,奇分義見後,○舍即宿也,按太史公律書, 及天官等書,以二十八宿作,二十八舍,日舍者,為七政之所舍也。

(日行二舍人氣行三周於身,與十分身之六)。

日行二舍,人氣當行三周於身與十分身之五分七釐一毫有奇為正數, 云十分身之六者,有奇分也,後放此。

(日行三舍,人氣行於身五周,與十分身之四,)。

人氣當行五周與十分身之三分五釐七毫有奇為正數,餘者為奇分。

(日行四舍,人氣行於身七周,與十分身之二,)。

人氣當行七周與十分身之一分四二毫有奇為正數,餘者為奇分。

(日行五舍,人氣行於身九周)。

人氣當行八周與十分身之九分二八毫為正數,餘者為奇分。

(日行六舍,人氣行於身十周,與十分身之八)。

人氣當行十周與十分身之七分一釐四毫有奇為正數,餘者為奇分。

(日行七舍,人氣行於身十二周在身,與十分身之六)。

人氣當行十二周與十分身之四分九釐有奇為正數,餘者為奇分,此一面七星之數也。

(日行十四舍,人氣二十五周於身有奇分,與十分身之二,陽盡於陰,陰受氣矣)。

日行七舍為半日,行十四舍則自房至畢為一晝,人氣當行二十五周為正數, 今凡日行一舍,人氣行一周與十分身之八,則每舍當餘一釐四毫有奇為奇分, 舍十四舍而計之,共得十分身之二,是為一晝之奇分也,晝盡則陽盡, 陽盡則陰受氣而為夜矣。

(○其始入於陰常從足少注於腎,腎注於心心注於肺,肺注於肝, 肝注於脾復注於腎為周)。 此言衛氣夜行陰分,始於足少陰腎經以周五藏,其行也以相剋為序, 故腎心肺肝脾相傳為一周,而復注於腎也。

(是故夜行一舍,人氣行於陰藏一周與十分藏之八)。

其正數奇分俱如前。

(亦如陽行之二十五周而復合於目)。

衛氣行於陰分,二十五周則夜盡,夜盡則陰盡, 陰盡則人氣復出於目之睛明穴而行於陽分,是為晝夜五十周之度。

(陰陽一日一夜,合有奇分十刀身之四,與十分藏之二, 是故人之所以臥起之時有蚤晏者,奇分不盡故也)。 前日行十四舍,人氣行二十五周為半日,凡得奇分者十分身之二, 故此一晝一夜日行二十八舍,人氣行五十周合有奇分者,在身得十分身之四, 在藏得十分藏之二,所謂奇分者,言氣有過度不盡也,故人之起臥, 亦蚤有晏不同耳。

(○黃帝曰,衛氣之在於身也,上下往來不以期,候氣而刺之奈何)。

不以期,謂或上或下,或陰或陽而期有不同也。

(伯高曰,分有多少,日有長短,春秋冬夏,各有分理,然後常以平旦為紀, 以夜盡為始)。 四時分至晝夜,雖各有長短不同,然候氣之法,必以平旦為紀,蓋陰陽所交之候也。

(是故一日一夜,水下百刻,二十五刻者半日之度也,常如是毋己日入而止, 隨日之長短,各以為紀而刺之)。 一晝一夜凡百刻,司天者紀以漏水,故曰水下百刻,二十五刻者,得百刻四分之一, 是為半日之度,分一日為二則為晝夜,分一日為四時,則朝為春,日中為夏, 日入為秋,夜半為冬,故當以平旦為陽始,日入為陽止,各隨日之長短, 以察其陰陽之紀而刺之也。

(謹候其時,病可與期,失時反候者,百病不治)。

失時反候,謂不知四時之氣候,陰陽之盛衰,而誤施其治也。

(故曰刺實者,刺其來也刺虛者,刺其去也)。

邪盛者為實,氣衰者為虛,刺實者刺其來,謂迎其氣至而奪之刺虛者刺其去, 謂隨其氣去而補之也。

(此言氣存亡之時,以候虛實而刺之,是故謹候氣之所在而刺之,是謂逢時, 在於三陽,必候其氣在於陽刺之,病在於三陰,必候其氣在陰分而刺之)。 病在三陽,必候其氣在陽分而刺之病在三陰,必候其氣在陰分而刺之, 此刺衛氣之道,是謂逢時逢時者,逢合陰陽之氣候也。

(水下一刻,人氣在太陽,水下二刻,人氣在少陽,水下三刻,人氣在陽明, 水下四刻,人氣在陰分)。 此以平旦為始也,太陽少陽陽明,俱兼手足兩經為言, 陰分則單以足少陰經為言此衛氣行於陽分之一周也。

(水下五刻,人氣在太陽,水下六刻,人氣在少陽,水下七刻,人氣在陽明, 水下八刻,人氣在陰分)。 此衛氣行於陽分二周也。

(水下九刻,人氣在太陽,水下十刻,人氣在少陽,水下十一刻,人仔在陽明, 水下十二刻,人氣在陰分)。 此衛氣行於陽分三周也。

(水下十三刻,人氣在太陽,水下十四刻,人氣在少陽,水下十五刻,人氣在陽明, 水下十六刻,人氣在陰分)。 此衛氣行於陽分四周也。

(水下十七刻,人氣在太陽,水下十八刻,人氣在少陽,水下十九刻,人氣在陽明, 水下二十刻,人氣在陰分)。 此衛氣行於陽分五周也。

(水下二十一刻,人氣在太陽,水下二十二刻,人氣在少陽,水下二十三刻人, 氣在陽明,水下二十四刻,人氣在陰分)。 此氣行於陽分六周也

(水下二十五刻,人氣在太陽,此半日之度也)。

水下二十五刻,計前數凡六周於身,而又兼足手太陽二經, 此日行七舍則半日之度也,○按前數二十五刻,得周日四分之一, 而衛氣之行止六周有奇,然則總計周日之數惟二十五周於身,乃與五十周之義未合, 意者水下一刻,人氣在太陽者二周,以一刻作半刻,則正合全數,此中或有別解, 惟後之君子再正。

(從房至畢一十四舍,水下五十刻,日行半度)。

從房至畢十四舍為陽,主一晝之度,水下當五十刻, 從昴至心十四舍為陰主一夜之度,亦水下五十刻,晝夜百刻,日行共少天一度, 故此一晝五十刻,日行於天者半度也。

(迴行一舍,水下三刻,與七分刻之四)。

此言日度迴行一舍,則漏水當下三刻與七分刻之四,若以二十八歸除分百刻之數, 則每舍當三刻與十分刻之五分七釐一毫四絲有奇,亦正與七分刻之四,毫忽無差也, 此節乃約言二十八舍之總數,故不論宿度之有多寡也。

(大要曰,常以日之加於宿上也,人氣在太陽,是故日行一舍,人氣行三陽與陰分, 常如是無巳,天與地同紀)。 以日行之數,加於宿度之上,則天運人氣, 皆可知矣此總結上文而言人與天地同其紀也。

(紛紛,終而復始,一日一夜,水下百刻而盡矣)。

紛紛,言於紛紜叢雜之中,而條理不亂也,故終而復始,晝夜循環無窮盡矣, ○,普巴切。

(一萬三千五百息五十營氣脉之數)。

靈樞五十營篇全二十六 (黃帝曰,余願聞五十營奈何,岐伯荅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 人氣行一周千八分)。 五十營者即營氣運行之數,晝夜凡五十度也,以周天二十八宿,宿二十六分相因, 共得一千零八分,人之脉氣,晝夜運行一周,亦合此數。

(日行二十八宿,人經脉上,下左右前後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 以應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晝夜)。

二十八宿義見前章,人之經脉十二,左右相同則為二十四脉,加以蹻脉二, 任督脉二,共為二十八脉,以應周天二十八宿,以分晝夜之百刻也, 二十八脉及十六丈二尺詳義見前十七。

(故人一呼脉再動氣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動,氣行三寸, 呼吸定息氣行六寸十息氣行六尺,日行二分)。 人之宗氣積於胸中,以行呼吸而通經脉,凡一呼一吸是為一息,脉氣行六寸, 十息氣行六尺,其日行之數,當以每日千八分之數為實, 以一萬三千五百息為法除之,則每十息日行止七釐四毫六絲六忽不盡, 此云日行二分者,傳久之誤也,下放此,呼吸脉再動詳脉色類三,所當互考。

(二百七十息,氣行十六丈二尺,氣行交通於中,一周於身,下水二刻, 日行二十五分)。 凡一百三十五息,水下一刻之度也,人氣當半周於身,脉行八丈一尺, 故二百七十息,氣行身一周,水下當二刻,日行當得二十分一釐六毫為正。

(五百四十息氣行再周於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

氣行二周,脉行三十二丈四尺,日行當得四十分三釐二毫為正, 上文言二十五分者太多,本節言四十分者太少,此其所以有誤也。

(二千七百息,氣行十周於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

氣行十周,脉行一百六十二丈,日行當得五宿二十一分六釐為正。

(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五十營於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盡脉終矣)。

此一晝夜百刻之總數,人氣亦盡而復起矣。

(所謂交通者,并行一數也)。

此釋上文交通二字之義,并行一數,謂并二十八脉,通行一周之數也。

(故五十營備,得盡盡天地之壽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使五十營之收常周備無失,則壽亦無窮,故得盡天地之壽矣八百一寸丈, 脉氣周行晝夜,五十營之總數也。

(類經九卷)。

(張介賓類註)

(經絡類)。

(○任衝督脉為病)。

素問骨空論二十七

(任脉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裏,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

以下任衝督脉,皆奇經也,中極任脉穴名,在曲骨上一寸,中極之下,即胞宮之所, 任衝督三脉皆起於胞宮,而出於會陰之間任由會陰而行於腹,督由會陰而行於背, 衝由會陰,出並少陰而散於胸中,故自毛際行腹裏關元,上至咽喉面目者, 皆任脉之道也。

(衝脉者,起於氣街,並少陰之經,俠齊上行至胸中而散)。

起言外脉之所起,非發源之謂也,下放此,氣街即氣衝,足陽明經穴,在毛際兩旁, 衝脉起於氣街,並足少陰之經會橫骨大赫等十一穴, 俠臍上行至胃中而散此言衝脉之前者也,然少陰之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 衝脉亦入脊內為伏衝之脉,然則衝脉之後行者,當亦並少陰無疑也,○痿論曰, 衝脉者經脉之海也,主滲灌谿谷,與陽明合於宗筋,陰陽總宗筋之會, 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皆屬於帶脉而絡於督脉,○五音五味篇曰,衝脉任脉, 皆起於胞中,上循背裏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會於咽喉, 別而絡脣口。○逆順肥瘦篇曰,衝脉者五藏六府之海也,五藏六府皆焉, 其上者出於頏顙,滲諸陽灌諸精其下者注少陰之大絡,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入膕中, 伏行骭骨內下至內髁之後屬而別,其下者並於少陰之經滲三陰,其前者伏行出跗屬, 下循跗,入大指間滲諸絡而溫肌肉,故別絡結則跗上不動,不動則厥,厥則寒矣, ○動輸篇曰,衝脉者,十二經之海也,與少陰之大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 並足少陰之經入足下,其別者邪入踝,出屬跗上,入大指之間,注諸絡以溫足脛。 ○海論曰,衝擊者為十二經之海,其輸上在於大杼,下出於巨虛之上下廉, ○按此諸篇之義,則衝脉之下行者,雖會於陽明之氣街,而實並於足少陰之經, 且其上自頭下自足,後自背,前自腹,內自谿谷,外自肌肉,陰陽表裏無所不涉, 又按歲露篇曰,入脊內注於矣伏衝之脉,百病始生篇曰傅舍於伏衝之脉所謂伏衝者, 以其最深也,故凡十二經之氣血,此皆受之以榮養周身,所以為五藏六府之海也, 又衝為血海,義詳後三十二。

(任脉為病,因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

任脉自前陰上毛際,行腹裏,故男女之為病如此,七疝義詳疾病類七十,帶下, 赤白帶下也,癥,瘕也,聚積聚也,○瘕,加駕二音。

(衝脉為病,逆氣裏急)。

衝脉俠臍上行至於胸中,故其氣不順則隔塞逆氣,血不和則胃腹裏急也。

(督脉為病,脊強反折)。

督脉貫於脊中,故令脊強反折而屈伸不利。

(督脉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繫廷孔)。

此下皆言督脉也,少腹,小腹也,胞宮之所居,骨中央橫骨下近外之中央也,廷, 正也,直也,廷孔,言正中之直孔,即溺孔也。

(其孔,溺孔之端也)。

此釋廷孔即溺孔之義,女人溺孔在前陰中橫骨之下,孔之上際謂之端, 乃督脉外起之所,此雖以女子為言然男子溺孔亦在橫骨下中央,第為宗筋所函, 故不見耳。○溺,娘弔切。

(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

督脉別絡。自溺孔之端循陰器分行向後,復合於乃又自篡間,分而為二, 繞行於篡之後,自篡,交篡之義謂兩便爭行之所,即前後二陰之間也,○篡, 初患切。

(別繞腎,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

足少陰之脉,上股內後廉,足太陽之脉,外行者過髀樞,中行者挾脊貫臀, 故此督脉之別絡,自篡後遶臀,至股內後廉少陰之分, 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之脉並行,而貫脊屬腎也。○臀,音屯。

(與太陽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俠脊抵腰中, 入循肓絡腎)。 此亦督脉之別絡,並足太陽之經上頭下項,俠脊抵腰中,復絡於腎, 若其直行者自尻上循脊裏,上頭由鼻而至於人中也,○眥,音資,髆,音搏,膂, 呂同。

(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

莖英行二音,陰莖也。

(其少腹直上者貫齊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脣,上繫兩目之下中央)。

按此自少腹直上者皆任脉之道,而本節列為督脉,五音五味篇曰,任脉衝脉督也, 後亦任也,故啟玄子弔古經云,任脉循背謂之督脉,自少腹直上者謂之任脉, 亦謂之督脉,由此言之,則是以背腹分陰陽而言任督, 若三脉者則名雖異而體則一耳,故曰任脉衝脉督脉,一源而三岐也。

(此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衝疝)。

此督脉自臍上貫於心,故其為病如此,名為衝疝,蓋兼衝任而為病者。

(其女子不孕,癃痔遺溺嗌乾)。

此在女子為不孕癃痔遺溺嗌乾等證,雖皆由此督脉所生,而實亦任衝之病,王氏曰, 任脉者女子得之以任養也,衝脉者以其氣上衝也,督脉者以其督領經脉之海也, 且此三脉皆由陰中而上行,故其為病如此,○癃,良中切,痔,音雉嗌,音益。

(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甚者在齊下營)。

骨上,謂橫骨上毛際中曲骨穴也,齊下營,謂臍下一寸陰交穴也, 皆任脉之穴而治此督之病,正以本篇所發明者,雖分三脉其所言治, 則但云督脉而不云任衝,故所用之穴,亦以任為督,可見三脉本同一體, 督即任衝之綱領,任衝即督之別名耳。

(蹻脉分男女)。

靈樞脉度篇○二十八 (黃帝曰,蹻脉安起安止,何氣滎水)。

蹻脉有二,曰陰蹻曰陽蹻,皆奇經也,何氣榮水,言蹻脉為何經之氣, 乃亦如經水之營行也,○蹻有五音,蹺,皎,喬,腳,又極虐切。

(岐伯荅曰,蹻脉者,少陰之別,起於然骨之後)。

少陰之別,足少腎經之別絡也,然骨之後,照海也,足少陰穴,即陰蹻之所生, ○按本篇止言陰蹻之起而未及陽蹻,惟繆刺論曰,邪客於足陽蹻之脉, 刺外踝之下半寸所,蓋陽蹻為太陽之別,故二十八難曰,陽蹻脉者,起於跟中, 循外踝上行人風池,陰蹻者,亦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衝脉, 故陰蹻為足少陰之別,起於照海,陽蹻為足太陽之別,起於申脉,庶得其詳也。

(上內踝之上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裏,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屬目內眥, 合於太陽陽蹻而上行,氣并相還,則為濡目,氣不榮則目不合)。 蹻脉自內踝直上陰股,入陰循胸裏者,皆並足少陰而上行也,然足少陰之直者, 循喉嚨而挾舌本,此則入缺盆,上出入迎之前,入頄屬目內眥以合於足太陽之陽蹻, 是蹻脉有陰陽之異也,陰蹻陽蹻之氣,并行迴還而濡於目,若蹻氣不榮, 則目不能合,故寒熱病篇曰,陰蹻陽蹻,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於目銳眥, 陽氣盛則瞋目,陰氣盛則瞑目,此所以目之瞑與不瞑,皆蹻脉為之主也。

(黃帝曰,氣獨行五藏,不榮六府何也)。

帝以蹻脉為陰之別,因疑其氣獨行五藏,不榮六府也,故有此問。

(岐伯荅曰,氣之不得無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 故陰脉榮其藏陽脉榮其府,如環之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其流溢之氣, 內藏府,外濡腠理)。 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皆言不得無行也,陰榮其藏,指陰蹻也,陽榮其府, 指陽蹻也,言無分藏府,蹻脉皆所必至也,流者流於內,溢者溢於外, 故曰流溢之氣,內溉藏府,外濡腠理謂其不獨在藏也,○按此蹻脉之義, 陰出陽則交於足太陽,陽人陰則交於足少陰,陽盛則目張,陰盛則目瞑, 似皆隨氣為言者,故陰脉榮其藏,陽脉榮其府也。

(黃帝曰,蹻脉有陰陽,何當其數,岐伯荅曰,男子數其陽,女子數其陰, 當數者為經,其不尚數者為絡也)。 蹻脉陰陽之數,男女各有所屬,男屬陽,當數其陽,女屬陰,當數其陰, 故男子以陽蹻為經,陰蹻為絡,女子以陰蹻為經陽蹻為絡也。

(陰陽離合)。

素問陰陽離合論全○二十九

(黃帝問曰,余聞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歲, 人亦應之,今三陰三陽,不陰陽,其故何也)。 此言天地之陰陽,無不合於人者,如上為陽下為陰,前為陽後為陰皆其理也, 然而三陰三陽,其亦有不相應者,故疑以為問。

(岐伯對曰,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 不可勝數,然要一也)。 謂陰陽之道,合之則一,散之則十百千萬,亦無非陰陽之化,故於顥微大小, 象體無窮,無不有理存焉,然變化雖多,其要則一,一即理而巳是以人之三陰三陽, 亦豈有不應采天地者哉,此上二節義,又出五運行大論,詳運氣類四。

(天覆地載萬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陰處,名曰陰中之陰)。

天覆地載即陰陽之上下也,凡萬物生者,末出乎地,處陰之中,故曰陰處, 以陰形而居陰分,故又曰陰中之陰也。

(則出地者,名曰陰中之陽)。

形成於陰而出於陽,故曰陰中之陽。

(陽予之正,陰為之主)。

陽正其氣萬化乃生,陰主其質萬形乃成,易曰,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大抵陽先陰後,陽施陰受陽之輕清末形,陰重濁有質此之謂,○予,與同。

(故生因春,長因夏,救因秋,藏因冬,失常則天地四塞)。

四時陰陽先後有序,若失其常則天地四塞矣,四塞者,陰陽否隔不相通也,○長, 上,聲,塞,入聲。

(陰陽之變其,在人者亦數之可數)。

凡如上文者皆天地陰陽之變也,其在於人,則亦有陰中之陽,陽中之陰,上下表裏, 氣數皆然,知其數無不可數矣,數,推測也,○數,字上者去聲,下者上聲。

(帝曰願聞三陰陽之離合也)。

分而言之謂之離,陰陽各有其經也,并而言之謂合,表裏同歸一氣也。

(岐伯曰,聖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衝)。

云聖人者,崇人道之大宗也,南面而立者,正陰陽之向背也,廣,大也,南方者, 丙丁之位,天陽在南,故曰處之,人陽亦在南,故七竅處之,易曰,相見乎離, 即廣明之謂,且人身前後經脉,任脉循腹裏,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 衝脉循背裏出頏顙,其輸上在於大杼,分言之則任行乎而於陽明, 衝行釆後而為十二經脉之海,故前曰廣明,後曰太衝,合言之則任衝名位雖異, 而同出一原通采表裏,此腹背陰陽之離合也。

(太衝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太陽根起至陰, 結於門名曰陰中之陽)。 衝脉並少陰而行,故太衝之地為少陰,地者次也,有少陰之裏,則有太陽之表, 陰氣在下,陽氣在上,故少陰經起於小指之下,太陽經止於小指之側, 故曰少陰之上名太陽也,太陽之脉起於目,止於足,下者為根,上者為結, 故曰根於至陰,結於命門,命門者目也,此以太陽而合於少陰, 故為陰中之陽然離則陰陽各其經,合則表同其氣,是為水藏陰陽之離合也,下放此。

(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太陰之前,名曰陽明, 陽明根起於厲兌,名曰陰中之陽)。 中身,身之中半也,中身而上,心之所居,心屬火而通神明,故亦曰廣明也, 藏之下,太陰脾也,故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太陰之表陽明胃也, 故太陰之名曰陽明,陽明脉止於足之次指與太陰陰為表裏,故曰根起於厲兌, 為陰中之陽,此土藏陰陽之離合。

(厥陰之表,名曰少陽,少陽根起於竅陰,名曰陰中之少陽)。

少陽與厥陰為表裏,而少陽止於足之小指次指端,故厥陰之表為陰中之少陽也, 所謂少者,以厥陰氣盡陰盡而陽始,故曰少陽,此本藏陰陽之離合也。

(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陽明為闔,少陽為樞)。

此總三陽為言也,太陽為開謂陽氣發於外,為三陽之表也, 陽明為謂陽氣畜於內為三陽之裏也,少陽為樞謂陽氣在表

(陰陽內外病生有紀)。

素問皮部論全○三十一。

(黃帝問曰余聞皮有分部,脉有經,筋有結絡,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異, 別其分部,左右上下,陰陽所在,病之始終,願聞其道)。 皮有分部,言人身皮膚之外,上下前後,各有其位,而經絡筋骨亦各有其次, 如經脉經筋骨度脉度骨空等篇,皆詳明其道,而凡生病者,各因其部而證有異也。

(岐伯對曰,欲知皮部,以經脉為紀者,諸經皆然)。

皮之有部,紀以經脉,故當因經以察部也。

(陽明之陽,名曰害蜚)。

害,損也,蜚,古飛字,陽明之陽,釋陽明之義也,下準此,害蜚者, 當與後心主之陰,名曰害肩者,相對參看,按至真要等論曰,陽明何謂也, 曰兩陽合明也,厥陰何也,曰兩陰交盡也,蓋三陽之陽,惟陽明為盛, 故曰合明三陰之陰,惟厥陰為盛,故曰交盡,此云蜚者,飛揚也,言陽盛而浮也, 凡盛極者必損,故陽之盛也在陽明,陽之損也亦在陽明,是以陽明之陽,名曰害蜚, 如陰陽別論曰謂陰者,真藏也,見刖為敗,敗必死也,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 又如平人氣象論曰,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脉無胃氣亦死, 總以陽衰為言是即害蜚之類。

(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陽明之絡也)。

上者言手大腸經也,下者言足胃經也,二經皆屬陽明,故視察之法相同, 凡上下部中,有浮絡之見者,皆陽明之絡也。

(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痺,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 絡盛則入客於經,陽主外,陰主內)。 此因明浮絡之色,而察陽明經病之異也,凡病之始生, 必自淺而後深故絡脉之邪盛後入於經脉,絡為陽故主外,經為陰故主內, 如壽夭剛柔篇曰,內有陰陽,外亦有陰陽,在內者五藏為陰, 六府為陽在外筋骨為陰,皮膚為陽也,凡後六經之上下,五色之為病, 其陰陽內外皆同此。

(○少陽之陽,名曰樞持)。

樞,樞機也,持,主持也,少陽居三陽表裏之間,如樞之運,而持其出入之機, 故曰樞持。

(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陽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故在陽者主內, 在陰者主出,以滲於內,諸經皆然)。 上者,手少陽三焦經也,下者,足少陽膽經也,凡二經部中有浮絡之見於外者, 皆少陽之絡也,其五色為病,皆與陽明者同然邪,必由絡入經,故其有陽者主內, 言自陽分而入於內也,在陰者主出以滲於內,言出於經而滲而滲入於藏,邪氣之序, 諸經之皆然者,○按出字義非外之謂,說文曰,出進也,象草木益,上出達也, 觀下文少陰經云,其出者,從陰內注於骨,與此出字皆同。

(○太陽之陽,名曰關樞)。

關衛固也,少陽為三陽之樞,展布陽氣於中,太陽則衛固其氣約束於外,故曰關樞, 陰陽離合論曰太陽為開,辭異而義同也。

(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陽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

上者手太陽小腸經,下者足太膀胱經,二經色病皆如前。

(○少陰之陰,名曰樞儒)。

儒,說文柔也,王氏曰順,陰為三陰開闔之樞,而陰氣柔順,故名曰樞儒。

(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陰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其入經也, 從陽部注於經,其出者,從陰內注於骨)。 上者手少陰心經,下者足少陰腎經,二經色病俱如前,其入也,從陽部注於經, 即自絡入經之謂,其出者從陰內注於骨,謂出於經入於骨即前少陽經云, 在陰者主出以滲於內之義。

(○心主之陰,名曰害肩)。

心主之陰,手厥陰之陰也,厥陰者兩陰交盡,陰之極也,肩,任也,載也, 陽主乎運陰主乎載,陰盛之極,其氣必傷,是陰之盛也,在厥陰, 陰之傷也亦在厥陰,故曰害肩,然則陽明曰害蜚,此曰害肩者,即陰極陽極之義。

(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皆心主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

上者手厥陰心主也,下者足厥,陰肝經也,二經色病皆如前,此但言心主, 而又曰上下同法,則肝經在所遺耳。

(○太陰之陰,名手曰關蟄)。

關者固於外,蟄者伏於中,陰主藏而太陰衛之,故曰關蟄,此亦太陰為開之義。

(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陰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

上者手太陰肺經,下者足太陰脾經,色病皆如前。

(凡十二經絡脉者,皮之部也)。

浮絡見於皮,故曰支之部。

(○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於皮毛,邪,中之則腠理開開則客於絡脉,留而不去, 傳入於經,留不去,傳入於府,廩於腸胃)。 廩,積也,聚也,○中,去聲。

(邪之始入於皮也,泝然起亮毛,開腠理)。

泝然,豎起也,寒慄貌,腠理,膚腠之文理也,○泝,音素,逆流曰泝。

(其入於絡也,則絡脉盛,色變)。

絡脉盛,色變異於常也,即上文五色為病之義。

(其入客於經也,則感虛乃陷下)。

感虛乃陷下,言邪所客者,必因虛乃深也。

(其留於筋骨之間,寒多則筋攣骨熱多則筋弛骨消,肉爍破,毛直而敗)。

攣,急也,弛,縱緩也,消枯竭也,爍,銷爍也,寒多則血脉凝濇,故為筋攣骨痛, 熱多則真陰散亡,故為筋弛骨消等證,破者,反側多而熱潰肌肉也,毛直而敗者, 液不足而皮毛枯槁也,○攣,閭員切,又去聲,弛,音矢,爍,牧勺切,, 劬久切。

(帝曰,夫子言皮之十二部,其生病皆何如,岐伯曰,皮者脉之部也)。

十二經脉各有其部,察之於皮,其脉可知,故曰者脉之部。

(邪客於皮則腠理開,開則邪入客於絡脉絡脉滿則注於經脉,經脉滿入舍於府藏也, 故皮者有分部,不與而生六病也,帝曰善)。 經脉既有分部,則邪之中人,可視而知,當速去之,若不預為之治, 則邪將日深而變生大病也,與,預同。

(人之四海)

靈樞海論全○三十二。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刺法於夫子,夫子之所言,不離於營衛血氣,夫十二經者, 內屬於府藏,外絡於肢節,夫子乃合之於四海乎,岐伯荅,曰人亦有四海十二經水, 經水者皆注於海,海有東西南北,命曰四海,黃帝曰,以人應之奈何,岐伯曰, 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氣海,有水穀之海,凡此四者,以應四海也)。 十二經水義見後,四海者,白川之宗,人亦有四海,則髓血氣水穀之海也,如下文。

(黃帝曰,遠乎哉,夫子之合人天地四海也,願聞應之奈何,岐伯荅曰, 必先明知陰陽表裏,滎輸所在,四海定矣)。 陰陽者,經脉之陰陽也,表裏者,藏府之內外也,滎輸義詳十四,知此數者, 則經絡之道明而四海可定矣,○輸腧俞,本經皆通用。

(黃帝曰,定之奈何,岐伯曰,胃者水穀之海,其輸上在氣街下至三里)。

人受氣,於水穀,穀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藏氣,故五藏六府之氣味,皆出於胃, 而胃為水穀之海也,其胃氣運行之輸,上者在氣街,即氣衝穴, 下者至三里在膝下三寸。

(衝脉者,為十二經之海,其輸上在於大杼,下山於巨虛之上下廉)。

此即血海也,衝脉起於胞中,其前行者,並足少陰之經, 俠臍上行至胸中而散其後行者,上循背裏為經絡之海,上行者出於頏顙, 下行者出於足,故其輸上在於足太陽之大杼,下在於足陽明巨虛上下廉, ○愚按動輸篇曰,胃為五藏六府之海,太陰陽明論曰,陽明者表也, 五藏六府之海也,逆順肥瘦篇曰夫衝脉者,五藏六府之海也,五藏六府皆稟焉, 此篇言衝脉者,為十二經之海,若此諸論則胃與衝脉皆為十二經之海, 亦為五藏六府之海,又將何以辨之,故本篇有水穀之海,血海之分藏水穀之海者言, 穀盛貯於此,營衛由之而化生也,血海者,言受納諸經之灌注,精血於此而畜也, 此固其辨矣,及考之痿論曰,陽明者,五藏六府之海,主潤宗筋, 宗筋主束來骨而利機關也,衝脉者,經脉之海也,主滲灌谿谷,與陽明合於宗筋, 陰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蓋陽明為多血多氣之府, 故主宗筋而利機關衝為精血所雷之經,故主滲潤灌谿,衝脉起於胞中, 並少陰之大絡而下行,陽明為諸經之長,亦會於前陰故男女精血,皆由前陰而降者, 以二經血氣總聚於上,故均稱為五藏六府十二經之海,誠有非他之可比也, 又衝脉義,詳前二十七所當互考。

(膻中者,為氣之海,其輸在於柱骨之上下,前在於人迎)。

膻中,胸中也,肺之所居,諸氣者皆屬於肺,是為真氣,亦曰宗氣宗氣積於胸中, 出於喉嚨以貫心脉而行呼吸,故膻中為之海,柱骨,類後天柱骨也,憂恚無言論曰, 頏顙者分氣之所泄也,故氣海運行之,一在頏顙之後,即柱骨之上下, 謂督脉之瘖門大椎也,一在頑顙之前,謂陽明之人迎也。

(腦為髓之海,其輸上在於其蓋,下在風府)。

凡骨之有髓,惟腦為最巨,故諸髓皆屬於腦,而腦為髓之海,蓋,腦蓋骨也, 即督脉之脉會風府,亦脉督脉穴,此皆髓海之上下前後輸也。

(黃帝曰,凡此四海者,何利何害,何生何數,岐伯日,得順者生,得逆者敗, 知調者和,不知調者害)。 凡此四海,俱有順逆,得順者,知所養者也,故生,不知所養則逆矣,故敗。

(黃帝曰四海之逆順奈何,岐伯曰氣海有餘者氣滿胸中悗息面赤, 氣海不足則氣少不足以言)。 氣有餘者,邪氣實也,氣不足者,正氣虛也,下放此,氣海在胸中而屬陽, 故氣實則胸中悗悶喘息,面熱而赤,聲由氣發,氣不足則語言輕怯不能出聲, 脉要精微論曰,言而微,終日乃復言丈,此奪氣也,○悗,母本切,又音瞞聯。

(血海有餘,則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 狹然不知其所病)。 形以血充,故血餘則常想其身大怫,怫鬱也,重滯不舒之貌,血不足則常想其身小, 狹,隘狹,然不廣之貌,此皆血海不調之為病,病在血者徐而不顯, 故然不覺其所病,○,音佛。

(水穀之海有餘,則腹滿,水穀之海不足,則饑不受穀食)。

有餘者水穀留滯於中,故腹為脹滿,不足者胛虛則不能運,胃虛則不能納, 故雖饑不受穀。

(髓海有餘,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痠眩明, 目無所見,懈怠安臥)。 髓海充足,即有餘也,故身輕而勁,便利多力,自有過人之度而無病也,若其不足, 則在上者為腦轉,以腦空而運,似旋轉也,為耳鳴,以髓虛者精衰,陰虛則耳鳴也, 為脛痠髓空無力也,為眩胃忽不知人為目而諸證以見矣。

(黃帝曰,余巳聞逆順,調之奈何,岐伯曰,審守其輸而調其虛實,無犯其害, 者得復,逆者必敗,黃帝曰善)。 審守其輸,謂審察其輸穴如上文也,無犯其害,無盛盛,無虛虛也,順者得復, 逆者必則,切弁夫天時人事皆宜慎而不可忽也。

(十二經標水陰陽刺題灸之度)。

靈樞經水篇全○三十三。

(黃帝問於岐伯曰經脉十二者,合於十二經水而內屬於五藏六府,夫十二經水者, 其有大小深淺廣狹遠近反吥,五藏六府之高下小大,受穀之多少亦不等, 相應奈何)。 人有經脉十二,手足三陰三陽也,天地有經水十二,清渭海湖汝澠淮漯江河濟, 漳也,經脉有高下大不同,經水有廣狹遠近不烔,故人與天地皆相應也。

(夫經水者,受水而,行,五藏者,合神氣魂魄而藏之六府者,受穀而行之, 受氣而揚之經脉者受血管之,合而以治奈何,刺之深淺,炙之壯數,可得聞乎)。 經水者,受水而行於也,人之五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府者,所以受水榖, 化其精微之氣而布揚於內外者也經脉猶江河也,血猶水,河受水而經營於天下, 經脉受血,而運行於周身,合經水之道以施治,則其源遠近,固自不同,刺之淺深, 灸之壯數,亦當有所,辨也。

(岐伯荅曰,善哉問也,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廣不可量,此之謂也, 且夫人生於天地之間六合之,內此天之高地之廣也非人力之所能度量而至也, 若夫八尺之上,皮肉在上,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 其藏之堅脆,之大小,穀之多少,脉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 十二經之多血少氣,與其血多氣,與其皆多血氣,與其皆少冊血氣皆有大數, 其治以鍼艾,各調其經氣其常有合乎)。 天至高,地至廣,難以測度,人生天地六合之間,雖氣數亦與天相合, 似難測識然而八尺之土,有形可據,其生也可度量其外,其死也可剖視其內, 故如藏之堅脆,則見於本藏篇,府之大小穀之多少,則見於乎人絕穀篇,之長短, 則見於脉度篇,血之清濁,則見於根結篇,十二經血氣多少各有大數, 則見於血氣形志等篇,此鍼艾淺深多寡故各有所宜如下文也。

(黃帝曰,余聞之,快於耳,不解於也,願卒聞之,岐伯荅曰, 此人之所以參天地而應陰陽也,不可不察)。 人與天地相參,所以為三也,應陰陽義如下文。

(○足太陽外合於清水,內於膀胱,而通水道焉)。

此下以經脉配經水,蓋欲因其象,以辨血氣之盛衰也,足太陽經內屬膀胱, 是經多血少氣,故外合於清水,按清水即大小清何,輿地圖志曰, 大清河即濟水之故道,自兗州府東北流出長清等縣,由利津等界入海, 小清河一各灤水,源發濟南府趵突泉,經章丘,受漯河之水,由新城入海,禹貢, 於濟漯達於河者,必此河也,今俱屬山東省濟南府。

(○足少陽外合於渭水,內屬於膽。)。

足少陽經內屬於膽,常少血多氣,故外合於渭水, 按地志渭水出隴西邵渭源縣西南鳥鼠山,至同州入河,今俱隸陝西省, 渭源屬臨洮府,同州屬西安府。

(○足陽艮外合於海水,內屬於胃)。

足陽明經,內屬於胃,常多氣多血,為五藏六府之海,外合於海水,按海包地外, 地在海水,海木周流,實一而巳,今云四海者以東西南北而分言之也,故東曰勃海, 南曰漲海,西曰青海,北曰瀚海。

(○足太陰外合於湖水,內屬於脾)。

足太陰經內屬於脾,常多氣少血,九鍼論云多血少氣,故外合於湖水,湖即五湖, 謂彭蠡洞庭巢湖太湖鑑湖也,五湖皆在東南,周禮職方氏揚州澤藪曰具區。

(○足少陰合於汝水,內屬於腎)。

足少陰經內屬於腎,常少血多氣,故外合於汝水,按汝源出奴州天息山, 由西平上蔡汝陽等縣入淮,今屬河南省汝寧府。

(○足厥陰外於澠水,內屬於肝)。

足厥陰經內屬於肝,常多血少氣,故外合於澠水,按澠水澗水,源出新安縣東忠, 白石山由澠池新安之間入洛而洛入於河也,今屬河南河南府,○澠,音免。

(○手太陽外合淮水,內屬小腸,而水道出焉)。

手太陽內屬小腸,常多血少氣,故外合於淮水,按淮水出唐州桐柏山, 繞徐揚之界東小清河歸海,今屬河南省南陽府,改名唐縣。

(○手少外合於漯水,內屬於三焦)。

手少陽經內屬三焦,常少血多氣,故外合於漯水,按漯水,源章丘長白山, 入小清河歸海,今屬山東省濟南府,詳見前足太陽經條下,○漯,音磊,又太合切。

(○手陽明外合於江水,內屬於大腸)。

手陽明經內屬大腸,多血多氣,故外合於江水,按江源出西蜀之岷山, 今屬四川省成都府茂州,其長萬里,至吳地入海,上即所以限南北也。

(○手太陰外合於河水,內屬於肺)。

手太陰經內屬於肺,常多氣少血,肺為藏府之蓋,其經最高而朝百脉,故外合於河, 按河有兩榞,一出蔥嶺,一出於闐,合流東注滿昌海,潛行地中, 南出積石以入中國,一說黃河源出星宿海,在中國西南, 直四川馬湖府之正西三千餘,雲南麗江府之西北一千五百餘里,今諸流自西而東, 行二十日至崑崙,繞崑崙之西南,折而東北,又折而西北,又轉而東北, 又行二十餘日,歷雲中九原,大寧始入中國,是為四瀆之宗。

(○手少陰外合於濟水,內屬於心)。

手少陰經內於心,常少血多氣,故外合於濟水,按江源初發王屋山下曰沇水, 既見而伏,復出為濟,濟截河而流,不混其清,故又曰清濟,流雖微而獨尊, 故居四瀆之一,屬河南省懷慶府濟源縣。

(○手心主外合於漳水,內屬於心包)。

手厥陰經內屬心主,常多血少氣,故外合於漳水,按漳水有二, 一出上黨沽縣大黽谷曰清漳,一出上黨長子縣發鳩山曰濁漳,皆入於河, 今俱隸山西省,沽縣即樂平縣,屬太原府,長子縣屬潞安府, ○以上經水經脉俱有圖。

(凡此五藏六府,十二經水者,外有源泉而內有所稟,此皆內外相貫,如環無端, 人經亦然,故天為陽,地為陰,腰以上為天,腰以下為地,故海以北者為陰, 湖以北者為陰中之陰漳,以南者為陽,以北至漳者為陽中之陰, 漯以南至江丈為陽中之太陽,此一隅之陰陽也,所以與天地相參也)。 此以經水經脉相參,而合乎天地之陰陽也,夫經水者,河海行於外,而源泉出於地, 經脉者,脉絡行於表而藏府主於中,故內外相貫如環無端也,然經水經脉, 各陰陽之分,如天以輕清在上故天為陽,地以重濁在下,故地為陰,六微旨大論曰, 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人身應天地,故腰以為上天屬陽, 腰以下為地屬陰,而經藏府之應於經水者亦然,如海合於胃,湖合於脾, 脾胃居於中州,腰之分也,海以北者為陰,就胃府言,自胃而下, 則小腸膽與膀胱皆屬府,居胃之北而為陰也,湖以北者為陰中之陰,就脾藏言, 自脾而下,肝腎皆屬藏,居腰之北,而為陰中之陰也,腰以上者,如漳合於心主, 心主之上,惟心與肺,故漳南者為陽也,河合於肺,肺之下亦惟心與心主, 故河以北至漳者為陽中之陰也,凡此皆以上南下北言陰陽耳,然更有其陽者, 則藏府之外為三焦,三焦之外為皮毛,本藏篇曰,肺合大腸,大腸者皮其應, 今三焦合於漯水,大腸合於江水,故曰漯以南至江者,為陽中之太陽也, 此天地中相合之道,天地至廣,而茲所言者,特舉中國之水耳, 故曰上一隅之陰陽也,所以人與天地相參也。

(黃帝曰,夫經水之應經脉也,其遠近淺深,水血之多少各不同,合而以刺之奈何, 岐伯荅曰,足陽明五藏六府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氣盛熱壯,刺此者不深弗散, 不留不寫也)。 用鍼之法,諸經不同,故入有淺深,分寸可察,留有運速,呼吸可紀, 各隨經脉之淺深遠近而施其宜也,十二經中,惟足陽明之脉最大,而多氣多, 邪盛者熱必壯,凡刺此者,不深入則邪弗能散,不久留則邪不能寫,數詳下文。

(足陽明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陽深五分,留七呼,足少陽深四分,留五呼, 足太陰深二分,留四呼,足少陰深二分,留三呼,足厥陰深一分,留二呼)。 此足六經之刺度也,出氣曰呼,入氣曰吸,曰十呼七呼之類,則汲在其中矣, 蓋一呼一息也,但刺有補寫之異,呼吸有先後之分,故凡用寫者, 必候病者之吸而入鍼,再呼轉鍼,候吸出鍼,故鍼賦曰,補者先呼後吸, 寫者先吸後呼,正此義也,後世令病人咳嗽以代呼,收氣以代吸,氣有出入, 亦與呼吸相同耳。

(手之陰陽,其受氣之道近其氣之來疾其刺深者,皆無過二分,其留皆無過一呼)。

手之六經,皆在於上,肌肉薄而谿谷淺,故刺不宜深,經脉短而氣易泄, 故留不宜久。

(其少長大小肥瘦以心撩之,命曰法天之常)。

刺法大概,雖如上文所云,然人有不同,如少者盛,長者衰,大者廣,小者狹, 肥者深,瘦者淺,有不可以一例論者,故當以心撩之,蓋以天道無窮,造化莫測, 醫當效之,則妙用無方,命曰法天之常也,故梅孤高氏曰鍼之留幾呼,雖有是言, 然病有淺深,病淺者如經言也,病甚則邪盛,邪氣吸鍼,轉鍼尚難,況強出乎, 必俟其正氣之來徐而虛,然後出鍼,病氣斯去,固不可以經言為執也, 是即心撩之法,少長大小肥瘦義,鍼刺類二十,○撩,音遼,又上去二聲,通俗文, 理亂謂之撩理。

(灸之亦然,而過此者,得惡,火則骨枯脉濇,刺而過此者則脫氣)。

刺有淺深遲速之度,灸有壯數大小之度,刺有補寫,灸亦有補寫,凡以火補者, 母吹其火,以火寫者,灸有補寫,凡以火補者,母吹其火,以火寫者,疾吹其火, 血實氣壅病深肉厚者宜寫,陽衰氣怯,元虛體弱者宜補,背腹股髀, 道遠勢緩者宜大而多,頭面臂臑贏,弱幼小者宜小而少,此其大法也, 設不知此而灸過其度,非惟無益,反以害令,是惡火也,故灸失其宜則骨枯,脉濇, 刺失其宜則脫泄元氣,均致人之天殃矣。

(黃帝曰,夫經脉之小大,血之多少,膚之厚薄,肉之堅脆,及膕之大小, 可為量度乎)。 言其可測否也。

(岐伯荅曰,其可為度量者,取其中度也,不甚脫肉血氣不衰也,若夫度之人, 痟瘦而形肉脫者,惡可以度量刺乎,審切循捫,視其寒溫盛衰而調之, 是謂因適而為之真也)。 中度,言中人之常度也,其肌肉不至脫,氣血不甚衰者,乃可為常法之準則, 若肌體痟而形肉脫,不得以程度拘泥也,必當審切循摸,隨其盛衰而善調之, 然則上文所云者,特為後學設規矩耳,而其情適其宜,必出於心,應於手, 斯得病治之真訣矣,○痟,通作消。

(○手足陰陽繫日月)。

靈樞陰陽繫日月篇全○三十四。

(黃帝曰,余聞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其合之於人奈何,岐伯曰, 腰以上為天,腰以下為地,故天為陽,為陰,故足之十二經脉以應十二月, 月生於水,故在下為陰,手之十指以應十日日主火故在上者為陽)。 日為陽精,故日主火,月為陰精,故月生於水,日為陽,陽數五,五者中數之奇也, 二五為十,故旬有十日,而紀日者所以應十干也,月為陰,陰數六, 六者中數之偶也,二六一十二,故歲有十二月,而紀月者所以作十二支也, 其合於人,則腰以上為天,腰以下為地,乎在腰之上故屬陽,而左右共十指, 所以應十日也,足在腰之下,故屬陰,而左右共十二經,所以應十二月也。

(黃帝曰,合之於脉奈何,岐伯曰,寅者正月之生陽也,主左足之少陽, 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陽,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陽,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陽, 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陽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陽明,此兩陽合於前,故曰陽明, 申者七月之生陰也,主右足之陰,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太陰,酉者八月, 主右足之太陰,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陰,戍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陰,亥者十月, 主左足之厥陰,此兩陰交盡,故曰厥陰)。 此言十二支為陰,足亦為陰,故足經以應十二月也,然一歲之中,又以上半年為陽, 故合於足之六陽,下半年為陰,故合於之六陰人之兩足,亦有陰陽之分,則左為陽, 右為陰,以上下半年之陰陽而合人之兩足,則正二三為陽中之陽,陽之進也, 故正月謂之生陽,陽先於左而於右,故正月主左足之少陽,二月主左足之太陽, 三月主左足之陽明,四五六為陽中之陰陽漸退,陰漸生,故四月主右足之陽, 五月主右足之太陽,六月生右足之少陽,然則一歲之陽,六月主右足之少陽, 則一歲之陽,會於上半年之辰巳兩月,是為兩陽合於前,故曰陽明,陽明者, 言陽盛之極也,七八九為陰中之陰,陰之進也,故七月謂之生陰, 陰先於右而後於左,故七月主右足之少陰,八月主右足之太陰,九月主右足之太陰, 九月主右足之厥陰,十月十一十二月,為陰漸退陽漸生也,故十月主左足之少陰, 然則一歲之,於下半年之戍亥兩月,是為兩陰交盡,故曰厥陰,厥者盡也, 陰極於是也,此總計一歲陰陽之盛衰,故正與六合,二與五合,三與四合, 而陽明合於前也,七與十二合,八與十一合,九與十合,而厥陰合於後也, 非如六氣厥陰主風木,陽明主燥金者之謂。

(甲主左手之少陽,巳主右手之少陽,乙主左手之太陽,戊主右之太陽, 丙主左手之陽明,丁主右手之陽明,此兩火并合,故為陽明,脉主右之少陰, 癸主左手之少陰,辛主右手之太陰,壬主左手之太陰)。 此言十干為陽,亦為陽,故手經以應十日也,十日之中,居前者木火土為陽, 居後者金水為陰,陽以應陽經,陰以應陰經,亦如足之與月也,故甲主左手之少陽, 乙主左手之太陽,丙主左手之陽明,巳主右手之少陽,戊主右手之太陽, 下主右手之陽明,十干之火在於丙丁,此兩火并合,故為陽明也,自巳以後, 則庚辛壬癸,俱金水為陰,故庚主右手之少陰,壬主左手之太陰, 第足言厥陰而手不言者,蓋足以歲言,歲氣有六,手以句言,句惟五行而巳, 且手厥陰者心包絡也,其藏附心,故不言耳,○足手陰陽俱有圖。

(故足之陽者,陰中之少陽也,足之陰者,陰中之太陰也,手之陽者, 陽中之太陽也,手之陰者,陽中之少陰也,以上者為陽,腰以下者為陰)。 此即兩儀四象之道,陰中無太陽,陽中無太陰,陰中無太陽, 惟少陽耳陰中之陰則太陰也,手為陽,陽中之陰惟少陰耳,陽中之陽則太陽也, 故以腰之上下分陰陽,而手配十干,足配十二支,而三陰三陽各有所屬焉, 可見腰以上者,陽中亦有陰,腰以下者,陰中亦有陽也。

(其於五藏也,心為陽中之太陽,肺為陽中之少陰,肝為陰中之少陽, 脾為陰中之至陰,腎為陰中之太陰)。 五藏以心肺為陽,故居膈上而屬手經,肝脾腎為陰,故居膈下而屬足經, 然陰陽之中,又有陰陽之分,亦如上節足手之義,故金匱真言論曰陽中之陽心也, 陽中之陰肺也,陰中之陰腎也,陰中之陽肝也,陰中之至陰脾也,義與此同, 詳陽類五。

(黃帝曰以治之奈何,岐伯曰,正月二月三月,人氣在左,無刺左足之陽)。

人氣所在,不可以刺,恐傷其王氣也,正月在左足之少陽,二月在左足之太陽, 三月在左足之陽明,刺所當忌也。

(四月五月六月,人氣在右,無刺右足之陽)。

四月在右足之陽明,五月在右足之太陽,六月在右足之少陽,刺所當意。

(七月八月九月,人氣在右,無刺右足之陰)。

七月在右足之少陰八月在,右足之太陰,九月在右足之厥,皆當忌刺。

(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氣在左,無刺左足之陰)。

十月在左足之厥陰,十一月在左足之太陰,十二月在左足之少陰,皆當忌刺, ○愚按本篇但言氣在足之刺忌,而不言手者,蓋言足之十二支, 則手之十干可類推矣,故甲乙丙在左手之少陽太陽陽明, 巳戊丁在右手之少陽太陽陽明,庚辛在右手之少陰太陰,癸壬在左手之少陰太陰, 皆不可以刺也。

(黃帝曰,五行以東方為甲乙木,王春,春者蒼色主肝,肝者足厥陰也, 今乃以甲為左手之少陽,不合於數何也)。 五行以東方甲乙為木而王於春,在色為蒼,在藏為肝,在經為足厥陰, 今上文為左手之少陽,是不合於數也,故有此問。

(岐伯曰此天地之陰陽也,非四時五之以次行也,豆夫陰陽者,有名而無形, 故數之可十,離之可百,散之可千,推可萬,此之謂也)。 天地之陰陽,言變化之多也,夫干支手足者,分上下也,左右少者,辨盛衰也, 今甲為天干之首,故當主左手之少陽,非四時五行之次,厥陰木之列也, 且夫陰陽之道,有名無形,可以十,可以百,可以千,可以萬,左右逢原, 無非其道,故不可以執一論之,○數之可十四句,又見前二十九,及運類四。

(身形應九野○天忌)。

靈樞九鍼論○三十五。

(黃帝曰,願聞身形應九野,奈何)。

九野,即八卦九官之位也。

(岐伯曰,請言身形之應九野也,左足應立春,其日戊寅巳丑)。

此左足應艮宮,東北方也,立春後,東北節氣也,寅丑二日,東北日辰也, 故其氣皆應於艮宮,然乾坤艮巽,四隅之官也,震兌坎離,四正之宮,土王於四季, 故四隅之宮皆應戊巳,而四正之官各有所王,後放此。

(左脇應春,其日乙卯)。

此脇左應震官也,左脇,正東方也,春分後,正東節氣也,乙卯,方之正也, 故其氣皆相應。

(左手應立夏,其日戊辰巳巳)。

此左手應巽宮,東南方,立夏後,東南節氣也,戊辰巳巳,東南日辰也, 故其氣皆相應。

(膺喉首頭夏至,其日丙午)。

胸前曰膺,膺喉首頭應離宮,正南方也,夏至後,正南節氣也,丙午日, 南方之正也,故其氣皆相應。

(右手應立秋,其日戊申巳未)。

此右手應坤宮,西南方也,立秋後,西南節氣也,戊甲巳酉,西南日辰也, 故其氣皆相應。

(右脇應秋分,其日辛酉)。

此右脇應兌宮,正西方也,秋分後,正西節氣也,辛酉日,西方之正也, 故其氣皆相應。

(右足應立冬,其日戊戍巳亥)。

此右足應乾宮,西北方也,立冬後,西北節氣也,戊戍巳亥, 西北日辰也故其氣皆相應。

(腰尻下竅應冬至,其日壬子)。

此腰尻下竅應坎宮正北方也,冬至後,正北節氣也,壬子日,北方之正也, 故其氣皆相應。

(六府,膈下三藏應中州,其大禁,大禁太一所在之日,及諸戊巳)。

此膈下應中宮也膈下,腹中也,三藏,肝脾腎也,六府三藏,俱在膈下腹中, 故應中州其大禁者在太一所在之日,及諸戊巳日,蓋戊巳屬土,雖寄王於四季, 而實為中宮之辰,故其氣應亦如太一,○按太一義,出九宮八風篇, 詳運氣類三十五,如冬至居叶蟄官四十六日,立春居天留官四十上之類是也, 但彼止言八宮而不及中宮,此節乃言中宮太一所在之日,意者於八宮太一數中, 凡值四季土王用事之日,即中官太一之期也,惟博者正之。

(凡此九者,善候八正所在之處)。

九,九宮也,正,正風也,八正,即八方王氣之所,太一之謂也, 九宮定則八正之氣可候矣。

(所主左右上下,身體有癰腫者,欲治之,無以其所直之日潰治之, 是謂天忌日也)。 天地八正之方,即人身氣王之所,故所主左右上下,凡身體有癰腫之處, 勿以所直之日潰治之,恐其走泄元,以犯天忌不吉也,○此當與九宮八風, 及賊風邪氣乘虛傷人二章參閱,詳氣類三十五六,仍有圖在翼二卷。

(類經十卷)。

(張介賓類註)。

(標本類)。

(標本所從不同)。

素問至真要大論○一。

(帝曰,六氣標本,不同,奈何)。

六氣者,風寒暑濕火燥,天之令也,標,末也,本,原也,猶樹木之有根枝也, 分言之則根枝異形,合言之則標出乎本,○此篇當與六微旨論,少陽之上, 火氣治之,中見厥陰之義參看,詳運氣類第六。

(岐伯曰,氣有本者有從標本者,有不從標本者也,帝曰,願卒聞之)。

不從標本者,從中氣。

(岐伯曰,少陽太陰從本)。

六氣少陽為相火,是少陽從火而化,故火為本,少陽標,太陰為濕土, 是太陰從火而化,故濕為本,太陰為標,二氣之標本同,故經病之化皆從乎本。

(少陰太陽,從本從標)。

少陰為君火,從熱而化,故熱為本,陰為標,是陰從平陽也,太陽為寒水, 從寒而化,故寒為本,太陽為標,是陽從乎陰也,二氣之標本異,故經病之化, 或從乎標,或從乎本。

(陽明厥陰,不從本,從乎中也)。

陽明為燥金,從燥而化,故燥為本,陽明為標,厥陰為風木,從風而化,故風為本, 厥陰為標,但陽明與太陰為表裏,故以太陰為中氣,而金從土之化, 厥陰與少陽為表裏,故以少陽為中氣,而木從相火之化,是皆從乎中也, ○詳義見圖翼三卷,上中下本標中氣圖解。

(故本者,化生於本,從標本者,有標本之化,從中者,以中氣為化也)。

六氣之太過不及,皆能為病,病之化生,必有因,故本或從乎本,或從乎標, 或從乎中氣,知其所從,則治無失矣。

(帝曰,脉從而病反者,其診何如)。

謂脉之陰陽必從乎病,其有脉病不應而相反,診當何如也。

(岐伯日,脉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

陽病見陽脉,脉至而從也,若浮洪滑大之類,本皆陽脉,但按之不鼓指下無力, 便非真陽之候,不可誤認為陽,凡諸陽證得此者,似陽非陽怕然也,故有為假熱, 有為格陽等,此脉病之為反也。 帝曰,諸陰之反,其脉何如,岐伯曰脉至而從,按之鼓甚而盛。

陰病見陰脉,脉至而從矣,若雖細小而按之鼓甚有力者,比則似陰非陰也, 凡諸陰病而得此,有為假寒,有為格陰,表裏異形,所以為反,凡此相反者, 皆標本不同也,如陰脉而陽證,本陰標陽也,陽脉而陰證,本陽標陰也, 故治病當必求其本。

(病有標本取有逆順)。

素問至真要大論隨前篇○二。

(是故百病之起,有生於本者,有生於標者,有生於中氣者,有取本而得者, 有取標而得者,有取中氣而得者,有取標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 有從取而得者)。 百病之生於本標中氣者,義見前篇,中氣,中見之氣也,如少陽厥陰互為中氣, 陽明太陰互為中氣,太陽少陰互為中氣,以其相為表裏,故甚氣互通也,取,求也, 病生於本者,必求其本而治,病生於標者,必求其標而治之,病生於中氣者, 必求中氣而治之,或生於標,或於本者,必或標或本而治之,取有標本,治有逆從, 以寒治熱,治真熱也,以治寒,治真寒也,是為逆取,以熱治熱,治假熱也, 以寒治寒,治假寒也,是為從取,逆從義,詳論治類第四。

(逆,正順也,若順,逆也)。

病熱而治以寒,病寒而治以熱,於病似逆,於治為順,故曰乩逆,正順也, 病熱而治以熱,病寒而以寒,於病若順,於治為反,故曰若順,逆也,本論曰, 逆者正治,從者反治,是亦此意。

(故曰,知標與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順,正行無問,此之謂也,不知是者, 不足以言診,足以亂經)。 用,運用也,殆,危也,正行,執中而行,不偏不倚也,無問, 無所疑問以資惑亂也,不有真見,烏能及此錯亂經常,在不知其本耳。

(故大要曰,麤工嘻嘻,以為可知,言熱未巳,寒病復始,同氣異形,迷診亂診, 此之謂也)。 麤工,淺輩也,嘻嘻,自得貌,妄謂道之易知,故見標之陽,輒從火治,假熱末除, 真寒復起,雖陰陽之氣若同,而變見之形則異,即如甲乙同為木化,而甲陽乙陰, 一六同為水數,而一陽六陰,何非同氣異形者,麤工昧此,有不迷亂者矣。

(夫標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之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標與本,易而勿損, 察本與從標,氣可令調,明知勝復,為萬民式,天之道畢)。 要而博,小而大者,謂天地之運氣,人身之疾病,變化無窮,無不有標本在也, 如三陰三陽,皆由六氣所化,故六氣為本,三陰三陽為標,知標本勝, 復之化氣可令調,而天之道畢矣,然疾病之或生於本,或生於標,知標本, 或生於氣中,凡病所從生,即皆本也,夫本者,一而巳矣,故知其要則一言而終, 不知要則流散無窮也。

(病反其本,得標之病,治反其本,得標之方)。

素問至真要大論三。

(帝曰,病生於本,余知之矣,生於標者,治之奈何)。

病之先受者為本,病之後變者為標,生於本者,言受病之原根,生於標者, 言目前之多變也。

(岐伯曰,病反其本,得標之病,治反其本,得標之方)。

謂病有標本,但反求其所致之本,則見在之標病,可得其陰陽表裏之運用, 可得七方十劑之妙矣,此無他,亦必求於之意。

(病有標本刺有刺從)。

素問標本病傳論○四。

(黃帝問曰,病有標本,刺有逆從奈何)。

逆者,謂病在本而刺其標,病在標而刺其本,從者,病在本而刺其本, 病標而刺其標也。

(岐伯對曰,凡刺之方,必別陰陽)。

陰陽二字,所包者廣,如經絡令氣血疾病,無所不在。

(前後相應,逆從得施,標本相移)。

取其前則後應,取後則前應,故或逆或從,得施其法,而在標在本,可相移易矣。

(故曰,有其標而求之於標,有其在本而求之於本)。

當從取者若此。

(有其在本而求之於標,其在標而求之於本)。

當逆取者若此。

(故治有取標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從而得者)。

各有所宜也。

(故知逆與從,正行無問,知標本者,萬舉萬當,不知標本,是謂妄行)。

既知標本逆從之道,尚何疑問,又何不當,此甚言標本之不可知也,○當,去聲。

(標本逆從治有先後)。

素問標本病傳論,靈樞病本篇與此篇者不重載,○五。

(夫陰陽逆從標本之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淺而博, 可以言一而知百也)。 一者本也,百者標也。

(以淺而知深察近而知遠,言與本,易而勿及)。

此標本逆從陰陽之道,似乎淺近,言之雖易,而實無能及。

(治反為逆,治得為從)。

此釋逆從為治之義,得,相得也,猶言順也。

(先病而後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後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後生病者治其本, 先病而後生寒者治其本,先熱,而後生病者治其本)。 有因病而致血氣之逆者,有因逆而致變生之病者,有因寒熱而生為病者, 有因病而生為寒熱者,但治其所因之本原,則後生之標病,可不治而自愈矣。

(先熱而後生中滿者治其標,先病而後泄者治其本,先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 必且調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後生中滿者治其標,先滿而後煩心者治其本)。 諸病皆先治本,而惟中滿者先治其標,蓋以中滿為病,其邪在胃,胃者藏府之本也, 胃滿則藥食之氣不能行,而藏府皆失其所稟故先治者,亦所以治本也。

(人有客氣,有同氣)。

客氣者,流行之運氣也,往來不常,故曰客氣,同氣者,四時之主氣也,歲相同, 故曰同氣,氣有不和,則客氣同氣,皆令人病矣。

(小大不利治其標,小大利治其本)。

無論客氣同氣之為病,即先有他病,而後為小大不利者,亦先治其標,諸皆治本, 此獨治標,蓋二便不通,乃急之候,雖為標病,必先治之,此所謂急則治其標也, 凡諸病而小大利者,皆當治本無疑矣,○愚按此篇標本之義,凡治本者十之八九, 治標者惟中滿,及小大不利二者而巳,蓋I此二者,亦不過因其急而不先之也, 又如陰陽應象大論曰,治病必求於本,觀此必字,即中滿及小大不利二證, 亦有急與不急之分,而先後乎其間者,此則聖人治本治標大義,可洞悉矣, 奈何今之醫家,多不知求本求標,孰緩孰急之道,以故治標者常八九, 治本者無二三,且動稱急則治其標,緩則治本,尚不知孰為最急,顛倒錯認, 舉手悞人,是未明此篇標本之真義耳。

(病發而有餘,本而標之,先治其本,後治其標,病發而不足,標而本之, 先治其標,後其本)。 此以病氣強弱而言標本也,如病發之氣有餘,則必侮及他藏他氣,而因本以傳標, 故必先治其本,病發之氣不足,則必受他藏他氣之侮,而因標以傳本, 故必先治其標,蓋亦治所從生也。

(謹察間,以意調之,間者并行,甚者獨行)。

間者言病之淺,甚者言病之重也,病淺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難容雜亂, 故曰獨行,蓋治不精專,為法之大忌,故當加意以調之也,○一曰病輕者, 邪氣與元氣互為出入,故曰并行,病甚者,專王而肆虐,故曰獨行,於義亦通, ○間,去聲。

(先小大不利而後生病者治其)。

二便不利,皆為急證,故無論標本,即當先治,此一句當在前小大不利之後, 必古文脫簡悞入於卜此,○愚按二便之治,小便尤難,但知氣化則能出矣之意, 則大腸之血燥者,不在硝黃,而膀胱之氣閉者,又豈在五苓之類。

(類經十終)。

類經十一卷張介賓類註

氣味類

(天食人以于氣,地食人以五味)。

素問六節藏象論○一附草根樹皮說。

(帝曰,余聞氣合而有形,因變以正名,天地之運,陰陽之化,其於萬物, 孰少孰多,可得聞乎)。 因氣之合而有萬物之形,因形之變,而有萬物之名,皆天地之運,陰陽之化也, 然萬物之廣,孰少孰多,無不有數,欲詳知之,故以為問。

(岐伯曰,悉哉問也,天至廣,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靈問,請陳其方。 )。 天地廣大,不可度量萬物眾多,亦難盡悉,請陳其方,謂舉其要者言之耳。

(草生五色,五色之變,不可勝視,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勝極)。

此以草言者,木亦在其中矣,青黃赤白黑,五色之正也,然色有淺深間雜之異, 故五色之變不可勝視,酸辛甘苦鹹五味之正也,然味有厚薄優劣之殊,故五味之美, 不可勝極,即此五色五味之變,巳不可窮,而天地萬物之化,又烏得而量哉。

(嗜欲不同,各有所通)。

物性不齊,各有嗜欲,聲色臭味,各有相宜,故各有所通也。

(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

天以五氣食人者,臊氣入肝,焦氣入心,香氣入脾,腥氣入肺,腐氣入腎也, 地以五味食人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鹹先入腎也, 清陽化氣出乎天,濁陰成味出乎地,故天食人以氣,地食人以味,此即天地之運, 陽陰之化,而人形之所以成也。

(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

五氣入鼻,由喉而藏於心肺,以達五藏,心氣充則五色修明,肺氣充則聲音彰著, 蓋心主血,故華於面,肺主氣,故發於聲。

(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五味入口,由咽而藏於腸胃,胃藏五味,以養五藏之氣,而化生津液以成精, 精氣充而神目生,人生之道,止於是耳,而其所以成之者,則在於天之氣,地之味, 氣味之切於用者,則在乎藥食之間而巳,○愚按本篇帝以天地陰陽之化為問, 而伯獨以草為對,因發明五氣五味之理,觀丈但謂其言草,而不知人生所賴者惟此, 故特明其義,誠切重之也,余居京邸,嘗治一薦紳之疾,愈己七八,勢在將安, 忽其契者,薦偽誕庸流,以導引栽接稱長技,極口眇醫,異要其功,且云彼醫藥者, 雖為古法,然但可除輕淺之疾,療不死之病耳,至於存真接氣,固本回天, 豈困草根樹皮之力,所能及哉,病者忻服,信為神仙,自後凡見相候者, 輒云近得神仙之術,幸脫沉奇,今賴為主,而以藥副之,余聞是,言殊為不平, 然竊計之,則又安忍以先聖之道,為人之副,由是謝絕,不為加意居無何舊疾大作, 遣人相延者,再四且急余不得巳勉效馮婦之舉,既至,察其藥缺巳久,更劇於前, 復為殫竭心力,僅獲保全,乃相問曰,向聞得導引之功,今則何以至此, 彼赧顏答曰,此固一說,然亦無可憑據,及病作而用之,則無濟於事,以今觀之, 似不可與斯道爭先也.余因告之曰,醫祖三皇,其來尚矣,豈易言者哉, 雖軒岐之教,初未嘗廢恬憺虛無,呼吸精氣之說,然而緩急之宜,各有所用, 若於無事之時,因其固有而存之養之,亦足為脉病延年之助,此於修養之道, 而有能及其妙者,固不可不知也,至於疾病既成,營衛既既亂,欲舍醫藥, 而望其邪可除,元可復,則無是理也,亦猶亂世之甲兵,饑餒之糧餉, 所必不容巳者,即此藥也,孰謂草根樹皮,果可輕視之哉,然余猶有說焉, 按史氏曰,人生於寅,朱子曰,寅為人統,夫寅屬三陽,木王之鄉也, 而人生應之其為屬木可知矣,至察養生之用,則脉漿玉粒,何所生也,肥鮮甘脆, 何所成也,高堂廣夏安其居,何所建也,布帛衣裘溫其體,何所製也, 然則草木之於人也,服食居處,皆不可以頃刻無也,無則無生矣,而人之屬木也, 果信然否,第以穀食之氣味得草木之正,藥餌之氣味,得草木之偏,得草木之偏, 得其正者,每有所虧,鍾其偏者,常有所勝,以所勝而治所虧,則致其中和, 而萬物育矣,此藥餌之功用,正所以應同聲,求同氣,又孰有更切於是, 而謂其可忽者哉,是以玉至聖如神農,不僤其毒,而偏嘗以救蒸民者, 即此草根樹皮也,何物狂生,敢妄肆口吻以眇聖人之道乎,病者聞之日,至哉言也, 謹奉教矣言者聞之乃縮頸流汗而不敢面者,許久焉,余觀本篇之言, 知岐伯之意正亦在此,因年附之,用以彰其義云。

(五穀五味其走其宜其禁)。

靈樞五味全○二。

(黃帝曰,願聞穀氣有五味,其入五藏,分別奈何,伯高曰, 胃者五藏六府庂海也)。 玉版篇曰,胃者水穀氣血之海也。

(水穀皆人於胃,五藏府,皆稟氣於胃)。

氣味之正者莫如水穀,水穀入胃以養五藏,故藏府有皆稟氣於胃, 而胃為五藏六府之本。

(五味各走其所喜,穀味酸,先走肝,穀味苦,先走心,穀味甘,先走脾,穀味辛, 先走肺,穀味鹹,先走腎)。 五藏嗜欲不同,各有所喜,故五味之走,亦各有先,然既有所先, 必有所後而生克佐使,五藏皆有相涉矣,至真要大論言五味各有先入, 義與此同見論治類第七。

(穀氣津液巳行,營衛大通,乃化糟粕,以次傳下)。

人受氣於穀,故穀氣入於營衛,其糟粕之質,降為便溺, 以次下傳而出於大腸膀胱之竅。

(黃帝曰,營衛之行奈何,伯高日穀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 以溉五藏別出兩行營衛之道)。 穀之精氣,先出於胃即中焦也,而後至上下兩焦,以溉五藏,之至也,溉,灌注也, 兩行言清者入營,營行脉中,濁者入衛,衛行脉外,故營主血而濡於內, 衛主氣而布於外,以分營衛之道。

(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胷中,命日氣海出於肺,循喉咽,故呼則山吸則入)。

大氣,宗氣也,摶聚也,循,由也,氣海,即上氣海一名膻中,居於膈上, 蓋人有三氣,營氣出於中焦,衛氣出於下焦,宗氣積於上焦, 出於肺由喉嚨而為呼汲出入,故日氣海,○摶,音團,咽,音脉循,音巡。

(天地之精氣,其大數,常出三入一,故穀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

人之呼吸,通天地之精氣,以為吾身之真氣,故真氣者,所受於天, 與穀氣并而充身也,然天地之氣,從吸而入,穀食之氣,從呼而出,穀食之氣, 從呼而出總計出入大數,則出者三分,入止一分,惟其出多入少,故半日不, 食則穀化之氣衰,一日不食,則穀化之氣少矣,知為吾身之寶,而得養氣之玄者, 可以語道矣。

(黃帝曰,穀之五味,可得聞乎,伯高曰,請盡言之,五米秔米甘,麻酸,大豆鹹, 麥苦,黃黍辛)。 秔,俗作粳,麻芝麻也,大豆,黃黑青白等豆均稱大豆,黍,糯小米也, 可以釀酒北人呼為黃米,又曰黍子,此五穀之味合五行者,○秔,音庚。

(五果棗甘,李酸,栗鹹,杏苦桃辛)。

此五果之味合五行者。

(五畜牛甘,犬酸,豬鹹,羊苦,雞辛)。

此五畜之味合五行者。

(五菜葵甘,韭酸,藿鹹薤苦,蔥辛)。

藿,大豆葉也,薤,野蒜也,爾雅翼曰,薤似韭而無實,此五菜之味合五行者, ○薤,音械。

(五色黃色宜甘,青色宜酸,黑色宜鹹,赤色宜苦,白色宜辛,凡此五者各有所宜, 五宜所言色者)。 此五色之合於五味者。

(○脾病者,宜食秔米飯,牛肉棗葵)。

此下言藏病所宜之也,脾屬土甘入脾,故宜用此甘物。

(心病者,宜食麥,羊肉杏薤)。

心屬火,苦入心,故宜用此苦物。

(腎病者宜食大豆黃卷豬肉栗藿李韭)。

大豆黃卷,大豆芽也,腎屬水,鹹入腎,故宜此鹹物。

(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

肝屬木,酸入肝,故宜用此酸物。

肺病者,宜食黃黍雞肉桃蔥。

肺屬金,辛入肺,故宜用此辛物,此上五節,與五藏生成論之五合, 宣明五氣篇之五入者意同,皆用本藏之味以治本藏之病也。

(○五禁,肝病禁辛)。

辛味屬金能克肝木,此下五即,當與宣明五氣篇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等義參看。

(心病禁鹹)。

鹹味屬水,能克心火。

(脾病禁酸)。

酸味屬木,能克脾土。

(腎病禁甘)。

甘味屬土,能克腎水。

(肺病禁苦)。

苦味屬火,能克肺金。

(○肝色青,宜食甘,秔米飯,牛肉棘葵皆甘)。

此下言藏氣所宜之味也,藏氣法時論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即此意也, 此下本五節仍與藏氣法時論後文相同見疾病類二十四。

(肺色白,宜食苦,麥羊肉杏薤皆苦)。

藏你法時論曰,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

藏氣法時論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

(五味之走各有所病)。

靈樞五味論全○三。

(黃帝問於,少俞曰,五味入於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之令人癃, 鹹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氣,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 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願聞其故。癃,良中切,悗, 美本切)。

(少俞答曰,酸入於胃,其氣濇以牧,上之兩焦弗能出入也)。

謂上中二焦,脉不舒也。

(不出即留於胃中,胃中和溫則下注膀胱,膀胱之胞薄以懦,得酸則縮, 綣約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 綣,不分,也,約,束也,癃,小水不利也,味過於酸,則上之兩焦,弗能出入, 若留於胃中,則為吞酸等疾,若胃中溫和不留則下注膀胱,膀胱得酸則縮, 故為癃也,○愚按陰陽別論,有云女子胞者,氣厥論,有云胞移熱於膀胱者, 五音五味篇有云衝脉任脉皆,起於胞中者,凡此胞字,皆音包,乃以子宮為言也, 此節云膀胱之胞者,其音拋,以溲脬為言也,蓋胞音有二,而字則根同,恐人難辨, 故在本篇特加膀胱二字,以明此非子官,正欲辨其疑似耳奈何後人不解其意, 俱讀為包,反因經語,遂認膀胱與胞為二物,故在類纂則日膀胱者胞之室, 王安道則日膀胱為津液之府,又有胞居膀胱之室之說,甚屬不經,夫脬即膀胱, 膀胱即脬也,焉得復有一物耶,致資後學之疑,莫知所辨,皆見之不真耳, 知者當詳察之。

(陰者,積筋之所終也故酸入而走筋矣)。

陰者,陰器也,積筋者,宗筋之所聚也,肝主筋,其味酸,故內為膀胱之癃, 而外走肝經之筋也,又宣明五氣篇日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

(黃帝曰,鹹走血,多食之令人渴,何也少俞曰,鹹入於胃, 其氣上走中焦注於脉則血氣走之,血與鹹相得則凝,凝則胃中汁注之, 注之則胃中竭竭則咽路焦,故舌本乾而善渴血脉者,中焦之道也, 故鹹入而走血矣)。 血為水化鹹亦屬水,鹹與血相得,故走注血脉若味過於鹹,則血凝而結,水液之, 則津竭而渴,然血脉必化於中焦,故鹹入中焦而走血,又宣明五氣篇曰,鹹走血, 血病無多食鹹。

(黃帝曰,辛走氣,多食之令人洞心何也,少俞曰,辛入於胃,其氣走於上焦, 上焦者,受氣而營諸陽者也,薑韭之氣薰之,營衛之氣,不時受之,久留心下, 故洞心,辛與氣俱,行故辛入而與汗俱出)。 洞心,透心若空也,營諸陽,營養陽分也,辛味屬陽,故走上焦之氣分, 過於辛則開竅而散,故為洞心,為汗出,又宣明五氣篇曰,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

(黃帝曰,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何也少俞日苦入於胃,五穀之氣,皆不能勝苦, 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閉而不通,故變嘔,齒者,骨之所終也,故苦入而走骨, 故入而復出,知其走骨也)。 苦味性堅而沉,故走骨,味過於苦,則抑遏胃中陽氣,不能運化, 故五穀氣不杯能勝之,三焦之道,閉而不通,所以入而復出其變為嘔, 又如齒為骨之所終苦通於骨,內不能受,其氣復從口齒而出,正因其走骨也, 又宣明五氣篇曰,苦走骨,骨無多食苦。

(黃帝曰,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比何也,少俞日柑入於胃,其氣弱小, 不能上至於上焦,而與穀留於胃中者,令人柔潤者也,胃柔則緩,緩則蟲動, 蟲動則令人悗心,其氣外通於肉,故甘走肉)。 甘性柔緩故其氣弱小,不能至於上焦味過於甘,則與穀氣留於胃中,令人柔潤而緩, 久則甘從濕化致生諸蟲,蟲動於胃,甘緩於中,心當悗矣,悗,悶也,甘入脾, 脾主肉,故甘走肉,宣明五氣篇日,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

(類經十一卷終)。

類經十二卷

張介賓類註 論治類

(治病必求於本)。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一。

(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 凡天地萬物,變化生殺神明之道,總不外乎陰陽之理,故陰陽為萬事之本。

(治病必求於本)。

萬事萬變,既皆本於陰陽,而病機藥性脉息論治,則最切於此,故凡治病者, 在必求於本,或本於陰,或本於陽,求得其本,然後可以施治,○此篇上下詳義, 巳見陰陽類第一章,本類復列道篇者,蓋以治病之道,所重在本,故特表而冠之, 觀者當彼此互閱,○愚按本者原也,始也,萬事萬物之所以然也,世未有無源之流, 無根之木,澄其源而流自清,灌其根而枝乃茂,無非求本之道,故黃帝曰, 治病必求於本,孔子曰,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此神聖心傳,出乎一貫, 可見隨幾應變,必不可忽於根本,而於疾病,尤所當先,察得其本,無餘義矣, 惟是本之一字,合之則惟一,分之則無窮,所謂合之惟一者,即本篇所謂陰陽也, 未有不明陰陽而能知事理者,亦未有不明陰陽而能知疾病者,此天地萬物之大本, 必不可不知也,所謂分之無窮者,有變必有象,有象必有本,凡事有必不可不顧者, 即本之所布在也,姑舉其略日,死以生為本,欲救其死,勿傷其生,邪以正為本, 欲攻其邪,必顧其正,陰以陽為本,陽存則生,陽盡則死,靜以動為本,有動則活, 無動則止,血以氣為本,氣來則行,氣去則凝,證以脉為本,脉吉則吉,脉凶則凶, 先者後之本,從此來者,須從此去,急者緩之本,孰急可憂,孰緩無慮, 內者外之本,外實者何傷,中敗者堪畏,下者上之本,滋苗者先固其根, 伐下者必枯其上,虛者實之本,有餘者之無難,不足者攻之何忍,真者假之本, 淺陋者只知見在,精妙者疑似獨明,至若醫家之本在學力,學力不到, 安能格物致知,而尤忌者,不畏難而自足,病家之本在知醫,遇士無禮, 不可以得賢,賢而尤忌者,好雜用而自專,凡此者,雖未足以盡求本之妙, 而一隅三反,從可類推,總之求本之道無他也,求勿傷其生而巳,列子曰, 聖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淮南子曰,所以貴扁鵲者,知病之所從生也, 所以貴聖人者,知亂之所由起也,王應震曰,見痰休治痰,見血休治血, 無汗不發汗,有熱莫攻熱,喘生休耗氣,精遺不濇泄,明得箇中趣,方是醫中傑, 行醫不識氣,治法從何據,堪笑道中人,未到知音處,此真知本之言也, 學者當佑省之,○標本類第五章義有所關,當與此篇互閱。

(為治之道順而巳矣)。

靈樞師傳篇○二。

(黃帝曰,余聞先師,有所心藏,弗著於方,余願聞而藏之,則而行之,上以治民, 下以治身,使百姓無病,上下和親,德澤下流,子孫無憂,傳於後世, 無有終時可得聞乎,岐伯曰,遠乎哉問也,夫治民與自治,治彼與治此,治小與治, 大治國與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願而巳矣,順者,非獨陰陽脉論, 氣之逆順也,百姓人民皆欲順其志也。)。 順之為用,最是醫家肯綮,言不順則道不行,志不順則功不成,其有必不可順者, 亦末有不因順以相成也,嗚呼,能卷舒於順不順之間者,非通變之士, 有末足以與道也。

(黃帝順之奈何,岐伯曰,入國問俗,入家問諱,上堂問禮,臨病人問所便)。

禮云入國問禁,而此云問俗者,以五方風氣有殊,崇尚有異, 聖人必因其所宜而為之治,故不曰禁而曰俗也,違者忘也人情有好惡之偏, 詞色有嫌疑之避,犯之者取憎,取憎則不相合,故入家當問諱,禮者儀文也, 交接有體,進止有度,失之者取輕,取輕則道不重,故上堂當問禮,便者相宜也, 有居處之宜否,有動靜之宜否,有陰陽之宜否有寒熱之宜,否有情性之宜否, 有氣味之宜否,臨病人而失其宜,施治必相左矣,故必問病人之所便, 是皆取順之道也。

(黃帝曰,便病人奈何,岐伯曰,夫中熱消癉則便寒,寒中之屬則便熱)。

此下皆言治病之所便也,中熱者,中有熱也,消癉者,內熱為癉, 善饑渴而日消瘦也,凡熱在中則治便於寒,寒在中則治便於熱, 是皆所以順病情也○癉,音丹,又上去一聲。

(胃中熱則消穀,令人縣心善饑)。

消穀者,穀食易消也,懸心者胃火上炎,心血被爍而懸懸不寧也,胃熱消穀, 故令人善饑。

(臍以上皮熱,腸中熱則出黃如糜)。

臍以上者,胃與小腸之分也,故臍以上皮熱者,腸中亦熱也,出黃如糜者, 以胃中濕熱之氣,傳於小腸所致也,糜,腐爛也,上二節皆熱證便寒之類。

(臍以下皮寒,胃中寒則腹脹,腸中寒則腸鳴飧泄)。

臍以下皮寒者,以腸胃中寒也,胃中寒則不能運化而為腹脹,腸中寒則陰氣留滯, 不能泌別清濁而為腸鳴飧泄,是皆寒證便熱之類,○飧音孫,水穀不化日飧泄。

(胃中寒腸中熱則脹而且泄)。

上文言腸中寒者泄,而此言腸中熱者泄,所以有熱泄寒泄之不同,而熱泄謂之腸垢, 寒泄謂之騖溏也。

(胃中熱腸中寒則疾饑,小腹痛脹)。

胃中熱則善消榖,故疾饑腸中寒則陰氣聚結不行,故小腹切痛而脹, 上二節皆當因其寒熱而隨所宜以調之者也。

(黃帝曰,胃欲寒飲,腸欲熱飲,兩者相逆,便之奈何,且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 驕恣從欲,輕人而無能禁之,禁之則逆其志,順之則加其病便之奈何,治之何先)。 胃中熱者欲寒飲,腸中寒丈欲熱飲,緩急之治當有先後,而喜惡,之欲難於兩從, 且以貴人多任性此順之所以難而治之當有法也,○從,縱同。

(岐伯曰,人之情,莫不惡死而樂生,告之以其敗語之以其善,導之以其所便, 開之以其,所苦,雖有無道之人,惡有不聽者乎。)。 惡死樂生,人所同也,故以死,生之情動之,則好惡之性,未有不可移者, 是即前註所謂處順不順之間,而因順相成之意,○前惡字去聲,後惡字平聲。

(黃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春夏先治其標後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 後治其標)。 此言治有一定之法,有難以順其私欲而可為假借者,故特舉標本之治以言其概耳, 如春夏之氣達於外,則病亦在外,外者內之標,故先治其標,後治其本, 秋冬之氣歛於內則病亦在內,內者外之本,故先治其本,後治其標,一曰, 春夏發生,宜先養氣以治標,秋冬牧藏,宜先固精以治本,亦通。

(黃帝曰,便其相逆者奈何)。

便其相逆者,謂於不可順之中而復有不得不委曲以便其情者也。

(岐伯曰,便此者,飲食衣服,亦欲適寒溫,寒無淒愴,暑無出汗,食飲者, 熱無灼灼,寒無滄滄,寒溫中適,故氣將持乃不致,邪僻也)。 適當也,此言心不得巳而欲便病人之情者,於便之之中而但欲得其當也, 即如飲食衣服之類,法不宜寒而彼欲寒,但可令其微寒而勿使至於淒愴, 法不宜熱而彼欲熱者,但可令其微熱而勿使至於汗, 出又如飲食之欲熱者亦不宜灼灼之過,欲寒者亦不滄滄之甚,寒熱適其中和, 則元氣得以執持,邪僻無由而致,是即用順之道也,否則治民與自治,治彼與治此, 治小與治大,治國與治家,末有逆而能治之也,故曰夫惟順而巳矣,○愴,音創, 悽愴,寒甚淒涼之貌,滄,音倉,寒也,僻,音匹,不正之謂。

(治有緩急方有奇偶)。

素問至真要大論○三。

(帝曰,氣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緩急,方有大小,願聞其約奈何)。

五運六氣,各有太過不及,故曰氣有多少,人之疾病,必隨氣而為盛衰, 故治之緩急,方之大小,亦必隨其輕重而有要約也。

(岐伯曰,氣有高下,病有遠近,證有中外,治有輕重,適其至所為故也)。

歲有司天在泉,則氣有高下,經有藏府上下,則病有遠近,在裏日中,在表曰外, 緩者治宜輕,急者治宜重也,適其至所為故,言必及於病至之所, 而務得其以然之故也。

(大要曰,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二,奇之制也, 君二臣六,偶之制也)。 君三之三當作二,誤也,大要古法也,主病之謂君,君當倍用, 佐君之謂臣臣以助之,奇者陽數,即古所謂單方也,偶者陰數,即古所謂複方也, 故君一臣二其數三,君二臣三其數五,皆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其數六, 君一臣六其數八,皆偶之制也,奇方屬陽而輕,偶方屬陰而重。

(故日近者奇之遠者偶之,汗者不以偶,下者不以奇)。

近者為卜為陽,故用奇方,用其輕而緩也,遠者為下為陰政用偶方,用其重而急也, 汗者不以偶陰沉不能達表也,下者不以奇,陽升不能降下也,○舊本云汗者不以奇, 下者不以偶,而王太僕註云汗藥不以偶方,泄下藥不以奇制,是註與本文相反矣, 然王註得理,而本文似誤,令改從之,○按本節特舉奇偶陰陽以分汗下之概, 則氣味之陰陽,又豈後於奇偶哉,故下文復言之,此其微意,正不止於品數之奇偶, 而實以發明方制之義耳,學者當因之以深悟,○奇,音箕。

(補上治,上制以緩補下治下制以急,急則氣味厚,緩則氣味薄,適其,至所, 此之謂也)。 補上治上制以緩,欲其留布上部也,補下治下制以急,欲其直達下焦也, 故欲急者須氣味之厚,欲緩者須氣味之薄,若制緩方而氣味厚,則峻而去速, 用急方而氣味薄,則柔而不前,惟緩急厚薄得其宜,則適其病至之所, 而治得其要矣。

(病所遠,而中道氣味之者,食而過之,無越其制度也)。

言病所有深遠,而藥必由於胃,設用之無法,則藥未及病,而中道先受其氣味矣, 故當以食為節,而使其遠近皆達,是過之也,如欲其遠者,藥在食前, 則食催藥而致遠矣,欲其近者,藥在食後,則食隔藥而留止矣,由此類推, 則服食之疾徐,根稍之升降,以及湯膏丸散,各有所宜,故云無越其制度也。

(是故平氣之道,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遠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大則數少, 小則數多,多則九之,少則二之)。 平氣之道,平其不乎之謂也,如在上為近,在下為遠,遠者近者, 各有陰陽表裏之分,故遠方近方,亦各有奇偶相兼之法,如方奇分兩偶, 方偶而分兩奇,皆互用之妙也,故近而奇偶,制小其服,小則數多,而盡於九, 蓋數多則分兩輕,分兩輕則性力薄而僅及近處也,遠而奇偶,制大其服, 大則數少而止於二,蓋少則分兩重,分兩重則性力專而直達深遠也, 是皆奇偶兼用之法,若病近而大其制則藥勝於病,是謂誅伐無過,病遠而小其制, 則藥不及病,亦猶風馬牛不相殳耳,上文云近者奇之,遠者偶之,言法之常也, 此云近而奇偶,遠而奇偶,言用之變也,知變知常,則應變可以無方矣。

(奇之不去則偶之,是謂重方,偶之不去,則反佐以取之,所謂寒熱溫涼, 反從其病也)。 此示人以圓融通變也,如始也用奇,奇之而病不去,此其必有末合乃當變而為偶, 奇偶迭用,是曰重方,即後世所謂複方也,若偶之而又不去, 則當求其微甚真假而反佐以取之,反佐者,謂藥同於病,而順其性也, 如以熱治寒而寒拒熱,則反佐以寒而入之以寒治熱而熱格寒,則反佐以熱而入之, 又如寒藥用熱用,借熱以行寒,熱藥寒用,借以行熱,是皆反佐變通之妙用, 蓋欲因勢而利導久耳,○王太僕曰,夫去與寒背,寒與熱違,微小之熱,為寒所折, 微小之冷為熱所消,甚大寒熱,則必能與違性者爭雄,能與異氣者相格, 聲不同不相應,氣不同不相合,如是則且憚而不敢攻之,攻之則病氣與藥氣抗衡, 而自為寒熱以開閉固守矣,是以聖入反其佐以同其氣令聲氣應合,復令寒熱參合, 使其始同終,異,凌潤而敗堅,剛強必折,柔脆同消爾。

(氣味方制治法逆從)。

素問至真要大論○四附病有真假辨。

(帝曰,五味陰陽之用何如,岐伯曰,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 鹹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耎或堅, 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其平也)。 涌,吐也,泄,瀉也,滲泄,利小便,及通竅也,辛甘酸苦鹹淡,六者之性, 辛主散主潤,甘酸主收主急苦主燥主堅,鹹主耎,淡主滲泄藏氣法時論曰, 辛散酸牧甘緩苦堅鹹耎,故五味之用,升而輕者為陽,降而重者為陰, 各因其利而行之,則氣可調而平矣,○涌,音湧,如泉涌也,耎,軟同。

(人帝曰,非調氣而得者,治之奈何,有毒無毒,何先何後,願聞其道)。

非調氣,謂病有不因於氣而得者也,○王太僕曰,病生之類有四,一者始因氣動而, 內有所成,謂積聚癥瘕,瘤氣癭氣,結核癲癎之類也,二者因氣動而外有所成, 謂癰腫瘡瘍,疣疥疽痔,掉瘛浮腫,目赤熛疹,胕腫痛痒之類也, 三者不因氣動而病生於內,謂留飲癖食,饑飽勞損,宿食霍亂,悲恐喜怒, 想慕憂結之類也,四者不因氣動而病生於外,謂瘴氣賊魅,蟲蛇蠱毒,蜚尸鬼擊, 衝薄墜墮,風寒暑濕所射,刺割捶朴之類也,凡此四類,有獨治內而愈者, 有兼治內外而愈者,有獨治外而愈者,有兼治外而愈者,有先治內後治外而愈者, 有先治外後治內而有者,有須齊毒而攻擊者,有須無毒而調引者,其於或重或輕, 或緩或急,或收或散,或潤或燥或耎或堅,用各有所宜也。

(岐伯曰,有毒無毒,所治為主,適大小為制也)。

治之之道,有宜毒者,有不宜毒者,但以所治為主,求當於病而巳, 故其方之大小輕重,皆宜因病而為之制也。

(帝曰,請言其制,岐伯曰,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 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 君臣佐義見下章。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

治寒以熱,治熱以寒,此正治法也。

(微者逆之甚者從之)。

病之微者,如陽病則熱,陰病則寒,真形易見,其病則微,故可逆之, 逆即上文之正治也,病之甚者,如熱極反寒,寒極反熱,假證難辨,其病則甚, 故當從之,從即下文之反治也,○王太僕曰,夫病之微小者,猶人火也,遇草而焫, 得木而燔,可以濕伏可以水滅,故逆其性氣以折之攻之,病之大甚者,猶龍火也, 得濕而焰,遇水而燔,不知其性,以水折之,適足以光焰詣天,物窮方止矣, 識其性者,反常之理,以火逐之,則燔灼自消,焰火撲滅,然逆之,謂以寒攻熱, 以熱攻寒,從之,謂攻以寒熱,須從其性用,不必皆同,是以下文曰逆者正治, 從者反治,從少從多,觀其事也,此之謂乎。

(堅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緩之, 散者收之,損者益之,逸者行之,驚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 開之發之,適事為故)。 溫之,溫養之也,逸者奔逸潰亂也,行之,行其逆滯也,乎之,安之也,上之, 吐之也,摩之,按摩之也,薄之,追其隱藏也,劫之,奪其強盛也,適事為故, 適當其所事之故也。

(帝日何謂逆從岐伯曰,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從少從多,觀其事也)。

以寒治熱,以慹治寒,逆其病者,謂之正治,以寒治寒,以熱治氣,從其病者, 謂之及治,從少謂一同而二異,從多謂二同而一異,必觀其事之輕重而為之增損, 然則宜於全反者,自當盡同無疑矣,○愚按治有逆從者,以病有微甚,病有微甚者, 以證有真假也,寒熱有真假,虛實亦有真假,真者正治,知之無難,假者反治, 乃為難耳,如寒熱之真假者,真寒則脉沉而細,或弱而遲,為厥逆,為嘔吐, 為腹痛,為飧泄下利,為小便清頻,即有發熱,必欲得衣, 此浮熱在外而沉寒在內也,真熱則脉數有力,滑大而實,為煩躁喘滿, 為聲音壯厲或大便秘結,或小水赤澀,或發熱掀衣,或脹疼熱渴,此皆真病, 真寒者宜,溫其寒,真熱者直解其熱,是當正治也,至若假寒者陽證似陰, 火極似水也,外雖寒而內則熱,脉數而有力,或沉而鼓擊,或身寒惡衣或便熱秘結, 或煩渴外飲,或腸垢臭穢,此則惡寒非寒,明是熱證,所謂熱極反兼寒化, 亦曰陽盛隔陰也,假熱者,陰證似陽,水極似火也,外雖熱而內則寒,脉微而弱, 或數而虛,或浮大無根,或弦芤斷續,身雖熾熱而神則靜,語雖譫妄而聲則微, 或虛狂起倒而禁之即止,或蚊亦假班而淺紅細碎,或喜冷水而所用不多, 或舌胎面赤而衣被不撤,或小水多利,或大便不結,此則惡熱非熱,明是寒證, 所謂寒極反兼熱化,亦日陰盛隔陽也,此皆假病,假寒者清其內熱, 內清則浮陰退舍矣,假熱者溫其真陽,中溫則虛火歸,原矣,是當從治者也, 又如虛實之治,實則寫之,虛則補之,此不易之法也,然至虛有盛候,則有假實矣, 大實有羸狀,則有假虛矣,總之,虛者正氣虛也,為色慘形疲,為神衰氣怯, 或自汗不牧,或二便失禁,或夢遺精滑,或熰吐隔塞,或病久攻多,或氣短似喘, 或勞傷過度,或暴困失志唯外證似實而脉弱無神者,皆虛證之當補也, 實者邪氣實也,或外閉於經絡,或內結於藏府,或氣壅而不行,或血留而凝滯, 必脉病俱盛者,乃實證之當攻也,然而虛實之間,最多疑似,有不可不辨其真耳, 如通評虛實論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此虛實之大法也,設有人焉, 正巳奪而邪方盛者,將顧其正而補之乎,抑先其邪而攻之乎,見有不的, 則死生係之,此其所以宜慎也,夫正者本也,邪者標也,若正氣既虛,則邪氣雖盛, 亦不可攻,蓋恐邪末去而正先脫,呼吸變生,則措手無及,故治虛邪者, 當先顧正氣,正氣存則不致於害,且補中自有攻意,蓋補陰即所以攻熱, 補陽即所以攻寒,世未有正氣復而邪不退者,亦未有正氣竭而命不傾者, 如必不得巳,亦當酌量緩急,暫從權宜,從少從多,寓戰於守斯可矣, 此治虛之道也,若正氣無損者,邪氣雖微,自不宜補,蓋補之則正無與而邪反盛, 適足以藉寇兵而資盜糧,故治實證者,當直去其邪,邪去則身安,但法貴精專, 便臻速效,此治實之道也,要之,能勝攻者,方是實證,實者可攻,何慮之有, 不能勝攻者,便是虛證,氣去不返可不寒心,此邪正之本末,有不可不知也, 惟是假虛之證不多見,而假實之證最多也,假寒之證不難治,而假熱之治多誤也, 然實者多熱,虛者多寒,如丹溪曰,氣有餘,便是火,故實能受寒,而余續之曰, 氣不足,便是寒,故虛能受熱,世有不明真假本末而曰知醫者,余則末敢許也。

(帝曰反治何謂,岐伯曰,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 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則同,其終則異,可使破積,可使潰堅,可使氣和, 可使必巳)。 此節從王氏及新校正等註云,熱因寒用者,如大寒內結當治以熱,然寒甚格熱, 熱不得前,則以熱藥冷服,下嗌之後,冷體既消,熱性便發,情且不違,而致大益, 此然因寒用之法也,寒因熱用者如大熱在中,以寒攻治則不入, 以熱攻治則病增乃以寒藥熱服,入腹之後,熱氣既消,寒性遂行,情且協和, 而病以減,此寒因熱用之法也如五常政大論云,治熱以寒,溫而行之, 治寒以熱涼而行之,亦寒因熱用熱因寒用之義,寒因塞用者,如下氣虛乏, 中焦氣壅,欲散滿則更虛其下,欲補下則滿甚於中,治不知本而先攻其滿, 藥入或減,藥過依然,氣必更虛病必漸甚,乃不知少服則資壅,多服則宣通, 峻補其下以疎啟其中,則下虛自實,中滿自除,此塞因塞用之法也,通因通用者, 如大熱內蓄,或大寒內凝,積聚留滯,瀉利不止寒滯者以熱下之,熱滯者以寒下之, 此通因通用之法也,以上四治,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木也,先其所因者, 求病之由也,既得其本而以真治真,以假治假,其始也類治似同, 其終也病變則異矣,是為反治之法,故可使破積潰堅,氣和而病必巳也,○塞, 入聲。

(帝日善,氣調而得者何如,岐伯日逆之從之,逆而從之,從而逆之疎氣令調, 則其道也)。 氣調而得者,言氣本調和而偶感於病,則或因天時,或因意料之外者也,若其治法, 亦無過逆從而巳,或可逆者,或可從者,或先逆而後從者,或先從而後逆者, 但疎其邪氣,而使之調和則治道盡矣。

(方制君臣上下三品)。

素問至真要大論○五。

(帝曰,方制君臣何謂也,岐伯曰,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 非上下三品之謂也)。 主病者,對證之,要藥也,故謂之君,君者味數少而分兩重,賴之以為主也, 佐君者謂之臣,味數稍多而分兩稍輕,所以匡君之不迨也,應臣者謂之使, 數可出入而分兩更輕,所以備通行向導之使也,此則君臣佐使之義, 非上下三品如下文善惡殊貫之謂○使,去聲。

(帝曰,三品何謂,岐伯曰,所以明善惡之殊貫也)。

前言方制,言處方之制故有君臣佐使,此言三品,言藥性善惡,故有上中下之殊, 神農云,上藥為君,主養命以應天,中藥為臣,主養性以應人,下藥為佐使, 主治病以應地,故在本草經有上中下三品之分,此所謂善惡之殊貫也。

(病之中外治有先後)。

六。

(帝曰,病之中外何如,岐伯曰,從內之外者調其內,從外之內者治其外)。

素問至真要大論○從內之外者內為本,從外之內者外為本,但治其本無不愈矣。

(從內之外而盛於外者,先調其內而後治其外,從外之內而盛於內者, 先治其外而後調其內)。 病雖盛於標治必先其本,而後可愈,此治病之大法也,故日治病必求於本。

(中外不相及,則治主病)。

中外不相及謂既不從內又不從外,則但求其見在所主之病而治之, ○愚按此篇即三因之義也,如金匱玉函要略曰,千般疢難,不越三條, 一者經絡受邪入藏府,為內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脉相傳,壅塞不通, 為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刀蟲獸所傷也,故陳無擇著三因成曰,有內因, 有外因,有不內外因,蓋本於仲景之三條,而仲景之論,蓋本諸此耳,○疢, 昌震切,病也。

(○帝曰善,病之中外何如)。

此下與前本出同篇,但前篇問病之中外,伯荅標本之義,故此復問者, 蓋欲明陰陽治法之詳也。

(岐伯曰調氣之方,必別陰陽,定其中外,各守其鄉.內者內治,外者外治, 微者調之,其次平之,盛者奪之,汗之下之,寒熱溫涼,衰之以屬,隨其攸利)。 方,法也,陰陽之道,凡病治脉藥皆有關係,故必當詳別之,中外表裏也, 微者調之,謂小寒之氣,和之以溫,小熱之氣,和之以涼也,其之平之, 謂大寒之氣,平之以熱,大熱之氣平之以寒也,盛者奪之, 謂邪之甚者當直攻而取之,如甚於外者汗之, 甚於內者下之凡宜寒宜熱宜溫宜涼當各求其屬以衰去之,惟隨其攸利而巳,攸, 所也,○別,必列切。

(謹道如法,萬舉萬全,氣血正平,長有天命)。

能謹於道而如其法,則舉無不當,而天命可以求昌矣。

(帝日善)。

(○帝日病在中而不實不堅,且聚且聚且散奈何,岐伯曰,悉乎哉問也, 無積者求其藏,虛則補之)。 素問五常政大論○積者有形之病有積在中,則堅實不散矣, 今其不實不堅且聚且散者,無積可知也,無積而病在中者,藏之虛也, 故當隨病所在,求其藏而補之,藏氣充則病自安矣。

(藥以袪之,食以隨之,行水漬之,和其中外,可使畢巳)。

藥以袪之,去其病也,食以隨之,養其氣也,行水漬之,通其經也, 若是則中外和調而病可巳矣,袪者非攻,擊之謂,凡去病者皆可言袪,○漬, 資四切,浸洗也。

(寒之而熱取之陰,熱之而寒取之陽)。

素問至真要大論○七。

(帝曰,論言治寒以熱,治熱以寒,而方土不能癈繩墨而更其道也,有病熱者, 寒之而熱,有病寒者,熱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復起奈何治)。 寒之而熱,言治熱以寒而熱如故,熱之而寒,言治寒以熱而寒,如故, 及有以寒治熱,者舊寒尚在而新寒生,以熱攻寒者,舊寒未除而新熱起, 皆不得不求其詳也。

(岐伯曰,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所謂求其屬也)。

諸寒之而熱者謂以苦寒治熱而熱反增,非火之有餘,乃真陰之不足也, 陰不足則陽有餘而為熱,故當取之於陰,謂不宜治火也,只補陰以配其陽, 則陰氣復而熱自退矣,熱之而寒者,謂以辛熱治寒而寒反甚,非寒之有餘, 乃真陽之不足也,陽不足則陰有餘而為寒,故當取之於陽,謂不宜攻寒也, 但補水中之火,則陽氣復而寒自消也,故啟玄子註曰,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洲水之主以制陽光,又日,藏府之原,有寒熱溫涼之主取心者不必齊以熱, 取腎者不必齊以寒,但益心之陽,寒亦通行,強腎之陰,熱之猶可,故或治熱以熱, 治寒以寒,萬舉萬全,孰知其意,此王氏之心得也,然求其所謂益與壯者, 即溫養陽氣,填補真陰也,求其所謂源與主者,即所謂求其屬也,屬者根本之謂, 水火之本,則皆在命門之中耳。

(帝曰善,服寒而反熱,服熱而反寒,其故何也,岐伯曰,治其,王氣是以反也)。

此承上文而詳求其服寒反熱服熱反寒之所以然也,治其王氣者,謂病有陰陽, 氣有衰王,不明衰王,則治之反甚,如陽盛陰衰者,陰虛火王也, 治之者不知補陰以配陽,而專用苦寒,治火之王,豈知苦寒皆沉降,沉降則亡陰, 陰愈亡則火愈盛,故服寒反熱者,陰虛不宜降也,又如陽衰陰盛者,氣弱生寒也, 治之者不知補陽以消陰,而專用辛溫治陰之王,豈知不知補陽以消陰,而專用辛溫, 治陰之王,豈知補陽以消陰,而專用辛溫,治陰之王,豈知辛溫多耗散, 耗散則亡陽,陽愈亡則寒愈甚,故服熱反寒者,陽虛不宜耗也,此無他皆以專王氣, 故其病反如此,○又如夏令本熱,而伏陰在內,故每多中寒,冬令本寒, 而伏陽在內,故每多內熱,設不如此而必欲用寒於夏,治火之王,用熱於冬, 治寒之王,則有中寒隔陽者,服寒反熱,中熱隔陰者,服熱反寒矣,是皆治王之謂, 而病之所以反也,春秋同法。

(帝曰,不治王而然者何也,岐伯曰,悉乎哉問也,不治五味屬也,夫五味入胃, 各歸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腩,鹹先入腎)。 此言不因治王而病不愈者,以五味之屬治有不當也,凡五味必先入胃, 而後各歸所喜攻之藏,喜攻者,謂五味五藏,各有所屬也,如九鍼論曰, 病在筋無食酸,病在氣無食辛,病在骨無食鹹,病在血食苦病在肉無食甘,犯之者, 即所謂不治五味屬也。

(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

凡五味之性,各有所入,若味有偏用,則氣有偏病,偏用既久,其氣必增, 此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則藏有偏勝,藏有偏勝,則必有偏絕矣,此致夭之由也, 如生氣通天論曰,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鹹,大骨氣勞, 短肌心氣抑之類是也,此篇前言寒熱者,言病機也,後言五味者,言藥餌也, 藥餌病機必審其真,設有謬誤,鮮不害矣。

(邪風之至治之宜早諸變不同治法亦異)。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八。

(故邪風之玉,疾如風兩)。

邪風中人,疾速如此。

(故善治者治皮毛)。

皮毛尚淺,用力少而成功易也。

(其次治肌膚)。

深於皮毛矣。

(其次治筋脉)。

深於肌膚矣。

(其次治六府)。

深於筋脉矣。

(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

深於六府矣,邪愈深則治愈難,邪及五藏而後治之,必難為力,故日上工救其萌芽, 下工救其巳成者,用力多而成功少,吉凶相半矣,○繆刺論曰,邪之客於形也, 心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入舍於經脉,內連五藏,散於腸胃,陰陽相感, 五藏乃傷,亦言邪自皮毛而至府藏,與此義同。

(故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藏,水穀之寒熱,感則害於六府)。

天之邪氣,即風寒暑濕火燥,受於無形者也, 喉主天氣而通於藏故感則害人五藏水穀之寒熱,即穀食之氣味受於有形者也, 咽主地氣而通於府,故感則害於六府。

(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脉)。

人之應上者肉也,濕勝則營衛不行,故感則害於皮肉筋脉。

(故善用鍼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裏, 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則過,用之不殆)。 善用鍼者,必察陰陽,陰陽之義不止一端,如表裏也,氣血也,經絡也,藏府也, 上下左右有分也,時日衰王有辨也,從陰引陽者,病在陽而治其陰也, 從陽引陰者病在陰而治其陽也,以右治左以左治右者,繆剌之法也,以我知彼者, 推己及人也,以表知裏者,有無相求也,能因此以觀過與不及之理,則幾微可見, 過失可則,用之可不殆矣,則度也。

(善診者,察色按脉,先別陰陽)。

此下皆言診法也,診之一字,所該者廣,如下審清濁,知部分,視喘息,聽聲音, 觀權衡規矩總皆診法,非獨指診脉為言也,然無非欲辨陰陽耳,前節言鍼治之陰陽, 此言脉色之陰陽,皆醫家之最要者,故曰先別陰陽,以見其不可緩也, 義詳脉色類諸篇。

(審清濁而知部分)。

晚者神之華故可望顏察色審清濁而知部分,如五色篇所言者是也, ○又仲景金匱要略曰,病人有氣色見於面部,鼻頭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 鼻頭色微黑者有水氣,色黃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設微赤非時者死, 又色看為痛,色黑為勞,色赤為風,色黃者便難,色鮮明者有留飲,亦此之謂。

(視喘息,聽音聲,而知所苦)。

病苦於中,聲發於外,故可視喘息聽音聲而知其苦也,如陰陽應象大論曰, 肝在音為角聲為呼,心在音為徵,聲為笑,脾在音為宮,聲為歌,肺在音為商, 聲為哭,腎在音為羽,聲為呻,此五藏之音聲也,聲有不知,必有所病矣, ○仲景曰,病人語聲寂然喜驚呼者,骨節間病,語聲喑喑然不徹者,心隔間病, 語聲啾啾然細而長者頭中病,又曰,息搖肩者心中堅,息引胸中上氣者欬, 息張口短氣者肺痿唾沬,又曰,吸而微數其病在中焦實也,當下之即愈,虛者不治, 在上焦丈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遠,此皆難治,呼吸動搖振振者不治,又曰, 設令病人向壁臥,聞師到不驚起而盻視,若三言三止,脉之嚥唾者此詐病也, 設令脉自和處,但言此病大重,脉服吐下藥,及鍼灸數十百處當自愈,師持脉, 病人久者無病也,脉之呻者痛也,言遲者風也,搖頭言者裏痛也,行遲者表強也, 坐而伏者短氣也,坐而下一腳者腰痛也,裏實護腹如懷卵者心痛也,又曰, 人病死怖者其脉何狀,師曰,脉形如循絲纍纍然,其面白脫色也又曰, 人愧者其脉何類,師曰,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也此皆疾病之聲色,總之聲由氣發, 氣充則聲壯,氣衰則聲怯故華元化曰,陽候多語,陰證無聲,多語者易濟, 無聲者難榮,然則音聲不惟知所苦,而且可知死生矣。

(觀權衡規矩而佑病所主)。

權衡規矩,義詳脉色類九但彼以脉言也,然此四者,所包者多,不獨在脉, 蓋權言其重,衡言其輕,規言其圓,矩言其方,能明方圓輕重之理, 則知變通之道矣。

(按尺寸,觀浮沉滑濇,而知病所生以治)。

義詳脉色類諸篇。

(無過以診,則不失矣)。

此診字應前善診之診至此,過,失也,言無失以前諸法,則治亦可以無失矣。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巳)。

此下皆言治法也,凡病之始起者,邪必在經絡,故可刺之而巳, 及其既盛則必待其盛勢衰退而後巳,巳者止鍼止藥之謂, 即五常政大論所謂十去其八,十去其九之意。

(故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

輕者於表故宜揚之,揚者散也,重者實於內,故且減之,減者寫也,衰者氣血虛, 故宜彰之,彰者,補之益之而便血氣復彰也,於此三者,而表裏虛實之治盡之矣。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此正言彰之之法,而在於藥食之氣味也,以形精,言則形為陽,精為陰,以氣味言, 則氣為陽味為陰,陽者衛外而為固也陰者藏,精而起亟也,故形不足者,陽之衰也, 非氣不足以達表而溫之精不足者,陰之衰也,非味不足以實中而補之, 陽性煖故曰溫,陰性靜故日補,○愚按本論有云味歸形,形食味,氣歸精精食氣, 而此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義似相反,不知形以精而成, 精以氣而化,氣以味而生,味以氣而行,故以陰陽言,則形與氣皆陽也,故可以溫, 味與精皆陰也,故可以補,以清濁言,則味與形皆濁也,故味歸形,氣與精, 皆清也,故氣歸精,然則氣不能外乎味,味亦不能外乎氣,雖氣味有陰陽清濁之分, 而實則相須為用者也。

(其高者,因而越之,)。

越,發揚也,謂升散之,吐湧之可以治其上之表裏也。

(其下者,引而竭之)。

竭,怯除也謂滌蕩之,疏利之,可以治其下之前後也。

(中滿者,寫之於內)。

中滿二字,最宜詳察,即痞滿大實堅之謂,故當寫之於內, 若外見浮腫而脹不在內者,非中滿也,妄行攻寫,必至為害,此節之要, 最在一中字。

(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

邪在肌表,故當漬形以為汗,漬,浸也,言令其汗出如漬也, 如許宗用黃芪防風湯數十斛,置於床下以蒸汗,張苒燒地加桃葉於上以蒸汗, 或用藥煎湯浴洗之,皆漬形之法也,○漬,資四切。

(其在皮者,汗而發之)。

前言有邪者,兼經絡而言,言其深也,此言在皮者,言其淺也,均為表證, 故皆宜汗。

(其慓悍者,按而收之)。

慓,急也,悍,猛利也,按察也,此兼表裏而言,凡邪氣之急利者,按得其狀, 則可收而制之矣,○慓,飄票二音,悍,音汗。

(其實者,散而寫之)。

陽實者宜散之,陰實者宜寫之。

(審其陰陽以別柔剛)。

形證有柔剛,脉色有柔剛,氣味尤有柔剛,柔者屬陰,剛者屬陽, 知剛之化者知陰陽之妙用矣,故必審而別之。

(陽病治陰,陰病治陽)。

陽勝者陰必病,陰勝者陽必病,如至真要大論曰,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 熱之而寒者取之陽,啟玄子曰,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皆陽病治陰,陰病治陽之道也,亦上又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之義。

(定其血氣各守其鄉)。

病之或在血分,或在氣分,當各察其處而不可亂也。

(血實宜決之)。

決,謂泄去其血,如決水之義。

(氣虛宜掣引之)。

掣,甲乙經作掣,挽也,氣虛者無氣之漸,無氣則死矣, 故當挽回其氣而引之使復也,如上氣虛者升而舉之,下氣虛者納而歸之, 中氣虛者溫而補之,是皆掣引之義。

(五方病治不同)。

素問異法方宜論全○九。

(黃帝問曰,醫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治各不同,如下文砭石,毒藥,灸焫,九鍼,導引按蹻之類。

(岐伯對曰,地勢使然也)。

地勢不同,則氣習有異,故治法亦隨而不一也。

(○故杽方之域,天地之所生也)。

天地之氣,自東而升,為陽生之始,故發生之氣始於東方,而在時則為春。

(魚鹽之地,海濱傍水)。

地不滿東南,故東南低下而多水,魚鹽海濱,皆傍水之地利也。

(其民,食魚而嗜鹹,皆安其處,美其食)。

得魚鹽之,利故居十食美。

(魚者使人熱中)。

魚,鱗蟲也,魚生水中,水體外陰而內陽,故能熱中,然水從寒化,亦脾寒者所忌。

(鹽者勝血)。

食鹹者渴,勝血之徵也,義詳氣味類三,及疾病類二十五。

(故其民皆黑色疎理,其病皆為癰瘍)。

血弱故黑色疎理,,熱多故為癰瘍。

(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

砭石,石鍼也,即磁鋒之屬,山海經曰,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為鍼,亦此類也, 東方之民,疎理而癰瘍,其病在肌表,故用砭石,砭石者其治在淺, 凡後世所用砭石之法,亦自東方來也,○砭,音邊。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處,天地之所收引也)。

地之剛在西方,故多金玉妙石,然天地之氣,自西而降,故為天地之收引, 而在時則應秋。

(其民陵居而多風,水土剛強)。

陵居,高處也,故多風,金氣肅殺故水土剛強。

(其民不衣而褐薦,其民華食而脂肥)。

不衣,不事服飾也,褐,毛布也,薦,草茵也,華,濃厚也, 謂酥酪膏肉之類飲食華厚,故人多脂肥。

(故邪不能傷其體,其病生於內)。

水土剛強,飲食肥厚,肌肉充實,膚腠閉密,故邢不能傷其外,而惟飲食女七情, 病多生於內也。

(其治宜毒藥,故毒藥者亦從西方來)。

病笁於內,故悲鍼灸按導所能治,而宜用毒藥也,毒藥者,總括藥餌而言, 凡能除病者,皆可稱為毒藥,如五常政大論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 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九之類是也,凡後世所用毒藥之法,亦自西方來也。

(○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

天之陰在北,故其氣閉藏而在時則應冬。

(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

地高陵居,西北之勢也,風寒冰冽,陰氣勝也。

(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

野處乳食,北人之性,胡地至今猶然,地氣寒,乳性亦寒,故令人藏寒,藏寒多滯, 故生脹滿等病。

(其治宜灸焫,故灸炳者亦從北方來)。

灸焫,艾灸火灼也,亦火鍼之屬,今北人多用之,故後世所用灸焫之法, 亦自北方來也,○焫,如瑞切。

(○南方者,天地所長養,陽之所盛處也)。

天之陽在南,故萬物長養,而在時則應夏。

(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

南方低下而濕,故水土弱而多霧露。

(其民嗜酸而食胕)。

胕,腐也,物之腐者,如豉鮓麵醬之屬是也,○嗜,音示,胕,立父。

(故其民皆緻理而赤色,其病攣痺)。

嗜酸者收,食胕者濕,故其民緻理而攣痺,攣痺者,濕熱盛而病在筋骨也, 南方屬火故其色赤緻密也,○緻,音致,攣閭員切,又去聲,痺,音秘。

(其治宜微鍼,故九鍼者亦從南方來)。

病在經絡,故宜用九鍼,凡後世所用鍼法,亦自南方來也。

(○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

土體平,土性濕,土王于四方之中,而為萬物之每故其生物也眾。

(其民食雜而不勞)。

四方輻輳,萬物所歸,故民食雜,土性和緩,故不勤,勞也。

(故其病多痿厥寒熱)。

土氣通脾而主四肢,故濕滯刖為痿,寒熱則為厥中央者,四方之氣交相, 集故或寒或熱也。

(其治宜導引按蹻,故導引按蹻者,亦從中央出也)。

導引,謂搖筋骨,動肢節,以行氣血也,按,捏按也,蹻,即陽蹻陰蹻之義, 蓋謂推拏谿谷蹻穴以除疾病也,病在肢節,故用此法,凡後世所用導引按摩之法, 亦自中州出也,○蹻,音喬,又極虐切。

(故聖人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異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 知治之大體也)。 雜合五方之治而隨機應變,則各得其宜矣,故治法雖異,而病無不愈, 知通變之道者,即聖人之能事也。

(形志苦樂病治不同)。

素問血氣形志篇○十。

(形欒志苦,病生於脉,治之以灸刺)。

形樂者身無勞也,志苦者心多慮也,心主脉,深思過慮則脉病矣,脉病者當治經絡, 故,當隨其宜而灸刺之。

(形樂志樂,病生於肉,治之以鍼石)。

形樂者逸,志樂者閑,飽食終日,無所運用,多傷於脾,脾主肌肉,故病生焉, 肉病者,或為衛氣留,者為膿血聚,故當用鍼石以取之,石,砭石也。

(形苦志樂,病生於筋,始之以熨引)。

形苦者身多勞,志樂者心無慮,勞則傷筋,故病生於筋,熨以藥熨,引謂導引, ○熨,音鬱。

(形苦志苦,病生於咽嗌,治之以甘藥)。

形苦志苦,必多憂思,憂則傷肺,思則傷脾,脾肺氣傷,則虛而不行,氣必滯矣, 脾肺之脉,上循咽嗌,故病生於咽嗌,如人之悲憂過度則喉嚨哽咽,食飲難進, 思慮過度則上焦,否隔,咽中核塞,即其徵也,通評虛實論曰,隔則閉絕, 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亦此之謂,病在嗌者因損於藏,故當以甘藥調補之, ○甘,舊作百,靈樞九鍼論,作甘藥者是,今政從之,○嗌,音益。

(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藥)。

驚者氣亂,死者氣下,數有驚恐,則氣血散亂而經絡不通,故病不仁,不仁者, 頑痺耎弱也,故治宜按摩以導氣行血,醪藥以養正,除邪,醪藥,藥酒也, 經絡二字,九鍼論作筋脉,義亦同,○醪,音勞。

(是謂五形志也)。

結上文,○按靈樞九鍼論文有與此同者,俱不重載。

(有毒無毒制方有約必先歲氣無伐天和)。

素問五常攻大論○十一。

(帝曰,有毒無,毒服有約乎)。

約,度也禁服篇曰,夫約方者,猶約囊也,囊滿而弗約則輸泄, 方成弗約刖神與弗俱。

(岐伯曰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無毒,固宜常制矣)。

病重者宜大,病輕輕者宜小,無毒者宜多,有毒者宜少,皆常制之約也。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 十去其九)。 藥性有大毒,常毒,小毒,無毒之分,去病有六分七分八分九分之約者, 蓋以病之法,藥不及病,則無濟於事,藥過於病,則反傷其正而生他患矣, 故當知約制,而進有度也,○王氏曰,大毒之性烈,其為傷也多,小毒之性和, 其為傷也少,常毒之性,減大毒之性一等,加小毒之生一等,所傷可知也, 故至約必止之,,以待來證爾然無毒之藥,性雖平和,久而多之,則氣有偏勝, 必有偏絕,久攻之則藏氣偏弱,既弱且困,不可長也,故十去其九而止。

(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

病巳去其八九而有餘未盡者則當以穀肉果菜飲食之類,培養正氣而餘邪自盡矣, 如藏氣法時論曰,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者是也, 然毒藥雖有約制,而飲食亦貴得宜,皆不可使之太過,過則反傷其正也。

(不盡,行復如法)。

口此而猶有未盡,則再行前法以漸除之,寧從乎慎也。

(必先歲氣,無伐天和)。

五運有紀,六氣有序,四時有令,陰陽有節,皆歲氣也,人氣應之以生長收藏, 即天和也,設不知歲氣變遷,而妄呼寒熱,則邪正盛衰無所辨,未免於犯歲氣, 伐天和矣,天枉之由,此其為甚,○又治其王氣義,詳本類前七。

(無盛盛無虛虛,而遺中夭殃)。

邪氣實者復助之,盛其盛矣,正氣奪者復攻之,虛其虛矣,不知虛實,妄施攻侑, 以致盛者愈盛,虛者愈虛,真氣日消,則病氣日甚,遺人夭殃,醫之咎也。

(無致邪,無失正,絕人長命)。

盛其盛,是致邪也,虛其虛是失正也,重言之者,所以深戎夫伐天和而絕人長命, 以見歲氣不可不慎也。

(久病而瘠必養必和)。

素問五常政大論○十二。

(帝曰,其久病者,有氣從不康,病去而瘠奈何)。

謂氣巳順而身猶不康,病巳去而形則瘠瘦也,○瘠,音寂。

(岐伯曰,昭乎哉聖人之問也,化不可代,時不可違)。

化,造化也,凡造化之道,衰王各有不同,如木從春化,火從夏化,金從秋化, 水從冬化,土從四季之化,以及五運六氣,各有所主,皆不可以相代也, 故日化不可代,人之藏氣,亦必隨時以為衰王,欲復藏氣之虧,不因時氣不可也, 故曰時不可違,不違時者,如金水根於春夏,木火基於秋冬, 藏氣皆有化原設不預為之地,則臨時不易於復元,或邪氣乘虛再至雖有神手, 無如之何矣,○愚按此節諸註,皆謂天地有自然之化,人力不足以代之, 故曰化不可代,然則當聽之矣,而下文曰養之和之者,又將何所為乎, 謂非以人力而贊天工者乎,其說不然也。

(夫經絡以通,血氣以從,復其不足,與眾齊同)。

疾病既去而不求其復,則元氣宙衰而瘠疾矣。

(養之和之,靜以待時,謹守其氣,無使傾移,其形迺彰,生氣以長,命日聖王)。

養者,養以氣味,和者,和以性情,靜以待時者,預有脩為而待時以復也, 如陽虛者喜春夏,陰虛者喜秋冬,病在肝者愈於夏,病在心者愈於長夏, 病在脾者愈於秋,病在肺丈愈於冬,病在腎者愈於春,皆其義也,謹守其氣, 無使傾移,則固有弗失,日新可期,是即復原之道,而生氣可漸長矣。

(故大要曰,無代化,無違時,必養必和,等其來復,此之謂也,帝日善)。

大要,上古書名,此引古語以明化不可代,時不可失,不可不養,不可不和, 以待其來復未有不復者矣,來復之義,即易之復卦,一陽生於五陰之下,陽氣漸回, 則生意漸長,同此理也。

(婦人重身毒之何如)。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十三。

(黃帝問曰,婦中重身毒之何如,岐伯曰,有故無殞,亦無殞也)。

重身,孕婦也,毒之,謂峻利藥也,故如下文大積大聚之故,有是故而用是藥, 所謂有病則病受之,故孕婦可以無殞,而胎氣亦,無殞也,殞,傷也,○重平聲, 殞,音久。

(帝日,願聞其故,何謂也,岐伯曰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 過者死)。 身雖孕而有大積大聚,非用毒藥不能攻,攻亦無害,故可犯也,然但宜衰其大半, 便當止藥,如上篇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者是也,若或過用, 則病未必盡而胎己受傷,多致死矣。

(揆度,奇恒脉色主治)。

素問玉版論要篇全○十四。

(黃帝問曰,余聞揆度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

揆度,揣度也,奇恒,異常也,所指不同,有言疾病者,有言脉色者,有言藏府者, 有言陰陽者,詳見奇恒會通,○度,入聲。

(岐伯對曰,揆度者,度病之淺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

奇病,異常之病也,病而異常,非瑞度淺深之詳,不易知也。

(請言道之數,五色脉變,揆度,奇恒,道在於一)。

至數之義,所包者廣,如節藏象,天元紀,至真要,六微旨,五運行, 六元正紀等論,皆言其義蓋天人之道,有氣則有至,有至則有數,人之五色五脉, 無非隨氣以全,故其太過不及,亦皆有至數存焉,能知天地之至數, 即可知人之至數色脉奇恒,其變雖多,其道則一,一者,如下文所謂神而巳矣。

(神轉不回,回則不轉,乃失其機)。

神者,陰陽變化也,易曰知變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轉運行不息也,回, 逆而邪也神機之用,循環無窮,故在天在人,無不賴之以成化育之功者, 皆神轉不回也,設其回而不轉,則至數逆生機失矣,故曰神去則機息, 又曰失神者亡也。

(至數之要,迫近以微)。

至數,即神之機也要在乎機,機在乎神,神機之道纖毫氣間,至精至微,無往不切, 故曰迫近以微。

(著之玉版命日合玉機)。

玉機真藏論有此句詳脉色類十。

(容色見上下左右,各在其要)。

天之神機,見於氣候,人之神機,見於脉色,凡上下左右及下文淺深逆從日數之類, 皆色脉至數之要,不可不察也,色脉之義仍當與脉色類三十二三等章互考。

(其色見淺者,湯液主治,十日巳)。

色淺則病微,故可以湯液主治,而愈亦速也湯液者,五穀之湯液,蓋調養之道, 非後世湯藥之謂,義見下章。

(具見深者,必齊主治,二十一日巳)。

色深則病深,故當以齊主治,而愈稍遲齊,劑同,藥劑也,湯液醪醴論曰, 必齊毒藥攻其中義見後。

(其見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巳)。

色夭深者病尤甚,故必以醪酒主治,醪酒,藥酒也,如腹中論雞矢醴之類。

(色夭面脫不治,百日盡巳)。

色天面脫者神氣巳去,故不可治,百日盡則時更氣易,至數盡而已,上節言病已, 此言命已也,不可混看。

(脉短氣絕死)。

脉短氣絕者中虛陽脫也,故死。

(病溫虛甚死)。

病溫邪有餘,虛甚正不足,正不勝邪,故死。

(色見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為逆,下為從)。

要,即逆從之要也,五色篇曰,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雲徹散者病方巳, 故上為逆下為從,義詳脉色類三十二。

(女子右為逆,左為從,男子左為逆,右為從)。

女為陰,右亦為陰,在右則陰病甚矣,故女以右為逆,男為陽,左亦為陽, 色在左刖陽病甚矣,故男以左為逆,此雖以色為言,而病之逆從,亦猶是也。

(易,重陽死,重陰死)。

易變易也,男以右為從而易於左,則陽人陽病,是重陽也,女以左為從而易於右, 則陰人陰病,是重陰也,重陽重陰者,陰陽偏勝也,有偏勝則有偏絕, 故不免於死矣。

(陰陽反作,治在權衡相奪)。

反作,如四氣調神論所謂反順為逆也,逆則病生矣,治在權衡相奪, 謂度其輕重而奪之使平猶權衡也,○作,舊作他,誤也,陰陽應象大論曰, 陰陽反作者是,今改從之。

(奇恒事也,揆度事也)。

此承上文而言陰陽反作者,即奇恒事也,權衡相奪者,即揆度事也。

(摶脉痺躄,寒熱之交)。

上文言奇恒之色,此下言奇恒之脉,摶脉者,摶擊於手也為邪盛正衰, 陰陽乖亂之脉,故為痺為躄為或寒或熱之交也,痺,頑痺也,躄,足不能行也, ○躄,音碧。

(脉孤為消氣,迣泄為奪血)。

脉孤者,孤陰孤陰者微弱之甚,陽者洪大之極,陰氣必消,孤陰者微弱之甚, 陽你必消,故脉孤為消氣也,脉虛兼泄者必亡其陰,陰亡則血虛, 故虛兼泄為奪血也。

(孤為逆,虛為從)。

孤者偏絕之謂,絕者不可復生,故為逆,虛者不足之稱,不足者猶可補,故日從。

(行奇恒之法,以太陰始)。

肺為百脉之朝會,故脉變奇恒之辨,當以太陰始,太陰始,太陰者手太陰之氣口也。

(行所不勝日逆逆則死)。

行所不勝剋者也如以木見金,以鋧火之類是也。

(行所勝曰從,從則活)。

行所勝,我剋者也,如以木見土,以土見水之類是也。

(八風四時之勝終而復漿)。

八風之至隨四時之勝,至數有常,則終而復始此順常庂令也。

(逆行一過不復可數,論要畢矣)。

設或氣令失常,逆行一過,是為回則不轉,而至數紊亂,無復可以數計矣, 過也喻言人之色脉,一有失調,則奇恒反作,變態百出,亦不可以常數計也, 此則天人至數之論要,在逆從之間,察其神而畢矣。

(湯液醪醴病為本工為標)。

素問湯液醪醴論全○十五。

(黃帝問曰,為五穀湯液及醪醴,奈何)。

湯液醪醴,皆酒之屬,韻義云,醅酒濁酒日,詩詁云,酒之甘濁而不泲者曰醴, 然則湯液者其即清酒之類歟,○醪,音勞,醴,音禮脉,音濟。

(岐伯對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堅)。

完者其味全,堅者其氣銳。

(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時, 故能至堅也)。 穀之性味中正,功用周全,以其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完,全也。

(帝曰,上古聖人作湯液醪醴為而不用何也,岐伯曰,自古聖人之作湯液醴者, 以為備耳,夫上古作湯液,故為而弗服也)。 聖人之作湯液者,先事預防,所以備不虞耳,蓋上古之世,道全德盛,性不嗜酒, 邪亦弗能害,故但為而弗服也。

(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氣時至,服之萬全)。

道德稍衰天真或損,則邪能侵之,然猶不失於道,故但服湯液醪醴而可萬全矣。

(帝曰,今之世不必巳何也)。

謂治以湯液醪醴,而不能必其病之巳也。

(岐伯曰當今之世必齊毒藥攻其中,脉石鍼艾治其外也)。

齊毒藥,以毒藥為劑也,鑱,鍼也,九鍼論一日鑱今世道德巳衰,疾病巳甚, 故非毒孳不能攻其中,非鍼艾不能治其外,○齊,劑同,鑱,音慚銳也。

(帝曰形弊血盡而功不立者何)。

此承上文而言治之如法,以至於形弊血盡,而病猶不愈者何也。

(岐伯曰神不使也)。

凡治病之道,攻邪在乎鍼藥,行藥在乎神氣,故治施於外,則神應於中, 使之升則升,使之降則降,是其神之可使也,若以藥劑治其內,而藏氣不應, 鍼艾治其外,而經氣不應,此其神氣巳去,而無可使矣,雖竭力治之, 終成虛廢巳爾,是即所謂不使也。

(帝曰何謂神不使,岐伯曰,鍼石道也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

道,治病之道也,不進不治者,欲其進而不進,欲其治而不治也,故病不可愈。

(今精壞神去,榮衛不可復收,何者,嗜欲無窮而憂患不止,精氣弛壞,榮泣衛除, 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腎藏精,精為陰,心藏神,神為陽,精壞神去則陰陽俱敗,表裏俱傷, 榮衛不可收拾矣,此其故,以今人嗜欲憂患不節,失其所養,故致精氣弛壞, 榮泣衛除,而無能為力也,○榮,營同,泣濇同。

(帝曰夫病之始生也,極微極精,必先入結於皮膚,今良工皆稱曰,病成名曰逆, 則鍼石不能治,良藥不及也,今良工皆得其法守其數,親戚兄弟, 遠近音聲日聞於耳,五色日見於目,而病不愈者,亦何暇不蚤乎)。 極微者,言輕淺未深,極精者,言專一未亂,斯時也治之極易,及其病成, 則良工稱為逆矣,然良工之治,既云得法而至數弗失,親戚之聞見極熟, 而聲色無差,宜乎無不速愈者而願使其直至於精壞神去而病不能愈, 亦何暇治之不蚤乎,暇,言慢事也。

(岐伯曰,病為本,工為標,標本不得,邪氣不服此之謂也)。

病必得醫而後愈,故病為本工為標,然必病與醫相得,則情能相淶,才能勝任, 庶乎得濟而病無不愈,惟是用者末必良,良者未必用,是為標本不相得, 不相得則邪氣不能平服,而病之不愈者以此也,又奴五藏別論曰,拘於鬼神者, 不可與言至德,惡於鍼石者,不可與言至巧,病不許治者,病不必治,治之無功矣, 又如脉色類不失人情,詳按皆標本不得之謂。

(帝曰,其有不從毫毛生,而五藏陽巳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獨居,孤精於內, 氣耗於外,形不可與衣相保,此四極急而動中,是氣拒於內而形施於外, 治之奈何)。 不從亮毛生,病生於內也,五藏陽巳竭,有陰無陽也,津液,水也,郭, 形體胸腹也,脹論曰,夫胸,藏府之郭也,凡陰陽之要,陰無陽不行,水無氣不化, 故靈蘭秘典論曰,氣化則能出矣,今陽氣既竭,不能通調水道,故津液妄行, 充於郭也,魄者陰之屬形雖充而氣則去,故其魄居也,精中無氣,則孤精於內, 陰內無陽,則氣耗於外,三焦閉塞,水道不通,疲膚脹滿,身體羸敗, 故形不可與衣相保也,四支者,諸陽之本,陽氣不行故四極多陰而脹急也, 脹由陰滯,以胃中陽氣不行故四極多陰而脹急,脹由陰滯,以胃中陽氣,不能制水, 而肺腎俱病,喘欬繼之,故動中也,此以陰氣格拒於內,故水脹形施於外而為是病。

(岐伯曰,平治於權衡)。

平治之法當如權衡者,欲得其平也,且水脹一證,其本在腎,其標在肺, 如五藏陽巳竭魄獨居者,其主在肺,肺主氣,氣須何法以平,津液充郭,孤精於內, 其主腎,腎主水,水須何法以平之,然肺金生於脾,腎水制於土,故治腫脹者, 必求脾肺腎三藏隨盛衰而治得其平,是為權衡之道也。

(去宛陳莝,是以微動四極,溫衣,繆刺其處,以復其形,開鬼門,潔淨府, 精以時服,五陽巳布,疏滌五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氣乃平, 帝日善)。 宛,積也陳,久也,莝,斬草也,謂去其水氣之陳積,欲如斬草而漸除之也,四極, 四支也,微動之,欲其流通而氣易行也,溫衣,欲助其肌表之陽而陰凝易散也, 然後繆刺之,以左取右,以右取左,而去其大絡留滯也,鬼門,汗空也,肺主皮毛, 其藏魄,陰之屬也,故曰鬼門,淨府,膀胱也上無入孔,而下有出竅, 滓穢所不能入,故日淨府,邪在表者散之,在裏者化之,故曰開鬼門,潔淨府也, 水氣去則真精服,服,行也陰邪除五陽布,五陽,五藏之胃氣也,由是精生形盛, 骨肉相保,而巨氣可平矣,鬱宛,鬱同,莝,音剉。

(祝由)。

素問移精變氣論○十六附視由鬼神二說。

(黃帝問曰,余聞古之治病惟其移精變氣,可祝由而巳,今世治病,毒藥治其內, 鍼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 上古以全德之世,邪不能侵,故凡有疾病,惟用祝由而巳,以其病不甚而治亦易也, ○王氏,移謂移勿,變謂變改,皆使邪不傷正,精神復強而內守也, ○按國朝醫術十三科,曰大方脉,曰小方脉曰婦人曰傷寒,曰瘡疾,曰鍼灸,曰眼, 曰口齒,曰咽喉,日金鏃,日按摩,曰祝由,今按摩祝由二科失其傳, 惟民間尚有之,○祝之救切。

(岐伯對日,往古居禽獸之間,動作以避寒,陰居以避暑,內無脊慕之累, 外無伸宦之形此恬憺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藥不能治其內,鍼石不能治其外, 故可移精祝由而巳)。 古人巢居穴處故居禽獸之間動作者陽生而煖,故可避寒,陰居者就涼遠執故可避暑, 伸,屈伸之情,宦,利名之累,內無脊慕外無趨求,故日恬憺之世, 恬憺則天真完固,氣血堅實,邪不能入,故無事於毒藥鍼石,但以祝由, 即可移易精氣而愈其病也,祝,呪同,由,病所從生也,故日祝由,○王氏日, 祝說病由,不勞鍼石而巳。

(今之世不然,憂患緣其內,苦形傷其外,又失四時之從,逆寒暑之宜,賊風數至, 虛邪朝夕,內至五藏骨髓,外傷空竅肌膚,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 故祝由不能巳也,帝日善)。 內傷五藏外逆四時,則表裏俱傷,為病必甚,故不能以祝由治之也,○數,音朔, 空,孔同,○愚按祝由者,即符咒禁禳之法,用符咒以治病,謂非鬼神而何, 故賊風篇帝曰,其母所遇邪氣,又母怵惕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故何也, 唯有因鬼神之事乎,岐伯曰,此亦有故邪,留而未發,因而志有所惡,及有所慕, 血氣內亂,兩氣相摶,其所從來者微,視之不見,聽而聞,故似鬼神,帝又問曰, 其祝而巳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先巫因知百病之勝,先知其病所從生者, 可祝而巳也,只此數語,而祝由鬼神之道盡之矣,愚請竟其義焉,夫日似鬼神者, 言似是而實非也,日所惡所慕者,言鬼生於心也,日知其勝,知其所從生, 可視而巳者,言求其致病之由,而釋去其心中之鬼也,何也,凡人之七情生於好惡, 好惡偏用,則氣有偏并,有偏并則有勝負而神志易亂,神志既有所偏而邪復居之, 則鬼生於心,故有素惡之者,則惡者見,素慕之者,則慕者見,素疑之者, 則疑者見,,素畏忌之者,則畏忌者見,不惟疾病,夢寐亦然,是所謂志有所惡, 及有所慕,血氣內亂,故似鬼神也,又若即神氣失守,如補遺刺法等論曰, 人虛即神遊失守,邪鬼外天,故人病肝虛,又遇厥陰歲氣不及,則白尸鬼犯之, 人病心虛,又遇二火歲氣不及,則黑尸鬼犯之,人病脾虛,又遇太陰歲氣不及, 則青尸鬼犯之,人病肺虛,又遇陽明歲氣不及,則赤尸鬼犯之,人病腎虛, 又遇太陽歲氣不及,則黃犯之,非但尸鬼,凡一切邪犯者,皆是神失守位故也, 此言正仔虛而邪勝之,故五鬼生焉,是所謂故邪也,亦所謂因知百病之勝也, 又如關尹子曰,心蔽吉凶者,靈鬼攝之,心蔽男女者,氵鬼攝之,心蔽幽憂者, 沉鬼攝之,心蔽於逸者,狂鬼攝之,心蔽盟詛者,奇鬼攝之,心蔽藥餌者, 物鬼攝之,此言心有所注則神有所依,依而不正,則邪鬼生矣, 是所謂知其病所從生也,既得其本,則治有其法,故察其惡,察其慕,察其勝, 察其所從生,則祝無不效矣,如王中陽治一婦,疑其夫有外好,因病牛心狂惑, 雖投藥稍愈,終不脫然,乃陰令人佯言某婦慕死,殊為可憐,患者忻然.由是遂愈, 此雖非巫,然亦以法而去而其所惡之謂也,又如韓世治一女,母子甚是相愛, 既嫁而母死,遂思念成疾,諸藥罔效,韓曰,此病得之於思,藥不易愈, 當以術治之,乃賄一巫婦,授以秘語,一日夫謂其妻曰,汝之念母如此, 不識彼在地下,亦念汝否,吾當他往,汝盍求巫婦卜之,妻忻諾,遂召巫至, 焚香禮拜而母靈降矣,一言一默,宛然其母之生前也,女遂大泣,母之曰勿泣, 汝之生命剋我,我遂蚤亡,我之死,皆汝之故,今在陰司,欲報汝讐,汝病懨懨, 實我所為,我生則與爾母子,死則與爾寇讐矣,言訖,女改容大怒曰,我因母病, 母反害我,我何樂而思之,自是而病愈矣,此去其所慕,又如陰陽應象大論曰, 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 恐傷腎思勝恐,此因其情志之勝,而更求其勝以制之之法也, 又如外臺秘要載祝由一科,丹溪謂符水惟膈上熱痰,一呷涼水,胃熱得之, 豈不清快,亦可取效,若內傷涉虛之人,及嚴冬天寒之時,符水下咽,胃氣受傷, 反致害者多矣,此因其熱而勝以寒也,又如近有患瘧者,厭以符物,每多取效何也, 蓋以瘧之輕者,日發一次,多在半表半裏少陽膽經,當其邪正相爭,迭為勝負之際, 但得一厭,則膽氣若有所恃,故正勝邪而病退矣,此藉其相勝之氣, 以移易其邪正也,又余嘗治一少年姻婦,以熱邪乘胃依附鬼神,毆詈驚狂, 舉家恐怖,欲召巫以治,謀之於余,余日不必,余能治之, 因令人高聲先導首懾其氣,余即整容,隨而突入,病者褻衣不恭, 瞠視相向余施怒目勝之,面對良久,見其赧生神怯,忽爾潛遯,余益令人索之, 懼不敢出,乃進以白虎湯一劑,諸邪悉退,此以威儀勝其褻瀆,寒勝其邪火也, 又治一儒生,以傷寒後金水二藏不足忽一曰正午,對余嘆日,生平業儒,無所欺害, 何有白鬚老者,素服持扇,守余不去者三日矣,意必宿冤所致也,奈之何哉, 余笑曰,所寺丈非白紙扇耶,生驚曰,公亦見乎,余日非也,因對以刺, 法論人神失守五鬼外干之義,且解之曰,君以肺氣不足,眼多白花,故見白鬼, 若腎水不足者,眼多黑花,當見黑鬼矣,此皆正氣不足,神魂不眼多黑花, 當見黑鬼矣,此皆正氣不足,神魂不附於體,而外見本藏之色也,亦何冤之有哉, 生大喜曰,有是哉妙理也,余之床側,尚有一黑鬼在,余心雖不懼而甚惡之, 但不堪言耳,今得教可釋然矣,遂連進金水兩藏之藥而愈,此知其,病所從生, 而微言以釋之也,諸如上類皆鬼從心生,而實非鬼神所為,故日似鬼神也。 也,然鬼既在心,則誠有難以藥石奏效,而非祝由不可者矣使祝由家能因岐伯之言, 而推廣其妙,則功無不奏,術無不神,無怪其列於十三科之一, 又豈近代惑世誣民者流,所可同日語哉,賊風篇義見疾病類三十一,所當互考, ○又按鬼神之謂,雖屬眇茫,然易日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孔子, 日,夕神之德其盛矣乎,然則鬼神之道,其可忽哉,故周官之有大祝者, 掌六祝之辭以事鬼神,示祈福祥,求未貞也,註日,告神辭日祝號者, 尊其名為美稱也,又有男巫者,春招弭以除疾病,註日,招吉祥,弭禍崇, 而疾病可除矣,又宥女祝者,掌王后之內祭祀以時招禬禳之事,註曰,招以召祥, 姒禦癘禬以除災害,禳以弭變異,四者所以除疾殃也,以此觀之,則巫祝之用, 雖先王大聖,末始或癈蓋藉以宣誠悃,通鬼神而消災害實亦先之祝由之意也, 故其法至今流傳,如時瘟骨鯁邪崇神志等疾,間或居,然必其輕淺小疾, 乃可用之設困內有虛邪,外有實,苟舍正大之法而崇尚虛無,鮮不悞事, 奈何未世奸徒,借神鬼為妖祥,假符祝為欺誑,今之人, 既不知祝由之法自有一種掌用之處,乃欲動輒賴之, 信為實然致有妄言禍福而惑亂人心者,有禁止醫藥而坐失幾宜者, 有當忌寒涼而悞吞符水者,有作為怪誕而蕩人神氣者,本以治病而適以悞病, 本以去鬼而適以致鬼,此之為害,末可枚舉,其不為奸巫所竊笑者幾希矣, 故曰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又曰信巫不信醫,一不治也,吁人生於地, 懸命於天,彼鬼神者,以天地之至德二氣之良能,既不得逆天命以禍福私人, 又焉得樂諂媚以祝禳免患,尼父曰,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又曰,敬鬼神而遠之, 此則吾心之所謂祝由也,苟有事於斯者,幸鋻余之迂論, ○運氣類四十四章有按掌考。

(治之要極無失色脉治之極於一)。

素問移精變氣論○十七。

(帝曰,余欲臨病人,觀死生,決嫌疑,欲知其要,如日月光,可得聞乎)。

如日月光,欲其明顯易見也。

(岐伯曰,色脉者,上帝之所貴也,先師之所傳也)。

言明如日月者,無過色脉而巳,上帝,上古之帝也,先師,即下文所謂僦貸季也。

(上古使僦貸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時八風六合,不離其常)。

理色脉,察內外之精微也,通神明,色脉辨而神明見也,色脉之應,無往不合, 如五行之衰王,四時之往來,八風之變,六合之廣,消長相依,苶不有常度也。

(變化相移以觀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則色脉是矣)。

五行四時八風之氣,迭有盛衰,則變化相移,色脉隨之而應,故可以觀其妙, 知其要,凡人之五藏六府,百骸九竅,脉必由乎氣,氣必合乎天,雖其深微難測, 而惟於色脉足以察之,故日欲知其要,則色脉是矣。

(色以應曰,脉以應月,常求其要,則其要也)。

色分五行而明晦是其變,日有十干而陰晴是其變,故色以應日, 脉有十二經而虛實是其奱,月有十二建而盈縮是其變,故脉以塵月,常求色脉之要, 則明如日月而得其變化之要矣。

(夫色之變化應四時之脉,上帝今所貴,以合於神明也,所以遠死而近生, 生道以長命日聖王)。 上帝貴色脉之塵,故能見幾察微,合於神明,常遠於死,常近於生,生道,永昌, 此聖王之治身如此。

(中古治病,而治之,湯液十日,以去八風五痺之病,十日不巳, 治以草蘇草荄之枝,本未為助,標本巳得,邪氣乃服)。 中古之治病,必病至而後治之,其治也先以湯液,湯液者,五穀所制而非藥也, 服之十日,而八風五痺之病可以去矣,使十日不巳,則治以草蘇草荄之枝,蘇, 葉也,荄,根也,枝,莖也,根枝相佐,故云本末為助,即後世之煎劑也, 病原為本,病變為標,得其標本,邪無不服,此中古治,雖不若上古之見,於未然, 而猶未若後世之誤也,○湯液義見前十五,八風義見運氣類三十五, 五痺義見疾病類六十七○荄,音該。

(暮世之治病也則不然,治本四時不知日月,不審逆從)。

王氏日,四時之氣,各有所在,不本其處而即妄攻,是反古也,四時刺逆從論曰, 春氣在經脉,夏氣在孫絡,長夏氣在肌肉,秋氣在皮膚,冬氣在骨髓, 工當各隨所在而辟伏其邪爾,火知日月者,謂日有寒溫明暗,月有空滿虧盈也, 八正神明論日,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時八正之氣,氣定乃刺之, 是故天溫日明,則人血淖溢而衛氣浮,故血易寫,氣易行,天寒日陰, 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沉,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郭滿則血氣盛,肌肉堅, 月郭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是以因時而調血氣也,是故天寒無刺, 天溫無凝,月生無寫,月滿無補,月郭空無治,是謂得時而調之,此之謂也, 不審逆從者,謂不審量其病,可治與不可治也,○愚按王太僕引經註此,其說雖是, 而殊有末盡者如不本四時,則有不知運氣之盛衰,陰陽之消長,故好用溫熱者, 忘天地之赫曦,專用寒涼者,昧主客之流衍,五立皆有宜忌,胡可視為泛常, 故五常政大論曰,必先歲氣,無伐天和,設不知此而犯之,如抱薪救火,因雪加霜, 誤人誤巳而終身不悟者,良可慨矣,如不知日月,王註即以日月為解, 然本篇所言者,原在色脉,故不知色脉,則心無參伍之妙,診無表裏之明, 色脉不合者,孰當舍證以從脉,緩急相礙者,孰當先此而後彼,理趣不明, 其妄孰甚,此色脉之參合,必不可少,故云日月也,又若不審逆從,則有色之逆從, 如玉版論要日,色見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為逆,下為從,女子右為逆,左為從, 男子左為逆,右為從,衛氣失常篇曰,審察其有餘不足而調之,可以知逆順矣, 有四時脉息之逆從,如平人氣象論曰,脉有逆從四時,未有藏形,春夏而脉瘦, 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時也,玉機真藏論曰,所謂逆四時者,春得肺脉, 夏得腎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懸絕沉濇者,命逆四時也,有脉證之逆從, 如平人氣象論曰,風熱而脉靜,泄而脫血脉實,病在中脉虛,病在外脉濇堅者, 皆難治,命曰反四時也,至機真藏論曰,病熱脉靜,泄而脉大,脫血而脉實, 病在中脉實堅,病在外脉不實堅者,皆難治也,有治法之逆從,如至真要大論曰, 有逆取而得者,有從取而得者逆,正順也,若順,逆也,又曰,微者逆之, 甚者從之,又曰逆者治,從者反治,從少從多,觀其事木,五常政大論曰, 強其內守,必同其氣,可使平也,假者反之,是皆逆從之道,醫所最當潛心者, 若不明四時脉證之逆從,則不識死生之理,而病必多失,不明論治之逆從, 則必至妄投,而絕人長命,是乃所謂醫殺之耳,上暮世之通弊也,宜詳察之。

(病形巳成,乃欲微鍼治其外,湯液治其內)。

既不能防於未然,又不能察其見在,心麤見淺,鍼藥亂施也。

(麤工兇兇以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復起)。

麤工,學不精而庸淺也,兇兇,好自用而孟浪也,若葷者,意其為實而攻之, 刖假實未去而真虛至,意其為熱而寒之,則故熱支除而新寒起,是不足以治人, 而適足以害人耳。

(帝曰,願聞要道岐伯曰,治之要極無失色脉,用之不惑,治之大則)。

色脉之與疾病,猶形之與影,聲之與應也,故察病之要道, 在深明色脉之精微而不至惑亂,即明如日月之大法也。

(逆從到行,標本不得,亡神失國)。

逆從到行,反順為逆也,標本不得,舍本趨末也,故致亡神失國,而身命又可知也, ○到,倒同。

(去故就新,乃得真人)。

此戒人以進德修業,無蹈暮心之轍,而因循自棄也,去故者,去其舊習之陋, 就新者,進其日新之功,新而又新,則聖賢可之學至,而得真人之道矣。

(帝曰,余聞其要於夫子矣,夫子言不離色脉,此余之所知也岐伯曰治令極於,一, 帝曰何謂一,岐伯曰,一者因得之)。 一之為道大矣,萬事萬物之原也,易曰,天一生水,堯曰,惟精惟一,久執厥中,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又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 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孔子曰, 吾道一以貫之,釋氏曰,萬法歸一,莊子曰,通於一而萬事畢,邵子曰, 天向一中分造化,至真要等論日,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 上曰治之極於一,其道皆同也,故人能得一,則宇宙在乎手,人能知一, 則萬化歸乎心,一者本也,因者所因也,得所因,又何所而不得哉。

(帝曰,奈何,岐伯曰,閉戶塞牖,繫之病者,數問其情,以從其意)。

閉戶塞牖,繫之病者,欲其靜而無擾也,然後從容詢其情,委曲順其意, 蓋必欲得其歡心,則問者不覺煩,病者不知厭,庶可悉其本末之因,而治無誤也, ○愚按本篇前言治之要極,無失色脉,此言數問其情以從其意, 是亦邪氣藏府病形篇所謂見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 問其病知其處,命日工,故一則為工,知二則為神,知三則神且明矣,與此意同, 若必欲得其致病之本,非於三者而參合求之,終不能無失也。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帝日善)。

此總結上文而言死生之大本也,天年篇曰,失神者死生得神者生, 又本病論亦有此二句,見運氣類四十四,俱當互考。

(五過四德)。

素問疏五過論全○十八。

(黃帝曰,鳴呼遠哉閔閔乎若視深淵,若迎浮雲,視深淵尚可測,迎雲莫佑其際。

閔閔,玄遠無窮之謂深淵有底,故可測,浮雲無定故莫知其際, 六微旨大論亦有此數句,蓋此言醫道彼言天道也,見運氣類六。

(聖人之術,為萬民式論裁志意必有法則,循經守數,按循醫事,為萬民副, 故事有五過四德,汝知之乎)。 裁,度也,循經之循,因也,按循之循,察也,副助也,醫辨賢愚,愚者誤多, 故有五過,賢者道全,故有四德,王氏曰,德者道之用,生之本故,不可不敬慎也。

(雷公避席再拜曰,年幼小,蒙愚以惑聞過與四德,比類形名,虛引其經, 心無所對)。 比類形名,公自言雖能比類形證名目,然亦皆虛引經義, 而心則末明其深遠故無以對也。

(帝曰,凡未診病者,必問嘗貴後賤雖不中邪,病從內生,名日脫營)。

嘗貴後賤者,其心屈辱神氣不伸,雖不中邪而病生於內營者陰氣也,營行脉中, 心之所主心志不舒則血無以生,脉日以竭,故為脫營○中,去聲。

(嘗富後貧,名日失精,五氣留連,病有所井)。

嘗富後貧者,憂煎日切,奉養日廉,故其五藏之所精,日加消敗,是為失精, 精失則氣衰,氣衰則不運故為留聚而病有所并矣。

(醫工診之不在藏府不變軀形,診之而疑,不知病名)。

如前二病者,求之內證則藏府無可憑,求之外證則形軀無所據,診者不明甚故, 則未有不疑而莫識其為何病也。

(身體日減,氣虛無精)。

其病漸深,則體為瘦減,其氣日虛,則精無以生,陰陽應象大論曰,氣歸精, 精食氣故也。

(病深無氣洒洒然時驚)。

及其病深,則真氣消索,故曰無氣,無氣則陽虛,故洒然表寒也,陽虛則神不足, 故心怯而驚也。

(病深者,以其外耗於衛,內奪於榮)。

精氣俱損,則表裏俱因,故外耗於衛,內奪於榮,此其所以為深也。

(良工所失,不知病情,此亦之一過也)。

雖曰良工而不能察此,則不得其情,焉知本此過誤之一也。

(○凡欲診病者,必問飲食居處)。

飲食有膏梁藜藿之殊,居處有寒溫燥濕之異,因常知變,必問而察之。

(暴樂暴苦,始樂後苦,皆傷精氣,精氣竭絕,形體毀沮)。

樂則喜,喜則氣緩,苦則悲,悲則氣消,故苦樂失常,皆傷精氣,甚至竭, 則形體毀沮,沮,壞也,○樂,音洛,將魚切。

(暴怒傷陰暴喜傷陽)。

怒傷肝,肝藏血,故傷陰,喜傷心,心藏神,故傷陽。

(厥氣上行,滿脉去形)。

厥氣,逆氣也,凡喜怒過度而傷某精氣者,皆能令,人氣厥逆而上行,氣逆於脉, 故滿脉,精脫於中,故去形○陰陽應象大論有上四句見陰陽類一。

(愚醫治之,不知補寫,不知病情,精脉日脫,邪氣迺并,此治之二過也)。

不明虛實,故不知補寫,不察所因,故不知病情,以致陰陽敗竭,故精華口脫, 陽脫者邪并於陰,陰脫者邪并於陽,故曰邪氣迺并,此愚醫之所誤,過之二也。

(○善為脉者,必以此類畜恒,從容知之,為工而不知道,此診之不足貴, 此治之三過也)。 比類比別例類也奇恒異常也,從容,古經篇名,蓋法在安詳靜察也,凡善診者, 必比類相求故能因陰察陽,因表察裏,因正察邪,因此察彼,是以奇恒異常之脉證, 皆自從容之法而知之矣,易曰,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易曰, 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其即此類之謂歟,工不知此,何診之有, 此過誤之三也,又示從容論曰,脾虛浮似肺,腎小浮似脾,肝急沉散似腎, 此皆工之所時亂也,然從容得之,詳疾病類九。

(○診有三常,必問貴賤,封君敗傷,及欲候王)。

三常即常貴賤,常貧富,常苦樂之義,封君敗傷者追悔巳往,及欲候王者妄想將來, 皆致病為因。

(故貴脫勢,雖不中邪,精神內傷,身必敗亡)。

抑鬱不伸,故精神內傷,迷而不達,不亡不巳也。

(始富後貧,雖不傷邪,皮焦筋屈,痿躄為攣)。

憂愁思慮,則心肺俱傷,氣血俱損,故為是病,○躄,音璧,足不能行也。

(醫不能嚴,不能動神,外為柔弱,亂至失常,病不能移,則醫事不行, 此治之四過也)。 戒不嚴,則無以禁其欲,言不切則無以動其神,又其詞色外為柔弱,而委隨從順, 任其好惡,則未有不亂而至失其常者,如是則病不能移,其於醫也何有, 此過誤之四也。

(○凡診者必知終始,有知餘緒,切脉問名,當合男女)。

必知終始,謂原其始,要其終也,有知餘緒,謂察其本,知其本也, 切其脉必問其名,欲得其素履之詳也,男女有陰陽之殊,脉色有逆順之別, 故必辨男女而察其所合也。

(離絕菀結,憂恐喜怒,五藏空虛,血氣離守,工不能知,何術之語)。

離者失其親愛,絕者斷其所懷,菀謂思慮抑鬱,結謂深情難解,憂則氣沉恐則氣怯, 喜則氣緩,恚則氣逆凡此皆傷其內,故令五藏空虛,血氣離守醫不知,此何術之有, ○菀鬱同。

(嘗富大傷,斬筋絕脉,身體復行,令澤不息)。

大傷,謂甚勞甚苦也,故其筋如斬脉如絕,以耗傷之過也, 雖身體猶能復舊也言而行,然令澤不息矣,澤,精液也,息,生長也。

(故傷敗結,留薄歸陽,膿積寒炅)。

故,舊也,言舊之所傷,有所敗結,血氣留薄不散,則鬱而成熱,歸於陽分, 故膿血蓄積,令人寒炅交作也,○炅,居永切,熱也。

(麤工治之,亟刺陰陽,身體解散,四支轉筋,死日有期)。

麤工不知寒熱為膿積所生,膿積以勞傷所致,乃治以常法,急刺陰陽,奪而又奪, 以致血氣復傷故身體解,四支轉筋,則死日有期,謂非麤工之誤之者耶,○亟, 音棘。

(醫不能明,不問所發,唯言死日,亦為麤工,此治之五過也)。

但知死日,而不知致死者,由於施治之不當,此過誤之五也。

(凡此五者,皆受術不通,人事不明也)。

不通者,不通於理也,物理不通,焉知人事,以上五條,所不可不知也。

(○故聖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陰陽,四時經紀)。

陰陽氣候之變,人身應之以為消長,此天道之不可不知也。

(五藏六府,雌雄表裏,刺灸砭石,毒藥所主)。

藏府有雌雄,經絡有表裏,刺炙石藥各有所宜,此藏象之不可不知也。

(從容人事,以明經道貴賤貧富,各異品理,問年少長,勇怯之理)。

經道,常道也,不從容於人事,則不知常道,焉能知變,人事有不齊,品類有同異, 知之則隨方就圓,因變而施,此人事之不可不知也。

(審於部分,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診必副矣)。

八正八節之正氣也,副,稱也,能察形色於分部,則病之本始可知, 能察邪正於九候,則脉之順逆可據,明斯二者,診也稱矣,此色脉之不可不知也, ○按本篇詳言五過,未明四德,而此四節,一言天道,一言藏象,一言人事, 一脉言色,即四德也,明此四者,醫道全矣,誠缺一不可也。

(治病之道,氣內為寶,循求其理,求之不得,過在表裏)。

氣內者,氣之在內者也,即元氣也,凡治病者,當先求元氣之強弱,元氣既明, 大意見矣,求元氣之病而無所得然,後察其過之在表在裏以治之,斯無誤也, 此下五節,亦皆四德內事,○愚按氣有外氣,天地之六氣也,有內氣, 人身之元氣也,氣失其和則為邪氣,氣得其和則為正氣,亦日真氣佰真氣所在, 其義有三,日上中下,也,上者所受於天,以通呼吸者也,中者生於水穀, 以養榮衛者也,下者氣化於精,藏於命門,以為三焦之根本者也,故上有氣海, 日膻中也,其治在肺,中有水穀氣血之海曰中氣也,其治在脾胃,下有氣海, 曰丹田也,其治在腎,人之所賴,惟此氣耳,氣聚則生,氣散則死, 故帝曰氣內為寶,此誠最重之辭,醫家最切之旨也,即如本篇始未所言, 及終始等篇,皆惓惓以精氣重虛為念,先聖惜人元氣至意,於此可見, 奈何今之醫家.但知見病治病,初不識人根本,凡天下之理, 亦焉有根本受傷而能無敗者,伐絕生機,其誰之咎,所以余之治人,既察其邪, 必觀其正,因而百不失一,存活無笑,故於諸章之注,心存仁愛者,其母忽於是焉, ○又真氣義,見疾病類四。

(守數據治,無失俞理,能行此術,終身不殆)。

此承上文而言表裏陰陽,經絡藏府,皆大其數,不可失也,俞理周身俞穴之理也, 殆,危也。

(不知俞理,五藏菀熱癰發六府)。

菀,積也,不知俞穴之理,妄施刺灸,則五藏菀,熱癰乃發於六府矣, 是亦上文故傷敗結,留薄歸陽之義。

(診病不審是謂失常,謹守此治,與經相明)。

若不詳加審察必失經常中正之道,故欲謹守治法者,在求經旨以相明也, 經即下文上經下經之謂。

(上經下經揆度陰陽,奇恒五中,決以明堂審於終始,可以橫行)。

上經下經,古經名也,病能論日,上經者言氣之通天,下經者言病之變化也,揆度, 切度之也,奇恒,言奇病也,五中,五內也,明堂,面鼻部位也,終靈樞篇也, 凡診病者,能明上經下經之理,以揆度陰陽,能察奇恒,五中之色, 而決於明堂能審脉,候鍼刺之法於終始等篇之義,夫如是則心通一貫,應用不窮, 目牛無全,萬舉萬當,斯則高明無敵於天下,故可橫行矣。

(四失)。

素問微四失論○十九。

(黃帝在明堂,雷公侍坐侍坐,黃帝曰夫子所通書受事眾多矣,試言得, 失之意所以得之所以失之)。 明堂,王者南面以朝諸候,布政令之所,非前篇明堂之謂得失之意音, 言學力功之何如,○夫,音扶。

(雷公對曰,循經受業,皆言十全其時有過失者,願聞其事解也)。

言依經受學,謂巳十全,而用以診治則時有過失,莫知所以,願聞其事之解說也。

(帝曰,子年少,智未及邪,將言以雜合邪)。

智未及,謂計慮之未周周也,言以雜合, 謂巳無定見故雜合眾說而不能獨斷也然則皆言十全者,正以其未全耳,○邪,耶同。

(夫經脉十二,絡脉三百六十五,此皆人之所明知,工之所循用也)。

循,依順也,此言經絡之略,誰不能知,即循經受業之謂耳。

(所以不十全者,精神不專,志音不理,外內相失,故時疑殆)。

既巳循經受業,而猶不能十全者,何也,蓋道統之傳載由經籍,圓通運用, 妙出吾心,使必欲按圖索驥,則後先易轍,未有不失者矣,故精神不能專一者, 以中無主而雜合也,志意不分條理者,以心不明而紛亂也,外內相夫者, 以彼我之神不交,心手之用不應也,故時有疑惑,致乎危殆,孟子曰,梓匠輪輿, 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然則循經受業徒讀父書奚益哉,此過失之解也。

(診不知陰陽逆從之理上治之一失也)。

陰陽逆從理,脉色證治,無不賴之不知此者,惡足言診,此一失也。

(受師不卒,妄作離術謬言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後遺身咎,此治之二失也)。

受師不卒者,學業未精,苟且自是也,妄作離術者,不明正道,假借異端也, 謬言為道,更名自功者,侈口妄譚,巧立名色以欺人也,及有不宜砭石而妄用者, 是不明鍼灸之理,安得免於災咎,此二失也。

(不適貧富貴賤之居,坐之薄厚,形之寒溫,不適飲食之宜不別人之勇怯, 不知此類,足以自亂,不足以自明此治之三失也)。 適察其所便也坐,處也,察貧富貴賤之常,則情志勞佚可知,察處之薄厚, 則奉養豐儉可知,察形之寒溫,則強弱堅脆,受邪微甚可知,察飲食之宜否, 則五味之損益,用藥之寒熱可知,凡此者,使不能比別例類以求其詳, 則未免自亂矣,明者固如是乎,此三失也。

(診病不問其始憂患飲食之失節,起居之過度或傷於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 何病能中,妄言作名為麤所窮,此治之四失也)。 凡診病之道,必先察其致病之因,而後參合以脉,則其陰陽虛實顯然自明, 使不問其始,是不求其本也,又若憂患飲食之失節,內因也,起居之過度,外因也, 或傷於毒,不內外因也,不先察其因而卒持寸口,自謂脉神,無待於問, 亦焉知真假逆從,脉證原有不合,倉卒一診,安能盡中病情,心無定見, 故妄言作名,誤治傷生,損德孰甚,人巳皆為所窮,蓋麤疎不精所致,此四失也。

(是以世人之語者,馳千里之外)。

工之得失,則毀譽之遠聞也。

(不明尺寸之論,診無人事治數之道,從容之葆坐持寸口,診不中五脉,百病所起, 始以自怨,遺師其咎)。 人事治數之道,即前篇貴賤貧富守數據治之謂,從容,周詳也,葆,韜藏也, 知周學富,即從容之葆也,若理數未明而徒持寸口,則五藏之脉,且不能中, 又焉知百病之所起,是以動多過失,乃始知自怨其無術,而歸咎於師傳之未盡, 豈其然哉,語云,學到知羞處,方知藝不精,今之人多有終身不知羞者, 困何如其人也,○葆,音保。

(是故治不能循理,棄術於市,妄治時愈,愚心自得)。

市,多人處也,不能循理,焉能濟人,人不相信,如棄術於市,言見棄於眾,人也, 然亦有妄施治療,偶或一愈,愚者不知為僥倖,而忻然信為心得,則未免以非為是, 而後人踵其害矣。

(嗚呼,窈窈冥冥,熟知其道,道之大者,擬於天地,配於四海)。

窈窈冥冥,道深玄也,熟當作孰,擬於天地,言高厚之無窮,配於四海, 言深廣之難測,見不可以易言也。

(汝不知道之諭,受以明為晦)。

不知道之諭不得其旨也,失其旨則未免因辭害意及因明訓而為晦,此醫家之大戒也, 晦,不明之謂。

(辟療五疫)。

素問遺篇刺法論○二十。

(黃帝曰,余聞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不施救療, 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 五疫,即五運疫癘之氣,詳見運氣類四十一,與此原出同篇,所當互考, 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謂欲禁止其傳染也。

(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避其毒氣,天牝從來,復得其往, 氣出於腦,即不邪干)。 疫癘乃天之邪氣,若吾身正氣內固,則邪不可,天,故不相染也,天牝, 鼻受天之仔,故曰天牝,老子謂之玄牝,是亦此義,氣自空虛而來, 亦欲其自空虛而去,故曰避其毒氣,天牝從來,復得其往也,蓋以氣通於鼻, 鼻連於腦中,流布諸經,令人相染矣,氣出於腦謂嚏,或張鼻泄之,則邪從鼻出, 毒氣可令散也。

(氣出於腦,即先想心如曰)。

日為太陽之氣,應人之心,想心如曰,即所以存吾之氣,壯吾之神, 使邪氣不能犯也。

(欲將入於疫室,先想青氣自肝而出,左行於東,化作林木。)。

心之所至,氣必至焉,故存想之,則神有所注而氣可王矣,左行於東, 化作林水之狀,所以壯肝氣也。

(次想白氣自肝而出,右行於西,化作戈甲)。

所以壯肺氣也。

(次想赤氣自心而出,南行於上,化作焰明)。

所以壯心氣也。

(次想黑氣自腎而出,北行於下,化作水)。

所以壯腎氣也。

(次想黃氣自脾而出,存於中央化作土)。

所以壯脾氣也。

(五氣護身之畢,以想頭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後可入於疫室)。

煌煌,輝燿貌,天行疫癘傳染最速,故當謹避之如此。

(○又一法於春分之日,日未出而吐之)。

舊註曰用遠志去心,以水煎之,飲二盞,吐之不疫。

(○又一法於雨水日後,三浴以藥泄汗)。

謂以祛邪散毒之藥煎湯三浴,以泄其汗也。

(○又一法小金丹方,辰砂二兩,水磨雄黃一兩,葉子雌黃一兩,紫金半兩)。

以金箔同研之,可為細未。

(同入合中,外固了,地一尺築地實,不用爐,不須藥制用火二十斤煆之也, 七日終)。 常令火不斷。

(候冷七日取,次日出合子埋藥地中七日,取出順日研之三日, 煉白沙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望東吸日華氣一口冰水下一九,和氣嚥之, 服十粒無疫干也)。 合子,即磁礶之屬,順日研之,謂左旋也,○按此遺篇之言,乃出後人增附, 法非由古,未足深信,愚有避疫法在陰陽類首章,所當并察。

(類經十二卷終)。

(類經十三卷)。

(張介賓類註)。

(疾病類)。

(病機)。

素至真要大論○一。

(帝日,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

風寒暑濕燥火,天之六氣也,氣之正者為化,氣之邪者為變,故日之化之變也。

(經言盛者,寫之,虛者補之,余錫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 余欲令要道必行,桴鼓相應由援刺雪汗工巧神聖,可得聞乎)。 錫,賜也,十全,無一失也,桴,鼓槌也,由,猶同,援刺雪污,去病如拾也, 又詳義見鍼刺類五十二,難經日,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脉而知之謂之巧, 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又曰以外知之曰聖,以內知之曰神○桴,音孚。

(岐伯日,審察病機,無失氣宜,此之謂也)。

病隨氣動,必察其機,治之得其要,是無失氣宜也,○愚按氣交變,五常政, 至真要等論,皆詳言五運六氣,各有大過不及,而天時民病,變必因之,故有淫勝, 反勝,客勝,主勝之異,蓋氣太過則亢極而實,氣不及則被侮而虛, 此陰陽盛衰自然之理也,本篇隨至真要大論之未,以統言病機故藏氣六,各有所主, 或實或虛,則亦無不隨氣之變而有不同也,朼即如諸風掉眩皆屬於肝矣, 若木勝則四支強直而為掉,風動於上而為眩,脾土受邪,肝之實也, 木衰則血不養筋而為掉,氣虛於上而為眩,金邪乘木,肝之虛也, 又如諸痛痒瘡皆屬於心矣,若火盛則熾熱為癰,心之實也,陽衰則陰勝為疽, 心之虛也,五藏六氣,虛實皆然,故本篇首言盛者寫之,虛者補之,未言有者求之, 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迣者責之,蓋既以氣宜言病機矣,又特以盛虛有無四字, 貫一篇之首尾,以盡其義,此正先聖心傳,精妙所在最為喫緊綱領, 奈何劉完素未之詳審,略其顛未,獨取其中一十九條,演為原或,偏言盛氣實,邪, 且十九條中,凡歸重於火者十之七八,至於不及虛邪,則全不相顧,又曰, 其為治者,但當寫其過甚之氣,以為病本,不可反誤治其兼化也,立言若此, 虛者何堪,故樓氏指其治法之偏,誠非過也,夫病機為入道之門,為跬步之法, 法有未善,而局人心目,初學得之,多致終身不能超脫,習染既久,流弊日深, 所以近代醫家舉動皆河間遺風,其於寫假熱,伐真虛,覆人於反掌間者,比比皆然, 不忍見也,或諱之曰,河間當胡元之世,其風聲氣習,本有不同,因時制宜, 故為是論,即或有之,則世變風移今非比,設欲率由其舊,恐水炭鉤繩,不相符也, 心切憫之,不容不辨。

(帝日,願聞病機何如,岐伯日,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風類不一,故曰諸風掉,搖也,眩,運也,風主動搖,木之化也,故屬於肝, 其虛其實,皆能致此,如發生之紀,其動掉眩巔疾,厥陰之復,筋骨掉眩之類者, 肝之實也,又如陽明司天,掉振鼓慄,筋痿不能久立,燥金之盛,肝受邪也, 太陰之復,頭頂痛重而掉瘛尤甚者,木不制土,濕氣反勝,皆肝之虛也, 故衛氣篇曰,下虛則厥,上虛則眩,亦此之謂,凡實者宜涼宜寫,虛則宜補宜溫, 反而為之,禍不旋踵矣,餘治放此,○掉,提料切。

(諸寒收引,屬於腎)。

收,歛也,引,急也,腎屬水,其化寒,凡陽氣不達則營衛凝聚體拘孿, 皆收引之謂,如太陽之勝為筋肉拘苛血脉凝泣,歲水太過為陰厥,為上下,中寒, 水之實也,歲水不及為足痿清厥,涸流之紀其病癃閉,水之虛也, 水之虛實皆本於腎。

(諸氣膹鬱,皆屬於肺)。

膹,喘急也鬱,否悶也,肺屬金,其化燥,燥金盛則清邪在肺而肺病有餘, 如歲金太過,甚則喘欬逆氣之類是也,金氣衰則火邪勝之,而肺病不足, 如從革之紀其發喘欬之類是也,肺主氣,故諸氣膹鬱者,其虛其實,皆屬於肺, ○膹音憤。

(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脾屬土,其化濕,土氣實則濕邪盛行如歲土太過, 則飲發中滿食減四支不舉之類是也,土氣虛則風木乘之,寒水侮之,如歲木太過, 脾土受邪民病腸鳴腹支滿,卑監之紀,其病留滿否塞,歲水太過, 甚則腹大脛腫之類是也,脾主肌肉,故諸濕腫滿等證,虛實皆屬於脾。

(諸熱瞀瘛,皆屬於火)。

瞀昏悶也,瘛,抽掣也,邪熱傷神則瞀,亢陽傷血則瘛,故皆屬於火,然歲火不及, 則民病兩臂內痛,鬱冒朦昧,歲水太過,則民病身熱煩心,躁悸,渴而妄冒, 此又火之所以有虛實也,○瞀,茂務二音,瘛,音翅。

(諸痛痒瘡,皆屬於心)。

熱甚則瘡痛,熱微則瘡痒,心屬火,其化熱,故瘡瘍皆屬於心也,然赫曦之紀, 其病瘡瘍,心邪盛也,太陽司天,亦發為癰瘍,寒水勝也,火盛則心實, 水勝則心虛,於此可見。

(諸厥固泄,皆屬於下)。

厥,逆也,厥有陰陽二證,陽衰於下則為寒厥,陰衰於下則熱厥,固前後不不通也, 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清濁不化,寒閉也,火盛則水虧,水虧則精液乾涸,熱結也, 泄,二陰不固也,命門火衰則陽虛失禁,寒泄也,命門水衰,則火迫注遺,熱泄也, 下言腎氣,蓋腎居五藏之下,為水火陰陽之宅,開竅於二陰,故諸厥固泄, 皆屬於下。

(諸痿喘嘔皆屬於上)。

痿有筋痿肉痿脉痿骨疫之辨,故曰諸痿凡支體痿弱多在下部,而曰屬於上者, 如痿論云,五藏使人痿者,因肺熱葉焦,發為痿躄也,肺居上焦,故屬於上, 氣急日喘,病在肺也,吐而有物,有聲日嘔,,病在胃口也,逆而不降, 是皆上焦之病。

(諸禁鼓慓,如喪神守,皆屬於火)。

禁,噤也,寒厥咬牙曰噤,鼓,鼓頷也,慓,戰也,几病寒而精神不能主持, 如喪失神守者,皆火之病也,然火有虛實之辨,若表裏熱甚而外生寒慄者, 如陰陽應象大論所謂熱極生寒,重陽必陰也,河間曰,心火熱甚,亢極而戰, 反兼水化制之,故為寒慄者,皆言火之實也,若陰盛陽虛而生寒慓者,如調經論曰, 陽虛畏外寒,刺節真邪論曰,陰勝則為寒,寒則真氣去,去則虛, 虛則寒摶於皮膚之間者,皆言火之虛也,有傷寒將解而為戰汗者,如仲景日, 其人本虛,是以作戰,成無巳日,戰慓者皆陰陽之爭也,傷寒,欲解將汗之時, 正氣內實,邪不能與之爭,則便汗出而不發戰,邪氣欲出其人本虛,邪與正爭, 微者為振,甚者則戰,皆言傷寒之戰汗,必因於虛也,有痎瘧之為寒慄者, 如瘧論曰,瘧之始發也,陽氣并於陰,常是之時,陽虛而陰盛,外無氣, 故先寒慄也,夫瘧氣者并於陽則陽勝,并於陰則陰勝,陰勝則寒,陽勝則熱, 又曰陽并於陰則陰實而陽虛,陽明虛則寒慄鼓頷也,由此觀之可見諸禁鼓慄, 雄皆屬火,但火實者少,火虛者多耳。

(諸痙項強皆屬於濕)。

痙,風強病也,項為足之太陽,濕兼風化而浸寒水之經,濕之極也, 然太陽所至為屈伸不利,太陽之復為腰脽反痛,屈伸不便者, 是又寒水反勝之虛邪矣,○痙,音敬。

(諸逆衝上,皆屬於火)。

火性炎上,故諸逆衝上者皆屬於火,然諸藏諸經,皆有逆氣,則其陰陽虛實, 有不同矣,其在心脾胃者,如脉解篇曰,太陰所謂上走心為噫者, 陰盛而上走於陽明,陽明絡屬心,故曰上走心為噫也,有在肺者,如藏氣法時論曰, 肺苦氣上逆也有在脾者,如經脉篇曰,足太陰厥氣上逆則霍亂也,有在肝者, 如脉要精微論曰,肝脉若摶,令人喘逆也,有在腎者,如脉解篇曰, 少陰所謂嘔欬上氣喘者,陰氣在下,陽氣在上,諸陽氣浮,無所依從也, 又繆刺篇曰,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無故善怒,氣上走賁上也,又示從容論曰, 欬喘煩冤者,是腎氣之二也,又邪氣藏府病形篇曰,腎脉微緩為洞,洞者食不化, 下咽還出也,有在胃者,如宣明五氣篇曰,胃為氣逆為噦也,又陰陽別論曰, 二陽之病發心脾,其傳為息奔也,有在膽胃者,如四時氣篇日,善嘔,嘔有苦, 長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將捕之,邪在膽,逆在胃也,有在小腸者, 曰少腹控睪引腰脊上衝心也,有在大腸者,曰腹中常鳴,氣上衝胸,喘不能久立也, 又繆刺篇曰,邪客於手陽明之絡,令人氣滿胸中喘息也,有在膀胱者, 如經脉別論曰,太陽藏獨至,厥喘虛氣逆,是陰不足陽有餘也,有在衝督者, 如骨空論曰,衝脉為病,逆氣裏急,督脉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 不得前後為衝疝也,凡此者,皆諸逆衝上之病,雖諸衝上皆屬於火, 但陽盛者火之實,陽衰者火之虛,治分補寫,當於此詳察之矣。

(諸脹腹大,皆屬於熱)。

熱氣內盛者,在肺則脹於上,在脾胃則脹於中,在肝腎則脹於下,此以火邪所至, 乃為煩滿,故曰諸脹腹大,皆屬於熱,如歲火太過,民病脇支滿,少陰司天, 肺腹大滿,膨膨而喘欬,少陽司天,身面胕腫,腹滿仰息之類,皆實熱也, 然歲木太過,民病腹大脛腫,歲火不及,民病脇支滿胸腹,大流衍之紀,其病脹, 水鬱之發,善厥逆痞堅腹脹,太陽之勝腹食減,陽明之復為腹脹而泄, 又如五常政大論曰,適寒涼者脹異法方宜論曰,藏寒生滿病,經脉篇曰, 胃中寒則脹滿,是皆言應不足寒有餘也,仲景曰,腹滿不減,減不足言,須當下之, 宜與大承氣湯,言實脹也,腹脹時減復如故,此為寒,當與溫藥,言虛脹也, 東垣曰,大抵寒脹多,熱脹少,豈虛語哉,故治此者,不可以諸脹腹大, 悉認為實熱,而不察其盛衰之義。

(諸躁狂越,皆屬於火)。

躁,煩躁不寧也,狂,狂亂也,越,失常度也,熱盛於外,則支體躁擾,熱盛於內, 則神志躁煩,蓋火入於肺則煩,火入於腎則躁,煩為熱之輕,躁為熱之甚耳, 如少陰之勝,心下熱,嘔逆躁煩,少陽之復,心熱煩躁便數憎風之類, 是皆火盛之躁也,然有所謂陰躁者,如歲水太過,寒氣流行,邪害心火, 民病心熱煩心躁悸,陰厥譫妄之類,陰之勝也,是為陰盛發躁,名曰陰躁, 成無巳曰,雖躁欲坐井中,但欲水不得入口是也,東垣曰,陰躁之極,欲坐井中, 陽巳先亡,醫猶不悟,復指為熱,重以寒藥投之,其死也,何疑焉, 況寒涼之劑入腹,周身之火,得水則升足矣,且凡內熱而躁者,有邪之熱也, 病多屬火,外熱而躁者,無根之火也,病多屬寒,此所熱躁宜寒,陰躁宜熱也, 狂陽病也,宣明五氣篇曰,邪入於陽則狂,難經曰,重陽者狂,如赫曦之紀, 血流狂妄之類,陽狂也,然復有虛狂者,如本神篇曰,肝悲哀動中則傷魂, 魂傷則狂妄不精,肺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狂者意不存人,通天篇日, 陽重脫者陽狂,腹中論曰,石之則陽氣虛,虛則狂, 是又狂之有虛實補寫不可悞用也。

(諸暴強宜,皆屬於風)。

暴猝也,強直,筋病強勁不柔和也,肝主筋,其化風,風氣有餘,如木鬱之發, 善暴僵仆之類,肝邪實也,風氣不足如委和之紀,其動緛戾拘絧之類,奸氣虛也, 此皆肝水本氣之化,故曰屬風,非外來虛風八風之謂,凡諸病風而筋為強急者, 正以風位之下,金氣乘之,燥逐風生,其燥益甚,治宜補陰以制陽,養營以潤燥, 故曰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此最善之法也,設誤認為外感之邪, 而用疎風愈風等劑,則益燥其燥,非惟不能去風,而適所以致風矣。

(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

鼓之如鼓,脹而有聲也,為陽氣所逆,故屬於熱,然師傳篇曰,胃中寒則腹脹, 腸中寒則腸鳴飧泄,口問篇曰,中氣不足腸為之苦鳴,此又皆寒脹之有聲者也。

(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

胕腫,浮腫也,胕腫疼酸者,陽實於外,火在經也,驚駭不寧者,熱乘陰分, 火在藏也,故如少陰少陽司天,怕為瘡瘍胕腫之類,是火之實也, 然伏明之紀其發痛,太陽可天為胕腫身實後癰太陰所至為重胕腫,太陽在泉, 寒復內餘,則腰尻股娙足膝中痛之類,皆以寒濕之勝而為腫為痛,是又火之不足也, 至於驚駭,虛實亦然,如少陰所至為驚駭,君火盛也,若委和之紀其發驚駭, 陽明之復,亦為驚駭,此又以木衰金勝,肝膽受傷,火無生氣,陽虛所致,當知也, ○胕,音附。

(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

諸轉反戾,轉筋拘攣也,水液,小便也,河間曰,熱氣燥爍於筋則攣瘛為痛, 火主燔灼燥動故也,小便渾濁者,天氣熱則水渾濁,寒則清潔, 水體清而火體濁故也,又如清水為湯,則自然濁也,此所謂皆屬於熱, 宜從寒者是也,然其中亦各有虛實之不同者,如傷暑霍亂,而為轉筋之類, 宜用甘涼調和等劑,清其亢烈火者,熱之屬也,如感冒非時風寒,或因暴雨之後, 溫毒中藏而為轉筋霍亂,宜用辛溫等劑,理中氣以逐陰邪者,寒之屬也, 大抵熱勝者必多煩燥焦渴,寒勝者必多厥逆畏寒,故太陽之至為痙, 太陽之復為腰脽反痛,屈伸不便,水鬱之發為大關節不利,是皆陽衰陰勝之病也, 水液之濁,雖為屬火,然思慮傷心,勞倦傷脾,色慾傷腎,三陰虧損者多有是病, 治宜慎起居,節勞慾,陰虛者壯其水,陽虛者益其氣,金水既足,便當自清, 若用寒涼,病必益甚,故玉機真藏論言,冬脉不及則令人少腹滿,小便變, 口問篇曰,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陰陽盛衰,義有如,此又豈可盡以前證為實熱。

(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

水液者,上下所出皆是也,水體清,其氣寒,故凡或吐或利, 水穀不化而澄澈清冷者,皆得寒水之化,如秋冬寒冷,水必澄清也。

(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

河間曰,胃膈熱甚則為嘔火氣炎上之象木,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 不能乎木,則肝水自甚故為酸也,暴注,卒暴注泄也,腸胃熱甚而傳化失常, 火性疾速,故如是也,下迫後重裏急迫痛也,火性急速而能燥物故也, 是皆就熟為言耳,不知此之皆屬於熱者,言之本也,至於陰陽盛衰,則變如水炭, 胡可偏執為論,如舉痛論曰,寒氣客於熱化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 至真要等論曰,太陽司天,民病嘔血善噫,太陽之復心胃生寒,胸中不和, 唾如清水,及為噦噫,太陽之勝,寒入下焦,傳為濡泄之類,是皆寒勝之為病也, 又如歲木太過,民病飧泄腸鳴,反飧痛而吐甚,發生之妃,其病吐利之類, 是皆木邪乘土,脾虛病也,又如歲土不及,民病飧泄霍亂,土鬱之發為嘔吐注下, 太陰所至為霍亂吐下之類,是皆濕熱為邪,脾家主病,有濕多成熟者, 有寒濕同氣者,濕熱宜清,寒濕宜溫,無失氣宜,此之謂也,至於吐酸一證, 在本節則明言屬熱,又如少陽之勝為嘔酸,本亦相火證也,此外別無因寒之說, 惟東垣日,嘔吐酸水者,則則酸水浸其心,其次則吐出酸水, 令上下牙酸濇不能相對,以大辛熱劑,療之必減,酸味者收氣也,西方肺金旺也, 寒水乃金之子,子能令母實,故用大鹹熱之劑瀉其子,以辛熱為之佐以瀉肺之實, 若以河間病機之法,作熱攻之者誤矣,蓋雜病酸心,濁氣不降,欲為中滿, 寒藥豈能治之平,此東垣之說,獨得前中之未發也,又丹溪曰, 或問吞酸素問明以為熱,東垣又以為寒何也,曰素問言熱者,言其本也, 東垣言寒者,言其未也,但東垣不言外得風寒,而作收氣立說, 欲瀉肺金之實不言外得風寒,而作氣立說,欲瀉肺金之實又謂寒藥本可治酸, 而用安胃湯,加減二陳湯,俱犯丁香,且無治熱濕鬱積之法,為未合經意, 余嘗治吞酸,用黃連茱萸各製炒,隨時令迭為佐使,蒼木茯苓為輔, 湯浸蒸餅為小九吞之,仍教以糲食蔬困自養,則病亦安,此又二公之說有不一也, 若以愚見評之,則吞酸雖有寒熱,但屬寒者多,屬熱者少故在東垣則全用溫藥, 在丹溪唯用黃連而亦不免茱萸蒼木之類,,其義可知,蓋凡飲留中焦鬱久成積, 濕多生熱,則木從火化,因而作酸者,酸之熱也,當用丹溪之法,若客寒犯胃, 頃刻成酸,本非鬱熱之謂,明是寒氣,若用清涼,豈其所宜,又若飲食或有失節, 及無故而為吞酸噯腐等證,上以水味為邪,肝乘脾也,脾之不化,火之衰也, 得熱則行,非寒而何,欲不溫中,其可得乎,故余願為東垣之左袒,而特表出之, 欲人飲視此者,不可謂概由乎實熱。

(故大要曰,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 必先五勝,疎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此之謂也)。 上文一十九條,即病機也,機者要也,變也,病變所由出也,凡或有或無, 皆謂之機,有者言其實,無者言其虛,求之者,求有無之本也,譬猶尋物一般, 必得其所,取之則易,如太陰雨化,施於太陽,太陽寒化,施於少陰,少陰熱化, 施於陽明,陽明燥化,施於厥陰,厥陰風化,施於太陰,凡淫勝在我者,我之實也, 實者真邪也反勝在彼者,我之虛也,虛者假邪也,此六氣之虛實,即所謂有無也, 然天地運氣,雖分五六,而陰陽之用,水火而巳,故陽勝則陰病,陰勝則陽病, 寫其盛氣,責其有也,培其衰氣,責其無也,求得所本而殖探其頤,則排難解紛, 如拾芥也,設不明逆順盈虛道,立言之意,而鑿執不移,所謂面東者不見西墻, 面南者不覩北方,察一曲者不可與言化,察一時者不可與言大,未免實實虛虛, 遺中害矣,故余於本篇,但引經釋經,冀以明夫大義耳,非謂病機之變,止於是也, 夫規矩準繩,匠氏之法,一隅三反,巧則在人,知此義者,惟王太僕乎, 究其所註最妙,而人多忽者何也,余深佩之,謹附於後,○王氏曰,深乎聖人之言, 理宜然也,有無求之,虛盛責之,言悉由也,夫如大寒而甚,熱之不熱,是無火也, 當助其心,又如大熱而甚,寒之不寒,是無水也,熱動復止,倏忽往來,時動時止, 是無水也,當助其腎,內格嘔逆,食不得入,是有火也,病嘔而吐,食入反出, 是無火也,暴速注下,食不及化,是無水也,溏泄而久,止發無恒,是無水也, 故心盛則生熱,腎盛則生寒,腎虛則寒動於中,心虛則熱收於,內又熱不得寒, 是無水也,寒不得熱,是無火也,夫寒之責其無水,熱之不熱,責其無火,熱之不, 久摃心之虛,寒之不久,責腎之少,有者寫之,無者補之,虛者補之,盛者寫之, 適其中外,疎其壅塞,令上下無礙,氣血通調,則寒熱自和,陰陽調達矣, 是以方有治熱以寒,寒之而火食不入,攻寒以熱,熱之而昏躁以生,此則氣不疎通, 壅而為是也,紀於水火,餘氣可知,故曰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 虛者責之,令氣通調,妙之道也,五勝,謂五行更勝也,先以五行寒暑溫涼濕, 酸鹹甘辛苦,相勝為法也。

(百病始生邪分三部)。

靈樞百病始生篇伓全○二。

(黃帝問於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清濕喜怒, 喜怒不節則傷藏,風兩則傷上清濕則,傷下,三部之氣所傷異類,願聞其會, 岐伯曰,三部之氣各不同,或起於陰,或起於陽。請言其方,喜怒不節則傷藏, 藏傷則病起於陰也,清濕襲虛則病起於下,風雨襲虛,則病起於上,是謂三部, 至於其淫泆,不可勝數)。 百病始生無非外感內傷,而復有上中下之分也,喜怒不節,五志病也,內傷於藏, 故起於陰,清濕襲虛,陰邪之在表也,故起於下,風兩襲虛,陽邪之在表也, 故起於上,受病之始,只此二部至其浸淫流泆,則變有石可勝數矣,○泆,音逸。

(黃帝日,余固不能數,故問先師,願卒聞其道)。

先師,先進之稱也。

(岐伯曰,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 故邪不能獨傷人,此必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兩實相逢, 眾人肉堅,其中於虛邪也,因於天時與其身形,參以虐實,大病乃成,氣有定舍, 因處為名,上下中外,分為三員)。 從衝後來者為虛風,傷人者也,從所居之鄉來者為實風,主生長養萬物者也, 若人氣不虛,雖遇虛風,不能傷人,故必以身之虛而逢天之虛,兩虛相得, 乃客其形也,若天有實風,人有實氣,兩實相逢而眾人肉堅,邪不能入矣,三員, 如下文虛邪之中人,病因表也,積聚之巳成,病因內也,情慾之傷藏,病在陰也, 即內外三部之謂,虛風義詳運氣類三十五六。

(○是故虛邪之中人也,始於皮膚,皮膚緩則腠理開,開則邪從毛髮入,入則抵深, 深則毛髮立,毛髮立則淅然,故皮膚痛)。 此下言陽邪傳舍之次也,邪之中人,必由表入裏,始於皮膚,表虛則皮膚緩, 故邪得乘之,邪在表則毛髮豎立,因而淅然,寒邪傷衛則血氣凝滯,故皮膚為痛, 凡寒邪所襲之處,必多酸痛,察係何經,則在陰在陽,或深或淺,從可知矣, 診表證者,當先乎此也,○此下百病始生之義,與皮部論大同,詳經絡類三十一。

(留而不去,則傳舍於絡脉,在絡之時,痛於肌肉,其痛之時息,大經乃代)。

邪在皮毛,當治於外,留而不去,其入漸深,則傳舍於絡脉,絡淺於經, 故痛於肌肉之間,若肌肉之痛時漸止息,是邪將去絡而深,大經代受之矣。

(留而不去,傳舍於經,在經之時,洒淅喜驚)。

絡浮而淺,經隱而深,邪氣自絡入經,猶為在表,故洒淅惡寒,然經氣連藏, 故又喜驚也。

(留而不去,傳舍於輸,在輸之時,六經不通,四肢則肢節痛,腰脊乃強)。

凡諸輸穴,皆經氣聚會之處,其所留止,必在關節谿谷之間,故邪氣自經傳舍於輸, 則六經之不通,而肢節腰脊,為痛為強也。

(留而不去,傳舍於伏衝之脉,在伏衝之時,體重身痛)。

伏衝之脉,即衝脉之在脊者,以其最深,故曰伏衝,歲露篇曰, 入脊內注於伏衝之脉是也,詳尺類後四十九,邪自輕輸,留而不去,深人於此, 故為體重身痛等病。

(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在腸胃之時,賁嚮腹脹,多寒則腸鳴飧泄食不化, 多熱則溏出麋)。 邪氣自經入藏,則傳舍於腸胃而為奔嚮腹脹之病,寒則澄澈清冷,水穀不分, 故為腸鳴飧泄食灴化,熱則濁垢下注,故為溏為麋,以麋穢如泥也。

(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之間,留著於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積)。

腸胃之外,募原之間,謂皮裏膜外也,是皆隱蔽曲折之所,氣血不易流通, 若邪氣留著於中,刖止息成積,如瘧痞之屬也,○募,音暮。

(○或著孫脉或著絡脉,或著經脉,或著輸脉,或著於伏衝之脉,或著於膂筋, 或著於腸胃之募原,上連於緩筋,邪氣淫泆,不可勝論)。 此下言邪氣所著,淫泆之變也,膂筋詳下文,募原,如手太陰中府為募, 太淵為原之類也,緩筋支別之柔筋也,邪之所著則留而為病,無處不到, 故淫泆不可勝數,○膂,音呂,泆,音逸。

(黃帝曰,願盡聞其所由然,岐伯曰,其著孫絡之脉而成積者, 其積而止之故往來移行腸胃之間,水湊滲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則脹滿,雷引, 故時切痛)。 凡絡脉之細小者,皆孫絡也,句拘也,邪者孫絡成積者,其積能往來上下, 蓋精在大腸小腸之絡,皆屬手經,其絡浮而淺,緩而若有水則湊滲注灌,渥渥有洱, 若有寒則為脹痛,○句,音垢,,音嗔。

(其著於陽明之經,則挾齊而居飽食則益大,饑則益小)。

足陽明經挾臍下行,故其為積則挾臍而居也,陽明屬胃,受水穀之氣, 故飽則大饑則小。

(其著於緩筋也,似陽明之積,飽食則痛,饑則安)。

緩筋在肌肉之間,故似陽明之積,飽則肉壅故痛,饑則氣退故安。

(其著於腸胃之募原也,痛而外連於緩筋,飽食則,安,饑則痛)。

腸胃募原痛連緩,飽則內充外舒,故巿,饑則反是故痛。

(其著於伏衝之脉者,揣之應手而動,發手則熱氣下於伏衝之脉者,揣之應手而動, 發手則熱氣下於兩股,如湯沃之狀)。 伏衝,義如前,其上行者循背裏,絡於督脉,其下行者注少陰之大絡,出於氣街, 循陰股內廉入膕中,故揣按於股則應手而動,若起其手則熱氣下行於兩股間, 此邪著伏衝之驗也,○沃,音屋。

(其著於膂筋在,腸後者,饑則積見,飽則積不見,按之不得)。

膂,呂同,脊骨也,脊內之筋曰膂筋,故在腸胃之後,饑則腸空故積可見, 飽則腸滿蔽之,故積不可見,按之亦不可得也其著於輸之脉者,閉塞不通, 津液不下,孔竅乾壅。輸脉者,所以通血氣,若閉塞不通,則津液乾壅如此。

(此邪氣之從外入內從上下也)。

此總結上文邪氣之起於陽者,必自而,內從上而下也。

(○黃帝曰,積之始生,至其巳成奈何,岐伯曰,積之始生,得寒乃生, 厥乃成積也)。

此下言積之所戉成也。

(黃帝曰,其成積奈何,岐伯曰,厥氣生足悗悗生脛寒則血脉凝濇, 血脉凝濇則寒氣上入於腸胃,入於腸胃則脹,脹則腸外之汁沬,迫聚不得散, 日以作積)。 此言寒氣下逆之成積者也,厥氣,逆氣也,寒逆於下,故生足悗, 謂肢節痛滯不便利也,由脛寒而血氣凝濇,則寒氣自下而上,漸入腸胃, 腸胃寒則陽氣不化,故為脉脹,而腸外汁沬方聚不散,則日以成積矣,○悗, 羔本切,脛,形敬二切。

(卒然多食飲則腸滿,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脉傷,陽絡傷則血外溢, 血外溢則脉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腸田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 腸外有寒汁沬與血相摶,則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積成矣)。 此言食飲起居失節之成積者也,卒然多食飲,謂食不從緩,多而暴也, 腸胃運化不及,則汁溢膜外,與血相摶,及成食積,如嬰童痞疾之類是也, 又或起居用力過度,致傷陰陽之絡以動其血,瘀血得寒,汁沬相聚於腸外, 乃成血積,此必縱肆口腹,及舉動不慎有者多有之。

(卒然外中於寒若內傷於憂怒,則氣上逆,氣上逆則六輸不通溫氣不行, 凝血蘊裏此不散,津液濇滲,著而不去,而積皆成矣)。 此言情志內傷,而挾寒成積者也,寒邪既中於外,憂怒復傷其內, 氣因寒逆則六經之輸不通,煖氣不行,則陰血凝聚,血因氣逆而成積, 此竹情性乖戾者多有之也。

(○黃帝曰,其生於陰者奈何)。

此言情慾傷藏,病起於陰也。

(岐伯曰,憂思傷心,重寒傷肺,忿怒傷肝,醉以入房,汗出當風傷脾,用力過度, 若入房出浴則傷腎)。 傷心者病在陽,傷肺者病在氣,傷肝者病在血,傷脾者病在營衛,傷腎者病在真陰, 凡傷藏者,皆病生於陰也,此節與下篇邪氣藏府病形論者大同。

(此內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

總結上文也。

(黃帝曰,善,治之奈何,岐伯荅曰,察其所痛,以知其應,有餘不足,當補則補, 當寫則寫,母逆天時,是謂至治)。 此總言內外三部之治法也,察其所痛之處,則陰陽表裏,病應可知, 虛補實寫母逆天時,如春氣在肝,及月郭空滿之類皆是也。

(邪之中人陰陽有異)。

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篇○三。

(黃帝問於岐伯曰,邪氣之中人也奈何,岐伯荅曰,邪氣之中人高也)。

風寒中人,下先受之也。

(黃帝曰,高下有度乎,岐伯曰,身半巳上丈,邪中之也,身半巳下者, 濕中之也)。 陽受風氣陰受濕氣也。

(故曰,邪之,中人也無有常,中於陰刖溜於府,中於陽則溜於經)。

詳如下文

(黃帝曰,陰之與陽也異名同類,上下相會,經絡之相貫如環無端,邪之中人,或, 中於陰,或,中於陽,上下左右,無有恒常,其何故也)。

經脉相貫合一,本同類也,然上下左右部位各有所屬,則陰陽之各異矣。

(岐伯曰,諸陽之會,皆在於面,中人也方乘虛時,及新用力,若飲食汗出, 腠理開而,中於邪,中於面則下陽明,中於項則下太陽,中於頰則下少陽)。 此言邪之中於陽經也,手足六陽,俱會於頭面,故為諸陽之會,凡足之三陽, 從頭走足,故中於面,則自胸腹下行於陽明經也,中於項, 則自脊背下行於太陽經也,中於頰,則自脇肋下行於少陽經也,脉偏周身者, 惟足六經耳故但言也。

(其,中於膺背兩脇,亦中其經)。

膺在前,陽明經也,背在後,太陽經也,兩脇在側,少陽經也,中此三陽經, 經與上同。

(○黃帝曰,其,中於陰奈何,岐伯荅曰,中於陰者常從臂胻始,夫臂與胻, 其陰皮薄,其肉淖澤,故俱受於風,獨傷其陰)。 此言邪之中於陰經也,胻,足脛也,淖澤,柔潤也,臂胻貐內廉日陰, 手足三陰之所行也,其皮薄,其肉柔,故邪中於此,則傷其陰經,○胻,音,杭, 又形敬切,淖,音鬧。

(黃帝曰,此故傷其藏乎,岐伯荅日,身之,中於風也,不必動藏, 故邪入於陰前則其,藏氣實,邪入而不能客,故還之於府,故中陽則溜於經, 中陰則溜於府)。 邪中陰經,當內連內連五藏,因問故傷其藏也,然邪入於陰而藏固者,邪不能客, 未必動藏,則還之於府,仍在表也,故邪中陽者溜於三陽之經, 邪中陰者溜於三陰之府,如心之及小腸,脾之及胃,肝之及膽,包絡之及三焦, 腎之及膀胱,此以邪中三陰,亦有表證,明者所當察也,○溜,力救切。

(○黃帝曰,邪之,中人,藏奈何,岐伯曰,愁憂恐懼則傷心,形寒寒飲傷腩, 以其兩寒相感,中外皆傷,故氣逆而上行)。 此下言邪之中於五藏也,然必其內有所傷,而後外邪得以入之,心藏神, 憂愁恐懼則神怯,故傷心也,肺合皮毛,其藏畏寒,形寒飲冷,故傷肺也, 若內有所傷,而外復有感,則中外皆傷,故氣逆而上行,在則寒熱疼痛, 在裏則為喘欬嘔噦等病,○本病論曰,憂愁思慮即傷心,飲食勞倦即傷脾, 人坐濕地,強力入水即傷腎,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即傷肝,詳運氣類四十四。

(有所墮墜惡血留內,若有所大怒,氣上而不下,積於脇下則傷肝)。

肝藏血其志為怒,其經行脇下也。

(有所擊仆,若醉入房,汗出當風則傷脾)。

脾主肌肉,飲食擊仆者傷其肌肉,醉後入君房,汗出當風者,因於, 酒食故所傷皆在脾。

(有所用力舉重,若入房過度,汗出浴水則傷腎)。

腎主精與骨,用力舉重則傷骨,入房過度則傷精,汗出浴水,則水邪犯其本藏, 故所傷在腎。

(黃帝曰,五藏之,中風奈何,岐伯曰,陰陽俱感邪乃得往,黃帝曰善哉)。

此承上文而言五藏之中風者,必由中外俱感,而後邪乃得往,往言進也。

(○黃帝曰,邪之中人,其病形何如岐伯曰,虛邪之中,身也,灑淅動形, 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見於色,不知於身,若有若無若亡若有形無形,莫知其情, 黃帝曰善哉)。 此節與官能篇大同,詳鍼刺類十,又八正神明論詳言虛邪正邪之義,見鍼刺十三。

(邪變無窮)。

靈樞刺節真邪論○四。

(黃帝曰,有一脉生數十病者,或痛或癰,或熱或寒,或痒或痺不仁,變化無窮, 其何也,岐伯曰,此皆邪氣之所生也)。 一脉,猶言一經也,邪氣即下文之虛風也,虛邪賊風,善行數變, 故其為病則變化無窮。

(黃帝曰,余聞氣者有真氣有正氣有邪氣,何謂真氣,岐伯曰,真氣者, 所受於天與穀氣并而充身也)。 真氣,即元氣也氣在天者,受於鼻而喉主之,在水穀者,入於口而咽主之, 然鍾於未生之初者,曰先天之氣,成於巳生之後者,日後天之氣,氣在陽分即陽氣, 在陰即陰氣,在表曰衛氣,在裏曰營氣,在脾曰充氣,在胃日胃氣,在上焦曰宗氣, 在中焦曰中氣,在下焦曰元陰元陽之氣,皆無非其別名耳。

(正氣者,正風,也,從一方來,非實風,文非虛風也)。

從一方來,謂太一所居之方也,風得時之正者是為正風,然正風實風,本同一方, 而此曰非實風實風者,以正風之來徐而和,故又曰正氣,實風之來暴而烈, 故與虛風對言也,按歲露論曰,諸所謂風者,皆發屋折樹木揚沙石, 此虛風實風之謂也,詳運氣類三十五六。

(邪氣者,虛風之賊傷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

從衝後來者為虛風其中人也甚,故深入不能自去。

(正風者其中人也淺,合而自去,其氣來柔弱,不能勝真氣,故自去)。

合而自去謂邪與正合而正勝之,故自去也。

(虛邪之中人也,洒淅動形,起毫毛而發腠理,其入深,內摶於骨則為骨痺, 摶於筋則為筋攣,摶於脉中則為血閉,不通則為癰,摶於肉與衛氣相摶, 陽勝者則為熱,陰勝者則為寒,寒則真氣去,去則虛,虛則寒摶於皮膚之間)。 洒淅,寒慓也,邪之中人,變不可測,故無分皮肉筋骨,著則為病也, 若與衛氣相摶,陽勝則熱,陰勝則寒,皆邪氣也,何獨曰寒則真氣去,去則虛, 蓋氣屬陽,人以氣為主,寒勝則陽虛,所重在氣也,陽氣既虛, 則陰寒摶聚於皮膚之間矣。

(其氣外發,腠理開,毫毛搖,氣往來行則為痒,是謂不仁)。

(虛邪偏容於身半,其入深,內居榮衛,榮衛稍衰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為偏枯, 其邪氣淺者脉偏痛)。 虛邪若中於半身,其入深而重者則營衛衰,真氣去,戶發為偏枯,若邪之淺者, 亦當為半身偏痛也。

(虛邪之入於身也,深寒與熱相摶,久留而內著,寒勝其熱則骨疼肉枯, 熱勝其寒則爛肉腐肌為膿,內傷骨,內傷為骨蝕)。 邪中於外者必寒,氣畜於內者必熱,寒邪深入與熱相摶,久留不去,必內有所著, 故寒勝則傷陽而為痛為枯,熱勝則傷陰而為膿為腐,其最深者內傷於骨, 是為骨蝕謂侵蝕及骨也,○蝕,音食。

(有所疾前筋,筋屈不得伸,邪氣居其間而不反,發為筋溜)。

有所疾前筋,謂疾有始於筋也,筋之初著於邪,則筋屈不得伸,若久居其間而不退, 則發為筋溜,筋溜者,有所流注而結聚於筋也,胃贅瘤之屬,下放此,○溜, 力救切。

(有所結氣歸之,衛氣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為腸溜)。

邪有所結氣必歸之,故致衛氣失常,留而不反則搐積於中,流注於腸胃之間, 乃結為腸溜,○衛氣失常為病,詳鍼刺類二十六。

(久者數歲戶成,以手按之柔,巳有所結,氣歸之,津液留之,邪氣,中之, 凝結日以易甚,連以聚居為昔瘤)。 其有久者必數歲而後成也,然其始也,按之雖柔,或卜或下,巳有所結,及其久也, 氣漸歸之,津液留之,復中邪氣,則易於日甚,乃結為昔瘤,昔瘤者, 非一朝夕之謂○瘤音溜。

(以手按之堅,有所結,深,中骨,氣因於骨,骨與氣并,日以益大,則為骨疸)。

又有按之而堅者,其深中骨,是氣因於骨而然,骨與氣并,其結日大, 名為附骨疸也。

(有所結,中於肉,宗氣歸之,邪留而不去,有熱則化而為膿,無熱則為肉疸)。

又有結於肉中者,則宗氣歸之,宗,大也,以陽明之氣為言, 邪留為熱則潰腐肌肉故為膿,無熱則結為粉漿之屬,聚而不散,是為肉疸。

(凡此數氣者,其發無常處,而有常名也)。

雖有常名而發無常處,無常處則形證亦無常矣,此所以變化無常也。

(生氣邪氣皆本於陰陽)。

素問生氣通天論全○五。

(黃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 其氣九州九竅,五藏十二節,皆通於天氣)。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生生不息,天之德也,凡自古之有生者, 皆通天元之氣以為生也,天元者,陰陽而巳,故陰陽為有生之本,如至大為六合, 則上下四方也,至廣為九州,則異兗青徐揚荊梁雍豫也,人之外有九竅, 陽竅七陰竅二也,五藏,心肺肝脾腎也,天有四時十二節,氣候之所行也, 人有四肢十一經,營衛之所通也,凡物之形而外者,為儀象之流行, 藏而內者為精神之升降,幽明動靜,孰匪由天,故曰皆通於天氣。

(其生五,其氣三,數犯此者,則邪氣傷人,上壽命之本也)。

人生雖本乎陰陽,而稟分五行,其生五也,陰陽衰盛少太有三,其氣三也, 有五有三,則生克強弱,變出其問矣,其和則為正氣而生物, 犯其變則為邪氣而傷物,其生其死,皆此三五耳,故為壽命之本, ○上二節大義與六節藏象論同,詳運氣類第一章,所當互考。

(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

天色深玄,故曰蒼天,天氣者,陽氣也,蒼天之氣,清淨光明者也,藏德不止, 故不下也,人能法天道之清淨,則志意治而不亂,陽氣固而不衰,弗失天和, 長有天命矣,○按上文云生之本,本於陰陽,而自此以下,凡專言陽氣者七何也, 蓋生氣通天,以陽為本,陽氣既固,陰必從之,故聖人諄諄於此, 其示人之深意可知矣。

(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

陽氣固者,其天全也,天全則神全,雖有賊風邪氣,不能犯之,蓋在乎因時之序, 如四氣調神之謂是也。

(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

傳,受也服,佩也,惟聖人者能得天之精神,服天之元氣,所以與天為一, 而神明可與天通矣。

(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

九竅通於內,肌肉衛於外,其行其固,皆陽氣為之主也,失之則失其清陽之化, 故九竅肌肉,皆為閉壅矣,人之衛氣,本於天之陽氣,陽虛則衛虛,衛氣散解, 則天真失守,故本篇所重者特在衛氣,正所以重陽氣也。

(此謂自傷,氣之削也)。

真陽受傷,元氣如削,非由天降,自作之耳。

(○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此發明陽氣之本也,日不明則天為陰晦,陽不固則人為天折,皆陽氣之失所也。

(故天運當以日光明)。

天不自明,明月在日月體本黑,得日乃明,此天運必以日光明也,日即陽也, 陽即明也,陽之所在,明必隨之,明之所及,陽之至耳,陽明一體,本無二也, 然陽在午則為晝,而日麗中天,著有象之神明,離之陽在外也,陽在子則為夜, 而火伏水中,化無形之元氣,坎之陽在內也,如天元紀大論曰,君火以明, 正此明也,相火以位,亦此位也,蓋明而在上則為君火,伏明而在下則為相火, 曰君曰相,無非陽之所在耳,然則天之陽氣,惟日為本,天無此日,則晝夜無分, 四時失序,萬物不彰矣,其在於人,刖自表自裏,自上自下,亦惟此仔而巳, 人而無陽,猶天之無日,欲保天年,其可得乎,內經一百六十二篇天人大義, 此其最要者也,不可不詳察之,○君火以明詳義,見運氣類三。

(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

清陽為天,包覆萬物,故因於上而衛於外,人之衛風,亦猶是也,苟不知重, 則邪從而入,故禁服篇曰,審察衛氣為百病母。

(因於寒,欲如運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

此下言陽氣不固者,四時之邪,皆得以傷之也,運樞如天樞之獨運於中也,如驚, 謂舉動卒暴,不慎重也,凡因於寒者得冬之氣,冬宜閉藏, 當使精神常運於中而身無舉動,若起居不節,則神氣外浮,無復中存,邪乃易入矣, 脉要精微論曰,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四氣調神論日,冬三月此謂閉藏, 水冰地,坼,無擾乎陽,又曰,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皆此謂也。

(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

暑有陰陽二證,陽證因於中熱,陰證因於中寒,但感在夏至之後者皆謂之暑耳, 按熱論篇曰,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 義可知也,此節所言,言暑之陽者也,故為汗出煩躁,為喘,為大聲呼喝, 若其靜者亦不免於多言,蓋邪熱傷陰,精神內亂,故言無倫次也。

(體若燔炭,汗出而散)。

此言暑之陰者也,故體熱若燔炭,必須汗出,邪乃得散,如熱病篇日,暑當與汗, 皆出勿止,此之謂也,但感而即病,則傷寒也,若不即病至秋而發, 則如陰陽應象大論曰夏傷於暑,秋必痎瘧,金匱真言論曰,夏暑汗不出者, 秋成風虛,皆由此耳,○愚按絜古曰,靜而得之為,中暑動而得之為中熱, 中暑者陰證,中熱者陽證,東垣曰,避暑熱於深堂大夏得之者,名曰,中暑, 其病必頭痛惡寒,身形拘急,肢節疼痛而煩心,肌膚火熱無汗, 上為房室之陰寒所遏,使周身陽氣不得伸越也,若行人或農夫於日中勞役得之者, 名曰中熱,其病必苦頭發躁熱惡熱,捫之肌膚大熱,必大渴引飲,汗大泄, 無氣以動,乃為天熱外傷肺氣也,觀此二證,一中於熱,一中於寒,皆謂之暑, 但治寒宜散,必汗出而解,治熱宜涼必熱清而愈,然夏月浮陽在外,伏陰在內, 若人以飲食情慾傷其內,或冒暑貪涼勞役過度傷其外,及元氣素虛之輩,最易患此, 如刺志論曰,氣虛身熱,得之傷暑者是也,治此者又當以調補元氣為主, 然後察其寒熱而佐以解暑之劑,若困為陰寒所中,則附子薑桂,先哲每多用之, 不可因炎熱布外,而忽舍時從證之良去也。

(因於濕,首如裏,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長,緛短為拘,弛長為痿)。

濕土用事,雖屬長夏之氣,然土王四季,則感發無時,但濕之中人, 有內外上下之辨,濕傷外者,雨霧陰濕之屬也,濕傷內者,酒漿乳酪之屬也, 濕在上則首如裏,謂若以物蒙裏然者,凡人行瘴霧之中,及酒多之後,覺脹壅頭面, 即其狀也,濕熱,濕鬱成熱也,欀退也,濕熱不退而下及肢體, 大筋受之則血傷故為緛短,小筋受之則柔弱,故為弛長,緛短故拘攣不伸, 弛長故痿弱無力,○攘,如羊切,緛,音軟,縮也,弛,音矢,廢弛也。

(因於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

因於氣者,凡衛營氣藏府之氣,皆氣也,一有不調,均能致疾,四維,四支也, 相代,更迭而病也因氣為腫,氣道不行也,四支為諸陽之本,胃氣所在, 病甚而至於四維相代,即上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解散之謂, 其為氣之竭也可知。

(○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於夏,使人煎厥)。

此下言起居不節,致傷陽氣也,辟,病也,人以陽氣為生,惟恐散失,若煩勞過度, 則形氣施張於外,精神竭絕於中,陽擾陰虧,不勝炎熱,故瘸積至夏,日以益甚, 令人五心煩熱,如煎如熬,孤陽外浮,真陰內奪,你氣而厥,故名煎厥, ○脉解篇曰,陽氣不得出,肝氣當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丈名曰煎厥, 詳本類後十一○辟,音壁。

(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潰潰乎若壞都,汨汨乎不可止)。

目盲耳閉,九竅癈也,潰潰,壞貌,都,城郭之謂,汨汨,逝而不返也,陰以陽虧, 精因氣竭,精神日銷,漸至衰敗,真潰潰乎若都邑之壞,汨汨乎其去不可綰也, ○汨音骨。

(○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

此下言怒氣傷肝,及汗濕肥甘,風寒之類,皆足以傷陽氣也,人之陽氣,惟貴充和, 若大怒傷肝,則氣血皆逆,甚至形氣俱絕,則經脉不通,故血逆妄行,菀積於上焦, 也,相迫日薄,氣逆日厥,氣血俱亂,故為薄厥,舉痛論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 邪氣藏府病形篇曰,有所大怒,氣上而不下,積於脇下則傷肝皆此謂也,○菀, 音鬱。

(有傷於筋,縱其若不容)。

怒傷形氣,必及於筋,肝主筋也,筋傷則縱緩不收,手足無措,其若不能容者。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沮,傷也,壞也,有病偏汗者,或左或右,浸潤不止,氣血有所偏沮, 久之則衛氣不固於外,營氣失守於中,故當為半身不隨偏枯之患,○沮,將魚切。

(汗出見濕,乃生痤疿。)。

汗方出則玄府開,若見濕氣,必留膚腠,甚者為痤,微者為疿,痤,小癤也,疿, 暑疹也,○痤,才何切,疿,音沸。

(高梁之變,足生大丁,受如持虛)。

高梁,即膏梁,肥甘也,足,多也,厚味,太過,蓄為內熱,其變多生大疔, 熱侵陽分,感發最易,如持空虛之器以受物,故日受如持虛。

(勞汗當風,寒薄為皶鬱乃痤)。

形勞汗出,坐臥當風,寒氣薄之,液凝為皶,即粉刺也,若鬱而稍大,乃成小癤, 是名曰痤,凡若此者,皆陽氣不固之使然,○皶,支加切,中原雅音云酒皶鼻。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

此下言陽氣之運用,若有不固,則為儇為瘻,為畏為驚,為癰為瘧為隔等證也, 神之靈通變化,陽氣之精明也,筋之運動便利,陽氣之柔和也,故精則養神, 柔則養筋,陽氣去則神明亂,筋骨廢,為病為危,如下文矣。

(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

開謂皮腠發泄,闔謂玄府閉封,皆衛氣之主也,若衛氣失所,則當開不開, 當閉不閉,不得其宜,為寒所襲,結於筋絡之間,緛急不伸,則形為僂俯矣, 經筋篇曰,陽急則反折,陰急則悗不伸,即此之謂,○僂,音呂。

(陷脉為瘻留連肉腠)。

陷脉,寒氣自筋絡而陷入脉中也,瘻,鼠瘻之屬,邪結不散,則留連肉腠, 曼延日甚矣,○瘻,音陋,又音閭,痀瘻也。

(俞氣化薄,傳為善畏,及為驚駭)。

寒氣自脉漸深,流於經俞,氣化內薄刖侵柔藏府,故傳為死畏,為驚駭, 以陽氣受傷於內也,○俞,音魚。

(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

邪氣陷脉,則營氣不從,營行脉中也,不從則不順,故逆於肉,理聚為癰腫也。

(魄汗未盡形弱而氣爍,穴俞以閉,發為風瘧)。

魄,陰也,汗由陰液,故曰魄汗,汗出未止,衛氣末固,其時形氣正在消弱, 而風寒薄之,俞穴隨閉,邪氣留止,鬱而為瘧,以所病在風,故名風瘧, 金匱真言論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亦言俞穴之閉也,其義即此。

(故風者,百病之始也,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 此因時之序也)。 凡邪,傷衛氣,如上文寒暑濕氣風者,莫不緣風氣以入,故風為百病之始, 然衛氣者,陽氣也,人惟清靜無過勞擾,則腠理閉而陽氣固,雖有大風苛毒, 弗之能害也,所謂清靜者無他在因四時之氣序耳,如四氣調神論曰,應春氣以養生, 應夏氣以養長,應秋氣以養收,應冬氣以養藏,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 順其自然,是得四時清靜之道,○又風為百病之始,義詳鍼刺類三十六。

(故病久則傳化,上下不并良醫弗為)。

并,陰陽交通也,病始因風,久必傳化,及至上下不并,則陰陽相離, 水火不相濟矣,雖有良醫,弗可為也。

(故陽畜積病死,而陽氣當隔,隔者當寫,不亟正治,麤乃敗之)。

若邪畜陽分,積而不行,陽亢無陰,其病當死,蓋即上下不并之謂也,何以驗之, 隔寒不通,則其證耳,當寫不篇正以麤工悞之,故致敗亡,陰陽別論曰,剛與剛, 陽氣破散,陰氣乃消亡,淖則剛柔不和,經氣乃絕,亦此之謂。

(○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 氣門乃閉)。 此下言陽氣之盛衰,由於日之升降,正以明上文若天與日之義也,一日而主外, 晝則陽氣在外也,平旦人氣生,以日初升也,日中陽氣隍,以日當午也, 日西陽氣虛,以日漸降也,人氣應之,故晝則衛氣行於陽分二十五度, 至日暮則陽氣之門閉,而行於陰分二十五度矣,氣門,玄府也,所以通行營衛之氣, 故日氣門。

(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反此三時,形乃困薄)。

此所以順陽氣也,陽出而出,陽藏而藏,暮時陽氣藏於陰分,故動宜收歛, 以拒虛邪,無擾筋骨,則陽不耗於內,無見霧露,則邪不侵於外,若勞擾不分朝暮, 反此三時,則陽氣失養,形體勞困衰薄矣,上二節言不但因時之序,雖以一日之間, 亦當知所調養如此也。

(○岐伯曰,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

此以下伯因帝專言陽氣,永及於陰,故特明陰氣,亦所當重,謂人有陰陽, 陽雖主外而為衛,所以固氣也,陰則主內而藏精,所以起亟也,陰內陽外, 氣欲和平,不和則病如下文矣,亟,即氣也,觀陰陽應象大論曰,精化為氣, 即此藏精起氣之謂,又本神篇曰,陰虛則無氣,亦其義也, 故此當以氣字為解以見陽能生陰,陰亦能生陽,庶為得理,若諸書釋為數字, 則全無意義,○亟,音氣。

(陰不勝其,陽,則脉流薄疾并乃狂)。

薄,氣相迫也,疾,急數也,并者,陽邪入於陽分,謂重陽也,陰不勝陽則陽邪盛, 故當為陽脉陽證之外見者如此。

(陽不勝其陰,則五藏氣,爭,九竅不通)。

邪在陰分則藏氣不和,故有所爭,上七竅,五官也,下二竅二陰也,九竅之氣, 皆屬於藏,陽不勝陰則陰邪盛,故當為陰病之內見者如此。

(是以聖人陳陰陽,筋脉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

陳陰陽,猶言鋪設得所,不使偏勝也,故於筋脉骨髓,無不和調,氣血皆從, 從則順矣。

(如是則內外調和,邪不能害,耳目聰明,氣立如故)。

耳目聰明以九竅之要者言,神氣之全可知也,人受天地之氣以立命,故曰氣立, 然必陰陽調和而後氣立如故,首節所謂生之本本於陰陽者,正上兩節之謂。

(風客淫氣精乃亡,邪傷肝也)。

此下四節皆失調和之道,所以為筋骨氣血之病也,淫氣者,陰陽之亂氣也, 表不和則風邪客之,風木生火,淫氣化熱,熱則傷陰,精乃消亡,風邪通於肝, 故必先傷肝也,然風為百病之始,故凡病因於外而內連五藏者,皆由乎風也。

(因而飽食,筋脉橫解,腸澼為痔)。

此下三節,皆兼上文風容淫氣而言也,風氣既淫於外,因而飽食,則隨客陽明, 必腸胃橫滿,橫滿則有損傷,故筋脉弛解,病為腸澼為痔,而下痢膿血也,痺論曰, 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此即其類,○澼,音劈,痔,音雉。

(因而大飲則氣逆)。

酒挾風邪,則因辛走肺,故肺布葉舉而氣逆上奔也。

(因而強力,腎氣乃傷,高骨乃壞)。

高骨,腰之高骨也凡因風強力者,其傷在骨,骨傷則腎氣亦傷,腎主骨也, 若強力入房,尤傷精髓,髓者骨之充,骨者髓之府,精髓耗傷,故高骨壞而不為用。

(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

陽為陰之衛,陰為陽之宅,必陽氣閉密於外,無所妄耗,則邪不能害, 而陰氣完固於固於內,此培養陰陽之要,即生氣通天之道也。

(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固而各之,是謂聖度)。

兩陰陽也,不但偏病也,若春無秋,若冬無夏,猶言歲氣乖則生道廢也, 故聖人之法天者,在乎和陰陽而巳。

(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

強,亢也,孤陽獨用,不能固密,則陰氣耗而竭絕矣,痺論曰,陰氣者靜則神藏, 躁則消亡,躁即陽強不密之謂。

(陰平陽祕,精神乃治)。

平即靜也,慼即固也,人生所頛,惟精與神精以陰生,神從陽化,故陰平陽祕, 則精神治矣。

(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決,絕也,有陽無陰則精絕,有陰無陽則氣絕,兩相離決,非病則亡,正以見, 陰陽不可偏廢也。

(因於露風,乃生寒熱)。

上文言風瘧,風客淫氣,皆未悉風之為義,故此復言之,而并及四時之邪也, 因露於風者,寒邪外侵陽氣內拒,陰陽相薄,故生寒熱。

(是以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

春傷於風,木邪勝也,留連既久,則剋制脾土,故為洞泄。

(夏傷於暑,秋為痎瘧)。

暑義見前,夏傷暑邪,若不即病而留延至秋,寒鬱為熱,故寒熱交爭而為痎瘧, ○痎,音皆,義見後四十八。

(秋傷於濕,上逆而欬,發為痿厥)。

濕土用事於長夏之末,故秋傷於濕也,秋氣通於肺,濕鬱成熱,則上乘肺金, 故氣逆而為欬嗽,然太陰陽明論曰,傷於濕者下先受之,上文言因於濕者, 大筋緛短,小筋弛長,緛短為拘,弛長為痿所以濕氣在下,則為痿為厥,痿多屬熱, 厥則因寒也。

(冬傷於寒春必溫病)。

冬傷寒邪,則寒毒,藏於陰分,至春夏陽氣上升,新邪外應,乃變而為溫病, ○上四節與陰陽應象大論同,詳義見陰陽類一。

(四時之氣,更傷五藏)。

風暑寒濕迭相勝負,故四時之氣,更傷五藏,然時氣外傷陽邪也,五藏內應陰氣也, 惟內不守而後外邪得以犯之,上文五節,即所明陰氣不守之為病。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

此下言陰之所以生者在五味,而所以傷者亦在五味也,五宮,五藏也, 六節藏象論曰,地食人以五味,夫未得地氣,故能生五藏之陰,若五味不節, 則反有所剋,反傷其陰矣,義如下文。

(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

津,溢也,酸入肝,過於酸則肝氣溢,酸從木化,木實則剋土,故脾氣乃絕。

(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

鹹入腎,腎主骨,過於鹹則傷腎,故大骨氣勞,勞,困劇也,鹹走血, 血傷故肌肉短縮,鹹從水化,水勝則剋火,故心氣抑。

(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

甘入脾,過於甘則滯緩,上焦,故心氣喘滿,甘從土化,土勝則水病, 故黑色見於外,而腎氣不衡於內,衡,平也。

(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

苦入心,過於苦則心陽受傷,而脾失所養,氣乃不濡,濡者潤也, 脾氣不濡則胃氣留滯,故曰乃厚,厚者脹滿之謂,五味論曰,苦入於胃, 五穀之氣皆不能勝苦,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閉而不通,故變嘔者,其義亦此, ○濡,音儒。

(味過於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沮,壞也,弛,縱也,央,殃同辛入肺,過於辛則肺氣乘肝,肝主筋,故筋脉沮弛, 辛散氣則精神耗傷故曰乃央,○沮,音苴,將魚將御二切,弛,施始二音。

(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湊理以密,如是則氣骨以精,謹道如法, 長有天命)。 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藏氣,故當謹和五味,則骨正筋柔,氣血以流, 蓋凡在內者,皆陰氣為之主也,然陰氣在裏,湊理在外,若不相及, 而此曰湊理以密者,緣陰陽表裏,原自相依不惟陽密足以固陰,而陰強乃能壯陽也, 故如上文之邪因於外,而為喘喝,為痿厥,為精亡,為洞泄欬嗽等證, 此陽病之及於陰也,又如煩勞大怒,飲食起居之不節,而為煎厥,為形氣絕, 為筋脉腸痔氣逆骨壞等證,是傷於陰者,亦能病及外體陽分,此陰之所以不可忽也, 大都本篇之意,在帝則首言陽氣,以發通天之大本,日在伯則續言陰氣, 以備陰陽之全義,故在前則言氣,氣本於天以養陽也,在後則言味, 味本於地以養陰也,其所以詳言陰陽者,蓋欲分表裏,明精氣,辨邪正之本末耳, 然本篇首曰通天,中曰服天氣,未曰長有天命,所重在天,則其重在陽氣可知矣, 故言地者無非天也,言陰者無非陽也,通篇大義,在陽氣者若天與曰, 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一言可以蔽之矣。

(陰陽發病)。

素問陰陽別論○六。

(岐伯曰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

二陽,陽明也,為胃與大腸二經,然大腸小腸皆屬於胃,故此節言,則獨重在胃耳, 蓋胃與心,母子也,人之情慾,本以傷心,母傷則害及其子,胃與脾,表裏也, 人之勞倦,本以傷脾,藏傷則病連於府,故凡內而傷精,外而傷形,皆能病及於胃, 此二陽之病,所以發於心脾也,不得隱曲,陽道病也,夫胃為水穀氣血之海, 主化營衛而潤宗筋,如厥論曰,前陰者,宗筋之所聚,太陰陽明之所合也,痿論曰, 陰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然則精血下行生化之本惟陽明為最, 今化原既病,則陽道外衰,故為不得隱曲,其在女子,當為不月,亦其候也, 胃為水穀血氣之海,義詳經絡類三十二,○按王氏註曰,夫腸胃,發病,心脾受之, 心受之則血不流,脾受之則味不化,然心脾何以受腸胃之病,未免牽強,不可不察, 隱曲二字,本經見者凡五,皆指陽道為言,以類察之可得其義,詳會通奇恒類。

(其傳為風消,其傳為息賁者,死不治)。

風,木氣也,消,枯瘦也,賁急迫也,陽明受病,久而傳變,則木邪勝土, 故肌體風消,胃病則肺失所養,故氣息奔急,氣竭於上,由精虧於下,敗及五藏, 故死不治。

(曰,三陽為病發寒熱下為癰腫,及為痿厥腨)。

三陽,太陽也,為膀胱小腸二經三陽為表,故病發寒熱,柔為癰腫,足太陽之脉, 從頭下背,貫臀人膕,循腨抵足,故其為病則足膝無力曰痿,逆冷曰厥, 足肚酸疼日腨也,○腨,音篆,,音淵。

(其傳為索澤,其傳為頹疝)。

陽邪在表為熱,則皮膚潤澤之氣必皆消散,是為索澤也,頹疝者小腹控之睪而痛也, 按邪氣藏府病形篇曰,膀胱病者,小便偏腫而痛,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 是太陽之傳為頹疝也,○頹,同。

(曰,一陽發病,少氣善欬善泄)。

一陽,少陽也,為膽與三焦二經,膽屬風水,三焦屬相火,其為病也, 壯火則食氣傷肺,故為少氣為欬,水強則侮土,故善泄也。

(其傳為心掣,其傳為隔)。

心為君火,而相火上炎則同氣相求,邪歸於心,心動不寧,若有所引,名日心掣, 又其傳者,以木秉土,脾胃受傷,乃為隔證,如邪氣藏府病形篇曰, 脾脉微急為隔中,風論曰,胃風之狀,食飲不下,鬲塞不通,下膈篇,曰, 食飲入而還出者,皆隔之謂,○掣,徹翅二音。

(二陽一陰發病,主驚駭,背痛,善噫善,久名曰風厥)。

二陽胃與大腸也,一陰,肝與心主也,肝胃二經,皆主驚駭,如金匱真言論曰, 東方通於肝,其病發驚駭,經脉篇曰,足陽明病,聞木聲則惕然而驚者是也背痛者, 手足陽明之筋,皆夾脊也,噫,噯氣也,其主在心,然邪客篇曰,諸邪之在於心者, 皆在於心之包絡也,又脉解篇曰,所謂上走心為噫者,陰盛而上走於陽明, 陽明絡屬心,故曰上走心為噫也,欠,呵欠也,欠雖主於腎,而經脉篇曰, 足陽明病為數欠,此又噫欠在心包胃經他,肝主風,心包主火,風熱為邪, 而陽明受之,故病名風厥,○又風厥義,詳評去病論見後三十。

(二陰一陽發病,善脹,心滿善氣)。

二陰,心與腎也,一陽,膽與三焦也,膽經邪勝則侮脾,故善脹,腎經邪勝則乘心, 故心滿,三焦病則上下不行,故善氣也。

(三陽三陰發病,為偏枯痿易,四支不舉)。

三陽,膀胱小腸也,三陰,脾肺也,膀胱之脉,自頭背下行兩足,小腸之脉, 自兩手上行肩胛,且胛主四支,肺主諸氣,四經俱病,故當為偏枯,為痿易, 為四支不舉,痿易者,痿弱不支,左右相掉易也。

(○鼓一陽曰釦,鼓一陰曰毛,鼓陽勝急曰弦,鼓陽至而絕曰石,陰陽相過曰溜)。

此舉五脉之體,以微盛分陰陽,非若上文言陰陽之微也,脉於微陽而見鼓者為鉤, 其氣來盛去衰,應心脉也,脉於微陰而見鼓者曰毛,其氣來輕虛以浮,應肺脉也, 鼓動陽脉,勝而急者曰弦,其氣來端直以長而不至甚急,應肝脉也,鼓陽至而絕者, 陽之伏也,脉名曰石,其氣來沉以摶,應腎脉也,陰陽相過,謂流通平順也, 脉名曰溜,其氣來柔縱而和,應脾脉也。

(○陰爭於內,陽擾於外,魄汗末藏,四逆而起,起則熏肺,使人喘鳴)。

此兼表裏以言陰陽之害也,表裏不和,則或為藏病,陰爭於內也,或為經病, 陽擾於外也,然或表或裏,皆干於肺,蓋肺主氣,外合於皮毛,內為五藏六府之長, 魄汗末藏者,表不因也,囡逆而起者,陽內竭也,甚至正不勝邪,則上熏肺, 令人氣喘聲鳴,此以營衛下竭,孤陽獨浮,其能免矣。

(陰之所生,和本曰和)。

陰者,五藏之真陰也,陰之所以生者,以藏氣和,藏氣之和以陰陽之和也, 不和則為脉擾,為剛為淖,而病由興矣。

(是故剛與剛,陽氣破散,陰柔消亡)。

此言偏陽之為害也,剛與剛,陽之極也,以火濟火,盛極必衰,故陽氣反為之破散, 陽氣散則陰氣不能獨存,亦必從而消亡,而陰陽俱絕矣。

(淖則剛柔不和,經氣乃絕)。

此言偏陰之害也,淖謂寒濕妄行,陰氣勝也,若陽剛陰柔,皆失其和, 經氣從而敗絕矣。

(○死陰之屬,不過三日而死,生陽之屬,不過四日而死)。

此言藏氣相傳,死生有異也,死陰生陽,義如下文,四日而死, 按全元起作四日而巳者是,蓋既屬生陽,不當死矣,死字疑誤。

(所謂生陽死陰者,肝之心謂之生陽)。

肝之心,自肝傳心也,以木生火,得其生氣,是謂生陽,不過四日而愈巳。

(心之肺謂之死陰)。

心之肺,自心傳肺也,以火剋金,陰氣散亡,故曰死陰不過三日而死。

(肺之腎謂重陰)。

肺,金也,腎,水也,雖曰母子,而金水俱病,故曰重陰,無陽之候也。

(腎之脾謂之辟陰,死不治)。

辟,放辟也,土本制水,而水反侮脾,水無所畏,是謂辟陰,故死不治,○辟, 音劈。

(○結陽者腫四支)。

此下言邪聚諸經之為病也,陽,六陽也,結陽者腫四支,四支為諸陽之本也。

(結陰者便血一升,再結二升,三結三升)。

陰,六陰也,陰主血,邪結陰分則血受病,故當便血,其淺者便血一升, 則結邪當解,若不解而再結,以邪盛也,故便血二升,若又不解,邪為尤甚, 故曰三結三升也。

(陰陽結斜,多陰少陽,日石水,少腹腫)。

斜,邪同,陰經皆能結聚水邪,若多在陰少在陽丈,名曰石水,石水者,沉堅在下, 其證則少腹腫也。

(二陽結,謂之消)。

胃與大腸經也,陽邪留結腸胃,則消渴善饑,其病曰消,三消義見後六十。

(三陽結,謂之隔)。

膀胱小腸二經也小腸屬火,膀胱屬水,邪結小腸則陽氣不化,邪結膀胱則津液不行, 下不通則上不運,故為隔塞之病。

(三陰結,謂之水)。

脾肺二經也,脾土所以制水,土病則水反侮之,肺金所以生水,氣病則水為不行, 故寒結三陰,則氣化為水。

(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痺)。

一陰,肝與心主也,一陽,膽與三焦也,肝膽屬木,心主三焦屬火,四經皆從熱化, 其脉並絡於喉,熱邪內結,故為喉痺,痺者閉也,○痺,音秘。

(陰陽貴賤合病)。

素問陰陽類論○七

(孟春始至,黃帝燕坐,臨觀八極,正八風之氣,而問雷公曰,陰陽之類, 經脉之道,五中所主,何藏最貴)。 孟春始至,立春日也,燕,閑也,八極,八方遠際也,正八風,察八方之風候也, 五中,五內也,何藏最貴,欲見所當重也。

(雷公對曰,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是脉之主時,臣以其藏最貴)。

四時之序,以春為首,五藏之氣,惟肝應之,故公意以平奸藏為最貴,蓋指厥陰也。

(帝曰,卻念下經,陰陽從容,子所言貴,最其下也)。

上下經,古經也,陰陽從容,其篇名也,帝謂念此經義,則貴不在肝, 蓋特其最下者耳。

(雷公致齋七日,旦復待坐)。

悟巳之非,積誠復請也。

(帝曰,三陽為經)。

經,大經也周身之脉,惟足太陽為巨通巔下背,獨統陽分,故曰經。

(二陽為維)。

維,維絡也,陽明經上布頭面,下循胸腹,獨居三陰之中,維絡於前故曰維。

(一陽為游部)。

少陽在側,前行則會於陽明,後行則會於太陽,出入於二陽之間,故日游部, ○楊上善曰,三陽,足太陽脉也,從目內皆上頭,分為四道,下項, 并正別脉上下道以行於背,與身為經,二陽明脉也,從臭而起下咽,分為四道, 并正別六道,上下行腹,綱維於身,一陽,足少陽脉也,起目外皆,絡頭, 分為四道,下缺盆,并正別脉六道上下,主經營百節,流氣三部,故曰游部。

(此知五藏終始)。

有陽則有陰,有表則有裏,覩上三陽之義,則五藏之終始,可類求而知矣。

(三陽為表)。

二陽,誤也,當作三陰,陰,太陰也,太陰為諸陰之表,故曰三陰為表, 按陰陽離合論曰,太陰為開,痿論日,肺主身之皮毛,師傅篇曰,肺為之蓋, 脾者主為衛,是手足三陰,皆可言表也,據下文所謂三陽三陰者,明列次序, 本以釋此,故此節當為三陰無疑,○按王氏而下,凡註此者,皆曰三陽太陽也, 二陰少陰也,少陰與太陽為表裏,故曰三陽為表二陰為裏,其說若是, 然六經皆有表裏,何獨言二經之表裏於此耶,蓋未之詳察耳。

(二陰為裏)。

二陰,少陰腎也,腎屬水,其氣沉,其主骨,故二陰為裏。

一陰至絕作朔晦,卻具合以正其理。

一陰,厥陰也,厥者盡也,按陰陽繫日月篇曰,戍主右足之厥陰,亥主左足之厥陰, 此兩陰交盡,故曰厥陰也,夫厥陰之氣,應在戍亥,天氣不幾於絕矣, 然陰陽消長之道,陰之盡也,如月之晦,陽之生也,如月之朔, 既晦而朔則絕而復生,此所謂一陰至絕作朔晦也,由是而終始循環,氣數具合, 故得以正其造化之理矣,○按六經之分少太者,以微盛言,故謂厥陰為盡陰, 其分一二三者,以六氣之次言耳,如三陰之序,首厥陰一也,次少陰二也, 又次太陰三也,三陽之序,首少陽,次陽明,又次太陽,是三陽之次也。

(雷公曰,受業未能明)。

按上文雷公以肝為最貴,而不知肝屬一陰,為陰之盡,帝謂最其下者以此, 故受業末能明也。

(○帝曰所謂三陽者,太陽為經)。

此下詳分六經,并明六脉皆至於太陰也,太陽為經,即所以釋上文之義。

(三陽脉至手太陰,而弦浮而不沉,決以度,察以心,合之陰陽之論)。

手太陰,肺經也,本屬三陰之脉,然諸脉皆會於氣口, 故特以三陽脉至手太陰為言也,下放此,太陽之脉本洪大以長,今其弦浮不沉, 是邪脉也,乃當決其衰王,之度,察以吾心,而合之陰陽之論,善惡可明矣。

(所謂二陽者,陽明也)。

前所謂二陽者,即陽明也,陰陽繫日月篇曰,兩陽合明,故曰陽明。

(至手太陰,胘而沉急不鼓,炅至以病皆死)。

陽明胃脉本浮大而短,今則弦而沉急,不能振鼓,是木邪侮土,陰氣乘陽也, 若熱至為病者,尤忌此陰脉,犯之為逆必皆死也,○炅,居永切,熱也。

(一陽者,少陽也)。

即前所謂一陽也。

(至手太陰上連人迎,弦急懸不絕,此少陽之病也,專陰則死)。

人迎,足陽明脉也,在結喉兩傍,故曰上連人迎,懸,浮露如懸也,少陽之脉, 其至不絕,兼之上乘胃經,此水邪之勝少陽病也,然少陽厥陰,皆從木化, 若陽氣竭絕,則陰邪獨盛,弦摶至極,是曰專陰,專陰者死也,○按以上三陽為病, 皆言弦急者,蓋弦屬於肝,厥陰脉也,陰邪見於陽分,非危則病,故帝特舉為言, 正以明肝之不足貴也。

(三陰者,六經之所主也)。

三陰,太陰也,上文云三陽為表,當作三陰者,其義即此,三陰之藏脾與肺也, 肺主氣,朝會百脉,脾屬土為萬物之母,故三陰為六經之主。

(交於太陰,伏鼓不浮,上空志心)。

交於太陰,謂三陰脉至氣口也,肺主輕浮,脾主和緩,其本脉也,今見伏鼓不浮, 則陰盛陽衰矣,當病上焦空虛,而脾肺之志以及心神,為陰所傷,皆致不足, 故曰上空志心,按陰陽應象大論曰,肺在志為憂,脾在志為思,心在志為喜, 是皆五藏之志也。

(二陰至肺,其氣歸膀胱,外連脾胃)。

二陰至肺者,言腎脉之至氣口也,經脉別論日,二陰摶至,腎沉不浮者是也, 腎脉上行,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出氣口,是二陰至肺也,腎主水, 得肺氣以行降下之令,通調水道,其氣歸膀胱也,肺在上,腎在下,脾胃居中, 主其升降之柄,故曰外連脾胃也,外者腎對脾言,即上文二陰為表,二陰為裏之義。

(一陰獨至,經絕氣浮,不鼓鉤而滑)。

一陰獨至,厥陰脉勝也,經脉別論曰,一陰至,厥陰之治是也,厥陰本脉, 當耎滑弦長,陰中有陽,乃其正心,若一陰獨至,則經絕於中,氣浮於,外, 故不能鼓鉤而滑,而但弦無胃,生意竭矣。

(此六脉者,乍陰乍陽,交屬相并,繆通五藏,合於陰陽)。

六脉者,乍陰乍陽皆至於手太陰,是寸口之脉可以交屬相并,繆育五藏, 故能合於陰陽也。

先至為主,後至為客。

六脉之交,至有先後,有以陰見陽者,有以陽見陰者,陽脉至,陰脉後至, 則陽為主而陰為客,陰脉先至,陽脉後至,則陰為主而陽為客,此先至為主, 後至為客之謂也,然至有常變,變有真假,常陽變陰,常陰變陽,常者主也, 變者客也,變有真假,真變則殆,假變無虞,真者主也,假者客也,客主之義, 一有脉體焉,有運氣焉,有久暫焉,有逆順焉,有主之先而客之後者焉,診之精妙, 無出此矣,非精於此者,不能及也,脉豈易言哉。

(雷公曰,臣悉盡意受傳經脉,頌得從容之道,以合從容,不知陰陽,不知雌雄)。

頌,誦同,從容之道可誦,其為古經篇名可知,如示從容論之類是也,以合從容, 合其法也,雌雄,如下文云二陰為雌,又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曰,肝為牡藏, 脾為牝藏,皆雌雄之義。

(○帝曰,三陽為父)。

此詳明六經之貴賤也,太陽總領諸經,獨為尊大, 故稱乎父

(二陽為衛)。

捍衛諸經陽氣也。

(一陽為紀)。

紀於二陽之間,即陰陽離合論少陽為樞之義。

(三陰為母)。

太陰滋養諸經,故稱為母。

(二陰為雌)。

少陰屬水,水能生物,故曰雌,亦上文二陰為裏之義。

(一陰為獨使)。

使者,交通終始之謂,陰盡陽生,惟厥陰主之,故為獨使。

(○二陽一陰,陽明主病,不勝一陰,脉耎而動,九竅皆沉)。

此下言諸經合病有勝制也,二陽土也,一陰木也,陽明厥陰相薄,則肝邪侮胃, 故陽明主病,不勝一陰,脉耎者胃氣也,動者肝氣也,土受水邪,則耎而兼動也, 九竅之氣,皆陽明所及,陽明病則胃氣不行,故九竅皆為沉滯,不通利矣。

(三陽一陰,太陽脉勝,一陰不能止,內亂五藏,外為驚駭)。

三陽一陰,膀胱與肝合病也,肝木生火,而膀胱以寒水侮之,故太陽脉勝, 一陰肝氣雖強,不能禁止,由是而風寒相挾,內亂五藏,肝氣受傷, 故發為驚駭之病。

(二陰二陽,病在肺,少陰脉沉,勝肺傷脾,外傷四支)。

二陰,手少陰也,二陽,足陽明也,少陰為心火之藏,火邪則傷金,故病在肺, 陽明為胃土之府,土邪必傷水,故足少陰之脉沉,沉者氣衰不振之謂,然胃為脾府, 脾主四支,火既勝肺,胃復連脾,脾病則四支亦病矣。

(二陰二陽皆交至,病在腎,罵詈妄行,巔疾為狂)。

二陰之至,邪在腎也,二陽之至,邪在胃也,水土之邪交至,則土勝水虧, 水虧則陰不勝陽,故病在腎,土勝則陽明邪實,故罵詈妄行,巔疾為狂。

(二陰一陽,病出於腎,陰氣客遊於心脘,下空竅堤,閉塞不通,四支別離)。

二陰腎也,一陽三焦也,腎與二焦合病,則相火受水之制,故病出於腎, 腎脉之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故陰氣盛則客遊於心脘也,陰邪自下而上, 陽氣不能下行,故下焦空竅,若有隄障而閉塞不通,清陽實四支, 陽虛則四支不為用,狀若別離於身者矣。

(一陰一陽代絕,此陰氣至也,上下無常,出入不知,喉咽乾燥,病在上脾)。

一陰,足厥陰肝也,一陽足少陽膽也,代絕者,二藏氣傷,脉來變亂也,肝膽皆木, 本生心火,病以陽衰,則陰氣氣至心矣,然木病從風,善行數變,故或上或下, 無有常處,或出或入,不知由然,其為喉咽乾燭者,蓋咽為肝膽之使, 又脾脉結於咽也,故病在土脾,正以風木之邪,必克土耳。

(二陽三陰,至陰皆在,陰不過陽,陽氣不能止陰,陰陽並絕,浮為血瘕沉為膿胕, 陰陽皆壯,下至陰陽)。 二陽胃也,三陰肺也,至陰脾也,皆在,皆病也,脾胃相為表裏,病則倉稟不化, 肺布氣於藏府,病則治節不行,故致陰不過陽,則陰自為陰,不過入於陽分也。

(陽氣不能止陰,則陽自為陽,不留止於陰分)。

也,若是者,無復交通,陰陽並絕矣,故脉浮者病當在外而為血瘕, 脉沉者病當在內而為膿胕,正以陰陽表裏不相交通,故脉證戈反若此, 至若陰陽皆壯,則亢而為害,或以孤陰,或以孤陽,病之所及,下至陰陽, 蓋男為陽道,女為陰器,隱曲不調,俱成大病也。

(上合昭昭,下合冥冥,診決死生之期,遂至歲首)。

昭昭可見,冥冥可測,有陰陽之道在也,故欲決死生之期者,必當求至歲首, 如甲巳之年,丙寅作首,則二月丁卯,三月戊辰,子午之年,君火司天, 則初氣太陽,二氣厥陰之類,以次求之,則五行衰王,可得其逆順之期矣。

(三陽并至其絕在腎)。

素問著至教論全○八。

(黃帝坐明堂,召雷公而問之曰,子知醫之道乎)。

明堂天子在政之所,聖人向明而治,故日明堂。

(雷公對曰,誦而頗能解,解而未能別,別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

頗能解麤解其義耳,別者別其條理,明者明其精微,彰則利於用矣,楊上善曰, 習道有五,一誦,二解,三別,四明五彰。

(足以治群僚,不足至候王)。

群僚之情易通,候王之意難測,所以有不同也,然則膏梁藜藿,其為難易亦然。

(願得受樹天之度,四時陰陽合之別星辰與日月光,以彰經術,後世益明, 上通神農,著至教擬於二皇)。 樹,立也,天度立則四時陰陽之序可以合,星辰日月之光可以別,用以彰經術, 令後世益明,是上通神農之道,著為至教,則擬德於二皇矣,二皇,伏羲神農也。

(帝曰善,無失之,此皆陰陽表裏,上下雌雄相輸應也,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中知中事,可以長久,以教眾庶,亦不疑殆,醫道論篇,可傳後世,可以為寶)。 陰陽表裏上下雌雄相輸應者,即指上文天度四時陰陽星辰日月光言, 所以醫道合於三才,必盡知之,斯丁以垂教後世,不致疑殆,永傳為寶矣, ○而道上知天文等四句,與氣交變大論同,詳運氣類十。

(雷公曰,請受道諷誦用解,帝曰子不聞陰陽傳乎,曰不知,曰夫三陽天為業)。

陰陽傳古經也,此三陽者,統手足六陽為言,三陽在上,應天之氣而衛乎周身, 故日天為業者,謂業同乎天也。

(上下無常合而病至,偏害陰陽)。

三陽主表,而虛邪中之,則應變不定,故其氣上下無常,若三陽相合而病至, 陽勝傷陰,則自外而內,偏害陰陽矣,禁服篇曰,審察衛氣為百病母,蓋亦此義。

(雷公曰,三陽莫當,請聞其解)。

此必古經語也,言三陽并至,則邪變之多,氣有當者。

(帝曰,三陽獨至者,是三陽并至,并至如風雨,上為巔疾,下為漏病)。

此三陽獨至者,雖兼手足太陽為言,而尤以足太陽為之主,故曰獨至, 蓋足太陽為三陽之綱領,故凡太陽之邪獨至者,則三陽氣會,皆得隨而并至也, 陽邪之至疾速無期,故如風兩,且足太陽脉,上從巔入絡腦,下絡腎屬膀胱, 手太陽之脉,上循頸頰,上抵胃屬小腸,故上為項巔之疾,下為漏病,漏病者, 二陰不禁,凡水穀精血之類皆是也。

(無期內無正,不中經紀,診無上下以書別)。

三陽并至,倏如風雨,故外無證據可期,內無名目可正,病變之至, 不中於經常綱紀,故其診也,亦無上下一定之法,及可以書記先別之者。

(雷公曰,臣治疎愈,說意而巳)。

言臣之治病鮮愈者,正如帝之所教,然願言其意而巳。

(帝曰,三陽者,至陽也,積并則為驚,病起疾風,至如礔礰,九竅皆塞, 陽氣滂溢,乾溢喉塞)。 太陽為至盛之陽,故曰至陽,若諸陽更為積并,則陽盛之極,必傷陰氣, 手太陽之陰心也,足太陽之陰腎也,心傷其神,腎傷其志,則為驚駭,疾風礔礰, 皆速暴之謂,其為九竅嗌喉漧塞者,以手太陽手足少陰之脉,皆循咽喉也,○礔礰, 霹靂同。

(并於陰則上下無常,薄為腸澼)。

陰,藏也,陽邪自表入藏,并聚於陰,則或上或下,亦無定診,若留薄下焦, 則為腸澼而下利。

(此謂二陽直心,坐不得起臥者,便身全三陽之病)。

直心,謂邪氣直衝膈也,手太陽之脉,循臂外廉出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 足太陽之脉,夾脊貫臀入膕中,其別者散之腎,循膂當心入散,故凡病邪氣直心, 及坐不得起,起不得臥者,便身全三陽之病也,○愚按三陽之邪多自外入, 故傷寒家多有直心不得起臥之證,凡診外感者,不可不察此節之義。

(且知下,何以別,陰陽,應四時,合之五行)。

且,猶將也,謂欲知天下之要道,尤當別陰陽應四時,以合之五行之理也。

(雷公曰,陽言不別,陰言不理,請起受解,以為至道)。

不別不理言未明也,公因帝問,故自歉而復請。

(帝曰,子若受傳,不知合至道以惑師教,語子至道之要)。

受傳於師而未明其道,適足以惑師之教,故語以其要也。

(病傷五藏,筋骨以消,子言不明不別,是世主學盡矣)。

邪并於陽則陽病,并於陰則陰病,陰陽俱病,故傷五藏,藏傷於內, 則筋骨消於外也,醫道司人之命,為天下之所賴,故曰世主,不明不別,於道何有, 是使聖人之學民矣。

(腎且絕,惋惋日暮,從容不出,人事不殷)。

腎與足太陽為表裏,至陰之藏也,上古天真論曰,腎者主水, 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今如上文所云,三陽并至,而病傷五藏,則精虛氣竭, 筋骨以消矣且太陽傳裏,必至少陰,是以腎氣受傷,真陰且絕,故惋惋不巳, 憂疑終曰,宜其窘窘乎從容之不出,岌岌乎人事之不殷也,然則陽邪之至, 害必歸陰,五藏之傷,窮必及腎,此所謂陰陽表裏上下雌雄相輸應也, 即所謂至道之要也,學者於知救其原,則回天之手犬,故論名著至教者, 年豈徒然也哉,○惋,烏貫切。

(三陰比類之病)。

素問示從容論全○九。

(黃帝燕坐,召雷公而問之曰,汝受術誦書者,若能覽觀雜學,及於比類, 通合道理,為余言子所長,五藏六府,膽胃大小腸,脾胞膀胱,腦髓涕唾, 哭泣悲哀,水所從行,此皆人之所生,治之過失)。 比類者,比異別類以測病情也,義詳論治類十八,五藏六府等義詳藏象類二十三, 水,五液也,即指膽胃以下十四端血氣而言,皆人之所賴以生者,此而不明, 動必多誤,故皆治過於病謂之過,治不及病謂之失,不得其中,皆治之過失也。

(子務明之,可以十全,即不能知,為世所怨)。

不能十全,必有過失,故招人之怨。

(雷公曰,臣請誦脉經上下肩甚眾多矣,別異比類,猶未能以十全, 又安足以明之)。 古有脉經,意即脉要精微,平人氣象等論,之義。

(帝曰,子別試通五藏之過,六府之所不和,鍼石之敗,毒藥所宜湯液滋味, 具言其狀,悉言以對,請問不知)。 別試通者,謂素之所通也,其有末通者,當請問其所不知耳。

(雷公曰肝虛腎虛脾虛,皆令人體重煩寃,當投毒藥刺灸,砭石湯液,或巳或不巳, 願聞其解)。 肝主筋,筋病則不能收持,腎主骨,骨病則艱於舉動,脾主四支, 四支病則倦怠無力,故皆令人體重,然三藏怕皆陰,陰虛則陽亢, 故又令人煩脕滿悶也。

(帝曰,公何年之長而問之少,余真問以自謬也,吾問子窈冥, 子言上下篇對何也)。 言對非所問,反若問者之自謬也,窈冥,玄微之謂,如八正神明論曰,觀其冥冥者, 言形氣營衛之不形於外,而工獨知之,以日之寒溫,月之虛盛,四時氣之浮沉, 參伍相合而調之,工常先見之,然而不形於外,故曰觀於冥冥焉,此即帝之所問, 而公對則誤,故非之也,○窈,音杳。

(夫脾虛浮似肺,腎小浮似脾,肝急沉散似腎,此皆工之所時亂也,然從容得之)。

脾本微耎病而虛浮,則似肺矣,腎本微沉,病而小浮,則似脾矣,肝本微弦, 病而急沉散,則似腎矣,脉有相類,不能辨之,則以此作彼,致於謬誤, 皆工之不明,所以時多惑亂也,若能知從容篇之道,而比類求之, 則窈冥之妙冥之妙可得矣,○按王氏曰,浮而緩曰脾,浮而短曰肺,小浮而滑曰心, 急緊而散曰肝,摶沉而淜曰腎,上詳言五藏脉體,以明本節之義也, 所以診法有從部位察藏氣者,有從脉體察藏氣者,得其義則妙無不在, 學者當於此而貫通焉。

(若夫三藏,土木水參居,此童子之所知問之何也)。

脾合土,肝合水,腎合木,三藏皆在鬲下,氣脉相近,故曰參居。

(○雷公曰此,於此有人,頭痛筋攣骨重,怯然少氣,噦噫腹滿,時驚不嗜臥, 此何藏之發也,脉浮而弦,切之石堅不知其解,復問所以三藏者,以知其比類也)。 此下言腎病之疑似也,脉浮類,肺脉弦類肝,脉石堅類腎,難以詳辨, 故復問三藏之比類也,○噦於決,切又音誨,噫,伊隘二音。

(帝曰,夫從谷之謂也)。

引經語也如下文。

(夫年長則求之於府,年少則求之於經,年壯則求之於藏)。

此總言比異別類之法也,夫年長者每多口味,六府所以受物故當求之於府以察其過, 年少者每忽風寒勞倦,所受在經,故當求之於經以察其傷,年壯者多縱房慾, 五藏所以藏精,故當求之於藏以察其虛實。

(今子所言,皆失八風菀熱,五藏消爍,傳邪相受)。

帝言公之所問,但據病而言,而不知其所以然,故於八風菀熱之故, 五藏消爍之由及邪傳相受之次則,皆失之也,○菀,鬱同,爍,式灼切。

(夫浮而弦者,是腎不足也)。

腎脉宜沉,浮則陰虛,水以生木,弦則氣泄,故為腎之不足。

(沉而石者,是腎氣內著也)。

沉而石,沉甚而堅也,陰中無陽,則腎氣不達,故內著不行也。

(怯然少氣者,是水道不行,形氣消索也)。

精所以成形,所以化氣,水道不行,則形氣消索,故怯然少氣也。

(欬嗽煩寃者,是腎氣之逆也)。

(水藏空虛,則上竊母氣,故令人欬嗽煩冤,是腎氣之上逆也)。

一人之氣,病在一藏也,若言三藏俱行,不在法也。

凡此皆一人之氣,病在腎之一藏耳,即如上文雷公所問頭痛者,以水虧火炎也, 筋攣者,腎水不能養筋也,骨重者,腎主骨也,噦噫者,腎脉上貫肝鬲,陰氣逆也, 腹滿者,水邪侮土也,時驚者,腎藏志,志失則驚也,不嗜臥者,陰虛目不瞑也, 病本於腎,而言三藏俱行,故非法也。

(○雷公曰,於此有人,四支,解墮,喘欬血泄,而愚診之以為傷肺, 切脉浮大而脉,愚不敢治,麤工下砭石,病愈多出血,血止身輕,此何物也)。 此下言脾病之疑似也,○砭,標兼切。

(帝曰,子所能治,知亦眾多,與此病失矣,譬以鴻飛,亦沖於天)。

言子之所能,余亦知其多,但以為此病傷肺,則失之矣,譬以鴻飛,亦仲於天, 雖所之所任意,而終莫能得其際,亦猶長空浩渺之難測耳。

(夫聖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類,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經)。

循守法度,遵古人之繩墨也,化之冥冥,握變化於莫測之間而神無方也, 能如是則循上可也,及亦可也,然則法不可廢,亦不可泥,弗拘形跡,何必守經, 是乃所謂聖人之至治。

(今夫脉浮大虛者,是脾氣之外絕,去胃外歸陽明也)。

此言所問脉證,皆胛胃病也,夫脾屬陰,為胃之裏,胃屬陽,為胛之表, 今脉來浮大而虛,則外有餘,內不足,是脾氣之外絕於胃也,脾巳去胃, 故氣歸陽明而脉見如此,按血氣形志篇曰陽明常多氣多血,刺陽明山血氣, 故雷公問麤工下砭石而愈者,正所以泄陽明之邪實耳。

(夫二火不勝三水,是以脉亂而無常也)。

二火,謂二陽藏,心腩居於鬲上也,三水,謂三陰藏,肝脾腎居於鬲下也, 此五藏之象,陰多於陽,故曰二火不勝三水,是以脾為陰土,須賴火生, 今之脾氣去胃,外絕陽明故脉亂無常者,以脾中無胃氣也。

(四支解墮,此脾精之不行也)。

脾主四支也。

(喘欬者,是水氣并陽明也)。

脾病不能制水,則水邪泛溢,并於胃府,氣道不利,故為喘為欬,蓋五藏六府, 皆能令人欬也。

(血泄者,脉急血無所行也)。

經脉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也,脉之急疾,由於氣亂則血亂,故注泄於便, 無所正行矣,血不守中,主在脾也。

(若夫以為肺者,由失以狂也,不引比類是佑不明也)。

狂,妄也,不引比類,故因喘欬為傷肺,是知之不明也,若參合脉證而求之, 則病在脾而不在肺,可類察之矣。

(夫傷肺者,脾氣不守,胃氣不清,經氣不為使,真藏壞決,經脉傍絕,五藏漏泄, 不脉則嘔,此二者不相類也)。 此明傷肺之候也,肺金受傷,竊其母氣,故脾不能守,人受氣於穀,穀入於胃, 以傳於肺,肺病則穀氣無以行,故胃不能清,肺者所以行營衛,通陰陽, 肺傷則營衛俱病,故經氣不為使,真藏,言肺藏也,肺藏損壞,則治節不, 以致經脉有所偏絕,而五藏之氣皆失其守,因為漏泄,故不衂血於鼻,則嘔血於口, 此其在脾在肺,所本不同,故二者不相類也,○愚按人有五藏,曰心肺肝脾腎, 皆陰也,本篇發明三陰為病之義,獨不及心肝二藏者,蓋心為君主,邪不可傷, 傷則死矣,不待言也,肝為將軍之官,水氣多強,故於肩首但言脾肝腎相似之脉, 土木水參居之理,亦不詳言其病也,舍此二者,則腎為藏精之本, 肺為藏氣之本脾為水穀之本,水病則及肺,金病則及脾,盜母氣也, 土病則敗及諸藏,失化生之原也,凡犯三陰虧損者,皆在此三藏耳,三藏俱傷, 鮮能免矣,故聖帝特言於此,學者當深察其義。

(譬如天無形,地之無理,白與黑相去遠矣)。

天有象,地有位,若不知之,則天若無形,地若無理,此言三藏之傷,形證懸別, 不能明辨,亦猶是也,黑白混淆,相去遠矣。

(是失吾過矣,以子知之,故不告子)。

是,此也,言雷公之失,以吾不告之過耳。

(明引此類從容是以名日診經是謂至道也)。

謂此篇明引形證,比量異同,以合容之法,故名曰診經乃至道之所在也。

類經十三卷終類

(類經十四卷)。

(張介賓類註)。

(疾病類)。

(十二經病)。

靈樞經脉篇○此章與經絡類第二章同出一肩義有相貫所當互考○十。

(黃帝曰,肺,手太陰也,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膨而喘欬)。

動言變也,奱則變常而為病也,如陰陽應象大論曰,在變動為握為噦之類, 即此之謂,肺脉起於中焦,循胃口,上鬲屬肺, 故病如此按至真要大論列此肺病於少陰司天之下,以去熱所勝,火克金也, 詳運氣類二十五,下同,○膨,音彭。

(缺盆中痛)。

缺盆雖十二經之道路,而肺為尤近,故肺病則痛。

(甚則交兩手而瞀,此為臂厥)。

瞀,木痛不仁也,手太陰脉由中府出腋下,行肘臂間,故為臂厥,○瞀, 茂莫務三音。

(是主肺所生病者)。

手之太陰,肺所生病也,○按二十二難曰,經言是動者氣也,所生病者血也, 邪在氣,氣為是動,邪在血,血為所生病氣主呴之,血主濡之,氣留而不行者, 為氣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為血後病也,故先為是動,後所生也, 觀此以是動為氣,所生為血,先病為氣,後病為血,若乎近理,然細察本篇之義, 凡在五藏,則各言藏所生病,凡在六府,則或言氣或言血,或脉或筋, 或骨或津液其所生病,本各有所主,非以血氣二字,統言十二經者也, 難經之言似非經旨。

(欬,上氣喘渴,煩心胷滿臑臂內前廉痛,厥掌中熱)。

渴,當作喝,聲麤急也,太陰之別直人掌中,故為痛厥掌熱。

(氣盛有餘,則肩背痛,風寒汗出,中風,小便數而欠)。

手太陰筋結於肩,藏附於背,故邪氣盛則肩背痛肺主皮毛,而風寒在表, 故汗出中風,肺為腎母,邪傷其氣,故小便數而欠。

(氣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為此諸病)。

肩背者,上焦之陽分也,氣虛則陽病,故為痛為寒而怯然少氣,金衰則水涸, 故溺色變而黃赤。

(盛則寫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下盛不虛, 以經取之)。 盛寫虛補,雖以鍼言,藥亦然也,熱則疾之,氣至速也,寒則留之,氣至遲也, 陷下則灸之,陽氣內衰,脉不起也,不盛不虛,以病有不因血氣之虛實, 而惟逆於經者,則當隨經所在,或飲藥或刺灸以取之也,下文諸經之治,義與此同, ○此節與禁服篇大同,詳鍼刺類二十九。

(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寸口主陰,肺為大腸之藏,手太陰經也,故肺氣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 虛則反小也,人迎者,足陽明之動脉,在結喉旁一寸五分,乃三陽脉氣所至也, 陰陽別論曰,三陽在頭三陰在手者,其義即此下同,○人迎脉口, 一盛二盛三盛當補當寫,義具終始肩,詳鍼刺類二十八。

(○大腸,手陽明也,是動則病齒痛頸腫)。

動義如前,手陽明之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也。

(是主津液所生病者)。

大腸與肺為表裏,肺主而氣而津液由於氣化,故凡大腸之或泄或秘, 皆津液所生之病,而主在大腸也。

(目黃日乾,鼽衂喉痺,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手陽明之別者合於宗脉,故目黃,其他諸病,皆本經之脉所及, 按至真要大論列此於少陰司天條下,以熱淫所勝,病在金也。

(氣有餘則當脉所過者熱腫)。

當脉所過,手陽明之次也。

(虛則寒慄不復,為此諸病)。

寒慄不復,不易溫也,此皆手陽明之諸病。

(盛則寫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炙之,不盛不虛, 以經取之)。 義如前

(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人迎主陽,大腸為肺之府,手陽明經也,故盛刖人迎大於寸口, 虛則人迎小於寸口也,詳義如前。

(○胃足陽明也,是動則病,洒洒振寒,善呻數久顏黑)。

胃屬土,土病而洒洒振寒者,風之勝也,善呻數欠,胃之鬱也, 按至真要大論列此於厥陰在泉,條下,其為木勝可知,黑,水色也, 土病則水無所畏,故黑色反見於顏面。

(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聲則惕然而驚,心欲動,獨閉戶塞牖而處, 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 病至而惡人者,陽明厥逆而則喘而惋,惋則惡人也,惡火者,邪客陽明熱甚也, 聞木音而驚者,土惡木也,欲閉戶而處者,陰陽相薄而陰勝陽也,欲卜高而歌者, 陽盛則四支實也,棄衣而走者,熱盛於身也,此節義詳下二章,○牖,音有。

(賁響,腹脹,是為骭厥)。

賁響,腸胃雷鳴也,骭,足脛也,陽明之脉,自膝臏,下脛骨外廉, 故為脛骭厥逆○賁,奔同,骭,音榦。

(是主血所生病者)。

中焦受穀,變化而赤為血,故陽明為多氣多血之經,而主血所生病者。

(狂瘧溫淫,汗出,鼽衂,口喎脣胗,頸腫喉痺)。

喎,歪也,胗,瘡也,陽明熱勝則狂,風勝則瘧,溫氣淫洗則汗出,鼽衂口喎等證, 皆陽明經脉之所及也,○鼽,音求,衂,女六切,喎,孔乖切,胗,音疹。

(大腹水腫)。

胃在中焦,土病則不能制水也。

(膝臏腫痛,循膺乳,氣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

陽明脉從缺盆,下乳內廉,挾臍腹前陰由股下足,以入中指, 故為病如此○脉頻牝二音。

(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穀善饑溺色黃)。

此陽明實熱,在經在藏之辨也。

(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則脹滿,為此諸病)。

此陽明虛寒,在經在藏之辨也。

(盛則寫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義如首經。

(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足陽明為太陰之表,三陽也故盛衰見於人迎。

(○脾,足太陰也,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

脾脉連舌,本故強,脾病則不運,故嘔。

(胃脘痛腹脹善噫)。

脾脉入腹,屬脾絡胃,故為痛為脹,噫,愛嘆聲,陰盛而上走於陽明, 故氣滯而為噫,○噫,伊隘二音。

(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

脾氣通也○以上諸義詳下章。

(身體皆重)。

脾主肌肉也,按至真要大論列以上諸證於厥陰在泉條下,木勝克脾也。

(是主脾所生病者)。

足太陰土也。

(舌本痛,體不能動搖,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閉黃疸不能臥, 強立,股膝內腫,厥,足大指不用,為此諸病)。 太陰脉支者上膈注心中,故為煩心心痛,脾寒則為溏瀉,脾滯刖為癥瘕, 脾病不能制水,則為泄為水閉黃疸不能臥,脾脉起於足拇以上膝股內廉, 故為腫為厥,為大指不用諸病,按至真要大論於厥陰司天條下列此諸證, 以風淫所勝,病本於脾也,○瘕,加駕二音,疸,音旦。

(盛則寫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義如首經。

(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迎)。

足太陰為陽明之裏,三陰也,故脉之盛衰,候於氣口。

(○心,手少陰也,是動則病嗌乾痛渴而欲飲)。

本經支者從心系上挾咽,故為嗌乾心痛,心火炎則心液耗,故渴而欲飲,○溢, 音益。

(是為臂厥)。

手少陰循臂內後廉出小指之端,故為臂厥。

(是主心所生病者)。

手少陰經,心所生病也。

目黃脇痛,臑臂內後廉痛,厥掌中熱痛,為此諸病。

少陰之脉繫目系,故目黃,出腋下,故脇痛循臑臂內人掌內後廉,故為熱痛諸病, ○臑,儒輭二音,又奴刀奴到二切。

(盛則寫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義如首經。

(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手少陰為太陽之裏,三陰也,故脉之盛衰見於寸口。

(○小腸,手太陽也,是動則病嗌痛頷腫)。

本經之脉循咽下隔,其支者循頸上頰,故為是病,至真要大論列此於太陽在泉之下, 以寒淫所勝而病及火府也,○頷,何敢切。

(不可以顧,肩似,臑似折。)。

手太陽脉循臑外後廉繞肩胛,交肩上,故肩臑之痛如如折。

(是主液所生病者)。

小腸主泌別清濁,病刖水穀不分而流衍無制,是王液所生病也。

(耳聾目黃,頰腫項頷肩臑肘臂外後廉痛,為此諸病)。

皆小腸經脉之所及也。

(盛則寫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義如首經。

(盛者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虛丈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手太陽為少陰之表,故候在人迎。

(○膀胱,足太陽也,是動則病衝頭痛)。

本經脉上額交巔人絡腦,故邪氣上衝而為頭痛。

(目似脫,項如)。

脉起目內眥,還出別下項也。

(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如結,踹如裂)。

本經挾脊抵腰中,過髀樞,循髀外,下合膕中,貫踹內, 故病如是按至真要大論列以上諸證於太陰在泉司天之下,以濕淫所勝,土邪傷水也, ○髀,並米切,又音比,膕音國,踹,腨同,音篆。

(是為踝厥)。

足太陽脉出外踝之後,筋結於外踝也,○踝,胡寡切。

(是主筋所生病者)。

周身筋脉,惟足太陽為多為巨,其下者結於踵,結於腨,結於膕,結於臀, 其上者挾腰脊,絡肩項,上頭為目上網,下結於頄,故凡為攣為弛為反張戴眼之類, 皆足太陽之水虧,而主筋所生病者。

(痔瘧狂癲疾)。

脉入肛,故為痔,經屬表,故為瘧,邪人於陽,故為狂癲疾。

(頭顖項痛,目黃淚出,鼽衂項背腰尻膕踹腳皆痛,小指不用,為此諸病)。

皆足太陽之所及,故為此諸病,○顖,音信,尻,開高切。

(盛則寫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 以經取之)。

義如首經。

(盛者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足太陽為少陰之表,故候在人迎。

(○腎,足少陰也,是動則病饑不欲食)。

腎雖陰藏,元陽所居,水中有火,為脾胃之母,陰動則陽衰,陽衰則脾因, 故病雖饑而不欲食。

(面如漆柴)。

水色黑,陰邪色見於面,故如漆,腎藏精,精衰則枯,故如柴。

(欬唾則有血,喝喝而喘)。

真陰損及其母也。

(坐而欲起)。

陰虛不能靜也。

目耳耳如無所見。

目之明在瞳子,瞳子者骨之精也,腎氣內奪則目耳耳如無所見,故凡目昏黑者, 必真水虧於腎也,○耳,音荒。

(心如懸,若饑狀)。

心腎不交則精神離散,故心如懸,陰虛則內餧,故常若饑狀, 按至真要大論列以上諸證於太陰司天之下,以土邪淫勝,故病本於腎也。

(氣不足則善恐,心惕惕如人將補之)。

腎在志為恐,腎氣怯故惕惕如人將捕之,以上諸義詳下章。

(是為骨厥)。

厥逆在骨,腎主骨也。

(是主腎所生病者)。

足少陰經,腎所生病也。

(口熱舌乾咽腫,上氣,嗌乾及痛,煩心心痛)。

足少陰之脉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山絡心,故病如是。

(黃疸腸澼)。

陰虛陽實,故為黃疸,腎開竅於一陰,故為腸澼,○疸,音旦,澼,音僻。

(脊股內後廉痛,痿厥嗜臥,足下熱而痛,為此諸病)。

足少陰之脉,自小指斜趨足心,上腨出膕,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故為此諸證, 嗜臥者多陰少陽,精神匱也,逆調論曰,腎者水藏,主津液,主臥與喘也。

(盛則寫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義如首經。

(灸則強食生肉,緩帶披髮,大杖重履而步)。

生肉,厚味也,味厚所以補精,緩帶披髮,大杖重履而步,節勞也,安靜所以養氣, 諸經不言此法,而惟腎經言之者,以真陰所在,精為元氣之根也。

(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足少陰為太陽之裏故候在寸口。

(○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也,是動則病手心熱巿肘攣,急,腋腫)。

皆本經之脉所及。

(甚則胷脇支滿,心中憺憺大動)。

手厥陰出屬心包絡,循胷出脇故也,○憺,音淡,動而不寧貌。

(面赤目黃)。

心之華在面,目者心之使,故病則面赤目黃,以上諸證, 按至真要大論俱列於太陽司天之下,以寒淫所勝,則心火受病也。

(喜笑不休)。

心在聲為笑。

(是主脉所生病者)。

心主脉也。

(煩心,心痛,掌中熱,為此諸病)。

脉起心胷,入掌中也。

(盛則寫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 以經取之)。 義如首經。

(盛者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手厥陰為少陽之裏,故候在寸口。

(○三焦手少陽也,是動則病耳聾,渾渾焞焞,嗌腫喉痺)。

渾渾焞焞,不明貌,三焦之脉上項繫耳後,故為是病, 按至真要大論列上於大陰在泉之下,濕土所以勝水也,○焞,屯吞二音。

(是主氣所生病者)。

三焦為水瀆之府,水病必由於氣也。

(汗出,目銳眥痛,頰痛,耳後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為此諸病)。

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故為汗出,其他諸病,皆本經之脉所及。

(盛則寫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 以經取之)。 義如首經。

(盛者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手少陽為厥陰之表,故候在人迎。

(○膽足少陽也,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

膽病則液泄,故口苦,膽鬱則不舒,故善太息。

(心脇痛,不能轉側)。

足少陽之別,貫心循脇裏也,義詳下章。

(甚則面微有塵,體無膏澤)。

足少陽之別散於面,膽木為病,燥金勝之,故面微有塵,體無膏澤, 按至真要大論列以上諸證於陽明在泉司天者,即其義也。

(足外反熱,是為陽厥)。

本經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出外踝之前,故足外反熱,木病從火,故為陽厥。

(是主骨所生病者)。

膽味苦,苦走骨,故膽主骨所生病,又骨為榦,其質剛,膽為中正之官,其氣亦剛, 膽病則失其剛,故病及於骨,凡驚傷膽者骨必軟,即其明證。

(頭痛頷痛,目銳眥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馬刀俠癭)。

馬刀,瘰癧也,俠癭,俠頸之瘤屬也,○眥,音漬,癭音影。

(汗出振寒,瘧)。

少陽居三陽之中,半表半裏者也,故陽勝則汗出,風勝則振寒為瘧。

(胷脇肋髀,膝外至脛絕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為此諸病)。

皆本經之脉所及也,○脛,形景形敬二切。

(盛則寫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義如首經。

(盛者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足少陽為厥陰之表,故候在人迎。

(○肝,足厥陰也,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以俛仰)。

足厥陰支別者,與太陰少陽之脉同結於腰髁下中髎下髎之間,故為腰痛, 刺腰痛篇曰,厥陰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張弓弩弦。

(丈夫疝,婦人少腹腫)。

足厥陰氣逆則為睪腫卒疝,婦人少腹腫即疝病也,上義詳下章,○,同,音頹。

(甚則嗌乾,面塵脫色)。

肝脉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上出額,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裏,故為此病, 按至真要大論列以上諸證於陽明在泉司天之下,以燥淫所勝,則病本於肝也。

(是肝所生病者)。

足厥陰經,肝所生病也。

(胷滿嘔逆,飧泄狐疝,遺溺閉癃,為此諸病)。

本經上行者挾胃貫鬲,下行者過陰器抵小腹,故為此諸病,○飧,音孫,癃良中切。

(盛則寫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義如首經。

(盛者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足厥陰為之陽之裏,故候在寸口。

(六經病解)。

素問脉解篇全○木篇所解,人略皆出前章經脉篇之義,其中稍有不同者, 蓋互為發明也,當並求之,○十一。

(太陽所謂腫腰脽痛者,正月太陽寅,寅太陽也)。

所謂者,引古經語也,脽,尻臀也,正月建寅,三陽月也,三陽者太陽也, 故太陽病為腫腰脽痛者,應正月三陽之候,○脽,音誰。

(正月陽氣出在上,而陰你盛陽未得自次也,故腫腰脽痛也)。

正月之候,三陽雖出,而時令尚寒,陰氣尚盛,陽氣未有次第,以陰勝陽, 故腫腰脽痛,正以足太陽之脉,挾脊抵腰貫臀也。

(病偏虛為跛者,正月陽氣東解地氣而山也,所謂偏虛者,冬寒頗有不足者, 故偏虛為跛也)。 正月東風解凍,陽氣尚微,太陽病有或左或右,偏虛為跛者,應三陽不足於下也, 足太陽下行之脉,循脾膕下出外踝之後,故有是證,○跛,補火切。

(所謂強上引背者,陽氣大上而爭,故強上也)。

太陽之脉下項挾背,若陽氣大上而爭,則與三陽之氣上升者同,故為強上引背也。

(所謂耳鳴者,陽氣萬物盛上而躍,故耳鳴也)。

太陽支者,從巔至耳上角,陽邪上盛,故為耳鳴也。

(所謂甚則狂巔疾者,陽盡在上而陰氣從下,下虛上實,故狂巔疾也)。

巔,癲同,按前章經脉篇足太陽經條,下作癲,蓋古所通用也,所謂甚者, 言陽邪盛也,陽邪實於陽經,則陽盡在上,陰氣在下,上實下虛,故當為狂癲之病。

(所謂浮為聾者,皆在氣也)。

陽實於上,則氣壅為聾,亦以其脉至耳也。

(所謂入中為瘖者,陽盛巳衰,故為瘖也)。

聲由氣發,氣者陽也,陽盛則聲大,陽虛則聲微,若陽盛巳衰,故瘖瘂不能言也, ○瘖音音。

(內奪而厥則為瘖俳,此腎虛也)。

俳,廢也,內奪者,奪其精也,精奪則氣奪而厥,故聲瘖於上,體廢於下, 元陽大虧,病本在腎,賢脉上挾舌本,下走足心,故為是病,○俳,音排, 無所取義,誤也,當作痱,正韻音沸。

(少陰不至者,厥也)。

此釋上文內奪而厥之義也,少陰者,腎脉也,與太陽為表裏,若腎氣內奪, 則少陰不至,少陰不至者,以陰虛無氣,無氣則陽衰,致厥之由也, ○義以上腰尻痛耳聾狂巔厥逆等,俱出前章太陽經病條下。

(○少陽所謂心脇痛者,言少陽盛也,盛者心之所表也)。

少,陽之脉下胷中,循脇裏,故心脇痛者,以少陽之邪盛也,然少陽屬木, 木以生火,故邪之盛者,其本在膽,其表在心,表者標也。

(九月陽氣盡而陰氣盛,故心脇痛也)。

膽有相火,心有君火,火墓在戍,陽不勝陰,則心脉為痛,故應九月之氣。

(所謂甚則躍者,九月萬物盡衰,草水畢落而墮,則氣去陽而之陰, 氣盛而陽之下長,故謂躍)。 九月萬物盡衰,草木畢落.是天地之氣,去陽而之陰也,人身之氣亦然, 故盛於陰分則所長在下,其有病為跳躍者,以足少陽脉,下出足之外側, 陰覆於上陽鼓於下也,故應九月之氣。

(○陽明所謂灑灑表寒者,陽明者午也,五月盛陽之陰,也陽盛而陰氣加之, 故灑灑振寒也)。 五月陽氣明盛,故曰陽明,夏至一陰初生加以陽極之候,故病灑灑振寒者, 以陽明應五月之氣也。

(所謂脛腫而股不收者,是五月盛陽之陰也,陽者衰於五月而一陰氣上,與陽始爭, 故脤腫而股不收也)。 足陽明脉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脛足跗,入中指內間,若陰生於下,上與陽爭, 則為脛腫而股不收,亦應五月陰一之氣。

(所謂上喘而為水者,陰氣下而復上,下則邪客於藏府間,故為水也)。

陽明土病,則不能制水,故陰邪自下而上,客於藏府之間,乃化為水, 水之本在腎末在肺,標本俱病,故為上喘也。

(所謂胷痛少氣者,水氣在藏府也,水者陰氣也,陰氣在中,故胷痛少氣也)。

邪水之陰,非真陰也,陰邪在中,故為脉痛,陰盛則陽衰,故為少氣, 少氣則氣短而喘矣。

(所謂甚則厥,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者,陽氣與陰氣相薄,水火相,惡, 故惕然而驚也)。 薄,氣相迫也陰陽之氣,正則相和,邪則相惡,陰邪薄於陽明,故惕然而驚也。

(所謂欲獨閉戶牖而處者,陰相薄也,陽盡而陰盛,故欲獨閉戶牖而居)。

陰邪盛則陽明氣衰,故欲靜也。

(所謂病至則欲乘高而歌,棄衣而走者,陰陽復爭而外并於陽, 故使之棄衣而走也)。 寒邪外并於陽,則身熱,多躁,故棄衣,而走,○以上諸義,出前章足陽明經病。

(所謂客孫脉則頭痛鼻鼽腹腫者,陽明并於上,上者則其孫絡太陰也, 故頭痛鼻鼽腫也)。 寒邪客於陽明,則在頭為痛,在鼻為鼽,在腹為腫,以陰氣行而并於本經井之孫絡, 故為是病,太陰者,言陰邪之盛,非陰經之謂也,如上文所言者,皆指陰盛為邪, 則此義可知,○鼽,音求。

(○太陰所謂病脹者,太陰子也,十一月萬物氣皆藏於中,故日病脹)。

陰極於子,萬物皆藏,故曰太陰子也,太陰之經入腹,凡邪藏於中則病為脹, 故應十一月之氣。

(所謂上走心為噫者,陰盛而上走於陽明,陽明絡屬心,故曰上走心為噫也)。

脾脉絡胃,故陰邪盛則上走於陽明,陽明之正上通於心,故上走心為噫, 按九鍼論宣明五氣篇,俱曰心為噫,口問戶篇曰寒氣客於胃,厥逆從下上散, 復出胃故,厥逆從下上散,復出於胃故為噫,此篇則兼而言之, 蓋寒氣犯於心脾胃三經,俱能為噫也。

(所謂食則嘔者,物盛滿而上溢,故嘔也)。

脾胃相為表裏胃受水榖,脾不能運,則物盛滿而溢,故為嘔。

(所謂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者,十二月陰氣下衰,而陽氣且,出日得後與氣, 則快然如衰也)。 後謂大便,氣謂轉失氣,陽氣出則陰邪散,故快然如衰,一陽下動,冬至候也, 故應十一月之氣,○以上諸義出前章足太陰經病。

(○少陰所謂腰痛者,少陰者腎也,十月萬物陽氣皆傷,故腰痛也)。

腰者腎之府,寒邪入腎則為腰痛,純陰在下,故應十月之氣。

(所謂嘔欬,上氣喘者,陰氣在下,陽氣在上,諸陽氣浮,無所依從, 故嘔欬上氣喘也)。 陽根於陰,陰根於陽,互相倚也,若陰中無陽,沉而不升,則孤陽在上, 浮而不降無所依從,故為嘔欬上氣喘也,按前章列本節義於手太陰肺病條下, 此則言於腎經,正以肺主氣,腎主精,精虛則氣不歸元,即無所依從之義。

(所謂色色不能久立久坐,起則目耳耳無所見者,萬物陰陽不定,未有主也, 秋氣始至,微霜始下,而方殺萬物,陰陽內奪,故目耳耳無所見也)。 色色,誤也,當作邑邑,不安貌,秋氣至,微霜下,萬物俱衰,陰陽末定, 故內無所主而坐起不常,目則耳耳無所見以陰肅陽衰,精氣內奪, 故塵深秋十月之候。

(所謂少氣善怒者,陽氣不治,陽氣不治,則陽氣不得出,肝氣當治而未得, 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 陽和不治,則肝氣多逆不能調達,故善怒而為煎厥, 所謂多陰者多怒也○按煎厥一證,在本篇言陽虛陰盛,在生氣通天論言陰虛陽盛, 可見煎厥有陰陽二證,詳本類前五。

(所謂恐如人將捕之者,秋氣萬物末有畢去,陰氣少,陽氣入陰陽相薄,故恐也)。

陰氣,言腎氣也,陽氣,言邪氣也,陰氣將藏未藏而陽邪入之, 陰陽相薄則傷腎而為恐,故亦應秋氣。

(所謂惡聞食臭者,胃無氣故,惡聞食臭也)。

胃無氣,胃氣敗也,胃你所以敗者,腎為胃關,腎中真火不足,不能溫養化原, 故胃氣虛而惡聞食臭也,此即前章,饑不欲食之義,○臭,許救尺救二切。

(所謂面黑如地色者,秋氣內奪,故變於色也)。

色以應日,陽氣之華也,陰勝於陽則面黑色變,故應秋氣,即前章面如漆柴之義。

(所謂欬則有血者,陽脉傷也,陽氣未盛於上而脉滿,滿則欬,故血見於鼻也)。

陽脉傷者,上焦之脉傷也,陽氣未盛於上而脉滿,則所滿者,皆寒邪也, 蓋腎脉上貫肝膈,入肺中故欬則血見於口,衂則血見於鼻也, ○以上諸義出前章足少陰經病。

(○厥陰所謂疝,婦人少腹腫者,厥陰者辰也,三月陽中之陰,邪在中, 故曰疝少腹腫也)。 辰,季春也,五陽一陰陰氣將盡,故屬厥陰陰邪居於陽未,則為疝少腹腫, 故應三月之氣。

(所謂腰脊痛不可以俛仰者,三月一振榮華萬物,一俛而不仰也)。

三月一振,陽氣振也,故榮華萬物,然餘寒尚在,若陰氣或勝則陽屈,俛而不仰, 故病為腰脊痛,亦應月之氣,○俛,俯同,又音免。

(所謂癃疝膚脹者,曰陰亦盛而脉脹不通,故曰癃疝也)。

此復明癃疝腫脹之由,在陰邪盛也,陰盛則陽氣不行,故為此諸證。

(所謂甚則嗌乾熱中者,陰陽相薄而熱,故嗌乾也)。

所謂甚者,應三月之陽盛也,陽邪盛則薄於陰分,故為嗌乾熱中等病, ○上義山前章足厥陰經病。

陽明病解。

素問陽明脉解篇全○十二。

(黃帝問曰足陽明之脉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鍾鼓不為動, 木音而驚何也,願聞其故)。 脉,即經也本篇之義,大略皆出靈樞經脉篇,詳前二章。

(岐伯對曰陽明者胃脉也,胃者土也,故聞木音而驚者土惡木也)。

木能克土,故惡之。

(帝曰善,其惡火何也,岐伯曰陽明主肉,其脉血氣盛,邪客之則熱, 熱甚則惡火)。 陽明經多氣多血,邪客之則血氣壅而易為熱,熱則惡火也。

(帝曰其惡人何也,岐伯曰,陽明厥則喘而惋,惋則惡人)。

陽明氣逆而厥,則為喘惋,惋,憂驚也,故惡人之煩擾,○惋,烏貫切。

(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岐伯曰,厥逆連藏則死,連經則生)。

連藏者敗及三陰故死,連經則肌表之疾耳故生。

(帝曰善,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數曰,踰垣上屋, 所上之處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 凡癲狂傷寒家多有此證。

(岐伯曰,四支者,諸陽之本也,陽盛則四支實,實則能登高也)。

陽受氣於四末,故四支為諸陽之本,陽邪剛盛,故步履變常也。

(帝曰,其棄衣而走者何也,岐伯曰,熱盛於身,故棄衣欲走也)。

陽明主肌肉,故熱盛於身。

(帝曰,其妄言罵詈,不避親疎而砍者何也,岐伯曰,陽盛則使人妄言罵詈, 不避親疎不欲食,故妄走也)。 陽盛者,陽邪盛也,陽明為多氣多血之經,而陽邪實之,陽之極也, 陽氣者靜則神藏,躁則病如是○詈,音利。

(太陰陽明之異)。

素問太陰陽明論○十三。

(帝問曰,太陰陽明為表裏,脾胃脉也,生病而異者何也)。

太陰脾也,陽明胃也,雖皆屬土,然一表一裏,故所受所傷有不同矣。

(岐伯對曰,陰陽異位,更虛更實更逆更從,或從內,或從外,所從不同, 故病異名也)。 脾為藏,陰也,胃為府陽也,陽主外,陰主內,陽主上,陰主下,是陰陽異位也, 陽虛則陰實,陰虛則陽實,是更虛更實也,病者為逆,不病者為從,是更逆從也, 凡此者,皆所從不同,故病名亦異。

(帝曰,願聞其異狀也,岐伯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

胃屬三陽,故主天氣,脾屬三陰,故主地氣。

(故陽道實,陰道虛)。

陽剛陰柔也,又外邪多有餘,故陽道實,內傷多不足,故陰道虛, 一日陰道實則陽道虛矣,所謂更虛更虛更實者亦通。

(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受之則入六府, 陰受之則入五藏)。 賊風虛邪,外傷也,故陽受之而入府,飲食起居,內傷也,故陰受之而入藏。

(入六府則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入五藏則瞋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

不時臥,不能以時臥也,陽邪在表在上,故為身熱不臥喘呼,陰邪在裏在下, 故為滿飧泄腸澼,○,音嗔,飧,音孫,澼,音僻。

(故喉主天氣,咽主地氣)。

喉為肺系,所以受氣,故上通於天,咽為胃系,所以受水榖,故下通於地。

(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

風,陽氣也,故陽分受之,濕,陰氣也,故陰分受之,各從其類也。

(故陰氣足從上行至頭,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

逆順肥瘦篇曰,手之三陰,從藏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 足之三陰,從足走腹即此之謂,蓋陰氣在下,下者必升,陽氣在上,上者入必降, 脾陰胃陽,氣皆然也。

(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

陽病極則及於下,陰病極則及於上,極則變也,非惟上下,表裏亦然。

(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

陽受風氣,故上先受之陰受濕氣,故下先受之然上非無濕,下非無風, 但受有先後耳,日先受之,則後者可知矣。

(○帝曰,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岐伯曰,四支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 必因於脾乃得稟也)。 此下言胃氣必因脾氣,乃得行也。

(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稟水穀氣,氣日以衰, 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四支之舉動,必賴胃氣以為用,然胃氣不能自至於諸經,必因脾氣之運行, 則胃中水穀之氣之精微,得及於四支也,若脾病則胃氣不行,故各經脉道日以衰微, 而四支不為用矣,○為,去聲,下同。

(帝曰脾與胃以膜相連耳,而能為之行其津液何也)。

此下言三陰三陽之脉,皆稟於脾胃之氣也,○膜,模莫二音。

(岐伯曰,足太陰者三陰也,其脉貫胃屬脾絡嗌,故太陰為之行氣於三陰。)。

為之者,為胃也,脉脉貫胃屬脾,足太陰也,故為之行氣於三陰,三陰者, 五藏之謂。

(陽明者表也,五藏六府之海也,亦為之行氣於三陽)。

陽明者,太陰之表也,主受水穀以溉藏府,故為五藏府之海,雖陽明行氣於三陽, 然亦賴脾氣而後行,故曰亦也,三陽者,即六府也。

(藏府各因其經而氣於陽明,故為胃行其津液)。

因其經,因脾經也,藏府得稟於陽明者,以脾經貫胃,故能為胃行其津液也。

(四支不得稟水穀氣,日以益衰陰道不利,筋骨肌肉,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陰道,血脉也,此復明脾主四支之義。

(五決十經)。

素問五藏生成篇○十四。

(診病之始,五決為紀)。

五決者,謂察五藏之疾以決死生,乃為診病之綱紀也。

(欲知其始,先建其母)。

始,病之始也,建,立也,母病之因也,不得其因,則標本弗辨,故當先建其母, 如下文某藏某經之謂。

(所謂五決者,五脉也)。

五脉者,五藏之脉,各有其經也又如肝脉弦,心脉鉤,脾脉耎,肺脉毛,腎脉石, 皆所謂五脉也。

(是以頭痛巔疾,下虛上實,過足少陰巨陽,甚則入腎)。

頭痛巔疾,實於上也,上實者因於下虛其過在腎與膀胱二經, 蓋足太陽之脉從巔絡腦,而腎與膀胱為表裏,陰虛陽實,故為是病, 甚則府病巳而入於藏,則腎獨受傷矣。

(循蒙招尤目冥耳聾下實上虛,過在足少陽厥陰,甚則入肝)。

循,亦作巡,行視貌,蒙,茫昧也,招,掉搖也,尤,甚也,目無光則矇眛不明, 頭眩動,則招尤不定,甚至目冥者不能視,耳聾者無所聞,其過在肝膽之氣, 實於下而虛於上也,蓋足少陽之脉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 足厥陰之脉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脉會於巔故為此病,甚則自府歸藏, 而并人於肝矣,○按此下三節,不言甚則入藏,文之缺而義則同也。

(腹滿脹,支鬲胠脇下,厥上冒,過在足太陰陽明)。

支,隔塞也,胠,脇之上,足太陰之脉,入腹屬脾絡胃上鬲,足陽明之脉, 屬胃絡脾,其支其循腹裏,且脾胃皆四支,故為支鬲胠脇而四支厥逆於下, 胷腹冒悶於上者,皆過在足太陰陽明經也○,昌真切。

(欬嗽上氣,厥在胷中,過在田手陽明太陰)。

上氣,喘急也,肺居胷中,手太陰也,其脉起於中焦,上鬲屬肺,手陽明,大腸也, 為太陰之表,其脉下入缺盆,絡肺,二經之氣,皆能逆於脉中,故為欬嗽上氣之病。

(心煩頭痛,病在鬲中,過在手巨陽少陰)。

鬲中,鬲上也,手太陽小腸之脉入,缺盆絡心,其支者循項上頰至目銳眥, 手少陰心脉起於心中,出屬心系,其支者上挾咽,繫目系, 故病在鬲而為心煩頭痛者,過在手太陽少陰也。

(八虛以候五藏)。

靈樞邪客篇○十五。

(黃帝問於岐伯曰,人有八虛,何以候。)。

八虛,即五藏生成篇所謂八谿也,是皆筋骨之隙,氣血之所流注者故日八虛。

(岐伯荅曰,以候五藏。)。

謂可因八虛以察五藏之病。

(黃帝曰,候之奈何,岐伯曰,肝心有邪,其氣流於兩肘)。

人之五藏,惟肺與心居於鬲上,其經屬手,脾肝腎俱在鬲下,其經屬足, 故肺心有邪,乘虛而聚,其氣必留於二肘,在肺則尺澤,在心則少海次之。

(肝有邪,其氣流於兩腋)。

肝與膽合,其經自足而上,皆行脇腋之間,故肝邪乘虛而聚者,其氣當流於兩腋, 即期門淵腋等穴之次。

(脾有邪,其氣留於兩髀)。

脾與胃合,其脉皆自脛股上出衝門氣衝之間,故邪氣留於髀跨間者,知為脾經之病, ○髀,並米切,又音比。

(腎有邪,其氣留於兩膕)。

腎與膀胱為表裏,其經皆出膝後陰谷委中之間,故邪氣留兩膕者,知為腎經之病, ○膕,音國。

(凡此八虛者,皆機關之室,真氣之所過,血絡之所遊,邪氣,惡血固不得住留, 住留則傷經絡,骨節機關,不得屈伸,故痀攣也)。 機,樞機也,關,要會處也,室,猶房室也,凡此八者,皆氣血之所由行也, 正氣居之則為用,邪氣居之則傷經絡機關,而屈伸為之不利, 此八虛可候五藏也○痀,音枸。

(邪盛則實精奪則虛)。

素問通評虛實論○十六。

(黃帝問曰,何謂虛實,岐伯對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邪氣有微甚,故邪盛則實,正氣有強弱,故精奪則虛,奪,失也, ○愚按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二句為病治之大綱,其辭似顯,其義甚微, 最當詳辨,而辨之有最難者何也,蓋實言邪氣,實宜寫也,虛言正氣,虛宜補也, 凡邪正相薄而為病,則邪實正虛皆可言心,故主寫者則曰邪盛則實,當寫也, 主補者則曰精奪則虛,當補也,各執一句,茫無確見,藉口文飾,孰得言非, 是以至精之訓,反釀莫大之害,不知理之所在,有必不可移易者,奈時醫不能察耳, 余請析此為四,日孰緩孰急,其有其無也,所謂緩急者,察虛實之緩急也, 無虛者急在邪氣,去之不速,留則生變也,多虛者急在正氣,培之不早, 臨期無濟也,微虛微實者,亦治其實,可一掃而除也,甚虛甚實者,所畏在虛, 但固守根本以先為巳之不可勝,則邪無不退也,二虛一實者兼其實,開其一面也, 二實一立者兼其虛,防生不測也,總之實而悞補,固必增邪,猶可解救,其禍小, 虛而悞攻,真氣忽去,莫可挽回,其禍大,此虛實之緩急,不可不察也, 所謂有無者,察邪氣之有無也,凡風寒暑濕火燥,皆能為邪,邪之在表在裏, 在府在藏,必有所居,求得其本,則直取之,此所謂有,有則邪之實也, 若無六氣之邪,而病出三陰,則惟情慾以傷內,勞倦以傷外,非邪似邪,非實似實, 此所謂無,無則病在元氣也,不明虛實有無之義,必至以逆為從,以標作本, 絕人長命,損德多矣,可不懼且慎哉。

(帝曰,虛實何如)。

問五藏虛實之大體。

(岐伯曰,氣虛者,肺虛也,氣逆者,足寒也)。

肺主氣,故氣虛者即肺虛也,氣逆不行,則無以及於四支,陽虛於下,故足寒也。

(非其則生當其時則死)。

(餘藏皆如此)。

以肺虛而遇秋冬,非相賊之時故生,若當春,則金木不和病必甚, 當夏則金虛受克病必死也,一日肺王於秋,當秋而氣虛,金衰甚也,故死, 於義亦通。

心脾肝腎各有所主,則各有衰王之時,以肺藏為例,可類推矣。

(帝曰,何謂重實,岐伯日所謂重實者,言熱病氣熱脉滿,是謂重實)。

證脉皆實,是重實也,○重,平聲,下同。

(帝曰,經絡俱實何如,何以治之,岐伯曰,經絡皆實,是寸脉急而尺緩也, 皆當治之)。 經,十二經也,絡,十五絡也,此以脉口寸尺,概察經絡之虛實也, 寸脉之直行者為太陰之經,尺中列缺別走陽明者為太陰之絡,以上下言, 則寸為陽尺為陰,以內外言則絡為陽經為陰,故寸脉急則邪居於經, 尺脉緩則熱盛於絡,是經絡俱實也,皆當治之,治言寫也,○按平人氣象論曰, 緩而滑曰熱中,邪氣藏府病形篇曰,緩者多熱,故此以尺緩為實也, 詳脉色類十六十九。

(故曰滑則從,濇則逆也)。

滑,陽脉也,濇,陰脉也,實而兼滑陽氣勝也,故為從, 若見濇則陰邪勝而陽氣去也,故為逆。

(夫虛實者,皆從其物類始,故五藏骨肉滑利,可以長久也)。

物之生則滑利,死則枯濇,皆由陽氣之存亡耳,脉之逆順,亦猶是也。

(帝曰,絡氣不足,經氣有餘何如,岐伯曰,絡氣不足,經氣有餘者, 脉口熱而尺寒也,秋冬為逆,春夏為從,治主病者)。 絡脉在表,主乎陽也,經脉通裏,主乎陰也,經氣有餘則脉口熱,陰分之邪盛也, 絡氣不足則尺中寒,陽分之氣虛,陽虛者畏陰勝之時,故秋冬為逆春夏為從, 治主病者,即下文之時,故秋冬為逆,春夏為從,治主病者,即下文灸刺之義, ○按本節以脉口熱為經氣有餘,尺寒為絡氣不足,故王氏以尺寸言陰陽, 註曰陰分主絡,陽分主經,然經脉脉度等篇曰,經脉為裏,浮而淺者為絡, 是經本陰也,絡本陽也,難以反言,夫尺寸者,分陰陽之位耳,而陰陽之氣, 則五藏上下,無所不在如寸有肺金,陰不在上乎,尺有命門陽不在下乎, 故反言尺寸則可,反言經絡則不可,且本節之義,重在經絡, 不在尺寸觀者當詳辨之。

(帝曰,經虛絡滿何如,岐伯曰,經虛絡滿者,尺熱滿,脉口寒濇,春夏死, 秋冬生也)。 經虛絡滿者,陰氣不足,陽邪有餘,陰虛者畏陽勝之時,故春夏死,秋冬生, ○按王氏註此二節曰,春夏陽氣高,故脉口熱,尺中寒為順,此說若為近理, 而實有所不然也,觀內經論脉諸篇,則但言陰陽浮沉隨氣候, 初未聞有尺寸盛衰分四時也,學者於此不辨,恐反資多岐之惑。

(帝曰,治此者奈何,岐伯曰,絡滿經虛,灸陰刺陽,經,刺陰灸陽)。

此正以絡主陽經主陰,灸所以補,刺所以寫也。

(帝曰,何謂重虛,岐伯曰,脉氣上虛尺虛,是謂重虛)。

陰陽俱虛,是重虛也。

(帝曰,何以治之,岐伯日,所謂氣虛者,言無常也,尺虛者,行步恇然)。

氣虛即上虛,氣虛於上,故言亂無常,如脉要精微論曰,言而微,終目乃復言者, 此奪氣也,尺虛者下虛,故行步恇然怯弱也,○恇,音匡。

(脉虛者不象陰也)。

氣口獨為五藏主,脉之要會也,五藏為陰,藏虛則脉虛,脉虛者,陰虧之象, 故曰不象陰木。

(如此者滑則生,濇則死也)。

義同前。

(帝曰,寒氣暴上,脉滿而實何如)。

此指傷寒之屬也。

(岐伯曰,實而滑則生,實而逆則死)。

邪盛者脉當實,實而兼滑,得陽脉也,故生,若見陰脉為逆故死,按玉機真藏論曰, 脉弱以滑,是有胃氣,命曰易治,脉逆四時,為不可治,詳脉色類十二。

(帝曰,脉實滿,手足寒,頭熱何如,岐伯曰,春秋則生,冬夏秋則死)。

脉之實滿邪有餘也,手足寒者,陰逆下在下,頭熱者,陽邪在上,陰陽乖離, 故為上實下虛之病,春秋為陰陽和平之候,得其和氣故可以生, 冬夏乃陰陽偏勝之時,陽劇於夏,陰劇於冬,故死。

(脉浮而濇,濇而身有熱者死)。

浮而身熱,陽邪盛也,濇為氣血虛,陰不足也,外實內虛則孤陽不守,故死。

(帝曰,其形盡滿何如,岐伯曰,其形盡滿者,脉急大堅,尺濇而不應也)。

此正言陽實陰虛之候也,陽有餘故其形盡滿,脉當急大而堅,陰不足, 故當尺濇而不應也。

(如是者從則生逆則死,帝曰,何謂從則生逆則死,岐伯曰,所謂從者, 手足溫也所謂逆者田足寒也)。 四支為諸陽之本,故陽邪盛者,手足當溫為順,若手足寒冷則以邪盛於外, 氣虛於內,正不勝邪所以為逆。

(五藏虛實病刺)。

素問藏你法時論○十七。

(肝病者,兩脇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

此肝之實邪也,肝脉布脇肋抵小腹,邪實則兩脇下痛引於少腹,肝志怒, 故氣強則善怒。

(虛則目耳耳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

目為肝之竅,肝脉上入頏顙,連目系,肝與膽為表裏,膽脉從耳後入耳中, 故氣虛則目無所見耳無所聞也,肝虛則膽虛,故氣怯而善恐,○耳,音茺。

(取其經厥陰與少陽)。

取其經者非絡病也,取厥陰以治肝,取少陽以治膽,此承上文虛實二節而言, 虛者當補,實者當寫也,下放此。

(氣逆則頭痛,耳聾不聰頰腫,取血者)。

氣逆於上則上實,故頭耳聾頰腫,蓋肝脉與督脉會於巔,下頰裏, 膽脉入耳中下加頰車也,治此者當取其經血盛之處,隨其左右,有則刺而寫之。

(○心病者,胷中痛,脇支滿,脇下痛,膺背肩甲間痛,兩臂內痛)。

此心經之實邪也,手少陰心脉,從心系郤上肺,下出腋下,手厥陰心包絡之脉, 其支者循胷出脇上抵腋下,循臑內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又心與小腸為表裏, 小腸脉繞肩胛,交肩上,故為此諸證。

(虛則胷腹大,脇下與腰相引而痛)。

胷腹腰脇之間,背手少陰厥陰之脉所及,虛則陽虛而逆氣不行,故為胷腹, 大心主血脉,血虛則不能榮養筋脉,故腰脇相引而痛。

(取其經少陰太陽,舌下血者)。

手少陰太陽,心與小腸脉也,當隨其虛實而取之,心主舌,故取舌下血以寫其實。

(其變病刺郄中血者)。

變病,謂病屬少陰而證有異於前說者,郄中,陰郄穴也,為手少陰之郄, 血去則邪隨而寫矣,○郄,隙同。

(○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瘛,腳下痛)。

此脾經之實邪也,脾屬土,主肌肉,土邪濕勝,故令人身重肌肉痿, 肉痿者痺弱不仁也,脾主四支,故足不收行善瘛,瘛者手足掉掣也, 脾脉起於足大指,過核骨以上內踝,故為腳下痛,○痿,威甤二音,瘛, 翅係寄三音。

(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

足太陰之脉屬脾絡胃,脾虛則失其健運之用,而中氣不治,故為此諸病,○飧, 音孫。

(取其經太陰陽明少陰血者)。

脾與胃為表裏,故當取足太陰陽明之經,少陰腎脉也,脾主濕,腎主水, 水能助濕傷脾,故當取少陰之血以泄其寒實,如厥病篇治脾心痛者, 亦取腎經之然谷太谿,義猶此也,詳鍼刺類六十四。

(○肺病者,喘欬逆氣,肩背痛,汗出)。

此肺經之實邪也,肺藏氣,主喘息,在變動為欬,故病則喘欬逆氣,背為胷中之府, 肩接近之,故肩背為痛,肺主皮毛,病則疎泄,故汗出。

(尻陰股膝髀腨胻足皆痛)。

此病皆足少陰經也,少陰之脉起於足下,循內踝入跟中,以上腨內, 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今肺病連腎,以氣陷下部,而母病及子也, 故下文兼取足少陰以治之,○尻開高切,髀,並米切,又音比,腨,音篆,胻, 音杭,又形敬切。

(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乾)。

報復也,不能報息,謂呼吸氣短,難於接續也,手太陰之絡會於耳中,故氣虛則聾, 其脉循喉嚨,故為嗌乾也,○嗌,音益。

(取甚經太陰,足太陽之外,厥陰內血者)。

太陰,肺之本經也,故當因甚虛實取而刺之,更取足太陽之外,外言前也, 足厥陰之內,內言後也,正謂內踝後直上腨之內側者,乃足少陰脉之也, 視左右足脉,凡少陰部分,有血滿異於常處者,取而去之,以寫其實。

(○腎病者,腹大脛腫,喘欬,身重,寢汗出憎風)。

此腎經之實邪也,足少陰之脉,上腨內,夾臍上行入肺中,陰邪上侵, 故腹大脛腫而喘欬也,腎主骨,骨病故身重,腎主五液,在心為汗,而腎邪侮之, 心氣內微,故為寢汗出,如脉要精微論曰,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即此之謂, 凡汗多者表必虛,表虛者陽必衰,故惡風也,○憎,音曾。

(虛則胷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樂)。

足少陰,脉從肺出絡心注胷中,腎虛則心腎不交,故胷中痛,大腹小腹痛者, 正以腎脉自上,至渝府而止也,腎藏精,精化氣,精虛則氣虛,故為清冷厥逆, 腎之神為志,惟志不足,故意有不樂也。

(取其經少陰太陽血者)。

足少陰太陽為表裏也,凡刺之道,自當虛補實寫,然經絡有血,猶當先去血脉, 而後平其有餘不足焉,三部九候論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調其氣之虛實, 實則寫之,虛則補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後調之,此之謂也。

(有餘有五不足有五)。

素問調經論○十八。

(黃帝問曰,余聞刺法,言有餘寫之,不足補之,何謂有餘,何謂不足,岐伯對曰, 有餘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問,帝曰,願盡聞之,岐伯曰,神有餘有不足, 氣有餘有不足,血有餘有不足,形有餘有不足,志有餘有不足, 凡此十者其氣不等也)。 神屬心,氣屬肺,血屬肝,形屬脾,志屬腎,各有虛實,故其氣不等。

(帝曰,人有精氣津液,四支九竅,五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節,乃生百病, 百病之生,皆有虛實,今夫子乃言有餘有五,不足亦有五,何生之平乎)。 精氣津液,義詳藏象類二十五四支,手足也,合九竅五藏,共為十六部, 三百六十五節者,脉言絡之會,如九鍼十二原肩曰,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 所謂節者,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凡此諸部,皆所以生出入也, 非皮肉筋骨也,凡此諸部,皆所以生百病者。

(岐伯曰皆生於五藏也)。

陰陽表裏,無非五藏之所主也。

(夫心藏神,腩藏氣,肝藏血,脾藏肉,腎藏志,而上成形)。

正以見形成於外,神藏於內,惟此五者而巳。

(志意通,內連骨髓,而成身形五藏)。

志意者,統言人身之五神也,骨髓者,極言深邃之化生也, 五神藏於五藏而心為之主,故志意通調,內連骨髓,以成身形五藏,則互相為用矣。

(五藏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奱化而生,是故守經隧焉)。

隧,潛道也,經脉伏行,深而不見故日經隧,五藏在內,經隧在外,脉道相通, 以行血氣,血氣不和,乃生百病,故但守經隧,則可以治五藏之病。

(○帝曰,神有餘不足何如,岐伯曰,神有餘則笑不休,神不足則悲)。

心藏神,火之精也,陽勝則神王,故多喜而夭,陽衰則陰慘乘之,故多憂而悲, 本神篇曰,心藏脉,脉舍神,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行鍼篇曰,多陽者多喜, 多陰者多怒,皆此義也。

(血氣未并,五藏安定,邪客於形,洒淅起於毫毛末入於經絡也,故命曰神之微)。

此外邪之在心經也,并,偏聚也,邪之中人,久而不散,則或并於氣,或并於血, 病乃甚矣,今血氣未并,邪猶不深,故五藏安定,但洒淅起於亮毛,未及經絡, 此以浮淺微邪在脉之表,神之微病也,故命曰神之微。

(帝曰補寫奈何,岐伯曰,神有餘則寫其小絡之血出血,勿之深斥,無中其大經, 神氣乃平)。 小絡,孫絡也,斥,棄除也,心主血脉而藏神, 神本無形故神有餘者但寫其小絡之血,勿去血太深,及中其經,神自平矣。

(神不足者,視其虛絡,按而致之,刺而利之,無出其血,無泄其氣, 以通其經神氣乃平)。 按而致之,致其氣也刺而利之補不足以行其滯也,病以神不足, 故不宜出血及泄其氣,但欲通其經耳。

(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按摩勿釋,著鍼勿斥,移氣於不足,神氣乃得復)。

此刺外邪之在心經者,即上文所謂神之微也,微邪在心經之表,故當按摩勿釋, 欲散其外也,著鍼勿斥,毋傷其內也,乃可移氣於不足,邪去而神自復矣。

(○帝曰善,氣有餘不足奈何,岐伯曰,氣有餘則喘欬上氣,不足則息利少氣)。

此肺藏之虛實也,本神篇曰,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實則喘喝胷盈仰息, 大略同也。

(血氣末并,五藏安定,皮膚微病,命曰白氣微泄)。

此肺經之表邪也,血氣未并,義俱如前,肺主皮膚而屬金,微邪客之, 故命曰白氣微泄。

(帝曰,補寫奈何,岐伯曰,神有餘則寫其小絡之血出血,勿之深斥,無中其大經, 氣乃平)。 小絡,孫絡也,斥,棄除也,心主血脉血藏神,神本無形故神有餘者但寫其小之血, 勿去血太深,及中其經,神自平矣。

(神不足者,視其虛絡,按而致之,刺而利之,無山其氣,無泄其氣,以通其經, 神氣乃平)。 按而致之,致其氣也,刺而利之,補不足以行其滯也,病以神不足, 故不宜出血及泄其氣,但欲通其經耳。

(帝曰,刺微奈何,岵伯曰,按摩勿釋,著鍼勿斥,移氣於不足,神氣乃得復)。

此刺外邪之在心經者,即上文所謂神之微也,微邪在心經之表,故當按摩勿釋, 欲散其外也,著鍼勿斥,母傷其,內乃可移氣於不,足邪去而神自復矣。

(○帝曰善,氣有餘不足奈何,岐伯曰,氣有餘則喘欬上氣,不足則息利少氣。

此肺藏之虛實也,本神篇曰,腩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實則喘喝胷盈仰息, 大略同也。

(血氣末并,五藏安定,皮膚微病,命日白氣微泄)。

此肺經之表邪也,血氣未并,義俱如前,肺主皮膚而屬金,微邪客之, 故命曰白氣微泄。

(帝曰,補寫奈何,岐伯曰,氣有餘則,寫其經隧,無傷其經,無出其血, 無泄其氣,不足則補其經隧,無出其氣)。 經隧義如前,寫甚經隧者,謂察其有餘之脉,寫其邪氣已,無傷其大經,出其血, 泄其正氣,此刺氣之法也,有餘尚爾,不足可知矣。

(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按摩勿釋,出鍼視之曰,我將深之,適人必革, 精氣自伏,邪氣散亂,無所休息,氣泄腠理,真氣乃相得)。 此刺肺經之微邪也適,至也,革,變也,先行按摩之法,欲皮膚之氣流行也, 次出鍼而視之曰,我將深之欲其死懼而精神內伏也,適人必革者,謂鍼之至人, 必變革前說而刺仍淺也,如是則精氣既伏於內,邪氣散亂無所止息而泄於外, 故真氣得其所矣。

(○帝曰善,血有餘不足奈何,岐伯曰,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

此肝臟之虛實也,本神篇曰肝臟血,肝氣虛則恐,實則怒。

(血氣未并,五藏安定,孫絡外溢,則經有流血)。

此肝經之表邪也,邪不在藏而在經,但察其孫絡之脉有外溢者,則知其大經之, 內有留止之血也。

(帝曰,補寫奈何,岐伯曰,血有餘則寫其盛經,出其血, 不足則視其虛經內鍼其脉中,留而視脉大,疾出其鍼無令血泄)。 血有餘則盛經滿溢,故當寫而出之,不足則察其經之虛者,內鍼補之,然補虛之法, 必留鍼以候氣,所謂如待所貴,不知日暮者是也,留鍼既久,但視其脉巳大, 是氣巳至,則當疾出其鍼矣,血去則愈虛,故無令血泄也。

(帝曰,刺留血奈何,岐伯曰,視其血絡,刺出其血,無令惡血得入於娙, 以成其疾)。 此刺肝經之表邪也,邪血在絡,但速去之,自可免入經之患矣。

(○帝曰善,形有餘不足奈何,岐伯曰,有餘則腹脹逕溲不利不足則四支不用。

此脾藏之虛實也,逕水名也,溲,溺也,脾濕勝則氣壅不行,故腹脹而沍溲不利, 脾主四支故虛則四支不用,此與本神篇義同,○涇音經溲,音搜。

(血氣未并,五藏安定,肌肉襦動,命曰微風)。

此脾經之表邪也,脾主肌肉,故微邪未深者,但肌肉間乳蠕動,如有蟲之微行也, 脾土畏風木,風主動,故命日微風,○蠕,音軟,又乳久切。

(帝曰,補寫奈何,岐伯曰,形有餘則寫其陽經,不足補其陽絡)。

經穴絡穴,皆足陽明者,以胃為脾之陽也,故實者寫之,寫脾之陽邪也,虛者補之, 補脾之陽氣也。

(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取分肉間無,中其經,無傷其絡,衛氣得復, 邪氣乃索)。 此刺脾經之微邪也,邪在肌肉,故佰當刺其分肉間使衛氣得復,則邪仔自索, 索者散也。

○帝曰善,志有餘不足奈何,岐伯曰,志有餘則腹脹飧泄,不足則厥。

此腎藏之虛實也,腎藏志,水之精也,水化寒,故腎邪有餘,則寒氣在腹, 而為腹脹飧泄,腎氣不足,則陰虛陽勝而為厥逆上衝,本神篇曰,腎藏精精舍志, 腎氣虛則厥,實則脹,解精微論曰,厥則陽氣,并於上,陰氣并於下, 陽并於上則火獨光也,陰并於下則足寒,足寒則脹也。

(血氣未并,五藏安定,骨節有動)。

上腎經之微邪也,腎主骨邪未入藏而薄於骨,故但於骨節之間,有鼓動之狀。

(帝曰,補寫奈何岐伯曰,志有餘則寫然筋血者,不足則補其復溜)。

然筋,當作然谷,足少陰之滎穴也,出其血可以寫腎之實,復溜,足少陰之經穴也, 致其氣可以補腎之虛。

(帝曰刺未并奈何,岐伯曰即取之無中其經,邪所乃能立虛)。

此刺腎經骨節之邪也,即取之,即其邪居之所而取之,故無中其經穴,則邪自能去, 而可以立虛矣。

(氣血以并有者為實無者為虛)。

素問調經論連前篇○十九。

(帝曰,余巳聞虛實之形,不知其何以生,岐伯曰,氣血以并,陰陽相傾, 氣亂於衛,血逆於經,血氣離居,一實一虛)。 并,偏勝也,傾,傾,陷也,氣為陽,故亂於衛,血為陰,故逆於經,陰陽不和, 則氣血離居,故實者偏車,虛者偏虛,彼此相傾也。

(血并於陰,氣并於陽,故為驚狂)。

血并於陰,是重陰也,氣并於陽,是重陽也,重陰者癲,重陽者狂,故為驚狂。

(血并於陽,氣并於陰,乃為炅中)。

血并於陌,陰在表也,氣并於陰,陽在裏也,故為炅中,炅,熱也,○炅,居永切。

(血并於上,氣并於下,煩惋善怒)。

上,鬲上也,下,鬲下也,血并於上,則陰邪抑心故煩惋,血并於下, 則則火動於肝故善怒。○惋,烏貫切。

(血并於上,氣并於上,亂而喜忘)。

血并於下則陰氣不升,氣并於上則陽氣不降,陰陽離散,故神亂而喜忘。

(帝曰,血并於陰,氣并於陽,如是血氣離居,何者為實,何者為虛)。

血并於陰則陽中無陰,氣并於陽則陰中無陽,陰陽不和,故血氣離居。

(岐伯曰,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

血與氣,體雖異而性則同,故皆喜溫則而惡寒,寒則凝泣而留滯, 溫則消散而運行邪之或并於血,或并於氣,由於此矣,○泣,濇同。

(是故氣之所并為血虛,血之所并為氣虛)。

氣并於陽則無血,是血虛也,血并於陰則無氣,是氣,是氣虛也。

(帝曰,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今夫子乃言血并為虛,氣并為虛,是無實乎, 岐伯曰,有者為實,無者為虛。)。 有血無氣,是血實氣虛也,有氣無血,是氣實血虛也。

(故氣并則無血,血并則無氣,今血與氣相失,故為虛焉)。

相失者不相齊,失則為虛矣。

(絡之與孫脉俱輸於經,血與氣并,則為實焉,血之於氣,并走於上,則為大厥, 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 上文言血與血并,氣與氣并,偏虛偏實也,此言血與氣并,并者為實, 不并者為虛也,血氣并走於上則上實下虛,下虛則陰脫, 陰脫刖根本離絕而下厥上竭,是為大厥,所以暴死,若氣極而反,則陰必漸回, 故可復甦,其有一去不反者,不能生矣。

(帝曰,實者何道從來,虛者何道從去,虛實之要,願聞其故,岐伯曰,夫陰與陽, 皆有俞會,陽注於陰,陰滿之外,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日平人)。 俞會經穴有俞有會也,陽注於陰,則自經歸藏,陰滿之外,則自藏及經九候若一, 則陰陽和血氣勻,身安無病,故曰平人。

(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其生於陽者,得之風兩寒暑,其生於陰者, 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 風兩寒暑生於外也是為外感,故日陽,飲食居處陰陽喜怒生於內也,是為內傷, 故曰陰,外感多有餘,內傷多不足,此實之所以,虛之所以去也。

(帝曰,風兩之傷人奈何,岐伯曰,風雨之傷人也先客於皮膚,傳入於孫脉, 孫脉滿,則傳入於絡脉,絡脉滿,則輸於大經脉,血氣與邪并客於分腠之間, 其脉堅大,故日實,實者外堅充滿不可按之,按之則痛)。 此外感之生實也,實痛者必堅滿,中有留邪也,按之則實邪相拒,故痛愈甚, 虛痛者必柔軟,中空無物也,按之則氣至而溫,故其痛止,是以可按者為虛, 拒按丈為實也,○此節與皮部論,繆刺論大同,一見經絡類三十一見鍼刺類三十。

(帝曰,寒濕之傷人奈何岐伯曰,寒濕之中人也,皮膚不收,肌肉堅緊榮血泣, 衛氣去,故曰虛,虛者聶辟氣不足,按之則氣足以溫之,故快然而不痛)。 此外感之生虛也,凡寒濕中人,必傷衛氣,故皮膚不收而為縱緩, 肌肉堅緊而為削瘦,營血濇於脉中,衛氣去於脉外,所以為虛,凡言語輕小日聶, 足弱不能行日辟,皆氣不足也,氣虛作痛者,按之可以致氣,氣至則陽聚陰散, 可故可快然而痛止也,○聶尼輒切,辟,音壁。

(帝曰善,陰之生實奈何,岐伯曰喜怒不節則陰氣上逆,上逆則下虛, 下虛則陽氣走之,故日實矣)。 此內傷之生實也,陰逆於上則虛於下,陰虛則陽邪湊之,所以為實,然則實因於虛, 此所以內傷多不足也,○按下文以喜則氣下為虛,而此節所重在怒,故曰實也, 觀陰氣上逆之意,言怒可知,又舉痛論曰怒則氣上,正之謂。

(帝曰,陰之生虛奈何,岐伯曰,喜則氣下,悲則氣消,消則脉虛空因寒飲食, 寒氣熏滿,則血泣你去,故曰虛矣)。 此內傷之生虛也,下,陷也,消,散也,舉痛論曰,喜則氣緩,與此稍異, 因寒飲食者,寒氣熏滿中焦,必傷陽氣,故血濇氣去而中為虛也,若飲食過度, 留滯不消,雖亦內傷,此則虛中挾實,是又不可不為詳辨。

(陰陽虛實寒熱隨而刺之)。

素問調經脉連前篇○二十。

(帝曰,經言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余巳聞之矣, 不佑其所由然也)。 經言,引古經語也,陽主表,其氣熱,陰主裏,其氣寒,所以陽虛則寒,陽盛則熱, 陰虛則熱,陰盛則寒也。

(岐伯曰,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今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上焦不通, 則寒氣獨留於外,故寒慄)。 寒氣在外,阻遏陽道,故上焦不通,衛氣不溫於表,而寒氣獨留乃為寒慄, 此陽虛則外寒也。

(帝曰,陰虛生內熱奈何,岐伯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 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仔熏胷中,故內熱)。 形氣陰氣也上焦之氣,水穀精微之所化也,今勞倦不慎,而形氣衰少,傷脾陰也, 故穀氣不盛,則上焦不行,上不行則下脘不通,以致胃府鬱熱,熏於胷中, 此陰虛生內熱也,○按本節言勞倦傷形,指脾胃也,若情慾不節則五藏失守而傷精, 精傷則水虧,故邪火易生,陰虛內熱,此為尤甚。

(帝曰,陽盛生外熱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則皮膚緻密,腠理閉塞, 玄府不通衛氣不得泄越,故外熱。)。 上焦之氣,主陽分也,故外傷寒邪,則上焦不通,肌表閉塞,衛氣鬱聚, 無所流行而為外熱,所謂人傷於寒,則病為熱,此外感證也,○緻,音致。

(帝曰,陰盛生內寒奈何,岐伯曰,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胷中而不寫, 不寫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血凝泣,凝則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濇, 故中寒)。 厥氣,寒厥之氣也,或寒氣傷藏或飲食寒涼寒留中焦,陽氣乃去,經脉凝滯, 故盛大而濇,蓋陽脉流利多滑,不滑則無陽可知,此內傷證也。

(○帝曰,陰與陽并,血氣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岐伯曰, 刺此大者取之經隧,取血於營,取氣於衛,用形哉因四時,多少高下)。 此下連前二章而統言刺法也,取血於營,刺陰氣也,取氣於衛,刺陽氣也, 且人之形體,有長短肥瘦大小不同天之四時有寒暑溫涼不一,故凡刺此者, 必用人之形.甲,中之序,之為鍼之多少高下耳。

(帝曰,血氣以并,病形以成,陰陽相傾,補寫奈何,岐伯曰,寫實者氣盛乃內鍼, 鍼與氣俱內以開其門,如利其戶,鍼與氣俱出,精氣不傷,邪氣乃下,外門不閉, 以出其疾,搖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謂大寫,必切而出,大氣乃屈)。 氣盛乃內鍼者,因病人之吸氣而入鍼也,鍼與氣俱出者, 候病人氣呼氣而出鍼也蓋氣陰納鍼,迎而奪之也,開其門,利其戶,鍼與氣俱出, 則邪必從而竭矣,故必切中其疾而後出鍼,則大邪之氣可以屈伏,是謂大寫之法。

(帝曰,補虛奈何,岐伯曰,持鍼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內鍼,氣出鍼入, 鍼空四塞,精無從去,方實而疾出鍼,氣入鍼出,熱不得,還閉塞其門邪氣布散, 精氣乃得存,動氣候時,近氣不失,遠氣乃來是謂追之)。 持鍼勿置以定其意謂宜詳審補法而後下之鍼也,如必先捫而循之,切而散之, 推而按之,彈而怒之,抓而下之之類皆是也,候呼內鍼,即氣出鍼入, 謂乘其虛而濟之也,方實而疾出鍼,候吸引鍼也,氣入鍼出,則鍼下所致之氣, 聚而不退,故熱不得還也,動氣者,氣至為故也,候時者,如待所貴不知日暮也, 必如是則巳至之近氣可使弗失,未至之遠氣可令其來,所謂追而濟之,是補法也, ○上二節當與離合真邪論參閱詳鍼刺類十四,○空,孔同。

(帝曰,夫子言虛實者有十生於五藏,五藏五脉耳,夫十二經脉,皆生其病, 今夫子獨言五藏,夫十二經脉者,皆絡三百六十五節,節有病必被經脉,經脉之病, 皆有虛實,何以合之)。 所謂節者,神氣之所會也,以穴俞為言,故有三百六十五節,被,及也,何以合之, 謂何以皆合於五藏也。

(岐伯曰,五藏者,故得府與為表裏,經絡支節,各生虛實,其病所居隨而調之)。

藏府相為表裏,故為十二經,經絡各生枝節,故為三百六十五節,氣脉貫通, 故皆合於五藏,其間各生虛實,則病有所居,隨其所在皆可調之如下文也。

(病在脉,調之血)。

脉者血之府,脉實血實,脉虛血虛,故脉病者當調血也。

(病在血,調之絡)。

癰疽篇曰,血和則孫脉先滿溢,乃注於絡脉,而後注於經脉,百病始生篇篇曰, 陽絡傷則血外溢,陰絡傷刖血內溢,本論曰,孫絡外溢則經有留血, 故病在血者當調之絡也。

(病在氣,調之衛)。

衛主陽氣也。

(病在肉,調之分肉)。

隨所在而取於分肉之間也。

(病在筋,調之筋)。

察其緩急熨刺之也。

(病在骨調之骨)。

此二節如終始篇曰,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在骨守骨, 在筋守筋,是雖以手為言,然凡病之在筋在骨者,可於此而類求矣,○又筋痺, 肌痺骨痺義,詳鍼刺類五十。

(燔鍼劫刺其下,及與急者)。

此調筋病法也,筋寒則急,故以燔鍼劫刺之,燔鍼義,又見本類後六十九,○燔, 音煩。

(病在骨,焠鍼藥熨)。

病在骨者其氣深,故必焠鍼刺之,乃用辛熱之藥熨而,散之,○按上節言燔鍼者, 蓋納鍼之後,以火燔之使煖也,此言焠鍼者,用火先赤其鍼而後刺之, 不但煖也寒毒固結,非此不可,但病有淺深,故聖人用分微其耳, 焠刺義見鍼刺類五,○焠,音翠。

(病不知所痛,兩蹻為上)。

病不知所者,如痺論所云,詳本類後六十七,兩蹻者陽蹻脉出足太陽之申脉, 陰蹻脉出,足少陰之照海,俱當取之,故曰為上。

(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則繆刺之)。

形體有痛,而大經之九候莫病者,不病不在經而在絡也,宜繆刺之者,刺絡穴也, 左痛刺右右痛刺左。

(痛在於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

身有所痛而見於脉者,病在經也,巨刺者,刺經穴也,亦左痛刺右,右痛刺左, ○巨刺繆刺義,詳鍼刺類三十。

(必謹察其九候,鍼道備矣)。

病之在血氣經絡筋骨分,肉之間者,總不出三部九候之外,察得其詳而無失, 鍼道盡之矣。

(虛實之反者病)。

素問刺志論。

(黃帝問曰,願聞虛實之要,岐伯對曰,氣實形實,氣虛形虛,此其常也, 反此者病)。 形立於外,氣充於內,形氣相合,是謂和平,故氣實者形實,氣虛者形虛, 此稟賦之常也,若形氣相反,則偏虛偏實之病生矣。

(穀盛氣盛,穀虛氣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人受氣於穀,穀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氣,此氣生於穀,是謂穀氣, 故穀氣盛衰,候當相應不應則為病矣。

(脉實血實,脉虛血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氣之虛實也,故脉之與血,相應者為常,不相應者反而病也。

(帝曰,如何而反,岐伯曰,氣虛身熱,此謂反也)。

此以下即所以釋上文也,氣虛者陽虛也,當為身寒,而反病熱者,陰氣虛於內, 陽邪盛於外也,形氣相逆故謂之反,○按下文云氣盛身寒,得之傷寒, 則此節亦當有氣盛身寒四字,必脫簡也。

(穀入多而氣少,此謂反也)。

二陽有餘,三陰不足也。

(穀不入而氣多,此謂反也)。

胃府受邪,及於肺也。

(脉盛血少,此謂反也,脉少血多,此謂反也)。

脉盛血少者,陽實陰虛也少血多者,陽虛陰實也。

(氣盛傷寒,得之傷寒,氣虛身熱,得之傷暑)。

氣盛身寒,得之傷寒者,寒傷形也,氣虛身熱,得之傷暑者,暑傷氣也, ○愚按熱論篇曰,人之傷,於寒也,刖為病熱,本節復以身寒者為傷寒, 身熱者為傷暑,其說若乎相反,不知四時皆有傷寒,而傷暑惟在夏月,病不同時者, 自不必辨,惟於夏至之後,有感寒暑而同時為病者,則不可不察其陰陽也, 蓋陰邪中人,則寒集於表,氣聚於裏,故邪氣盛實而身本因寒也,暑邪中人, 則熱觸於外,氣傷於中,故正氣疲困而因熱無寒也,此夏月寒暑之明辨, 故以二者並言於,此非謂凡患傷寒者,皆身寒無熱也。

(穀入多而氣少者,得之有所脫血,濕居下也)。

穀入多者,胃熱善於消穀也,脫血者,亡其陰也濕居下者,脾腎之不足,亦陰虛也, 陰虛則無氣,故穀雖人多而氣則少也。

(穀入少而氣多者,邪在胃及與肺也)。

邪在胃則不能食,故穀入少,邪在腩則息喘滿,故氣多。

(脉小血多者,飲中熱也)。

脉小者血應少,而反見其多,必或酒或飲,中於熱而動之也。

(脉大血少者,脉有風氣,水漿不入,此之謂也)。

風為陽邪,居於脉中故脉大,水漿不入,則中焦無以生化故血少。

(夫實者氣入也,虛者氣出也)。

此下言虛實熱之因,用鍼補寫之法也,氣入者充滿於內,所以為實, 氣出者漏泄於中,所以為虛。

(氣實者熱也,氣虛者寒也)。

氣為陽,氣實則陽實故熱,氣虛則陽虛故寒。

(入實者右手開鍼空也,入虛者,左手閉鍼空也)。

入實者,刺實也,以右手持鍼,搖大其道是右手開鍼空也,入虛者,刺虛也, 出鍼之後以左手推闔其門,是左手閉鍼空也開則邪氣去,故實者可寫,閉則神氣存, 故虛者可補也,○空,孔同。

(五實五虛死)。

素問玉機真藏論○二附虛損治法。

(黃帝曰,余聞實以決死生,願聞其情,岐伯曰,五實死,五虛死)。

五實者,五藏之實也,五虛者,五藏之虛也,五實五虛具者皆死,然氣虛至盡, 盡而死者,理當然也,若五實者,何以亦死,蓋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不脫不死, 仍歸於氣盡耳,故愚謂邪無不足,正無有餘,實有假實,虛則真虛也。

(帝曰,願聞五實五虛,岐伯曰,脉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悶瞀, 此謂五實)。 實者,邪氣盛實也,脉盛者心所主也,皮熱者肺所主也,腹脹者脾所主也, 前後不通,腎開竅於二陰也,悶瞀者,肝脉貫鬲,氣逆於中也,○瞀,茂務二音, 昏悶也,一日目不明。

(脉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此謂五虛)。

虛者,正氣虛也,脉細,心虛也,皮寒,肺虛也,氣少,肝虛也,泄利前後, 腎虛也,飲食不入,脾虛也。

(帝曰,其時有生者何岐伯曰,漿粥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

治之者,能使漿粥入胃,則脾漸蘇泄注止,則腎漸固,根本氣回,故虛者活也。

(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此其候也)。

得身汗則表邪解,得後利則裏邪除,內外通和,故實者活也,○愚按病有迣實者, 虛因正氣不足,實因邪氣有餘也,凡外入之病多有餘,如六氣所感, 飲食所傷之類也,內出之病多不,足,如七情傷氣,勞慾傷精之類也,凡實者宜瀉, 如經曰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堅者削之,客者除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 溢者行之,強者瀉之之屬,皆用瀉之法也,凡虛者宜補,如云散者收之,燥者潤之, 急者緩之,脆者堅之,衰者補之,勞者溫之,損者益之,驚者平之之屬, 皆用補之法也,虛實之治,大概如此第當今之人,實者無幾,而虛者七八,病實者, 其來速,其去亦速,故其治易,病虛者,損傷有漸,不易復元,故其治難, 治實者但知為少壯新邪,則可攻可扳,猶無足慮,治虛者,但察其根本有虧, 則絛忽變幻,可無慮乎,凡治實之法,外有餘可散其表,內有餘可攻其裏, 氣有餘可行其滯,血有餘可逐其瘀,方治星羅,可無贅也,惟虛損之治, 在法有未盡者,不得不詳其要焉,夫人之虛損,有先天不足者,有後天不足者, 先天者,由於稟,受,宜倍加謹慎,急以後天人事培補之,庶可延年,使覺之不蚤, 而慢不為意,則未有不夭折者矣,後天者,由於勞傷,宜速知警省, 即以情性藥食調攝之,使治之不蚤,而遷延諱疾,則未有不噬臍者矣,凡勞傷之辨, 勞者勞其神氣,傷者傷其形體,如喜怒思慮則傷心,憂愁悲哀則傷肺, 是皆勞其神氣也,飲食失度則傷脾,起居不慎刖傷肝,色慾縱肆則傷腎, 是皆傷其形體也,凡損其肺者傷其氣,為皮焦而毛藁,損其心者傷其神, 為血脉少而不營於藏府,此自下而傷者也,損其肝者傷其筋,為筋緩不能自收持, 損其腎者傷其精,為骨髓消減,痿弱不能起,此自下而傷者也, 捵其脾者傷其倉廩之本,為飲食不為肌膚,此自中而傷者也,夫心肺損而神色敗, 肝腎損而體痿,脾胃損而飲食不化,感此病者,皆損之類也,難經曰, 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調其營衛,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 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此治損之法也,然匠損雖分五藏, 而五藏所藏所藏,則無非精與氣耳,夫精為陰,人之水也,氣為陽,人之火也, 水火得其正,則為精為氣水火失其和,則為熱為寒,此因偏損,所以致有偏勝, 故水中不可無火,無火則陰勝而寒病生,火中不可無水,無水則陽勝而熱病起, 但當詳辨陰陽,則虛損之治,無餘義矣,如水虧者,陰虛也,只宜大補真陰, 切不可丹伐陽氣,火虛者,陽虛也,只宜大補元陽,切不可目傷陰氣, 概陽既不足而復伐其陰陰亦損矣,陰巳不足而丹傷其陽,陽亦亡矣,夫治虛治實, 本自不同,實者陰陽因有餘,但去所餘,則得其平,虛者陰陽有不足,丹去所有, 則兩者俱敗,其能生平,故虛之要,凡陰虛多熱者,最嫌辛燥,恐助陽邪也, 尤忌若寒,恐伐生陽也,惟喜純甘壯水之劑,補陰以配陽,則剛為柔制,虛火自降, 而陽歸乎陰矣,陽虛多寒者,最嫌涼潤,恐助陰邪也,尤忌辛散恐傷陰氣也, 只宜甘溫益火品,補陽以配陰則柔得其主,沉寒自飲,而陰從乎陽矣, 是以氣虛者宜補其上,精虛者宜補其下,陽虛者宜補而兼煖,陰虛者宜補而兼清, 此固陰陽飲治辨也,其有氣因精而虛,自當補精以化氣,精因氣而虛者, 自當補精以化氣,精因氣而虛者,自當補氣以生棈,又如陽失陰而離者, 非補陰何以收散亡之氣,水失火而敗者,非補火何姿甦隨寂之陰, 此又陰陽相濟之妙用也,故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 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故以精氣分陰陽, 則陰陽不可離,以寒熱分陰陽,則陰陽不可混,此又陰陽邪正之離合也, 知陰陽邪正之治,則陰陽和而生道得矣,經曰,不能治其虛,何問其迣,問其餘, 即此之謂。

(病氣一日分四時)。

靈樞川氣一日分為四時篇○二十三。

(黃帝曰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於燥濕寒暑,風兩,陰陽喜怒,飲食居處, 氣合而有形,得藏而有名,余知其然也,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 夕加夜甚何也)。 燥濕寒暑風兩,外感也,陰陽喜怒飲食居處,內傷也,氣合而有形,脉證可據也, 得藏而有名,表裏可察也,雖病有不同,而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者, 諸病皆相煩也。

(岐伯曰,四時之氣使然,黃帝曰,願聞四時之氣,岐伯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是之常也)。 春之生陽氣升也,夏之長,陽氣盛也,秋之收,陽氣降也,冬之藏,陽氣伏也, 是氣之常,皆以陽氣為言也。

人亦應之,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

天地之交,四時之序,惟陰陽升降而盡之矣,自子之後,太陽從左而生,升則為陽, 自午之後,太陽從右而降,降則為陰,大而一歲,小而一曰,無不皆然, 故一日亦分四時也。

(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故旦慧,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夕則人氣始衰, 邪氣始生,故加,夜半人氣入藏,邪氣獨居於身,故甚也)。 朝時太陽在寅卯,自下而上,在人應之陽氣正升,故病氣衰而旦慧, 日中太陽在巳午,自東而中,在人應之,陽氣正盛,故能勝邪而晝安, 夕時太陽在甲酉,由中而昃,在人應之,陽氣始衰,故邪氣漸盛而暮加重, 夜半太陽在戍亥,自上而降,在人應之,陽氣伏藏,邪氣正盛,故夜則甚, 蓋邪氣之輕重,由於正氣之盛衰,正氣者陽氣也,升則從陽,從陽則生, 降則從陰從陰則死,天人之氣,一而巳矣。

(黃帝曰,其時有反者何也)。

反,謂不應前說也。

(岐伯曰,是不應四時之氣,藏獨主其病者,是必以藏氣之所不勝時者甚, 以其所勝時者起也)。 不應四時之氣者,以藏氣獨主其病,有所勝所不勝也,所不勝者,如脾病畏木, 肺病畏火,腎病畏土,肝病畏金,心病畏水,值其時且故病必甚也,所勝時者, 如脾病喜水土,肺病喜木金,腎病喜金水,肝病喜水木,心病喜木火,值其時曰, 故病當起也。

(黃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順天之時而病可與期,順者為工,逆者為麤, 帝曰善)。 順天之時者,因時氣之盛衰,知陰陽之虛實,故病之凶吉可期,此明哲之事也, 彼麤工者,以是作非,以標作本,但有逆之而巳,又惡足以知此。

(五藏病氣法時)。

素問藏氣法時論○二十四。

(黃帝問曰,合人形以法四時五行而治,何如而從,何如而逆,得失之意, 願聞其事,岐伯對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貴更賤, 以知死生以決成敗而定五藏之氣,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帝曰,願卒聞之)。 五行之道,當其王則為貴,當其衰則為賤,間甚,即輕重之謂,卒,盡也。

(岐伯曰,肝主春。)。

木藏也。

(足厥陰少陽治)。

厥陰肝,乙木也,少陽膽,甲木也,二藏相為表裏,故治同。

(其日甲乙)。

甲為陽本,乙為陰木,皆東方之干,內應肝膽,即年月日時.無不皆然,他於此。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肝為將軍之官,其志怒,其氣急,急則自傷,反為所苦,故宜食甘以緩之, 則急者可平,柔能制剛也。

(病在肝,愈於夏)。

夏屬火,木所生也,肝木畏金,火乎之,子制其鬼故愈,餘同。

(夏不愈,甚於秋)。

勝巳者也。

(秋不死,持於冬)。

得母氣以養之,生我者也,故可執持無害矣,餘持同。

(起於春)。

水王之時也。

(禁當風。)。

風氣通於肝,故禁之勿犯。

(肝病者,愈在丙丁)。

同前夏氣,能制勝巳者也。

(丙丁不愈,加於庚辛)。

同前秋氣金伐木也。

(庚辛不死,持於壬癸)。

同前冬氣,得所生也。

(起於甲乙)。

同前春氣,逢其王也。

(肝病者平旦慧,下脯甚,夜半靜)。

平旦寅卯,木王時也,故庚慧,下脯申酉,金之勝也,故加甚,夜半亥子, 木得生也,故安靜,○脯,卑姑尼切。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寫之)。

木不宜鬱,故欲以辛散之,順其性者為補,逆其性者為寫,肝喜散而惡收, 故辛為補酸為寫,○此下五藏補寫之味,與至真要大論主客正味義同, 詳運氣類三十。

(○心主夏)。

火藏也。

(手少陰太陽主治)。

少陰心,丁火也,太陽小腸,丙火也,二藏表裏故治同。

(其日丙丁)。

丙為陽火,丁為陰火,南方之干也。

(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心藏神,其志喜,喜則氣緩而心虛神散,故宜食酸以收之。

(病在心,愈在長夏)。

長夏土,火之子也。

(長夏不愈,甚於冬)。

火不勝水也。

(冬不死,持於春)。

火得所生也。

(起於夏)。

火之王也。

(禁溫食熱衣)。

恐助火邪也。

(心病者,愈在戊巳)。

應長夏也。

(戊巳不愈,加於壬癸)。

應冬氣也。

(壬癸不死,持於甲乙)。

應春氣也。

(起於丙丁)。

應夏氣也。

(心病者曰中慧,夜半甚平旦靜)。

日中巳午,火王時也,故慧夜半亥子,水之勝也,故甚,平旦寅卯,火得生也, 故靜。

(心欲耎急食,鹹以耎之,用鹹補之,甘寫之)。

心火太過則為躁越,故急宜食鹹以耎之,蓋鹹從水化,能相濟也,心欲耎, 故以鹹耎為補,心苦緩,故以甘緩為寫,○耎,軟同。

(○脾主長夏)。

土藏也。

(足太陰陽明主治)。

陽明胃,太陰脾,戊巳土也,表裏治同。

(其日戊巳)。

戊為陽土,巳為陰土中宮之干也。

(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脾以運化水穀制水為事,濕勝則反傷脾土,故宜食苦溫以燥之。

(病在脾,愈在秋)。

秋屬金,土之子也。

(秋不愈,甚於春)。

土不勝木也。

(春不死,持於夏)。

土得火生也。

(起於長夏)。

土之王也。

(禁溫食飽食,濕地濡衣)。

溫言非熱,防滯也,濕地濡衣,陰寒也,皆能病脾,故當禁之。

(脾病者,愈在庚辛)。

應愈在秋也。

(庚辛不愈加於甲乙)。

應甚於春也。

(甲乙不死,持於丙丁)。

應持於夏也。

(起於戊巳)。

應起於畏夏也。

(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脯靜)。

日昃日昳,未土王也故慧,日出寅卯,木勝土也故甚,下脯申酉,其子鄉也故靜, ○昳,音迭。

(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寫之,甘補之)。

脾貴充和溫厚,其性欲緩,故宜食甘以緩之,脾喜甘而惡苦,故苦為寫,甘為補也。

(○肺主秋)。

金藏也。

(手太陰陽明主治)。

太陰肺,辛金也,陽明大腸,庚金也,表裏治同。

(其日庚辛)。

庚為陽金,辛為陰金,西方之干也。

(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肺主氣,行治節之令,氣病則上逆於肺,故宜急食苦以泄之。

(病在肺,愈在冬)。

金之子鄉也。

(冬不愈,甚於夏)。

金所不勝也。

(夏不死,持於長夏)。

金氣得生也。

(起於秋)。

金氣王也。

(禁寋飲食寒衣)。

形寒飲冷則傷肺也。

(肺病者愈在壬癸)。

應愈在冬也。

(壬癸不愈,加於丙丁)。

應甚於夏也。

(丙丁不死,持於戊巳)。

應持於長夏也。

(起於庚辛)。

應起於秋也。

(肺病者,下脯彗日中甚,夜半靜)。

下脯金王故慧,日中火勝之故甚,夜半水鄉,則子能制邪故靜。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寫之)。

肺應秋,氣主收歛,故宜食酸以收之,肺氣宜聚不宜散,故酸收為補,辛散為寫。

(○腎主冬)。

水藏也。

(足少陰太陽主治)。

少陰腎,癸水也,太陰膀胱,壬水也,表裏治同。

(其日壬癸)。

壬為陽水,癸為陰水,北方之干也。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

腎為水藏,藏精者也,陰病者苦燥,故宜食辛以潤之,蓋辛從金化,水之母也, 其能開腠理致津液者,以辛能通氣也,水中有真氣,惟辛能達之,氣至水亦至, 故可以潤腎之燥。

(病在腎,愈在春)。

水之子鄉也。

(春不愈,甚於長夏)。

水不勝土也。

(長夏不死,持於秋)。

水得生也。

(起於冬)。

水所王也。

(禁犯焠熱食,溫灸衣)。

焠,燒爆之物也,腎惡燥烈,故當禁此,○焠,音翠,,音哀。

(腎病者,愈在甲乙)。

應愈在春也。

(甲乙不愈,甚於戊巳)。

應甚於長夏也。

(戊巳不死,持於庚辛)。

應持於秋也。

(起於壬癸)。

應起於冬也。

(腎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上脯靜)。

夜半水王故慧,四季土勝之故甚,下脯金王,水得所生故靜。

(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鹹寫之)。

腎主閉藏,氣貴周密,故腎欲堅,宜食苦以堅之也,苦能堅,故為補,鹹能耎堅, 故為寫。

(○夫邪氣之客於身也,以勝相加)。

此下總結上文愈甚持起之由然也,凡內傷外感之加於人者,皆曰邪氣,外感六氣, 盛衰有持,內傷五情,間甚隨藏,必因勝以侮不勝,故曰以勝相加也。

(至其所生而愈)。

我所生也,以時而言,下同。

(至其所不勝而甚)。

我不勝彼,被剋者也。

(至於所生而持)。

生我之時也。

(自得其位而起)。

自王之時也。

(必先定五藏之脉,乃可言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

欲知時氣逆順,必須先察藏氣,欲察藏氣,必定先定五藏所病之脉,如肝主弦, 心主鉤,肺主毛,腎主石,脾主代,脉來獨至,全無胃氣,則其間甚死生之期, 皆可得而知之,如上文所論者是矣。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棘葵皆甘)。

此承上文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等義,而詳言其所宜之味也。

(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

心苦緩,故宜此酸物以收之也。

(肺色白,宜食苦,麥羊肉杏薤皆苦)。

肺苦氣上逆,故宜此苦物以泄之也,○薤音械,根白如小蒜,爾雅翼云似韭而無實。

(脾色黃,宜食鹹,大豆豕肉栗藿皆鹹)。

鹹從水化其氣入腎,脾宜食鹹者,以腎為胃關,胃與脾合,鹹能潤下,利其關竅, 胃關利則脾氣運,故宜食之,上文云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此復言鹹者, 蓋鹹之利濕,與苦之寫者,各有宜也,故諸藏皆同前,惟此獨異耳,藿,豆葉脉也。

(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

腎苦燥,故宜此辛物以潤之也,黃黍即糯小米,北方謂人黃米。

(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耎)。

此總言五味之用,藥食皆然也。

(毒藥攻邪)。

藥以治病,因毒為能,所謂毒者,以氣味之有偏也,蓋氣味之正者,穀食之屬是也, 所以養人之正氣,氣味之偏者,藥餌之屬是也,所以去人之邪氣,其為故也, 正以人之為病,病在陰陽偏勝耳,欲救其偏,則氣味之偏者能之,正者不及也, 如五常政大論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 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是凡可辟邪安正者,均可稱為毒藥, 故日毒藥攻邪也。

(五穀為養)。

養生氣也。

(五果為助)。

助其養也。

(五畜為益)。

益精血也。

(五菜為充)。

實藏府也。

(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陰陽應象大論曰,陽為氣,陰氣味,味歸形,氣歸精,又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 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故氣味和合,可以補精益氣。

(此五者,有辛酸甘苦鹹,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或耎,四時五藏, 病隨五味所宜也)。 此總結上文,五藏之氣,四時之用,各有所利,然變山不常,則時五藏,因病而藥, 五味當隨所宜也。

類經十四卷終

(類經十五卷)。

(張介賓類註)。

(疾病類)。

(宣明五氣)。

素問宣明五氣篇全○二十五。

(五味所入,酸入肝)。

酸化從水也。

(辛入肺)。

辛化從金也。

(苦入心)。

苦化從火也。

(鹹入腎)。

鹹化從水也。

(甘入脾)。

甘化從土也。

(是謂五入)。

五味各從其類,同氣相求也,○九鍼論仍有淡入胃一句。

(○五氣所病心為噫)。

噫,噯氣也,偏考本經,絕無噯氣一證,而惟言噫者,蓋即此也,按九鍼論曰, 心為噫,刺禁論曰,刺中心一日死,其動為噫,痺論曰,心痺者嗌乾善噫, 是皆言噫出於心也,然診要經終論曰,太陰終者善噫善嘔,脉解篇曰, 太陰所謂上走心為噫者,陰盛而上走於陽明,陽明絡屬心,故曰上走心為噫也, 口問篇曰,寒氣客於胃,厥逆從下上散,復出於胃故為噫,由此觀之, 是心脾胃二藏皆有是證,蓋由水土之鬱,而氣有不得舒伸,故為此證,○噫, 伊隘二音,釋義曰飽食息也,禮記註曰,不寤之聲。

(肺為欬)。

肺主氣,其屬金,邪挾金聲,故病為欬,○欬康蓋切。

(肝為語)。

問答之聲曰語,語出於肝,象木有枝條,多委曲也。

(脾為吞)。

脾受五味,故為吞,象土包容,為物所歸也。

(腎為欠為嚏)。

欠呵欠也,嚏噴嚏也,陽末靜而陰引之,故為欠,陽欲達而陰發之,故為嚏, 陰盛於下,氣化於水,所以皆屬乎腎,故凡陽盛者不欠,下虛者無嚏,其由於腎也, 可知,欠嚏二義,具口問篇詳本類後七十九○嚏,音帝。

(胃為氣逆,為噦為恐)。

胃為水穀之海,胃有不和,則為氣逆,噦,呃逆也,胃中有寒則為噦,恐, 腎之志也,胃屬土,腎屬水土邪傷腎則為恐,故皆涉於胃也, ○噦於決切詳義見鍼刺類五十三。

(大腸小腸為泄)。

大腸為傳道之府,小腸為受盛之府,小腸之清濁不分,則大腸之傳道不固, 故為泄利。

(下焦溢為水)。

下焦為分注之所,氣不化則津液不行,故溢於肌肉而為水。

(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

膀胱為津液之府,其利與不利,皆由氣化,有邪實膀胱,氣不通利而為癃者, 有腎氣下虛,津液不化而為癃者,此癃閉之有虛實也,若下焦不能約束而為遺溺者, 以膀胱不固,其虛可知,然本輸篇曰,三焦者,太陽之別也,並太陽之正, 入絡膀胱約下焦,實則閉癃,虛則遺溺蓋,三焦為中瀆之府,水道之所由出, 故三焦亦屬膀胱也,○癃,良中切,溺,娘料切。

(膽為怒)。

怒為肝志,而膽亦然者肝膽相為表裏其氣皆剛,而肝取決於膽也。

(是謂五病)。

藏府各五也。

(○五精所并精氣并於心則喜)。

并,聚也精氣五藏各有所藏也并於心者,火之氣也,氣并於心則神有餘, 故其志為喜然本神篇口,肺喜樂無極則傷魄正以心火實而乘肺金也。

(并於肺則悲)。

氣并於肺則乘肝而為悲,肝之虛也,本神篇曰肝悲哀動中則傷魂。

(并於肝則憂)。

氣并於肝,則乘脾而為憂,脾之虛也,本神篇曰脾憂愁而不解則傷意。

(并於脾則畏)。

氣并於脾,則脾實乘腎,故為畏,本神篇曰,恐懼而不解則傷精。

(井於腎則恐)。

氣并於腎,而乘心之虛則為恐,本神篇曰,心怵愓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

(是謂五并,虛而相并者也)。

藏氣有不足,則勝氣得相并也,九鍼論曰,五精之氣,并於藏也。

(○五臟所惡,心惡熱)。

心本屬火,過熱則病,故惡熱。

(肺惡寒)。

肺屬金而主皮毛金寒則病,故惡寒。

(肝惡風)。

肝屬木,其應風,感風則傷筋,故惡風。

(脾惡濕)。

脾屬土,其應濕,濕勝則傷肌肉,故惡濕。

(腎惡燥)。

腎屬水而藏精,燥勝則傷精,故惡燥。

(是謂五惡,○五藏化液,心為汗)。

心主血,汗則血之餘也。

(肺為涕)。

涕山於鼻肺之竅也。

(肝為淚)。

淚出於目,肝之竅也。

(脾為涎)。

涎出於口,脾之竅也。

(腎為唾)。

唾生於舌下,足少陰腎脉,腎循喉嚨挾舌本也。

(是謂五液,○五味所禁,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

辛能散氣也。

(鹹走血血病無多食鹹)。

血得鹹則凝結不流也,五味論曰,血與鹹相得則凝,詳氣味類三。

(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

苦性沉降,陰也,骨屬腎,亦陰也,骨得苦,則沉陰益甚,骨重雖舉矣, 故骨病者禁苦,五味論曰,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上二節, 按九鍼論曰苦走血,病在血,無食苦,鹹走骨,在骨,無食鹹,與此稍異, 蓋火化苦,故走血,水化鹹,故走骨,義亦當然也。

(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

甘能緩中,善生脹滿,故肉病者無多食甘,五味論曰,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 ○悗,美本切。

(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

酸能收縮,故病在筋者無多食酸,五味論曰,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

(是謂五禁無令多食)。

九鍼論曰,口嗜而欲食之,不可多也,必自裁也,命日五裁。

(○五病所發陰病發於骨)。

骨屬腎,腎者陰中之陰也。

(陽病發於血)。

血屬心,心者陽中之陽也。

(陰病發於肉)。

肉屬脾,脾者陰中之至陰也。

(陽病發於冬)。

陰勝則陽病也。

(陰病發於夏)。

陽盛則陰病也。

(是謂五發)。

按九鍼論尚有以味發於氣一句,蓋食人於陰,則長氣於陽,故味發於氣也。

(○五邪所亂,邪入於陽則狂)。

邪入陽分,則為陽邪,邪熱熾盛,故病為狂,生氣通天論曰,陰不勝其陽, 則脉流薄疾并乃狂。

(邪入於陰則痺)。

邪入陰分,則為陰邪,陰盛則血脉凝濇不通,故病為痺,壽夭剛柔篇曰, 病在陰命曰痺,九鍼論曰,邪入於陰,則為血痺。

(摶陽則為巔疾)。

摶,擊也,巔,癲也,邪摶於陽,則陽氣受傷,故為癲疾,上文言邪入於陽則狂者, 邪助其陽,陽之實也,此言摶陽則為巔疾者,邪伐其陽,陽之虛也, 故有為狂為巔之異○九鍼論曰,邪入於陽,轉則為癲疾,言轉入陰分,故為癲也。

(摶陰則為瘖)。

邪摶於陰,則陰氣受傷,故聲為瘖啞,陰者五藏之陰也,蓋心主舌,而手少陰心脉, 上走喉嚨繫古木手太陰肺脉循喉嚨,足太陰脾脉上行結於咽連舌本,散舌下, 足厥陰肝脉循喉嚨之後上人頏顙,而筋脉絡於舌本,足少陰腎脉循喉嚨,繫舌本, 故皆主病瘖也,○九鍼論曰,邪入於,轉則為瘖,言轉入陽分;則氣病,故為瘖也, ○按難經曰,重陽者狂,重陰者癲,巢元方曰,邪入於陰則為癲,王叔和云, 陰附陽則狂,陽附陰則癲,孫思邈曰,邪入於陽則為狂,邪入於陰刖為血痺, 邪人於陽,傳則為癲痙,邪入於陰,傳則為痛瘖,此諸家之說,雖若不同, 而不意不相遠,皆可參會其義。

(陽入之陰則靜)。

陽歛則藏,故靜。

(陰出之陽則怒)。

陰發則躁故怒。

(是謂五亂,○五邪所見,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長夏得春脉,秋得夏脉, 冬得長夏脉)。 五脉互勝,病勝藏也故曰五邪。

(名曰陰出之陽病善怒不治)。

陰陽別論曰,所謂陰者,真藏也,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凡此五邪, 皆以真藏脉見而胃氣絕,故曰陰出之陽也,陰盛陽衰,土敗木賊,故病當善怒, 不可治也,真藏義,詳脉色類二十六七。

(是謂五邪皆同,命死不治)。

此明于五脉皆然也。

(○五藏所藏,心藏神)。

精氣之靈明也,本神篇曰,兩精相摶謂之神。

(肺藏魄)。

精氣之質地也,本神篇曰,並精而出入者為之魄。

(肝藏魂)。

神氣之佐輔也,本神篇曰,隨神往來者謂之魂。

(脾藏意)。

神有所注者也本神肩曰,心有所憶謂之意。

(腎藏志)。

意有專一者也,本神篇曰,意之所存謂之志,○九鍼論曰,腎藏精志也。

(是謂五藏所藏)。

五義俱詳藏象類九。

(○五藏所主,心主脉)。

心主血脉,應火之動而運行周身也。

(肺主皮)。

肺主皮毛,應金之堅而保障全體,捍禦諸邪也。

(肝主筋)。

肝主筋膜,應木之柔而聯絡關節也。

(脾主肉)。

脾主肌肉,應土之厚而當養萬物也。

(腎主骨)。

腎主骨髓應水石之沈而為立身之榦,為萬化之原也。

(是謂五主,○五勞所傷,久視傷血)。

久視則勞神,故傷血,營衛生會篇,血者神氣也。

(久臥傷氣)。

久臥刖陽氣不伸,故傷氣。

(久坐傷肉)。

久坐則血脉滯於四體,故傷肉。

(久立傷骨)。

立者之勞在骨也。

(久行傷筋)。

行者之勞在筋也。

(是喟五勞所傷,○五脉應象,肝脉弦)。

耎弱而滑,端宜以長,其應春。

(心脉鉤)。

來盛去衰,外實內虛,其應夏。

脾脉代。

代,更代也,脾脉和耎,分王四季如春當和耎而兼弦,夏當和耎而兼鉤, 秋當和耎而兼毛,冬當和耎而兼石,隨時相代故日,此非中止之謂, 詳按在脉色類四。

(肺脉毛)。

脉來浮虛,輕如毛羽,其應秋。

(腎脉石)。

沉堅如石,其應冬。

(是謂五藏之脉)。

按九鍼論有與本篇稍異者,悉巳採附前註中,其他相同之文,俱不重載。

(情志九氣)。

素問舉痛論○二十六。

帝曰,余知百病,生於氣也。

氣之在人,和則為正氣,杯和則為邪氣,凡表裏,虛實逆順緩急,無不因氣而至, 故百病皆生於氣。

(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 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九氣不同,何病之生)。 炅,居永,切熱也。

(岐伯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故氣上矣)。

怒,肝志也,怒動於肝,則氣逆而上,氣逼血升,故甚則嘔血,肝水乘脾, 故為飧泄,肝為陰中之陽,氣發於下,故氣上矣,○及飧泄三字, 甲乙經作食而氣逆,於義亦妥,○飧音孫。

(喜則氣和志達,榮衛通利,故氣緩矣)。

氣脉和調,故志暢達,榮衛通利,故氣徐緩,然喜莖刖你過於緩, 然喜甚則氣過於緩,而漸至渙散,故調經論曰,喜則氣下,本神篇曰,喜樂者, 神禪散而不藏,義可知也。

(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榮衛不散,熱氣在中,故氣消矣)。

悲生於心則心系急,并於肺則肺葉舉,故宣明五氣篇曰,精氣并於肺則悲也, 心肺俱居鬲上,故為上焦不通肺主氣而行表裏,故為營衛不散,悲哀傷氣, 故氣消矣。

(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不行矣)。

恐懼傷腎則傷精,故致精卻,卻者退也,精卻則升降不文故上焦閉, 上焦閉刖氣歸於下,病為脹滿,而氣不行,故曰恐則氣下也,○本神篇曰,憂愁者, 氣閉塞而不行,恐懼者,神蕩憚而不收。

(寒則腠理閉,氣不行,故氣收矣)。

腠,膚腠也,理,肉理也,寒束於外則玄府閉密,陽氣不能宣達, 故收歛於中而不得散也。

(炅則腠理開榮衛通,汗大泄故氣泄矣)。

熱則流通,故腠理開陽從汗散,故氣亦泄。

(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

大驚卒恐,則神志散失,血氣分離,陰陽破散,故氣亂矣。

(勞則喘息汗出,外內皆越,故氣耗矣)。

疲勞過度,則陽動於陰分,故上奔於肺而為喘,外達於表而為汗,陽動則散, 故內外皆越而氣耗矣。

(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

思之無巳,則繫戀釋,神留不散,故氣結也,○愚按世有所謂七情者, 即本經之五志也,五志之外,尚餘者三,總之曰喜怒思憂,恐驚悲畏,其目有八, 不止七也,然情雖有八,無非山於五藏,如陰陽應象大論曰,心在志為喜, 肝在志為怒,脾在志之為思,肺在志為憂,腎在志為恐,此五藏五志之分屬也, 至若五志有互通,為病者,如喜本屬心,而有曰肺喜樂無極則傷魄, 是心肺皆主於喜也,蓋喜生於陽,而心肺皆為陽藏,故喜出於心,而移於肺, 所謂多陽者多喜也,又若怒本屬肝,而有曰膽為怒者,以肝膽相為表裏,肝氣雖強, 而取決於膽也,朼有日血并於上,氣并於下,心煩惋善怒者,以陽為陰勝, 故病及於也,有有日腎盛怒而不止則傷志,有曰邪客於足少陰之絡, 令人無故善怒者,以怒發於陰而侵乎腎也,是肝膽心腎四藏,皆能病怒, 所謂多者多怒,亦曰陰出之陽則怒也,又若思本屬脾,而此曰思則心有所存, 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蓋心為脾之母,母氣不行,則病及其子, 所以心脾皆病於思,又若心小則易傷以憂者,蓋憂則神傷,故傷心也, 有曰精氣并於肝則憂者,肝勝而侮脾也,有曰脾憂愁而不解則傷意者,脾主中氣, 中氣受抑則生意不伸,故鬱而為憂,是心肺肝脾四藏,皆能病於憂也, 又若恐本屬腎,而有曰死懼則傷心者,神傷則恐也,有曰血不足則恐, 有曰肝虛則恐者,以肝為將軍之官,肝氣不足,則怯而恐也,有曰恐則脾氣乘矣, 以腎虛而脾勝之也,有曰胃為氣逆為噦為恐者,以陽明土勝,亦傷腎也, 是心腎肝脾胃五藏皆主於恐,而恐則氣下也,五志互病之辨,既詳如右, 此外尚有病悲者,如曰肝悲哀動中則傷魂,悲傷於肝也,有曰精氣你并於肺則悲, 有曰悲則肺氣乘矣,亦金氣傷肝也,有日心虛則悲,有曰神不足則悲, 有曰悲哀太甚則胞絡絕,胞絡絕則陽氣內動,發則心下崩,數溲血者, 皆悲傷於心也,此肝肺心三藏,皆病於悲而氣為之消也,有病為驚者,曰東方色青, 入通於肝,其病發驚駭,以肝應東方風木,風主震動而連乎膽也, 有曰陽明所謂甚則厥,間木音刖惕然而驚者,肝邪乘胃也,有曰驚則心無所倚, 神無所歸者,心神散失也,此肝膽胃心四藏,皆病於驚,而氣為之亂也, 有病為畏者,日精氣并於脾則畏,蓋并於脾則傷於腎,畏由恐而生也,由此言之, 是情志之傷,雖五藏各有所屬,然求其所由,則無不從心而發,故本神篇曰, 心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邪氣藏府病形篇曰, 憂愁恐懼則傷心口問篇曰,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藏六府皆搖, 可見心為五藏六府之大主,而總統魂魄,兼該志意,故憂動於心則肺應, 思動於心則脾應,怒動於心則肝應,恐動於心則腎應,此所以五志惟心所使也, 設能善養此心,而居處安靜,無為懼懼,無為欣欣,婉然從物而不爭, 與時變化而無我,則志意和,精神定,悔怒不起,魂魄不散,五藏俱安, 邪亦安從奈我哉。

(八風五風四時之病)。

素問金匱真言論○二十七。

(黃帝問曰,天有八風,經有五風何謂)。

經,經脉也,八風,八方之風也,出九宮,八風篇,五風,五藏之風也,出風論。

(岐伯對曰,八風發邪以為經,風觸五藏,邪氣發病)。

八風不得其正,則發為邪氣,其中於人,刖人為五經之風,特以所傷之異, 故名亦異耳,風自外入,則循經而觸於五藏,故發病也。

(所謂得四時之勝者,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各勝夏,夏勝秋,秋勝春, 所謂四時之勝也)。 春木,夏火長夏土,秋金,冬水,五時五你,互有克勝,所勝為邪則不勝者受之, 天之運氣,人之藏氣,無不皆然,○此節義與六節藏象論同,詳運氣類二。

(東風生於春,病在肝,俞在頸項)。

上文言四時之勝者能為病,此下言邪氣隨時之為病也,東風生於春,水氣也, 故病在肝春氣發榮於上,故俞應於頸項。

(南風生於夏,病在心,俞在胸脇)。

火氣應於心,心脉循胃出脇,而南方之氣主於前,故俞在胷脇。

(西風生於秋,病在肺俞在肩背)。

金之氣也,故病在肺,肺居上焦附近肩背,故俞應焉。

(北風生於冬,病在腎,俞在腰股)。

水之氣也,故病在腎,腰為腎之府與股接近,故俞應焉。

(中央為土,病在脾,俞在脊)。

脊居體中,故應土也。

(故春氣者病在頭)。

陽氣上生也。

(夏氣者病在藏)。

在藏言心,心通夏氣,為諸藏之主也。

(秋氣者病在肩背)。

肺之應也。

(冬氣者病在四支)。

上文北方言在腰股,此言在四支者,蓋腰股屬陰,四支氣薄,皆易於受寒者也。

(故春病鼽衂)。

風邪在頭也,○鼽音求,衂女六切。

(仲夏善病胸脇)。

近心也。

(長夏善病洞泄寒中)。

風寒犯脾也。

(秋善病風瘧)。

暑汗不出,風寒襲於膚腠也。

(冬善病痺厥)。

寒邪在四支也。

(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衂)。

按蹻謂按摩肢節以行導引也,三冬元氣,伏藏在陰,當伏藏之時而擾動筋骨, 則精氣泄越,以致春夏秋冬各生其病,故冬官養藏則春時陽乞雖升,陰精自固, 何有鼽衂,及如下文庂患,按蹻且不可,則昌寒妄勞益可知矣,○蹻,音喬, 又極虐切。

(春不病頸項,仲夏不病胸脇,長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風瘧, 冬不病痺厥飧泄而汗出也)。 此節五句亦皆由冬不,按蹻所致,蓋水王則生春木,木王則生夏火, 火王則生長夏土,土王則生秋金,金王則生冬水,故可免四時之病,○飧,音孫。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

人身之精,真陰也,為元氣之本,精耗則陰虛,陰虛則陽邪易犯,故善病溫, 此正謂冬不按蹻,則精氣伏藏,陽不妄升,則春無溫病,又何慮乎鼽衂頸項等病。

(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虐,此平人脉法也)。

夏月伏暑而汗不出則暑邪內畜,以至秋涼淒切之時,熱相爭,乃病風瘧, 故熱論篇曰,暑當與汗皆出勿止也,以上二節,一言冬宜閉藏,一言夏宜疏泄, 冬不藏精則病溫,夏不汗泄則病瘧,陰陽啟閉,時氣宜然,此舉冬夏言, 則春秋在其中矣,凡四時之氣,順之則安,逆之則病,是即平人之脉法,脉法者, 言經脉受邪之由然也。

(風證)。

素問風論全○二十八。

(黃帝問曰,風之傷人也,或為寒熱,或為熱中,或為寒中,或為癘風,或為偏枯, 或為風也,其病各異,其名不同,或內至五藏六府,不知其解,願聞其說)。 風之傷人,若惟一證,及其為變,則為變,則或寒或熱,或表或裏,或在藏府, 或在經絡,無所不至,蓋風雖陽邪,氣則寒肅,是風之與寒,本為同類, 但有陰陽之辨耳,歲露篇曰,四時八風之中人也,故有寒暑,寒則皮膚急而腠理閉, 暑刖皮膚緩而腠理開,所以病變若此,後人不究其本而多立風證名目,失其梗概, 致資學者之疑,凡欲辨風者,但當詳察此下諸篇之義,○癘,癩同,又音利。

(岐伯對曰,風氣藏於皮膚之間,內不得通,外不得泄)。

風寒襲於膚腠,則玄府閉封,故內不得通,外不得泄,此外感之始也。

(風者善行而數變,腠理開則洒然寒閉則熱而悶)。

風性動故善行數變,風本陽邪,陽主疎泄故令腠理開,開則衛氣不固,故洒然而寒, 若寒勝理閉閉則陽內壅,故煩然而悶,○數,音朔。

(其寒也則衰食飲,其熱也則消肌肉,故使人怢慄而不能食,名曰寒熱)。

寒邪傷陽,則胃氣不化,故衰少食飲,熱邪傷陰則津液枯涸,故消瘦肌肉, 寒熱交作則振寒,故為怢慄不,食此上三節,皆以明風為寒熱也,○怢,音秩。

(風氣與陽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內眥,其人肥則風氣不得外泄,而寒, 為寒中而泣出)。 風氣客於陽明,則內人於胃,胃居中焦,其脉上行繫於目系,人肥則腠理緻密, 邪不得泄,留為熱中,故目黃,人瘦則肌肉疎淺。風寒犯之,陽氣易泄, 泄則寒中而泣出,此明風你之變或為熱中,或為寒中也,○眥音漬。

(風氣與太陽俱入,行諸脉俞,散於分肉之間,與衛氣相干,其道不利, 故使肌肉憤而有瘍,衛氣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 風由太陽經入者,自背而下,凡五藏六府之俞皆附焉,故邪必行諸脉俞, 而散於分肉也,分肉者衛氣之所行也,衛氣晝行於陽,自足太陽始,風與衛氣相薄, 俱行於分肉之間,故氣道濇而不利,不利則風邪摶聚,故肌肉腫如憤而為瘡瘍, 或衛氣不行則體不仁故凡於痛痒寒熱,皆有所弗知也,此節帝無所問而伯言之, 所以發其詳耳,下節有同然真切,瘍音陽。

(癘者,有榮氣熱胕其氣不清,故使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 風寒客於脉而不去名曰風,或曰寒熱)。 風寒客於血脉,久留不去則榮氣化熱,皮膚胕潰,氣血不清,敗壞為癘, 故脉要精微論曰,脉風成為癘也,○胕,腐同,潰,音會。

(以春甲乙傷於風者為肝風,以夏丙丁傷於風者為心風, 以季夏戊己傷於邪者為脾風,以秋庚辛中於邪旲為肺風, 以冬壬癸中於邪者為腎風)。 春與甲乙皆木也,故傷於肝,夏與丙丁皆火也,故傷於心,季夏與戊己皆土也。

故傷於脾。秋與庚辛皆金也故中於肺,冬與土癸皆水也,故中於腎, 皆明風邪內至五藏也,○按本節以四時十千之風分屬五藏,非謂春必甲乙而傷肝, 夏必丙丁而傷心也,凡一日之中,亦有四時之氣十二時之中, 亦有十干之分故得春庂氣則入肝,得甲乙之氣亦入肝,當以類求,不可拘泥, 諸氣皆然也,又如本節日傷日中,本為互言,切無輕重之別,後世以中風為重, 傷風為輕,原非無旨,亦牽疆矣。

(風中五藏六府之俞,亦為藏府之俞,亦為藏府之風,各入其戶,所中則為偏風)。

風中五藏六府之俞即十二經藏府之風也,隨俞左右而偏中之,則為偏風, 故有偏病之證。

(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

風府,督脉穴,自風府而上,則入腦戶,故為腦,風。

(風入係頭,則為目風眼寒)。

風自腦戶入係於,頭,則合於足之太陽,太陽之脉起於目內眥,風邪入之, 故為目風,則或痛或痒,或眼寒而畏風羞澀也。

(飲酒中風,則為漏風)。

酒性溫散,善開玄府,酒後中風則汗漏不止,故日漏風,病能論謂之酒風, 義見後三十二。

(入房汗出中風,則為內風)。

內耗其精,外開腠理,風邪乘虛入之,故曰內風。

(新沐中風則為首風)。

沐頭面中風也,一曰沐浴。

(久風入中,則為腸風飧泄)。

久風不散,傳變而入於腸胃之中,熱則為腸風下血,寒則水穀不化,而為飧泄瀉痢。

(外在腠理,則為泄風)。

風在腠理則汗泄不止,故曰泄風,自上文風氣循風府而上,至此共七種, 所以明或為風心,故有其病各異,其名不同之義。

(故風者,百病之長也,至其變化,乃為他病也,無常方然,致有風氣也)。

風之始入,自淺而深至其變化,乃為他病,故風為百病之長,骨空論曰, 風為百病之始也,無常方然者,言變化之多,而其致之者,則怕因於風氣耳。

(帝曰,五藏風之形狀,不同者何,願聞其診,及其病能)。

凡察病之法,皆調之診,凡致病之害,皆謂之能。

(岐伯曰,肺風之狀,多汗惡虱,色皏然白時欬,短氣,晝日則差,暮則甚, 診在眉上,其色白)。 多汗者,陽受風氣,開泄腠理也,惡風者,傷風惡風也,下文諸藏皆同,皏然, 淺白貌,金色白也,肺主氣,在變動為欬,風邪迫之,故時欬短氣也, 晝則衛氣在表,風亦隨之,故覺其瘥,暮則衛氣入陰,邪應於內, 故肺病則白色見於上,○皏普梗切,差,瘥同。

心風之狀,多汗惡風,焦絕,善怒嚇,赤色,病甚則言不可快,診在口,其色赤。

多汗惡風義如前,焦絕者,脣舌焦燥津液乾絕心,風化木,心屬火風薄於心, 則木火合邪,神志潰亂,故或為善怒,或為驚嚇,心主舌,病甚則舌本強, 故言不可快,必和則舌能知味,故診當在口,口者兼脣而言,色當赤也,○嚇, 音黑,又虛嫁切。

(肝風之狀,多汗惡風善悲,色微蒼,嗌乾善怒,時憎女子,診在目下,其色青)。

氣并於肺則悲,肝病而肺氣乘之故善悲,色微蒼,肝之色也,足厥陰脉, 循喉嚨之後,上入頭顙,故嗌乾也,善怒,肝之志也,肝為陰中之陽其脉環陰器, 強則好色,病則妒陰,故時憎女子也,肝氣通於目,故診在目下,色當青也,○嗌, 音益,憎,音曾。

(脾風之狀,多汗惡風身體怠墯,四支不欲動色薄微黃不嗜食,診在鼻上, 其色黃)。 身體怠惰,四支不用者,脾主肌肉四支也,色薄微黃,土之色也,不嗜食, 脾病不能化也,鼻為面王,主應脾胃,故色診當見於鼻上,○嗜,音示。

(腎風之狀,多汗惡風,面痝然浮腫,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隱曲不利, 診在肌上,其色黑)。 痝然,浮慘貌,風邪入腎,則挾水氣上升,故面為浮腫,腎脉貫脊屬腎, 故令脊痛不能正立,炲,煙炲也,隱曲,陰道也,腎主水,故色黑如炲, 腎開竅於二陰,故為隱曲不利,肌肉本主於脾,今其風水合邪,反侮乎土, 故診在肌上,色當黑也,又腎風風水義,見後三十一,○痝,音芒,炲,音臺。

(胃風之狀,頸多汗,惡風,食飲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滿,失衣則脹, 食寒則泄,診形瘦而腹大)。 胃脉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故胃風之狀,頸必多汗惡風, 胃主受納水穀,而風邪居之,故食飲不下,鬲塞不通,胃脉循腹裏, 故善滿失衣則陽明受寒於外,故為脹,食寒則胃氣受傷於內故為泄瀉, 胃者肉其應,胃病故形瘦,腹者胃所居,邪實故腹大,此下當詳明六府之病, 而止言胃風者,以胃為六府之長,即如本輸篇所謂大腸小腸,皆屬於胃之意, 胃病則府在其中矣。

(首風之狀,頭面多汗惡風,當先風一日則病甚,頭痛不可以出內, 至其風日則病少愈)。 首為諸陽之會,因沐中風,則頭面之皮腠疎,故多汗惡風,凡患首風者, 止作無時故凡於風氣將發必先風一日而病甚頭痛,以陽邪居於陽分,陽性先而速也, 先至必先衰,是以至其風日則病少愈,內,謂房室之內,不可出者,畏風寒也。

(漏風之狀或多汗,常不可單衣,食則汗出甚則身汗喘息,惡風,衣常濡, 口乾善渴,不能勞事)。 漏風之病,因於飲酒中風也,風邪挾酒,則陽氣散越故多汗,陽勝則身熱惡寒, 故不可以單衣,食入於陰,長氣於陽,故食則汗出甚,則陽浮於上,故喘息, 汗出不止故衣濡,陽盛陰虛,津亡於內,所以口乾善渴,身不能勞也,○能,耐同。

(泄風之狀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乾,上漬其風不能勞事,身體盡痛則寒)。

泄風者,表不固也,上漬者,身半以上,汗多如漬也,口中乾津液涸木, 液涸則血虛故不能勞而身盡痛,汗多則亡陽,故令人寒也,○漬,曾四戶。

(帝日善)。

(風傳五藏)。

素問玉機真藏論○二十九。

(是故風者,百病之長也)。

長義如前章。

(今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當是之時可汗而發也)。

客者,如客之自外而至,居非其常也,畢盡也,風寒客於皮膚, 則腠理閉密故毫毛盡直,寒束於外,刖陽氣無所疎泄故鬱而為熱, 斯時也寒邪初中在表,故可取汗而愈。

(或痺不仁腫痛當是之時,可湯熨,及火灸刺而去之)。

邪在皮毛,不亟去之,則入於經絡,故或為諸痺,或為不仁,或為腫痛, 故當用湯熨灸刺之法,以去經絡之病。

(弗治,病入舍於肺名日肺痺,發欬上氣)。

風寒自表入,藏,必先於肺,蓋肺合皮毛,為藏之長也宣明五氣篇曰, 邪入於陰則痺,故肺受風寒則病為肺痺,而其變動為欬,欬則喘急,故為上氣。

(弗治,肺即傳而行之肝,病名日肝,痺,一名日厥,脇痛出食, 當是之時可按若刺耳)。 在肺弗治則肺金乘木,故及於肝,是為肝痺,肝氣善逆,故一名日厥, 厥在肝經故脇痛厥而犯骨故出食,可按若刺,則厥逆散而肝邪平矣。

(弗治,肝傳之脾,有名曰脾風發癉,腹中熱煩心出黃,當此之時, 可按可藥石浴)。 在肝弗治,則肝水乘土,風熱入脾,病名脾癉,其在內則腹中熱而煩心, 在外則肌體出黃可按可藥可浴,在解其表裏之風熱耳。

(弗治,脾傳之腎,病名日疝瘕,少腹寃熱而痛出白,一名日蠱,當此之時, 可按可藥)。 在脾弗治,則土邪乘腎,病名疝瘕,邪聚下焦故小腹冤熱而痛,溲出白濁也, 熱結不散,虧蝕真陰,如蟲之吸血,故亦名日蠱,○瘕,加駕二音。

(弗治,腎傳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日瘛,當此之時可灸可藥, 弗治滿十日當死。)。 腎邪克火則傳於心,心主血脉,心病則血燥,血燥則筋脉相引而急,手足攣掣, 病名日瘛,邪氣至心,其病巳極,此而弗治,故不出十日當死,○瘛,音翅。

(腎因傳之心,心即復反傳而行之肺,發寒熱,病當三歲死)。

若腎傳於心,未至即死而邪未盡者,當復傳於肺,而金火交爭,金勝則寒, 火勝則熱,故發寒熱,三歲死者,凡風邪傳偏五藏,本當即死,其不死者, 以元氣未敗,勢猶在緩,故肺復受邪,再一歲則肺病及肝,二歲則肝病及脾, 三歲則脾病及腎,三陰俱敉,故當死也。

(此病之次也)。

此即順傳所勝之次第也。

(然其卒發者,不必治於傳)。

病有發於倉卒者隨氣為患不以次而入,亦不必依之以治其傳,上又於道傳順傳久外, 而復有不次相乘者矣,○卒,猝同。

(或其傳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憂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

五志之發無常,隨觸而動,故生病亦不以其次。

(因而喜大虛,則腎氣乘矣)。

喜則氣下故傷心,心傷而大虛,則腎氣乘之,水勝火也。

(怒則肝氣乘矣)。

怒則氣逆於肝而乘於脾木勝土也。

(悲則肺氣乘矣)。

悲則氣并於肺而乘人,於肝,金勝木也。

(恐則脾氣乘矣)。

恐傷腎而腎氣虛,則脾氣乘之,上勝水也。

(憂則心你乘矣)。

憂傷肺則心氣乘之,火勝金也。

(此其道也)。

或以有餘而乘彼,或以不足而被乘,皆乘所不勝此不次之道也。

(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變及其傳化,傳乘之名也)。

藏惟五,而五藏之傳,又能各兼五藏,則有二十五變,傳者以此傳彼, 乘者以強淩弱,故有曰傳曰乘之異名耳,本篇與藏象煩二十四章,同出一論, 所當並考。

(風厥勞風)。

素問評熱病論○三十。

(帝曰,有病身熱,汗出煩滿,煩滿不為汗解,此為何病)。

不為汗解,謂汗後熱煩不也散也。

(岐伯曰,汗出而身熱者風也,汗出而煩滿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風厥,帝曰, 願卒聞之,岐伯曰,巨陽主氣故先受邪,少陰與其為畏裏也,得熱則上從之, 從之則厥也)。 風為陽邪,故汗雖出而身仍熱也,巨陽主氣,氣言表也,表病則裏應故少陰得熱, 則陰分之氣,亦從陽而上逆,逆則厥矣,故名風厥,○按風厥之義不一, 如本篇者言太陽少陰病也,其在陰陽別論者,云二陽一陰發病,名曰風厥, 言胃與肝也,詳本類前六,在五變篇者,曰人之善病風厥漉汗者肉不堅,腠理脉也, 詳本類後七十六,俱當參辨其義。

(帝曰,治之奈何,岐白曰,表裏刺之,飲之服湯)。

陽邪盛者陰必虛,故當寫太陽之熱,補少陰之氣,合表裏而刺之也,飲之服湯, 即脉度篇所謂虛者飲藥以補之之意。

(○帝日勞風為病何如,岐伯曰,勞風法在肺下)。

勞風者,因勞傷風也肺下者,在內則胸鬲之間,在外則四椎五椎之間也, 風受於外則病應於內,凡人之因於勞者必氣喘,此勞能動肺可知, ○按王氏曰勞謂腎勞也,腎脉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故腎勞風生,上居肺下也, 此固一說,第勞之為病,所涉者多,恐不止於腎經耳。

(其為病也,使人強上冥視)。

邪在肺下,則為喘逆,故令人強上不能俛首,風熱上壅則畏風羞明,故令冥目視。

(唾出若涕,惡風而振寒,此為勞風之病)。

風熱傷陰,則津液稠濁,故唾出若涕,肺主皮毛,衛氣受傷,故惡風振寒。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救俛抑)。

風之微甚,證在俛抑之間也,故當先救之,然救此者必先溫肺,溫肺則風散, 風散則俛抑安矣,若溫散不愈,鬱久成熱,然後可以清解,溫清失宜,病必延甚, ○俛,俯同。

(巨陽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

風邪之病肺者,必由足陽膀胱經,風門肺俞等穴,內入於藏,太陽者水之府, 三陽之表也,故當引精上行,則風從欬散,若巨陽氣盛,引精速者,應在三日, 中年精衰年不精者,應在七日,當欬出青黃痰涕而愈,如下文者,是即引精之謂。

(欬出青黃涕,其狀如膿,大如彈丸,從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則傷肺則死也)。

欬涕不出者,即今人所謂乾欬嗽也,甚至金水虧竭,虛勞之候,故死,○王氏曰, 平調欬者,從咽而上出於口,暴卒欬者,氣衝突於蓄門而出於鼻,夫如是者, 皆腎氣勞竭,肺氣內休虛,陽氣奔迫之所為,故不出則傷肺而死也, 按王氏所謂蓄門者,義出營氣篇,詳經絡類二十四。

(腎風風水)。

三十一附中風治法。

(帝曰,有病腎風者,面胕痝然,壅害於言,可刺不)。

素問評熱病論○胕,浮腫也,痝然,失色貌,壅,重濁不清心,腎脉循喉嚨挾舌本, 病風則腎脉不利,故壅害於言語,○胕,音附,痝,音芒。

(岐伯日虛不當刺,不當刺而刺,後五日其氣必至)。

虛者本不當刺,若謂腫為實,以鍼寫之,則真氣愈虛邪必乘虛而至,後五日者, 藏氣一周而復至其所傷之藏,病氣因而甚矣。

(帝曰其至何如,岐伯曰,至必少氣時熱,時熱從脉背上至頭,汗出手熱, 口乾苦渴,小便黃,目下腫,腹中鳴,身重難以行,月事不來,煩而不能食, 不能正偃,正偃則欬,病名日風水,論在刺法中)。 腎主水,風在腎經,即名風水,論在刺法中,即水熱穴論也, 詳鍼刺類三十八此節諸釋,俱如下文,惟熱從胷背上至頭,及手熱等義未之及, 或脫簡也,此病以腎陰,不足而復刺之,則重傷真陰,乃成是病, 蓋腎與膀胱為表裏,腎經自足上注胷中,膀胱經自頭項下行肩背,陰虛則陽勝, 故熱從肩背上至頭而汗出也,手心主之,脉入掌中,腎水不足,則心火有餘, 故又為手熱,○平人氣象論曰,面腫日風,足脤腫日水,詳本類後五十九。

(帝日願聞其說,岵伯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邪必因虛而入,故邪飲所湊,其氣必虛,經文止此二句,奈何後人有續之者曰, 留而不去,其病則實,此言大有不通,夫湊即邪之實也,又何心留而後實耶, 留而實者,固然有之,愈留而愈虛者,尤為不少,倘執前言為成訓, 則未免虛實誤用,斯上也,不惟為贅,且為害矣,當察之。

(陰虛者,陽必湊之,故氣時,熱而汗出也)。

陰虛則無氣,故為少氣時熱,陽主散而湊於陰分,故汗出。

(小便黃者,少腹中有熱也)。

少腹有熱,邪在陰也,故小便黃。

(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正偃則欬,上迫肺也)。

正偃,仰臥也,腎脉貫肝鬲入腩中,其支者注胷中,腎邪自下而上, 則胃氣逆而不和,故正偃則欬甚而上迫於肺。

(諸有水氣者,微腫先見於目下也,帝曰,何以言,岐伯曰,水者陰也, 目下亦陰也,腹者至陰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腫也)。 目下腫如臥痋者,其腹必有水氣也。

(真氣上逆,故口苦舌乾,臥不得正偃,正偃則欬出清水也諸水病者故不得臥, 臥則驚,驚則欬莖也)。 水邪留滯於藏,故為氣逆,氣逆則不得正臥,故驚而欬甚。

(腹中鳴者,病本於胃也,薄脾則煩不能食,食不能下者,胃脘隔也, 身重難以行者,胃脉在足也)。 脾胃屬土,所以制水土,弱則寒水反侮之,故腹中鳴而食不下,胃主肌肉, 其脉行於足,水氣居於肉中,故身重不能行。

(月事不來者,胞脉閉也,胞脉者屬心而絡於胞中今氣迫肺,心氣不得下通, 故月事不來也)。 胞即子宮,相火之所在也,心立主血脉,君火之所居也,陽氣上下交通, 故胞脉屬心,而絡於胞中以通事,今氣上迫肺,則陰邪遏絕陽道,心氣不得下行, 故胞脉閉而月事斷矣,凡如上文者,皆虛不當刺之病,可見誤刺之害為不小也。

(帝曰善)。

(帝曰,有病痝然如有水狀,切其脉大脉,身無痛者,形不瘦,不能食,食少, 名為何病)。 素問奇病論○如有水狀,謂其痝然浮腫,似水而實非水也,脉大者陰虛也, 脉緊者寒氣也,身無痛形不瘦者,邪氣在藏不在表也,風挾腎邪,反傷脾胃, 故不能食。

(岐伯曰,病生在腎,名為腎風)。

病生在腎,名為腎風,其非外感之風可知,然則五風有由內生者,皆此義也, 所以風有內外之分,不可不辨,○愚按風之為病最多誤治者,在不明其表裏耳, 蓋外風者,八方之所中也,內風者,五藏之本病也,八風自外而入, 必先有發熱惡寒,頭疼身痛等證,此因於外者,顯然有可察也,五風由內而病, 則絕無外證,而忽病如風,其由內傷可知也,然既非外感,而經日諸暴強直, 皆屬於風,諸風掉眩,皆屬於肝,何也,蓋肝為東方之藏,其藏血,其主風, 血病則,無以養筋,筋病則掉眩強直之類,諸變百出,此皆肝木之化, 故云皆屬於風,謂之屬者,以五氣各有所主,如諸濕腫滿,皆屬於脾之類, 其義同也,蓋有所中者謂久中,外感也,無所中者謂之屬,內傷也, 故王安道有真中類中之辨,所當察也後世不明此義,不惟以類風者,認為真風, 而且以內奪暴厥等證俱認為風誤亦甚矣夫外感者,邪襲肌表故多陽實,內傷者, 由於酒勞倦七情口腹,致傷藏氣,故由陰虛凡藏氣受傷,脾敗者病在肢體, 或多痰飲,腎病者,或在骨髓,或在二,心病者,或在血脉,或在神志,肺病者, 或在營衛,或在聲音,肝病者,或在筋爪,或在脇肋,此五藏之類風, 未有不由陰虛而然者,惟東垣獨得其義曰,有中風者,卒然昏憤,不省目人事, 此非外來風邪,乃本氣自病也,人年逾四旬,氣衰者,多有此疾, 蓋人年四十而陰氣自半,故多犯之豈非陰虛之病乎,夫人生於陽而根於陰。根本衰, 則人必病,根本敗則人必危矣,所謂根本者,即真陰也,人知陰虛惟一, 而不知陰虛有二,如陰中之水虛則病在精血,陰中之火虛則病在神氣, 蓋陽衰則氣去,故神志為之昏亂,非火虛乎,陰虧則形壞,故肢體為之廢弛, 非水虛乎,今以神離形壞之證,乃不求水火之源,而猶以風治,鮮不危矣, 試以天道言之,其象亦然,凡旱刖多燥燥則多風,是風木之化從乎燥, 燥即陰虛之候也,故凡治類風者,專宜培補真陰,以救根本使陰氣復則風燥自除矣, 然外感者非日絕無虛證,氣虛則虛也內傷者非日必無實證,有滯則實也, 治虛者當察其在陰在陽而直補之,治實者但察其因痰因氣而暫開之, 此於內傷外感及虛實攻補之間,最當察其有無微甚而酌其治也,甚至有元氣素虧, 猝然仆倒,上無痰下失禁,瞑目昏沉,此厥竭之證,尤與風邪無涉,使非大劑參熟, 或七年之艾,破格挽回,又安望其復真氣於將絕之項哉,倘不能察其表裏, 又不能辨其虛實,但以風之為名,多用風藥,不知風藥皆燥,燥復傷陰,風藥皆散, 散復傷氣,以內傷作外感,以不足為有餘,是促人之死也,班氏云, 不服藥為中醫者,正為此輩而發耳。

(腎風而不能食,善驚,驚巳心仔痿者死)。

風生於腎,則反剋脾土,故不能食,腎邪犯心,則神氣失守,故善驚, 驚後而心氣痿弱不能復者,心腎俱敗,水火俱因也,故死。

(帝日善)。

(酒風)。

素問病能論○三十二。

(帝曰,有病身熱解墯,汗出如浴,惡風少氣,此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酒風)。

此即前風論日所謂漏風也,酒性本熱,過飲而病,故令身熱,濕熱傷於筋,故解墯, 濕熱蒸於膚腠,故汗出如浴,汗多則衛虛故惡風,衛虛則氣泄故少氣因酒得風而病, 故日,酒風。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日澤寫木各十分麋銜五分合以三指撮,為後飯)。

澤瀉味甘淡,性微寒,能滲利濕熱,白木味甘苦氣溫,能補中燥濕止汗, 麋銜即薇街,一名無心,草南人呼為吳風草,味苦平微寒,主治風濕, 十分者倍之也,五分者減半也,合以三指,用三指撮合以約其數,而為煎劑也, 飯後藥先,故曰後飯。

(賊風鬼神)。

靈賊風篇全○三十三。

(黃帝曰,夫子言賊風邪氣之傷人也,令人病焉,今有其不離屏蔽,不出室穴之中, 卒然病者,非不離賊風邪氣,其故何也)。 賊者傷害之名,凡四時不正之氣,皆謂之賊風邪氣,詳運氣類三十六,室穴者, 古人多穴居也,非不離賊風邪氣,言雖避風邪而亦有病者何也。

(岐伯曰,此皆嘗有所傷於濕氣,藏於血脉之中,分肉之間,久留而不去, 若有所墮墜,惡血在內而不去卒然喜怒不節,飲食不適,寒溫不時, 腠理閉而不通)。 凡嘗有所傷,謂故有所傷也,或傷於濕氣,留藏於分肉脉之間,或有所墮墜, 惡血留而不去,或卒然喜怒不節,則氣有所逆,或飲食不其宜,則內有所傷, 台寒溫不時,致腠理閉而衛氣不通,凡此五者,皆如下文之所謂故邪也。

(其開而遇風寒,則血氣凝結,與故邪相襲,則為寒痺)。

其開者,謂明露於風寒也,故邪在前,風寒繼之,二者相值,則血氣凝轡故為寒痺, 痺論日寒氣勝者為痛痺也。

(其有熱刖汗出汗出則受風,雖不遇賊風邪氣,必有因加而發焉)。

其或有因熱汗出而受風者,雖非賊風邪氣,亦為外感,必有因加而發者, 謂因於故而加以新,新故合邪故病發矣。

(黃帝日,今夫子之所諸,皆病人所自知也,其母所遇邪氣, 又毋怵惕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故何也唯有因鬼神之事乎)。 鬼神之事,蓋自古惑之矣,故帝特以為問,在欲發明其義以示人也,○怵, 出恤二音,毋,無同。

(岐伯曰,此亦有故邪留而未發,因而志有所惡,及有所慕,血氣內亂兩氣相摶, 其所從來者微,視之不見聽而不聞,故似鬼神)。 故邪者,言其先有病邪,如上文之濕氣墮墜喜怒寒溫之類,留而末發之謂也, 惡者惡其所憎也,慕者慕其所好也,故邪末發而新邪復觸之,則五志為邪所憑, 血氣因而內亂邪正先後,兩氣相摶,而邪妄之病生矣,但病所從來者其機甚微, 有非聞見可及,故人之鬼神為疑,不知跡似鬼神,而實非鬼神之所為也。

(黃帝曰,其祝而巳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勝, 先知其病之所從生者,可祝而巳也)。 祝者,巫呪之屬,即祝由也勝者,凡百病五行之道,必有所以勝之者, 然必先知其病所從生之由,而後以勝法勝之則可移精變氣祛其邪矣, 病有藥石所不及,非此不可者,惟先巫知之,故可祝而巳也,然則先巫用祝之妙, 正不在祝,其機在勝之而巳,○鬼神祝由詳按,在論治類十六,當與此並觀,○祝, 呪同。

(厥逆)。

素問厥論○三十四。

(黃帝問曰,厥之寒熱者何也)。

厥者,逆也,氣逆則亂,故忽為眩仆脫絕,是名為厥,○愚按厥證之起於足者, 厥發之始也,甚至猝倒暴厥,忽不知人,輕則漸甦,重則即死,最為急候, 後世不能詳察,但以手足寒熱為厥,又有以腳氣為厥者,謬之甚也, 雖仲景有寒厥熱厥之分,亦以手足為言,蓋彼以辨傷寒之寒熱耳, 實若內經之所謂厥也,觀大奇論曰,暴厥者不知與人,調經論曰,血之與氣, 并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繆刺論曰, 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五絡俱竭,令人身脉皆重而形無知也,其狀若尸,或曰尸厥, 艾若此者,豈止於手足寒熱,及腳氣之謂耶,今人多不知厥證,而皆指為中風也, 夫中風者,病多經絡之受傷,厥逆者,直因精氣之內奪,表裏虛實,病情當辨, 名義不正,無怪其以風治厥也,醫中之害,莫此為甚,今將風厥二煩,並列於此, 以便觀者之究正,○諸肩厥義,詳會通類疾病二十三。

(岐伯對曰,陽氣衰於下則寒厥,陰氣衰於下則為熱厥)。

凡物之生氣,自下而升,故陰陽之氣衰於下,則寒厥熱厥由之而生也。

(帝曰,熱厥之為熱也,必起於足下者何也)。

足下,足心也,熱為陽邪,而反起於陰分,故問之。

(岐伯曰陽氣起於足五指之表,陰脉者,集於足下而聚於足心, 故陽氣勝則足下熱也)。 足指之端曰表三陽之所起也足下足心三陰之所聚也,若陽氣勝則陰氣虛,陽乘陰位, 故熱厥必從足下始,凡人病陰虛有,所以足心多熱也。

(帝曰,寒厥之為寒也,必從五指而上於膝者何也)。

五指為陽氣之所起,寒為陰邪,反從陽分而上,故問之。

(岐伯曰,陰氣起於五指之裏,集於膝下而聚於膝上,故陰氣勝則從五指至膝上寒, 其寒也,不從外,皆從內也)。 裏言內也,亦足下也,若陰氣則陽氣虛,陽不勝陰,故寒厥必起於五指, 而上寒至膝,然其寒也,非從外入,皆由內而生也,故凡病陽虛者,必手足多寒, 皆從指端始。

(○帝日寒厥何失而然也)。

厥之將發,手足先寒者是為寒厥。

(岐伯曰前陰者宗筋之所聚,太陰陽明之所合也)。

前陰者,宗筋者,眾筋之陰器也,所聚也,如足之三陰陽明,少陽,及衝任督,蹻, 筋脉皆聚於此,故日宗筋,此獨言太陰陽明之合者,重水穀之藏也, 蓋胃為水穀氣血之海,主潤宗筋,又陰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 故特言之,以發日下文之義。

(春夏則陽氣多而陰氣少秋,冬則陰氣盛而陽氣衰)。

天人之道皆然也。

(此人者質壯,以秋冬奪於所用,下氣爭不能復,精氣溢下,邪氣因從之而上也)。

質壯者有所持,當秋冬陰勝之時,必多情欲之用,以奪腎中之精氣, 精虛下則取於足於上,故下氣上爭也,去者太過,生者不及,故不能復也, 精溢則氣去,氣去則陽虛,陽虛則陰勝為邪,故寒氣因而上逆矣。

(氣因於中)。

氣即上文之精氣邪氣也,精氣之原,本於水穀,水穀之化,出於脾胃, 故凡病為寒厥,為下氣上爭,為精氣溢下,皆氣因於史也,然水穀在胃,命門在腎, 以精氣言,則腎精之化因於胃,以火土言,則土中陽氣,根於命門,陰陽顛倒, 互有所關故上文云厥起於下,此云氣因於中,正則明上下相因之義。

(陽氣衰不能滲營其經絡,陽氣曰損,陰氣獨在,故手足為之寒也)。

陽氣者,即陽明胃氣也,四支皆稟氣於胃,故陽虛於中,則不能滲營經絡, 而手足寒也。

(○帝曰,熱厥何如而然也)。

厥之將發,手足皆寺者,是為熱厥。

(岐伯曰酒入於胃則絡脉滿而經脉虛)。

酒為熱穀之液,其氣悍而疾,故先充絡脉,絡滿而經虛者,酒能傷陰, 陽盛則陰衰木,○酒之詳義,見經絡類六,反藏象類二十一。

(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陰氣虛則陽氣入,陽氣入則胃不和胃不和則精氣竭, 精氣竭則不營其四支也)。 脾主為胃行其津液,故酒入於胃,必歸於脾,濕熱在脾,則脾陰虛, 陽獨亢而胃不和矣,脾胃俱病則精氣竭,故不能營其經絡四支也。

(此人必數醉若飽以入房,氣聚於脾中不得散,酒氣與穀氣相薄,熱盛於中, 故熱偏於身,內熱而溺赤也,夫酒氣盛而慓悍,腎氣日衰,陽氣獨勝, 故手足之為熱也)。 數醉若飽人房者,既傷其脾,復傷其腎,皆陰虛也,故手足為熱, ○按本篇寒熱二厥,一由恃壯秋冬奪於所用,故陽氣衰而為寒厥, 一由數醉若飽入房,故精氣竭而為熱厥,二者皆因於酒色,致傷真元,乃為是病, 故本篇首言其所由然,則厥之重輕,於茲可見矣。

(○帝曰,厥或令人腹滿,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遠至一日,乃知人者何也。

暴不知,猝然昏潰也。

(岐伯曰,陰氣盛於上則下虛,下虛則腹脹滿)。

陰氣盛於上,則不守於下,故下虛,陰虛於下,刖脾腎之氣不化,故腹為脹滿。

(陽氣盛於上,則下氣重上而邪氣逆,逆則陽氣亂,陽氣亂則不知人也)。

重,并也,邪氣,氣失常也,陽氣盛於上,則下氣并而上行,并則逆,逆則亂, 陽氣亂,則神明失守,故暴不知人也。

(十二經之厥)。

素問厥論連前肩○三十五。

(帝曰,願聞六經脉之厥狀病能也)。

能猶形也,前章言病厥之本,故此下復問其各經之狀。

(岐伯曰巨陽之厥,則腫首頭重,足不能行,發為眴仆)。

眴目眩亂也仆,猝倒也,足太陽之脉,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入絡腦, 故為腫首頭重眴仆,其下行之支者合膕中,貫腨內故為足不能行,○眴,音眩。

(陽明之厥,則癲疾欲走呼,腹滿不得臥,面赤而熱,妄見而妄言)。

陽明,胃脉也,為多氣多血之經,氣逆於胃則陽明邪實,故為癲狂之疾, 而欲走且呼也,其脉循腹裏,故為腹滿,胃不和則臥不安,故為不得臥, 陽明之脉行於面,故為面赤而熱,陽邪盛,則神明亂,故為妄見妄言。

(少陽之厥,則暴聾頰腫而熱,脇痛則不可以運)。

厥在足少陽者,其脉入耳中,故暴聾,下加頰車,故頰腫而熱,下腋循胸過季脇, 故脇痛,下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故胻不可以運,○胻,音杭。

(太陰之厥,則腹滿脹後不利,不欲食,食則嘔,不得臥)。

足太陰之脉,入腹屬脾絡胃,故厥則腹滿脹,逆氣在脾,故後便不利, 且令不欲佷而食則嘔,脾與胃為表裏,胃不和者臥不安,脾亦然也。

(少陰之厥,則口乾溺赤,腹滿心痛)。

厥逆在足陰者,其脉循喉嚨,挾舌本,故口乾,腎脉絡膀胱,故溺赤, 其直者從腎上貫肝鬲,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故腹滿心痛。

(厥陰之厥則少腹腫痛,腹脹涇溲不利,好臥屈膝,陰縮腫胻內熱)。

足厥陰之脉抵少腹,挾胃,故厥則少腹腫痛而腹脹,其脉環陰器,故涇溲不利, 陰縮而腫,肝主筋,為罷極之本,故足軟好臥而屈膝,其下者行足脛內側, 故胻內為熱,○涇,音經,水名,溲,音搜。

(盛則寫之,虛則補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不盛不虛者,惟逆氣在經而經關於虛盛也,故但取其經而巳,義詳本類前十。

(○太陰厥逆,胻急攣,心痛引腹,治主病者)。

此下亦皆言足六經也,足太陰之脉上內,循脛骨之後,故胻為急攣,入腹注心中, 故心痛引腹,治主病者,謂如本經之左右上下及原俞等穴各有宜用, 當審其所主而刺之也餘準此,○按六經之厥,巳具上文,此復言者,考之全元起本, 自本節之下,另在第九卷中,蓋此發明原屬兩篇之文,乃王氏類移於此者, 非本笮之重複也。

(少陰厥逆,虛滿嘔變,下泄清,治主病者)。

腎為胃關,故少陰厥逆則下焦不化,而為虛滿嘔變,腎病則命門陽氣亦衰, 故下泄清泠。

(厥陰厥逆,攣,腰痛,虛滿,前閉,譫言,治主病者)。

厥陰脉絡諸筋,故為拘攣腰痛,肝邪侮土,故為虛滿,肝經之脉環陰器, 故為前閉不通,肝藏魂厥逆在肝,則神魂亂,故言為譫妄。

(三陰俱逆不得前後,使人手足寒,三日死)。

不得前後者,或閉結不通或遺失不禁,不得其常之謂也,三陰俱逆則藏氣絕, 陽明脉解篇曰,厥逆連經則生,連藏則死,此之謂也。

(太陽厥逆僵仆,嘔血善衂,治主病者)。

足太陽之脉,起目內皆,從顛入絡腦,挾脊循膂,下膕中,貫腨內,為三陽之大經, 故僵仆衂衊之病,然五藏之俞,皆繫於此,故本經厥逆者,當為嘔血,○脉, 女六切。

(少陽厥逆,機關不利,機關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項不可以顧)。

足之少陽膽經也,機關者筋骨要會之所也,膽者筋其應,少陽厥逆則筋不利, 故為此機關腰項之病。

(發腸癰,不可治,驚者死)。

腸癰發於少陽厥逆者,相火之結毒也,故不可治,若有驚者,其毒連藏故當死。

(陽明厥逆,喘欬身熱,善驚衂嘔血)。

陽明之脉循喉嚨,入缺盆下膈,故為喘欬,陽明主肌肉,故為身熱, 風木之邪發驚駭,為胃所畏,故善驚陽明之脉起於鼻,屬於胃,氣有所逆, 故為衂血嘔血。

○手太陰厥逆,虛滿而欬,善嘔沬,治主病者。

此下言手經之厥逆也,手太陰之脉,起於中焦,循胃口,上膈屬肺,故其為病如此。

(手心主少陰厥逆,心通引喉,身熱死,不可治)。

手心主厥陰之脉,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手少陰心脉,從心系上挾嗌, 皆令人心痛引喉,二經屬火,其主血脉,故為身熱,心為五藏六府之大主, 故逆之則死不可治。

(手太陽厥逆,耳聾泣出,項不可以顧腰不可以俛仰,治主病者)。

手太陽小腸之脉,至目之內外眥,入耳中,故厥則耳聾泣出,其支者從缺盆循頸, 故項不可以顧,又四時氣篇曰,邪在小腸者連睪系,屬於脊,故腰不可以俛仰也。

(手陽明少陽厥逆,發喉痺溢腫,痓,治主病者)。

手陽明大腸之脉,從缺盆上頸貫頰,手少陽三焦之脉,上出缺盆,上項, 故皆發喉痺嗌腫,按全元起本,痓作痙,謂手臂肩項強直也,○痓,音熾,痙音, 敬。

(厥逆頭痛○五有餘二不足者死)。

素問奇病論○三十六。

(帝曰,人有病頭痛以數歲不巳,此安得之,名為何病)。

頭痛不當數歲,故怪而為問。

(岐伯曰,當有所犯大寒,內至骨髓,髓者以腦為主,腦逆故令,頭痛齒痛亦痛, 病名日厥逆,帝曰善)。 髓以腦為主,諸髓皆屬於腦也,故大寒至髓,則上入頭腦而為痛,其邪深, 故數歲不巳,髓為骨之充,故頭痛齒亦痛,是因邪逆於上,故名日厥逆。

(○帝曰,有癃者,一日數十溲,此不足也,身熱如炭,頸膺如格,人迎躁盛, 喘息氣逆,此有餘也,太陰脉細微如髮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為何病。)。 癃,小水不利也,一日數十溲,數欲便而所出不多也,如炭者,熱之甚也, 頸言咽喉,膺言胸臆,如格者,上下不通,若有所格也, 人迎躁盛者足陽明動脉在轡喉兩傍,所以候陽也,喘息者,呼吸急促也,氣逆者, 治節不行也,太陰脉微細者,即兩手寸口之脉,所以候陰也,○癃,良中切,溲, 音搜。

(岐伯曰,病在太陰)。

脾肺二藏,皆屬太陰,觀下文復云頗在肺,則此節專言脾可知, 如上文云太陰之脉細微者正以氣口,亦太陰也,藏氣不足,則脉見於此, 又口問篇日,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今其癃而數十溲者,亦由中氣之不足耳, 故病在脾陰,○氣口亦太陰,義詳藏象類十一。

(其盛在胃)。

上文云身熱如炭胃主肌肉也,頸膺如格者,胃脉循喉嚨入缺盆下膈也, 人迎躁盛者即終始等篇所云,人迎一盛二盛三盛四盛,且大且數,名曰溢陽也, 凡上三者,皆屬陽明,故日其盛在胃。

(頗在肺)。

即喘息氣逆也。

(病名曰厥,死不治)。

陰不入陽,故其盛在胃,陽不入陰,故太陰細微,病名曰厥者,陰陽皆逆也, 故死不可治。

(此所謂得五有餘,二不足也,帝曰,何謂五有餘二不足,岐伯曰,所有五有餘者, 五病之氣有餘也,二不足者,亦病氣之不足也,今外得五有餘,內得二不足, 其身不表不裏,亦正死明矣)。 外得五有餘者,一身熱如炭,二頸膺如格,三人迎躁盛,四喘息,五氣逆也, 內得二不足者,一癃而一日數十溲二太陰脉細微如髮,若此五病者,邪氣有餘也, 二病者正氣不足,欲寫其邪,則陰虛於裏,欲補其虛則陽實於外,救裏不可, 治表亦不可,此不表不裏之病,即陽證陰脉之類,有死巳,不為也。

(厥腰痛)。

素問病能論○三十七。

(帝曰有病厥者,診右脉沉而遲,不然病主安在)。

此言厥逆而為腰痛者,其病在腎也,右脉左脉,皆以兩尺為言,不然, 甲乙經作不知,於義為妥當從之。

(岐伯曰,冬診之,右脉固當沉脉,此應四時,左脉浮而遲,此逆四時。

冬氣藏,故沉緊者為志時浮遲者為逆,逆則為厥矣。

(在左當主病在腎,頗關在肺,當腰痛也)。

任左者當主病在腎,此正以尺為言也,然浮者為肺脉,故云頗關在肺。

(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少陰脉貫腎絡肺,今得肺脉,腎為之病, 故腎為腰痛之病也)。 腎脉本絡於肺,今以冬月而肺脉見於腎位,乃腎氣不足,故脉不能沉而見浮遲, 此非肺病,病在腎也,腰為腎之府,故腎氣逆者,當病為腰痛。

(厥逆之治須其氣并)。

素問腹中論○三十八。

(帝曰,有病膺腫頸痛胸滿腹脹,此為何病,何以得之)。

膺,胸之兩傍高處也頸,項前也。

(岐伯曰,名厥逆)。

膺腫頸痛,胸滿腹脹皆在上中二焦,此以陰并於陽,下逆於此,故病名厥逆。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灸之則瘖,石之則狂,須其氣并乃可治也)。

瘖,失音也,總鍼石而言。

(帝曰,何以然,岐伯曰,陽氣重上,有餘於上,灸之則陽氣入陰,入則瘖)。

陽氣有餘於上,而復灸之,是以火濟火也,陽極乘陰不能支,故失聲為瘖。

(石之則陽氣虛,虛則狂)。

陽井於上,其下必虛,以石泄之,則陽氣隨刺而去,氣去則上下俱虛,而神失其守, 故為狂也。

(須其氣并而治之可使全也)。

氣并者,謂陰陽既逆之後,必漸通也,蓋上下不交,因而厥,當其乖離而強治之, 恐致偏絕,故必須其氣并,則或陰或陽,隨其盛衰,察而謂之可使保全。

(傷寒)。

素問熱論篇○三十九附傳經說,及傷寒治法。

(黃帝問日,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或愈或死,其死者以六七日之間, 其愈皆以十日以下者何也,不知其解,願聞其故)。 傷寒者,中陰寒殺厲之氣也,寒盛於冬,中而即病者,是為傷寒,其不即病者, 至春則名為溫病,至夏則名為暑病,然有四時不正氣,隨感隨發者,亦曰傷寒, 寒邪束於肌,則玄府閉,陽氣不得散越,乃鬱而為熱,故凡係外感發熱者, 皆傷寒之類。

(岐伯對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

巨,大也,太陽為六經之長,統攝陽分,故諸陽皆其所屬。

(其脉連於風府,故為諸陽主氣也)。

風府,督脉穴,太陽經脉,覆於巔背表,故主諸陽之氣分。

(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

人傷於寒而傳為熱者,寒盛則生熱也,寒散則熱雖甚不致死。

(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

表裏俱受,是謂兩感,義詳後章。

(帝曰,願聞其狀,岐伯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

巨陽,足太陽也,為三陽之表,而脉連風府,故凡病傷寒者者,多從太陽始, 太陽之經,從頭項下肩髆,挾脊抵腰中,故其為病如此,仲景日,太陽之為病, 脉浮,頭項強痛而惡寒,○按人身經絡,三陽為表,三陰為裏,三陽之序, 則太陽為三陽,陽中之陽也,陽明為二陽,居太陽之次,此三陽為表也,三陰之序, 則太陰為三陰居少陽之次,少陰為二陰,居太陰次次,厥陰為一陰,居少陰之次, 此三陰為裏也,其次序之數,則自內而外,故各有一二三之先後者如, 此又如邪之中人,必自外而內,如皮部論等篇曰,邪客於皮則腠理開, 開則邪入客於絡脉,絡脉滿,則注於經脉,經脉滿,則入舍於府藏, 此所以邪必先於皮毛,經必始於太陽,而後三陰三陽五藏六府皆受病,如下文謂也。

(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脉俠鼻絡於目故身目疼,而鼻乾不得臥也)。

傷寒多發熱,而獨此云身熱者,蓋陽明主肌肉身熱尤甚也,邪熱在胃則煩, 故不得臥,餘證皆本經之所及,仲景曰,陽明之為病,胃家實也。

(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脉循脇絡於耳,故胸脇痛而耳聾)。

邪在少陽者,三陽巳盡,將入大陰,故為半表半裏之經,其經脉出耳前後, 下循胸脇,故為脇痛耳聾等證,仲景日,傷寒脉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少陽之病, 口苦咽乾目眩也,又曰,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脇下鞭滿,乾嘔不能食, 往來寒熱,蓋邪在陰則寒,邪在陽則熱,邪在表則無嘔滿等證, 邪在裏則胸滿乾嘔不能食,故成無巳曰,少陽之邪,在半表半裏之間。

(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藏者,故可汗而巳)。

三陽為表屬府,邪在畏而未入於三,陰之藏者,皆可汗而,散也。

(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脉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

邪在三陽,失於汗解入三自太陰始休,仲景日,傷寒脉浮而緩手,足自溫者, 繫在太陰,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也。

(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脉貫腎絡於肺繫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

腎經屬水而邪熱涸之,故口舌為之乾渴仲景曰,少陰之為病,脉微細,但欲寐也。

(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脉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

六經傳脉,乃至厥陰,邪熱甚於陰分,故為煩滿,仲景曰,厥陰之為病,氣上撞心, 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蚘,下之利不止,○按傷寒傳變,先自三陽之表, 後入三陰之裏,此陰陽先後之序也,然觀東垣曰太陽者,巨陽也,膀胱經病, 若渴者自入於本也,名曰傳本,太陽傳陽明胃土者,名曰巡經傳, 太陽傳少陽膽本著,名曰越經傳,太陽傳少陰腎水者,名曰表裏傳, 太陽傳太陰脾土者,名日誤下傳,太陽傳厥陰肝水者,名曰巡經得度傳, 又陶節菴日,風寒之初中之也無常或入於陰,或入於陽,皆無定體,非但始太陽, 終厥陰也,或自太陽始,日傳一經,六日至厥陰,邪氣衰,不傳而愈者, 亦有不罷丹傳,或有間經而傳者,或有傳至二三經而止者,或有終始只在一經者, 或有越經而傳者,或有初入太陽,不作鬱熱,便入少陰而成真陰證者, 或有直中陰經而成寒證者,緣經無明文,後人有妄治之失, 若夫自三陽傳次三陰之陰證,外雖有厥逆,內則熱邪耳,若不發熱, 四肢便厥冷而惡寒者,此則直中陰經之寒證也,自叔和立說之混, 使後人蒙害者多矣,又有合病併病之症,曰合病者,所經或三經, 齊病不傳者為合病,併病者,一經先病未盡,又過一經之傳者為併病, 所以有太陽陽明合病有太陽少陽合病,有少陽陽明合病,有三陽合病, 三陽若與三陰合病,即是兩感所以三陰無合併例也,此皆經文所未及,而二子言之, 其義多出於仲景皆理所必然者也,然經所言者,言傳經之常,二子所言, 言傳經之變,學者俱當詳察,不可執一,庶乎隨機應變,不致有膠柱之誤矣。

(三陰三陽,五藏六府皆受病榮衛不行,五藏不通,則死矣)。

傷寒邪在經絡,本為表證經盡氣復,自當漸解,若六經傳偏而邪不退,則深入於府, 府不退則深至於藏,故五藏六府皆受病矣,邪盛於外,則營衛不行,氣竭於內, 則五藏不通,故六七日間致死也,善治此者,必不使其邪入內,亦必不使其藏氣竭, 知斯二者,近於神矣,○愚按傷寒傳變,止言足經,不言手經,其義本出此篇, 如上文六節是也,奈何草窗劉氏,不明其理,遂謬創傷寒傳足不傳手之說, 謂足經所屬皆水木土,水寒則冰,木寒則凋,土寒則圻,是皆不勝其寒也, 手經所屬,皆金與火,金得寒則愈堅,火體極熱而寒不能襲,所以傷寒只傳足經, 不傳手經,巧言要譽,昧者稱奇,妄誕欺人,莫此為甚,夫人之金火兩藏, 不過以五行之氣,各有所屬耳,豈即真金真火,不能毀傷者耶,斯言一出, 遂起人疑,致有謂足經在下,手經在上,寒本陰邪,故傳足也,有謂足之六經, 皆東北方及四隅之氣,手之六經皆西南方之氣,之伯氣中人,必在冬春, 同氣相求故先自水經,以及木土,而金火則無犯也,有謂無奇經,則無傷寒, 奇經惟附於足也,紛紛議論,爭辯不明,其說皆謬,夫人之血氣,運行周身, 流注不息,豈傳遇手經而邪有不入者哉,且寒之中人,必先皮毛,皮毛者肺之合, 故在外有則有寒慓鼻塞等證,在內則有欬喘短氣等證,謂不傳於肺乎, 其入手少陰厥陰,則有舌胎怫鬱,神昏錯亂等證,調不傳於心主包絡乎, 其入手陽明也,則有泄瀉悉結等證,謂不傳於大腸乎,其入手太陽也, 則有癃閉不化等證,謂不傳於小腸乎,其入手少陽也,則有上下不通,五官失職, 痞滿燥實俱全等證,謂不傳於三焦乎,丹觀本節云三陰三陽,五藏六府皆受病, 豈手經不在內乎,所以仲景有肺心肝脾腎五藏絕症,義又可知,然本經之不言手者, 何也,蓋傷寒者,表邪也,欲求外證,但當察於周身,而周身上下脉絡, 惟足六經則盡之矣,手經無能遍也,且手經所至,足經無不至者,故但言足經, 則其左右前後,陰陽諸證,無不可按而得,而手經亦在其中,不必言矣, 此本經所以止言足者,為察周身之證也,義本易見,而疑辯至今, 皆惑於劉氏之妄言耳,井蛙蠹道之評,孰為評之過也。

(其不兩感於寒炊,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

邪氣漸退,則正氣漸復,如下文也。

(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衰, 腹減如故則思飲食之良,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滿,舌乾巳而嚏, 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日巳矣)。 所謂其愈,皆十日巳上者如此,○嚏,音帝。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藏脉,病日衰巳矣,其未滿三日者, 可汗而巳,其滿三日者,可泄而巳)。 各通其藏脉,謂當隨經分治也,凡傳經之邪,未滿三日者,其邪在表,故可以汗巳, 滿三日者,其邪傳裏,故可以下,然此言表裏之大體耳,按正理傷寒論曰, 脉大浮數,病為在表,可發其汗脉實沉數,病為在裏,可下之,故日數雖多, 但表證而脉浮大者,猶宜發汗,日數雖少,但有裏證而脉沉實者,即當下之, 此汗下之法,但當以表裏為據,有不可以執一也,○愚按傷寒一證, 感天地陰厲之氣,變態不測,最為凶候,治一有差,死生反掌,在古人垂訓之多, 何止百家千卷,其中立法之善,無出仲景,用藥之善,須遜節菴,凡於曲折精微, 靡不詳盡,余復何言,然尤有不能巳者,在苦於條目之浩繁而後學求之不易也, 觀陶氏家秘的本曰,傷寒治法,得其綱領如拾芥,若求之多岐,則支離破碎, 如涉海問津矣,蓋脉證與理而巳,斯言也,予殊佩之,然求其所謂綱領者, 謂操其樞要,切於實用者是也,所謂多岐者,謂檢偏方書,方可用者是也, 所謂脉證者,謂表裏陰陽,寒熱虛實之辨所謂理者,謂見之真,法之要也, 得其理則治無一失矣,是以法必貴詳,用當知約,詳而不約,徒詳何益,誠若望洋, 無所用之地矣,子請約之曰,凡治傷寒,其法有六,曰吐汗下,溫清補也, 蓋吐中有發散之意,可去胸中之實,可舉陷下之氣,若無實邪在上,不可用之, 所用既少,法亦無多,故舍吐之外,而切於用者,惟汗下溫清補,五法而巳, 所謂汗者,治表證也,寒邪在表,火汗何從而解,然汗法有三,曰溫散,曰涼解, 曰平解,溫散者,如以寒勝之時,陰勝之藏陽氣不充,則表不易解,雖身有大熱, 亦必用辛溫,勿以寒涼為佐,此即寒氣犯寒之謂也,涼解者,如炎熾盛,表裏枯凅, 則陰氣不營,亦不能汗,宜用辛涼,勿以溫熱為佐,此即熱無犯熱之謂也, 若病在陰陽之間,既不可溫,又不可涼,則但宜平用,求其解表而已也, 然無表證者,不可汗,似表非表者不可汗,咽中閉塞者不可汗,諸動氣者不可汗, 淋家不可汗,諸亡血者不可汗,脉微弱者無陽也不可汗, 脉微惡寒者陰陽俱虛不可汗吐下,其可汗者,如仲景曰,凡發汗溫服湯藥, 其方雖言日三服,若病劇不解,當促之於半日中盡三服,又曰凡作湯藥, 不可避晨夜,覺病頂曳,即宜便治,不等蚤晚,則易愈矣,此所以汗不嫌蚤也, 所謂下者,攻其內也,實邪內結,不下何從而去,然表邪未解者不可下, 諸虛者不可下,陽微者不可下諸外實者不可下,咽中閉塞者不可下, 諸動氣者不可下,脉弱者不可下,脉浮而大者不可下,病嘔吐者不可下, 大便先鞭後溏者不可下,非有大滿燥實堅者不可下,此所以下不嫌遲也,所謂溫者, 溫其中也,藏有寒氣,不溫之,何自而除,有客寒者,寒自外入者也,有主寒者, 氣虛者也,蓋氣為陽,氣不足則寒生於中,寒即陰證之屬,溫即兼乎補也, 所謂清者,清其熱也,有熱無結,本非大實,不清之,何由而散,表熱者宜於清解, 裏熱者宜於清降,熱即陽證之屬,清即類乎寫也,若此四者,古人發明巳盡, 余不過述其要耳,學者仍當由博而約勿謂止於是也,惟補之一字,則所繫尤切, 而人多不知之,夫用補之法,豈止因於中氣,蓋實兼乎表裏,如表邪不解, 屢散之而汗不出者,中虛無力,陰氣不能達也,蓋汗即水也,水既不足,汗自何來, 人知汗屬陽分,升陽可以解表,而不知汗生於陰,補陰最能發汗, 今有飲水而汗出者即其義朼,又如內熱不解,屢清之而火不退者陰不足也, 人知惟寒可以去熱,而不知壯水方能息火也,又如正氣不足,邪氣有餘,正不勝邪, 病心留連不解,有如是者,不可攻邪,但當實其中氣,使正氣內強,則根本無害, 逼邪外出,則營衛漸平,所謂溫中自有散寒之意,此不散表而表自解, 不攻邪而邪自退,不治之治,尤非人所知,惟是用補之法,則藏有陰陽藥有宜否, 宜陽者必先於氣,宜陰者必先乎精陽以人參為主,而芪木升柴之類可佐之, 陰以熟地為主而茱萸山藥歸杞之類可佐之,然人參隨熟則直入三陰,熟地隨芪水, 亦上歸陽分,但用藥當如盤珠,勿若刻舟求劍,且人傷寒而傳為熱, 則陽勝傷陰者多,故利於補陰者十之七八,利於之補陽者十之二三, 然陰中非無陽氣,佐以桂附,則真復於命門,佐以薑草,刖元氣達於脾胃, 藥不及病,與不藥同,故當隨病重輕以為增減,此余之百戰百勝者,所活巳多, 非謬說也,或曰,古人之治傷寒,皆重在汗吐下三法,而後於補,今子所言, 則似諄諄在補,而後於攻者何也,曰三法巳悉,無待丹言,獨用於補,殊未盡善, 故不得不詳明其義。 以補古支人之未備,試以傷寒論觀之曰,陰證得陽脉者生,陽證得陰脉者死, 迄今說者,無不為然,愚謂陽證陽脉,陰證陽脉者,本為順證,可以無慮, 惟陽證陰脉,則逆候也,為傷寒之最難,故古人直謂之死,則其無及於此也, 可知矣,余所謂切於補者,正在此也,今以余所經驗,凡正氣虛而感邪者多見陰脉, 蓋證之陽者,假實也,脉之陰者,真虛也,陽證陰脉即陰證,觀陶節菴曰, 凡察陰證,不分熱與不熱,須憑脉下藥至為切當,不問脉之浮沉大小,但指下無力, 重按全無,便是伏陰,不可與涼藥服之必死,然則脉之沉小者,人知其為陰脉矣, 而浮大者亦有陰脉,則人所不知也,治戉涼藥猶且不可,況其他乎,故余於此證, 必舍證從脉,所以十全其九,然所用之法,多非本門正方,隨手而應見者無不異之, 夫亦何異之有,藥對証而巳矣,余請丹悉其義,夫傷寒之千態萬狀只虛實二字, 足以盡之,一實一虛,則邪正相為勝負,正勝則愈,邪勝則死,死生之要, 在虛實間耳,若正氣實者,即感大邪,其病亦輕,正氣虛者,即感微邪,其病亦甚, 凡氣實而病者,但去其邪,則愈矣,於膽攻之,何難之有,此而當余, 亦不過若吹拉朽耳,無足齒也,雖付之庸手,自無難愈,即不治之,俟其經盡氣復, 亦無不愈,此譬之兩敵相持,主強則客不能勝,必自解散而去,何患之有, 故凡正氣實者,無論治與不治,皆無慮也,所可慮者,惟挾虛傷寒耳,凡疾病相加, 末有元氣不竭而死者,強弱相攻,末有根本不傷而敗者,此理勢之必然也, 傷寒之難,止於此耳,奈何庸淺之輩,初不識人虛實,但見發熱,動手便攻, 夫不可攻而攻之,則未有不死者何也,蓋攻者以攻邪,然必藉元氣以為之帥, 設主氣不足而強致其邪,則邪氣未去,而正氣因攻先敗矣,如此殺人,罪將誰諉, 又其最可怪者,則有曰傷寒無補法,惑亂人心,化莫上為甚, 獨不觀仲景立三百九十七法,而脉證之虛寒者一百有餘,定一百一十三方, 而用人參者三十,用桂附者五十有餘,此下如東垣目溪陶節菴輩所用補中益氣, 回陽返本,溫經益元等湯怕末嘗不用補也,孰謂傷寒無補法即,此其立法, 固為不少,但在余則猶謂未盡,在人則目為異常,不惟異常而且曰無之, 高明者豈其然哉,矧今人之患挾虛傷寒者,十嘗六七傳誦傷寒無補法者, 十之八九虛而不補,且復攻之,余目覩,其受害者,蓋不可勝紀矣,心切悲之, 故九辯於此,欲以救時弊耳,非好補也,觀者惟加詳察,則蒼生大幸。

(兩感)。

素問熱論連前篇○四十。

(帝曰,其病兩感於寒者,其脉應與其病行何如,岐伯曰,兩感於寒者, 病一日則巨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而煩滿)。 兩感者,表裏同病也,足太陽與少陰為表裏,故在太陽則為頭痛, 在少陰則為口乾煩滿。

(二日則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言)。

陽明太陰為表裏,二經同病也,譫言,妄言也,陽明病則身熱說言, 太陰病則腹滿不欲食○譫,音占。

(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砥A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少陽厥陰,表裏同病也,少陽病則為耳聾,厥陰病則為囊縮而厥, 至是則三陰三陽俱受病,故水漿不入,昏不知人,於六日元際當死也。

(帝曰,五藏巳傷,六府不通,榮衛不行,如是之後,三日乃死何也)。

如此之後,三日乃死,謂兩感傳偏之後,復三日而死也,蓋即六日之義。

(岐伯曰,陽明者,十二經脉之長也,其血氣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氣乃盡, 故死矣)。 陽明為水穀氣血之海,胃氣之所出也,故為十二經脉之長,且為多氣多血之經, 若感於邪,其邪必甚,故不知人,凡兩感於邪者,三日之後,胃氣乃盡,故當死也, ○按門人錢禎曰,兩感者,本表裏之同病,似若皆以外邪為言而實有末必盡然者, 正以內外俱傷,便是兩感,今見少陰先潰於內,而太陽繼之於外者, 即縱情肆慾之兩感也,太陰受傷於裏,而陽明重感於表者,即勞倦竭力, 飲食失調之兩感也,厥陰氣逆於藏,少陽復病於府者,必七情不慎, 疲筋敗血之兩感也,人知兩感為傷寒,而不知傷寒之兩感,內外俱困, 病劇矣但傷有重輕,醫有賢不肖,則死生係,之欴,或謂兩感之證不多見者, 蓋亦見之不廣,而義有末達耳,此言取切此病,誠發人之未發,深足指迷, 不可不錄也。

(溫病暑病)。

素問熱論連前篇○四十一。

(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

寒邪中人而成溫病暑病者,其在時,則以夏至前後言,在病則以熱之微甚言, 故凡溫病暑病,皆傷寒也。

(暑當與和汗,皆出勿止)。

暑氣侵人,當令有汗,則暑隨汗出,故曰勿止,○陰陽應象等論曰, 冬傷於寒春為溫病,夏傷於暑秋為痎瘧,仲景曰,冬時嚴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 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毒,最成殺厲之氣也,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 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奱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極重於溫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皆由冬時觸寒所致,非時行之氣也,凡時行者, 春時應暖而復大寒,夏時應熱而反大涼,秋時應涼而反大熱去,冬時應寒而反大溫, 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

(遺證)。

素問熱論連前篇○四十二。

(帝曰,熱病巳愈.時有所遺者何也,岐伯曰,諸遺者,熱甚而強食之, 故有所遺也,若此者皆病巳衰而熱有所藏,因其穀氣相薄,兩熱相合, 故有所遺也)。 病雖衰而餘熱末除,尚有所藏因而強食,則病氣與食氣相并,兩熱合邪, 以致留連不解故名曰遺。 帝曰善,治遺奈何,岐伯曰,視其虛實,調其逆從,可使必巳矣。

食滯於中者病之實,脾弱不能運者病之虛,實刖寫之,虛則補之,虛實弗失, 則逆從可調,病必巳矣。

(帝曰,病熱當何禁之,岐伯曰,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

復者病復作,遺則延久也,凡病後脾胃氣虛未能消化飲食,故於肉食之類, 皆當從緩,若犯食復,為害非淺,其有挾虛內餒者,又不可過,於禁制, 所以貴得宜也。

(陰陽交)。

素問評去病論○四十三。

(黃帝問曰,有病溫者,汗出輒復熱,而脉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為何, 岐伯對曰,病名陰陽交,交者死也)。 汗者陰之液,身熱脉躁者陽之邪,病溫汗出之後,則當邪從汗解,熱退脉靜矣, 今其不為汗衰者,乃陽勝之極,陰氣不能復也,故為狂言,為不食, 正以陽邪交入陰分,則陰氣不守故日陰陽交,交者死也。

(帝曰,願聞其說,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於穀,穀生於精)。

穀氣內盛則生精,精氣外達則為汗。

(今,邪你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也,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

惟精勝邪,所以能汗,邪從汗散,則當能食不復熱矣。

(復熱者,邪氣也,汗者精氣也,今汗出而輒復熱者,是邪勝也,不能食者, 精無俾也)。 俾,使也,精,陰氣,五藏所以藏精藏氣虛則不能使人飲食,故曰精無俾也,○俾, 音比。

(病而留者,其壽可立而傾也)。

病氣留而不退則元氣日敗,必致損命矣。

(且夫熱論曰,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

熱論指靈樞熱病篇也,見鍼刺類四十,凡汗後脉當遲靜,而反躁盛者, 真陰竭而邪獨勝也,故病必死。

(今脉不與汗應,此不勝其病也,其死明矣)。

精氣不勝病氣也。

(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

此總五志為言也,志舍於精,精不勝邪,則五藏之志皆失,故致狂言者多死。

(今見三死,不見一生雖愈,必死也)。

汗後輒復去不能食者一死,汗後脉尚躁盛者二死,汗後反狂言失志者三死, 有此三者,則必死之候。

(五藏熱病刺法)。

素問刺熱篇全○四十四。

(肝熱病者,小便先黃,腹痛多臥身熱)。

肝脉環陰器,故小便黃,抵少腹痛,肝主筋,筋熱則耎故多臥,邪在厥陰經, 則行於股陰腹脇,故身熱,○按前篇熱論所載者悉言傷寒,此篇名刺熱者, 蓋即所以治傷寒也,但前篇分傷寒之六經,此篇詳傷寒之五藏,正彼此相為發明耳, 觀後節之復言兩感,概可佑矣,凡欲察傷寒之理者,其母忽此篇之義, 及靈樞去病篇治法,詳鍼刺類四十。

(熱爭則狂言及驚,脇滿痛,手足躁,不得安臥。

熱入於藏,則邪正相勝故曰爭,下同,氣爭於肝,則肝氣亂,故狂言而驚, 肝病主驚駭也,肝脉布脇肋,故脇為滿痛,熱極則生風,風淫四末, 故手足躁擾木邪乘土必及於胃,胃不和則臥不安。

(庚辛甚,甲乙大汗,氣逆則庚辛死)。

庚辛屬金,肝所畏也,故甚而死,甲乙屬木,肝所王也,故汗而愈。

(刺足厥陰少陽)。

少陽為厥陰之表,皆可寫其熱邪。

(其逆則頭痛員員,脉引衝頭也)。

肝脉與督脉會於巔,故氣逆於上,則頭痛員員,脉引衝於頭也,員員,靡定貌。

(○心熱病者,先不樂,數日乃熱)。

心者神明之所出,邪不易犯,犯必先覺之,故熱邪將入於藏,則先有不樂之兆。

(熱爭咧礞萰h,煩悶善嘔,頭痛面赤,無汗)。

熱與心氣分爭,故卒然心痛而煩悶,心火上炎,故善嘔,頭者精明之府, 手少陰之脉上出於面,故頭痛面赤,汗為心液心熱則液亡故汗,○卒,猝同。

(壬癸甚,丙丁大汗,氣逆則壬癸死)。

壬癸屬水,心所畏也,丙丁屬火,心之也。

(刺手少陰太陽)。

手太陽為少陰之表,故皆當刺之。

(○脾熱病者,先頭重頰痛煩心顏青,欲嘔身熱)。

脾胃相為表裏,脾病必及於胃也,陽明胃,脉循頰車,上耳前,至額顱, 故頭重頰痛脾脉注心中,故煩心,脾病則肝木乘之,故顏上色青, 脾胃受邪則飲姇食不納,故欲嘔,太陰陽明主肌肉故邪盛則身熱。

(熱爭則腰痛不可用,俛腹滿泄,兩頷痛)。

腰者腎府,熱爭於脾則土邪乘腎,必注於腰,故為腰痛不可俛仰,太陰之脉, 入屬脾絡胃,故腹滿而泄,陽明脉循頤後下廉出大迎,故兩頷痛,○俛,俯同,頷, 何敢切。

(甲乙甚,戊巳大汗,逆則甲乙死)。

甲乙木,脾所畏也,戊巳土,脾之王也。

(刺足太陰陽明)。

表裏俱當取之,以去其熱。

(○肺熱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惡風寒,舌上黃,身熱)。

肺主皮毛,熱則畏寒,故先淅然惡風寒,起毫毛也,肺脉起於中焦,循胃口, 肺熱入胃,則胃熱上升,故舌上黃而身熱。

(熱爭則喘欬,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頭痛不堪,汗出而寒)。

熱爭於肺,其奱動則為喘為欬,肺者胸中之藏,背者胸之府,故痛走胸膺及背, 且不得太息也,喘逆在肺,氣不下行,則三陽俱壅於上,故頭痛不堪,熱邪在肺, 則皮毛不歛,故汗山而寒。

(丙丁甚,庚辛大汗,氣逆則丙丁死)。

丙丁屬火,克肺者也,庚辛屬金,肺所王也。

(刺手大陰陽明,它憒p大豆立巳)。

太陰陽明二經,表裏俱當刺,出血者,取其絡脉之盛者也。

(○腎熱病者,先腰痛胻痠,苦渴數飲,身熱)。

足少陰之絡貫腰脊,故先為腰痛,其脉循內踝之後以上腨內,故為胻痠, 又其直者循喉嚨挾舌本,邪火耗傷腎水,故苦渴數飲,腎與太陽為表裏,太陽之脉, 從巔下背,抵腰走足,故為身熱,○胻,音杭,痠音酸。

(熱爭則項痛而強,胻寒且痠,足下熱,不欲言)。

熱爭在扛,則太陽經也,太陽之脉別下項,故項痛而強,熱爭在裏,則少陰經也, 少陰之脉斜走足心,上腨內,挾舌本,故為胻寒見痠,足熱不言等病。

(其逆則項痛員員,澹澹然)。

員員,義見前,澹澹,精神短少貌,陰虛無氣之候也。

(戊巳甚,壬癸大汗,氣逆則戊巳死)。

戊巳土,克腎者也,壬癸水,腎所王也。

(刺足少陰太陽)。

水藏之表裏也。

(諸汗者,至其所勝日汗出也)。

氣王之日,即所勝也,王則勝邪,故汗出而病愈。

(○肝熱病者,左頰先赤)。

此下言面部五藏之色也,肝屬木,應在東方,故肝熱者,左頰當先赤。

(心熱病者,顏先赤)。

心屬火,其應南方顏,額也亦日庭。

(脾熱病,鼻先赤)。

脾屬土,其應中央故鼻先赤。

(肺熱病者,左頰先赤)。

肺屬金,其應在西,故右頰先赤。

(腎熱病者頤先赤)。

腎屬水,應在北,故兩頤先赤。

(病雖未發,見赤色刺之,名曰治末病)。

病雖未見,而赤色巳見於五部,則為病之先兆,當求其藏而預治之, 所謂防於未然也。

(○熱病從部所起者,至期而巳)。

此下言諸熱病,并刺治之法也,從部所起者,至期而已,謂如肝色先見於左頰。

至甲乙日即當汗解之類也,餘藏義同。

(其刺之反者,三周而己)。

反,謂寫虛補實,病而反治,其病必甚,甚愈反遲,三周暑, 謂三遇所勝之日而後巳。

(重逆則死)。

一誤者尚待三周,丹誤者焉得不死。

(諸治熱病,以飲之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止寒處,身寒而止也)。

先飲寒水後刺,欲其陰氣自內達表,而熱泄於外也,故必寒衣寒處, 皆欲其避溫就涼耳。

(熱病先胸脇痛,手足躁,刺足少陽,補足太陰)。

足少陽之脉,下胸中,循脇裏,故為胸脇痛,脾主四支而甲木乘之,則風淫末疾, 手足躁擾,木強土弱,所以當寫足少陽之實,補足太陰之虛,○王氏註曰,胸脇痛, 丘墟主之,補足太陰之脉,當於井滎取也。

(病甚者,為五十九刺)。

五十九刺,義詳鍼刺類三十九,四十。

(熱病始手臂痛者,刺手陽明太陰而汗出止)。

正氏曰,手臂痛,列主之,列缺者,手太陰之絡,欲汗出商陽主之,商陽者, 手陽明之井也。

(熱病始於頭首者刺項太陽而汗出止)。

王氏曰,天柱主之。

(熱病始於足脛者,刺陽明而汗出止)。

按寒熱病篇曰,足陽明可汗出,當是內庭陷谷二穴,詳義見鍼刺類五十四。

(熱病先身重骨痛,耳聾好瞑,刺足少陰,病甚為五十九刺)。

腎主骨,在竅為耳,熱邪居之,故為身重骨痛耳聾,熱傷真陰,則志氣昏倦, 故好暝,仲景曰,少陰之為,但欲寐也,義與此同,刺足少陰者,如王氏曰, 據經無正主穴,當補寫井滎耳,若其病甚,則當用五十九刺如前。

(熱病先眩冒而熱胸脇滿,刺足少陰少陽)。

頭腦運轉日眩,腦者,骨之充也,眼目蒙昧曰冒,瞳子者,骨之精也,皆主於, 賢又足少陽之脉起目銳眥。循脇裏,皆為此證,故當取足少陰少陽而刺之,王氏日, 亦井滎也。

(○太陽之脉色榮顴骨,熱病也)。

此下言兩感之脉色死期也,榮,發見也,太陽之脉,起於目內眥,太隄之筋, 下結於頄,故太陽熱病者,赤色當榮於顴骨。

(榮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時而巳)。

此榮字,與上節之榮不且同,蓋指營衛為言,按平人氣象論,瘧論,痺論,俱作榮, 蓋古所通用也,榮末交者,謂邪猶在衛,未交於榮,其氣不深,故日今且得汗, 可待時而巳也,如肝待甲之,心待丙丁,脾待戊巳,肺符庚辛,腎待壬癸, 病必巳矣。

(與厥陰脉爭見者,弓期不過三日)。

脉義有二,以寸口之脉言,則太陽之脉浮,厥陰之脉弦而細,以經脉之病言, 則太陽為頭項痛,腰脊強,厥陰為煩滿而囊縮,今以太陽熱病,與厥陰脉證爭見者, 陰陽俱病,當不過三日而死矣,何也,蓋此言兩感之邪也,按熱論篇曰, 兩感於寒者,一日則巨陽少陰俱病,二日則陽明太陰俱病,三日則少陽厥陰俱病, 故六經熱病之序,其始太陽,其終厥陰,今終始爭見則六經兩感, 俱巳傳偏故當三日而死,證之下文,義尤明顯。

(其熱病內連腎少陽之脉色也)。

此承上文而詳言兩感也,上文言太陽熱病,兼見厥陰之脉證,此言腎經熱病, 兼見少陽之脉色,皆兩感也,蓋太陽少與少陰為表裏,少陽與厥陰為表裏, 以太陽而見厥陰,則末有不佃少陰者,以腎病而見少陽,則未有不至厥陰者, 詳如下文。

(少陽之脉色榮頰前,熱病也)。

足少陽之脉下頰車,故其熱病,赤色當榮於頰散前。

(榮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時而巳)。

義如前。

(與少陰脉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日)。

少陽之脉弦,少陰之脉沉而微,少陽之證為胸脇痛而耳聾, 少陰之證為口燥舌乾而渴,今以少陽熱病而與少陰脉證爭見者,亦當三日而死, 皆兩感傳偏也,如上文言太陽厥陰爭見者,太陽為傳表之始,厥陰為傳裏之終, 自始而終也,言始言終,則六經無不偏矣,故不必言陽明太陰之爭見也。

(○熱病氣穴,三椎下間主胸中熱四椎下間主鬲中熱,五椎下間主肝熱, 六椎下間主脾熱,七椎下間主腎去,榮在骶也。)。 此總言治熱之藏俞也,椎,骨節也,榮,陰氣也,骶,尾骶也,即督脉之長強穴, 凡五藏俞傍之穴,三椎下者魄戶也,四椎下傍膏肓也,五椎下傍神堂也, 六椎下傍臆譆也,七椎下傍膈關也,蓋既取陽邪於上,仍當補陰於下, 故日榮在骶也,○按本節諸椎,皆不合藏俞,而云主療,義本難明, 故王氏但曰未羊,或以中行督脉之穴為言,尤無所據考之口熱穴論云, 五藏之俞傍五,此十者,以寫五藏庂熱也,蓋指魄戶,神堂,等五穴為言, 雖與本節椎穴,未皆盡今,然寫藏熱之法,必不外此,故引以為注, 義詳鍼刺類三十九,惟明者目正之,○椎,音槌,骶,音底。

(項上三椎,陷者中也)。

此取脊椎之大法也,項上三椎者,乃項骨三節.非脊椎也,三椎之下陷者中, 方是第一節,穴名大椎,由此而下數之,則諸椎循次可得矣。

(○頰下逆顴為大瘕,下牙車為腹滿,顴後為脇痛,頰上者鬲上也)。

此以面部丹察腹中之病也,然義莫詳於五色篇,見脉色類三十二○瘕,加駕二音。

(寒熱病,骨痹肉苛)。

四十五。

(黃帝問曰,人身非常溫也,非常熱也,為之熱而煩滿者何也)。

素問逆調論○非素所有,故曰非常。

(岐伯對曰,陰氣少而陽氣勝,故熱而煩滿也)。

陰虛者,陽必湊之,陽邪實於陰分,故熱而煩滿。

(帝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氣也,寒從中生者何)。

無所因而寒者寒生於中也。

(岐伯曰,是人多痺氣也,陽氣少,陰氣多,故身寒如從水中出)。

痺者,正氣不行也,陽少陰多,則營衛不能充達,故寒從中生, 即壽夭剛柔篇所謂寒痺之屬。

(帝曰,人有四肢熱,逢風寒如炙如火者何也)。

凡有內熱而風寒外束之,則熱必愈甚,故如炙如火也。

(岐伯曰,是人者,陰氣虛,陽氣盛,四肢者陽也,兩陽相得而陰氣虛少, 少水不能滅盛火而陽獨治)。 四肢者,諸陽之本也,風者陽氣也,以四肢之熱而逢風於外,是謂兩陽相得, 況乎陰氣衰少,則水不勝火,故病為陽獨治,治言王也。

(獨治者,不能生長也,獨勝而止耳)。

陽獨治者,孤陽也,故不能生長,而止能為熱耳。

(逢風而如炙如火者,是人當肉爍也)。

肉者陰也,陽盛則傷陰,故令人肌肉消爍。

(○帝曰,人有身寒,湯火不能熱,厚衣不能溫,然不凍慄,是為何病,岐伯曰, 是人者,素腎氣勝,以水為事,太陽氣衰,腎脂枯不長,一水不能勝兩火, 腎者水也,而生於骨腎不生,則髓不能滿,故寒甚至骨也)。 素腎氣勝者,必恃勝而多慾,故以水為事,太陽者,少陰之表,陰中之陽也, 慾多則精傷於腎,而脂枯不長,脂枯則水不勝火,火勝則腎水愈虛,骨髓不充, 氣凅於內,故寒甚至骨也。

(所以不能凍慄者,肝一陽也,心二陽也,腎孤藏也,一水不能勝二火, 故不能凍慄,病名曰骨痺,是人當攣節也)。 肝有少陽之相火,心為少陰之君火,腎一水也,一水已竭,二火猶存, 是陰氣已虛於中,而浮陽獨勝於外,故身骨雖寒而不至凍慄,病名骨痺, 然水不勝火,則筋骨皆失所滋,故肢節當為拘攣。

(○帝曰人之肉苛者,雖近於衣絮,猶尚苛也,是謂何疾)。

苛者,頑木沉重之謂,○苛,音呵。

(岐伯曰,榮氣虛衛氣實也,榮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榮衛俱虛, 則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人身與志不相有曰死)。 不仁,不知痛庠寒熱也,不用,不能舉動也,營氣者,陰氣也,主裏,衛氣者, 陽氣也,主表,上言衛氣實者,言肌肉本無恙也,下言衛氣虛者,正言衛氣之病也, 榮衛俱虛,則血氣俱病,血虛故為不仁,氣虛故為不用,人之身體在外,五志在內, 雖肌肉如故,而神氣失守,則外雖有形,而中已無主,若彼此不相有也故當死。

(○帝曰,病熱兒有所痛者,何也)。

素問腹中論。

(岐伯曰,病熱者陽脉也,以三陽之動也)。

陽脉者,火邪也凡病熱者,必因於陽故三陽之脉,其動甚也。

(人迎一盛少陽,二盛太陽三盛陽明,入陰也)。

人迎,足陽明脉,所以候陽也,如終使,禁服,六節藏象等篇,俱詳明其義, 言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陽,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陽, 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陽,人迎三盛,病在足陽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陽明也, 凡邪熱在表,三陽既畢,則入於陰分矣。

(夫陽入於陰,故病在頭與腹,乃胗脹而頭痛也)。

(帝曰善)。

頭主陽,腹主陰,陽邪在頭則頭痛,及其入於陰分,則腹為賑脹也。

(移熱移寒)。

素問氣厥論全○四十六。

(黃帝問曰,五藏六府寒熱相移者何)。

相移者,以此病而移於彼也。

(岐伯曰,腎移寒於脾,癰腫少氣)。

腎中寒氣移於脾者,乃為癰腫,凡癰毒之病,寒熱皆能為之,熱者為陽毒, 寒者為陰毒,蓋脾主肌肉,得寒則氣聚而堅,堅而不散,則為腫為癰也,一日, 癰者壅也,腎以寒水之氣,反傳所勝,侵侮脾土,故壅為浮腫,其義尤通,少氣者, 寒盛則陽虛於下,陽虛則無以化氣也,○脾字,王註作肝誤也, 按全元起及甲乙經俱作脾者是,今改從之。

(脾移寒於肝,癰腫筋攣)。

脾中寒勝,則反傳於肝,脾寒則肉寒,故為癰腫,肝寒則筋寒,故為拘攣。

(肝移寒於心,狂,隔中)。

肝移寒於心,傳其所生也,心主火,其藏神,受肝邪之寒逆,故神亂而為狂, 心脉出屬心細下隔,陽為陰抑,則企有不行,故隔塞不通也。

(心移寒於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

心與肺,二陽藏也心移寒於肺者,君火之衰耳,心火不足則不能溫養肺金, 肺氣不溫,則不能行化津液,故飲雖一而溲則倍之,夫肺者,水之母也,水去多, 則肺氣從而索矣,故曰肺消,門戶失守,本元日竭,故死不能治,○按王氏註曰, 心受諸寒,寒氣不消,乃移於肺,寒隨心火,內爍金精,金受火邪,故中消也, 愚謂火爍於內者,又安得飲一而溲二,此註似為未妥。

(肺移寒於腎為涌水者,按腹不堅,水氣客於大腸,疾行則鳴濯濯, 如艹穴吅裏漿水之病也)。 涌水者,水自,下而上,如泉之涌也,水者,陰氣也,其本在腎,其未在肺, 肺移寒於,腎則陽氣不化於下,陽氣不化,則水泛為邪,而客於大腸, 以大腸為肺之合也,但按腹不堅,而腸中濯濯有聲者,即是其候,○涌,湧同。

(○脾移熱於肝,則為驚衂)。

上文言移寒,此下言移熱也,脾移熱於肝者,反傳所勝,熱之甚也,肝藏血, 病主驚駭,邪熱薄之則風火交作,故為驚,為鼻中出血也,○衂,女六切。

(肝移熱於心則死)。

心本屬火,而肝以風熱熱移之,水火相燔,犯及君主,故當死也。

(心移熱於肺,傳為鬲消)。

肺屬金,其化本燥,心復以熱移之,則燥愈甚而傳為鬲消洫曭怴鬲上焦煩, 飲水多而善消也,○按上文言肺消者因於寒,此言鬲消者因於熱, 可見消有陰陽二證,不可不辨。

(肺移熱於腎,傳為柔痓)。

柔筋軟無力也,痓,骨強直心,肺主氣,腎主骨,肺腎皆熱,則真陰日消, 故傳為柔痓,按傷寒論曰,太陽病發熱汗出,反惡寒者,名日柔脉, 此又無以無汗有汗分剛柔,但皆兼強直為言也,○痓,音翅。

(腎移熱於脾,傳為虛,腸澼死,不可治)。

腎移熱於脾者,陰火上炎也,邪熱在下,真陰必虧,故傳為虛損, 腎本水藏而挾熱侮脾,故為腸澼,下利膿血,陰虛反克,則水土俱敗,故死不治也, ○澼,音僻。

(胞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

胞,子宮也,在男則為精室,在女則為血室,膀胱津液之府也俗名謂之溲胞, 命門火盛,則胞宮移熱於膀胱,故小便不利為癃,甚則為溺血,常見相火妄動, 逆而不育,多患此者,即其證也,○胞,包脬二音,在胞胎之胞則音包, 在溲胞之胞則音通,義詳氣味類三,癃,良中切,溺,娘料切。

(膀胱移熱於小腸,鬲腸不便,上為口糜)。

膀胱之熱上行,則移於小腸,小腸之脉,循咽下鬲抵胃,其支者循項上頰, 故受熱為鬲腸之病則否塞不便,受熱於咽頰之間則上為口糜,○曲肌切,爛也。

(小腸移熱於大腸,為虙瘕,為沉)。

小腸之熱下行,則移於大腸,熱結不散則或氣或血,留聚於曲折之處,是為虙瘕, 虙瘕者謂甚隱伏秘匿,深沉不易取也,○虙,伏同,瘕,加駕二音。

(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又謂之食亦)。

大腸移熱於胃,燥熱之氣上行也,故善於消穀,陽明主肌肉而熱爍之, 則雖食亦病而瘦,所以謂之食亦。

(胃移熱於膽,亦日食亦)。

陽明胃熱而移於膽,則木火合邪,不生脾土,故亦當善食而瘦。

(膽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

膽經之脉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曲折布於腦後故膽移熱於腦, 則為辛頞鼻淵之病,辛,酸辛也,○頞,音遏鼻莖也。

(傳為脉衊瞑目)。

腦熱不巳,則傳為此證,衂衊皆為鼻血,但甚者為衂,微者為衊,焦傷陰血, 則目無所養,故令瞑目,以羞明不能開也,○衂女六切,衊,音滅。

(故得之氣厥也)。

厥者氣逆也,此總結一篇之義,皆由氣逆所致。

(乳子病熱死生)。

素問通評虛實論○四七附乳子脉辨。

(帝曰,乳子而病熱,脉懸小者何如)。

乳子,嬰兒也病,熱脈懸小者,陽證陰脉,本為大禁,但小而緩者,邪之微也, 其愈則易,小而急者,邪之甚也,為可慮耳。

(岐伯曰,手足溫則生,寒則死)。

此統言小兒之內外證也,小兒以稚陽之體,而加之病熱,脉不當小, 若脉雖小而手足溫者,以四支為諸陽之本,陽猶在也,故生,若四支寒冷, 則邪勝其正,元陽去矣,故死,通評虛實論曰,所謂從者,手足溫也,所謂逆者, 手足寒也。

(帝曰,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者,脉何如,岐伯曰,喘鳴肩息者,脉實大也, 緩則生,急則死)。 此言小兒之外感也,風熱中於陽分,為喘鳴肩息者,脉當實大,但大而緩, 則胃氣存,邪漸退,故生,實而急,則真藏見,病日進,故死,○愚按此二節之義, 可見古人之診小兒者,未嘗不重在脉也,即雖初脫胞胎,亦目有脉可辨, 何後世幼科,如水鏡訣,及全幼心鑑等書,別有察三關之說,於脉則全置不問, 夫三乃手陽明之浮絡,原不足以候藏府之氣,且凡在小兒,無論病與不病, 此脉皆紫白而兼乎青紅,雖時有濃淡之異,而四色常不相離也,何以辨其紫為風, 紅為寒,青為驚,白為疳,又何以辨其雷驚,人驚,水驚,獸驚之的確乎, 即余初年,亦用此此法,然惟測摸疑似,終屬茫然,奈何近代醫家, 習此為常全不知脉,欲濟其危,胡可得也,及遍考內經,則並無三關名目, 惟經脉篇有察手魚之色者,若乎近之,然乃概言診法亦非獨為小兒也, 義詳經絡類六,然則三關之說,特後世之異諯耳,不足憑也,故凡欲診小兒者, 在必察氣口之脉,而部之色,呼吸之聲或兼察手魚亦可也,且小兒之脉, 原非大方之比,不必多岐,但求於大小緩急虛實,六者之間,可以畫之,診得其真, 取如反掌既明且易豈不大愈於彼哉,欲求實濟於此者,速當知所從也。

(類經十六卷)。

(張介賓類註)。

(痎瘧)。

素問瘧論全○四十八

(黃帝問曰,夫痎瘧皆生於風,其畜作有時者,何也)。

痎,皆也,瘧,殘虐之謂,瘧證雖多,皆謂之虐,故日痎瘧,自王氏而下, 諸解不一,皆未為得,觀痎瘧之下,曰皆生於風,蓋總諸瘧為言,於此皆子, 義可知矣,畜言邪畜於經,有時而伏也,作言病見於外,不期而發也,○痎,音皆。

(岐伯對曰,瘧之始發也,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頷脊俱痛, 寒去則內外皆熱,頭痛如破渴欲冷飲)。 起於毫毛,憎寒而毛竪也,伸者伸其四體,邪動於經也,欠,呵久也, 陰陽爭引而然,諸義皆如下文。○頷,何敢切,顋頷也。

(帝曰,何氣使然願聞其道,岐伯曰,陰陽上下交爭,虛實更作,陰陽相移也)。

陽氣者,下行極而上,陰氣者,上行極而下,邪氣入之, 則陽上下交爭矣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則外熱,陰盛則內寒,邪之所在, 則邪實正虛,故人於陰,則陰實陽虛,入於陽,陽實陰虛,虛實更作者, 以陰陽相移易也。

(陽并於陰則陰實而陽虛陽明虛則寒慄慄鼓頷也)。

陽並於陰則陰邪脾,陰勝則寒也,陽明者胃氣之所出,其主肌肉,其脉循順頰, 故陽明虛則為寒慄鼓頷,鼓者振悚之謂。

(巨陽虛則腰背頭項痛)。

腰背頭項,皆太陽經也,陽虛則寒邪居之,故為痛。

(三陽俱虛則陰氣勝,陰氣勝則骨寒而痛)。

三陽者,兼陽明少陽而言,陰勝則陽氣不行,血脉凝滯, 故骨寒而痛終始篇曰病痛者陰也。

(寒生於,內故中外皆寒)。

表裏陰邪皆勝也。

(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外內皆熱,則喘而渴故欲冷飲也)。

此邪自陰分而復并於陽分,并於陽則陽勝,陽勝則外內皆熱,而喘渴喜冷。

(此皆得之夏傷於暑,熱氣盛藏於皮膚之內,腸胃之外,此榮氣之所舍也)。

暑傷於夏,其時則熱盛,其邪則風寒也,如上文曰痎瘧皆生於風,金匱真言論曰, 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其義可知,風寒在表,必鬱而為熱,其藏於皮膚之內, 腸胃之外蓋即經脉間耳,榮行脉中,故曰此榮氣之所舍也,暑有陰陽之辨, 義詳本類前五。○榮營通用。

(此令人汗空疎腠理開)。

暑氣能開肌表也。

(因得秋氣汗山遇風及得之以浴,水氣,舍於皮膚之內,與衛氣并居)。

暑邪內伏者,陰邪也,秋氣水氣,亦陰氣也,新邪與衛氣并居,則內合伏暑, 故陰陽相簿而瘧作矣,○按傷暑為瘧,何謂陰邪,蓋陽暑傷氣,其證多汗, 感而即發,邪不能留其留藏不去者惟陰暑耳,以其無汗也,故凡患瘧者, 必因於盛暑之時,貪涼取快,不避風寒,或浴以涼水,或澡於河流,或過食生冷, 壯者邪不能居,未必致病怯者畜於營衛,釗所不免,但外感於寒者多為瘧, 內傷於寒者多為痢,使能慎此二者,則瘧痢何由來也。

(衛氣者,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此氣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薄,內外相薄, 是以日作)。 風寒自表而入,則與衛氣并居,故必隨衛氣以為出入,衛氣一日一周, 是以新感之瘧,亦一日一作,然則日作之瘧,邪在衛耳,其氣淺,故其治亦易。

(○帝曰,其間日而作者,何也,岐伯曰,其氣之舍深,內薄於陰,陽氣獨發, 陰邪內著,陰與陽爭不得出,是以間日而作也)。 其氣之舍深,則邪居榮氣之間,連乎藏矣,榮為陰,衛為陽,陽氣獨發者其行本速, 陰邪內著者其行則遲,一遲一速,相拒而爭,則陰邪不得與衛氣俱出, 故間曰而作也。

(帝曰,其作日晏,與其日蚤者,何氣使然,岐伯曰,邪氣客於風府循膂而下)。

風府,督脉穴,膂,呂同,脊骨曰呂,象形也,一曰夾脊兩旁之肉曰膂,下者, 下行至尾骶也。

(衛氣一日一夜,大會於風府,其明日日下一節,故其作也晏)。

衛氣每至明旦,則出於足太陽之睛明穴,而大會於風府, 此一日一夜衛氣周行之常度也,若邪氣客於風府必循膂而下,其氣漸深, 則日下一卿,自陽就陰,其會漸遲,故其作漸晏也。

(此先客於脊背也,每至於風府則腠理開,腠理開則邪氣入,邪氣入則病作, 以此日作稍益晏也)。 風府不一,義如下文,此先客於脊背,言初感之伏邪也,每至於風府則腠理開, 言衛氣邪氣之會也,會則病作,晏則因邪,之日下也。

(其出於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曰入於脊內, 注於伏膂之內)。 項骨三節,脊骨二十一節,共二十四節,邪氣自風府日下一節, 故於二十五日下至尾骶,復自後而前,故於二十六日入於脊內,以注伏膂之脉, 按歲露篇曰,入脊內,注於伏衝之脉,蓋衝脉之循背者,伏行脊膂之間, 故又日伏膂也,衛脉詳義見經絡類二十七。○骶,音底。

(其氣上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氣日高故作日益蚤也)。

邪在伏膂之脉,循脊而上無關節之窒,故九日而出缺盆,其氣日高,則自陰就陽, 其邪日退,故作漸蚤也。

(其間日發者,由邪氣內薄於五藏,橫連募原也,其道遠, 其氣深其行遲不能與衛氣俱行,不得皆出故間日乃作也)。 此重申上文未盡之義也,諸經募原之氣,內連五藏,邪在陰分, 故道遠行遲而間日作也,○募,音暮,按舉痛論,及全元起本俱作膜原。

(帝曰,夫子言衛氣每至於風府腠理乃發,發則邪氣入,入則病作, 今衛氣日下一節,其氣之發也,不當風府其日作者,奈何)。 上文云,邪氣客於風府而與衛氣日下一節,是衛氣之與風府日相遠矣, 又何所會而病日作也,故致疑為問。

(岐伯曰,此邪氣客於頭項,循膂肓而下者也,故虛實不同,邪中異所, 則不得當其風府也)。 凡邪氣客於頭項則必循肓而下,此其常也,然邪之所中,亦但隨虛實而異其處, 不必盡當風府也,然邪之所中,亦但隨虛實而異其處,不必盡當風府也, 然則所謂日下者,惟邪氣耳,衛氣周環登有日下之理,但氣至而會,其病乃作, 釗邪氣衛氣,均為日下一節矣。

(故邪中,於頭項者,氣至頭項而病,中於背者,氣至背而病,中於腰脊者, 氣至腰脊而病,中於手足者,氣至手足而病)。 氣至者,衛氣之至也,至與邪合,然後病作,故其畜作,則遲蚤有時。

(衛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故風無常府,衛氣之所發,必開其腠理, 邪氣之所合,則其府也)。 府者所以聚物,故凡風之所居,即為風府,衛氣之至與邪相合,則腠理開, 開則邪復入之,故無論乎上下左右,皆可中邪,凡邪所中之處, 亦皆可稱為風府故曰風無常府也。

(帝曰善,夫風之與瘧也,相似同類,而風獨常在,瘧得有時而休者,何也)。

此風字,指風證為言,風之與瘧,皆因於風,本為相似同類,然風則無休, 瘧有時止,故當知所辨也。

(岐作曰,風氣留其處故常在,瘧氣隨經絡,沉以內薄,故衛氣應乃作)。

風氣留其處,著而不移者也,瘧氣隨經絡,流變不一者也,沉以內薄,言其深也, 即上文薄於五藏,橫連募原之謂,故必因衛氣之應而作也。

(○帝曰,瘧先寒而後熱者何也,岐伯曰,夏傷於大暑,其汗大出,腠理開發, 因遇夏氣淒滄之水寒藏於腠理皮膚之中,秋傷於風,則病成矣)。 淒滄之水寒,謂浴水乘涼之頻也,因暑受寒則腠理閉,汗不出, 寒邪先伏於皮膚之中,得清秋之氣,而風襲於外,則病發矣。

(夫寒者陰氣也,風者陽氣也,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故先寒而後熱也,病以時作, 名曰寒瘧)。

先受陰邪,後受陽邪,故先寒後熱,人之患瘧者,多屬此證。

(○帝曰,先熱而後寒者何也,岐伯曰,此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故先熱而寒也, 亦以時作,名曰溫瘧)。 先受陽邪,後受陰邪,故先熱後寒而為溫瘧。

(○其但熱而不寒者,陰氣先絕,陽氣獨發則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 名曰癉瘧)。 癉熱也,陽邪獨亢,故但熱不寒而煩冤少氣,表裏俱病,故手足熱而欲嘔, 以熱邪及於胃也,○癉,音丹又上去二聲。

(○帝曰,夫經言有餘者寫之不足者補之,今熱為有餘,寒為不足,夫瘧者之寒, 湯火不能溫也,及其熱水,水不能寒也,此皆有餘不足之類,當此之時, 良工不能止,必須其自衰乃刺之,其故何也,願聞其說)。 此下言瘧之諸變也,須其自衰乃刺之,謂不可刺於病發之時。

(岐伯曰,經言無刺熇熇之熱)。

經言,引靈樞逆順篇也熇熇之勢,熱正盛也,不可刺之,蓋避其來銳之謂, ○熇赫囂二音又呼木切。

(無刺渾渾之脉)。

渾渾之脉,陰陽虛實未定也,不得其真,恐有所誤,故未可刺。

(無刺漉漉之汗)。

漉漉汗大出也,其時邪正未分,故不可刺,○漉音鹿。

(故為其病逆,未可治也)。

於此三者而刺之是逆其病氣也。

(夫瘧之始發也,陽氣并於陰,當是之時,陽虛而陰盛,外無氣,故先寒慄也)。

此陰有餘,陽不足也衛氣并於陰分則表虛,故曰外無氣。

(陰氣逆極,則復出之陽,陽與陰復并於外,則陰虛而陽實故先熱而渴)。

氣極於裏則復出於外,陰虛陽實故病熱而渴。

(夫瘧氣者并於陽則陽勝,并於陰則陰勝,陰勝則寒,陽勝則熱)。

此瘧證或寒或熱之故也。

(瘧者,風寒之氣不常也,病極則復)。

或陰或陽瘧本不常,有先寒後熱者,陰極則復於陽也,有先熱後寒者, 陽極則復於陰也。

(至病之發也,如火之熱,如風雨不可當也)。

其暴如此,故名為瘧。

(故經言曰,方其盛時必毀,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謂也)。

病邪方盛之時,真氣正衰,輙加以刺,必致毀傷故當因其衰止而後取之, 則邪氣去而事大昌矣,此即上文須其自衰乃刺之謂。

(夫瘧之未發也,陰未并陽,陽未并陰,因而調之真氣得安,邪氣乃亡, 故工不能治其巳發,為其氣逆也)。 邪氣正發乃陰陽氣逆之時,故不可以強治。

(帝曰善,攻之奈何蚤晏何如,岐伯曰,瘧之且發也,陰陽之且移也, 必從四末始也,陽巳傷陰從之,故先其時堅束其處令邪氣不得入,陰氣不得出, 審候見之,在孫絡盛堅而血者皆取之,此真往而未得并者也)。 陰陽且移必從四末始者以十二經井原之氣皆本於四支也故凡瘧之將發則四支先有寒意

(帝曰,瘧不發,其應何如,岐伯曰,瘧氣者,必更盛更虛,當氣之所在也, 病在陽則熱而脉躁,在陰則寒而脉靜)。 瘧不發謂其未作時也,欲察其應,當求氣之所在,故但於證之寒熱,脉之躁靜, 可辨其病之陰陽也。

(極則陰陽俱衰,衛氣相離,故病得休,衛氣集復病也)。

瘧之或在陰,或在陽,陰陽盛極,氣必俱衰,故與衛氣相離而病得休止, 及衛氣可至,則邪正分爭,病復作矣。

(帝曰,時有間二日,或至數日發,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岐伯曰,其間日者, 邪氣與衛氣客於六府,而有時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數日乃作也)。 客猶言會也,邪在六府則氣遠會希,故或間二日,或休數日乃作也。

○按本節言瘧之間二日,乃數日發者,以邪氣深客於府時與衛氣相失而然, 其理甚明,觀丹溪曰,作於子午卯酉日為少陰瘧,作於寅申巳亥日為厥陰瘧, 作於辰戍丑未日為太陰瘧,此不過以六氣司天之義為言,然子午雖曰,少陰, 而卯酉則陽明矣,巳雖曰陰,而辰戍則太陽矣,如三日作者,猶可借此為言, 若四日者,又將何以辨之,殊屬牽強,倘按此施治,未必無誤,學者不可執以為訓。

(瘧者,陰陽更勝也,或其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

陽勝則熱甚,故渴也。

(帝曰,論言夏傷於暑,秋必病瘧,今瘧不必應者何也)。

論,即生氣通天,及陰陽應象二論。

(岐伯曰,此熱應四時者也,其病異形者,反四時也)。

夏傷於暑,秋必病瘧,此應四時者也,其於春夏冬而病瘧者,則病形多異, 正以四之氣,寒熱各有相反,皆能為瘧也。

(其以秋病者寒甚)。

秋以盛熱之後而新涼束之,陰陽相激,故病為寒甚。

(以冬病者寒不甚)。

陽氣伏藏於內,故冬病者雖寒不甚。

(以春病者,惡風)。

春時陽氣外泄,腠理漸疎,餘寒未去,故病多惡風。

(以夏病者多汗)。

夏時熱甚,薰蒸肌表,故病此者多汗。

(帝曰,夫病溫瘧與寒瘧而皆安,舍,舍於何藏)。

安舍者,言其何所居也。

(岐伯曰,溫瘧者,得之冬中於風寒)。

風雖陽邪,其氣則寒,故風寒可以並言。

(氣藏於骨髓之中,至春則陽氣大發,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腦髓爍肌肉消, 腠理發泄,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皆出,此病藏於腎,其氣先從內,出之於外也)。 腎應冬,其主骨髓,故冬中風寒而不即病者,則邪氣藏於骨髓之中,或遇春溫, 或遇大暑,隨觸而發,故自內達外而為病也。

(如是者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矣)。

自陰出陽則陰虛陽實也。

(衰則氣復反入,入則陽虛,陽虛則寒矣,故先熱而後寒,名曰溫瘧)。

陽極而衰,故復入於陰分,○按此以冬中於寒而發為溫瘧, 即傷寒之屬故傷寒論有溫瘧一證,蓋本諸此。

(帝曰,癉瘧何如,岐伯曰,癉瘧者,肺素有熱,氣盛於身,厥逆上衝, 中氣實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開,風寒舍於皮膚之內,分肉之間而發, 發則陽氣盛,陽氣盛而不衰則病矣,其氣不及於陰,故但熱而不寒)。 腩素有熱者,陽盛你實之人也,故邪於外,亦但在陽,分而不及於陰, 則但熱不寒也。

(氣內藏於心,而外舍於分肉之間,令人消爍脫肉,故命日癉瘧,帝日善)。

氣藏於心,陽之藏也,熱在肌肉之間,故令人消爍,然則癉瘧之所舍者, 在肺心兩經耳。

(又論瘧)。

靈樞歲露篇○此與前章瘧論,辭義多重,似不必入,然其中亦稍有異同,故并存之, 以資印證,○四十九附瘧疾治法。

(黃帝問於岐伯曰,經言夏日傷暑,秋病瘧之發以時其故何也)。

凡本篇義與前章同者,皆不重釋。

(岐伯對曰,邪客於風府,病循膂而下,衛氣一日一夜,常大會於風府, 其明日日下一節,故其日作宴,此其先客於脊背也,故每至於風府則腠理開, 腠理開則邪氣入,邪氣入則病作,以所以日作尚宴也,衛氣之行風府,日下一節, 二十一日下至尾底,二十二日入脊內,注於伏衝之脉)。 前瘧論云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於脊,內與此不同,蓋彼兼項骨為, 此則單言脊椎也,伏衝之脉,彼作伏膂之脉。

(其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氣上行,故其病稍益至)。

至字誤,前瘧論云益蚤者是。

(其內摶於五藏橫連募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日作, 故次日乃稸積而作焉)。 前瘧論云間日厏作也,○稸,昌六切。

(黃帝曰,衛氣每至於風府,腠理發,發則邪入焉,其衛氣日下一節, 則一風府奈何,岐伯曰,風府無常,衛氣之所應,必開其腠理,氣之所舍節, 則其府也)。 衛氣之所應,前瘧論作所發,所舍節,言所舍之節也。

(黃帝曰,善,夫風之與瘧,相與同類,而風常在,而瘧特以時休何也,岐白曰, 風氣留甘處,瘧氣隨經絡,沉以內摶,故衛氣應乃作也,帝曰善)。 本篇兩摶字,前瘧論俱作薄,○愚按生氣通天等論曰,夏傷於暑,秋為痎瘧, 瘧論曰,痎瘧皆生於風又曰,瘧者,風寒之氣不常也,又曰,汗出遇風, 及得之以浴,水氣舍於皮膚之內也,此諸論者,皆以風寒者濕為言,而病瘧之因, 巳盡於此,若於此而分其陰陽,則風與暑,陽邪也,寒與水,陰邪也,然風者, 陽中之涼氣也,暑者,熱中之寒邪也,合是四者而言,無非皆屬乎寒, 故江南呼為脾寒病,謂寒邪客於肌肉之間,而脾應肉也,及瘧之將發, 必先手足厥冷,以脾主泗支也,然則脾寒之名,非無謂也, 而張子和非之日內經既以夏傷於暑而為亦虐,何世醫皆以脾寒治之,是在子和, 亦認暑為熱邪,故有此說,獨不觀之經曰,滄之水寒,藏於腠理皮膚之中, 秋傷於風,則病成矣,是可見其言暑者,言時氣也,言寒者,言病氣也, 及邪氣之變,自淺而深,鬱寒成熱,然終不免寒為本,熱為標耳,安得謂之非寒耶, 故其初感,則寒邪先伏於腠理,及遇秋清之令,而新涼束之,則表邪不能外越, 於是乎陰欲入而陽拒之,陽欲出而陰遏之,陰陽相薄而病作矣,然其淺者, 病在三陽,故隨衛氣以為出入,而一日一作,其深者,病在三陰, 則邪氣不能與衛氣並出,故或間日,或三四日,而作愈遲者, 其病愈甚也是以瘧之輕重,惟在陰陽淺深耳,故於本經則有寒瘧,溫瘧,癉瘧, 及六經六藏瘧證之分,義無出於此矣,乃後世自楊仁齋朱丹溪而下,復分有痰瘧, 食瘧,及水飲敗血為瘧等証,若此之類,不過皆瘧之兼證耳,豈困因此而成瘧哉, 此外復有謂瘴瘧者,惟嶺南風瘴之地有之,亦濕邪之外入也,有謂牝瘧者, 因勞即發,以表裏為邪所亂也由此言之,則亦無非寒邪耳,凡邪自外作,當從汗解, 故經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又曰暑當與汗皆出勿止,又曰,體若燔炭, 汗出而散,皆其義也,故治瘧者,但當察其邪之深淺,証之陰陽,必令其自藏而府, 自裏而表,引而散之,升而舉之,使邪氣得出,自然和矣,治法云,有汗要無汗, 以扶正為主而兼散,無汗要有汗,以散邪為主而兼補,斯言得之矣, 惟是邪在陽者取汗易,邪在陰者取汗難,所以在春夏者為易,在秋冬者為難, 在上體者為易,在下體者為難,必達其陰氣,自然汗及下體,務令由陰而陽, 由晏而蚤,方是佳兆,故又以汗之難易為微甚也,其有外受風寒,內傷生冷, 表裏俱病,則瘧痢共作,瘧感由經,痢感由藏,但兼表裏而去其寒濕之本, 必皆愈也,至於痰食血氣,內寒內熱等證,不過隨其甚者而兼調之, 弗得以此為主乎標本虛實,四者而巳,蓋標以邪言,邪盛則實,本以正言, 正奪則虛,如有實証實脈之可據,則指其所在而真取之,扳去其邪,諸病自愈, 此治標也,如無實脉實證而病不愈者,必其元氣之虛,但當溫補真元,培其根本, 使中氣漸實,則逼邪外出,病必自愈,此治本也,故有標則治標,無標則治本, 是得其要矣,或其瘧發既久,表邪巳衰,而諸藥不方效者, 但用人參生薑各一兩煎湯,於未發二時之前或發日五鼓,連進二服, 無不愈者或因參貴難以療貧,則白木當歸,亦可隨宜,擇而代之,若陰虛水虧之人, 則以熟地生薑加倍用之,皆無不應手而效也,然必因脉以知其內,因證以知其外, 但知標本之緩急,何瘧之足慮哉,余閱瘧門方劑,多不分表裏先後,俱用芩連知母, 及大黃石膏之類,夫以表邪不解而得此寒涼,則寒邪愈陷,或任用常山草果, 及劫截峻厲等劑,若正為邪傷而受此剋伐,則元氣愈虛故多致綿延不巳,輕者變重, 重者至危,是皆不得耳,得則易如反掌,在察所由而巳。

(諸經瘧刺)。

素問刺瘧論全○五十。

(足太陽之瘧,令人腰痛頭重寒從背起,先寒後熱,熇熇暍暍然, 熱止汗出難巳刺郄中出血)。 此下言足六經之瘧刺也,頭背腰皆足太陽經之所行,故為是病,熇熇暍暍, 皆熱甚貌,邪在三陽,盛於表也,汗不易收,故曰難巳,刺郄中者,按王氏曰, 太陽之郄,是謂金門,又日,黃帝中誥圖經云委中主之則古法以委中為郄中也, 故當以委中為的,二穴皆係本經,○熇,郝囂二音,又呼木切,暍,音謁,郄, 隙同。

(足少陽之瘧,令人身體解,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 熱多汗出甚,刺足少陽)。 解,懈也,,跡也身體解,謂不耐煩勞,形跡困倦也,寒不甚,熱不甚者, 病在半表半裏也,見人惕惕然者,邪在膽也,少陽為木火之經, 故熱多於寒而汗出甚也,當刺足少陽之經,王氏云俠溪主之,○按解脉之義, 王氏即以寒不甚熱不甚為解,然細詳之,若有不然,觀其既云身體解釋脉, 復云寒熱不甚,分明各有所謂,意本不同,觀刺藥論曰, 隨傷則銷脉脉酸體解脉然不去矣,是豈非舉動解倦之謂乎,及考脉字,灴收於韻, 若音為亦,殊無意味,當從跡韻,庶乎為妥。

(足陽明之瘧,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熱, 熱去汗出喜見日月光火氣乃快然,刺足陽明跗上)。 陽明雖多血多氣之經,而寒邪勝之,故先為寒,久乃熱,熱去則邪解故汗出, 經脉篇曰,陽明病至,則惡人與火,今反喜見日月光,及得火氣乃快然者,何也, 蓋陽明受陽邪,胃之實也,故惡熱,陽明受陰邪,胃之虛也,故喜煖耳,跗上, 即本經之衝陽穴,○淅,音昔。

(足太陰之瘧,令人不樂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善嘔嘔巳乃衰, 即取之)。 脾者心之子,脾病則心氣不舒故不樂,脾不化則上焦痞塞,故好太息而不嗜食, 太陰主裏,邪不易解,故多寒熱汗出,脾脉絡胃上鬲挾咽,故病至則善嘔, 然必待其嘔巳病衰,方可取之,王氏日居之井俞及公孫也,皆本經穴。

(足少陰之瘧,令人嘔吐甚多寒熱,熱多寒少,欲閉戶牖而處其病難巳)。

腎脉上貫肝鬲,入肺中,循喉嚨,陰邪上衝,故為嘔吐甚,腎病則陰虛, 陰虛故熱多寒少,病在陰者喜靜,故欲閉戶牖而處,腎為至陰之藏而邪居之, 故病深難巳,此不言刺者,必缺失也,王氏,曰大鍾太谿悉主之,皆本經穴, ○牖音有。

(足厥陰之之瘧,令人腰痛,少腹滿,小便不利如癃狀非癃也,數便,意恐懼, 氣不足,腹中悒悒,刺足厥陰)。 肝脉過陰器,抵少腹,布脇肋,故為腰腹小便之病,凡小水不利為癃,今日如癃狀, 非癃也,蓋病不在水,而在於肝邪之陷,故亦如小便利而急數欲便也,意恐懼者, 肝氣不足也,腹中悒悒,不暢之貌,皆當刺足厥陰之經, 王氏曰太衝主之本即本經穴,○癃良中切,悒,音邑。

(○肺瘧者令人心寒,寒甚熱,熱間善驚如有所見者刺手太陰陽明)。

此下言五藏瘧刺,而并及於胃也,肺者心之蓋也,以寒邪而乘所不勝, 故肺瘧者者令人心寒,寒甚復熱,而心氣受傷,故善驚如有所見,當刺甚表裏二經, 以寫陽明之實補太陰之虛也,王氏云,手太陰之絡列缺,陽明之原合谷主之。

(心瘧者令人煩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熱,刺手少陰)。

瘧邪在心,故類心甚,欲得水以解也,心本陽藏,為邪所居,則陽虛陰盛, 故反寒多而不甚熱,王氏曰,神門主之,即手少陰穴。

(肝瘧者令人色蒼蒼然,太息,甚狀若死者,刺足厥陰見血)。

肝屬木,故色蒼蒼然,肝鬱則氣逆,故太息,木病則堅強,故其狀若死, 刺足厥陰見血者,王氏曰中封之,○按上文巳言足厥陰等瘧,而此重言之, 蓋上文所言者,言經病也,故復明藏病之詳如此,下文脾腎胃三藏義同。

(脾瘧者,令人寒,腹中痛,熱則腸中鳴,鳴巳汗出,刺足太陰)。

脾以至陰之藏而瘧邪居之,故令人寒,脾脉自股入腹, 故為腹中痛寒巳而熱則脾氣行故腸中鳴,鳴巳則陽氣外達,故汗出而解也, 刺足太陰者,王氏曰商丘主之。

(腎瘧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宛轉大便難目眴眴然,手足寒刺足太陽少陰)。

洒洒,寒慄貌,腎脉貫脊屬腎開竅於二陰,故腰脊之痛,若於宛轉而大便屬難也, 眴眴然,眩動貌,目視不明,水之虧也,手足寒,陰之厥也, 刺足太陽少陰之表裏取穴如前,○眴,音眩。

(胃瘧者,令人且病也,善饑而不能食,食而支滿腹大,刺足陽明太陰, 橫脉出血)。 府有六,而此獨言胃者,以胃為六府之長也,邪在陽明,則胃病及脾, 故善饑不能食,而支滿腹大也,當兼刺陽之表裏王氏曰厲兌,解谿,三里主之, 足陽明者取此三穴,足太陰刺其橫脉出血,謂足內踝前斜過大脉,則太陰之經, 蓋即商丘也。

(瘧方欲寒,刺手陽明太陰,足陽明太陰)。

瘧方欲寒,寒之將發未發也,刺手足陽明,可以寫熱,刺手足太陰可以補陰, 王氏曰,當隨此四經之井俞而刺之。

(瘧脇滿大急,刺背俞,用中鍼,傍五胠俞各一,適肥瘦出其血也)。

滿大急,陽邪之實也,背為諸陽所出,故當刺之,即五胠俞也,胠者脇也, 一日旁開也,水熱穴論曰,五藏俞傍之穴,以其傍開近脇,故曰傍五胠俞, 即魄戶神堂,魂門,意舍,志室也,皆足太陽經穴,適肥瘦出血者, 瘦者淺之少出血,肥者深之多出血也,○胠,音區。

瘧脉小實急,灸脛少陰,刺指井。

脉小實急,陰邪勝也,陰盛者生內寒,故當灸脛之少陰以散寒,刺指之井以補陽也, 王氏日,灸脛少陰是謂復溜,刺指井者,謂足太陽之至陰。

(瘧脉滿大急,刺背俞,用五胠俞背俞各一適行於血也)。

此節重復。

(瘧脉緩大虛,便宜用藥,不宜用鍼)。

鍼有寫而無補,故脉虛者不宜用鍼,脉度篇日,盛者寫之虛者飲藥以補之, 即此之謂。

(凡治瘧,先發如食傾,乃可以治過之則失時也)。

先時邪正末合,故可以治,既合而治則邪正不分,反傷氣矣。

(諸瘧而脉不見,刺十指間出血,血去必巳,先視身之赤如小豆者盡取之)。

脉不見者,邪盛氣逆而脉伏也,故當刺十指之血以寫其實。

(十二瘧者,其發各不同時,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也)。

十二瘧者,如前之六經六藏也,其發不同,故當因其形證而察屬何經之病。

(先甚發時如食頃而刺之,一刺則衰,二刺則知,三刺則巳)。

一刺之病氣雖衰,猶末覺也故必丹刺,始知其效,三刺而後病可巳。

(不巳,刺舌下兩脉山血)。

如下文。

(不巳,刺郄中盛經出血)。

即委中也,其穴在足太陽,故曰盛經。

(又刺項巳下,俠脊者必巳)。

足太陽之太杼風門也。

(舌下兩脉者,廉泉也)。

任脉穴。

(刺瘧者,必先問甚病之所先發者先刺之)。

先伐其于也,如下文。

(先頭痛及重者,先刺頭上,及兩額兩眉間山血)。

頭上者,上星,百會也,督脉穴,兩額者,懸顱也,足少陽穴,兩眉間者攢竹也, 足太陽穴。

(先項背痛者,先刺之)。

在項者風池風府主之,在背者大杼神道主之,風府神道俱督脉穴,風池少陽穴, 大杼足太陽穴。

(先腰脊痛者,先刺郄中山血)。

腰背皆屬太陽故當刺委中穴。

(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陰陽明十指間)。

手少陰陽明,皆以井穴為言,又刺十指間者,各隨其所病之經也,亦取井穴。

(先足脛痠痛者,先刺足陽明十指間出血)。

十指間出血者,各因邪居之所,寫其井也。

(風瘧,瘧發則汗出,惡風,刺三陽經背俞之血者)。

三陽經背俞之血,謂足太陽膀胱俞,足陽明胃俞,足少陽膽俞,皆足太陽經穴。

(胻痠痛甚,按之不可,名曰胕髓病,以鑱鍼鍼絕骨出血立巳)。

胻脛骨也,按之不可,痛益甚也,其邪深伏,故名日胕髓病,鑱鍼第一鍼心, 絕骨本名懸鐘,足少陽經穴,○胻,音杭,又下敬切,痠,音酸,胕,音附,鑱, 音讒。

(身體小痛刺至陰)。

足太陽經穴。

(諸陰之井無出血,間日一刺)。

此承上文而言凡取諸陰之井,皆不可使之出血,但間日一刺之則邪氣自泄矣, 然則可出血者,惟三陽之井,而真陰不可傷也。

(瘧不渴,問日而伯,刺足太陽)。

不渴者,內無邪,邪在表耳,故當刺足太陽。

渴而間日作,刺足少陽。

渴則邪在表裏之間,故當刺足少陽○雜病篇曰,瘧不渴,間口而作取足陽明, 渴而日作,取手陽明,與此不同,見鍼刺類五十三。

(溫瘧汗不出,為五十九刺)。

五十九刺法,詳鍼刺類三十九,四十。

(如瘧證)。

素問至真要大論○五十一。

(帝曰,火熱復惡寒發熱,如有瘧狀,或一日發,或間數日發,甚故何也)。

凡病寒熱,多由外感,然有不因風寒而火熱內盛者,亦為惡寒發熱其作有期, 狀雖似瘧,而實非瘧證,故特為問辨也。

(岐伯曰,勝復之氣,會遇之時,有多少也,陰氣多而陽氣少, 則其發日遠陽氣多而陰氣少,則其發日近,此勝復相薄,盛衰之節,瘧亦同法)。 夫寒熱者,陰陽之氣也,遲速者,陰陽之性也,人之陰陽則水火也營衛也, 有去而反寒者,火極似水也,寒而反熱者,陰極似陽也,陰陽和則血氣勻,表裏治, 陰陽不和,則勝復之氣會遇之時各有多少矣,故陽入之陰,則陰不勝陽而為熱, 陰出之陽,則陽不勝陰而為寒,又若陰多,陽少,則陰,性緩而會遇遲, 故其發日遠陽,多陰少,則陽性速而會遇蚤,故其發日近, 此勝復盛衰之節雖非瘧證,而多變似瘧,法亦同然,所謂同者皆陰陽出入之理也, 然同中自有不同,則日是瘧,日非瘧,是瘧非瘧者,在有邪無邪之辨耳, 真瘧有邪巾衛氣之會以為止作,似瘧無邪由水火爭勝以為盛衰,此則一責在表, 一責在裏,一治在邪,一治在正,勿謂法同而治亦同也,同與不同之間, 即殺人生之岐也學者於此不可不察。

(欬證)。

素問欬論全○五十二附欬證治法。

(黃帝問曰,肺之令人欬何也,岐伯對曰,五藏六府,皆令人欬,非獨肺也)。

令,平聲,欬康蓋切。

(帝曰,願聞其狀,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

邪氣,風寒也,皮毛先受之,則入於肺,所以從其合也。

(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脉上至於肺,則肺寒肺寒則外內合邪,因而客之, 則為肺欬)。 肺脉起於中焦,循胃口,上鬲屬肺,故胃中飲食之寒,從肺脉上於肺也,所謂形寒, 寒飲則傷肺,正此節之謂。

(五藏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

如肝當受病於春,以其時也,然有非木令之時,而肝亦病者,正以肺先受邪, 而能傳以與之也,凡諸藏府之非時受邪者,其義皆然,所以五藏六府,雖皆有欬, 然無不由於肺者。

(人與天地相參,故五藏各以治時,感於寒則受病,微則為欬,甚者為泄為痛)。

治時,治令之時也,上文言外內合邪,此即其證,邪微者淺而在表,故為欬, 甚者深而入裏,故為泄為痛。

(乘秋則肺先受邪,乘春則,肝先受之,乘夏則心先受之,乘至陰則脾先受之, 乘冬則腎先受之)。 此即治時受病也,故當其時者,必先受之。

(○帝曰,何以異之)。

此下辨五藏之欬不同也。

(岐伯曰,肺欬之狀,欬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

肺主氣而司呼吸,故喘息有音,唾血者,隨欬而出,其病在肺,與嘔血不不同。

(心欬之狀,欬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痺)。

心脉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上挾於咽,故病喉中梗介,咽腫喉痺也,介介, 如有所梗,妨礙之意。

(肝欬之狀,欬則兩脇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胠下滿)。

肝脉布脇肋,故病如是,胠,腋下脇也,○胠,區去二音。

(脾欬之狀,欬則右胠下痛,陰陰引肩背其則不可以動,動則欬劇)。

脾脉上膈挾咽,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故為胠下痛而陰陰然痛引肩背,脾應土, 其性靜,故甚者不可以動,動則增劇也,○按脾欬則右胠下痛者,蓋陰之氣應於坤, 出西南也,觀乎人氣象論曰,胃之大絡,名日虛里,貫鬲絡肺,出於左乳下, 豈非陽土之氣應於良,而出東北乎,人與天地相參理有無往不合者,○劇,音極。

(腎欬之狀,欬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欬涎)。

腎脉貫脊,系於腰背,故相引而痛,其直者入肺中循喉嚨,故甚則欬涎, 蓋腎為水藏,主涎飲也。

(○帝曰,六府之欬奈何,安所受病)。

此下辨六府之欬不同也。

(岐伯曰五藏之久欬,乃移於六府)。

五藏之久欬不巳,則病及於府皆各因其合而表裏相移也。

(脾欬不巳則胃受之,胃欬之狀欬而嘔,嘔甚則長蟲出)。

脾與胃合,故脾欬不巳,胃必受之,胃不能容,則氣逆為嘔,長蟲,蚘蟲也, 居腸胃之中,嘔甚則隨氣而上出,○蚘,音回)。

(肝欬不巳,則膽受之膽欬之狀,欬嘔膽汁)。

膽汁,苦汁也。

(肺欬不巳則大腸受之,大腸欬狀,欬而遺失)。

遺失,甲乙經作遺矢者腸病也,○矢屎同。

(心欬不巳,則小腸受之,小腸欬狀,欬而失氣,氣與欬俱失)。

小腸之下,則大腸也,大腸之氣,由於小腸之化,故小腸受邪而欬,則下奔失氣也。

(腎欬不巳,則膀,胱受之,膀胱欬狀,欬而遺溺)。

膀胱為津液之府,故邪乞居之,則欬而遺溺。

(久欬不巳,則三焦受之,三焦欬狀,欬而腹滿不欲食飲)。

久欬不巳則上中下三焦俱病,出納升降,皆失甚和,故腹滿不能食飲。

(此皆聚於胃,關於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

此下總結諸欬之證,而并及其治也,諸欬皆聚於胃,關於肺者, 以胃為五藏六府之本,肺為皮毛之石,如上文所云皮毛先受邪氣,及寒飲食入胃者, 皆肺胃之候也,陽明之脉起於鼻會於面,出於口敔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 肺為藏府之蓋而主氣,故令人欬而氣逆。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藏者治其俞,治府治者治其合,浮腫者治其經帝日善)。

脉之所注者為俞,所入者為合,所行者為經,諸藏府皆然也,詳經絡類十四,十六, ○愚按欬證必由於肺,而本篇曰五藏六府皆令人欬,又曰五藏各以其時受病, 非其時,各傳以與之,則不獨在肺矣,蓋欬有內傷外感之分, 故自肺而傳及五藏者有之,自五藏而傳於肺者亦有之,如風寒暑濕傷於外, 則必先中於皮毛,皮毛為肺之合,而受邪不解,此則自肺而後傳於諸藏也, 勞慾情志傷於內,則藏氣受傷先由陰分而病及上焦,此則自諸藏而後傳於肺也, 但自表而入者,其病在陽,故必盾表而出之,治法宜辛宜溫求其屬而散去外邪, 則肺氣清而欬自愈矣,自內而生者,傷甚陰也,陰虛於下,則陽浮於上,水涸金枯, 則肺苦於燥,肺燥則痒,痒則欬不能巳,治此者,宜甘以養陰潤以養肺使水壯氣復, 而肺則寧也,大法治表邪者,藥不宜靜,靜則留連不解,久必變生恘病, 故最忌寒涼收歛之劑,如五藏生成篇所謂肺欲辛者此也,治裏證者,藥不宜動, 動則虛火不寧,真陰不復,燥痒愈增,病必日甚,故最忌辛香助陽等劑, 如宣明五氣篇所謂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者此也,然治表者,雖宜從散, 若形氣病氣虛者,又當補其大氣而佐以溫解之藥,若專於解散,恐肺氣益弱, 腠理益疎外邪乘虛易入,而病益甚也,治裏者,雖宜靜以養陰,若命門陽虛, 不能納氣,則參薑桂附之類,亦所必用,否則氣不化水,終無濟於陰也, 至若因於火者宜清,因於濕者宜利,因痰者降其痰,因氣者理氣,雖方書所載, 條目極多,求其病本,則惟風寒勞損,三者居其八九,風寒者責在陽實, 勞損者責在陰虛,此欬證之綱領,其他治標之法,亦不過隨其所見之證, 而兼以調之則可,原非求本之法也至於老人久嗽者,元氣既虛,本難全愈, 多宜溫養脾肺,或兼治標,但保其不致羸困則善矣, 若求奇效而必欲攻之則非計之得也,夫治病本難,而治漱者為尤難,在不得其要耳, 故余陳其大略如,此觀者勿謂治法不詳而忽之也。

(動靜勇怯喘汗出於五藏)。

素問經脉別論○五十三。

(黃帝問曰,人之居處,動靜勇怯,脉亦為之變乎,岐伯對曰,凡人之驚恐恚勞, 動靜皆為變也)。 脉以經脉血氣統言之也,恚怒也,○恚,慧畏二音。

(是以夜行則喘出於腎,淫氣病肺)。

此下四條言喘者,喘屬氣,病在陽也,腎者至陰也,陰受氣於夜,夜行則勞骨傷陰, 故喘出於腎,淫氣者,陰傷則陽勝,氣逆為患也,肺腎為母子之藏, 而少陰之脉上入肺中,故喘山於腎,則病苦於肺。

(有所墮恐,喘出於肝,淫氣害脾)。

有所墮墜而恐者,傷筋損血,故喘出於肝,肝氣淫則害於脾木乘土也。

(有所驚恐,喘出於肺,淫氣傷心)。

驚恐則神氣散亂,肺藏氣故喘出於肺,心藏神,故淫氣傷之。

(度水跌仆,喘山於腎與骨)。

水氣通於腎,跌仆傷於骨,故喘出焉,○仆,音付。

(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巳,怯者則著而為病也)。

此結上文而言有病,有不病者,因氣有強弱不同也。

(故曰診病之道,觀人勇怯,骨肉皮膚能知其情以為診法也)。

勇可察其有餘,怯可察其不足,骨可以察腎肉可以察脾皮膚可以察肺,望而知其情, 即善診者也。

(○故飲食飽甚,汗出於胃)。

此下五條言汗者,汗屬精病在陰也,飲食飽甚,則胃氣滿而液泄,故汗出於胃。

(驚而奪精,汗出於心)。

驚則神散,神散則奪其精氣,故汗出於心。

(持重遠行,汗出於腎)。

持重遠行則傷骨,腎主骨,故汗出於腎。

(疾走恐懼汗出於肝)。

肝主筋而藏魂,疾走則傷筋,死懼則傷魂,故汗出於肝。

(搖體勞苦汗出於脾)。

搖體勞苦,則肌肉四支皆動,脾所主也,故汗出於脾,本病論曰,醉飽行房, 汗出於脾。

(故春秋冬夏四時陰陽,生病起於過用,此為常也)。

五藏受氣,強弱各有常度,若勉強過用必損其真,則病之所由起也。

(熱食汗出)。

靈樞營衛生會篇○五十四。

(黃帝曰,人有熱飲食下胃,其氣未定汗則出,或出於面,或出於背,或出於身半, 其不循衛氣之道而出,何也)。 飲食入胃,其氣各有所行,如經脉別論曰,散精於肝,淫氣於筋,濁氣歸心, 淫精於脉之類是也,衛氣之道,晝行於陽,夜行於陰,有常度也,今有熱飲食者, 方入於胃,其氣留之留行未定而汗脉外泄,出無方所,是不循衛氣之道也, 故以為問。

(岐伯曰,此外傷於風,內開腠理,毛蒸理泄,衛氣走之,固不得循其道)。

風為陽邪,有外熱心,熱食氣悍,因內熱也,熱之所聚,則開發腠理,所以毛蒸, 理泄而衛氣走之故不循其常道也。

(此氣慓悍滑疾,見開而出,故不得從其道,故命曰漏泄)。

此即熱食之氣也,出不由度,故日漏泄,○慓音飄,急也。

(鼓脹)。

素問腹中論○五十五。

(黃帝問曰,有病心腹滿,旦食不則不能暮食,此為病何病,岐伯對日, 名為鼓脹)。 內傷脾腎,留滯於中,則心腹脹滿不能再食,其脹如鼓故名鼓脹。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之治之以雞矢醴,一劑知,二劑巳)。

雞矢之性,能消積下氣,通利大小二便,蓋攻伐實邪之劑心,本劑可佑其效, 二劑可巳其病,凡鼓脹由於停積,及濕熱有餘者,皆宜用之, 若脾腎虛寒發脹及氣虛中滿等證,最所忌也,誤服則恐,按普濟方云, 治脾虛不能制水,水反勝土,水穀不運,氣不宣流,故令中滿者,宜雞矢醴主之, 此說不明虛實,殊失經荀,不可不察,○雞矢醴法按正傳云,用羯雞矢一升,研細, 炒焦色,地上出火毒,以百沸湯淋汁,每服一大盞,調本香檳榔末各一錢,日三服, 空腹服,以平為度,○又按醫鑑等書云,用乾羯,雞矢八合,炒微焦, 入無灰好酒三碗,共煎乾至一半許,用布濾取汁,五更熱飲,則腹鳴, 辰巳時行二三次,皆黑水也,次日覺足面漸有縐紋,又飲一次, 則漸縐至膝上而病愈矣,此二法,似用後者為便。

(帝曰,其時有復發者,何也)。

脹病多反復也。

(岐伯曰,此飲食不節,故時有病也)。

鼓脹之病,本因留滯故不可復縱飲食也。

(雖然其病且巳時,故當病氣聚於腹也)。

病雖將愈而復其脾,所以氣復聚也。

(藏府諸脹)。

靈樞脹論全○五十六附腫脹治法。

(黃帝曰,脉之應於寸口,如何而脹,岐伯日,其脉大堅以濇者脹也)。

脉大者,邪之盛也,脉堅者,邪之實也,濇因氣血之虛而不能流利也, 大都洪大之脉,陰氣必衰,堅強之脉,胃氣必圓,故大堅以濇,則病當為脹。

(黃帝曰,何以知藏府之脹也,岐伯曰,陰為藏陽為府)。

濇而堅者為陰,其脹在藏,大而堅者為陽,其脹在府,一日脉病在陰則脹在藏, 脉病在陽則脹在府,亦通。

(黃帝曰,夫氣之令人脹心,在於血脉之中耶,藏府之內乎,岐伯日,三者皆存焉, 然非脹之舍也)。 舍言留止之處也。

(黃帝曰,願聞脹之舍,岐伯日,夫脹者,皆在於藏府之外,排藏府而郭胷脇, 脹皮膚,故命曰脹)。 排擠於藏府之外,以胷脇為郭,而居於皮膚之中,是即脹之所舍。

(黃帝曰藏府之在胷脇腹裏之內也,若匣匱之藏禁器心,各有次舍,異名而同, 一域之中,其氣各異願聞其故)。 此下仍當有岐伯荅辭一節,必闕失也。

(黃帝曰未解其意,舟問岐伯日,夫胷腹,藏府之郭也)。

胷腹者,所以保障五內故為藏府之郭。

(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

膻中胷中也,肺覆於上,膈膜障於下,為清虛周密之宮,心主之所居也,故曰宮城, ○膻,唐坦切。

(胃者太倉也)。

胃為穀水之海,故曰太倉。

(咽喉小腸者傳送也)。

咽喉傳送者,穀氣自上而入,小腸傳送者,清濁自下而出。

(胃之五竅者閭里門戶也)。

閭,巷門也,里鄰也,周禮五家為比,五比為閭,蓋二十五家為閭也,風俗通曰, 五家為軌十軌為里,蓋五十,家為里也,胃之五竅,為閭里門戶丈,非言胃有五竅, 正以上自胃脘,下至小腸大腸,皆屬於田,故曰閭里門戶,如咽門,賁門幽門, 闌門,魄門,皆胃氣之所行也,故總屬胃之五竅,軌,音癸。

(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

二穴俱屬任脉,玉英即玉堂。

(故五藏六府者,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狀)。

畔界各有所屬故病之形見可按心,○畔,音叛。

(營氣循脉,衛氣逆為脉脹)。

清者為營,營在脉中,其氣精專,未即致脹,濁者為衛,衛行脉外, 其氣疾慓疾滑利,而行於分肉之間,故必由衛氣之逆,而後病及於營,則為脉脹, 是以凡病長者,皆發於衛氣也。

(衛氣並脉,循分為膚脹)。

衛氣逆而並於脉,復循分肉之間,故為膚脹。

(三里而寫近者一下,遠者三下,無問虛實,工在疾,寫)。

三里足陽明經穴,陽明為五藏六府之海而主肌肉,故脹在肌膚者當以鍼寫之, 一下三下,謂一次再次三次也,蓋邪有遠近,故寫有難易耳。

(○黃帝日,願聞脹形)。

此下辨脹病之形證也。

(岐伯曰,夫心脹者,煩心短氣臥不安,肺脹者虛滿而喘欬, 肝脹者脇下滿而痛引小腹,脾脹者善噦,四肢煩悗體重不能勝衣,臥不安,腎脹者, 腹滿引背,央央然腰髀痛)。 此五藏之脹也,悗,悶亂也,夬夬然,困苦貌,○悗,美本切。

(六府脹胃脹者腹滿,胃脘痛,鼻聞焦臭妨於食,大便難,大腸脹者, 腸鳴而痛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則飧泄不化,小腸脹者,少腹瞋脹,引腰而痛, 膀胱脹者,少腹滿而氣癃,三焦脹者,氣滿於皮膚中,輕輕然而不堅, 膽脹者脇下痛脹,口中苦善太息)。 此六府之脹也,濯濯,腸鳴水聲也,飧泄不化,完穀而泄也,氣癃,膀胱氣閉, 小水不通也,○飧,音孫瞋,音嗔,癃良中切。

(○凡此諸脹者,其道在一,明知逆順,鍼數不失,寫虛補實神去其室,致邪失正, 真不可定麤之所敗,謂之夭命補虛寫實,神歸其室,久塞其空,謂之良工)。 此上言治脹之得失也,脹有虛實,而當補當寫,其道惟一,無二岐也, 能察者謂之良工,彼粗者誤用,則傷人之命矣。

(黃帝曰,脹者焉生何因而有,岐伯曰,衛氣之在身心常然並脉,循分肉行有逆順, 陰陽相隨,乃得天和,五藏更始,四時循序,五穀乃化)。 此衛氣之常度也。

(然後厥氣在下,營衛留止,寒氣逆上,真邪相攻,兩氣相摶,乃合為脹也)。

上節言衛氣之順,此節明衛氣之逆也,厥逆之氣,自下而上,營衛失常,故真邪相, 而合為脹也。

(黃帝曰善,何以解惑,岐伯曰,合之於真,三合而得,帝曰善)。

不得其真,所以生惑,脹雖由於衛氣,然有合於血脉之中者,在經絡也, 有合於藏者,在陰分也,有合於府者,在陽分也,三合既明,得其真矣。

(黃帝問於岐伯曰,脹論言無問虛實,工在疾,寫,近者一下,遠者三下, 今有甚三而不下者,其過焉在)。 不下者,言脹不退也。

(岐伯對曰,此言陷於肉肓而,中氣穴者也)。

上文云一下三下者,言鍼當必陷於肉肓,亦必中於氣穴,然後可以取效也, 肓義見本類後六十七。

(不中氣穴,則氣內閉,鍼不陷肓則氣不行,上越中肉則衛氣相亂,陰陽相逐)。

不中穴,不陷肓,則妄中於分朒間矣,故衛伙相亂,而陰陽之邪,反相逐以乘之也。

(其於脹也當,寫不寫,氣故不下)。

不得其氣穴肉肓也。

(三而不下,必更其道,氣下乃止,不下復始,可以萬全,烏有殆者乎。

三而不下,必未得其所也,故當更穴再刺之。

(其於脹也,必審其脉,當寫則寫,當補則補,如鼓應桴,惡有不下丈乎)。

脣瘍曰脉,蓋脹之微甚,必見於脣,故當審之於,此以察其虛實, 然脉字未0妥必脉字之誤也,○脉,疹同,桴,音孚,○愚按腫脹一證, 觀本篇之義則五藏六府,無不,有之,再考諸篇,如脉要精微論曰,胃脉實, 氣有餘則脹邪氣藏府病形篇曰胃病者,腹脹,胃脘當心而痛,本神篇日, 脾氣實則腹脹涇溲不利,陰陽應象大論曰,飲食起居失節,入五藏,則滿閉塞, 師傳篇曰,足太陰之別公孫虛則鼓脹,此皆虛脹也,經脉篇曰,胃中寒則脹滿, 異法方論曰,藏寒生滿病,風論曰,胃風鬲塞不通,腹善脹,失衣則脹, 此皆寒脹也,陰陽別論曰,二陰一陽發病,善脹心滿診要經終論曰, 手少陰終者腹脹閉,足太陰終者腹脹閉,此心脾受傷之脹也,此外如六元正紀, 至真要等論,有云太陰所至為重胕腫,及土鬱之發,太陰之初氣,太陰之勝復, 皆濕勝之腫脹也,有曰水運之大過,有曰寒勝則浮,有曰太陽之司天,太陽之勝復, 皆寒勝之腫脹也,有曰少陰之司天,少陰之勝復,少陽之司天,少陽之勝復, 有曰熱勝則腫,皆火勝之腫脹也,有曰厥陰之司天在泉,厥陰之復,有曰陽明之復, 是皆木邪侮土,及金氣反勝之腫脹也,觀此則不惟五藏六府,即五運六氣, 亦無不皆有是病,然至真要大論曰,諸濕腫滿,皆屬於脾,水熱穴論曰其本在腎, 其未在肺,皆聚水也,又曰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其從類也, 由此言之,則諸經雖皆有脹,然無不干於脾肺腎三藏,蓋脾屬土其主運化,肺屬金, 其主氣,腎屬水,其主五液,凡五氣所化之液,悉屬於腎,五液所行之氣, 悉屬於肺,轉輸於二藏中,以制水生金者,悉屬於脾,所以腫脹之生, 無不由此三者,但證有陰陽虛實,如諸論之所云者,不可不辨,大都陽證多熱, 熱者多實,陰證多寒,寒者多虛,先脹於內而後及於外者多實, 先腫於表而後甚於裏者多虛,小便黃赤,大便悉結者多實,先腫於表而後甚於白, 大便稀溏者多虛,脉滑數有力者多實,容顏憔悴,音聲短促者多虛,凡是實証, 必以六淫有餘傷其外,或飲食怒氣傷其內,故致氣道不行三焦壅閉,此則多在氣分, 無處不到,故不分部位,而多通身浮腫,又或氣實於中,則為單腹脹急, 然陽邪急速,其至必暴,每成於旬日數日之間,此惟火壯壯者多有之,但破其結氣, 利其壅滯,則病無不愈,此治實之道也,若是虛證,必以五志積勞,或酒色過度, 傷其脾腎,日積月累,其來有漸,此等病候,多梁於中年之外, 其形證脉氣必有虛寒之候,顯然可察,非若實證之暴至,而邪熱壅結, 肝氣悍逆之有因也,治實者本無所難,最難者在治虛耳,然虛有在氣者,有在水者, 在氣者,以脾氣虛寒,不能運化,所謂氣虛中滿者是也,在水者,以脾虛不能制水, 則寒水反侮脾土,泛濫為邪,其始也必從陰分,漸次而升,按肉如泥,腫有分界, 所謂水臌水脹者是也,然水雖制於脾,而實主於腎,蓋腎本水藏, 而元陽生氣所由出,若腎中陽虛,則命門火衰,,既不能自制陰寒, 又不能溫養脾土,陰陽不得其正,則化而為邪,夫氣即火也,精即水也,氣之與水, 本為同類,但在於化不化耳,故陽王則化,而精能為氣陽衰則不化耳,而水即為邪, 凡火盛水虧則病燥,水盛火虧則病濕,故火不能化,則陰不從陽,而精氣皆化為水, 所以水腫之證,多屬陽虛,故曰寒脹多,熱脹少也,然觀丹溪之治腫脹, 云清濁相混,墜道壅塞而為熱,熱留為濕,濕熱相生,遂成脹滿,治宜補其脾, 又須養肺金以制木,使脾無賊邪之患,滋腎水以制火,使肺得清化之令, 其說重在濕熱,而猶以制火為言,夫制火固可保金,獨不慮其不生土孚, 若以此法施於陽實而熱者則可,若以治陽虛而氣不化者,豈不反助陰邪而益其病哉, 故予之治此,必察其果係實邪,則直清陽明,除之極易,凡屬虛勞內損者, 多從溫補脾腎而愈,俱得復元,或臨證之際,有虛實未明,疑似難決者, 則寧先以治不足之法,探治有餘,若困未投而病反加甚,是不宜補也,不妨易轍, 自無大害,倘藥未及病,而病自甚者,其輕重真假,仍宜詳察,若誤, 以治有餘之法治不足,而曾經峻攻者真氣復傷,雖神丹不能療矣,或從清利, 暫見平復,使不大補脾腎以培根本雖愈目前,未有不危亡踵至者,此治虛之道也, 夫腫脹之病多有標實本虛,最為危候,若辨之不明,則禍人非淺。

(水脹膚脹鼓脹腸覃石瘕,石水)。

靈樞水脹篇全○五十七。

(黃帝問於岐伯曰,水與膚脹鼓腸腸覃石瘕石水,何以別之)。

此文證者,病異而形相似故宜有以別之○覃,音潭,瘕,加駕二音。

(岐伯荅日,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狀)。

日之下為目窠,微腫如新臥之狀者,形如臥蚕也,○窠,音科。

(其頸脉動,時欬)。

頸脉,足陽明人迎也,陽明之脉,自人迎下循腹裏,而水邪乘之,故為頸脉動, 水之標在肺,故為時欬。

(陰股間寒,足脛瘇,腹乃大,其水巳成矣)。

陰邪始於陰分也,○瘇腫同。

(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裏水之狀,此其候也)。

凡按水囊者必隨手而起故病水者,亦若是以上皆水腫之候。

(○黃帝曰膚脹何以候之,岐伯曰,膚脹者,寒氣客於皮膚之間,然不堅腹大, 身盡腫,皮厚)。 ,鼓聲也,寒氣客於皮膚之間者,陽氣不行,病在氣分,故有聲若鼓, 氣本無形故不堅,氣無所不至,故腹大身盡腫,若因於水,則有水處腫, 無水處不腫,此為可辨,然有水則皮澤而薄,無水則皮厚,○,音空。

(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變,此其候也)。

寒氣在膚腠之間,按散之則不能猝聚故窅而不起,腹色不變,即皮厚故也, ○愚按此上兩條云以手按其腹,手隨手而起者屬水,窅而不起,又水在肌肉之中, 按而散之,猝不能聚,如按糟囊者,亦窅而不起, 故未可以起與不起為水氣之的辨佰當察其皮厚色蒼,或一身盡腫, 或自上而下者多屬氣,若皮薄色澤,或腫有分界,或自下而上者多屬水也, 又風水膚脹義,詳脉色類十八,○窅,音天,深也。

(○鼓脹何如,岐伯曰,腹脹身皆大,大與膚脹等也,色蒼黃,腹筋起, 此其候也)。 腹脹身皆大,與上文膚脹者證同,色蒼黃者,亦皮厚腹色不變之義, 但腹有筋起為稍異耳,蓋此亦病在氣分,故名鼓脹也,又鼓脹義見前五十五。

(○腸覃何如,岐伯曰,寒氣客於腸外,與衛氣相摶,氣不得榮, 因有所繫癖而內著,惡氣乃起,瘜肉乃生)。 脉,延布而深也,寒氣與衛氣相摶,則搐積不行,留於腸外,有所繫著,故癖積起, 瘜肉生,病日以成矣,瘜肉,惡肉也,○衛乞榴於腹中,義出衛氣失常篇, 詳鍼刺類二十六,○癖,音僻,瘜,音息。

(其始生也,大如雞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懷子之狀,久者離歲,按之則堅, 推之則移,月事以時下,此其候也)。 離歲,越歲也,寒邪客於腸外,不在胞中,故無妨於月事,其非血病可知, 蓋由汁沫所聚而生,此腸覃之候也。

(○石瘕何如,岐伯曰,石瘕生於胞中,寒氣客於子門)。

胞即子宮也,男女皆有之,在男謂之精室,在女謂之血海子門,即子宮之門也, 義詳三焦包絡命門辨中見附翼三卷。

(子門閉塞,氣不得通,惡血當寫不寫,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狀如懷子, 月事不以時下,皆生於女子,可導而下)。 衃疑敗之血也,子門閉塞,則衃血留止其堅如石,故曰石瘕,月事不以時下, 惟女子有之也,故可以導血之劑下之,○按篇首帝有石水之問,而此下無荅, 必闕失也,考之陰陽別論曰,陰陽結邪,多陰少陽曰石水,少腹腫,其義即此, 詳見本類前六,○衃,鋪杯切。

(○黃帝曰,膚脹鼓脹可刺邪,岐伯曰,先寫其脹之血絡, 後調甚經刺去其血絡也)。 先寫其脹之血絡謂無論虛實,凡有血絡之外見者,必先寫之, 而後因虛實以調其經也,刺去其血絡,即重明先寫之義,○按于篇自水而下, 所言者凡六證,而此獨以二證之刺為問者,蓋水俞五十七穴,巳詳於水熱穴論, 故不必舟問,此云膚脹鼓脹者,蓋兼五證而脉言之辭雖簡而意則在也。

(五癃津液別)。

靈樞五癃津液別篇全○五十八。

(黃帝問於岐伯曰,水穀入於口,輸於腸胃,其液別為五,天寒衣薄則為溺與氣, 天熱衣厚則為汗,悲哀氣并則為泣,中熱胃緩則為唾,邪氣內逆, 則氣為之閉塞而不行,不行則為水脹,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生,願聞其道)。 五液者,陰精之總稱也本篇以溺,汙,泣,唾,水,故名為五,宣明五氣篇曰, 五藏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為五液,決氣篇,曰精, 氣,津,液,血,脉,其辨有六,又道家日,涕唾精津汙血液,其名則七, 皆無非五液之屬耳。

(岐伯曰,水穀皆入於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

水穀入口,五液之所由生也,五味之入,各有所歸,辛先入肺,苦先入心, 甘先入脾,酸先入肝,鹹先入腎也,各注其海者,人身有四海,腦為髓海, 衝脉為血海,膻中為氣海,胃為水穀之海也,五藏四海,各因經以受水穀之氣味, 故津液隨化而各走其道。

(故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為其津,流而不行者為液)。

此津液之有辨也,宗氣積於上焦,管氣出於中焦,衛氣出於下焦達於表者, 陽之氣也,故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而為其津,津屬陽也,也營於裏者, 陰之氣也,故周流於血脉之間,而不散行於外注於藏府,益於精髓而為之液, 液屬陰也,又津液義,詳藏象類二十五。

(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寒者於分肉之間,聚沬則為痛)。

此津液之為汗也,熱蒸於表則津泄故腠裡開而汗,出或為寒邪所感則液凝, 留於肌肉之間,故汁沬聚而為痛。

(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留於膀胱則為溺與氣)。

此津液之為溺氣也,腠理閉密則氣不外泄,故氣化為水,水必就下,故留於膀胱, 然水即氣也,水聚則氣生,氣化則水注,故為溺與氣。

(五藏六府,心為之主耳,為之聽目,為之候肺,為之相,肝為之將,脾為之衛, 腎為之主外)。 此二節,言津液之為涕泣也,心總五藏六府,為精神之主,故耳目肺肝脾腎, 皆聽命於心,是以耳之聽,目之視,無不由乎心也,肺朝百脉而主治節, 故為心之相,肝主謀慮決斷,故為心之將,脾主肌肉而護養藏府,故為心之衛, 腎主骨而成立其形體,故為心之主外也。

(故五藏六府之津液,盡上滲於目,心悲氣并則心系急,心系急則肺舉, 肺舉則液上溢,夫心系與肺不能常舉乍上乍下故欬而泣出矣)。 心為藏府之主,故五藏之系,皆入於心,心之總系,復上貫於肺,通於喉, 而息由以出,故心悲則系急,而肺葉舉,液即隨之而上溢,然心系與肺,本不常舉, 故有乍上乍下,當其氣舉而上,則為欬為泣也,凡人之泣甚而繼以嗽者, 正以氣并於上,而奔迫於肺耳,按口問篇曰,心者,五藏六府之主也,目者, 宗脉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口鼻者,氣之門戶也,故悲衰愁憂則心動, 心動則五藏六府皆搖,搖則宗脉感,液道通,故涕泣出焉。

(中熱則胃中消穀,消穀則蟲上下作,腸胃充郭,故胃緩,胃緩則氣逆,故唾出)。

此津液之為唾也蟲為濕熱所化,常居腸中,胃熱則消縠中空,蟲行求食, 故或上或下,動作於腸胃之間充郭者,縱滿之謂,腸郭則胃緩,胃緩則氣逆上行, 涎隨而溢,故多唾也○按宣明五氣篇曰,腎為唾,而此曰胃為唾,是胃之與, 腎皆主為唾,蓋土鬱之唾在胃,水泛之唾在腎也,○郭,廓同。

(五穀之精液,和合而為膏者,內滲入於骨空補益腦髓,而下流於陰股)。

此津液之為精髓也,膏,脂膏也精液和合為膏,以填補於骨空之中, 則腦為髓為精為血,故上至顛頂,得以充實,下流陰股,得以交通也。

(陰陽不和,則使液溢而下流於陰,髓液皆減而下,下過度則虛, 虛故腰背痛而脛痠)。 陰陽不和,則精氣俱病,氣病則不攝,精病則不守,精氣不相統攝,故液溢於下, 而流泄於陰竅,精髓皆減,輸泄過度,則真陰日虛,故為腰痛脛痠等病, 此勞瘵之所由作也,○脛形景形敬二切,痠音酸。

(陰陽氣道不通四海,閉塞三焦,不寫津液,不化水穀,并於腸胃之中, 別於迴腸留於下焦,不得滲膀胱,則下焦脹水溢則為水脹)。 此津液之為水脹也,三焦為決瀆之官,膀胱為津液之府,氣不化則水不行, 所以三焦不能寫,膀胱不能滲,而腫賬之病所由作,故治此者,當以氣化為主, 試觀水潦為灾,使非太陽照臨,則陰凝終不能散,泥濘終不能乾, 能知此義則知陰陽氣化之道矣。

(此津液五別之道順也)。

陰陽和,則五液皆精,而充實於內,陰陽不和,則五精皆液,而流溢於外, 此其所謂逆順也。

(風水黃疸之辨)。

素問平人氣象論○五十九

(頸脉動喘,疾欬曰水)。

頸脉謂結喉旁動脉,足陽明之人迎也,水氣上逆,反侵陽明,則頸脉動, 水溢於肺則喘急而疾欬。

(目裏微腫,如臥蠶起之狀曰水)。

自裏者,目之下胞也,胃脉之所至,脾氣之所主,若見微腫,如臥脉起之狀, 是水氣淫及脾胃也,評熱病論曰,水者陰也,目下亦陰也,腹者至陰之所居, 故水在腹中者,必使目下腫也。

(溺黃赤,安臥者黃疸)。

疸,黃病也,論疾診尺篇曰,身痛而色微黃,齒垢黃,爪甲上黃,黃疸也, 安臥小便黃,赤脉小而寒者,不嗜食正理論謂之勞,以女勞得之也。○疸音旦。

(巳食如饑者胃疸)。

巳食如饑者,是胃熱也,善消穀食,故曰胃疸,又論疾診尺篇曰,脉小而澀者, 不嗜食,言中寒也,所以治疸者,當知陰陽之辨。

(面腫曰風)。

風為陽邪,故面腫者曰風,陽受風氣也。

(足脛腫曰水)。

水為陰邪,故足脛腫者曰水,陰受濕氣也。

(目黃者曰黃疸)。

目者宗脉之所聚也,諸經有熱則上薰於目,故黃疸者其目必黃。

(消癉熱中)。

六十附消癉治法。

(帝曰消癉虛實何如)。

素問通評虛實論○消癉者,三消之總稱,謂內熱消中而肌膚消瘦也。○癉, 音丹又上去二聲廣韻曰火癉,一曰黃病。

(岐伯曰,脉實大,病人可治,脉懸小堅,病人不可治)。

邪熱在內脉,當實大者為順,故病雖久,猶可治,若脉懸小,則陽實陰虛, 脉證之逆也,故不可治,○五變篇曰,五藏皆柔弱者,善病消癉,又曰熱則消肌膚, 故為消癉,詳本類後七十六。

(○帝曰,夫子數,言熱中消中不服高梁、芳草、石藥,石藥發瘨,芳草發狂)。

素問腹中論○王氏,日多飲數溲,謂之熱中,多食數溲,謂之消中,多喜曰瘨, 多怒曰狂,○瘨癲同。

(夫熱中消中者,皆富貴人也,今禁高梁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藥是病, 不愈願聞其說)。 高梁,厚味也,芳草,辛香之品也,石藥,煆煉金,石之類也,三者皆能助熱, 亦能銷陰,凡病熱者,所當禁用,熱中消中者,即內熱病也,惟富貴之人多有之, 通評虛實論曰,凡治消癉,肥貴人則高梁之疾也,蓋富貴者,以肥甘為事, 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氣積成熱,則轉為消中消渴之病, 故於高梁芳草之類,皆不得不禁也。

(岐伯曰,夫芳草之氣美,石藥之氣悍,二者其氣急疾堅勁,故非緩心和人, 不可以服此二者)。

芳美者,氣熱而散,悍急者,性剛而烈也。

(帝曰,不可以服此二者,何以然岐伯曰,夫熱氣慓悍,藥氣亦然,二者相遇, 恐內傷脾)。 脾者,陰中之至陰也,陽勝則傷陰,故二熱合氣,必致傷脾,○慓,音飄。

(脾者土也,而,惡木,服此藥者,至甲乙曰更論)。

脾傷者畏木,故至,甲乙日更論,蓋謂其必甚也,○愚按消癉消中者, 即後世所謂三消證也,凡多飲而渴不止者為上消,消穀善饑者為中, 消溲便頻而膏濁不禁者為下消,如氣厥論之云肺消鬲消,奇病論之云消渴, 即上消也,脉要精微論云癉成為消中,師傳篇云,胃中熱則消穀,令人善饑, 即中消也,邪氣藏府病形篇云,腎脉肝脉微小,皆為消癉肝腎在下,即下消也, 莧劉河間三消論曰,五藏六府四肢,皆稟氣於脾胃,行其津液,以濡潤養之, 然消渴之病,本濕寒之陰氣極衰,燥熱之陽氣太盛故也,治當補腎水陰寒之虛, 瀉心火之實,除腸胃燥熱之甚,濟身中津液之衰,使道路散而不結,津液生而不枯, 氣血和而不濇,則病自巳,若飲水多而小便多,名曰消渴,若飲食多,不甚渴, 小便數而消瘦者,名曰消中,若渴而飲水不絕,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名曰腎消, 一皆以燥熱太甚,三焦腸胃之腠理脉絡,怫鬱壅滯,雖多飲於中,終不能浸潤於外, 榮養百骸,故渴不止而小便多出,或數溲也,又張戴人云,三消之說,當從火斷, 火之為用,燔水則消而為炭,煉金則消而為汁,煆石則消而為灰,煎則消而為鹽, 乾汞則消而為粉,熬錫則消而為丹,故澤中之潦,消於炎暉,鼎中之水,乾於壯火, 蓋五藏心為君火正化,腎為君火對化,三焦為相火正化,膽為相火對化, 得其平則烹煉飲食糟粕去焉,不得其平,則燔灼藏府,津液竭焉,夫一身之心火, 甚於上為膈膜之消,甚於中為腸胃之消,甚於下膏液之消,甚於外為肌肉之消, 上甚不巳則消及於肺,中甚不巳則及於脾,下甚不巳則消及於肝腎, 外甚不巳則消及於筋骨,四藏皆消盡,則心始自焚而死矣,故素問有消癉,消中, 消渴,風消,膈消,肺消之說,消之證不同,歸之火則一也,此三消從火之說, 二公言之詳矣,又按袖珍方云,人身之有腎,猶木之有根,故腎藏受病, 必先形容憔悴,雖加以滋養,不能潤澤,故患消渴者,皆是腎經為病, 由壯盛欴時不自保養,快情恣慾,飲酒無度,食脯炙丹石等藥,遂使腎水枯竭, 心火燔盛,三焦猛烈,五藏渴燥,由是渴利生焉,此又言三消皆本於腎也, 又何柏齊曰,造化之機,水火而巳,宜平不宜偏,宜交不宜分,水為濕為寒, 火為為燥,火性炎上,水性潤下,故火宜在下,水宜在上,則易交也,交則為既濟, 不交則為未濟,不交之極,則分離而死矣,消渴證,不交而火偏盛也,水氣證, 不交而水偏盛也,制其偏而使之交,則治之之法也,觀此諸論則凡治消者, 在清火壯水,二者之間,但察三焦虛實,或滋,或瀉,隨所宜而用之,若干盡矣, 然以予之見猶有說焉,如陰陽別論曰,二陽之病發心脾,其傳為風消, 此以陽明為十二經之海,土衰而木氣乘之,故為肌肉風消也,氣厥論曰, 心移寒於肺為肺消,飲一溲二死不治,此言元陽之衰,而金寒水冷, 則為肺腎之消也,邪氣藏府病形篇曰,五藏之脉微小者,皆為消癉, 此言寸口之弱見於外,以血氣之衰而消於內也,又如氣交變大論曰,歲水太過, 上臨太陽,民病渴而妄胃,五常政大論曰,太陽司天,寒氣下臨,心火上從, 民病嗌乾善渴,至真要大論曰,太陽司天,寒淫所勝,民病嗌乾,渴而欲飲, 是皆以陰抑陽,以水制火,必以溫劑,散去寒邪,其疾自愈,諸如此者, 總皆消渴之類也,夫消者,消耗之請,陽勝固能消陰,陰勝獨不能消陽乎, 故凡於精神血氣,肌肉筋骨之消,無非消也,予嘗治一薦紳,年逾四旬, 因案牘積勞,致成大病,神困食咸時多恐懼,上焦無渴,不嗜湯水,或少飲, 則沃而不行,然每夜必去溺二三升,莫知其所從來,且半皆濁液,最後延余診視, 因相告曰,自病以來,通宵不寐者巳半年有餘,即間有矇矓似睡之意, 必夢亡人凶喪等事,鬼魅相親,其不免矣,余曰,不然,此以思慮積勞,損傷心腎, 元陽既虧,則陰邪勝之,故多陰夢,陽衰釗氣虛,陽不帥陰,則水不化氣, 故飲水少,而溺濁多也,陽氣漸回,則陰邪自退,此正內經所謂心移寒於肺, 飲一溲二之證耳,病本非輕,所幸者,脉猶帶緩肉猶未脫,胃氣尚存,可無慮也, 乃以歸脾之屬去,白朮、木香,八味之屬,去丹皮澤瀉,一以養陽,一以養陰, 山入間用至三百餘劑,計人參二十餘斤而後全愈,此非神消於上,精消於下之證, 乎可見消有陰陽,不得盡稱為火證姑紀此一消者之鑒。

(脾癉膽癉)。

素問奇病篇○六十一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

癉熱病也,五氣五味之所化也。

(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

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故五味入胃,釗津液在脾,脾屬土,其味甘,脾氣通於口, 故令人口甘也。

(此肥美之所發也)。

肥甘太過,故發為病。

(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 轉為消渴)。 肥者,味厚助陽,故能生熱甘者,性緩不散,故能留中,熱留不去,人必傷陰, 其氣上溢,故轉變為消渴之病。

(治之以蘭,除陳氣也)。

蘭草性味甘寒,能利水道,辟不祥,除胷中痰癖,其氣清香,能生津止渴,潤肌肉, 故可除陳積畜熱之氣。

(○帝曰,有病口若,取陽陵泉,口苦者,病名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 病名曰膽癉)。 陽陵泉,足少陽膽經穴,口苦者病在膽,故病名膽癉。

(夫肝者,中之將也取決於膽咽為之使)。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夫謀慮在肝,無膽不斷, 故肝為中之將,而取決於膽也,又足少陽之脉上挾咽,足厥陰之脉,循喉嚨之後, 上入頏顙是肝膽之脉,皆會於咽,故咽為之使○使,上聲。

(此人者數,謀慮不決故膽虛氣上溢,而口為之苦,治之以膽募俞)。

數謀慮不決,則肝膽俱勞,勞釗必虛,虛則氣不固,故膽氣上溢而口為之若, 膽募在肋,本經之日月也,膽俞在背足太陽穴也,并前陽陵泉者共六穴, 皆可以治之。

(治在陰陽十二官相使中)。

治,當作論,即靈蘭秘典論也,詳藏象類一。

(類經十七卷)。

(張介賓類註)。

(疾病類)。

(胎孕)。

六十二附保嬰法。

(帝曰,何以知懷子之且生也)。

素問腹中論。

(岐伯曰,身有病而無邪脉也)。

身有病,謂經斷惡阻之類也,身病者脉亦當病或斷續不調,或弦濇細數,是皆邪脉, 則真病也,若六脉和滑而身有不安者,其為胎氣無疑矣,又胎脉義詳脉色類二十三。

(○黃帝問曰,人有重身,九月而瘖,此為何也)。

素問奇病論○婦人懷孕,則身中有身,故曰重身瘖聲啞不能出也,○瘖,音音。

(岐伯對曰,胞之絡脉絕也)。

胎懷九月,兒體巳長,故能阻紹胞中之絡脉。

(帝伯曰,何以言之,岐伯曰,胞絡者,繫於腎,少陰之脉貫腎,繫舌本, 故不能言)。 胞中之絡,衝任之絡心,胞絡者,繫於腎而上會於咽喉,故胞中之絡絕則不能言。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無治也,當十月復)。

十月子生而胞絡復通,則能言矣,故不必治。

(刺法曰無損不足,益有餘,以成其疹然後調之)。

疹,疾也,不當治而治之,非損不足,則益有餘,本無所病反以成疾, 故當察其形證,然後因而調之。

(所謂無損不足者身羸瘦無用鑱石也)。

妊娠九月,則身重疲勞,養胎力困正虛羸不足之時,必不可用鍼以復傷其氣,○鑱, 音鑱。

(無益其有餘者,腹中有形而泄之,泄之則精出,而病獨擅中,故曰疹成也)。

胎元在胞而刺之,則精氣必泄,精泄則胎氣傷,而病獨專於中是益其有餘, 故疹成也,○愚按胎孕之道,中古有巫方氏,所撰顱顋經云,一月為胎胞, 精血凝也,二月為胎形,始成胚也,三月陽神為三魂,四月陰靈為七魄, 五月五行分五藏也,六月六律定六府也,七月晴開竅,通光明也, 八月元神具降真靈也,九月宮至羅布以定生人也,十月受氣足,萬象成也, 又五藏論,有稱耆婆者,論云一月如珠露,二月如桃花,三月男女分,四月形象具, 五月筋骨成,六月毛髮生,七月遊其魂,兒能動左手,八月遊其魄,兒能動右手, 九月三轉身,十月受氣足,又孫真人曰,凡身在胎,一月胚,二月胎,三月有血脉, 四月形體成,五月能動,六月諸骨具,七月毛髮生,八月藏府具,九月穀入胃, 十月百神備則生矣,生後六十曰曈子成,能咳笑應和人百五十曰任脉成,能自反覆, 百八十曰髖骨成能獨坐,二百一十曰掌骨成,能扶伏,三百曰髕骨成,能行也, 若不能依期者,必有不平之處,又巢元方病源論曰,妊娠一月名胎胚, 足厥陰脉養之,二月名始膏,足少陽脉養之,三月名始胎,手心主脉養之, 當此之時,血不流行形象始化,未有定儀感而變,欲子端正莊嚴, 常口談正言身行正事,欲子美好,宜佩白玉,欲子賢能,宜看詩書, 是謂外象而內感者也,四月始成其血脉,手少陽脉之,五月始成其氣, 足太陰脉養之,六月始成其筋,足陽明脉養之,七月始成其骨手太陰脉養之, 八月始成膚革,手陽明脉養之,九月始成手髮,足少陰脉養之, 十月五藏六府關節人神皆備,此其大略也,臨川陳氏釋之曰,嘗試推巢氏所論, 妊娠脉養之理若足厥陰者肝脉也,足少陽者膽脉也,此一藏一府之經也,餘皆如此, 凡四時之令,必始春木,故十二經之養始於肝膽,所以養胎在一月二月, 手心主包絡也,手少陽三焦也,屬火而王夏,所以養胎在三月四月足太陰脾也, 足陽明胃也,屬土而王長夏,所以養胎在五月六月手太陰肺也,手陽明大腸也, 屬金而王秋,所以養胎在七月八月,足少陰腎也屬水而王冬,所以養胎在九月, 至十月,身於母腹之中受足諸藏之氣,然後待時而生, 此二家之說皆為有理然十二經中,惟手少陰心脉,手太陽小腸脉及足太陽膀胱脉, 皆不言養胎者蓋九月之養在腎則膀胱亦在其中矣,惟心與小腸為表裏, 心為五藏六府之主,雖其尊而無為,然藏氣所及,則神無不至, 小腸切近胞胎丙火所化,則氣無不至,所以皆不主月,而實無月不在也,胎孕之道, 無出此矣,第胎有男女則成有遲速,體有陰陽,則懷分向背故男動在三月, 陽性蚤也,女動在五月,陰性遲也,女胎肖母而懷,故母之腹軟,男胎面母而懷, 故母之腹鞭,此又男女胎女胎之有不同者也,至若既生之後,兒之壽夭其因有二, 蓋一則由於稟賦,一則由於撫養,夫稟賦為胎元之本,精氣之受於父母者是也, 撫養為壽夭之本,居處寒溫,飲食得夫者是也,凡少年之子,多有羸弱者, 慾勤而精薄也,老年之子,反多強壯者慾少而精全也, 多飲者子多不育蓋以酒亂精則精半非真,而濕熱勝也,多慾者子多不育, 以孕後不節,則盜泄母陰,奪養胎之氣也,此外如饑飽勞逸,五情六氣, 無不各有所關,是皆所謂稟賦也,至於撫養之法,則俗傳有云,若要小兒安, 須帶三分饑與寒,此言殊為未當,夫欲其帶饑者,恐飲食之過耳, 過則傷脾而積聚生,誠不善也,故但當防其放肆無度,疊進而驟, 脾及化則未有不病者,使飲食勻調節其生冷,何病之有若云帶饑,則不可也, 然此不過欲防於未然,謂與其過飽,寧使略饑,其猶庶幾者也,至若寒之一字, 則大有關係矣觀經云聖人避風如避箭,則風寒之為害也不小,彼嬰兒以未成之血氣, 嫩薄之肌膚,較之大人,相去百倍,豈可令其帶寒耶,予見新產之見, 多生驚風抽搐等病,蓋其素處腹中,褁護最密,及胞胎初脫,極易感邪,而收生者, 遲慢不慎,則風寒襲之,多致不救者此也,及其稍長每多發熱,輕則為鼻塞欬嗽, 重則為小兒傷寒,或幼科不識,一概呼為變蒸,誤藥致斃者此也,或寒氣傷藏, 則為吐為瀉,或因寒生熱,則為驚為疳,種種變生,多由外感,雖稟體強盛, 不畏風寒者,亦所常有,但強者三之一,弱者三之二,傷熱十者十之三, 傷寒者十之七,矧膏梁貧賤,氣質本自不同,醫家不能察本,但知見熱攻熱, 嬰兒不能言,病家不能辨,徒付之命,誠可嘆也,又有謂小兒為純陽之體, 故多宜清涼之治者,此說尤為悞人,按上古天真論曰,女子二七,男子二八, 而後天癸至,夫天癸者,陰氣也,小兒之陰氣未至,故曰純陽,原非陽氣有餘之謂, 特稚陽耳,稚陽之陽,其陽幾何,使陽本非實,而誤認為火,則必用寒涼, 妄攻其熱,陰既不足,又伐其陽,多致陰陽倛敗,脾腎俱傷,又將何所藉賴, 而望其生乎,又王節齊曰,小兒無補腎法,謂男至十六而腎始充滿,既滿之後, 妄用虧損則可用藥補之若受名之時,稟之不足,則無可補,稟之原足, 又何待於補也,嗚呼,此何說耶,夫小兒之陰氣未成,即腎虛也,或父母多慾, 而所稟水虧,亦腎虛也,陰既不足而不知補之,陰絕則孤陽亦滅矣,何謂無可補耶, 此義惟薛立齋獨得之,予因得子之遲,且屢獲治子之效,因憐人之誤,故筆諸此, 以為艱於嗣者之一助云。

(血枯)。

素問腹中論○六十三。

(帝曰,有病胷脇支滿者,妨於食,病至則先聞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 四支清目眩,時時前後血,病名為何,何以得之)。 支滿者,滿如支膈也,肺主氣,其臭腥,肝主血,其臭臊肺氣不能平肝, 則肝肺俱逆於上,濁氣不降,清氣不升,故聞腥臊而吐清液也,口中唾血, 血不歸經也,四支清冷,氣不能周也,頭目眩運,失血多而氣隨血去也,血氣既亂, 故於前陰後陰,血不時見,而月信反無期矣,○臊音騷。

(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時,有所大脫血,若醉入房,中氣竭,肝傷, 故月事衰少不來也)。 血枯者,月水斷絕也,致此之由其源有二,一則以少時有所大脫血,如胎產既多, 及崩淋吐衂之類皆是也,一則以醉後行房,血盛而熱,因而縱肆,則陰精盡泄, 精去則氣去,故中氣竭也,夫腎主閉藏,肝主疏泄,不惟傷腎,而且傷肝, 及至其久則三陰俱虧,所以有先見諸證如上文所云,而終必至於血枯, 則月事衰少不來也,此雖以女子為言, 若未夫有犯前證亦不免為精枯之病則勞損之屬皆是也。

(帝曰,治之奈何,復以何術, 岐伯曰以四烏鰂骨一藘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為後飯, 飲以鮑魚汁利腸中及傷肝也。)。 復者復其血氣之原也,後飯者先藥後飯也,烏鰂即烏賊也, 骨名海螵蛸其氣味鹹溫下行,故主女子赤白涌下,殳血閉血枯其性濇, 故亦能令人有子,藘茹亦名茹藘,即茜草也,氣味甘寒,無毒能止血治崩, 又能益精氣活血通經脉,按甲乙經及太素,新校正,俱作茹者非,蓋茹有毒, 豈血枯者所宜,皆未之詳察耳,雀,即麻雀也,雀卵氣味甘溫,能補益精血, 主男子陰痿于起故可使多精有子,及女子帶下,便溺不利,鮑魚,即令之淡乾魚也, 諸魚皆可為之,惟石首鯽魚者為勝,其氣味辛溫無毒,魚本水中之物, 故其性能入水藏,通血脉,益陰氣,煮汁服之,能同諸藥,通女子血閉也, 以上四藥,皆通血脉,血主於肝,故凡病傷肝者,亦皆可用之,○愚按血枯一證, 與血膈相似,皆經閉不通之候,然而枯之與隔,則相反有如冰炭,夫枯者, 枯竭之謂血虛之極也,隔者,阻隔之謂,血本不虛,而或氣或寒或積有所逆也, 隔者病發暫,其證則或痛或實通之則血行而愈可攻者也,枯者其來朼漸, 衝任內竭其證無形,必不可通者也,常見飲人之治此者聽其言,則明曰血枯經閉也, 察其治則每用四物加桃仁紅花甚至硝朴稜莪之類,無所不至,夫血既枯矣, 只當補養陰氣,使其血充,則弗招自至,奚俟通也,若勉強逼之,則枯者愈枯矣, 不危何待若夫人者,非惟不知病情即字義曰枯,猶然未解,其與目不識丁者何異, 岐其無害不可得安望其有濟於人哉,○蘆,音賊藘,俱音閭。

(陽厥怒狂)。

素問病能論○六十四。

(帝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

怒狂者,多怒而狂也,即駕詈不避親疎之謂。

(岐伯曰,生於陽也,帝曰,陽何以使人狂,岐伯曰,陽氣者因暴折而難決, 故善怒也,病名曰陽厥)。 陽氣宜於暢達若暴有折剉,則志無所伸,或事有難決,則陽氣被抑,逆而上行, 故為怒狂,病名陽厥。

(帝曰,何以知之,岐伯曰,陽明者常動,巨陽少陽動,不動而動大疾, 此其候也)。 陽明常動者,謂如下關,地倉,大迎,人迎氣衝衝陽之類,皆有脉常動者也, 巨陽少陽不動者,謂巨陽惟委中,崑崙,少陽惟聽聽會,懸鐘其脉雖微動, 而動不甚也,於其不甚動者而動且大疾,則其常動者更甚矣,此即陽厥怒狂之候。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奪其食即巳,夫食入於陰,長氣於陽, 故奪其食即巳)。 五味入口而化於脾,食入於陰也,藏於胃以養五藏氣,長氣於陽也,食少則氣衰, 故節奪其食不使胃火復助陽邪,則陽厥怒狂者可巳。

(使之服以生鐵洛為飲,夫生鐵洛者下氣疾也)。

生鐵洛即爐治間鎚落之鐵屑用水研浸,可以為飲,其屬金,其氣寒而重, 最能墜熱開結,平木火之邪,故可以下氣疾,除狂怒也,凡藥中用鐵精,鐵華粉, 鍼砂,鐵鏽水之類,皆同此意,○癲狂詳義見鍼刺類三十七當與此互閱。

(癲疾)。

六十五。

(帝曰,癲疾何如)。

素問通虛實論。

(岐伯曰,脉摶大滑,久自巳,脉小堅急,死不治)。

摶大而滑為陽脉,陽盛氣亦盛,故久將自巳,若小堅而急,則肝之真藏脉也, 全失中和而無胃氣故死不治。

(帝曰,癲疾之脉,虛實何如,岐伯曰,迣則可治,實則死)。

虛則柔緩邪氣微也,故生,實則弦急,邪氣盛也,故死。

(○帝曰人生而有病巔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

素問奇病論○凡百病之生,必由外怠內傷人有初生者,未犯邪氣,即有巔疾, 故欲以明之。

(岐伯曰,病名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時,其母有所大驚,氣上而不下, 精氣并居,故令子發為巔疾也)。 驚則氣亂而逆,故氣上不下,氣亂則精亦從之,故精氣并及於胎,令子為巔癇疾也, ○愚按巔疾者,即癲癇也,本經巔,癲通用,於此節之義可見,諸家釋為頂巔者非, 益兒之初生,即有病癲癇者,今人呼為胎裏疾者即此,未聞有胎病頂巔者也, 凡諸篇有書巔字者當因此以辨其義。

(諸卒痛)。

素問舉痛論○六十六附諸痛治法。

(黃帝問曰,余聞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善言古者,必有合於今,善言人者, 必有厭於巳,如此則道不惑而要數極所謂明明也)。 天與人一理,其陰陽氣數,無相合,故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古者今之鑑,欲察將來, 須觀既往,故善言古者,必有合於今,彼之有善,可以為法, 彼之有不善可以為戒故善言人者,必有厭於巳,厭足也美也明此三丈, 尚何所不明哉。

(今余問於夫子,令言而可知視而可見,捫而可得,令驗於巳, 如發蒙解惑可得而聞乎)。 發蒙者,如去其蒙蔽也,○捫,音門。

(岐伯再拜,稽首對曰,何道之問也,帝曰願聞人之五藏卒痛何氣使然)。

卒,猝同。

(岐伯對曰經脉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於脉外則血少, 客於脉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 泣,音澀,下同。

(帝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 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無益者或喘動應手者,或心與背相引而痛者, 或脇肋與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陰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積者, 或卒然痛死不知人,少間復生者,或痛而嘔者或腹痛而後泄者或痛而閉不通者, 凡此諸痛,各腹痛,各不同形別之奈何)。 右卒痛證,凡十四種其候各異也。

(岐伯曰,寒氣客於脉外則脉寒,脉寒則縮踡,縮踡則脉絀急絀急則外引小絡, 故卒然而痛,得炅則痛立止)。 綣,不伸也,絀屈曲也,炅,熱也,寒氣客於脉外者,邪不甚深衛氣不得流通, 則外引小絡而卒然為痛,故但得炅煖之氣,其痛則立止也○踡,音拳,絀,音屈, 炅,居永切。

(因重中於寒,則痛久矣)。

重中於寒,則不易解散也。

(寒氣客於經脉之中,與炅氣目薄則脉滿,滿則痛而不可按也)。

陽氣行於脉中而寒襲之,則寒熱相薄留而不行則邪實於經,故脉滿而痛,不可按也。

(寒氣稽留炅氣從上則脉充大而血氣亂,故痛甚不可按也)。

炅氣從上陽主升也,寒邪遏之,則脉充於內而血氣亂,故其痛必甚。

(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痛按之則血氣散故按之痛止)。

膜,筋膜也,原肓之原也,義詳下章,腸胃之間,膜原之下,皆有空虛之處, 血不散而小絡滿則急引而痛,按之則寒氣可散,小絡可緩,故其痛止, 非若經脉之無罅隙者,按之則愈實而愈痛也,百病始生篇曰,其著於腸胃之募原也, 飽食則安饑則痛義與此通。

(寒氣客於俠脊之脉,則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無益也)。

俠脊者,足太陽經也,其最深者,則伏衝伏膂之脉,故按之不能及其處。

(寒氣客於衝脉,衝脉起於關元,隨腹直上,寒氣客則脉不通,脉不通則氣因之, 故喘動應手矣)。 關元,任脉穴,在臍下三寸,衝脉起於胞中,即關元也,其脉並足少陰腎經, 夾臍上行會於咽喉,而腎脉上連於肺,若寒氣客之則脉不通,脉不通則氣亦逆, 故喘動應手也。

(寒氣客於背俞之脉則脉泣,脉泣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於心,故相引而痛, 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 背俞五藏俞也,皆足太陽經穴,太陽之脉循膂當心入散,上出於項,故寒氣客之, 則脉澀血虛,為背與心相引而痛,因其俞注於心也,按之則熱至而痛止者, 正以血虛故耳。

(寒氣客於厥陰之脉,厥陰之脉者,絡陰器繫於肝寒氣客於脉中,則血泣脉急, 故脇肋與少腹相引痛矣)。 肝經之脉,循陰股入髦中抵少腹,布脇肋也。

(厥氣客於陰股,寒氣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陰股)。

厥氣,寒逆之氣也,少腹陰股之間,乃足三陰衝脉之所由行也,寒氣犯之, 皆相引而痛。

(寒氣客於小腸膜原之間,絡血之中,血泣不得注於大經,血氣稽留不得行, 故宿昔而成積矣)。 小腸為受盛之府,化物所出若寒氣客其膜原絡血之間,則血濇不行, 故不得注於大經,稽留漸久因成積也。

(寒氣客於五藏,厥逆上泄陰氣竭,陽氣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 氣復反則生矣)。 寒傷藏氣,則氣不得降而厥逆上泄,乃致真陰暴竭陽氣未能遽入故卒然痛死, 必待藏氣復反則生矣。

(寒氣客於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

腸胃,言六府也,水穀之在六府,必自上而下乃其順也,若寒氣客之則逆而上, 出故為痛為嘔。

(寒氣客於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後泄腹痛矣)。

小腸為丙火之府,而寒邪勝之,則陽氣不化,水穀不得停留,故為後泄腹痛。

(熱氣留於小腸,腸中痛,癉熱焦渴,則堅乾不得出,故痛而閉不通矣)。

熱留小腸,是陽藏陽病也,故為癉熱焦渴,堅乾痛閉之疾,○愚按後世治痛之法, 有曰痛無補法者,有曰通則不痛,痛則不通者, 有曰痛隨利減者人相傳誦皆以此為不易之法,凡是痛證無不執而用之, 不知痛而閉者,固可通之,如本無不執而用之不知痛而閉者,固可通之, 如本節云熱結小腸,閉而不通之類是也,痛而泄者不可通也,如上節云寒客小腸, 後泄腹痛之類是也,觀王荊公解痛利二字曰,治法云, 諸痛為車痛隨利減世俗以利為下也,假令痛在表者,實也,痛在裏者,實也, 痛在血氣者亦實也,故在表者,汗之則愈,在裏者,下之則愈,在血氣者, 散之行之則愈,豈可以利為下乎,宜作通字訓則可,此說甚善,巳得治實之法矣, 然痛證亦有有虛實,治法亦有補寫其辨之之法,不可不詳凡痛而脹閉者多實, 不脹不閉者多虛,痛而拒按者為實,可按者為虛,喜寒者多實,愛熱者多虛, 飽而甚者多實,饑而甚者多虛,脉實氣粗者多實,脉虛氣少者多虛, 新病壯年者多實,愈攻愈劇者多虛,痛在經者脉多弦大,痛在藏者脉多沉微, 必兼脉證而察之,則虛實自有明辨實者可利,虛者亦可利乎,不當利而利之, 則為害不淺,故凡治表虛而痛者陽不足也,非溫經不可裏虛而痛者,陰不足也, 非養營不可,上虛而痛者心脾受傷也,非補中不可,下虛而痛者,脫泄亡陰也, 非速救脾腎,溫補命門不可,夫以溫補而治痛者,古人非不多也, 惟近代薛立齊汪石山輩尤得之,奈何明似丹溪,而亦曰諸痛不可補氣,局人意見, 豈良法哉。

(帝曰所謂言而可知者也,視而可見奈何)。

欲察色以知病也。

(岐伯曰,五藏六府固盡有部)。

義詳脉色類三十二。

(視其五色,黃赤為熱,白為寒,青黑為痛,此所謂視而可見者也)。

黃赤色者,火動於經故為熱白色者陽氣衰微,血不上榮故為寒,青黑色者, 血凝氣滯故為痛。

(帝曰捫而可得奈何)。

以手按摸也。

(岐伯曰視其主病之脉,堅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捫而得也,帝曰善)。

主病之脉,病所在也脉堅者,邪之聚也,血留者,絡必盛而起也陷下者, 血氣不足多陰候也,凡是者皆可摸而得之。

(痺證)。

素問痺論全○六十七。

(黃帝問曰痺之安生,岐伯對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痺也)。

痺者,閉也,觀陰陽別論曰,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痺,至真要大論曰,食痺而吐, 是皆閉塞之義可知也,故風寒濕三氣雜至則壅閉經絡,血氣不行而病為痺, 即痛風不仁之屬○痺,音秘。

(其風氣勝者為行痺)。

風者善行數變故為行痺,凡走注歷節疼痛之類皆是也。

(寒氣勝者為痛痺)。

陰寒之氣,客於肌肉筋骨之間,則凝結不散,陽氣不行故痛不可當,即痛風也。

(濕氣勝者為痛痺)。

著痺者肢體重著不移,或為疼痛,或為頑木不仁,濕從土化,病多發於肌肉。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者為骨痺,以春遇此者為筋痺, 以夏遇此者為脉痺,以至陰遇此者,為肌痺,以秋遇此者為皮痺)。 遇此者指上文之三氣也,冬主骨,春主筋,夏主脉,土王之時主肌肉, 秋主皮故邪氣之至,各有所應。

(帝曰內舍五藏六府何氣使然,岐伯曰,五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 內舍於其合也)。 皮肉筋骨脉皆有五藏之合,病在外而久不去,則各因其合而內連於藏矣。

(故骨痺不巳,復感於邪,內舍於腎,筋痺不巳,復感於邪,內舍於肝, 肝痺不巳復感於邪,內舍於心,肌痺不巳,復感於邪,內舍於脾,皮痺不巳, 復感於邪,內舍於肺,所謂痺者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 舍者,邪入而居之也,時,謂氣王之時,五藏各有所應也,病久不去,而復感於邪, 氣必更深,故內舍其合而入於藏。

(凡痺之客五藏者,肺痺者,煩滿喘而嘔)。

肺在上焦其脉循胃口,故為煩滿喘而嘔,又五藏五藏之痺,見脉色類三十四。

(心痺者,脉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乾善噫,厥氣上則恐)。

心合脉而痺氣居之,故脉不通,心脉起於心中,其支者上挾咽,其直者卻上肺, 故病此諸證厥氣,陰氣也,心火衰則邪乘之,故神怯而恐,○嗌,音益,噫, 伊隘二音。

(肝痺者,夜臥則驚,多飲,數小便,上為引如懷)。

肝藏魂,肝氣痺則魂不安,故半夜臥驚駭,肝脉下者過陰器抵少腹, 上者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故為病如此。

(腎痺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

腎者胃之關,腎氣痺則陰邪乘胃,故腹善脹,尻以代踵者,足攣不能伸也, 脊以代頭者,身僂不能直也,以腎脉入跟中,上腨內,出膕內廉貫脊屬腎故為是病, ○尻,開高切。

(脾痺者,四支解墯,發欬嘔汁,上為大塞)。

脾主四支,故令懈墯,其脉屬脾絡胃,上鬲挾咽,令其氣痺不行,故發欬嘔汁, 甚則上焦不隔,為大塞不通也。

(腸痺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時發飧泄)。

腸痺者,兼大小腸而言,腸間病痺,則下焦之氣不化,故雖數飲而水不得出, 水不出則本未俱病,故與中氣喘爭,蓋其清濁不分,故時發飧泄,○飧,音孫。

(胞痺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上為清涕)。

胞,膀胱之脬也,義詳氣味類三,膀胱氣閉,故按之則內痛,水閉不行則畜而為熱, 故若沃以湯,且澀於小便也,膀胱之脉從巔入絡,腦,故上為清涕,○胞,脬, 俱音拋,沃,音屋。

(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

陰氣丈,藏氣也五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志意者也,人能安靜,則邪不能干, 故精神完固而內藏若躁擾妄動,則精氣耗散,神志消忘,故外邪得以乘之, 五藏之痺,因而生矣。

(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六府者,所以受水穀而化物者也,若過用不節,致傷腸胃,則六府之痺,因而生矣。

(淫氣喘息痺聚在肺淫氣憂思,痺聚在心,淫氣遺溺,痺聚在腎,淫氣乏竭, 痺聚在肝淫氣肌絕,痺聚在脾)。 淫氣,邪亂之氣也,五藏之痺,上文雖巳詳言然猶有其辨者如此, 又可因之以知其聚在何藏也。

(諸痺不巳,亦益內也)。

在表者不去,必曰內而益深矣。

(其風氣勝者,其人易巳也)。

風為陽邪,可以散之,故易巳然則寒濕二痺,愈之較難,以陰邪留滯,不易行也。

(帝曰,痺其時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巳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其入藏者死, 其遛連筋骨間者疼久,其留皮膚間者易巳)。 入藏者死傷真陰也,留連筋骨者疼久,邪之深也,留皮膚者易巳,邪之淺也。

(帝曰,其客於六府者何也,岐伯曰,此亦其食飲居處,為其病本也)。

水穀之寒熱感,則害及六府,居處之邪氣感,則傷在六陽故食飲君處, 為六府致病之本。

(六府亦各有俞,風寒濕氣,中其俞,而食飲應之,循俞而入,各舍其府也)。

俞言周身之穴,凡邪可入,皆謂之俞,非榮俞背俞之謂,食傷於內,邪中於外, 表裏相應,故得乘虛而入舍於府。

(帝曰,以鍼治之奈何,岐伯曰,五藏有俞六府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發, 各隨其過,則病瘳也)。 五藏有俞,六府有合,乃兼藏府而互言也,各有所發,即所出為井也,各隨其過, 即所過為原也,五藏五俞,六府六俞,皆可隨病所在而刺之也, 五俞六俞義詳經絡類十四十六。

(帝曰,榮衛之氣,亦令人痺乎,岐伯曰,榮者,水穀之精氣也,和調於五藏, 灑陳於六府,及能入於脉也,故循脉上下,貫五藏,絡六府也)。 榮氣者陰氣也,由水穀精微之所化,故為水穀之精氣, 衛氣篇曰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正理論曰,穀入於胃脉道乃行,水入於經, 其血乃成,夫穀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 濁者為衛營在脉中,衛在脉外,故於藏府脉絡,則無所不至。

(衛者,水穀之悍氣也,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入於脉也,故循皮膚之中, 分肉之間熏於肓膜,散於胷腹)。 衛氣者,陽氣也,陽氣之至,浮盛而疾,故曰悍氣,慓急也,皮膚之中,分肉之間, 脉之外也,肓者,凡臏腹肉理之間,上下空隙之處,皆謂之肓,如刺禁論曰, 鬲肓之上,中有父母,左傳曰膏之上,肓之下者,是皆言鬲上也, 又腹中論曰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肓之原在齊下,九鍼十二原篇曰,肓之原, 出於脖胦,脹論曰,陷於肉肓而中氣穴,則肓之為義,不獨以月鬲為言,又可知也, 膜,筋膜也義詳後七十一,衛氣不入於脉,無所不至,故其行如此,如衛氣篇曰, 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邪客篇曰,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慓疾, 而先行於四未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本藏篇曰,衛氣者,所以溫分肉, 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皆與此節互有發明○,悍,音旱,慓,音飄,肓, 音荒,膜,音莫,又莫胡切。

(逆其氣刖病,從其氣則愈,不與風寒濕氣合,故不為痺)。

營衛之氣,但不可逆,故逆之則病,從之則愈, 然非若皮肉筋骨血脉藏府之有形者也,無跡可著,故不與三氣為合, 蓋無形亦無痺也。

(帝曰善,痺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熱,或燥或濕其故何也)。

不仁者,不知痛癢肌膚頑木之謂。

(岐伯曰,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

寒多則血脉凝滯,故必為痛,如絡始篇曰,病痛者陰也。

(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榮衛之行濇經絡時疎,故不通)。

通,當作痛,甲乙經亦然,疎,虛也,榮衛之行濇而經絡時疎, 則血氣衰少血氣衰少則滯逆亦少,故為不痛,逆調論曰, 榮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

(皮膚不營,故為不仁)。

不營者,血氣不至也。

(其寒者,陽氣少,陰氣多,與病相益故寒也)。

凡病寒者,不必盡由於外寒,但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寒從中生, 與病相益故為寒證。

(其熱者,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遭陰,故為痺熱)。

遭,逢也,陽盛遭陰,則陰氣不能勝之,故為痺熱。

(其多汗而濡者,其逢濕甚也,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兩氣者,寒濕兩氣也,脉要精微論曰,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其義即此。

(帝曰,夫痺之為病,不痛何也,岐伯曰,痺在於骨則重,在於脉則血凝而不流, 在於筋則屈不伸,在於肉則不仁,在於皮則寒故具此五者,則不痛也)。 具此五者,則筋骨皮肉血脉之間,氣無不痺故不得為痛也。

(凡痺之類,逢寒則蟲,逢熱則縱,帝曰善)。

蟲,甲乙經作急於義為得,蓋逢寒則筋攣,故急,逢熱則筋弛,故縱也。

(周痺眾痺之刺)。

靈樞吉痺篇全○六十八。

(黃帝問於岐伯曰,周痺之在身也,上下移徙隨脉,其上下左右相應,間不容空, 願聞此痛,在血脉之中邪,將在分肉之間乎,何以致是,其痛之移也,間不及下鍼, 其慉痛之時,不及定治,而痛巳止矣,何道使然,願聞其故)。 邪,耶同,肉有分理,故曰分肉,慉痛,動而痛也,間不及下鍼, 即不及定治之謂言移易之速也,○慉,音觸。

(岐伯荅曰,此眾痺也,非周痺也,黃帝曰願聞眾痺,岐伯對曰此各在其處, 更發更止,更居更起,以右應,左以左應右,非能周也,更發更休也)。 各在其處謂隨聚而發也,不能周偏上下,但或左或右,更發更休, 患無定所故曰眾痺。

(黃帝曰善,刺之奈何,岐伯對曰,刺此者,痛雖巳止必刺其處,勿令復起)。

必刺其處,謂刺其原痛之處也,治從其本,故可勿令復起。

(○帝曰善,願聞周痺何如,岐伯對曰,周痺者在於血脉之中,隨脉以上, 隨脉以下,不能左右,各當其所)。 能上能下,但隨血遍而周作偏於身,故曰周痺,非若眾痺之左右移易也。

黃帝曰,刺之奈何,岐伯對曰,痛從上下者,先刺其下以過之,後刺其上以脫之, 痛從下上者,先刺其上以過之後刺其下以脫之)。 過者,去之之謂,脫者拔絕之謂,先刺以過之,去其標也,後刺以脫,拔其本也。

(黃帝曰善,此痛安生,何因而有名,岐伯對曰,風寒濕氣客於外,分肉之間, 迫切而為沬,沬得寒則聚,分裂則痛)。 邪氣客於肌表,沬得寒則聚而不散,故排裂肉理為痛。

(痛則神歸之,神歸之則熱,熱則痛解,痛解則厥厥則他痺發,發則如是)。

痛則心注其處,故神歸之,神歸即氣歸也,氣歸則熱,熱則寒散而痛暫解, 然其逆氣仍在,故痛雖解而厥未除則別有所聚,故或自上而下,或自下面上, 他痺發矣,是名周痺,發仍如此。

(此內不在藏而外未發於皮,獨居分肉之間,真氣不能周,故命曰周痺)。

真氣不能周,即氣閉不行也,故曰痺者閉也○此節上舊有帝曰善, 余巳得其意矣九字,乃下文之誤複於此者,今刪去之。

(故刺痺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經,視其虛實,及大絡之血,結而不通, 及虛而脉陷空者而調之熨而通之,其瘛堅轉,引而行之)。 下之六經足六經也,大絡之血結者宜寫之,虛而脉陷空者宜補之,寒凝而氣不周者, 宜熨而通之,其瘛堅轉者,瘛急轉筋之謂當鍼引其氣而行之也,○瘛,音熾。

(黃帝曰善,余巳得其意矣,亦得其事也,九者經巽之理十二經脉,陰陽之病也)。

意者,病之情也事者,治之法也,九者,鍼也巽者,具也,言其意其法,在乎九鍼, 而經具其理凡十二經脉陰陽之病無不盡於是也。

(十二經筋痺刺)。

靈樞經筋篇○此章與經絡類第四章,同出一篇,義有相通,所當互閱,○六十九。

(足太陽之筋病,小指支跟腫痛,膕攣)。

其筋起於足小指,結於踵上,循跟結於膕也,○膕音國。

(脊反折,項筋急,肩不舉,腋支缺盆中紐痛不可左右搖)。

其別者結於腎上挾脊上項,其支者結於肩髃,入腋下,上出缺盆,故為此病, ○紐尼九切。

(治在燔鍼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

燔鍼,燒鍼也,劫刺因火氣而劫散寒邪也燔鍼焠鍼義,詳本類前二十,以知為數, 知其氣至為度也,以痛為輸,即其痛處是穴心,下準此,○燔,音凡。

(名曰仲春痺)。

仲春痺者,足太陽之經,應二月之氣也,此與陰陽繫曰月篇義同, 但彼以左足右足分十二經以主十二月,此以手六經足六經分主十二月, 蓋以辨陰陽盛衰之義也,詳經絡類三十四,又手足陰陽應十二月圖, 在圖翼四卷餘準此。

(○足少陽之筋病,小指次指支轉筋,引膝外轉筋,膝不可屈伸,膕筋急)。

足少陽之筋,圯於小指次指,上循脛外廉,結於膝外廉也。

(前引髀後引尻,即上乘,季脅痛)。

其筋之支者上走髀,前者結於伏兔後者結於尻,其直者上乘脉,及季脉也。

(上引缺盆膺乳頸維筋急)。

其直者繫於膺乳,結於缺盆,上循耳後也,維者牽繫之謂。

從左之右,右目不開,上過右角,並蹻脉而行,左絡於右。

從左之右則右目不開,是右病由左也,然則左目不開者,病由於右可知矣,角, 額角也,並蹻脉而行者,陰蹻陽蹻,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者亦然, 蓋筋之維絡相交如此也。

(治在燔鍼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

義如前。

(名曰孟春痺也)。

足少陽以生陽之經,故應正月之氣也,詳義如前。

(○足陽明之筋病,足中指支脛轉筋,脉跳堅)。

本經之筋,起於中指,結於跗上,邪外上行,加於輔骨,上結於膝外廉, 其直者上循骭,結於膝也,跳者跳動,堅者堅強也。

(伏兔轉筋髀前腫,疝,腹筋急)。

真宜者上循伏兔,結於髀,聚於陰器,上腹而布也○,同。

(引缺盆及頰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熱則筋縱目不開,頰筋有寒則急, 引頰移口有熱則筋弛縱緩不勝收故僻)。 僻,歪斜也,其筋自缺盆,上頸頰挾口,上合於太陽,太陽為目上綱, 陽明為目下綱,故凡目之不合不開,口之急縱歪僻者,皆足陽明之筋病, 寒則急而熱則緩也。

(治之以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塗其緩者,以桑鉤鉤之, 即以生桑炭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以膏熨急頰,且飲美酒,噉美灸肉, 不飲酒者自強也,為之三拊而巳)。 馬膏,馬脂也,其性味甘平柔潤,能養筋治痺,故可以膏其急者,白酒辣桂, 性味辛溫,能通經絡,行血脉故可以塗其緩者,桑之性平,能利關節, 除風寒濕痺諸痛,故以桑鉤鉤之者,鉤正其口也,復以生桑火炭,置之地坎之中, 高下以坐等者欲等者欲其深淺適中,便於坐而得其煖也,然後以前膏熨其急頰, 且飲之美酒,噉之美肉,皆助血舒筋之法也,雖不善飲,亦自強之,三拊而巳, 言再三拊摩其患處,則病自巳矣,○噉,音淡,拊,音府。

(治在燔鍼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名曰季春痺也)。

足陽明正盛之經應三月之氣也,餘義如前。

(○足太陰之筋病,足大指支內踝痛轉筋痛)。

足太陰之筋起大指之端,上結於內踝也。

(膝內輔骨痛陰股引髀而痛,陰器紐痛下引臍,兩脇痛,引膺中脊內痛)。

其直者,絡於膝內輔骨,上陰股,結於脾,聚於陰器,上臍腹胷脇, 其內者著於脊也。

(治在燔鍼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命曰孟秋痺也)。

孟秋,當作仲秋,此與下文足少陰條繆誤,當迭更之,蓋足太陰之經, 應八月之氣也。

(○足少陰之筋病,足下轉筋,及所過而結者,皆痛及轉筋)。

足少陰之筋,起於小指之下,故病足下轉筋所過而結者, 以其並足太陰之筋斜走內踝之下,結於踵,又與太陽之筋合,而上結於內輔之下, 又並太陰之筋而上循陰股,結於陰器,皆能為痛,及轉筋也。

(病在此者,主癇瘛及痙)。

癇,癲癇,也瘛,牽急也,痙,堅強反張,尤甚於瘛者也,足少陰為天一之經, 真陰受傷,故為此病,○瘛,音熾,痙音敬。

(在外者不能俛,在內者不能仰,故陽病者腰反折不能俛陰病者不能仰)。

在外者,與太陽之筋合,故不能俛,在內者循脊內,挾膂上至項,故不能仰, 陽病者,即在外丈也,陰病者,即在內者也,○俛,府同。

(治在燔鍼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

義如前此,治外者也。

(在內者熨引飲藥,此筋折紐,紐發數甚者,死不治)。

熨引所以舒筋,飲藥所以養血,折紐者,即轉筋之甚發曰數病曰甚者,陰虧之極也, 故當死不治。

(名曰仲秋痺也)。

仲秋誤也,當作孟秋,蓋足少陰為生陰之經,應七月之氣也義詳前大陰太陽條下。

(○足厥陰之筋病,足大指支內踝之前痛,內輔痛,陰股痛,轉筋)。

足厥陰之筋,起於大指之上,結於內踝之前又內廉,上臂陰結腋下,下散前後挾脇, 其支者入腋散胷中,結於賁,故當所過,者,為病如此。

(治在燔鍼劫刺,以知為收,以痛為輸,名曰孟冬痺也)。

天厥陰以兩陰交盡之經,故應十月之氣。

(○手少陰之筋病,急心承伏梁,下為肘綱,其病當所過者,支轉筋筋痛)。

承,承於下也,伏梁,堅伏之積也,綱如羅綱之牽急也,手少陰之筋起於小指內側, 結於銳骨,上結肘內廉,上入腋,挾乳裏,結於脉中,下繫於臍,故在內則為內急, 為伏梁,在外則為肘綱,及當其所過之處,則為轉筋筋痛等病。

(治在墦鍼脉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

義如前。

(其成伏梁唾血膿者死不治)。

臍上臍下皆為伏梁,若伏梁巳成,而唾見血膿者,病刻藏傷, 故死不治

(名曰季冬痺也)。

手少陰之經,應十二月之氣也,○此節舊在後無用燔鍼之下,蓋誤次也, 今移正於此。

(○經筋之病,寒則反折筋急,熱則筋弛縱不收陰痿不用陽急則反折, 陰急則俛不伸)。 此以下皆結上文經筋為病而總言之也,陽急陰急,指足太陽少陰為言,皆為背病, 陽急在外,則反張而折陰急在,內則俛不能伸也。

(焠刺者刺寒急也,熱則筋縱不收,無用燔鍼)。

筋痺之病屬寒者多,故以上皆言治在燔鍼劫刺,然有因於熱者,治當遠熱, 無用燔鍼,驗在筋之急與縱耳。

(足之陽明手之太陽筋急則口目為辟眥急不能卒視,治皆如右方也)。

此中言口眼歪僻之證,必係足陽明手太陽之筋病也,○辟僻同。

(六經痺疝)。

素問四時刺逆從論○七十,附疝氣說。

(厥陰有餘病陰痺)。

厥陰者風水之氣也,風木有餘,則邪并於肝肝經之脉,結於諸陰之分,故病為陰痺, 痺義如前。

(不足病生熱痺)。

厥陰之氣不足,則陽邪勝之,故病生熱痺。

(滑則病狐疝風)。

滑為陽邪有餘,而病風者,熱則生風也,疝者,前陰少腹之病男女五藏皆有之狐之, 晝矣夜出陰獸也,疝在厥陰,其出入上下不常,與狐相類故曰狐疝風, 此非外人之風,乃以肝邪為言也,下準此。

(濇則病少腹積氣)。

濇為氣虛為血滯,故邪氣留止而病為積聚。

(○少陰有餘,病皮痺隱軫)。

少陰者君火之氣也,火盛則克金,皮者肺之合,故為皮痺,隱軫,即疹也。

(不足病肺痺)。

火不足則金無所畏,燥邪獨勝,故病為肺痺。

(滑則病肺風疝)。

滑實則君火為邪,故乘於肺,病在氣也。

(濇則病積溲血)。

濇為心血不足,故經滯而為積聚,血亂而為溲血也。

(○太陰有餘,病肉痺寒中)。

太陰者濕土之氣也,濕邪有餘故為肉痺,寒濕布脾,故為寒中。

(不足病脾痺)。

土弱則脾氣不行也。

(滑則病脾風疝)。

太陰脉滑,則土邪布餘,脾風疝者,即癲腫重墜之屬,病在濕也。

(濇則病積心腹時滿)。

脾脉入腹,上注心中,濇因脾弱,故病脾積,及心腹時滿。

(陽明有餘,病脉痺,身時熱)。

陽明者燥金之氣也,其合大腸與胃,燥氣有餘則血脉虛而陰水羽, 故病脉痺及身為時熱。

(不足病心痺)。

燥氣不足則火勝為邪,故病為心痺。

(滑則病心風疝)。

滑則燥熱生風熱則主於心也,故為心風疝。

(濇則病積時善驚)。

濇則胃虛而滯,,故病積,胃虛者風木乘之,故善驚。

(○太陽有餘,病骨痺身重)。

太陽者,寒水之氣也,其合腎,其主骨,故太陽寒邪有餘者,主為骨痺為身重。

(不足病腎痺)。

不足則腎氣弱,故病為腎痺。

(滑則病腎風疝)。

太陽滑實者風寒挾邪,故病腎風疝。

(濇則病積善時巔疾)。

太陽之脉交巔上,終腎屬膀胱,故其脉濇氣滯當為腎積,及頂巔之病。

(○少陽有餘病筋痺脇滿)。

少陽者,相火之氣也,其合肝膽,其主筋其脉行於脇肋, 故少陽之邪有餘者當病筋痺脇滿。

(不足病肝痺)。

少陽不足則肝藏氣虛故病為肝痺。

(滑則病肝風疝)。

入滑實則風熱合邪,而肝風疝,病在筋也。

(濇則病積,時筋急目痛)。

濇以血廗,故病肝積肝主筋開竅於目,故為筋急目痛,○愚按本經諸篇, 所言疝證不一,有云狐疝,以其出入不常也,有癲疝者,以其頑腫不仁也, 有衝疝者,以其自少腹上衝心而痛也,有厥疝者,以積氣在腹中, 而氣逆為疝也有瘕者以少腹冤熱而痛出白,一名曰蠱也,有六經風疝者, 如本篇之所云也,有小腸疝者,如邪氣藏府病形篇曰,小腸病者,小腹痛, 腰脊控睪而痛,時窘之後者亦疝之屬也, 是皆諸疝之義按骨空論曰任脉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蓋任脉者, 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裏,上關元總諸陰之會, 故諸疝之在小腹者無不由任脉為之原,而計諸經為之泒耳,云十疝者, 乃總由諸疝為言,如本篇狐脉衝厥之類,亦不過為七疝之別名耳, 後世如巢氏所敘七疝則曰厥,瘕,寒氣,盤,胕,狼,至張子和非之曰, 此俗工所立謬名也,蓋環陰器上抵少腹者,乃屬足厥陰肝經之部分,是受疝之處也, 又曰凡疝者,非肝木受邪,則肝木自甚皆屬肝經,於是亦立七疝之名,曰,寒,水, 筋,血,氣,狐,癲治多用下,繼自丹溪以來,皆宗其說,然以愚觀之,亦未為得, 夫前陰小腹之間乃足三陰陽明任衝督脉之所聚,豈得獨以厥陰經為言, 但如本篇六疝皆兼風言者,本非外入之風,蓋風屬肝,肝主筋,故凡病各經之疝者, 謂其病多在筋而皆挾肝邪則可,若謂必在厥陰則不可也,後世議論徒, 又安能出內經之圍範哉,學者當以經旨為正,至於治之之法,大都此證,寒則多痛, 熱則多縱,濕多腫墜,虛者亦然,若重在血分不移,在氣分者多動分察六者於諸經, 各因其多少虛實而兼治之自無不效也,又諸疝詳義,具會通類疾病二十六。

(痿證)。

素問痿論全○七十一。

(黃帝問曰,五藏使人痿何也)。

五藏各有所合,故皆能使人痿,痿者痿弱無力,舉動能心,○痿,音威。

(岐伯對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 腎主身之骨髓)。 五藏所主不同,故痿生亦異筋膜者,按全元起曰,人皮下肉上,筋膜也, 蓋膜猶幕也,凡肉理藏府之間,其成片聯絡薄筋,謂之膜所以屏障血氣者也, 凡筋膜所在之處,脉絡必分血氣必聚,故又謂之膜原,亦謂之脂膜,○膜幕俱音莫。

(故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著則生痿躄也)。

肝痿者,皮毛痿也,蓋熱乘肺金,在內則為葉焦,在外則皮毛虛弱而為急薄, 若熱氣留著不而及於筋脉骨肉,則病生痿躄,躄者足弱不能行也,○躄,音壁。

(心氣熱則下脉厥而上,上則下脉虛,虛則生脉痿樞折挈,脛縱而不任地也)。

心痿者脉痿也,心氣熱則火獨上炎,故三陰在下之脉,亦皆厥逆而上,上逆則下虛, 乃生脉痿,脉痿者,凡四支關節之處,如樞紐之折,而不能提挈,足脛縱緩, 而不能任地也,○挈丘結切。

(肝氣熱則膽泄口苦,筋膜乾,筋膜乾則筋急而攣,發為筋痿)。

肝痿者,筋痿也,膽附於肝,肝氣熱則膽汁溢泄,故為口苦,筋膜受熱則血液乾燥, 故拘急而攣,為筋痿也。

(脾氣熱則胃乾而渴,肌肉不仁,發為肉痿)。

脾痿者,肉痿也,脾與胃以膜相乾而渴,脾主肌肉,今熱畜於內,則精氣耗傷, 故肌肉不仁,發為肉痿。

(腎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

腎痿者骨痿也,腰者腎之府,其脉貫脊,其主骨髓,故腎氣熱則瞃證若此。

(○帝曰,何以得之)。

此下言五委之所由生也。

(岐伯曰,肺者藏之長也,為心之蓋也)。

肝位最高故謂之長覆於心上,故謂之蓋。

(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則發肺鳴,鳴則肺熱葉焦)。

肺志不伸則氣鬱生火,故喘息有聲,發為肺鳴,金藏病則失其清肅之化, 故熱而葉焦。

(故曰五藏因肺熱葉焦發為痿躄,此之謂也)。

故曰,引古語也,肺主氣以行營衛,治陰陽,故五藏之痿,皆因於肺氣熱, 則五藏之陰皆不足,此痿躄之生於肺也,五痿之證雖異,總皆謂之痿躄。

(悲哀大甚,胞絡絕胞絡絕則陽氣內動發則心下崩,數溲血也)。

胞絡者,子官之絡脉也,評熱病論曰,胞脉者屬心,而絡於胞中故悲哀太甚, 則心系急而胞絡絕,上下不交,亢陽內動,逼血下崩,令人數為溺血也。

(故本病曰,大經空虛發為肌痺,傳為脉痿)。

本病,古經篇名,血失則大經空虛,無以滲灌肌肉,榮養脉絡, 故先為肌肉頑痺而後傳為脉痿者,生於心也。

(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為筋痿及為白淫)。

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欲不遂也,意淫於外,入房太甚,陰氣傷也, 故宗筋弛縱發為筋痿,宗筋者聚於前陰,精傷於,內氣陷於下,故為白淫, 即令之所謂帶濁也。

(故下經曰筋痿者生於肝使內也)。

下經,古經也,肝主筋,故使內而筋痿者,生於肝也。

(有漸於濕,以水為事,若有所留居處相濕,肌肉濡漬,痺而不仁發為肉痿)。

漸,有由來也,以水為事,從事於卑濕之所也,相,並也,脾主肌肉頑痺而為肉痿, ○潰,蚤四切。

(故下經曰,肉痿者,得之濕地也)。

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脉,病生於脾也。

(有所遠行勞倦,逢大熱而渴,渴則陽氣內伐,內伐則熱舍於腎,腎者水藏也, 今水不勝火,則骨枯而髓虛,故足不任身,發為骨痿)。 遠行勞倦,最能生熱,陽盛則內伐真陰,水不勝火,故主於腎。

(故下經曰,骨痿者,生於大熱也)。

熱甚則精髓乾涸,故骨枯而為痿,病生於腎也。

(○帝曰何以別之)。

此下辨五痿之色證也。

(岐伯曰,肺熱者色白而毛敗,心熱者色赤而絡脉溢,肝熱者色蒼而爪枯, 脾熱者色黃而肉蠕動,腎熱者色黑而齒槁)。 蠕,音軟,微動貌,又曰蟲行貌。

(○帝曰,如夫子言,可矣,論言治痿者,獨取陽明何也)。

此下言治痿之法也,論言者,即根結篇曰,痿疾者耳之陽明,見經絡類三十。

(岐伯曰,陽明者,五藏六府之海,主閏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

陽明,胃脉也,主納水穀,化氣血,以資養表裏,故為五藏六府之海,而下潤宗筋, 宗筋者,前陰所聚之筋也,為諸筋之會,凡腰脊谿谷之筋,皆屬於此, 故主束骨而利機關也。

(衝脉者經脉之海也,主滲灌谿谷,與陽明合於宗筋)。

經脉之海者衝脉為十二經之血海也,故主滲灌谿谷,衝脉起於氣街,並少陰之經, 夾臍上行,陽明脉脉夾來臍旁,去中行二寸下行,故皆會於宗筋。

(陰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皆屬於帶脉而絡於督脉)。

宗筋聚於前陰,前陰者,足之三陰陽明少陽,及衝任督蹻,九脉之所會也, 九者之中,則陽明為五藏六府之海,衝為經脉之海,此一陰一陽, 故曰陰陽總宗筋之會也,會於氣街者,氣街為陽,明之正脉,故陽明獨為之長, 帶脉者,起於季脉圍身一周,督脉者,起於會陰分三岐為任衝而上行腹背, 故諸經者,皆聯屬於帶脉支絡於督脉也。

(故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陽明虛則血氣少,不能潤養宗筋,故至弛縱宗筋縱則帶脉不能收引,故足痿不為用, 此所似當治陽明也。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各補其滎而通其俞,調其虛實和其逆順, 筋脉骨肉各以其時受月,則病巳矣,帝曰善)。 諸經之所溜為滎,所注為俞,補者所以致氣,通者所以行氣,上文云獨取陽明, 此復云各補其滎而通其俞,蓋治痿者,當取陽明明,又必察其所受之經而兼治之也, 如筋痿者取陽明厥陰之滎俞,脉痿者取陽明少陰之滎俞肉痿骨痿,其治皆然, 然筋脉肉骨,則各有所受之時月,如木病者在筋,火病者在脉,土病者在肉, 金病者在皮毛,水病者在骨,知所受之淺深以調虛實,知時氣之盛衰以和逆順, 則病可巳也。

(腸澼)。

素問通評虛車論○七附痢疾治法。

(帝曰腸澼便血何如,岐伯曰,身熱則死,寒則生)。

腸澼滯下也,利而不利之謂,便血,赤利也,身熱者,陽勝陰敗故死, 寒則營氣未傷故生,○澼,音匹。

(帝曰腸澼下白沬何如,岐伯曰,脉沈則生脉浮則死)。

白沬,白利也,病在陰而見陰脉者為順故生見,陽脉者為逆故死。

(帝曰腸澼下膿血何如,岐伯曰,脉懸絕則死,滑大則生)。

下膿血者,兼白赤而言也懸絕者,謂太過則堅而摶,不足則微而脫, 皆胃氣去而真藏見也,實正虛,勢相懸絕故死,滑因血盛,大以氣血氣未傷故生。

(帝曰,腸澼之屬,身不熱,脉不懸絕何如,岐伯曰,滑大者曰生,懸濇者曰死, 以藏期之)。 以藏期之者,肝見庚辛死,心見壬癸死肺見丙丁死,脾見甲乙死,腎見戊巳死也, ○愚按腸澼一證,即今之所謂痢疾也,自仲景而後,又謂之滯下,其所下者, 或赤或白,或膿或血,有痛者,有不痛者,有裏急後重者,有嘔惡脹滿者, 有噤口不食者,有寒熱熱往來者,雖其變態多端,然總不外乎表裏寒熱, 而尤於虛之實之辨更為切要,知此六者,庶不致殺人矣若以表裏言之, 如論疾診尺等篇曰,春傷於風,夏為後泄腸澼,不病始生篇曰,虛邪之中人也, 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之間,多寒則腸鳴飧泄,食不化,多熱則溏,出糜, 是皆由於外邪,此即時氣相傳之屬也,凡邪因表者,必有表證,但兼其表而行散之, 表邪解而痢自愈,如無表證,則必由口腹悉屬內傷,但傷於內者極多, 因於表者則間或有之,此內外之不可不辨也,若以寒熱言之, 則古以赤者為熱曰者為寒,至劉河問而非之曰,如赤白相兼者,豈寒熱俱甚於腸胃, 而同為痢乎,蓋瀉白者肺之色心,青者肝之色也,黃者脾之色也,赤者必之色也, 至若色黑,亦言為熱者,由火熱過極,則反兼水化制之,故色黑也, 或言痢色青白為寒者,誤也,若果為寒,刖不能消穀,何由反化為膿乎,又曰, 若完穀不化而色不變,吐利腥穢,澄徹清冷,小便青白不濇,身涼不渴, 脉遲細而微者,寒證也,凡穀消化者,無問色及他證,便為熱也,故其言治, 則曰苦能燥濕寒能勝熱,或微加辛熱以佐之,又云,治諸痢者,黃連黃柏為君, 以至若大寒,正主濕熱之病,又曰行血則便自愈,調氣則後重除,是皆河間之說也, 及至丹溪,則因之曰,赤痢乃自小腸來,白痢乃自大腸來,皆濕熱為本, 自二子之言出,則後世莫敢違之,雖二家方書,非無從溫之治, 然亦不過備立言之缺略,而其大意,則專以濕熱為主,故今之醫家,悉遵其訓, 一見痢證,無分寒熱虛車,咸謂欲清其火,非芩連梔柏不可,欲去其積, 非大黃芒硝不可,欲行血者,必用桃仁紅花之類,欲利水除濕者, 必用五苓益元之類,欲調氣行滯者,必用木香檳榔枳實朴之類,欲和血涼血者, 必用當歸生也芍藥地榆之類,朝更夕改,不過如此,及至瀕危,猶云濕熱未除, 積滯未盡,舉世皆然,可勝其害,茲以愚見,則大有不然,夫瘧痢發於夏秋, 本因溽暑,豈云非熱,但炎蒸之令,出乎天也苟能順天之氣,焉得為病, 惟因熱求涼,而過於縱肆,則病由乎人耳,故凡風寒之中於外者,其邪在經, 病多為瘧,生冷之傷於內者,其邪在藏,病多為痢,表裏俱傷,則瘧痢並作, 未有不中於寒,而為瘧為痢者,此致病之本,其為寒為熱可知也,若暑濕之鬱, 久則成熱,所似痢多熱證此固自然之理,然有偶因果,過傷生冷,未及鬱積, 隨觸而痢者,豈鬱熱耶,又有素慎口腹,或中雨水之陰寒,或因飲食之相犯者, 皆能致痢,是又何熱之有哉,至於年有衰邁,稟有素弱,則尤易於梁,此等極多, 豈皆熱證,且凡病痢者,必有膿血,使無膿血,焉得為痢,葐傷其藏府之脂膏, 動其腸胃之脉絡,故或寒或熱,皆能膿血,若謂膿必因熱,豈痢疾絕無寒證耶, 使必待元穀不化,痢色不變,及澄徹清冷等證,始認為寒,則其陽巳盡去, 脾巳盡敗,幾於危矣,豈無其漸,而遽玉是哉,不知玫此之始,即寒證也, 矧痢因於濕,濕生於土,夫五行之理,熱因火化,寒因水化此陰陽之不易者也, 惟濕土寄王於四者之中,故從乎火,則陽土有餘,而濕熱為病,從乎水則陰土不足, 而寒濕生災,若但言濕熱,而不言寒濕,豈非醫家之誤乎,至以白赤刀寒熱, 此自古法,本不為謬,而河間乃謂白者屬肺,赤者屬心,蓋言白主於氣,赤主於血, 是亦理也,若以愚見言之,則赤中豈必無白,白中豈必無赤,赤白相兼者, 豈真寒熱同病乎,但其清濁微熱多,白痢亦有熱證,然終是寒多,其有白而熱者, 則脉證必熱,赤而寒者,則脉證必寒,亦易辨也,若謂白必屬肺,恐白痢非無血化, 赤必屬心,恐血痢不離釆氣也,觀局方之治痢則例用溫熱,河間之治痢, 則專用苦寒,何其相去之遠耶,未色各有所偏,皆失中和之道矣, 此寒熱之不可不辨也,再以虛言之如頭疼身熱,筋骨酸痛者,表邪之實也, 滿惡食急痛拒按者,裏邪之實也煩渴引飲,喜冷畏熱者,陽邪之實也, 舉按滑數來往有力者,脉息之實也,火土之勝,而見敦阜赫曦之化者,時氣之實也, 舍此之外,則無可言實多屬虛矣,今有以口渴為實熱者,不知凡係瀉痢,必亡津液, 液亡於下,則津涸於上,焉得不渴,故當以喜熱喜冷,分虛實也,有以腹痛為實者, 不知痢出於藏,則腸胃必有損傷,膿血切膚,安能無痛,故當以痛之緩急, 按之可否,藏之陰陽腹之脹與不脹,分虛實也,有以小水之黃赤短少為實熱者, 不知水從痢去,溲必不長,汁以陰亡,溺因色變故當以便之熱與不熱, 液之涸與不涸,分虛實也,有以裏急後重為實熱者,但知濕熱壅於大腸,因而重墜, 不知氣陷則倉廩不藏,陰亡則門戶不攝,故當以病之新久,質之強弱分虛實也, 若邪正不明,則禍如反掌此虛實之不可不辨也,再以治法言之, 則當必求其所感之邪,所受之藏,以明致病之本,其他所變,皆為標也, 如因於濕熱者,去其濕熱則愈,因於積滯者,去其積滯則愈,因於氣者調其氣, 因於血者和其血,新感而實者,可通因通用,久病而虛者,當以塞因塞用, 是皆常法,無待言矣,第見今人之病痢者,虛常六七,而今之治痢者,補無一二焉, 若氣本陷矣,而復行其氣,後重不將甚乎,中本虛矣,而再攻其積,元氣不將竭乎, 濕熱傷血,自宜調血,若過用陳,血愈傷矣,津亡作渴,自宜止泄,若專於滲利, 津愈耗矣,使必待血清痛止而後補,則事巳無及矣,此無他,特以本未未明, 故但據見在者為有形之疾病,而不知可慮者在無形之元氣也, 夫元氣既虛不補將何以復諸當補者,自有所據,請盡禾之,凡脉息微弱者可補, 知其非實邪也,形體虛羸者可補,知其不可攻也,口腹素慎者可補, 知其本無所積也,胷鬲寬快者可補,知其中無留滯也,因病後而感者可補, 以元氣之所傷也,因攻伐而愈劇者可補,以攻所不當攻也,後重之可補者, 陷則升而補之,熱則涼而補之,腹痛之可補者,滑泄則濇而補之,虛寒則溫而補之, 凡陽邪盛,則陰虛者病非純美甘涼之劑,不足以養藏氣,陰邪勝則陽虛者病, 非辛甘溫厚之劑,不足以回元陽,是皆用補之法也,然尤有其要則在脾腎二藏, 不可不辨,如衛生寶鑑曰,太陰主瀉,傳於少陰為痢,此正言脾腎也,蓋瀉因於脾, 其邪猶淺,傳於腎而為痢,病則甚矣,夫腎為胃關, 開竅於二陰未有久痢而不亡陰者,亦未有陰亡而腎不虛者,欲治痢而不治陰, 非其治也,故如四君,歸脾補中,不全之類,皆治脾虛之劑,非為不善, 若病在化源,勢屬危急,使非大補命門,以復腎中之陽,以壯脾土之母, 則真陰何由以復,門戶何由以固,所謂川源不能實,漏杷不能滿,將何益於事哉, 近惟薛立齊獨得其義,欲相資藉當并察其醫按。

(伏梁)。

素問腹中論○七十三。

(帝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為何病可治不)。

不否同。

(岐伯曰,病名曰伏梁)。

伏,藏伏也,梁疆梁硬之謂。

(帝曰,伏梁何因而得之,岐伯曰,裏大膿血,居腸胃之外,不可治, 治之每切按之死)。 按抑也切按之者,謂過於妄攻也,故必致死。

(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下則因陰,必下膿血,上則方胃脘,生鬲俠胃脘內癰)。

此病連居三陰衝帶之間,裏大膿血而伏於腸胃之外,其上下左右,皆有根系, 故下行者,能下膿血上行者能迫胃脘,○脘管完二音。

(此久病也難治)。

此非一朝夕所致者,延積既久,根結曰深,故不易治。

(居齊上為逆,居齊下為從)。

居齊土則漸逼心肺,故為逆,在下者其勢猶緩,故為從,○按邪氣藏府病形篇曰, 心脉微緩,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時唾血,又經筋篇曰,手少陰之筋病, 內急心承伏梁,故五十六難曰,心之積名曰伏梁,圯上大如臂,上至心下, 其義本此二篇,然觀本節云齊上為逆,齊下為從,下節云環齊而痛,病名伏梁, 是又不獨以心積為伏梁也,蓋凡積有內伏而堅強者,皆得名之,故本篇獨言伏梁者, 其總諸積為言可知也。

(勿動亟奪)。

動,動大便也,奪奪土鬱也,皆下之之謂,言勿得妄攻,而數奪其胃氣, 不及於病徒傷無益也,○亟,激氣二音。

(論在刺法中)。

謂宜以鍼治之,今亡其義,○按伏梁一證,即令之所謂痞塊也,欲治之者莫妙於灸, 法詳圖翼十一卷。

(○帝曰,人有身體脾股胻皆腫環齊而痛是為何病,岐伯曰病名伏梁)。

此亦在衝脉之分而結於臍腹者也,衝脉之在上者,出頏顙循背裏, 在中者俠臍腹在下者伏行股足之間故其為病如此,○此下三節與奇病論文重者, 茲不復載。

(此風根也,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肓之原,在齊下,故環齊而痛也)。

風根,即寒氣也,如百病始生篇曰,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即此謂也, 肓之原在臍下即下氣海也,一名下肓,九鍼十二原篇謂之脖胦者即此, 今病在衝脉則與大小腸相附而當氣海之間,故其為病如此。

(不可動之,動之為水溺濇之病)。

不當動而妄下之則反傷其陰,陰傷則積氣愈壅於下,而水道為之不利也。

(息積)。

素問奇病論○七十四。

(帝曰,病脇下滿,氣逆二三歲,巳是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息積)。

積不在中,而在脇之下者,初起微小,久而至大,則脇滿氣逆,喘促息難, 故名息積,今人有積在左脇之下,俗名為痞者,其即此證,惟小兒為尤多, 蓋以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鬲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 為陽明宗氣所出之道也,若飲食過傷脾不及化,則餘氣留滯而結聚於此, 其根正在脇間陽明病劇則上連於肺,此其所以為息積也。

(此不妨於,食不可灸刺,積為導引服藥藥不能獨治也)。

積不在胃,故不妨於食,治此者,舍灸不可,惟喘者忌灸,恐助火邪,羸者忌刺, 恐寫胃氣,故必漸次積為導引,久久行之以開其滯,仍用藥餌以和其氣, 二者並行斯病可愈,若專恃於藥,而不積為導引,則藥亦不能獨治之, 可見治此者之有不易也。

(疹筋)。

素問奇病篇○七十五。

(帝曰人有尺脉數甚,筋急而見,此為何病)。

尺脉數甚陰邪有餘而水不足也,筋急而見,筋脉拘急,而形色外見也, 筋者之合陰氣不足則肝失所養故筋急而見。

(岐伯曰,此所謂疹筋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見,則病甚)。

疹筋者,病筋也,脉要精微論曰,尺外以候腎,尺裏以候腹,故尺脉數甚, 則候當在腹,腹者太陰陽明之所布,今其肝邪外見而腹為脹急,乃木賊傷脾之病也, 若其色見白黑,則陽氣內虧病為尤甚。

(風邪五變)。

靈樞五變篇全○風厥汗出○消癉○寒熱○留痺○積聚○。 七十六

(黃帝問於少俞曰,余聞百疾之始期也,必生於風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復還, 或留止,或為風腫汗出或為消癉或為寒熱或為留痺,或為積聚疔邪淫溢,不可勝數, 願聞其故夫同時得病,或病此,或病彼意者天之為人生風乎,何其異也)。 癉,音丹又上去二聲。

(少俞曰,夫天之生風者非以私百姓也,其行公平正直,犯者得之,避者得無, 殆非求人,而人自犯之)。 殆危也,天非求人而人自犯之,所有少病多病者,亦在乎人之慎與不慎耳。

(黃帝曰,一時遇風同時得病,其病各異,願聞其故,少俞曰, 善乎哉問請論以比匠人,匠人磨斧斤,礪刀,削斵材木,木之陰陽尚有堅脆, 堅者不入脆者,脆者皮弛,至其交節而缺斤斧焉,夫一木之中堅脆不同, 堅者則剛脆者易傷,況其材木之不同,皮之厚薄汁之多少而各異耶)。 此借木之材質以方人之稟賦也,○礪音利,斵音卓,脆音翠,弛音矢解弛也。

(夫木之蚤花先生葉者遇春霜烈風,則花落而葉萎久曝大旱, 則脆木薄皮者枝條汁少而葉萎,入陰淫雨,則薄皮多汁者,皮潰而漉,卒風暴起, 則剛脆之木,枝折杌傷,秋霜疾風,則剛脆之木,根搖而葉落,凡此五者, 各有所傷況於人乎)。 此言木之凋殘,各有所因,以方人之疾病,亦無不所致之也,○萎,音威,蔫音煙, 物不鮮而色敗也,潰,音會,壞爛也,漉,音鹿,水濕貌,杌音兀,木之無枝者也。

(黃帝曰以人應木奈何,少俞荅曰,木之所傷也,皆傷其枝, 枝之剛脆而堅未成傷也,人之有常病也亦因其骨節皮膚腠理之不堅固者, 邪之所舍也故常為病也)。 木有堅脆,所以傷有重輕,人有堅脆,所以病有微甚,故雖同時遇風, 而有受有不受,此病之所以異也。

(○黃帝曰人之善病風厥漉汗者,何以候之)。

風邪逆於腠理,而汗出漉漉不止者,病名風厥,又詳義見本類前三十。

(少俞荅曰,肉不堅腠理疎,則善病風,黃帝曰,何以候肉之不堅也,少俞荅曰, 膕肉不堅,而無分理者麤理,麤理而反不緻者腠理疎此言其渾然。者。)。 膝灣曰膕即足太陽經委中穴也膕中為谿谷之大會,故其理麤而皮不緻者, 此言其渾然者,膝灣曰膕即足太陽經委中穴也,膕中為谿谷之大會, 故其理麤而皮不緻者,可以驗通身腠理之疎也,○膕音國緻,立致密也。

(○黃帝曰人之善病消癉者,何以候之,少俞荅曰,五藏皆柔弱者,善病消癉)。

消癉詳義見前六十。

(黃帝曰何以知五藏之柔弱也,少俞荅曰,夫柔弱者,必有剛強剛強多怒, 柔弱也)。 性氣剛暴而肌肉弱者乃易於傷,故善病消癉。

(黃帝曰,何以候柔弱之與剛強, 少俞荅曰此人薄皮膚而曰堅固以深者長衝直揚其心剛)。 皮膚薄者肌肉必弱目堅固而視直揚者,其心必剛,衝者,目光突露之謂。

(剛則多怒,怒則氣上逆,胷中畜積,血氣逆留,臗皮充肌,血脉不行轉而為熱, 熱則消肌膚,故為消癉,此言其暴剛,而冗肉弱者也)。 怒則氣逆,氣逆則血留,故鬱而為熱而成消癉,○臗,寬同。

(○黃帝曰,人之善病寒熱者,何以候之,少俞荅曰,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熱)。

骨屬腎,肉屬脾,皆至陰之所在也,陰不足則陽邪易以人之,故善病寒熱。

(黃帝曰,何以候骨之小大,肉之堅脆,色之不一也,少俞荅曰,顴骨者, 骨之本也,顴大則骨大,顴小則骨小)。 目下頰骨曰顴,周身骨骼大小,可驗於此也,○顴,音權,骼,音革。

(皮膚薄而其肉無,其臂懦懦然,其地色殆然,不與其天同色,污然獨異, 此其候也)。 ,肉之結聚而堅者也,懦懦然,柔弱貌,地氣陰濁,天氣清明,質色有餘, 而神色不足,是地不與天同色也,故殆然污然,其狀有異,肉有堅脆,色有不同, 於此可驗強弱也,○,渠久切,懦儒糯軟三音。

(然後臂薄者其髓不滿,故善病寒熱也)。

髓為骨之充,陰之精也,故髓不滿者當病寒熱。

(○黃帝曰,何以候人之善病痺者,少俞荅曰,麤理而肉不堅者,善病痺)。

肉不堅則風寒濕邪,易以入也。

(黃帝曰,痺之高不有處,乎少俞荅曰,欲知其高下者,各視其部)。

人之上下左右,虛實有不同,故當各視其部。

(○黃帝曰,人之善丙腸中積聚者,何以候之,少俞荅曰,皮膚薄而不澤, 肉不堅而淖澤,如此則腸胃惡,惡則邪氣留止積聚乃傷,脾胃之間,寒溫不次, 邪氣稍至,稸積留止,大聚乃起)。 皮膚薄者,肉不堅也,不潤澤者,血不足也,淖澤者濕滯多也,此其腸胃薄惡, 氣稟之有虧也,故或中外邪,留而不去,或腸胃寒溫有不以次,皆足致邪, 而大聚起矣,義詳百病始生篇,見本類前二,○淖,音稸,稸,畜同。

(○黃帝曰,余聞病形,巳知之矣,願聞其時)。

此總結五變,而問其凶吉之期也。

(少俞荅曰,先立其年,知其時,時高則起,時下則殆)。

先立其年,則本運六氣,各有所主,故知其時,凡病遇生王,則時之謂也, 故可以起,起言愈也,如逢衰克,則時之下也,病當危殆矣,六元正紀大論亦曰, 先立其年,以明其氣,詳運氣類十七。

(雖不陷下,當年有衝通,其病必起,是謂因形而生病,五變之紀也)。

雖非衰克陷下之時,而年有所衝則氣有所通,其病亦因而起,此非上節之所謂起也, 如水火相衝,火當畏水,金木相衝木當畏金,然火勝則水亦病,木勝則金亦病, 故者以金形之人,而反病於丁壬年者,有以木形之人,而反病於甲巳年者, 足謂因形生病,五變之紀也。

(病成而變何謂)。

成言病之本,變言病之標,標本不同,是謂之變。

(岐伯曰風成為寒熱)。

風,陽邪也,善行而數變,或并於裏則陽虛,陽虛則外寒, 或并於表則陽實陽實生外熱,故生氣袲天論曰因於露風,乃生寒熱, 是風成而變為寒熱也。

(癉成為消中)。

癉,熱邪也,熱積於內,當病為消中,善食易饑也。

(厥成為巔疾)。

氣也,厥,逆氣逆於上,則或為疼痛或為眩什,而成頂巔之疾也,一曰氣逆則神亂, 而病為癲狂者亦通。

(久風為飧泄)。

風從木伈,久風不巳,則脾土受傷,病為飧泄而下利清穀也○飧, 音孫

(脉風成為癘)。

風寒客於血,久而不去則膚肉敗壞,其病為癘,○癘賴利二音,癩也。

(病之化,不可勝數)。

此舉風熱之邪,以見致病之概,其化變化百出有不可以數計者,亦猶此也。

(雜病所由)。

素問通評虛車論○七十八。

(黃帝曰,凡治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人,則高梁之疾也)。

消癉,熱消也,仆擊,暴仆如擊也,偏枯,半身不隨也,痿痿弱無力也,厥, 四肢厥逆也,高梁,膏梁也,肥貴之人,每多厚味,夫肥者令人熱中, 甘者令人中滿,熱蓄於內多傷其陰,故為此諸病,○癉音丹,又上去二聲,什, 音付。

(膈則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

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故或上或下,致為否隔,而水穀有不通也。

(暴厥而聾,偏塞閉不通,作塞閉不通,內氣暴薄也)。

暴厥,氣暴逆也,此以內氣之逆,暴有所薄而然,薄,侵迫之謂。

(不從內,外中風之病,故瘦留著也)。

有病不從內,而外中風寒,藏蓄不去則伏而為熱,故致燔爍消瘦,此以表邪留薄, 而著於冗肉筋骨之間也。

(蹠跛,寒風濕之病也)。

足不可行謂之蹠,一足作廢謂之跛,此在下者,必風寒濕氣之病也,○蹠,音隻跛, 波上聲。

(黃疸,暴痛,癲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

此以氣逆之久,而陰陽營衛,有所不調,然後成此諸證,皆非一朝所致也, ○疸音旦

(五藏不平,六府閉塞之所生也)。

六府閉塞則水穀無以化,津液無以行精氣失所養,故五藏有不平矣。

(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

頭耳九竅,皆手足陽明經脉所及,故病由腸胃之所生,然腸胃二字,實兼六府為言, 葐六府俱屬三陽,三陽偏於九竅也。

(類經十七卷終)。

(類經十八卷)。

(張介賓類註)。

(疾病類)。

(口問十二邪之刺)。

靈樞問篇全○七十九。

(黃帝閒居,辟左右而問於岐伯曰,余巳聞九鍼之經論,陰陽逆順,六經巳畢, 願得口問,岐伯避席舟拜曰,善乎哉問也,此先師之所口傳也,黃帝曰,願聞口傳, 岐伯荅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陰喜怒,飲食居處, 大驚卒恐則血氣分離,陰陽破散,經絡厥絕,脉道不通,陰陽相逆,衛氣稽留, 經脉虛空,血氣不次,失常論不在經者,請道其)。 此下諸問,既非風寒之外感,又非情志之內傷,論不在經,所當口傳者,故曰口問。

(○黃帝曰,人之欠者,何氣使然,岐伯荅曰,衛晝曰行於陽,夜半則行於陰, 陰者主夜,夜者臥,陽者主上,陰者主下,故陰氣積於下,陽氣未盡,陽引而上, 陰引而下,陰陽相引故數欠)。 欠者,張口呵吸,或伸臂展腰,以陰陽相引而然也,夫陽主晝,陰主夜,陽主升, 陰主降,凡人之寤寐,由於衛氣,衛氣者,晝行於陽,則動而為寤,夜行於陰, 則靜而為寐,故人於欲臥未臥之際,欠必先之者,正以陽氣將人陰分,陰積於下, 陽猶未靜,故陽欲引而升,陰欲引而降,上下相引,而欠由生也, 今人有神疲勞倦而為欠者,即陽不勝陰之候。

(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盛寤矣)。

大惑篇曰,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留於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蹻盛, 不得人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矣,衛氣留於陰,不得於得行於陽, 留於陰則陰氣盛,陰氣盛則陰蹻滿,不得入於陽則陽氣虛,故目閉也,吳玄綱日, 覺與陽合,寐與陰并,覺多者魂強,寐久者魄壯魂,強者生之徒,魄壯者死之徒, 是皆陰盛衰之義,○暝,音明,又上聲。

(寫足少陰,補足太陽)。

衛氣之行於陽者自足太陽始,行於陰者自足少陰始,陰盛陽衰,所以為欠, 故當寫少陰之照海,陰蹻所也,補太陽之申脉,陽蹻所出也,取陰陽蹻者, 義如上節之註。

(○黃帝曰,人之噦者,何氣使然,岐伯曰,穀入於胃,胃氣上注於肺, 今有故寒氣,與新穀氣俱還入於胃,新故相亂,真邪相攻,氣并相逆,復出於胃, 噦)。 噦,呃逆也,義詳鍼刺類五十三,人之水穀入胃,其精微之氣,必上泣於肺, 而後行於藏府營衛若中焦先有寒氣,則新入之穀氣,凝聚而不行氣, 不行則新故真邪,還留於胃,留則逆而上出,故為噦也,○噦,於決切,又音誨。

(補手太陰寫少陰)。

手太陰,肺經也,足少陰,腎經也,寒氣自下而升,逆則為噦, 故當補肺於上以壯其氣,寫腎於下以引其寒,蓋寒從水化,噦之標在胃, 噦之本在腎也。

(○黃帝曰,人之唏者,何氣使然,岐伯曰,以陰氣盛而陽氣虛,陰氣疾而陽氣徐, 陰氣盛而陽氣絕,故為唏)。 唏,欷同,歔欷也,釋義云,悲泣氣咽而抽息也,一云泣餘聲,一云哀而不泣曰唏, 悲憂之氣生於陰慘故為陰盛虛之候,○唏,希戲二音。

(補足太陽,寫足少陰)。

當亦是蹻,申脉,陰蹻,照海也,義見前。

(○黃帝曰,人之振寒者,何使然,岐伯曰,寒氣客於皮膚,陰氣盛陽氣虛, 故為振寒慄,補諸陽)。 振寒者身怯而振慄也,補諸陽者,凡手足三陽原合,及陽蹻等穴,皆可酌而用之。

(○帝曰,人之噫者何使然,岐伯曰,寒氣客於胃,厥逆從下上散復出於胃, 故曰噫。)。 噫,噯氣也,釋義曰,飽食息也,義詳本類前二十五,按此節與上文之噦, 皆以寒氣在胃而然,但彼云故寒氣者,以久寒在胃,言其深也,此云寒客於胃者, 如客之寄言其淺也,故厥逆之氣,從下上散則復出於胃而為噫,○噫,伊隘二音。

(補足太陰陽明,一補眉本也)。

補足太陰陽明二經,使脾胃氣溫,則客寒自散,而噫可除,眉本, 即足太陽經攢竹穴,是亦補陽氣也。

(○黃帝曰,人之嚏者,何氣使然,岐伯曰,陽氣和利滿於心,出於鼻,故為嚏)。

陽氣和平順利,而滿溢於心,必上達於肺,故出於鼻而嚏,然人有感寒而為嚏者, 以寒邪束於皮毛,則陽氣無從泄越,故噴而上出,是嚏從陽氣而發,益又可知, 仲景曰,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正謂其陽虛也,故人陽等證者, 久無嚏而忽得之陽,氣漸回之佳兆也,○嚏,音帝。

(補足太陽榮眉本,一曰眉上也)。

凡陽虛於下,則不能上達而為嚏,補足太陽之榮於眉本者,其名攢竹,一曰眉上, 亦即此穴,蓋太與腎為表裏,所以補陰中之陽也,觀宣明五氣篇曰,腎為欠為嚏, 其義正與此通,詳本類二十五。

(○黃帝曰人之嚲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胃不實則諸脉虛,諸脉虛則筋脉懈惰, 筋脉懈惰,行陰用力,氣不能復,故為嚲)。 嚲,釋曰下垂貌,又曰,嚲避也,故諸家引為註,似皆不合經義,殊無意味, 嘗聞俗語有戰嚲之說,即古人之遺言,意者嚲即戰之屬也,但因寒而戰者, 謂之寒戰,其有戰不因寒者,由氣虛耳,蓋胃為五藏六府之海, 故胃不實則諸脉虛而懈惰生,丿丹有行陰用力,則陽氣益虛,故為戰嚲, 今見常有其候而未聞其名,愚謂即此,尚俟明者辨之,○嚲,登可切。

(因其所在,補分肉問)。

四體戰嚲,各有分部,胃者肉其應,當因病所在,補分肉間,以壯其胃氣。

(○黃帝曰,人之哀而泣涕出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心者五藏六府之主也, 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口鼻者,氣之門戶也,故悲哀愁憂心動, 心動五藏六府皆搖,愮則宗脉感,宗脉感則液道開,液道開,故出涕泣出焉)。 宗,總也,凡五藏六府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故目宗脉之所聚, 又為上液之道,氣由口鼻出入,故為氣之門戶,然氣之所至,液必竹隨之, 如涎出於口,涕出於鼻,泣出於目,是皆上液之屬也,人之泣涕上出者, 皆本乎心蓋心為五藏六府之主,若悲哀憂愁動其心, 則五藏六府皆應而搖藏府搖則宗脉皆應而動,動則液道開,而泣涕所以出也。

(液者所以灌精濡鑋竅者也,故上液之道開則泣,泣不止液竭,液竭則精不灌, 精不灌則目無所見矣,故命曰奪精)。 精由液而化,凡孔竅得液而充,故以灌精濡孔竅也,液去精傷則目昏,以至漸無者, 是奪其精也,世之因泣而喪目者,蓋亦不少矣,此條義當與解精論參看,詳下篇, ○空,孔同。

(補天柱經俠頸)。

天柱,足太陽膀胱經穴,其經俠頸項之後。

(○黃帝曰人之太息者,何氣使然,岐伯曰,憂思則心系急,心系急則氣道約, 約則不利,太息以伸出之)。 太息者,息長而大,即嘆息也,約,猶束縳也,憂愁思慮,則氣抑不伸而心系急, 氣道約,約則滿悶於中,此嘆息之不容巳也。

(補手少陰心主足少陽,留之也)。

手少陰,心經也,心主,手厥陰經也,足少陽,膽經也助,木火之藏則陽氣可舒, 抑鬱可解,故皆宜留鍼補,之。

(○黃帝曰,人之涎下者,何氣使然,岐伯曰,飲食者,皆入於胃, 胃中有熱則蟲動,蟲動則胃緩胃緩則廉泉開,故涎下)。 足陽明令脉出於口,胃中有熱則蟲動胃緩,故廉開泉開而涎下,凡目之多淚, 鼻之多涕,亦皆因熱,而上液之道開也,有謂肺熱甚則鼻涕出者,義亦猶此。

(補足少陰)。

腎為肺關而脉繫於舌,故當補之,以壯水制火,則亦液有所主,而涎自止也。

(○黃帝曰,人之耳中鳴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故胃中空則宗脉虛,虛則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鳴)。 手足三陽三陰之脉,皆入耳中,耳亦宗脉所聚也,陽明為諸脉之海, 故胃中空則宗脉虛,宗脉虛則陽氣不升而下溜,下溜則上竭,輕則為鳴, 甚則為聾矣,然少陽太盛,壅窒為鳴者亦有之,但虛者漸而實者暴, 虛者多而實者少,其辨在有邪無邪耳,學者當推廣之,○溜,力救切。

(補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與肉交者也)。

客主人,足少陽經穴,為手足少陽足陽明之會,手大指爪甲上者,手太陰之少商穴, 為肺氣所出之井,故皆當補之,以助其陽氣。

(○黃帝曰,人之自齧舌者,何氣使然)。

缺岐伯曰。

(此厥逆走上,脉氣輩至也,少陰氣至則齧舌,少陽氣至則齧頰, 陽明氣至則齧唇矣)。 輩者類也,厥逆走上,則血湧氣騰至生奇疾,所至之處,各有其部, 如少陰之脉行舌本,少陽之脉循耳頰,陽明之脉環唇口,故或為腫,或為怪癢, 各因其處,隨而齧之,不獨止於舌也,○輩,俗作輩,齧,尼結切。

(視主病者則補之)。

察主病之經以補之也。

(凡此十二邪者,皆奇邪之走空竅者也)。

不同常疾,故曰奇邪。

(故邪之所在,皆為不足)。

惟正氣不足,然後邪得乘之,故七十五難曰,不能治其虛,安問其餘, 則深意可知矣。

(故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

傾者沈重不能支也,○眩,音玄,又去聲。

(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腸為之苦鳴)。

水由氣化,故中氣不足溲便變常,而或為黃赤,或為短濇,多有情慾勞倦, 過傷精氣而然,昧者概認為火,鮮不誤矣,且中氣不足,則濁氣居之, 故腸胃為之苦鳴也,○溲,音搜。

(下氣不足,則乃為痿厥心悗)。

痿,足痿弱也,厥四支清冷也,悗,悶也,下氣不足,則升降不交, 故心氣不舒而為悗悶,○悗,母本切。

(補足外踝下留之)。

此崑崙穴也,為足太陽所行之經,凡於上中下氣虛之病,皆可留鍼補之,○踝, 胡寡切。

(○黃帝曰,治之奈何)。

此下復問治法者,所以補上文之缺略也。

(岐伯曰,腎主為欠,取足少陰)。

上文未言屬腎故此復明之。

(肺主為噦,取手太少陰)。

上文言噦出於胃,此言噦主於肺,蓋寒氣上逆而為噦,氣病於胃主於肺也。

(唏者,陰與陽絕,故補足太陽寫足少陰)。

陰與陽絕,則陽不附陰,補陽寫陰則剛柔相濟,乖者和矣。

(振寒者補諸陽,噫者補太陰陽明,嚏者補足太陽眉本,嚲因其所在補分肉間, 泣出補天柱經俠頸,俠頸者,頭中分也,太息補手少陰心主,足少陽留之, 涎下補足少陰,耳鳴補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與肉交,自齧舌,視主病者則補之, 久目眩頭傾,補足外踝下留之)。 諸治俱同上文。

(痿厥心悗,刺足大指間上二寸留之,一曰下留之)。

大指間上二寸,足厥陰之太衝也,或曰足太陰之太白也,此與上文稍異, 外踝下留之,義如前。

(涕淚)。

素問解精微論全○八十。

(黃帝在明堂,雷公請曰,臣授業傳之行教,以經論從容形法陰陽刺灸湯藥, 所滋行治有賢不肖,未必能十全)。 言授業於人而傳之行教,惟藉此經論諸法,然猶有不能十全故更問其詳也。

(若先言悲哀喜怒,燥濕寒暑,陰陽婦女,請問其所以然者,卑賤富貴,人之形體, 所從群下,通使臨事以適道術謹聞命矣)。 謂先曰之所聞者若此,巳皆適其當也。

(請問有毚愚朴漏之問不在經者,欲聞其狀)。

毚,妄也,漏,當作陋,問不在,故曰毚愚朴陋,自歉之辭也,朴,舊作仆, 按全元起本作朴,於義為妥,今改從之,○毚,音讒。

(帝曰大矣)。

謂亦有大要存也。

(公請問哭泣而淚不出,若出而少涕,其故何也,帝曰,在經有也)。

口問篇具載此義,故曰在經有也,詳前章。

(復問不知水所從生,涕所從出也)。

泣與涕,所出不同,故復問其故。

(帝曰,若問此者,無益於治也,工之所知,道之所生也)。

言此雖無益於醫治,而工所當知,亦無往非道也。

(夫心者,五藏之專精也)。

心為五藏六府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故為五藏專精。

(目者其竅也)。

目即專之外竅也。

(華色者其榮也)。

華色,即專精之外榮也。

(是以人有德也,則氣和目,有亡憂,知於色)。

人有道德則心和,心和則和氣見於目,人有亡失刖心憂,心憂則憂氣知色也。

(是以悲哀則泣下,泣下水所由生)。

目為宗脉聚,而眾水歸之,故悲則泣下,五癃津液別篇曰, 五藏六府之津液盡上滲於目,心悲氣并則心系急,心系急則肺舉,肺舉則液上溢, 故立出矣。 (水宗者積水也,積水者至陰也,至陰者,腎之精也,宗精之水以不出者, 是精持之也,輔之裹之,故水不行也)。 水宗,水之原也,五液皆宗於腎,故又曰宗精,精能主持水道,則不使之妄行矣。

(夫水之精為志,火之精為神,水火相感,神志俱悲,是以目之水生也)。

志藏於腎,腎屬水也,神藏於心,心屬火也,目為上液之道, 故神志相感則水生於目。

(故諺言曰,心悲名曰志悲,志與心精,共湊於目也)。

神悲於心,則志應於腎,故心悲名曰志悲,而水火之精,皆上湊也。

(是以俱悲,則神氣傳於心,精上不傳於志,而志獨悲,故泣出也)。

悲則心系急,故神氣傳於心,傳於心,則精不下傳於志,精聚於上,志虛於下, 則志獨生悲而精無所持,此所以水不藏於下,而泣出於上也。

(泣涕者腦也,腦者陰也)。

泣涕者,因泣而涕也,涕出於腦,腦者精之類,為髓之海,故屬乎陰。

(髓者,骨之充也)。

髓充滿於骨空,諸髓者,皆屬於腦。

(故腦滲為涕)。

鼻竅上通於腦也。

(志者骨之主也是,以水流而涕從之者,其行類也)。

志與骨皆屬於腎,故志為骨之主,而涕亦從乎水也。

(夫涕之與泣者,譬如人之兄弟,急則俱死,生則俱生)。

水液同類故如兄弟。

(其志以神悲,是以涕泣俱出而橫行也)。

橫行言其多也。

(夫人涕泣俱出而相從,所屬之類也)。

相從以類,由勢有弗容巳者。

(雷公曰大矣,請問人哭泣而淚不出者,若出而少涕不之何也,帝曰,夫泣不出者, 哭不悲也,不泣者,神不慈也,神不慈則志不悲,陰陽相持,泣安能獨來)。 泣不出,淚不下也,哭者以其心悲,心悲以其神慈,神慈則志悲,志悲所以泣出, 夫神不慈,志不悲者,正以神為陽,志為陰,陰陽相持之固,則難於感動, 所以泣涕不能獨至。

(夫志悲者惋,惋則沖陰,沖陰則志去目,志去則神不守精,精神去目, 涕泣出也)。 惋惋鬱也,陰,精也,陰氣受沖,則志去於目,故精神不守,而涕泣弗能禁也, ○惋烏貫切。

(且子獨不誦不念夫經言乎,厥則目無所見,夫人厥則陽并於上,陰氣并於下, 陽并上則火獨光也,陰并於下則足寒,足寒則脹也)。 并,偏聚也,火獨光,陽之亢也,厥因氣逆,故陰陽各有所并,并則陽氣不降, 陰氣不升,故上為目無所見,而下為足寒,陰中無陽,故又生脹滿之疾。

(夫一水不勝五火,故目眥盲)。

一水,目之精也,五火,即五藏之厥陽,并於上者也,眥,當作視。

(是以氣衝風,泣下而不止,夫風之中目也,陽氣內守於精,是火氣燔目, 故見風則泣下也)。 天之陽氣為風,人之陽氣為火,風中於目,則火氣內燔,而水不能守,故泣出也, ○橎,音凡。

(有以比之,夫火疾風生乃能雨,此之類也)。

火疾風生,陽之極也,陽極則陰生承之,乃能致雨, 人同天地之氣故風熱在目而泣出,義亦無雨。神亂則惑○善忘○

饑不嗜食

靈樞大惑論。 八十一

(帝問岐伯曰,余嘗上清冷之臺,中階而頤,匍匐而前則惑,余私異之,竊內怪之, 獨瞑獨視,安心定氣,久而不解,獨慱獨眩,被髮長跪,俯而視之後,久之不巳也, 卒然自上,何氣使然)。 臺之高者其氣,故曰清冷之臺,凡人登高博望,目見非常之處,無不神驚蕩, 而心生眩惑,故特借此以問其由然也,○匍,音蒲,匐,伏蔔二音,眩,音玄, 又去聲。

(岐伯對曰五藏六府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

為之精,為精明之用也,義如脉色類三十。

(精之窠為眼)。

窠者窩穴之謂,眼者月之總稱,五藏六府之精氣皆上注於目, 故眼為精之窠而五色具焉,○窠音科。

(骨之精為瞳子)。

瞳子眸子也,骨之精,主於腎,腎屬水,其色玄,故瞳子內明而色正黑.○瞳, 音同,眸,音謀。

(筋之精為黑眼)。

黑,眼黑珠也,筋之精,主於肝,肝色青,故其色淺於瞳子。

(血之精為絡)。

絡,脉絡也,血脉之精主於心,心色赤,故眥絡以色皆赤。

(其窠氣之精為白眼)。

窠氣者,言目窠之氣也,氣之精主於肺,肺屬金,故為白眼。

(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脉并為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頸中)。

約束,眼胞也,能開能闔,為肌肉,主於脾也,脾屬土,所以藏物, 故褁擷筋骨血氣四藏之精,而并為目系,以上出腦項之間,○擷,爻結切, 以衣衽收物謂之擷。

(故邪中於項,因逢其身之虛,其入深,則隨眼系以入於腦,入於腦則轉, 腦轉則引目系急,目系急則目眩以轉矣,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則精散, 精散則視岐,視岐見兩物)。 前邪字,邪氣也,後邪字,與斜同,邪氣中風府天柱之間,乘其則入腦連目, 目系急目眩睛斜,故左右之脉,互有緩急,視岐失正,則兩晴之所中於物者, 不相比類而各異其見,是以視一為兩也,此承帝問,而先發邪氣之中人者如此, 以明下文之目見非常者,亦猶外邪之屬耳。

(目者,五藏六府之精也,衛魂魄之所常營,神氣之所生也)。

藏營府營衛魂魄,所至者皆神氣也,故目為神氣之所生。

(故神勞則魂魄散,志意亂,是故瞳子黑眼法於陰,白眼赤脉法於陽也, 故陰陽合傳而精明也)。 陰陽,即精神之本,故陰陽合傳而成精明之用。

(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亂而不轉,卒然見非常處,精神魂魄, 散不相得,故曰惑也)。 精神雖統於心,而外用則在目,故目為心之使,心為神之舍,所以目見非常於外, 則神魂眩惑於心也。

(黃帝曰,余疑其然,余每之東苑,未會不惑,去之則復,余唯獨為東苑勞神乎, 何其異也)。 每之東苑,未曾不惑,謂不登高,其惑亦然,故疑異也。

(岐伯曰,不然也,心有所喜,神大有所惡,卒然相感,則精氣亂,視誤故惑, 神移乃復)。 偶為遊樂,心所喜也,忽逢奇異,神則惡之,夫神有所惡,則志有不隨, 喜惡相感於卒然,故精氣為亂,去之則神移,移則復矣。

(是故間者為迷,甚者為惑)。

間者,言其未甚也,亦足相迷,況其甚者,能無惑乎。

(○黃帝曰,人之善忘者,何氣使然,岐伯曰,上氣不足,下氣有餘, 腸胃實而心肺虛,虛則營衛留於下,久之不以時上,故善忘也)。

(下氣有餘,對上氣不足而言,非謂下之真實也,心肺虛於上,營衛留於下, 則神氣不能相周,故為善忘,陽衰於上之兆也)。 (黃帝曰,人之善饑而不嗜食者,何氣使然,岐伯日精氣并於脾熱氣留於胃, 胃熱則消榖,榖消故善饑,胃氣逆上則胃脘寒故不嗜食也。)。 胃氣逆上而不能運行,即其寒也,脾胃熱而胃脘寒,所以雖饑而不欲食, ○本論諸邪有總治之法,日先其藏府,誅其小過,後調其氣,盛者寫之,虛者補之, 必先明如其形志之若樂,定乃取之,一節詳後八十三,益彼此同出一論, 今類從於彼,所當參用,○嗜,音示。

(不得臥)。

八十二

(帝曰,人有逆氣,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有不得臥而息無音者, 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得臥行而喘者,有不得臥不能行而喘者, 有不得臥臥而喘者,皆何藏使然,願聞其故。)。 素問逆調論。

(○岐伯曰,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是陽明之逆也,足三陽者下行,今逆而上行, 故息有音也。)。 足之三陽其氣皆下行,足之三陰,其氣皆上行,亦天氣下降, 地氣上升之義故陽明上行者為逆,逆則氣連於肺而氣之不降也。

(陽明者,胃脉也,胃者六府之海,其氣亦下行,陽明逆,不得從其道, 故不得臥也。)。 陽明為水榖之海,氣逆不降,則奔迫而上,所以不得臥。

(下經曰胃不和則臥不安,此之謂也。)。

下經,古經也,不安,反覆不寧之者臥必不安,此皆胃氣不和久故, ○按上文所問不得臥而息無音者,義亦同此,故不復荅。

(○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絡脉逆也,絡脉不得隨經上下,故留經而不行, 絡脉之病人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 病不在胃,亦居如故,氣逆於肺之絡脉者,病淺而微,故但為息有音耳, ○上文所問,有得臥行而喘者,義亦類,此故不復荅。

(○夫不得臥,臥則喘者,是水氣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腎者水藏, 主津液,主臥與喘也,帝曰善。)。 水病者,其本在腎,其末在肺,故為不得臥,臥則喘者,標本俱病也, 義詳鍼刺三十八,○上文所問,有不得臥不能行而喘者,義類此節,故不復荅, ○愚按本篇所論喘息不得臥者,有肺胃腎三藏之異,在肺絡者, 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病之微者也,在胃者,不得臥而息有音也,甚於肺者也, 在腎者,不得臥,臥則喘也,又其甚者也,夫息有音者,即喘之漸,喘出於腎, 則病在根本矣,故愈深者必愈甚,凡虛勞之喘,義亦猶此,有不可不察也。

(○帝曰,人有臥而有所不安者,何也。)。

素問病能論。

(岐伯曰。)。

藏有所傷。

凡五藏受傷,皆能使臥不安,如七情勞倦,飲食風寒之類皆是也。

(及精有所之寄則安則安,故人不能懸其病也。)。

之寄,氣復得所之謂,五藏主藏精者也,藏有所傷,則精有所失,精有所失, 則神有不安,故必使精復神安,則臥亦安矣,否則病之既及, 又能何所懸置而可使無患哉。

(帝曰,人之不得偃臥者,何也。)。

偃,衣典切仰臥也。

(岐伯曰,肺者,藏之蓋也。)。

五藏之應天者肺也,故為五藏六府之蓋。

(肺氣盛則脉大,脉大則不得偃臥。)。

盛言邪氣實也,故令脉大,邪盛于肺者,偃臥則氣促而急,故不能也。

(論在奇桓陰陽中。)。

皆古經篇名。

(不臥多臥)。

八十三 (黃帝問于伯高曰,夫邪氣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臥出者,何氣使然。)。

靈樞邪客篇○邪氣感人,令人寐無從生,故云不臥出也,瞑,音明,又上聲。

(○伯高曰,五榖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胸中, 出於喉嚨,以貫心脉而行呼吸焉。)。 宗氣,大氣也,隧道下焦,津液之道出於中焦,宗氣之道出於上焦,故分為三隧, 喉嚨為肺之系而下貫於心,故通宗氣而行呼吸,柏,音朴,隧,音遂。

(○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脉,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藏六府, 以應刻數焉。)。 榮氣出于中焦,中焦者受水榖之氣,泌其津液,變化以為血脉,外而四支, 內而藏府,無所不至,故其運行之數,與刻數皆相應也,義詳經絡類二十四二十六, ○泌音秘,泉水貌。

(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慓疾,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 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常從足少陰之分間,行於五藏六府。)。 衛氣者,水穀之悍氣也,其氣慓疾滑, 利不能入於脉中故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

常從足少陰之分間,行於五藏六府。

衛氣者,水榖氣慓疾滑利,不能入於脉中,故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 義詳本類前六十七,及經絡類第六,晝行於陽,常從足太陽始,夜行於陰, 常從足少陰始,義詳經絡類二十五。

(今厥氣客於五藏六府則衛氣獨衛其外,行於陽不得入於陰行於陽則陽氣盛, 陽氣盛則陽蹻陷,不得入於陰,陰虛故目不瞑。)。 邪氣逆於藏府,則衛氣不得入於陰分,故偏盛於陽,陽偏盛則陽蹻陷,陷者, 受傷之謂,陽盛陰虛,故目不瞑,又大感論義正與此同詳見下文。

○蹻有五音,蹺,皎,喬,腳,又極虐切。

(黃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補其不足,寫其有餘。)。

此刺治之補寫也,補其不足,即陰蹻所出,足少陰之照海也,寫其有餘, 即陽蹻所出足太陽之申脉也,若陰盛陽虛而多臥者,自當補陽寫陰矣。

(調其虛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飲以半夏湯一劑,陰陽巳通,其臥立至。)。

謂既刺之後,仍當用藥以治之,凡不臥之證,有邪實者多屬外因, 有營虛者多屬內因,此半夏湯一法,蓋專為去邪者設耳。

(黃帝曰善,此所謂決瀆壅塞,經絡大通,陰陽和得者也,願聞其方,伯高曰, 其湯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揚之萬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蘗薪。)。 古今量數不同,大約古之黍量一斗,合今之鐵斛數三升二合,然則云入升者, 即今之七升五合六勺,云五升者,即今之一升六合許耳。

(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為一升半。)。

火沸者,先以火沸其水,而後置孳于中也,秫米也,即黍米之類而粒小于黍, 可以作,酒北人呼為小黃,米其性味甘粘微涼,能養營補陰,半夏味辛性溫, 能和胃散邪,除腹脹目不得瞑,故並用之,秫米一升,約今之三合二, 勺半夏五合約今之一合六,勺忺至一升半,約今之四合八勺也,○秫音朮。

(去其滓,飲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佑為度,故其病新發者,覆杯則臥, 汗出則巳矣,久者三飲而巳也。)。 滓,音子,柤也。

(○黃帝曰,病而不得臥者,何氣使然。)。

靈樞大惑論○此言因病而不得臥者也。

(岐伯曰,衛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留於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蹻盛, 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矣。)。 衛氣晝行於陽,夜行於陰,行陽則寤,行陰則寐,此其常也,若病而失常, 則或留于陰,或留于陽,留則陰陽有所偏勝,有偏勝,則有偏虛而寤寐亦失常矣。

(○黃帝曰,病目而不得視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衛氣留於陰,不得行於陽, 留於陰則陰氣盛,陰氣盛則陰蹻滿,不得入於陽則陽氣虛,故目閉也。)。 此言因病而目有不能開視,及病而多寐者,以衛氣留於陰分,陰蹻滿而陽氣虛耳, 觀寒熱病篇曰,陰蹻陽蹻,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於目內眥, 陽氣盛則瞋目,陰氣盛則瞑目,此上文兩節之義,詳針刺類四十四。

(○黃帝曰,人之多臥者,何氣使然,岐伯曰,此人腸胃大而皮膚濕,而分肉不解, 其行遲,夫衛氣者,晝日常行於陽,夜行於陰,故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寤, 故腸胃大則衛氣行留久,皮膚濕分肉不解則行遲,留於陰也久,其氣不精則欲瞑, 故多臥矣。)。 此下二節,言有不因於病,而為多臥少臥之異者也,解,利也,人之藏府在內, 內暫陰也,皮膚分肉在外,外者陽也,腸胃大則陰道迂遠,肉理濕滯不利, 則陽道舒遲,故衛氣之留於陰分者久,行於陽分者少,陽氣不精所以多瞑臥也, 今人有飽食之後,即欲瞑者正以水穀之悍氣,暴實於中,則衛氣盛于陰分, 而精陽之氣有不能勝之耳,也俗但呼為脾倦,而不佑其有由然也。

(其腸胃小,皮膚滑以緩,分肉解利,則衛氣之留於陽也久,故少瞑焉。)。

腸胃小,則衛氣之留於陰者少,皮膚滑以緩,分肉解利則衛氣之留於陽者久, 故少瞑也。

(○黃帝曰,其非常經也,卒然多臥者,何氣使然。)。

非常經者,言其變也,蓋以明邪氣之所致然者。

(岐伯曰,邪氣留於上瞧,上膲閉而不通巳食若飲湯,衛氣留閉於中, 不能外達陽分,故猝然多臥,然有因病而不能瞑者,蓋以邪客于藏,則格拒衛氣, 不得內歸陰分耳,○膲,焦同。)。

(黃帝曰善,治此諸邪奈何,岐伯曰,先其藏府,誅其小過,後調其氣,盛者寫之, 虛者補之必先明佑其形志之苦樂,定乃取之。)。 治此諸邪者,統言本論八證也,此篇止頻其五。外神亂則惑等三證,詳前八十一, 先其藏府者,欲辨陰陽之淺深也,誅其小過者,言此諸證,雖非重大之疾, 亦不可不除之也,然人之致此,各有所由,故於形志苦樂,尤所當察,蓋苦者憂勞, 多傷心肺之腸,樂者縱肆,多傷脾腎之陰,必有定見,然後可以治之。

(陰陽之逆厥而為夢)。

素問方盛衰論○八十四

(雷公請問氣之多少,何者為從,黃帝荅曰,陽從左,陰從右。)。

多少,言盛衰也,陽氣主升故從乎,左陰氣主降,故從乎右,從者為順,反者為逆。

(老從上,少從下。)。

老人之氣先衰于下,故從上者為順,少壯之氣,先盛于下,故從下者為順, 蓋天之生氣,必自下而升,而人氣亦然也,故凡以老人而衰于上者其終可知, 少壯而衰于下者,其始可知,皆逆候也。

(是以春夏歸陽為生,歸秋冬為死。)。

春夏以陽盛之時,或證或脉皆當歸陽為生,若得陰候如秋冬者,為逆為死。

(反之則歸秋各為生。)。

反之,謂秋冬也,秋冬以陰盛陽衰之時,故歸陰為順日生,然不曰歸春夏為死者, 可見陰中有陽,未必至害,而陽為陰賊,乃不免矣。

(是以氣多少,逆皆為厥。)。

氣有多少,則陰陽不和,不和則逆,故為厥也。

(問曰,有餘者厥耶。)。

有其少,必有其多,故以陽厥多陽,陰厥多陰,皆疑其為有餘也。

(荅曰,一上不下,寒厥到膝,少者秋冬死,老者秋冬生。)。

陽逆于上而不下,則寒厥到膝,老人陽氣從上,膝寒猶可,少年陽氣從下, 膝寒為逆,少年之陽不當衰而衰者,故最畏陰勝之時老人陽氣本衰,是其常也, 故於秋冬無慮焉。

(氣上不下,頭痛巔疾。)。

巔,頂巔也,上實下虛,故病如此。

(求陽不得,求陰不審,五部隔無徵若居曠野,若伏空室,緜緜乎屬不滿日。)。

厥之在人也,謂其為陽,則本非陽盛,謂其為陰,則又非陰盛,故怕不可得, 蓋以五藏隔絻,無徵可驗,若居壙野無所聞,若伏空室無所見, 病則緜緜不解劫甚凋敝,若弗能終其日者,豈真陰陽之有餘者耶,○緜古綿字。

(是以少,陰之厥令人妄夢,其極至迷。)。

手少陰,心也,心主陽,其藏神,足少陰腎也,腎主陰,其藏精,是以少陰厥逆, 則心腎不交,而精神散漫,故為妄夢,若其至極,乃令人迷亂昏眛也。

(三陽絕,三陰微,是為少氣。)。

三陽隔絻,則陰虧於上,三陰微弱,則陽虧於下,陰陽不相生,化敨少氣不足以息。

(是以肺氣虛則使人夢見白物,見人斬血籍籍。)。

此下言五藏陰虛之夢兆也,肺虛者夢白物,金色白也,斬者金之用也虛者必怯, 故見人斬血籍籍,多驚愓也。

(得其時,則夢見兵戰。)。

得金王之時也。

(腎氣虛,則使人夢見舟船溺人。)。

腎合水,故夢應之。

(得其時則夢伏水中,若有畏恐。)。

得水王之時也。

(心氣虛,則夢救火陽物。)。

心合火也,陽物,即屬火之類。

(得其時則夢燔灼。)。

得火王之時也,○燔,音凡。

(脾氣虛,則夢飲食不足。)。

倉稟空虛故欲得飲食。

(得其時則夢築垣蓋屋。)。

得土王之時也。

(此皆五藏氣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

五藏氣虛,即陰不足也,陰氣石足,則虛陽獨浮,故云陽氣有餘無根之陽, 其虛可知,所以為厥為夢者,怕陽不附陰之所。

(合之五診,調之陰陽,以在經脉。)。

合之五診,則五藏可察,調之陰陽,則六經可和以在經脉,謂義如靈樞之經脉篇也。

(夢寐)。

八十五

黃帝曰,願聞淫邪泮衍,奈何,靈樞淫邪發夢篇全○淫邪泮衍,言奇邪為夢, 變幻無窮也。

(岐伯曰,正邪從外襲內,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藏,不得定處,與榮衛俱行, 而與魂魄飛揚,使人臥不得安而喜夢。)。 正邪者,非正風之謂,凡陰陽勞逸之感於外,聲色嗜欲之動於內,但有干於身心者, 皆之正邪亦無非從外襲內者也,惟其變態恍惚,未有定舍,故內淫方於藏, 則於營衛魂魄,無所不亂,因令人隨所感而為夢。

(氣淫於府,則有餘干外,不足於內。)。

氣盛於陽也。

(氣淫干藏,則有餘於內,不足於外。)。

氣盛於陰也。

(黃帝曰,有餘不足有形乎,岐伯曰,陰氣盛,則夢涉大水而恐懼。)。

以陰勝陽,故夢多陰象。

(陽氣盛,則夢大火而燔焫。)。

以陽勝陰故夢多陽象,○焫,如瑞切。

(陰陽俱盛,則夢相殺。)。

俱盛則爭,故夢相殺。

(上盛則夢飛。)。

陽勝者親乎上也。

(下甚則夢墮。)。

陰勝者親乎下也。

(盛饑則夢取。)。

因不足也。

(甚飽則夢予。)。

因有餘也。

(肝氣盛則夢怒。)。

肝在志為怒也。

(肺氣盛,則夢死懼,哭泣飛揚。)。

肺在志為憂故夢恐懼哭泣,肺主氣故夢飛揚。

(心氣盛,則夢喜笑恐畏。)。

心在志為喜,在變動為憂也。

(脾氣盛,則夢歌樂,身體重不舉。)。

脾喜音樂,在聲為歌,其主肌肉也。

(腎氣盛,則夢腰脊兩解不屬。)。

腰為腎之府,故若腰脊不相連屬。

(此十二盛者,至而寫之立巳。)。

陽盛則有餘於府,陰盛則有餘於藏,但察其邪之所在,而以鍼寫之則巳。

(○厥氣客于心,則夢見丘煙火。)。

心屬火也。

(客于肺,則夢飛揚見金鐵之奇物。)。

肺屬金也。

(客于肝,則夢山林樹木。)。

肝屬木也。

(客于脾則夢見丘陵大澤,壞屋風雨。)。

脾屬土,其主濕也。

(客于腎則夢臨淵,沒居水中。)。

腎屬水也。

(客于膀胱,則夢遊行。)。

膀胱為足之太陽經,屬三陽之表也。

(客于胃,則夢飲食。)。

胃為水榖之海也。

(客于大腸,則夢田野。)。

大腸為傳導之官,其曲昕納汗,田野也。

(客于膽,則鬬夢訟自刳。)。

膽主決斷,其氣剛也。○刳,音枯,剖腹也。

(客于陰器,則夢接內。)。

慾念之所注也。

(客于項,則夢斬首。)。

死怖之所及也。

(客于脛,則夢行走而不能前,及居深地窌苑中。)。

厥逆之邪在下也,○窌,窖同。

(客于股肱,則夢禮節拜起。)。

勞倦之所致也。

(客于胞殖,則夢洩便。)。

胞洩脬也,殖,大腸也,在前則夢洩,在後則夢便○胞,音拋,殖,音直。

(凡此十五不足者,至而補之立巳也。)。

當各隨其經,以針補之。

(○短蟲多,則夢聚眾。)。

素問脉要精微論○繁盛之象也。

(長蟲多,則夢相擊毀傷。)。

長蟲勢力相,角內有損傷,故夢兆亦然,○凡本論之文,與前篇同者俱不重載, 故止存此二條,○按周禮六夢,一日正,夢謂無所感而自夢也,二日噩夢, 有所驚愕而夢也,三日思,夢因于思憶而夢也,四日寤夢,因覺時所為而夢也, 五日喜夢,因所喜好而夢也,六日懼夢,因于恐畏而夢也,關尹子曰,好仁者, 多夢松柏桃李,好義者,多夢金刀兵鐵,好禮者,多夢簠簋豆,好智者, 多夢江湖川澤好信者,多夢山岳原野,役于五行,未有不然者,是皆致夢之因也, 至其變幻之多,則有如未昭公之夢為鳥,莊周之夢為蝶,光武之夢乘赤龍而登天, 陶侃之夢生八翼,飛入天門之類,又皆何所因也,夫五行之化,本自無窮, 而夢造于心,其原則一,蓋心為君主之官,神之舍也,神動于心, 則五藏之神皆應之,故心之所至即神也,神之所至即心也,第心帥乎而夢者, 因情有所著心之障也,神帥乎心而夢者,能先兆于無形神之靈也,夫人心之靈, 無所不至,故夢象之奇亦無所不,誠有不可以言語形容者,惟聖人能御物以心, 攝心以性,則心同造化,五行安得而役之,至人無夢也。

(癰疽)。

靈樞癰疽篇全○八十六

(黃帝曰,余聞腸胃受,穀上焦出氣以溫分肉,而養骨節,通腠理。)。

上焦山氣,宗氣也,宗氣出於喉嚨而行呼吸,其以溫分肉,養骨節,通腠理者, 是衛氣化於宗氣也。

(中焦出氣如靈,上注谿谷而滲孫脉,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 血和則孫脉先滿溢,乃注於絡脉皆盈,乃注於經脉,陰陽巳張,因息乃行。)。 中焦出氣如靈,營氣也,其於陰陽巳張因息乃行,是榮氣化於宗氣也。

(行有經紀,周有道理,與天合同,不得休止。)。

行有經紀,周有道理,義詳運氣類第一,營衛,與,天合度,義詳經絡類二十四五。

(切而調之,從虛去實,寫則不足。)。

從虛之之法以去實,是寫則不足也。

(疾則氣減,留則先後。)。

凡寫者宜疾,補者宜留,是補之與寫,有疾留筅後之異也。

(從虛去虛,補則有餘。)。

從治虛之法以去虛是補則有餘也。

(血氣巳調,形氣乃持余巳知血氣之平與不平,未知癰疽之所從生,成敗之時, 死生之期有遠近,何以度之,可得聞乎。)。 持,定也度,入聲。

(岐伯曰,經脉流行不止,與天同度,與地合紀,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蝕, 地經失紀,水道流溢,草萓不成,五穀不殖,徑路不通民不往來,巷聚邑居, 則別離異處,血氣猶然,請言其故,夫血脉營衛,周流不休,上應星宿,下應經數, 寒邪客於經絡之中則血泣,血泣則不通不通則衛氣歸之,不得復反故癰腫。)。 衛氣歸之不得復反,言其留聚不散也,○蝕音,食,萓音宜,萓莮草,鹿蔥也,殖, 音植,泣,濇同。

(寒氣化為熱,熱勝則腐肉,肉腐則為膿,膿不寫則爛筋,筋爛則傷骨, 骨傷則髓消,不當骨空,不得泄寫,血枯空虛,則筋骨肌肉不相榮,經脉敗漏, 薰於五藏,藏傷故死矣。)。 癰毒由淺至深,傷藏則恐,如下文所至,及下篇癰疽五逆等候,皆藏氣受傷之證。

(○黃帝曰,願盡聞癰疽之形,與曰名,岐伯曰,癰發於嗌中,名曰猛疽,猛, 疽不治,化為膿,不寫,塞咽半日死,其化為膿者,寫則合豕膏冷食三日巳。)。 猛疽,言為害之急也,若膿巳寫當服豕膏,可以愈之,即豬脂之煉淨者也, 觀萬氏方有治肺熱暴瘖者,用豬脂一斤,煉過,入白蜜一斤,再煉少項,濾淨冷定, 不時挑服一匙即愈,若無疾服,此最能潤肺潤腸,即是豕膏之屬。

(○發於頸,名曰天疽,其癰大以赤黑,不急治,則熱氣下入淵腋,前傷任脉, 內薰肝肺,十餘日而死矣。)。 頸前頸也,色赤黑者其毒必甚,淵液,足少陽經穴,其發在頸,則連於肺系, 下入足少陽,則及乎肝藏矣,故至於死。

(○陽氣大發,消腦留項,名曰腦爍,其色不糸,項痛而如剌以鍼, 煩心者死不可治。)。 陽氣大發,邪熱之甚也,色有不樂,傷乎神也,痛如刺以鍼毒之銳也,煩心者, 邪犯其藏也,故不可治,○爍式灼切。

(○發於肩及臑,名曰疵癰,其狀赤黑,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藏, 癰發四五日,逞焫之。)。 肩髆不軟白肉處曰臑,此非要害之所,故不及五藏,逞,疾也,焫,艾炷也, 謂宜速灸以除之也,○臑儒輭二音,又奴刀,奴到二,切瘧,資子二,音焫, 如瑞切。

(○發於腋下赤堅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細而長,疎砭之,塗以豕膏, 六日巳,勿裏之。)。 砭石欲細者,恐傷肉也,欲長者,用在深也,故宜疎不宜密,○砭,標兼切。

(○其癰堅而不潰者,為馬刀挾纓,急治之。)。

此即瘰癧也,挾纓經脉篇作俠癭詳本類前十,足少陽條下,欲急治者, 脉遲則傷人也。

(○發於胷,名曰井疽,其狀如大豆,三四日起,不蚤治,下入腹不治,七日恐矣。 )。 心肺,苦不蚤治而使之入腹,毒尤甚矣,故死期之速如此。

(○發於膺,名曰甘疽,色青,其狀如穀實,常苦寒熱,急治之,去其寒熱, 十歲死,死後出膿。)。 膺者,胷旁之高肉處也,穀實,兼五杸而言謂癰所結聚,形如穀實之纍纍也,, 瓜蔞也軟而不潰,中有所蓄如子也,此證延綿難愈蓋即孔癰之屬,,古栝樓字。

(○發於脇,名曰敗瘧,敗瘧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膿, 治之其中戶有生肉,大如赤小豆,剉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 為取三升,則強飲厚衣,坐於釜上,今汗出至足巳。)。 芰也,,連翹也,二草之根,俱能解毒,故各用一升,大約古之一升, 得今之三合有零,以水一斗六升,煮取三升,俱折數類此,○,音陵,,翹同。

(○發於股脛,名曰股脛疽,其狀不甚變,而癰膿搏骨,不急治,三十日死矣。)。

股脛,大股也,狀不甚變,言外形不顥也,癰膿搏骨,言膿著於骨, 即今人之所謂貼朋癰也,毒盛而深能下蝕三陰陽明之大經,故不為急治則死矣。

(○發於尻,名曰銳疽,其狀赤堅,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矣。)。

尻尾骶骨也,穴名長強,為督脉之絡,一名氣之陰郄,故不治則死,○尻,開高切。

(○發於股陰,名曰赤施,不急治,六十日死在兩股之內,不治十日而當死。)。

股陰,大股內側也,當足太陰箕門血海,及足厥陰五里陰包之間,恉陰氣所聚之處, 故不治則死,若兩股俱病,則傷陰之極,其死尤速。

(○發於膝名曰疵癰,其狀大,癰色不變,寒熱如堅石,勿石,石之者死, 須其柔乃石之者生。)。 膝癰未成而石之者,傷其筋之府,故玫於死,若柔則膿成矣,砭之無害也。○瘧, 慈子二音。

(○諸癰疽之發於節而相應者,不可治也,發於陽者百日死,發於陰者三十日死。 )。 諸節者,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皆不宜有癰毒之患,若其札應,則發於上而應於下, 發於左而應於右,其害尤甚,為不可治,然發於三陽之分者,毒淺在府,其死稍緩, 發於三陰之分者,毒深在藏,不能出一月也。

(○發於脛名曰兔疵癰,其狀,大癰色不變寒熱如堅石,勿石,石之者死, 須其柔乃石之者生。)。 膝癰未成而石之者,傷其筋之府,故致於死,若柔則膿成矣,砭之無害也。

○○疵,慈子二音。

(○諸癰疽之發於節而相應者,不可治也,發於陽者百日死,發於陰者三十日死。 )。 諸節者,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皆不宜有癰毒之患,若其相應,則發於上而應於下, 發於左而應於右,其害,尤甚,為不可治,然發於三陽之分者,毒淺在府, 其死稍緩,發於三陰之分者,毒深在藏,不能出一月也。

(○發於脛名曰兔齧,其狀赤至骨,急治之,不治害人也。)。

脛足脛也,兔齧,如有所齧傷也,○脛,行景行敬二切,齧,音孽。

(○發於內踝,名曰走緩,其狀癰也,色不變,數石其輸而止,其寒熱不死。)。

數石其輸砭其所腫之處也,○踝,胡寡切。

(○發於足上下,名曰四淫,其狀大癰,急治之,百日死。)。

陽受氣於四末,而大癰淫於其間,陽毒之盛極也,時氣移,易則真陰日敗, 故逾三月而死。

(○發於足傍,名曰厲癰,其狀不,大初如小指,發急治之,去其黑者,不消輒益, 不治百日死。)。 不消益,謂初如小指而不治,則日以益大也。

(發於足指名脫癰,其狀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斬之,不則死矣。)。

六經原腧,皆在於足,所以癰發於足者,多為凶候,至於足指,又皆六井所出, 而癰色赤黑,其毒尤甚,若無衰退之狀,則急當斬去其指,庶,得保生, 否則毒仔連藏,必至死矣。

(○黃帝曰,夫子言癰疽,何以別之,岐伯曰,榮衛稽留干經脉之中, 則血泣而不行,不行則衛氣從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熱,大熱不止, 熱勝則肉腐,腐則為膿,然不能陷骨,髓不為焦枯,五藏不為傷,故命曰癰。)。 此下辨癰疽之輕重也,癰毒浮淺在表,不能陷骨,則髓不為枯,五藏不為傷, 故病癰者,可無慮也。

(黃帝曰,何謂疽,岐伯曰熱氣淳盛,下陷肌膚筋髓枯肉連五藏,血氣竭, 當其癰下,筋骨良肉皆無餘故命曰疽。)。 癰淺疽深,毒有微甚,故內連五藏,夕敗筋骨良肉者,是謂之疽,乃可畏也。

(疽者,上之皮夭以,堅上如牛領之皮癰者,其皮上薄以澤,此其候也。)。

天以色言,黑黯不澤也此即皮色之狀可以辨其淺深矣。

(風寒癰腫)。

素問脉要精微論○八十七

(帝曰,諸癰腫筋孿骨痛,此皆安生。)。

此言諸病癰腫而有兼筋孿骨痛者也,諸家以癰腫,筋孿,骨痛,釋為三證殊失經意, 觀下文曰,此寒氣之腫,則其所問在腫,義可知矣。

(岐伯曰,此寒氣之腫,八風之變也。)。

惟風寒之變在經,所以兼筋骨之痛,今有病大項風,蝦蟆腫,正此類也, 八風義詳運氣類三十五。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此四時之病,以其勝治之愈也。)。

四時之病,即時氣也,治之以勝,如至真要大論曰,治諸勝復,寒者熱之, 熱者寒之,溫者清欴,清者溫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潤之,者緩之, 堅者耎之,脆者堅之,衰者補之,強者寫之,各安其氣,必清必靜,則病氣衰去, 此之謂也。

(胃脘癰項癰。)。

素問病能論○八十八

(黃帝問曰,人病胃脘癰者,診當何如,岐伯對曰,診此者,當候胃脉其脉當沈細, 沈細者氣逆。)。 胃脉見於右關,所謂中附上,右外以候胃也,胃為多氣多血之府,脉當洪大, 而反見沉細,故為胃氣之逆○,脘,音管。

(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則熱。)。

胃氣逆而人迎盛,逆而人迎盛,逆在藏而熱在經也,即終始等篇所云人迎三盛, 病在陽明之謂。

(人迎者胃脉也。)。

人迎在結喉處,足陽明動脉也。

(逆而盛,則熱聚於胃口而不行,故胃脘為癰也。)。

陽明氣逆而盛,則熱邪聚于胃脘,故留結為癰。

(○帝曰,有病頸癰者,或石治之,或鍼治之而皆巳,其真安在。)。

其真安在,言孰為正治之法也。

(岐伯曰,此同名異等者也。)。

頸癰之名雖同,而證則在異,故治亦各有所宜。

(夫癰氣之息者,宜以鍼開除去之。)。

息,止也,癰有氣結而留止不散者,治宜用鍼以開除其氣,氣行則癰愈矣。

(夫氣盛血聚者,宜石而之,此所謂同病異治也。)。

欲寫其血,宜用砭石,血泄則氣衰而癰亦愈,此病同而治異也。

(癰疽五逆)。

靈樞玉版篇○八十九

(黃帝曰,病之生時,有喜怒不測,飲食不節,陰氣不足,陽氣有餘,營氣不行, 乃發為癰疽,陰陽不通,兩熱相搏,乃化為膿,小鍼能取之乎。)。 喜怒不測,則氣有所逆,飲食不節,則藏有所傷,陰氣不足,故營有不行, 陽氣有餘,故熱從而聚,皆足以致癰疽也。

(岐伯曰,聖人不能使化者為之邪,不可留也,故兩軍相當,旗幟相望, 白刃陳於中野者,此非一日之謀也,能使其民令行禁止, 士卒無白刃之難者非一曰之教也,須隅臾得也,夫至使身被癰疽之病,膿血之聚者, 不亦離道遠,乎夫癰疽之生,膿血之成也,不從天下,不從地,出積微之所生也, 故聖人自治於,有形也,愚者遭其巳成也。)。 邪在天下則為亂,邪在人身則為病,及不可留也譬之用兵者,必有夙教,必有定謀, 而後可保其無危,人之治身,可素無調養之道,乎故惟聖人,乃能自治於未形, 愚者每遭其患矣。

(黃帝曰,其巳形不予遭膿巳成不予見為之奈何,岐伯曰,膿巳成十死一生, 故聖人弗使巳成,而明為良,方著之竹帛使能者踵而傳之,後世無有終時者, 為其不予遭也。)。 此言兆庶之多,千古之邈,安得人人遭遇以救其疾苦,故惟有著之竹帛, 以遺教將來,正為人之不予遭也。

(黃帝曰,其巳有膿血而後遭,乎不道之以小鍼治,乎岐伯曰, 以小治小者其功小以大治大者多害,故其巳成膿血者,其唯砭石鈹鋒之所取也。)。 鍼小者功小,無濟於事,鍼大者多害,恐有所,傷故惟砭石, 及鈹鍼鋒鍼皆可以取癰疽之膿血,鍼義詳鍼刺類二,○砭標兼,切鈹,音披。

(黃帝曰,多害者,其不可全,乎岐伯曰其在逆順焉,黃帝曰,願聞逆順,岐伯曰, 以為傷者,其白眼青,黑眼小,是一逆也,內藥而嘔者,是二逆也,腹痛渴甚, 是三逆也,肩項中不便,是四逆也,音嘶色脫,是五逆也,除此五者為順矣。)。 又寒熱病篇曰,五藏身有五部,伏兔一,腓二,背二,五藏之腧四,項五, 此五部有癰疽者死,是亦五逆之屬也,詳鍼刺類五十四,○內納同嘶音西, 聲破損也。

(瘰癧)。

靈樞寒熱篇全○九十

(黃帝問於岐伯曰,寒熱瘰癧,在於頸腋者,皆何氣使生,岐伯曰, 此皆鼠瘻之毒氣也,留於脉而不去者也。)。 瘰癧者,甚狀累然而歷貫上下也,故於頸腋之間,皆能有之,因其形如鼠穴, 塞其一,復穿其一,故又名為鼠瘻,蓋以寒熱之毒,留於經脉,所以聯絡不止, 一曰結核連續者為瘰癧,形長如蜆蛤者為馬刀,又胷脇肋下者為馬刀, ○瘰祼疊二音,癧,音歷,瘻,音漏。

(黃帝曰,去之奈何,岐伯曰,鼠瘻之本,皆在於藏,其末上出於頸腋之間, 其浮於脉中,而未內著於肌肉,而外為膿血者易去也。)。 瘰癧必起於少陽,而後延及陽明,二經表裏相傳,乃至厥陰太陰, 俱能為病大抵因鬱氣之積,食味之厚,或風熱之毒,結聚成,故其所致之本, 皆出於藏,而標則見乎頸腋之間也,若其毒之未甚,則但浮見脉中, 尚未著於肌肉以化膿血者,去之猶,易若其膿血既成,則為力較難也。

(黃帝曰,去之何岐伯曰,請從其,本引其末,可使衰去而絕其寒熱。)。

謂去其致之之,本則外之末,自可而衰也。

(其小如麥者,一刺知,三刺而巳。)。

小如麥者,其初起也,故一刺即知其效三刺其病可巳,所以治在宜蚤, 不可因小而忽之。

(黃帝曰決其生死奈何,岐伯曰,反其目視之,其中赤脉,上下貫瞳子, 見一脉一歲死,見三脉,三歲而死,見赤脉不下貫瞳千可治也。)。 目者,宗脉之所聚也,瞳子者,骨之精也,赤脉下貫瞳子,以邪毒之焰, 深賊陰分而然,死之徵也,然脉見二三,其氣散而緩,脉聚為一者,其毒銳專, 此又死期遲速之有異也,又論疾診尺篇,診寒熱者亦同此法,詳脉色類三十二。

(失守失強者死)。

素問脉要精微論○九十一

(五藏者,各有所藏,藏而勿失則精完固,故為中欴守也,中盛藏滿,氣勝傷死者, 聲如從室中,言是中氣之濕也。)。 中,胷腹也,藏,藏府也,藏滿,脤急也,氣勝,喘息也,傷恐者,腎受傷也, 聲如從室中,言渴濁不清也,是皆水氣上逆之候,故為中你之濕證, 此脾肺腎三藏之失守也。

(言而微終日乃言者,此奪氣也。)。

氣虛之甚,故聲不接續,肺藏失守也。

(衣被不歛,言語善惡不避親疎者,此神明之亂也。)。

神明將脫,故昏亂若,此心藏之失守也。

(倉廩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

要,約束也,幽門,闌門,魄門,皆倉廩之門戶,日戶不能固,則腸胃不能藏, 所以泄利不禁,脾藏之失守也,○要,平聲。

(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

膀胱與腎為表裏,所以藏津液,水泉不止而遺溲失柰,腎藏之失守也。

(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五藏得守,則無巳上諸病故生,失守神去而死矣。

(○夫五藏者,身之強也。)。

此下言形氣之不守,而內應乎五藏也,藏氣充則形體強,故五藏為身之強。

(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

五藏六府之精氣,皆上升於頭,以成七竅之用,故頭為精明之府,頭傾者, 低垂不能舉也,視深者,日陷無也,藏氣失強,故精之奪如此。

(背者,胷中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

背乃藏俞所繫,故為脉中之府,背曲肩隨,亦藏氣之失強也。

(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

此腎藏之失強也。

(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附,筋將憊矣。)。

筋雖主於肝,而維絡關節立此身者,惟膝膕之筋最,故膝為筋之府,筋憊若是, 則諸經之失強也。僂,音呂。

(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

髓充於骨故骨為髓之府,髓空則骨弱無力,此腎藏之失強也。

(得強則生,失強則死。)。

藏強則氣強故生,失強則氣竭故死。

(五逆緩急)。

靈樞玉版篇○九十二

(黃帝曰,諸病皆有逆順,可得聞爭,岐伯曰,腹長身熱脉大,是一逆也。)。

身熱脉大而加以腹脹,表裏之邪俱盛也,是為一逆。

(腹鳴而滿,四肢清泄,其脉大,是二逆也。)。

腹鳴而滿,四肢清冷而兼後泄,陰證也,脉不宜大而大,者,脉證相反也, 是為二逆也。

(衂而不止,脉大,是三逆也。)。

鼻衂在陰,脉大為陽,陽實陰虛,是謂三逆,○衂,女六切。

(咳且溲血脫形,其脉小勁,是四逆也。)。

咳而溲血脫形者,正氣巳衰,脉小而急者,邪氣仍在,邪正不庇相當,是為四逆。

(欬,脫形身熱,脉小以疾,是謂五逆也。)。

脫形身熱,真陰巳虧,而火猶不清也,其脉細小疾數,正邪盛正衰之侯,是為五逆。

(如是者,不過十五日而死矣,。)。

一節之更時移氣易客強主弱則不能勝,故不過十五日而死。

(○其腹大脹,四末清,脫形泄甚,是一逆也。)。

此下言五逆之急證也,腹脹者,最忌中虛,若見四肢清冷,而脫形泄甚者, 脾元敗而陽氣去也,故為一逆。

(腹脹便血,其脉大,時絕,是二逆也。)。

腹脹便血,陰病也,脉大時絕,孤陽將脫也,故為二逆。

(欬溲血,形肉脫脉搏,是三逆也。)。

欬而溲血者,氣血俱病,形肉脫者敗在脾,脉搏者真藏也,敗在胃氣,故為三逆。

(嘔血胷滿引背,脉小而疾,是四逆也。)。

嘔血胷滿引,於背者,藏氣連乎背也,脉見細小疾數,則真元大虧矣,故為四逆。

(欬腹脹,且飱泄,其脉絕,是五逆也。)。

為欬嘔,中為脹滿,下為飱泄焦俱病,而脉至於絕者,有邪無正也,故為五逆, ○飱,音孫。

(如是者,不及一時而死矣。)。

不及一時,謂不能周一日之時也。

(工不察此者而刺之是謂逆治。)。

病不可治而強治之,非惟無益,商以資害,是謂逆治也。

(風痺死證)。

靈樞厥病篇○九十三

(風痺淫濼,病不可巳者。)。

病在陽命曰風,病在陰命曰痺,陰陽俱病,命曰風痺,淫濼者浸淫日深之謂,○濼, 音鹿。

(足如履水,時如入湯中,股脛淫濼,煩心,頭痛,時嘔時悗,胘巳汗出, 久則目眩,悲以喜恐短氣不樂,不出三年死也。)。 足如履水之寒又如入湯之熱,下而股脛,中而腹心,上而頭目,無所不病, 在表則汗出,在裏則短氣不樂,或為喜恐,此陰陽俱之候,雖尚可支持, 然不能出三年也,○悗,美本切。

(病傳死期)。

九十四 (黃帝曰,余受九鍼於夫子,而私覽於諸方,或有導引行氣,喬摩灸熨, 刺焫飲藥之一者,可獨守耶,將盡行之乎。)。 靈樞病傳論全○喬,蹻同,焫,如瑞切。

(岐伯曰,諸方者,眾人之方也,非一人之所盡行也。)。

謂當因人所宜以施治,是眾人各有其方也。

(黃帝曰,此乃所謂守一勿失,萬物畢者也。)。

人得其一,釗萬變之道可畢矣,移精變氣論曰,治之極於一,即此謂也。

(今余巳聞陰陽之要,虛實之理,傾移之過,可治之屬願聞病之變化, 淫傳絕敗而不可治者,可得聞乎。)。 淫邪傳變,未必即危,正氣絕敗,則不可治矣。

(岐伯曰,要乎哉問道,昭乎其口日醒,窘乎如夜瞑,能被而服之神與俱成, 畢將服之,神自得之,生神之理,可著於竹帛,可可傳於子孫。)。 昭乎如醒,道之明也,窘乎如瞑,察之難也,著之竹帛,則澤及於人,傳之子孫, 則道私於巳,故不可也。

(黃帝曰,何謂日醒岐伯曰,明於陰陽,如惑之解,如醉之醒,黃帝曰,何謂夜瞑, 支伯曰,瘖乎其無聲,漠乎其無形,折毛發理,正氣棋傾,淫邪泮衍,血脉傳溜, 大氣入藏腹痛下淫,可以致死,不可以致生。)。 大氣,大邪之氣也,凡邪之中人,瘖乎其無聲,不丁得而聞也,漠乎其無形, 不可得而見也,至其絕敗,則為折毛發理,正氣橫傾等證,故有死無生也,○瘖, 音音。

(黃帝曰,大氣入藏奈何,岐伯曰,病先發於心,一日而之肺,三日而之肝, 五日而之脾,三日不巳,死冬夜半,夏日中。)。 病發於心而傳於肫火乘金也,三昌而金復乘木,故傳之肝也,五日而木復乘土, 故之脾也,再三日而邪氣不退其甚則死,冬月夜半,水王之極也,夏月日中, 火王庂極也,心火畏水,故冬則死於夜半,陽邪亢極,故夏則死於日中, 蓋衰極亦死,盛極亦死,有所偏絕也,五行之氣,無不皆然,下文之義皆放此。

(病先發於肺,三日而之肝,一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十日不巳死,冬日入, 夏日出。)。 自肺而肝,自肝而脾,皆傳所勝也,自脾而胃,表裏相傳也,肺邪王申酉, 故冬則死於日入,金氣,絕於寅卯,故夏則死於日出。

(病先發於肝,三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三日而之,腎三日不巳死,冬日入, 夏蚤食。)。 此肝木傳土,而土邪復傳水藏也,木受傷者,金勝則危,故冬畏日入,肝發病者, 水強,刻故夏畏蚤食時也。

(病先發於脾,一日而之胃,二日而之腎,三日而之膂膀光,十日不巳死,冬人定, 夏晏食。)。 此土邪乘水而表裏俱相傳也,人定在亥,而土病於冬者畏之,寒水反能侮土也, 晏食在巳,而脾病於夏者畏之,以戊巳王鄉,而合邪為患也。

(病先發於胃,五日而之腎,三日而之膂膀胱,五日而上之心,二日不巳死冬夜半, 夏日昳。)。 此土邪傳水,而水復傳火,故自膀胱以及於心也,下文標本病傳論云,冬夜後, 丑也,夏日昳,天也,皆土王之時,故胃病逢之,氣極則敗,○昳,音迭。

(病先發於腎,三日而之膂膀胱,三日而上之心,三日而之小腸,三日不巳死, 冬大晨,夏晏晡。)。 此水病乘火,而表裏皆相傳也,大晨,辰刻也,為水之庫,晏晡,戍時也, 土能伐水,故病發於腎者,不能出乎此也,○晡,邦模切。

病先發於膀胱,五日而之腎,一日而之小腸,一日而之心,二日不巳死,冬雞鳴, 夏下晡。)。 此亦水火二藏,自表而裏之相傳也,冬之雞鳴在丑,陰庂極也,夏之下晡在未, 水所畏也,膀胱為水府,故其盛,極衰極皆能死。

(諸病以次相傳,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也,間一藏,及二三四藏者,乃可刺也。 )。 間藏義,詳脉色類十二,七傳義,詳藏象類二十四。

(○夫病傳者,心病先心痛。)。

素問標本病傳諭○見證也,故病發於心者,其證必先為心痛。

(一日而欬。)。

心病傳肺也,上文病傳論,所謂一日而之肺者,即其義也,餘藏準此。

(三日脇支痛。)。

肺復傳肝,故脇支痛,即所謂三日而之肝也。

(五日閉塞不通,身痛體重。)。

所謂五日之脾也,脾痛則不能運化,故閉塞不通。

(三日不巳死。)。

再三日不巳,則脾又傳腎,五藏俱傷死。

(冬夜半,夏日中。)。

此子年時也,釋義雖如上文,然少陰君火主子午正對之化,心通其氣,失守則死, 亦一義也。

(○肺病喘欬。)。

肺主息,故病為喘欬。

(三日而脇支滿痛。)。

三日而之肝也。

(一日身重體痛。)。

一日而之肺也。

(五日而脤。)。

五日而之胃自藏傳府也。

(十日不巳死。)。

十日不巳,則胃復傳腎,而五行生成之數巳極,故死。

(冬日入,夏日出。)。

此卯酉時也,屬燥金之化,肺主氣,失守則死,於義亦通。

(○肝痛頭目眩,脇支滿。)。

肝開竅於目,而經脉布於脇肋也。

(三日體重身痛。)。

即三日而之脾也。

(五日而脤。)。

即五日而之胃也。

(三日腰脊少腹痛,脛痠。)。

即三日而之腎也。

(三日不巳外。)。

三日不巳,腎復傳心,故死。

(冬日入,夏蚤食。)。

卯酉時也,燥金主之,為木所畏,於義亦通。

(○脾病身痛體重。)。

脾主肌肉也。

(一日而脤。)。

即一日而之胃也。

(二日少腹腰脊痛,脤痠。)。

即二日而之腎也。

(三日背筋痛小便閉。)。

即三日而之膂膀胱也,○,膂同,音呂。

(十日不巳死。)。

十日不巳,則復傳於心,故死。

(冬人定,夏晏食。)。

此巳亥時也,司風木之化,脾病畏也。

(○腎病少復腰脊痛胻痠。)。

腎主卜部其經脉行於少腹腰脊胻骨之間也,○胻,音杭,痠,音酸。

(三日背筋痛,小使閉。)。

即三日而之膂膀胱也。

(三日腹脹。)。

即二日而之小腸也。

(三日兩脇支痛。)。

即三日而上之心也,手心主之正,別淵腋三寸入胷中,故兩脇支痛。

(三日不巳死。)。

復傷肺金也。

(冬大晨,夏晏晡。)。

此辰戍時也,土王四季,為水所畏,故腎病患之。

(○胃病脤滿。)。

胃脉布於腹裏也。

(五日少腹腰脊痛胻痠。)。

即五日而之腎也。

(三日背筋痛,小便閉。)。

即三日而之膂膀胱也。

(五日身體重。)。

前病傳論曰,五日而上之心,此云身體重者疑誤。

(六日不巳死。)。

心復傳肺也。

(冬夜半後,夏日昳。)。

丑末司濕土之化,仔通於胃,失守則死,理之自然。

(○五日少腹脤腰脊痛胻痠。)。

即五日而腎也。

(一日腹脤。)。

即一日而之小腸也。

(一日身體痛。)。

即一日而之心,府傳藏也心主血脉,故為身體痛。

(二日不巳死。)。

心病不巳,必又傳金藏,故死。

(冬雞鳴,夏下晡。)。

丑未時也,土能克水,故膀胱之病畏之。

(諸病以次,是相傳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

上文相傳,死期各有遠近,蓋其能穀者過期,不能穀者不及期,正此之謂, 既有死徵不可刺矣。

(間一藏止,及至三四藏者,乃可刺也。)。

間三四藏者,皆非以次相傳者也,治之則愈,故可用鍼刺之。

(陰陽氣絕死期)。

靈樞經脉篇○九十五 (手太陰氣絕,則皮毛焦,太陰者,行氣溫於皮毛者也,故氣不榮則皮毛焦, 皮毛焦則津液去皮節,津液去皮節者,則爪枯毛折,毛折者則毛先死,丙篤丁死, 火勝金也。)。 手太陰者,肺也,肺主皮於皮節,而證在爪枯毛折也,肺金畏火,故危於丙丁。

(○手少陰氣絕則脉不通,脉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髦色不澤, 故其面黑如添迆者血先死,壬篤癸死,水勝火也。)。 手少陰者心也,心主血脉,故心脉絕則血先死,其證在髦色不澤,而面黑如添也, 心火畏水,故危於壬癸,○髦,音毛,髮也。

(○足太陰氣絕者,則脉不榮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榮則肌肉軟, 肌肉軟,則舌萎人中滿,人中滿則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篤乙死,木勝土也。)。 足太陰者,脾也,脾主肌肉,故脾氣絕則肉先死,其證在人中滿而舌萎脣反也, 脾土畏木,,故死於甲乙,○萎,音威,色篤枯也。

(○足少陰氣絕則骨枯,少陰者,冬脉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 濡則肉不能著也,骨肉不相親則肉軟卻,肉軟卻,故齒長而垢,髮無澤,髮無澤者, 骨先死,戊篤巳死,土勝水也。)。 足少陰者腎也,腎屬水,故為冬脉,腎主骨,故腎氣絕則骨先死,其證, 在骨肉不相親附,則齒長而垢,精髓不能濡,潤,則髮枯無澤也,腎水畏土,故死, 於戊巳,○垢,音苟。

(○足厥陰氣絕則筋絕,厥陰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於陰氣。)。

當作器

(而脉絡於舌本也,故脉弗榮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卵縮則筋先死, 庚篤辛死,金勝木也。)。 肝氣絕者筋先死,其證唇青舌卷,而卵縮艹穴吅拳也,肝木畏金,故死,於庚辛。

(○五陰氣俱絕則目系轉,轉則目運,目運者為志先死,志先死則遠一日半死矣。 )。 五藏之精,皆上注於目,故五陰氣絕則目轉而運,志先死矣,蓋志藏於腎陰之神也, 真陰巳竭,死,在周日間耳,今有病刻而忽爾目無所見者,正陰氣竭絕之候。

(○六陽氣絕,則陰與陽相離,離則腠理發泄,絕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 汗本陰精,固於陽氣,陽氣絕則陰陽相離,而腠理不閉,脫汗乃山, 其死在頃刻間也。

(四時病死期)。

素問陰陽類論○九十六

(雷公曰,請問短期,黃帝曰,冬三月之病,病合於陽者至春正月,脉有死徵, 皆歸出春。)。 冬三月者陰盛時也,病合於陽者,陽證陽脉也,出春,春盡夏初也, 以水王之時而病合於陽者,時氣不足,病氣有餘也,及至孟春正月, 陽氣發生則陽邪愈勝,陰氣愈竭,若脉有死徵,則出春交夏而陽盛陰衰,俱巳至極, 無所逃矣。

(冬三月之病,在理巳盡,草與柳葉皆殺。)。

在理巳盡,謂察其脉證之理,巳無生意也,以冬月之病而得此,則凡草色之青, 柳葉之見,陰陽氣,易皆其死期,故云怕殺也。○殺,少戒切。

(春陰陽皆絕,期在孟春。)。

陰陽皆絕,謂陰中無陽,陽中無陰,彼此相絕,不交通也,病由冬月而春猶若此, 是生氣之竭也,短期當在孟春矣。

(○春三月之病曰陽殺。)。

春月陽氣方升,而病在陽者,故曰陽殺,殺者衰也。

(陰陽皆絕,期在草乾。)。

以三春陽殺之病,而陰陽否絕者,期在深秋草乾之時金氣勝,而病發於春者死矣。

(○夏三之病,至陰不過十日。)。

脾腎皆為至陰,夏三月以陽盛之時,而脾腎傷極,則真陰敗絕天干易氣不能堪矣, 故不過十日也。

(陰陽,交期在溓水)。

陰陽交者,陰脉見於陽,則陽氣失守,陽脉見於陰,則陰氣失守,若是者, 雖無危證,而脉象巳逆,見於夏月,則危於仲秋,溓水之時也,○溓,音歛,清也。

(○秋三月之病,三陽俱起,不治自巳。)。

秋時陽氣漸,還陰氣漸長,蜼三陽脉病俱起,而陽不勝陰,故自巳也。

(陰陽交合者,立不能坐,坐不能起。)。

秋氣將歛未歛,故有陰陽交合為病者,則或精或氣,必有所而致動止不利, 蓋陽勝陰,故立不能,坐陰勝陽,故坐不能起。

(三陽獨至,期在石水。)。

三陽獨至,即二陽并至,陽亢陰竭之候也,陰竭在冬,本無生意, 而孤陽遇水終為樸滅,故期在水堅如石之也。

(二陰至,期在盛水。)。

二陰全元起本作三陰,即所謂三陰并至,有陰無陽也,盛水者, 正月雨水之候孤陰難以獨立,故遇陽勝之時,則不能保其存也。

(十二經終)。

素問診要經終論○九十七

(帝曰,願聞十二經脉之終,奈何。)。

十二經脉,即十二藏之氣也,終者氣盡之請。

(岐伯曰,太陽之脉,其終也戴眼反折猘瘲,其色白,絕汗乃出,出則死矣。)。

戴者,戴於上也謂目睛仰視而不能轉也,反折,腰脊友張也,猘者,筋之急也, 瘲者筋之緩也,絕汗者,暴出如油不能收也,足太陽之脉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 入絡腦,下項,夾脊抵腰中,下至足之小指,手太陽之脉,起於小栺之端, 循臂上肩,其支者循頸上頰,至目之外眥,故其為病如,此然太陽為三陽之表, 故主色白汗,出靈樞終始篇曰,其色白絕,皮乃絕汗,絕汗則終矣,亦主表之謂, ○猘,音熾,瘲,音縱。

(少陽終者,耳聾百筯皆縱,目圜絕系,絕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 )。 手足少陽之脉,皆入於耳中,亦皆至於目銳眥,故為耳聾目圜也,圜者, 直視如驚貌因少陽之系絕,不能旋轉,故若此也,膽者筋其應,少陽氣絕, 故百節皆縱也,木之色青,金之色白,金木相賊,則青白先見,此少陽之死候也, ○圜音環。

(陽明終者,口目動作,善驚妄言色黃,其上下經盛,不仁則終矣。)。

手足陽明之脉皆挾口八目,故為口目動作,而牽引歪斜也,聞木音則惕然而驚, 是陽明善驚也,罵詈不避親疎,是陽明妄言也,黃者,土色外見也,上下經盛, 謂頭頸手足陽明之脉皆躁動而盛是胃氣之敗也,不知疼痛,謂之不仁, 是肌肉之敗也,此皆陽明氣之竭之候。

(少陰終者,面黑齒長而垢,腹脹閉上下不通而終矣。)。

手少陰氣絕則血敗,足少陰氣絕則色如炲,故面黑也,腎主骨,腎敗則骨敗, 故齒根不固長而垢也,手少陰之脉,下膈絡小腸,足少陰之脉絡膀胱,貫肝膈, 故為腹脹閉,上下不通,則心腎隔絕,此少陰之終也。

(太陰終者,腹脹閉,不得息,善噫善嘔,嘔則逆,逆則面赤不逆則上下不通, 不通則面黑皮毛焦而終矣。)。 足太陰脉入腹屬脾故為腹脹閉,手太陰脉上鬲屬肺而主呼吸,故為不得息, 脹閉則升降難,不得息則氣道滯,故為噫為嘔,嘔則氣逆於上故為面赤, 不逆則否塞於中,故為上下不通,脾氣敗則無以制水,故黑色見於面, 肺氣敗則治節不行,故皮毛焦而終矣,○噫,音伊。

(厥陰終者,中熱嗌乾,善溺,心煩甚則舌卷卵上縮,而終矣。)。

手厥陰心主之脉,起於胷中,出屬包絡,下膈,歷絡三焦足厥陰肝脉,循喉嚨之後, 上入頏顙,其下者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故為中熱嗌善溺心煩等病, 又舌者心之官也,肝者筋者聚於陰器,而脉絡於舌本,故甚則舌卷卵縮, 而厥陰之氣終矣,○嗌,音益,卷,上聲。

(此十二經之所敗也。)。

手足六經各分表裏,是十二經也按靈樞終始篇文與此同者,俱不重載。

(類經十九卷)。

(張介賓類註)。

(鍼刺類)。

(九鍼之要)。

靈樞九鍼十二原篇○一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子萬民養百姓,而收其租稅,余哀其不給而屬有疾病, 余欲勿使被毒藥,無用砭石,欲以微鍼通其經脉,調其血氣,營其逆順出入之會, 今可傳於後世,必明為之法,令終而不滅,久而不絕,易用難忘,為之經紀, 異其章,別其表裏為之終始,令各有形,先立鍼經願聞其情。)。 靈樞即名鍼經,義本諸。

(此岐伯荷曰,臣請推而次之,令有綱紀始於一,終於九焉。)。

始於一,終於九,天地之全數也,鍼合三才而通萬變,故數亦應之。

(請言其道,小鍼之要,易陳而入,麤守形,上守神。)。

小鍼,即上文微鍼之謂,易陳者常法易言,也,難入者精微難及也租守形, 粗工守形跡之見在也,上守神,上工察神氣於冥冥也,不但用鍼諸治皆然。

(神乎神,客在門未覩其疾惡,知其原。)。

神,正氣也,客,邪氣也,神乎神,言正氣盛衰,當辨於疑似也, 客在門言邪之往來,當識其出入也,設未覩其疾所在,又惡知其當治之原哉, ○惡音烏。

(刺之微,在速遲麤守關,上守機,微,精微也,上速遲,知疾徐之宜也,粗守關, 守四肢之關節也上守機,察氣至之動靜也。)。

(機之動,不離其空。)。

氣機之至,隨經皆脊其處,可因之而知虛實也,○空,孔同。

(空中之機清靜而微。)。

言察宜詳慎也。

(佑機之道者,不可掛以髮,不知機道叩之不發。)。

機之道者,一氣而巳,不可掛以髮,極言其精不可亂也,叩之不發, 用失其道則氣不至也。

(知其往來,要與之期。)。

知氣之往來,有逆順衰盛之機,而取舍弗失其時也,○要,平聲,約也。

(麤之闇釆,妙哉,工獨有之。)。

粗者闇而弗,知妙工獨見之矣。○闇,愛敢切。又音暗。

(往者為逆,來者為順,明知逆順,正行無問。)。

往氣之去,故為之逆,來,氣之至也,故為之順,知往來之逆順,則正法行之, 不必疑而更問也,○下二句與至真要大論辭同用異,詳標本類第二。

(逆而奪之惡得無虛,追而濟之,惡得無實。)。

逆其氣至而奪之,寫其實也,惡得無虛,隨其氣去而濟之,補其虛也惡得無實, 故寫必因吸內鍼,補必因呼內鍼,此即迎來隨去之義。

(迎之隨之,以意和久鍼道畢矣。)。

用鍼之法,補寫而巳,補寫之法迎隨而巳,必得其和,則鍼道畢於是矣。

(○小錢解曰,所謂,易陳者,易言也,難入者,難著於人也。)。

本篇即前篇之釋義,故不詳註,凡後篇有者皆放此。

(麤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氣有餘不足,可補,寫也,神客者, 正邪共會也。)。 神,正也,客,邪也,邪正相干,故曰共會。

(神者正氣也,客者邪氣也,在門者邪循正氣之所出入也。)。

出入所由,故謂之門。

(未覩其疾者,先知邪正何經之疾也,惡佑其原者,先知何經之病所取之處也。)。

若不能先知,是為未覩其疾,又曰惡知其原。

(刺之微,在速遲者,徐疾之意也,麤守者,守四肢而不知血氣正邪之往來也。)。

手之兩肘,足之兩膝,謂之四關。

(上守機者,知守氣也。)。

往來逆順,至與不至,皆氣之機也。

(機之動,不離其空中者,知氣之虛實,用鍼之徐疾也,空中之機,清淨以微者, 鍼以得氣密意,守氣勿失也,其麥不可逢者,氣盛不可補也,其往不可追者, 氣虛不可寫也,不可掛以髮者言氣易失也。)。 毫釐之差,即失其氣之機也。

(扣之之不發者,言不佑補寫之意也,血氣巳盡,而氣不下也。)。

補寫不得其法雖竭盡血氣而病氣不應也。

(知其往來者,知氣之逆順盛虛也,要與之期者,知氣之可取之時也麤之闇者, 冥冥不佑氣之微密也,妙哉工獨有之者,盡知鍼意也,往者為逆者,言氣之虛而小, 小者逆也。)。 氣去故脉虛而小。

(來者為順者,言形氣之平,平者順也。)。

氣來故脉平而和。

(明知逆順正行無問者,言知所取之處也,迎而奪之者,寫也,追而濟之者補也。 )。

(九鍼)。

(岐伯曰,九鍼之各,各不同形。)。

靈樞九鍼十二原篇。

(○一日鍉鍼,長一寸六分,鑱鍼者,頭大末銳,去,寫陽氣。)。

九鍼詳註見下文○鑱音讒。

(○二曰員鍼長一寸六分,員鍼者,鍼如卵形,揩摩分間,不得傷肌肉以,寫分氣。 )。 揩,丘皆切。

(○三曰鍉鍼,長三寸半,鍉鍼者,鋒如黍粟之銳,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氣。)。

鍉音低。

(○四曰鋒鍼,長一寸六分,鋒鍼者,刃三隅以發痼疾,○五日鈹鍼,長四寸, 廣二分半,鈹鍼者,末如劍鋒,以取大膿。)。 鈹,音,披。

(○六日員利鍼,長一寸六分,員利鍼者,大如氂,且員且銳,中身微大以取暴氣。 )。 暴氣痺氣之暴發也,○氂釐同,又音毛。

(○八日長鍼,長七寸,長鍼者,鋒利身薄可以居遠脾,○九日大鍼,長四寸, 大鍼者,如挺,其鋒微員,以,寫機關之水也。)。 挺,題頂,梯頂二切。

(九鍼畢矣)。

(○黃帝曰,余聞九鍼於夫子,眾多博大矣,余猶不能寤敢問九鍼焉生何因而有名。 )。 靈樞九鍼論。

(岐伯曰,九鍼者,天地之大數也,始於一而終於九。)。

一九詳義,又見脉色五。

(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三以法人,四以法時,五以法音,六以法律, 七以法星,八以法風,九以法野,黃帝曰,以鍼應九之數奈何,岐伯日, 夫聖人之起天地之數也,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庂,九九八十一, 以起黃鍾數焉,以鍼應數也。)。 自一至,九九九八十一而黃鍾之數起焉,黃鍾為萬事之,本故鍼數亦應之, 而用變無窮也,○黃鍾詳義見附翼二卷。

(○一者天也,天者陽也,五藏之應天者肺,肺者五藏六府之蓋也,皮者肺之合也, 人之陽也,故為之治鍼,必以大其頭而銳其末,令無得深入而陽氣出。)。 此下皆詳明九鍼之義,一者法天,法於陽也,人之五藏,惟肺最高。 而覆於藏府之上,其象應天,其合皮毛,亦屬乎陽,故治鑱鍼,必大其頭鋒其末, 蓋所用在淺,但欲出其陽邪耳。

(○二者地也,人之所以應土者也,故為之治鍼,必篇其身而員其末,令無得傷肉, 分傷則氣得竭。)。 二者法地,地之應人者在故治員鍼。必篇其身員其末,鍼如卵形以利導於分肉間, 蓋恐過傷肌肉以竭脾氣,故用不在銳,而主治分間之邪氣也,○篇,音筒。

(○三者人也,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脈也,故為之治鍼,必大其身而員其末, 令可以按脉勿陷以玫其氣,令邪氣獨出。)。 三者法人,人之生成,在於血脉故治鍉鍼必大其身員其末,用在按脉致氣以出其邪, 而不欲其過深,陷於血脉之分也。

(○四者時也,時者,四時八風之客於經之中,為瘤病者也, 故為之治鍼必篇其身而鋒其末,令可以寫熱出血而痼病竭。)。 四者法時應在時氣瘤邪而為病也,瘤者留也,故治鍼必篇其鋒其末,因其直壯而銳, 故可以寫熱出血而取雍痼之疾。

(○五者音也,音者冬夏之分,分於子午,陰與陽別,寒與熱爭,兩氣相摶, 合為癰膿者也,故為之治鍼,必令其末如劍鋒,可以取大膿。)。 五以法音,音者令五行而應天干,故有冬夏子什之分,治以鈹鍼。必令其未如劍鋒, 用在治寒熱取大膿,以平陰陽之氣也。

(○六者律也律者調陰陽四時而合十二經脉虛邪客於經絡而為暴痺者也, 故為之治鍼,必令尖如氂且員且銳,中身微大以取暴氣。)。 六以法律,律應四時十二支,而合於人之十二經脉, 今虛邪客於經絡而為暴痺者治以員利鍼,必令尖如氂,且員且銳中身微大, 其用在利,故可以取諸經暴痺之氣,痺義詳疾病六十七。

(○七者星也,星者人之七竅,邪之所客於經,而為痛痺舍於經絡者也, 故為之治鍼,令尖如蚊虻喙,靜以徐往,微以久留, 正氣因之真邪俱往出鍼而養者也。)。 七以法星,而合於人之七竅,舉七竅之大者,言則通身空竅昔所主也治以毫鍼, 令尖如蚊虻喙,蓋用在微細徐緩,漸散邪,以養真氣故可以取寒熱痛痺, 浮淺之在絡者。

(○八者風也,風者人之股肱八節也,八正之虛風,八風傷八, 內舍於骨解腰脊節腠理之間為深痺也,故為之治鍼,必長其身, 鋒其末可以取深邪遠痺。)。 九以法風而合於人之股肱八節,言八節則通身骨節皆其屬也,凡虛風之深入者, 必內舍於骨解腰脊節湊之間,故欲取深邪遠痺,者,必為大鍼以治之也。

(○九者野也,野者人之節解皮膚之間也,淫邪流溢於身,如風水之狀, 而溜不能過於機關大節者也,故為之治鍼,令尖如挺,其鋒微, 員以取大氣之不能過於關節者也。)。 九以法野,野以應人之周身,凡淫邪流溢於肌體為風為水, 不能過於關節而壅滯為病者,必用大鍼以利機關之大氣,大氣通則淫邪行矣, 尖如挺者言其粗且巨也,○身形應九野,詳經絡三十五,仍有圖在圖翼四卷。

(○○黃帝曰,鍼之長短月數乎。)。

此下復明九鍼大小之數也。

(岐伯曰,一曰鑱鍼者,取法於巾鍼,去末寸半卒銳之,長一寸六分, 主熱在頭身也。)。 鑱銳也卒尾也,此鍼身大,其近末約寸半許而漸銳之,共長一寸六分,主寫去陽氣, 故治熱在頭身,○按巾鍼,絮鍼綦鍼等製,必古鍼名也,未詳其義。

(○二曰員鍼取法於絮鍼篇其身而卵其鋒,長一寸六分主治分間氣。)。

篇如竹篇也,卵,員如卵銳也,此鍼直其身員其末,故但治分間之氣, 而不使其肌肉也。

(○三曰鍉鍼,取法於黍粟之銳,長三寸半,主按脉取氣令邪出。)。

黍粟之銳,員而微尖也,此云按脉取氣,前文曰按脉勿陷以玫其氣蓋利於用補者也。

(○四曰鋒鍼取法於絮鍼,篇其身鋒其末,長一寸六分,主癰熱出血。)。

上文九鍼十二原篇云刃三隅以發痼疾,蓋三稜者也,本篇言篇其身者,似或有誤。

(○五曰鈹鍼,取法於鈹鋒,廣二分半,長四寸,主大癰膿兩熱爭者也。)。

取法鈹鋒,言闊大也,兩熱爭者,言寒熱不調,兩氣相摶也。

(○六曰,取法於氂鍼,微大其末,反小其身,令可深內也,長一寸六分, 主取癰痺者也。)。 毛之強者曰氂,取法於氂者,用其細健,可稍深也。

(○七曰亮鍼,取法於毫毛,長一寸六分,主寒熱痛痺在絡者也,○八曰長鍼取, 法於綦鍼長七寸,主取深邪遠痺者也,○九曰大鍼,取法於鋒鍼其鋒微員,長四寸, 主取大氣不出關節者也。)。 以上九鍼,有圖在圖翼四卷。

(鍼形畢矣,此九鍼大小長短法也。)。

按以上九鍼之用,凡所取者皆言有餘之實邪,則鍼不宜於治虛也,從可知矣。

(九鍼之義應天人)。

素問鍼解篇○三

(帝曰,余聞九鍼,上應天地四時陰陽願聞其方,令可傳於後世以為常也,岐伯曰, 夫一天二地三人四時五音六律七星八風九野,身形亦應之,鍼各有所宜,故曰九鍼。 )。 九鍼之法,各有所宜也。

(人皮應天。)。

包覆萬物,天之象也。

(人肉應地。)。

厚靜藏物,地之象也。

(人脉應人。)。

動靜有期盛有變,位於天地之中,人之象也。

(人筋應時。)。

時主周歲,筋朿周身,應其象也。

(人聲應音。)。

音以聲生,備五行也。

(人陰陽合氣應律。)。

人有六陰六陽以合天氣,律之象也。

(人齒面目應星。)。

森羅布列,星之象也。

(人出入氣應風。)。

呼吸出入,風之象也。

(人九竅三百六十五絡應野。)。

形體周徧,野之象也。

(故一鍼柀二鍼肉,三鍼脉,四鍼筋,五鍼骨六鍼調陰陽七鍼益精八鍼除風, 九鍼通九竅除三百六十五節,此之謂各有所主也。)。 此結上文九鍼之用各有所宜也。

(人化意應八風。)。

此下復明上文不盡之義也,人之心意多變,天久八風焦常,故相應也。

(人氣應天。)。

氣屬陽而運行不息故應天。

(人髮齒耳目五聲,應五音六律。)。

髮之多,齒之列,耳之聰,目之明,五聲之抑揚清濁,皆紛紜不亂,各有條理, 故應五音六律。

(人陰陽脉血氣應地。)。

人陰陽脉血氣之行於肉中,亦猶經水之在土也,故應於地。

(人目應之, 九九竅三百六十五人一以觀動靜天二以候五色七星應之以候髮母澤 五音一以候宮商角徵羽六律有餘不足應之二地一以候高下有餘九野一節俞應之 以候閉節三人變一分人候齒泄多血少十分角之變五分以候緩急六分不足三分寒 關節第九分四時人寒溫燥濕四時一應之以候相反一四方各作解。)。

此一百二十九字,古經蠹簡,義理殘闕,必有遺誤,不敢強解。

(○九鍼之宜各有所為)。

靈樞官鍼篇○四

(凡刺之要,官鍼最妙。)。

官,法也,公也,製有法而公於人,故曰官鍼。

(九鍼之宜,各有所為,長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

用不得法,則不能去病。

(疾淺鍼深,內傷良肉,皮膚為癰。)。

內傷良肉,則血流於內而潰於外,故皮膚為癰。

(病深鍼淺,病氣不,寫支為大膿。)。

病氣不寫而傷其支絡,故為大膿,凡病有沉浮,刺分深淺過之則內傷,不及則外壅, 邪反從之。後生大病。

(病小鍼,大氣寫太甚,疾必,為害。)。

氣寫太甚,元氣傷也,故必為害。

(病大鍼小氣不泄,寫,亦復為敗。)。

鍼不及病,則病氣不泄,刺失其宜,故亦為敗。

(失鍼之宜,大者寫,小者不移。)。

當小而大則寫傷正氣,當大而小則病不能移,皆失鍼之宜也。

(巳言其過,請言其所施。)。

上文言其過失,下文言其所施。

(病在皮膚無常處者,取以鑱鍼於病所,膚白勿取。)。

病在皮膚無常處者,火之遊行也,用鑱鍼者,主寫陽氣也,白則無火可, 佑故不宜刺。

(○病在分肉間,取以員鍼於病所,○病在經絡痼痺者,取以鋒鍼,○病在脉氣少, 當補之者,取之鍉鍼於井滎分輸。)。 此鍼宜於用補,分輸,言各經也。

(○病為大膿者,取以鈹鍼,○病痺氣暴發者,取以員利鍼,○病痺氣痛而不去者, 取以毫鍼,○病在中者,取以長鍼。)。 中者,言其遠也。

(○病水腫不能通關節者,取以大鍼,○病在五藏固居者,取以鋒鍼, 寫於井滎分輸取以四時。)。 四時義詳後十八。

(九變十二節)。

靈樞官鍼篇○五

(凡刺有,九以應九變,一曰輸刺,輸刺者,刺諸經滎輸藏腧也。)。

諸經滎輸,凡井滎經合之皆腧也,藏腧,背間之藏府腧也,○本經輸腧俞, 三字皆通用。

(二曰遠道刺遠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腧也。)。

府腧,謂足太陽膀胱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十二經中,惟此三經最, 可以因下取上,故曰遠道刺。

(三曰經刺經刺者,刺大經之結絡經分也。)。

刺結絡者,因其結聚而直取之,所謂解結也。

(四曰絡刺,絡刺者刺小絡之血脉也。)。

調經論曰,病在血調之絡,經脉篇曰,諸刺絡脉者,必刺其結上,甚血者雖無結, 急取之以寫其邪而出其血,留之發為痺也。

(五曰分刺分刺者,刺分肉之間也。)。

刺分肉者,泄肌肉之邪也。

(六曰大,寫刺大,寫刺者,刺大膿以鈹鍼也。)。

治癰瘍也。

(七曰毛刺,毛刺者,刺浮痺皮膚也。)。

其治在淺也。

(八日巨刺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

邪客於經而有移易者,以巨刺治之,詳見後三十。

(九曰焠刺,焠刺者,刺燔鍼則取痺也。)。

謂燒鍼而刺也即後世火鍼之屬,取寒痺者用之,以上謂之九變,○焠,音翠,燔, 音凡。

(○凡刺有十二節,以應十二經,一曰偶刺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 一刺後,以治心痺刺此者傍鍼之也。)。 偶,兩也,前後各一,故曰偶刺,直,當也,以手直心若背,謂前心後心, 當其痛所,各用一鍼治之,然須斜鍼以刺其傍,恐中心則死也。

(二曰報刺報刺者刺痛無常處也,上下行者,直,內無拔鍼, 以左手隨病所按之乃出鍼復刺之也。)。 報刺,重刺也,痛無常處,則或上或下,隨病所在,即宜肉其鍼,留而勿, 乃以左手按之,再得痛處,乃出前鍼而復刺之也。

(三曰恢刺,恢刺者,刺傍之舉之前後,恢筋急以治筋痺也。)。

恢,恢廓也,筋急者不刺筋而刺其傍,必數舉其鍼或前或後以恢其氣, 則筋痺可舒也。

(四曰齊刺,齊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氣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 治脾氣小深者也。)。 齊者,三鍼齊用也,故又曰三刺,以一鍼直入其中二鍼夾入其傍, 治寒痺稍深之法也。

(五曰揚刺,揚刺者,正內,一,傍內四而浮之,以治寒氣之久大者也。)。

揚散也,中外共五鍼而用在浮泛,故能袪散久大之寒氣。

(六曰直鍼刺,直鍼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氣之淺者也。)。

直者,直入無避也,引起其皮而刺之則所用不深,故但治寒氣之淺者。

(七曰輸刺,輸刺者,直入直,出稀發鍼而深之,以治氣盛熱者也。)。

輸,委輸也,言能輸寫其邪,非上文滎輸之謂,直入直出,用其銳也,稀鍼, 留之久也,久而且深,故可以去盛熱之氣。

(八曰短刺短刺者,刺骨痺,稍搖而深之,玫鍼骨所,以上下摩骨也。)。

短者,入之漸也故稍搖而深,致鍼骨所,以摩骨痺,摩,迫切也。

(九曰浮刺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

浮,輕浮也,傍入其椷而浮舉之,故可治肌膚之寒,此與上文毛刺義大同。

(○十曰陰刺,陰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後少陰也。)。

陰刺者,刺陰寒也,率,統也,言治寒厥者,於足踝後少陰經左右皆刺之。

(十一曰傍鍼刺,傍鍼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痺久居者也。)。

傍鍼刺者,一正一傍也,正者刺其經,傍者刺其絡,故可以刺久居之留痺。

(十二曰贊刺,贊刺者直入直,出數發鍼而淺之,出血,是謂治癰腫也。)。

贊,助也,數發鍼而淺之,以後助,前故可使之出血而治廱腫。

(三刺淺深五刺五藏)。

靈樞官鍼篇○六

(脉之所居,深不見者,刺之微內,鍼而久留之,以致其空脉氣也。)。

刺深脉者,亦必微內其鍼,蓋恐太過,反傷正氣,故怛久留而引致之, 使其空中之脉氣上行也。

(脉淺者勿刺,按絕其脉乃刺之,無令精,出獨出其邪氣耳。)。

脉淺者最易泄氣,故必先按絕其脉而後人鍼,則精氣無所傷,獨取其邪矣。

(所喟三刺則榖氣出者。)。

自此至下文穀氣,皆釋終始篇之,詳見後十六。

(先淺刺絕皮以出陽邪。)。

絕透也,淺刺皮腠,故出陽邪。

(再刺則陰邪出者少益深,絕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間也。)。

絕皮及,肌邪氣稍深,故曰陰邪,大肉深處,各有分理是謂分肉間也。

(巳入分肉之間則穀氣出。)。

穀氣即正氣,亦曰神氣,出至也終始篇曰,所謂穀氣至者,巳補而實,巳寫而虛, 故以佑穀氣至也。

(故刺法曰,始刺淺之,以逐邪氣而來血氣後刺深之,以致陰氣之邪, 最後刺極深之,以下穀氣,此之謂也。)。 凡刺之淺深,其法有三,先刺絕,皮取衛中之陽邪也,再刺稍深,取營中, 之陰邪也,三刺最深,及於分肉之間,則穀氣始下,下言見也, 按絡始篇之義與此互有發明。

(故用鍼者,干佑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也。)。

年之所加,如天元,至真要等論是也,氣之盛衰,如八正神明論, 陰陽繫日月等篇是也,佑天地之氣候,則人有五虛五實,皆可因而知矣。 ○此數句又見六節藏象論,詳運氣類第一。

(凡刺有五,以應五藏,一曰半刺,半刺者,淺內而疾發鍼,無鍼傷肉, 如拔毛狀以取皮氣,此肺之應也。)。 此即前章毛刺之義,淺入而疾發,故可取皮分以應肺。

(二曰豹文刺,豹文刺者,左右前後鍼之,中脉為故,以取經絡之血者, 此心之應也。)。 豹文者,言其多也,主取血脉,所以應心。

(三曰關刺關刺者直刺左右,盡筋上以取筋痺,慎無出血,此肝之應也,或曰淵刺, 一日豈刺。)。 關,關節也,左右,四肢也盡筋,即關節之處也慎無出血,血以養筋也,肝主筋, 刺筋所以應肝,淵刺豈刺,皆古名也。

(四曰合谷刺,合谷刺者,左右雞足鍼於分肉之間,以取肌痺,此脾之應也。)。

合谷刺者,言雞足也,邪在肉間,其氣廣,大非合刺不可,脾者,所以應脾。

(五曰輸刺輸刺者,直入直出深內之至骨,以取骨痺,此腎之應也。)。

輸刺義見前章,腎主骨刺深至骨,所以應腎。

(用減虛實補,寫)。

(七凡用鍼者,虛則實之,滿則泄之。)。

靈樞九鍼十二用鍼之要,全憑虛實以為補寫,實即補也,泄即寫也。

(宛陳則除之,邪勝則虛之。)。

宛,鬱同陳,積也,除之土其滯,虛之泄其邪也。

(大要曰,徐而疾則實,疾而筡則虛。)。

徐出鍼而疾按之為補,故虛者可實,疾出鍼而徐按之為寫,故實者可虛。

(言實與虛,若有若無。)。

實之與虛在有氣無氣耳,氣本無形,故若有若無,善察之者,神悟於有無之間也。

(察後與先,若存若仁。)。

察後與先求病所急而治分先後也,若存若仁,察氣之行與不行,以為鍼之去留也。

(為虛為實,若得若失。)。

欲虛而虛,欲實而實,是得法也,粗工妄為,則失之矣。

(虛實之要,九鍼最妙。)。

各有所宜之要也。

(補寫之時,以鍼為之。)。

當補當寫,用有其時,在氣會之,頃詳如下文。

(寫曰必特內之,放而出之,排陽得鍼邪氣得泄)。

凡用寫者,必持內之,謂持之堅而入之銳也,放而出之,謂因其氣來, 出之疾而按之箯也,故可排開陽道以泄邪氣。

(按而引鍼,是謂內溫,血不得散,不得出也。)。

凡用補者,必按其穴而引退其鍼,是謂內溫,故血不散氣不出而虛者實矣。

(補曰隨之,隨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若蚊虻止。)。

此下皆言補法也,隨因其氣去,追而濟之也,妄,虛妄也,意若妄之, 言意會於有無之間也,若行若按,言行其氣按其處也,若蚊虻止,言當輕巧無跡, 而用得其精也。

(如留如,還去如弦絕。)。

留,留鍼也,還出鍼也,去如弦絕,輕且捷也,故無損而能補。

(令左屬右,其氣故止,外門巳閉,中氣乃實。)。

右手出鍼,左手隨而按捫之,是令左屬右也,故門戶閉於外,中氣實於。

(必無留血,急取誅之。)。

凡取血絡者,不可使有留血,宜急去之也。

(持鍼之道堅者為寶,正指直刺,無鍼左右。)。

堅而有力,則直達病所,正而不斜,則必中氣穴。

(神在秋毫,屬意病者,審視血脉者,刺之無殆。)。

醫之神見,在悉秋毫,必精必確,加意病者,詳審血脉,然後刺之,庶無危殆。

(方刺之時,必在懸陽,及與兩衛。)。

懸猶言舉也,陽,神氣也,凡刺之時,必先舉神氣為主,故曰懸,陽,兩衛者, 衛氣在陽,肌表之衛也,脾氣在陰,藏府之衛也,二者皆神氣所居不可傷犯, 凡用鍼者,首宜顧,此故曰兩衛,○師傳篇曰,脾者主為衛詳藏象類二十九。

(神屬勿去,佑病存亡。)。

此即戀陽之義,故存亡係之。

(血脉者,在腧橫居視之獨澄,切之獨堅。)。

上文言神氣之所居此言血脉之所在也視之澄者,必欲索其隱,切之獨堅者, 必欲援其本也。

(○帝曰,何如而虛,何如而實。)。

素問寶命全形論○此下言虛實之治,并及諸所當慎也。

(岐伯曰刺虛者須其實,刺實者須其虛,經氣巳至,慎守勿失,深淺,在志, 遠近若一,如臨深淵,手如握虎,神無營於眾物。)。 此節詳註見下文。

(小鍼解曰,所謂虛則實之者,氣口虛而當補之也滿則泄之者,氣口盛而當寫之也。 )。 此與下文鍼解篇皆釋前篇之義,但此以氣口言虛實, 彼以鍼下氣至言虛實義雖若異然互有發明,皆當察也。

(宛陳則除之者,去血脉也邪盛則虛之者,言諸經有盛者,皆寫其邪也。)。

此云寫其邪,與下文出鍼勿按義同。

(徐而疾則實者,言徐內,而疾出也,疾而徐則虛者,言疾,內而徐出也)。

此二句釋義其用似反,當以下文鍼解篇者為得。

(言實與虛,若有若無者,言實者有氣,虛者無氣也,察後與先,若亡若存者, 言氣之虛實,補寫之先後也,察其氣之巳下與常存也,巳下,言巳退也。)。

(為虛與實若得若失者,言補者佖然若有得也,寫則怳然若有失也。)。

釋與下篇不同,其義皆通,○佖音弼詩云,威儀佖佖。

(○鍼解篇,黃帝問曰願聞九鍼之解,虛實之道。)。

自此至下文補寫之時,九鍼之名者,皆釋前九鍼十二原篇之義。

岐伯對曰,刺虛則實之者,鍼下熱也,氣實乃熱也,滿而泄之者,鋮下寒也, 氣虛乃寒也,鍼下熱者,自寒而熱也,熱則正氣正氣至而虛者實矣, 故為補鍼下寒者,自熱而寒也,寒則邪氣去而實者虛矣,故為寫, 此釋當與上解者參閱。

(宛陳則除之者,出惡血也,邪盛則虛之者,出鍼勿按。)。

出鍼勿按,即寫其邪也,本經宛菀皆通用。通作鬱。

(徐而疾則實者,徐出鍼而疾按之,疾而徐則虛者,疾出鍼而徐按之。)。

鍼下得氣巳盛而徐出之,則經脉無傷,疾按之則真氣不泄,此補法也,故能實, 若鍼巳及病而疾出之徐按之,則菀滯行,邪氣去,此寫法也,故能虛。

(言實與虛者寒溫氣多少也。)。

寒為虛,溫為實,氣少為虛,氣多為實。

(若無若有者,疾不可知也。)。

氣至之有無,鍼下之虛實不易知也,疾不可知故右若無,明能察之故若有。

(察後與先者,知病先後也。)。

病有標本,先者為,本後者為標。

(為虛與實者,工勿失其法,若得若失者離其法也。)。

虛當補實當寫,法不可失也,若有得若有失者,粗工妄為,離其法耳。

(虛實之要九鍼最妙者為其各有所宜也。)。

九鍼之用,各有所宜,詳見前第二章。

(補寫之時者,與氣開闔相合也。)。

氣至應時謂之開,巳過未至謂之闔,補寫之時,凡諸經脉氣晝夜周行五十度, 各有所至之時,如經絡煩類營氣衛氣運行之次二章者是也,故衛氣行篇日, 謹候其氣之所在而刺之,是謂逢時,此所謂補寫之時也,又若鍼下氣來謂之開, 可以迎而寫之,鍼下氣去謂之闔可以隨而補之,此皆鍼與氣開闔相合之義。

(九鍼之名,各不同形者,鍼窮其所當補寫也。)。

各不同形,故補寫各有所用。

(○刺實須其虛者,留鍼陰氣隆至乃去鍼也,刺虛須其實者,陽氣隆至,鍼下熱, 乃去鍼也。)。 自此至下文神無營於眾物者,皆釋前寶命全形論之義,○陰氣隆至,鍼下寒也, 陽邪巳退,實者虛矣,陽氣隆至,鍼下熱也,元氣巳復,虛者實矣,故皆可去鍼也。

(經氣巳至,慎守勿失者,勿變更也。)。

慎守勿失必變更者弁其主持不定,多生感亂,不惟無益,反招損也。

(淺深在志者,佑病之內外也。)。

內宜刺深,外宜刺淺,最當在意,不何忽也。

(近遠如一者,深淺其候等也。)。

深者取氣,淺者取氣近,遠近雖不同,以得氣為候則如一也。

(如臨深淵者,不敢墯也)。

言行鍼之際。當敬慎若此也。

(手如握虎者,欲其壯也,)。

持鍼如握虎,欲其堅而有力也,神無營於眾物者,靜則神靜,神靜則志專, 病以靜觀,方無失也,故無左右視。

(義無邪下者,欲端以正也。)。

此即前篇正指直刺,無鍼左右之義。

(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氣易行也。)。

目者神之竅,欲正病者之神,必瞻其目,制彼精神,令無散越則氣為神使, 脉道易行也。

(○所謂三里者,下膝三寸也。)。

三里有二,此言足三里,足陽明經穴也,○按此下言取穴之法,非本篇上下之義, 意必他篇之丈脫誤於此者。

(所謂跗之者,舉膝分易見也。)。

跗之,當作跗上,即足陽明衝陽穴也,蓋三里衝陽, 一脉相貫舉膝下三里而重按之則衝陽之脉不動矣,故舉其膝分則易見也。

(巨虛者,蹻足胻獨陷者。)。

巨虛有二,上廉下廉也蹻,舉也,此言巨虛上廉當蹻足取之在胻骨外側, 獨陷者之中也。

(下廉者,陷下者也。)。

此言巨虛下廉,又在獨陷者之下,蓋上廉下廉相去去三寸耳。

(陰陽虛實補寫先後)。

靈樞終始篇○八

(陰盛而陽虛,先補其陽,後寫其陰而和之,陰虛而陽盛,先補其陰, 後寫其陽而和之。)。 此以脉口人迎,言陰陽也,脉口盛者,陰經盛而陽經虛也, 當先補其陽寫其陰而和之,人迎盛者,陽經盛而陰經虛也, 當先補其陰後寫其陽而和之,何也,以治病者皆宜先顧正氣,後治邪氣, 蓋攻實無難,伐虛當畏,於此節之義可見,用鍼用,孳其道皆然。

(三脉動於足大指之間必審其實虛,虛而寫之,是謂重虛,重虛病益甚。)。

三脉動者陽明起於大指次指之間,自厲兌以至衝陽皆是也,厥陰起於大指之間, 自大敦以至太衝皆是也少陰起於足心,自湧泉以上太谿皆是也,三者皆在大指之後, 故日動於足大指之間也,虛而寫之故病益甚。

(凡刺此者,以指按之,脉動而實且疾者疾,寫之,虛而徐者則補之, 反此者病益甚。)。 寫虛補實,是為反也。

(其動也陽明在上,厥陰在中,少陰在下。)。

陽明行足跗之上,厥陰行足跗之內,而在二經之中,少陰行,足跗之下也。

(○補須一方實,深取之,稀按其痏以極出其邪氣。)。

同終始扁,○補,當作刺,刺法雖多,其要惟二,則補寫而巳, 一者因其方實故當淺取之,勿按其痏欲以出其邪氣,此寫法也,○痏,委偉二音, 鍼瘢也。

(一方虛,淺刺之以養其脉,疾按其痏,無使邪氣得入。)。

一者因其方脉,故當淺刺之,以養其血脉,疾按其穴以拒其邪氣,此補法也。

(邪氣來也緊而疾,穀氣來也徐而和。)。

邪氣,病氣也,穀氣元氣也,即胃氣也,此雖以鍼下之氣為,言然脉氣之至亦如此。

(脉實,者深刺之,以泄其氣,脉虛者淺刺之,使精氣得出,以養其脉獨出其邪氣。 )。 諸篇皆言虛實,而未詳虛實之辨,此脉言實則實,脉虛則虛,實則深刺之以泄其氣, 虛則淺刺之無傷精氣,以養其脉而獨出其邪氣,庶補寫知其要矣。

(寶命全形,必先治神,五虛勿近,五實勿遠。)。

素問寶命全形論○九

(黃帝問曰,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

天地之間,唯人為貴乾稱乎父,坤稱乎母,故以天地之氣生,春應肝而養生, 夏應心而養長,長夏應脾而養,化秋應肺而養收,冬應腎而養藏,故以四時之法成。

(君王眾庶盡欲全形。)。

好生惡死,人情同也。

(形之疾病,莫佑其情留淫日深著於骨髓,心私慮之余欲鍼除其疾病為之奈何。)。

病在皮毛,淺而未甚,不早治之,則留淫日深,內著骨髓,故可慮也。

(岐伯對曰,夫鹽之味鹹者,其氣令器津泄。)。

鹽味鹹,水之化也,其性浸淫透物,久在器中則津液外泄,而器無固者, 喻言人之腎氣有損則二陰不守也。

(絃絕者其音嘶敗。)。

凡琴瑟之絃將損絕者,音必嘶敗,吟言人之肺氣有損,則聲音不清也,○嘶音西, 破聲曰嘶。

(木敷者其葉發。)。

敷,內潰也,發,飄墮也,木敷於外者,凋殘之兆也,喻言人之肝脾巳損, 則色夭肉枯也,○按太素云,木陳者其葉落,於義尤切。

(病深者其聲噦。)。

噦,呃逆也,按口問篇曰,噦出於胃,又曰肺主為噦,大胃為五藏之木, 肺為主氣之藏,今以上文三證而復加聲噦者,肺虧胃竭,病必危矣,○噦,於決切。

(人有此三者,是謂壞府)。

府猶官府也,人之傷殘日久,則形體損敗如此,故謂之壤府。

(毒藥無治短鍼無取,此皆絻皮傷肉,血氣爭黑。)。

中府既壞則毒藥不能治其,內短鍼不能,取其外,病不可為而強施鍼藥, 徒玫絕皮傷肉以敗其形,血氣爭黑以變其,色此皆因循巳久不為早治,故無濟也, 官能篇曰,上工之取氣,乃救其萌芽,下工守其巳成,因敗其形,正此之謂。

(帝曰,余念其痛,心為之亂惑,反甚其病,不可更代,百姓聞之以為殘賊, 為之奈何。)。 鍼藥罔效適甚真病,欲施他治,無法可更,故百姓聞之,必反謂殘賊而之也。

(岐伯曰,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

形以地成,故生於地,命唯天賦,故懸於天,天陽也,地,陰也,陰精陽氣, 合而成人,故人位乎中而為三才之一。

(人能應四時者,天地為之父母。)。

人能合於陰陽,調於四時,處天地之和以養生者,天必育之壽之,故為父母, 四氣調神論曰,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此之謂也,設有逆天之道,失時之和, 以亡為常者,雖以天地為之父母,亦焉得而芘之哉。

(知萬物者謂之天子。)。

知周萬物,則能參天地贊化育以壽國壽民是謂天之子也。

(天有陰陽,人有十二節。)。

天有六陰六陽,人亦有六陰六陽,皆相應也。

(天有寒暑,人有虛實。)。

陽進則物盛,陰進則物衰,此天地之虛實也,陽固則神全,陰強則鬼見, 此人之虛實也。

(如上文地萬物四時十二節寒暑虛實等義只陰陽二字包羅盡之, 能經天地陰陽之化者,聖智之道無遺蘊矣,又何有能欺之者。)。

(能存,八動之變,五更立,能達虛實之數者,獨出獨入,呿吟至微,秋毫在目。 )。 存,存於心也,八動之變,八風之動變也,五勝更立,五行之衰王也,獨出獨入, 獨得其妙用也,呿,開口而欠也,凡此者,皆,天地陰陽之,化知乎此則無所不知, 故雖呿吟之聲至微,秋毫之形至細,無不在吾目中矣,此上之對,蓋謂知之真, 見之,切則病之淺深,治之可否,發無不中,又何有心之亂惑, 百姓以為殘賊之慮哉,○呿,音區。

(帝曰,人生有形,不離陰陽,天地合氣,別為九野分為四時,月有小大日有短長, 萬物並至,不可勝量,虛實呿吟,敢問其方。)。 此詳求鍼治之方也。

(岐伯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滅土得水而,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 萬物盡然,不可勝竭。)。 天地陰陽之用五行盡之,萬物雖多,不能外此五者,知五行相制之道, 則法可約而知矣。

(故鍼有戀布天下者五,黔首共餘食,知之也。)。

懸布天下,言示人之廣也,五義如下文,黔首,黎民也,共皆也,餘, 食猶食之棄餘,皆不相顧也,○黔,音鉗。

(一日治神。)。

醫必以神,乃見無形,病必以神,血氣乃行,故鍼以治神為首務,湯液醪醴論曰, 形獘血盡而功不立者神不使也,正此之謂。

(二日佑養身。)。

不佑養身,置鍼於無用之地,鍼家不可不知,如終始篇云,新刺勿入巳刺勿醉, 巳刺勿怒,巳刺勿勞,巳刺勿飽,巳刺勿饑,巳刺勿渴之類皆是也。

(三曰佑毒孳為真。)。

治病之道,鍼藥各有所宜,若真知非藥不可而妄用鍼者,必反害之, 如邪氣藏府病形篇曰,諸小暑陰陽形氣俱不足,勿取以鍼而調以甘藥也,根結篇曰, 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陰陽氣俱不足也,不可刺之, 此即病傳論所謂守一勿失萬物畢者之義。

(四曰制砭石小大。)。

古者以砭石為鍼,用,為外治之法,自黃帝始造九鍼以代石,故不曰九鍼而曰砭石, 然制有小大,竹隨病所宜,各適其用也。

(五曰知府藏血氣之診。)。

不知府藏,則陰陽表裏不明,不知血氣,則經絡虛實不辨,皆不足以言鍼。

(五法俱立,各有所先。)。

鍼治未施,法應預立,五者用,當佑所先。

(今末世之刺也,虛者實之,滿者泄之此皆眾工所共佑也。)。

言淺近易知也。

(若夫法天則地,隨應而動,和之,者若響,隨之者若影,道無鬼神,獨來獨往。 )。 法天則地,超乎凡矣,隨應而動,通乎變矣,故能如響應聲,如影隨形,得心應手, 取效若神,所請神者,神在吾道,無謂鬼神,既無鬼神,則其來其往獨惟我耳。

(帝曰,願聞其道,岐伯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

此以病者之神為,言神者正氣也,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故刺之真要, 必先以正氣為主。

(五藏巳定九候巳備,後乃存鋮。)。

再定五藏之屬悉九候之診,得其虛實所在,然後存意於鍼而用之。

(眾脉不見,眾凶弗聞,外內相得無以形先。)。

眾脉眾凶,言其多也,泛求其多,則不得其要故見眾脉者不見脉之真, 聞眾凶者弗聞凶之本,必因脉以合外,因證以合,內表裏相參,庶乎無失, 是外內相得也,所謂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佑甚要流散無窮,其義即。

(可玩往來,乃施於人。)。

玩謂精熟猶玩弄也,往言既往,來言將來,原始反終,惟窮理者能之必能若是, 乃可施治於人。

(人有虛實,五虛勿近,五實勿遠。)。

五虛五實,如調經論云神,氣血,形,志,各有有餘不足凡此十者,其氣不等也, 玉機真藏論曰,脉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悶瞀,此謂五實,脉細,皮寒, 氣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此謂五虛也,虛病不利於鍼,故五虛勿近, 實邪最所當用,故五實勿遠,蓋鍼道難補而易寫耳。

(至其當發,不容瞚。)。

發,出鍼也,瞚,瞬同,言鍼發有期,或遲或速在氣機之項,不可以瞬息誤也。

(手動若務,鍼耀而勻。)。

動,用鍼也,務,專其務而心無二也,耀,精潔也,勻,舉措從容也。

(靜意視義觀適之變。)。

適,至也,變,虛實之變也,觀之以靜察變之道也。

(是謂冥冥莫知其形。)。

冥冥,幽隱也,莫佑其形,言血氣之變不形於外,惟明者能察有於無, 即所謂觀於冥冥焉。

(見其烏烏,見其稷稷,從見其飛,不知其誰。)。

此形容用鍼之象有如此者,烏烏,言氣至如烏之焦也,稷稷言氣盛如稷之繁也, 從見其飛,言氣至如烏之飛也,然此皆無中久之中有,莫測其孰為之主, 故曰不知其誰。

(伏如橫孥,起如發機。)。

血氣未應,鍼則伏如橫孥棋,欲其強銳也血氣既應,鍼則退如發機欲其迅速也, ○前第七章帝曰,何如而虛何如而實一節,原在此末,今類附於彼,當與此連閱。

(九鍼推論)。

靈樞官能篇○十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九鍼於夫子眾多矣,不可勝數,余推而論欴,以為一, 余誦之,子聽其理,非則語余,請正其道,令可久傳,後世無患,得其人乃傳, 非其人勿,言岐伯稽首再拜日,請聽聖王之道。)。 一記者彙言也。

(黃帝曰,用鍼之理,必佑形氣之所在,左右上下。)。

義如脉色類三十二三。

(陰陽表裏,血氣多少。)。

詳經絡二十。

(行之逆順。)。

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循臂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 故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反者皆謂之逆。

(出人之合謀伐有過。)。

經氣自內而,出自外而入,俞有不同詳經絡十四十六二章, 佑其出入則可因過而伐之也,○合寀一本作會。

(知解結。)。

詳本類後三十五。

(知補虛寫實,上下氣門。)。

補虛寫實義見,前上下氣門即經絡諸經標本氣街之義,一曰手經為上,足經為下, 氣脉必由之是為門,戶亦通。

(明通於四海。)。

人之四海,詳經絡類三十二。

(審其所在寒熱淋露,以輸異處。)。

淋於雨,露於風,邪感異處,當審其經也,淋露義又見運氣類三十五。

(審於調氣,明於經隧,左右肢絡,盡知其會。)。

調氣者,察其虛實來而調和之也,經隧支及各經脉會之義,詳經絡類二。

(寒熱爭,能合而調之。)。

合陰陽而調其平也。

(虛與實鄰,知決而通之。)。

鄰,近也,近則易疑疑則以似為是,水炭相反矣,故當知決而通之。

(左右不調,把而行之。)。

邪客大絡者,注右右注左,把而行之,即繆刺也,詳後三十,○把字一本作犯。

(明於逆順,乃知可治。)。

順者可治,逆者不可治,如脉色疾病類死證死期,及本類之刺禁刺害,皆逆也。

(陰陽不奇,故佑起時。)。

奇,不遇也,不奇則和矣故佑起時,○奇音基。

(審於本末,察其寒熱,得邪所在,萬刺不殆,知官九鍼,刺道畢矣。)。

本,未標本也,寒熱,陰陽也,所在,三部九候之病脉處也,官,任也,九鍼不同, 各有所宜,能知以上之法而任用之,則刺道畢矣。

(明於五輸,徐疾所在,屈伸出入,皆有條理。)。

此下復詳明鍼論也,五輸,井滎俞經合也,徐疾,鍼法也,屈伸出入,經脉往來也。

(言陰與陽,合於五行,五藏六府,亦有所藏。)。

陰陽之,化是為五行,府所藏,亦惟此耳。

(四時八風,盡有陰陽。)。

天道之陰陽五行也。

(各得其所痛,左右上石,知其寒溫,何經所在。)。

邪在於中,色形於外,察之面部,疾可知也,出五色篇,詳脉色類三十二。

(審皮膚之寒溫滑濇,佑其所苦。)。

寒者多陰,溫者多陽滑者多實,者多虛。

(膈有上下,知其氣所在。)。

膈之上,膻中也,為上氣海,心肺所居,膈之下,脾肝腎所居,丹田為下氣海也。

(大熱在上,推而下之。)。

推而逐之,抑其高也。

(從下上者,引而去之。)。

引而去之泄於下也。

(視前痛者,常先取之。)。

先取其本也。

(大寒在外,留而補之,入於中者,從合寫之。)。

大寒在外,補中氣可以拒之,寒入於中,寫合穴可以除之。

(鍼所不為灸之所宜。)。

凡不宜於鍼者,當灸以治之。

(上氣不足,推而揚之,下氣不足積而從之。)。

推而揚之,引玫其氣以補上也,積而從之,留鍼隨氣以實下也。

(陰陽皆虛,火自當之,厥而寒甚,骨廉陷下,寒過於膝,下陵三里。)。

火自當之,宜於灸也,若厥而寒甚,陽氣大虛,當災下陵,即陽明經三里穴也。

(陰絡所過,得之留止,寒入於中推而行之。)。

寒留於絡而入於經,當用鍼推散而行之。

(經陷下,火則當之,結絡堅緊,火所治之。

寒氣凝聚,或陷於經,或結於絡,皆當以火逐之。

(不知所苦兩蹻之下,男陰女陽,良工所禁鍼論畢矣。)。

寒邪在冗肉血脉之間,有不痛不仁不知所苦者,當灸兩蹻之下,即足太陽申脉, 足少陰照海二穴也,然男子數陽,女子數陰若男陰女陽,則友用矣,故為良工之柰, 調經論亦日,病不知所痛,兩蹻為上,此法同。

(用鍼之服,必有法則,上視天光,下司八正。)。

此下言當知天忌也,天光八正義俱見下章。

(以辟奇邪,而觀百姓。)。

兼人巳而言也,○避,避同。

(審於虛實,無犯其邪。)。

虛風實風,皆能傷人,故無犯其邪。

(是得天之露,遇歲之虛,救而不勝,反受其殃。)。

天之風雨不時者,皆謂之露,歲露論曰,故諸逢其風而遇其雨者,命曰遇歲露焉, 歲之虛者,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時之和,因為賊風所傷,是謂三虛, 詳運氣類三十六。

(故曰必知天忌,乃言鍼意。)。

天忌詳義見下章。

(法於往古,驗於來今,觀於窈冥,通於無窮,麤之所不見,良工之所貴, 莫佑其形,若神髣髴。)。 此下皆言鍼法也,凡下文無注者,詳義俱見下章。

(邪氣之,中人也,酒淅動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見於,色不佑於其身, 若有若無若亡若存,有形無形,莫佑其情。)。 邪氣,言虛邪也,虛邪之中人也甚,故酒淅動形,正邪之中人也微, 故但先見於色而不知於身,此節與下章互有發明,所當參閱, ○此數句與邪氣藏府病形論同,詳疾病類三。

(是故上工之氣乃救其萌芽,下丌守其巳成因敗其形,是故工之用鍼也, 知氣之所在,而守其門,戶明於調氣補寫所在,徐疾之意所取之處。)。 因敗其形者,不知其難而有傷之也所在,即三部九候之義。

(寫必用員,切而轉之,其氣出乃疾。)。

員,流利也,,切直迫病所也,迎,奪也,遙,搖同,用鍼員活而迎奪之, 則氣出乃疾,故可以寫。

(補必用方,外弔其,皮令當其門左引其樞,右推其膚,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 安以靜,堅心無解欲微以留,氣下而疾出之,推其皮,蓋皮其外門,真氣乃存, 用鍼之要,無念其神。)。 方,即端正安靜之謂,外弔其皮令當其門,察穴於冗表也,左引其樞, 右推其膚微旋而徐推之,用鍼之樞要也,必端以正,安以靜,堅心無懈, 候氣之誠確也,欲微以留,氣下而疾出之推其,蓋皮其外門,出鍼之防護也, 真氣得存,故可以補,用鍼之要,無忘其神者,總結前篇而,言義詳下章, ○按補方員義,與後章八正神明論之文,似乎相反,然詳求其意,各有發明, 不可謂其誤而忽也。

(官能)。

靈樞官能篇連前章○十一

(雷公於黃帝曰鍼論曰,得其人乃傳,非其人勿言,何以知其可傳。黃帝曰, 各得其人,任之其能,故能明其事。)。 任之其能,因才而器使也。

(雷公曰,願聞官能奈何,黃帝曰,明目者可使視色。)。

俱視獨見明目者也。

(聰耳者,可使聽音。)。

俱聽獨聞,聰耳者也。

(捷疾辭語者,可使傳論。)。

如開導勸弁解疑辯正之屬,皆所謂傳論也。

(語徐而安靜,手巧而心審諦者,可使行鍼艾,理血氣,而調諸順, 察陰陽而兼諸方。)。 語徐者不苟,安靜者不亂,手巧者輕重疾徐有妙,心審諦者精思詳察無遺, 故可勝是任,○諦,音帝。

(緩節柔筋而心和調者,可使導引者,但欲運行血氣而不欲有所傷也, 故惟緩節柔筋而心和調者乃勝是衽,其義可,佑今見按摩之流,不知利, 專用剛強手法,極力困人,開人關節,走人元氣,莫庛為甚, 病者亦以謂法所當然即有不堪,勉強忍受,多見者致弱,弱者不起,非性不能去病, 而適以增害,用若輩者,不可不為知慎。)。

(疾毒言語輕人者,可使唾癰呪病。)。

人之惡口毒舌者,亦由稟賦,諸無所利而獨利於唾脉疾病。

(爪苦手毒,為事善傷者,可使按積抑痺。)。

按積抑痺,亦上文導弔行氣之屬,然積堅痺固,非爪苦手毒者不能破, 術若相類而用輕重也。

(各得其能,方乃可行,其名乃彰,不得其人,其功不成其師無名, 故曰得其人乃言,非其人勿傳,此之謂也)。 氣交變大論曰,得其人不教,是謂失道,傳非其人,慢泄天寶,詳運氣類十。

(手毒者,可使試按龜於器下而按其上,五十曰而死矣,手甘者復生如故也)。

龜能運狂脉,其息以耳而導引伏氣,所以靈而多壽,不易於死, 故可用此以驗人之手毒與否,手甘者非以味言,即不毒之謂。

(內外揣)。

靈樞外揣篇全○十二。

(黃帝曰,余聞九鍼九篇,余親授其調,頗得其意)。

調,法度也,言頗得其詳也。

(夫九鍼者,始於一而終於九,然未得其要道也,夫九鍼者,小之則無內, 大之則無外,深不可為下,高不可為蓋,恍惚無窮,流溢無極, 余知其合於天道人事四時之變也,然余願雜之毫毛,渾朿為一可乎)。 始於一終於九者,盡天地之大數也,鍼數應之,故小則無內,大則無外,深則無下, 高則無上,其於天道人事四時之變,無所不合,故散之則雜如毫毛, 約之則渾束為一,一者欲得其要也。

(岐伯曰,明乎哉問也,非獨鍼道焉,年治國亦然,黃帝曰,余願聞鍼道, 非國事也,岐伯曰,夫治國者,夫惟道焉,非道,何可小大深淺,雜合而為一乎)。 至大至小,至淺至深,無不有道存焉,故治國有道,治鍼亦有道,必知乎道, 乃可合萬變而為一矣。

(黃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曰與月焉,水與鏡焉,鼓與響焉,夫曰月之明, 不失其影,水鏡之察,不失其形,鼓響之應,不後其聲,動搖則應和盡得其情)。 道本無形,何從察之,在明其理,得其情耳,故如曰月之於影,水鏡之於形, 鼓之於聲,有動則有應,有應則可知,惟其至明,故能盡得其情。

(黃帝曰,窘乎哉,昭昭之明不可蔽,其不可蔽,不失陰陽也)。

道者一也,一生二,陰陽而巳,不失陰陽,則昭昭之明不可蔽矣。

(合而察之,切而驗之,見而得之,若清水明鏡之不失其形也)。

合而察之,參合陰陽而詳察也,切而驗之從其切要而辨證也,故可見可得, 如清水明鏡之無所失也。

(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藏波蕩,若是則內外相襲,若鼓之應桴,響之應聲, 影之似形)。 五音五色見於外,因藏氣而彰明也,五藏之氣藏於內,因形聲而發露也, 外之不彰不明者,知內之波蕩也,即如鼓非桴也,得桴而後鳴,響非聲也, 得聲而後應,影非形也,得形而後見,是皆內外相襲而然,襲,因也,○桴,音孚。

(故遠者司外揣內,近者司內揣外)。

揣,推測也,司,主也,遠者主外近在主內,察其遠,能知其近察其內,能知其外, 病變雖多,莫能蔽吾之明矣,○揣,杵水切。

(是謂陰陽之極,天地之蓋,請藏之靈蘭之室,弗敢使泄也)。

內外遠近無所不知,以其明之至也,陰陽之道盡於此矣,干地雖大, 又安能出於是哉。

(八正神明寫方補員)。

素問八正神明論全○十三。

(黃帝問曰,用鍼之服,必有法則焉,今何法何則)。

服,事也,法,方法,則,準則也。

(岐伯對曰,法天則地,合以天光)。

天有星辰,人有俞穴,地有道里,人有尺寸,無不合乎天運,天之明在曰月, 是謂天光。

(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候曰月星辰,四時八正之氣, 氣定乃刺之)。 候,察也,曰月星辰,四時八正之氣,義如下文,及當考經絡二十五。

(是故天溫曰明,則人血淖液而衛氣浮,故血易寫氣,易行,天寒曰陰, 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沉)。 淖,濡潤也,天溫曰明,陽盛陰衰也,人之血氣亦應之,故血淖液而易寫, 衛氣浮而易行,天寒曰陰,陽衰陰勝也,故人血凝泣而衛氣沉,疑則難寫, 沉則難行矣,○淖,乃豹切,泣濇同。

(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郭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郭空則肌肉減, 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是以因天時而調血氣也)。 精,正也,流利也,月屬陰,水之精也,故潮汐之消長應月,人之形體屬陰, 血脉屬水,故其虛實浮沉,亦應於月。

(是以天寒無刺)。

營衛疑泣也。

(天溫無凝)。

血氣易行也。

(月生無寫)。

恐伐其生也。

(月滿無補)。

恐勵其邪也。

(月郭空無治)。

陰氣不充也。

(是謂得時而調之)。

合乎天也。

(因天之序,盛虛之時,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

曰月之光移,則歲時之位定,南面正立,待而察之,則氣候可得也。

(故曰月生而寫,是謂藏虛)。

虛其虛也,○曰,當作曰。

(月滿而補,血氣揚溢,絡有留血, 命曰重實)實其實也。

(月郭空而治,是謂亂經,陰陽相錯,真邪不別,沉以留止,外虛內亂,淫邪乃起。 )。 月郭空時,血氣方弱,正不勝邪,則邪氣沉留不去,於此用鍼,故致陰陽錯亂, 真邪不辨,而淫邪反起矣。

(○帝曰星辰入正何候,岐伯曰,星辰者,所以制曰月之行也)。

此下皆言天忌也,制,節制也,察寒溫者在於曰色,察盛衰者在於月光, 察曰月之盈虛往來,則在於星之宮度,故曰星辰者,所以制曰月之行也, 天以曰月為陰陽,人以營衛為陰陽,故用鍼者,必察曰月星辰之氣度, 以取營衛之虛實。

(八正者,所以候八風之虛邪,以時至者也)。

八正者,八方之正位也,八方之氣以時而至,謂之八風,從所居之鄉來者為實風, 從所衝之方來者為虛風,實風主生長,虛風主殺害,察八正之位,則邪之傷人, 虛實可知矣,○八正八風三虛義,詳運氣類三十五六,正氣正風義,詳疾病類四。

(四時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氣所在,以時調之也,八正之虛邪而避之勿犯也)。

四時之氣所在,如春氣在經脉,夏氣在孫絡,長夏氣在肌肉,秋氣在皮膚, 冬氣在骨髓中,又如正二月人氣在肝,三四月人氣在脾,五六月人氣在頭, 七八月人氣在肺,九十月人人氣在心,十一二月人氣在腎,此皆氣在人身也, 至於天氣所在,則八正之風,隨時而至者是也人身之氣,宜調於內,天地之氣, 宜調於外,故聖人曰避虛邪之道,如避矢石然,蓋恐因外而傷其內也。

(以身之虛而逢天之虛,兩虛相感,其氣至骨,入則傷五藏)。

身之虛血氣虛也,天之虛,八正之虛邪氣,及三虛也,以虛感虛, 故邪氣深入至骨而傷於五藏。

(工候救之,弗能傷也,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

工能知而勿犯,犯而能救,故可弗傷,凡太乙所居之鄉,氣有邪正虛實,出乎天道, 所當避忌,故曰天忌,又九鍼論以身形九野時曰之應,亦曰天忌,詳經絡類三十五, 并有圖在圖翼四卷。

(○帝曰善,其法星辰者,余聞之矣,願聞法往古者,岐伯曰,法往古者, 先知鍼經也)。 此下諸義皆釋鍼經之文,即前九鍼推論章也,法往古者,取法於既往也, 此云鍼經為古法,可見是書之傳,其來最遠,似猶有出軒岐之前者。

(驗於來今者,先知曰之寒溫,月之虛盛,以候氣之浮沉而調之於身, 觀其立宥驗也)。 驗於來今,察見布也,觀曰月之氣候而調之於身,以古證今,以今合古,知往知來, 其用安有不驗,○五色篇亦曰積神於心,以知往今,見脉色類三十二。

(觀其冥冥者,言形氣榮衛之不形於外,而工獨知之,以曰之寒溫,月之虛盛, 四時氣之浮沉,參伍相合而調之,工常先見之,然而不形於外,故曰觀於冥冥焉)。 形氣營衛,不形於外,故曰冥冥,而工獨知之者,以人俱不能見而我獨見之, 明察秋毫,在於若無若有之際,故冥冥,若神髣髴,○髣,音傲,髴,音弗。

(虛邪者,八正之虛邪氣也)。

義如上文。

(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開,逢虛氣,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 莫見其形)。 正邪,即八方之正風也,蓋正風之大者為實風,微者即正風,從其衝後來者為虛風, 刺節真邪篇曰,正氣者,正風也,從一方來,非實風,又非虛風也邪氣者, 虛風之賊傷人也,賊風篇曰,其有熱則汗出,汗出則受風,雖不遇賊風邪氣, 必有因加而發焉,是皆正風之謂,雖為正風,亦能傷人,故曰正邪,亦曰虛風耳, 第其中人也微,不若虛邪賊風之甚,故莫知其情形,而人不之覺也。

(上工救其萌牙,必先見二部九候之氣,盡調不敗而救之,故曰上工, 下工救其巳成,救其巳敗,救其巳成者,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因病而敗之也)。 救其萌牙,治之早也,救其巳成,治之遲也,早者易,功收萬全,遲者, 難反因病以敗其形,在知與不知之間耳,所以有上工下工之異,○三部九候義, 詳後十五。

(知其所在者,知診三部九候之病,脉處而治之,故曰守其門戶焉, 莫知其情而見其形也)。 知其所在者,知病脉之處也,三部九候,即病脉由行出入之所,故曰門戶, 情有不可知而形,有可見者在乎此,得其形則情可察矣。

(帝曰,余聞補寫,未得其意,岐伯曰,寫必用方,方者,以氣方盛也, 以月方滿也,以曰方溫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內鍼,乃復候其方吸而轉鍼, 乃復候其方呼而徐引鍼,故曰,寫必用方,其氣易行焉)。 方,正也,當其正盛正滿之謂也,方吸內鍼,氣之來也,迎而奪之,惡得無虛, 即此之謂,故可以寫,○按官能篇曰寫必用員,補必用方,與此相反,義見前第十。

(補必用員,員者行也,行者移也,刺必中其榮,復以吸排鍼也)。

員,員活也,行者行其氣,移者導其滯,凡正氣不足,則營衛不行, 血氣留滯故必用員以行之補之,榮,血脉也,排,除去也,即候吸引鍼之謂, ○呼吸補寫,詳見下章。

(故員與方,非鍼也。)。

非鍼之形,言鍼之用也。

(故養神者,必知形之肥瘦,榮衛血氣之盛衰,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

形者神之體,神者形之用,無神則形不可活,無形則神無以生,故形之肥瘦, 營衛血氣之盛衰,皆人神之所賴也,故欲養神者,不可不謹養其形。

(帝曰,妙乎哉論也,合人形於陰陽四時虛實之應,冥冥之期,其非夫子, 孰能通之,然夫子數,言形與神,何謂形,何謂神,願卒聞之)。 形可見,神不可見,易曰形乃謂之器,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謂之神。

(岐伯曰,請言形,形乎形,目冥冥)。

形乎形,見乎外也,目冥冥,見粗者不見其精也。

(問其所病,索之於經,慧然在前,按之不得,不知其情,故曰形)。

所病有因,可問而知,所在有經,可索而察,則似乎慧然在前矣,然仍按之不得者, 在見其形而不知其情耳,形者,跡也。

(帝曰,何謂神,岐伯曰,請言神,神乎神,耳不聞)。

神乎神,二而一也,耳不聞,聽於無聲也。

(目明心開而志先)。

目著明,心藏神,心竇開,則志慧出而神明見。

(慧然獨悟,口弗能言,俱視獨見)。

口弗能言,妙不可以言傳也,故與眾俱視,惟吾獨見。

(適若昏,昭然獨明)。

觀於冥冥,適若昏也,無所見而見之,昭然明也。

(若風吹雲故曰神)。

若風吹雲,宇宙清而光明見也,豁然了悟,人則在心,至哉莫測,故謂之神。

(三部九候為之原,九鍼之論,不必存也)。

以三部九候為之本原,則神悟可得矣,九鍼之論,特具其形跡耳,既得其神, 奚藉於跡,雖不存之,亦無不可。

(經脉應天地呼吸分補寫)。

素問離合真邪論○十四。

(黃帝問曰,余聞九鍼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余盡通其意矣)。

鍼經之數,共八十一篇也。

(經言氣之盛衰,左右傾移,以上調下,以左調右,有餘不足,補寫於榮輸, 余佑知之矣,此皆榮衛之傾移,虛實之所生,非邪氣從外入於經也)。 榮衛傾移,謂陰陽偏勝,則虛實內生而為病,非邪氣在經之謂也。

(余願聞邪氣之在經也,其病人何如,取之奈何,岐伯對曰,夫聖人之起度數, 必應於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經水,人有經脉)。 宿,謂二十八宿,度,謂三百六十五度,經水謂清渭海湖汝澠淮漯江河濟漳, 以合人之三陰三陽,十二經脉也。

(天地溫和則經水安靜,天寒地涷則經水凝泣,天暑地熱則經水沸溢, 卒風暴起則經水波涌而隴起)。 人氣與天地相通,故溫和寒冷暑熱卒風暴至,而經脉之應,必隨時為變, 邪之中人亦然也,詳如下文,○泣,濇同,隴,隆同。

(夫邪之入於脉也,寒則血凝泣,暑則氣淖澤,虛邪因而入客,亦如經水之得風, 經之動脉,其至也亦時隴起,其行於脉中循循然)。 邪氣之自外而入者,或為凝泣,或為淖澤,皆由於寒熱之變,其入客於經, 亦如經水之得風,即血脉之得氣也,故致經脉亦時隴起,蓋邪在脉中, 無非隨正氣往來以為之動靜耳,循循,隨順貌,○淖,乃豹切。

(至其寸口中手也,時大時小,大則邪至,小則平,其行無常處)。

邪氣隨脉,必至寸口,有邪則隴起而大,無邪則平和而小,隨其所在而為形見, 故行無常處。

(在陰與陽,不可為度)。

隨陽經則入陽分,隨陰經則入陰分。

(從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

見邪所在,則當遏之,遏者制也,早絕其路,庶無深大之害,○三部九候, 詳脉色類五。

(○吸則內鍼,無令氣忤)。

此下言呼吸補寫之法也,吸則內鍼,寫其實也,蓋吸則氣至而盛,迎而奪之, 其氣可泄,所謂刺實者,刺其來也,去其逆氣,故令無忤。

(靜以久留,無令邪布)。

前氣未除,後氣將至,故當靜留其鍼,俟而寫之,無令邪氣復布也。

(吸則轉鍼,以得氣為故)。

邪氣未泄,候病者再吸,乃轉其鍼,轉,搓轉也,謂之催氣,得氣為故, 以鍼下得氣之故為度也。

(候呼引鍼,呼盡乃去,大氣皆出,故命曰寫)。

入氣曰吸,出氣曰呼,引,引退也,去,出鍼也,候呼引至其門,則氣去不能復聚, 呼盡乃離其穴,則大邪之氣隨泄而散,經氣以平,故謂之寫,○調經論曰, 寫實者氣盛乃內鍼,鍼與氣俱內以開其門如利其戶,鍼與氣俱出,精氣不傷, 邪氣乃下,外門不閉,以出其疾,搖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謂大寫,必切而出, 大氣乃屈。

(帝曰,不足者補之奈何,岐伯曰,必先捫而循之)。

先以手捫摸其處,欲令血氣溫舒也,○捫音門。

(切而散之。)。

次以指切捺其穴,欲其氣之行散也。

(推而按之)。

再以指揉按其肌膚,欲鍼道之流利也。

(彈而怒之)。

以指彈其穴,欲其意有所注則氣必隨之,故脉絡滿如怒起也。

(抓而下之)。

用法如前,然後以左手爪甲掐其正穴,而右手方下鍼也,○抓,爪同,又平去二聲。

(通而取之)。

下鍼之後,必候氣通以取其疾,如下文者。

(外引其門以閑其神)。

門,穴門也,此得氣出鍼之法,詳下文。

(呼盡內鍼,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

此詳言用補之法也,呼盡則氣出,氣出內鍼,追而濟之也,故虛者可實, 所謂刺虛者,刺其去也,氣至義見後,為故義如前。

(如待所貴,不知曰暮)。

靜以久留,以候氣至,如待貴人,母厭母忽也。

(其氣以至,適而自護)。

以,巳同,適,調適也,護,愛護也,寶命全形論曰經氣巳至,慎守勿失, 即此謂也,義如下文。

(候吸引鍼,氣不得出,各在其處,推闔其門,令神氣存,大氣留止,故命曰補)。

候吸引鍼則氣充於內,推闔其門則氣固於外,神存氣留故謂之補,○調經論曰, 補虛者,持鍼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內鍼,氣出鍼入,鍼空四塞,精無從去, 方實而疾出鍼,氣入鍼出,熱不得還,閑塞其門,邪氣布散,精氣乃得存, 動氣候時,近氣不失,遠氣乃來,是謂追之,○愚按近代用鍼撮要, 凡足以發明本經,開導後人等法,有不可不知者,如用鍼之道,以氣為主, 知虛知實方可無誤,虛則脉虛而為癢為麻,實則脉實而為腫為痛,虛則補之, 氣至則實,實則寫之,氣去則虛,故用補用寫,必於呼吸之際,隨氣下鍼, 則其要也,○下鍼之法,先以左手捫摸其處,隨用大指爪重切怍掐其穴, 右手置鍼於穴上,凡用補者,令病人欬嗽一聲,隨嗽下鍼,氣出鍼入,初刺入皮, 天之分也,少停進鍼,次至肉中,人之分也,又停進鍼至於筋骨之間,地之分也, 然深淺隨宜,各有所用鍼入之後,將鍼搖動搓彈,調之催氣,覺鍼下沉緊, 倒鍼朝病,向內搓轉,用法補之,或鍼下氣熱,是氣至足矣,令病者吸氣一口, 退鍼至人之分,候吸出鍼,急以指按其穴,此補法也,凡用寫者,令其吸氣, 隨吸入鍼,鍼與氣俱內,初至天分,少停進鍼,直至於地,亦深淺隨宜而用, 卻細細搖動,進退搓捻其鍼如手顫之狀,以催其氣,約行五六次,覺鍼下氣緊, 即倒鍼迎氣,向外搓轉以用寫法,停之良久,退至一分,隨嗽出鍼,不閉其穴, 此為寫法,故曰欲補先呼後吸,欲寫先吸後呼,即此法也,○所謂轉鍼者搓轉其鍼, 如搓線之狀,慢慢轉之,勿令太緊,寫左則左轉,寫右則右轉, 故曰撚鍼向外寫之方,撚鍼向內補之訣也,○所謂候氣者,必使患者精神巳潮, 而後可入鍼,鍼既入矣,又必使患者精神寧定而後可行氣,若氣不潮鍼, 則輕滑不知疼痛,如插豆腐,未可刺也,必候神氣既至,鍼下緊澀,便可依法施用, 入鍼後輕浮虛滑遲慢,如閑居靜室,寂然無聞者,乃氣之未到, 入鍼後沉重澀滯緊實,如魚吞釣,或沉或浮而動者,乃氣之巳來, 虛則推內進搓以補其氣,實則循捫彈怒以引其氣,氣未至則以手循攝,以瓜切搯, 以鍼搖動,進撚搓彈,其氣必至,氣既至,必審寒熱而施治,刺熱須其寒者, 必留鍼候其陰氣隆至也,刺寒須其熱者,必留鍼候其陽氣隆至也,然後可以出鍼, 然氣至速者效亦速而病易痊,氣至遲者效亦遲而病難愈,生者澀而死者虛, 候氣不至,必死無疑,此因氣可知吉凶也,○所謂出鍼者,病勢既退,鍼氣必鬆, 病未退者,鍼你固澀,推之不動,轉之不移,此為邪氣吸扳其鍼,真氣未至, 不可出而出之,其病即復,必須再施補寫以待其氣,直候微鬆,方可出鍼豆許, 搖而少停,補者候吸,徐出鍼而急按其穴,寫者候呼,疾出鍼而不閉其穴, 故曰下鍼貴遲,太急傷血,出鍼貴緩,太急傷氣也,○所謂迎隨者,如手之三陰, 從藏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 逆其氣為迎為寫順氣為隨為補也。○所謂血氣多少者,如陽明多血多氣, 刺之者出血惡氣,陽少厥陰少太陰多氣少血,刺之者出氣惡血也, ○所謂子母補寫者,濟母益其不足,奪子平其,有餘,如心病虛者補其肝木, 心病實者寫其脾土,故曰虛則補其母,實則寫其子,然本經亦有補寫, 心虛者取少海之水所以伐其勝也,心實者取少府之火,所以泄其實也, ○又如貴賤之體有不同者,賤者鞭而貴者脆也,男女之取法有異者, 男子之氣早在上而晚在下,女子之氣早在下而晚在在上,午前為早屬陽, 午後為晚屬陰,男女上下,其分在腰,足不過膝,手不過肘,補寫之宜, 各有其時也,○又如陰陽經穴,取各有法者,凡陽部陽經多在筋骨之側, 必取之骨傍陷下者為真,如合谷三里,陽陵泉之類是也,凡陰部陰經, 必取於隙之間,動脉應手者為真,如箕門五里太衝之類是也,○至於鍼製有九, 所以應陽九之數也,鍼義有五,所以合五行之用也,古人以砭石,後人代以九鍼, 其體則金也,長短小大各隨所宜,其勁直象木也,川原壅塞,可決於江河, 血氣凝滯,可疏於經絡,其流通象水也,將欲行鍼,先摸其穴,含鍼於口, 然後刺之,藉我之陽氣,資彼之虛寒,其氣溫象火也,入鍼以按,出鍼以捫, 按者鎮其氣道,捫者閉其氣門,其填補象土也,諸如此類,皆鍼家之,要, 所不可不知者。

(候你察三部九候)。

素問離合真邪論○十五。

(帝曰,候氣奈何)。

此欲候其邪氣也,非鍼下氣至之謂。

(岐伯曰,夫邪去絡入於經也舍於血脉之中)。

邪氣由淺而深,故必自絡,然後入經,舍,居也。

(其寒溫未相得,如涌波之起也,時來時去,故不常在)。

邪氣寒,正氣溫,故不相得血氣本靜而邪擾之,亦猶水本靜而風擾之, 故如涌波之起也,邪氣之至,善行數變,或往或來,故無常處。

(故曰,方其來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

方其來也,邪氣尚微,故可按其處而上之,取而寫之,蚤遏其勢,則大邪可散, 無深害矣。

(無逢其衝而寫之)。

不為蚤治,其邪必甚,邪你雖盛,恐其氣未必實,故宜詳審,不可因逢其衝, 輒寫之也。

(真氣者經氣心,經氣太虛,故曰其來不可逢此之謂也)。

真氣不實,迎而寫之,邪氣雖去,真你必太虛矣,故曰其來不可逢也, ○按小鍼解曰,其來不可逢者,氣盛不可補也,彼言補,此言寫,文若相反, 各有深義,當兩察之。

(故曰,候邪不審,大氣巳過,寫之則真氣脫,脫則不復,邪氣復至,而病益蓄)。

過,往也,不能審察虛實,而寫其巳去之邪,反傷真氣,邪必乘虛復至而益甚矣。

(故曰,其往不可追,此之謂也)。

小鍼解曰,其在不可追者,氣虛不可寫也。

(不可掛以髮者,待邪之至時而發鍼寫矣,若先若後者,血氣巳盡其病不可下)。

發鍼寫者,施寫法也,欲寫其邪,在氣至之頃,不可挂以髮者,言絲毫之不可失也, 若先後者,先之則邪未至,後之則大氣巳過,徒有伐盡其血氣而病不可下,下者, 降服之謂。

(故曰,知其可取如發機不,知其取如扣椎,故曰知機道者不可挂以髮,不知機者, 扣之不發,此之謂也)。 機,弩機也,椎,木椎也,知而取之,必隨撥而應,如發機之易,不知而攻之, 則頑鈍莫入,如扣椎之難也,○按上文諸義俱見前第一第七二章。

(帝曰,補寫奈何)。

此承上文而問邪方去絡,入於經也將先固正氣而補之,或先攻邪氣而寫之也。

(岐伯曰,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復其真氣)。

言既中於邪,即當攻邪,但治之宜早,必使疾出其邪以去盛血,則真氣自復, 此寫中亦有補也。

(此邪新客,溶溶末有定處也,推之則前,引之則止,逆而刺之溫血也,刺出其血, 其病立巳)。 溶溶,流動貌,邪之新客於人者,其淺在絡,末有定處,故椎之則可前, 引之則可止,言取之甚易也,凡取絡者,必取其血,刺出溫血,邪必隨之而去矣, 故病可立巳,溫血,熱血也。

(帝曰善,然真邪以合,波隴不起候之奈何)。

真邪以合,邪正初相犯也,波隴不起,病形未見也,察此不真,最易惑亂。

(岐伯曰,審捫循三部九候之盛虛而調之)。

但審察三部九候之脉,則盛虛可得,而調治可施矣。

(察其左右上下,相失及相減者,審其病藏以期之)。

相失者,如七診之類,失其常體,不相應也,相減者,形氣虛脫心, 察三部九候之左右上下,則知其病之所在,藏之所屬,陰陽氣候皆可期矣, ○三部九候相失相減等義,見脉色類五,及二十五。

(不知三部者,陰陽不別,天地不分)。

陰陽不別,則不知藏府逆順,天地不分,則不知升降浮沉。

(地以候地,大以候天,人以候人,調之中府,以定三部)。

知三部者可以候上中下之病中府藏氣也,凡三部九候脉證,皆以藏氣為主, 氣順則吉,氣逆則凶,故謂之中府,可以定三部。

(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脉之處,雖有大過且至,工不能禁也。)。

大過,大邪之過也。

(誅罰無過,命曰大惑反亂大經,真不可復,用實為虛,以邪為真,用鍼無義, 反為氣賊,奪人正氣,以從為逆榮衛散亂,真氣己失邪獨內著,絕人長命, 多人夭殃,不知二部九候,故不能久長)。 不知邪正虛實,而妄施攻擊,是謂誅伐無過,奪人真元,殺人於冥冥之中, 草此為甚,欲遺陰德於子孫者,當以此為切戒。

(因不知合之四時于行,因加相勝,釋邪攻正絕人長命)。

不知合之四時五行,因加相勝,失天和也,釋邪攻正,不當伐而伐也,故絕人長命。

(邪之新客來也,未有定處,推之則前,引之則止,逢而寫之,其病立巳)。

此重言之者,深元人以治病宜早也。

(候氣)。

十六

(刺之而氣不至無問其數)。

靈樞九鍼十二原篇○無問其數者,必以氣至為度也,即如待貴人,不知曰暮之謂。

(刺之而氣至,乃去之勿復鍼)。

氣至勿復鍼,恐其真氣脫也,○候氣詳義有按在前十四。

(鍼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為)。

皮肉筋骨,病各有處,用鍼各有所宜也。

(刺之要氣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風之吹雲,明乎若見蒼天,刺之道畢矣)。

刺以你為要,以效為信,得其要則效,故如風之吹雲,邪仔去則正氣見, 故明平若見蒼天也。

(○覩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復,一其形,聽其動靜,知其邪正)。

詳義具見下文。

(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氣至而去之)。

右主推之,所以人鍼也,左持而御之,所以護持也,邪氣去而穀氣至, 然後可以出鍼。

(○小鍼解曰,覩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復,一其形,聽其動靜者,言上工知相五色, 於目有知,調戶寸小大緩急滑濇,以言所病也)。 察形色於外,可以知其散復,察脉於內,可以知其動靜。

(知其邪正者,知論虛邪與正邪之風也,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者, 言持鍼而出入也,氣至而去之者,言補寫氣調而去之也。終始,一者,持心也)。 補不足寫有餘,必得其平,是氣調也,方可去鍼。

調氣在於終始,本經篇名,見下文,一者,持心也, 釋前文一其形聽其動靜知其邪正者,皆主持於心也。

(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者,絡脉之滲灌諸節者也)。

此一句,詳經絡類十四。

(所以察其目者,五藏使五色循明,循明則聲,章者,則言聲與平生異也)。

五藏六府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故能使五色循明,脉色明於外者, 由氣盛於內,故其聲音亦必章,大與平生異矣。

(○四時氣篇曰,脉其色,察其目,以知其散復者,視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

神完則氣復,神失則氣散,故察其目色,;即可知病之存亡也。

(一其形,聽其動靜者,持氣口人迎,以視其脉堅且盛且滑者病曰進, 脉軟者病將下)。 脉堅而且盛且滑者,邪氣之熾也,故病曰住,脉軟而和者,元氣之來也,故病將下, 下,退也。

(諸經實者,病三曰巳)。

凡邪氣十解者,最忌脉弱無力,如平人氣象論曰,病在中脉虛,玉機真藏論曰, 病在外脉不實堅者皆難治,邪客篇曰,虛而細者久以持,皆不實之謂也, 若病在諸經而脉實有力者,邪將外達也,故可三曰而巳矣。

(氣口候陰,人迎候陽也)。

氣口在手,太陰肺脉也,氣口獨為五藏主,故以候陰,人迎在頭,陽明胃脉也, 胃為六府之大源,故以候陽,人迎氣口詳義,見藏象類十一。

(○凡刺之道,氣調而止)。

靈樞終始篇。

(補陰寫陽,音氣益彰,耳目聰明,反此者血氣不行)。

此陰陽以表裏言,凡正氣在中,所當補也,故曰補陰,邪自外人,所當寫也, 故曰寫陽陽邪去而真陰復,故音氣益彰耳目聰明也。

(所謂氣至而有效者,寫則益虛,虛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堅也,堅如其故者, 適雖言故,病未去也)。 比氣至之效,寫者欲其虛也,既寫之後,雖其脉大如舊,但得和耎不堅,即其效也, 若脉堅如舊者,雖欲文餚其故,而病實未除也。

(補則益實,實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堅也,夫如其故而不堅者,適雖言快, 病未去也)。 補者欲其實,實則脉必堅,既補之後,而脉之大小不堅如舊者,不可言快病未除也, 二節云大者,乃概指脉體住退而言也,非病洪大之謂。

(故補則實寫則虛,痛雖不隨,鍼病必衰去)。

補則實者,其脉必堅,寫則虛者,其脉必不堅,若或有痛,雖未隨鍼即愈, 亦必以漸而去矣。

(必先通十二經脉之所生病,而後可得傳於終始矣)。

十二經脉,各有左右上下,其受病之處,亦有先後,必治其病所從生, 而後可徥終始之義,終始,本篇名,即本未之謂。

(故陰陽不相移,虛實不相傾取之其經)。

移,移易也,傾相傷也,或陰或陽,無所攻易,不相移也,虛者自虛,實者自實, 不相傾也,此則無所從生,而各病其病,但求其經而取之。

(凡刺之屬,三刺至穀氣,邪辟妄合,陰陽易居,逆順相反,沉浮異處,四時不得, 稽留淫泆,須鍼而去)。 三刺義如下文,邪辟妄合等六句,詳言病變也,凡此者皆須用鍼,治以三刺之法, 諸病可去也。

(故一刺刖陽邪出)。

初刺之布於淺近,故可出陽分之邪。

(再刺則陰邪出)。

再刺之在於深遠,故可出陰分之邪。

(三刺則穀氣至,穀氣至而止,所謂穀氣至者,巳補而實,巳寫而虛, 故以知穀氣至也)。 三刺之,在候穀氣,穀氣者元氣也,止,出鍼也,蓋邪氣來也,緊而疾, 穀氣來也徐而和,必邪氣去而後穀氣至,故巳補而實則虛者堅,巳寫而虛則堅者耎, 是以知穀氣之至也。

(邪氣獨去者,陰與陽未能調,而病知愈也,故曰補則實寫則虛,痛雖不隨鍼, 病必衰去矣)。 穀氣至者,知邪氣之去也,雖陰陽氣未見即調,而病則巳愈,故上文曰,補則實, 寫則虛,病必衰去矣。

(類經二十卷)。

(張介賓類註)。

(鍼刺類)。

(五變五輸刺應五時)。

靈樞順氣一曰分為四時篇○十七。

(黃帝曰,余聞刺有五變,以主五輸,願聞其數,岐伯曰,人有五藏,五藏有五變, 五變有五輸,故五五二十五輸,以應五時,黃帝曰,願聞五變,岐伯曰,肝為牡藏, 其色青,其時春,其音角,其味酸,其曰甲乙)。 肝屬木,為陰中之少陽故曰牡藏。

(心為牡藏,甚色赤,其時夏,其曰丙丁,其音微,其味苦)。

心屬火,為陽中之太陽,故曰牡藏。

(脾為牝藏,甚色黃,其時長夏,其曰戊巳,其音宮,其味甘)。

脾屬土,為陰中之至陰,故曰牝藏。

(肺為牝藏,其色白,其音商,其時秋,其曰庚辛,其味辛)。

肺屬金,為陽中之少陰,故曰牝藏。

(腎為牝藏,其色黑,其時冬,其曰壬癸,其音羽,其味鹹,是為五變)。

腎屬水,為陰中之太陰,故曰牝藏,○按五藏配合五行,而惟肝心為牡藏, 脾肺腎皆為牝藏,蓋木火為陽,土金水皆為陰也。

(黃帝曰,以主五輸,奈何)。

此言五輸之主五時也,○本節缺岐伯曰二字。

(藏主冬,冬刺井)。

五藏主藏,其氣應冬,井之氣深,亦應乎冬,故凡病之在藏者,當取各經之井穴也。

(色主春,春刺滎)。

五色蕃華,其氣應春,滎穴氣微亦應乎春,故凡病見於色者,當取各經之滎也。

(時主夏,夏刺輸)。

五時長養其氣應夏,輸穴氣盛,亦應乎夏,故凡病之時作時止者,當取各經之輸也。

(音主長夏,長夏刺經)。

五時長養其氣應夏,經穴正盛,亦應長夏,故凡病在聲音者,當取各經之經也。

(味主秋,秋刺合)。

三味成熟,以養五藏,其氣應秋,合穴氣飲,亦應平秋,故凡經滿而血者病在胃, 及因飲食內傷者,當取各經之合也,○按本篇五時之刺以應五輸,謂冬刺井, 春刺滎,夏刺輸,長夏刺經,秋刺合者,以井應冬,滎應春,輸應夏,經應長夏, 合應秋也,如本輸,四時氣,水熱穴等論,所載皆同,不可易者,考之六十五難曰, 井者東方春,合者北方冬也,七十四難曰,經言春刺井,夏刺滎,季夏刺俞, 秋刺經,冬刺合,皆與本經不合,必難經之誤也,當以經為正,不可不辨。

(是謂五變,以主五輸)。

五變各應五輸,是謂五五二十五輸。

(黃帝曰,諸原安合,以致六輸)。

(五藏五輸之外,六府尚有原穴,是為六輸,故問其所合之義)。

(岐伯曰,原獨不應五時,以經合之,以應其數,故六六三十六輸)。

上文止言五藏五輸以應五時,而不及六府之原者,蓋原合於經,不復應時, 如長夏之刺經,則原在其中,應其數矣,是即六府之六輸也, ○按本輸篇所載六府之原,在九鍼十二原篇即謂之腧,故六十六難日以腧為原也, 後世鍼炙諸書宗之,皆言陽經之腧即為原,故治原即所以治原,陰經之腧并於原, 故治原即的以治腧今此節云以經合之,以應其數, 然則經原腧三穴相鄰經亦可以代原矣,詳義見經絡類十五十六章, 及圖翼四卷十二原解中。

(黃帝曰,何謂藏主冬,時主夏,音主長夏,味主秋,色主春,願聞其故,岐伯曰, 病在藏者取之井,病變於色者取之滎,病時間時甚者取庂輸,病變於音者取之經, 經滿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於合,故命曰味主合, 是謂五病也)。 此申明上文之義也,注如前。

(四時之刺)。

十八。

(取絡脉諸滎,大經分肉之間甚者深取之,間者淺取之)。

靈樞本輸篇○此下言經絡淺深,兼諸輸而分主四時也,絡脉者,十二經之大絡, 如手太陽列缺之類是也,諸滎者,十二經之滎穴,如手太陰魚際之類是也, 絡淺滎微皆應春氣,春以少陽之令,將升末升,其氣在中,故刺之者在絡在滎, 皆中取於大經取於大經分肉之間,因其間甚而可深可淺也。

(夏取諸腧孫絡,肌肉皮膚之上)。

腧者,十二經之腧穴,如手太陰經太淵之類是也,絡之小者為孫絡,皆應夏氣, 夏以老陽之令,陽盛於外,故宜淺刺於諸腧孫絡,及肌肉皮膚之上也。

(秋取諸合,餘如春法)。

諸合者,十二經之合穴,如手太陽尺澤之類是也,諸合應秋,故宜取之, 秋以少陰之令,將降末降,氣亦在中,故餘如春法,謂亦宜中取於大經分肉之間, 而可淺可深也。

(冬取諸井諸腧之分,欲深而留之)。

諸井者,十二經之井穴,如手太陰少商之類是也,諸腧者,藏府之腧, 如肺腧心腧之類是也,非上文五腧之謂,諸井諸藏皆主冬氣,冬以老陰之今, 陽氣伏藏。

(故宜取井腧,欲其深而久留之也)。

(此四時之序,氣之所處,病之所舍,藏之所宜)。

處,上聲,謂氣之所居也。

(○黃帝問於岐伯曰,夫四時之氣,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 何者為定)。 靈樞四時氣篇○定,一本作寶。

(岐伯答曰,四時之氣,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氣穴為定)。

時氣所在,即氣穴也。

(故春取經,血脉分肉之間,甚者深刺之,間者淺刺之)。

春取經,即前篇大經分肉之間也,甚者深,間者淺,義俱如前。

(夏取盛經孫絡取分間,絕皮膚)。

盛經孫絡,皆陽分也。

(秋取經腧,邪在府,取之合,各取井滎必深以留之)。

邪在府,謂秋陰未盛,陽邪猶在陽分也,本篇詳義見下文。

(○帝曰,春取絡脉分肉何也)。

素問水熱穴,論○本論之義,即所以釋前篇也。

(岐伯曰,春者木始治,肝氣始生,奸氣急,其風疾,經脉常深,其之少不能深入, 故取絡脉分肉間)。 春屬木,木應肝,肝主風,春刺絡者刺肝邪,也,風木之邪雖為急疾, 然春氣本柔將達於外,經脉常深,邪非深入,故當取絡脉之穴如前篇,及分肉間也。

(○帝曰,夏取盛經分腠何也,岐伯曰,夏者火始,治,心氣始長,脉瘦氣弱, 陽氣流溢,熱熏分腠,內至於經,故取盛經分腠,絕膚而病去者,邪居淺也)。 夏屬火,火應心,心主熱,夏令陽浮於外,熱熏分腠,氣在盛經絡之間,故夏取, 盛經分腠者,治在陽分,所以去心邪也。

(所謂盛經者,陽脉也)。

謂手足三陽及十二經之經穴,如手太陰經渠之類,凡夏氣所在者,即陽脉也。

(○帝曰,秋取經俞何也,岐伯曰,秋者金始治,肺將收殺,金將勝火,陽氣在合, 陰氣初勝,濕氣及體)。 經俞者,諸經之經穴俞穴也,俞應夏,經應長夏,皆陽分之穴,秋屬金,金應肺, 令主收殺,其時金將勝火,陽氣尚在諸經之合,陽氣初謂,陰陽初勝, 故寒濕之氣及體。

(陰氣未盛,末能深入,故取俞以,寫陰邪,取合以虛陽邪,陽氣始衰, 故取於合)。 陰氣未深,猶在陽分,故取經俞以寫陰邪,陽氣始衰,邪將收歛, 故取合穴以虛陽邪也,皇甫士安云,是謂始秋之治變。

(○帝曰冬取井滎何也,岐伯曰,冬者水始治腎方閉陽氣衰,少陰氣堅盛, 巨陽伏沉,陽脉乃去)。 井應冬,滎應春也,冬屬水,水主腎,水王於冬,其仔閉藏也,少陰,腎也,巨陽, 膀胱也,二經表裏,陰氣方盛,所以陽脉衰去。

(故取井以下陰逆,取滎以實陽氣)。

取井以下陰逆,抑有餘也,取滎以實陽氣,扶不足也。

(故曰冬取井滎,春不鼽衂,此之謂也)。

皇甫土安云,是為初冬之治變,○鼽,音求。

(○春取絡脉,取分腠,秋取氣口,冬取經輸)。

靈樞寒熱病匠,○春夏之取,與前四時氣篇,水熱穴論皆同,秋取氣口者, 手太陰肺脉,應秋金也,冬取經輸者經穴通藏氣,藏主冬也。

(凡此四時,各以時為齊)。

齊義見下文。

(絡脉治皮膚,分腠治肌肉,氣口治筋脉,經輸治骨髓)。

絡脉浮淺,故治皮膚,分腠有理,故治肌肉,氣口者,脉之大會,故治筋脉, 經輸連藏,故治骨髓,○按此言經輸者,總言經穴也,非上文經俞之謂, 概彼以五輸,言故云秋取經俞,冬取井滎,此以內外言,故云絡脉治皮膚, 經輸治骨髓也,當解其意。

(○春氣在毛,夏氣在皮膚,秋氣在分肉,冬氣在筋骨)。

靈樞終始篇○此言病氣之中人隨時氣而為深淺也,○按四時刺道從論曰, 春氣在經脉,夏氣在孫絡,長夏你在肌肉,秋氣在皮膚,冬氣在骨髓中, 與本篇若異者何也,蓋本篇言病邪之應時令,有表有裏, 四時刺逆從論言人氣之合天地,有升有降,義本不同,非矛盾也,詳見下章。

(刺此病者,各以其時為齊)。

齊,劑同,藥曰藥劑,鍼曰砭劑也春夏陽氣在上,故取毫毛皮膚,則淺其鍼, 秋冬陽氣在下,故取分肉筋骨,則深其鍼,是以時為齊也。

(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齊,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齊)。

此又於四時之中,而言肥瘦之異也,肥人肉厚,淺之則不及,故宜秋冬之齊, 瘦人肉薄,深之則太過,故宜春夏之齊也。

(刺分四時逆則為害)。

十九

(黃帝問曰診要何如)。

素問診要經終篇。

(岐伯對曰,正月二月,天氣始方,地氣始發,人氣在肝)。

方,謂氣方升也,歲方首也,人事方與也,發,萬物發生也,肝屬木,氣應春, 故人氣在肝。

(三月四月,天氣正,方地氣定發,人氣在脾)。

正方,謂時氣正升,歲事正新也,定發,專於發生也,此時天地之氣,自下而升, 土居升降之中而脾應之,故人氣在脾。

(五月六月,天氣盛地氣高,人氣在頭)。

盛夏陽升之極,故人氣應之在頭。

(七月八月,陰氣始殺,人氣在肺)。

氣升則物生,氣降則物死,此時天氣漸降,清秋當令,陰氣始殺,萬物氣自頭而降, 肺金應之,故人氣在肺。

(九月十月陰氣始冰,地氣始閉,人氣在心)。

自秋入冬,陰氣始疑,心氣始閉陽氣在中,故人氣在心。

(十一月十二月,冰復,地氣合,人氣在腎)。

復言其重,寒凝之甚也,斯時陽氣深伏於下,故人氣在腎。

(○故春刺散俞,及與分理,血出而止,甚者傳氣間者環也)。

按四時刺逆從論曰,春氣在經脉,此散俞者,即諸經之散穴也,義如下文,分理, 肌肉分理也,春宜疏達,故欲血出而止,傳,布散也,環,周也,病甚者鍼宜久留, 故必待其傳氣,病稍間者,但候其氣行一周於身,約二刻許,可止鍼也。

(夏刺絡俞,見血而止,盡氣閉環,痛病必下)。

絡俞,謂諸經,浮絡之穴,以夏氣在孫絡也,夏宜宣泄,故必見血而止, 盡氣盡去其邪血邪氣也,閉環,謂去鍼閉穴,須氣行一周之頃也,凡有痛病, 必退下矣。

(秋刺皮膚循理,上下同法,神變而止)。

循理,分肉之理也,上言手經,下言足經,刺皆同法,秋氣在皮膚,邪猶未深, 故但察其神氣變易,異於未刺之前,可止鍼矣。

(冬刺俞竅於分理,甚者直下,間者散下)。

孔穴之深者曰竅,冬氣在骨髓中,故當深取俞竅於分理間也,甚者直下, 察邪所在而直取其深處也,間者散下,或左右上下,散布其鍼而稍宜緩也。

(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

上文十二月言氣之升降,此四季言氣之深淺,故各有所刺,法其所在。

(○春刺夏分,脉亂氣微,入淫骨髓,病不能愈,令人不嗜食,又且少氣)。

此下言四時之誤刺也,春刺孫絡,是春刺夏分也,夏應心,心主脉,故脉亂氣微, 腎水受氣於夏,腎主骨,故入淫於骨髓,心火微則胃土失其所養,故不嗜食, 不嗜食故少氣也。

(春刺秋,分筋攣逆氣,環為欬嗽,病不愈,令人時驚,又且哭)。

春刺皮膚是刺秋分也,肝水受氣於秋,肝主筋,故筋攣也,逆氣者,肝氣上逆也, 環,周也,秋應肺,故氣周及肺,為欬嗽也,肝主驚,故時驚,肺主悲憂, 故又且哭。春刺冬分,邪氣著藏,令人脹病下愈,又且欲言語。

春刺骨髓,是春刺冬分也,冬應腎,腎傷則邪氣內侵而著藏,故令人脹, 火受氣於冬,心屬火而主言,故且欲言語也。

(夏刺春分,病不愈,令人解墯)。

夏刺經俞,是夏刺春分也,肝應春,其主筋,傷其肝氣,故令人筋力解墯。

(刺秋分,病不愈,令人心中欲無言,惕惕如人將捕之)。

夏刺秋分,傷其肺也,肺氣不足,故令人欲無言,惕惕如人將捕之者,恐也, 恐為腎之志,肺金受傷,病及其子,故亦虛而恐也。

(夏刺冬分,病不愈令人少氣,時愈怒)。

夏傷其腎,其精虛不能化氣,故令人少氣,水虧則水失所養而肝氣強急, 故時欲怒之。

(秋刺春分,病不巳,令人惕然欲有所為,起而忘之)。

秋刺春分,傷肝氣也,心失其母則神有不足,故令人惕然,且善忘也。

(秋刺夏分,病不巳,令人益嗜臥,又且善)。

秋刺夏分,則心氣少而脾氣孤,脾虛則倦而嗜臥,心虛則神不安而善夢。

(秋刺冬分,病不巳,令人洒洒時寒)。

秋刺冬分,誤傷腎陰,則精氣耗散,故令戈洒洒寒慄也。

(冬刺春分,病不巳令人欲臥不能眠,眠而有見)。

肝藏魂,肝氣受傷則神魂散亂,故令人欲臥不能眠,或眠而有見謂怪異等物也。

(冬刺夏分,病不俞,生氣上發為諸痺)。

心應夏,其主血脉,脉傷則邪氣乘虛客之,故發為諸痺。

(冬刺秋分,病不巳,令人善渴)。

刺傷肺金,必虧腎水,故令人善渴。

(○凡刺胷腹者,必避五藏。)。

此下言刺害也,五藏傷則五神去,神去則死矣,故凡刺胷腹者,必避五藏。

(中心者環死,中脾者五曰死,中腎者七曰死,中肺者五曰死)。

環周一曰也,此節止言四藏,獨不及肝,必脫簡耳,按刺禁論所言五藏死期, 尤為詳悉,但與本節稍有不同,見本類後六十四。

(中鬲者皆為傷中,其病雖愈,不過一歲必死)。

鬲膜,前齊鳩尾後齊十一椎,心肺居於鬲上,肝腎居於鬲下,脾居在下,近於鬲間, 鬲者所以鬲清濁,分上下而限五藏也,五藏之氣,分主四季,若傷其鬲, 則藏氣陰陽相亂,是為傷中,故不出一年死。

(刺避五藏者,知逆從也,所謂從者,鬲與脾腎之處,不知者反之)。

鬲連胷脇四周,脾居於中,腎著於脊,知而避之者為從,不知者為逆,是謂反也。

(○刺胷腹者,必以布憿著之,乃從單布上刺)。

此下言刺法,胷腹虛淺近藏,故必以布憿著之而後刺,所以護心腹,慎風寒也, ○憿,音皎,布也,著,音灼,被服也。

(刺之不愈復刺)。

以平為期也。

(刺鍼必肅)。

敬謹母忽也。

(刺腫搖鍼)。

搖大其竅,寫之速也。

(經刺勿搖)。

恐泄其氣也。

(此刺之道也)。

(○是故春氣在經脉,夏氣在孫絡,長夏氣在肌肉,秋氣在皮膚,冬氣在骨髓中)。

素問四時刺逆從論。

(帝曰余願聞其故,岐伯曰,春者天氣始開,地氣始,泄凍解冰釋,水行經通, 故人氣在脉)。 春時天地氣動,水泉流行,故人氣亦在經脉。

(夏者經滿氣溢,入孫絡受血,皮膚充實)。

夏時氣盛,故溢入孫絡而充皮膚,所以人氣在孫絡。

(長夏者,經絡皆盛,內溢肌中)。

六月建未,是為長夏土勝之時,經絡皆盛,所以人氣在肌肉中。

(秋者天氣始收,腠理閉塞,皮膚引急)。

秋氣始收,腠理始閉,所以人氣在皮膚。

(冬者蓋藏,血氣在中,內著骨髓,通於五藏)。

冬氣伏藏,內通五藏,所以人氣在骨髓中。

(是故邪氣者,常隨四時之氣血而入客也,至其變化,不可為度然必從其,經氣, 辟除其邪除其邪則亂氣不生)。 時氣遷變,病必隨之,察病氣,從經氣,以辟除其邪,邪去氣調故不致生亂矣。

(○帝曰,逆四時而生亂氣奈何)。

此下言刺逆四時也。

(岐伯曰,春刺絡脉,血氣外溢,令人少氣)。

此春刺夏分也,夏氣未至,先奪於外,故令血氣外溢而少氣血。

(春刺肌肉,血氣環道,令人上氣)。

此春刺長夏也,春時木王,二氣本虛,復刺肌肉,重傷脾元,血氣環周皆逆, 不相運行,故為喘滿上氣,○按本篇與前診要經終論者義同文異,但彼分四時, 此分五時,故有刺肌肉之謂,然本篇春夏冬三時,皆闕刺秋分皮膚等義, 意者以長夏近秋,故取肌肉,即所以刺秋分也,後於此。

(春刺筋骨,血氣內著,令人腹脹)。

此春刺冬分,也,春熂發越,而復深取筋骨以傷其陰,故血氣內著,令人腹脹。

(夏刺經脉,血氣乃竭,令人解)。

脉刺經脉,所以血氣內謁,解者,形跡困倦,莫可名之之謂,○,音跡。

(夏刺肌肉,血氣內卻,令善恐)。

長夏未至而先奪其氣,所以血氣卻弱,故令人善恐。

夏刺筋骨,血氣上逆,令人血氣逆而善恕。

秋刺經脉,血氣上逆,令人善忘。

心主脉,悞刺經脉則心氣虛故令人善忘。秋刺絡脉,氣不衛外,令人臥灴欲動。

(秋刺絡脉,氣不衛外,令人臥不欲動)。

秋時收歛,氣巳去絡而復刺之,則仔虛不能衛外,氣屬陽,陽虛故臥不欲動。

(秋刺筋骨,氣氣內散,令人寒慄)。

秋氣未至筋骨而深刺之,則血氣內散而中氣虛,所以寒慄。

(冬刺經脉,血氣皆脫,令人目不明)。

諸脉者皆屬於目,冬刺經脉,預奪之也,故令人血氣脫而目不明。

(冬刺絡脉,內氣外泄,留為大痺)。

當陽氣伏藏之時,而刺其陽分,則陽氣外泄,陽虛陰勝,故留為大痺。

(冬刺肌肉,氣陽氣竭絕.飲人善忘)。

冬時刺其夏之氣,故陽氣竭絕,陽氣者精則養神,陽虛則神衰所以善忘。

(凡此四時刺者,大逆之病,不可不從也,反之則生亂氣,相淫病焉)。

刺失四時,是為大逆,此時氣之不可不從也,若反而為之,必生亂氣,故相淫為病。

(凡刺不知四時之經,病之所生,以從為逆,正氣內亂,與精相薄,必審九候, 正氣不亂,精仔不轉)。 薄,邪正相迫也,九候各有其部,必審明病之所在,從而刺之,庶正仔不亂, 精氣不致轉變矣。

(○帝曰善,刺五藏中心一曰死,其動為噫,中肝五曰死,其動為語,中肺三日死, 其動為欬,中腎六日死其動為嚏欠,中脾十日死其動為吞)。 此節義與刺禁論同,但多一欠字,詳見本類後六十四。

(刺傷人五藏必死,其動則依其藏之所變候,知其死也)。

動,變動也,見其變動之候,則識其傷在某藏,故可知其死期。

(肥瘦嬰壯逆順之刺)。

靈樞逆順肥瘦篇全○二十。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鍼道於夫子眾多畢悉矣,夫子之道, 應若失而據未有堅然者也,夫子之問學熟乎,將審察於物而心生之乎)。 應若失而據末有堅然者,言隨應而解,若無堅據之難破者也。

(岐伯曰,聖人之為道者,上合於天,下合於地,中合於人事,必有明法, 以起度收法式檢押,乃後可傳焉,故匠人不能釋尺寸而意短長,廢繩墨而起平水也, 工人不能置規而為員,去矩而為方,知用此者,固自然之物,易用之教, 逆順之常也)。 檢押規則也,有法有則以防其錯亂,乃可傳於後世焉,物之平者,莫過於水, 故日平水,此言聖人之道,合於三才,工匠之巧,成於規矩,固皆出於自然之理, 知自然之妙者,是謂易用之教,逆順之常也。

(黃帝曰,願聞自然奈何,岐伯曰,臨深決水,不用功力而水可竭也, 循掘決衝而經可通也,此言氣之滑澀,血之清濁,行之逆順也)。 水有通塞,氣有滑濇,血有清濁,行有逆順,決水通經,皆因其勢而利導之耳, 宜通宜塞,必順其宜,是得自然之道也。

(黃帝曰,願聞人之白黑肥瘦小長,各大收乎)。

人之形質不同,刺法亦有異也。

(岐伯曰年質壯大,血氣充盈,膚革堅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 此肥人也)。 年大者氣血正盛,故與肥壯之人同其法。

(廣肩腋,項肉薄,厚皮而黑色,脣臨臨然,其血黑以濁,其氣濇以遲,其為人也, 貪於取與,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數也)。 臨臨下垂貌,脣厚質濁之謂,多益其數,即久留也。

(黃帝曰,刺瘦人奈何,岐伯曰,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脣輕言, 其血清氣滑,易脫於氣,易損於血,刺此者淺而疾之)。 廉,薄也,薄脣輕言,肉瘦氣少也,若此者,刺不宜過,恐其脫損氣血, 故必淺入其鍼而速去之也。

(黃帝曰,刺常人奈何,岐白曰,視其白黑,各為調之,其端正敦厚,者, 其血氣和調,刺此者無失常數也)。 常人者,不瘦不肥之人也,視其白黑者,白色多清,宜同瘦人,黑色多濁, 宜同肥人,而調其數也,其端正敦厚者,是即常人之度,當調以常數,經水篇曰, 足陽明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陽深五分留七呼,足少陽深四分留五呼, 足太陰深三分留四呼,足少陰深二分留三呼,足厥陰深一分留二呼,手之陰陽, 其受氣之道近,其氣之來疾,其刺深者皆無過二分,其留皆無過一呼, 其少長大小肥瘦,以心撩之,此即常數之謂,而用當酌其宜也。

(黃帝曰,刺壯士真骨者奈何,岐伯曰,刺壯士真骨,堅肉緩節,監監然, 此人重則氣濇血濁,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數,勁則氣滑血清, 刺此者淺而疾之)。 壯士之骨多堅剛,故曰真骨,監監,堅固貌,壯土之辨有二,若堅肉緩節, 不好動而安重者,必氣濇血濁,此宜深刺久留,同肥人之數也,若勁急易發者, 必氣滑血清,此宜淺刺疾去之同瘦人之數也。

(黃帝曰,刺嬰兒奈何,岐伯曰,嬰兒者,其肉脆血少氣弱,刺此者以毫鍼, 淺刺而疾發鍼,曰再可也)。 嬰兒血少氣弱,故但宜毫鍼,以淺而速,若邪有未盡,寧曰加再刺,不可深久也。

(黃帝曰,臨深決水,奈何,岐伯曰,血清氣濁,疾寫之則氣竭焉)。

濁當作滑,血清氣滑者,猶臨深決水,泄之最,易宜從緩治可也,若疾寫之, 必致真氣皆竭矣。

(黃帝曰,循掘決衝奈何,岐伯曰,血濁氣濇,疾寫之則經可通也)。

血濁氣濇者,猶循掘決衝,必藉人力,但疾寫之,其經可通也。

(黃帝曰,脉行之逆順奈何,岐伯曰,手之三陰,從藏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 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 手之三陰,從藏走手者,太陰肺經,從藏出中府,而走大指之少商,少陰心經, 從藏出極泉,而走小指之少衝,厥陰心主經,從藏出天池,而走中指之中衝也, ○手今三陽,從手走頭者,陽明大腸經,從次指商陽而走頭之迎春,太陽小腸經, 從小指少澤而走頭之聽宮,少陽三焦經,從名指關衝而走頭之絲竹空也, ○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者,太陽膀胱經,從頭之睛明,而走足小指之至陰, 陽明胃經,從頭之承泣,而走足次指之厲兌,少陽膽經,從頭之瞳子髎, 而走足四指之竅陰也,○足之三陰,從足走腹者,太陰脾經,從大指隱白走腹, 而上於大包,少陰腎經,從足心湧泉走腹,而上於俞府,厥陰肝經,從足大指大敦, 而走腹之期門也,○凡手之三陰,自藏走手為順,自手而藏則逆,手之三陽, 自手走頭為順,自頭而手則逆,足之三陰,自足走腹為順,自腹而足則逆, 足之三陽,自頭走足為順,自足而頭則逆此經之所以逆順,而刺之所以有迎隨也。

(黃帝曰,少陰之脉獨下行何也)。

足之三陰,從足走腹,皆自下而上,獨少陰之脉若有下行者,乃衝脉也,詳如下文。

(岐伯曰,不然,夫衝脉者,五藏六府之海也,五藏六府皆稟焉,其上者出於頏顙, 滲諸陽,灌諸精)。 衝脉起於胞中,為十二經精血之海,故五藏六府皆稟焉,其上行者輸在於大抒, 足太陽經也,故出於頑顙,主滲灌諸陽之精。

(其下者注少陰之大絡,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入膕中,伏行骭內,下至內踝, 之後屬而別,其下者並於,少陰經滲三陰)。 其下行者,並少陰之大絡,出陽明之氣街,由股入足,至內踝之後屬,其別而下者, 自少陰以滲及肝脾二經,是為三陰,此其所以下行也,○骭,音榦,脛骨也。

(其前者伏行出跗屬下,循跗入大指間,滲諸絡而溫肌肉)。

跗屬足掌屬也,滲諸絡而溫肌肉,動輸篇作注諸絡以溫足脛, ○上三節與動輸篇大同,詳經絡類十三。

(故別絡結則跗上不動,不動則厥,厥則寒矣)。

衝脉為十二經之海,故能泅肌肉,溫足脛,皆衝脉之氣也,若衝脉之絡因邪而結, 則跗上之經不動,而為厥為寒者,亦衝脉之匠致也。

(黃帝曰,何以明之,岐伯曰,以言導之,切而驗之,其非竹動, 然後及可明逆順之行也)。 何以明者,恐人因厥而疑畏也,故也先導以言,次切其脉,其有素所必動, 而今則非者,如衝陽太谿太衝等脉,當動不動,乃可知其不動者為逆,動者為順, 而其厥逆微甚可以明矣。

(黃帝曰窘乎哉聖人之為道也,明於曰月微於毫釐,其非夫子,孰能道之也。)。

(血絡之刺其應有異)。

靈樞血絡論全○二十一。

(黃帝曰,願聞其奇邪而不在經者,岐伯曰血絡是也)。

奇邪,即繆刺論所謂奇病也,在絡不在經,行無常處,故曰奇邪。

(黃帝曰刺血絡而仆者何也,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少黑而濁者何也, 血山清而半為汁者何也,發鍼而腫者何也,血出若多若少而面色蒼蒼者也, 發鍼而面色不變而煩悗者何也,多出血而不動搖者何也,願聞其故)。 悗,母本切,悶亂也。

(岐伯曰,脉氣盛而血虛者,刺之則脫氣,脫氣則仆)。

氣雖盛而血則虛者,若寫其氣,則陰陽俱脫,故為仆倒。

(血氣俱盛而陰氣多者其血滑,刺之則射)。

血出而能射者,陰中之氣使之也,故曰血氣俱盛。

(陽氣畜積,久留而不寫者,其血黑以濁,故不能射)。

陽氣久杴留不寫,則陽邪曰盛,陰血曰枯,故血黑以濁,所出不多,不能射也。

(新飲而液滲於絡,而未合和於血也, 故血出而汁別焉)新飲入胃,未及變化而滲於絡,故血汁相半。

(其不新飲者,身中有水,久則為腫,陰氣積於陽,其氣因於絡, 故之刺之血未出而氣先行故腫)。 水在肌表而因於絡,陰陽積於陽分也,刺之血未山出而氣先行, 陰滯於陽而不易散也,所以為腫。

(陰陽之氣,其所新相得而未和合,因而寫之,則陰陽俱脫,表裏相離, 故脫色而蒼蒼然)。 新相得而末和合者,言血氣初調,營衛甫定也,當此之時,根本未固,而妄施以, 寫,則陰陽表裏,俱致脫離,而衰危之色,故見於面也。

(刺之血出多,色不變而煩悗者刺絡而虛經,虛終之屬於陰者陰脫,故煩悗)。

取血者,刺其絡也,若出血過多,必虛及於經,經之屬陰者主藏,藏虛郥陰脫, 故為煩悗。

(陰陽相得而合為痺者,此為內溢於經,外注於絡,如是者陰陽俱有餘, 雖多出血而弗能虛也)。 陰陽相得,言表裏之邪相合也,經絡之病俱有餘,雖多出血,皆邪氣耳,故弗能虛。

(黃帝曰,相之奈何,岐伯曰,血脉者盛堅橫以赤,上下無常處,小者如鍼, 大者如筋,則而寫之萬全也故無失數矣,失數而反,各如其度)。 相,視也,視其血絡盛而且堅,及橫以赤者,或上或下,或小或大者, 皆當悶其微甚則而寫之,寫有則度,故可萬全無失於刺絡之微數矣, 若失其數而反其法,則為脫為虛為腫等證,各如刺度以相應也。

(黃帝曰,鍼入而肉著者何也,岐伯曰熱氣因於鍼則鍼熱,熱則肉著於鍼, 故堅焉)。 肉著者,吸著於鍼也,鍼入而熱,肉必附之,故緊濇難轉,而堅不可拔也。

(行鍼血氣六不同)。

靈樞行鍼篇全○二十二。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九鍼於夫子,而行之於百姓,百姓之血氣各不同, 形或神動而氣先鍼行,或氣與鍼相逢,或鍼巳出氣獨行,或數刺乃知, 或發鍼而氣逆,或數刺病益劇,凡此六,各不同形,願聞其方)。 言受鍼之人,有此六者之異。

(岐伯曰,重陽之人,其神易動,其神易動,其氣易往也,黃帝曰,何謂重陽之人, 岐伯曰,重陽之人,熇熇高高,言語善疾,舉,足善高,心肺之藏氣有餘, 陽氣滑盛而揚,故神動而氣先行)。 重陽之人,陽勝者也,熇熇,明盛貌高高,不屈之謂,心肺為二陽之藏, 陽氣滑盛而揚,故神易於動,氣先鍼而行也,○熇,郝枵二音,又呼木切。

(黃帝曰,重陽之人而神不先行者何也,岐伯曰,此人頗有陰者也,黃帝曰, 何以知其頗有陰也,岐伯曰多陽者多喜,多陰者多怒,數怒者,易解,故曰頗有陰, 其陰陽之離合難,故其神不能先行也)。 光明爽朗,陽之德也,沉滯抑鬱,陰之性也,故多陽則多喜,多陰則多怒, 然數恕者,頗有陰也,易解者,本乎陽也,陽中有陰,未免陽為陰累, 故其離合難而神不能先行也。

(黃帝曰,其氣與鍼相逢奈合,岐伯曰陰陽和調,而血氣淖澤滑利, 故鍼入而氣出疾而相逢也)。 相逢者,鍼入氣即至,言其應之速也,○淖,乃到切。

(黃帝曰鍼巳出而氣獨行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其陰氣多而陽氣少,陰氣沉, 而陽氣浮者內藏,故鍼巳出,氣乃隨其後,故獨行也)。 陰性遲緩,其氣內藏,故陰多於陽者其鍼巳出,氣乃隨後而獨行也。

(黃帝曰,數刺乃知,何氣使然,岐伯曰,此人之多陰而少陽,其氣沉而氣往, 難故數刺乃知也)。 此亦陰滯,故氣往為難,往,至也,較之上節,則此為更甚耳。

(黃帝曰,鍼入而氣逆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其氣逆,與其數刺病益甚者, 非陰陽之氣浮沉之勢也,此皆麤之所敗工之所失,其形氣無過焉)。 逆從弗失,何至氣逆,補寫得宜,何以病益甚,凡若此者,乃醫之所則所失, 非陰陽表裏形氣之過也。

(持鍼縱舍屈折,

少陰無俞)靈樞邪客篇○二十三。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願聞持鍼之數,內鍼之理,縱舍之意,扞皮開腠理奈何, 脉之屈折出入之處,焉至而出,焉至而止,焉至而徐,焉至而疾,焉至而入, 六府之於輸於身者,余願盡聞,少敘別離之處,離而入陰,別而入陽, 此何道而從行,願盡聞其方,岐伯曰,帝之所問,鍼道畢矣,黃帝曰,願卒聞之)。 出,止,徐,疾,入,即五輸之義,別離之處,言經絡之支別離合也,○扞,音旱。

(岐伯曰,手太陰之脉,出於大指之端,內屈循白肉際,至本節之後太淵留以澹, 外屈上於本節之下,內屈與陰諸絡會於魚際,數脉并注,其氣滑利,伏行壅骨之下, 外屈出於寸口而行,上至於肘內廉,入於大筋之下,內屈上行臑陰,入腋下, 內屈走肺,此順行逆數之屈折也)。 此下二節,皆言五腧之屈折也,大指之端少商井也,內屈循中替內廉以上留於掌中, 伏行兩骨之間,外屈出兩筋之間,骨肉之際,大陵腧也,其氣滑利, 上二寸外屈出行兩筋之間,上至肘內廉,入於小筋之下,留兩骨之會者,曲澤合也, 由上入於胷中.內絡於心脉)。 中指之諯,中衝井也內屈循中指以上掌中,勞宮滎也,伏行兩骨之間, 外屈出兩筋之間骨肉之際,大陵腧也,其氣滑利,上二寸外屈出行兩筋之間, 間使經也,上肘內廉,入於小筋之下,留兩骨之會者,曲澤合也, 由此上入胷中內絡於心脉,乃手厥陰經順行逆數之屈折,○按本篇於十二經之屈折, 獨言手,太陰心主二經者,脉欲引正下文少陰無腧之義,故單以隔上二經為言耳, 諸經屈折詳義,己具經脉本輸等篇,故上不必再詳也。

(黃帝曰,手少陰之脉獨無腧,何也,岐伯曰,少陰心脉也, 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堅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則心傷, 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故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包絡者, 心主之脉也,故獨無腧焉)。 手少陰,心經也,手厥陰,心包絡經也,經雖分二,藏實一原,但包在絡在外, 為心之衛,心為五藏六府之大主,乃精神之所居其藏堅固,邪不可傷,傷及於心, 無不死者,故凡諸邪之在心者,皆在心外之包絡耳,然心為君主之官, 而包絡亦心所主,故稱為心主,凡治病者,但治包,絡之腧,即所以治心也, 故少陰一經所以獨無腧焉,詳義出本輸篇,見經絡類十六。

(黃帝曰,少陰獨無腧者,不病乎,岐伯曰,其外經病而藏不病, 故獨取其經取其經於當後銳骨之諯,其餘脉出入屈折, 其行之徐疾皆如手少陰心主之脉行也,故本腧者,皆因其氣之虛實徐疾以取之, 是謂因衝而寫,因衰而補,如是者邪氣得去,真氣堅固,是謂因天之序)。 凡藏府經絡,有是藏則有是經,藏居於內,經行於外,心藏堅固居內,邪弗能容, 而經則不能無,病故少陰經病者,當取掌後銳骨之端,即神門腧也, 其餘脉之出入屈折徐疾,皆如手少陰心主之脉行者,言少陰心主之腧,其行相似, 故曰本腧者,言少陰本經之腧,非上文皆在心包之謂也,然則邪在心包藏者, 當治心主之腧,邪在少陰經者,當治本經之腧,因其虛實以取之, 則邪氣去而真氣固,,乃不失諸經天畀之序也,○按本輸篇所載五藏五腧, 六府六腧獨手少陰經無腧,故此篇特以為問,正欲明心為大主,無容邪傷之義, 然既曰無腧,而此節復言取其經於掌後銳骨之端,及如心主脉行本腧等義, 可見心藏無病,則治藏無腧,少陰經有病,則治經有腧,故甲乙經備載少陰之腧, 云少衝為井,少府為滎,神門為腧,靈道為經,少海為合,於十二經之腧始全, 其義蓋本諸此。

(岐伯曰,必先明佑十二經脉之本末,皮膚之寒熱,脉之盛衰滑濇)。

明此數,者則鍼之當用不當用,其縱舍何知矣。

(其脉滑而盛者病曰進,虛而細者久以持,大以濇者為痛痺)。

此言病氣之盛,及元氣之虛者,皆難取速效,當從緩以漸除之也。

(陰陽如一者病難治)。

表裏俱傷,血氣皆敗者,是為陰陽如一,刺之必反甚,當舍而勿鍼也。

(其本未尚熱者病尚在)。

胷腹藏府為本,經絡四支為未,尚熱者,餘邪未盡也,宜從緩治。

(其熱以衰者其病亦去矣)。

可舍鍼也。

(持其尺,察其肉之堅脆大小滑濇,寒溫燥濕,因視目之五色,以知五藏而決死生, 視其血脉,察其色,以知寒熱痛痺)。 持尺視目義,俱詳脉色類,輕重死生於此可決,皆縱舍之道也。

(黃帝曰持鍼縱舍,余未得其意也)。

不惟病形輕重有縱舍,而持鍼之際,其進止退留亦有縱舍,未得其詳,因而復問。

(岐伯曰,持鍼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靜,先知虛實而行疾徐,左手執骨, 右手循之,無與肉果,寫欲端以正,補必閉膚,輔鍼導氣,邪得淫泆,真氣得居)。 持鍼之道,宜審而慎,必從和緩從容,庶可無誤故欲諯以正,安之靜, 先知病之虛實,以施疾徐之法,左手執之循之,必中其穴,無中其肉,而與肉果, 果即褁也,寫者欲端以正,輔者必閉其膚,以手輔鍼,導引其氣, 必使邪氣淫泆而散真氣得復而居,然後可以去鍼,此持鍼縱舍之道也。

(黃帝曰,扞皮開腠理奈何)。

扞,說文忮也,謂恐刺傷其皮而開腠理,則奈之何也。

(岐伯曰因其分肉左別其膚微內而徐諯之,適神不散,邪氣得去)。

凡用鍼者,必因其分肉之理,左手循別其肌膚,右手微內而徐端之, 則自然從容中窾,神不散而邪氣去,皮腠亦無傷也。

(六府之病取之於合)。

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篇○二十四。

(黃帝曰,余聞五藏六府之氣,滎輸所入為合,令何道從入,入安連過, 願聞其故)。 五藏六府,皆有五腧,五腧之所入為合,即各經之合穴也,然手之三陽, 復有連屬上下,氣脉相通,亦謂之令,故此以安連過為問。

(岐伯荅曰,此陽脉之別入於內,屬於府者也)。

此下言六陽之經,內屬於府,因以明手之三陽,下合在足也。

(黃帝曰,滎輸與合,各有名乎,岐伯荅曰,滎輸治外經,合治內府)。

滎腧氣脉浮淺,故何治外經之病,合則氣脉深入,故可治內府之病。

(帝曰,治內府奈何,岐伯曰取之於合,黃帝曰,合各有名乎,岐伯荅曰, 胃合於三里。)。 胃,足陽明也,三里,本經所入為合也。

(腸合入於巨虛上廉)。

大腸,手陽明也,本經之合在曲池,其下腧則合於足陽明之巨虛上廉。

(小腸合入於巨虛下廉)。

小腸,手太陽也,本經之合在小海,其下腧則合於足陽明之巨虛下廉。

(三焦合入於委陽)。

三焦手少陽也,本經之合在天井,其下腧則合於足太陽之委陽穴, ○按大腸小腸三焦,皆手三陽之經,然大小腸為下焦之府,連屬於胃,其經雖在上, 而氣脉不離於下,故合於足陽明之巨虛上下廉,三焦為孤獨之府,其於三部九候, 無所不純,鍼故經之在上者屬手,腧之在下者居足,所以十二經中,惟此手之三陽, 乃有下腧,故本輸篇曰大腸小腸,皆屬於胃,三焦下腧,在於足小指之前, 少陽之後,出於膕中外廉,名曰委陽,即此謂也,謂經絡類十六。

(膀胱合入於委中央)。

膀胱,足太陽也,委中,即本經之合。

(膽合入於陽陵泉)。

應足少陽也,陽陵泉,即本經之合。

(黃帝曰,取之奈何,岐伯荅曰,取之三里者,低跗取之,巨虛者,舉足取之, 委陽者,屈伸而索之)。 委陽在承扶下六寸,屈伸索之者,屈其股以察承扶之陰紋, 伸其足以度委陽之分寸也。

(委中者,屈而取之,陽陵泉者,正竪膝予之齊,下至委陽之取之)。

正竪膝予之齊,謂正身蹲坐,使兩膝齊也,委陽之陽,當作委中之陽, 竪委中之外廉,即陽陵泉之次也,○竪,上去主切,又去聲。

(取諸外經者,揄申而從之)。

揄,引也,申,明也,取外經者在滎輸,然亦必引正詳明,方可從而治也,○榆, 音余。

(黃帝曰願聞六府之病,岐伯荅曰,面熱者足陽明病,魚絡血者手陽明病, 兩跗之上脉脉陷者足陽明,病,此胃脉也)。 足陽明之脉行於面故為面熱,手陽明之脉行於手魚表,故為魚絡血,足面為跗, 兩跗之上竪,即衝陽也,竪者堅而實,陷者弱而虛,皆足陽明胃脉之病, 觀下文云大腸病者與胃同候,則此胃脉也,蓋共手陽明而言。

(大腸病,腸中切痛而鳴濯濯,冬曰重,感於寒即泄,當臍而痛,不能久立, 與胃同候取巨虛上廉。)。 日,當作月,大腸屬胃,故與胃同候,巨虛上廉,大腸合也,故當取之。

(胃病者,腹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脇,膈咽不通,飲食不下, 取之三里也)。 三里乃陽明之合,故胃病者當取之,○,音嗔。

(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時窘之後,當耳前熱,若寒甚,若獨肩上熱甚, 及手小指次指之間熱,若脉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陽病也,取之巨虛下廉)。 小腸氣化於小腹,後附腰脊,下引睪九,故為諸痛,及不得大小便而時窘之後, 蓋即疝之屬也,耳前,肩上,小指次指之間,皆手太陽之經,故其病如此, 其候則脉有陷者,巨虛下廉,小腸合也,故當取之,○睪,立,高陰丸也。

(三焦病者,腹氣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水留即為脹, 候在足太陽之外大絡,大絡在太陽、少陽之間,亦見於脉,取委陽)。 三焦受病,則決瀆之官失其職,水道不利,故為腹堅滿, 為小便窘急為溢則水留而脹也,委陽為三焦下腧,故當取而治之。

(膀胱病者,小便偏腫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熱,若脉陷, 及足小指外廉,及脛踝後皆槷,若脉陷,取委中央)。

此皆膀胱之府病,取委中央者,足太陽經之合也。

(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將捕之,嗌中吤吤然數唾, 在足少陽之本末,亦視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熱者取陽陵泉)。 澹澹,失意貌,吤吤然,有聲也,本末者在府為本,在經為末也, 其脉之陷下者為不足,故宜灸其寒熱者為有邪,故宜取之陽陵泉,即足少陽經, 之合也○嗌,音益,吤,音介。

(黃帝曰刺之有道乎,岐伯荅曰,刺此者必中氣穴,無中肉節中, 氣穴則鍼染於巷中,中肉節即皮膚)。 經氣所至,是謂氣穴,肉有節界,是謂肉節,染,著也,巷,道也, 中其氣穴則鍼著脉道而經絡通,失其氣穴則徒傷肉節而反為痛害矣,染,一本作遊。

(補寫反則病益篤,中筋則筋絧,邪氣不出與其真相摶亂而不去,反還內著, 用鍼不審,以順為逆也)。 補寫反用,病必益甚,不中邪而中筋,邪必乘虛反與真氣相亂,還著於內, 皆以不審逆順,用鍼者之罪也。

(邪在五藏之刺)。

靈樞五邪篇全○二十五。

(邪在肺則病皮膚痛,寒熱,上氣喘,汗出欬,動肩背)。

皮虛痛而寒熱者,皮毛為肺之合也,氣喘汗出者,肺主氣而腠理疎也, 肺為藏府之華蓋,居於膈上,故欬則動及肩背。

(取之膺中外腧)。

膺中之外腧,雲門中府也,手太陰本經穴,但雲門忌深,能令人逆息。

(背三節五節之傍,以手疾按之,袂然乃刺之)。

三椎之傍,肺腧也,五椎之傍,心腧也,皆足太陽經穴以手疾按其處,覺快爽, 即其真穴,及可刺之。

(取之缺盆中以越之)。

缺盆,足陽明經穴也,手太陰之脉上出於此,故當取之以散越肺邪,但忌太深, 令人逆息。

(○邪在肝,則兩脇史痛,寒中,惡血在內,行善掣節,時腳腫)。

兩脇中痛,肝之經也,寒中,水乘脾胃也,惡血在內,肝所主也,行善牽掣其關節, 肝主筋而邪居之也,肝經自足大指上行內踝,故時為腳腫。

(取之行間以,引脅下)。

行間足厥陰本經之滎,故可以引去肝邪而止脇痛。

(補三里以溫胃中)。

三里足陽明經穴,補以溫胃,可法寒中。

(取血脉以散惡血)。

取肝經血絡外見者,可以散在內之惡血。

(取耳間青脉以去其掣)。

足少陽經循耳散後,足厥陰主諸筋而與少陽為表裏,故取耳間青脉,可以去掣節。

(○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則熱中善饑,陽氣不足, 陰氣有餘,則寒中腸鳴腹痛,陰陽俱有餘,若俱不足,則有寒有熱)。 邪在脾胃則肌肉痛,脾主肌肉也,陽有餘則陰不足陽邪入府,病在陽明, 故為熱中善饑,陽不足則陰有餘,陰邪入藏,病在太陰,故為寒中腸鳴腹痛, 若脾胃之邪氣皆盛,陰陽俱有餘也,脾胃之正氣皆虛,陰陽俱不足也,故有寒有熱, 隨之而見。

(皆調於三里)。

此足陽明之合,可兼治脾胃之病。

(○邪在腎,則病骨痛陰痺,陰痺者,按之而不得,腰脹腲痛大便難, 肩背頸項痛時眩)。 腎屬少陰而主骨,故其病為骨痛陰痺,又至真要大論陰痺義更詳,見運氣類二十五。

(取之湧泉崑崙,視有血者盡取之)。

湧泉為足少陰之井,崑崙為足太陽之經,按經脉篇以腰脊,肩背頸項痛為足太陽病, 故當取崑崙,餘為少陰病,故當取湧泉,二經表裏,凡有血絡者,皆當取之。

(○邪在心,則病心痛,喜悲時眩仆,視有餘不足而謂之其輸也)。

邪在心者皆在心之包絡,其應補應寫,皆當取手厥陰心主之輸。

(衛氣失常皮肉氣血筋骨之刺)。

靈樞衛氣失常篇○二十六。

(黃帝曰,衛氣之留於腹中,搐積不行,苑蘊不得常所,使人肢脇胃中滿, 喘呼逆息者,何以去之)。 衛氣者,水穀之悍氣也,其氣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肓膜,散於胷腹, 此衛氣之常也,失其常,則隨邪內陷,留於腹中,搐積不行,而苑蘊為病, 故禁服篇曰,衛氣為百病母也,○苑鬱同。

(伯高曰,其氣積於胷中者上取之,積於腹中者下取之,上下皆滿者傍取之, 黃帝曰,取之奈何,伯高對曰,積於上寫人迎,天突喉中)。 積於上者為喘呼逆,息故當寫之於上,人迎,足陽明經穴,天突,喉中,俱任脉穴, 喉中,即廉泉也。

(積於下者,寫二里與氣街)。

積於腹中者當寫其下,三里,氣街,俱足陽明經穴。

(上下皆滿者,上下取之,與季脇之下一寸,重者雞足取之)。

上下皆病,則上下俱當取之,如以上五穴是也,季脇之下一寸, 當是足厥陰經章門穴,病之重者仍當雞足取之,謂攢而刺之也, 即官鍼篇合谷刺之謂,詳見前六,○一本云季脇之下深一寸。

(診視其脉大而弦急,及絕不至者,氶腹皮急甚者,不可刺也,黃帝曰善)。

脉大而弦急,陰虛而真藏見也,絕不至者,營氣脫也,腹皮急甚者, 中和氣絕而脾元敗也,不宜刺矣。

(黃帝問於伯高曰,何以知皮肉氣血筋骨之病也,伯高曰,色起兩眉薄澤者, 病在皮)。 兩眉者,闕中也,其應主肺,故病在皮。

(脣色青黃赤白黑者,病在肌肉)。

脾氣通於脣,故病在肌肉。

(營氣濡然者,病在血氣)。

濡,濕也,營本無形,若膚腠之汗,肌肉之脹,二便之泄利,皆濡然之謂, 其病在營,則氣血也。

(目色青黃赤白黑者,病在筋)。

目為肝之竅,肝主筋也。

(耳焦枯受塵,垢,病在骨)。

耳為腎之竅,腎主骨也。

(黃帝曰,病形何如,取之奈何,伯高曰,夫百病變化,不可勝數,然皮有部, 肉有柱,血氣有輸,骨有屬,黃帝曰,願聞其故,伯高曰,皮之部,輸於四末。 病在皮者,在陽分也,陽受氣於四末,以其皮淺氣浮也,故皮之部,輸於四末。

肉之柱,在臂脛諸陽分,肉之間,與足少陰分間)。

病在肌肉當治其柱,柱者,之屬也,堅厚之肉,多在手足三陽分肉間, 以肉主於脾,而脾主四支也,足少陰之經,自足循內踝後,入足跟,以上腨內, 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會於尻腎貫脊,其肉俱厚,故亦為肉之柱。

(血氣之輸,輸於諸絡,氣血留居,則盛而起)。

病在血氣,當治其輸於諸絡,謂諸經之絡穴也,氣血留居,則經絡壅盛,故當取之。

(筋部無陰無陽,無左無右,候病所在)。

病布筋者,不必分其陰陽左右,但當隨病所在而治之。

(骨之屬者,骨空之所以受益,而益腦髓者也)。

病在骨之屬者,當治骨空以益其髓髓者骨之充也,故益髓即所以治骨, 骨空義詳經絡類十九。

(黃帝曰,取之奈何,伯高曰,夫病變化浮沉深淺,不可勝窮,各在其處, 病間者淺之,甚者深之間者小之,甚者眾之隨變而調氣,故曰上工)。 間者病輕,故用鍼宜淺宜小甚者病重,故用鍼宜深宜眾,病變無窮, 能隨甚變而謂治得宜者,故曰上工。

(五亂之刺)。

靈樞五亂篇全○二十七。

(黃帝曰,經脉十二者別為五行,分為四時,何失而亂,何得而治,岐伯曰, 五行有序,四時有分,相順則治,相逆則亂,黃帝曰,可謂相順,岐伯曰, 經脉十二者,以應十二月,十二月者,分為四時,四時者,春秋冬夏,其氣各異, 營衛相隨,陰陽巳和,清濁不相干,如是則順之而治)。 此下言一時血氣之錯亂,非宿疾有因之謂,氣本五行,故曰五亂。

(黃帝曰,何謂逆而亂,岐伯曰清氣在陰,濁氣在陽,營氣順脉,衛氣逆行, 清濁相干,亂於胷中,是謂大悗)。 清氣屬陽而升,在陰則亂,濁氣屬陰而降,在陽則亂,營氣陰性精專,行常順脉, 衛氣陽性慓悍,晝當行陽,夜當行陰,若衛氣逆行,則陰陽相犯, 表裏相干亂於胷中而為悗悶,總由衛氣之為亂耳,○悗,母本切。

(故氣亂於心,則煩心密嘿,悗首靜伏亂於腩俛仰喘喝接手以呼, 亂於腸胃則為霍亂)。 氣亂於內者,上則在心肺,下則在腸胃也,○嘿,默同,俛,俯同,又音免。

(亂於臂脛,則為四厥,亂於頭,則為厥逆,頭重眩仆)。

氣亂於外者,下在於四肢,上在於頭也。

(黃帝曰,于亂者,刺之有道乎,岐伯曰,有道以來有道以去,審知其道, 是謂身寶)。 道,言所由也,邪之來去,必有其道,知其道則取病甚,易是謂保身之寶也, ○按此四句,雖以鍼刺為言,然實治法之要領不可不知也,大凡疾病之生, 必有所自,是有道以來也,知其所自而徑扳之,是有道以去也,能審其道, 則自外而入者,自表而逐之,自內而生者,自裏而除之,自上來者可越之, 自下來者可竭之,自熱來者不遠寒,自寒來者不遠熱,自虛而實者,先頤其虛, 無實則巳,自實而虛者,先去其實,無虛則巳,皆來去之道也,俗云來處來, 去處去,此言雖淺,殊有深味,誠足為斯道之法。

(黃帝曰善,願聞甚道,岐伯曰,氣在於心者,取之手少陰心主之輸)。

手少陰之輸,神門也,心主之輸,手厥陰大陵也。

(氣在於肺者取之手太陰滎足少陰輸)。

手太陰之滎,魚際也足少陰之輸太谿也氣在肺而取腎者,以少陰脉貫腎絡肺也。

(氣在於腸胃者,取之足太陰陽明,不下者取之三里)。

取足太陰之輸,太白也,足陽明之輸,陷谷也,三里亦足陽明穴。

(氣在於頭者,取之天柱大杼,不知,取足太陽滎輸)。

天柱大杼,俱足大陽經穴,不知,不應也,當復取甚滎輸二穴,通谷束骨也。

(氣在於臂足,取之先去血脉,後取甚陽明少陽之滎輸)。

臂足之絡有血者,必先去甚血,在手者取手,在足者取足, 手陽明之滎輸二間三間也,手少陽之滎輸,液門中渚也,足陽明之滎輸, 內庭陷谷也,足少陽之滎,輸,俠谿臨泣也。

(黃帝曰,補寫奈何,岐伯曰,徐入徐出,謂導氣補,寫無形,謂之同精)。

凡行鍼補寫,皆貴和緩故當徐入徐出,在導氣復元而巳,然補者導其正氣, 寫者導其邪氣,總在保其精氣耳,故曰補寫無形,謂之同精。

(是非有餘不足也,亂氣之相逆也)。

言本篇之法,非為有餘不足而設,特以亂氣相逆,但宜導治之如是耳, 此因帝問補寫,故復及之以明其義也。

(黃帝曰允乎哉道,明乎哉論,請著之玉版,命曰治亂也)。

(四監關格之刺)。

靈樞終始篇○二十九。

(凡刺之道,畢於終始,明知終始,五藏為紀,陰陽定矣)。

終始,本篇名,詳載陰陽鍼刺之道,仱散類各章。

(陰者主藏,陽者主府)。

手足三陰,俱主五藏,手足三陽,俱主六府。

(陽受氣於泗未,陰受氣於五藏)。

陽主外,故受氣於四末,陰主內,故受氣於五藏,四未,手足末也。

(故寫者迎,補者隨之,知迎知隨,氣可令和)。

迎者,迎其來而奪之,隨者,隨其去而濟之。

(和氣之方,必通陰陽,五藏為陰,六府為陽,傳之後世,以血為盟,敬之者昌, )。 慢之者亡,無道行私,必得天殃)。

不明至道,而強不知以為知,即無道行私也,伐人長命,殃必及之,天道不與, 當知所畏。

(謹奉天道,請言終始,終治者,經脉為紀)。

天道陰陽,有十二辰次為之絕,人身血氣,有十二經脉為之,紀,循環無端, 終而復始,故曰終始。

(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陰陽有餘不足平與不平,道畢矣)。

脉口在手,太陰脉也,可候五藏之陰,人迎在頸,陽明脉也,可候六府之陽, 人之血氣經脉,所以應天地陰陽之盛衰者,畢露於此,故曰天道畢矣。

(所謂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近應四時也,上下相應而俱往來也,六經之脉, 不結動也,本末之寒溫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氣,必相稱也,是謂平人)。 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應四時也,上謂人迎,下謂脉口,相應往來, 即如下篇所謂俱往俱來,若引繩大小齊等也,結濇則不足,動疾則有餘, 皆非平脉也,藏氣為本,肌體為末,表裏寒溫,司守不致相失,故必外之形肉, 內之血氣,皆相稱者,謂之平人。

(少氣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稱尺寸也,如是者,則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謁, 寫陰則陽脫,如是者,可將以甘藥,不可飲以至劑,如此者弗灸, 不巳者因而寫之則五藏氣壞矣。)。 少氣者,元氣虛也,兼陰陽而言,故上之人迎,下之脉口,必皆衰少無力, 而兩手之尺寸亦不相稱也,凡陰陽氣俱不足者,不可刺,若刺而補陽則陰謁, 寫陰則陽脫,如是者但可將以甘藥,甘藥之謂,最有深意,蓋欲補虛羸, 非甘純不可也至劑,剛毒之劑也,正氣衰者不可攻,故不宜用也,非惟不可攻, 而灸之亦不可,以火能傷陰也,臨此證者,可忘此節之義。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陽,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陽, 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陽,人迎三盛,病在足陽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陽明)。 人迎,足陽明脉也,一盛二盛,謂大於氣口一倍二倍也,陽明主表而行氣於三陽, 故人迎一盛,病在足經之少陽,若大一倍而加以躁動,則為陽中之陽, 而上在手經之少陽矣。凡二盛三盛,病皆在足而躁則皆在手也,下倣此。

(人迎四盛,且大且數,名曰溢陽,溢陽為外格)。

人迎盛至四倍,且大且數者,乃六陽偏盛之極,盈溢於府,格拒六陰,是為外格, 按下文曰,溢陰為內關,內關不通死不治,則此外格者,亦死無疑,○又關格詳按, 見脉色類二十二所當互閱。

(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陰,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陰,二盛躁, 在手少陰,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陰,三盛而躁,在手太陰)。 脉口,手太陰脉也,太陰主裏而行氣於三陰,故脉口一盛,病在足經之厥陰, 若加以躁,則為陰中為陽而上在手厥陰心主矣,凡二盛三盛皆在足, 而躁則皆在手也。

(脉口四盛,且大且數者,名曰溢陰,溢陰為內關,內關不通死不治)。

脉口四盛,且大且數者,乃六陰肩盛,盈溢於藏,表裏隔絕,是為內關,主死不治。

(人迎與太陰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關格,關格者,與之短期)。

人迎主陽,脉口主陰,若俱盛至四倍以上,則各盛其盛,陰陽不交,故曰關格, 可與言死期也。

(人迎一盛,寫足少陽而補足厥陰,二寫一補,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疎取之, 上氣和乃止)。 人迎主府,故其一盛病在膽經,肝膽相為表裏,陽實而陰虛故當寫足陽之府, 補足厥陰之藏也,寫者二,補者一寫,倍於補也,疎取之者欲其從容,不宜急也, 上氣,言氣之至也,氣至而和,穀氣至矣,故可止鍼,下放此。

(人迎二盛,寫足太陽,補足少陰三寫一補,二曰一取之,必切而驗之, 疎上氣和乃止)。 人迎二盛,病在膀胱經,膀胱與腎為表裏,表裏,表實而裏虛, 故當寫足太陽補足少陰也,二寫一補義見後,疎取上氣義同前。

(人迎三盛,寫足陽明而補足太陰,二寫一補,曰二取之必切而驗之,疎取之, 上氣和乃止)。 人迎三盛,病在胃經,囡與脾表裏,胃實脾虛,故當寫足陽明,補足太陰, 以下三陽盛者,俱二寫一補。

(脉口一盛,寫足厥陰而補足少陽,二補一寫,曰一取之,必切而驗之,疎而取, 上陽氣和乃止)。 脉口主藏,故其一盛病在肝經,肝實膽,虛當寫足厥陰補足少陽也,補寫義見後, 上氣義同前。

(脉口二盛,寫足少陰而補足太陽,二補一寫,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疎取之, 上氣和乃止。)。 脉口二盛,病在腎經腎經實,膀胱虛,故當寫足少陰補足太陽也。

(脉口三盛,寫足太陰而補足陽明,二補一寫,曰二取之必切而驗之,疎而取之, 上氣和乃止)。 脉口三盛病在脾經,脾實胃虛,虛故當寫太陰, 補陽明也

(所以曰二取之者,太陽主胃,大富於穀氣,故可曰二取之也)。

此釋上文脾胃二經之治也,太言太陰,陽言陽明,脾與胃為表裏,故曰太陽主胃, 二經皆富於穀氣,較他藏為盛,故可曰二取之,○按上文人迎之治,治三陽也, 皆曰二寫一補,氣口之治,治三陰也,皆曰二補一寫,蓋以三陽主表,病在表者, 宜寫倍於補也,三陰在裏,病在裏者,宜補倍於寫也,怕以藏氣為重, 惟恐其或傷耳,又如厥陰少陽,肝膽木藏也,東方多實故可曰二取之,太陰陽明, 脾與胃也,脾胃大富於穀氣,故可曰二取之,惟少陰太陽則二曰一取之, 蓋腎與膀胱為天一之藏真陰之原,故宜保重如此,聖人之顧根本,豈惟鍼刺為然哉。

(人迎與脉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陰陽俱溢,如是者不開,則血脉閉塞,氣無所行, 流淫於中五藏內傷,如此者,因而灸之,則變易而為他病矣)。 俱盛三倍以上,即四盛也,陰陽俱溢,即溢陰溢陽也,不開,即外關內格也, 如此者血氣閉塞無所,五藏真陰陽於內,刺之巳不可,灸之則愈亡其陰而變生他病, 必至不能治也

(約方關格之刺)。

靈樞禁服篇全○二十九。

(雷公問於黃帝曰,細子得受業,通於九鍼六十篇,且暮勤服之,近者編絕, 久者簡垢,然尚諷誦弗置,未盡解於意矣,外揣言渾朿為一,未知所謂也, 夫大則無外,小則無內,大小無極,高下無度,朿之奈何,士之才力或有厚薄, 智慮褊淺,不能博大深奧,自強於學若細子,細子恐其散於後世,絕於子孫, 敢問約之奈何)。 六十篇,古經數也,今失其傳,編絕簡垢,即韋編三絕之謂,垢,塵污也, 蓋十時無紙,書於竹簡,以熟皮編之,故曰韋編,外揣本經篇名, 所言渾束為一大則無外等義,見前十二。

黃帝曰,善乎哉問也,此先師之所禁,坐私傳之也,割臂歃血之盟也,于若欲得之, 何不齋乎,雷公再拜而起曰,請聞命於是也,乃齋宿三曰而請曰,敢問今曰正陽, 細子願以受盟,黃帝乃與俱入齋室,割臂歃血,黃帝親祝曰,今曰正陽,欿血傳方, 有敢背此言者,反受其殃,雷公再拜曰,細子受之,黃帝乃左握其手,右授之書曰, 慎之慎之,吾為子言之)。 盟者以血塗口傍曰歃血,○歃,音霎。

(凡刺之理,經脉為始,營其所行,知其度量,內刺五藏,外刺六府)。

經脉為始,必先明經絡也,營其所行,營行終始也,知其度量,脉度有短長也, 內刺五藏,外刺六府,分表裏出入也,○此六句與經脉篇略同,詳經絡類首章。

(審察衛氣為百病母)。

衛氣者,陽氣也,衛外而為固者也,陽氣不固,則衛氣失常,而邪從衛入, 乃生疾病,故為百病母,義詳本類前二十六,及疾病類四。

(調其虛實,虛實乃止,寫其血絡, 血盡不殆

(類經二十一卷)。

(張介賓類註)。

(鍼刺類)。

(陰陽形氣外內易難)。

靈樞壽天剛柔篇○三十一。

(黃帝問於少師曰,余聞人之生也,有剛有柔,有弱有強有短有長,有陰有陽, 願聞其方,少荅曰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刺之有方)。 剛柔強弱短長,無非陰陽之化,然曰陰曰,陽,人皆知之,至若陰中復有陰, 陽中復有陽,則人所不知也,故當詳審陰陽,則刺得其方矣。

(得病所始,刺之有理,謹度病端,與時相應,內合於五藏六府, 外合於筋骨皮膚)。 得病所始者,謂知其或始於陰或始於陽,故刺之有理也,謹度病端者, 謂察其風因木化,熱因火化,濕因土化,燥因金化,寒因水化,故與時相應也, 內而五藏六府,外而筋骨皮膚莫非此理,合而求之,得其病之原矣。

(是故內有陰陽,外亦有陰陽,在內者五藏為陰,六府為陽, 在外者筋骨為陰皮膚為陽)。 內為陰,外為陽,理之常也,然內有陰陽外亦有陰陽,故在內者五藏為陰, 藏屬裏也,六府為陽,府屬表也在外者筋骨深而為陰,皮膚淺而為陽, 所以陰陽之中,復有陰陽,即如五藏皆有血氣,六府亦有血氣,血在六府, 則陽中之陰,氣則陽中之陽也,氣在五藏,則陰中之陽,血則陰中之陰心, 柀膚筋骨,苂不皆然,故天元紀大論曰,天有陰陽,地亦有陰陽,其義即此, 由此觀之,可見陰陽合一之道,則無往不在。

(故曰病在陰之陰者,刺陰之榮輸)。

陰之陰者,陰病在陰分也,當刺其滎輸,以諸經滎輸氣微,亦陰之類, 如手太陰經魚際為滎太淵為輸者是也。

(病在陽之陽者,刺陽之合)。

陽之陽者,陽病在陽分也,當刺其合穴,盖所入為合猶在陽分,刺此以防深入, 如手陽明經曲泄之類是也。

(病在陽之陰者,刺陰之經)。

陽之陰者,陽病在陰也,當刺陰之經穴盖所行為經,其氣正盛,即陰中之陽, 如手太陰經渠之類是也。

(病在陰之陽者刺絡脉)。

陰之陽者,陰病在陽也,當刺諸絡脉,盖絡脉浮淺皆在陽分, 如手陽明經偏歷之類是也。

(故曰病在陽者命曰風,病在陰者命曰痺病,陰陽俱病,命曰風痺)。

陽受風氣,故在陽者命曰風,邪入於陰則痺,故在陰者命曰痺。

(病有形而不痛者,陽之類也)。

病淺在外也。

(無形而痛者,陰之類也)。

病深在內也。

(無形而痛者,其陽完而陰傷之也,急治其陰,無攻其陽,有形而不痛者, 其陰完而陽傷之也,急治其陽,無攻其陰)。 完,固也,病在陰者勿攻其陽,病在陽者勿攻其陰,凡表裏虛實,其治皆然。

(陰陽俱動,乍有形,乍無形,加以煩心,命曰陰勝其陽,此謂不表不裏, 其形不久)。 陰陽俱動,表裏皆病也,乍有形乍無形,往來不常也,君以煩心,陰病甚於陽也, 大凡治病必求於本,若求其在表而裏亦病,求其在裏而表亦病,此以陰陽並傷, 故曰不表不裏,治之為難,形將不久矣。

(○黃帝問於伯高曰,余聞形氣病之先後外內之應奈何)。

形見於外,你運於中,病傷形氣,則或先或後,必各有所應。

(伯高荅曰,風寒傷形,憂恐怒傷氣,氣傷藏,乃病藏,寒傷形,乃應形, 風傷筋脉,筋脉乃應,此形氣外內之相應也)。 風寒外襲故傷於形,情慾內勞故傷於仔, 內傷則病在藏府外傷則應於皮毛若風傷筋脉,則居於外內之間,故應於筋脉, 此形氣表裏之有辨也。

(黃帝曰,刺之奈何,伯高荅曰,病九曰者三刺而巳,病一月者,十刺而巳, 多少遠近,以此衰之)。 大約病三曰者,可一刺而巳,故九曰者當三刺,一月者當十刺,凡病之多少遠近, 當推此以衰去飲,是刺之大法也。

(久痺不去身者,視其血絡,盡出其血)。

久痺不去身丈,其身不能往來,以陰邪在於血脉,故當視其血絡而盡去之。

(黃帝曰,外內之病,難易之治奈何)。

上文言久近之難,易故此復問外內之難易。

(伯高荅曰,形先病而未入藏者刺之半其曰)。

外病而內不病者其病淺,故當半其曰,謂減於前法曰數之半,如病一月者, 可五刺而巳也。

(藏先病而形乃應者,刺之倍其曰,此月內難易之應也)。

內病而應於外者其病深,故當倍其曰,如淺者一月五次,重者一月十刺也, 病有淺深,故治有難易耳。

(刺有三變營衛寒痺)。

靈樞壽夭剛柔篇○三十二。

(黃帝曰,余聞刺有三變,何謂三變,伯高荅曰,有刺營者,有刺衛者, 有刺寒痺之留經者)。 刺營者刺其陰,刺衛者刺其陽,刺寒痺者溫其經,三刺不同故曰三變。

(黃帝曰,刺三變者奈何,伯高荅曰,刺者營者出血,刺衛者出氣, 刺寒痺者內熱)。 調經論亦曰,取血於營,取氣於衛,內熱義如下六。

(黃帝曰,營衛寒痺之為病奈何,伯高荅曰,營之生病也,寒熱少氣,血上下行)。

營主血,陰氣也,病在陰分則陽勝之,故為寒熱往來,陰病則陰虛,陰虛則無氣, 故為少氣,邪在血,故為上下妄行,所以刺營者當刺其血分。

(衛之生病也,氣痛時來時去,怫愾賁響,風寒客於腸胃之中)。

衛屬陽,為水穀之悍氣,病在陽分,故為氣痛,氣無定形,故時來時去,怫, 鬱怒也,愾,大息也,賁響腹鳴如奔也,皆氣分之病,風寒外襲而客於腸胃之間, 以六府屬表而陽邪歸之,故病亦生於衛氣,○怫,音佛,愾,音戲。

(寒痺之為病也,留而不去時痛而皮不仁)。

寒痺久留不去,則血脉不行,或凝滯而為痛,棫皮膚不知痛痒而為不仁。

(黃帝曰,刺寒痺內熱奈何,伯高荅曰,刺布衣者以火焠之,刺大人者以藥熨之)。

內熱,謂溫甚經也布衣血氣濇濁,故當以火焠之,即近世所用雷火鍼, 及艾蒜蒸灸之類,○焠,音翠,灼也。

(黃帝曰,藥熨奈何,伯高荅曰,用淳迺二十升,蜀椒一升,乾薑一斤,桂心一斤, 凡四種,皆咬咀,漬酒中,用綿絮一斤,細白布四丈,并內酒中,置酒馬矢熅中, 封塗勿使泄,五曰五夜,出布綿絮曝乾之,乾復漬以盡其汁,每漬必晬其曰乃出乾, 乾并用滓與綿絮,複布為複巾,長六七尺,為六七巾,則用之生桑炭灸巾, 以熨寒痺所刺之處,令熱入至於病所,熱入至於病所,寒復灸巾以熨之, 三十遍而止,汗出以巾拭身,亦三十遍而止)。 哎咀,古人以口嚼藥,碎如豆粒而用之,後世雖用刀切,而猶稱咬咀者,其義本此, 漬浸也,馬矢熅中者,燃乾馬屎而煨之也,此西北方所常用者,塗,鹽泥封固也, 晬周曰也,複布為複巾者,重布為巾,如今之夾袋,所所以盛貯綿絮藥滓也,滓, 相也,灸巾以生桑炭者,桑能利關節,除風寒濕痺諸痛心,大人血氣清滑, 故當於未刺之先,及既刺之後,但以藥熨,則經通汗出,而寒痺可除矣,○內, 納同,矢,屎同熅,音慍晬,音醉,滓,音于,複,音褔。

(起步內中,無見風,每刺必熨,如此病巳矣,足所謂內熱也)。

刺後起步於密室內中,欲其血氣行而慎避風寒心凡此者皆所謂內熱之法。

(刺有五節)。

靈樞刺節真邪篇○三十三。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刺有于節奈何,岐伯曰,固有五節,一曰振埃,二曰發矇, 三曰去爪,四曰徹衣,五曰解惑,黃帝曰,夫子言五節,余未知其意,岐伯曰, 振埃者,刺外經,去陽病也,發矇者,刺府輸,去府病也,去爪者,刺關節肢絡也, 徹衣者,盡刺諸陽之奇輸也,解惑者盡知調陰陽補寫,有餘不足,相傾移也。 振埃者猶振落塵埃,故取其外經,可以去陽病也,發矇者,猶開發矇瞶, 故刺其府輸可以治府病也,去爪者,猶脫去餘爪, 故居關節肢絡可以治血道不通之病也,徹衣者,猶徹去衣服, 故當盡刺諸陽之奇輸也,解惑者,猶解其迷惑,故在盡知陰陽, 調其虛實可以移易其病也。

(○黃帝曰,刺節言振埃,夫子乃言刺外經去陽病,余不知其所謂也,願卒聞之, 岐伯曰,振埃者,陽氣大逆,上滿於胷中,憤瞋肩息,大氣逆上,喘喝坐伏, 病惡埃煙,不得息,請言振埃,尚疾於振埃。)。 陽邪在上,故滿於脉中,為憤瞋肩息,氣逆喘喝,如埃如煙, 脉不得息等證治在上者,尚疾於振埃,謂其疾如怫塵也,○瞋,昌真切,脉, 古噎字,食不下也。

(黃帝曰善,取之何如,岐伯曰,取之天容)。

天容手太陽經穴。

(黃帝曰,其欬上氣,窮詘胷痛者,取之奈何,岐伯曰,取之廉泉。

廉泉,任脉穴,○詘,音屈,不伸也。

(黃帝曰,取之有數乎,岐伯曰,取天容者無過一里,取廉泉者血變而止, 帝曰善哉)。 無過一里,如人行一里許也,血收,血色變也。

(○黃帝曰,刺節言發矇,余不得其意,夫發矇者,耳無所聞,目無所見, 夫子乃言刺府輸,去府病,何輸使然,願聞其故)。 耳無所聞,目無所見者,刺府輸使愈,故曰發矇。

(岐伯曰,妙乎哉問也,此刺之大約,鍼之極也,神明之類也,口說書卷, 猶不能及也,請言發矇,耳尚疾於發矇也)。 疾於發矇取效之速也。

(黃帝曰善,願卒聞之,岐伯曰,刺此者必於曰中,刺其聽官,中其眸子, 聲聞於耳,此其輸也)。 曰中,陽王氣行之時也,聽官,手太陽府輸也,其脉與目相通,故能中其眸子, 刺之而聲應於耳,乃其穴也。

(黃帝曰善,何謂聲聞於耳,岐伯曰削邪以手堅按其兩鼻竅而疾偃, 其聲必應於鍼也)。 此驗聲之法也,刺其穴以手堅按鼻孔而疾為偃臥,其聲則應於鍼也。

(黃帝曰善,此所謂弗見為之,而無目視見而取之,神明相得者也)。

謂病無形見,有不必相見而取者,真有神明相得之妙也。

(○黃帝曰,刺節言去爪,夫子乃言刺關節肢絡,願卒聞之,岐伯曰,腰脊者, 身中之機,陰精之候,津液之道也)。 腰脊所以立身,故為身之大關節,肢脛所以趨翔,故為人之管,管,鍵也,莖垂者, 前陰宗筋也,命門元氣盛衰,具見於此,故為身中之機,精由此泄, 故可以候陰精而為津液之道。

(故飲食不節,喜怒不時,津液內溢,乃下留於睪,血道不通,曰大不休,俛不便, 趨翔不能,此病滎然有水,不上不下,鈹石所取,形不可匿,常不得蔽, 故命曰去爪,帝曰善)。 飲食不節,病在太陰陽明,喜怒不時,病在少陰厥陰,故其津液內溢則下留於睪, 為曰大不休,不可蔽匿等證,盖即疝之類,治之者當察在何經以取其關節肢絡, 故命曰去爪者,猶去其贅疣也,○睪,音高,陰丸也,鈹,音披,義見前。

(○黃帝曰,刺節言徹衣,夫子乃言盡刺諸陽之奇輸未有常處也,願卒聞之, 岐伯曰,是陽氣有餘而陰氣不足,陰氣不足則內熱,陽氣有餘則外熱,內熱相摶, 熱於懷炭,外畏綿帛近,不可近身,又不可近席,腠理閉塞,則汗不出,舌焦脣槁, 腊乾嗌燥,飲食不讓美惡)。 陽氣有餘,陰氣不足,陽邪盛而真陰衰也,熱於壞炭,熱之甚也,外畏綿帛近, 不欲衣也,不可近身,畏人氣也,不可近席,憎寒也,腊乾,肌肉乾燥也, 飲食不讓美惡,滋味不能辨也,○腊,音昔。

(黃帝曰善,取之奈何,岐伯曰取之於其天府,大杼,三痏,又刺中膂以去其熱, 補足手太陰以出其汗,熱去汗稀,疾於徹衣,黃帝曰善)。 天府,手太陰經穴,大杼,中膂俞,俱足太陽經穴,刺此皆可以去熱, 又補足大陰脾經,手太陰肺經以出其汗,熱去汗止而疾除其速有如徹衣, 此盖傷寒邪熱之類也。

(○黃帝曰,刺節言解惑,夫子乃言盡知調陰陽補寫,有餘不足,相傾移也, 惑何以解之,岐伯曰,大風在身,血脉偏虛,虛者不足,實者有餘,輕重不得, 傾側宛伏,不知東西,不知南北,乍上乍下,乍反乍覆顛倒無常,甚於迷惑)。 風邪在身,血脉必虛,正不勝邪,故為輕重傾側等病,以其顛倒無常, 故曰甚於迷惑,此即中風之類。

(黃帝曰善,取之奈何,岐伯曰,寫其有餘,補其不足,陰陽平復,用鍼若此, 疾於解惑黃帝曰善,請藏之靈蘭之至,不敢妄出也)。 盡知陰陽,平其虛實用鍼苦此,疾無不瘳矣,故曰疾於解惑。

(五邪之刺)。

靈樞刺節真邪篇○二十四。

(黃帝曰,余聞刺有五邪,何謂五邪,岐伯曰,病有持癰者有容大者,有狹小者, 有熱者,有寒者,是謂五邪,黃帝曰,刺五邪奈何,岐伯曰,凡刺五邪之方, 不過五章,痺熱消滅,腫聚散亡,寒痺益溫,小者益陽大者必去,請道其方)。 五章,五條也,詳如下文。

(○凡刺癰邪,無迎隴,易俗移性)。

隴盛也,營衛生會篇曰,曰中而陽隴生氣通天論作隆,盖隴隆通用也,無迎隴者, 癰邪之來銳所當避也,易俗移性,謂宜從緩調和如移俗性,不宜欲速, 此釋上文腫聚散亡也,○隴,音籠。

(不得膿,脆道更行)。

脆柔脆潰堅之謂,凡癰毒不化,則不得膿故或托其內,或溫其外或刺以鍼或灸以艾, 務化其毒,皆脆道更行也。

(去其,鄉,不安處所乃散亡,諸陰陽過癰者,取之甚輸寫之)。

鄉,向也,安,留聚也,去其毒氣所向,不使安留處所,乃自消散矣, 故於諸陰經陽經,但察其過於壅滯者,皆當取輸穴以寫其銳氣,是即所謂去其鄉也。

(○凡刺大邪曰以水,泄奪其有餘乃益虛)。

大邪,實邪也,邪氣盛大難以去除,曰促小之,自可漸去,去其有餘實者虛矣, 此釋上文大者必去也。

(剽其通,鍼其邪)。

剽,砭刺也,通,病氣所由之道也,鍼無妄用,務中其邪,○剽,者票。

(肌肉親視之,毋有反其真)。

言邪正脉色,必當親切審視,若以小作大則反其真矣。

(刺諸陽分肉間)。

盛大實邪多在三陽,故直刺諸陽分肉間。

(○凡刺小邪曰以大,補其不足乃無害)。

小邪,虛邪也,虛邪補之,則正氣曰大而邪自退也,不足而補乃可無害,若寫其虛, 斯不免矣,此釋上文小者益陽也。

(視其所在迎之界,遠近盡至其不得外侵而行之乃自費,刺分肉間)。

迎之界者迎其氣行之所也,先補火足之經後寫有餘之經,邪去正復, 則遠近之真氣盡至邪氣不得外,侵,則必費散無留矣, 小邪隨在可刺故但取分肉間也。

(○凡刺熱邪越而蒼,出遊不歸乃無病)。

越,發揚也,蒼,卒疾也,出遊,行散也,歸,還也,几刺熱邪者,貴於速散, 散而不復,乃無病矣,此釋上文痺熱消滅也。

(為開通辟門戶,使邪得出病乃巳)。

開通壅滯辟其門戶,以熱邪之,宜寫也。

(○凡刺寒邪曰以溫,徐往,徐來致其神)。

溫者溫其正氣也徐往徐來,欲和緩也,致其神者,致其陽氣, 則寒邪自除此釋上文寒痺益溫也。

(門戶巳閉氣不分,虛實得調其存也)。

補其虛則門戶閉而氣不泄,故虛實可調,真氣可存此寒邪之宜溫也。

(○黃帝曰,官鍼奈何,岐伯曰,刺癰者用鈹鍼,刺大者用鋒鍼,刺小者用員利鍼, 刺熱者用鑱鍼,刺寒者用毫鍼也)。 五邪之刺,官鍼各有所宜,不可不辨,九鍼詳義,見本類前二。

(解結推引)。

靈樞刺節真邪篇○三十五。

(請言解論,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副,人參天地故可為解)。

解論解結之論也,人與天地相參應,必知其道,斯可與言解結矣。

(下有漸洳,上生葦蒲,此所以知形氣之多少也)。

漸洳伏泉也,下有漸洳,則上生葦蒲,內外應理所皆然,人之表裏可察, 盛衰亦猶是也,○漸,平聲洳,音如。

(陰陽者,寒暑也,熱則滋雨而在上,根荄少汁,人氣在外,皮膚緩,腠理開, 血氣減汗大泄,皮淖澤)。 暑熱則地氣蒸為滋雨而氣在上,故草水之氣,亦在枝葉,而根荄少汁也, 其人於人氣熱則陽浮在表故血氣減汗大泄,然熱則易行,故於用鍼,○荄音該,淖, 乃豹切。

(寒則地凍水冰,人氣在中,皮膚緻,腠理閉,汗不出,血氣強,肉堅濇, 當是之時,善行水者不能往冰,善穿地者不能鑿凍,善用鍼者亦不能取四厥, 血脉凝結,堅摶不往來者,亦未可即柔,故行水者,必待天溫冰釋凍解,而水可行, 地可穿也,人脉猶是也)。 寒則地氣堅凝,人氣結聚,而經脉難行,即善用鍼者,亦不能取四肢之厥逆故, 必待天溫冰釋,陽氣運行,而後人氣流通,乃可用鍼矣。

(治厥者,必先熨調和其經,掌與腋,肘與腳,項與脊以調之,火氣巳通, 血脉乃行,然後視其病脉,淖澤者,刺而平之,堅緊者,破而散之,氣下乃止, 此所謂以解結者也)。 此治厥之法,倘天時未溫而必欲用鍼則必藉火氣以熨調其經, 凡掌腋肘脉項脊之間皆谿谷大節之交會,故當熨之溫之則火氣通而血脉行, 然後視其病脉淖澤者,衛氣浮也,故可刺而平之堅緊者邪氣實也故當破而散之, 厥逆除而宗氣下,乃可止鍼矣,結者邪之所聚,刺去其邪,即解結之謂也。

(用鍼之類在於調氣,氣積於胃以通營衛,各行其道,宗氣留於海, 其下者注於氣街,其上者走於息道)。 凡用鍼者,必在調氣,人受氣於穀,故氣積於胃,然氣義有三,曰營氣,曰衛氣, 曰宗氣,清者為營,營在脉中,濁者為衛,衛在脉外,故各行其道也,宗氣, 大氣也,大氣者,留止於上下之氣海,其下者蓄於丹田, 注足陽明之氣街而下行於足,其上者積於胷中,出於息道而為呼吸, 凡此三者皆所謂氣,當各求其屬而調之者也,○按氣街義,如衛氣篇曰, 知府之氣街者,能知解結契紹於門戶,當與此參閱,詳經絡類十二。

(故厥在於足,宗氣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調,弗能取之)。

厥者逆也,陰寒之氣也,厥逆在足則陽道不行,故宗氣不下,而血脉凝滯不以火溫, 不能取也。

(用鍼者,必先察其經絡之實虛,切而循之,按而彈之,視其應動者, 乃後取之而下之)。 凡察虛實所驗在氣,故必循之彈之,視其氣之應手而動者,其微其甚則虛實可知, 然後用法取之,而氣自下矣。

(六經調者,謂之不病,雖病,謂自巳也)。

經脉調者,雖病亦微,故必自巳。

(一經上實下虛而不通者,此必有橫絡盛加於大經, 令之不通視而寫之此所謂解結也)。 一經之脉本相流貫,而橫絡盛加於大經,則經有不通者矣, 視而寫之其經則調亦所謂解結也。

(上寒下熱,先刺其項太陽,久留之,巳刺則熨項與肩胛令熱,下合乃止, 此所謂推而上之者也)。 上寒下熱者,陽虛於上而實於下也,當先刺項間足太陽經大杼天柱等穴, 久留其鍼而補之,仍溫熨肩項之間候其氣至,上熱與下相合, 乃止其鍼此所謂推其下者而使之上也。

(上熱下寒,視其虛脉而陷之於經絡者取之,氣下乃止,此所謂引而下之者也)。

上熱下寒者,陽實於上而虛於下也,故當視其在下虛陷之經,取而補之, 必使其陽氣下行而後止,此引而下之之謂也,○按此二節言上下寒熱者, 非若前節所謂一經上實下虛而不通者,必有橫絡加於大經之比, 盖彼言中有所隔此言本未盛衰也,證自不同,不可混看。

(大熱偏身,狂而妄見,妄聞妄言,視足陽明及大絡取之,虛者補之,血而實者, 寫之,因其偃臥,居其頭前,以兩手四指挾按頸動脉久持之,卷而切推, 下至缺盆中而復止如前,熱去乃止,此所謂推而散之者也)。 上文言上下之寒熱,所治不同,此言偏身之大熱, 當取足之陽明也脉陽明經多氣多血,為五藏六府之海, 故但察其在經在絡或虛或實而取之,則偏身之熱可除也,然又當因病人之偃臥, 醫者居其頭之前,以兩手大食四指,挾其頸中動脉於人迎大迎等處, 自上而下按而久持之卷而切推之,下至缺盆止復如前,候其熱去乃巳盖三陽在頭, 故可獨取人迎而推散其熱也,○卷,捲同。

(刺諸風)。

三十六。

(黃帝問曰,余聞風者,百病之始也,以鍼治之奈何)。

素問骨空論○風之中人,必先皮毛而後及於經絡藏府,由淺入深自微而甚, 善行數變所以為百病之始,故聖人之避風,如避矢石者,正以防其微也。

(岐伯對曰,風從外入,令人振寒,汗出頭痛,身惡重寒)。

風邪外襲,陽氣內拒,邪正分爭,故振寒,風傷衛故汗出,邪容三陽故頭痛身重, 衛傷則表怯,故惡寒。

(治在風府,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餘則寫)。

風府,督脉穴,察其正氣不足則補之,邪氣有餘則寫之。

(大風頸項痛刺風府,風府在上椎)。

上椎,謂項骨椎上,人髮際一寸也。

(大風汗出灸譩譆,譩譆在背下俠脊傍三寸所厭之,令病者呼譩譆,譩譆應手)。

譩譆足太陽經穴,厭之,以指按其穴也,乃令病人呼譩譆之聲則應手而動, 故即以為名。

(從風憎風刺眉頭)。

病由於風則憎風,刺眉頭者足太陽攢竹穴也,○憎,早登切。

(○病風且寒且熱,炅汗出,一日數過,先刺諸分理絡脉)。

素問長刺節論○風論曰,風之傷人也,或為寒熱或為熱中,或為寒中或為癘風, 或為偏枯,或為風也,即此之謂,炅汗,熱汗也,刺諸分理絡脉者,貴乎多也, ○炅,居永切。

(汗出,且寒且熱,三曰一刺,百曰而巳)。

既汗而復寒熱者,邪盛患深非可以旦夕除也,故當二一曰一刺,百曰始巳。

(○病大風,骨節重,鬚眉墮,名曰大風,刺肌肉為故,汗出百曰)。

大風,即風論及四時氣篇之所謂癘也,其淺者偏腠理,故當刺肌肉為故, 所以泄陽分之毒,風從汗散也。

(刺骨髓汗出百日)。

刺深者須取骨髓,所以泄陰分之風毒也。

(凡二百日鬚眉生而止鍼)。

風毒去盡,然後營衛氣復,眉髮重生,是病巳愈,方可止鍼矣。

(○癘風者素刺其腫上巳刺,以銳鍼鍼其處,按出其惡氣腫盡乃止)。

靈樞四時氣篇○癘,大風也,風論曰癘者有營氣熱胕,其氣不清, 故仗使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風寒客於脉而不去名曰癘風也,其治法, 當於常素刺其腫上,巳刺之後,又必數以銳鍼鍼其患處仍用手按出其惡毒之氣, 必待腫盡,乃可止鍼,盖毒深氣甚,非多刺不可也,○癘癩同,又音利。

(常食方食無食他食)。

食得其法謂之方食無食他食,忌動風發毒等物也。

(○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變,志不亂,病在分腠之間,巨鍼取之益其不足, 損其有餘乃可復也)。 靈樞熱病篇○偏枯者半身不隨,風之類也,其身偏不用而痛,若言不變志不亂, 則病不在藏而在於分肉腠理間,可用巨鍼取之,即第九鍼也,察其虛實以施補寫, 其元可復矣。

(○痱之為病也,身無痛者,四肢不收)。

痱亦風屬,猶言癈也,上節言身偏不用而痛,此言身不知痛,而四肢不收, 是偏枯痱病之辨也,○痱,肥沸二音。

(智亂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則不能言,不可治也)。

智亂不甚,其言微有知者,神氣未為全去,猶可治也,神失則無能為矣。

(病先起於陽,後入於陰者,先取其陽後取其陰,浮而取之)。

此治必先其本也,病先起於陽分,故當先刺其表,浮而取之,而後取其陰, 此下不言先起於陰者,盖病始於陰,直中藏也,多不可治,故不復言之。

(○風痙,身反折,先取足太陽及膕中,及血絡出血,中有寒,取三里)。

痙強直也,身反折,反張血後也,此風證之在膀胱經者,故當居足太陽經穴膕中, 委中穴也,血絡浮淺之絡也,皆當刺出其血,若中氣有寒,仍當取足陽明之三里, 溫補胃氣而風寒可除也,○痙,求影切,中原韻音敬。

(刺灸癲狂)。

三十七。

(目眥外決於面者為銳眥,在內近鼻者為內眥,上為外眥下為內眥)。

靈樞癲狂篇○目眥,眼角也,目之外角曰銳眥,目之內角曰內眥, 此以中外言也若以上下言之,則目之上綱亦曰外眥,目之下綱亦曰內眥, ○按本篇所論皆癲狂厥道之病,而此節所言目眥若不相涉者何也,盖以癲狂等疾, 須察神氣,欲察其神,當從目始,且內眥外眥上綱下綱,各有分屬, 病在何經於此可驗故首及之,示人以知所先也,○眥,音漬。

(癲疾始生,先不樂頭重痛,視舉目赤甚作極,巳而煩心,候之於顏, 取手太陽陽明太陰血變而止)。 先不樂,神志將亂也,頭重痛,視舉目赤,厥氣上行也,甚作極,巳而煩心, 躁急不寧也,此皆癲疾將作之兆,顏,天庭也,候之於顏,邪色必見於此也, 當取手太陽支正小海,手陽明偏歷溫溜,手太陰太淵列缺等穴,寫去邪血, 必待其血色變而後止鍼也。

(癲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者,候之手陽明太陽,左強者攻其右右強者攻其左, 血變而止)。 引口者,牽引歪斜也,或為啼呼,或為喘悸,當候於手陽明太陽二經, 察病所在而刺之,穴如前,強,堅強也,左右牽引,病多在絡,故左強者當攻右, 右強者當攻左,必候其血變而止,繆此刺之法也,悸,音匱,心動也。

(癲疾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候之足太陽陽明太陰手太陽,血變而止)。

反僵,反張僵什也,足太陽之委陽飛陽僕參金門,足陽明三里解谿, 足太陰隱白公孫,等穴皆主之手陽明經穴同前,○僵,音姜。

(治癲疾者,常與之居察其所當取之處,病至視之有過者寫之,置其血於瓠壺之中, 至其發時,血獨動矣,不動,灸窮骨二十壯,窮骨者,骶骨也)。 凡治癲疾者,須常與之居庶得察其病在何經,及當取之處,不致謬悞也, 故必於病至之時,視其有過之所,刺出其血以驗其可灸與否,瓠壺,瓠盧也, 楉前病發而瓠中之血不動者,乃可灸之,骶骨即督脉之長強穴,○瓠音戶,骶, 音氐。

(骨癲疾者,顑齒諸腧分肉皆滿而骨居,汗出煩悗嘔多沃沬,氣下泄不治)。

骨癲疾者,病深在骨也,其顑齒諸穴分肉之間,皆邪氣壅閉,故為脹滿,形則尪羸, 唯骨獨居,汗出於外,煩悶於內,巳為危證,若嘔多沃沬,氣泄於下者, 尢為脾腎俱敗,必不可治,○顑,音坎,又海敢切,義詳經絡類十三,悗,美本切, 又音瞞。

(筋癲疾者,身倦攣,急大,刺項大經之大杼脉,嘔多沃沬,氣下泄不治)。

筋癲疾者,病在筋也,其身倦怠拘攣,其脉急大,當刺項下足大陽經之大杼穴, 若上而嘔沬,下而泄氣亦不治之證。

(脉癲疾者,暴仆,四肢之脉皆脹而縱,脉滿,盡刺之出血,不滿灸之,挾項太陽, 灸帶脉於腰,相去三寸諸分肉本輸,嘔多沃沬,氣下泄不治)。 脉癲疾者,病在血脉也,暴仆,猝倒也,縱弛縱也,治此者如脉脹滿, 則盡刺之以出其血,如脉不,滿,則灸足太陽經挾項之天柱大杼穴, 又灸足少陽經之帶脉穴,此穴相去於腰計三寸許,諸分肉本輸,謂諸經分肉之間, 及四肢之輸,凡脹縱之所,皆當取也若嘔沬泄氣者亦不必治。

(癲疾者,疾發如狂者死不治)。

癲病發於陰,狂病發於陽,故二十難曰,重陽者狂重陰者癲也,然陽多有餘, 故狂發無時,其狀疾而暴,陰多不足,故癲發有,前其狀靜而徐,此癲狂之辨也, 今以癲疾而如狂丈陽邪盛極而陰之竭也,故死不治。

(○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憂饑,治之取手太陰陽明, 血變而止,及取足太陰陽明)。 此下六節,皆言狂病也,神不足則悲,魂傷則狂忘不精,志傷則喜忘其前言, 肝乘脾則苦怒,血不足則善恐,皆得之憂而且饑,致傷藏氣也, 取手太陰之太淵列缺,手陽明之偏歷溫溜,足太陰之隱白公孫, 足陽明之三里解谿等穴,並可治之,必俟其血色變而止鍼也。

(狂始發,少臥不饑,自高賢也,自辯智也,自尊貴也,善罵詈,曰夜不休, 治之取手陽明,大陽,太陰,舌下少陰視之盛者皆取之,不盛釋之也)。 上節言始生,病生之初也,此節言始發,病成而發也,其為少臥不饑等候, 狂病之發,大概如此,手陽明太陽大陰經穴俱如前,舌下者,任脉之廉泉也, 少陰者心經之神門少衝也,於此諸經,必視其盛者皆取之, 若其不盛則當釋之無論也,諸治皆然。

(狂言,驚,善笑,好歌樂,妄行不休者得之大恐,治之取手陽明太陽太陰)。

恐傷志,故為驚為笑為歌樂妄行也,手陽明太陽太陰穴俱見前第二節。

(狂目,妄見耳妄聞,善呼者,少氣之所生也,治之取手太陰太陰陽明, 足太陰頭兩顑)。 氣衰則神怯,所以妄見妄聞而驚呼也,手太陽太陰陽明,足太陰經穴,俱見前, 二節四節頭兩顑,義亦如前。

(狂者多食善見鬼神,善笑而不發於外者,得有所大喜治取足太陰太陽陽明, 後取手太陰太陽陽明)。 多食見鬼善暗笑者,以大喜傷神所致,難經曰脫陽者見鬼,脫陰者目盲也, 足太陰太陽陽明穴,如前四節,手太陰太陽陽明穴,如前二節。

(狂而新發,未應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動脉,及盛者見血, 有頃巳不巳以法取之灸骨骶二十壯)。 未應如此者,謂狂病新起,未有如上文五節之見證也,宜先取足厥陰肝經之曲泉穴, 左右皆刺之,及諸經之脉有盛者皆出其血,有頃病當自巳, 如不巳則當照前五節求法以取之仍免督脉之長強穴二十壯。

(○病在諸陽脉,且寒且熱諸分且寒且熱名曰狂)。

素問長刺節論○陽勝則為狂病,凡病在諸陽分,而經脉分肉之間且寒且熱者, 皆陽邪亂其血,熱極則生寒也,故病為狂。

(刺之虛脉視分盡熱病巳止)。

刺之虛脉,謂寫其盛者使之虛也,然必視鍼下諸分盡熱, 則氣至邪退其病巳而止鍼也。

(病初發歲,一發不治,月一發不治,月四五發名曰癲病)。

陰勝則為癲病,歲一發月一發者,氣深道遠有宿本也,故不易治, 月四五發者暴疾耳,其來速其去亦速,此為可治者也。

(刺諸分諸脉,其無寒者,以鍼調之,病巳止)。

諸分諸脉刺法如前,若其無寒者,則癲疾亦有陽邪,或寫或補,當用鍼調之也, ○按甲乙經曰,刺諸分其脉尤寒者,以鍼補之是仍言為陰證。

(○刺癇驚脉五)。

素問通評虛實論○五脉如下文,○脉,音閑癲病。

(鍼手太陰各五刺經)。

刺手太陰之經經渠穴也,各五,以左右言各五痏也,下亦然。

(太陽五)。

亦以手太陽經穴言當是陽谷穴。

(刺手少陰經絡傍者一)。

手少陰之經穴,靈臺也,在絡穴通里之傍,故曰絡傍者一。

(足陽明一)。

亦言經穴解谿也。

(上踝五寸刺三鍼)。

足少陽膽經之絡,光明穴也,三鍼,即三痏。

(腎主水水俞五十七穴)。

三十八。

(黃帝問曰,少陰何以主腎,腎何以主水,岐伯對曰腎者至陰也,至陰者盛水也, 肺者太陰也,少陰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腎,其未在肺,皆積水也)。 素問水熱穴論○腎應北方之氣,其藏居下,故曰至陰也,水王於冬而腎主之, 故曰盛水也,肺為手太陰經,其藏屬金,腎為足少陰經,其藏屬水, 少陰脉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所以腎邪上逆,則水客於肺, 故凡病水者其本在腎其未在肺,亦以金水相生,母子同氣故皆能積水。

(帝曰,腎何以能聚水而生病,岐伯曰,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 故聚水而從其類也)。 關者,門戶要會之處,所以司啟閉出入也,腎主下焦,開竅於二陰,水穀入胃, 清者由前陰而出,濁者由後陰而出,腎氣化則二陰通,腎氣不化則二陰閉, 腎氣壯則二陰調,腎氣虛則二陰不禁,故曰腎者胃之關也,關閉則氣停, 氣停則水積,水之不行,氣從乎腎,所謂從其類也,○愚按本節云關門不利, 則聚水而從其類者,言關之不通也,脉要精微論曰,倉廩不藏,是門戶不要也, 水泉不止,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言關之不固也, 不通則癃閉而胕腫,不固則滑泄而脫元,職此之由,總因腎敗, 夫胃為五藏六府之海,而關則在腎,關之為義,操北門鎖鑰之柄,凡一身元氣消長, 約束攸賴,故許知可云,補髀不若補腎者,謂救本之道,莫先乎此也, 誠萬古不易之良法。

(上下溢於皮膚,故為胕腫胕腫者,聚水而生病也)。

肌膚浮腫曰胕腫,脾主肌肉,足大陰也,寒水侮之,故反聚水而生病。

(帝曰,諸水皆生於腎乎,岐伯曰,腎者牝藏也,地氣上者屬於腎而生水液也, 故曰至陰)。 牝,陰也,地氣上者,陰氣升也,以陰從陰而生水液,故曰至陰。

(勇而勞甚則腎汗出,腎汗出逢於風,內不得入於藏府外不得越於皮膚,客於玄府, 行於皮裏,傳為胕腫,本之於腎,名曰風水)。 勇而勞甚者,汗自陰分深處而發,故曰腎汗,汗出逢風則腠理閉,內巳離於藏府, 外不得泄於皮膚,故客於玄府而為胕腫,此則因水因風,故名風水。

(所謂玄府者,汗空也)。

汗屬水,水色玄,汗之所居,故曰玄府從孔而出,故曰汗空,然汗由氣化, 出乎玄微,是亦玄府之義,○空,孔同。

(帝曰,水俞五十七處者,是何主也,岐伯曰,腎俞五十七穴,積陰之所聚也, 水所從出入也)。 凡此五十七穴者,皆積陰之所聚,水所從出入者也,腎主水,故皆曰腎俞。

(尻上五行,行五者,此腎俞)。

尻上五行者,中行督脉也,傍四行,足太陽膀胱經脉也,行五者中行五穴,長強, 腰俞,命門,懸樞,脊中也,次二行各五穴,白環俞,中膂內俞,膀胱俞,小腸俞, 大腸俞也,又次二行各五穴,秩邊,胞肓,志室,肓門,胃倉也,五行共二十五穴, 皆在下焦而主水,故皆曰腎俞。

(故水病下為胕腫大腹,上為喘呼不得臥者,標本俱病)。

水之本在腎,標在肺,標本俱病,故在下則為胕腫大腹,在上則為喘呼不得臥。

(故肺為喘呼,腎為水腫,肺為逆不得臥)。

肺主氣,水在上則氣不化,故肺為喘呼,腎主水,水在下則濕不分,故腎為水腫, 然病水者,必自下而升,上及於肺,其病劇矣,故肺為逆不得臥也。

(分為相輸俱受者,水氣之所留也)。

言水能分行諸氣,相為輸應而俱受病者,正以水氣同類,水病則氣應, 氣病則水應留而不行俱為病也。

(伏菟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腎之街也)。

伏菟,足陽明經穴,矣菟之卜,即腹部也,腹部之脉,任居中行,左右各二, 夾臍旁兩行者,足少陰並衝脉氣所發,行各五穴,則橫骨,大赫,氣穴,四滿, 中注是也,次外二行者,足陽明經所行,行各五穴,則氣衝歸來,水道,大巨, 五陵是也,左右共二十穴,此皆水氣往來之道路故為腎之街也。

(三陰之所,交結於腳也,踝上各一行,行六穴,此腎脉之下行也,名曰太衝)。

三陰,肝脾腎三經也,三陰所交俱結於脉,故足太陰有三陰交穴,踝,上各一行, 獨指足少陰腎經而言,行六穴,則大鍾照海復溜,交信,築賓, 陰谷是也左右共十二穴,腎之大絡,並衝脉下行於足,合而盛大,故曰太衝。

(凡五十七穴者,皆藏之陰絡,水之所客也)。

右共五十七穴,皆藏之陰絡,為陰氣之所行,故治水者當察而取之。

(○風膚脹為五十七痏,取皮膚之血者,盡取之)。

靈樞四時氣篇○,水同,風水膚脹,五十七痏義,俱如前,若皮膚之有血絡者, 亦當盡取去之。

(○徒先取環谷下三寸,以鈹鍼鍼之,巳刺而筩之而內之,入而復之,以盡其, 必堅,來緩則煩悗來,急則安靜,間曰一刺之,盡乃止)。 此泄水之法也,徒,但也,有水無風,故曰徒水,環谷,義無所考, 或即足少陽之環跳穴,其下三寸許垂手著股,中指盡處, 惟奇穴中有風市一穴或者即此,明者察之,鈹鍼,第五鍼也,筩,箭室也, 巳刺而筩之而內之,入而復之,以盡其,謂用鍼如箭之歸筩,出入頻,復, 開通其道似盡其也,然在膚中,其候也必,堅若鍼後水來遲緩,則必煩悶, 若來急速,則必安靜矣,仍須間曰一刺,以水盡而止,○按鍼要曰, 凡水氣惟得鍼水溝,若鍼餘穴,水盡即死,是又不可不知也○鈹,音披,筩音勇。

(飲閉藥,方刺之時徒飲之)。

凡患水病者,小便多不利,既巳刺治如前,仍須飲通閉之藥以拔其本,即方刺之時, 亦但飲無礙也。

(方飲無食,方食無飲)。

藥食不宜相混,混則難於取效。

(無食他食,百三十五曰)。

水腫既消,當忌傷脾發濕等物,至一百三十五曰之外,方保其不復矣。

(熱病五十九俞)。

素問水熱穴論○三十九。

(帝曰,夫子言治熱病五十九俞,余論其意,未能領別其處,願聞其處, 因聞其意)。 治熱之法,本有不同,故欲并聞其意。

(岐伯曰,頭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諸陽之熱逆也)。

頭上五行者,督脉在中,傍四行,足太陽經也,中行五穴,上星,顖會前項,百會, 後頂也,次兩傍二行各五穴,五處,承光,通天,絡脉,玉枕也, 又次傍二行各五穴,臨泣,日悾,正營,承靈,腦空也,五行共二十五穴, 俱在巔頂之上,故可散越諸陽熱氣之逆於上者。

(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寫胷中之熱也)。

大杼,足太陽經穴膺俞,中府也,手太陰經穴,缺盆,足明經穴,背俞風門也, 一名熱府此八穴皆在胷之前後,故可寫胷中。

(氣街三里,巨虛上下廉,此八者以寫胃中之熱也)。

氣衝,三里,巨虛上廉下廉,此八者俱足陽明經穴,故可寫胃中之熱。

(雲門,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寫四支之熱也)。

雲門,手太陰經穴,髃骨即肩髃,手陽明經穴,委中,足太陽經穴,髓空,即腰俞, 督脉穴,雲門髃骨連手,委中髓穴連足,故此八穴,可寫四支之熱,○空,孔同。

(五藏俞傍五, 此十以者以寫五藏之熱也)五藏俞傍五穴,肺俞之傍魄戶也,心俞之傍神堂也, 肝俞之傍魂門也,脾俞之傍意舍也,腎俞之傍志至也,皆足太陽經穴凡五藏之繫, 咸附於背,故此十者,可寫五藏之熱。

(凡此五十九穴者,皆槷之左右也)。

又五十九穴,詳後篇。

(帝曰,人傷於寒而傳為熱何也,岐伯曰,夫寒盛則生熱也)。

寒邪外束,則陽氣內鬱,故傳而為熱,所以寒盛則生熱也,然則外感發熱者, 因傷於寒也,散其寒則陽氣泄而熱自除矣,今有不知標本者,但見發熱,輙用苦寒, 夫陰寒沉滯,焉能解表,表不解則熱愈甚,所以輕者致重,重者致危, 是不知熱無犯熱寒無犯寒之戒也,詳義見運氣類二十,並當詳究。

(熱病死生刺法)。

靈樞熱病篇○四十。

(病三曰而氣口靜,人迎躁者,取之諸陽五十九刺, 以寫其熱而出其汗實其陰以補其不足者)。 此下所言熱病,即傷寒時疫也,熱病三曰,邪猶居表,若氣口靜而人迎躁者, 正病在三陽而未入陰分,故當取諸陽經為五大九刺,以寫陽邪之實, 仍補三陰之不足也,五十九刺法如下文,人迎脉中一盛二盛三盛,當補當寫詳義, 出絡始篇,見本類前二十八。

(身熱甚,陰陽皆靜者,勿刺也,其可刺者,急取之,不汗出則泄,所謂勿刺者, 有死徵也)。 身熱甚而陰陽之脉皆靜者,陽證得陰脉也,故不宜刺,若察其可刺者當急取之, 雖不汗出,則邪亦從而泄矣,此言勿刺刺者,以其脉證相反,有死徵也,下文皆然。

(熱病,七曰八曰,脉口動喘而弦者,急刺之汗且自出,淺刺手大指間)。

熱病七八曰,邪必深至陰分,故脉口之脉當動疾如喘,而且弦宜急刺手太陰肺經, 則汗自出而邪可散矣,然刺此者宜淺,手大指間,即少商穴也,○弦,一本作短。

(熱病七曰八曰,脉微小,病者溲血,口中乾一曰半而死,脉代者一曰死)。

熱病七八曰脉微小者,正氣虛也,溲血口中乾者,傷其陰也,皆為死證, 若脉來變亂失常,是為代脉,其死尤促。

(熱病巳得汗出,而脉尚躁喘且復熱,勿刺膚,喘其者死)。

熱病巳得汗,邪當退矣,若脉尚躁,氣尚喘身復熱者,是謂不為汗衰,乃反證也, 故勿刺其膚,刺而重傷其氣若喘甚者,則必死也。

(熱病七日八日,脉不躁,躁不散數,後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 未曾汗者,勿腠刺之)。 凡熱病七曰之後邪欲解散者,脉必躁盛,乃為將汗之兆, 今熱病七曰八曰而脉猶不躁,則陰之類也,即有躁意而力不散大,至不數疾, 皆正氣衰微,不能鼓動,亦陰之類也,必且,未能解散,故當再俟三日,庶得有汗, 若三日不汗,又逾四日,則病在旬日外矣,陰陽不應,期當死也,凡若此者, 既不能汗,其氣必虛,故勿為膚腠之刺。

(熱病先膚痛,窒鼻充面,取之皮以第一鍼五十九,苛軫鼻,索皮於肺不得, 索之火,火者心也)。 熱病先膚痛,窒塞於鼻,充浮於面者,邪在膚腠肺經病也,刺宜淺取皮分, 故當用第一鍼曰鑱鍼者,以刺五十九穴之皮部也,苛,深也,軫, 車上前後兩端橫木也,言鼻窒之甚,內外不通,亦猶軫之橫寒也,皆屬於肺, 肺屬金,其合在皮,故但求之於皮,即所以求於肺也,如刺此而不得效, 則當求之於火,火者心也,補心之脉,益陽氣以制金邪,則肺熱當自退耳○窒, 音只。

(熱病先身濇信而熱煩悗,乾脣口嗌,取之脉,以第一鍼五十九膚脹,口乾寒汗出, 索脉於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腎也)。 濇,燥濇也,倚身無力也,兼之熱而煩悶,唇口與益俱乾者,邪在血脉,心經病也, 故當用鍼之第一,曰鑱鍼者以取五十九穴之脉分也,膚脹口乾寒汗出亦皆脉之為病, 心屬火,其合在鑱,故但求之於脉,即所以求於心也,若求於脉而不得效, 則當求之於水,水者腎也,補腎氣於骨,則水王定似制,而心熱自退矣,○悗, 母本切。

(熱病嗌乾多飲善驚,臥不能起,取之膚肉,以第六鍼五十九,目眥青,索肉於脾, 不得,索之木,木者肝也)。 熱病嗌乾多飲,善驚悸,支體倦怠臥不能起者,邪在膚肉,脾經病也,當用第六鍼, 曰員利鍼者,以取五十九穴之肉分也,若目眥青者,正以木氣乘土,亦為脾病, 脾屬土,其合在肉,故但求之於肉,即所以求於脾也,若求脾而不得效者, 則當求之於木,木者肝也,補肝筋之氣,則木能勝土,而脾熱當自平矣,○嗌, 音益。

(熱病面青腦痛,手足躁取之筋間,以第四鍼於四逆,筋躄,目浸, 索筋於肝不得索,之金,金者肺也)。 熱病面青,肝色見也,腦痛厥陰肝經與督脉會於巔也,手足躁者,肝之榮在爪, 木病在四未也,皆肝經之病故當取之筋結之間,用第四鍼,曰鋒鍼者, 以寫其四逆等證,四逆者,肝邪盛而四支厥也,筋躄者,足不能行也,目浸者, 淚出不收也,皆為肝病,肝屬木,其合在筋,故但求之於筋,即所以求於肝也, 若求肝不得其效,則當求之於金,金者肺也,補肺之氣,則金能勝木, 而肝熱可平矣,○,躄音壁。

(熱病數驚,瘛瘲而狂,取之脉以第四鍼急,寫有餘者,癲疾毛髮去索血於心, 不得索之水水者腎也)。 熱病數驚心邪盛也,瘛瘲者,熱極生風,陰血傷也,狂則熱之甚矣,皆心經病也, 故當取之於脉用第四鍼,曰鋒鍼者,急寫其有餘之邪,若陽極陰虛, 而病癲疾髮為血餘,故毛髮亦去,病主乎心,心屬火,其合在血脉,故但求之於血, 即所以求於心也,若求心而不得其效,則當求之於水,水者腎也,補腎之水, 可以制火,真陰自復矣○瘛,熾寄係三音,瘲,音縱。

(熱病身重骨痛,耳聾而好瞑,取之骨,以第四鍼五十九刺骨病不食,齧齒,耳青, 索骨於腎不得索之土,土者脾也)。 身重骨痛,耳聾好瞑,皆腎經之病,病在陰則目瞑,故當取之於骨, 用第四鍼曰鋒鍼者,以刺五十九穴之骨分也,其不食者,陰邪盛也,齧齒者, 齒為骨之餘也,耳青者,腎之竅也,皆為腎病,腎屬水,其合在骨,故但求之於骨, 即所以求於腎也,若求腎而不得效者,則當求之於土,土者脾也,補脾氣之肉分, 則土能勝水,而腎邪可平矣,○齧,音孽,咬也。

(熱病不知所痛,耳聾不能自收,口乾,陽熱甚,陰頗有寒者,熱在髓, 死不可治)。 凡熱病有痛而不得其所,耳聾寂無所聞,體重不能收持,口液乾涸, 值陽勝之時則熱甚,陰勝之時頗有寒者,此以邪居陰分,熱深在髓,乃死證也。

(熱病頭痛,顳顬目立爾脉痛,善衂厥熱病也,取之以第三鍼,視有餘不足, 寒熱痔)。 顳顬,即足少陽腦空穴,一曰鬢骨也,目立爾脉痛,目立爾抽掣而痛也衂,鼻血也, 厥熱病,熱逆於上也,居以第三鍼,鍉鍼也,視有餘不足, 察所病之經脉虛實而為補寫也,寒熱痔三字,於上下六義不相續似為衍文,○顳, 柔涉切,顬,音如,立爾,音翅,衂,女六切。

(熱病體重腸中熱,取之以第四鍼,於其腧,及下諸指間,索氣於胃胳得氣也)。

脾主肌肉四支,邪在脾故體重,大腸小,腸皆屬於胃,邪在胃則腸中熱, 故當用第四鍼,曰鋒鍼者取脾胃二經之腧,曰太白,曰陷谷也,及下諸指間者, 謂在足諸腧也,下文曰五指間各一,凡八痏,足亦如是者其義即此, 索氣於胃胳得氣者,陽明之絡曰豊隆,別走太陰故取此可以得脾氣,胳,當作絡。

(熱病挾臍急痛胷脇滿,取之湧泉,與陰陵泉,取以第四鍼,鍼嗌裏)。

挾臍急痛,足少陰腎經所行也,胷脇滿,足太陰脾經所行也, 故在少陰則取湧泉在太陰則取陰陵泉,用第四曰鋒鍼者刺之, 鍼嗌裏者以少陰太陰之脉俱上絡咽嗌,即下文所謂廉泉也。

(熱病而汗且出,及脉順可汗者取之魚際,太淵大都,太白寫之則熱去, 補之則汗出,汗出大甚,取內踝上橫脉以止之)。 熱病陽氣外達脉躁盛者,汗且出也,陽證得陽脉者,脉之順也皆為可汗, 當取手太陰之魚際太淵,足太陰之大都太白寫之則熱可去,補之則汗可出也, 若汗出太甚,則當取內踝上橫脉,即脾經之三陰交也,寫之則汗自止矣, 上三節所言胃胳,湧泉陰陵泉,魚際,太淵,大都,內踝上橫脉,凡十四穴, 皆不在下文五十九穴之數內者,故特表見於此也,○按寒熱病篇曰,病始手臂者, 先取手陽明太陰而汗出,病始頭首者,先取項太陽而汗出,病始足脛者, 先取足陽明而汗出,臂太陰可汗出足陽明可汗出,故取陰而汗出, 甚者止之於陽取陽而汗出,甚者止之於陰,其義尤精,雖彼為刺癰之法, 然與此節有相須之用,所當參閱,詳本類後五十四。

(熱病巳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陰脉之極也死,其得汗而脉靜者生)。

熱病巳得汗,則邪當退脉當靜矣,若汗後脉尚躁盛者,孤陽不歛也, 此以陰脉之虛極,有陽無陰耳,乃為逆證,若汗後即脉靜者,邪去正復也, 乃為順證,得逆者死,得順者生。

(熱病者,脉尚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陽脉之極也死,脉盛躁得汗靜者生)。

熱病脉尚躁盛者必當邪解汗出也,若脉雖盛而汗不得出以陽脉之亢極, 而陰虛不能外達也,故死,若得汗而靜,則為順證故生,○按此二節,一曰陰極, 一曰陽極,義若有二,然脉之躁盛者,皆陽勝之候也,汗者液之所化其,發在陽, 其原在陰也,若既得汗而脉猶躁盛者,以陽無所歸由陰虛也,脉躁盛而汗不得出者, 以陰竭於中,亦陰虛也故脉之盛與不盛,當責之陽,汗之出與不出,當責之陰, 觀本神篇曰,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其所重者,正此陰字,陰為生氣之本, 無根則氣脫,故必死也。

(○熱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顴發赤,噦者死)。

不可刺者以其有死徵也,汗不得出,陰無力也,大顴發赤謂之戴陽, 面戴陽者陰不足也,噦者邪犯陽明胃虛其也,本原虧極,難乎免矣,○噦於決, 切又音晦。

(二曰泄而腹滿,甚者死)。

泄則不當脹滿況其滿甚,以邪傷太陰脾氣敗也,故死。

(三曰目不明熱不巳者死)。

五藏六府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目不明者藏府之精氣竭也, 熱不巳者表裏之陰氣竭也故死。

(四曰老人嬰兒,熱而腹滿者死)。

熱而腹滿,邪傷脾藏也,老人嬰兒,尤以脾氣為本故犯之者死。

(五曰汗不出,嘔下血者死)。

汗不出者陰之虧也,再或嘔而下血,陰傷尤甚故死。

(六曰舌本爛,熱不巳者死)。

心肝脾腎之脉,皆繫於舌本,古本爛,加之熱不巳者三陰俱損也,故不免於死。

(七曰欬而衂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

欬而且衂,邪在肺經,動陰血也,汗不出或出不至足,尤為真陰潰竭,故死。

(八曰髓熱者死)。

髓者至陰之精,骨之充也,邪入最深,乃為髓熱,腎氣敗竭故死。

(九曰熱而痙者死,腰折瘈瘲,齒噤齘也)。

痙,風強病也,凡脊背反張曰腰折,肢體抽掣曰瘈瘲,牙關不閒曰噤,齒曰齘, 即皆痙之謂也,此以熱極生風,大傷陰血而然既熱且痙乃為死證,○痙,音敬,瘈, 翅寄係三音瘲,音縱噤求禁切,齘,音械。

(凡此九者不可刺也)。

刺之無益,必反招嫌故皆不可刺也。

(○所謂五十九刺者,兩手外內側各三凡十二痏)。

此下詳明五十九刺之穴也,兩手外內側即太陽之少澤,少陽之關沖,陽明之商陽也, 三陰俱在內側,即太陰之少商厥陰之中沖,少陰之少中也,左右共十二穴, 痏刺瘡也,有刺必有瘢,故即以痏為數,○痏,委偉二音。

(五指間各一凡八痏足亦如是)。

五指間者總言手五指也,各一者,本節之後各一穴也,觀上文第十五節云, 取之於其腧及下諸指間,正謂此也,蓋諸經腧穴,皆在指之本節後, 如手經則太陽之後谿,少陽之中渚,陽明之三間獨少陰之在本節後者, 則少府之滎也,手之六經,惟太陰厥陰則本節後俱無穴,故左右四經,凡八痏也, 其在足經之腧,則太陽曰束骨,少陽曰臨泣,陽明曰陷谷,太陰曰太白, 皆在本節之後,其少陰之脉不行於指,厥陰之脉,止共八穴,故曰足亦如是。

(頭入髮一寸傍三分各三,凡六痏)。

頭入髮一寸,即督脉上星之次其傍穴分而為三,則足太陽之五處,承光,通天也, 右石各三,故凡六痏。

(更入髮三寸邊五凡十痏。)。

更入髮者,自上星之次向後也,三寸邊五者,去中行三寸許兩邊各五也, 即足少陽之臨泣,目悾,正營,承靈,腦空左右二行凡十痏。

(耳前後口下者各一,項中一凡六痏)。

耳前者聽會也,耳後者完骨也,俱足少陽經穴,各二,口下者,任脉之承漿也, 一穴,項中者,督脉之瘂門也,一穴,共凡六痏。

(上一)。

百會也,督脉穴。

(顖會一)。

督脉穴。

(髮際一)。

前髮際,神庭也,後髮際風府也,俱督脉穴,凡二痏。

(廉泉一)。

任脉穴。

(風池二,天柱二)。

風池,足少陽經穴,天柱,足太陽經穴,○按本篇所載者熱五十九俞也, 考二篇之異同,則惟百會顖會五處承光通天臨泣目倥正營承靈腦空等十八穴相合, 其餘皆異,然觀本篇所言者,多在四肢益以寫熱之本也, 水熱穴論所言者多隨邪之所在,蓋以寫熱標也,義自不同,各有取用, 且本經靈樞在前,素問在後,後者所以補前之略之耳,故皆謂之熱病五十九俞, 非謬異也,今總計二篇之數,再加以上文所言胃胳湧泉等穴, 原不在五十九數之內者,凡十四穴,仍除去重複十八穴,則總得一百一十四穴, 皆熱俞也,均不可廢,凡刺熱者,當總求二篇之義,各隨其宜而取用之, 庶乎盡刺熱之善矣。

(刺寒熱)。

四十一。

(皮寒熱者,不可附席,毛髮焦鼻槁腊,不得汗,取三陽之絡,以補手太陰)。

靈樞寒熱病篇○肺主皮毛,開竅於鼻,皮寒熱者邪在外,故畏於近席,而毛髮焦, 鼻槁腊也,如不得汗,當寫足太陽之絡穴飛陽,補手太陰之魚際太淵, 蓋太陽即三陽,主在表之熱,而臂之太陰,可以取汗也,○腊,音皆,乾也。

(肌寒熱者肌為毛髮焦而脣槁腊,不得汗,取三陽於下,以去其血者, 補足太陰以出其汗)。 脾主肌肉,其滎在脣,肌寒熱者邪在脾,故當肌痛,毛髮焦而脣槁腊也, 取三陽法如上文,補足太陰之大都太白,可以出汗,義見前章。

(骨寒熱者,病無所安,汗注不休,齒未槁,取其少陰於陰股之絡,齒巳槁, 死不治,骨厥亦然)。 腎主骨,骨寒熱者,邪在至陰也,陰虛者必躁,故無所安也,陰傷則液脫, 故汗注不休也,齒者骨之餘,若齒未槁者,陰氣尚充,猶為可治, 當取取足少陰之絡穴大鍾以刺之,若齒有枯色,則陰氣竭矣,其死無疑,近以愚見, 則不獨在齒,凡爪枯者亦危候也,骨寒而厥者皆然。

(○陰刺入一,傍四處,治寒熱)。

素問長刺節論○陰刺疑誤,按官鍼篇云五曰揚刺,揚刺者正內一傍內四, 以治寒氣之摶大者也,十曰陰刺,陰刺者,左右率刺之, 以治寒厥此云陰刺者當是揚刺,詳本類前五。

(深專者,刺大藏)。

專者,邪氣深而專在一藏也,治當求其大藏而直取之,凡五藏皆為大藏。

(迫藏刺背,背俞也)。

欲迫取其大藏之氣,當刺其背,以五藏之俞在於背也。

(刺之迫藏,藏會)。

刺背俞而能迫藏者,為藏氣之所會也。

(腹中寒熱去而止)。

刺背俞者,無問其數,必使腹中寒熱去而後止鍼。

(與刺之要,發鍼而淺出血)。

言凡與刺藏俞者,不宜出自太多,其要在發鍼淺而少出其血也。

(灸寒熱)。

素問骨空論○四十二。

(灸寒熱之法先灸項大椎,以年為壯數)。

此下灸寒熱之法,多以虛勞為言,然當因病隨經而取之也,大推,督脉穴, 灸如患者之年數。

(次灸撅骨,以年為壯數)。

尾盡之穴曰撅骨,在脉穴也,○撅,音厥。

(視背俞陷者灸之)。

背俞,皆足太陽經穴,陷下之處,即經氣之不足者,故當灸之。

(舉臂肩上陷者灸之)。

肩髃也,手陽明經穴。

(兩季脇之間灸之)。

足少陽京門穴也。

(外踝上絕骨之端灸之)。

足少陽陽輔穴也,○踝,胡寡切。

(足小指次指間灸之)。

足少陽俠谿穴也。

(腨下陷脉灸之)。

足太陽承山穴也,○腨,音篆。

(外踝後灸之)。

足太陽崑崙穴也。

(缺盆骨上切之,堅動如筋者灸之)。

此結聚也,但隨其所有而灸之,不必拘於俞穴。

(膺中陷骨間灸之)。

任脉之天突穴也。

(掌束骨下灸之)。

手少陽陽池穴也。

(齊下關元三寸灸之)。

任脉之關元穴在齊下三寸。

(毛際動脉灸之)。

足陽明氣衝穴也。

(膝下三寸分間灸之)。

足陽明三里穴也。

(足陽明跗上動脉灸之)。

衝陽穴也。

(巔上一灸之)。

督脉之百會穴也。

(犬所囓之處灸之三壯,即以犬傷病法灸之)。

犬傷令人寒熱者,古有灸法如此,故云然也,○囓,尼結切。

(凡當灸二十九處)。

自犬囓之上,共計二十九處,犬傷者無定所,故不在數內。

(傷食灸之)。

傷食而發寒熱者,如上法求陽明經穴灸之。

(不巳者,必視其經之過於陽者,數,刺其俞而藥之)。

過於陽者,陽邪之盛者也,刺可寫其陽,藥可調其陰,灸之不巳,當變其治法如此。

(刺頭痛)。

靈樞厥病篇○四十三。

(厥頭痛,面若腫起而煩心,取之足陽明太陰)。

厥逆也,邪逆於經,上干頭腦而為痛者,曰厥頭痛也,下放此, 足陽明之脉上行於面,其悍氣上衝頭者,循眼系入絡腦,足太陰支者注心中, 故以頭痛而兼而腫煩心者,當取足之陽明太陰也。

(厥頭痛,頭脉痛,心悲善泣視頭動脉反盛者,刺盡去血,後調足厥陰)。

頭脉痛者,痛在皮肉血脉之間也,心悲善泣者,氣逆在肝也, 故當先視頭脉之動而盛者刺去其血以泄其邪,然後取足厥陰肝經而調補之, 以肝脉會於巔也。

(厥頭痛,貞貞頭重而痛,寫頭上五行,行五,先取手少陰,後取足少陰)。

貞貞,堅固貌,其痛不移也,頭上五行,行五,即前篇熱病五十九俞之穴, 所以散諸陽之熱逆也,先取手少陰心經,寫南方以去火也,後取足少陰腎經, 補北方以壯水也。

(厥頭痛,意善忘,按之不得,取頭面左右動脉,後取足太陰)。

脾藏意,意傷則善忘,陽邪在頭而無定所,則按之不得, 故當先取頭面左右動脉以泄其邪,後取足太陰經以補脾氣也。

(厥頭痛項先痛,腰脊為應,先取天柱,後取足太陽)。

項先痛,腰脊為應,皆足太陽經也,故當先取天柱,後及本經下腧。

(厥頭痛,頭痛甚,耳前後脉湧有熱,寫出其血,後取足少陽)。

耳之前後,足少陽經也,其脉湧而熱者,當寫出熱血,仍取本經之穴,○有熱, 一本云有動脉。

(真頭痛頭痛甚,腦盡痛,手足寒至節,死不治)。

頭痛有二,上交言厥頭痛者可治,此言真頭痛者不可治,盖頭為諸陽之會, 四支為諸陽之本,若頭痛甚而偏盡於腦,手足寒至節者,以元陽敗竭, 陰邪直中髓海,故最為凶兆。

(頭痛不可取於腧者,有所擊墮,惡血在於內,若肉傷痛未巳可則刺, 不可遠取也)。 頭痛因於擊墮者,多以惡血在脉絡之內,故傷痛未巳,若可刺者, 但當刺去其痛處之血,不可遠取榮腧,徒傷正氣盖此非大經之病也。

(頭痛不可刺者,大痺為惡,日作者,可令少愈,不可巳)。

痺之甚者,謂之大痺,其證則風寒濕三氣雜至,合成惡患,令人頭痛,不可刺也, 若曰作者則猶有間止,故刺之可令少愈,終亦不能全巳也。

(頭半寒痛,先取手少陽陽明,後取足少陽陽明)。

頭半寒痛者,偏頭冷痛也,手足少陽陽明之脉,皆循耳上行頭角, 故當先取手經以去其標,後居足經以去其本也。

(刺頭項七竅病)。

四十四。

(刺家不診,聽病者言)。

素問長刺節論○善刺者不必待診,但聽病者之言,則發無不中, 此以得鍼之神者為言,非謂刺家概不必診也,今後世之士,鍼既不精, 又不能診則虛實補寫,焉得無悞,故九鍼十二原篇又曰,凡將用鍼,必先診脉, 視氣之刻,易乃可以治,其義為可知矣。

(在頭頭疾痛為藏鍼之)。

藏鍼之,藏言裹也,即,深入其鍼之謂。

(刺至骨病巳,上焦傷骨肉及皮,皮者道也)。

頭疾痛者其病深,故當刺至骨分則病巳,然既刺至骨,何得上無傷骨肉及皮乎, 蓋謂無得妄施補寫,謬傷骨肉皮分之氣也,不過借皮肉為入鍼之道耳。

(○頸側之動脉人迎,人迎足陽明也,在嬰筋之前)。

靈樞寒熱痛篇○頸前中行,任脉也,二行動脉即足陽明之人迎穴,說文曰,嬰, 頸飾也,故頸側之筋曰嬰筋。

(嬰筋之後,手陽明也名曰扶突)。

在頸之第三行。

(次脉足少陽脉也,心名曰天牖)。

在頸之第六行,手少陽脉也,足手疑誤,○牖音有。

(次脉足太陽,名曰天柱)。

在頸之第七行。

(腋下動脉,臂太陰也,名曰天府)。

臂太陰,即手太陰也,以上五穴,本輸篇言之尤詳,見經絡類第十, 即所以治下文之病者也。

(陽迎頭痛,胷滿不得息,取之人迎)。

迎,逆也,陽邪逆於陽經而為頭痛胷滿者,當取之人迎也。

(暴瘖氣鞭取扶突,與舌本出血)。

瘖,聲瘂不能言也氣鞭喉舌強鞭也,當取手陽明之扶突穴,及出其舌本之血, 凡言暴者皆一時之氣逆,非宿病也,故宜取此諸穴以治其標,○瘖音音,鞭,硬同。 暴聾氣蒙耳目不明,取天牖。

經氣蒙蔽,而耳目暴有不明者當取天牖如上文也。

(暴攣癇眩,足不任身取天柱)。

攣,拘攣也,癇癲,癇也,眩,眩運也,合三證而足弱不能任身者, 當取天柱如上文也。○癇,音閑。

(暴癉內逆,肝肺相摶,血溢鼻口,取天府)。

癉熱病也,暴熱內逆,則肝肺之氣相摶,而血溢口鼻當取天府如上文也,○癉, 音丹,又上去二聲。

(此為天牖五部)。

此總結上文五穴,為天牖五部者,以天牖居中,統前後上下而言也。

(○臂陽明有人頄偏齒者,名曰大迎下齒齲取之,臂惡寒補之,不惡寒寫之)。

手陽明脉有入頄偏齒者,其道出於足陽明之大迎,凡下齒齲痛者當取之, 如商陽二間三間皆主齒痛,但臂惡寒者多虛,故宜補,不惡寒者多實故宜寫,○頄, 音求,顴也,齲,曲主切。

(○足太陽有入頄偏齒者名曰角孫,上齒齲取之,在鼻與頄前,方病之時其脉盛, 盛則寫之,虛則補之)。 足太陽脉亦有入頄偏齒者,其道出於手少陽之角孫,凡上齒齲痛者當取之, 又如鼻與頄前者,乃足陽明地倉巨窌等穴,亦主齒痛,以足陽明入上齒中也, 但當於万病之時,察其盛衰而補寫之。

(一曰取之出鼻外)。

謂手陽明禾窌迎香等穴。

(○足陽明有挾鼻入於面者,名曰懸顱,屬口對入繫目本視有過者取之損有餘, 益不足反者益其)。 其,當作甚,足陽明之脉,有挾鼻入於面者,道出於足少陽之懸顱, 其下行者屬於曰,其上行者對口入繫目本,或目或口,凡有過者, 皆可取之然必察其有餘不足以施補寫,若反用之,病必益甚。

(○足太陽有通項入於腦者,正屬目本,名曰眼系,頭目苦痛取之在項中兩筋間)。

足太陽之脉有通項入於腦者,即項中兩筋間玉枕穴也,頭目痛者當取之。

(入腦乃別,陰蹻陽蹻,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於目銳眥,陽氣盛則瞋目, 陰氣盛則瞑目)。 太陽經自項入腦,乃別屬陰蹻陽蹻,而交合於目內眥之睛明穴陽蹻氣盛, 則陰氣不榮,故目張如瞋而不得合陰蹻氣盛,則陽氣不榮,故目瞑而不能開也, ○按脉度篇言蹻脉屬目內眥,合於太陽,下文熱病篇曰, 目中赤痛從內眥始取之陰蹻,然則此云銳眥者,當作內眥也,詳經絡類二十八, ○蹻有五音蹺,皎,喬,腳,又極虐切,瞋,音嗔,瞑,音明,又上聲。

(○其上氣有音者治其喉中央,在缺盆中者)。

素問骨空論○謂氣喘急而喉中有聲也,喉中央者,兩缺盆之中,任脉之天突穴也。

(其病上衝喉者,治其漸漸者上俠頤也)。

氣喘滿而上衝於喉者,當治足陽明經俠頤之大迎穴,陽明之脉,由此漸上頤面, 故名俠頤為漸也。

(○失枕在肩上橫骨間)。

失枕者,風入頸項,疼痛不利,不能就枕也,刺在肩上橫骨間,當是後肩骨上, 手太陽之肩外俞也,或為足少陽之肩井穴,亦主頸項之痛,若王氏云缺盆者, 其脉皆行於前,恐不可以治失枕。

(折使榆臂齊肘,正灸脊中)。

折,痛如折也,榆,當作揄,引也,謂使病者引臂,下齊肘端以度脊中, 乃其當灸之處,蓋即督脉之陽關穴也。

(○喉痺舌卷,口中乾煩心心痛臂內廉痛不可及頭, 取手小指次指爪甲下庄端如韭葉)。 靈樞熱病篇○小指次指端,手少陽之關衝也。

(○目中赤痛,從內眥始,取之陰蹻)。

陰蹻之脉屬於目內眥足少陰之照海,即陰蹻之所生也,故當刺之。

(○耳聾無聞取耳中)。

靈樞厥病篇○耳中,手太陽之聽宮也。

(○耳鳴,取耳前動脉)。

耳前動脉手少陽之耳門也。

(○耳痛不可刺者,耳中有膿,若有乾盯矃,耳無聞也)。

盯矃,耳垢也,若耳中有膿,及有乾盯矃,而或痛或無聞者,皆不可刺之, 膿垢去而耳自愈矣,○盯,音項,矃,音寧,又去聲。

(○耳聾,取手小指次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先取手後取足)。

手小指次指爪甲上者,手少陽之關沖也,後取足者,亦言小指次指足少陽之竅陰也。

(○耳鳴,取手中指爪甲上,左取右,右取左,先取手,後取足)。

手中指爪甲上,手厥陰之中衝也,左鳴者取其右,右鳴者其左。

(○聾而不痛者,取足少陽聾而痛者,取手陽明)。

靈樞雓病篇○足少陽之脉下耳後,支耳中,出耳前,手陽明之別者入耳, 故當分痛與不痛而補寫之。

(○嗌乾,口中熱如膠,取足少陰)。

足少陰之脉,循喉嚨繫舌本嗌乾口熱如膠者,陰不足也故當取而補之,○嗌,音益。

(○喉痺不能言,取足陽明能言取手陽明)。

手足陽明之脉,皆循喉嚨,能言者輕但取之上,下能言者重,當寫其下也。

(○齒痛不惡清飲,取足陽明,惡清飲取手陽明)。

手足陽明之脉,皆入齒中,然胃經多實熱,故不畏寒飲者,當寫足陽明, 大腸經多虛寒,故畏寒飲者,當補手陽明也,此與上文臂陽明節義有所關, 當互求之,○清,音倩。

(○衂而不止,衃血取手太陽衃巳刺宛骨下,不巳,刺膕中出血)。

鼻中出血曰衂,敗血凝聚色紫黑者曰衃,衃血成流,其去多也,下云衃血, 其聚而不流者也,血去多者當取足太陽,去少者當取手太陽宛骨下, 即手太陽之腕骨穴,膕中出血,即足太陽之委中穴也,○衂女六切,衃,普杯切。

(○顑痛,刺手陽明與顑之盛脉出血)。

顑鬢前兩太陽也,手陽明之別者入耳,合於宗脉,正出兩顑之間, 故當刺之與顑之盛脉出血,即鬢前之血絡,○顑,音坎,又海敢切。

(顑痛,刺足陽明曲周動脉,見血立巳不巳,按人迎於經立巳)。

足陽明之脉,循類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故顑痛者當刺曲周, 即類車也,以其周繞曲,類,故曰曲周,見血立巳,如不巳, 當按人迎於本經而淺刺之,可立巳也。

(○項痛不可俛仰,刺足太陽,不可以顧,刺手太陽也)。

不可俛仰者痛在項後,故當刺足太陽經不可以顧者,痛在頸側故當刺手太陽經也。

(○重舌,刺舌柱以鈹鍼也)。

靈樞終始篇○舌下生小舌,謂之重舌,舌柱,即舌下之筋如柱者也, 當用第五鍼曰鈹鍼者刺之,○鈹,音柀。

(卒然失音之刺)。

靈樞憂恚無言篇全○四十五。

(黃帝問於少師曰,人之卒然憂恚而言無音者,何道之塞,何氣出行,使音不彰, 願聞其方)。 恚慧畏二音,恨怒也。

(少師荅曰咽喉者,水穀之道也,喉嚨者,氣之中所以上下者也)。

人有二喉,一軟一鞭,軟者居後,是謂咽喉,乃水穀之道,通於六府者也, 鞭者居前,是謂喉嚨為宗氣出入之道,所以行呼吸,通於五藏者也, 其在太陰陽明論,則單以軟者為咽,鞭者為喉,故曰喉主天氣,咽主地氣,○鞭, 硬同。

(會厭者音聲之戶也)。

會厭者,喉間之薄膜也,周圍會合,上連懸雍,咽喉食息之道得以不亂者, 賴其遮厭,故謂之會厭,能開能聲由以出,故謂之戶。

(口脣者,音聲之扇也)。

脣啟則聲揚,故謂之扇。

(舌者,音聲之機也)。

舌動則音生故謂之機。

(懸雍垂者,音聲之關也)。

懸雍垂者,懸而下垂,俗謂之小舌,當氣道之衝為喉間要會故謂之關。

(頏顙者,分氣之所泄也)。

頏,頸也,頏顙,即頸中之喉顙,當咽喉之上,懸雍之後,張口可見者也, 顙前有竅息,通於鼻,故為分氣之所泄,○頏,何朗切,又去聲,顙,思朗切。

(橫骨者,神氣所使,主發舌者也)。

橫骨,即喉上之軟骨也,下連心肺,故為神氣所使,上連舌本,故主舉發舌機。

(故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頏顙不開,分氣失也)。

鼻洞者,涕液流泄於鼻也,頏顙之竅不開,則清氣不行,清氣不行, 則濁液聚而下出,由於分氣之失職也。

(是故厭小而疾薄則發氣疾,其開闔利,其出氣易,其厭大而厚,則開闔難, 其氣出遲,故重言也)。 疾,速也,重言,言語蹇濇之謂。

(人卒然無音者,寒氣客於厭,則厭不能發,發不能下,至其開闔不致,故無音)。

不致,不能也,寒氣客於會厭,則氣道不利,既不能發物而高,又不能低抑而下, 開闔俱有不便,故卒然失音。

(黃帝曰,刺之奈何,岐伯曰,足之少陰,上繫於舌,絡於橫骨,終於會厭, 兩寫其血脉,濁氣乃辟)。 兩寫者,兩足俱刺也,足少陰之血脉,當是所注之腧穴,即太谿也, 然人有虛勞失音者,觀此節之義,則亦無非屬乎腎經,但其所致有漸, 與此卒然者不同,共治當分補寫耳,辟,開也。

(會厭之脉上絡任脉,取之天突,其厭乃發也)。

天突為陰維任脉之會,取之能治暴瘖。

(刺心痛井蟲瘕蛟蛕)。

四十六。

(厥心痛與背相控善瘈,如從後觸其心,傴僂者,腎心痛也,先取京骨崑崙, 發鍼不巳取然谷)。 靈樞厥病篇○五藏逆氣,上千於心而為痛者,謂之厥心痛,下於此,控引也,善瘈, 拘急如風也,傴僂背曲不伸也,足少陰之經,由股內後廉,貫脊屬腎,其直者, 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凡疼痛如從脊後觸其心而傴僂者,以腎邪干心, 是為腎心痛也,腎與膀胱為表裏,故當先取足太陽之京骨崑崙, 如痛不巳仍當取腎經之然谷,○控,苦貢切,傴,雍主切,僂,呂婁二音。

(厥心痛,腹脹胷滿,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

足陽明之經,由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支者上循腹裏,凡腹脹胸滿而為痛者, 以胃邪干心,是為愚心痛也,胃與脾為表裏,故當取足太陰之大都太白二穴。

(厥心痛,痛如以錐鍼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取之然谷太谿)。

脾之支脉,注於心中,若脾不能運,而逆氣政心,其痛必甚,有如錐刺者, 是為脾心痛也,但然谷大谿,皆足少陰之穴,取此治脾,其義何居, 蓋濕因寒滯則相挾乘心,須泄腎邪,當刺此也。

(厥心痛,色蒼蒼如死狀,終曰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取之行間太衝)。

徒,空也,臥若徒居無倚傍也,間或動作則益甚者,氣逆不舒畏於動也, 色不變不在血也,是皆病在氣分故曰肺心痛也,魚際太淵,皆手太陰經穴, 故宜取之。

(真心痛,手足清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

真心痛者,邪氣直犯心主也,毒深陰甚,故手足之清至節,其死之速如此, ○愚按本篇所言五藏之滯,皆為心痛,刺治分經,理甚明悉,至若舍鍼用藥, 尤宜察此詳義,蓋腎心痛者,多由陰邪上衝,故善瘈如從後觸其心,胃心痛者, 多由停滯故胷腹脹滿,脾心痛者多由寒逆中焦,故其病甚,肝心痛者, 多由木火之鬱,病在血分,故色蒼蒼如死狀,肺心痛者,多由上焦不凊, 病在你氣分,故動作則病益甚,若知其在氣則順之,在血則行之鬱則開之, 滯則逐之,火多實,則或散或清之,寒多虛,或溫或補之,必真心痛者乃不可治, 否則但得其本,則必隨手而應其易如探囊也,○凊,音倩,寒冷也。

(心痛不可刺者,中有盛聚,不可取於腧)。

中有盛聚,謂有形之癥或積或血,停聚於中,病在藏而不在經,故不可取於腧穴, 當從內以調治之也。

(腸中有蟲瘕,及蛟蛕皆不可取以小鍼,心腸痛憹作痛,腫聚往來上下行, 痛有休止,腹熱喜渴,涎出者,是蛟蛕也)。 此言蟲瘕在腸胃中,亦為心腹痛也,瘕,結聚也,蛟即蛕屬蛕,蚘也, 不可取以小鍼謂其力小不能制也,蟲瘕之證,其痛則懊憹難忍, 或肚腹腫起而結聚於內,或往來上下而行無定處,或蟲動則痛, 靜則不痛而有時休止,或腹熱喜渴而口涎出者是皆蛟蛕之為患也,○瘕加駕二音, 蛕,音回憹,乃包切。

(以手聚按而堅持之,無令得移,以大鍼刺之,久持之,蟲不動,乃出鍼也)。

此即治蟲敧蛟蛕之法,大鍼第九鍼也火持之而蟲不動中其蟲矣,故可出鍼也。

(腹憹痛形中上者)。

滿心,此重言證之如此,其形自中自上而漸升者,即當以蟲治之也,○,恲同, 音烹。

(○心痛引腰脊欲嘔,取足少陰)。

靈樞雜病篇○心痛而後引腰脊,前則欲嘔者,此腎邪上逆也, 故當取足少陰經以刺之。

(心痛腹脹嗇嗇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陰)。

嗇嗇,濇貌,此病在脾,故當取足太陰經以刺之,○嗇音色。

(心痛引背不得息,刺足少陰,不巳取手少陽)。

足少陰之脉貫脊故痛引於背,手少陽之脉布膻中,故不得息宜刺此二經也。

(心痛引小腹滿,上下無常處,便溲難,刺足厥陰)。

足厥陰之脉抵小腹,結於陰器,凡心痛而下引小腹者,當刺之也。

(心痛但短氣不足以息刺手太陰)。

肝主氣,故短氣者當刺手太陰。

(心痛當九節刺之,按巳刺,按之立巳,不巳上下求之,得之立巳)。

此總言刺心痛之法也,九節,即督脉之筋縮穴,宜先按之,按巳而刺,刺後復按之, 其痛當立巳如不巳,則上而手經,下而足經,求得其故而刺之則立巳矣。

(類經二十一卷終)。

(類經二十二卷)。

(張介賓類註)。

(鍼刺類)。

(刺胷背腹病)。

四十七。

(背與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與十椎,及上紀)。

素問氣穴論○,天突,任脉穴,十椎,督脉之中樞也,此穴諸書不載, 惟氣府論督脉氣所發條下,王氏註曰,中樞在第十椎節下間,與此相合,可無疑也, 上紀如下文。

(上紀者,胃脘也,下紀者,關元也)。

胃脘,即中脘,胃之募也,為手太陽少陽足陽明所生,任脉之會,關元,小腸募也, 為足三陰任脉之會,故曰上紀下紀。

(背胷邪繫陰陽左右如此,其病前後痛濇,胷脇痛而不得息不得臥,上氣,短氣, 偏痛,脉滿起,斜出尻脉,絡胷脇,支心貫鬲,上肩,加天突,斜下肩, 交十椎下)。 此詳言上文背與心相控而痛者,悉由任督二脉之為病也,蓋任在前,督在後, 背為陽,腹為陰,故為前後痛濇等病,其在下者斜出尻脉,在上者絡胷脇, 支心貫鬲上肩加天突,左右斜下肩,交十椎下,所以當刺天突,中樞胃脘, 關元等穴。

(○病在少腹有積,刺皮以下,至少腹而止)。

素問長刺節論○字,偏考韻篇皆無,全元起木作髓字,於義亦未為得, 新校正云當作皮,字誤也,其說近理,釋義云,,骨端也,此言以下者, 蓋謂足厥陰之童門期門二穴,皆在棋皮肋骨之端也,及下至小腹而止者, 如足陽明之天樞歸來,足太陰之府何衝門,足少陰之氣穴四滿,皆主奔豚積聚等病, ○,音括。

(刺俠脊兩傍四椎間)。

此足太陽之厥陰俞,手心主脉氣所殳也,按脉要精微論曰,心為牡藏,小腸為之使, 故曰少腹當有形也,然則厥陰俞能主少腹之疾無疑。

(刺兩骼髎,季脇肋間,導腹中氣,熱下巳)。

腰骨曰骼,兩骼髎者,謂腰骨兩旁之居髎也,季脇肋間,京門也,皆足少陽經穴, 導,引也,導引腹中熱氣,下入少腹,則病巳矣,○骼,音格,又丘亞切。

(○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刺少腹,兩股間, 刺腰髁骨間,刺而多之,盡炅病巳)。 小腹間痛,而二便不行者為疝病,乃寒氣之所致,當刺少腹者去肝腎之寒也, 刺兩股間者,去陽明太陰之邪也,刺腰髁間者,凡腰中在後在側之成片大骨, 皆曰髁骨,在後者足太陽之所行,在側者足少陽之所行,凡此諸經,皆非寒疝, 但察邪之所在者,多取其穴而刺之,俟其少腹盡熱,則病巳矣,○髁,苦尾切,炅, 居永切,熱也。

(○氣滿胷中喘息,取足太陰大指之端,去爪甲如薤葉)。

靈樞熱病篇○足大指之端,隱白穴也,○薤音械,似韭,音械,似韭而無實。

(寒則留之,熱則疾之,氣下乃止。

內寒者氣至遲,故宜久留其鍼,內熱者氣至速,故宜疾去其鍼,總候其氣下不喘, 乃可止鍼也。

(○心疝暴痛,居足太陰厥陰,盡刺去其血絡)。

心疝者,如脉要精微論曰,診得心脉而急,病名心疝,少腹當有形也, 居足太陰厥陰盡刺去其血絡者,以二經皆聚於少腹,去其絡血,即所以散其邪也。

(○中熱而喘,取足少陰,膕中血絡)。

靈樞雜病篇○中熱而喘,熬在中上二焦也,取足少陰者,壯水以制火也,膕中血絡, 即足太陽委中穴,取之可以寫火。

(○小腹滿大,上走胃至心,淅淅身時寒熱,小便不利,取足厥陰)。

淅淅,寒肅貌,肝經之脉抵小腹挾胃,其支者從肝別貫膈,故為病如此, 當取足厥陰經以刺之,○淅,音昔。

(○腹滿,大便不利,腹大亦上走胷嗌,喘息喝喝然,取足少陰)。

腎開竅於二陰,其經脉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故其為病如此, 當取足少陰經以刺之,喝喝,端急貌,-嗌,音益。

(○腹滿,食不化,腹嚮嚮然,不能大便,取足太陰)。

脾失其職則食丕能化,腹滿而鳴,氣滯於中,大便不調,當取足太陰經以刺之。

(○氣逆上,刺膺中陷者,與下胷動脉)。

膺中陷者,足陽明之屋翳也,下胷動脉,手太陰之中府也,蓋在中曰胷, 胷之旁即謂之下耳。

(○腹痛刺臍左右動脉。巳刺,按之立巳,不巳刺氣街,巳刺,按之立巳)。

臍之左右動脉,如足少陰之肓俞,足陽明之天樞,皆主腹痛,氣街, 即足陽明之氣衝也。

(○腸中不便取三里,盛寫之,虛補之)。

靈樞四時氣篇○小腸不便者不能化物,大腸不便者不能傳道,大腸小腸皆屬於胃, 故當取足陽明之三里穴,邪氣盛則寫之,正氣虛則補之。

(○腹中常鳴,氣上衝胷,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腸刺盲之原,巨虛上廉三里)。

九鍼十二原篇曰,盲之原出於脖胦,即任脉之下氣海也,巨虛上廉,三里, 皆足陽明經穴,按本輸篇曰,大腸屬上廉,此以邪在大腸,故當刺巨虛上廉, 若下文之邪在小腸者,則當取巨虛下廉也。

(○小腹控睪,引腰脊,上衝心,邪在小腸者,連睪系,屬於脊,貫肝肺,絡心系, 氣盛則厥逆,上衝腸胃燻肝,散於盲,結於臍)。 控,引也,睪,陰丸也,小腸連於小腹若其邪盛,則厥逆自下上衝心肺,燻於肝胃, 引於腰佾,下及育臍睪系之間也,盲義詳疾病類六十七。○睪,音高。

(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陰以予之,取厥陰以下之,取巨虛下廉以去之, 按其所過之經以調之)。 取肓原以散之,散臍腹之結也,刺太陰以予之,補肺經之虛也,取厥陰以下之, 寫肝經之實也,取巨虛下廉以去之,求小腸之所屬也,按其所過之經, 謂察其邪之所在以調之也。

(○善嘔嘔有苦,長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將捕之,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泄則口苦, 胃氣逆則嘔苦,故曰嘔膽)。 憺憺,心虛貌,邪在膽,逆在胃,木乘土也,膽液泄則苦,胃氣逆則嘔, 故嘔苦者謂之嘔膽。

(取三里以下胃氣逆,則刺少陽血絡以閉膽逆,卻調其虛實以去其邪)。

三里,足陽明經穴,故可下胃氣之逆,又刺足少陽血絡以平其木,則膽液不泄, 故曰以閉膽逆,然必謂其虛實或補或寫,皆可以去其邪也。

(○飲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則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則散而去之)。

上脘下脘俱任脉穴,即胃脘也,刺抑而下之,謂刺上脘以寫其至高之食氣, 散而去之,謂溫下脘以散其停積之寒滯也,鍼藥皆然。

(○小腹痛腫,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約,取之太陽大絡,視其絡脉, 與厥陰小絡結而血者,腫上,及胃脘,取三里)。 邪在三焦約者,三焦下輸出於委陽,並足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焦也,太陽大絡, 飛陽穴也,又必其別絡,及厥陰小絡,結而血者,盡取去之,以足厥陰之經, 亦抵小腹也,若小腹腫痛,上及胃脘者,又當取足陽明之三里穴。 ○飧泄,補三陰之上,蛸陰陵泉,皆久留之,熱行乃止。

三陰之上,謂三陰交穴,脾肝腎之會也,陰陵泉,足太陰脾經穴,補而久留之, 則陽氣至而熱行熱行則泄止矣。

(○脹取三陽,泄泄取三陰)。

靈樞九鍼十二原篇○脹,腹脹也,飧泄,完穀不化也,病脹者當取足之三, 陽即胃膽膀胱三經也,飧泄者,當取足之三陰,即脾肝腎三經也,○飧,音孫。

(○腹暴滿,按之不下,取太陽經絡者,胃之募也)。

素問通評虛實論○太陽經絡,謂手太陽經之絡,即任脉之中脘,胃之募也, 中脘為手太陽少陽足陽明脉所生,故云太陽經絡者,○募,音暮。

(少陰俞,去脊椎三寸傍五,用員利鍼)。

少陰俞,即腎俞也,腎為胃關,故亦當取之,係足太陽經穴,去脊兩旁各一寸五分, 共為三寸,兩傍各五痏也,刺當用第六之員利鍼。

(○霍亂,刺俞傍五)。

邪在中焦則既吐且瀉,藏氣反覆,神志繚亂,故曰霍亂,俞傍, 即上文少陰俞之傍志室穴也,亦各刺五痏。

(足陽明及上傍三)。

足明,俞也,再及其上之旁,乃脾俞之外,則憶舍也,當各刺三痏。

(上膈下膈蟲癰之刺)。

靈樞上膈篇全○四十八附膈證治按。

黃帝曰,氣為上膈者,食飲入而還出,余巳知之矣,蟲為下膈,下膈者, 食晬時乃出,余未得其意,願卒聞之。

此言膈證有上下之分,而復有因氣因蟲之異也,因於氣則病在上,故食飲一入, 即時還出,因於蟲則病在下,故食入晬時而復出晬時,周時也,○愚按上膈下膈, 即膈食證也,此在本經,自有正條,奈何後世俱以脉之關格,認為膈證, 既不知有上下之辨,亦不知甚矣,○晬,音醉。

(岐伯曰,喜怒不適,食飲不節,寒溫不時,則寒汁流於腸中,流於腸中則蟲寒, 蟲寒則積聚守於下管,則腸胃充郭,衛氣不營邪氣居之)。

凡傷胃氣,則陽虛而寒汁流於腸中,蟲寒不行,則聚於下管而腸胃充滿也,衛氣, 脾氣也,脾氣不能營運,故邪得聚而居之,○管,脘同,郭,廓同。

(人食則蟲上食,蟲上食則下管虛,下管虛則邪氣勝之,積聚以留,留則癰成, 廱成則下管約)。 蟲寒聞食,則喜而上,上則邪氣居之,而乘虛留聚,以致癰於下脘,要約不行, 故食入晬時復出也,癰,壅同,如論疾診尺篇曰目窠微癰者,義亦猶此。

(其癰在管內者,即而痛深,其癰在外者,則癰外而痛浮,癰上皮熱)。

管之內外,即言脘也,邪伏於中,故熱見於皮肉之上。

(黃帝曰,刺之奈何,岐伯曰,微按其癰,視氣所行)。

察其氣所必由以刺之也。

(先淺刺其傍,稍內益深,還而刺之,毋過三行)。

先淺刺其傍氣所及之處,稍納其鍼而漸深之以泄其流行之邪, 然後還刺其所病之正穴,以拔其積聚之本,但宜至再至三而止,不可過也。

(察其沈浮,以為深淺,巳刺必熨,令熱入中曰使熱,內邪氣益衰,大癰乃潰)。

邪沈者深刺之邪浮者淺刺之,刺後必熨以火而曰使之熱,則氣濕於內,邪自潰散也, ○潰音會。

(伍以參禁以除其內,恬憺無為,乃能行氣)。

三相參為參,五相伍為伍,凡食息起居,必參伍宜否,守其禁以陰內之再傷, 又必恬憺無為以養其氣,則正氣乃行,而邪氣庶乎可散, 蓋膈證最為儺愈故當切弁如此,○恬,音甜,憺,音淡。

(後以鹹苦化穀乃下矣)。

鹹從水化,可以潤下軟堅,苦從火化,可以溫胃故皆能下穀也,苦味詳按, 見運氣類十七,少陰司天條下,○愚按上文云氣為上膈者,食飲入而還出, 夫氣有虛實,實而氣壅,則食無所容,虛而氣寒,則食不得化,皆令食入即出也, 至若蟲為下膈者,蟲上食則下脘虛,其寒汁流於腸中,而後致癰滯不行, 則亦因陽氣之虛於下,故食入周時復出也,然余嘗治一中年之婦患此證者, 因怒因勞,皆能舉發,發時必在黃昏,既痛且吐,先吐清涎,乃及午食,午食盡, 乃及蚤食,循次而盡,方得稍息,曰曰如是,百藥不效,及相延視,則脉弦而大, 余曰,此下膈證也,夫弦為中虛大為陰不足,蓋其命門氣衰,則食至下焦不能傳化, 故直至曰夕陽衰之時,則逆而還出耳,乃用八味參杞之屬,大蛸陰中之陽, 隨手而應,自後隨觸隨發,用輙隨效,乃囑其加意慎重,調至年餘始愈, 可見下膈一證,有食入周曰復出而不止晬時者,有不因蟲癰而下焦不通者矣, 此篇特言蟲癰者,蓋亦下同之一證耳,學者當因是而推廣之。

(刺腰痛)。

四十九

(足太陽脉令人腰痛,引項脊尻背如重狀)。

素問痛篇全○足太陽之脉,下項循肩髆內挾脊抵腰中, 故飲人腰痛引項脊尻背如重狀也,○尻開高切臀也。

(刺其郄中,太陽正經出血,春無見血)。

郄中,委中也,一名血郄,太陽正經,崑崙也,太陽合腎水,水王於冬而衰於春, 故刺太陽經者春無見血,○郄,隙同。

(○少陽令人腰痛,如以鍼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俛仰不可以顧)。

少陽之氣應風木,陽分受之,故如以鍼刺其皮中,循循然,遲滯貌, 謂其舉動不便也,足少陽之脉起於目銳皆,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下胷中, 循脇裏,下行身足之側,故身不可以俛仰,頭不可以回顧,○俛,俯同。

(刺少陽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獨起者,夏無見血)。

膝外側之謂骨獨起者,乃胻骨之上端,所以成立其身,故曰成骨,其端則陽關穴也, 少陽合肝木,木王於春而衰於夏,故刺少陽經者,夏無見血。

(○陽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顧顧如有見者,善悲)。

足陽明之筋,上循脇屬脊,足陽明之脉循順後下廉,出大迎,其支別者下以人迎, 循喉嚨,入缺盆,下循腹裏,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故令人腰痛不可以顧, 顧如有見者見鬼怪之謂也,善悲者,神不足則悲也,陽明氣衰,而陰邪侮之, 故證見若此。

(刺陽明於胻前三痏,上下和之出血,秋無見血)。

胻前三痏,即三里也,上下和之兼上下巨虛而言也,秋時胃土退氣,故刺限明者, 秋無見血,○胻,音杭,又形敬切,痏,音委。

(○足少陰令人腰痛,痛引脊內廉)。

足少陰之脉,貫脊內屬腎也,○按此前少足太陰腰痛一證,必古文之脫簡也。

(刺少陰於內踝上二痏,春無見血,出血太多,不可復也)。

內踝上二痏訌少陰之復溜也,春時木旺水衰,故刺足少陰者,春無見血, 若出血太多,則腎氣不可復心。

(○厥陰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張弓弩弦)。

王氏曰,足厥陰之支者,與太陰少陽之脉,同結於腰踝下中髎下髎之間, 故令人腰痛,肝王,筋,肝病則筋急,故令腰中如張弓弩弦。

(刺厥陰之脉在腨踵魚腹之外,循之累累然乃刺之)。

腨,腿肚也,踵,足跟也,魚腹,腨之形如魚腹也,腨踵之間,魚腹之外, 循之累累然者,即足歇陰之絡,蠡溝穴也,○腨,音篆。

(其病令人善言,默默然不慧,刺之三痏)。

善言默默然者,善於言語默默也,即不能發聲之謂肝病從風,人多昏冒,故不爽慧, 三痏,三刺其處也。

(○解脉令人腰痛,痛而引肩,目然時遺溲,刺解脉在膝,筋肉分間, 郄外廉之橫脉出血,血變而止)。 解脉,足太陽經之散行脉也,其脉循肩脉,故痛而弔肩,在目內眥,故目然, 其屬膀胱,故令遺溲,當刺解脉之在膝後者,即膕中橫文兩筋問,弩肉高起之處, 則郄中之分,此足太之血郄也,若郄之外廉,有血絡橫見,盛滿而紫黑者, 刺之當見黑血,必候其血色變赤,乃止其鍼,此亦足太陽經之腰痛也,○,音荒, 郄,隙同。

(解脉令人腰痛如引帶,常如折腰狀善恐,刺解脉在郄中,結絡如黍米, 刺之血射以黑,見赤血而巳)。 復言解脉者,謂太陽支脉,從腰中下挾脊,貫腎入膕中者也,故其痛如引帶, 如折腰也,太陽之脉絡腎,腎志恐,故善恐,郄中,即委中穴也, 上文言郄外廉之橫脉,此言郄中結絡,治稍不同耳,巳,止鍼也。

(○同陰之脉,令人腰痛,痛如小錘居其中,怫然腫)。

足少陽之別,絡於厥陰,並經下絡足跗,故曰同陰之脉,如小錘居其中,痛而重也, 怫然,怒意,言腫突如怒也,○錘,音槌,怫,音佛。

(刺同陰之脉,在外踝上絕骨之端,為三痏)。

即足少陽陽輔穴也。

(○陽維之脉,外踝上絕朋之端,為三痏)。

陽維,奇經之一也,陽脉相維交會之脉,故曰陽維。

(刺陽維之脉,脉與太陽合腨下間去地一尺所)。

陽維脉氣所發,別於金門而上行,故與足太陽合於腨下間,去志本尺所, 即承山穴也。

(○衡絡之脉,飲人腰痛不可以俛仰,仰則恐仆,得之舉重傷腰,衡絡絻, 惡血歸之)。 衡,橫也,足太陽之外絡,自腰中橫出髀外後廉,而下合於膕中,故曰脉絡, 若舉重傷腰則橫絡絻而惡血歸之,乃為腰痛。

(刺之在郄陽,筋之間,上郄數寸,衡居,為二痏出血)。

郄陽,即足太陽之委陽穴,在血郄上外廉兩筋間,故云上郄數寸,衡居,並居也, 即殷門穴,二穴皆當出血。

(○會陰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汗乾飲人欲飲,飲巳欲走)。

會陰,任脉穴也,在大便前,小便後,任衝督三脉所會,故曰會陰,任由此行腹, 督由此行背,故令人腰痛,邪在陰分,故漯漯然汗出,汗乾而液亡, 故令人欲飲飲多則陰氣下溢,故欲走也,○漯音磊。

(刺直陽之脉上三痏,在蹻上郄下,五寸橫居,視其盛者出血)。

直陽,謂足太陽正經之脉,俠脊貫臀,下至膕中,循腨過外踝之後,徑直而行者, 故曰直陽,蹻為陽蹻,即申脉也,郄即委中也,此脉上之穴,在蹻之上,郄之下, 相去約五寸而棋居其中,則承筋穴也,或左或石右,視其血絡之盛者,刺出其血。

(○飛陽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怫怫然,甚則悲以恐)。

飛陽,足太陽之絡穴,別走少陰者也,故為腰痛痛上怫怫然,言痛狀如嗔憤也, 足太陽之脉絡,腎其別者當心入散敔甚則悲以恐,悲生於心,恐生於腎也。

(刺陽之脉,令人腰痛,痛引膺,目然甚則反折,舌卷不能言)。

昌陽,即足少陰之復溜也,少陰屬腎,故為腰痛,腎脉注胷中,故痛引於膺, 腎之精為瞳子,故目然,少陰合於太陽,故反折腎脉循喉嚨,故舌卷不能言。

(刺內筋為二痏,在內踝上,大筋,前太陰後,上踝二寸所)。

內筋,筋之內也,即復溜穴,在足太陰經之後內踝上二寸所,此陰蹻之郄也。

(○散脉令人腰痛而熱,熱甚生煩,腰下如有橫木居其中,甚則遺溲)。

散脉,足太陰之別也,散行而上,故以名焉,其脉循股入腹結於腰髁下骨空中, 故病則腰下如有橫木居其中,甚乃遺溲也。

(刺散脉在膝前,骨肉分間, 絡外廉束脉為三痏)膝前,膝內側分之前也,骨肉間,謂膝內輔骨下廉,腨肉之, 兩間也,絡外廉者,太陰之絡,色青而見者也,輔骨之下,後有大筋結束膝之骨, 令其連屬,取此繫束之脉,三刺以去其病,故曰束脉為三痏, 是即地機穴也○按此節云膝前骨肉分間,絡外廉束脉,似指陽明經為散脉, 而王氏釋為太陰,若乎有疑,但左篇獨缺太陰刺法,而下文有云上熱刺足太陰者, 若與此相照應,及考之地機穴,主治腰痛故今從王氏之註。

(○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欬,欬則筋縮急)。

肉里,謂分肉之里,足少陽脉之所行陽輔穴也,又名分肉, 少陽者筋其應欬則相引而痛,故不可以欬,欬則筋縮急也。

(刺肉里之脉為二痏,在太陽之外,少陽絻骨之後)。

太陽經之外,少陽絻骨穴之後,即陽輔穴也。

(○腰痛俠脊,而痛至頭,几几然,目,欲僵仆,刺足太陽郄中出血)。

几几,憑伏貌,,目亂不明也,此皆太陽證,故當刺郄中出血,即委中穴也。

(腰痛上寒,刺足太陽陽明,上熱,刺足厥陰)。

上寒上熱,皆以上體言也,寒刺陽經去陽分之陰邪,熱刺厥陰,去陰中之風熱也。

(中脉而喘,刺足少陰,刺郄中出血)。

少陰主水,水病無以制火故中熱,少陰之脉貫肝膈入肝中,故喘,當刺足之少陰, 涌泉大鍾悉主之,郄中義如前。

(○腰痛上寒,不可顧,刺足陽明,上熱,刺足太陰)。

足陽明之脉挾喉嚨,上絡頭項,足太陰合於陽明,上行結於咽,故皆不可左右顧, ○王氏曰,上寒陰市主之,不可顧三里主之,上熱地機主之。

中熱而喘,刺足少陰。

重出。

(大便難,刺足少陰)。

腎開竅於二陰也,○王氏曰湧泉主之。

(少腹滿,刺足厥陰)。

厥陰之脉抵少腹也,○王氏曰太衝主之。

(如折不可以俛仰,不可舉,刺足太陽)。

足太陽之脉循腰背,故為此諸證,○王氏曰,如折,束骨主之,不可以俛仰, 京骨崑崙悉主之,不可舉,申脉脖參悉主之。

(引脊肉廉,刺足少陰)。

脊之內廉,腎脉之所行也,故當刺足少陰,○王氏曰,復溜主之。

(○腰痛引少腹,控不可以仰,刺腰尻交者,兩髁胂上,以月生死為痏數, 發鍼立巳)。 此邪客太陰之絡,為腰痛也,控引也,,季脇下之空軟處也,腰尻交者, 按王氏云,即下髎穴,此足太陰厥陰少陽三脉,左右交結於中也,兩髁胂, 謂腰髁骨下堅肉也,蓋腰髁下尻骨兩傍有四骨空,左右凡八穴,為之八髎骨, 此太陰腰痛者,當取第四空,即下醪也,以月死生為痏數,如繆刺篇曰, 月生一曰一痏,二曰二痏漸多之,十五曰十五痏,十六曰十四痏漸少之也, 按繆刺論曰,刺客於足太陰之絡,令人腰痛引少腹控,不可以仰息,即此節之義, 詳本類前三十,○脉音秒,髁,苦尾切,胂,音申。

(左取右,右取左)。

因脉之左右交結故宜繆刺如此也。

(○腰痛不可以轉搖,急引陰卵八髎與痛上,八髎在腰尻分間)。

素問骨空論○八髎者,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左右其八髎,俱足太陽經穴,在腰之下, 尻之上,筋肉分間陷下處,○髎,音遼。

(○腰痛痛上寒,取足太陽陽明,痛上熱,取足厥陰,不可以俛仰,取足少陽)。

靈樞雜病篇○重出見上文

(刺厥痺)。

五十

(刺熱厥者,留鍼反為寒,刺寒厥者,留鍼反為熱)。

靈樞終始篇○厥論曰,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陰氣衰於下,則為熱厥, 凡刺熱厥者,久留其鍼,則脉氣去,故可反為寒,刺寒厥者,久留其鍼則寒氣去, 故可反為熱。

(刺熱厥者,二陰一陽,刺寒厥者,二陽一陰,所謂二陰者,二刺陰也,一陽者, 一刺陽也)。 二刺陰,一刺陽者,謂補其陰經二次,寫其陽經一次,則陰氣盛而陽邪退, 故可以治熱厥,其二陽一陰者,亦猶是也,故可以治寒厥。

(○風逆,暴四肢腫,身漯漯,唏然時寒,饑則煩,飽則善變,取手太陰表裏, 足少陰陽明之經,肉清取滎,骨清取井經也)。 靈樞癲狂篇○風感於外厥氣內逆,是為風逆,身漯漯,皮毛寒栗也,唏然時寒, 氣咽抽息而噤也,饑則煩,飽則變動不寧,風邪逆於內也,手太陰表裏, 肺與大腸也,足少陰腎也,足陽明胃也,清,寒冷也,取榮取井取經, 即指四經諸穴為言,○漯,音磊,唏,音希,清,音倩。

(厥逆為病也,足暴清,胷若將裂,腸若將以刀切之,煩而不能食,脉大小皆濇, 煖取足少陰,清取足陽明,清則補之,溫則,寫之)。 足暴清暴冷也,胷若將裂,腸若刀切,懊憹痛楚也,煩不能,食氣逆於中也, 脉大小皆濇,邪逆於經也,如身體溫煖,則當取足少陰以寫之,身體清冷, 則當取足陽明以補之,按足少陰則湧泉,然谷,足陽明則厲兌,內庭,解谿豐隆, 皆主厥逆。

(厥逆,腹脹滿,腸鳴,胷滿不得息,取之下胷二脅,欬而動手者,與背腧, 以手按之立快者是也)。 下胷二脅,謂胷之下,左右二脅之間也,蓋即足厥陰之章門,期門,令病人欬, 令其脉動而應手者,是其穴也,又當取之背腧,以手按之,其病立快者, 乃其當刺之處,蓋足太陽經肺腧膈腧之間也。

(內閉不得溲,刺足少陰太陽,與骶上以長鍼)。

此下四節,皆言厥逆兼證也,內閉不得溲者,病在水藏,故當刺足少陰經之湧泉, 築賓,足太陽經之委陽,飛陽,僕參金門等穴,骶上,即督脉尾骶骨之上, 穴名長強刺以長鍼,第八鍼也,○溲,音搜,骶音氐。

(氣逆,則取其太陰陽明厥陰,甚取少陰陽明動者之經也)。

太陰脾經,取隱白公孫,陽明胃經,取三里解谿,厥陰肝經,取章門期門, 其則兼少陰陽明而取之,動者之經,謂察其所病之經而刺之也。

(少氣,身漯漯也,言吸吸也,骨痠體重,懈悕不能動,補少陰)。

身漯漯,寒栗也,言吸吸,氣怯也,此皆精虛不能化氣,故當補足少陰腎經。

(短氣,息短不屬,動作氣索,補足少陰,去血絡也)。

此亦氣虛也,故宜補腎,但察有血絡,則當去之,○按此二節皆屬氣虛, 不補手太陰而補足少陰者,陽根於陰,氣化於精也,治必求本,於此可見, 用鍼用藥,其道皆然。

(○厥,挾脊而痛者,至頂,頭沈沈然,目然,腰脊強,取足太陽膕中血絡)。

靈樞雜病篇○厥在頭以腰脊者,膀胱經病也,故當取膕中血絡,即足太陽之委中穴, ○,音茺。

(厥,胷滿面腫,脣漯漯然,暴言難,則不能言,取足陽明)。

脣漯漯,腫起貌,病而在面在胷,及不能言者,以胃脉行於頄頰,挾口環脣, 循喉嚨下胷膈也,故當取足陽明經穴以治之。

(厥氣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取足少陰)。

厥氣走喉而不能言者,腎脉循喉嚨繫舌本也,手足清者,腎主水,陰邪盛也, 大便不利者,陰氣不化也,故當取足少陰經穴。

(厥而腹嚮嚮然,多寒氣,腹中穀穀,便溲難,取足太陰)。

腹嚮嚮然,寒氣滯於脾也,又穀穀然,水穀不分之聲也,便溲難,脾脉聚於陰器也, 故當取足太陰經穴,○,穀音斛。

(○痿厥為四未束悗,乃疾解之,曰二,不仁者,十曰而知,無休,病巳止)。

同前篇○四未,四支也,束悗,攣束悗亂也,當刺四支之穴,疾速解之, 每曰取之必二次,甚至有不仁而痛癢無覺者,解之十曰,必漸有知,此法行之無休, 待其病巳而後可止鍼俛,美本切。

(○熱厥,取足太陰少陽皆留之,寒厥,取足陽明少陰於足皆留之)。

靈樞寒熱病篇○熱厥者,陽邪有餘,陰氣不足也,故當取足太陰而補之, 足少陽而寫之,寒厥者,陰邪有餘,陽氣不足也,故當取足陽明而補之, 足少陰而寫之,補者補脾胃二經以實四支,寫者寫水火二經以泄邪氣, 然必皆久留其鍼,則寫者可去,補者乃至矣,此當與上文首節二節終始篇義, 相參為用。

舌縱涎下煩悗,取足少陰。

此下三節,皆兼寒熱二厥而言也,舌縱不收,及涎下煩悶者,腎陰不足示能收攝也, 故當取足少陰而補之。

(振寒洒洒,鼓頜不得汗出,腹脹煩悗取手太陰)。

鼓頜,振寒鼓顖也,凡此諸證太陰肺經而補之,頜,何敢切。

(刺虛者,刺其去也,刺實者,刺其來也)。

刺其去,追而齊之也,刺其來,迎而痔之也,衛氣行篇亦有此二句, 詳經絡類二十五。

(○厥痺者,厥氣上及,取陰陽之絡,視主病也寫陽補陰經也)。

同前篇○厥必起於四支,厥而兼痺,其氣上及腹者當取足太陰之絡穴公孫, 足陽明之絡穴豊隆以腹與四支治在脾胃也,然必視其主病者,或陰陽而取之, 陽明多實故直寫,太陰多虛故宜補。

(○病在筋筋攣節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痺,刺筋上為故,刺分肉間,不可中骨也, 病起筋炅病巳止。

素問長刺節論○筋上為故,病在筋上之故也,刺分間刺其痛處筋肉分理之間也, 刺筋者不可中骨筋熱則氣至,故病巳而止鍼,○炅居永切,熱氣也。

病在冗膚,冗膚盡痛,名曰冗痺傷於寒濕,刺大分小分,多發鍼而深之以熱為故, 無傷筋骨,傷筋骨癰發若變,諸分盡熱病巳止。

肌痺者,痺在肉也,大分小分,大肉小肉之間也,即氣穴論肉之大會為谷, 小會為谿之義,病在肌肉其氣散漫,故必多發鍼而深刺之也,無傷筋骨者, 死其太深致他變,如終始篇曰,病淺鍼深內傷良肉,皮膚為癰, 正此之謂諸分盡熱者,陽氣至而陰邪退也,故可巳病而止鍼。

(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酸痛,寒氣至,名曰骨痺,深者刺無傷脉肉為故, 其道大分小分,骨熱病巳止)。 無傷脉肉為故,其故在勿傷脉肉也,蓋骨痺之邪最深,當直取之,無於脉分肉分, 妄泄其真氣,但鍼入之道,由大分小分之間耳,必使滑間氣熱,則止鍼也。

(○骨痺,舉節不用而痛,汗注煩心,取三陰之經補之)。

靈樞寒熱病篇○骨痺者,病在陰分也,支節不用而補痛,汗注煩心者, 亦病在陰分也,鑋陰一足,則邪氣得留於其間,故當取三陰之經, 察病之所在而之也。

○按五邪篇曰,邪在腎則病骨痛陰痺,取之湧泉崑崙,視有血者盡取之, 與此互有發明,所當參閱,詳本類前二十五。

(○著痺不去,久寒不巳,卒取其三里)。

靈樞四時氣篇○痺論曰,濕氣勝者為著痺,謂其重著難動,故云不去, 若寒濕相摶久而不巳,當猝取足陽明之三里穴,溫補胃氣,則寒濕散而痺可愈也。

(刺四支病)。

五十一。

(膺腧中膺,背腧中背,肩膞虛者取之上)。

靈樞終始篇○胷之兩旁高處曰膺,凡肩膞之虛軟而痛者,病有陰經陽經之異, 陰經在膺,故治陰病者,當取膺腧,而必中其膺,陽經在背,故治陽病者, 當取背腧,而必中其背,病在手經故取之上,上者手也,如手太陰之中府雲門, 手厥陰之天池,皆膺腧也,手少陽之肩髎天髎,手太陽之天宗曲垣肩外俞, 背背腧也,咸主肩膞虛痛等病。

(○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在骨守骨,在筋守筋)。

屈而不伸者,筋之拘攣也,故治當守筋,不可誤求於骨,伸而不屈者,骨之癈弛也, 故治當守骨,不可誤求於筋也。

(○蹇膝伸不屈,治其楗)。

素問骨空論○蹇膝,膝痛而舉動艱難也,伸不屈,能伸不能屈也,股骨曰楗, 治其楗者謂治其膝輔骨之上,前陰橫骨之下,蓋指股中足陽明髀關等穴也, 此下楗機關膕等義見經絡類十九,○楗,音健。

(坐而膝痛,治其機)。

俠臀兩傍骨縫之動處曰機,即足少陽之環跳穴也。

(立而暑解,治其骸關)。

因立暑中,而支體散解不收者,當治其骸關,謂足少陽之陽關穴也,○骸,音鞋。

(膝痛痛及拇指,治其膕)。

拇指,小拇指也,足太陽經所出,故當治其膕,即委中穴也○拇,音母膕,音國。

(坐而膝痛如物隱者,治其關)。

膕上為關,關者膝後之骨解也。

(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內)。

背內,足太陽經之大杼穴也。

(連胻若折,治陽明中俞髎)。

胻,足脛骨也,膝痛不可屈伸,連胻若折者治在陽明庂中俞髎,王氏注為三里, 愚謂指陽明俞穴,當是陷谷耳,○胻,音杭,又形敬切脉,音遼。

(若別治巨陽少陰滎)。

若再別求治法,則足寸陽之滎穴通谷,足少陰之榮穴然谷,皆可以治前證。

(淫濼脛痠,不能久立治少陽之維,在外上五寸)。

淫濼,滑精遺瀝也,如本神篇,精傷則骨痠痿厥精時自下,即此節之謂,維,絡也, 足少陽之絡穴光明,在外踝上五寸,○濼,音祿,脛,形景切,又去聲,痠, 蘇端切。

(○足髀不可舉,側而取之,在樞合中,以員利鍼,大鍼不可刺)。

靈樞厥病篇○髀,足股也側,側臥也,樞合中,髀樞中也,即足少陽經之環跳穴, 直治,以員利鍼,第六鍼也忌用大鍼,○髀,比婢二音。

(○膝中痛取犢鼻以員利鍼,發而間之,鍼大如氂刺膝無疑)。

靈樞雜病篇,○犢鼻,足陽明經穴,發而間之,謂刺而又刺, 非一次可巳也員利鍼義如前,刺膝用之無疑也,○氂釐同,又音毛。

(○轉筋於陽治其陽,轉筋陰治其,陰皆卒刺之)。

靈樞四時氣篇○凡四支外廉皆屬三陽,內廉皆屬三陰,轉筋者,卒病也, 故不必拘於時曰,但隨其病而卒刺之。

(○轉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巳,痿厥者張而刺之,可令立快也)。

靈樞本輸篇○轉筋者必拘攣,立而取之故筋可舒也,痿厥者必體癈, 張其四支而取之,故血氣可令立快也。

(久病可刺)。

五十二。

(今夫五藏之有疾也,譬猶刺也,猶污也,猶結也,猶閇也)。

靈樞九鍼十二原篇○閇閉同。

(刺雖久,猶可拔也,污雖久,猶可雪也,結雖久,猶可解也,閇雖久,猶可解也, 閑,猶可決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說也,夫善用鍼者,取其疾也, 猶拔刺也,猶雪污也,猶解結也,猶決閇也,疾雖久,猶可畢也,言不可治者, 未得其術也。)。 此詳言疾雖久而血氣未敗者,猶可以鍼治之,故善用鍼者,猶拔刺也,去刺於膚, 貴輕捷也,猶雪污也,污梁營衛,貴淨滌也,猶解結也結留關節,貴釋散也, 猶決閉也,閉塞道路,貴開通也,四者之用,各有精妙,要在輕摘其邪, 而勿使略傷其正氣耳,故特舉此為論,若能效而抈之,則疾雖久,未有不愈者矣。

(○久病者邪氣入深,刺此病者,深內而久留之)。

靈樞終始篇○久遠之疾,共氣必深,鍼丕深則隱伏之病丕能及, 留不久則固結之邪不得散也。

間日而復刺之,必先調其左右,去其血脉刺道畢矣。

一刺未盡,故當間曰復刺之,再刺未盡,故再間曰而又刺之,必至病除而後巳, 然當先察其在經在絡,在經者直刺其經,在絡者繆刺其絡,是謂調其左右, 去其血脉也,義詳本類前三十。

(刺諸病諸痛)。

五十三

(刺諸脉者,如以手探湯)。

靈樞九鍼十二原篇○之法也,如以手探湯者,用在輕揚,熱屬陽,陽主於外, 故治宜如此。

(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

如人不欲行者,有留戀之意也,陰寒疑滯得氣不易,故直留鍼若此。

(陰有陽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無殆,氣不乃止,不下復始也)。

陰有陽疾者,熱在陰分也,下陵即三里,足陽明經穴,殆,怠同,氣下,邪氣退也, 如不退,當復刺之。

(疾高而內者,取之陰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陽之陵泉也)。

疾高者,上者也,當下取之,然高而內者屬藏,故當取足太陰之陰陵泉, 高而外者屬府,故當取足少陽之陽陵泉也。

(○身有所陽,血出多,及中風寒,若有所墮墜,四古懈惰不收,名曰體惰)。

靈樞寒熱病篇○身有所傷,血出多而中風寒者,破傷風之屬也,或因墮墜, 不必血出,而四支懈惰不收者,皆名體惰也。

(取其小腹臍下三結交,三結交者,陽明太陰也,臍下三寸關元也)。

關元,任脉穴,又足陽明太陰之脉皆結於此,故為三結交也。

(○癃,取之陰蹻,及三毛上,及血絡出血)。

靈樞熱病篇○小便下通曰癃,當取足少陰之照海穴,乃陰蹻之所生也,及毛息上者, 足厥陰之大敦也,蓋腎與膀胱為表裏,肝經行於少腹,故當取此二經以治之, 若其有血絡者,仍當刺之出血,○癃,良中,切蹻音喬。

(○男子如蠱,女子如怚,身體腰脊如解,不欲飲食,先取湧泉見血,視跗上盛者, 盡見血也)。 蠱,如犯蠱毒脹悶也,怚,當作胎,如蠱如胎,無是病而形相似也,身體腰膝如解, 倦散不收也,湧泉,足少陰經穴,跗上,足面也,以陽明經為,言凡其盛者, 皆當刺出其血也,○怚,將預切。

(○病注下血取曲泉)。

靈樞厥病篇○病注下血,肝不能內也,故當取足厥陰經之曲泉穴。

(○瘧不渴,間曰而作,取足陽明,渴而曰作,取手陽明)。

靈樞雜病篇○刺瘧論曰,瘧不渴,間曰而作,刺足太陽,渴而間曰作,刺足少陽, 詳疾病類五十。

(○喜怒而不欲,食言益小,刺足太陰,怒而多言,刺足少陽)。

善怒而不欲食,言益小者,傷其脾也,故當足戈陰而補之,怒而多言,肝膽邪實也, 故當刺足少陽而寫之。

(○噦,以草刺鼻,嚏嚏而巳,無息而疾迎引之立巳,大驚之亦可巳)。

噦,呃逆也,治之之法,用艸刺鼻則嚏,嚏則氣達而噦可巳,此一法也, 或閑口鼻之氣,使之無息,乃迎其氣而引散之,勿令上逆,乃可立巳,此二法也, 又或以他事驚之,則亦可巳,此治噦之三法也。○愚按內經諸篇,並無呃逆一證, 觀此節治噦三法皆所以治呃逆者,是古之所謂噦者,即呃逆無疑也,如口問篇曰, 穀入於胃,胃氣上注於肺,今有故寒氣,與新穀氣俱還入於胃,新故相亂, 真邪相攻,氣并相逆,復出於胃,故為噦,又曰,肺主為噦,仲景曰陽明病不能食, 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以其人本虛,故攻其熱必噦,又曰, 若胃中虛冷不能食者,飲水則噦,成無巳曰,若噦則吃吃然有聲者是也, 此噦為呃逆,而由於陽明太陰之虛寒,又可知也,奈何自東垣以下,謂噦屬少陽, 無物有聲,乃氣病也,丹溪曰,有聲有物謂之嘔吐,有聲無物物謂之噦, 是皆以乾嘔為噦也,及陳無擇則又以噦為欬逆,夫乾嘔者嘔也,欬逆者嗽也, 皆何濊於噦,諸說不同,皆未之深察耳,○噦,於決切,又音誨。

(○絡季脇,引少腹而痛脹,刺譩譆)。

素問骨空論○季脇下軟處曰中,譩譆,足太陽經穴,○,音秒,譩譆,音衣希。

(○刺諸痛者,其脉皆實)。

靈樞終始篇○此這痛而可刺者,脉必皆實者也,然則脉虛者,其不宜刺可知矣。

(故曰從腰以上者,手太陰陽明皆主之,從腰以下者,足太陰陽明皆主之)。

此近取之法也,腰以上者,天之氣也,故當取肺與大腸二經,蓋肺經自胷行手, 大腸經自手上頭也,腰以下者,地之氣也,故當取脾胃二經,蓋脾經自足入腹, 胃經自頭下足也,病之在陰在陽,各鉻察其所主而刺之。

(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頭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膕)。

此遠取之法也,有病在上而脉通於下者,當取於下,病在下而脉通於上者, 當取於上故在頭者取之足,在腰者取之膕,蓋疏其源而流自通, 故諸經白有井榮俞原經合之辨。

(病生於頭者頭重,生於手者臂重,生於足者足重,治病者, 先刺其病所從生者也)。

先刺所從生,必求其本也。

(○病痛者陰也)。

同前篇○凡病痛者多由寒邪滯逆於經,及深居筋骨之間,疑聚不散, 故病痛者為陰也。

(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陰也,深刺之)。

按之不得者,隱藏深處也,是為陰邪,故刺亦宜深,然則痛在浮淺者, 有屬陽邪可知也,但諸痛屬陰者多耳。

(病在上者陽也,病在下者陰也,癢者陽也,刺之)。

陽主升,故在上者為陽,陰主降,故在下者為陰,癢者散動於膚腠故為陽, 凡病在陽者,皆宜淺刺之其在下者自當深刺無疑也。

(病先起陰者,先治其陰而後治其陽,病先起陽者,先治其陽,而後治其陰)。

此以經絡部位言陰陽也,病之在陰在陽,起有先後,先者病之水,後者病之標, 治必先其本,即上文所謂先刺其病所從生之義。

(刺癰疽)。

五十四。

(藏身有本部)。

靈樞寒熱病篇○五藏在內而要害係於外者有五部如下文。

(伏兔一)。

在膝上六寸起肉間足陽明胃經之要害也。

腓二,腓者腨也,即小腿肚也,足大陽少陰及三焦下腧之所係者,○腓,音肥,腨, 音篆。

(背三)。

中行督脉旁四行足太陽經,皆藏氣所繫之要害也。

(五藏之腧四)。

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腎俞,五藏之所係也。

(項五,此五部有癰疽者死)。

項中為督脉陽維之會,統諸陽之綱領也,凡上五部皆要會所,忌生癰疽,生者多死。

(病始手臂者,先取手陽明太陰而汗出,病始頭首者先取項太陽而汗, 出病始足脛者,先取足陽明而汗出)。 刺癰疽者法當取汗,則邪從汗散而癰自愈,然必察其始病之經,而有先後也, ○此節義當與刺熟篇參看,詳疾病類四十四。臂太陰可汗,出足陽明可汗出。 臂太陰肺經也,足陽明胃經也,按熱病篇曰,脉順可汗者,取之魚際太淵太都太白, 寫之則熱去,補之則汗出按以上四穴,皆手足太陰經之榮腧也,此言臂太陰者, 即魚際太淵二穴然則足陽明者,亦當取之榮腧,則內庭陷谷是也詳義見本類前四十。

(故取陰陰而汗出甚者,止之於陽,取陽而汗出甚者,止之於陰)。

補太陰而汗出甚者陰之勝也,當補陽明可以止之寫太陰而汗出甚者陽之勝也, 當寫陽明,可以止之,蓋以陰陽平而,汗自止也,取陽而汗出甚者,其止法亦然。

(凡刺之害,中而不去則精泄,不中而去則致氣精泄則病甚而恇, 致氣則生為癰疽也)。 鍼巳中病,即當去鍼若中而不去,則精氣反泄,故病必益甚而框羸也,鍼未中病, 自當留鍼,若不中而去,則病未除而氣巳致,故結聚而為癰疽,皆刺之害也, 此節與九鍼十二原篇同,見後六十,○恇,音匡。

(○鼠瘻寒熱還刺寒府,寒府在附膝外解營)。

素問骨空論○鼠瘻瘰癧也,寒府在附膝外解營,謂在膝下外輔骨之骨解間也, 凡寒氣自下而上者,必聚於膝是以膝臏最寒,故名寒府,營, 窟也當是足少陽經之陽關穴,蓋鼠瘻在頸腋之間病由肝膽,故當取此以治之,○瘻, 音漏。

(取膝上外者使之拜,取足心者仗之跪)。

拜則骨節顯,故可以取膝穴,跪則深隙見,故可以取足心穴。

(○治腐腫者,刺腐上視癰小大深淺刺)。

素問長刺節諭○腐腫內腐外腫也,大為陽毒其患淺,小為陰毒其患深, 故當察其小大而分深淺也。

(刺大者多血小者深之,必端內鍼為故止)。

癰大患淺,但多泄其血則毒可去,癰小患深,必端內其鍼而深取之也,為故止, 言以此為則,而刺癰之法盡矣。

(冬月少鍼非癰疽之謂)

素問通評虛實論○五十五。

(帝曰,春亟治經絡,夏亟治經俞,秋亟治六府,冬則閉塞閉,塞者, 用藥而少鍼石也)。 亟,急也,凡用鍼取病者春宜治各經之絡穴,夏宜治各經之俞穴,秋氣未深, 宜治六府陽經之穴,冬寒陽氣閉塞,脉不易行,故當用藥而少施鍼石, 此用鍼之大法也,○亟,音棘,塞,入聲。

(所謂少鍼石者非癰疽之謂也,癰疽不得頃時回)。

冬月氣脉閉塞,宜少鍼石者,乃指他病而言,非謂癰疽亦然也,蓋癰疽毒盛, 不泄於外,必攻於,內故雖冬月,亦急宜鍼石寫之丕得頃時回者, 謂丕可使頃刻內回也,內回毒氣攻藏害不小矣。

(癰不知所按之不應手,乍來戶乍,刺手太陰傍三肴與纓脉各二)。

癰疽巳生未知的所,故按之不應手也乍來乍巳,痛無定處也,刺手太陰旁者, 太陰之脉,自腋下出中府中,府之旁,乃足陽明氣戶庫房之次,刺瘢曰痏,三痏, 三刺也,纓脉纓兩旁之脉,亦足陽明項中水突氣合等穴。

(掖癰大熱刺足少陽五,刺而熱不止,刺手心主三,刺手太陰經絡者, 大骨之會各三)。 刺足少陽五者,少陽近掖之穴,則淵腋輙筋也,刺手心主三者, 天池在腋下也刺手太陰絡者,列缺也,大骨之會各三者謂肩後骨解中, 手太陽肩貞穴也。

(暴癰筋緛,隨分而痛,魄汗于盡,胞氣不足,治在經俞)。

緛,縮也,隨分而痛隨各經之分也,魄汗,陰汗也,胞氣不足,水道不利也, 治在經俞,隨癰所在,以治各經之俞穴,如手太陰久俞太淵之類是也,○緛,音軟。

(貴賤逆順)。

靈樞根結篇○五十六

(黃帝曰,逆順五體者,言人骨節之小大,肉之堅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濁, 氣之滑濇脉之長短,血之多少,經絡之數,余巳知之矣,此皆布衣匹夫之士也, 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體柔脆,肌肉軟弱,血氣慓悍滑利, 其刺之徐疾淺深多少,可得同之乎)。

五體者,五形之人也,故其骨節皮肉血氣經脉,稟有不齊,刺治亦異, 所以有逆順之變,至於貴賤之間,尤有不同,故欲辨其詳也,○脆,音翠,慓, 音飄急也,悍,音旱。

(岐伯荅曰,膏梁菽藿之味,何可同也)。

膏,脂肥也,梁粟類穀之良者也,菽,豆也,藿,豆葉也,貴者之用膏梁, 賤者之用菽藿,食味有厚薄,稟質所以不同也。

(氣滑即出疾,氣濇則出遲,氣悍則鍼小而入淺,氣濇則鍼大而入深,深欲留, 淺則欲疾)。 氣滑者易行,故出宜疾,氣濇者難致,故出宜遲,氣者來必勇, 利故鍼宜小而入宜淺,氣濇者至必艱遲,故鍼宜大而入宜深,所以宜深則欲留, 宜淺者則欲疾也。

(以此觀之,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氣慓悍滑利也)。

布衣氣濇,故宜深宜留,大人氣滑,故宜微宜徐,蓋貴人之氣,慓悍滑利, 有異於布衣之士耳。

(黃帝曰,形氣之逆順奈何,岐伯曰,形氣不足病氣有餘,是邪勝也,急寫之)。

貌雖不足而神氣病氣皆有餘,此外似虛而內則實,邪氣勝也,當急寫之。

形氣有餘,病氣不足,則實,邪氣勝也,當急寫之。

(形氣有餘,病氣不足急補之)。

形雖壯偉,而病氣神氣則不足,此外似實而內則虛,止氣衰也,當急補之。

(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陰陽氣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則重不足, 重不足則陰陽俱竭,血氣皆盡,五藏空虛,筋骨髓枯,老者絻滅,壯者不復矣)。 陽主外,陰主內,若形氣病氣俱不足,此表裏陰陽俱虛也,最不可刺,若再之, 是重虛其虛,而血氣盡,筋髓枯,老者益竭,故致絻滅,壯者必衰, 故不能復其元矣。

(形氣有餘,病氣有餘,此謂陰陽俱有餘也,急寫其邪,調其虛實)。

形氣病氣俱有餘,邪之實心,故當急寫,既當急寫,其實無疑,何以調其虛實, 蓋未刺之,前防其假實,既刺之後防其驟虛,故宜調之也。

(故曰,有餘者,寫之,不足者補之,此之謂也)。

凡用鍼者,虛則實之,滿則泄之,故曰虛實之要,九鍼為最妙,寫之時,此鍼為之, 又曰虛則實之音,氣口虛而當補之也,滿則泄者,氣口盛而當寫之也, 此用鍼之大法,似乎諸虛可補矣,何上文云形氣不足,病氣不足, 此陰陽氣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寶命全形論曰,人有虛實,五虛勿近,五實勿遠, 五閱五使篇曰,血氣有餘,肌肉堅緻,故可苦以鍼,奇病論曰,所謂無損不足者, 身羸瘦無用鑱石也,本神篇曰,是故用鍼者,察觀病人之態, 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傷,鍼不可以治之也,小鍼解曰, 取五脉者死,言病在中氣不足,但用鍼盡大寫其諸陰之脉也,脉度篇曰,盛者寫之, 虛者飲藥以補之,邪氣藏府病形篇曰,諸小者陰陽形氣俱不足, 勿取以鍼而調以甘藥也,諸如此者,又皆言虛不宜鍼也,及詳考本經諸篇, 凡所言應刺之疾,必皆邪留經絡,或氣逆藏府,大抵皆治實證,此鍼之利於寫, 不利於補也明矣,然則諸言不足者補之,又何為其然也,蓋人身血氣之往來, 經絡之流貫,或補陰可以配陽,或固此可以攻彼,不過欲所謂補寫也, 設有不明本未未解補虛之意,而凡營衛之虧損,形容之羸瘦,一切精虛氣竭等證, 概欲用鍼調補,反傷真元,未有不立敗者也,故曰鍼有寫而無補, 於此諸篇之論可知矣,凡用鍼者,不可不明此鍼家大義。

(故曰,刺不知逆順,真邪相摶)。

補寫反施,乃為之逆,不知逆順,則真氣與邪氣相摶,病必甚也。

(滿而補之,則陰陽四溢,腸胃充郭,肝肺內脉,陰陽相錯)。

益其有餘,故病如此。

(虛而寫之,則經脉空虛,血氣竭枯,腸胃辟,皮膚薄著,毛腠夭膲, 予之死其)。 損其不足,故病如,此,畏怯也,辟,邪僻不正也,薄著,瘦而濇也,夭, 短折也,予,與同,○,丑涉切,辟,僻同,膲,焦同。

(故曰用鍼之要,在於知調陰與陽,調陰與陽,精氣乃光,合形與氣使神內藏, 故曰上工平氣中工亂脉,下工絕氣危生,故曰下工不可不慎也。)。 上工知陰陽虛實,故能平不平之氣,中工無的確之見,故每多淆亂經脉, 下工以假作真,以非作是,故絕人之氣危人之生也。

(必審五藏化之病,五脉之應,經絡之實虛,皮之柔麤,而後取之也)。

五脉,五藏之脉應也。

(刺有大約須明逆順)。

靈樞逆順篇全○五十七

(黃帝問於伯高曰,余聞氣有逆順,脉有盛衰,刺有大約,可得聞乎,伯高曰, 氣之逆順者,所以應天地陰陽,四時五行也)。 人與天地相參,與曰月相應,其陰陽升降盛衰之氣,當其位而和者為順, 不當其位而乖垂者為逆。

(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氣之虛實,有餘不足也)。

脉之盛衰者,以有力無力言,故可以候血氣之虛實。

(刺之大約者,必明知病之可刺,與其未可刺,與其巳不,可刺也)。

三刺義具如下文,又若明知病之可刺者,以其實邪在經也,如脉度篇所謂盛者寫之, 虛者飲藥以補之是也,與其未可刺者,謂有所避忌也,如終始篇所謂新內新勞, 巳飽巳饑,大驚大恐者勿刺,及八正神明論所謂天忌,五禁篇所謂五禁之類皆是也, 與其巳丕可刺者,言敗壞無及也,如本神篇所謂五者巳傷,鍼不可以治之也, 凡此三者皆本節切近之義。

(黃帝曰,候之奈何,伯高曰,兵法曰無迎逢逢之氣,無擊堂堂之陣)。

逢逢之氣盛,堂堂之陣整,無迎無擊,避其銳也,○逢,音蓬。

(刺法曰,無刺熇熇之熱,無刺漉漉之汗,無刺渾渾之脉,無刺病與脉相逆者)。

熇熇熱之甚也,漉漉,汗之多也,渾渾,虛實未辨也,病與脉相逆, 形證陰陽不合也,是皆未可刺者也,○熇郝貴二音,廘,音鹿。

(黃帝曰,候其可刺奈何,伯高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 其次刺其巳衰者也)。 未生者,治其幾也,未盛者,治其萌也,巳衰者,知其有隙可乘也,是皆可刺者也。

(下工刺其方襲者也,與其形之盛者也,與其病之與脉相逆者也)。

刺其方襲者不避來銳也,與其形之盛者,見其外不知其內也,病之與脉相逆者, 逆有微甚,微逆者防有所傷,未可刺也,甚逆者,陰陽相離,形氣相失, 巳不可刺也,醫不達此而強刺之,未有不僨事者矣,故曰下工。

(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毀傷,刺其巳衰,事必大昌)。

盛邪當寫,何懼毀傷,正恐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攻邪未去,正氣先奪耳, 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毀傷,病既巳衰,可無刺矣,不知邪氣似平,病本方固, 乘勢拔之,易為力也,故曰刺其巳衰,事必大昌。

(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巳病此之謂也)。

此與四氣調神諭同,見攝生類七。

(五禁五奪五過五逆九宜)。

靈樞五禁篇全○五十八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刺有五禁,何謂五禁,岐伯曰禁其不可刺也,黃帝曰, 余聞刺有五奪,岐伯曰,無寫其不可奪者也,黃帝曰,余聞刺有五過, 岐伯曰補寫無過其度,黃帝曰,余聞刺有五逆,岐伯曰,病與脉相逆,命曰五逆, 黃帝曰,余聞刺有九宜,岐伯曰,明知九鍼之論,是謂九宜)。 補之過度,資其邪氣,寫之過度,竭其正氣,是五過也,九宜義見本類前第四, 餘如下文。

(黃帝曰,何謂五禁,願聞其不可刺之時,岐伯曰,甲乙曰自乘,無刺頭, 無發矇於耳內,丙丁曰自乘,無振埃於肩喉廉泉,戊巳曰自乘四季, 無刺腹去爪寫水,庚辛曰自乘,無刺關節於股膝,壬癸曰自乘,無刺足脛, 是謂五禁)。 天干之合人身者,甲乙應頭,丙丁應肩喉,戊己及四季應腹與四支, 庚辛應關節股膝,壬癸應足脛,曰自乘者言其曰之所直也,皆不可刺,是謂五禁, 發矇振埃義見本類前三十二。

(黃帝曰,何謂五奪岐伯曰,形肉巳奪,是一奪也,大奪血之後,是二奪也, 大汗出之後,是三奪,也,大泄之後,是四奪也,新產血之後,是櫪奪也, 此皆不可寫)。 此五奪者,皆元氣之大虛者也若再寫之,必置於殆,不惟用鍼,用藥亦然。

(黃帝曰,何謂五逆,岐伯曰,熱病脉靜,汗巳出脉盛躁,是一逆也,病泄脉洪大, 是二逆也,著痺不移,肉破,身熱,脉偏絕,是三逆也,淫而痔形,身熱, 色夭然白,及後下血衃,血衃篤重,是謂四逆也,寒熱奪形,脉堅摶, 是謂五逆也)。 熱病脉靜,陽證得陰脉也,汗巳宜靜,而反洪大者,孤陽邪勝也, 著痺破身熱而脉偏絕者,元有所脫也,淫而奪形,身熱下血衃者, 精血去而亡陰發熱也,寒熱奪形而脉堅摶者,脾陰大傷而真藏見也,凡此五逆者, 皆陰虛之病,故本神篇曰,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是皆不可刺者也,○, 渠久切,衃,普杯切。

(鍼分三氣失宜為害)。

五十九。

(夫氣之在脉也,邪氣在上,濁氣在中,清氣在下,故鍼陷脉則邪氣出, 鍼中脉則濁氣出,鍼大深則邪氣反沈,病益)。 靈樞九鍼十二原篇○邪氣在上者,賊風邪氣也,濁氣在中者,水穀之氣也, 清氣在下者,寒濕之氣也,陷脉諸義,具如下文,但缺取清氣在下之義,或有所失。

(故曰,皮肉筋脉,各有所處,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

經絡疾病,各有所處,九鍼各不同形,故其任用亦各有所宜也。

(無實無虛,損不足而益有餘,是謂甚病,病益甚)。

無實者,無實實也,無虛者,無虛虛也,反而為之,不惟不治病,適所以增病。

(取五脉者死,取三脉者恇,奪陰者死,奪陽者狂,鍼害畢矣)。

五脉三脉,義如下文,○恇,音匡,衰殘也。

(○小鍼解曰,夫氣之在脉也,邪氣在上者,言邪氣之中人也,高故邪氣在上也)。

此釋上文之義也,傷於風者,上先受之,故凡八風寒邪之中人,其氣必高而在上。

(濁氣在中者,言水穀皆人於胃,其精氣上注於肺,濁溜於腸胃,言寒溫不適, 飲食不節,而病生於腸胃故命曰濁氣在中也)。 水穀入胃,其清者化氣,上歸於肺,是為精氣,若寒溫失宜,飲食過度,不能運化, 必留滯腸胃之間而為病,此濁氣在中也。

(清氣在下者,言清濕地氣之中人也,必從足始,故曰清氣在下也)。

傷於濕者,下先受之,故凡清濕地氣之中人,必在下而從足。

(始鍼陷脉則邪氣出者,取之上)。

諸經孔穴,多在陷者之中,如刺禁論所謂刺缺盆中內陷之類是也,故凡欲去寒邪, 須刺各經陷脉,則經氣行而邪氣出,乃所以取陽邪之,在上者。

(鍼中脉則濁氣出者,取之陽明合也)。

陽明合穴,足三里也,刺之可以清腸胃,故能取濁氣之在中者。

(鍼大深則邪氣反沈者,言淺浮之病,不欲深刺也,深則邪氣從之入, 故曰反沈也)。 反沈,病益深也。

(皮肉筋脉各有所處者,言經絡各有所主也)。

皮肉筋脉,各有淺深,各有所主,以應四時之氣也。

(取五脉者死,言病在中氣不足,但用鍼盡大寫其諸陰之脉也)。

五脉者,五藏五輸也,病在中氣不足,而復盡寫其諸陰之脉,故必死。

(取三陽之脉者,唯言盡寫三陽之氣,令病人恇然不復也)。

手足各有三陽,六府脉也,六府有六輸,若不知虛實而盡寫之,令人恇然羸敗, 形氣不可復也。

(奪陰者死,言取尺之五里,五往者也)。

奪陰者死,奪藏氣也,尺之五里,尺澤後之五里也,手陽明經穴,禁刺者也, 詳見後六十一。

(奪陽者狂,正言也)。

正言,即如上文取三陽之謂。

(用鍼先診反治為害)。

六十。

(凡將用鍼,必先診脉,視氣之刻易,乃可以治也)。

靈樞九鍼十二原篇○病之虛實,不易識也,必察於脉,乃可知之,故凡將用鍼, 必先診脉,察知重輕,方可施治,否未則未有不悞而殺人者矣。

(五藏之氣,巳絕於內,而用鍼者反實其外,是謂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靜)。

藏氣巳絕於內,陰虛也,反實其外,誤益陽也,益陽則愈損其陰是重竭也, 陰竭必死,死則靜也。

(治之者輙反其氣,取腋與膺)。

腋與膺皆藏脉所出氣絕於內而復取之,則致氣於外而陰愈竭矣。

(五藏之氣,巳絕於外,而用鍼者反實其內,是謂逆厥,逆厥則必死,其死也躁)。

藏氣巳絕於外,陽虛也,反實其內,誤補陰也,助陰則陽氣愈竭,故致四逆而厥, 逆厥必死,死必躁也。

(治之者反取四未)。

四末為諸陽之本,氣絕於外而取其本,則陰氣至而陽愈陷矣。

(刺之害中而不去則精泄,害中而去則致氣,精泄則病益甚而恇, 致氣則生為癰瘍)。 害中而不去,去鍼大遲也,不中而去,去鍼太蚤也,均足為害, 此節與寒熱病篇文同,但彼云不中而去則致氣者是,此云害中者誤也, 詳見前五十四。

(○小鍼解曰,所謂五藏之氣,巳絕於內者,脉口氣內絕不至)。

此釋上文之義也,脉口浮虛,按之則無,是謂內絕不至,藏氣之虛也。

(反取其外之病處,與陽經之合,有留鍼以致陽氣,陽氣至則內重竭,重竭則死矣, 其死也無氣以動故靜)。 外者陽之分,陰氣既虛,復留鍼於外以致陽,則陰愈虛而氣竭於,內無氣以動, 故其死也靜。

(所謂五藏之氣巳絕於外者,脉口氣外絕不至)。

脉口沈微,輕取則無,是謂外絕不至,陽之虛也。

(反取其四末之輸,有留鍼以致其陰氣,陰氣至則陽氣反入,入則逆,逆則死矣, 其死也,陰氣有餘,故躁)。 陽氣既虛,復留鍼四末以致陰氣,則陽氣愈竭,必病逆厥而死,陽并於陰, 則陰氣有餘,故其死也躁。

(勿迎五里能殺生人)。

六十一。

(黃帝曰,余以小鍼為細物也,夫子乃言上合之於天,下合之於地,中合之於人, 余以為過鍼之意矣,願聞其故)。 靈樞玉版篇○過鍼之意,謂其言之若過也。

(岐伯曰,何物大於天乎,夫大於鍼者,惟五兵者焉,五兵者,死之備也, 非生之具,且夫人者,夭地之鎮也,其不可不參,乎夫治民者,亦唯鍼焉, 夫鍼之與五兵,其孰小乎)。 五兵,即五刃,刀劍矛戟矢也,五兵雖大,但備殺戮之用,置之死者也,小鍼雖小, 能療萬民之病,保其生者也,夫天地之間,唯人最重,故為天地之鎮,而治人之笁, 則又唯鍼最先,蓋鍼之為用,從陽則上合乎天,從陰則下合乎地, 從中則變化其間而動合乎人,此鍼道之所以合乎三才,功非小補,較之五兵, 其孰大孰小為可知矣。

(○黃帝曰,夫子之言鍼甚駿,以配天地,上數天文,下度,地紀,內別五藏, 外次六府,經脉二十八會,盡有周紀,能殺生人不能起死者,子能反之乎)。 同前篇○駿,大也,二十八會者,手足十二經左右共二十四脉,加以任督兩蹻, 共二十八也。

(岐伯曰,能殺生人不能起死者也,黃帝曰,余聞之則為不仁然願聞其道, 弗行於人,岐伯曰,是明道也,其必然也,其如刀劍之可以殺人,如飲酒使人醉也, 雖勿診,猶可知矣)。 言不善用鍼者,徒能殺人,不能起死者,正如以刀劍加人則死,以酒飲人則醉, 此理之必然,自不待診而可知者也。

(黃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人之所受氣者穀也,穀之所注者胃也, 胃者水穀氣血之海也,海之所行雲氣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氣血者經隧也,經隧者, 五藏六府之大絡也,迎而奪之而巳矣)。 人受氣於穀,穀氣自外而入所以養胃氣也,胃氣由中而發所以行穀氣也,二者相依, 所歸則一,故水穀入胃,化氣化血以行於經隧之中,是經隧為五藏六府之大絡也, 若迎而奪之,則血氣盡而胃氣竭矣,○隧,音遂。

(黃帝曰,上下有數乎,岐伯曰,迎之五里,中道而止五至而巳, 五往而藏之氣盡矣,故五五二十五而竭其輸矣,此所謂奪其天氣者也)。 上下,問手足經也,五里,手陽明經穴,此節指手五里,即經隧之要害, 若迎而奪之,則藏氣敗絕,必致中道而止,且一藏之氣,大約五至而巳, 鍼凡五往以迎之,則一藏之氣巳盡,若奪至二十五至,則五藏之輸氣皆竭, 乃殺生人,此所謂奪其天真之氣也,氣穴論曰,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十, 即此之謂。

(非能絕其命而傾其壽者也)。

不知刺禁,所以殺人,鍼非絕人之命,傾人之壽者也。

(黃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闚門而刺之者,死於家中,入門而刺之者, 死於堂上)。 門,即生氣通天等論所謂氣門之門也,闚門而刺,言猶淺也,淺者害遲, 故死於家中,入門而刺,言其深也,深則害速,故死於堂上。

(黃帝曰,善乎方,明哉道,請著之玉版,以為重寶傳之後世,以為刺禁, 令民勿敢犯也)。 玉版義詳脉色類十。

(○陰尺動脉在五里,五輸之禁也)。

靈樞本輸篇○陰尺動脉,言陰氣之所在也,小鍼解曰,奪陰者死,言取尺之五里, 其義即此,五里五輸之禁,詳如上文。

(得氣失氣在十二禁)。

靈樞終始篇○六十二

(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氣,形肉未脫,少氣,而脉又躁,躁厥者,必為繆刺之, 散氣可收,聚氣可布)。 病少氣而形肉未脫,其脉躁急,其病躁而厥逆者,氣虛於內,邪實於經也, 當繆刺之,左病取右,右病取左,所刺在絡,其用輕淺,則精氣飲散者可收, 邪氣之聚者可散也。

(深居靜處,占神往來,閉戶塞牖,魂魄不散專意一神,精氣之,分, 母聞人聲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鍼)。 言刺此者,須必清必靜,聚精會神,詳察秋毫,令志在鍼,庶於虛實疑似之間, 方保無誤也。

(淺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氣至乃休)。

用鍼之道,所重在氣,上文言少氣者,氣之虛也,以氣虛邪實之病而欲用鍼, 故宜淺而留之,貴從緩也,微而浮之,懼傷內也,但欲從容以移其神耳, 候其真氣巳至,乃止鍼也。

(○男內女外,堅拒勿出,謹守勿內,是謂得氣)。

既刺之後,尤當戒慎,男子忌內,女子忌外,忌外者,堅拒勿出,忌內者, 謹守勿內,則其邪氣必去,正氣必復,是謂得氣。

凡刺之禁,○新內勿刺,新刺勿內,○巳醉勿刺,巳刺勿醉,○新怒勿刺, 巳刺勿怒,○新勞勿刺,巳刺勿勞,○巳飽勿刺,巳刺勿飽,○巳饑勿刺, 巳刺勿饑,○巳渴勿刺,巳刺勿渴,○大驚大恐,必定其氣,乃刺之,○乘車來者, 臥而休之,如食頃乃刺之,○出行來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頃乃刺之)。 以上連男內女外共為十二禁。

(凡此十二禁者,其脉亂氣散,逆其營衛,經氣不次,因而刺之, 則陽病入於陰陰病出為陽,則邪氣復生,麤工勿察,是謂伐身,形體淫泆, 乃消腦髓,津液不化,脫其五味,是謂失氣也)。 淫泆,蕩散也,不知所禁,妄為刺之,則陰陽錯亂,真氣消亡,人是謂失氣也, ○泆,音逸。

(刺禁)。

六十三

(黃帝問曰,願聞刺要)。

素問刺要論全。

(岐伯對曰,病有浮沈,刺有淺深,各至其理,無過其道)。

應淺不淺,應深不深,皆過其道也。

(過之則內傷,不及則生外壅,壅則邪從之)。

過於深則傷氣於內,失於淺則致氣於外,故為壅腫而邪反從之。

(淺深不得,反為大賊,內動五藏後生大病)。

賊,害也,動,傷動也後生大病,詳如下文。

(故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膚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脉者, 有在筋者有骨者,有在髓者)。 此詳言內外之叉深,以見用鍼者當各有所取也。

(是故刺毫毛腠理無傷皮,皮傷則內動肺,肺動則秋病溫瘧泝泝然寒慄)。

刺毫毛腠理者,最淺者也,皮則稍深矣,皮為肺之合,皮傷則內動於肺,肺應秋, 故秋溫瘧,泝泝然,寒慄也,○泝,音素。

(刺皮無傷肉,肉傷則內動脾,脾動則七十二曰四季之月,病腹脹煩不嗜食)。

皮在外,肉在內,肉為脾之合,肉傷則內動於脾,脾土寄王於四季之未各一十八日, 共為七十二日,脾氣既傷,不能運化,故於辰戌丑未之月,當病脹煩不嗜食也。

(刺肉無傷脉,脉傷則內動心,心動則夏病心痛)。

脉在肉中,為心之合,傷則內動於心,心王於夏,外氣傷故夏為心痛。

(刺脉無傷筋,筋傷則內動肝,肝動則春病熬而筋弛)。

脉非筋也,筋合肝而王於春,筋傷則肝氣動,故於春陽發生之時病熬證,熬則筋緩, 故為弛縱,○弛,弛同。

(刺筋無傷骨,骨傷則內動腎,腎動則冬病脹腰痛)。

筋在外,骨在內,骨合腎而王於冬,骨傷則內動於腎,故至冬時為病脹,為腰痛, 以化元受傷,而腰為腎之府也。

(刺骨無傷髓,髓傷則銷鑠胻酸,體解然不去矣)。

髓為骨之充,精之屬,最深者也,精髓受傷,故為乾枯銷鑠胻酸等病,解者, 懈怠困弱之名,陰之虛也,陰虛則氣虛,氣虛則不能舉動,是謂不去也, 按海論所言髓海不足者,病多類,此詳經絡類三十二,○鑠,式灼切,胻,音杭, 音跡。

(○黃帝問曰,願聞淺深之分)。

素問刺齊論全。

(岐伯對曰,刺骨者無傷筋,刺筋者無傷肉,刺肉者無傷脉,刺脉者無傷皮, 刺皮者無傷肉,刺肉者無傷筋,刺筋者無傷骨)。 前四句言宜深者勿淺後二文。

(筋,刺筋者無傷骨)。

前四句言宜深者必薄,後二句言宜淺者勿深也,義如下文。

(帝曰,余未知其所謂,不願聞其解,岐伯曰,刺骨無傷筋者, 鍼至筋而去不及骨也)。 病在骨者,直當刺骨,勿傷其筋,若鍼至筋分,索氣而去,不及於骨,則病不在肝, 攻非其過,是傷筋也。

(刺筋無傷肉者,至肉而去,不及筋也)。

病在筋者,直當刺筋若鍼至肉分而去,不及於筋,則病不在脾,是傷肉也。

(刺肉無傷脉者,至脉而去,不及肉也)。

病在肉者直宜刺肉,若刺至脉分而去,不及於肉,則病不在心,是傷脉也。

(刺脉無傷皮者,至皮而去,不及脉也)。

病在脉者,直當刺脉若鍼至才分而去,不及於脉,則病不在肺,昃傷皮也, 以上四節,言當深不深之為害也。

(所謂刺皮無傷肉者,病在皮中,鍼入皮中,無傷肉也)。

刺皮過深而中肉者,傷其脾氣。

(刺肉無傷筋者,過肉中筋也)。

刺肉過深而中筋者,伐其肝氣。

刺筋無傷骨者,過筋中骨也,此謂之反也刺筋過深而中骨者,傷其腎氣, 此上三節言不當深而深者之害,是皆所謂反也。

(刺害)。

素問刺禁論全○六十四。

(黃帝問曰,願聞禁數,岐伯對曰,藏有要害,不可不察)。

要害,言各有所要,亦各有所害,當詳察也。

(肝生於左)。

肝木王於東方,而主發生,故其氣生於左。

(肺藏於右)。

肺金王於西方,而主收歛,故其氣藏於右。

(心部於表)。

心火主陽在上,故其氣部於表。

(腎治於裏)。

腎水主陰在下,故其氣治於裏。

(脾為之使)。

脾土王於四季,主運行水穀以溉五藏,故為之使。

(胃為之巿)。

胃納水穀,無物不容,故為之巿。

(鬲肓之上,中有父母)。

鬲,鬲膜也,肓,心之下,鬲之上也,鬲肓之上,心肺所居心為陽中之陽, 肺為陽中之陰,心主血,肺主氣,營衛於身,故稱父母。

(七節之傍中有小心)。

人之脊骨共二十一節,自上而下當十四節之間,自下而上是為第七節,其兩傍者, 乃腎俞穴,其中則命門外俞也,人生以陽氣為本,陽在上者謂之君火,君火在心, 陽在下者謂之相火,相火在命門,皆真陽之所在也,故曰七節之傍,中有小心。

(從之有福,逆之有咎)。

從謂順其氣,逆謂喪其真也,上文八者,皆人生神氣之所在順之則福延, 逆之則咎至,乃所謂藏之要害也。

(刺中心,一曰死,其動為噫)。

此下言刺害也,心為五藏六之主,故中之者不出一曰,其死最速動,變動也, 心在氣為噫,噫見則心氣絕矣,○噫,音伊。

(刺中肝,五曰死,其動為語)。

語,謂無故妄言也,肝在氣為語,語見則肝絕矣。

(刺中腎,六曰死,其動為嚏)。

診要經終論曰,中腎七曰死,四時刺逆從論曰,其動為嚏為,久見則腎氣絕矣。

(刺中肺,三曰死,其動為欬)。

肺在氣為欬欬見則肺氣絕矣,診要經終論曰,中肺者五曰死。

(刺中脾,十曰死其動為吞)。

脾在氣為吞,吞見則脾絕矣,診要經終論曰中脾者五曰死,○愚按上文刺傷五藏, 死期冬有遠近者,以陰陽要害之有緩急也,蓋死生之道,惟陽為主, 故傷於陽者為急,傷於陰者稍遲,心肺居於鬲上,二陽藏也,心為陽中之陽, 肺為陽中之陰,故心為最急而一曰,肺次之而三曰,肝脾腎居於鬲下,三陰藏也, 肝為陰中之陽,腎為陰中之陰,脾為陰中之至陰,故肝稍急而五曰,腎次之而六曰, 脾又次之而十曰,此緩急之義也,按診要經終論王氏以五行之數為註,脾言生數, 肺言生數之餘,腎上成數之餘,心則不及言數,此其說若乎近理, 然或此或彼或言或不言,難以盡合,恐不能無勉強耳,四時刺逆從論之文, 與本篇同,見前十九。

(刺中膽一曰半死,其動為嘔)。

膽屬少陽,乃生氣所在,為六府之一,然藏而不寫,又類乎藏,凡十一藏者, 皆取決於膽,是謂中正之官,奇恒之府,傷之者,其危極速, 故本篇不及六府獨言膽也,嘔出於胃,而膽證忌之,木邪犯土,見則死矣。

(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

跗上足面也,大脉,足陽明衝陽穴,胃經之原也,胃為五藏六府水穀氣血之海, 若刺之過傷,以致血出不止,則海竭氣亡,必致也。

(刺面,中溜脉,不幸為盲)。

溜,流也,凡血脉之通於目者,皆為溜脉,按大惑論曰,五藏六府之精氣, 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論疾診尺篇曰赤脉從上下者太陽病,從下上者陽明病, 從外走內者少陽病,此皆溜脉之義,刺面者不知溜脉而悞中之,傷其精氣, 故令人盲。

(刺頭,中腦戶,入腦立死)。

腦戶,督脉穴,在枕骨上,於腦中,腦為髓海,乃元陽精氣之所聚, 鍼入腦則真氣泄,故立死。

(刺舌下,中脉太過血由不止為瘖)。

舌下脉者,任脉之廉泉穴,足少陰之標也,中脉太過,血止則傷腎, 腎虛則無氣故令人瘖,按憂恚無言論曰,足之少陰,上繫於舌,終於橫骨, 終於會厭,脉解篇曰,內奪而厥,則為瘖俳,此腎虛也,然則瘖本於腎,無所疑矣。

(刺足下布終,中脉,血不出為腫)。

足下布絡,足跗下浮淺散見之終也,邪在布絡而刺中其脉,過於深矣,若血不出, 氣必隨鍼而壅,故為腫也。

(刺郄中大脉,令人仆,脫色)。

郄,足太陽委中穴也,刺委中而中其大脉,傷陰氣於陽經,故令人仆倒且脫色也, ○郄,隙同,仆,音付。

(刺氣街,中脉血不出為腫鼠僕)。

氣街,即氣街,足陽明經穴,僕當作鼷,刺氣街者,不中穴而旁中其脉,若血不出, 當為腫於鼠鼷也。

(刺脊間,中髓為傴)。

傴,傴僂也,刺脊太深誤中髓者,傷腰背骨中之精氣,故飲人踡曲不能伸也,○傴, 雍主切。

(刺乳上,中乳房為腫,根蝕)。

乳之上下,皆足陽明脉也,乳房乃胷中氣血交湊之室,故刺乳上之穴而誤中乳房, 則氣結不散,留而為腫,腫則必潰,且并乳根皆蝕而難於愈也,○蝕,食同。

(刺缺盆中內陷氣泄,令人喘,欬逆)。

缺盆,在肩前橫骨上陷者中,為五藏六府之逆,凡刺缺盆過深,中其內陷之脉, 致傷藏氣者,令人為喘為欬逆,葐五藏皆能動喘,及為欬逆也。

(刺手魚腹內陷為腫)。

魚腹,手太陰經之脉,刺之太深內陷,必反致邪而為腫也。

(無刺大醉,令人氣亂)。

大醉亂人氣血,因而刺之,是溢其亂。

(無刺大怒,令人氣逆)。

怒本逆氣,乘怒刺之,其逆益甚。

(無刺大勞人)。

大勞者氣之,刺之則氣愈耗。

(無刺新飽人)。

新飽者穀氣盛滿,經氣十定,刺之恐其易泄。

(無刺大饑人)。

饑人氣虛,刺則愈傷其氣。

(無刺大渴人)。

渴者液少,刺則愈亡其陰。

(無刺大驚人)。

驚者氣去,刺則氣愈散矣。

(刺陰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

陰股大脉,足太陰箕門血海之間,血出不止,則脾氣脫,故至於死。

(刺客主人內陷中脉,為內漏,為聾)。

客主人,足少陽經穴,刺之太深,則內陷中脉,膿生耳底,是為內漏,傷其經氣, 故致聾也。

(刺膝臏,出液為跛)。

臏,膝葐骨也,膝者筋之府,刺膝臏之下而出其液,則液泄筋枯,故令人跛,○臏, 頻牝二音,跛,補火切。

(刺臂太陰脉,出血多立死)。

臂太陰肺脉也肺主氣以行營衛,血出多而營衛絕,氣散則死也。

(刺足少陰脉,重虛出血,為舌難以言)。

足少陰,腎也,少陰之脉循喉龍,繫舌本,腎既虛而復刺出血,是重虛也, 故令舌難以言。

(刺膺中陷,中肺,為喘逆仰息)。

肺近應中而誤中之,則肺氣上泄,故為喘為逆,仰首而息也。

(刺肘中內陷,氣歸之,為不屈伸)。

肘中者,手太陰之尺澤,厥陰之曲澤皆是也,深刺內陷,必損其氣,氣泄於此, 則氣歸之,故為不能屈伸。

(刺陰股下三寸內陷令人遺溺)。

陰股之脉,足二陰也,皆上聚於陰器,惟少陰之在股間者,有經無穴, 其在氣衝下三寸者,足厥陰之五里也,主治腸中熱滿不得溺,若刺深內陷, 令人遺溺不禁,當是此穴,然厥陰之陰包,陽明之箕門,皆治遺溺,若刺之太深, 則溺反不止矣。

(刺掖下脇間內陷,令人欬)。

腋下脇間,肺所居也,若刺深內陷,中其肺藏,故令人欬。

(刺少腹,中膀胱溺出,令人少腹滿)。

刺中膀胱則胞氣泄,故溺出於外而為小腹滿。

(刺腨腸內陷為腫)。

腨腸,足肚也,肉厚氣深,不易行散,故刺而內陷則為腫。

(刺匡上,陷骨中脉,為漏為盲)。

匡,眼匡也,目者宗脉之所聚,刺匡上而深陷骨間,中其目系之脉, 則流淚不止而為漏,視無所見而為盲也。

(刺關節中液出,不得屈伸)。

腰脊者,身之大關節也,手肘足膝者,四支之關節也,諸筋者皆屬於節, 液出則筋枯,故為不得屈伸。

(類經二十三卷)。

(張介賓類註)。

(運氣類)。

(六六九九以正天度而歲氣立)。

素問六節藏象論○。

(黃帝問日,余聞天以六六之節,以成一歲,人以九九制會, 計人亦有三百六十五節,以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謂也)。 天有上下四方,是為六合,地有正隅中外,是為九宮,此乾坤合一之大數也, 凡寰物理,莫不由之,故節以六六而成歲,人因九九以制會,且人有三百六十五節, 正以合大之度數,復有九藏以應地之九野,此其所以為天地人也,六六九六, 義如下文。

(岐伯對曰,昭乎哉問也,請遂言之,夫六六之節,九九制會者,所以正天之度, 氣之數也)。 六六之節,謂如天地合數則花甲生焉,花甲一周凡六十日,而所包天干各六, 是一周之六六也,一步之數三百六十日,而所包甲子凡六周,三陰三陽夕天氣, 是一步之天天也,九九制會者,天有四方,方各九十度有奇而制其會,歲有四季, 季各九十日有奇而制其會,偪以至地有九野,人有九藏,皆應此數, 故黃鍾之收生於九而律度量衡準繩規矩之逆,無不由之,夫有氣則有度, 有度則有數,天度由此而正,氣數由此而定,而裁制其會通之妙者則在乎人, 其為功也亦大矣,故首節曰,人以九九制會也,○又一九義詳脉色類五。

(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氣數者,所以紀化生之用也)。

制,節也正也,紀,記也,太虛廖廓,本不可,測,所可測者,賴列宿周旋, 附於天體,有宿度,則天道昭然,而七政之遲疾有節,是所以制日月之行也, 氣數無形,本不易察,所可察者,在陰陽往來,見於節序有節序,則時合相承, 而萬物之消長有期,乃所以紀化生之用也。

(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

天包地外,地居天中,天動地靜,乾健坤順,故天為陽,地為陰,火之精為日, 水之精為月,故日為陽,月為陰。

(行有分紀)。

凡天地日月之運行,各有所紀,天象正圓,周旋不息,天體倚比,比高南下, 南北二極居其兩端,乃其樞軸不動之處也,天有黃赤二道,赤道者,當兩極之中, 橫絡天腰,中半之界也,赤道之北為內郭,北極居之,赤道之南為外郭,南極居之, 日月循天運行,各有其道,日行之道是為黃道,黃道之行,春分後行赤道之北, 秋分後行赤道之南,月行之道有九,與日不同,九道者,黑道二,出黃道北, 赤道二,出黃道南,自道二出黃道西,青道二,出黃道東,故立春春分, 月東從青道,立秋秋分,月西從白道立冬冬至,月北從黑道,立夏夏至, 月南從赤道此亦云赤道者以五方五色言,又非天腹赤道之謂也, 凡此青黑白赤道各二,并黃道而為九,蓋黃為土之正色,位居中央,亦日中道, 班固天文志曰,日之所由,謂之黃道是也,凡節序之分以日為主,日則隨天而行, 邵子日,夏則日隨斗而北,冬則日隨斗而南,太玄日,一北而萬物生, 一南而萬物死,劉昭云,日行北陸謂冬,西陸謂春,南陸謂夏,東陸謂秋, 夫以南北為夏冬者是也,以西陸為春東陸為秋者何也,蓋天志之道,子午為經, 卯酉為緯,一歲之氣,始於冬至,一陽在子,為天日之會, 蓋是斗建隨天左旋以行於東方,日月挨宮右退以會於西宿,故仲冬斗建在子, 則日月會於星紀,斗宿丑宮也,季冬斗建在丑,則日月會於玄枵,女宿子宮也, 此所以日行北陸謂冬也,又由是則斗建自東北順而南,日月自西北逆而南, 故孟春斗建在寅,則日月會於娵訾室宿亥官也,仲春斗建在卬則日月會於降婁, 奎宿戍宮也,季春斗建在辰,則日月會於大梁,胃宿酉宮也,是皆以西緯東, 此所以日行西陸謂春也,又由是則斗建自東南順而西,日月自西南逆而東, 故孟夏斗建在巳,則日月會於實沉,畢宿申宮也,仲夏斗建在午,則日月會於鶉首, 并宿未宮也,季夏斗建在,未則日月會於鶉火,柳宿午宮也, 此所以日行南陸謂夏也,又由是則斗建自西南順而北,日月自東南逆而北, 故孟秋斗建在申,則日月會於鶉尾,翼宿巳宮也,仲秋斗建在酉,則日會於壽星, 角宿辰宮也,季秋斗建在戍,則日月會於大火,房宿卯宮也,是皆以東緯西, 此所以日行東陸謂秋也,以至孟冬斗建在亥,則日月會於析木,尾宿寅宮, 而復交乎冬至,故春不在東而在西,秋不在西而在東也,由此觀之, 則天運本順而左旋,日月似逆而右轉,故星家以七政為右行,殊不知日月五星, 皆循天左行,其所以似右者,乃日不及天,月不及日,并五星之退度耳, 故天之與日,正會於子半之中,是為一歲之首,即冬至節也,自子半之後, 則天漸餘而東日漸縮而西,而時序節今從茲變更矣五星之行亦各有度,如水曰歲星, 其行一年一宮十二年一周天,火曰熒惑,其行六十一日有零過一宮, 七百四十日一周天,土曰鎮星,其行二十八月過一宮,二十八年一周,天金曰太白, 其行一月一宮,一歲一周天,水曰辰星,常隨太陽而行,然或前或後, 不出二三十度之外,亦一月一宮,一歲一周天,凡此五星, 皆所以佐日月而循序如緯者也,此行有分紀之謂。

(周有道理)。

按渾天說日,天地之體,狀如鳥卵,天包地外,猶殼褁黃,其形體混然,周旋無巳, 故曰混天,然則周天之度,何從考正,乃於日行之數,有以見之,日之行度, 不及於天,故以每日所短之數,紀為一度,凡行三百六十五日又四分日之一, 竟天一周,復會於舊宿之處,故紀天為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 而周天二十八宿,均此數焉其行則自東而升,自西而降,安定胡氏曰, 人一呼一吸為一息,一息之間大約天行八十里,凡人晝夜呼吸,總計一萬三千五百, 息以八十里之數因之,其得一百八萬里,考之洛書甄嚁度,及春秋考異,郵, 皆云周天一百七萬一千里,其大概亦不相遠,此周天圍圓之數也, 以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分之則每度得二千九百三十二里, 又千四百六十一分里之三百四十八,以圍三徑一言之,則周天上下四旁, 直徑三十五萬七千里,地面去天,又減此之半,而三光出入乎其中, 此周有道理之謂。

(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歲)。

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者,言日月之退度也,日月循天連行,俱自東而西,天行速, 日行遲,月行又遲,天體至圓,繞地左旋,常一日一周而過日一度,日行遲, 亦日遶地一周,而比天少行一度,凡積三百六十五日又二十五刻, 仍至舊處而與大會,是為一歲,此日行之數也,故曰日行一度,月行又遲, 亦一日遶地一周,而比天少十三度又十九分度之七,積二十七日半有奇,而與天會, 是為一月,此月行之數也,故曰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然於正度之外,陽氣尚盈, 陰氣常縮,是為盈縮,氣有盈縮,故月有大小,盈者氣盈,天之數也,縮者朔虛, 日月之數也,凡月有二十日,歲有十二月,是一歲之數,當以三百六十日為常, 然天之氣盈,每於過日一度之外,仍盈十三分七厘八絲三忽有奇積三百六十日, 共得四千九百三十五分,以日法九百四十分為一日除之,合盈五日又二百三十五分, 其合於刻數則為二十五刻零,此一歲三百六十日之外,天行過日之數也,月之朔虛, 一日常不及日十二度十九分度之七,積二十九日又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 其合於刻數,則為五十三刻零,而與日會,是每月常虛四百四十一分積十二箇月, 共得五千二百九十二分,以日法九百四十分為一日除之, 則每歲合虛五日又五百九十二分,其合於刻數則為六十三刻零,故一歲日數, 止實得三百五十四日又三十七刻,以成數為言,則一歲約少六日,是當六大六小矣, 此一歲月不及日之數也,故朱子日,氣言則三百六十五日,朔言則二百五十四日, 舉氣盈朔虛之中數言,則三百六十日,堯典舉成數言,故曰三百六十六日也, 此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歲之謂。

(積氣餘而盈閏矣)。

積氣餘者,歲氣餘分之積而成閏也,一歲之日,以三百六十為常數,而月少於日, 故每年止三百五十四日又三十七刻,而十二晦朔盡矣,是周歲月不及日者, 凡五日又六十三刻為朔虛,日又少於天,故周天之數共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 是周歲天多於日者,凡五日又二十五刻為氣盈,合氣盈朔虛,共得十日零八十八刻, 此一歲氣餘之數而閏生焉,故以三歲而計,則得三十二日又六十四刻, 是一閏而有餘,以五歲而計,則得五十四日又四十刻,是再閏而不足, 故以十九年而計,則得二百六日又七十二刻,以月法二十九日零五十三刻除之, 正得七箇月不差時,刻此所以十九年而七閏,則氣朔分齊,是謂一章, 大約三十二箇月有奇置一閏,雖不盡同,亦不相遠, 故三年不置閏則春之一月入於夏,子之一月入於丑,積之之, 久至於三失閏則春利皆為夏,十二失閏則子年皆為丑,寒暑反,易歲時變亂, 農桑庶務,全失其時矣,故以餘日置閏於其間,然後歲氣不差四時得成, 而眾功皆立也。

(立端於始)。

端,首也,始,初也,天地有氣運,氣運有元首,元首立而始終正矣,天有其端, 北極是也,氣有其端,子半是也,節有其端,冬至是也,故立天之端而宿度見, 立氣之端而辰次見,立節之端而時候見如周正建子為天統,商正建丑為地統, 夏正建寅為人統,皆所以立歲首而授民戕時也,即立端於始之義。

(表正於中)。

表識記也,正者,正其子午,中者,中其四方, 蓋天道玄遠窺測不易雖立端以察其始,尚不足以探其微,故又立表以正其中也, 如周公營洛,置五表穎川陽城置中表,其度景處,古跡猶存,中表南千里置一表, 北千里置一表東西亦然,此正日景以求志束也,考之周禮曰, 大司空之職立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則景短多暑, 日北則景長多寒,日東則景夕多風,日西則景朝多陰,此在鄭康成固有注疏, 但亦未甚明悉,朱子曰,今人都不識土圭,康成亦誤,圭尺是量表景底尺, 長一尺五寸,以王為之是也,按古制土圭之長,尺有五寸,而測景之表,其長八尺, 立表以測景,用圭以量景而天地之中氣候之序,於斯乎正矣,詳求其法, 蓋以天體混圓,半覆地上半在地下,其上下二端,謂之二極,北極出地三十六度, 南極入地三十六度,兩極相去一百八十二度半有奇,兩極之中,橫絡天腰者, 是為赤道,其去兩極,各九十一度有奇,日行之道是為,黃道, 由赤道內外周行各半,其入於赤道之內,最近者,日行於參九度之間, 在赤道之北二十四度,其去北極六十七度少強,是為夏至日行之道,去極最近, 其景最短,故立八尺之表,而景惟一尺五寸,此以地在日中之南時當陽極, 故日日南則景短多暑也,斯時也,黃道在參宿度中,出寅未入戍初, 凡晝行地上者二百一十九度強,故晝長,夜行地下一百四十六度強,故夜短也, 其出於赤道之外,最遠者日行於箕四度之間,在赤道之南二十四度, 其去北極一百一十五度有奇,是為冬至日行之道去極最遠,其景最長, 故以八尺之表,而景長一丈三尺,此以地在日中之北,時當陰極,故曰, 日北則景長冬寒也,斯時也黃道在箕宿度中,出辰初入申未, 凡晝行地上者一百四十六度強,故晝短,夜行地下二百一十九度強,故夜長也, 其黃道交行於赤道之間者,是為日行之中道,春分日黃赤二道交於西北壁三度, 秋分日交於東南翼十七度,各去極九十一度有奇,此度在南北遠近之中, 故景居二至長短之半,而寒熱勻也,斯時也,黃道出卯中,入酉中, 日行地上地下各一百八十二度有奇,而晝夜平也,所謂日東則景夕多風者, 言地在日中之東,則日甫中而景巳如,久是地偏於左而東方木氣多風也, 所謂日西則景朝多陰者,言地在日中之西,則日巳中而景猶如朝, 是地偏於右而西方金氣多陰也,所謂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者, 言夏至為一歲之中,日在中天,其景最短,故景惟一尺五寸與土圭庂長正相合處, 此便是地之中,亦所以見歲之中也,故嵩高正當天之中,極南五十五度當嵩高之上, 又其南十二度為夏至之日道,又其南二十四度為春秋分之日道,即赤道也, 又其南二十四度為冬至之日道,南下去地,三十一度而巳,是夏至日, 去北極六十七度春秋分日,去北極九十一度,冬至日,去北極一百一十五度, 乃其大數,此天地之所合也,四時之所交也,風南之所會也,陰陽之所和也, 故邵子,曰天地之本,其起於中乎,天之中何在,曰在辰極地之中何在,曰在嵩山, 惟天以辰極為中,故可以圯層數而惟節候,惟地以嵩山為中, 故可以定方隅而均道里,子午其天地之中乎,冬至陽生子,夜半時加子, 所以乾始於坎而終於離,此南北二極獨為天樞而不動也,夏至陰生午,天中日在午, 所以坤始於離而終於坎,此冬夏二至,一在南,一在北,而不可移也,惟天地之中, 一定不易,是以聖人者出,處璣衡以觀大運,據會要以察方來,皆自此而得之, 昃所謂表正於中也。

(推餘於終,而天度畢矣)。

推餘於終即上文氣餘盈閏之義,蓋欲求天道者不立其端, 則綱領不得不正其中則前後不明不推其餘則氣候下正,凡此三者,缺一不可, 知乎此,則天度之道畢矣○推,音吹。

(帝曰,余巳聞天度矣,願聞氣數,何以合之,岐伯曰,天以六六為節, 地以九九制會)。 六六九九義見前。

(天有十日)。

十者成數之極,天地之至數也,天有十日,如一月之數凡三十, 一歲之數凡三百六十,皆以十為制也,故大撓察其象作十干以紀之曰, 甲乙丙丁戊巳庚辛壬癸。

(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復而終歲,三百六十日法也)。

竟,盡也,十干六竟則六十日也,是為花甲一周,甲復六周,則六六三百六十也, 是為一歲日法之常數,而氣盈朔虛不與焉,故云日法也。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其氣九州九竅,皆通乎天氣)。

凡自古有生之物,皆出天元之氣,雖形假地生,而命惟天賦,故寶命全形論曰, 人生於地,懸命於天,此通天之謂也,然通天之本,本於陰陽,故四氣調神論曰, 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至若在地而有九州,在人而有九竅, 又孰非通於天氣,而本於陰陽者乎。

(故其生五,其氣三)。

自陰陽以化五行而萬物之生,莫不由之,故曰其生五,然五行皆本於陰陽, 而陰陽之氣各有其三,是謂三陰三陽,故曰其氣三,夫生五氣三者, 即運五氣六之義,不言六而言三者,合陰陽而言也,一曰,五運之氣, 各有太過不及平氣之化,故五常政大論有三氣之紀者即此,其義亦通, ○按王氏以三為三元,謂天氣地氣運氣也,然觀下文云,三而成天,三而成地, 三而成人,是天氣地氣運氣者,亦由三而成,則三元之義,又若居其次伏, ○此上三節與生氣通天論同,見疾病類五

(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

天者天之氣,司天是也,地者地氣,在泉是也,上下之間,氣交之中,人之居也, 天地人之氣,皆有三陰三陽,故日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 ○此下三節與三部九候論同,但彼以上中下三部為言,與此稍異,詳脉色類五。

(三而三之,合則為九九分為九野,九野為九藏)。

三而三之,合則為九,正以見陰陽之變,故地之九野,人之九藏,皆相應者如此, 九野,九州野,九藏義如下文。

(故形藏四,神藏五,合為九藏以應之也)。

形藏四者,一頭角,二耳目,三口齒,四胷中也,出三部九候論,神藏五者, 肝藏魂,心藏神肺藏魄,脾藏意腎藏志也,出宣明五氣篇,及九鍼論。

(帝曰,余巳聞六六九九之會也,夫子言積氣盈閏,願聞何謂氣, 請夫子發蒙解惑焉)。 蒙者,蒙昧於目,惑者,疑惑於心也。

(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師傳之也)。

上帝,上古聖帝也先師,岐伯之師,僦貸季也,○僦,將秀切。

(帝曰,請遂聞之,岐伯曰,五謂之候)。

天地之氣,五行而巳,日行之五度則五日也,日有十二時五日則六十時, 是甲子一周,五行畢而氣候易矣,故五日謂之候,而一歲三百六十日, 共成七十二候也。

(三候謂之氣)。

氣,節也,歲有三十四節,亦日二十四氣一氣統十五日二時五刻有奇, 故三候謂之氣。

六氣謂之時。

歲有四時,亦曰四季,時各九十一日有奇,積六氣而成也,故謂之時, ○按此乃一季之六節,亦日六氣,非一歲三陰三陽之六氣,各得六十者之謂, 蓋彼為大六氣此為小六氣也。

(四時謂之歲而各從其主治焉)。

積四九而成三百六十日,故四時謂之歲,歲易時更,故各有所主之氣, 以為時之治令焉。

(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期之日周而復始,時立氣布,如環無端,候亦同法)。

五運,即五行也,襲,承也,治,主也,此承上文而言歲時氣候,皆五運相承, 各治其時,以終期歲之日,故時立則氣布,如春氣主木,夏氣主火,長夏氣主土, 秋氣主金,冬氣主水,周而復始,如環無端也,不惟周歲之氣為然,即五日為候, 而氣亦迭更,故云候亦同法。

(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

年之所加,如天元紀,氣交變,五運行,五常政,六微旨,六元正紀,至真要等論, 所載五運六氣之類是也,天運有盛衰,人則人氣有虛實,醫不知此,焉得為工, 工者精良之稱,故本經屢及此字,誠重之也,非後世工技之工之謂,○此敷句, 文出官鍼篇,詳鍼刺類六。

(氣淫氣迫求其至也)。

素問六節藏象論○二。

(帝曰,五運之始,如環無端,其太過不及何如,岐伯曰,五氣更立,各有所勝, 盛虛之變,此其常也)。 太過不及,即盛虛之變,但五運更立,則變有不同耳。

(帝曰,平氣何如,岐伯曰,無過者也)。

過,過失之謂,凡太過不及,皆為過也。

(帝曰,太過不及奈何,岐伯曰,在經有也)。

經即本經氣交變五常政等論,見後第十,及十二章。

(帝曰,何謂所勝,岐伯曰,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 所謂得五行時之勝,各以氣命其藏)。

所勝,五氣互有所勝也,春應木,木勝土,長夏應土,土勝水,冬應水,水勝火, 夏應火,火勝金,秋應金,金勝木,故曰五行時之勝,所謂長夏者,六月也, 土生於火,長在夏中,萬物盛長故,云長夏,不惟四時之勝如此,人之五藏亦然, 如肝應木而勝脾,脾應土而勝腎,腎應水而勝心,心應火而勝肺, 肺應金而勝肝故曰以氣命其藏,命者天之所畀也○擎勝長夏五句,與金匱真言論同, ○詳疾病類二十七。

(帝曰,何以知其勝,岐伯曰,求其至也,皆歸始春)。

至,氣至也,如春則煖氣至,夏則熱氣者是也,即天元紀等論所謂至數之義也, 始春者,謂立春之日,如六元正紀大論曰常以正月朔日平旦視之, 覩其位而知其所在矣,蓋春為四時之首,元旦為歲度之首,故可以候一歲盛衰之氣, 一日,在春前十五,日當大寒節為初氣之始亦是。

(未至而至,此謂太過則薄所不勝而乘所勝也,命曰氣淫)。

未至而至謂時未至而氣先至,此太過也,太過則薄所不勝,而乘所勝者, 凡五行之氣,克我者為所不勝,我克者為所勝,假如木氣有餘, 金不能制而木反侮金,薄所不勝也,木盛而土受其克乘所勝也,故命日氣淫, 淫者恃巳之強而肆為淫虐也,餘太過之氣皆同, ○按此下舊有不分邪僻內生工不能禁十字,乃下文之辭,誤重於此,今刪去之。

(至而不至,此謂不及則所勝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勝薄之也,命曰氣迫, 所謂求其至者氣至之時也)。 至而不至,謂時巳至而氣不至,此不及也,不及則所勝者妄行,所生者受病, 所不勝者薄之,所生者,生我者也,如木不及則土無畏,所勝妄行也, 土妄行則水受克,所生受病也,金因木衰而侮之,所不勝薄之也,故命曰氣迫, 迫者因此不及而受彼侵迫也,不及之氣皆同,○按本運行大論日,王歲何如日, 氣有餘則制巳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巳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 與此二節義同,○上二節先至後至之義,又詳本類後十八。

(謹候其時,氣可與期,失時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內生,工不能禁也)。

候其時者,候四時六氣之所主也,知其時則氣之至與不至,可得其期矣, 若不知之而失其時反其候,則五運之治,盛衰不分,其有邪僻內生,病及於人者, 雖稱為工,莫能禁之,由其不知時氣也,如陰陽應象大論曰,故治不法天之紀, 不用志之理,則災害至矣,正此之謂。

(帝曰有不襲乎)。

言五行之氣,亦有行無常候不相承襲者否。

(岐伯曰,蒼天之氣,不得無常也,氣之不襲,是謂非常,非常則變矣)。

蒼天者,天象之總稱也,不得無常,言天地之正化也,氣之不襲是謂非常, 言天地之邪化也,邪則為變,變則為病矣。

(帝曰,非常而變奈何,岐伯曰,變至則病,所勝則微, 所不勝則甚因而重感於邪則死矣)。 所勝則微,如木受土,邪土受水邪之類,我克者為微邪也所不勝則甚,如土受木邪, 火受水邪之類,克我者為賊邪也,賊邪既其而復重感之,則不免於死矣, 時氣藏氣皆然。

(故非其時則微,當其時則甚也)。

邪不得令,非其時也故為病微邪氣得令,當其時也故為病甚,所勝所不勝皆同。

(天元紀)。

素問天元紀大論王○三。

(黃帝問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本藏, 化五氣以生喜怒思憂恐)。 御,臨御也,位,方位也,,化生化也,天有五行以臨五位,故東生風,木也, 南方生暑,火也,中央生濕土也,西方生燥,金也,北方生寒,水也, 人有五藏以化五氣,故心化火,其志喜,肝化木,其志怒,脾化土,其志思, 肺化金,萁志憂,腎化木,其志恐, 而天人相應也○陰陽應象大論思作北見陰陽類一,又詳見疾病類二十六。

(論言五運相襲而恉治久終暮之日,周而復始,余巳知之矣, 願聞其與三陰三陽之候,奈何合之)。 論,即前六節藏象論也,終暮之日,周而復始,謂暮年一周而復始也, 三陰三陽六氣也,言氣有五運,復有六氣,五六不侔,其將何以合之)。 鬼臾區稽首再拜對日,昭乎哉問也,夫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

(禹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

此數句與陰陽應象大論同,但此多五運二字,詳注見陰陽類一。

(故物生謂之化)。

萬物之生,皆陰陽之氣化也。

(物極謂之變)。

盛極必衰,衰極復盛故物極者必變,○六微旨大論日,物之生從乎化, 物之極由乎變,變化之相薄,成敗之所由也,五常政大論曰氣始而生化, 氣散而有形,氣布而蕃育,氣終而象變。

(陰陽不測謂之神)。

莫之為而為者謂之不測,故曰神,此以天道言也。

(神用無方謂之聖)。

神之為用,變化不測,故曰無方,無方者,大而化之之稱,南華天運篇曰, 無方之傳,應物而不窮者也,故謂之聖,此以人道言也。

(夫變化之為用也)。

用,功用也,天志陰陽之道,有體有用,陰陽者,變化之體,變化者,陰陽之用, 此下乃承上文而發明神用之道也。

(在天為玄)。

玄深遠也,天道無窮,故在天為玄。

(在人為道)。

道,眾妙之稱,惟人能用之,故在人為道。

(在地為化)。

化,化生志物之生息出乎地,故在地為化。

(化生五味)。

由化以生物,有物則有味,故化生五味,出乎地也。

(道生智)。

有道則有為,有為則有智,故道生智,存乎人也。

(玄生神)。

玄遠則不測,不測則神存,故玄生神,本乎天也。

(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

此以下皆言神化之為用也,神以氣,言故在天之無形者為風,則在地之成形者, 為木,風與水同氣東方之化也,餘放此。

(在天為熱,在地為火)。

熱與火同氣,南方之化也。

(在天為濕,在地為土)。

濕與土同氣,中央之化也。

(在天為燥,在地為金)。

燥與金同氣,西方之化也。

(在天為寒,在地為水)。

寒與水同氣,北方之化也,○自在天為玄至此,與五運行大論同見藏象類六。

(故在天為氣,在地成形)。

氣即上文之風熱濕燥寒,形即上六之木火土金木,此舉五行之大者言, 以見萬物之生,亦莫不質具於志,而氣行乎天也。

(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

形,陰也,氣,陽也,形氣相感,陰陽合也,合則心生萬物矣,故寶命全形論日, 大地合氣,命之曰人,正此義也。

(然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

天覆之,故在上,地載之,故在下,若以同天在泉言,則亦為上下也。

(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

左為陽主升,故陽道南行,右為陰主降,故陰道北行,是為陰陽之道路, 如司天在泉之左右四問,亦其義也。

(水火者,陰陽之徵兆心)。

徵,證也,兆,見也,陰陽之微,見於水火,木火之用,見於寒暑, 所以陰陽之往復,寒暑彰其兆,即此謂也,○上數句, 與陰陽應象大論稍同見陰陽類一。

(金木者,生成之終始也)。

金主秋,其氣收歛而成萬物,木主春,其氣發揚而生萬物,故為生成之終始, ○按上文水火金木,乃五行之四,各有其用,獨不言土何也,蓋土德居中, 凡此四者,一無土之不可,故兼四氣之用,而寄王於四季,是以不可列言也。

(氣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損益彰矣)。

在天之氣有多少,故陰陽有三等之分,在地之形有盛衰,故五行有太少之異, 上下相召,即形氣相感之謂,蓋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氣勝於天, 升降相因則氣運有太過不及勝復微甚之變,而損益彰矣,本類諸篇所語者, 皆癹明損益之莪,當詳察也。

(帝曰,願聞五運之主時也何如)。

主四時之令也。

(鬼臾區曰,五氣運行,各終期日,非獨主時也)。

各終期日,謂五運各主期年以終日,如甲乙之步,土運統之類是也獨主四時而巳。

臣積考太始天元冊文日,太虛廖廓,肇基,化元,帝曰,請聞其所謂也,鬼臾區曰, 太始天元冊文,蓋太古之文,所以紀天元者也,太虛,即周子所謂無極, 張子所謂由太虛有天之名也,廖廓,空而無際之謂,肇,始也,基,立也,化元, 造之之本原也,○廓,苦郭切,肇,音趙。

(萬物資始,五運終天)。

資始者,萬物藉化元而始生,終天者,五行終天運而無巳也。

(布氣真靈,總統坤元)。

布者,布天元之氣,無所不至也,氣有真氣,化幾是也,物有靈明,良知是也, 雖萬物形氣稟乎天地,然地亦天中之物,故易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又曰成象之謂乾,效法之為坤,然則坤之元, 不外乎乾之元也,故曰總統坤元。

(九星懸朗,七曜周旋)。

九星者,天蓬一,天芮二,天衝三,天輔四,天禽五,天心六,天任七,天柱八, 天英九也,見補遺本病論,及詳九宮星野圖,今奇門陰陽家皆用之,七曜, 日月五星也,舜典謂之七政,七者如緯,運行於天,有遲有速,有順有逆, 故曰周旋。曰陰曰陽,曰柔曰剛。

陰陽者,天道也,柔剛者地道也,易繫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 曰柔與剛,邵子曰天之,大陰陽盡之,地之,大剛柔盡之,故天道資漿,陰陽而巳, 地道資生,剛柔而巳,然剛即陽之道,柔即陰之道,故又曰動靜有常,剛柔斷矣, 此又以陰陽剛柔,合天地而總言之也。

(幽顯既位,寒暑弛張)。

陽主晝陰主夜,一日之幽顯也,自晦而朔,自弦而望,一月之幽顯也, 春夏主陽而生長,秋冬主陰而收藏,一歲之幽顯也,幽顯既定其位, 寒暑從而弛張矣,弛張,往來也。

(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易曰,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又,日天地絪縕,萬物化醇,此所以生生不息, 化化無窮,而品物咸章矣,章,昭著也。

(臣斯十世,此之謂也)。

言傳習之久,凡十世於茲者,此道之謂也,○巳上諸義當與陰陽類諸章參看。

(○帝曰善,何謂氣有多少,形有盛衰,鬼臾區曰,陰陽之氣,各有多少, 故曰三陰三陽也,形有盛衰謂五行之治,各有太過不及也)。 此以下皆明形氣之盛衰也,陰陽之氣各有多少,故厥陰為一陰,少陰為二陰, 太陰為三陰,少陽為一陽陽明為二陽,太陽為三陽也,形有盛衰,如木有太少角, 火有太少徵,土有太少宮,金有太少商,水有太少羽,此五行之治, 各有太過不及也。

(故其始也,有餘而往,不足隨之,不足而往,有餘從之)。

此氣運迭為消長也,始,先也,隨,後也,以六十年之常而言,如甲往則乙來, 甲為太宮,乙為少商,此有餘而往,不足隨之也,乙往則丙來,乙為少商, 丙為太羽,此不足而往,有餘從之也,歲候皆然,以盈虛之勝負言, 如火炎者水必涸,水盛者火必滅,陰衰者陽湊之,陽衰者陰湊之, 皆先往後隨之義也,蓋氣運之消長,有盛必有衰,有勝必有復,往來相因, 強弱相加,而變由作矣。

(知迎知隨,氣可與期)。

迎者,迎其至也,隨者,隨其去也,如時令有盛衰,則候至有遲速,至與不至, 必先知之,是知迎也,氣運有勝復,勝微者復微,勝甚者復甚,其微其甚必先知之, 是知隨也,知迎知隨則歲氣可期,而天和可自保矣。

(應天為天符,承歲為歲直,三合為治)。

符,合也,承下奉上也,直,會也,應天為天符,如丁巳丁亥,木氣合也, 戊寅戊申戊子戊午,火氣合也,巳丑巳未,土氣合也,乙卯乙酉,金氣合也, 丙辰丙戊,水氣合也,此十二年者,中運與司天同氣,故曰天符,○承歲為歲直, 如丁卯之歲,木承木也,戊什之歲,火承火也,乙酉之歲,金承金也,丙子之歲, 水承水也,甲辰甲戊巳丑巳未之歲,土承土也,此以年支與歲,同氣相承, 故曰歲直,即歲會也然不分陽年陰年,但取四正之年為四直承歲,如子午卯酉是也, 惟土無定位,寄王於四季飲未,各一十八日有奇,則通論承歲,如辰戊丑未是也, 共八年,○三合,巳丑巳未歲,上氣三合者是也,共四年,○右詳注,見圖翼二卷, 天符歲會圖說。

(○帝曰,上下相召奈何)。

此以下,皆明上下相召也。

(鬼臾區曰寒暑燥濕風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

寒暑燥濕風火,六氣化於天者也,故為天之陰陽,三陰三陽上奉之,謂厥陰奉風氣, 少陰奉火氣,太陰奉土氣,此三陰也,少陽奉暑氣,陽明奉燥,氣,太陽奉寒氣, 此三陽也。

(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陰陽也,生長化收藏不應之)。

木火土金水火,五行成於地者也,故為地之陰陽,生長化收藏下應之,謂木應生, 火應長,土應化,金應收,水應藏也,○按上文神在天為風等十句,其在天者, 止言風熱濕燥寒在,地者,止言木火土金水,而此二節乃言寒暑燥濕風火, 木火土金水火,蓋以天之熱,分為暑火而為六,在地之火分為君相而為六, 此因五行以化六氣,而所以有三陰三陽之分也,二火義如下六。

(天以陽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

天為陽,陽主升,升則向生,故天以陽生陰長陽中有陰也,地為陰,陰主降, 降則向死,故地以陽,殺陰藏,陰中有陽也,以歲氣紀之,其徵可見, 如上半年為陽,陽升於上,天氣治之,故春生夏長,下半年為陰,陰降於下, 地氣治之故秋收冬藏也,○此節詳義,又見陰陽類一。

(天有陰陽,地亦有陰陽,故陽中有陰,陰中有陽)。

天本陽也,然陽中有陰,地本陰也,然陰中有陽,此陰陽互藏之道,如坎中有奇, 離中有偶,水之內明,火之內暗皆是也,惟陽中有陰,故天氣得以下降,陰中有陽, 故地氣得以上升,此即上下相召之本○地亦有陰陽下, 原有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陰陽也生長化收藏,共十六字,衍文也,今去之。

(所以欲知,天地之陰陽箸,應天之氣,動而不息,故五歲而右遷,應地之氣, 靜而守位,故六暮而環會)。 應天之氣,五行之應天干也,動而不息,以天加地而六甲周旋也,五歲而右遷, 天干之應也,即下文甲巳之歲,土運統之之類是也,蓋甲乙丙丁成,竟五運之一周, 巳庚辛壬癸,又五歲而右遷也,應地之氣,六氣之應地支也,靜而守位, 以地承天而地支不動也,六暮而環會,地支之周也,即下文子午之歲, 上見少陰之類是也,蓋子丑寅卯辰巳,終六氣之一備午未申酉戍亥,又六氣之一備, 終而復始,故六期而環會。

(動靜相召,上下相臨,陰陽相錯,而變由生也)。

動以應天,靜以應地,故曰動靜,曰上下,無非言天地之合,氣, 皆所以結上文相召之義。

(帝曰,上下周紀,其有數乎,鬼臾區日,天以六為節,地以五為制)。

天數五,而五陰五陽,故為十干,地數六,而六陰六陽,故為十二支,然天干之五, 必得地支之六以為節,地支之六,必得天干之五以為制,而後六甲成歲氣備, 又如子午之上為君火,丑未之上為濕土,寅申之上為相火,卯酉之上為燥金, 辰戍之上為寒水,巳亥之上為風木,是六氣之在天,而以地支之六為節也, 甲巳為土運,乙庚為金運,丙辛為水運,丁壬為木運,戊癸為火運,是五行之在地, 而以天干之五為制也,此以地支而應天之六氣,以天干而合地之五行, 正其上下相召,以合五六之數也。

(周天氣者,六期為一備,終地紀者,五歲為一周)。

天之六氣,各治一歲,故六期為一備地飲五行,亦各治一歲,故五歲為一周, ○一曰當以周天氣者六為句,終地紀者五為句,亦通謂一歲六,氣,各主一步, 步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是周天氣者六也,故期為一備,一歲五行, 各主一運,運七十二日,五七二百五十,二五一十,亦三百六十日, 是終地紀者五也,故歲為一周,此以一歲之五六為,言以合下六一紀一周之數, 尤見親切。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此明天之六氣,惟火有二之義也,君者上也,相者下也,陽在上者,即君火也, 陽在下者,即相火也,上者應離,陽在外也,故君火以明,下者應坎,陽在內也, 故相火以位,火一也而上下幽顯,其象不同,此其所以有辨也,○愚按王氏注此, 曰君火在相火之右,但立名於君位不立歲氣,又曰以名奉天,故白君火以名, 守位稟命,故曰相火以位,詳此說,是將明字改為名字,則殊為不然, 此蓋因至真要大論,言少陰不司氣化,故引其意而云君火不立歲氣, 殊不知彼言不司氣化者,言君火不主五運之化,非言六氣也,如子午之歲, 上見少陰,則六氣分主天地,各有所司,何謂不立歲氣,且君為大主, 又豈寄空名於上者乎,以致後學宗之,皆謂君火以名,竟將明字滅去, 大失先聖至要之旨,夫天人之用,神明而巳,惟神則明,惟明乃神, 天得之而明照萬方,人得之而明見萬里,皆此明字之用,誠天地萬物不可須臾離者, 故氣交變大論曰,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紀,生氣通天論曰,陽氣者,若天與日, 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此皆君火以明之義也, 又如周易說卦傳日,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聖人南面而聽天下, 嚮明而治,蓋取諸此也,由此言之,則天時人事,無不賴此明字為之主宰, 而後人泯去之,其失為何如哉,不得不正,○又按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雖註義如前,然以凡火觀之,則其氣質上下,亦自有君相明位之辨,蓋明者光也, 火之氣也,位者形也,火之質也,如一寸之燈,光被滿室,此氣之為然也, 盈爐之炭有熱無燄,此質之為然也,夫燄之與炭皆火也,然燄明而質暗燄虛而質實, 燄動而質靜,燄上而質下,以此証之則其氣之與質固自有上下之分, 亦豈非君相之辨乎,是以君火居上,為日之明,以昭天道,故於人也屬心, 而神明出,焉,相火居下,為原泉之溫,以生養萬物,故於人也屬腎, 而元陽蓄焉所以六氣之序,君火在前相火在後,前者肇物之生, 後者成物之實而三百六十日中,前後二火所主者,止四五六七月,共一百二十日, 以成一歲化育之功,此君相二火之為用也,或曰,六氣中五行各一,惟火言二何也, 曰,天地之道,陰陽而巳,陽主生,陰主殺,使陽氣不充,則生意終於不廣, 故陽道實,陰道虛,陽氣剛,陰氣柔.此天地陰陽當然之道,且六氣之分, 屬陰者三,濕燥寒是也,屬陽者二,風熱而巳,使火無君相之化, 則陰勝於陽而殺甚於生矣,此二火之所以必不可無也,若因惟火有二, 便謂陽常有餘而專意抑之,則伐天之和伐生之木莫此為甚,此等大義, 學者最宜詳察○至真要大論云,少陰不司氣化,義詳本類二十四,生氣通天論云, 天運當以日光明,義詳疾病類五俱當參閱。

(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氣為一紀。凡三十歲)。

天以六暮為備,地以五歲為周,周餘一氣,終而復會,如五個六,三十歲也, 六個五,亦三十歲也,故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氣為一紀,凡三十歲也, 然此以大數言之耳,若詳求之則三十年之數,正與一歲之度相合,蓋一歲之數, 凡三百六十日,六分分之為六氣,各得六十日也,五分分之為五運, 各得七十二日也,七十二分分之為七十二候,各得五日也,三十年之數, 凡三百六十月,六分分之各得六十月,五分分之,各得七十二月,七百二十分分之, 各得十五日,是為一氣,又日一節,此五六之大會,而元會運世之數,皆自此起, 故謂之一紀,又謂之一世。

(千四百四十氣,凡六十歲而為一周,不及太過斯皆見矣)。

以三十年而倍之,則得此數是為六十年,花甲一周也,其間運五氣六, 上下相臨之數,盡具於此,而可見矣。

(○帝曰夫子之言上終天氣,下畢地紀,可謂悉矣,余願聞而藏之,上以治民, 下以治身,使百姓昭著,上下和親,德澤下流,子孫無憂,傳之後世,無有終時, 可得聞乎)。 此以下皆明五六之義也,觀帝言上以治民,則聖帝重民之意,為可知矣。

鬼臾區曰,至數之機,迫迮以微其來可見,其往可追敬之者昌,慢之者亡, 無道行私,必得天殃。

至數之機,即五六相合之類也,迫方以微,謂天地之氣數,其精微切近, 無物不然也,其來可見,其往可追,謂因氣可以察至,因至可以求數也, 然至數之微,為安危所係,故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敬者,如攝生類諸章所載, 凡合同於道者皆是也設或無道行私,而逆,天妄為天殃必及之矣,可不慎哉, ○迮音窄,近也。

(謹奉天道,請言真要)。

至真之要道也。

(帝曰,善言始者必會於終,善言近者,必知其遠)。

必精明於道者,庶能言始以會終,言言近以知遠。

(是則至數極而道不惑所謂明矣。願夫子推而次之,令有條理簡而不匱,人而不絕, 易用難忘,為之綱紀,至數之要,願盡間之)。 至數之義,本經所見不一,詳會通奇恒類,簡,要也,匱,乏也。

(鬼臾區曰,昭乎哉問,明乎哉道,如鼓之應桴,響之應聲也)。

桴,鼓椎也,發者為聲,應者為響,○桴,音孚。

(臣聞之,甲巳之歲,土運統之,乙庚之歲,金運統之,內辛之歲,水運統之, 丁壬之歲木運統之,戊癸之歲,火運統之)。 此即五行之應天干也,是為五運,詳義下章,及圖翼五運圖解。

(帝曰,其於三陰三陽,合之奈何,鬼臾區曰,子午之歲,上見少陰,丑未之歲, 上見太陰,寅申之歲,上見少陽,卯酉之歲,上見陽明,辰戍之歲,上見寸陽, 巳亥之歲,上見厥陰)。 此即三陰三陽之應地支也,是為六氣,上者言司天,如子午之歲, 上見少陰司天是也,十二年皆然。

(少陰所謂標也,厥陰所謂終也)。

標,首也,終,盡也,六十年陰陽之序始於子午,故少陰謂標盡於巳亥故厥陰謂終。

(厥陰之上,風氣主之,少陰之上,熱氣主之,太陰之上,濕氣主之,少陽之上, 相火主之,陽明之上,燥氣主之,太陽之上,寒氣主之,所謂本也,是謂六元)。 三陰三陽者,由六氣之化為之主,而風化厥陰,熱化少陰,濕化太陰,火化少陽, 燥化陽明,寒化太陽,故六氣謂本,三陰三陽謂標也,然此六者,皆天元一氣之所, 化一分為六,故曰六元本篇日天元紀者,義本諸此。

(帝曰,光乎哉道,明乎哉論,請著之玉版,藏之金頤,署曰天元紀)。

著之玉版,垂永久也,藏之金匱,示珍重也,署,表識也。

(五運六氣上下之應)。

素問五運行行大論○四。

(黃帝坐明堂,始正天綱,臨觀八極考建五常)。

明堂,王者朝會之堂也,正天綱者,天之大綱在於斗,正斗綱之建,以占天也, 八極,八方之輿極也,觀八極之理,以志地也,考,察也,建,立也,五常, 五行氣運之常也,考建五常,以測陰陽之變也。

(請天師而問之曰,論言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紀,陰陽之升降,寒暑彰其兆)。

論,氣交變大論也,但彼以升降二字作往復,是後第十。

(余聞五運之數於夫子,夫子之所言,正五氣之各主歲耳,首甲定運,余因論之, 鬼臾區曰,土主甲巳,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 此五運也,首甲定運,謂六十年以甲子為始,而定其運也。

子午之上,少陰主之,丑未之上,太陰主之,寅申之上,少陽主之,卯酉之上, 陽明主之,辰戍之上,太陽主之,巳亥之上,厥陰主之,不合陰陽,其故何也)。 此三陰三陽之所主也,主者司天也,不合陰陽,如五行之甲乙,東方木也, 而甲化土運,乙化金運,六氣之亥子,北方水也,而亥年之上,風木主之, 子年之上,君火主之,又如君火司氣,火本陽也,而反屬少陰,寒水司氣, 水本陰也,而反屬太陽之類,似皆不合於陰陽者也。

(岐伯曰,是明道也,此天地之陰陽也)。

言鬼臾區之言,是明顯之道也,其所云運五氣六,不合陰陽者, 正所以明天地之陰陽也。

(夫數之可數者,人中之陰陽也,然所合數之可得者也,夫陰陽者,數之可十, 惟之可百,收之可千,推之可萬,天地陰陽者不以數惟,以象之謂也)。 人中之陰陽,言其淺近可數,而人所易知者也,然陰陽之道, 或本而標陰或內陽而外陰,或此陽而彼陰,或先陽而後陰,故小之而十百, 大之而干萬,無非陰陽之變化,此天地之陰陽無窮,誠有不可以限數惟言者, 故當因象求之,則無不有理存焉,○數之可十以下四句,又見經絡類二十九, 及三十四。

(帝曰願聞其所始也,岐伯曰,昭乎哉問也,臣覽太始天元冊文,丹天之氣, 經於牛女戊分,黅天之氣經於心尾巳分,蒼天之氣,經於危室柳鬼,素天之氣, 經於亢氐昴畢,玄天之氣經於張翼婁胃)。 此所以辨五運也,始,謂天運初分之始太始,天元冊文,太古占天文也,丹,赤色, 火氣也,黅,黃色,土氣也,蒼,青色,木氣也,素,白色,金氣也,玄,黑色, 水氣也,此天地初分之時,赤氣經於牛女戊分,牛女癸之次,戊當乾之次, 故火主戊癸也,黃氣經於心尾巳分,心尾甲之次,巳當巽之次,故土主甲巳也, 青氣經於危至柳鬼,危室壬之次,柳鬼丁之次,故木主丁壬也,白色經於亢氐昴畢, 亢氐乙之次,昴畢庚之次,故金主乙庚也,黑氣經於張翼婁胃,張翼丙之次, 婁胃辛之次,故水主丙辛也,此五運之所以弋也, ○又詳義見圖翼二卷五天五運圖解,○黅,音今。

(所謂戊己分者奎壁角軫,則天地門戶也)。

奎壁臨乾戊分也,角軫臨巽,巳分也,戊在西北,巳在東南,遁甲經日六戊為天門, 六巳為地戶,故曰天地之門戶,○詳義見圖翼一卷,奎壁角軫天地之門戶說。 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

此五天五運,即氣候之所始,天道之所生也。

(○帝曰,善論言天地者,萬物之上下,左右者,陰陽之道路,未知其所謂也)。

此所以辨六氣也,論即天元紀大論,見前章,及陰陽應象大論見陰陽類第一。

(岐伯曰,所謂上下者歲上下,見陰陽之所在也)。

上,司天也,下,在泉也,歲之上下即三陰三陽迭見之所在也。

(左右者,諸上見厥陰,左少陰,右太陽,見少陰,左太陰,右厥陰,見太陰, 左少陽,右少陰,見少陽,左陽明,右太陰,見陽明,左太陽,右少腸,見太陽, 太厥陰,右陽明,所謂面北而命其位,言其見也)。 司天在泉俱有左右,諸上見者,即言司天,故厥陰司天則左見少陰,右見太陽, 是為司天之天右間也,餘義放此,同天在上,故位南面北而命其左右之見,左, 西也,右,東也。

(帝曰,何謂下,岐伯曰,厥陰在上則少陽在下,左陽明,右太陰,少陰在上, 則陽明在下,左太陽,右少陽,太陰在上則太陽在下,左厥陰,右陽明,少陽在上, 則厥陰在下,左少陰,右太陽,陽明在上,則少陰在下,左太陰,右厥陰, 太陽在上,則太陰在下,左少陽,右少陰,所謂而南而命其位,言其見也)。 下者即在泉,故位北而南而命其左右之見,是為在泉之左右間也,左東也,右, 西也,司天在泉,上下異而左右殊也,○按右二節,陰陽六氣,迭為遷轉, 如巳亥年厥陰司天,明年子午,則左間少陰來司天矣,又如初氣厥陰用事, 則二氣少陰來相代矣,六氣循環無巳,此所以上下左右,陰陽逆順有異, 而見氣候之變遷也,○有司天在泉右間氣圖解,在圖翼二卷。

(○上下相遘,寒暑相臨,氣相得則和,不相得則病)。

此明上下之相遘也,遘,交也,臨,遇也,,司天在上,五運在中,在泉在下, 三氣之交,是上下相遘而寒暑相臨也,所遇之氣彼此相生者,為相得而安, 彼此相剋者,為不相得而病矣,○詳義見圖翼五運六氣諸解中○遘,音姤。

(帝曰氣相得而病者何也,岐伯曰,以下臨上,下當位也)。

氣同類者,本為相得,而亦不免於病者,以下臨上也,如六微旨大論論曰, 君位臣則順,臣位君則逆,此指君相二火而言也,詳見後第七。

(○帝曰動靜何如)。

此言遷轉之動靜也。

(岐伯曰,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餘而復會也)。

上者右行,言天氣右旋,自東而西以降於地,下者左行,言地氣左轉, 自西而東以升於天,故司天在上,必歷巳午未申而西降,在泉在下, 必歷亥子丑寅而東也,餘而復會其始之義。

(帝曰,余聞鬼臾區曰,應地者靜,今夫子乃言下者左行, 不知其所謂也願聞何以生之乎)。 應地者靜,見前天元紀篇。

(岐伯曰天地動靜五行遷復,雖鬼臾區其上候而巳,猶不能偏明)。

上候而巳,天運之候也,不能偏明,猶未詳言左右也。

(夫變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緯虛,五行麗地, 地者所以載生成之形類也虛者所以列應天之精氣也,形精之動,猶根本之與枝葉也, 觀其象,雖遠可知也)。 天地之體雖殊,變化之用則一,所以在天則垂象,在地則成形,故七曜緯於虛, 即五行應天之精氣也,五行麗於地即七曜生成之形類也,是以形精之動, 亦猶根本之與枝葉耳,故凡物之在地者,必懸象於天第仰觀其象則無有不應, 故上之右行下之左行者周流不息,而變化乃無窮也。

(○帝曰,地之為下否乎)。

此欲詳明上下之義也。

(岐伯曰,地為人之下太虛之中者也)。

人在地之上,天在人之上,以人之所見,言則上為天,下為地以天地之全體言, 則天包地之外,地居天之中,故曰太虛之中者也,由此觀之,則地非天之下矣, 然則司天者,主地之上,在泉者,主地之下五行之麗地者,是為五運, 而運行於上下之中者,也此特舉地為辨者,葐以明上中下之大象耳。

(帝曰,馮乎)。

馮,憑同,言地在太虛之中而不墜者,果亦有所依憑否也。

(岐伯曰,大氣舉之也)。

大氣者,太虛之元氣也,乾坤萬物,無不賴之以立,故地在太虛之中, 亦惟元氣任持之耳。

(燥以乾之,暑以蒸之風以動之,濕以潤之,寒以堅之,火以溫之)。

此即大氣之所化,是為六而運用於天地之間者也,曰燥,曰暑,曰風曰濕曰寒, 曰火,六者各一其性,而功用亦異。

(故風寒在下,燥熱在上,濕氣在中,火遊行其間,寒暑六入,故令虛而化生也)。

寒居北,風居東,自北而東,故曰風寒在下,下者左行也,熱居南,燥居西, 自南而西,故曰燥熱在上,上者右行也,地者土也,土之化濕,故曰濕氣在中心, 惟火有二,君火居濕之上,相火居濕之下,故曰火遊行其間也, 凡寒暑再更而氣入者六,非虛無以寓氣,非氣無以化生,故曰令虛而化生也。

(故燥勝則地乾,暑勝則地熱,風勝則地動,濕勝則地泥,寒勝則地裂, 火勝則地固矣)。 凡此六者,皆言地氣本乎天也,自上文地之為下至,此正所以發明此義, 天元紀大論曰,太虛廖廓,肇基化元萬物資始,五運終天,布氣真靈,總統坤元, 亦此謂,○此下接寒暑燥濕風火,在人合之奈何,其於萬物,何以生人一章, 列藏象類第六。

(南政北政陰陽交尺寸反)。

五。

(帝曰,天地之氣,何以候之)。

素問五運行大論○此欲因脉候以察天地之氣也。

(岐伯曰天地之氣,勝復之作,不形於診也,脉法日,天地之變無以脉診, 此之謂也)。 天地氣有常有變,其常氣之形於診者如春弦夏供秋毛冬石,及厥陰之至,其脉弦, 少陰之至,其脉鉤,太陰之至,其脉沈,少陽之至,大而浮,陽明之至,短而濇, 太陽之至,大而長者,皆是也,若其勝復之氣,卒然初至, 安得遽變其脉而形於診乎,故天地之變,有不可以脉診,而當先以形證求之者, 如氣交變大論日,應常不應卒,亦此之謂。

(帝曰,間氣何如)。

間仔,謂司天在泉左右之間氣,而脉亦當有應,夫此間氣者,謂之為常則氣有變遷, 謂之為變則歲有定位,蓋帝因上文云,天地之變,無以脉診,故復舉此常中之變, 以求夫脉之應也。

(岐伯曰,隨氣所在期於左右)。

氣在左左應,氣在右則右應,左右者左右寸尺也,詳如下文。

(帝曰,期之奈何,岐伯曰,從其氣則和,違其氣則病)。

氣至脉亦至從其氣也,故曰和,氣至脉不至,氣未至而脉至,違其氣也,故為病, 至真要大論曰,至而和則平,至而甚則病,至而反則病,至而不至者病, 未至而至者病,陰陽易者危。

(不當其位者病)。

應左而右,應右而左,應上而下,應下而上也。

(迭移其位者病)。

迭,更也,應見不見而移易於他位也。

(失守其位者危)。

克賊之脉見,而本位失守也。

(尺寸反者死陰陽交者死)。

此二句之義,一以尺寸言,一以左右言,皆以少陰為之主也,如陰當在尺, 則陽當在寸,陰當在寸,則陽當在尺左右亦然,若陰之所在,脉宜不應而反應, 陽之所在,脉宜應而反不應,其在尺寸則謂之反,其在左右則謂之交,皆當死也, 尺寸反者,惟子午卯酉四年有之陰陽交者,惟寅申巳亥辰戍丑未八年有之, 若尺寸獨然,或左右獨然是為氣不應,非反非交也。

(先立其年,以知其氣,左右應見,然後乃應以言死生之逆順)。

先立其年之南北政,及司天在泉左右間應是之氣,則知少陰君主之所在, 脉當不應而逆順乃可見矣,○此章詳義,具南北政圖說中在圖翼二卷。

(○帝曰,夫子言察陰陽所在而調之,論言人迎與寸口,相應若引繩, 小大齊等命曰平)。 素問至真要大論○論言,靈樞禁服篇也,此引本論之察陰陽者,以人迎寸口為言, 蓋人迎在頭,十口在手,陰陽相應,大小齊等,是為平也。

(陰之所在寸口何如)。

陰,少陰也,少陰所在,脉當不應於寸口,有不可不察也。

(岐伯曰視歲南北,可知之矣)。

甲巳二歲為南政乙庚丙辛丁壬戊癸八年為北政,南政居南,而定其上下左右, 故於人之脉則南應於寸,北應於尺,北政居北,而定其上不左右, 故北應於寸而南應於尺,一曰五運以土為尊,故惟甲巳土運為南政,其他皆北政也, ○有推原南北政圖說,在圖翼二卷。

(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北政之歲,少陰在泉則寸口不應)。

不應者,脉來沈細而伏,不應於指也,北政之歲,其氣居北,以定上下, 則尺主司天,寸主在泉,故少陰在泉,居北之中,則兩手寸口不應。 乙丁辛癸卯酉年是也。

(厥陰在泉,則右不應)。

右,右寸也,北政厥陰在泉則少陰在右寸,故不應,丙戊庚壬寅申年是也。

(太陰在泉,則左不應)。

左,左寸也,北政太陰在泉,則少陰在左寸,故不應,丙戊庚壬辰戍年是也。

(南政之歲少陰司,天則寸口不應)。

南政之歲,其氣居南以定上下,則寸主司天尺主在泉,故少陰司大居南之中, 則兩手寸口不應,甲子甲午年是也。

(厥陰司天,則右不應)。

右,右寸也,南政厥陰司天,則少陰在右寸,故不應,巳巳巳亥年是也。

(太陰司天,則左不應)。

左,左寸也,南政太陰司天,則少陰在寸,故不應,巳丑巳未年是也。

(諸不應者,反其診則見矣)。

凡南政之應在寸者,則北政應在尺,北政之應在寸者,則南政應在尺, 以南北相反而診之,則寸或尺之不應者,皆可見矣。

(帝曰,尺候何如)。

上文所語,皆兩寸之不應故此復問兩尺之候也。

(岐伯曰,北政之歲,三陰在下,則寸不應,三陰在上,則尺不應)。

北政之歲,反於南政,故在下者主寸,在上者主尺,上下,即司天在泉也。

(南政之歲,三陰在泉,則尺不應)。

南政之歲反於北政,故在天主寸,在泉主尺也。

(左右同)。

凡左右寸尺之不應者,皆與前同,惟少陰之所在則其位也,○愚按陰之所在, 其脉不應,諸家之注,皆謂六氣以少陰為君,君象無為,不主時氣,故少陰所至, 其脉不應也,此說殊為不然,夫少陰既為六氣之一,又安有不主氣之理, 惟天元紀大論中,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之下,王氏注曰,君火在相火之右, 但立名於君位,不立歲氣一言,此在王氏,固巳誤注,而諸家引以釋此, 蓋亦不得巳而為之強解耳,義豈然歟夫三陰三陽者,天地之氣也,如太陰陽明論曰, 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故陽道實陰道虛,此陰陽虛實,自然之道也, 第以日月證之,則日為陽,其氣常盈,月為陰,其光常缺,是以潮汐之盛衰, 亦隨月而有消長,此陰道當然之義,為可知矣,人之經脉即天地之潮汐也, 故三陽所在,其脉無不應者,氣之盈也,三陰所在,其脉有不應者,以陽氣有不及, 氣之虛也,然三陰之列,又惟少陰獨居乎中,此又陰中之陰也, 所以少陰所在為不應,蓋亦應天地之虛耳,豈君不主事之謂乎,明者以為然否, ○本類前第三章君火以明條下,有按所當互考。

(故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此之謂也)。

要,即陰陽之所在也,知則不惑不知則致疑,所以流散無窮,而莫測其要也, 凡此脉之見允於時氣為病者最多,雖其中有未必全合者, 然遇有不應之脉便當因此以推察其候,○知其要者數句,與六元正紀大論同, 但彼言六元之紀,此言陰陽之要也,見後十七。

(天地六六之節標本之應亢則害承乃制)。

素問六微旨大論○六。

(黃帝問曰,鳴呼遠哉,天之道也,如迎浮雲,若視深淵,視深淵尚尚可測, 迎浮雲莫知其極)。 此甚言天道之難窮也,○疏五過論亦有此數句,詳論治類十八,但彼言醫道, 此言天道也。

(夫子數言謹奉天道,余聞而藏之,心私異之,不知其所謂也, 願夫子溢志盡言其事,令終不滅,久而不絕,天之道可得聞乎,岐伯稽首再拜對日, 明乎哉問,天之道也,此因天之序,盛衰之時也)。 因天道之序更所以成盛衰之時變也。

(帝曰,願聞天道六六之節,盛衰何也)。

六六之義,巳見前第一章,此復求其盛衰之詳。

(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紀)。

此言六位之序,以明客氣之盛衰也。

(故少陽之右,陽明治之,陽明之右,太陽治之,太陽之右,厥陰治之,厥陰之右, 少陰治之,少陰之右,太陰治之,太陰之右,少陽治之,此所謂氣之標, 蓋南面而待之也)。 此即天道六六之節也,三陰三陽以六氣為本,六氣以三陰三陽為標,然此右字, 皆自南面而觀以待之,所以少陽之右為陽明也,○有天地六氣圖解,在圖翼二卷。

(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時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謂也)。

光,日光也,位,位次也,凡此六氣之次,即因天之序也,天既有序, 則氣之王者為盛,氣之退者為衰,然此盛衰之時,由於日光之移, 日光移而後位次定聖人之察之者,但南面正立而待之, 則其時更氣易皆於日光而見之矣,故生氣通天論曰,天運當以日光明, 正此移光定位之義,○此數句與八正神明論同,詳鍼刺類十三。

(○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厥陰)。

此以下言三陰三陽各有表裏,其氣相通,故各有互根之中氣也少陽之本火, 故火氣在上與厥陰為表裏,故中見厥陰,是以相火而兼風木之化也, ○此有上中下本標中氣圖解,在圓翼四卷。

(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陰)。

陽明之本燥,故燥氣在上,與太陰為表裏故中見太陰陰,是以燥金而兼濕土之化也。

(太陽之上寒氣治之中見少陰)。

太陽之本寒,故寒氣在上,與少陰為表裏故中見少陰,是以寒水而兼君火之化也。

(厥陰之上,風氣治之,中見少陽)。

厥陰之本風,故風氣在上,與少陽為表裏,故中見少陽,是以風木而兼相火之化也。

(少陰之上,熱氣治之中見太陽)。

少陰之本熱,故熱氣在上,與太陽為表裏故中見太陽,是以君火而兼寒水之化也。

(太陰之上,濕氣治上中見陽明)。

太陰之本濕,故濕氣在上,與陽明為表裏,故中見陽明,是以濕土而兼燥金之心也。

(所謂本也,本之下,中之見也,見之下氣之標也)。

所謂本也一句,與前天元紀章所云者同義,蓋上之六氣,為三陰三陽之本, 下之三陰三陽,為六氣之標而兼見於標本之間者,是陰陽表裏之相合, 而互為中見之氣也,其於人之應之者亦然,故足太陽少陰二經為一合, 而膀胱與腎之脉互相絡也,足少陽厥陰為二合,而膽與肝脉互相絡也, 足陽明太陰為三合,而胃與脾脉互相也,手太陽少陰為四合, 而小腸與心脉互相絡也,手少陽厥陰為五合,而三焦與心包絡之脉互相絡也, 手陽明太陰為六合,而大腸與肺脉互相絡也,此即一表一裏,而陽中有陰, 陰中有陽之義。

(本標不同氣應異象)。

本標不同者,以三陰三陽言之,如太陽本寒而標陽,少陰本熱而標陰也, 以中見之氣言之,如少陽所至為火生,而中為風,陽明所至為燥生,而中為濕, 太陽所至為寒生,而中為熱,厥陰所至為風生,而中為火,少陰所至為熱生, 而中為寒,太陰所至為濕生,而中為燥也,故歲氣有寒熱非常者, 診法有脉從而病反者,病有生於本,生於標,生於中氣者,治有取本而得, 取標而得,取中氣而得者,此者標本之不同,氣應之異象,即下文所謂物生其應, 脉氣其應者是也,故如爪甜蒂苦,蔥白葉青,參補蘆寫,麻黃發汗根節止汗之類, 皆本標不同之象,此一叚,義深意圓,當與標本類諸章參悟。

(○帝曰,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過何也)。

此下正以明氣候之盛衰也,六氣治歲各有其時,氣至有遲蚤,而盛衰矣。

(岐伯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來氣不及也,未至而至,氣有餘也)。

時至氣亦至,和平之應也,此為平歲,若時至而氣不至,來氣不及也, 時未至而氣先至,來氣有餘也。

(帝曰,至而不至,未至而至何如,岐伯曰應則順否則逆,逆則變生,變生則病)。

當期為應,愆期為否,應則順而生化之氣正,否則逆而勝復之變生, 天地變生則萬物亦病矣。

(帝曰善,請言其應,岐伯曰物生其應也,氣脉其應也)。

物生其應如,五常政大論之五穀,五果,五蟲,五畜之類是也,氣脉其應, 如至真要大論南北政,及厥陰之至其脉弦之類是也, ○至不至之義又見六元正紀大論詳後十八。

(○帝曰善,願聞地理應,六節氣位何如)。

此下言地理之應六節,即主氣之靜而守位者也,故曰六位,亦日六步, 乃六氣所主之位也。

(岐伯明之右,君火位也)。

顯明者,日出之所,卯正之中,天地平分之處也,顯明之右,謂自斗建卯中, 以至巳中,步居東南,為天之右間,主二之氣,乃春分後六十日有奇, 君火治令之位也,若客氣以相火加於此,是謂以下臨上, 臣位君則逆矣○此下有交六氣節令圖解,及地理之應六節圖,在圖翼二卷。

(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

退行一步,謂退於君火一步也,此自斗建巳中以至未中,步居正南,位直司天, 主三之氣乃小滿後六十日有奇,相火之治令也。

(復行一步,土氣治之)。

復行一步,謂於相火之右,又行一步也,此自未中以至酉中,步居西南為天之左間, 主四之氣,乃大暑後六十日有奇,濕土治令之位也。

(復行一步,金氣治之)。

此於土氣之右,又行一步,自酉中以至亥中,步居西北,為地之右間,主五之氣, 乃秋分後六十日有奇,燥金治令之位也。

(復行一步,水氣治之)。

此於金氣之右,又行一步,自亥中以至丑中,步居正北,位當在泉主終之氣, 乃小雪後六十日有奇,寒水之治令也。

(復行一步,木氣治之)。

此於水氣之右,又行一步,自丑中以至卯中,步居東北為地之左間,主初之氣, 乃大寒後六十日有奇,風木治令之位也。

(復行一步,君火治之)。

此自木氣之未復行於顯明之右,君火之位,是為主氣六步之一周。

(○相火之下,水氣承之,水位之下,土氣承之,土位之下,風氣承之,風位之下, 金氣承之,金位之下,火氣承之,君火之下陰精承之)。 此言六位之下,各有所承,承者,前之退而後之進也,承之為義有二,一曰常, 一曰變,常者如六氣各專一令,一極則一生,循環相承,無所間斷, 故於六位盛極之下,各有相制之氣,隨之以生,由生而化,由微而著,更相承襲, 時序乃成所謂陽盛之極,則陰生承之,陰盛之極,則陽生承之,亦猶陰陽家, 五行胎生之義,此歲氣不易之令,故謂之常,常者,四時之序也,變者, 如六元正紀大論所謂,少陽所至為火生,終為蒸溽,水承相火之象也,水發而雹雪, 土氣承水之象也,土發而飄驟風木承土之象也,木發而毀折,金氣承木之象也, 金發而清明,火氣承金之象也,火發而臐昧,陰精承君火之象也,此則因亢而制, 因勝而復承制不常,故,謂之變,變者,非時之邪也,然日常日變,雖若柑殊, 總之防其太過,而成乎造化之用理則一耳。

(帝曰,何也,岐伯曰亢則害,承迺制)。

亢者盛之極也,制者,因其極而抑之也,蓋陰陽五行之道,亢極則乖, 而強弱相殘矣,故凡有偏盛,則必有偏衰,使強無所制,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而乖亂日甚,所以亢而過甚,則害乎所勝而承其下者,必從而制之, 此天地自然之妙,真有莫之使然,而不得不然者,天下無常勝之理,亦無常屈之理, 易之乾象曰,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 復之彖日,復其見天地之心,乎即此亢承義。

(制生則化,外列盛衰)。

制生則化,當作制則生化,傳寫之誤也,夫盛極有制,則無亢害,無亢害, 生化出乎自然,當盛者盛,當衰者衰,循序當位,是為外列盛衰,外列者, 言發育之多也。

(害則敗亂,生化大病)。

亢而無制,刖為害矣,害則敗亂失常,不生化正氣而為邪氣,故為大病也, ○按王安道曰,予讀內經,至亢則害,承迺制,喟然嘆日,至矣,哉, 其造化之樞紐乎,王太僕發之於前,劉河間閘之於後,聖人之蘊,殆靡遺矣, 然學者尚不能釋然,得不猶有未悉之旨歟,請推而陳之,夫自顯明之右, 至君火治之十本句,言六節所治之位也,自相火之下,至陰精承之、二句, 言地理之應歲氣也,亢則害,承迺制三句,言抑其過也,制則化,至生化大病四句, 言有制之常,與無制之變也,承猶隨也,然不言隨而言承者以下言之, 則有上奉之象,故曰承,雖謂之承,而有防之之義存焉,亢者,過極也,害者, 害物也,制者克勝之也,然所承者,其不亢則隨之而巳,故雖承而不見, 既亢則克勝以平之,承斯見矣,然而迎之不知其所來,跡之不知其所止, 固若有不可必者,然可必者常存乎杳冥恍惚之中而莫之或欺也,河間日,巳亢過極, 反似勝巳之人,似也者,其可以形質求哉,故後篇云,厥陰所至為風生終為肅, 少陰所至為熱生,終為寒之類,其為風生,為熱生者亢也,其為肅為寒者制也, 又水發而雹雪,土發而飄驟之類,其水發土發者亢也,其雹雪飄驟者制也,若然者, 蓋造化之常,不能以無亢,亦不能以無制焉耳,又虞天民日,制者制其氣之太過也, 害者,害承者之元氣也,所謂元氣者,總而言之謂之一元,如天一生水,水生木,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復生水,循環無端,生生不息也,分而言之, 謂之六元,如水為木之化元,木為火之化元,火為土之化元,土為金之化元, 金為水之化元,亦運化而無窮也,假如火不亢,則所承之水,隨之而巳, 一有亢極則其水起以平之,蓋恐害吾金元之氣,子來救母之意也,六氣皆然, 此五行勝復之理,不期然而然者矣,由此觀之,則天地萬物,固無往而非五行, 而亢害承制,又安往而不然哉,故求之於人,則五藏更相平也,五志更相勝也, 五氣更相勝也,五氣更相移也,五病更相變也,故火極則寒生,寒極則濕生, 濕極則風生,風極則燥生,燥極則熱生,皆其化也,第承制之在天志楮, 出乎氣化之自然,而在人為亦有之,則在挽回運用之得失取使能知其微,得其道, 則把握在我,何害之,有設承制之盛衰不明,似是之真假不辨則敗亂可立而待也, 惟知者乃能慎之。

(類經二十四卷)。

(張介賓類註)。

(運氣類)。

(天符歲會)。

七。

(帝日,盛衰何如)。

素問六微旨大論○此連前章,乃承上文而詳求盛衰之義也。

(岐伯曰,非其位則邪,當其位則正,邪則變甚,正則微)。

氣不相和者為非,位氣相得者為當位,故有邪正微甚之分,上二句, 又出五運行大論,見藏象類六。

(帝曰,何謂當位,岐伯曰,木運臨卯)。

此下言歲會也,以木運而臨卯位,丁卯歲也。

(火運臨午)。

以火運臨午位,戊午歲也。

(土運臨四季)。

土運臨四季,甲辰甲戍巳丑巳未歲也。

(金運臨酉)。

金運臨酉,乙酉歲也。

(水運臨子)。

水運臨子,丙子歲也。

(所謂歲會,氣之平也)。

此歲運與年支同氣,故日歲會,其氣平也共八年。

(帝曰,非位何如,岐伯曰,歲不與會也)。

歲運不與地支會,則氣有不平者矣。

(○帝曰土運之歲,上見太陰)。

此下言天符也,上謂司天,土運上見太陰,巳丑巳未歲也。

(火運之歲,上見少陽少陰)。

火運上見少陽,戊寅戊申歲也,上見少陰,戊子戊午歲也。

(金運之歲,上見陽明)。

金運上見陽明,乙卯乙酉歲也。

(木運之歲上見厥陰)。

木運上見厥陰,丁巳丁亥歲也。

(水運之歲上見太陽奈何)。

水運上見太陽,丙丙戍歲也,奈何,謂北十二年,以歲運與司天同氣者, 又何以然也。

(岐伯曰,天之與會也,故天元冊日天符)。

天與運會也。

(○天符歲會何如)。

此帝問太一天符也。

(岐伯曰,太一天符之會也)。

既為天符,又為歲會,是為太一天符之會,如上之巳丑巳未,戊午乙酉,四歲是也, 太一者至尊無二之稱。

(○帝曰,其貴賤何如,岐伯曰天符為執法,歲位為行令,太一天符為貴人)。

執法者位於上,猶執政也,行令者位乎下,猶諸司也,貴人者,統乎上下, 猶君主也。

(帝曰,邪之中也奈何)。

言以非常之邪,不時相加而中傷者也。

(岐伯曰,中執法者,其病速而危)。

中執法者犯司天氣也,天者生之本,故其病速而危。

(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

中行行令者,犯地支之氣也,害稍次之,故其病徐而持,持者邪正相持, 而吉凶相半也。

(中貴人者,其病暴而死)。

中貴人者,天地之氣皆犯矣,故暴而死,按此三者,地以天為主, 故中天符者甚於歲會,而太一天符者,乃三氣合一,其盛可知,故不犯則巳, 犯則無能解也,人而受之,不能免矣。

(帝曰,位之易也何如,岐伯曰君位臣則順,臣位君則逆,逆則其病近,其害速, 順則其病遠,其害微所謂二火也)。 君者,君火也。臣者,相火也,君位臣者如以少陰之客,而加於少陽之主, 是君在上而臣在下,故為順,順病期遠而害亦微,臣位君者, 如以少陽之客而加於少陰之主,是臣在上而君在下,故為逆,逆則病期近而害亦速, 此二火為言,蓋五行各一,而其勝復逆順之相加,各有所辨,惟此二火者, 雖日同氣,然亦有君相上下之分,故特舉而辨之,○有天符歲會圖翼說, 在圖翼二卷。

(○帝曰,五運行同天化者,命曰天符余知之矣,願聞同地化者,何謂也。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五運行同天化,如上文以中運而同司天之化,故日天符, 此問同地化者,言中運之同在泉也。

(岐伯曰,太過而同天化者三,不及而同天化者亦三,太過而同地化者三, 不及而同地化者亦三,此凡二十四歲也)。 同司天化者,其太過不及各有三,同在泉之化者,其太過不及亦各有三也, 太過謂陽年,甲丙戊庚壬也,不及謂陰年,乙丁巳辛癸也,二十四歲義如下文。

(帝曰,願聞其所謂也,岐伯曰,甲辰甲戍太官下加太陰,壬寅壬申太角, 下加厥陰,庚子庚午太商,下加陽明,如是者三)。 下加者,以上加下也,謂以中運而加於在泉也,太官加太陰,皆土也,太角加厥陰, 皆木也,太商加陽明,皆金也,此上文所謂太過而同地化者三, 三者太陰厥陰陽明也,共六年,是為同天符。

(癸巳癸亥少微,下加少陽,辛丑辛未少羽,下加太陽,癸卯癸酉少徵,下加少陰, 如是者三)。 少徵加少陽,皆火也,少羽加太陽皆水也,少徵加少陰,皆火也, 此上文所謂不及而同地化者亦三,三者少陽太陽少陰也,共六年,是為同歲會。

(○戊子戊午太徵,上臨少陰,戊寅戊申太徵,上臨少陽,丙辰丙戍木羽, 上臨太陽如是者三)。 上臨者,以下臨上也謂以中運而臨於司天也,太徵臨少陰,少陽,皆火也, 太羽臨太陽,皆水也,此上文所謂太過而同天化者三,三者,少陰少陽太陽也。

(丁巳丁亥少角,上臨厥陰,乙卯乙酉少商,上臨陽明,巳丑巳未少官, 上臨太陰如是者三)。 少角上臨厥陰,皆木也,少商上臨陽明,皆金也,少官上臨太陰,皆土也, 此上文所謂不及而同天化者亦三,三者,厥陰陽明太陰也,此上二節,太過六年, 不及六年,共十二年,皆重言天符也,而其中戊午乙酉巳丑巳未,又為太乙天符, 但成午有餘,而乙酉巳丑巳未為不及也。

(除此二十四歲,則不加不臨也)。

謂六十年中除此二十四歲久外,則無同氣之加臨矣二十四歲詳義,亦見圖翼二卷, 天符歲會圖說。

(帝曰,加者何謂岐伯曰,太過而加同天符,不及而加同歲會也)。

此復明上文下加之義也,太過六年,下加在泉者,謂之同天符不及六年, 下加在泉老謂之同歲會。

(帝曰臨者何謂,岐伯曰太過不及皆曰天俬,而變行有多少,病形有微甚, 生死有蚤晏耳)。 此復明上文上臨之義也,無論太過不及,上臨司天者,皆謂之天符,共十二年, 其變行有多少,因其氣之盛衰也,故病形死生,亦各有所不同耳, ○按此二論曰歲會日天符,曰太一天符,曰同天符,同歲會,其目凡五, 皆上下符會,無所克侮,均為氣之相得,故於天時民病,多見平和,然其氣純而一, 亦恐亢則為害,故曰變行有多少,病形有微甚,生死有蚤晏耳, 觀上文二十四年之間,惟於歲會八年,曰所謂歲會,氣之平也,則其他之不平可知, 故曰制則生化,然則無制者,乃為害矣,所以有至而不至, 未至而至之變皆其氣之偏耳,不可因其為和,便以為常而不之察也。

(六步四周,三合會同,子甲相合,命日歲立)。

素問六微旨大論○八。

(帝曰願聞其步何如)。

此連前章,而詳求其六步之數,六步,即六氣之位數也。

(岐伯曰,所謂步者,六十度而有奇)。

一日一度度即日也,周歲共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以六步分之,則每步得六十日, 又八十七刻半,故曰有奇也。

(故二十四步,積盈百刻而成日也)。

二十四步,合四歲之步也積者,積二十四箇八十七刻半,共得二千一百刻, 是為二十一日,以四歲全數合之,正得一千四百六十一日,此共以二十四步之餘, 積盈百刻,合成四歲之全日,而三同會之氣數,於斯見矣,詳如下文。

(帝曰六氣應五行之變何如,岐伯曰,位有終始,氣有初中,上下不同, 求之亦異也)。 此復求上文天道六六之節,地理之應六節氣位,及天元紀大論所謂上下相召, 五六相合之至數也,位地位也氣,天氣也,位有上下左右之終始, 氣有前後升降之初中,以天之氣而加於地之位,則上下相錯,互有差移, 故曰上下不同,求之亦異也,初中詳義見後章。

(帝曰求之奈何,岐伯曰,天氣始於甲,地氣始於子,子甲相合,命曰歲立, 謹候其時,氣可與期)。 天氣有十干而始於甲,地氣有十二支而始於子,子甲相合,即甲子也, 干支合而六十年之歲氣立,歲氣立則有時可候,有氣可期矣。

(帝曰願聞其歲,六氣始終蚤晏何如,岐伯曰明乎哉問也,甲子之歲,初之氣, 天數始於水下一刻,終於八十七刻半)。 甲子歲,六十年之道逆也,初之氣,六氣之道,地之左間也,始於水下一刻, 漏水百刻之首,寅初刻也,終於八十七刻半,謂每步之數,各得六十日, 又八十七刻半也故甲子歲初之氣,始於首日寅時初初刻,終於六十日後子時初四刻, 至子之正初刻,則屬春分節而交於二之氣矣,几後之申子辰年皆同,○水下義, 又見經絡類二十五,○有甲子等歲,天氣終始日刻圖解,在圖翼二卷。

(二之氣,始於八十七刻六分,終於七十五刻)。

此繼初氣而始於八十七刻六分,直子之正初刻也, 又加二氣之六十日餘八十七刻半則此當終於七十五刻,直戍之正四刻也後義放此。

(三之氣始於七十六刻,終於六十二刻半)。

始於七十六刻,亥初初刻也,終於六十二刻半,酉初四刻也。

(四之氣,始於六十二刻六分終於五十刻)。

始於六十二刻六分,酉正初刻也,終於五十刻未正四刻也。

(五之氣始於五十一刻,終於三十七刻半)。

始於五十一刻,申初初刻也,終於三十七刻半,午初四刻也。

(六之氣始於三十七刻六分,終於二十五刻)。

始於三十七刻六分,午正初刻也,終於二十五刻辰正四刻也, 此二十五刻者即歲餘法四分日之一也。

(所謂初六,天之數也)。

初六者,子年為首之六氣也,此以天之氣數,而君於地之步位,故曰天之數也, 後於此。

(○乙丑歲,初之氣,天數始於二十六刻,終於一十二刻半)。

始於二十六刻,巳初初刻也,終於一十二刻半,卯初四刻也,凡後之巳酉丑年皆同。

(二之氣,始於一十二刻六分,終於水下百刻)。

始於一十二刻六分,卯正初刻也,終於水下百刻,丑正四刻也。

(三之氣,始於一刻,終於八十七刻半)。

始於一刻寅初初刻也,終於八十七刻半,子初四刻也。

(四之氣始於八十七刻六分,終於七十五刻)。

始於八十七刻六分,子正初刻也,終於七十五刻,戍正四刻也。

(五之氣,始於七十六刻,終於六十二刻半)。

始於七十六刻,亥初初刻也,終於六十二刻半,酉初四刻也。

(六之氣,始於六十二刻六分終於五十刻)。

始於酉正初刻,終於未正四刻此五十刻者,四分日之二也。

(所謂六二,天之數也)。

丑次於子,故曰六二,天之數,義見前。

(○丙寅歲,初之氣,天數始於五十一刻,終於三十七刻半)。

始於申初初刻,終於午初四刻,凡後寅午戍年皆同。

(二之氣,始於三十七刻六分,終於二十五刻)。

始於午正初刻,終於辰正四刻。

(三之氣,始於二十六刻,終於一十二刻半)。

始於巳初初刻,終於卯初四刻。

(四之氣,始於一十二刻六分,終於水下百刻)。

始於卯正初刻,終於丑正四刻。

(五之氣,始於一刻,終於八十七刻半)。

始於寅初初刻終於子初四刻。

(六之氣始於八十七刻六分,終於七十五刻)。

始於子正初刻,終於戊正四刻,此七十五刻者,四分日之三也。

(所謂六三,天之數也)。

寅次於丑故曰六三。

(○丁卯歲,初之氣,天數始於七十六刻終於六十二刻半)。

始於亥初初刻,終於酉初四刻,凡後之亥卯未年皆同。

(二之氣始於六十二刻六分終於五十刻)。

始於酉正初刻,終於未正四刻。

(三之氣,始於五十一刻,終於三十七刻半)。

始於申初初刻,終於午初四刻。

(四之氣,始於三十七刻六分,終於二十五刻)。

始於午正初刻,終於辰正四刻。

(五之氣,以於二十六刻,終於一十二刻半)。

始於巳初初刻,終於卯初四刻。

(六之氣,始於一十二刻六分,終於水下百刻)。

始於卯正初刻,終於丑正四,刻此水下百刻者,即上文所謂二十四步, 積盈百刻而成日也。

(所謂六四,天之數也)。

卯次於寅,故曰六四,此一紀之全數也。

(○次戊辰歲,初之氣,復始於一刻,常如是無巳,周而復始)。

以上丁卯年六之氣,終於水下百刻,是子丑寅卯,四年氣數,至此巳盡,所謂一紀, 故戊辰年,則氣復始於一刻,而已什未四年,又為一紀,辰已什未之後, 則申酉戍亥四年,又為一紀,此所以常如是無巳,周而復始也。

(帝曰,願聞其歲候何如,岐伯曰,悉乎哉問也,日行一周天氣始於一刻)。

歲候者,通歲之大候,此承上文而復總其氣數之始也,一周者,一周於天, 謂甲子一年,為歲之首也。

(日行再周天氣始於二十六刻)。

乙丑歲也。

(日行三周,天氣始於五十刻)。

丙寅歲也。

(日行四周,天氣始於七十六刻)。

丁卯歲也。

(日行五周,天氣復始於一刻)。

戊辰歲也。

(所謂一紀)。

也如前四年是也,一紀盡而復始於一刻矣,紀者,如天元紀大論所謂終地紀者, 即此紀字之義。

(是故寅午戍,歲氣會同,卯未亥,歲氣會同,辰申子,歲氣會同,巳酉丑, 歲氣會同,終而復始)。 六十年氣數周流,背如前之四年,故四年之後,氣復如初,所以寅午戍為會同, 卯未亥為會同,辰申子為會同,巳酉丑為會同,今陰陽家,但知此為三合類局, 而不知由於氣數之會同如此,○有六十年歲氣三合會同圖,在圖翼二卷。

(上下升降,氣有初中,神機氣立,生化為用)。

素問六微旨大論○九。

(帝曰,願聞其用也)。

此連前章,而詳求其上下升降之用也。

(岐伯曰,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氣交)。

本者,天之六氣,風寒暑濕火燥是也,位者,地之六步,木火土金水火是也, 言天者求之本,謂求六氣之盛衰,而土可知也,言地者求之位,謂求六步之終始, 而下可知也,人在天地之中,故求之於氣交,則安危亦可知矣。

(帝曰何謂氣交,岐伯曰上下之位,氣交之中, 人之居也)上者謂天,天氣下降,下者謂地,地氣上升,一升一降,則氣交於中也, 而人居之而生化變易,則無非氣交之使然。

(故曰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 此之謂也)。

樞,樞機也,居陰陽升降之中,是為天樞,故天樞之義,當以中字為解,中之上, 天氣主之,中之下,地氣主之,氣交之分,即中之位也,而形氣之相感, 上下之相臨,皆中宮應之而為之巿,故人氣從之,萬物由之,變化於茲乎見矣, ○愚按王太僕曰,天樞當齊之兩傍也,所謂身半矣伸臂指天,則天樞正當身之半, 三分折之,則上分應天,下分應地,中分應氣交,此單以人身之天樞穴為言, 蓋因至真要大論曰,身半以上,天之分也,天氣主之,身半以下, 地之分也地氣主之,半,所謂天樞也,故王氏之註如此然在彼篇,本以人身為言, 而此節云人氣從之,之二句,又豈止以人身為言哉是其言雖同,而所指有不同也, 夫所謂樞者,開闔之機也開則從陽而主上,闔則從陰而主下, 樞則司升降而主乎中者也,故其在人則天樞穴居身之中,是固然矣,其在於天地, 則卯酉居上下之中,為陰陽之開闔,為辰宿之出入,非所謂天樞乎, 蓋子午為左右之軸,卯酉為上下之樞,無所疑也,第以卯酉一線之平,而謂為氣交, 殊不足以盡之,夫樞者,言分界也,交者,言參合也此則有取於王氏三折之說, 然必以卦象求之,庶得其義,凡卦有六爻,三陰三陽,上卦象天下卦象地, 中象天樞之界,此以兩分言之則中惟一線之謂也,若以三分言之, 則二三四爻成一卦,此自內卦而一爻升,地交於天也,五四三爻成一卦, 此自外卦而一爻降,天交於志也,然則上二爻主乎天,下二爻主乎志,皆不易者也, 惟中二爻,則可以天,亦可以地,斯真氣交之象,易繫曰,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 其斯之謂,由此觀之,則司天在泉之義亦然,如至真要大論曰,初氣終三氣, 天氣主之,四氣盡終氣,地氣主之,此即上下卦之義, 然則三氣四氣則一歲之氣交也,故自四月中以至八月中,總計四箇月, 一百二十日之間,而歲之旱潦豐儉,物之生長成收,皆係乎此,故曰氣交之分, 人氣從之,萬物由之也,如後篇六元正紀大論,諸云特於氣交者,其義即此。

(帝曰,何謂初中)。

前章言氣有初中,此復求其詳也。

(岐伯曰,初凡三十度而有奇,中氣同法)。

度,即日也,一步之數,凡六十日八十七刻半,而兩分之,則前半步始於初, 是為初氣,凡三十度而有奇,奇,謂四十三刻,又四分刻之三也,後半步始於中, 是為中氣,其數如,初故曰同法。

(帝曰,初中何也,岐伯曰,所以分天地也,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 初者地氣也,中者天氣也)。 初中者,所以分陰陽也,凡一氣之度,必有前後有前後則前陽而後陰,陽主進, 自下而上,故初者地氣也,陰主退,自上而下,故中者天氣也,○愚按初中者, 初言其始,氣自始而漸盛也,中言其盛,氣自盛而漸衰也,但本篇所謂初中者, 以一步之氣為言,故曰初凡三十度而有奇,中氣同法,然陰陽之氣,無往不在, 故初中之數,亦無往不然,如以一歲言之,則冬至氣始於北,夏至氣中於南, 北者盛之始,南者衰之始,此歲氣之初中也,以晝夜言之,夜則陽生於坎, 晝則日中於離,坎者升之始,離者降之始,此日度之初中也,不惟是也, 即一月一節,一時一刻,靡不皆然,所以月有朔有望,氣有節而有中, 時有子而有午,刻有初而有正,皆所以分初中也,故明初中者,則知陰陽,明陰陽, 則知上下,明上下,則知升降,明升降,則知孰為天氣,孰為地氣,孰為氣交, 而天志人盈虛消長死之數,不外乎是矣,此當與伏義六十四卦圓圖,參會其義, 有妙存焉,見附翼一卷醫易義中。

(帝曰,其升降何如,岐伯曰,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

天無志地之升,則不能降,地無天之降則不能升,故天地更相為用。

(帝曰,願聞其用何如,岐伯曰,升巳而降,降者謂天,降巳而升,升者謂地)。

升出於地,升無所升,則升巳而降,此地以天為用也,故降者謂天,降出於天, 降無所降,則降巳而升,此天以地為用也,故升者謂地。

(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氣騰於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作矣)。

召猶招也,上者必降,下者必升,此天運循環之道也陽必召陰,陰必,召陽, 此陰陽配合之理也,故高下相召,則有升降,有升降,則強弱相因而變作矣, 六元正紀大論曰,天氣不足,地氣隨之,地氣不足,天氣從之,運居其中而常先也, 惡所不勝,歸所同和,隨運歸從而生其病也,故上勝則天氣降而下, 下勝則地氣遷而上,勝多少而差其分,微者小差,甚者大差,甚則位易氣交, 易則大變生而病作矣。

(帝曰善,寒濕相遘,燥熱相臨,風火相值,其有間乎)。

間,異也,惟其有間,故或邪或正而變由生也。

(岐伯曰,氣有勝復,勝復之作,有德有化,有用有變,變則邪氣居之)。

六氣皆有勝復,而勝復之作,正則為循環當位之勝復,故有德有化有用, 邪則為亢害承制之勝復,故有災有變。

(帝曰,何謂邪乎)。

凡六氣之不當位者,皆互相為邪也。

(岐伯曰,夫物之生,從於化,物之極,由乎變,變化之相薄,成則之所由也)。

物之生,從於化,由化而生也,物之極,由乎變,由極而變也,天元紀大論曰, 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五常政大論曰,氣始而化,氣終而象變,諸家之釋此者, 有曰陰陽運行則為化,春生秋落則為變,有曰萬物生息則為化,寒暑相易則為變, 有曰離形而易為之化,因形而易謂之變,有曰自無而有,自有而無則為化, 自少而壯,自壯而老則為變,是皆變化之謂,故變化之薄於物者,生由化而成, 其氣進也,敗由變而致,其氣退也,故曰變化之相薄成敗之所由也薄侵迫也。

(故氣有往復,用有遲速,四者之有而化而變,風之來也)。

氣有往復進退也,用有遲速,盛衰也,凡此四者之有,而為化為變矣但從乎化, 則為正風之來,從乎變,則為邪,風之來,而人之受者,安危係之矣。

(帝曰遲速往復,風所由生,而化而變,故因盛衰之變耳,成敗倚伏遊乎中, 何也)。 倚伏者,禍福之萌也,夫物盛則衰樂極則哀,是福之極而禍之倚也,未濟而濟, 否極而泰,是禍之極而福所伏也,故當其成也,敗實倚之,當其敗也成實伏之, 此成敗倚伏遊行於奱化之中者也本節特以為言者,蓋示人以處變處常之道耳, 易曰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聖人乎。

(岐伯曰,成敗倚伏生乎動,動而不巳,則變作矣)。

動靜者,陰陽之用也,所謂動者,即形氣相感也,即上下相召也,即往復遲速也, 即升降出入也,由是而成敗倚伏,無非由動而生也,故易曰,吉凶悔吝者, 生乎動者也,然而天下之動,其變無窮,但動而正則吉,不正則凶,動而不巳, 則灾變由之而作矣。

(帝曰,有期乎,岐伯曰,不生不化,靜之期也)。

陽動陰靜,相為對待,一消一長,各有其期,上文言成敗倚伏生乎動,即動之期也, 動極必變,而至於不生不化,即靜之期也,然則天地以春夏為動,秋冬為靜, 人以生為動,死為靜也。

(帝曰,不生化乎)。

帝疑天志之道,豈真有不生化者乎。

(岐伯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

此言天地非不生化,但物之動靜,各有所由耳,凡物之動者,血氣之屬也, 皆生氣根於身之中,以神為生死之主,故曰神機,然神之存亡, 申於飲食呼吸之出入,出入癈則神機化滅而動者息矣,物之植者,草木金石之屬也, 皆生氣根於形之外,以氣為榮枯之主,故曰氣立,然氣之盛衰,由於陰陽之升降, 升降息則氣立孤危而植者敗矣,此其物之脩短,固各有數,但稟賦者出乎天, 自作者由乎我,孰非所謂靜之期,亦各有其因耳,○五常政大論曰,根於中者, 命日神機,神去則機息,根於外昋,命曰氣立,氣止則化絕,詳見後十五。

(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巳,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

生長壯老巳,動物始終也,故必賴呼吸之出入,生長化收藏,植物之盛衰也, 故必賴陰陽之升降。

(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

器即形也,凡萬物之成形者,皆神機氣立之器也,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易曰, 形乃謂之器,義即此也,○王氏曰,包藏生氣者,皆謂生化之器,觸物然矣, 夫竅橫者,皆有出入去來之氣,竅堅者,皆有陰陽升降之氣,何以明之, 如璧窗戶牖,兩面伺之皆承來氣,是出入氣也,如陽升則井寒,陰升則水煖, 以物投井,及葉墜空中,翩翩不疾,皆升氣所礙也,虛管溉滿,捻其上竅, 水固不泄,為無升氣而不能降也,空瓶小口,頊溉不入,為氣不出而不能入也, 由是觀之,升無所不降,降無所不升,無出則不入,無入則不出, 夫群品之出入升降,不失常守,而云非化者,未之有也,有識無識,有情無情, 去出入升降而得存者,亦未之有也,故曰出入升降,無器不有。

(故器者,生化之字,器散則分之,生化息矣)。

宇者,天地四方曰宇,夫形所以存神,亦所以寓氣, 凡物之成形者皆曰器而生化出乎其中,故謂之生化之字,若形器散敝,則出入升降, 無所依憑,各相離分而生化息矣,此天地萬物合一之道,觀邵子觀易吟曰, 一物其來有一身,一身還有一乾坤,能知萬物備於我,肯把三才別立根, 天向一中分造化,人於心上起經綸,天人焉有二般義,道不虛行只在人,蓋其義也。

(故無不出入,無不升降)。

萬物之多,皆不能外此四者。

(化有小大,期有近遠)。

物之小者如秋毫之微,大者如天地之廣,此化之小大也,天者如蜉蝣之朝暮, 壽者如彭祖之百千,此期之近遠也,化之小者其期近,化之大者其期遠, 萬物之氣數固有不齊,而同歸於化與期,其致則一耳。

(四者之有,而貴常守)。

四者,出入升降也,常守,守其所固有也,出入者守其出入,升降者守其升降, 固有弗失,多壽無疑也,今之人,外勞其形,內搖其精,固有且不保,而妄言入道, 匪獨欺人而且自欺,惑亦甚之矣。

(反常則災害至矣)。

不當出而出,不當入而入,不當升而升,不當降而降,動失其宜,皆反常也, 反而無害,未之有也。

(故曰,無形無患,此之謂也)。

形,即上文之所謂器也,夫物有是形,則有是患,外苦六氣所侵,勞傷所累, 內懼情欲所繫,得失所牽,故君子有終身之憂,皆此形之為患耳,然天地雖大, 能役有形而不能彶無形,陰陽雖妙,能化有氣,而不能化無氣,仗無其形, 何患之有,故曰無形無患,然而形者跡也,動也,動而無跡,則無形矣, 無形則無患矣,此承上文而言成敗倚伏生乎動,動而不巳,則變作矣, 是因有形之故也,四者之有,而貴常守,常守者,守天然於無跡無為, 是即無形之義也,若謂必無此身,方是無形,則必期寂滅而後可,聖人之道, 豈其然哉,如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其義即此,觀其所謂吾者,所重在吾,吾豈虛無之謂乎,蓋示人以有若無, 實若虛耳,故曰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 為而不恃,功而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又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損而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矣,皆無形無患之道也,如孔子之毋意毋必, 毋固毋我,又孰非其道乎,故關尹子曰,人無以無知無為者為無我,雖有知有,為, 不害其為無我,正此之謂。

(帝曰善,有不生不化乎)。

不生不化,即不生不死也,言人有逃陰陽,免生化,而無始無始終, 同太虛於自然者乎,觀老子曰,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民之生, 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蘇子由釋之曰,生死之道,以十言之, 三者各居其三矣,豈非生死之道九,而不生不死之道,一而巳矣,不生不死, 即易所謂寂然不動者也,老子言其九,不言其一,使人自得之, 以寄無思無為之妙也,有生則有死故生之徒,即死之徒也,人之所賴於生者厚, 則死之道常十九,聖人常在不生不死中,生地且無,焉有死地哉, 即此不生不化之謂,○又昔人云,愛生者可殺也,愛潔者可污也,愛榮者可辱也, 愛完者可破也,本無生,孰殺之,本無潔,孰污之,本無榮,孰辱之本無完, 孰破之,知乎此者,可以出入造化,遊戲死生,此二家說,俱得不生不死之妙, 故井錄之。

(岐伯曰悉乎哉問也,與道合同惟真人也帝曰善)。

真人者體合於道,道無窮則身亦無窮,故能出入生死,壽敝天地,無有終時也。

(五運太過不及,下應恕病,上應五星,德化政令災變異候)。

素問氣交變大論十附運氣說。

(黃帝問曰,五運更治,上應天期,陰陽往復,寒暑迎隨,真邪相薄,內外分離, 六經波蕩,五氣傾移,太過不及,專勝兼并,願言其始,而有常名,可得聞乎)。 期周歲也,五運更治,上應天期,即應天之氣,動而不息也,陰陽往復,寒暑迎隨, 即應也之氣,靜而守位也,真邪相薄,邪正相干也,內外分離,表裏不相保也, 六經波蕩,五氣傾移,皆其變也,因太過,故運有專勝,因不及,故氣有兼并, 常名者,紀運氣之名義也。

(岐伯稽首再拜對日,昭乎哉問也,明道也,此上帝所貴,先師傳之,臣雖不敏, 往聞其旨)。 岐伯之師僦貣季也。

(帝曰余聞得其人不教,是謂失道,傳非其人,慢泄天寶,余誠菲德, 未足以受至道)。 然而眾子哀其不終,願夫子保於無窮,流於無極,余司其事,則而行之奈何。

道者,天地萬物之所由,故曰至道惟聖人知之,故能合於道,今人守之, 故可不失道,然古今相傳,惟聖人,乃知聖人,而道統之傳,自有其真, 故傳道非儺,而得人為難,得而不教,則失其人,非人而,教,則失其道均可惜也, 此帝雖借巳為言,而實深慨夫紹統者之難耳。

(岐伯曰,請遂言之也,上經日,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 久此之謂也)。 知此三者,則大無不通細無不得,合同於道,永保天年,故可以長久,昔人云, 能明內經之理而不壽者,未之有也,即此之謂,○此一節,出者至教論, 詳疾病類八。

(帝曰,何謂也,岐伯曰,本氣位也,位天者,天文也,位地者,地理也, 通於人氣之變化者,人事也)。 三才氣位,各有所本,位天者為天文,如陰陽五星,風雨寒暑之類是也, 位地者為地理,如方宜水土,草木昆蟲之類是也,通於氣之變化者為人事, 如表裏血氣,安危病治之類是也。

(故太過者先天,不及者後天,所謂治化而人應之也)。

運太過者,氣先天時而至,運不及者,氣後天時而至,天之治化運於上, 則人之安危應於下。

(○○帝曰五運之化,太過何如)。

此下言五運之太過也,歲運有餘為太過,如甲丙戊庚壬,五陽年是也,若過而有制, 則為平歲,不在太過之例。

(岐伯曰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

六壬歲也大之化風,木勝則克土,故脾藏受邪。

(民病飧泄,食減體重煩冤,腸鳴,腹支滿。

水穀不化,故飧泄,脾虛不運故食減脾主肌肉,其氣衰,故體重, 脾脉從胃別上膈泣注心中,故煩冤,冤,抑鬱不舒也,口問篇曰,中氣不足, 腸為之苦鳴,藏氣法時論曰,脾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

(上應歲星)。

木星也,木氣勝則歲星明而專其令。

(甚則忽忽善恕,眩冒巔疾。

木勝則肝強,故善怒,厥陰隨督脉而會於巔,故眩冒巔疾。

(化氣不政,生氣獨治,雲物飛動草木不寧甚而搖落)。

化氣,土氣也,生氣,木氣也,木盛則土衰,故化氣不能布政於萬物, 而木之生氣獨治也,風不務德則太虛之中雲物飛動,草木不寧,木勝不巳, 金則承之,故甚至草木搖落者,金之氣也。

(反脇痛而吐甚,衝陽絕者死不治)。

肝脉布於脇肋,木強則肝逆故脇痛也,吐甚者,木邪傷胃也,衝陽者, 胃脉也木亢則胃絕,故死不治。

(上應太白星)。

金星也,木勝而金制之,故太白星光芒以應其氣,是歲木之為災, 先臨宿屬金氣之復,後及東方,人之應之,則先傷於脾,後傷於肝,書曰滿招損, 六微旨大論曰承迺制,此之類心,○新校正曰,詳此太過五化,言星之例有三, 木土二運,先言歲鎮,後言勝巳之星,火金二運,先言熒惑太白,次言勝巳之星, 後又言熒惑太白,水運先言辰星,次言鎮星,後又言熒惑辰星,兼見巳勝之星也。

(○歲火太過,炎暑流行,金肺受邪)。

六戊歲也,火之化暑,火勝則克金,故肺藏受邪。

(民病瘧,少氣欬喘,血溢血泄,注下,嗌燥耳聾,中熱,肩背熱)。

火邪傷陰,寒熱交爭故為瘧,壯火食氣故少氣,火乘肺金故欬喘,火逼血而妄行, 故上溢於口鼻下泄於二便,火性急速,故水瀉注下,嗌燥耳聾中熱肩背熱, 皆火炎焦也,藏氣法時論曰,肺病者,喘欬逆氣肩背痛,虛則少氣不能報息, 耳聾嗌乾。

(上應熒惑星)。

火星也,火氣勝則熒惑星明而當其令。

(甚則胷中痛,脇支滿,脇痛,膺北肩胛閘痛,兩臂內痛)。

此皆心經及手心主所行之處,火盛為邪,故有是病,藏氣法時論曰, 心病者胷中痛脇支滿,脇下痛,膺背肩甲間痛,兩臂內痛。

(身熱骨痛而為浸淫)。

火盛故身熱,水虛兮故骨痛,熱流周身故為浸淫,玉機真藏論曰, 心脉太過令人身熱而膚痛,為浸淫。

收氣不行,長氣獨明,雨水霜寒。

收氣,金氣也,長氣,火氣也,火盛則金衰,故收氣不行,而長氣獨明也, 火不務德,水則承之,故雨水霜寒也,五常政大論作雨水霜雹。

(上應辰星)。

水星也,火亢而水制之,故辰星光芒以應其氣,是歲火之為災,先臨宿屬水氣之復, 并及南方,人之應之,則先傷於肺後傷於心。

(上臨,少陰少陽火燔焫,水泉涸,物焦槁)。

凡此戊年,皆太過之火,而又遇子午,則上臨少陰君火也,遇寅申, 則上臨少陽相火也,皆為天符,其熱尤甚,故火當燔焫水泉當涸,物當焦枯也, ○燔,音煩,焫,如瑞切。

(病反譫妄狂越欬喘息鳴,下甚血溢泄不巳,太淵絕者死不治,上應熒惑星)。

火盛天符之歲,其在民病,則上為譫妄狂越欬喘息鳴,下為血溢泄不巳,太淵, 肺脉也,火亢則肺絕,故死不治,其盛其衰,則皆應於熒惑也。

(○歲土太過,雨濕流行,腎水受邪)。

六甲年也,土之化濕,土勝則克水,故腎藏受邪。

(民病腹痛,清厥,意不樂,體重煩冤)。

清厥,四支厥冷也,此以土邪傷腎,故為是病,藏氣法時論曰,腎病者身重, 腎虛者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樂。

(上應鎮星)。

土星也,土氣勝則鎮星明耀主其令。

甚則肌肉萎,足痿不收,行善瘈,腳不痛,飲發中滿,食減,四支不舉。

萎,痿同,瘈,抽瘈也,甚則土邪有餘,脾經自病脾主肌肉,外應四支, 其脉起於足大指而上行,故為病如此,藏氣法時曰,脾病者,善肌肉痿, 行善瘈腳下痛,又玉機真藏論曰,脾太過則令人四支不舉,○瘈,翅寄係三音。

(變生得位)。

詳太過五運,獨此言變生得位者,蓋土無定位,凡在四季中土邪為變, 即其得位之時也。

藏氣伏,化氣獨治之,泉涌河衍,涸澤生魚,風雨大至,土崩潰,鱗見於陸。

藏氣,水氣也,化氣,土氣也,衍溢也,土勝則水衰,故藏氣伏而化氣獨治也, 土不務德,濕令大行,故泉涌河衍,涸澤生魚,濕甚不巳,風木承之,故為風雨

(大至,土崩潰鱗見於陸者,木氣之復也)。

病腹滿溏泄腸鳴,反下甚而太谿絕者,死不治。

此皆土濕自傷,脾不能制,故為是證,藏氣法時論曰,脾虛則腹滿腸鳴, 飧泄食不化,太谿,腎脉也,土亢則腎絕,故死不治。

(上應歲星)。

木星也,土勝而木承之,故歲星光芒應其氣,是歲土盛為災,先臨宿屬,木氣之復, 後及中官,人之應之,則先傷於腎,後傷於脾。

(○歲金太過燥,氣流行,肝木受邪)。

六庚年也,金之化燥,金勝則克木,故肝藏受邪。

(民病兩脇下少腹痛,目赤痛,眥瘍,耳無所聞)。

兩脇少腹耳目,皆肝膽經氣所及,金勝則木藏受,傷故為是病。

(肅殺而甚,則體重煩冤,胷痛引背,兩脇滿,且痛引少腹)。

金氣太過則肅殺甚,故傷及肝經而為此病,藏氣法時論曰,肝病者兩脇下痛引少腹, 肝虛則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又玉機真藏論曰,肝脉不及,則令人胷痛引背, 下則兩脇胠滿。

(上應太白星)。

金星也,金氣勝則太白星明而當其令。

甚則喘欬逆氣,肩背痛,尻陰股膝,髀腨足皆病。

(甚則金邪有餘,肺經白病,故喘欬氣逆,戶背痛金病不能生水,以致腎陰亦病)。

故尻陰股膝以下皆病也,藏氣法時論曰,肺病者,喘欬逆氣肩背痛, 尻陰股膝脾腨胻足皆痛,○髀,病米切,又音比,腨,音篆,胻,音杭。

(上應熒惑星)。

火星也,金勝則火復,故熒惑光芒而應其氣,是歲金氣太,過,宿屬為災, 火氣承之,西方并及,而人之應之,則先傷於肝,後傷於肺收。

(氣峻,生氣下,草木歛,蒼乾凋隕)。

收氣,金氣也,生氣,木氣也,隕,墜落也,金勝木衰,則收氣峻速, 生氣下而不伸,故草木多歛而蒼乾凋隕也,○隕,音允。

(病反暴痛,胠脇不可反側,欬逆甚而血溢,太衝絕者死不治,上應太白星)。

病反暴痛胠脇不可反側,金傷於肝也,欬逆甚而血溢,火復於肺也,大衝,肝脉也, 金亢則肝絕,故死不治,其勝其復,皆太白星應之,○胠,區去二音。

(○歲水太過,寒氣流行,邪害心火)。

六丙歲也,水之化寒,水勝則克火,故心藏受邪。

(民病身熱,煩心躁悸,陰厥上下,中寒譫妄,心痛寒氣蚤至)。

悸,心驚跳也,此皆心藏受邪故為是病,而寒當蚤至,○悸,音匱。

(上應辰星)。

水星也,水氣勝,則辰星明而主其令。

(甚則腹大脛腫,喘欬,寢汗出憎風)。

甚則水邪有餘,腎藏自病,藏氣法時論大曰,腎病者,腹大脛腫,喘欬身重, 寢汗出,憎風,○按此下當云藏氣行,長氣失政,今獨亡者,闕文也,○憎,音曾。

(大雨至,埃霧朦鬱)。

水盛不巳,王則復之,故見斯候,土之氣也,○朦,音蒙。

(上應鎮星)。

土星也,水勝則土復,故鎮星光芒而應其氣,是歲水氣太過,宿屬應災,土氣承之, 并及於北,而人之應之,則先傷於心後傷於腎。

(上臨太陽,雨冰雪霜不時降,濕氣變物)。

此以水運而遇太陽司天,乃丙辰丙戍歲也,是為天符,其寒允甚,故雨水霜雪時降, 濕氣變物也。 病反腹滿腸鳴,溏泄食不化,渴而妄冒,神門絕者死不治,上應熒惑辰星。

水盛天符之歲,陽氣大衰,反克脾土,故為腹滿等病,藏氣法時論曰, 脾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若水邪侮火,心失其職,則為渴而妄冒,神門, 心脉也,水亢則心絕,故死不治,上應熒惑辰星,勝者明而衰者暗也, ○按太過五運,獨水火言上臨者,蓋特舉陰陽之大綱也,且又惟水運言熒惑辰星者, 謂盛火衰,則辰星明朗,熒惑減耀,五運皆然,舉此二端,餘可從而推矣。

(○○帝曰善,其不及何如)。

此以下言五運不及化,如乙丁巳辛癸,五陰年是也,若不及有肋,則為平歲, 不在不及之例。

(岐伯曰,悉乎哉問也,歲木不及,燥迺大行)。

六丁歲也,木不及而金乘之,故燥氣大行。

生氣失應,草木晚榮。

失應庄者,不能應時所以冕榮。

(肅殺而甚,則剛木辟著,柔萎蒼乾,上應太白星)。

肅殺而甚,金氣勝也,故剛木辟著,謂碎裂如劈著也,柔木萎面蒼乾, 謂色青黑而凋枯也,其上應於星,則太白光芒而主其氣,○萎,音威,又上去二音。

(民病中清胠脇痛,少腹痛,腸鳴溏泄,涼雨時至,上應太白星)。

中清胠脇少腹痛,金氣乘木,肝之病也,腸鳴溏泄者,木不生火,脾之寒, 金氣清肅,故涼雨時至亦皆應於太白星之明也,○新校正曰,按不及五化民病證中, 上應之星,皆言運星失色,畏星加臨,宿屬為災,此獨言畏星,不言運星者, 經文閥也,當云上應太白星,歲星。

(其穀蒼)。

穀之蒼者屬木,麻之類也,金勝而火不復,則蒼穀不成。

上臨陽明,生氣失政,草木再榮,化氣迺急,上應太白鎮星,其主蒼蚤。

上臨陽明,丁卯丁酉歲也,金氣亢甚,故生氣失政,草木再榮者,以木氣既衰, 得火土王時,土無所制,化氣迺急,故夏秋再榮也,其上應於星, 則金土明耀其下主於物,則蒼者蚤凋,○新校正云,按不及五化,獨紀木上臨陽明, 土上臨厥陰,水上臨大陰,不紀木上臨厥陰,土上臨太陰,金上臨陽明者, 經之旨各紀其甚者也故於太帝運中,只言火臨火,木臨水,此不及運中, 只言木臨金,土臨木,水臨土,不言厥陰臨木,太陰臨土,陽明臨金也。

(復則炎暑流火,濕性燥,柔脆草木焦槁下體再生,華實齊, 化病寒熱瘡瘍疿胗癰痤,上應熒惑太白其穀白堅)。 復者,子為其母而報復也,木衰金亢,火則復之,故為炎暑流火,而濕性之物皆燥, 柔脆草木皆枝葉焦枯,下體復生,其生既遲,則旋花旋實是謂齊化,火氣反甚, 故其病如此,其應於星,則熒惑光芒,太白減曜,而宿屬為災,其應於穀, 則白堅屬金,秀而不實也,○按太過不及之年皆有勝復,後第十三章載者尤詳, 所當互考○脆,音翠,疿,音肺,胗,疹同,痤,才何切。

(白露蚤降,收殺氣行,寒雨害物,蟲食甘黃,脾土受邪,赤氣後化,心氣晚治, 上勝肺金,白氣迺屈,其穀不成,欬而鼽,上應熒惑太白星)。 陽明上臨,金氣清肅,故為白露蚤降收殺氣行,寒雨害物然金勝者火必衰, 火衰者土必弱,故蟲食味甘色黃之物,以甘黃皆屬上,而陰氣蝕之,故蟲生焉, 觀晒能除蛀,則蟲為陰物可,知,故其在人,又當脾土受邪也,若金勝不巳, 而火復之,則赤氣之物,後時而化,而人之心火晚盛,上克肺金凡白色屬金之物, 其氣迺屈也,金穀,稻也,鼽,鼻塞也,其上應於星,則當熒惑明,太白暗, 而災有所屬也,○王氏曰,金行伐大假途於土,子居母內,蟲之象也,故甘物黃物, 蟲蠹食之,○鼽,音求。

(○歲火不及寒迺大行,長政不用物榮而下凝慘而甚,則陽不化,迺折榮美, 上應辰星)。 六癸歲也,火不及而水乘之故寒迺大行,長政不用,則物不能茂盛於上, 而但榮於下,凝慘陽衰,則榮美迺折,其上應天象,辰星當明。

(民病胷中痛,脇支滿,兩脇痛膺背肩胛間及兩臂內痛,鬱冒朦昧,心痛暴瘖, 胸腹大,脇下與腰背相引而痛)。 冒,若有所蔽也,一,日瞴所見也,火不足則陰邪盛而心氣傷,故為此諸病, 皆手心主,及心經所行之處,二經雖不行背,然心在膈上,為背之陽藏, 故痛連腰背也,藏氣法時論曰,虛則胷腹大,脇下與腰相引而痛。

(甚則屈不能伸,髖脾如別,上應熒惑辰星其穀丹)。

甚至陰寒凝滯,陽氣不行,故為是病,髖脾,腎股之間也,如別, 若有所別而不為用也,水行乘火,則榮惑無光,辰星增曜,宿屬為災,丹色之穀, 應其氣而不成也。

(復則埃鬱,大雨且至,黑氣迺辱,病,鸄溏腹滿,食飲不下,寒中腸鳴, 泄注腹痛,暴攣痿痺,足不任身,上應鎮星,辰星,玄穀不成)。 火衰水亢,土則復之,土之化濕,反侵水藏,故為腹滿食不下,腸鳴泄注, 痿痺足不任身等疾,黑氣,水氣也,辱,屈也,鶩鴨也,言如鴨糞清稀, 寒濕所致也,上復於水,故鎮星明潤,辰星減光,玄色之穀不成也,鶩,木務二音。

(○歲土不及,風迺大行,化氣不令,草木茂榮,飄揚而甚,秀而不實, 上應歲星)。 六巳歲也,土不及而木乘之,故風氣行,化氣失令,木專其政,則草木荿榮, 然發生在木而成實在土,上氣不充,故雖秀于實,木氣應,則歲星當明也。

(民病飧泄,霍亂,體重腹痛,筋骨繇復,肌肉瞤酸善恕,藏氣舉事蟄蟲蚤附, 咸病寒中,上應歲星,鎮星,其穀黅)。

(繇復,搖動反復也,恨結篇曰,所謂骨繇者搖故也)。

即此繇字,瞤跳動,牠酸,,酸疼也,凡此飧泄等病皆脾弱肝強所致,土氣不及, 則寒水無畏,故藏氣舉事,蟄蟲蚤附,應藏氣也,咸病寒中,火土衰也,上應歲星, 星者歲星明而鎮星暗也,穀之黃者屬土,能成實矣,○瞤,如雲切,黅,音今, 黃也。

復則收政嚴浚,名木蒼凋,胷脇暴痛,,下引少,腹,善太息,蟲食甘黃, 氣客於脾,黅穀迺減,民食少失味,蒼穀迺損,上應太白歲星。

土衰木亢,金迺復之,故收氣峻而名木凋也,其為胷脇暴痛,下引少腹者, 肝膽病也,蟲食甘黃,氣客於脾,黅穀迺減者,火土衰也,土衰者脾必弱, 故民食少,滋味失,金掌者木必衰,故蒼穀損,其上應於星, 當太白增明而歲星失色也。

(上臨厥,陰,流水不冰,蟄蟲來見,藏氣不用,白迺不復上應歲星,民迺康)。

巳巳巳亥歲也,上臨厥陰則少陽相火在泉,故流求不水,蟄蟲來見,火司於地, 故水之藏氣不能用,金之白氣不得復,歲星得專其令,民亦康而無病。

(○歲金不及,炎火迺行,生氣迺用,長氣專勝,庶物以茂,燥爍以行, 上應熒惑星)。 六乙歲也,金不及而火乘之,故炎火迺行,金不勝木,故生氣用而庶物茂, 火氣獨王,故長氣勝而燥爍行,其應於星,則熒惑光芒也,○爍,式灼切。

(民病肩背瞀重,鼽嚏,血便注下,收氣迺後,上應太白星,其穀堅芒)。

瞀,悶也,鼽,鼻塞流涕也,金受火邪,故為此諸病,收氣後,太白無光, 堅芒之穀不成,皆金氣不足之應,○瞀,茂務莫三音,嚏,音帝。

(復則寒雨暴至,迺零,冰雹霜雪殺物,陰厥且格,陽反上行,頭腦戶痛延及腦頂, 發熱,上應辰星,丹穀不成,民病口瘡,甚則心痛)。 金衰火亢,水來復之,故寒雨暴至,繼以水雹霜雪,災傷萬物,寒之變也,厥, 逆也,格,拒也,寒勝於下,則陰厥格陽而反上行,是謂無根之火, 故為頭頂口心等病,其應於天者,辰星當明,應於地者,丹色之穀不成也, ○按此水復火衰,當云上應熒惑辰星,此不言熒惑者,闕文也,○雹,音薄。

(○歲水不及濕迺天行,長氣反用,其化迺速,暑雨數至,上應鎮星)。

六辛歲也,水不及而土乘之,故濕迺大行,水衰則火土同化,故長氣反用, 其化迺速,上應鎮星光明也。

(民病腹滿,身重濡泄,寒瘍流水,腰股痛發,膕腨股膝不便,煩冤,足痿清厥, 腳下痛甚則胕腫,藏氣不政,腎氣不衡,上應辰星,其穀秬)。 土濕太過,傷及腎陰,故為此諸病,寒瘍流水,陰蝕陰疽之類也,煩冤, 煩悶抑鬱也,清厥,寒厥也,胕腫,浮腫也,藏氣,水氣也,衡,平也,不政不衡, 水氣衰也,上應辰星不明,下應不成,秬,黑黍也。

(上臨太陰,則大寒數舉,蟄蟲蚤藏,地積堅水,陽光不治,民病寒疾於下, 甚則腹滿浮腫,上應鎮星,其主黅穀)。 辛丑辛未歲也,太陰濕土司天,則太陽寒水在泉,故天寒舉而陽光不治也, 甚則腹滿浮腫,濕土勝而腎氣傷也,其上應者,當鎮星增眶,下應者,當黅穀有成。

(復則大風暴發,草偃木零,生長不鮮,面色時變,筋骨併辟,肉瞤瘛,目視, 物疎璺,肌肉胗發,氣并鬲中,痛於心腹,黃氣迺損,其穀不登,上應歲星)。 水衰土亢,木後復之,故大風暴發,草仆木落,而生長失時皆不鮮明也, 面色時變肝氣動也,併,拘孿也,辟,偏欹也,瞤瘛,動掣也,,目不明也璺, 物因風而破裂也,肝氣在外,則肌肉風疹,肝氣在中,則痛於心腹,皆木勝之所致, 故黃損而屬土之穀不登,其上應於天,則惟歲星當明也,○愚按五運之有太過不及, 而勝復所以生也,太過者其氣勝,勝而無制,則傷害甚矣,不及者其氣衰, 衰而無復則敗亂極矣,此勝復循環之道,出乎天地之自然,而亦不得不然者也, 故其在天,則有五星運氣之應,在地則有萬物盛衰之應,在人則有藏府疾病之應, 如木強勝土,則歲星明而鎮暗,土母受侮子,必復之,故金行伐木,以救困土, 則太白增光,歲星反晦也,凡氣見於上,則災應於下,宿屬受傷,逆犯尤甚, 五運互為勝復其氣皆然,至其為病,如木勝肝強,必傷脾土,肝勝不巳,燥必復之, 肝亦病矣,燥勝不巳,火必復之,而肺亦病矣,此五藏互為盛衰,其氣亦皆然也, 夫天運之有太迥不及者,即人身之有虛實也,惟其有虛而後強者勝之, 有勝而後承者復之,無衰則無勝矣,無勝者無復矣,無勝無復,和氣和平, 焉得有病特強肆暴,元氣泄盡,焉得無虛,故曰有勝則復,無勝則否,勝微則復微, 勝甚則復甚,可見勝復之微甚,由變化之盛衰,本無常也, 如本經六元正紀等論所載天時志化人事等義,至詳至備,蓋以明其理之常者如此也, 即如周易之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乃開明易道之微妙,而教人因易以求理, 因象以知變,故孔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此其大義,正與本經相同, 夫天道玄微,本不易,測,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故凡讀易者, 當知易道有此變,不當曰變止於此也,讀運氣者,當知天道有是理, 不當曰理必如是也,然變化雖難必,而易盡其幾矣,天道雖難測,而運氣盡其妙矣, 自余有知以來,常以五六之,逐氣推測,則彼此盈虛,十應七八,即有少不相符者, 正屬并蛙之見,而見有未至耳,豈天道困不足憑耶,今有昧者,初不知常變之道, 盛衰之理,孰者為方,孰者為月,孰者為相勝反勝主客承制之位,故每鑿執經文, 似害經意徒欲以有限之年辰,概無窮之天道,隱微幽顥誠非易見,管測求全, 陋亦甚矣,此外復有不明氣化,如馬宗素之流者,假仲景之名,而為傷寒鈐法等書, 用氣運之更遷,擬主病之方治,拘滯不通,誠然謬矣,然又有一等作執巳見, 不信運氣者,每謂運氣之學,何益於醫,且云疾病相加,豈可依運氣以施治乎, 非切要也,余喻之曰,若所云者,似真運氣之不必求,而運氣之道,豈易言哉, 凡歲氣之流行,即安危之關係,或疫氣偏行,而一方皆病風溫,或清寒傷藏, 則一時皆犯瀉痢,或痘疹盛行,而多凶多吉,各不同,或疔毒偏生,而是陰是陽, 每從其類,或氣急欬嗽,一鄉並興,或筋骨疼痛,人皆道苦,或時下多有中風, 或前此盛行痰火,諸如此者,以眾人而患同病,謂非運之使然歟, 觀東垣於元時太和二年,製普濟消毒飲以救時行疫癘,所活甚眾,非此而何, 第運氣之顥而明者,時或盛行猶為易見,至其精微,則人多陰受,而識者為誰, 夫人殊稟賦,令易寒暄,利害不侔,氣交使然,故凡以太陽之人,而帝流衍之氣, 以太陰之人,而逢赫曦之紀,強者有制,弱者遇扶,氣得其平,何病之有, 或以強陽遇火,則炎烈生矣,陰寒遇水,則水霜及矣,天有天符,歲有歲會, 人得無人和乎,能先覺預防者上智也,能因幾辨理者明醫也, 既不能知而且云烏有者下愚也,然則運氣之要與不要,固不必辨, 獨慨因知運氣者之難其人耳,由此言之,則鑿執者本非智士,而不諭者又豈良材, 二者病則一般,彼達人之見,自所不然,故善察運氣者,必當順天以察運, 因變以求氣,如杜預之言曆,曰治曆者,當順天以求合,非為合以驗天,知乎此, 則可以言曆矣,而運氣之道亦然,既得其義,則勝復盛衰,理可窺也, 隨其幾而應其用,其有不合於道者,未之有也,戴人曰,病如不是當年氣, 看與何年運氣同,便向芋年求活法,方知都在至真中, 此言雖未盡善其亦庶幾乎得運氣之意矣,○瞤,如雲切,瘛,音熾,,音荒,璺, 音問。

(○帝曰善,願聞其時也)。

此下言不及之歲,其政化勝復,各有時也,本篇凡太過之年不言勝復,故不及之。

(岐伯曰,悉何哉問也,木不及,春有鳴條律暢之化,則秋有霧露清涼之政, 春有慘悽殘賊之勝,則夏有炎暑燔爍之復,其東,其藏肝,其病內舍胠脇, 外在關節)。 和則為化為政,運之常也,不和為勝為復,氣之變也,如歲木不及,金當克之, 使金不來勝,而木氣無傷,則春有鳴條律暢之化,至秋之時,則金亦無復, 而有霧露清涼之政,此氣之和也,若春見金氣而有慘悽殘賊之勝,則木生火, 火來克金,而夏有炎暑燔爍之復矣,此氣之變也,然此之勝復皆因於木, 故災當見於東方,在人之藏應於肝,肝之部分,內在胠脇,外在關節, 故其為病如此,下節之義,大約俱同,○燔,音煩,爍,式灼切,,音省。

火不及,夏有炳明光顯之化,則冬有嚴肅霜寒之政,夏有慘淒凝冽之勝, 則不時有埃昏大雨之復,其南,其藏心,其病內舍膺脇,外在經絡。

火不及者,水當乘之,若水不侮火而夏有此化,則水亦無復而冬有此政, 若水不務德而夏有此此勝則火生土,土來克水,而不時有此復矣,其南, 其藏心皆火之應。

(土不及,四維有埃雲潤澤之化,則春有鳴條鼓折之政,四維發振拉飄勝之變, 則秋有肅殺霖霪之復,其四維,其藏脾,其病內舍心腹,外在肌肉四支)。 四維,辰戍丑未方月也,歲土不及,木當勝之,若木不侮土而四季有此化, 則木亦無復而春有此政,若木勝土而四季有此變,則土生金,金來克木, 而秋有此復矣,其青四維,其藏脾,皆土之應,○拉,音臘,霪,音淫。

(金不及,夏有光顯鬱蒸之令,則冬有嚴凝整肅之應, 夏有炎爍燔燎之變則秋有水雹霜雪之復,其西,其藏肺,其病內舍膺脇肩背, 外在皮毛)。 歲金不及,火當勝之,若火得其正而夏有此令,則水亦無復而冬有此應, 若火氣侮金而夏有此變,則金之子水,水來克火而秋有此復矣,其西,其藏肺, 皆金之應,○按此下二節,不先言金水之本化,而先言火土之制化, 與上三節不同者,不過文體之變耳,文雖變而義則無異。

(水不及,四維有湍潤埃雲之化,則不時有和風生發之應,四維發埃昏驟注之變, 則不時有飄蕩振拉之復,其北,其藏腎,其病人舍腰脊骨髓,外在谿谷端膝)。

歲水不及,土當勝之,若土不為虐,而四季有此正化,則木亦無復而不時有此正應, 若土肆其勝而有四維之變,則水之子木,木來克土,而不時有此復矣, 其北其藏腎,皆水之應,○湍,通官切,踹,腨同。

(夫五運之政,猶權衡也,高者抑之,上者舉之,化者應之,變者復之, 此生長化成收藏之理,氣之常也,失常則天地四塞矣)。 夫天地陰陽之道,亦猶權衡之乎,而不能少有損益也,故高而亢者,必有所抑, 因太過也,卑而下者,必有所舉,因不及也,正而為化,則有以應之,不相悖也, 邪而為變,則有以復之,承迺制也,此所以生長化成收藏,皆不失其物理之常, 失常則高下不相保,而天地閉塞矣,如玉版論要曰,回則不轉,乃失其機, 即此久謂。

(故曰,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紀,陰陽之往復,寒暑彰其兆,此之謂也)。

應天之氣,動而不息,應地之氣,靜而守位,神明為之妃,則九星懸朗七曜周旋也, 陰陽寒暑,即動靜神明之用也,此承上文而總言盛衰勝復,即天地之動靜, 生長化成收藏,即陰陽之往復,動靜不可見,有神有明則有紀可察矣,陰陽不可測, 有寒有暑,則有兆可知矣,天地之道,此之謂也。

(○帝曰,夫子之言五氣之變,四時之應,可謂悉矣,夫氣之動亂觸遇而作, 發無常會,卒然災合,何以期之)。 此下言氣動之亂,皆隨遇而,變,故其德化政令災變之候,各有所不同也。

(岐伯曰,夫氣之動變,固不常在,而德化政令災變,不同其候也,帝曰何謂也, 岐伯曰東方生風,風生木,其德敷和,其化生滎,其政舒啟,其令風其變振發, 其災散落)。 敷,布也,和柔和也,榮,滋榮也,舒,展也,啟,開也,振,奮動也,發, 飛揚也,散落,飄零散落也,○五運行大論曰,其德為和,其化為榮,其政為散, 其令宣發,其變摧拉,其為隕,義當參閱。

(南方生熱,熱生火,其德彰顯,其化蕃茂,其政明曜,其令熱,其變銷爍, 其災燔焫)。 彰,昭著也,蕃,盛也,燔焫,焚灼也,銷爍緩,而燔焫甚也,○五運行大論曰, 其德為顯,其化為茂,其政為明,其令鬱蒸,其變炎爍,其青燔焫,○蕃,燔, 俱音煩,焫,如瑞切。

(中央生濕,濕生土,其德沄蒸,其化豐備,其政安靜其令濕,其變驟注, 其災霖潰)。 溽蒸,濕熱也,豐備,充盈也,驟注,急雨也,霖,久雨也,潰,崩決也, ○五運行大論曰,其德為濡,其化為盈,其政為謐,其令雲雨,其變動注, 其青潰,○溽,音辱,潰,音會。

(西方生燥,燥生金,其德清潔,其化緊歛,其政勁切其令燥,其變肅殺, 其災蒼隕)。 緊歛,收縮也,勁切,銳急也,肅殺,氣寒肅而殺令行也,蒼隕, 草木蒼枝而凋落也,○五運行大論曰,其德為清,其化為歛其政為勁,其令霧露, 其變肅殺,其蒼落,○隕,音允。

(北方生寒,寒生水,其德淒滄,其化清謐,其政凝肅,其令寒,其奱溧冽, 其災水雪霜雹)。 淒滄,寒氣也,謐,靜也,凝肅堅歛也,溧冽,寒甚也,水霜雪雹,陰氣所凝, 或太陽用事,或以水復火,則非時而見,○五運行大論曰,其德為寒,其化為肅, 其政為靜,其變凝冽,其水雹,○滄,音倉,謐,音密。

(是以察其動也,有德有化,有政有令,有奱有災,而物由之,而人應之也)。

德化政令,和氣也,為災為變,乖氣也,施化出乎天地,而人物應之,得其和, 則為生為成,遇其乖,則為災為害。

(五星之應)。

素問交變大論○十一。

(帝曰,夫子之言歲候不及其大過,而上應五星,今夫德化政令,災變易, 非常而有也卒然而動,其亦為之變乎)。 此承前章而詳求五星之應,謂凡德化政令,災變易,其有卒然而動者, 星亦應之否也。

(岐伯曰,承天而行之,故無妄動,無不應也,卒然而動者,氣之交變也, 甚不應焉,故曰應常不應卒,此之謂也)。 承天而行,謂歲候承乎天運,故氣無妄動,而五星之見,則動無不應也, 但其卒然而動者,非關天運,隨遇為變,則五星未必應焉,以應常不應卒也常, 謂盛衰之常,其來有自,故必無不應,卒者,一時之會,非有大變, 則亦有不應者矣。

(帝曰其應奈何,岐伯曰,各從其氣化也)。

各從其氣化者,歲星之化其應風,熒惑之化其應火,鎮星之化其應濕, 太白之化其應燥,辰星之化其應寒也。

(帝曰,其行之徐疾逆順何如,岐伯曰,以道留久,逆守而小,是謂省下)。

道,五星所行之道也,留久,稽留延久也,逆守,逆行不進而守其度也,小, 無芒而光不露也,省下,謂察其分野君民,之有德有過者也。

(以道而去,去而速來,曲而過之是謂省遺過也)。

謂既去而復速來,委曲逡巡而過其度也,省遺過謂省察有未盡, 而復省其所遺過失也。

(久留而環,或離或附,是謂議災與其德也)。

環,迴環旋遶也,或離或附,欲去不去也,議災與德,若有所議而為災為德也。

(應近則小,應遠則大)。

應,謂災德之應也,所應者近而微,其星則小,所應者遠而甚,其星則大。

(芒而大,倍常之一其化甚,大常之二,其即也)。

芒,光芒也,甚,氣化之盛也,即,災即至也。

(小常一其化減,小常之二,是謂臨視,省下之過與其德也,德者福之, 過者伐之)。 減氣化衰之也,若小於常之二倍,則不及甚矣,其災亦所必至,臨視, 猶言觀察也,省下之過與其德,謂省察其宿屬分野之下,有德者錫之以福, 有過者伐之以災也。

(是以象之見也,高而遠則小,下而近則大,故大則喜怒邇,小則禍福遠)。

凡高而遠者,其象則小,下而近者,其象必大,大則近而喜怒之應亦近, 小則遠而禍福之應亦遠,觀五星有遲留伏逆之變,則其或高或下,又可知矣, ○按上文云,塵近則小,應遠則大,此云大則喜恕邇,小則禍福遠,似乎相反, 但上文之近遠,近言其微,遠言其甚,故應微而近則象小,應甚而遠則象大, 此言邇遠者,邇言其急,遠言其緩,故象大則喜恕之應近而急, 象小則禍福之應遠而緩,蓋上文以體象言,此以遠近辨,二者詞若不同, 而理則無二也。

(歲運太過則運星北越)。

運星,主歲之星也,北越,越出應行之度而近於北也,蓋北為紫微太一所居之位, 運星不守其度,而北越近之,其恃強驕肆之氣可見。

(運氣相得則各行以道)。

無強弱勝負之氣,故各守其當行之道。

(故歲運太過,畏星失色而兼其母)。

畏星,即所制之星,如木運太過,則鎮為畏星也,失色而兼其母者,木失色而兼玄, 火失色而兼蒼,土失色而兼赤,金失色而兼黃,水失色而兼白也,其所以然者, 如木氣有餘則土星失色而兼赤,赤為木之子,而又為土之母,子母氣必相應, 故兼見也,此正其循環相承之妙。

(不及,則色兼其所不勝)。

木不及則兼白,火不及則兼玄,土不及則兼蒼,金不及則兼赤,水不及則兼黃, 兼其所相制也。

(肖者瞿瞿,莫知其妙,閔閔之當,孰者為良)。

肖取法也,瞿瞿,卻顧貌,閔閔,多憂也,夫天道難窮,譚非容易, 雖欲取法者瞿瞿多顧,然皆莫得知其妙,故於閔閔之才,能當憂世之任者, 困孰為良哉,蓋甚言難其人也,○靈蘭秘典論曰,消者瞿瞿,孰知其要, 文義與此稍異,詳藏象類一。

(妄行無徵,示畏候王)。

知天道者,既難其人,故每有妄行之徒,用無徵之說,以示畏候王,言而不應, 反惑其敬畏脩德之心,若此輩者,不惟無補於事,而適足為誤事戈之罪人也。

(帝曰,其災應何如,岐伯曰,亦各從其化也,故時至有盛衰,凌犯有逆順, 留守有多少,形見有善惡,宿屬有勝負,徵應有吉凶矣)。 時至,歲時之更至也,五星之運,當其時則盛,非其時則衰, 退而東行凌犯者星遲於天,故為順,災輕,進而西行凌犯者,星速於天,故為逆, 災重,留守日多則災深,留守日少則災淺,形見有喜潤之色為善, 形見有恕燥憂喪之色為惡,宿屬謂二十八宿,及十二辰位,各有五行所屬之異, 凡五星所臨,太過逢王,不及逢衰,其災更甚,太過有制,不及得助,其災必輕, 即勝負也,五星之為德為化者吉,為災為變者凶,皆徵應也,王氏曰, 火犯留守逆臨,則有誣譖訟獄之憂,金犯則有刑殺氣鬱之憂, 木犯則有震驚風鼓之憂,土犯則有中滿不利胕腫之憂,水犯則有寒氣衝鬱之憂, 故曰徵應有吉凶也。

(帝曰,其善惡何謂也,岐伯曰,有喜有怒,有憂有喪,有澤有燥,此象之常也, 必謹察之)。 王氏曰,五星之見也,從夜深見之,人見之喜,星之喜也,見之畏,星之怒也, 光色微曜,乍明乍暗,星之憂也,光色迥然,不彰不瑩,不與眾同,星之喪也, 光色圓明,不盈不縮,怡然瑩然,星之喜也,光色勃然,臨人芒彩滿溢,其象懍然, 星之恕也,澤,明潤也,燥,乾枯也,○班固曰,五行精氣,其成形在地, 則結為木火土金水,其成象在天,則水合歲星居東,火合熒惑居南,金合太白居西, 水合辰星居北,土合鎮星居中央,分旺四時,則春木夏火,秋金冬水, 各旺七十二日,土旺四季,辰戍丑未之月各十八日,合之為三百六十日,其為色也, 則木青火赤,金白水黑土黃,其為分野,各有歸度,旺相休廢,其色不同, 旺則光芒,相則內實,休則光芒無角,不動搖,癈則光少色,白圜者喪,赤圜者兵, 青圜者夏水,黑圜者疾多死,黃圜吉,白角者哭泣之聲,赤角者犯我城, 黑角者水行窮兵,太史公曰,五星同色,天下偃兵,百姓安寧,五穀蕃昌, 春風秋雨,冬寒夏暑,日不食朔,月不食望,是為有道之國,必有聖人在乎其位也, ○塋,榮用二音。

(帝曰,六者高下異乎,岐伯曰,象見高下,其應一也,故人亦應之)。

有此象,則有此應,高下雖異,氣應則一也。

(德化政令不能相過)。

素問氣交變大論○十二。

(帝曰,其德化政令之動靜損益皆何如,岐伯曰,夫德化政令災變,不能相加也)。

加,增重也,亦相陵也,夫天地勁靜,陰陽往復,政令災,報施不爽, 故不能相加也。

(勝復盛衰,不能相多也)。

勝微則復微,勝甚則復甚,故不能相多也。

(往來小大示能相過也)。

勝復小大,氣數皆同,故不能相過也。

(用之升降,不能相無也)。

五行之用先者退而後者進,迭為升降,升降大則氣弋息矣,故不能相無也。

(各從其動而復之耳)。

五運之政,猶權衡也,故動有盛衰,則復有微甚,各隨其動而應之,六微旨大論曰, 成則倚伏生乎動,動而不巳,則變作矣,易曰,吉凶悔吝者,生乎動者也, 皆此之謂,然則天地和平之道,有必不可損益於其間者,於此章之義可見矣。

(帝曰,其病生何如)。

言災變傷之應於病也。

(岐伯曰,德化者氣之祥,政令者氣之章,變易者復之紀,災者傷之始)。

祥,瑞應也,章,昭著也,紀者變易之候,始者災傷所由。

(氣相勝者和,不相勝者病,重感於邪則甚也)。

相勝,相當也,謂人氣與歲氣相當,則為比和而無病,不相當, 則邪正相干而病生矣,重感於邪,如有餘逢王,不足被傷,則盛者愈盛,虛者愈虛, 其病必甚也。

(帝曰善,所謂精光之論,大聖之業,宣明大道,通於無窮,究於無極也,余聞之, 善言天者,必應於人,善言古者,必驗於今,善言氣者,必彰於物,善言應者, 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變者,通神明之理非夫子孰能言至道歟, 迺擇良兆而藏之靈室,每旦讀之,命曰氣交變,非齊戒不敢發,慎傳也。

聖人知周萬物,故能通於無窮,究於無極,因天以應人,因古以知今, 因氣應變化以通神明之理,帝所以極言贊美,用示珍藏者,重之甚也。

(類經二十五卷)。

(張介賓類註)。

(運氣類)。

(五運三氣之紀物生之應)。

素問五常大論○十三。

(黃帝問曰,太虛寥廓,五運迴薄,衰盛不同,損益相從,願聞平氣,何如而名, 何如而紀也)。 寥廓,玄遠也,迴,循環也,薄,迫切也,此章詳明五運盛衰之有不同, 而悉其平氣,不及,太過,三者之紀也。

(岐伯對曰,昭乎哉問也,木曰和敷和)。

木得其平,則敷布和氣以生萬物。

(火曰升明)。

陽之性升,其德明顯。

(土曰備化)。

土含萬物,無所不備,土生萬物,無所不化。

(金曰審平)。

金主殺伐,和則清寧,故曰審平,無妄刑也。

(水曰靜順)。

水體清靜性柔而順。

(○帝曰,其不及奈何,岐伯曰,木曰委和)。

陽和委屈,發生少也。

(火曰伏明)。

陽德不彰明伏也。

(土曰卑監)。

氣陷不達,政屈不化也。

(金曰從革) 金性本剛,其不及則從火化而變革也。

(水曰涸流)。

水氣不及,則源流乾涸也。

(○帝曰,太過何謂,岐伯曰,木曰發生)。

木氣有餘發生盛也。

(火曰赫曦)。

陽光炎盛也,○赫,音黑,曦,音希。

(土曰敦阜)。

敦,厚也,阜,高也,土本高厚,此言其尤盛也。

(金曰堅成)。

金性堅剛用能成物,其氣有餘,則堅成尤甚也。

(水曰流衍)。

衍滿而溢也。

(○○帝曰三氣之紀,願聞其候,岐曰,悉乎哉問也,敷和之紀,木德周行, 陽舒陰布,五化宣平)。 此下詳言平運之紀也,木之平運,是曰敷和,木德周行則陽氣舒而陰氣布, 故凡生長化收藏之五化,無不由此而宣行其和平之氣也, ○按此論與金匱真言論陰陽應象大論,五運行大論,義通所當參閱俱見藏象類四, 五,六等章,○新校正云,按王注大過不及,各紀年辰,惟平運不紀者, 葐平運之歲不可以定紀也,或者欲補注云丁巳,丁亥,丁卯,壬寅,壬申歲者, 是未達也,下放此。

(其氣端)。

正而直也。

(其性隨)。

柔和隨物也。

(其用曲直)。

曲直成材也。

(其化生榮)。

生氣榮茂也。

(甚類草木)。

凡長短堅脆,皆木煩也。

(其政發散)。

木主春,其氣上升,故政主發散。

(其候溫和)。

春之候也。

(其令風)。

木之化也。

(其藏肝)。

肝屬木也。

(肝其畏清)。

清者,金氣也。

(其主目)。

肝之竅也。

(其穀麻)。

麻之色蒼也,○金匱真言論曰,其穀麥無麻。

(其果李)。

味酸也。

(其實核)。

諸核皆屬木,其質強也。

(其應春)。

木王之時也。

(其蟲毛)。

毛直如木,氣類同也。

(其畜犬)。

味酸也,○金匱真言論曰,其畜雞無犬。

(其色蒼)。

青翠色也。

(其養筋)。

肝主筋也。

(其病裏急支滿)。

厥陰肝氣為病也。

(其味酸)。

酸為木化也。

(其音角)。

角音屬木,其聲在清濁之間。

(其物中堅)。

象土中有木也。

(其數八)。

木之生數三,成數八也。

(○升明之紀,正陽而治德施周普,五化均衡)。

火之平運,是曰升明,火主南方,故曰正陽,陽氣無所不至,故曰周普,五化義見, 前均,等也,衡平也。

(其氣高)。

陽主升也。

(其性速)。

火性急也。

(其用燔灼)。

燒炎也。

(其化蕃茂)。

長氣盛也。

(其類火)。

諸火皆其類也。

(其政明曜)。

陽之光也。

(其候炎暑)。

火之候也。

(其令熱)。

火之化也。

(其藏心)。

心屬火也。

(心其畏寒)。

寒為水氣也。

(其主舌)。

心之官也。

(其穀麥)。

色赤也,○金匱真言論火穀曰黍,木穀曰麥,又藏氣法時論亦言麥苦。

(其果古)。

味苦也。

(其實絡)。

實中之系,脉絡之類也。

(其應夏)。

火王之時也。

(其蟲羽)。

羽翔而升,屬乎火也。

(其畜馬)。

快健躁疾,得火性也,○金匱真言論,金畜曰馬,火畜曰羊。

(其色赤)。

赤色屬火也。

(其養血)。

心主血也。

(其病瞤瘛)。

性動也○瞤,如雲切。

(其味苦)。

苦為火化也。

(其音徵)。

徵音屬火其聲次清。

(其物脉)。

脉之所至即陽氣所及也。

(其數七)。

火之生數二,成數七。

(○備化之紀,氣脇天休,德流四政,五化齊修)。

土之平運,是曰備化,氣脇天休,順承天也,而濟其美也,德流四政, 土德分肋四方以贊成金木水火之政也,故生長化收藏,咸得其政而五者齊修矣。

(其氣平)。

土之氣象平而厚也。

(其性順)。

順萬物之性,而各成其化也。

(其用高下)。

或高或下,皆其用也。

(其化豐滿)。

萬物成實必賴乎土,故土曰充氣。

(其類土)。

諸土皆其類也。

(其政安靜)。

土厚而安靜,其政亦然。

(其候溽蒸)。

溽,濕也,蒸,熱也,長夏之候也。

(其令濕)。

土之化也。

(其藏脾)。

脾屬土也。

(脾其畏風)。

風者水氣也。

(其主口)。

脾之竅也。

(其榖稷)。

小米之粳者曰稷,黅穀也。

(其果棗)。

味甘耳。

(其實肉)。

土主肌肉 其應長夏。

長夏者,六月也,土生於火,長在夏中,既長而王,故云長夏。

(其蟲倮)。

倮,赤體也,禮記月令亦曰,其蟲倮,注曰,人為倮蟲之長,○倮,郎朵切。

(其畜牛)。

其性和緩其功稼穡,得土氣也。

(其色黃)。

黃屬土也。

(其養肉)。

脾土所主也。

(其病否)。

脾之病也。

(其味甘)。

甘為土化也。

(其音宮)。

宮音屬土,其聲下而濁。

(其物膚)。

即肌肉也。

(甚數五)。

土之生數五成數十。

(○審平之紀,收而不爭,殺而無犯,五化宣明)。

金之平運,是曰審平,金氣平則收而不爭,殺而無犯,犯謂殘害於物也,金氣清肅, 故五化得之皆以宣明。

(其氣潔) 潔白塋明金之氣也。

(其性剛)。

剛勁鋒利,金之性也。

(其用散落)。

散落萬物,金之用也。

(其化堅歛)。

收歛堅強,金之化也。

(其類金)。

諸金皆其類也。

(其政勁肅)。

急速而嚴金之政也。

(其候清)。

切秋之候也。

(其令燥)。

金之化也。

(其藏肺)。

肺屬金也。

(肺其畏熱)。

熱為火氣也。

(其主鼻)。

肺之竅也。

(其穀稻)。

色白也。

(其果桃)。

味辛也。

其實殼。

凡物之皮殼皆堅,金剛居外也。

(其應秋)。

金之王也。

(其蟲介)。

甲堅而固,得金氣也。

(其畜雞)。

性好鬥,故屬金,○金匱真言論,木畜曰雞,金畜曰馬。

(其色白)。

白色屬金也。

(其養皮毛)。

肺金所主也。

(其病欬)。

肺金病也。

(其味辛)。

辛為金化也。

(其音商)。

商音屬金,其聲次濁。

(其物外堅)。

殼之類也。

(其數九)。

金之生數四,成數九。

(○靜順之紀,藏而勿害,治而善下,五化咸整)。

水之平運,是曰靜順,水氣平則藏而勿害,治而善下矣,江海之所以為百谷王者, 以其德全善下也,五化得水而後齊,故曰咸整。

(其氣明)。

水為天一之氣,故外暗而內明。

(其性下)。

流濕就卑水之性也。

(其用沃衍)。

沃,灌溉也,衍,溢滿也,○沃,音屋。

(其化凝堅)。

藏氣布化,則萬物凝堅也。

(其類水)。

諸水皆其類也。

(其政流演)。

演,長流貌,井泉不竭,川流不息,皆流演之義,○演衍同。

(其候凝肅)。

冬之候也。

(其令寒)。

水之化也。

(其藏腎)。

腎屬水也。

(腎其畏濕)。

濕為土氣也。

(其主二陰)。

腎之竅也。

(其穀豆)。

菽也,穀色純黑,惟豆有之。

(其果栗)。

味鹹也。

(其實濡)。

實中津液也。

(其應冬)。

水之王也。

(其蟲鱗)。

生於水也。

(其畜彘)。

豕也,其色多黑,其性善下,○彘,音治。

(其色黑)。

黑色屬水也。

(其養骨髓)。

其氣深,腎水所主也。

(其病厥)。

陰氣之逆也。

(其味鹹)。

鹹為水化也。

(其音羽)。

羽音屬水,其聲高而清。

(其物濡)。

濡,濕潤也,○濡,音如。

(其數六)。

水之生數放數六。

(故生而勿殺,長而勿罰,化而勿制,收而勿害,藏而勿抑,是謂平氣)。

此總結上文平氣之五化也,故木之生氣治令,則收氣不能縱其殺,火之長氣治令, 則藏氣不能縱其罰,土之化氣治令,則生氣不能縱其制,金之收氣治令, 則長氣不能縱其害,此水之藏氣治令,則化氣不能縱其抑,皆以天氣平,地氣正, 五化之氣不相勝克,故皆曰平氣。

(○○委和之紀是謂勝生)。

此下詳言不及之紀也,木氣不及是謂委和,凡丁壬皆屬木運,而丁木陰柔, 乃為不及,故於六丁之歲,生氣不政,收氣勝之,是曰勝生。

(生氣不政,化氣迺揚)。

木氣衰,土氣無制也。

(長氣自平,收令迺蚤)。

火無所生,故長氣自平,木衰金勝,故收氣迺蚤。

(涼雨時降,風雲並興)。

涼為金化,風大木化,雲雨皆為濕化,此以木不及故兼土金之化也。

(草木晚榮,蒼乾凋落)。

木不及,故草木晚榮,金勝之,故蒼乾凋落。

(物秀而實,膚肉內充)。

生氣雖晚,化氣速成故也。

(其氣歛,其用聚)。

木兼金,化收氣勝也。

(其動緛戾拘緩)。

緛,縮短也,戾,斜曲也,拘,拘急也,緩,不收也,皆厥陰不及之病,○緛, 音軟,戾,音利。

(其發驚駭)。

風木氣衰肝膽俱病也。

(其藏肝)。

木之應也。

(其果棘李)。

棗上果也,李,當作桃,金果也,葐木不及,則土金二果盛下不及五運皆同。

(其實核殼)。

核應木,殼應金,木衰金盛也。

(其穀稷稻)。

土之稷,金之稻,木不及,則二穀當成也。

(其味酸辛)。

酸者衰辛者勝,木兼金化也。

(其色白蒼)。

白金色,蒼,木色,白盛於蒼也。

(其畜犬雞)。

犬木畜,雞,金畜,有盛衰也。

(其蟲毛介)。

毛,木蟲,介,金蟲,盛衰同上。

(其主霧露淒滄)。

金之勝也。

(其聲角商)。

木從金也。

(其病搖動注恐)。

搖動者筋之病也,注恐者,肝膽之病。

(從金化也)。

此結上文木不殳者,從金之化也。

(少角與判商同)。

此總言六丁年也,角為木音,木不及,故曰少角角,金乘之, 故半與金商金同其化判,半也,○新校正云,按火土金水之文,皆以判作少, 則此當云少角與少商同,然不云少商者,葐少角之運,共有六年,而丁巳丁亥, 上角與正角同,丁卯丁酉,上商與正商同,丁未丁丑,上官與正官同,是六年者, 各有所同,與火土金水之少運不同,故不云同少商,只大約而言,以見半從商化也。

(上角與正角同)。

此丁巳丁亥年也,上見厥陰司天,是為上角,歲運不及,而得司天之助, 則得其敷和之平,故與正角同也。

(上商與正商同)。

此丁卯丁酉年也,木運不及,則半兼金化,若遇陽明司天,金又有助, 是以木運之紀,而得審平之化,故上商與正商同也。

(其病支廢,癰腫瘡瘍)。

木被金刑,經筋受病,風淫未疾故為支廢,支廢,則谿谷關節,多有壅滯, 而癰腫瘡瘍,所由生也。

(其甘蟲)。

味甘者易生蟲,金勝木而土無制也,此氣交變大論,蟲食甘黃之義。

(邪傷肝也)。

木氣不及則邪傷在肝。

(上官與正官同)。

此丁丑丁未年也,上官者,太陰司天也,歲木不及,則土得自專, 又見濕土司天之助,是以木運之紀,而行備化之政,故上官與正官同也。

(蕭飋肅殺,則炎赫沸騰)。

此總言木運之勝復也,蕭飋,肅殺,金勝木也,炎赫沸勝,火復金也,○飋音瑟。

(於三)。

勝復皆因於木,故災在三,東方震官也。

(所謂復也)。

此承上文言子為其母而報復也,餘放此。

(其主飛蠹蛆雉)。

飛而蠹者,陰中陽蟲也,蛆者蠅之子,蛆入脉中,蛻化為蠅,其性喜煖畏寒, 火運之年尤多也雉,火禽也,凡此皆火復復之氣所化。

(迺為雷霆)。

雷之迅者曰霆,木鬱極而火達之其氣則為雷霆,故易曰震為雷。

(○伏明之紀,是謂勝長)。

伏明之紀火不及也,凡戊癸皆屬火運,而癸以陰柔,乃為不及,故於六癸之歲, 長氣不宣,藏氣勝之是謂勝長。

(長氣不宣,藏氣反布)。

火之長氣,不能宣化,水之藏氣,反布於時。

(收氣自政,化今迺衡)。

金無所畏,故收氣自行其政,無所生,故化令惟衡平耳。

(寒清數,舉,暑令迺薄)。

陰盛陽衰也。承化物生,生而不長。

物承土化而生者,以土無火生,雖生不長也,此即上文化令迺衡之義。

(成實而稚遇化巳老)。

長氣不宣,故物之成實者惟稚而短,及遇土化之令,而氣巳老矣。

(陽氣屈伏,蟄蟲蚤藏)。

陽不施於物也。

(其氣鬱)。

陽主升,不升則鬱矣。

(其用暴)。

火性急鬱而不伸出必暴矣。

(其動彰伏變易)。

彰者火之德,火不足則彰伏不常,而多變易矣。

(其發痛)。

寒勝之也。

(其藏心)。

火氣通於之也。

(其果栗桃)。

栗,水果,桃,金果,火不及,故二果成也。

(其實絡濡)。

絡應火,濡應水也。

(其穀豆稻)。

豆水,穀,稻,金穀二穀成也。

(其味苦鹹)。

苦衰鹹勝也。

(其色玄丹)。

玄盛丹衰也。

其畜馬彘。

馬,火畜當衰,彘水畜當王也。

(其蟲羽鱗)。

羽屬火,鱗屬水,有盛衰也。

(其主冰雪霜寒)。

水反勝也。

(其聲徵羽)。

火音從水也。

(其病昏惑悲忘)。

火不足而心神潰也。

(從水化也)。

此結上文火不及者,從水化也。

(少徵與少羽同)。

此總言六癸年也,徵為火音,火不及,故云少徵,水勝之,故與少羽同其化。

(上商與正商同)。

癸卯癸酉年也,上見陽明司天,是為上商,歲火不及則金無所畏, 又得燥金司天之助,是以火運之紀,而行審平之氣,故曰上商與正商同也, ○按少徵六年,癸丑癸未上官也,癸巳癸亥上角也,此止言上商而不及官角者, 以火與土木,無所克伐,而同歸少羽之化矣。

(邪傷心也)。

火氣不及,故寒邪傷於心。

(凝慘慄冽,則暴雨霖霪)。

凝慘慄冽,水勝火也,暴雨霖霪,土復水也。

(於九)。

勝復皆因於火,故災於九南方離官也。

(其主驟注,雷霆震驚)。

驟注,土復之變也,雷霆震驚,火鬱之達也,土火相脇,故為是變。

(沈霒淫雨) 沈霒,陰雲蔽曰也,淫,久雨也,此皆濕復之變,○霒,音陰。

(○卑監之紀,是謂減化)。

卑監久紀土氣不及也,凡甲巳背屬土運,而巳以陰柔, 乃為不及故於六巳之年化氣不令,是謂減化。

(化氣不令生政獨彰)。

土氣不足,木專其政也。

(長氣整,雨迺愆,收氣平)。

火土無犯,故長氣整,土德衰,故雨愆期,金無所生,故收氣平也。

(風寒並興)。

土衰而木肆其暴,水無所畏,故風寒並與。

(草木榮美秀而不實)。

成而粃也生政獨彰,故草木榮美,化氣不令,故雖秀而不實,○粃,音比,糠粃也。

(其氣散)。

土從風化,飄揚而散也。

(其用靜定)。

土政本靜,其氣衰,則化不及物,而過於靜定矣。

(其動瘍涌分潰癰腫)。

土藏病則為涌嘔,肉理病則為瘡瘍潰爛癰腫。

(其發洏滯)。

土不制水也。

(其藏脾)。

土氣通於脾也。

(其果李栗)。

李,水果,栗,水果,土不及而二果成也。

(其實洏核)。

濡應水,核應水也。

(其穀豆麻)。

豆水穀,麻,水穀,二穀成也。

(其味酸甘)。

酸勝甘衰也。

(其色蒼黃)。

蒼多黃少也。

(其畜牛犬)。

牛為土畜當衰,犬為木畜當盛。

(其蟲倮毛)。

倮屬土,毛屬木,有盛衰也)。

(其主飄怒振發)。

木之勝也。

(其聲宮角)。

土從木也。

(其病留滿否塞)。

土不足而脾不運也。

(木從化也)。

總結上文。

(少宮與少角同)。

此總言六巳年也,宮為土音,土之不及,故云少宮,土不足則木棄之, 故與少角同其化。

(上官與正官同)。

上官者,太陰濕土司天也,歲土不及,而有司天之助,是以少官之紀, 而得備化之氣,故與正官同,巳丑巳未年是也。

(上角與正角同)。

上角者,厥陰風木司天地,歲土不及,則半兼木化,若遇厥陰司天,木又有助, 是以土運之紀,而行敷和之化,故上角與正角同,巳巳巳亥年是也, ○按此不言巳卯巳酉上商者,以土金無犯,故不紀之。

(其病飧泄)。

土衰風勝也。

(邪傷脾也)。

土氣不及,故邪傷在脾。

(振拉飄揚,則蒼乾散落)。

振拉飄揚,木勝土也,蒼乾散落,金復木也。

(其四維)。

勝復皆因於土,故災見於四維,四維者,土位中官而寄王於四隅, 辰戍丑未之位是也。

(其主敗折,虎狼)。

敗折者金之變,虎狼多刑傷,皆金復之氣所化。

(清氣迺用,生政迺辱)。

金復之用,木勝之屈也。

(○從革之紀,是謂折收)。

從革之紀,金不及也,凡乙庚皆屬金運,而乙以陰柔,乃為不及,故於六乙之年, 收氣減折是謂折收

(收氣迺後,生氣迺揚)。

金之收氣後時,則木之生氣布揚而盛也。

(長化合德,火政迺宣庶類以蕃)。

金衰則火乘之,火王則土得所助,故長化合德,火政宣行而庶類蕃盛也。

(其氣揚,其用躁切)。

火之氣用,升揚而躁急也。

(其動鏗禁瞀厥)。

鏗然有聲,欬也,禁,聲不出也,瞀,悶也,厥,氣上逆也,金不足者肺應之, 肺主氣,故為是病,○鏗,音坑瞀,茂莫務三音。

(其發欬喘)。

肺病也。

(其藏肺)。

金氣通於肺也。

(其果李杏)。

李,木果,杏火果,金不及,故二果成也。

(其實榖絡)。

榖屬金,絡屬火,有盛衰也。

(其榖麻麥)。

麻,木榖麥,火穀,二穀成也。

(其味苦辛)。

苦盛辛衰也。

(其色白丹)。

丹多白少也。

(其畜雞羊)。

雞為金畜當衰,羊為火畜當盛,○金匱真言論火畜曰羊。

(其蟲介羽)。

介,金蟲,羽火蟲,有盛衰也。

(其主明曜炎爍)。

火氣之勝也。

(其聲商徵)。

金從火也。

(其病嚏欬鼽衂)。

火有餘而病及肺也。

(從火化也)。

結上文金氣不及之化。

(少商與少徵同)。

此總言六乙年也,商為金音,金不及,故云少商金不及則火乘之故與少徵同其化。

(上商與正商同)。

上商者,陽明燥金司天也,歲金不及而有司天之助,是以少商之紀,而得審平之氣, 故與正商同,乙卯乙酉年是也。

(上角與正角同)。

歲金不及,而上見厥陰司天,木無所畏,則木齊金化,故與正角之氣同, 乙巳乙亥年是也,○按此不言乙丑乙未上官者,土金無犯也,故不及之。

(邪傷肺也)。

金不及故邪傷於肺。

(炎光赫烈,則水雪霜雹)。

炎光赫烈,火勝金也,水雪霜雹,水復火也。

(於七)。

勝復皆因於金,故災在七,西方兌官也。

(其主鱗伏彘鼠)。

水復之化也。

(藏氣蚤至,迺生大寒)。

皆水之復也。

(○涸流之紀,是謂反陽)。

涸流之紀,木不及也,凡丙辛皆屬水運,而辛以陰柔,乃為不及, 故於六辛陰水之年,陽反用事,是謂反陽。

(藏令不舉,化氣迺昌)。

水衰,故藏氣不令,土勝,故化氣迺昌。

(長氣宣布,蟄蟲不藏)。

火無所畏,故刁氣宣布,蟄蟲不藏也,○按此不言收氣者,金水無犯,故不及之。

(土潤水泉減)。

土勝水也。

(草木條茂,榮秀滿盛)。

長化之氣豐而厚也。

(其氣滯)。

從乎土也。

(其用滲泄)。

水不畜也。

(其動堅止)。

土邪留滯,則堅止為癥也。

(其發燥槁)。

陰氣虛也。

(其藏腎)。

水氣通於腎也。

(其果棗杏)。

棗,土果,杏,火果,水不及,則二果當成。

(其實濡肉)。

濡應水者衰,肉應土者盛也。

(其穀黍稷)。

黍,木穀,稷,土穀二穀當成也,按金匱真言論,火穀曰黍,而本論作麥, 似乎二字有誤。

(其味甘鹹)。

甘勝鹹衰也。

(其色黅玄)。

其多黑少也,○黅,音今。

(其畜彘牛)。

彘,水畜當衰牛,土畜當王。

(其蟲鱗倮)。

鱗,水蟲,倮,土蟲,盛衰亦然。

(主埃鬱昏翳)。

土氣之勝也。

(其聲羽官)。

水從土也。

(其病痿厥堅下)。

陽明實而少陰虛也。

(從土化也)。

結上文水不及之化也。

(少羽與少官同)。

此總言六辛年也,羽為水音,水之不及,故云少羽,水不及而土乘之, 故與少官同其化。

(上官與正官同)。

上官,太陰司天也,水衰土勝之年,若司天遇土,又得其助,是以少羽之紀, 而行備化之氣,故上官與正官同,辛丑辛未年是也,○按此不言辛巳辛亥上角者, 水木無犯也,辛卯辛酉上商者,金水無犯也,故皆不及。

(其病癃閟)。

腎氣不化也,○閟,閔同。

(邪傷腎也)。

水不及,故邪傷在腎。

(埃昏驟雨,則振拉摧)。

埃驟雨,土勝水也,振拉摧泰,水復土也。

(於一)。

勝復皆因於,故災在一,北方坎官也。

(其主毛顥狐狢,變化不藏)。

木復之氣行也,○狢,何各切,又音陌。

(故乘危而行,不速而至,暴虐無德,災反及之,微者復微,其者復甚氣之常也)。

此總結上文不及五運,凡相勝者,乘此孤危,恃彼強盛,不召而至,暴虐無德, 至於子來報復,災反及之,如木被金傷,則火來救母,起而相報,金為火制, 乃反受災,五行迭用,勝復皆然,所以勝之微者報亦微,勝甚者報亦甚, 故氣交變太論曰,五運之政,猶權衡也,又曰勝復盛衰,不能相多也,往來小大, 不能相過也,正此之義。

(○○發生之紀是謂啟敕)。

此下詳言太過之紀也,木之太過,是謂發生,陽剛之木,六壬是也,啟開也敕, 布也,布散陽和,發生萬物之象也,○四氣調神論曰,春三月,此謂發陳, 與此義同,○敕,古陳字。

(土疎泄,蒼氣達)。

木氣動,生氣達,故土體疎泄而通也,蒼氣,木氣也。

(陽和布化,陰氣迺隨)。

木火相生,則陽和布化,陽氣曰進,陰氣曰退,迺隨,猶迺言後也。

(生氣淳化,萬物以滎)。

木氣有餘,故能淳化以榮萬物。

(其化生,其氣美)。

生,發生,美,芳美也。

(其政散)。

布散和氣,風之象也。

(其令條舒)。

條舒,順氣化而脩長暢達也。

(其動掉眩巔疾)。

掉,顫搖也,眩,旋轉也,巔,頂巔也,風木太過,故其為病如此,○掉,提料切。

(其德鳴靡啟拆)。

鳴風木聲也,靡,散也,奢美也,啟拆,即發陳之義,其德應春也, ○六元正紀大論云,其化鳴紊啟拆。

(甚變振拉摧泰)。

振謂振怒,拉謂敗折,摧謂仆落,謂出本。

(其穀麻稻)。

麻,木穀,稻,金穀,齊其化也。

(其畜雞犬)。

雞,金畜,犬,木畜,犬齊雞也。

(其果李桃)。

李,木果,桃,金果,李齊桃也。

(其色青黃白)。

木能克土而齊金,故三色見象也。

(其味酸甘辛)。

三味亦木土金也。

(其象春)。

風溫春化同也。

(其經足厥陰少陽)。

足厥陰肝,足少陽膽,木之應也。

(其藏肝脾)。

肝勝脾也。

(其蟲毛介)。

毛齊介育也。

(其物中堅外堅)。

木金並化也。

(其病怒)。

木強也。

(太角與上商同)。

按六壬之年無卯酉,是太角本無上商也,故新校正云,太過五運, 獨太角言與上商同,餘四運並不言者疑此文為衍,或非衍則誤耳。

(上徵則其氣逆,其病吐利)。

上徵者,司天見少陰君火,少陽相火乃壬子壬午,壬寅壬申四年是也, 木氣有餘而上行生火,子居母上是為氣逆,故其為病如此,五運行大論曰, 氣相得而病者,以下臨上,不當位者是也,○按此,不言壬辰壬戍上羽者, 水木相臨為順,故不及之。

(不務其德,則收氣復秋氣勁切,甚則肅殺清氣大至草木凋零,邪迺傷肝)。

若木恃太過,不務其德而侮土,則金必復之,故乘秋令而為災如此, 至其為病則邪反傷肝矣。

(○赫曦之紀,是謂蕃茂)。

火之太過是謂赫曦,六戊之歲,皆陽剛之火也,陽盛則萬物俱盛,故曰蕃茂。

(陰氣內化,陽氣外榮)。

陰降於下陽升於上也。

(炎暑施化.物得以昌)。

陽氣為發生之本也。

(其化長,其氣高)。

陽主進,故化長.火主升,故氣高。

(其政動)。

陽主動也。

(其令鳴顯)。

火之聲壯,火之光明也。

(其動炎灼妄擾)。

火盛之害也。

(其德暄暑鬱蒸)。

熱化所行,其德應夏也。

(其變炎烈沸勝)。

火氣太過,熱極之變也。

(其穀麥豆)。

麥,火穀,豆水,穀麥齊豆也。

(其畜羊彘)。

羊,火畜,彘,水畜其育齊也。

(其果杏栗)。

杏,火果,栗,水果,其實同也。

(其色赤白玄)。

火金,水三色,盛衰見也。

(其味苦辛鹹)。

亦火金水三味也。

(其象夏。

熱曛昏火夏化同也。

(其經手少陰太陽,手厥陰少陽)。

手少陰心,手太陽小腸手厥陰心包絡,手少陽三焦,皆火之應也。

(其藏心肺)。

心勝肺也。

(其蟲羽鱗)。

羽屬火,鱗屬水,羽齊鱗化也。

(其物脉濡)。

脉為火,濡為水,其化亦然。

(其病笑瘧瘡瘍,血流,狂妄目赤)。

皆火盛也。

(上羽與正徵同,其收齊)。

上羽者,太陽寒水司天,戊辰戊戍年是也火運太過得水制之,則與升明正徵同其化, 火既務德,則金不受傷,而收令齊備也。

(其病痓)。

痓者,口噤如癇,肢體拘強也,水火相淚而然,痓證有二,無汗惡寒曰剛痓, 有汗不惡寒曰柔痓,皆足太陽病,○痓音翅。

(上徵而收氣後也)。

上徵者,二火司天也,謂戊子戍午,上見少陰君火,戊寅戊申,上見少陽相火, 火盛則金衰,故收氣後也。

(暴烈其政藏氣迺復時見凝慘,甚則雨水霜雹,切寒,邪傷心也)。

若火不務德,暴烈其政,則金氣受傷,水必復之,故其為災如此,而寒邪反傷心也。

(○敦阜之紀是謂廣化)。

土之太過是謂敦阜,六甲之歲,皆陽剛之土也,土之化氣,廣被於物,故曰廣化。

(厚德清靜,順長以盈)。

土德至厚,土性至靜,順火之長氣,而化政以盈土生於火也。

(至陰內實,物化充成)。

至厚至靜故曰至陰,萬物之化無不賴土,故物化充成。

(煙埃朦鬱見於厚土)。

土本厚矣,而尤厚者,在山川,脉埃朦鬱,土之氣也,故見於此。

(大雨時行,濕氣迺用,燥政迺辟)。

土之化濕,濕氣行則燥氣辟,○避同。

(其化圓其氣豐)。

圓周偏也,豐,盈充也。

(其政靜)。

其德厚重,故其政安靜。

(其令周備)。

土王四時而充萬物,故曰周備。

(其動濡積并稸)。

濕則多濡,掙則積稸,○稸,昌六切,聚也。

(其德柔,潤重淖)。

淖,泥濕也,又和也,○淖,乃到切。

(甚變震驚飄驟崩潰)。

震驚飄驟,雷霆暴風也,崩潰,洪水衝決也,此以土極而兼木復之化。

(其穀稷麻)。

稷,土穀,麻木穀土齊木化也, (其畜牛犬)。

牛,土畜,犬,木畜,其育齊也。

(其果棗李)。

棗,土果,李,木果。

(其色黅玄蒼)。

土水木三色,土勝水而齊木也。

(其味甘鹹酸)。

義同上。

(其象長夏)。

凡雲雨昏暝埃,皆長夏化同。

(其經足太陰陽明)。

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土之應也。

(其藏脾腎)。

脾勝腎。

(其蟲倮毛)。

土氣有餘倮毛齊化。

(其物肌核)。

亦土木之化也。

(其病腹滿,四支不舉)。

土邪有餘,則濡積壅滯,故其為病如此,○按甲上六年,甲子甲午甲寅甲申上徵也, 甲辰甲戍上羽也,此俱不言者,以不能犯於土也故皆不及之。

(大風迅至邪傷脾也)。

土極木復,其變若此,故其為病,邪反傷脾。

(○堅成之紀是謂收引)。

金之太過,是謂堅成六庚之歲,陽金也,金勝則收氣大行,故曰收引, 引者陰盛陽衰萬物相引而退避也。

(天氣潔地氣明)。

金氣清也。

(陽氣隨,陰治化)。

隨,後也。

(燥行其政,物以司成)。

燥行其政,氣化乃堅,故司萬物之成也。

(收氣繁布,化洽不終)。

金之收氣,盛而蚤布,則土之化氣不得終其令也洽和也澤也。

(其化成)。

收成也。

(其氣削)。

消削也。

(其政肅)。

嚴肅也。

(其令銳切)。

剛勁也。

(其動暴折瘍疰)。

暴折者,金氣有餘,瘍疰者,皮膚之疾。

(其德霧露蕭飋)。

清肅之化也。

(其變肅殺凋零)。

殺令行也。

(其穀稻黍)。

稻,金穀黍,火穀,金齊火化也。

(其畜雞馬)。

金火二畜,孕育齊也。

(其果桃杏)。

金齊火實也。

(其色白青丹)。

金有餘則克木齊火,故見於三色也。

(其味辛酸苦)。

亦金木火三味也。

(其象秋)。

凡燥清煙露,皆秋化同也。

(其經手太陰陽明)。

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皆金之應也。

(其藏肺肝)。

肺勝肝。

(其蟲介羽)。

介齊羽化也。

(其物殼絡)。

亦金火齊化也。

(其病喘喝胷憑仰息)。

肺金邪實也。

(上徵與正商同,其生齊)。

上徵者,少陰少陽二火司天,謂庚子庚午庚寅庚申四年也,金氣太過,得火制之, 則同審平之化,故與正商同,金氣和,木不受傷,故生氣得齊其化也欬, ○按此不言庚辰庚戍上羽者,以金水無犯也。

(政暴變則名木不榮,柔脆焦首,長氣斯救,大火流炎爍且至蔓將槁,邪傷肺也)。

金不務德故暴害乎木,火必報復而金反受傷,故其為病則邪害於肺。

(○流衍之紀,是謂封藏)。

水之太過,是謂流衍,陽水之歲,六丙是也,水盛則陰氣大,,天地閉而萬物藏, 故曰封藏。

(寒司物化,天地嚴凝)。

陰氣盛也。

(藏政以布,長令不揚)。

水勝火也。

(其化凜,其氣堅)。

凜冽堅凝寒之勝也。

(其政謐)。

謐安靜也,音密。

(其令流注)。

水之性也。

(其動漂泄沃涌)。

漂,浮於上也,泄,寫於下也,沃,灌也,涌溢也。

(其德凝慘寒雰)。

寒之化也,寒雰雨雪貌,○雰音分。

(其變冰雪霜雹)。

非時而有曰變。

(其穀豆稷)。

豆,水穀,稷,土穀,水有餘則齊土化也。

(其畜彘牛)。

彘水畜牛,土畜彘齊牛育也。

(其果栗棗)。

栗齊棗實也。

(其色黑丹黅)。

水勝火而齊土,三色之見,有盛衰也。

(其味鹹苦甘)。

亦水火土三味也。

(其象冬)。

及寒氣霜雪水,皆冬化同也。

(其經足少陰太陽)。

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皆水之應也。

(其藏腎也)。

腎勝心。

(其蟲鱗倮)。

水餘故鱗齊倮育。

(其物濡滿)。

濡,水化也,滿,當作肉,土化也。

(其病脹)。

水氣盛也。

(上羽而長氣不化也)。

上羽者,太陽寒水司天,丙辰丙戍歲也,水氣有餘,又得其助,則火之長氣, 不能布其化矣,○按此不言丙子丙午丙寅丙申上徵者,運所勝也。

(政過則化氣大舉,而埃昏氣交,大雨時降邪傷腎也)。

水政太過,火受其害,土之化氣,起而復之,故為埃昏大雨,而濕邪傷於腎也。

(故曰不恒其德,則所勝來復,政恒其理則所勝同化,此之謂也)。

恒常也,此結上文太過五運也,不恒其德,則所勝來復謂暴虐無德,侮彼不勝, 則所勝者必起而報之也,政恒其理,則所勝同化,謂安其常處其順, 則所勝者亦同我之氣而與之俱化矣,如木與金同化,火與水齊育之類是也。

(天氣地氣制有所從)。

素問五常政大論○十四。

(帝曰,其歲有不病,而藏氣不應不用者何也,岐伯曰,天氣制之,氣有所從也)。

歲有不病不應不用者,謂歲運當病而有不病及藏氣當應當用而有不應不用者也, 天氣制之氣有所從者,謂司天制之則從乎天氣,故有火應乎歲者矣,制,禁制也。

(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少陽司天,火氣下臨肺氣上從,白起金用,草木青, 火見燔焫革金且耗,大暑以行,欬嚏鼽衂,鼻窒瘡瘍,寒熱胕腫)。 少陽相火司天寅申歲也,火氣下臨,金之所畏,故肺氣上從,從者,應而動也, 金動則白色起而金為火用,故草木受然火見燔焫必革易金性,且至於耗, 金曰從革,即此之謂,若其為病欬嚏鼽衂,鼻塞瘡瘍,皆火盛傷肺而然, 金寒火熱金火相摶,則為寒熱,肺主皮毛,邪熱湊之,故為胕腫皆天氣之所生也, ○燔,音煩焫,如瑞切,嚏,音帝鼽,音求衂,女六切窒,音質。

(風行於地,塵沙飛揚,心痛胃脘痛,厥逆鬲不通其主暴速)。

凡少陽司天,則厥陰在泉,故風行於志塵沙飛揚也,風淫所勝, 病在厥陰厥陰之脉挾胃屬肝,貫膈故其為病如此,然至疾者莫如風, 故又主於暴速皆地氣之所生也。

(○陽明司天,燥下臨,肝氣上從,蒼起木用而立,土迺,淒滄數至,木伐草萎。

脇痛,目赤,掉振鼓慄,筋痿不能久立)。

陽明燥金司天卯酉歲也,燥氣下臨,木之所畏故肝氣應而上從, 木應則蒼色起而木為金用,故土必受傷,然金盛則淒滄數至,故木伐草萎而病在肝, 肝經行於脇,故脇痛肝竅在目,故目赤,肝主風,故掉振鼓慄,肝主筋, 故筋痿不能久立,皆天氣之所生也。

(暴熱至,土迺暑,陽氣鬱發,小便變寒熱如瘧,甚則心痛,火行於槁,流水不冰, 蟄蟲迺見)。 凡陽明司天則少陰君火在泉,熱行於地,故其應候如此,火在陰分,則寒熱交爭, 故令如瘧火鬱不伸故心痛,火就燥,故行於槁,槁,乾枯也,皆地氣之所生者○

(太陽司天,寒氣下臨,心氣上從,而火且明,丹起,金迺寒清時舉,勝則水冰, 火氣高明,心熱煩,嗌乾善渴,鼽嚏,喜悲數欠,熱氣妄行,寒迺復,霜不時降, 善忘,甚則心痛)。 太陽寒水司天,辰戍歲也寒氣下臨,火之所畏,故心氣應而上從, 火應則明而丹色起,故金迺,然水勝則為寒,故其候若此,火應則動熱, 故其病若此,皆大氣之所生也。

(土迺潤水,豐衍寒客至,沈陰化,濕氣變物,水飲內稸中滿不食,皮肉苛, 筋脉不利,甚則胕腫身後癰)。 凡太陽司天,則太陰在泉濕行於地,故其為候為病如此,痺而重也肉苛不仁, 不用也,證詳疾病類四十五,身後癰者,以肉苛胕腫不能移,則久著枕蓆, 而身後臀背為癰瘡也,皆脾土之證,地氣之所生也。

(○厥陰司天,風氣下臨,脾氣上從而土且隆,黃起水迺土用革,體重,肌肉萎, 食減口爽,風行太虛,雲物搖動,目轉耳鳴)。 厥陰風木司天,巳亥歲也,風氣臨土之所畏,故脾氣應而上從, 土應則氣隆而黃色起,故水迺,然土之木制,故土用受革,脾經為病, 而風雲動搖,皆天氣之所生也。

(火縱其暴,地迺者,大熱消爍,赤沃下,蟄蟲數,見流水不冰,其發機速)。

凡厥陰司天,則少陽在泉相火下行,故其氣候如此赤沃下者,霖雨多熱, 受赤氣也其發機速,相火之發,暴而速也,皆上心地氣之所生者。

(○少陰司天,熱氣下臨,肺氣上從,白起金用,草木喘嘔寒熱,嚏鼽衂鼻窒, 大暑流行,其則瘡瘍燔灼,金爍石流)。 少陰君火司天,子午歲也,火氣下臨,金之所畏,故其氣候疾病, 與前少陽司天大同,皆天氣之所生也。

(地迺燥淒滄數厔,脇痛善大息,肅殺行,草木變)。

凡少陰司天,則陽明燥金在泉,燥行於地,故其氣候如此,肝木受傷故脇痛, 肺金太過,故善太息皆地氣之所生也。

(○太陰司天濕氣下臨,腎氣上從,黑起水變埃昌雲雨, 胷中不利陰痿氣大衰而不起不用,當其時反腰脽痛,動轉不便也,厥逆)。 太陰濕土司天,丑未歲也,濕土下臨,水之所畏,故腎氣應而上從, 水應則黑起為變,心火受制,故胷中不利,然土勝者水必傷,故為陰痿以下等疾, 當其時者當土王之時也,凡此諸病,俱屬腎經,皆天氣之所生也。

(地迺藏陰,大寒且至,蟄蟲蚤附,心下否痛,地裂冰堅,少腹痛,時害於食, 乘金則止水增,味迺鹹,行水減也)。 凡太陰司天,則太陽在泉,寒行於地,故為地迺藏陰等候,心下否痛等疾, 皆寒水侮火也,乘金者,如歲逢六乙乘金運也,時遇燥金,乘金氣也,水得金生, 寒凝尤甚,故止蓄之水增,味迺鹹,流行之水減,以陰勝陽,以靜勝動, 皆地氣之所生也,○愚按運氣之化,凡一勝則一負,一盛則一衰,此理之常也, 觀本篇司天六氣,如少陽少陰,火氣下臨,則肺氣上從,白起金用等義, 皆被克之氣,反起而用者何也,葐五運各有所制,制氣相加,則受制者不得不應, 應則反從其化而為用,其理其徵,本屬顯然,而實人所不知也,故如熱其者, 燥必隨之,此金之從火也,燥甚者,風必隨之,此木之從金也,風甚者,塵霾隨之, 此土之從木也,濕蒸其者,霖注隨之,此水之隨土也,陰凝甚者,雷電隨之, 此火之從水也,故易曰,雲從龍,風從虎,夫龍得東方木氣,故雲從之, 雲者土氣也,虎得西方金氣,故風從之,風者木氣心,即此篇之義, 以觀五運之變化,藏象之虛實,其有不可以偏執論者類可知矣。

(○○帝曰,氣始而生化氣散而有形,氣布而蕃育,氣終而象變,其致一也, 然而五味所資生化有薄厚,成熟有少多,終始不同,其故何也)。 此以下詳明在泉六化,五味五穀之有異也,始者肇其生幾,散者散於萬物, 布者布其茂盛,終者收於成功,此言萬物之始終散布,本同一氣,及其生化成熱, 乃各有厚薄少多之異心。

(岐伯曰,地氣制之也,非天不生而地不長也)。

地氣者,即在泉也,制之者,由其所成也,泉六化,各有盛衰,物生於地, 氣必應之,故氣薄則薄,非天之不生,氣少則少,非地之不長也,○王氏曰, 天志雖無情於生化,而生化之氣自異同爾,何者,以地體之中,有六入故也, 氣有同異,故有生有化,有不生,有不化,有少生少化,有廣生廣化矣, 故天地之間,無必生必化,必不生必不化,必少生少化,必廣生廣化也,各隨其氣, 分所好所惡,所異所同也。

(帝曰,願聞其道,岐伯曰,寒熱燥濕,不同其化也)。

氣有六而言其四,舉大概之要耳。

(○故少陽在泉,寒毒不生,其味辛,其治苦酸,其穀蒼丹)。

少陽相火在泉,巳亥歲也所謂毒者,凡五行暴烈之氣,各有所化,故火在地中, 則寒毒之物不生,火氣制金,則味辛之物應之,少陽之上,厥陰主之,下火上木, 故其治苦酸,其穀蒼丹,苦丹屬火,志氣所化,酸蒼屬木,天氣所生也, ○按在泉六化之治,惟少陽厥陰,不言間味者,以木火相生,氣無所間也, 其他生化皆有上下克伐,故間味不能無矣。

(○陽明在泉,濕毒火生,其味酸,其氣濕,其治辛苦甘,其穀丹素)。

陽明燥金在泉,子午歲也,燥在地中,故濕毒之物不生,金克木,故味酸者應之, 燥勝濕,故氣濕者應之,陽明之上,少陰主之,下金上火,故其治辛苦,其穀丹素, 辛素屬金,地氣所化,苦丹屬火,天氣所生,然治兼甘者,火金之間味也,甘屬土, 為火之子,為金之母,故能調和於二者之間。

(○太陽在泉,熱毒不生,其味苦其治淡鹹,其穀黅秬)。

太陽寒,水在泉,丑未歲也,寒在地中故熱毒之物不生,水克火故味苦者應之, 太陽之上,太陰主之,上土下水,故其治淡鹹,其穀黅秬,淡即甘之薄味也,秬, 黑黍心,淡黅屬土,天之所生,鹹秬屬水,地之所化也,太陽間味, 義詳下文太陰在泉,○按王氏曰,太陰土氣,上主於天,氣遠而高, 故甘之化薄而為淡也,所以淡亦甘之類也,觀下文太陰在泉,其治甘鹹, 則王氏之言益信。

(○厥陰在泉,清毒不生,其味甘,其治酸苦,其穀蒼赤)。

厥陰風木在泉,寅申歲也,風行地中,與清殊性,故清毒之物不生,木克土, 故味甘者應之,厥陰之上,少陽主之,上火下木,故其治酸苦,其穀蒼赤, 苦赤屬火,天之所生,畯蒼屬木,志之所生也。

(其氣專,其味正)。

厥陰在泉,則少陽司天,上陽下陰,木火相合,故其氣化專一,味亦純正, 其他歲氣則上下各有勝制,氣不專一,故皆兼夫間味也。

(○少陰在泉,寒毒不生,其味辛,其治辛苦甘,其穀白丹)。

少陰君火在泉卯酉歲也,熱在地中,故寒毒之物不生,火克金,故味辛者應之, 少陰之上,陽明主之,上金下火故其治辛苦,其穀白丹,辛白屬金, 天之所化苦丹屬火,地之所生也,甘字義見前陽明在泉下。

(○太陰在泉,燥毒不生,其味鹹,其氣熱,其治甘鹹,其穀黅秬)。

太陰濕土在泉,辰戍歲也,濕在地中,故燥毒之物不生,土克水,故味鹹者應之, 濕不遠寒,故氣熱之物不成,太陰之上,太陽主之,上濕上寒,故其治甘鹹, 其穀黅秬,鹹秬屬水,天氣所生,甘黅屬土地氣所主也。

(化淳則鹹守,氣專則辛化而俱治)。

六氣惟太陰屬土,太陰司地,土得位也,故其化淳,淳,厚也,五味惟鹹屬水, 其性善泄,淳土制之,庶得其守矣,土居土位,故曰氣專, 土盛生金故與辛化而俱治,俱治者,謂辛與甘鹹,兼用為治也,葐辛屬金, 為土之子,為水之母,能調和於水土之間,此即太陰在泉,其治甘鹹之間味也, 然太陰太陽,相為上下,皆當用之,但太陰在泉辛化厚,太陽在泉辛化薄耳。

(○故曰補上下者從之,治上下者逆之,以所在寒熱盛衰而調之)。

此下皆言治法也,補者補其不足,治者治其有餘,上謂司大, 下謂在泉從之謂同其氣,如以辛補肺,以甘補脾之類是也,逆之謂反其氣, 如以苦治肺以酸治脾之類是也,當各以病之所在,隨其寒熱盛衰之宜而調之也。

(故曰,上下取,內取外取,以求其過,能毒者以厚。藥,不勝毒者以薄, 藥此之謂也)。 上居下取,察其病之在上在下也,內取外取,察其病之在表在裏也, 於此四者而求其過之所在,然後因其強弱以施厚薄之治,若其人胃厚色黑骨大肉肥, 此能毒者也,宜治以厚藥,若其胃薄色浮,骨小肉瘦,此不能毒者也,宜治以薄藥, ○能,耐同。

(氣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

氣反者,本在此而標彼也,其病既反,其治亦宜反,故病在上,取之下, 謂如陽病者治其陰,上壅者疏其下也,病在下,取之上,謂如陰病者治其陽, 下滯者宣其上也,病在中,傍取之,謂病生於內而經連乎外,則刺或灸,或熨或按, 而隨其所在也。

(治熱以寒,溫而行之,治寒以熱,涼而行之,治溫以清泠而行之,治清以溫, 熱而行之)。 此至真要大論,寒因熱用,熱因寒用之義,几藥與病逆者,恐不相投, 故從其氣以行之,假借之道也。

(故消之削之,吐之下之,補之寫之,久新同法)。

消以去滯,削以政堅,土實者宜吐,下實者宜下,補因正之不足,寫因邪有餘, 但此中用有緩急,治有先後,而病之久新同其法也。

(歲有胎孕不育根有神機氣立)。

素問五常政大論○十五。

(帝曰,歲有胎孕不育,治之不全,何氣使然)。

治,謂治歲之氣。

(岐伯曰,六氣五類,有相勝制也,同者盛之異者衰之,此大地之道, 生化之常也)。 五類者,五行所化,各有其類,如毛蟲三百六十,麟為之長,羽蟲三百六十, 鳳為之長,倮蟲三百六十,人為之長,介蟲三百六十,龜為之長,鱗蟲三百六十, 龍為之長,凡諸有形動物,其大小高下五色之異,各有其類,通謂之蟲也, 然毛蟲屬木,羽蟲屬火,倮蟲屬土,介蟲屬金,鱗蟲屬水,六氣五類, 各有相生相制,同同其氣故盛,異者異其氣故衰。

(故厥陰司天,毛蟲靜,羽蟲育,介蟲不成)。

巳亥年也,厥陰風木司天,則少陽相火在泉,毛蟲同天之氣, 故安靜無損羽蟲同地之氣,故多育,火制金之化,故介蟲不成。

(在泉,毛蟲育,倮蟲耗羽蟲不育)。

寅申歲也,厥陰風木在泉,毛蟲同其氣故育,木克土,故倮蟲耗,木鬱於下, 火失其生,故羽蟲雖生而不育,○按此六氣五類,勝制不育,歲有司天在泉之分, 故其氣應各有時,而五類之生育亦各有時,以生育之期, 而合氣應之候再以五色五性參其盛衰,無不應者,觀六元正紀大論曰,歲半之前, 天氣主之,歲半之後,地氣主之,上下交互,氣交主之則司天之氣, 當自大寒節為始,以主下半年,在泉之氣,當自大暑節為始,以主下半年, 上下交互之氣,則間於二者之間,而主乎中也,義詳本類前九。

(少陰司天羽蟲靜,介蟲育,毛蟲不成)。

子午歲也,少陰君火司天,羽蟲同天之氣故安靜,介蟲同地之氣故育, 金氣在地則木衰,故毛蟲胎孕不成。

(在泉羽蟲育,介蟲耗不育)。

少陰在泉,卯酉歲也,羽蟲同其氣故育,介蟲受其制,故耗而不育。

(陰司天,倮蟲靜鱗蟲育羽蟲不成)。

太陰濕土司天,丑未歲也,倮蟲同天之氣,故安靜無損,鱗蟲同志之氣,故育, 在泉水盛則火衰,故羽蟲胎孕不成。

(在泉,倮蟲育鱗蟲不成)。

太陰在反,辰戍歲也,倮蟲同其氣,故育鱗蟲受其制故不成,○詳此少一耗蟲。

(少陽司天,羽蟲靜毛蟲育,倮蟲不成)。

少陽相火司天,寅申歲也,羽蟲同天之氣,故靜,蟲同地之氣, 故育在泉木盛則土衰,故倮蟲不成。

(在泉,羽蟲育介蟲耗,毛蟲不育)。

少陽在泉,巳亥歲也羽蟲同其氣,故育,介蟲受其制,故耗,火在泉,則木為退氣, 故毛蟲亦不育。

(陽明司天,介蟲靜,羽蟲育,介蟲不成)。

陽明燥金司天,卯酉歲也,介蟲同天之氣,故靜羽蟲同地之氣,故育, 復言介蟲不成者,雖同乎天氣,而實制乎地氣也。

(在泉,介蟲育毛蟲耗,羽蟲不成)。

陽明在泉,子午歲也,介蟲同其氣,故育,毛蟲受其制,故耗,金火之氣不相和, 故羽蟲不成。

(太陽司天鱗蟲靜,倮蟲育)。

太陽寒水司天,辰戍歲也,鱗蟲同天之化,故靜脉蟲同地之化,故育。

(在泉,鱗蟲耗,倮蟲不育)。

太陽在泉,丑未歲也,鱗蟲同其氣,故育,羽蟲受其制,故耗,水土之氣不相和, 故倮蟲不育,○按此當云鱗蟲育,羽蟲耗,今於鱗蟲下缺育羽蟲三字,必脫簡也。

(諸乘所不成之運則甚也)。

上文言六氣,此兼五運也,以氣乘運其不成尤甚,故木乘木運,則倮蟲不成, 火乘火運,則介蟲不成土乘土運,則鱗蟲不成金乘金運,則毛蟲不成水乘水運, 則羽蟲不成,故上文言不成不育者,謂其衰少耳,非全無也,此言甚者, 則十全其二三耳。

(故氣主有所制,歲立有所生)。

氣主者,六氣主乎天地也,歲立者,子甲相合,歲氣立乎中運也,制者盛衰相制也, 生者,化生所由也,六微旨大論曰,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 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即氣主所制,歲立所生之義。

(地氣制巳勝,天氣制勝巳)。

地氣制巳勝,謂以巳之勝,制彼之不勝,如以我之木,制彼之土也,天氣制勝巳, 謂司天之氣,能制夫勝巳者也,如丑丁未,木運不及,而上見太陰,則土齊木化, 故上官與正官同,癸卯癸酉,火運不及,而上見陽明則金齊火化,故上商與正商同, 乙巳乙亥,金運不及,而上見厥陰,則木齊金化,故上角與正角同者是也, 葐以司天在上,理無可勝,故反能制勝巳者,勝巳者猶可制則巳勝者不言可知矣。

(天制色,地制形)。

色化於氣,其象虛,虛本乎天也,形成為質,其體實,實出乎地也, 故司天之氣制五色,在泉之氣制本形。

五類衰盛各隨其氣之所宜也,故有胎孕不育,治不全,此氣之常也)。

氣之所宜,謂色青形毛者,宜於木之類也,有所宜則有所不宜,故胎孕有不育, 治化有不全,皆歲氣之常也。

(所謂中根也)。

凡動物之有血氣心知者,其生氣之本,皆藏於五內,以神氣為主,故曰中根。

(根於外者亦五)。

凡植物無知者,其生成之本,悉由外氣所化,以皮穀為命,故根於外。

(故生化之別,有五氣,五味,五色,五類互宜也)。

無論動植之物,凡在生化中者,皆有五行之別,如臊焦香腥腐,五氣也, 酸苦甘辛鹹,五味也,青赤黃白黑,五色也,物各有類,不能外乎五者,物之類殊, 故各有互宜之用。

(帝曰,何謂也,岐伯曰,根於中者,命曰神機,神去則機息,根於外者, 命曰氣立,氣止則化絕。)。 物之根中者,以神為之主,而其知覺運動,即神機之所發也, 故神去則機亦隨而息矣,物之根於外者,必假外氣以成立而其生長收藏, 即氣化之所立也,故氣止則化亦隨而絕矣,所以動物之神去即死,植物之皮剝即死, 此其生化之根,動植之有異心,六微旨大論曰,出入癈則神機化滅, 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巳,非升降,則無以長化收藏, 即根於中外之謂。

(故各有制,各有勝,各有生,各有成)。

根中根外,皆如是也。

(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氣之同異,不足以言生化,此之謂也)。

六節藏象論曰,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與此大同, 詳前第一。

(天不足西北地不滿東南陰陽高下壽夭治法)。

素問五常大論○十六。

(帝曰,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涼,地不滿東南,右熱而左溫,其故何也)。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為天門,地不滿東南,故東南為地戶,五常政大論曰, 所謂戊巳分者,奎璧角軫則天地之門戶也,義與此通此節以背乾面巽而言, 乾居西北,則左為北,右為西,故左寒右涼,巽居東南,則右為南,左為東, 故右熱左溫而四季之氣應之也。

(岐伯曰,陰陽之氣,高下之理,大小之異也)。

此下皆言地理之異也,高下,謂中原地形,西北方高東南方下也,大小, 謂山河疆域,各有大小也,故陰陽之氣有不齊,而寒熱溫涼,亦各隨其地而異矣。

東南方陽也,陽者其精降於下,故右熱而左溫,西北方陰也,陰者其精奉於上, 故左寒而右涼)。 陽氣自上而降下,東南方下,故東方溫而南方,陽始於東,而盛於南也, 陰氣自下而奉上,西北方高,故西方涼而北方寒,陰始於西而盛於北也。

(是以地有高下,氣有溫涼,高者氣寒,下者氣熱)。

六元正紀大論曰,至高之地,冬氣常在,至下之地,春氣常在,正此謂也)。

故適寒涼者瘡之溫熱者瘡,下之則脹巳,汗之則瘡巳,此湊理開閉之常, 大小之異耳。

之,亦適也,適寒涼之地,則腠理閉密氣多不達,故作內脹之溫熱之地, 則理多開陽邪易入,故為瘡瘍脹在裏,故下之則巳,瘡在表,故汗之則巳, 此其為脹為瘡,雖為腠理開閉之常,然寒熱甚者病則其微者病則微, 乃有木小之異耳,○王氏曰,西北東南,言其大也,夫以氣候驗之,中原地形, 所居者悉以居高則寒,處下則熱嘗試觀以,高山多雪,平川多雨,高山多寒, 平川多熱則高下寒熱可徵見矣,中華之地凡有高下之大者,東西南北各三分也, 其一者,自漢蜀江,南至海也,二者自漢江,北至平遙縣也,三者自平遙北山, 北至蕃界北海也,故南分大熱,中分寒熱兼半,北分大寒,南北分外寒熱尤極, 本熱之分其寒微,大寒之分其熱微然而登陟極高山頂,則南面北面, 寒熱懸殊榮枯倍異也,又東西高下之別,亦三矣,其一者,自汧源縣三者自開封縣, 東至滄海也,故東分大溫,中分溫涼兼半,西分大涼,大溫之分,其寒五分之二, 大涼之分,其熱五分之二,溫涼分外,溫涼尤極,變為太暄大寒也,約其大凡如此, 然九分之地,寒極於西北,熱極於東南九分之地,其中有高下不同,地高處則燥, 下處則濕此一方之中小異也,若大而言之,是則高下之有二也,何者,中原地形, 西高北高,東下南下,今百川滿湊,東之滄海,則東南西北,高下可知, 一為地形高下,故寒熱不同,二則陰陽之氣,有少有多,故表溫涼之異爾, 今以氣候驗之,乃春氣西行,秋氣東行,冬氣南行,夏氣北行,以中分校分之, 自開封至汧源,氣候正與曆候同,以東行校之,自開封至滄海,每一百里, 秋氣至晚一日,春氣發蚤一日,西行校之,自汧源縣西至蕃界磧石, 其以南向及西北東南者每四十里,春氣發晚一日秋氣至蚤一日,北向及東北西南者, 每一十五里,春氣發晚一日,秋氣至蚤一日,南行校之,川形有北向, 及東北西南者,每一十五里陽氣行晚一日,陰氣行蚤一日,南向及東南西北川, 每一十五里,熱氣至蚤一日,寒氣至晚一日,廣平之地,則每五十里, 陽氣發蚤一日,寒氣至晚一日,北行校之,川形有南向,及東南西北者, 每二十五里,陽氣行晚一曰陰氣行蚤一日北向及東北西南川, 每一十五里寒氣至蚤一日,熱氣至晚一日,廣平之地,則每二十里,熱氣行晚一日, 寒氣至蚤一日,大率如此,然高處峻處,冬氣常在,平處下處,夏氣常在, 觀其雪零草茂,則可知矣,然地土固有弓形川蛇形川,月形川,地勢不同生殺榮枯, 地同而天異,凡此之類有離向,丙向,巽向,乙向,震向處,則春氣蚤至, 秋氣晚至,蚤晚校十五日,有丁向,坤向,庚向,兌向,辛向,乾向,坎向, 艮向處,則秋氣蚤至,春氣晚至,蚤晚亦校二十曰,是所謂帶山之地也,審觀向背, 氣候可知,寒涼之地,腠理開少而閉多,閉多則陽氣不散,故適寒涼,腹必脹也, 濕熱之地,腠理開多而閉少,開多多則陽氣發散,故往溫熱,皮必瘡也, 下之則中氣不餘故脹巳,汗之則陽氣外泄故瘡巳,○按王氏此論,以中國之地, 分為九官,而九官之中,復分其東西南北之向,則陰陽寒熱,各有其辨, 不可不察也,詳漢蜀江,即長江也,自江至南海,離官也,自江至平遙縣,中官也, 今屬山西汾州界自遙北至蕃界,北海坎官也,此以南北三分為言也,汧源縣, 即汧陽縣今屬陝西鳳翔府,自汧源西至沙洲,兌官也,自開封西至汧源中官也, 自開封東至滄海,震官也,此以東西三分為言也,五正之官得其詳, 則四隅之氣可察矣。

(帝曰,其於壽夭何如)。

土也之氣既不同,則人之壽夭亦有異也。

(岐伯曰,陰精所奉,其人壽陽精所降其人夭)。

陰精所奉之地,陽氣堅固,故人多壽,謂崇高之處心,陽精所降之地,陽氣易泄, 故人多夭,謂污下之處也。

(帝曰善,其病者,治之奈何,岐伯曰西北之氣,散而寒之,東南之氣,收而溫之, 所謂同病異治也)。 西北氣寒,寒固於外,則熱鬱於內,故宜散其外寒,清其內熱,東南氣熱, 氣泄於外,則寒生於中,故宜收其外泄,溫其中寒,此其為病則同,而治則有異也。

(故曰氣寒氣涼,治以寒涼,行水漬之,氣溫氣熱,治以溫熱,強其內守, 必同其氣,可使平也,假者反之)。 西北氣寒氣涼,人多食熱而內火盛,故宜治以寒涼,及行水漬之法, 謂用湯液浸漬以散其外寒也,東南氣溫氣熱,人多食涼而內寒生, 故宜治以溫熱又必強其內守,欲令陽氣不泄,而固其中也,天氣地氣,有陰陽升降, 病治亦有陰陽升降,用合氣宜,是同其氣而病可平矣,然西北未必無假熱, 東南未必無假寒,假者當反治,則西北有當熱,東南有當寒者矣,然余備歷南北, 還是熱方多熱病,寒方多寒病,又不可不知也,○真假詳義,有按在論治類四。

(帝曰善,一州之氣,生化壽夭不同,其故何也,岐伯曰高下之理,地劫使然也, 崇高則陰氣治之,污不則陽氣之,陽勝者先天,陰勝者後天,此地理之常, 生化之道也)。 一州之地,非若天下之廣其中亦有生化壽夭之不同者,以地勢有高下耳, 高者陰氣升而治之,陰性遲故物之榮枯皆後天而至,後天者,其榮遲,其枯亦遲, 故多壽也,下者陽氣降而治之,陽性速,故物之成敗,皆先天而至,先天者, 其成速,其敗亦速,故多夭也,觀孫真人曰,嬰兒三三歲以上,十歲以下, 觀其性氣高下,即可知其壽夭,大略兒小時敏悟過人者多夭,則項橐顏回之流是也, 小兒骨法成就,威儀迴轉遲舒,稍費人精神脽琢者壽,其預知人意, 迴旋敏速者亦夭,則楊修孔融之流是也,由此言之,壽夭大略可知也, 亦由梅花蚤發,不覩歲寒,甘菊晚榮,終於年事,是知晚成者,壽之微也, 此即先大後天之義。

(帝曰,其有壽夭乎,岐伯曰,高者其氣壽,下者其氣夭,地之小大異也, 小者小異,大者大異)。 地有高下,則氣有陰陽,壽夭之所由也,然大而天下,則千萬里之遙, 有所異也小而一州,則數十里之近,亦有所異也,故小有小之異,大有大之異。

(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陰陽更勝,氣之先後,人之壽夭,生化之期, 乃可以知人之形氣矣)。 不明天道,則不知運氣之變,不明地理,則不知方土之宜,不明陰陽更勝, 則本未俱失,不明氣之先後,則緩急倒施,不明壽夭生化之期,則中無確見, 而輕率招尤,凡此數者,缺一不可,斯足因形以察人之外,因氣以知人之內, 而治病之道,庶保萬全矣。

(類經二十五卷終)。

(類經二十六卷)

(張介賓類註)。

(運氣類)。

(六十年運氣病治之紀)。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十七。

(黃帝間曰六化六變,勝復淫治,甘苦辛鹹酸淡先後余知之矣,夫五運之化, 或從五氣)。 五氣,當作天氣。

(或逆天氣或從天氣而逆地氣或從地氣而道天氣,或相得或不相得, 余未能明其事欲通天之紀,從地之理,和其運,調其化使上下合德,無相奪倫, 天地升降不失其宜,五運宣行,勿乖其政,調之正味從逆奈何)。 五運之化與司天在泉之氣有所異同,同則為從異則為逆從則相得, 逆則不相得也自通天之紀至勿乖其政謂必察上中下三氣之化,而調和於逆從之間, 即下六折其鬱氣,資其化源,抑其運氣,扶其不勝, 無使過暴而生其疾等義也調之正味從逆即下文食歲穀以全其真,及用寒遠寒, 用熱遠熱等義也。

(岐伯稽首再拜對日昭乎哉問也,此天地之綱紀, 變化之淵源非聖帝孰能窮其至理歟,臣雖不敏,請陳其道,令終不滅久而不易)。 天地萬物,皆不能外乎六元之化是六元者,即天地之綱紀變化之淵源也。

(帝曰願夫子推而次之,從其類序,分其部主別其宗司,昭其氣數, 明其正化可得聞乎)。 類序者類刀六元序其先後,如太陽之類皆屬辰戍者是也部主者,凡天地左右, 主氣靜客氣動各有分部以主歲時如六氣五音次有不同者是也, 宗司者統者為宗分者為司也,氣數者,五行之化,各有其氣亦各有其數也, 正化者當其位者為正,非其位者為邪也,諸義即如下文。

(岐伯曰先立其年,以明其氣,金木水火土,運行之數, 寒暑燥濕風火臨御之化則天道可見民氣可調陰陽卷舒,近而無惑, 數之可數者請遂言之)。 先立其年如甲子乙丑之類是也年辰立則歲氣可明矣○卷上聲未一數字上聲。

(帝曰五運氣行主歲之紀其有常數乎岐伯曰,臣請次之)。

此一節二十二字,及下文五運氣行主歲之紀原本分列兩篇,且多重複殊不易觀, 今并類為一,以便詳閱。

(帝曰太陽之政奈何,岐伯曰,辰戍之妃也)。

(壬辰)。

(壬戍歲)。

(上太陽水)。

辰戍年,太陽寒水司天,司之為言主也,主行天令,其位在上,後放此。

(○中太角水運)。

壬年歲運也,壬為陽水,故屬太,角,運之為言動也,主氣交之化其位在中, 後放此。

(○下太陰土)。

本年濕土在泉也,在泉者主地之化氣行地中,其位在下,後放此。

(○其運風其化鳴紊啟拆)。

風為木化鳴,風木聲也,紊繁盛心啟拆,萌芽發而地脉開也, 此單言壬年風運之正化,後放此五,常政大曰,其德鳴靡啟折○紊,音文。

(○其變振拉摧)。

振,撼動也拉,支離也,摧,敗折也發根也壬為陽木, 風運太過則金今承之故有此變,○拉,音臘。

(○其病眩掉目瞑)。

目運曰眩,頭搖日掉,目不開曰瞑,木運太過,故有此風木之病,○,掉,提料切。

(○寒化六)。

六者,水之成數,太過者其數成,此言太陽司天也後放此詳義見圖翼一卷, 五行生成數圖解中,○按新校正云,壬辰寒化六,壬戍寒化一,蓋言對化從標成數, 化從也,壬木太過故其數,八,義詳五行生成數圖解中後於此。

(○雨化五)。

五者土之本生數也義似未然,有愚按在後厥陰之政。

(○風化八)。

八者木之成收,此言中運生數,此言在泉也,土常以生故其數五,後放此。 正化度也。 此結上文三句,言本年上中下三氣正化之度正化正氣所化也,度即日也日即度也, 指氣令用事之時候也,後放此。

(○其化上苦溫,中酸和下甘溫,藥食宜也)。

其化,言氣化病治之宜也,本年寒水在上故宜若溫太角在中,故宜酸和,濕土在下, 故宜甘溫,此所謂藥食之宜也,後放此,○玄珠上云甘溫,下酸平。

(太角)。

初正。

(○少徵○太官○少商○太羽)。

終○此本年主客五運之序皆以次相生者也,每年四季主運,在春屬木, 必始於角而終於羽,故於角下注初字,羽下注終字, 此所以紀主運也客運則隨年于之化,如壬年陽木起太角,丁年陰木起少角, 戊年陽火起太徵,癸年陰火起少徵,各年不同循序主令, 所以紀客運也然惟丁壬木運之年,主客皆起於角,故於角音之下, 復注正字謂氣得四時之正也,詳具圖翼二卷,主客運圖,及五音建運圖解中, 後於此。

(戊辰。戊戍歲)。

(上太陽水)。

同前。

(○中太徵火運)。

戊為陽,故日太徵。

(○下太陰土)。

同前。

(○同正徵)。

本年火運太過得司天寒水制之,則火得其平,故云同正徵,所謂赫曦之紀, 上羽與正徵同者此也,後於此。

(○其運熱其化暄暑鬱燠)。

此戊年火運之正化也○○五常政大論燠作熱。

(○其變炎烈沸騰)。

沸騰者,水氣之薰蒸也,戊為火運太過則寒水承之,故有此變。

(○病熱鬱)。

火運太過,故有是病。

(○寒化六)。

言司天也,義同前。

(○熱化七)。

七者火之成數,戊火太過故其數成也,後放此。

(濕化五)。

義同前。

(所謂正化日也)。

日即度也,此結上文三句,義與前同,後於此。

(○其化上苦溫,中甘和,下甘溫,所謂藥食宜也)。

本年上下之治俱同前,惟中運太徵,與前不同,故宜治以甘和也,後放此, ○玄珠云,上甘溫,下酸平。

(太徵○少官○太商○少羽)。

(○少角)。

初○初終者,紀主運也,戊陽火,故起於太徵,紀客運也詳義見圖翼二卷, 五音太少相生,及主運客運圖說中,後放此。

(甲辰。甲戍歲)。

俱歲會,又同天符。

(太陽水,○中大官土運)。

甲為陽土,故屬太官。

(○下太陰土○其運陰埃,其化柔潤重澤)。

埃,塵也,柔潤重澤,皆中運濕土之正化,五常政大論澤作淖。

(○其變震驚飄驟)。

土運太過則風木承之,故有是變。

(○其病濕,下重)。

土濕之病也。

(○寒化六)。

司天

(○濕化五)。

中運與在泉同氣,故只言濕化五而止。

(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苦熱中苦溫,下苦溫,藥食宜也)。

中苦溫,治濕土也,○玄珠云,上甘溫,下酸平。

(太官○少商○太羽)。

(○太角)。

(初○少徵)。

本年土運太過,故起於太官然生太者少徵,生少徵者太角,故土運以太角為初, 後於此。

(庚辰。庚戍歲)。

(上太陽水,○中太商金運)。

庚為陽金,故屬太商。

(○下太陰土)。

(○其運涼其化霧露蕭飋)。

此庚年金運之正化也。

○其變肅殺凋零)。

金運肅殺,萬物凋零,火氣承金,即陽殺之象。

(○其病燥,背瞀胷蒲)。

金氣太過,故病燥,肺金受病,故背悶瞀而胷脹蒲,○瞀,音務。

(○寒化一)。

言司天也,一者水之生數,然本篇日太過者其數成,似亦當云六也。

(○清化九)。

中運

(○雨化五)。

在泉。

(正人度也,○其化上苦熱,中辛溫下甘熱,藥食宜也)。

中辛溫,辛從金化,太商宜溫也,○玄珠云,上甘溫,下酸平。

(太商○少羽)。

(○少角)。

(○太徵○少官丙辰。丙戍歲)。

俱天符。

(上太陽水,○中太羽水運)。

丙為陽水,故屬太羽。

(○下太陰土,○其運寒,其化凝慘溧冽)。

此丙年水運之正化也,五常政大論,作其德凝慘寒雰。

(○其變水雪霜雹)。

水太過者土氣承之,故有此變水雹者,土之象也。

○其病大寒,留於谿谷)。

谿谷者,筋骨肢節之會,水運太過,寒甚氣凝,故為是病。

(○寒化六)。

司天中運同。

(○雨化五)。

在泉。

(正化度也。○其化上苦熱。中鹹溫,下甘熱,藥食宜也)。

中鹹溫,鹹從水,化太羽宜溫也,○玄珠云,上甘溫,下酸平。

(太羽。終○太角)。

(○少徵○太官○少商凡此太陽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先天)。

此下總結辰戍年太陽司天六氣之化也,凡子寅辰,午申戍,六陽年皆為太過, 丑亥酉,未巳卯,六陰年皆為不及,太過之氣,常先天時而至,故其生長化收藏, 氣化運行皆蚤,不及之氣,常後天時而至,故其氣化運行皆遲,如氣交變大論曰, 太過者先天,不及者後天,本篇後文日,運太過則其至先,運不及則其至後, 皆此義也,後放此。

(天氣肅,地氣靜,寒臨太,虛陽氣不令,水土合德,上應辰星鎮星)。

太陽寒水司天,則太陰濕土在泉,故天氣肅,志氣靜,水土合德, 而二星當先後明也。

(其穀玄黅)。

玄應司天黅應在泉,本年正氣所化。

(其政肅其令徐寒政大舉,澤無陽燄,則火發待時)。

政肅者寒之氣,令除者陰之性也,寒盛則火鬱鬱極必發,待王時而至也。

(少陽中治,時雨乃涯)。

少陽中治三之主氣也,以相火王時,而寒水之客勝其主故時雨乃涯,涯,水際也, 雨至之謂。

(止極雨散,還於太陰,雲朝北極,濕化迺布)。

歲半之後,地氣主之,自三氣止極,雨散之後,交於四氣,則在泉用事, 而太陰居之,故又雲朝北極,濕化布焉。

(澤流萬物,寒敷於上雷動於下)。

澤流萬物,土之德也,雷動於下,火鬱發也。

(寒濕之氣,持於氣交)。

上寒下濕,相持於氣交之中也, 交詳(民病寒濕發,肌肉萎,足萎不收濡寫血溢)。

血溢者,火鬱之病,他皆寒濕使然。

(○初之氣,地氣遷氣迺大溫,草迺蚤榮)。

本年初之氣少陽用事,上年在泉之氣,至此遷易,日故地氣遷,後放於此, 然上年終氣君火也,今之初氣相火也,二火之交故氣迺大溫,草迺蚤榮。

(民迺厲,溫病迺作,身熱頭痛嘔吐,肌腠瘡瘍)。

客氣相火,主氣風木,風火相摶故為此諸病,肌腠瘡瘍,班疹之屬也。

(○二之氣,大涼反至,民迺慘,草迺遇寒,火氣遂抑)。

燥金用事,故大涼至而火氣抑。

(民病氣鬱中蒲,寒迺糸始)。

清寒滯於中,陽氣不行也。○三之氣,天政,寒氣行雨迺降。三之氣即司天也, 太陽寒水用事,故寒氣行,雨迺降。

民病寒反,熱中,癰疽注下也熱瞀悶,灴治者死。民病寒反為熱中等證, 即人傷於寒而為病熱之理,亦五常政大論所謂太陽司天,寒氣下臨, 心氣上從之義蓋寒水侮陽則火無不應,若不治之,則陽絕而死矣,○按六氣司天, 皆無不治者死之說而惟此太陽寒水言之,可見人以陽氣為生之本,有不可不顧也。

(○四之氣,風濕交爭,風化為雨,迺長迺化迺成)。

厥陰客氣用事,而加於太陰主氣,故風濕交爭而風化為雨,木得土化, 故迺長迺化迺成也。

(民病大熱,少氣,肌肉萎,足萎,注下赤白)。

厥陰木氣,大暑之時,木能生火,故民病大熱以客勝主脾土受傷故為少氣肉萎等證, ○萎痿同。

(○五之氣,陽復化草迺長迺化迺成民迺舒)。

五之氣,少陰君火用事歲半之後,志氣主之以太陰在泉,而得君火之化, 故萬物能長能成,民亦舒而無病。

(○終之氣地氣正,濕令,行,陰凝太虛,埃昏郊野民迺慘悽,寒風以至, 反者孕迺死)。 太陰濕土在泉地氣正也,故濕令行,陰凝太虛,埃昏郊野,民情喜陽惡陰,故慘悽, 以濕令而寒風至風能勝濕,故曰反,反者孕迺死,所以然者,人為倮蟲,從土化也, 風木非時相加故土化者當不育也。

(○故歲宜苦燥之,溫之)。

以土十年,皆寒木司天,濕土在泉,濕宜燥之,寒宜溫之,味必苦者,苦從火, 化治寒以熱也。

(必折其鬱氣先資其化源)。

折其鬱氣寫有餘也,資其化源補不足也如上文寒水司天,則火氣鬱濕土在泉, 則水氣鬱故必折去其致鬱之氣,則鬱者舒矣,又如補遺本病篇曰,辰戍之歲, 木氣升之,主逢天柱,勝而不前,少陽降地,主窒地玄勝之不入,故刺法論云, 木欲升而天柱窒抑之當刺足厥陰之井,火欲降而地玄窒抑之,當刺足少陰之所出, 足太陽之所入等義皆所以折其鬱氣也,化源者化生之源,如本年火失其養, 則當資木,金失其養則當資土,皆自其母氣資養之,則被制

(迺化迺成,)。

厥陰客氣用事,而加於太陰主氣,故風濕交爭而風化為雨,木得土化, 故迺長迺化迺成也,(民病大熱,少氣,肌肉萎,足萎,注下赤白,)。 厥陰木氣,值大暑之時,木能生火,故民病大熱以客勝主,脾土受傷, 故為少氣肉萎等證,萎,痿同,(五之氣,陽復化,草迺長迺化迺成,民迺舒,)。 五之氣,少陰君火用事,歲半之後,地氣主之,以太陰在泉,而得君火之化, 故萬物能長能成,民亦舒而無病,(終之氣地氣正,濕令行,陰凝太虛,埃昏郊野, 民迺慘悽,寒風以至,反孕迺死,)。 太陰濕土在泉,地氣正也,故濕令行,陰凝太,虛埃昏郊野,民情喜陽惡陰, 故摻悽,以濕令而寒風至,風能勝濕,故曰反,反者孕迺死,所以然者,人為倮蟲, 從土化也,風木非時相加,故土化者當不育也,(故歲宜苦以燥之,溫之,)。

以土十年,皆寒木司天,濕土在泉,濕宜燥之,寒宜溫之,味必苦者,苦從火化, 治寒以熱也,必忻其鬱氣,先資其化源,(折其鬱氣,有餘也,資其化源補不足也, 如上文寒水司天,則火氣鬱濕土在泉,則水氣鬱故必折去其致鬱之氣,則鬱者舒矣, 又如補遺本病篇曰,辰成之歲,木氣升之,主逢天柱,勝而不前,少陽降地, 主窒地玄,勝之不入,故刺法論云,木欲升而天柱窒抑之,當刺足厥陰之井, 火欲降而地玄窒抑之,當刺足少陰之所出,足太陽之所入等義,皆所以折其鬱氣也, 化源者化生之源,如本年火失其養,則當資木,金失其養則當資土, 皆自其母氣資養之,則被制者,可以無傷亦化源之謂,按新校正云,詳水將勝也, 先於九月迎取其化源,先寫腎之源也,蓋以水王十月故先於九月迎而取之, 寫水所以補火也,此亦一義,但資取之辨,似於太過之氣當曰取,不及之氣當曰資, 然本篇六氣司天,如大陽陽明厥陰,俱言資其化源,少陽太陰少陰,俱言先取化源, 其或言資或言取者,蓋資中非不言取取中非不言資,皆互文耳,但總不外乎化源者, 即必求其本之義,本病刺法二論,六氣升降等義,見後三十七入等章,(抑其運氣, 扶其不勝,無使暴過而生其疾,)。 運言五運氣言六氣,如大角歲脾不勝,太徵歲肺不勝,太官歲腎不勝, 大商歲肝不勝,太羽歲心不勝,此五運也,六氣者,如上文十年, 寒水司天則心火不勝,太陰在泉則腎水不勝,諸太過者抑之,不勝者扶之, 則氣無暴過,而疾不生矣,後放此,(食歲穀以全其,真避虛邪以安其正,)。

歲穀即上文玄黅穀也,其得歲氣最厚,故能全真,虛邪者, 從其衝後來為虛風傷人者也,義詳後三十五,(適氣同異,多少制之, 同寒濕者燥熱化,異寒濕者燥濕化,)。 適,酌所宜也,氣,司天在泉之氣也,同異,運與氣會,有異同也,多少制之, 因其同異之多少而為制以治之也如太官太商太羽歲運同寒濕者, 則當用燥熱所化之物,蓋燥以治濕,熱以治寒也,若太徵太角,歲運異寒濕者, 則或從氣之寒濕,而用燥熱之化,或從運之風熱,而用寒濕之化, 當各因其同異多少以制之也,(故同者多之異者少之,)。

氣運同者其氣甚,非多不足以制之,異者其氣徵,當少用以調之耳, (用寒遠寒,用涼遠涼,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宜同法,)。

遠避也,言用寒藥者當遠歲氣之寒,用涼藥者,當遠歲氣之涼,溫熱者亦然, 凡飲食居處之宜,皆所同法,而歲氣當察也,(有假者反常,反是者病所謂時也, )。 假者反常,謂氣有假,借而反乎常也,如夏當熱而而反寒,冬當寒而反熱, 春秋亦然,反者病以其違於時也,按後文曰,假者何如,所謂主氣不足,客氣勝也, 即此之謂,詳見後二十三,(帝日善,陽明之政奈何,岐伯曰,卯酉之紀也,丁卯, )。 歲會

(丁酉歲)。

(上陽明金,)。

司天, (中少角木運,)。

歲運丁為陰木,故數少角。

(下少陰火,)。

在泉, (同正商)。

丁年歲木不及,而司天燥金勝之,則金兼木化,反得其政,所謂委和之紀, 上商與正商同也。

(其運風清熱)。

風為中運,少角之氣,清為勝風之氣,熱為復清之氣,餘少運勝復皆同,後放此。

(清化熱化勝復同所謂邪氣化日也)。

丁年少角,木運不及,故有燥金來勝之清化,有清化則有火子來復之, 熱化然皆非本年正化,故曰邪化日也,同者。

謂二年相同也,凡陰年不及,故有勝復邪化,而陽年則不言勝氣,後放此, (災三官)。

災傷也,三官東方震官,木正之方也,木運不及,故本方受災,陽年太過, 則不言災官也,五方官次,詳圖翼二卷九官星野圖說, 凡言災官皆以五正宮生數為例,故言三不言八。後放此。

(燥化九)。

司天也。

(風化三)。

中運不及,其數生也。

(熱化七)。

在泉也

(所謂正化日也)。

結上文三句,乃本年上中下正氣之所化也。

(其化上苦小小溫,中辛和下鹹寒,所謂藥食宜也)。

上苦小溫,苦屬火,以治金也,中辛和,辛屬金,以和少角也,下鹹寒以水治火也, 玄珠云上苦熱,(少角)。

初正。

(○太徵,○少官,○太商,○少羽終)。

(癸卯)。

(癸有歲)。

俱同歲會。

(上陽明金,○中少徵火運)。

癸為陰火,故屬少徵。

(下少陰火,同正商)。

癸年火運不及,上見燥金,則金得其政,所謂伏明之紀,上商與正商同也。

(○其運熱寒雨)。

熱,少徵運也,寒,勝氣也,雨復氣也。

(寒化雨化勝復同,所謂邪氣化日也)。

義同上文。

(災九官)。

九,南方離官也,火運不及而勝復所由故災及之, (燥化九)。

司天。

(熱化二)。

運與在泉同。

(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苦小溫中鹹溫。

下鹹寒,所所謂藥食宜也。中少徵火,故治雖用鹹而必溫也,上下同前, ○玄珠云上苦熱,(少徵○太宮○少商○太羽)。

終。

(○太角)。

初。

(巳卯)。

(巳酉歲)。

詳二年,金與土運雖相得,然子臨父位為逆。

(上陽明金,中少宮土運)。

巳為陰土,故屬少宮。

(下少陰火,○其運雨,風,涼)。

雨少宮之氣,風,勝氣也,涼,復氣也。

(○風化清化勝復同邪氣化度也)。

義同前,凡上下文曰涼,曰清,曰燥,皆金氣之化也,後放此。

(災五宮)。

五中宮也,土運不及,故災及之。

(○清化九)。

司天。

(雨化五)。

中運。

(熱化七)。

在泉。

(正化度也,其化上苦小溫中甘和,下鹹寒,藥食宜也)。

中甘和,治土運不足也,上下同前。

(少宮○太商○少羽)。

(○少角)。

(○太徵乙卯)。

天符。

(乙酉歲。

歲會,太乙天符。

(上陽明金,○中少商金運)。

乙年金運不足得陽明司天之助,所謂從革之紀,上商與正商同也。

(其運涼熱寒)。

涼為少商之氣,熱為勝氣寒為復氣。

(熱化寒化勝復同,邪氣化度也)。

義同上。

(災七宮)。

七,西方兌宮也,金運不及,故災及之。

(○燥化四)。

司天。

(清化四)。

中運。

(熱化二)。

在泉。

(正化度也,○其化上若小溫,中若和,下鹹寒,藥食宜也)。

中若和,苦從火化,所以制金,金運不足,故治宜苦和,上下俱同前。

(少商○太羽)。

(○太角)。

(○少徵太宮)。

(辛卯辛酉歲)。

(上陽明金中少羽水運)。

辛為陰水,故屬少羽。

(下少陰火辛卯少宮同)。

辛為水運不及,土得乘之,故與少宮同也,按五運不及之歲,凡三十年, 內除丁巳丁亥,巳巳巳亥,乙巳乙亥同正角,丁卯丁酉,癸卯癸酉, 乙卯乙酉同正商,丁丑丁未,巳丑巳未,辛丑辛未同正宮,外尚餘不及者十二年, 內癸巳癸亥癸丑癸未四年,火不及也,當云少徵與少羽同,但巳亥二年, 少陽在泉同歲會也,火氣有助,故不言同少羽,丑未二年,濕土在上,土能制水, 故亦不言同少羽,巳卯巳酉二年,土不及也,當云少宮與少角同,但卯酉燥金在上, 金能至制木,故不言同少角,乙丑乙未二年,金不及也,當云少商與少徵同, 但丑未寒水在泉,水能制火,故不言同少徵,辛巳辛亥,辛卯辛酉四年,水不及也, 當云少羽與少宮同,但巳亥二年,風木司天,木能制土,故不言同少宮, 凡此十二年中,除去以上十年,只有辛卯辛酉二年,為少羽同少宮也, 故於此獨言之然但言少宮而不言正宮者,蓋非有司天當令,則氣不甚王也,本節, 止言辛卯,不言辛酉,或其傳久之誤耳。

(○其運寒,雨,風)。

寒,運,氣,雨,勝,氣,復氣。

(雨化風化勝復同,邪氣化度也)。

義同前。

(災一宮)。

一北方水宮也,水運及,故災及之。

(清化九)。

司天。

(寒化一)。

中運。

(熱化七)。

在泉。

(正化度也,其上苦小溫,中苦和,下鹹寒,藥食宜也。

中苦和,以火溫中也,上下同前。

(○少羽)。

終。

(○少角)。

初。

(○太微,○少宮,○太商)。

(凡此陽明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後天)。

此總結卯酉年,陽明司天六氣之化也,凡此卯酉十年,歲氣不足,故氣化運行天, 詳義見前太陽之政。

(天氣急地氣明)。

燥金司天,故急,君火在全故明。

(陽專其令,炎暑大行,物燥以堅,淳風迺治,風燥橫運,流於氣交)。

凡陽明司之年金氣不足,火必乘之故陽專其令,炎暑大行,木亦無畏,故淳風迺治, 金木之氣並行,則風燥橫於歲運,流於氣交之際也。

(多陽少陰雲趨雨府,濕化迺敷燥極而澤,多陽少陰,火氣盛也,雲趨雨府, 濕化迺敷燥氣盛極,化為雨澤)。 皆火土合氣於氣交也,雨府謂土厚濕聚之處。

(其穀白丹)。

白應司天,丹應在泉,正氣所化即歲穀也。

(間穀命大者)。

間穀,間氣所化之穀也,命,天賦也,太氣之有餘也,除正化歲穀之外, 則左右四間之化,皆為間穀,但太者得間氣之厚,故其所化獨盛,是為間穀, 少者得氣之薄,則無所成矣,○按太少間穀之義,其說有二,凡司天屬太者, 在泉必為少,司天屬少者,在泉必為太,如卯酉年,陽明司天,少在上也, 少陰在泉,太在下也,命其太者,則當以在泉之間氣,命其穀也,左為太陰其色黃, 右為厥陰其色蒼是蒼黃二色者,為本年之間榖,此以上下言也,後凡巳亥丑未年, 皆察在泉左右之氣,以求間穀,其義放此,然本篇凡不及之歲, 則言間穀而太過之歲則無,似又以勝制之氣為間穀也,如卯酉年,金氣不及, 則火勝木強,其穀丹蒼也,巳亥年,木氣不及,則金勝土強,其穀白黃也, 丑未年土氣不及,則木勝水強,其穀蒼黑也,亦皆命太之義, 故凡君火相火寒水司天之年,正化有餘,則別無命太之間穀矣,此以歲氣言也, 總之,歲後不齊,凡在氣之有餘者便是太,則所受必盛, 而五穀之成所以有厚薄之分也,惟不以本年正化所出故皆可謂之間穀, 但當因氣求之則善矣,後放此。 (其耗白甲品羽)。

耗傷也,白與甲,金所化也,品羽,火蟲品類也,本年卯酉,金氣不及而火勝之, 則白甲當耗火勝而水復,則羽蟲亦耗,或此義也然又惟厥陰司天亦曰其耗文角品羽, 餘者皆無,未詳其義。

(金火合德,上應太白焚惑)。

上金下火,故云合德而二星當明。

(其政切,其令暴)。

金火之氣也。

(蟄蟲迺見,流水不冰)。

君火在泉也。

(民病欬,嗌塞,寒熱,發暴振慄,癃閟)。

皆金火燥熱之病。

(清先而勁,毛蟲迺死)。

司天金氣在先,不受其克,故毛蟲死。

(熱後而暴介蟲迺殃)。

在泉火氣居後,受其制,故介蟲殃。

(其發暴勝復之作,擾而大亂,清熱之氣,持於氣交)。

天氣地氣金火相持,故勝復互作,陰陽擾亂也氣交者三四氣之際。

(○初之氣,地氣遷,陰始凝,氣始肅,水迺水,寒雨化)。

初氣太陰用事,時寒氣濕,故陰凝燥金司天,故氣肅水冰者,氣肅所成, 寒雨者濕土所化。

(其病中熱長面目浮腫,善眠鼽衂嚏欠嘔小便黃甚則淋。

主氣風,客氣濕,風為陽,濕為陰,風濕為患,脾腎受傷,故為此諸病。

(○二之氣,陽迺布,民迺舒,物迺生榮)。

相火用事於春分之後,故其氣應如此。

(厲大至,民善暴死)。

主君火客相火,二火相熾,臣位於君,故疫厲大至民善暴死。

(○三之氣,天政布涼迺行燥熱交合,燥極而澤)。

天政布,司天燥金用事也故涼迺行然主氣相火當令,故燥熱交合, 至三氣之末以交四氣,則主太陰客太陽,故燥極而澤矣。

(民病寒熱)。

以陽盛之時,行金涼之氣,故民病寒熱。

(四之氣寒雨降)。

太陽用事於濕土王時故寒雨降也。

(病暴仆振慄,譫妄少氣,嗌乾引飲及為心痛,癰腫瘡傷瘧寒之疾,骨萎血便。)。

四氣之後,在泉居火所主,而太陽寒水臨之水火相犯, 故為暴仆振慄及心痛等病皆心腎二經也。

(○五之氣,春令反行,草迺生榮)。

厥陰風木用事,而得在泉君火之溫,故春令反行,草迺生容榮。

(民氣和,○終之氣,陽氣布,候反溫,蟄蟲來見,流水不冰)。

少陰君火用事,故其氣候如此。

(民迺康平,其病溫, 其病為溫)火之化也。

(故食歲穀以安其氣,食間穀以去其邪)。

歲穀,正氣所化,故可安其氣,間穀間氣所生,故可以去邪, 去邪者有補偏救敝之義,謂實者可用以寫,虛者可用以補義見前。

(歲宜以鹹以苦以辛,汗之清之散之)。

鹹從水化,治在泉之君火也,苦從火化,治司天之燥金也,以辛者,辛從金化, 本年火盛金衰,同司天之氣以求其平也,然燥金司天,則歲半之前,氣過於斂, 故宜汗之散之,君火在泉,則歲半之後,氣過於熱,故宜清之也。

(安其運氣,無使受邪,折其鬱氣,資其化源)。

安者,順其運氣而安之也,本年燥金司天則木鬱,君火在泉則金鬱,詳義見前, 又如補遺本病篇曰,卯酉之年,太陽升天,主室天內,勝之不前, 太陰降地主室地蒼,勝之不入,故刺法論於水欲升而天內室抑之,當刺足少陰之合, 土欲降而地蒼窒抑之,當刺足厥陰之所出,足少陽之所入,王氏注曰,化源, 謂六月迎而取之也,新校正云,按金王七月,故迎於六月,寫金氣,是皆折其鬱氣, 資取化源之義。

(以寒熱輕重,少多其制)。

本年上清下熱其氣不同,故寒多者當多其熱以溫之,熱多者當多其寒以清之。

(同熱者多天化,同清者多地化)。

同者,言上文十年,運與天地各有所同也,凡運與在泉少陰同熱者, 則當多用司天陽明清肅之化以治之,故曰同熱者多天化,如前少角少微年, 木火同歸熱化者是也,運與司天陽明同清者,則當多用在泉少陰,溫熱之化以治之, 故曰同清者多,地化如前少官少商少羽年,土金水同歸寒化者是也,(用涼遠涼, 用熱遠熱,用寒遠寒,用溫遠溫,食宜同法,有假者反之,此其道也)。 此節義見前太陽之政,假者反之,謂當反而治之也,詳見本篇前十六。

(反之者亂天地之經,擾陰陽之紀也)。

反之者,謂不知以上治法而反其用,故足以亂天地之經紀。

(帝曰善,少陽之政奈何,岐伯曰,寅申之紀也)。

(壬寅壬申歲)。

俱同天符,以太角之年而相火司天,子居母上,則其氣逆。

(上少陽相火)。

司天。

(○中太角木運)。

中運。

(○下厥陰木)。

在泉。

(○其運風鼓,其化鳴紊起拆)。

此壬年太角之正化,五常政大論化作,德紊作靡。

(○其變振拉摧拔)。

太角之變。

(○其病掉眩支脅驚駭)。

風木相火合病也。

(火化二)。

司天。

(風化八)。

運與在泉同。

(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鹹寒)。

治司天之火。

(中酸和)。

水運太過故宜酸和。

(下辛涼)。

治在泉也,水火合氣故宜辛涼。

(所謂藥食宜也)。

(太角)。

初正。

(○少徵○太官○少商○太羽)。

終。

(戊寅戊申歲)。

俱天符,○新校正云,詳戊申年與勿寅年小異,申為金佐於肺,肺受火刑, 其氣稍實,民病得半。

(上少陽相火,○中太徵火運,○下厥陰木,○其運數暑,其化宣其化喧囂鬱燠, 喧囂火盛之象,此戊年太徵之正化,五常政大論,化作德,囂作暑。)。

(○其變炎熱沸騰)。

太徵之變。

(○其病上熱鬱,血溢血泄心痛)。

火之於病內應於心。

(○火化二)。

司天與運同。

(風化三)。

在泉。

(正化度也,○其化上鹹寒,中甘和,下辛涼,藥食宜也)。

中甘和者,太徵之火,寫以甘也,上下同前。

(太徵○少官○太商○少羽)。

終。

(○少角。

初。

(甲寅甲申歲)。

上少陽相火,○中太官土運,○下厥陰木,○其運陰雨,其化柔潤重澤, 甲年太官之正化。

(○其變震驚飄驟)。

太官之變。

(○其病體重付腫痞飲)。

皆太宮濕勝之病。

(○火化二)。

司天。

(○雨化五)。

中運。

(○風化八)。

在泉。

(正化度也,○其化上鹹寒,中鹹和下辛涼藥)。

於外,故民病寒中,外熱故為瘡瘍,內寒故為泄滿。故聖人遇之,和而不爭。

聖人調攝得中,故使水火氣和,而不致爭也。

(往復之作,民病寒熱,瘧泄聾暝區吐,上怫,腫色變)。

熱盛寒復,則水火交爭,故為諸病,○怫,音佛,心鬱不舒也。

(○初之氣,地氣遷,風勝迺搖,寒迺去,候迺大溫,草木蚤榮,寒來不殺)。

初氣桾火用事,而兼相火司天,故氣候大溫也,地氣遷,義見前。溫病迺起, 其病氣怫於上,血溢目赤,欬逆頭痛,血崩,脇滿,膚腠中瘡。君相二火合氣, 故其為病如此。

(○二之氣,火反鬱,白埃四起,雲趨雨府,風不勝濕,雨迺零,民迺康)。

太陰濕土用事,故立氣君火反鬱,而埃起濕勝雨零也,然主客相生,故民迺康。

(其病熱鬱於上,欬逆嘔吐,瘡發於中,胷嗌不利,頭痛身熱,昏憒膿瘡)。

皆濕熱所化之病,○憒,音貴,心亂也。

(○三之氣,天政布,炎暑至,少陽臨上,雨迺涯)。

天政布,司天布化也,客主之氣,皆屬少陽相火專令,故炎暑至,雨迺涯, 涯言其際,凡雨之起止,皆得云也。

(民病熱中聾暝,血溢,膿瘡,欬嘔,鼽衂渴,嚏欠,喉痺目赤,善暴死)。

客主之火交熾,故為熱病如此。

(○四之氣,涼迺至,炎暑間化,白露降,民氣和平)。

燥金之客,於濕土之主,故涼氣至而炎暑間化,閶者,時作時止之謂,土金相生, 故民氣和平。

(其病滿,身重)。

燥勝者肺自病,故胷中滿,濕勝者脾自病,故身體重。

(○五之氣陽迺去,寒迺來,雨迺降,氣門迺閉)。

寒水之客,加於燥金之主,水寒金歛,故候如此,氣門,腠理空竅也, 所以發泄營衛之氣,故曰氣門,王氏注曰,玄府也。剛木蚤凋,民避寒邪, 君子周密。 金肅水寒,當畏避也。○終之氣,地氣正,風迺至,萬物反生,霿霧以行。

厥陰在泉風木用事,主氣寒水生之,故地得其正,而風至物生,霿霧行也, ○霿蒙夢茂三音,注,天氣下,地氣不應曰霿。

(其病關閉不禁,心痛,陽氣不藏而欬)。

時當閉藏,而風木動之,風為陽,故其為病如此。○抑其運氣,贊所不勝。 抑其太過,助其不及也。

(必折其鬱氣,先取化源)。

本年相火司天則金鬱,風木在白則土鬱,鬱氣化,源詳義見前,又如本病篇日, 寅申之年,陽明升天,主窒天英勝之不前,少陰降地,主窒地玄勝之不入, 故刺法論於金欲升而天英窒之抑,當刺手太陰之經,火欲降而地玄窒抑之, 當刺足少陰之所出,足太陽之所入,王氏曰,化源,年之前十二月,迎而取之, ○新校正云,詳王注資取化源,俱注云取,其意有四等,太陽司天取九月, 陽明司天取六月,是二者先取在天之氣也,少陽司天,取年前十二月,太陰司天, 取九月,是二者,乃先時取在地之氣杝,少陰司天,取年前十二月厥陰司天, 取四月,義不可解,按玄珠之說則不然,太陽陽明之月,與王注合。少陽少陰, 俱取三月,太陰取五月,厥陰取年前十二月,玄珠之義可解,王注之月,凝有誤也。

(暴過不生,苛疾不起)。

能行上法,其氣自和,故無暴過苛疾之患,○新校正云,詳此不言食歲穀間穀丈, 蓋此歲天地氣正,上下通和,故不言也。

(故歲宜鹹宜辛宜酸,滲之泄之,漬之發之)。

以上十年,相火司天,風木在泉,鹹從水化,能勝火也,辛從金化,能勝木也, 酸從杹順木火之性也,滲之泄之,所以去二便之實,漬之發之,所以去腠理之邪也。

(觀氣寒溫,以調其過,同風熱者多寒化,異風熱者序寒化)。

雖歲氣宜用之治如上文,然必當觀寒溫之盛衰,以調其有過者也,故此十年之中, 其大運有與在泉同風化,司天同熱化者,則當多用寒化之品以治之, 如太角太徵歲是也,其有異於在泉司天風熱之化者,則當少用寒化之品以治之, 如太官太商太羽歲是也。

(用熱遠熱,用溫遠溫,用寒遠寒,用涼遠涼,食宜同法,此其道也,有假者反之, 反是者病之階也)。 詳義見前太陽陽明之政。

(帝曰善,太陰之政奈何,岐伯曰丑,丑未之紀也)。

丁丑。

丁未歲上太陰土。

司天。

○中少角木運。

中運。

○下太陽水在泉。

○同正官。

本年木運不及,則土得其政,所謂委和之紀,上官與正官同也。

○其運風,清,熱。

風為中運少角之氣,清為勝風之氣,熱為復清之氣。

○清化熱化勝復同,邪氣化度也。

詳義見前陽明之政。

○災三官。

三,東方震官也,木運灴及故災及之。

○雨化五。

司天 ○風化三。

中運。

○寒化一。

在泉。

正化度也。

○其化上苦溫。苦溫從火化,治司天之濕也。中辛溫。辛從金化,治中運之風木也, 少角不及,故宜從溫。下甘熱。甘熱從土火之化,治在泉之寒水也,○玄珠云, 上酸平,下甘溫。藥食宜也。少角。初正○太徵○少官○太商○少羽。終。癸丑。 癸未歲。上太陰土,○中少徵火運,○下太陽水,○其運熱,寒,雨。

熱為中運少徵之氣,寒為勝熱之氣,雨為復寒之氣。○寒化雨化勝復同, 邪氣化度也,○災九官。九,南方離官也,火運不及,故災及之。○雨化五。司天。 ○火化二。 中運○寒化一。在泉。正化度也,○其化上苦溫,中鹹溫,下甘熱,藥食宜也。

中鹹溫,鹹從水化,所以治火,少徵不及,故宜從溫,上下同前,○玄珠云上酸和, 下甘溫。少徵○太官○少商○太羽。終。○太角。初。巳丑。巳未歲。俱太一天符。 上太陰土,○中少官土運,○下太陽水,○同正官。本年土運不及, 得司天濕土之助,所謂卑監之紀,上官與正官同也。○其運雨,風,清。 雨為土運之氣,風為勝雨之氣,清為復風之氣。○風化清化勝復同,邪氣化度也, ○災五官。五,中官也,土運不及,故災及之。○雨化五。司天中運同。○寒化一。 在泉。正化度也,○其化上苦熱,中甘和,下甘熱,藥食宜也。本年土水陰盛, 故上宜苦熱稍異於前,中運土氣不足,故巿甘和也,○玄珠云上甘平。 少官○太商○少羽。終。○少角。初○太徵乙丑。 乙未歲。上太陰土,○中少商金運,○下太陽水,○其運涼,熱,寒。

涼為中運少商之氣,熱為勝涼之氣,寒為復熱之氣。○熱化寒化勝復同, 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七官。七西方兌官也,金運不及,故災及之。○濕化五。 司天。 ○清化四。中運。○寒化六,在泉。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苦熱,中酸和, 下甘熱,所謂藥食宜也。中酸和者,金位之主,其補以酸治少商之不足也, 上下同前,○玄珠云,上酸平,下甘溫。少商○太羽。終。○太角。初。 ○少徵○太官。辛丑。 辛未歲俱同歲會。上太陰土,○中少羽水運,○下太陽水,○同正官。 辛年水運不及,而濕土司天勝之,所謂涸流之紀,上官與正官同也。○其運寒,雨, 風。 寒為中運少羽之氣,雨為勝寒之氣,風為復雨之氣。○雨化風化勝復同, 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一官。一,北方坎官也,水運不及,故災及之。○雨化五。 司天。○寒化一。中運在泉同。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苦熱,中苦和,下苦熱, 所謂藥食宜也。中苦和,下苦熱,苦從火化,治寒以熱也,治上同前,○玄珠云, 上酸和,下甘溫。少羽。終。○少角。初。○太徵○少官○太商。 凡此太陰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後天。此總結丑未歲太陰司天六氣之化也, 後天義見前。陰專其政,陽氣退辟,大風時起。太陰司天以濕,太陽在泉以寒, 故陰專其政,陽氣退辟,土不及則風勝之,故大風時起,○辟,避同。天氣下降, 志氣上騰,原野忘霿,白埃四起,雲奔南極,寒雨數至,物成於差夏。濕氣下降, 寒氣上騰,故原野昏霿,白埃四起,司天主南,而太陰居之,故雲奔南極, 雨濕多見於南方,差,參差也,夏盡入秋,謂之差夏,蓋主氣當濕土之時, 客氣值少陽之令,土氣稍溫,故物成也,○霿,蒙夢茂三音,差,抄詩切。 民病寒濕,腹滿,身憤,胕腫痞逆,寒厥拘急。 皆寒濕所化之病,憤,脹滿也,○,昌真切。濕寒合德,黃黑埃昏,流行氣交, 上應鎮星辰星。濕寒,黃黑,鎮星辰星,皆土水之化。其政肅,其令寂。寒之政肅, 濕之令寂。其穀黅玄。黅應司天,玄應在泉。故陰凝於上,寒積於下,寒水勝火, 則為冰雹,陽光不治,殺氣迺行。上濕下寒,故政如此,殺氣,陰氣也。 故有餘宜高,不及宜下,有餘宜晚,不及宜蚤,土之利,氣之化也,民氣亦從之。 有餘不及,言穀氣也,凡歲穀間穀,色味堅脆,各有氣衰氣盛之別本年寒政太過, 故穀氣有餘者,宜高宜晚,以其能勝寒也,不及者宜下宜蚤,以其不能勝寒也, 民之強弱,其氣亦然。 間穀命其太也。詳義見前陽明之政。○初之氣,地氣遷,寒迺去春氣至,風迺來, 生布萬物以榮,民氣條舒,風濕相薄,雨迺後。客主之氣,皆厥陰風木用事, 故寒去物榮以太陰濕土司天,故風濕相薄,風勝濕,故雨迺後時而至,地氣遷, 義見前。民病血溢筋絡拘強,關節不利,身重筋痿。風病在筋,濕病在肉, 故為此諸證,血溢者,風傷於肝也。○二之氣,大火正物承化,恕迺和。客主之氣, 皆少陰君火用事,故大火氣正,物承其化,民亦和也。其病溫厲大行,遠近咸若, 濕蒸相薄,雨迺時降。火盛氣熱,故民病溫厲,以太陰司天,故濕蒸相薄, 時雨應期,故曰時降○三之氣,天政布,濕氣降,地氣騰,雨迺時降,寒迺隨之。 太陰司天,濕土用事,故濕氣降,地氣騰而為雨,三氣之後,則太陽在泉, 故寒迺隨之。 感於寒濕,則民病身重胕腫,胷腹滿。寒凝濕滯,故其為病如此。○四之氣, 畏火臨,溽蒸化,地氣騰,天氣否隔,寒風曉暮,蒸熱相薄,草木凝煙,濕化不流, 則白露陰布,以成秋令。少陽相火用事,其氣尤烈,故曰畏火,以下凡言畏火者, 皆相火也,客以相火主以濕土,火土合氣,溽蒸上騰,故天氣否隔然太陽在泉, 故寒風隨發於朝暮,以濕遇火,故濕化不流,惟白露陰,有以成秋令也。 民病腠理熱,自暴溢,瘧,心腹滿熱,臚脹,甚則胕腫。濕熱並行,故為是病,臚, 皮也,一曰腹前曰臚,胕腫,肉浮腫也,○臚,間盧二音,胕,音附。○病之氣, 慘令巳行,寒露下,霜迺蚤降,草木黃落。客主之氣,皆陽明燥金用事, 故其政令如此。 寒氣及體,君子周密,民病皮腠。皮腠屬金,氣求同類也。○終之氣,寒大舉, 濕大化,霜迺積,陰迺凝,水堅水,陽光不治。在泉客主之氣,皆太陽寒水用事, 故其政令如此。感於寒,則病人關節禁固,腰脽痛。關節在骨,腰脽屬腎與膀胱, 皆寒求同類為病。○寒濕持氣交而為疾也,必折其鬱氣,而取化源。以上十年, 上濕下寒,故寒濕持於氣交,然太陰司天則水鬱,太陽在泉則火鬱鬱氣化源詳義, 見前太陽之政,又如補遺本病篇曰,丑未之歲,少陽升天,主窒天蓬, 勝之不前厥陰降地,主窒地晶,勝而不前,故刺法論於火欲升而天蓬窒抑之, 君火相火,同刺包絡之榮,木欲降而地晶窒抑之,當刺手太陰之所出, 手陽明之所入,王氏曰,化源九月,迎而取之以補益也,是皆折鬱氣,取化源之義。 益其歲氣,苶使邪勝。太陰司天,丑未不及之歲也,故當益其歲氣。 食歲穀以全其真,食間穀以保其精。歲穀,即上文黅玄穀也,間穀義見前陽明之政。 故歲宜以苦燥之溫之,甚者發之泄之不發不泄,則濕氣外溢,肉潰皮拆, 而水血交流。 以苦燥之溫之,苦從火化,燥以治濕,溫以治寒也,發之泄之,發散可以逐寒, 滲泄可以去濕也。必贊其陽火,令禦甚寒。歲氣陰寒,故當扶陽。從氣異同, 少多其判也,同寒者以熱化,同濕者以燥化。以上十年運之與氣,有與在昄同寒者, 當多用槷化之品以治之,如少商少羽歲是也,有與司天同濕者, 當多用燥人品以治之,如少官歲是也,其少角少徵歲,當稍從和平以處之也。 異者少之,同者多之。 雖以熱以燥,各有分治,然或少或多,當因運氣異同,隨其宜而酌之。用涼遠涼, 用寒遠寒,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宜同法,假者反之,此其道也,反是者病也。 詳義見前太陽陽明之政。帝曰善,少陰之政奈何,岐伯曰子午之紀也,壬子。 壬午歲。 上少陰火。司天。○中太角木運。中運。○下陽明金。在泉。○其運風鼓, 其化鳴紊啟拆。此壬年太角之正化,五常政大論云,其德鳴靡啟拆。 ○其變振拉摧拔。 太角之變也。○其病支滿。肝木強也。○熱化二。司天。○風化八。中運。 ○清化四。 在泉。正化度也,其化上鹹寒。鹹寒從水,化治司天火也。中酸涼。酸從木氣, 太角宜涼也。下酸溫。酸本從木,以治陽明,何也,蓋燥金在泉,金病在肺, 藏氣法論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至真要大論日,金位之主其補以酸, 又曰陽明之客,以酸補之此以陽明居少陰之下,其氣下足,故宜治之如此,下文同, ○玄珠云下苦熱。藥食宜也。太角。初正。○少徵○太官○少商○太羽。終。戊子。 天符。戊午歲。太乙天符。上少陰火,○中太徵火運,○下陽明金,○其運炎暑, 其化暄曜鬱燠。此戊年太徵之正化,五常政大論曰,其德暄暑鬱蒸,○按太徵運, 遇太陽司天曰寺,少陽司天曰暑,少陰司天曰炎暑,皆兼司天之氣而言運也。 ○其變炎烈沸騰。太徵之變也。○其病上熱血溢。陽火盛也。○熱化七。 司天中運同。 ○清化九。在泉。正化度也,○其化上鹹寒,中甘寒,下酸溫,藥食宜也。中甘寒, 治太徵之火也,上下同前,○玄珠云下苦熱。太徵○少官○太商○少羽終○少角。 初。 甲子。甲午歲。上少陰火,○中太官土運,○下陽明金,○其運陰雨, 其化柔潤時雨。 此甲年太官之正化,五常政大論曰,其德柔潤重淖。○其變震驚飄驟。太官之變也。

○其病中滿身重。土濕之滯也。○熱化二。司天,○按新校正云詳對化從標成數, 正化從本生數,甲子之年,熱化七,燥化九,甲午之年,熱化二,燥化四, 其義未然,愚按在後。○雨化五。中運。○燥化四,在泉。所謂正化日也, ○其化上鹹寒中苦熱,所謂藥食宜也。中苦熱,治太官濕勝也,下酸熱, 與前後四運稍異,然彼言溫,此言熱,亦不相遠,○玄珠云下苦熱。 太官○少商○太羽。終。○太角。初。 ○少徵庚子。庚午歲。俱同天符。上少陰,○中太商金運,○下陽明金,○同正商。

本年金運太過,而君火司天制之,則金得其平,所謂堅成之紀,上徵與正商同也。

○其運涼勁,其化霧露蕭飋。此庚年太商之正化運與在昄同其,氣故曰涼勁。

○其變肅殺凋零。太商之變也。○其病下清。下清,二便清泄,及下體清冷也, 金氣之病。○熱化七。司○大清化九。中運○燥化九。在泉。所謂正化日也, ○其化上鹹寒,中辛溫,下酸溫,所謂藥食宜也。中辛溫,辛以從金,溫以治寒也, 上下同前,○玄珠云下苦熱。太商○少羽。終。○少角。初。○太徵○少官丙子。 歲會。丙午歲。上少陰火,○中太羽水運,○下陽明金,○其運寒,其化凝慘慄冽。

此丙年太羽之正化,五常正大論曰,其德凝慘寒雰。○其變冰雪霜雹。大羽之變也。

○其病寒下。寒下,中寒下利,腹足清冷也。○熱化二。司天。○寒化六。中運。

○清化四。在泉。正化度也,○其化上鹹寒,中鹹熱,上酸溫,孳食宜也。中太羽, 故治宜鹹槷,上下同前,○玄珠云下苦熱。○太羽。終。○太角。初。 ○少徵○太官○少商。凡此少陰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先天。

此總結子午年少陰司天六氣之化也,先天義見前。地氣肅,天氣明,寒交暑, 熱加燥。 陽明燥金在泉,故地氣肅,少陰君火司天,故天氣明,金寒而燥,火暑而熱, 以下臨上曰,交以上臨下曰加。雲馳雨府濕化迺行,時雨迺降。此即陽明司天, 燥極而澤之義。金火合德,上應熒惑太白。上火下金,二氣合德,其星當明也。 其政明其令切。火明金切。其穀丹白。丹應司天,白應在泉。水火寒熱, 持於氣交而為病始也,熱病生上,清病生於下,寒熱淩犯而爭於中。少陰司天, 陽明在泉,上火下金故水火寒熱,持於氣交之中而為病如此。民病欬喘,血溢血泄。 鼽嚏目赤,眥瘍,寒厥人胃,心痛腰痛,腹大嗌乾腫上。火為熱,金為寒, 故熱病見於上,寒病見於下。○初之氣,地氣遷燥將去。初氣太陽用事,上年巳亥, 少陽終之氣至此巳盡,當云熱將去,燥字誤也,地氣遷義見前。寒迺始,蟄復藏, 水迺冰,霜復降,風迺至,陽氣鬱。寒水之氣客於春前,故其為候如此。民反周密, 關節禁固,腰脽痛炎暑將起,中外瘡瘍。此皆寒氣之病,然少陰君火司天, 又值二之主氣,故炎暑將起,中外瘡瘍,○脽,音誰,尻臀也。○二之氣,陽氣布, 風迺行,春氣以正,萬物應榮,寒氣時至民迺秋。風木火之客,加於君火之主, 故陽布風行,春氣正,萬物榮也,司天君火未盛,故寒氣時至,木火應時, 故民氣和。 其病淋,目瞑目赤,氣鬱於上,而熱。君火為病也。○三之氣,天政布,大火行, 庶類蕃鮮,寒氣時至。客氣君火司天,加於相火之主,故大火行,庶類蕃鮮, 火極水復,熱極寒生,故寒氣時至。民病氣厥心痛,寒熱更作,欬喘目赤。 二人交熾故病如此。○四之氣溽暑至,大雨時行,寒熱互至。客主之氣皆濕土用事, 故為溽暑大雨等候。民病寒熱,嗌乾,黃癉,鼽衂,飲發。濕熱之病也。○五之氣, 畏火臨,暑反至陽迺化,萬物迺生,迺長迺榮民迺康。畏火,相火也, 時當秋收而陽氣化,故萬物榮,民迺康。其病溫。時寒氣熱陽邪勝也。○終之氣, 燥令行,餘火內格,腫於土,欬喘甚則血溢,寒氣數舉,則霧翳。燥金之客, 加於寒水之主,金氣收,故五氣之餘火內格,而為病如此,格,拒也, 寒氣舉霧霧翳,皆金水之化。病生皮腠,內合於脇,下連少腹,而作寒中, 地將易也。病生皮腠,金之合也,內舍於脇下連少腹,金乘木也,金性寒故寒中, 在泉氣終,故地將易。 ○必抑其運氣,資其歲勝。以上子午十年,運氣太過,必抑有餘欲得其平, 歲有所勝,必資不足無令受傷也。折其鬱發,先取化源,無使暴過,而生其病也。 本年少陰司天則金鬱,陽明在泉則木鬱,鬱氣化源義,見前太陽之政, 又如本病篇曰,子午之歲,太陰升天,主窒天衝,勝之不前,太陽降地,主窒也阜, 勝之不入,故刺法論於土欲升而天衝窒抑之,當刺足太陰之俞, 水欲降而地阜窒抑之,當刺足太陰之所,出,足陽明之所入,王氏曰, 先於年前十二月迎而取之,是皆折鬱氣,取化源之義。食歲穀以全真氣, 食間穀以避虛邪。歲穀,即上文丹白穀也,間穀義見前陽明之政。歲宜鹹而耎之, 而調其上。鹹從水化,故能調在上之君火。甚則以苦發之以酸收之,而安其下。 苦發之,可以散火,酸收之,可以補金,平其上之君火,則下之燥金得安矣。 甚則以苦泄之。熱燥甚者,非苦寒泄之不可,○愚按五味欴屬, 如陰陽應象大論曰火生苦,金匱真言論曰其味苦,其類火,是分本行之味, 苦從火化也,故在本篇如太陽太陰陽明等政,云以苦燥之溫之,及以苦發之者, 皆用苦之陽也,又陰陽應象大論,及至真要大論,皆云酸苦涌泄為陰, 是言氣味之效,苦從陰用也,故本節云以苦泄之,至真要大論云濕司於地, 熱反勝之,治以苦冷,濕化於天,熱反勝之,治以苦寒者,皆用苦之陰也, 再如宣明五氣篇,及五味論,俱云苦走骨,夫北方生寒,在體為骨, 是骨本屬陰而苦則走之豈非陰乎,可見苦味一也,而有從陰從陽,苦熱苦寒之不同, 何可不辨,今有謂苦屬火而諱其寒者,有但知苦寒而忘其熱者, 皆不明氣味變通之理耳,舉此一端,則五味之性,可類見矣,又如藏氣法時論云, 梗米牛肉棗葵皆甘,麥羊肉杏薤皆苦之類,是於飲食常味之中,又各有辨, 味變之理如,此不得其精,不足以言氣味也。適氣同異,而多少之, 同天氣者以寒清化,同地氣者溫熱化。言以上十年運之與氣,有與司天同熱者, 當以寒清所化之品治之,如太角太徵歲是也,有與在泉同寒者, 當以溫熱所化之品治之,如太羽太官太商歲是也,當各因其同異,而制為之多少耳。 用熱遠熱,用涼遠涼,用溫遠溫,用寒遠寒,食宜同法,有假則反,此其道也, 反是者病作矣。詳義見前太陽陽明之政。帝曰善,厥陰之政奈何,岐伯曰, 巳亥之紀也。丁巳。丁亥歲。俱天符。上厥陰木。司天。○中少角木運。中運。 ○下少陽相火。在泉。○同正角。本年木運不及,得司天厥陰之助,所謂委和之紀, 上角與正角同也。○其運風清熱。風為中運少角之氣,清為勝風之氣, 熱為復清之氣。 ○清化熱化,勝復同,邪氣化度也。詳同前。○災三官。三,東方震官也, 木氣不及,故災及之。○風化三。司天與運同。○火化七。在泉。正化度也, ○其化上辛涼。 辛涼從金化,治風木在上也。中辛和。木運不及,而得司天之助,故宜辛宜和。

下鹹寒。鹹寒從水化,治相火在下也。藥食宜也。少角。初正。○太徵,○少官, ○太商,○少羽。終。癸巳。癸亥歲。俱同歲會。上厥陰木,○中少徵火運, ○下少陽相火,○其運熱寒雨。熱為運氣,寒為勝氣,雨為復氣。○寒化,雨化, 勝復同,邪氣化度也,○災九官。九為離官,火運不及,故災及之。○風化八。 司天。 ○火化二。運與在泉同。正化度也,○其化上辛涼,中鹹和,下鹹寒藥食宜也。

中運少徵得天地之生助,故宜鹹和,上下同前。少徵○太官○少商○太羽。終。

○太角。初。巳巳。巳亥歲。上厥陰木,○中少官土運,○下少陽相火,○同正角。

本年土運不及,風木司天勝之,則木兼土化,所謂卑監之紀,上角與正角同也。

○其運雨風清。雨為運氣風為勝氣,清為復氣。○風化,清化勝復同, 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五官。五,中官也,土運不及故災及之。○風化二。司天。 ○濕化五。中運。○火化七。在泉。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辛涼中甘和, 下鹹寒所謂藥食宜也。中運少官不及,故宜甘和,上下同前。少官,○太商○少羽。 終。○少角。初。○太徵。乙巳。乙亥歲。上厥陰木,○中少商金運, ○下少陽相火○同正角。本年金運不及,而厥陰司天,木無所制,則木得其政, 所謂從革之紀,上角與正角同也。○其運涼熱寒。涼為運氣熱為勝氣,寒為復氣。 ○熱化寒化勝復同,邪氣化日也,○災七官。七,兌官也金運不及,故災反之。

○風化八。司天。○清化四。中運。○火化二。在泉。正化度也,○其化上辛涼, 中酸和,下鹹寒,藥食宜也。中運少商不及故宜治以酸和上下同前,以酸治金, 義見前少陰之政壬子壬午歲。少商○太羽。終。○太角。初。○少徵○太官辛巳。 辛亥歲。上厥陰木,○中少羽水運,○下少陽相火,○其運寒,雨,風。寒為運氣, 雨為勝氣風為復氣。○雨化風化勝復同,邪氣化度也,○災一官。一,坎官也, 水運不及,故災及之。○風化三。司天。○寒化一。中運。○火化七。在泉。 正化度也,○其化上辛涼,中苦和下鹹寒藥食宜也。中苦和,苦從火化, 以溫少羽之寒也,上下同前。少羽。終。○少角。初。○太徵○少官○太商。 愚按上文六十年氣化之數,有言生數者,有言成數者,新校正注云, 詳對化從標成數,正化從本生數,謂如甲子年司天熱化七,在泉燥化九, 俱從對化也,甲午年司天熱化二,在泉燥化四,俱從正化也,六十年司天在泉正對, 皆同此意,似乎近理,今諸家多宗之,而實有未必然者,何也,如少陰司天, 子午年也,固可以子午分正對挨,然少陰司天,則陽陽明在泉,陽明用事, 則氣屬卯酉也,又安得以子午之氣,言在泉之正對耶,凡司天有餘,則在泉必不足, 司天不足,則在泉必有餘,氣本不同,若以司天從對化之成數,而言在泉亦成數, 司天從正化之生數,而言在泉亦生數,則上有餘下亦有餘,上不足,下亦不足, 是未求上下不同之義耳,故以司天言正對則可,以在泉言正對,則不合矣, 且內經諸篇,並無正對之說,惟本篇後文曰,太過者其數成,不及者其數生, 此但欲因生成之數,以明氣杹之微甚耳,故其言生者不言成,言成者不言生, 皆各有深意存焉,似不可以強分也,然欲明各年生成義者,但當以上中下三氣, 合而觀之,以察其盛衰之象,庶得本經之意,但正化對化之義,亦不可不知, 今并附圖說於圖翼二卷,以備明者參正。凡此厥陰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後天。 此總結巳亥年,厥同司天六氣之化也,後天義見前。諸同正歲,氣化運行同天。

諸同正歲者,其氣正,其生長化收藏,皆與天氣相合,故日運行同天, 此雖以上文丁巳丁亥,巳巳巳亥,乙巳乙亥六歲為言,然六十年之氣,亦莫不皆然。 天氣擾,志氣正。風木司天,故天氣擾,相火在泉,土得溫養故地氣正。風生高遠, 炎熱從之,雲趨雨府,濕心迺行。木在上,故風生高遠,火在下,故炎熱從之, 上氣得溫,故雲雨作,濕化行。風火同德,上應歲星熒惑。木火同氣,故二星當明。 其政撓,其金速。風政撓火令速。其穀蒼丹。蒼應司天,丹應在泉。間穀言太者。

詳見前陽明之政。其耗文角品羽。前陽明之政,曰其耗白甲品羽,義未詳。 風燥火熱,勝復更作,蟄蟲來見,流水不水。風甚則燥勝,燥勝則熱復, 故勝復更作如是。 熱病行於下,風病行於上,風燥勝復形於中。上下之氣,持氣交也。○初之氣, 寒始肅,殺氣方至。燥金用事也。民病寒於右之下。金位西方,金王則傷肝, 故寒於右之下。○二之氣,寒下熱,華雪水水,殺氣施化,霜迺降,名草上焦, 寒雨數至,陽復化。太陽用事,故其氣候如,此然以寒水之客,加於君火之主, 其氣必應,故陽復化。民病熱於中。客寒外加,火應則熱於中。○三之氣,天政布, 風迺時舉。厥陰司天用事也。民病泣出,耳鳴掉眩。風木之氣見證也。○四之氣, 溽暑濕熱相薄,爭於天以上。以君火之客,加於太陰之主,四氣為天之天間, 故濕熱爭於左之上。民病黃痺,而為胕腫。此濕熱之為病也,胕腫,肉浮腫也, 與足跗不同,○癉,音丹,又上聲。○五之仔,燥濕更勝,沈陰迺布,寒氣及體, 風雨迺行。客以濕土,主以燥金,燥濕更勝,其候若此。○終之氣,畏火司令, 陽迺大化,蟄蟲出見,流水不見,地氣大發,草迺生,人迺舒。少陽在泉, 故候如此。 其病溫厲。時寒氣熱,故病溫厲。○必折其鬱氣,資其化源。本年厥陰司天則土鬱, 少陽在泉則金氣化源義見前,又如本病篇曰,巳亥之歲,君火升天,主窒天蓬, 勝之不前,陽明降地,主窒地彤,勝而不入,故刺法論於火欲升而天蓬窒抑之, 當刺包絡之滎,金欲降而地彤窒抑之,當刺心包絡之所,出手少陽之所入, 王氏化源,四月也,迎而取之,是皆折鬱氣,取化源之義。贊其運氣,無仗邪勝。 補其不足,以抑有餘也。歲宜以辛調上,以鹹調下,畏火之氣,無妄犯之。 辛從金化,以調上之風水,鹹從水化,以調下之相火,然相火虛實,尤多難辨, 故曰畏火之氣,無妄犯之,以明其當慎也。用溫遠溫,用熱遠熱,用涼遠涼, 用寒遠寒,食宜同法,有假反常,此之道也,反是者病。詳義見前太陽陽明之政。 凡此定期之紀,勝復正化,皆有常數,不可不察,故知其要者,一言而終, 不知其要,流散無窮,此之謂也,帝曰善。知其要者四句,本經凡三見, 至真要大論者,言陰陽南北政,詳本類前五,九鍼十二原篇者,言井滎五腧, 詳經絡類十四,此言六十年之紀也,本節原另列在後,今隨五運氣行主歲之紀, 故并類於此。至有先後行有位次。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十八。 帝曰,夫子言可謂悉矣,然何以明其應乎。此連前章而求其氣應之明陰也。岐伯曰, 昭乎哉問也,夫六氣者,行有次止有位,故常以正月朔日平旦視之, 覩其位而知其所在矣。次,序也,位,方也,凡主客六氣各有次序,各有方位, 故欲明其應,當於正月朔日,平旦視之,以察其陰陽晦明,寒溫風氣之位, 而歲候可知,蓋此為日時之首,故可以占一歲之兆。運有餘,其至先,運不及, 其至後。至先者,氣先節候而至,至後者,氣後節候而至也。此天之道,氣之常也。 有餘至蚤,不及至遲,此天氣之常也。運非有餘非不足,是謂正歲其至當其時也。

正歲者,和平之歲,時至氣亦至也。帝曰,勝復之氣,其常在也,災青時至, 候也奈何。言勝復之氣,本常有也,而災青之至,何以知之。岐伯曰,非正化者, 是謂災也。當其位,則為正化,非其位,則為邪化,邪則為災矣。○帝曰, 氣至而先後者何。同前六元正紀大論○先言其蚤,後言其遲也。 岐伯曰運太過則其至先,運不及則其至後,此候之常也。此即前先天後天之義。

帝曰當時而至者何也,岐伯曰,非太過非不及,則至當時,非是者也。當時者, 應期而至也,是為正歲,若應蚤而遲應遲而蚤,皆為災也, ○六徵旨大論帝曰至而不至,未至而至何如,岐伯曰,應則順,否則逆,逆則變生, 變生則病,帝曰,請言其應,岐伯曰物生其應也,氣脉其應也,詳本類六。帝日善, 氣有非時而化者何也,岐伯曰太過者當其時,不及者歸其己勝也。 非時而化謂氣不應時心,太過者氣盛,故當其時,不及者氣衰,故歸其己勝, 己勝者,己被勝也,如春反肅,夏反寒,秋反熱,冬反雨之類是也。帝曰, 四時之氣,至有蚤晏高下左右,其候何如,岐伯曰,行有逆順,至有遲速, 故太過者化先天,不及者化後天。太過氣速,不及氣遲也。帝日願聞其行,何謂也。 上文先天後天,止言其至未及於行,故復有此問。岐伯曰,春氣西行。 春屬木而王於東,居東者其行必西,故春三月風目東方來,凡四季有東風者, 皆得春之氣。夏氣北行。 夏屬火而王於南,居南者,其行必北,故夏三月風自南方來,凡四季有南風者, 皆得夏之氣。秋氣東行。秋屬金而王於西,居西者其行必東,故秋三月風自西方來, 凡四季有西風者,皆得秋之氣。冬氣南行。冬屬水而王於北,居北者其行必南, 故冬三月風自北方來,凡四李有北風者,皆得各之氣。故春氣始於下。 春氣發生自下而升,故始於下。秋氣始於上。秋氣收歛,自上而降,故始於上。

夏氣始於中。夏氣長成盛在氣交,故始於中,各氣始於標。標萬物盛長之表也, 各你伏藏,由盛而殺,故始於標,○殺,少戒切。春氣始於左。木氣自東而西也。 秋氣始於右。金氣自西而東也。冬氣始於後。水氣自北而南也。夏氣始於前。

火氣自南而北也。此四時正化之常。氣非正化,則為虛邪賊風矣,九官八風篇曰, 風從其所居之鄉來為實風,主生長養萬物,從其衝後來為虛風,傷人者也, 即上文之謂。故至高之地,冬氣常在,至下之地,春氣常在。高山之巔,夏有冰雪, 此冬氣常在也,卑下之地,冬有草生,此春氣常在也,五常政大論曰,高者氣寒, 下氣熱,此之謂也。必謹察之帝曰善。數有終始氣有同化。 素問六元在紀大論○十九。 帝曰天地之數,終始奈何。司天在泉,各有所主之數。岐伯曰, 悉乎哉問也是明道也,數之始,起於上而終於下。司天在前,在泉在後,司天主上, 在泉主下,故起於上而終於下。歲半之前,天氣主之,歲半之後,志氣主之。 歲半之前,始於大寒,終於小暑也,歲半之後,始於大暑,終於小寒也, 至真要大論曰,初氣終三氣,天氣主之,四氣盡終氣,志氣主之。上下交互, 氣交主之,歲紀畢矣。 交互者,天氣志氣,互合為用也,氣交主之,即三氣四氣之際,乃天地氣交之時, 詳義見本類前九。故曰位明,氣月可知乎,所謂氣也。上下左右之位既明, 則氣之有六,月之有十二,其終始移易之數,皆可知矣,此即所謂天地之氣也。 帝曰,余司其事,則而行之,不合其數何也。不合其數,謂以上中下運氣之數, 推其歲候,其有不能相合者也。岐伯曰,氣用有多少,化洽有盛衰,衰盛多少, 同其化也。洽,合也,氣用有多少,化洽有盛衰,言一歲之上下左右,主客運氣, 必有所合,若以多合多,則盛者愈盛,以少合少,則衰者愈衰,故盛衰之化, 各有所從,則各同其化也,○洽,爻甲切。帝曰,願聞同化可如, 岐伯曰風溫春化同,有見熱曛昏火夏化同勝與復同。凡四時氣,化有見風溫者, 皆木氣也,故與春化同,有見熱曛昏火者,皆火氣也,故與夏化同,勝與復同者, 言初氣終三氣,勝之常也,四氣盡終氣,復之常也,凡此同化之氣,所遇皆然, 而無分乎四時也,下文燥清煙露等化亦然。燥清煙露秋化同。皆金氣之同化也。 雲雨昏暝埃,長夏化同。 皆土氣之同化也。寒氣霜雪水,冬化同。皆水氣之同化也。此天地五運六氣之化, 更用盛衰之常也。運氣更用,則化有盛衰,盛衰有常變,故難合於數也, ○此篇下六言同天化,同地化者,詳本類前七。用寒遠寒用熱遠熱。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二十。帝曰夫子言用寒遠寒,用熱遠熱,未知其然也, 願聞何謂遠,岐伯曰,熱無犯熱寒無犯寒。遠避忌之謂,即無犯也,凡用熱者, 無犯司氣之熱用寒者,無犯司氣之寒,是謂熱無犯熱,寒無犯寒。從者和,逆者病, 不可不敬畏而遠之,所謂時與六位也。時謂四時,即主氣也,位謂六步,即客氣也, 主客之氣,皆當敬畏,不犯為從,犯則為逆矣。帝曰,溫涼何如。 謂溫涼稍次於寒熱,亦可犯否。岐伯曰,司氣以熱,用熱無犯,司氣以寒, 用寒無犯,司氣以涼,用涼無犯,司氣以溫,用溫無犯。司氣者,司天司地之也, 用熱無犯等四句,謂寒熱溫涼俱當避,即有應用者,亦焦過用,恐犯歲氣也。 間氣同其主無犯,異其主則小犯之。間氣,左右四間之客氣也,主,主氣也, 同者同熱同寒,其氣甚,故不可犯,異者主寒客熱,主熱客寒,其氣分,其邪不一, 故可因其勢而小犯之,上節言司氣,此節言間氣,如至真要大論曰,主歲者紀歲, 間氣者紀步也。是謂四畏,必謹察之。四畏,寒熱溫涼也。帝曰善,金其犯者何如。 言有必不得巳而犯之者,將何如也。岐伯曰,天氣反時,則可依時。天氣即客氣, 時即主氣客不合主,是謂反時,反時者則可依時,以主氣之循環有常, 客氣之顯微無定,故始從乎主也。 及勝其主釗可犯。勝其主者,客氣大過也,如夏而寒甚,客水勝也,冬而熱甚, 客火勝也,春涼秋溫,其氣皆然,故可以熱犯熱以寒犯寒,以溫犯溫,以涼犯涼, 而從其變,乃所謂從治也。以平為期,而不可過。過則傷正氣而增病矣。 是謂邪氣反勝者。邪氣反勝,則非時而至,如應熱反寒,應寒反熱,應溫反涼, 應涼反溫,皆邪氣反勝也,反勝者,故當反其氣以平之。故曰,無失天信, 無逆氣宜。 客主氣運,至必應時,天之信也,不知時氣,失天信矣,寒熱溫涼用之必當, 氣之宜也,不知逆從,逆氣宜矣。無翼其勝,無贊其復,是謂至治,翼其勝, 贊其復,皆助邪也,知而弗犯,是謂至妙之治。○帝日善,論言熱無犯熱, 寒無犯寒,余欲不遠寒不遠熱奈何。同前六元正紀大論○不遠寒不遠熱, 謂有不可遠寒,不可遠熱者,其治當何如也。岐伯曰,悉乎哉問也,發表不遠熱, 攻裏不遠寒。 中於表者多寒邪,故發表之治不能遠熱,夏月亦然,鬱於裏者多熱邪,故政裏之治, 不能遠寒,各月亦然,○愚按此二句大意,全在發政二字發者,逐之於外也, 政者遂之於內也,寒邪在表,非溫熱之氣不能散,故發表者不遠熱,熱鬱在內, 非沈寒之物不能除,故政裏者不遠寒,此必然之理也,然亦有用小柴, 白虎益元冷水之類,而取汗愈病者何也,此因表裏俱熱,故當涼解,非發之之謂也, 又有用理中四逆回陽之類,而除痛去積者何也,此因寒留滯,故當溫中, 非政之之謂也,所謂發者,開其外之固也,政者,伐其內之實也,今之昧者, 但見外感發熱等病,不能察人傷於寒而傳為熱者,有本寒標熱之義, 轍用芩連等藥以清其標,亦焉知邪寒在表,藥寒在裏,以寒得寒,氣求聲應, 致使內外合邪,遂不可解,此發表用寒之害也,其於春秋冬三季, 及土金水三氣治令,陰勝陽微之時為尤甚,故凡寒邪在表未散外, 雖熾熱而內無熱證者,正以火不在裏最忌寒涼,此而俁人, 是不知當發者不可遠熱也,又如內傷喘痛脹滿等證,多有三陰虧損者, 令人但見此類,不辨虛寒便用硝黃之屬,且云先去其邪,然後固本,若乎近理, 亦焉知有假實真虛之復伐之,則病未去而元氣不能支矣,此而悞人,是不知當政者, 方不遠寒也,二者之害,余見之多矣,不得不特表出之,以為當事之戒。帝曰, 不發不政,而犯寒犯熱何如。 言不因發表,而犯熱,不因攻裏而犯寒,則其病當何如,犯,謂不當用而悞用也。

岐伯曰,寒熱內賊,其病益甚。以水濟水,以火濟火,則寒熱內賊,而病益甚矣。

帝曰,丕願聞無病者何如,岐伯曰無者生之,有者甚之。無病而犯寒熱者, 則生寒生熱有病而犯寒熱者,則寒熱反甚。帝曰生者何如,岐伯曰,不遠熱則熱至, 不遠寒則寒至,寒至則堅否腹滿,痛急下利之病生矣。寒至則陽衰,不能運化, 故為是病。熱至則身熱吐下霍亂,癰疽瘡瘍,瞀鬱注下,目聞瘛腫脹,嘔,鼽衂頭痛, 骨節變肉痛血溢血泄,淋閟之病生矣,熱至釗火灼諸經,故為是病○瞀茂務二音, 瞤如雲切,瘛,音翅。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時必順之犯者治以勝也。時必順之, 治當順時也,若有所誤犯,則當治之勝,如犯熱者勝以鹹寒,犯寒者勝,以甘熱, 犯涼者勝以苦溫,犯溫者勝以辛涼,治以所勝則可解也。六氣正紀十二變。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二十一黃帝問曰,五運六氣之應見,六化之正,六變之紀何如, 岐伯對曰,夫六氣正紀,有化,有變,有勝,有復,有用,有病,不同其候, 帝欲何乎,帝曰,願盡聞之,岐伯曰請遂言之。正紀者,凡六氣應化之紀, 皆曰正紀,與本篇前文邪化正化之正不同。○夫氣之所至也,厥陰所至為和平。 初之主氣,木化也,少陰所至為暄。二之主氣君火也。太陰所至為埃溽。 四之主氣土化也少陽所至為炎暑,三之主氣,相火也。陽明所至為清勁, 五之主氣金化也。太陽所至為寒雰。終之主氣水化也。時化之常也。此四時正, 化主氣之常也,○按三陰三陽之次,厥陰,一陰也,少陰,二陰也,太陰,三陰也, 少陽,一陽也,陽明,二陽也,太陽,三陽也,皆因次為序, 下文十二化皆然此客氣之常也。○厥陰所至為風府,為璺啟。府者, 言氣化之所司也,微裂未破曰璺開拆曰啟,皆風化所致,○璺音問。 少陰所至為大火府為舒滎。 少陰為君,故曰大火府,物得陽氣,故舒展榮美。太陰所至為雨府,為員盈。

太陰化濕,故為雨府,物得土氣而後充實,故為員盈員周也。少陽所至為熱府, 為行出。少陽為相,故曰熱府,相火用事,其熱尤甚陽氣盛極,盡達於外, 物得之而形全,故曰行出。陽明所至為司殺府,為庚蒼。金氣用事,故為司殺府, 庚,更也蒼,木化也,物得發生之化者,遇金氣而更易也。大陽所至為寒府, 為歸藏。 寒水用事,物得其氣而歸藏也。司化之常也。司,主也,六氣各有所主, 乃正人化之常也。○厥陰所至為生為風搖。木氣升,故主生風性動,故為搖。 少陰所至為榮,為形見。陽氣方盛,故物榮而形顯。太陰所至為化,為雲雨。

土能化生萬物,雲雨其氣也。少陽所至為長,為蕃鮮。陽氣大盛,故物長而蕃鮮。

陽明所至為收,為霧露。金之化也。太陽所庢為藏為周密。水之化也。氣化之常也。

六氣各有所化,亦正化之常也,以上二化,皆兼植物為言。○厥陰所至為風生, 終為肅。六微旨大論曰風位之下,金氣承之,故厥陰風生而終為肅清也。 少陰所至為熱生,中為寒。六微旨大論曰,少陰之上,熱氣治之,中見太陽, 故少陰熱生而中為寒也,又云,君火之下,陰精承之亦為寒之義。太陰所至為濕生, 終為注雨。土位之下,風氣承之,故太陰濕生而終為注雨,即飄驟之謂。 少陽所至為火生,終為蒸溽相火之下,水氣承之,故少陽火生而終為蒸溽也,○溽, 音辱。陽明所至為燥生,終為涼。此燥涼二字,當互更用之為是,蓋金位之下, 火氣承之,故陽明涼生而終為燥也。太陽所至為寒生中為溫。六微旨大論曰, 太陽之上,寒氣治之,中見少陰,故太陽寒生而中為溫也,○愚按上文六化, 厥陰太陰少陽陽明俱言終,而惟少陰太陽言中者何也,葐六氣之道,陰陽而巳, 陰陽徵兆,水火而巳,少陰者,君火也,太陽者,寒水也,陽勝則陰復, 故少陰所至為熱生,中為寒,此離象之外陽內陰也,陰勝則陽復, 故太陽所至為寒生,中為溫,此坎象之外陰內陽也,故惟此二氣中言者, 言陰陽互藏之綱領也,其他言終者,言五行下承之義耳。德化之常也。 此以六氣之正化,而承者隨之,皆生物之本也,故為德化之常。○厥陰所至為毛化。 毛蟲之族,得木化也。 少陰所至為羽化。羽蟲之族,得火化也,○王氏曰,有羽翮翮飛行之類,義通,翮, 亥格切。太陰所至為倮化。倮蟲之族,得土化也。少陽所至為羽化。王氏曰, 薄明羽翼,蜂蟬之類,非翎羽之羽也,義通。陽明所至為介化。甲蟲之族, 得金化也。 太陽所至為鱗化。鱗蟲之族,得水化也。德化之常也。此動物賴之以生, 所謂德化之常也,○以上言化者凡五類。○厥陰所至為生化。萬物始生,溫化布也。 少陰所至為滎化。物榮而秀,暄化布也。太陰所至為濡化。物滋而澤,濕化布也。

少陽所至為茂化。物茂而繁,熱化布也。陽明所至為堅化。物堅而歛,金化布也。

太陽所至為藏化。物隱而藏水化布也。布政之常也。氣布則物從其化,故謂之政。

○厥陰所至為飄怒大涼飄怒,木亢之變也,大涼,金之承制也。少陰所至為大暄寒。

大暄,火亢之變也,寒,陰精之承制也,○暄,音喧。太陰所至為雷霆驟注,烈風。

雷霆驟注,土亢之變也,烈風,木之承制也。少陽所至為飄風燔燎,霜凝。 飄風燔燎,熱亢之變也,霜凝,水之承制也。陽明所至為散落,溫。散落, 金亢之變心,溫,火之承制也。太陽所至為寒雪水雹,白埃。寒雪冰雹, 水亢之變也,白埃,土之承制也,氣變之常也。變者,變乎常也,六氣亢極, 則承者制之,因勝而復,皆非和平正氣,故謂之變。○厥陰所至為撓動,為迎隨。 撓動,風之性迎隨,木之性。 少陰所至為高明焰,為曛。高明焰,陽光也,曛,熱氣也。太陰所至為沈陰, 為白埃,為晦暝。晦暝,昏黑色也,皆濕土之氣。少陽所至為光,顯為彤雲為曛。 光顯,虹電火光之屬也,彤雲,赤雲也,○彤,音同。陽明所至為煙埃,為霜, 為勁切,為悽鳴。皆金氣肅殺之令。太陽所至為剛固,為堅芒,為立。皆水氣寒。 令行之常也。 氣行而物無敢違,故謂之令,○以上曰政,曰變,曰令者凡三類。 ○厥陰所至為裏急。 風木用事則病在筋,故為裏急少陰所至為瘍胗身熱。君火用事則血脉熱, 故瘍胗身熱。 太陰所至為積飲否隔濕土用事則脾多濕,濡故貨飲否隔。少陽所至為嚏嘔,為瘡瘍。

相火炎上,故為嚏嘔,熱傷皮腠,故為瘡瘍。陽明所至為浮虛。陽明用事而浮虛, 皮毛為金之合也。太陽所至為屈伸不利。寒水用事,則病在骨故為屈伸不利。 病之常也,○厥陰所至為支痛。厥陰主肝,故兩脉肋支為痛。少陰所至為驚惑惡寒, 戢慄譫妄。少陰主心,故為驚惑,熱極反兼寒化,故惡寒戢慄陽亢傷陰, 心神迷亂故譫妄。太陰所至為稸滿。太陰主脾,病在中焦故稸滿,○稸,音畜。 少陽至為驚躁,瞀珠暴病。少陽主膽而火乘之,故為驚躁,火外陽而內陰,故瞀昧, 相火急疾,故為暴病,○瞀,音務,悶也。陽明所至為鼽,尻陰股膝髀腨胻足病。 陽明胃經起於鼻,故為鼽,會於氣街,總於宗筋以下於足,故為尻陰膝足等病。

太陽所至為腰痛。太陽膀胱之脉,挾脊抵腰中,故為腰痛。病之常也, ○厥陰所至為緛戾。厥陰木病在筋,故令肢體緛縮,乖戾不支,○緛音軟戾,音利。 少陰所至為悲妄衂衊。火病於心而并於肺,故為悲妄,火逼血而妄行,故鼻血為衂, 污血為衊,○音滅。太陰所至至為中滿霍亂吐下。土濕傷脾也。 少陽所至為喉痺耳鳴嘔涌。相火上炎也,○涌,湧同。陽明所至為脇痛皴揭。

操金用事,則肝木受傷,故脇痛,皮膚甲錯,而起為皴揭,皆燥病也,○皴, 居釣切。 太陽所至為寢汗痙。寒水用事,故為寢汗,脉要精微論曰,陰氣有餘, 為多汗身寒者是也,支體強宜筋急反戾曰痙,陰寒凝滯而陽氣不行也,○痙,音敬。 病之常也,○厥陰所至為脇痛嘔泄。木自為病故脇痛,肝乘於脾故嘔泄。

少陰所至為語笑。少陰主心,心藏神,神有餘則笑不休。太陰所至為重胕腫。

土氣濕滯,則身重肉浮而腫,謂之胕腫。少陽所至為暴注瞤瘛暴死。相火乘金, 大腸受之,則為暴注而下,乘脾則肌肉瞤動,乘肝則肢體筋脉抽瘛, 相火急暴故為暴死,○瘛,音熾陽明所至為鼽嚏。金氣寒肅而歛,故為鼽嚏,○鼽, 音求嚏,音帝。太陽所至為流泄禁止。寒氣下行,能為瀉利,故曰流泄,陰寒疑結, 陽氣不化,能使二便不通,汻竅不解,故曰禁止。病之常也以上病候凡四類。 ○凡此十二變者,報德以德,報化以化,報政以政,報令以令,氣高則高, 氣下則下,氣後則後,氣前則前,氣中則中,氣外則外,位之常也。 此總結上文勝復變病之候,各因其所至之氣而為之報也,故氣至有德化政令之異, 則所報者,亦以德化政令,氣至有高下前後中外之異,則所報者, 亦以高下前後中外,其在人之應之者,如手之三陰三陽其氣高,足下前後中外, 其在人之應之者,如手之三陰三陽其氣高,足之三陰三陽其氣下,足太陽行身之後, 足陽明行身之前,足少陰太陰厥陰行身之中, 足少陽行身之外亦各有其位之常也故風勝則動此下總言六氣之病應也, 風善行而數變,故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瘡瘍癰腫,火之病也。燥勝則乾, 精血津液,枯涸於內,皮膚肌肉,皴揭於外,皆燥之病也。寒勝則浮。腹滿身浮, 陽不足而寒為病也。 濕勝則濡泄,甚則水閉胕腫濡泄,水利也,水閉胕腫,水道不利,而肌肉腫脹, 按之如泥不起也,○以上六句,與陰陽應象大論同,詳見陰陽類一。 隨氣所在在以言其變耳。氣有高下前後中外之異,人之為病,其氣亦然, 故氣勝於高,則病在頭頸氣勝於下,則病在足膝,氣勝於前,則病在面腹手臂, 氣勝於後,刺病在肩背腰臀,氣勝於中,則病在藏府筋骨,氣勝於外, 則病在經絡皮毛,而凡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乾, 寒勝則浮濕勝則濡泄胕腫之類,無不隨氣所在,所為病變也。帝曰,願聞其用也。 此言施化之用也。岐伯曰,夫六氣之用,各歸不勝而為化。 各歸不勝謂必從可克者而施其化也。故太陰雨化,施於太陽。 土能勝水也。太陽寒化,施於少陰。水能勝火也。少陰熱化, 施於陽明)火能勝金也。

(陽明燥化,施於厥陰)。

金能勝水也。

(厥陰風化,施於太陰)。

施於太陰,木能勝土也。

(各命其所在,以徵之也)。

所在,即方月也,徵,驗也,主氣之方月有常,如九官八方各有所屬,六氣四時, 各有其序也,容氣之方月無定,如子午歲少陰司天,則太陽在東北,厥陰在東南。 少陰在正南,太陰在西南,少陽在西北,陽明在正北,此子午客氣之方也, 太陽主初氣,厥陰主二氣,少陰主三氣,太陰主四氣,少陽主五氣,陽明主六氣, 此子午客氣之月也,若其施化,體太陽寒化,當施於正南之少陰,及西北之少陽, 初氣之徵也,厥陰風化,當施於西南之太陰,二氣之徵也,少陰熱化, 當施於正北之陽明,三氣之徵也也,太陰雨化,當施於東北之太陽四氣之徵也, 少陽火化,當施於正北之陽明五氣之徵也,陽明燥化,當施於東南之厥陰, 終氣之徵也,此子午年少陰司天方月施化之義也,然歲步各有盛衰, 氣太過則乘彼不勝而施其邪化,氣不及則為彼所勝,而受其制化, 氣和平則各布其政令,而無災變之化,是以盈虛消長,又各有徵妙存焉,舉此一年, 他可類求矣。

(帝曰,自得其位何如,岐伯曰,自得其位,常化也)。

自得其位,言六氣所臨,但施化於本位之方月,而無彼此之相犯也,如前注子午歲, 太陽在東北,主初之氣,於本位施其寒化,厥陰在東南,主二之氣, 於本位施其風化之類,皆自得其位之常化也。

(帝曰願聞所在也,岐伯曰,命其位,而方月可知也)。

命,命其名也,位,即上下左古之位也方,方隅也,月,月令也,命其位則名次立, 名次立,則所直之方,所主之月,各有其應,而常變可知矣,○愚按上文云, 報德以德,報化以化,報政令以政令者,言勝復之氣,因變之邪正,而報有不同也, 云氣高則高,氣下則下,氣後則後,氣前則前,氣中外則中外者,勝復之方, 隨氣所在,而或此或彼,變無定位也,故以天下之廣言之,則東南方陽也, 陽者其精降於下,故右熱而左溫西北方陰也,陰者其精奉於上,故左寒而右涼, 以一州之地言之,則崇高者陰氣治之,故高者氣寒,污下者陽氣治之,故下者氣熱, 此方隅大小之氣,有不同也,以運氣所主言之。則厥陰所至為風,少陰所至為火, 太陰所至為雨,少陽所至為熱,陽明所至為燥,太陽所至為寒,此六氣之更勝, 有衰有王不一也,以九官所屬言之,則有曰災一官,災三官,災四官,災五官, 災九官,而四正四隅有異也,故本篇言位言方言月,夫以三者相參, 則四時八方之候,其變不同者多矣,故有應於此而不應於彼者,有寒熱溫涼, 主客相反者,有南方清燥而溫,北方雨濕而潦者,有中原水雪而寒, 左右溫涼更互者,此以地理有高下,形勢有大小,氣位方月有從逆小者小異, 大者大異,而運氣之變,所以有無窮之妙也,先儒有以天下旱潦不同, 而非運氣主歲之說者,蓋未達此章之理耳,有按在前第篇參其義。

(上下盈虛)。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二十二。

(帝曰,六位之氣,盈虛何如岐伯曰,太少異也,太者之至徐而常,少者暴而亡)。

六陽年謂之太,六陰年謂之少,太者氣盈故徐而常,少者氣虛,故暴而亡, 如前章六十年運氣之紀,凡六太之年,止言正化,而六少之年,則有邪化, 正以不及之年,乃有勝氣,有勝則有復,勝復之氣,皆非本年之正化, 必乘虛而後至,故其為病反甚也,愚按人之死生,全以正氣為主,正氣強, 邪雖盛者必無害,正氣弱,邪雖徵者亦可憂,故欲察病之安危者, 但察正氣則吉凶可判矣,觀此云太者徐而常,少者暴而亡,此正盈虛之理也, 故凡氣運盈者,人氣亦盈,其為病則有餘,有餘之病,反徐而徵,以其正氣盛也, 氣運虛者,人氣亦虛,其為病則不足,不足之病,必暴而甚,以其本氣虧也, 設不明邪正盈虛之道,而攻補倒施,多致氣脫暴亡,是不知太者之易與, 而少者之可畏也。

(帝曰,天地之氣,盈虛何如,岐伯曰,天氣不足,地氣隨之,地氣不足天氣從之, 運居其中而常先也)。 天氣即司天,地氣,即在泉,運即歲運,歲運居上下之中,氣交之分,故天氣欲降, 則運必先之而降,地氣欲升,則運必先之而升也。

(惡所不勝歸所同和隨運歸從,而生其病也)。

此亦言中運也,如以木運而遇燥金司其天地,是為不勝則惡之,遇水火司其天地, 是為同和則歸之,不勝者受其制,同和者助其勝,皆能為病故曰隨運歸從, 而生其病也。

(故上勝則天氣降而下,下勝則地氣遷而上)。

上勝者,司天之氣有餘也,上有餘則氣降而下,下勝者, 在泉之氣有餘也下有餘則氣遷而上,此即上文天氣不足,地氣隨之, 地氣不足天氣隨之之謂。

(勝多少而差其分)。

勝多少,言氣之微甚也,勝微則遷降少,勝多則遷降多,勝有多少, 則氣交之變有多寡之差分矣。

(微者小差,甚者大差,甚則位易氣交,易則大變生而病作矣)。

小差則小變,大差則大變,甚則上下之位,易於氣交之際,運居其中而常先之, 故易則大變生,民病作矣。

(大要曰,甚紀五分,微紀七分,其差可見,此之謂也)。

甚紀五分,勝氣居其半也,微紀七分,勝止十之三也,此天地盈虛之數, 有大差小差之分,故變病亦有微甚。

(五鬱之發之治)。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二十三。

(帝曰,五運之氣亦復歲乎)。

復,報復也,此問生運之氣,亦如六氣之勝復而歲見否。

(岐伯日,鬱極迺發,待時而作也)。

五運被勝太,甚其鬱必極,鬱極者必復,其發各有時也,詳如下文。

(帝曰請問其所謂也,岐伯日,五常之氣,太過不及,其發異也,帝曰,願卒聞之, 岐伯曰,太過者暴,不及者徐,暴者為病甚,徐者為病持)。 持者,進退纏綿,相持延久也,按太過者其氣暴,不及者其氣徐,此理之當然也, 然前章云太者之至徐而常少者暴而亡,若與此節相反,而不知太者之暴肆強也, 少者之亡,受傷也,肆強者猶可制,受傷者不易支,故此二節互言, 正以發明微甚之義耳。

(帝曰,太過不及,其數何如,岐伯曰,太過者其數成,不及者其數生, 土常以生也)。 太過者其數成,成者氣之盛也,不及者其數生,生者氣之微也。土氣長生於四季, 故常以生數,而不待於成也,按此數有生成, 其即氣有初中之義歟詳見圖翼一卷五行生成數,解前章六十年運氣政令之數, 凡云寒化一寒化六等義即此。

(帝曰其發也何如,岐伯曰,土鬱之發,巖谷震驚)。

木勝制土,土之鬱也,鬱極則怒,怒動則發巖谷者土深之處,震驚者,土氣之發也。

(雷殷氣交殷)。

盛也,氣交者升降之中,亦三氣四氣之間,蓋火濕合氣,發而為雷, 故盛於火濕之令。

(埃昏黃黑)。

塵霾蔽日也。

(化為白氣)。

濕蒸之氣嵐之屬也。

(飄風高深)。

飄風驟注,衝決高深也。

(擊石飛空,洪永迺從)。

岩崩石走,洪水從而出也。

(川流漫衍田牧土駒)。

川流漫衍洇沒郊原也,田牧土駒,以洪水之後,惟餘土石嵬然, 若群駒散牧於田野也。

(化氣迺敷善為時雨)。

土濕之化,鬱而伸也。

(始生始長,始化始成)。

土氣被鬱物化皆遲,然土鬱之發必在三氣四氣之時,故猶能生長化成,不失其時也。

(故民病心腹脹腸鳴而為數後,甚則心痛脇,嘔吐霍亂,飲發注下,肘腫身重)。

此皆濕土為病濕在上中二焦故心腹脹,濕在下焦,故數後下利,心為濕乘故心痛, 肝為濕侮故脇,,脹也,有聲為嘔,有物為吐,霍亂者, 吐利並行而心目瞭亂也,飲,痰飲也注下,大便暴泄也,濕氣傷肉,則肘腫身重, 皆土發濕邪之證。

(雲奔雨府,霞擁朝陽,山澤埃昏,其迺發也,以其四氣)。

雨府,太陰濕聚之處也,霞擁朝陽,見於旦也,埃昏,土氣之濁也,土主四之氣, 在大暑六月中後凡六十日有奇,故土鬱之發,以其四氣。

(雲橫天山,浮游生滅,怫之先兆)。

浮游,蜉蝣也,朝生暮死,其出以陰,此言大者為雲橫天山,小者為浮游生滅, 皆濕化也,二者之見,則土鬱將發,先兆彰矣,怫,鬱也,怫,音佛。

(○金鬱之發,天潔地明,氣清氣切)。

火勝制金,金之鬱也,金氣清明急切,故其發郊此。

(大涼迺舉,草樹浮煙)。

大涼者,金之寒氣,浮煙者,金之歛氣。

(燥氣以行, 霿霧數起)金風至則燥氣行,陰氣凝則霿霧起,霿霧,厚霧也,霿,蒙茂二音。

(殺氣來至草木蒼乾,金迺有聲)。

殺氣,陰氣也蒼乾,凋落也,金迺有聲,金氣勁而秋聲發也。

(故民病欬逆,心脇滿,引少腹,善暴痛不可反側,嗌乾面陳色惡)。

欬逆嗌乾,肺病而燥也,心脇滿,引少腹,善暴病不可反側,金氣勝而傷肝也,陳, 晦也,金氣肅殺,故面色陳而惡也。

(山澤焦枯土凝霜鹵,怫迺發也,其氣五)。

燥氣行,故山澤焦枯,土面凝白,鹵結為霜也,金王五之氣, 主秋分八月中後凡六十日有奇,故其發也,在氣之五,鹵,音魯。

(夜雪白露林莽聲悽,怫之兆也)。

二者之見,皆金鬱欲發之先兆。

(水鬱之發,陽氣迺辟)。

土勝制水,水之鬱也水鬱而發,寒化大行故陽氣乃辟,辟,避同。

(陰氣暴舉,大寒迺至,川澤嚴凝,寒雰結為霜雪)。

寒雰,寒氣之如霧者,雰,音分。

(甚則黃黑昏翳,流行氣交,迺為霜殺,水迺見祥)。

黃,土色,黑,水色,水為土鬱而發,故二色並見於氣交,祥,災異也, 凡吉凶之兆皆曰祥。

(故民病寒客心痛,腰脽痛,大關節不利,屈伸不便,善厥逆痞堅腹滿)。

此皆寒水之氣為病,火畏水,故心痛寒入腎,故腰脽痛,寒則氣血滯,筋脉急, 故關節不利,屈伸不便,陰氣勝,陽氣不行,故厥逆痞堅腹滿。

(陽光不治,空積沈陰,白埃昏暝,而迺發也,其氣二火前後)。

二火前後,君火二之氣,相火三之氣,自春分二月中而盡於小暑六月節, 凡一百二十日,皆二火之所主,水本王於冬,其氣鬱,故發於火令之時,陰乘陽也, 王氏曰,陰精與水,皆上承火,故其發也,在君相二火之前後。

(太虛深玄,氣猶麻散,微見而隱,色黑微黃,怫之先兆也)。

深玄,黑色也麻散,如麻散亂可見,微見而隱也,大都占氣之法,當於平旦候之, 其色黑而微黃,黃為土色,黑為水色,微黃兼黑,水鬱將發之先兆也。

(木鬱之發,太虛埃昏,雲物以擾,大風迺至,屋發折木木有變)。

金勝制木,木之鬱也,木鬱之發,風氣大行,故有埃昏雲擾,發屋折木等候, 皆木之為變也。

(故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脇,鬲咽不通,食飲不下,甚則耳鳴眩轉, 目不識人,善暴僵仆)。 此皆風木肝邪之為病,厥陰之脉,挾胃貫膈,故胃脘當心而痛,鬲咽不通, 食不下也,上支兩脇,肝氣自逆也,肝經循喉嚨,入頏顙,連月系,上會於巔, 故為耳鳴眩轉,目不識人等證,風木堅彊,最傷胃氣,故令人善暴僵仆。

(太虛蒼埃,天山一色,或為濁色,黃黑鬱若,橫雲不起雨,而迺發也, 其氣無常)。 蒼埃濁色,黃黑鬱若,皆風塵也,風勝隰,故雲雖橫而不起雨,風氣之至, 動變不定,故其發也亦無常期。

(長川草偃,柔葉呈陰,松吟高山,虎嘯巖岫,怫之先兆也)。

草偃,草尚之風必偃也,呈陰,凡柔葉皆垂,因風翻動而見葉底也,松吟, 聲在樹間也,虎嘯則風生,風從虎也,凡見此者,皆木鬱將發之先兆。

(火鬱之發,太虛腫翳,大明不彰)。

水勝制火,火之鬱也,腫字誤當作曛,蓋火鬱而發熱,化大行,故太虛曛翳昏昧, 大明反不彰也。

(炎火行,大暑至,山澤燔燎,材木流津,廣廈騰煙,土浮霜鹵,止水迺減, 蔓草焦黃,風行惑言,濕化迺後燎燔騰煙,炎熱甚也,材木流津,汁溶流也,霜鹵, 水泉乾涸而鹵為霜也,止水,畜積之水也,風行惑言,熱極風生,風熱交熾, 而人言惑亂也,濕化迺後,雨不至也,○廈,音夏,鹵,音魯。故民病少, 氣瘡瘍胃腫,脇腹胷背面首四肢憤,臚脹,瘍疿,嘔逆,瘛瘲,骨痛節迺有動, 注下,溫瘧瘧腹中暴痛,血溢流注,精液迺少,目赤心熱,甚則瞀悶懊憹善暴死)。 此皆火盛之為病也,壯火食氣,故少氣火能腐物,故瘡癱陽邪有餘,故為塞憤悶, 臚腔脹滿,瘍疿瘡毒等患,火氣上衝故嘔逆,火傷筋則瘛瘲抽掣, 火傷骨則骨痛難支,火伏於節則節迺有動,火在腸胃則注下,火在少陽則溫瘧, 火實於腹則腹暴痛,火入血分則血溢流注,火爍陰分則精液迺少,火入肝則目赤, 火入心則心熱,火炎上焦則替悶,火鬱膻中則懊憹,火性急速,敗絕真陰則暴死, ○昌真切,臚閭盧二音疿,音肺,瘛,音翅癒,音縱,懊,音鏖,憹乃包切。

(刻終大溫汗濡玄府,其迺發也,其氣四)。

刻終者,百刻之終也,日之刻數,始於寅初,終於丑末,此陰極之時也, 故一日之氣,惟此最涼,刻終大溫而汗濡玄府,他熱可知矣,玄府,汗空也, 火本王於夏,其氣鬱故發於未甲之四氣,四氣者,陽極之餘也。

(動復則靜,陽極反陰,濕令迺化迺成)。

上文言濕化迺後,至此則火生土,故動復則靜,陽極反陰,土氣得行,濕令復至, 故萬物得以化成也。

(華發水凝,山川水雪,焰陽午澤,怫之先兆也)。

群華之發,君火二氣之候也,午澤,南面之澤也,於華發之時而水凝水雪, 見火氣之鬱也,於面南之澤而焰陽氣見,則火鬱將發之先兆也。

(○有怫之應而後報也,皆觀其極而迺發也)。

此以下,總結上文鬱發之義也,凡應有先兆。報必隨之,蓋物極則變,故鬱極迺發。

(木發無時,水隨火也)。

土金火之鬱發,各有其時惟風木善行數變,上文云其氣無常,即木發無時也, 水能勝火,上文云其氣二火前後,即水隨火也。

(謹候其時,病可與期,失時反歲,五氣不行,生化收藏,政無恆也)。

知時氣,則病氣可與期,失時氣,則五氣之行尚不能知,又焉知生化收藏之常政哉。

(帝曰,水發而雹雪,土發而飄驟,木發而毀折,金發而清明,火發而曛昧, 何氣使然,岐伯曰,氣有多少,發有微甚,微者當其氣,甚者兼其下, 微其下氣而見可知也)。 此發明承制之義也,氣有多少,太過不及也,發有微甚鬱微則發微鬱甚則發甚也, 微者當其氣,本氣之見也,甚者兼其下,承氣兼見也,如水位之下,土氣承之, 土位之下,木氣承之,木位之下,金氣承之,金位之下,火氣承之,火位之下, 水氣承之是也,故水發之微者為寒。甚者為雹雪,是兼乎土,雹雪之體, 如土故也土發之微者為濕,甚者為飄驟是兼乎木,風主飄驟故也,木發之微者為風, 甚者為毀折,是兼乎金,金主殺伐故也,金發之微者為燥,甚者為清明是兼乎火, 火主光明故也火發之微者為熱,甚者為曛昧是兼乎水,火主昏昧故也,微,證也, 取證於承之氣,而鬱發之微甚可知矣。

(帝曰善,五氣之發,不當位者何也)。

不當位,謂有不應其時也。

(岐伯曰,命其差)。

氣有盛衰,則至有先後,故曰命其差,差者,不當其位也,如至真要大論曰, 勝復之作,動不當位,或後時而至,但彼論勝復之至不當位,此論五氣之發不當位, 雖所論似異,而義則一也。

(帝曰,差有數乎)。

言日數也。

(岐伯曰,後皆三十度而有奇也)。

後者自始及終也,度,日也,三十度而有奇,一月之數也,奇, 謂四十三刻七分半也,蓋氣有先至後至之差,不過三十度耳, 即如氣盈朔虛節序置閏之法,蚤至者先十五日有奇,遲至者後十五日有奇, 或前或後總不出一月有奇之數,正此義也,愚按本篇風雲雷雨之至, 雖五行各有所主,然陰陽清濁之分,先賢亦有所辦,此雖非本篇之意,然格致之理, 有不可不知者,今并附之,如或問雷霆風雲霜雪雨露於張子者,對曰,陰氣凝聚, 陽在內不得出,則奮擊而為雷霆,陽在外不得入,則周旋不舍而為風,陽為陰累, 則相持為雨而降,陰為陽得,則飄揚為雲而升,又有問雨風雲雷於邵子者,荅曰, 陽得陰為雨,陰為陽為風,剛得柔為雲,柔得剛為雷,無陰不能為雨, 無陽不能為雷,雨柔屬陰,待陽而後興,雷剛屬陽,待陰而後發,張氏釋之曰, 風雨自天降,故言陰陽雲雷自地升,故言柔剛,天陽無陰不能為雨,地陰無陽, 不能成雷,雨陰形柔,本乎天氣之陽,雷陽聲剛,出乎地體之陰,陰陽互相用也, 又有以八卦爻象,問於蔡節齋者,荅曰,坎陰為陽所得,則升為雲,陽淺則為霧, 坎陽為陰所累,則降為雨,陰淺則為露,陰在外,陽不得出則為雷陰固則為地動, 震也,陰在內,陽不得入則為風,陰固則為大風,巽也,陽包陰則離為霰, 陽和陰則為雪,離交坎也,陰包陽則坎為霜,坎交離也陰陽之精,互藏其宅, 則離為日,坎為月,陰陽相憂則為電,陰陽失位則為霓,此固者賢之說也, 若以愚見觀之,風者陽中之清氣也,氣之微者和,氣之甚者烈,無陽不為風也, 雲者陽中之濁氣也,濁之清者輕,濁之濁者重,無陰不成雲也,陰之清者, 從陽疑聚則為露,陰之濁者,從陽升降則為雨,陽為陰鬱,激而成雷, 雷即電之聲電即雷之形,故雷之蔣發,電必先之,其所以有先後者,形顯見之速, 聲遠聞之遲也。有有雷而無電者,或以陽氣未盛,聲已達而形未露也。 或以陰氣太重,而蔽火之光也,有有電而無雷者。或以光遠可見,而聲遠不可聞也, 或以孤陽見形,陰氣未及,而無水之激也,凡欲得雷之情者,當驗以水之沃火也, 霧乃陰氣,由陽逼而升,霧多見於蚤者,以夜則日居地下,旦則水氣上達, 故曰將中則霧必收,又為陽逼而降,凡欲得霧之情者,當驗以金中之氣也, 虹為日影,穿雨而成,故虹必見於雨將霽,日東則虹西,日西則虹東, 而中必有殘雨以間之,其形乃見,無雨則無虹,無日亦無虹,秋冬日行南陸, 黃道既遠,故虹藏不見矣,凡欲得虹霓之情者,當驗水盆映日之影也,雹是重陰, 凝寒所成,如岐伯曰,至高之地,冬氣常在,所以高山之巔,夏無暑熱, 而碧空之寒,凝結有之,然地穴可以藏水,則深山窮谷,寧無蓄此,雲龍所帶, 於義亦通,是以漢文時雹如桃李,漢武時雹似馬頭,隨結隨下者,有如是其巨哉, 然則結者帶者,皆理之所有也,至若雨凝為雪,露結為霜,是水無待於辨者, 天道茫茫,誠非易測,姑紀官窺,以資博雅之擇云。

(帝曰善,鬱之甚者,治之奈何)。

此以下詳明五鬱之治也,大地有五運之鬱,人身有五藏之應,鬱則結聚不行, 乃致當升不升,當降不降,當化不化,而病作矣,故或鬱於氣,或鬱於血, 或鬱於表,或於鬱裏,或因鬱而生病,或因病而生鬱,鬱而太過矣,宜裁之抑之, 鬱而不及者,宜培之助之,抵諸病多有兼鬱,此所以治有不同也。

(岐伯曰,木鬱達之)。

達暢達也,凡木鬱之病,風之屬也,其藏應肝膽,其經在脇肋,其主在筋爪, 其傷在脾胃,在血分,然木喜調暢,故在表當疏其經,在裏者當疏其藏, 但使氣得通行謂之達,諸家以吐為達者,又安足以盡之。

(火鬱發之)。

發,發越也,凡火鬱之病,為陽為熱之屬也,其藏應心主,小腸,三焦, 其主在脉絡,其傷在陰分,凡火所居,其有結聚歛伏者, 不宜蔽遏故當因其勢而解之,散之,升之,揚之開其窗,如揭其被,皆謂之發, 非獨止於汗也。

(土鬱奪之)。

奪,直取之也,凡土鬱之病,濕滯之屬也,其藏應脾胃,其主在肌肉四肢, 其惕在胷腹,土畏雍滯,凡滯在上者奪其上,吐之可也,滯在中者奪其中, 伐之可也,滯在下者奪其下,瀉之可也,凡此皆調之奪,非濁止於下也。

(金鬱泄之)。

泄,疏利也,凡金鬱之病,為歛為閉,為燥為塞之屬也,其藏應肺與大腸, 其主在皮毛聲息,其傷在氣分,故或解其表,或破其氣,或通其便, 凡在表在裏在上在下,皆可謂之泄也。

(水鬱折之)。

折調制也,凡水鬱之病,為寒為水之屬也,水之本在腎,水之標在肺,其傷在陽分, 其反剋在脾胃,水性善流,宜防泛溢,凡折之之法,如養氣可以化水,治在肺也, 實土可以制水,治在脾也,壯火可以勝水,治在命門也。自強可以帥水,治在腎也, 分利可以泄水,治在膀胱也,凡此者謂之折,豈濁抑之而巳哉。

(然調其氣)。

然,如是也,用是五法,以去其鬱,鬱去則氣自調矣。

(過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謂寫之)。

此承上文而言鬱之甚者,其邪聚氣實,則為太過之病,過者畏寫故以寫為畏, 如至真要大論曰,木位之主,其寫以酸,火位之主,其寫以甘,土位之主, 其寫以苦,金位之主,其寫以辛,水位之主,其寫以鹼之類,是即治以所畏也。

(帝曰假者何如,岐伯曰,有假其氣,則無禁也,所謂主氣不足,客氣勝也)。

假,假借也,氣有假借者,應熱反寒,應寒反熱也,則亦當假以治之, 故可以熱犯熱,以寒犯寒,而無禁也,溫涼亦然,如五常政大論曰,力假者反之, 至真要大論曰,反者反治,即無禁之義,然氣之有假者,乃主不足而客勝之, 蓋主氣之寒熱有常,而客氣之陰陽多變,故有非時之相加,則亦當有變常之施治也, 假者反治諸義,當考論治會通。

(帝曰,至哉聖人之道,天地大化,運行之節,臨御之紀,陰陽之政,寒暑之令, 非夫子孰能通之,請藏之靈蘭之室,署曰六元正紀,非齋戒不敢示,慎傅也)。 此總結六元正紀,以示珍重也。

(類經二十六卷終)。

(類經二十七卷)。

(張介賓類註)。

(運氣)。

(六氣之化,分司天地,主歲紀歲間氣紀步,)。

(少陰不司氣化)。

素問至真要論 ○二十四。

(黃帝問曰,五氣交合,盈虛更作,余知之矣,六氣分治,司天地者,其至何如)。

至者,言其當位也。

(岐伯舟拜對曰明乎哉問也,天地之大紀,人神之通應也)。

天地變化之紀,人神運動之機,內外雖殊,其應則一也。

(帝曰,願聞上合昭昭,下合冥冥,奈何,岐伯曰,此道之所生,工之所疑也)。

昭昭者,合天道之明顯,冥冥者,合造化之隱微,道之所生,其生惟一,工不知要, 則流散無窮,故多疑也。

(帝曰,願聞其道也,岐伯曰,厥陰司天,其化以風)。

厥陰屬木,其化以風,凡和氣升陽,發生萬物,皆風之化。

(少陰司天,其化以熱)。

少陰屬君火,其化以熱,凡炎蒸鬱燠,庶類蕃茂,皆君火之化。

(太陰司天,其化以濕)。

太陰屬土,其化以濕,凡雲雨滋澤,津液充實,皆土之化。

(少陽司天,其化以火)。

少陽屬相火,亦日畏火,凡炎暑赫烈,陽氣盛極,皆相火之化。

(陽明司天,其化以燥)。

陽明屬金,其化以燥凡清明乾肅,萬物堅剛,皆金之化。

(太陽司天,其化以寒)。

太陽屬水,其化以寒。

凡陰凝慄洌,萬物閉藏,皆水之化。

(以所臨藏位,命其病者也)。

肝木位東,心火位南,脾土位中,及四維,肺金位西,腎水位北,所臨之氣, 與藏相得則和,不相得則病。

(帝曰,地化奈何,岐伯曰,司天同候,間氣皆然)。

地化,在泉之化也,間氣,義如下文,六步之位,雖有上下左右之分, 而氣化皆相類,故與上文司天之化同其候。

(帝曰,間氣何謂,岐伯曰,司左右者,是謂間氣也)。

六氣分主六步,上謂司天,下謂在泉餘四者謂之間氣,在上者,為司天左間, 司天右間,在下者,為在泉左間,在泉右間,陰陽應象大論曰,天地者, 萬物之上下,左右者,陰陽之道路,有圖在圖翼二卷。

(帝曰,何以異之,岐伯曰,主歲者紀歲,間氣者紀步也)。

主歲者紀歲,司天主歲半之前,在泉主歲半之後也,間氣者紀步,歲有六步, 每步各主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也。

(帝曰善,歲主奈何)。

此詳言上下左右,氣化之有異也。

(岐伯曰,厥陰司天為風化)。

木氣在天為化,而飄怒搖動,雲物飛揚,如巳亥歲厥陰司天是也。

(在泉為酸化)。

木氣在地則味為酸化,如寅申歲厥陰在泉是也。

(司氣為蒼化)。

司氣,言五運之氣也,木運司氣,故色化青蒼,丁壬年是也。

(間氣為動化)。

厥陰所臨之位,風化行,則群物鼓動,故曰動化,如丑未歲,則為地之左間, 主初之氣,子午歲,則為天之右間,主二之氣,辰戍歲,則為天之左間,主四之氣, 卯酉歲,則為地之右間,主五之氣也。

(少陰司天為熱化)。

君火在天為熱化,而為陽光明耀,溫養萬物如子午歲,少陰司天是也。

(在泉為苦化)。

火氣在地,則味為苦化,如卯酉歲,少陰在泉也。

(不司氣化)。

君不司運也,天五運六氣之有異者,運出天干,故運惟五,氣出地支, 故氣有六五者,五行各一也,六者,火分君相也, 故在六氣則有君火相火所主之不同,而五運則火居其一耳,於六者缺其一, 則惟君火,獨不司五運之氣化,正以君火者,大陽之火也,為陽氣之本, 為萬化之原,無氣不司,故不司氣化也,○按新校正,及諸家之注此者, 皆曰君火以名,相火以位,正以明君火不主運也,其說殊謬, 夫天元紀大論原曰君火以明,非曰以名也,奈何將明字改作名字,牽強為解, 大失經旨,蓋不改全不相干,義殊不通,必欲引以注此,則不得不改明為名, 尤屬誖亂矣,愚有詳注,在本類前第三章君火以明之下,所當考正。

(居氣為灼化)。

居,所在也,灼,光明也不曰間氣而曰居氣者,君之所居,無往不尊, 故不敢言間也,如寅申歲居在泉之左,主初之氣,丑未歲居司天之右,主二之氣, 已亥歲居司天之左,主四之氣,辰戍歲居在泉之右,主五之氣也

(太陰司天為濕化)。

土氣在天為濕化,而為埃鬱曚昧,雲雨潤濕,如丑未歲,太陰司天是也。

(在泉為甘化)。

土氣在地,則味為甘化,如辰戍歲,太陰在泉是也。

(司氣為黃黅化)。

土運司氣,則色化黅黃,甲巳年是也。

(間氣為柔化)。

太陰所臨之位,濕化行,則庶物柔耎也,如卯酉歲,則為地之左間,主初之氣, 寅申歲,則為天之右間,主二之氣,子午歲,則為天之左間,主四之氣,巳亥歲, 則為地之右間,主五之氣也。

(少陽司為火化)。

相火在天為火化,而為炎光赫烈,燔灼焦然,如寅申歲,少陽司天是也。

(在泉為苦化)。

火氣在地,則味為苦化,如巳亥歲,少陽在泉是也。

(司氣為丹化)。

火運司氣,則色化丹赤,戊癸年是也。

(間氣為明化)。

少陽所臨之位火化行,則庶物明燦也,如辰戍歲,則為地之左間,主初之氣卯酉歲, 則為天之右間,主初之氣卬酉歲,則為天之右間,主二之氣丑未歲則為天之左間, 主四之氣,子午歲,則為地之右間,主五之氣也。

(陽明司天為燥化)。

金氣在天為燥化,而為清涼勁切,霧露蕭飋,如卯酉歲陽明司天是也。

(在泉為辛化)。

金氣在地,則味為辛化,如子午歲,陽明在泉是也。

(司氣為素化)。

金運司氣,則色化素白,乙庚年是也。

(間氣為清化)。

陽明所臨之位,燥化行則清涼至也,如巳亥歲,則為地之左間,主初之氣,辰戍歲, 則為天之右間,主二之氣,寅申歲,則為天之左間,主四之氣,丑未歲, 則為地之右間,主五之氣也。

(太陽司天為寒化)。

水氣在天為寒化,而為嚴肅慄冽,陰慘堅凝,如辰戍歲,太陽司天是也。

(在泉為鹹化)。

水氣在地,則味為鹹化,如丑未歲,太陽在泉是也。

(司氣為玄化)。

水運司氣則色化玄黑,丙辛年是也。

(間氣為藏化)。

太陽所臨之位,寒化行,則萬物閉藏也,如子午歲,則為地之左間,主初之氣, 巳亥歲,則為天之右間,主二之氣,卯酉歲,則為天之左間,主四之氣, 寅申歲則為地之右間,主五之氣也。

(故治病者,必明六化分治,五味五色所生,五藏所宜, 迺可以言盈虛病生之緒也)。 凡治病者,必求其本,六化是也,必察其形,五色是也,必分其主治,五味是也, 必辨其宜否,五藏是也,明此數者,而後知孰為氣之盛,孰為氣之衰, 迺可以言盈虛病生之端緒,而治之,無失矣。

(帝曰厥陰在泉而酸化,先余知之矣,風化之行也何如)。

此問厥陰在泉,既為酸化,而上文之言地化者,曰司天同候,則厥陰在泉亦曰風化, 然則酸之與風,其辨為何如也。

(岐伯曰,風行於地,所謂本也餘氣同法)。

有風化,而後有酸化,是風為酸之與風,其辛瘁為何如也,岐伯曰,風行於地, 所謂本也,餘氣同法,有風化,而後有酸化,是風為酸化之本,其他餘氣, 皆同此義,故有熱化火化,而後有苦,有濕化而後有甘,有燥化而後有辛, 有寒化而後有鹹,凡六氣之行乎地者,即化生五味之本也,天元紀大論曰,所謂本, 是謂六元,與此本字義同。

(本乎天者,天之氣也,本乎地者,地之氣也)。

六氣之在天,即為天之氣,六氣之在地,即為地之氣,上下之位不同, 而氣化之本則一。

(天地合氣,六節分而萬物化生矣)。

天氣下降,地氣上升,會於氣交,是謂合氣,由是六節氣分,而萬物化生無窮矣。

(故曰,謹候氣宜,無失病機,此之謂也)。

本於天地者,是為氣宜,應於人身者,是為病機。

(帝曰其病何如)。

此言藥物之主病者。

(岐伯曰,司歲備物則無遺主矣)。

天地之氣,每歲各有所司,因司氣以樂物,則主病者無遺矣如厥陰司歲則備酸物, 少陰少陽司歲,則備苦物,太陰司歲則備甘物,陽明司歲,則備辛物,太陽司歲, 則備鹹物所謂歲物也,歲物備甘五味之用全矣。

(帝曰先歲物何也,岐伯曰天地之專精也)。

歲物者,得天地精專之化,氣全力厚,故備所當先也, 此與六元正紀大論食歲穀以全其真者同義。

(帝曰,司氣者何如,岐伯曰,司氣者主歲同,然有餘不足也)。

司氣,即上文五運之司氣也,主歲即上文司天在泉之主歲也, 運之與氣所主皆同但五太之運為有餘,五少之運為不及,而物性之稟,有厚薄矣。

(帝曰非司歲物何謂也,岐伯日散也)。

非司歲物,謂非主歲之物也,散者,謂六氣之序,不司天地,則司四間, 故物生之應,亦當隨氣散見於四方,而各有所稟也。

(故質同而異等也)。

惟天地之氣變不常,故物生之體質雖同,而性用之厚薄則異。

(氣味有溥厚性用有躁靜,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淺深此之謂也)。

此即質同異等之謂,蓋司氣者,與不司氣者,其有不同如此。

(帝曰,歲主藏害何謂,岐伯曰,以所不勝命之,則其要也)。

此言天有歲氣,人有藏氣,而歲主有害於五藏者在所不勝者也,如木氣淫則脾不勝, 火氣淫則肺不勝,土氣淫則腎不勝,金氣淫則肝不勝,水氣淫則心不勝, 是皆藏害之要。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上淫於下,所勝平之,外淫於內,所勝治之)。

淫太過為害也,上淫於下謂天以六氣而下病六經也,外淫於內, 謂地以五味而內傷五官也,淫邪為害,當各以所勝者平治之也。

(帝曰善,平氣何如)。

間歲氣和平,而亦有病者,水當何如治之也。

(岐伯曰鄉,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

陰陽者,脉有陰陽,證有陰陽,氣味有陰陽,經絡藏象有陰陽,不知陰陽所在, 則以反為正,以逆為從,故宜謹察而調之,以平為期,無令過也, 若陽經陽證而得陽脉,陰經陰證而得陰脉,是為正病,正者正治,謂當以寒治熱, 以熱治寒,治之正也,若陽經陽證而得陰脉,陰經陰證而得陽脉,是為反病, 反者反治,謂當以熱治熱,以寒治寒,治之反也,此下接言南政北政,陰之所在, 見本類前五。

(天地淫勝病治)。

素問至真要大論二十五。

(帝曰,天地之氣,內淫而病何如)。

淫,邪勝也,不務其德,是謂之淫,內淫者,自外而入,氣淫於內, 言在泉之變病也。

(岐伯日,歲厥陰在泉,風淫所勝則地氣不明,平野昧,草迺蚤秀,厥即在泉, 寅中歲也,風淫於地,則木勝土,風勝濕,塵埃飛揚,故地氣不明,平野昏昧, 不氣有餘,故草迺蚤秀)。

(民病洒洒振寒善呻,數創,心痛支滿,兩脇裏急,飲食不下,鬲咽不通食則嘔, 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身體皆重,按經脉篇,自洒洒振寒至數欠, 為陽明胃病,自食則嘔至身體皆重,為太陽脾病,且厥陰肝脉,貫膈布脇肋, 故水為心痛支滿等證,皆木邪淫勝,脾胃受傷之為病,歲少陰在泉,熱淫所勝, 則焰浮川澤,陰處反明,蟄蟲不藏。)。 (少陰在泉卯酉歲也,君火淫勝於下故焰淫澤,處反暢蟄蟲不藏民病腹中常鳴, 氣上衝胷,喘不能久立,寒熱,皮膚痛,鄉力目暝齒痛,腫,惡寒發熱如瘧, 鄉力少腹中痛,腹大)。 腹中常鳴者,火氣奔動也,氣上衝胷者,火性炎上也,喘不能久立,寒熱, 皮膚痛者,火邪乘肺也,目瞑者,熱甚陰虛,畏陽光也,齒動腫,熱乘陽明經也, 惡寒發熱如瘧,金水受傷,陰陽爭勝也,熱在下焦,故少腹中痛,熱在中焦, 故腹大,○,音拙。

(○歲太陰在泉,草乃蚤榮,濕淫所勝,則埃昏巖谷,黃反見黑,至陰之交)。

太陰難泉,辰戍歲也,土為草木之所資生,故草乃蚤榮,巖谷者,土厚之處, 故埃昏巖谷,黃,土色黑水色,土勝濕淫,故黃反見黑,五常政大論曰, 太陰司天濕氣下臨,腎氣上從,黑起水變,即土臨水應之義,至陰之交, 當三氣四氣之間,土之令也。

(民病飲,積心痛,耳聾渾渾焞焞,嗌腫喉痺,陰病血見,少腹痛腫,不得小便, 病衝頭痛,目似,項似拔,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如結,腨如別)。 飲積心痛,寒濕乘心也,自耳聾至喉痺鄉,按經脉篇為三焦經病, 自陰病至不得小便,以邪濕下流,為陰虛腎病,自衝頭痛至腨如別, 按經脉篇為膀胱經病,此以土邪淫勝克水,而腎合三焦膀胱,俱為水藏,故病及焉, ○焞,吞屯二音,嗌,音益,膕,音國,腨,音篆。

(歲少陽在泉,火淫所勝,則焰明郊野,寒熱更至)。

少陽在泉,巳亥歲也,相火淫勝於下,故焰明郊野,熱極生寒,故寒熱更至。

(民病注泄赤白,少腹痛,溺赤甚,則血便,少陰同候)。

熱傷血分則注赤,熱分則注白,熱在下焦,故少腹痛溺赤血便,其餘諸病, 皆與前少陰在泉同候。

(歲陽明在泉,燥淫所勝,則霿霧清瞑)。

陽明在泉,子午歲也,金氣淫勝於下,故霿暗如霧清冷晦暝也。

(民病喜嘔,嘔有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反側,甚則嗌乾面塵,身無亮澤, 足外反熱)。 按經脉篇,以口苦善太息,心脇痛不能轉側,甚則面微有鏖,體無膏澤,足外反熱, 為足少陽膽經病,嗌乾面塵,為厥陰肝經病,此以金邪淫勝,故肝膽受傷, 而為病如此。

(歲太陽在泉,寒淫所勝,則凝肅慘慄)。

太陽在泉,丑未歲也,水氣淫勝於下,故凝肅慘慄。民病少腹控睪,引腰脊, 上衝心痛,血見,嗌痛頷腫)。 寒淫於下,自傷其類,則膀胱與腎受之,膀胱占腹,故少腹痛,腎主陰丸, 故控睪太陽之脉,挾脊低腰中,故引腰脊,腎脉絡心,故上衝心痛, 心主血屬而寒逼之,故血見,按經脉篇以嗌痛頷腫為小腸經病,亦水邪侮火而然, ○睪,音高頷,何敢切。

(帝曰善,治之奈何)。

此下言,在泉淫勝之治。

(岐伯曰,諸氣在泉,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辛散之)。

風為水氣,金能勝之,故治以辛涼,過於辛,恐反傷其氣,故佐以苦甘,苦勝辛, 甘益氣也,木性急,故以甘緩之,颯邪勝,故以辛散之,藏氣法時論曰,肝苦急, 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此之謂也。

(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發之)。

熱為火氣,水能勝之,故宜治以鹹寒,佐以甘苦,甘勝鹹,所以防鹹之過也, 苦能泄,所以去熱之實也,熱盛於經而不歛者,以酸收之,熱鬱於內言不解者, 以苦發之。

(濕淫於內,治以若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濕為土氣,燥能除之,故治以苦熱,酸從木化,制土者也,故佐以苦燥之者, 苦從火化也,以淡泄之者,淡能利竅也,藏氣法時論曰,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即此之謂。

(火淫於內,治以鹹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發之)。

相火,畏火也,故宜治以鹹冷,苦能泄火,辛能散火,故用以為佐,以酸收之, 以苦發之,義與上文熱淫治同

(燥淫於內,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苦下之)。

燥為金氣,火能勝之,治以苦溫,若從火化也,佐以甘辛,木受金傷,以甘緩之, 金之正味,以辛寫之也,燥結不通,則邪實於內,故當以若下之,按下文燥淫所勝, 佐以酸辛,與此甘辛稍異,水如六元正紀大論子午年陽明在泉,亦云下酸溫, 皆與此不同,考之藏氣法時論曰,肺苦氣上逆,急食若以泄之用酸補之,辛寫之, 正此之辨。

(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若辛,以鹹寫之,以辛潤之,以苦堅之)。

寒為水氣,土能勝水,熱能勝寒,故治以甘熱,甘從土化,熱從火化也, 佐以苦辛等義,如藏氣法時論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 用苦補之,鹹寫之也。

(帝曰善,天氣之變何如)。

此下言司天淫勝之變病。

(岐伯曰厥陰司天,風淫所勝,則太虛埃昏,雲物以擾,寒生春氣,流水不冰, 冰蟲不出,巳亥歲也,風淫於上,故太虛埃昏,雲物擾亂,風木主溫,故寒生春氣, 而流水不冰,然風勝則金令承之,清肅氣行,故蟄蟲不出也)。

(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鬲不通,飲食不下,舌本強,食則嘔, 冷泄腹脹溏泄,瘕,水閉,病本於脾。胃脘當心而痛等證,病皆在脾, 按經脉篇以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食不下,溏泄瘕水閉,為足太陰脾病, 此以木邪承土,故諸病皆本於脾也。)。 (衝陽絕,死不治)。

衝陽,足陽明胃脉也,在足跗上動脉應手,土不勝木則脾胃氣竭,而衝陽絕, 故死不治。

(○少陰司天,熱淫所勝,怫熱至,火行其政,大雨且至)。

子午歲也熱淫於上,故火行其政君火之下,陰精承之,故大雨且至,○怫,音佛, 鬱也。

(民病胷中煩熱嗌乾,右胠滿,皮膚痛,寒熱欬喘,唾血,血泄,鼽衂,嚏嘔, 溺色變,甚則瘡瘍肘腫,肩背臂臑及缺盆中痛,心痛肺腹大滿,膨膨而喘欬, 病本於肺)。 胷中煩熱嗌乾等證,皆君火上炎,肺金受傷也,金氣主右,故右胠滿, 按經脉篇以溺色變,肩背臂臑及缺盆中痛,肺脹滿膨膨而喘欬,為手太陰肺病, 鼽衂肩前臑痛,為手陽明大腸病,蓋肺與大腸為表裏,金被火傷, 故諸病皆本於肺也,膨,音彭。

(尺澤絕,死不治)。

尺澤,手太陰肺脉也,在肘廉大文中動脉應手,金不勝火則肺氣竭而尺澤絕, 故死不治。

(○太陰司天,濕淫所勝,則沈陰旦布,雨變枯槁)。

丑未歲也,濕淫於上,故沈陰旦布,沈,深也,沈陰雨變,則浸漬為傷, 故物多枯槁。

(肘腫,骨痛陰痺,陰痺者,按之不得,腰脊頭項痛,時眩大便難,陰氣不用, 饑不欲食,欬唾則有血,心如懸,病本次腎)。 肘腫骨痛等證,皆腎經病也,按經脉篇以腰脊頭項痛,為足太陽膀胱病, 以饑不欲食,欬唾則有血,心加懸,為足少陰腎病,此以腎與膀胱為表裏, 水為土克諸病皆本腎也,五邪篇陰痺,與此略同,詳鍼刺類二十五。

(太谿絕死不治)。

太谿足少陰腎脉也,在足內踝後跟骨上動脉應手。水不勝土,則腎氣竭而太谿絕, 故死不治。

(○少陽司天,火淫所勝,則溫氣流行,金政不平)。

寅申歲也,相火淫勝於上,則金受其制,故溫氣流行,金政不平。

(民病頭痛發熱,惡寒而瘧,熱上皮膚痛,色變黃赤,傳而為水,身面肘腫, 滿仰息,泄注赤白,瘡瘍,欬唾血,煩心,胷中熱甚,則鼽衂,病本於肺)。

相火用事,金氣受邪,客內燔,水不能制故為此諸病,皆本於肺也。

(天府絕,死不治)。

天府,手太陰肺脉也,在臂臑內廉腋下三寸動迺應手,金不勝火, 則肺氣竭而天府絕,故死不治。

(陽明司天,燥淫所勝,則木迺晚榮,草迺晚生,筋骨內變大涼革候, 名木歛生菀於下,草焦上首,蟄蟲來目)。 卯西歲也燥金淫勝於上,則木受其克,故草木生榮俱晚其在於人,則肝血受傷, 不能營養筋骨,故生內變,且金氣大涼,能革發生之候,故草水之應如此, 然陽明金氣在上,則少陰火氣在下,故蟄蟲見也,大涼革候以下四句, 舊在下文感而瘧之後,今改移於此。

(民病左胠脅痛,寒清於中,感而瘧,欬,腹中鳴注泄鶩溏,心脇暴痛,不可反側, 嗌乾面塵,腰痛,丈夫頹疝,婦人少腹痛,目昧眥瘍,瘡痤癱,病本於肝)。 左胠脇痛等證,皆肝經病,肝木主主左也,按經脉篇以心脇痛不能轉側,面微有塵, 為足少陽膽病,腰痛不可挽仰,丈大瘨疝,婦人少腹痛,嗌乾面塵,飧泄, 為足厥陰肝病,此以肝與膽為表裏,木被金傷,故諸病皆本於肝也,○鶩, 木務二音,頹,音頹,痊,才何切。

(太衝絕,死不治)。

太衝,足厥陰肝脉也,在足大指本節後二寸,動脉應手,木不勝金, 則肝氣竭而太衝絕,故死不治。

(○太陽司天,寒淫所勝,則寒氣反至,水且冰,運火炎烈雨暴迺雹)。

辰戍歲也,寒淫於上,故寒反至,水且冰若乘火運而火氣炎烈,則水火相激, 故雨暴迺雹,○此下二節,舊文似有顛倒,今稍為移正之。

(民病血變於中,發為癱瘍厥心痛,嘔血血泄,鼽衂善悲,時眩仆, 胷腹滿手熱肘攣掖腫,心澹澹大動,胷脇胃脘不安,面赤目黃,善噫,嗌乾, 甚則色炲,渴而欲飲,病本於心)。 寒水勝則邪乘心,故為血變於中,發為癱瘍等證,按經脉篇以手心熱, 臂肘攣急腋腫,胷脇支滿,心中澹澹大動,面赤目黃,為手厥陰心包絡病, 蓋火受寒傷,故諸病皆本於心也,○澹,淡同,始,音臺,焦黑色也。

(神門絕,死不治)。

神門,手少陰心脉也,在手掌後現骨之端,動脉應手,火不勝水, 則心氣竭而神門絕,故死不治。

(所謂動氣,知其藏也)。

動氣者,氣至脉動也,察動脉之有無,則藏氣之存亡可知矣,此總結六氣之變病也。

(帝曰善,治之奈何)。

此下言司天淫勝之治。

(岐伯曰,司天之氣,風淫所勝,平以辛涼,佐以甘苦,以甘緩之,以酸寫之)。

風淫於上,平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俱與上文在泉治同,以酸寫之者, 木之正味,其寫以酸也,義見後。

(熱淫所勝,平以鹹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

此與上文在泉治同,但缺以苦發之一句,而下文火淫所勝復言之,則義與此節同也。

(濕淫所勝,平以苦熱,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諸與上文在泉治同,惟佐以酸辛,與彼酸淡少異,蓋辛勝酸,所以防酸之過也, 故當用以為佐。

(濕上甚而熱,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汗為故而止)。

濕上甚而熱者,濕鬱於上而成熱也,治以苦溫,欲其燥也,佐以甘辛,欲其散也, 以燥以散,則濕熱之在上者,以汗之故而止矣。

(火淫所勝,平以鹹冷,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發之,以酸復之,熱淫同)。

此與在泉熱淫治同,蓋水能勝火,故平以鹹冷,苦能寫火之實,甘能緩火之急, 故佐以若甘,火盛而散越者以酸收之,火鬱而伏留者以苦發之,然以發去火, 本免傷氣,故又當以酸復之,而火熱二氣同治也。

(燥淫所勝,平以苦濕,佐以酸辛,以苦下之)。

此與上文燥淫於內治同,但彼云佐以甘辛,此云酸辛為異,詳注見前燥淫條下, 苦濕誤也當作苦溫。

(寒淫所勝,平以辛熱,佐以苦甘,以鹹寫之)。

辛熱足以散寒,苦甘可以勝水,以鹹寫之,水之正味,其寫以鹹也,此與在泉治同, 而文有顛倒,詳見前寒淫於內條下。

(邪氣反勝之治)。

素問至真要大論○二十六。

(帝曰邪氣反勝,治之奈何)。

反勝者,以天地氣有不足,則間氣乘虛為邪,而反勝之也。

(岐伯曰,風司於地,清反勝之,治以酸溫,佐以若甘,以辛平之)。

凡寅申歲厥陰風木在泉,而或氣有不及,則金之清氣反勝之,故當治以酸溫, 酸求木之同氣,溫以制清也,佐以苦甘,苦以溫金,甘以緩肝之急也,以辛平之, 木之正味,其補以辛,金之正味,其寫以辛也。

(熱司於地,寒反勝之,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鹹平之)。

凡卯酉歲少陰君火在泉,而或氣有不及,則水之寒氣友勝之,故當治以甘熱, 甘能勝水,熱能制寒也,佐以苦辛,寒得苦而溫,得辛而散也,以鹹平之, 火之正味,其補以鹹,水之正味,其寫以鹹也。

(濕司於地,熱反勝之,治以苦冷,佐以鹹甘,以若平之)。

凡辰戍歲大陰濕土在泉,而或氣有不及,則火之熱氣反勝之,故當治以苦冷, 抑火邪也,佐以鹹甘,鹹寒制熱,甘溫補土也,以苦平之,即若冷之義。

(火司於地,寒反勝之,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鹹平之)。

凡巳亥歲,少陽相火在泉,而氣有不及,與上文熱司於地者同其治。

(燥司於地,熱反勝之,治以平寒,佐以苦甘,以酸平之,以和為利)。

凡子午歲陽明燥金在泉,而氣有不及,則熱反勝之,治以平寒,以金司於地, 氣本肅殺,若用大寒,必助其慘,故但宜平寒,抑其熱耳,佐以苦甘,所以寫火也, 以酸平之,金之正味,其補以酸也,以和為利,戒過用也,即平寒之意。

(寒司於地,熱反勝之,治以鹹冷,佐以甘辛,以苦平之)。

凡丑未歲,太陽寒水在泉,而氣有不及,則熱反勝之,故治以鹹冷,抑火邪也, 佐以甘辛,甘寫入而辛能散也,以苦平之,水之正味,其補以苦也,○王氏曰, 此六氣方治,與前淫勝法殊貫,其云治者,寫客邪之勝氣也,云佐者, 皆所利所宜也,云平者,補巳弱之正氣也。

(○帝曰,其司天邪勝何如)。

言司天反勝也。

(岐伯曰,風化於天,清反勝之,治以酸溫,佐以甘苦)。

巳亥歲也,治與上文風司於地大同。

(熱化於天,寒反勝之,治以甘溫,佐以苦酸辛)。

子午歲也,治與上文熱司於地稍同,但少一鹹味,多一酸味,蓋火為水勝則心苦緩, 故宜食酸以收之。

(濕化於天,熱反勝之,治以苦寒,佐以苦酸)。

丑未歲也,苦寒所以袪熱,若酸所以斂熱,○按此與上文濕司於地, 皆當言風反勝之,而俱言熱者,蓋風火本屬同氣,均能勝濕故也,然佐以苦酸, 則木之正味,其寫以酸,此雖治熱而亦兼平風矣。

(火化於天,寒反勝之,治以甘熱,佐以苦辛)。

寅申歲也,治與上文熱司於地大同。

(燥化於天,熱反反勝之,治以辛寒,佐以苦甘)。

卯酉歲也,辛寒所以散熱,苦甘所以寫火。

(寒化於天,熱反勝之,治以鹹冷,佐以若辛)。

辰戍歲也,治與上文寒司於地大同。

(六氣相勝病治)。

素問至真要大論○二十七。

(帝曰六氣相勝奈何)。

相勝者,六氣互有強弱,而乘虛相勝也。

(岐伯曰,厥陰之勝,耳鳴頭眩,憒憒欲吐,胃鬲如寒,大風數舉,倮蟲不滋, 胠脇氣并,化而為熱,小便黃赤,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脇,腸鳴餮泄,少腹痛, 清下赤白,甚則嘔吐,鬲咽不通)。 厥陰之勝,風邪盛也。耳鳴頭眩,肝脉會於頂巔而風主動也,憒憒欲吐,胃鬲如寒, 以木邪傷胃,胃虛生於寒也,倮蟲不滋,土氣衰也,胠脇氣并,肝邪聚也, 化熱而小便黃赤,邪侵小腸也,其在上則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脇,為嘔吐, 為鬲咽不通,在不通,在下則飧泄少腹痛,注下赤白,皆肝經脉氣所反, 而木邪乘於腸胃也,○憒,音貴,心亂也,胠,音區。

(少陰之勝,心下熱,善饑,齊下反痛,氣遊三焦,炎暑至,木迺津,草迺萎, 嘔逆躁煩,腹滿痛,溏泄,傳為赤沃)。 少陰之勝,君火甚也,少陰之脉起心中,出屬心系,故心下熱而善饑, 少陰之絡小腸,而熱乘之,故齊下反痛,心火盛則熱及心包絡,包絡之脉, 歷絡三焦,故氣遊三焦,其在天則炎暑至,在物則木迺津,草迺萎, 火在上焦則嘔逆躁煩,在中力焦則腹滿痛,在下焦則溏泄,傳為赤沃,赤沃者, 利血反赤也,○齊,臍同。

(太陰之勝,火氣內鬱瘡瘍於中,流散於外,病在胠脇,甚則心痛熱格, 頭痛喉痺項強,獨勝則濕氣內鬱,寒迫下焦痛留頂互引眉間,胃滿,雨數至,燥)。 當作濕。

(化迺見,少腹滿,腰脽重強,內不便,善注泄,足下溫,頭重足脛肘腫, 飲發於中肘腫於上)。 太陰之勝,濕邪盛也,寒濕外甚,則心火內鬱,故瘡瘍先發於中,而後流散於外, 心脉起心中,出腋下,故病在胠脇,甚則心痛,熱格於上,則為頭痛喉痺項強, 若無熱而濕獨勝則濕氣內鬱,寒迫下焦,故痛留巔頂,互引眉間胃屬土, 不能制濕則為脹滿,其在天則雨數至,在物則濕化見,濕下流則少腹滿,腰脽重強, 內濕不便則清濁不分,故善注泄,濕鬱於下則熱生,故足溫,濕滯於上故頭重, 脾胃不能勝濕則足脛肘腫,故飲發於中,浮腫於上也。

(少陽之勝,熱客於胃,煩心,心痛目赤,欲嘔,嘔酸善饑,耳痛,溺赤,善驚, 譫妄,暴熱消爍,草萎水涸,介蟲迺屈,少腹痛下沃赤白)。 少陽之勝,相火盛也,熱客於胃,而上行則為煩心心痛,目赤欲嘔, 嘔酸善饑耳痛等病,下行則為溺赤,火盛則傷陰,故善騖譫妄,暴熱消爍, 熱極則害物,故草萎水涸,介蟲屬金,故遇火而屈,熱陷下焦,故少腹為痛, 下沃赤白者,熱在血分則赤,氣分則白,大便曰利,小便曰濁也。

(陽明之勝,清發於中左胠脇痛溏泄,內為嗌塞,外發頹疝,大涼肅殺, 華英改容毛蟲迺殃,胷中不便,嗌塞而欬)。 陽主之勝,金邪盛也,金氣寒肅,故清發於中,木受其制故左胠脇痛,清氣在下, 則為溏泄,在上則為嗌塞,在少腹則為頹疝,在天則大涼肅殺,在物則華英改容, 毛蟲,木蟲也,故受其殃,胷中,肺所居也,燥勝則肺氣斂,而失其治節, 故有不便而嗌塞為欬也。太陽之勝,凝慄且至非時水冰,羽迺後化,痔,瘧發, 寒厥入胃則,內生心痛,陰中迺瘍,隱曲不利,互引陰股,筋肉拘苛,血脉凝泣, 絡滿色變,或為血泄,皮膚否腫,腹滿食減,熱反上行,頭項囟頂腦, 戶中痛目如脫寒入下焦傳為濡瀉。太陽之勝,水邪盛也,故為凝慄水冰,羽蟲屬火, 故後化,太陽經夾脊貫臀故痔發,寒勝則邪正分爭,故為瘧,寒氣入胃,厥逆於中, 上侵君火,故內生心痛,太陽之脉絡腎屬膀胱,故為陰瘍,為隱曲不利而互引陰股, 筋肉得寒則為急為痺,故筋急肉苛,血脉得寒則營衛凝澀,經脉不行,故絡滿色變, 血滯於經則妄行,故或為血泄,表寒不行,故皮膚否腫,裏寒為滯,故腹滿食減, 陰寒在下,則戴陽於上,故熱反上行,頭項囟頂腦戶目內眥,皆太陽經也, 寒氣居之,故為痛如,脫鄉力寒入下焦,則命門陽衰,故傳為大便濡瀉,○囟, 音信。

(帝曰治之奈何)。

治六氣相勝。

(岐伯曰,厥陰之勝,治以甘清,佐以苦辛,以酸寫之)。

木勝土敗,治以甘清,甘益土清平木也,佐以苦辛散風邪也,以酸寫之,木之正味, 其寫以酸也。

(少陰之勝,治以辛寒,佐以苦鹹,以甘寫之)。

熱勝則承金,治以辛寒散火也,佐以苦鹹,泄熱也,以甘寫之,火之正味, 其寫以甘也。

(太陰之勝治以鹹,熱佐以辛甘,以苦寫之)。

土勝則濕淫,治以鹹熱,鹹能潤下,熱能燥濕也,濕勝則土寒,佐以辛甘, 辛能溫土,甘能補土也,以苦寫之土之且味,其寫以苦也。

(少陽之勝,治以辛寒,佐以甘鹹,以甘寫之,此與上少陰治同,但佐有少異, 蓋甘能寫火也)。

(陽明之勝,治以酸溫,佐以辛甘,以苦泄之)。

燥金之勝,病在肺肝,治以酸溫,潤燥煖肺也,佐以辛甘,寫肺補肝也,以苦泄之, 苦從火化,能泄燥邪之實也。

(太陽之勝,治以甘熱,佐以辛酸,以鹹寫之)。

水勝則火衰,治以甘熱,甘益土以制水,熱扶陽以逐寒也,佐以辛酸, 辛散寒邪之實,酸收心氣之傷也,以鹹寫之,水之正味,其寫以鹹也。

(六氣之復病治)。

素問至真要大論○二十八。

(帝曰,六氣之復何如)。

復者報復之義,六氣盛衰不常,有所勝,則有所復也,○愚按王氏曰凡先有勝, 後必復,新校正引玄珠正化對化之義云,正司化令之實對司化令之虛, 對化勝而有復,正化勝而不復,反以王注為未然,或又曰,甲丙戍壬陽年太過, 有勝無復,乙丁,巳辛,癸陰年不及,有勝必有復,皆未達之言也,夫勝復之道, 隨氣盛衰而見,非有正對之分,考之本經諸篇,原無此言,其於不及有復, 太過無復之說,蓋以氣交變大論,凡太過之運皆不言復,惟不及之年則有之, 六元正紀太論所戴六十年運氣之紀,亦惟不及之歲言復,而太過之年則無, 似乎陽年太過,有勝無復也,然五常政大論云,發生之紀,不務其德則牧氣復, 赫曦之紀,暴烈其政,藏氣迺復,敦阜之紀,大風迅至,邪傷脾也,堅成之紀, 政暴變,長氣斯救,流行之紀,政過,則化氣大舉,是皆以太過之歲為言, 由此觀之,則陽年本嘗無復也,惟是陰氣年氣弱,彼來勝我,故子必起而報之, 故謂之復陽年氣強,無勝我者,但以我勝彼,故承迺從而制之,然曰承曰復, 本一理也,但相繼而制者謂之承,因勝而報者謂之復,勝復相仍,本無罅隙, 故經曰有勝則復,無勝則否勝至則復,無常數也,又曰微者復微, 甚者復甚然則氣之微甚,尚不可以假借,又何有陰陽正對復與不復之理哉, 故本論無分太過不及之年,皆有淫勝反勝相勝之氣,可見陽年未必全盛,而反盛者, 陰年未必全衰而淫勝者亦有之,天地變化,消長無窮,但當隨厥氣幾, 而察以方月之義,庶得其妙,若必欲因辭害意,則失之遠矣。

(岐伯曰,悉乎哉問也,厥陰之復,少腹堅滿,裏急暴痛,偃木飛沙,倮蟲不榮, 厥心痛,汗發,嘔吐,飲食不入,入而復出筋骨掉眩厥,甚則入脾,食痺而吐)。 厥陰風木之復,內應肝氣,少腹堅滿,肝邪實也,裏急暴痛,肝主筋膜,其氣急也, 偃木飛沙,風之甚也,倮蟲不榮,木制土也,厥心痛汗發,肝邪乘胃, 上凌於心而陽氣泄也,飲食不入,入而復出,脾受肝傷也,掉為顫掉,眩為眩運, 風淫所致也風之甚者,必兼承制之化,故手足清冷而厥也食痺者,食入不化, 入則悶痛嘔汁,必吐出乃巳也。

(衝陽絕,死不治)。

衝陽胃脉也,胃絕則脾亦絕矣,○按前章天地淫勝,止言司天六脉絕者不治, 而在泉未言,此章於六氣之復者復言之,正以明在泉之化,蓋四氣盡終氣, 地氣主之,復之常也。

(少陰之復,燠熱內作,煩躁,鼽嚏,少腹絞痛,火見燔焫,嗌燥,分注時止, 氣動於左,上行於右,欬,皮膚痛,暴瘖,心痛,鬱冒不知人,迺洒淅惡寒, 振慄譫妄,寒巳而熱,渴而欲飲,少氣,骨萎,隔腸不便,外為浮腫噦噫, 赤氣後化,流水不冰,流水不冰,熱氣大行,介蟲不福,病疿胗瘡瘍,癰疽痤痔, 甚則入肺,欬而鼻淵)。 少陰君火之復,燠熱內作,煩躁鼽嚏,火盛於中而炎於上也,少腹絞痛,火在陰也, 火見燔焫嗌燥,身表焦熱而火在喉也,分注時止,謂大腸或泄,膀胱或癃, 火居二便也氣動於左,陽升在東也,上行於右,火必乘金也,欬而皮膚痛,暴瘖, 肺主聲音,外合皮毛而受火之傷也,心痛,鬱冒不知人,心邪自實而神明亂也, 洒淅惡寒,振慄譫妄,寒巳而熱,水火相爭,熱極生寒也,渴而欲飲,亡津液也, 少氣骨萎,壯火食氣,熱極傷精也,隔腸不便,熱結不通也,外為浮腫,為噦噫, 熱勝則腫,火逆衝上也,赤氣後化,陽明先勝,少陰後復也,流水不冰,, 熱氣大行,介蟲不福,火盛制金也,疿胗瘡瘍,癰疽痤痔,火克肺金而皮毛受病也, 火甚必傷肺,故欬而鼻淵所由作矣,○鼽,音求,嚏,音帝,焫,如瑞切,噦, 於決切,疿音肺,痤,才何切。

(天府絕,死不治)。

天府,肺經穴也。

(太陰之復,濕變迺舉體重中滿,食飲不化,陰氣上厥,胷中不便,飲發於中, 欬喘有聲,大雨時行,鱗見於陸,頭頂痛重,而掉瘛尤甚,嘔而審默,唾吐清液, 甚則入腎,竅,寫無度)。 太陰濕土之復,體重中滿,飲食不化,自傷同氣也,陰氣上厥,胷中不便, 濕從寒化也,飲發於中,喘欬有聲,濕侵脾肺也,大雨時行,鱗見於陸,濕令行也, 頭頂痛重而掉痣尤甚,濕在三陽筋脉濡耎也嘔而密默,唾吐清液,寒濕內動也, 甚則土邪傳腎,竅寫無度,以腎開窗於二便,而門戶不要也。

(太谿絕死不治)。

太谿,腎經穴也。

(少陽之復,大熱將至,枯燥燔熱,介蟲迺耗,驚瘛欬衂,心熱煩燥,便數,憎風, 厥氣上行面如浮埃,目乃瞷瘛,火氣內發,上為口糜,嘔逆,血溢血泄,發而為瘧, 惡寒鼓慄,寒極反熱嗌絡焦槁,渴引水漿,色變黃赤,少氣脉萎化而為水, 傳為肘腫,甚則入肺,欬而血泄)。 少陽相火之復,故大熱至而枯燥燔熱,介蟲屬金,所以耗也,其病則驚瘛欬衂, 心熱煩燥,火乘心肺也,便數憎風,表裏皆熱也,厥氣上行,面如浮埃,目迺瞷瘛, 火氣內發,上為口糜嘔逆,血溢血泄,皆火炎於上,故形色變,而逼血妄行也, 發而為瘧,惡寒鼓慄,寒極反熱,以風火相薄陰陽相并也,嗌絡焦槁,渴引水漿, 津液涸也,色變黃赤,熱在脾則黃,在心則赤也,少氣脉萎,氣血傷也,化而為水, 傳為胕腫,以氣蒸熱化,水道不通,而浮腫如泥也,火盛必傷金,故甚則入肺, 欬而血泄,○爇,儒決切,瘛音翅。

(尺澤絕死不治)。

尺澤,肺經穴也,按前章少陰司天熱淫所勝言尺澤,少陽司天火淫所勝言天府, 此章所言與前章相反,然皆係肺經之穴,以火克金,故能互見其害。

(陽明之復,清氣大舉,森木蒼乾,毛蟲迺厲,病生胠脅,氣歸於左,善太息, 甚則心痛,否滿腹脹而泄,嘔吐欬噦,煩心病在鬲中,頭痛,甚則入肝, 驚欬筋孿)。 陽,明燥金之復,故清氣大舉,森木蒼乾,毛蟲迺厲,金克木也,病生胠脅, 氣歸於左,肝木傷也,金氣盛,則木鬱火衰而陽氣不達,故善太息甚則心痛否滿, 腹脹而泄,嘔吐欬噦煩心,清邪在中也,頭痛者,陰寒外束,熱聚於經也, 金強侮肝,故為驚駭筋攣之病。

(太衝絕,死不治)。

太衝,肝經穴也。

(太陽之復,厥氣上行,水凝雨冰,羽蟲迺死,心胃生寒,胸中不利,心痛,否滿, 頭痛,善悲,時眩仆,食減,腰脽及痛,屈伸不便,地裂冰堅,陽光不治, 少腹控睪,引腰脊,上衝心,唾出清水,及為噦噫,甚則入心,善忘善悲)。 太陽寒水之復,其氣上行,則水凝雨冰,羽蟲屬火,水盛迺死也, 其病心胃生寒故胸中不利也,心痛否滿,寒在膈間也,頭痛善悲,寒併於上, 而陽神虛也,時眩仆食減,清陽失位而胃中,寒也,腰脽反痛,屈伸不便, 寒歸水藏而連及太陽經也,地裂冰堅,陽光不治,水令行也,少腹控睪, 引腰脊上衝於心,寒客三陰,上侵君火也,唾出清水,及為噦噫,寒水侮土, 胃脘無陽也,寒甚者必乘心,心藏神,神不足則善忘善悲,○脽,音誰,睪,音高。

(神門絕,死不治)。

神門,心經穴也。

(帝曰善,治之奈何)。

治六氣之復。

(岐伯曰,厥陰之復,治以酸寒,佐以甘辛,以酸,寫之,以甘緩之)。

厥陰風木之復,治以酸寒,木之正味,其寫以酸,木火相生,宜清以寒也, 佐以甘辛,木盛土衰,以甘補土,辛從金化,以辛制木也寫者,寫肝之實,緩者, 緩肝之急也。

(少陰之復,治以鹹寒,佐以苦辛,以甘,寫之,以酸收之,以苦發之, 以鹹耎之)。 少陰君火之復,治以鹹寒,制以所不勝也,佐以苦辛,發散其熱也,以甘寫之, 甘寫火也,以酸收之,斂浮熱也,以苦發之,散火之鬱也,以鹹耎之,解熱之結也。

(太陰之復,治以苦熱,佐以酸辛,以苦,寫之,燥之泄之)。

太陰濕土之復,治以苦熱,苦能寫土,熱能燥濕也,佐以酸辛,酸能制土, 辛能溫寒也,以苦寫之,燥之泄之,寫以奪其壅,燥以勝其濕,泄以利其水也。

(少陽之復,治以鹹冷,佐以苦辛,以鹹耎之,以酸收之,辛苦發之,發不遠熱, 無犯溫涼,少陰同法)。 少陽相火之復,與上文少陰之復治同,發不遠熱,無犯溫涼,重明用發者, 勿犯寒涼也,少陰之治亦然。

(陽明之復治以辛溫,佐以苦甘,以若泄之,以苦下之,以酸補之)。

陽明燥金之復,治以辛溫,金之正味,寫之以辛,金之清燥,勝之以溫也, 佐以苦甘,苦從火化,以苦制金,木被金傷,以甘緩急也,以苦泄之下之, 開燥結以通實邪,以酸補之,斂津液以滋乾涸也。

(太陽之復,治以鹹熱,佐以甘辛,以苦堅之)。

太陽寒水之復,治以鹹熱,水之正味,其寫以鹹,而治寒姒熱也,佐以甘辛, 甘從土化,用以制水,而辛能散寒也,寒水通於腎,腎不堅則寒易起, 故藏氣法時論曰,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也。

(治諸勝復,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溫者清之,清者溫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 燥者潤之,急者緩之,堅者耎之,脆者堅之,衰者補之,強者寫之,各安其氣, 必清必靜,則病氣衰去,歸其所宗,此治之大體也)。 此總結前章淫勝反勝相勝相復之治,皆不外乎此法,則正氣得安,病氣衰去, 陰陽宗主,各有所歸,自無偏勝之患,而治法盡於此矣,○脆,音翠。

(帝曰善)。

(天樞上下勝復有常,素問至真要大論○二十九。

(帝曰氣之上下,何謂也,岐伯曰,身半以上,其氣三矣,天之分也,天氣主之, 身半以下,其氣三矣,地之分也,地氣主之)。 氣之上下,同天在泉也,而人身應之,則身半以上,陽氣三,陰氣亦三, 是為手之六經,應天之分,故天氣主之,身半以下,亦陽氣三,陰氣三, 是為足之六經,應地之氣,故地氣主之,六節藏象論亦云其氣三,三而成天, 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亦是三陰三陽之義。

(以各命氣,以氣命處,而言其病,半所謂天樞也)。

以名命氣,謂正其名,則氣有所屬,如三陰三陽者,名也名既立, 則六氣各有所主矣,以氣命處,謂六經之氣,各有其位, 察其氣則中外前後上下左右,病處可知矣半,身半也,上下之中也,以人身言之, 則前及於臍,後及於腰,故臍旁二寸名天樞穴,正取身半之義,又天樞詳義, 見本類前九。

(故上勝而下俱病者,以地名之,下勝而上俱病者,以天名之)。

上勝則下虛,而下俱病者,即名地氣也,下勝則上虛,而上俱病者,即名天氣也, 六元正紀大論曰,天氣不足,地氣隨之,地氣不足,天氣從之,亦此之謂。

(所謂勝至,報氣屈伏而未發也,復至則不以天地異名,皆如復氣為法也)。

凡勝至為病者,以報氣未發也,故病在上則求乎天,病在下則求乎地,若復氣巳至, 則不以天地異名,但求復氣所居,隨微甚以為治法也,如前章治六氣之復, 及下文云,氣之復也,和者平之暴者奪之,皆治復之法。

(帝曰,勝復之動,時月常乎,氣有必乎,岐伯曰,時有常位,而氣無必也)。

時有常,氣無必,義如下文。

(帝曰,願聞其道也,岐伯曰,初氣終三氣,天氣主之,勝之常也,四氣盡終氣, 地氣主之,復之常也)。 歲半之前,天氣主之,歲半之後,地氣主之,勝在前,復在後,故自初氣以至三氣, 乃司天所主之時,太過則勝其不勝,不及則勝者來勝,此勝之常也, 自四氣以至終氣,乃在泉所主之時,太過則承者起而制之,不及則子為母,而復之, 此復之常也,故曰時有常位。

(有勝則復無勝則否)。

有勝必有復,無勝則無復,五常政大論曰,微者復微,甚者復甚,可見勝復之氣, 或有或無,或微或甚,其變不一,故曰氣無必也。

(帝曰善,復巳而勝何如,岐伯曰,勝至則復,無常數也,衰迺止耳,復巳而勝, 謂既復之後而又勝也,勝至則復,言再勝則再復,本無常數也,勝復之變, 本由乎氣,若氣有餘而勝復微,則氣未盡,故不免再勝再復,若勝復甚, 則彼此氣盡而己,故衰迺止耳)。

(復巳而勝,不復則害,此傷生也)。

若辭勝無復,則亢而為害,故傷生也。

(帝曰,復而反病何也,岐伯曰,居非其位,不相得也,大復其勝,則主勝之, 故反病也)。 復而反病,謂復反自病也,復氣居非其位,則客主之氣不相得, 氣不相得而大復其勝,力極必虛,虛則主氣乘之,故反受病也。

(所謂火燥熱也)。

此即居非其位也,火,少陽也,燥,陽明也,熱,少陰也,少陽少陰在泉, 以客之火氣,而居主之水位,火氣大復,則水主勝之,陽明司天,以客之金氣, 而居主之火位,金氣大復,則火主勝之,餘氣勝復,則無主勝之反病, 故曰所謂火燥熱也,○按此以復氣反病為言,然燥在三氣之前,本非復之時也, 但言復則勝可知矣,故勝氣不相得者亦當反病,天地之氣皆然也。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夫氣之勝也,微者隨之,甚者制之,氣之復也, 和者平之,暴者奪之,皆隨勝氣,安其屈伏,無問其數,以平為期,此其道也)。 此總言勝復微甚之治也,微者隨之,順其氣以安之也,甚者制之,制以所畏也, 和者平之,調其微邪也,暴者奪之寫其強盛也,但隨勝氣以治,則屈伏之氣可安矣, 然不必計其數之多少,但以得平為期,乃氣勝之道,此言皆隨勝氣者, 非單以勝氣為言,而復氣之至,氣亦勝矣,蓋兼言之也,本節治法, 乃與前章治諸氣復相參閱。

(帝曰善)。

客主勝而無復,病治各有正味,素問至真要大論○三十。

(帝曰,客主之勝復奈何)。

客者,天地之六氣,主者,四時之六步,凡前云勝復者,皆客氣之變, 故此復明主氣也,○有逐年主氣客氣客氣圖,在圖翼二卷。

(岐伯曰,客主之氣,勝而無復也)。

客氣動而變,主氣靜而常,氣強則勝,時去則巳,故但以盛衰相勝而無復也。

(帝曰,其逆從何如,岐伯曰,主勝逆,客勝從,天之道也)。

客行天令,運動不息,主守其位,祇奉天命者也,主勝客,則違天之命, 而天氣不行,故為逆客勝主,則以上臨下而政令乃布,故為從。

(○帝曰,其生病何如,岐伯曰,厥陰司天,客勝則耳鳴掉眩,甚則欬, 主勝則胷脇痛,舌難以言)。 初氣終三氣,天氣主之也,巳亥年厥陰司天,以風木之客, 而加於厥陰少陰少陽之主,若客勝則木氣上動而風邪盛,故耳鳴棹眩,甚則為欬, 若主勝則火挾木邪,在相火則胷脇痛,心包所居也,在君火則舌難言, 心開竅於舌也。

(少陰司天,客勝則鼽嚏,頸項強肩背瞀熱,頭痛,少氣,發熱,耳聾目瞑, 甚則肘腫血溢,瘡瘍欬喘,主勝則心熱煩躁,甚則脇痛支滿)。 子午年少陰司天,以君火之客,而加於木火三氣之主,客勝則火在上焦, 故熱居頭項肌表,主勝則火木為邪,故心肝二經為病,○瞀,音務,悶也。

(太陰司天,客勝則首面胕腫,呼吸氣喘,主勝則胷腹滿,食巳而瞀)。

丑未年,太陰司天,以濕土之客,而加於木火之主,客勝則濕熱上升, 故首面浮腫而喘,主勝則風熱侵脾,故胷腹滿,食巳而瞀。

(少陽司天,客勝則丹胗外發及為丹熛瘡瘍,嘔逆喉痺,頭痛嗌腫,耳聾血溢, 內為瘛瘲,主勝則胷滿,欬,仰息,甚而有血手熱)。 寅申年,少陽司天,以畏火之客,而加於木火之主,客主互勝,火在上焦, 故為熱病如此,胗,疹同,熛,飄標二音,瘛瘲,音翅縱,按卜文云,痙強拘瘛, 是瘛為拘孿,瘲為施縱可知。

(陽明司天,清復內餘,則欬衂嗌塞,心鬲中熱,欬不止,而白血出者死)。

卯酉年陽明司天,以燥金之客,而加於木火之主,金居火位,則客不勝主, 故不言客主之勝,然陽明以清肅為政,若清氣復盛而有餘於內,則熱邪承之, 故為欬衂嗌塞等證,皆肺金受傷也,肺傷極則白血出,蓋血竭於肺,乃為白涎白液, 涎液雖白,實血所化,故曰白血出者死。

(太陽司天,客勝則胷中不利,出清涕,感寒則欬,主勝則喉嗌中鳴)。

辰戍年,太陽司天,以寒水之客,而加於木火之主,客勝則寒氣在上,故胸中不利, 涕出而欬,主勝則火因寒覆,故陽氣欲達而喉嗌鳴也。

(○厥陰在泉,客勝則大關節不利,內為痙強拘瘛,外為不便,主勝則筋骨繇併, 腰腹時痛)。 四氣盡終氣,地氣主之也,寅申年,厥陰在泉,以風木之客, 而加於太陰陽明太陽之主,客勝主勝,皆以木居土金水之鄉,肝木受制於下, 故為關節不利,痙強拘瘛筋骨等病,繇,搖同,併,孿束不開也。

(少陰在泉,客勝則腰痛,尻股膝髀腨胻足病,瞀熱以酸,胕腫不能久立,溲便變, 主勝則厥氣上行,心痛發熱鬲中眾鬲中眾痺皆作,發於胠脇,魄汗不藏, 四逆而起)。 卯酉年少陰在泉,以君火之客,而加於土金水之主,客勝則腰尻下部,為痛為熱, 為溲便變者,火居陰分也,為胕腫不能久立者,火在太陰,脾主肌肉四支也, 主勝則君火受制於群陰,故為厥氣上行,心痛發熱等病,魄汗,陰汗也,四逆, 厥冷也,脉要精微論曰,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即此謂也。

(太陰在泉,客勝則足痿下重,便溲不時,濕客下焦,發而濡瀉,及為腫, 隱曲之疾,主勝則寒氣逆滿,食飲不下,甚則為疝)。 辰戍年,太陰在泉,以濕土之客,而加於金水之主,客朕而為足痿下重等病, 濕挾陰邪在下也,主勝而為寒氣逆滿,食飲不下者,寒水侮土傷脾也,甚則為疝, 即隱曲之疾,蓋前陰者,太陰陽明之所合,而寒濕居之,故為是證。

(少陽在泉,客勝則腰腹痛,而反惡寒,甚則下白溺白,主勝則熱反上行, 而客於心,心痛發熱,格中而嘔,少陰同候)。 巳亥年,少陽在泉,以相火之客,而加於土金水之主,客勝則火居陰分,故下焦熱, 腰腹痛而惡寒下白,主勝則陰盛格陽,故熱反上行,心痛發熱,格中而嘔, 少陽少陰皆屬火,故同候。

(陽明在泉,客勝則清氣動下,少腹堅滿,而數便瀉,主勝則腰重腹痛,少腹生寒, 下為鶩溏,則寒厥於腸,上衝胷中,甚則喘不能久立)。 子午歲,陽明在泉,以燥金之客,而加於土金水之主,客勝則清寒之氣動於下焦, 故少腹堅滿而便寫,主勝則寒侵金藏,故下在腸腹,則為腰重腹痛,鶩溏寒厥, 上于肺經則衝於胷中,甚則氣喘,不能久立也,○鶩,木,務二音,鴨也。

(太陽在泉,寒復內餘,則腰尻痛,屈伸不利,股脛足膝中痛)。

丑本年,太陽在泉,以寒水之客,而加於金水之主,水居水位,故不言客主之勝, 重陰氣盛,故寒復內餘,而為腰尻股脛足膝中痛。

(帝曰善治之奈何)。

治客主之勝。

(岐伯曰,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折之,不足者補之,佐以所利,和以所宜, 必安其主客,適其寒溫,同者逆之,異者從之)。 高者抑之,欲其降也,下者舉之,欲其升也,有餘者折之,攻其實也,不足者補之, 培其虛也,佐以所利,順其升降浮沈也,和以所宜,酌其氣味薄厚也,安其主客, 審強弱以調之也,適其寒溫,用寒遠寒,用溫遠溫也,同者逆之, 客主同氣者可逆而治也,異者從之,客主異氣者,或從於客,或從於主也。

(帝曰,治寒以熱,治熱以寒,氣相得者逆之,不相得者從之,余巳知之矣, 其於正味何如)。 五行氣化,補寫之味,各有專主,故曰正味,此不特客主之氣為然, 凡治諸勝復者皆同。

(岐伯曰,木位之主,其寫以酸,其補以辛)。

木之主氣,初之氣也,在春分前六十日有奇,乃厥陰風木所主之時,故曰木位之主, 木性升酸則反其性而斂之,故為寫,辛則助其發生之氣,故為補藏氣發時論曰,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寫之。

(火位之主,其寫以甘,其補以鹹)。

火之主氣有二,春分後六十日有奇,少陰君火主之,二之氣也, 夏至前後各三十日有奇,少陽相火主之,三之氣也,火性烈,甘則反其性而緩之, 故為寫,火欲耎,鹹則順其氣而耎之,故為補藏氣法時論曰,心欲耎, 急食鹹以耎之,用鹹補之,甘寫之。

(土位之主,其寫以若其補以甘)。

土之主氣,四之氣也,在秋分前六十日有奇,乃太陰濕土所主之時,土性濕, 苦則反其性而燥之,故為寫,土欲緩,甘則順其氣而緩之,故為補,藏氣法時論曰, 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寫之,甘補之。

(金位之主,其寫以辛,其補以酸)。

金之主氣,五之氣也,在秋分後六十日有奇,乃陽明燥金所主之時,金性斂, 辛則反其性而散之,故為寫,金欲收,酸則順其氣而收之,故為補,藏氣法時論曰,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寫之。

(水位之主,其寫以鹹,其補以苦)。

水之主氣,終之氣也,在冬至前後加三十日有奇,乃太陽寒水所主之時,水性凝, 鹹則反其性而耎之,故為寫,水欲堅,苦則順其氣而堅之,故為補,藏氣法時論曰, 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鹹寫之。

(厥陰之客,以辛補之,以酸,寫之,以甘緩之。客者,客氣之為病也,後永此, 厥陰之客,與上文木位之主同其治,而復曰以甘緩之者,木主肝,藏氣法時論曰,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也。

(少陰之客,以鹹補之,以甘寫之,以鹹收之)。

少陰君火之客,與上文火位之主同其治,以鹹收之誤也,當作酸,藏氣法時論曰, 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者是其義。

(太陰之客,以甘補之,以苦寫之,以甘緩之)。

太陰濕土之客,與上文土位之主治同。

(少陽之客以鹹補之,以甘寫之,以鹹耎之)。

少陽相火之客,與上文火位之主,少陰之客治同,但曰以鹹耎之者, 按藏氣法時論曰,心欲耎,急食鹹以耎之,雖心非少陽,而君相皆火故味同也。

(陽明之客,以酸補之,以辛寫之,以苦泄之)。

陽明燥金之客,與上文金位之主治同,復言以苦泄之者,金主肺,藏氣法時論曰, 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也。

(太陽之客,以苦補之,以鹹寫之,以苦堅之,以辛潤之,開發腠理,致津液, 通氣也)。 太陽寒水之客,與上文水位之主治同,復曰以辛潤之者,水屬腎,如藏氣法時論曰,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也,開發腠理等義,俱與彼同,詳疾病類二十四。

(帝曰善)。

(六氣之勝,五藏受邪脉應)。

素問至真要大論○三十一。

(帝曰,六氣之勝,何以候之)。

候者,候其氣之應見也。

(岐伯曰,乘其至也)。

乘其氣至而察之也。

(清氣大來,燥之勝也,風木受邪,肝病生焉)。

金氣克木故肝木受邪,肝病則並及於膽。

(熱氣大來,火之勝也,金燥受邪,肺病生焉)。

火氣克金,故肺金受邪,肺病則並及於大腸。

(寒氣大來,水之勝也,火熱受邪,心病生焉)。

水氣克火,故心火受邪,心病則並及小腸,包絡,三焦。

(濕氣大來,土之勝也,寒水受邪,腎病生焉)。

土氣克水,故腎水受邪,腎病則并及膀胱。

(風氣大來,木之勝也,土濕受邪,脾病生焉)。

木氣克土,故脾土受邪,脾病則并及於胃。

(所謂感邪而生病也)。

不當至而至者,謂之邪氣,有所感觸則病生矣。

(乘年之虛,則邪甚也)。

凡歲氣不及,邪勝必甚,如乙丁已辛癸年是也。

(失時之和,亦邪甚也)。

客主不和,四時失序,感而為病,則隨所勝而與藏氣相應也,其邪亦甚。

(遇月之空,亦邪甚也)。

八正神明論曰,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廓滿則血氣實,肌肉堅, 月廓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是即月空之義,亦邪之所以甚也以, ○上三節,曰乘曰失曰遇,皆以人事為言,是謂三虛,詳義見後三十六。

(重感於邪,則病危矣)。

如歲露論云,冬至之日,中於虛風而不發,至立春之日,又皆中於虛風, 此兩邪相搏,即重感之謂,義詳後三十六。

(有勝之氣其必來復也)。

天地之氣,不能相過也,有勝則有復也。

(帝曰,其脉至何如)。

言六氣勝至之脉體。

(岐伯曰,厥陰之至其脉弦)。

厥陰之至,風木氣也,木體端直以長,故脉弦,弦者長直有力,如弓弦也。

(少陰之至其脉鉤)。

少陰之至,君火氣也,火性升浮,故脉鉤鉤者,來盛去衰,外實內虛,如帶之鉤也。

(太陰之至其脉沈)。

太陰之至,濕土氣也,土體重實,故脉沉,沉者,行於肌肉之下也。

(少陽之至大而浮)。

少陽之至,相火氣也,火熱盛長於外,故脉來洪大而浮於肌膚之上也。

(陽明之至短而濇)。

陽明之至,燥金氣也,金性收斂,故脉來短而濇也。

(太陽之至大而長)。

太陽之至,寒水氣也,水源長而生意廣,故其脉至,大而且長。

(至而和則平)。

以上六脉之至,各無太過不及。是為和平之脉,不平則為病矣。

(至而甚則病)。

甚,謂過甚而失其中和之氣,如但弦無胃之類是也。

(至而反者病)。

反者,反見勝已之脉,如應弦反濇,應大反小之類是也。

(至而不至者病)。

時已至而脉不應,來氣不足也,故病。

(未至而至者病)。

時未至而脉先至,來氣太過也,故病,凡南北政之歲,脉象變易皆然。

(陰陽易者危)。

陰陽易,即五運行大論陰陽交之義,陰陽錯亂,故謂之危,詳見本類前五。

(勝復蚤晏脉應)。

素問至真要大論○三十二。

(帝曰,勝復之變,蚤晏何如。言遲速之應)。

(岐伯曰,夫所勝者,勝至巳病,病巳慍慍而復已萌也)。

勝氣之至,既已病矣,病將已,尚慍慍未除,面復氣隨之已萌矣,故凡治病者, 於陰陽先後之變,不可不察也,○慍,音醞,又上聲,蘊積貌。

(大所復者勝盡而起,得位而甚,勝有微甚復有少多,勝和而和,勝虛而虛, 天之常也勝盡而起,隨而至也,得位而甚,專其令也,勝有微甚,則復有少多, 報和以和,報虛以虛,故勝復之道,亦猶形影聲應之不能爽也)。

(帝曰,勝復之作,動不當位,或後時而至,其故何也)。

勝復之動,有不應時者也。

(岐伯曰夫氣之生與其化,衰盛異也)。

生者,發生之始,化者,氣化大行,故衰盛異也,氣有衰盛,則勝復之動, 有不當位而後先至矣。

(寒暑溫涼,盛衰之用,其在四維)。

寒暑溫涼,四季之正氣也,四維,辰戍丑未之月也,春溫盛於辰,夏暑益於未, 秋涼盛於戍,冬寒盛於丑,此四季盛衰之用。

(故陽之動,始於溫,盛於暑,陰之動,始於清,盛於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

始於溫,陽之生也,盛於暑,陽之化也,始於清,陰之生也,盛於寒,陰之化也, 氣至有微甚,故四季各有差分也。

(故大要曰,彼春之煖,為夏之暑,彼秋之忿,為冬之怒,謹按四維,斥候皆歸, 其終可見其始可知,此之謂也)。 斥候,四時之大候也,春之煖即夏暑之漸,秋之忿,即冬寒之漸,但按四維之正, 則四時斥候之所歸也,故見其始,即可知其終矣。

(帝曰,差有數乎,岐伯曰,又凡三十度也)。

凡氣有遲蚤,總不出一月之外,三十度,即一月之日數也,此二句, 與六元正紀大論同,詳本類前二十三。

(帝曰,其脉應皆何如,岐伯曰,差同正法,待時而去也)。

氣至脉亦至,氣去脉亦去,氣有差分,脉必應之,故曰差同正法。

(脉要曰,春不沉,夏不弦,秋不數,冬不濇,是謂四塞)。

此即脉之差分也,春脉宜弦,然自冬而至,冬氣猶存,故尚有沉意,夏脉宜數, 然自春而至,春氣猶存,故尚有弦意,秋脉宜濇,然自夏而至,夏氣猶存, 故尚有數意,冬脉宜沉,然自秋而至秋氣猶存,故尚有濇意,若春不沉, 夏不弦秋不數,冬不濇,是失其所生之氣,氣不交通,故曰四塞,皆非脉氣之正。

(沉甚曰病,弦甚曰病數甚曰病,濇甚曰病)。

此又其差之甚者也,故春可帶沉而沉甚則病, 夏可帶弦而弦甚則病鄉力秋可帶數而數甚則病,冬可帶濇而濇甚則病, 以盛非其時也。

(參見曰病,復見曰病,未去而去曰病,去而不去曰病)。

參見者,氣脉亂而雜至也,復見者,脉隨氣去而再來也,時未去而脉先去, 本氣不足,來氣有餘也,時巳去而脉不去,本氣有餘來氣不足也,皆不免於病。

(反者死)。

春得秋脉,夏得冬脉,秋得夏脉冬得長夏脉,長夏得春脉,反見勝已之化, 失天和也,故死。

(故曰氣之相守司也,如權衡之不得相失也)。

權衡,秤也,凡六氣之用,亦猶權衡之平,而不可失也。

(夫陰陽之氣,清靜則生化治,動則苛疾起,此之謂也)。

陰陽之氣,平則清靜而生化治,不平則動而苛疾起,六微旨大論曰, 成敗倚伏生乎動,動而不巳則變作矣。

(三陰三陽幽明分至)。

素問至真要大論○三十三。

(帝曰,願聞陰陽之三也何謂)。

厥陰少陰太陰,三陰也,少陽陽明太陽,三陽也。

(岐伯曰,氣有多少異用也)。

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而此曰三者,以陰陽之氣,各有盛衰,盛省氣多, 衰者氣少,天元紀大論曰,陰陽之氣,各有多少,故曰三陰三陽也,按陰陽類論, 以厥陰為一陰,少陰為二陰,太陰為三陰,少陽為一陽,陽明為二陽,太陽為三陽, 數各不同,故氣亦有異。

(帝曰,陽明何謂也,岐伯曰,兩陽合明也)。

兩陽合明,陽之盛也,陰陽繫日月篇曰,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陽明,巳者四月, 主右足之陽明,此兩陽合於前,故曰陽明,丙主左手之陽明,丁主右手之陽明, 此兩火并合故曰陽明。

(帝曰,厥陰何也,岐伯曰,兩陰交盡也)。

厥,盡也,兩陰交盡,陰之極也,陰陽繫日月篇曰,戍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陰, 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陰,此二陰交盡,故曰厥陰,詳經絡類三十四。

(帝曰,幽明何如,岐伯曰,兩陰交盡故曰幽,兩陽合明故曰明,幽明之配, 寒暑之異也)。 幽明者,陰陽盛極之象也,故陰陽繫日月篇,以辰巳為陽明,戍亥為厥陰夫辰, 己之氣暑,戍亥之氣寒,如夜寒晝熱,冬寒夏熱,西北寒,東南熱, 無非辰巳戍亥之氣,故幽明之配,為寒暑之異。

(帝曰,分至何如,岐伯曰,氣至之謂至,氣分之謂分,至則氣同,分則氣異, 所謂天地之正紀也)。 分言春秋二分,至言冬夏二至,冬夏言至者,陰陽之至極也,如司天主夏至, 在泉主冬至,此六氣之至也,夏至熱極涼生,而夜短晝長之極,冬至寒極溫生, 而晝短夜長之極此陰陽盈縮之至也,春秋言分者,陰陽之中分也,初氣居春分之前, 二氣居春分之後,四氣居秋分之前,五氣居秋分之後, 此間氣之分也春分前寒而後熱,前則晝短夜長,後則夜短晝長,秋分前熱而後寒, 前則夜短晝長,後則晝短夜長,此寒熱晝夜之分也,至則純陽,故曰氣同, 分則前後更易,故曰氣異,此天地歲氣之正紀也。

(六氣衽寫用有先後)。

素問至真要大論○三十四。

(帝曰,夫子言春秋氣始於前,冬夏氣始於後,余巳知之矣, 然六氣往復主歲不常也,其補寫奈何)。 初之氣,始於立春前十五日,四之氣,始於立秋前十五日,故春秋氣始於前, 三之氣,始於立夏後十五日,終之氣,始於立冬後十五日,故冬夏氣始於後, 此不易之次序也,然六氣迭為進退,舊者去而新者來,往復不常,則其補寫之味, 亦用有先後也。

(岐伯曰,上下所主,隨其攸利,正其味,則其要也,左右同法)。

司天在泉,上下各有所主,應補應寫,但隨所利而用之,其要以正味為主也, 左右間氣,上者同於司天,下者同於在泉,故曰同法。

(大要曰,少陽之主,先甘後鹹,陽明之主,先辛後酸,太陽之主,先鹹後苦, 厥陰之主,先酸後辛,少陰之主,先甘後鹹,太陰之主,先苦後甘)。 主謂主歲,非客主之主也,按此即六氣補寫之正味,六氣勝至,必當先去其有餘, 後補其不足,故諸味之用皆先寫而後補。

(佐以所利,資以所生,是謂得氣)。

自補寫正味之外,而復佐以所利,兼其所宜也,資以所生,助其化源也, 得六氣之和平矣。

(九官八風)。

靈樞九官八風篇全○三十五。

(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蟄之官四十六日)。

太一,北辰也按西志曰,中官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之常居也,蓋太者, 至尊之稱,一者萬數之始,為天元之主宰,故曰太一,即北極也,北極居中不動, 而斗運於外,斗有七星附者一星,自一至四為魁,自五至七為杓,斗杓旋指十二辰, 以建時節,而北極統之,故曰北辰,古云,太一運璇璣以齊七政者,此之謂也, 十杓所指之辰,謂之月建即氣令所王之方,如冬至節月建在正北, 故云太一居叶蟄之宮,叶蟄,坎宮也以周歲日數,分屬八官,則每宮得四十六日, 惟乾巽天門地戶雨宮,止四十五日,共紀三百六十六日,以盡一歲之數,彼放此, 吹宮四十六日,主冬至小寒大寒三節,○有九官八風圖,在圖翼二卷,○叶, 效甲切。

(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

明日即土文四十六日之次日,謂起於四十七日,後故此,天留,艮官也, 主立春雨水驚蟄三節共四十六日,太一之所移居也,連前共九十二日而止。

(明日居倉門,四十六日)。

倉門,震官也,自九十三日起,當春分清明穀雨三節,共四十六日, 至一百三十八日而止。

(明日居陰洛,四十六日)。

陰洛,巽官也,自一百三十九日起,主立夏小滿芒種三節,共四十五日, 至一百八十三日而止。

(明日居天官四十六日)。

天官,離官也,主夏至小暑大暑三節,共四十六日,至二百二十九日而止。

(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

玄委,坤官也,主立秋處暑白露三節,共四十六日,至二百七十五日而止。

(明日居倉果四十六日)。

倉果,兌官也,主秋分寒露霜降三節,共四十六日,至三百二十一日而止。

(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

新洛,乾官也,主立冬小雪,大雪三節,共四十五日,至三百六十六日, 周一歲之全數而止。

(明日復居叶蟄之官,日冬至矣)。

歲盡一周,復起於叶蟄之官,交於冬至,乃為來歲之首也。

(太一日遊,以冬至之日,居叶蟄之宮,數所在日,從一處至九日復反於一, 常如是無巳,終而復始)。 此結上文而總其義也,太乙始於坎,終於乾,乃八官之日也,八盡而九, 則復反於一而循環無已矣,然河圖官九,而此居惟八,蓋中官為太乙所主, 而臨御乎八官者也。

(太一移日,天必應之以風雨,以其日風雨則吉,歲美民安少病矣)。

移日,交節過官日也,節之前後,必有風雨應之,若當其日而風雨和調則吉, 故歲美民安少病也。

(先之則多雨,後之則多汗)。

汗,當作旱,風雨先期而至,其氣有餘,故多雨,風雨後期而至,其氣不足, 故多旱。

(太一在冬至之日有變,占在君)。

冬至為一歲之首,位在正北,君居宸極,南面面治,其象應之,故占在君。

(太一在春分之日有變,占在相)。

春分為卯之中,位在正東,相持六衡,職司教化,其象應春,故占在相。

(太一在中官之日有變,占在吏)。

中官屬土,王在四維,吏有分任,其象應之,故占在吏。

(太一在秋分之日有變,占在將)。

秋分為酉之中,位居正西,將在威武,職司殺伐,其象應秋,故占在將。

(太一在夏至之日有變,占在百姓)。

夏至為午之中,位在正南,兆民眾庶,如物蕃盛,其象應夏,故占在百姓。

(所謂有變者,太一居五官之日,病風折樹木,揚沙石,各以其所主占貴賤)。

此釋上文有變之義,其病在風霾異常,折樹木,揚沙石者,乃謂之變,否則非也, 太乙居五官之日,言所重者,在子午卯酉四正之節,及中官之應, 即四季土王用事之日是也。

(因視風所從來而占之)。

既察風雨之微甚,以觀其變又當察其方位以占吉凶。

(風從其所居之鄉來為實風,主生長養萬物,從其衝後來為虛風,傷人者也, 主殺主害者,謹候虛風而避之,故聖人日避虛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 此之謂也)。 所居者,太一所居之鄉也,如月建居子,風從北方來,冬氣之正也,月建居卯, 風從東方來,春氣之正也,月建居午,風從南方來,夏氣之正也,月建居酉, 風從西方來,秋氣之正也,四隅十二建,其氣皆然,氣得其正者,正氣王也, 故曰實風,所以能生長養萬物,衝者,對衝也,後者,言其來之遠,遠則氣盛也, 如太一居子,風從南方來,火勝也,太一居卯,風從西方來,金勝木也,太一居午, 風從北方來,水勝火也,太一居酉,風從東方來,木反勝也,氣失其正者, 正氣不足,故曰虛風,所以能傷人,而主殺主害,最當避也,又正氣正風義, 詳疾病類四。

(是故太一入徙,立於中宮,乃朝八風,以占吉凶也)。

此正以明太一即北極也,蓋中不立,則方隅氣候,皆不得其正,故大一立於中官, 而斗建其外,然後可以朝八風,占吉凶,所謂北辰北極,天之樞紐者以此。

風從南方來,名曰大弱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心外在於脉氣主熱。

此下皆言虛風傷人之為病,南方離火宮也,凡熱盛之方,風至必微,故曰大弱風, 其在於人,則火藏應之,內舍於心,外在於脉,其病為熱,心病則包絡在其中矣。

(風從西南方來,名曰謀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脾外在於肌,其氣主為弱)。

西南方,坤土官心,陰氣方生,陽氣猶盛,陰陽去就,若有所議,故曰謀風, 其在於人,則土藏應之,故內舍於脾,外在於肌,脾惡陰濕,故其氣主為弱。

(風從西方來,名曰剛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肺,外在於皮膚,其氣主為燥)。

西方,兌金官也,金氣剛勁,故曰剛風,其在於人,則金藏應之內舍於肺, 外在皮膚,其病氣主燥也。

(風從西北方來,名曰折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小腸,外在於手太陽脉,脉絕則溢, 脉閉則結不通,善暴死)。 西北方,乾金官也,金主折傷,故曰折風,凡風氣傷人,南應在上,北應在下, 故此小腸手太陽經受病者,以小腸屬丙,為下焦之火府,而乾亥虛風,其衝在巳也, 然西方之金,其氣肅殺,北方之水,其氣慘冽,西北合氣,最伐生陽, 故令人善暴死。

(風從北方來,名曰大剛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腎, 外在於骨與肩背之膂筋其氣主為寒也)。 北方,坎水官也,氣寒則風烈,故曰大剛風其在於人,則水藏應之,內舍於腎, 外在於骨,肩背膂筋,足太陽經也,言腎則膀胱亦在其中,而病氣皆主寒也。

(風從東北方來,名曰凶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大腸,外在於兩脇腋骨下及肢節)。

東北方艮土官也,陰氣未退,陽和未盛,故曰凶風,其在於人,則傷及大腸, 以大腸屬庚,為下焦之金府,而艮寅虛風,其衝在申也,兩脇腋骨下, 大腸所近之位,肢節,手陽明脉氣所及。

(風從東方來名曰嬰兒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肝,外在於筋紐,其氣主為身濕)。

東方,震木官也,風生於東,故曰嬰兒風,其在於人,則木藏應之,故病舍於肝, 外在於筋紐,肝病則膽在其中矣,風本勝濕,而其氣反為身濕者,以東南水鄉, 濕氣所居,故東風多雨,徵可見矣。

(風從東南方來名曰弱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胃,外在肌肉其氣主體重)。

東南方,巽水官也,氣煖則風柔,故日弱風,東南濕勝,梜木侮土,故其傷人, 則內舍於胃,外在肌肉,其病氣主體重也。

(此八風,皆從其虛之鄉來,乃能病人)。

凡上文之為病者,皆以虛風為言,而實風不在其列。

(三虛相摶,則為暴病卒死)。

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時之和,是謂三虛,義詳下章,又三虛云驚而奪精, 汗出於心等義,詳後四十三四二章。

(兩實一虛,病則為淋露寒熱,犯其雨濕之地則為痿)。

兩實一虛,言三虛犯一,亦能為病,其病則或因淋雨,或因露風,而為寒熱, 或犯其雨濕之地,而為痿,皆一虛之為病也。

(故聖人避風,如避矢石焉,其有三虛,而偏中於邪風,則為擊仆偏枯矣)。

邪風非時,不正之風也,擊仆,為風所擊而仆倒也,然必犯三虛而後為此病, 則人之正氣實者,邪不能傷可知矣。

(賊風邪氣乘虛傷人)。

靈樞歲露論○三十六。

(黃帝問於少師曰,余聞四時入風之中人也,故有寒暑,寒則皮膚急而腠理閉, 暑則皮膚緩而腠理開,賊風邪氣,因得以入乎,將必須八正虛邪,乃能傷人乎)。 此言賊風邪氣,亦能傷人,又有非八正虛邪之謂者。

(少師答曰,不然,賊風邪氣之中人也,不得以時,然必因其開也,其入深, 其內極病,其病人也卒暴,因其閉也,其入淺以留,其病也徐以遲)。 凡四時乖戾不正之氣,是為賊風邪氣,非如太一所居,八正虛邪之有常候, 此則發無定期,亦無定位,故曰不得以時也,然其中人,必因膚腠之開,乃深入, 深則內病極,故其病人也卒暴,若因其閉,雖中必淺,淺而不去,其邪必留, 亦致於病,但徐遲耳。

(黃帝曰,有寒溫和適,腠理不開,然有卒病者,其故何也,少師答曰, 帝弗知邪入乎,雖平居,其腠理開閉緩急,其故常有時也)。 此謂平居無事之時,其腠理之開閉緩急而致卒病者,亦各有其故,葐因於時氣耳。

(黃帝曰,可得聞乎,少師曰,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 故月滿則海水西盛,人血氣積,肌肉充,皮膚緻,毛髮堅,腠理郄,煙垢著, 當是之時,雖遇賊風,其入淺不深,至其月郭空,則海水東盛,人氣血虛, 其衛氣去,形獨居,肌肉減,皮膚縱,腠理開,毛髮殘,膲理薄,煙垢落, 當是之時,遇賊風,則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 緻密也,郄,閉,也,縱,寬也,人與天地日月相參應,而此獨言月水言者, 正以人身之形質屬陰,故上應於月,下應於水也,夫地木屬陰,而西北則陰中之陰, 東南則陰中之陽,故地之體西北高東南下,月滿則海水西盛陰者陰得其位陰之實也, 在人應之,則血氣亦實,故邪風不能深入,月郭空則海水東盛者,陰失其位, 陰之衰也,在人應之,則血氣亦虛,故邪風得以深入,而為卒暴之病,煙垢, 膩垢加煙也,血實則體肥,故膩垢著於肌膚,表之固也,血虛則肌瘦,故膩垢剝落, 類乎風消,表之虛也,此所以皆關於衛氣,○郄,隙同。

(黃帝曰,其有卒然,暴死暴病者何也,少師答曰三虛者其死暴疾也,得三實者, 邪不能傷人也,黃帝曰願聞三虛,少師曰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時之和, 因為賊風所傷,是謂三虛,故論不知三虛,工反麤)。 乘年之衰,如陰年歲氣不及,邪反勝之,及補遺刺法本病,二論, 所謂司天失守等義是也,逢月之空如八正神明論曰,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 及上文月滿則海水西盛,月郭空則海水東盛等義是也,失之和,如春不溫,夏不熱, 秋不涼,冬不寒,客主不和者是也,三虛在天,又必因人之虛,氣有失守, 乃易犯之,故為賊風所傷,而致暴死暴病,使知調攝避忌,則邪不能害,故曰乘, 曰逢,曰失者,蓋兼人事為言也。

(帝曰願聞三實,少師曰,逢年之盛,遇月之滿,得時之和,雖有賊風邪氣, 不能危之也)。 反於三虛,即三實也,故邪不能犯。

(黃帝曰善乎哉論,明乎哉道,請藏之金匱,命曰三實,然此一夫之論也)。

一夫之論,以一人之病為言也,歲有同病者,義如下文。

(黃帝曰,願聞歲之所以皆同病者,何因而然,少師曰,此竹正之候也)。

四正四隅,謂之八正,即八官也。

(黃帝曰,候之奈何,少師曰,候此者,常以冬至之日,太一立於叶蟄之官, 其至)。

也,必天應之以風雨者矣,風雨從南方來為為虛風,賊傷人者也。

太一義見前章,太一立於坎官,而風雨從南方來,即衝後來者為虛風,賊傷人者也。

(甚以夜半至也,萬民皆臥而弗犯也,故其歲民少病,其以晝至者, 萬民懈惰而皆中於虛風,故萬民多病,虛邪入客於骨,而不發於外,至其立春, 陽氣大發,腠理開,因立春之日,風從西方來,萬民又皆中於虛風,此兩邪相摶, 經氣結代者矣)。 立春之日,月建在東,而風從西方來,亦虛風也,冬至中之,立春又中之, 此兩邪也,邪留而不去,故曰結,當其令而非其氣,故曰代,觀陰陽應象大論曰, 冬傷於寒,春必溫病,即此之謂也。

(故諸逢其風而遇其雨者,命曰遇歲露焉,因歲之和而少賊風者,民少病而少死, 歲多賊風邪氣,寒溫不和,則民多病而死矣)。 歲露,即前章淋露之義,歲則兼乎時也,上二節言虛風之傷人, 此一節又言賊風邪氣之傷人,而歲氣之多邪者,尤為民之多病也。

(黃帝曰,虛邪之風,其所傷貴賤何如,候之奈何)。

此下言歲候之占,重在元旦也。

(少師答日,正月朔日,太一居天留之官,其日西北風不雨,人多死矣,正月朔日, 平旦北風,春民多死,正月朔日,平旦北風,民病多者,十有三也, 正月朔日日中北風,夏民多死,正月朔日夕時北風,秋民多死,終日北風大病, 死者十有六)。 元旦為孟春之首,發生之初,北風大至,陰勝陽也,故多傷害。

(正月朔日,風從南方來,命曰旱鄉,從西方來,命曰白骨將,國有殃,人多死亡, 正月朔日風從東方來,發屋揚沙石,國有大災也,正月朔日,風從東南方行, 春有死亡)。 元旦日,邪風大至,即非吉兆,各隨其位,災害有辨也。

(正月朔,天和溫不風,糴賤,民不病,天寒而風,糴貴民多病,此所以候歲之風, 血戔傷人者也)。 元旦之氣所貴者溫和景明,則歲候吉而人民安,凡四方不和之風,皆非所宜,○血戔, 殘同(二月丑不風,民多心腹病,三月戍不溫,民多寒熱,四月巳不暑,民多癉病, 十月申不寒,民多暴死)。 二三四月以陽王之時,而丑日不風,戍日不溫,巳日不暑,陰氣勝而陽不達也, 故民多病,十月以陰王之時,而申日不寒,陽氣勝而陰不藏也,故民多暴死。

(諸所謂風者,皆發屋,折樹木,揚沙石起毫毛,發腠理者也)。

此釋上文諸所謂風者,必其異常苦是乃為凶兆,不則不當概論。

(類經二十八卷)。

(張介賓類註)。

(運氣類)。

(升降不前,須窮刺法)。

素問遺篇刺法論○三十七。

(黃帝問曰,升降不前,氣交有變,即成暴鬱,余巳知之,如何預救生靈, 可得卻乎)。 卻,言預卻其氣,以免病也。

(岐伯稽首再拜對曰,昭乎哉問,臣聞夫子言既明天元,須窮刺法可以折鬱扶運, 補弱全真,瀉盛蠲餘,令除斯苦)。 夫子,岐伯之師,僦貸季也,天元即天元紀大論,所謂六元等義。

(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升之不前,即有甚凶也)。

六元主歲,周流互遷,其有天星中運,抑之不前,則升不得升,降不得降, 氣交有變,故主甚凶。

(木欲升而天柱窒抑之,木欲發鬱,亦須待時)。

升者自右而升於天,凡舊歲在泉之右間,必升為新歲可天之左間,後放此,天柱, 金星也,辰戍歲末欲上升而金勝抑之,則木不能前,而暴鬱為害, 木鬱欲發亦必待其得位之時而後作,如六元正紀大論曰,鬱極迺發,待時而作, 此之謂也,鬱發義見本類前二十三,升降被抑不前,天時民病各異,義詳後章, ○有天地陰陽升降等圖,在圖翼二卷。

(當刺足厥陰之井)。

木鬱不升,則人病在肝,故當刺足厥陰之井,大敦穴也,刺三分,留六呼, 得氣急出之,先刺左,後刺右,又可於春分日吐之。

(火欲升而天蓬窒抑之,火欲發鬱,亦須待時)。

天蓬,水星也,巳亥歲,君火當升為天之左間,丑未歲相火當升為天之左間, 而水勝抑之,則火鬱不升,而為害,火鬱之發,必待其得位之時也。

(君火相火,同刺包絡之榮)。

火鬱不升,則人病在心,凡諸邪之在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故當刺包絡之榮, 勞官穴也,刺三分,留六呼,得氣急出之,先左後右,又法當春,三泄汗也。

(土欲升而天衝窒抑之,土欲發鬱,亦須待時)。

天衝,木星也,子午歲,濕土當升為天之左間,而木勝抑之,則土鬱為害, 而發必待時也。

(當刺足太陰之俞)。

土鬱不升,則人病在脾,故當刺足太陰之俞,太白穴也,刺二分,留七呼, 氣至急出之,先左後右。

(金欲升而天英窒抑之,金欲發鬱亦須待時)。

天英,火星也,寅申歲,燥金當升為天之天間,而火勝抑之,則金鬱為害, 待時而發也。

(當刺手太陰之經)。

金鬱不升,則人病在肺,故當刺手太陰之經,經渠穴也,刺三分,留三呼, 氣至急出之,先左後右。

(水欲升而天芮窒抑之,水欲發鬱,亦須待時)。

天芮,上星也,卯酉歲,寒水當升為天之左間,而土勝抑之,則木鬱為害, 待時而發也。

(當刺足少陰之合)。

水鬱不升,則人病在腎,故當刺足少陰之合,陰谷穴也,刺四分,留三呼, 氣至急出之,先左後右。

(○帝日,升之不前,可以預備,願聞其降,可以先防,岐伯曰,既明其升, 必達其降也,升降之道皆可先治也)。 降者自左而入於地,凡舊歲司天之右間,必降為新歲在泉之左間,其有被抑不降者, 亦可以刺治先防也。

(木欲降而地晶窒抑之,降而不入,抑之鬱發,散而可得位)。

地晶,金星也,丑未歲,厥陰當降為地之左間,而金勝窒之,降不得入, 則鬱發為變,必待鬱散,木迺得位也。

(降而鬱發,暴如天間之待時也,降而不下,鬱可速矣)。

暴如天間之待時,言與司天之間氣同也,可速者,當速治之謂。

(降可折其所勝也)。

治降之法,當折其所勝,如木鬱則治金,金鬱則治火之類也, 與上文升之不前治其本經者異。

(當刺手太陰之所出,刺手陽明之所入)。

木鬱不降,則肝膽受病,當治金之勝,故刺手太陰所出少商穴心,刺一分,留三呼, 氣至急出之,手陽明之所入,曲池穴也,刺五分留七呼,氣至急出之。

(火欲降而地玄窒抑之,降而不入,抑之鬱發,散而可矣)。

地玄,水星也,寅申歲,少陰當降為地之左間,辰戍歲,少陽當降為地之左間, 而水勝窒之,故鬱發為變,必散而後可。

(當折其所勝,可散其鬱)。

火鬱不降,則心主受病,當治火之勝也。

(當刺足少陰之所出,刺足太陽之所入)。

足少陰之所出,湧泉穴心,刺三分,留三呼,氣至急出之,先左後右, 足太陽之所入,委中穴也,刺五分留七呼,氣至急出之,先左後右。

(土欲降而地蒼窒抑之,降而不下,抑之鬱發散而可入)。

地蒼,木星也,卯酉歲,太陰當降為地之左間,而木勝窒之,欲其鬱散,當速刺也。

(當折其勝,可散其鬱)。

土鬱不降,則脾胃受病,故當折木之勝。

(當刺足厥陰之所屾刺足少陽之所入)。

足厥陰之所出,大敦穴也,刺三分,留十呼,氣玉急出之,足少陽之所入,陽陵泉, 刺六分,留十呼,得氣急出之。

(金欲降而地彤窒抑之,降而不下,抑之鬱發,散而可人)。

地彤,火星也,巳亥歲陽明當降為地之左間,而火勝窒之,則鬱發為變也,○彤, 音同。

(當折其勝,可散其鬱)。

金鬱不降,則肺與大腸受病,當火折火之勝也。

(當刺心包絡所出刺手少陽所入也)。

心包絡所出,中衝穴也,刺一分,留二呼,氣至急出之,手少陽所入,天井穴也, 刺一分,留十呼,得氣急出之。

(水欲降而地阜窒抑之,降而不下抑之鬱發,散而可入)。

地阜,土星也,子午歲,太陽當降為地之左間,而土勝窒之為鬱,必散之而後降也。

(當折其土,可散其鬱)。

水鬱不降,則腎與膀胱受病,故折土之勝, 則水鬱可散矣

(當刺足太陰之所出,刺足陽明之所入)。

足太陰之所,隱白穴也,刺一分,留三呼,氣至急出之,足陽明之所入,三里穴也, 刺五分,留十呼,氣至急出之。

(帝曰,五運之至,有前後與升降往來,有所承抑之,可得聞乎刺法)。

五運之氣各有所承所制也。

(岐曰,當取其化源也)。

取,治也,化源,氣化之本源也,此取字,總言當治之謂,下文資取之取不同。

(是故太過取之,不及資之)。

治化源之法,亦盛者當寫,虛者當補也。

(太過取之,次抑其鬱,取其運之化源,令折鬱氣)。

次抑其鬱者,在取其致抑之化源,則鬱氣可折矣。

(不及扶資,以扶運氣,以避虛邪也)。

不及扶資,在扶其本氣之衰,則虛邪可避矣。

(資居之法,令出密語)。

資取化源之法,詳出玄珠密語第一卷中,○前六元正紀大論所載六十年運氣之紀, 有言資其化源,有言取其化源者,正此之謂。

(升降不前,氣變民病之異)。

素問遺篇本病論○三十八。

(黃帝問曰,天元九窒,余巳知之,願聞氣交,何名失守,岐伯曰,謂其上下升降, 遷正退位,各有經論,上下各有不前,故名失守也)。 此篇承前篇而詳言左右間氣之升降不前也,○天元玉冊云,六氣常有三氣在天, 三氣在地,每一氣升天作左間氣,一氣入地作左間氣,一氣遷正作司天, 一氣遷正作在泉,一氣退位作天右間氣,一氣退位作地右間氣,氣交有合, 常得位所在至當其時,即天地交,迺變而泰,天地不交,迺作病也。

(是故氣交失易位,氣交迺變,變易非常,即四時件序,萬化不安,變民病也)。

當正不正,當遷不遷,則氣交有變天,地失其常政,則萬民為病。

(帝曰,升降不前,願聞其故,氣交有變,何以明知,岐伯曰,昭乎問哉, 明平道矣,氣交有變,是謂天地機)。 氣交之變,吉凶之徵也,故謂天地機。

(但欲降而不得降者,地窒刑之)。

地星勝之不降,義詳下文。

(又有五運太過,而先天而至者,即交不前)。

五陽年中運太過,亦能抑升降之氣。

(但欲升而不得其升,中運抑之,但欲降而不得其降,中運抑之)。

甲年土運太過,能抑水之升降,丙年水運太過能抑二火之升降,戊年火運太過, 能抑金之升降,庚年金運太過,能抑木之升降,壬年木運太過,能抑土之升降。

(於是有升之不前,降之不下者,有降之不下,升而至天者,有升降俱不前, 作如此之分別,即氣交之變,變之有異常,各各不同,災有微甚者也)。 有天星室於上者,有地氣窒於下者,有中運抑於中者,凡此三者之分,則氣交之變, 各各不同,而災有微其矣。

(帝曰願聞氣交遇會勝抑之由,變成民病,輕重何如,岐伯曰,勝相會, 抑伏使然)。 六氣有遇,有會有勝,有抑,則抑伏者為變。

(○是故辰戍之歲,木氣升之,主逢天柱,勝而不前)。

辰戍歲,太陽當遷正司天,而厥陰風木以上年在泉之右間,當升為今歲司天之左間, 故畏天柱金星勝之也。

(又遇庚戍金運先天,中運勝之,忽然不前,木運升天,金迺抑之)。

庚以陽金有餘,其氣先天而至,歲運遇之,又能勝木也,庚戍庚辰皆同。

(升而不前,即清生風少,肅殺於春露霜復降,草木乃萎,民病溫疫蚤發, 咽嗌迺乾,四肢滿,肢節皆痛)。 清生風少等候,金勝木衰之化也,金氣肅殺於春,陰盛抑陽, 故民病為溫疫節痛等證。

(久而化鬱,即大風摧拉,折隕鳴紊,民病卒中偏痺,手足不仁)。

木鬱既久其極必發故為大風摧拉等變,而民病為中風等證也。

(○是故巳亥之歲,君火升天,主窒天蓬,勝之不前)。

巳亥歲,厥陰當遷正司天,而少陰君火以上年在泉之右間,當升為新歲司天之左間, 故畏天蓬水星勝之也。

(又厥陰未遷正,則少陰未得升天)。

巳亥陰年,氣多不及,故凡司天厥陰不得遷正,則左間少陰亦不得其位, 而陽年則不然也,後放此。

(水運以至其中者,君火欲升,而中水運抑之)。

辛巳辛亥,皆水運之不及者,而亦能制抑君火,以巳亥陰年,氣本不及, 則弱能制弱,然或以天蓬窒之或以水運抑之,有一於此,皆能勝火不前也,後放此。

(升之不前,即清寒復作,冷生旦暮,民病伏陽,而內生煩熱,心神驚悸, 寒熱間作)。 天蓬水勝,火升不前,故氣候清寒,民病則熱鬱不散。

(日久成鬱,即暴熱迺至,赤風腫翳,化疫溫癘,暖作,赤氣瘴而化火疫, 皆煩而躁渴,渴其,治之似泄之可止)。 火鬱之發,故暴熱至而民為疫癘溫瘴等病,泄去其火熱,病可止矣。

(○是故子午之歲,太陰升天,主窒天衝,勝之不前)。

子年午年,少陰當遷正司天,而太陰濕土,以上年在泉之右間, 當升為新歲少陰之左間,故畏天衝木星勝之也。

(又或遇壬子木運,先天而至者,中木運抑之也)。

壬以陽木有餘,其氣先天而至,歲運遇之,乃能壬勝土,壬子壬午皆同。

(升天不前,即風埃四起,時舉埃昏,雨濕不化,民病風厥涎潮,偏痺不隨, 脹滿)。 土鬱不前,木之勝也,故在天則風起,雨濕不化,在民則肝強脾病。

(久而伏鬱,即黃埃化疫也,民病夭亡,臉肢府黃疸滿閉,濕令弗布,雨化迺微)。

土主脾胃胃氣受抑,故至夭亡,臉為陽明之經,四肢皆主於脾, 府言腸小腸皆屬於胃,故為黃疸滿閉等證,濕令弗布,皆土鬱之化。

(○是故丑未之年少陽升天,主窒天蓬,勝之不前)。

丑未年,太陰當遷正司天,而少陽相火,以上年在泉之右間, 當升為新歲太陰之左間,故畏天蓬水勝也。

(又或遇太陰未遷正者,即少陽未升天也)。

丑未陰年不及,故太陰司天或未遷正,則少陽左間,亦不得其位。

(水運以至者,升天不前,即寒雰反布,凜冽如冬,水復涸,冰丿丹結暄暖乍作, 冷復布之寒暄不時,民病伏陽在內煩熱生中,心神驚駭寒熱間爭)。 辛丑辛未,皆水運之年,又遇天蓬,則相火被抑,升天不前,其氣令民病, 較前巳亥年君火不升者九甚。

(以久成鬱,即暴熱迺生,赤風氣瞳翳,化成鬱癘,迺化作伏熱內煩,痺而生厥, 甚則血溢。

此相火鬱發為病,亦與前君火之鬱者大同。

(○是故寅申之年,陽明升天,主窒天英,勝之不前)。

寅申年,少陽當遷正司天,而陽明燥金,以上年在泉之右間, 當升為新歲司天之左間,故畏天英火勝制之也。

(又或遇戊申戊寅,火運先天而至,金欲升天,火運抑之)。

戊為陽火有餘,其氣先天而至,歲運遇之,亦抑陽明。

(升之不前即時雨不降,西風數舉,鹹鹵燥生,民病上熱,喘嗽血溢)。

燥金氣鬱於地,故時雨不降,硝鹼白見而燥生,火勝於上,故肺金受傷, 而喘嗽血溢。

(久而化鬱,即白埃翳霧清生殺氣,民病脇滿,悲傷寒鼽嚏嗌乾,手拆皮膚燥)。

金鬱之發,肅殺氣行,民病為脇滿悲傷,金邪伐肝也,金氣寒歛而燥, 故為寒鼽嚏嗌乾等證。

(○是故卯酉之年,太陽升天,主窒天芮,勝之不前)。

卯酉年,陽明當遷正司天而太陽寒水,以上年在泉之右間,當升為新歲司天之左間, 故畏天芮土勝也。

(又遇陽明未遷正者,即太陽未升天也)。

卯酉陰年,氣有不及,凡司天陽明未得遷正,則左間太陽亦不得其位。

(土運以至,水欲升天,土運抑之)。

巳卯巳酉,皆土運之年,亦能制抑太陽。

(升之不前,即濕而熱蒸,寒生兩間,民病注下,食不及化)。

濕勝於上,寒鬱於下,故氣令民病如此。

(久而成鬱,冷來客熱,冰雹卒至,民病厥逆而噦熱生於內,氣痺於外,足脛, 痠疼,反生也悸懊熱暴煩而復厥)。 水鬱之發,寒氣乃行,故民病寒束於外,熱生於中,為氣痺厥逆等證。

(○○黃帝曰,升之不前,余巳盡知其旨,願聞降之不下,可得明乎, 岐伯曰悉乎哉問,是之謂天地微旨,可以盡陳斯道,所謂升巳必降也)。 六氣之運,右者升而左者降也。

(至天三年,次歲必降,降而入地,始為左間也)。

每氣在天各三年,凡左間一年,司天一年,右間一年,三年周盡, 至次歲乃降而入地,為在泉之左間,亦周三年而復升於天也。

(如此升降往來,命之六紀者矣)。

此六氣之紀也。

(○是故丑未之歲,厥陰降地,主窒地晶,勝而不前)。

丑未歲,太陽當遷正在泉,而厥陰風木,以上年司天之右間,當降為今歲在泉左間, 故畏地晶金氣窒之也。

(又或遇少陰未退位,即厥陰未降下)。

如上年子午歲氣有餘,司天少陰不退位,則右間厥陰,亦不能降下也。

(金運以至中,金運承之,降之不下,抑之變鬱)。

即乙丑乙未歲也,亦能制抑厥陰,鬱而為病。

(木欲降下,金承之,降而不下,蒼埃遠見,白氣承之,風舉埃昏,清躁行殺, 霜露復下,肅殺布令)。 木鬱金勝故蒼埃見而殺令布。

(久而不降,抑之化鬱,即作風躁相伏,暄而反清,草木萌動,殺霜乃下, 蟄蟲未見懼清傷藏)。 清寒勝木,故草木萌動,霜乃殺之,而蟄蟲不見,其在民病亦懼清氣之傷肝藏也, ○舊本無下蟲二字,必脫簡也,今增補之。

(○是故寅申之歲,少陰降地,主窒地玄,勝之不入)。

寅申歲,厥陰當遷正在泉,而少陰君火,以上年司天之右間, 當降為今歲厥陰之左間,故畏地玄木勝窒之也。

(又或遇丙申丙寅,水運太過,先天而至)。

丙以陽水,其氣先天而至,亦能制抑君火,使之不降。

(君火欲降水運承之,降而不下,即彤雲纔見黑氣反生,暄暖如舒,寒常布雪, 凜冽復作,天雲慘悽)。 皆寒水勝火之化,○彤,音同,赤也。

(久而不降,伏之化鬱,寒勝復熱,赤風化疫,民病面赤心煩,頭痛目眩也, 赤氣彰而溫病欲作也)。 熱鬱於上,久而不降,故民多溫熱之病。

(○是故卯酉之歲,太陰降地,主窒地蒼,勝之不入)。

卯酉年,少陰當遷正在泉,而太陰濕土,以上年司天之右間, 當降為今歲少陰之左間,故畏地蒼,木勝窒之也。

(又或少陽未退位者,即太陰未得降也)。

如上年寅申歲氣有餘,司天少陽下退位,則右間太陰,亦不能降下。

(或木運以至)。

丁卯丁酉年也。

木運承之,降而不下,即黃雲見而青霞彰,鬱蒸作而大風霧翳埃勝,折損迺作)。

皆風木勝土之化。

(久而不降也,伏之化鬱,天埃黃氣,地布濕蒸,民病四肢不舉,昏眩,肢節痛, 腹滿填臆)。 土氣久鬱不降,故天為黃氣,地為濕蒸,人病在胃,故為四肢不舉,滿填胷臆等病。

(○是故辰戍之歲,少陽降地,主窒地玄,勝之不入)。

辰戍年,太陰當遷正在泉,而少陽相火以上年司天之右間,當降為今歲在泉之左間, 故畏地玄,水勝窒之也。

(又或遇水運太過,先天而至也)。

丙辰丙戍年也。

(水運承之,降而不下,即彤雲纔見,黑氣反生,暄暖欲生,冷氣卒至, 甚即冰雹也)。 皆寒水勝火之化,此與上文寅申歲,少陰不降者同義。

(久而不降,伏之化鬱,冷氣復熱,赤風化疫,民病面赤心煩,頭痛目眩也, 赤氣彰而熱病欲作也)。 少陽火鬱為病,亦與上文少陰不降同。

(○是故巳亥之歲,陽明降地,主窒地彤,勝而不入)。

巳亥年,少陽當遷正在泉,而陽明燥金,以上年司天之右間, 當降為今歲在泉之左間,故畏地彤,火氣勝之也。

(又或遇太陽未退位,即陽明未得降)。

如上年辰戍歲氣有餘,司天太陽不退位,則右間陽明,亦不能降下。

(或火運以至)。

癸巳癸亥年也。

(火運承之不下,即天清而肅,赤氣迺彰,暄熱反作,民皆昏倦,夜臥不安, 咽乾引飲,懊熱內煩,大清朝暮,暄還復作)。 金欲降而火承之,故清肅行而熱反作也,熱傷肺氣,故民為昏倦咽乾等病。

(久而不降,伏之化鬱,天清薄寒,遠生白氣,民病掉眩,手足直而不仁, 兩脇作痛,滿目忙忙)。 金氣久鬱於上,故清寒生而白氣起其於民病,則肝木受邪,故為掉眩脇目等證。

(○是故子午之年太陽降地,主窒地阜,勝之,降而不入)。

子午年,陽明當遷正在泉,而太陽寒水,以上年司天之右間, 當降為今歲在反之左間,故畏地阜土勝也。

(又或遇土運太過,先天而至)。

甲子甲午,陽上有餘之歲也。

(土運承之,降而不入,即天彰黑氣暝暗悽慘纔施,黃埃而布濕,寒化令氣, 蒸濕復令)。 水為土勝,故黑氣纔施,黃埃即布,寒化欲行,而蒸濕復令也。

(久而不降,伏之化鬱,民病大厥,四肢重怠,陰痿少力,天布沈陰,蒸濕間作)。

寒鬱於上,而濕制之,則脾腎受邪,故民為寒厥四肢重怠陰痿等病, 而沈陰蒸濕間作也。

(司天不遷正不退位之刺)。

素問遺篇刺法論○三十九 (黃帝問曰,升降之刺以知要,願聞司天未得遷正,使司化之失其常政, 即萬化之或其皆妄,然與民為病,可得先除,欲濟群生,願聞其說)。 知其氣有不正,故當預防。

(岐伯稽首丿丹拜曰,悉乎哉問,言其至理,聖代慈憫,欲濟群生,臣乃盡陳斯道, 可申洞微)。

申,明也,洞,幽也。

(太陽復布,即厥陰不遷正,不遷正,氣塞於上當寫足厥陰之所流)。

辰戍歲,太陽司天之後厥陰繼之,若寒水既退而復布,則巳亥之厥陰不得遷正, 風化不行,木氣鬱塞於上,人病在肝,故當寫足厥陰之所流,行間穴也, 刺六分留七呼,氣至急出之。

(厥陰復布,少陰不遷正,不遷正,即氣塞於上,當刺心包絡脉之所流)。

巳亥歲,厥陰司天之後,少陰繼之,若風氣既退而復布,則子午之少陰不得遷正, 火化不行,熱氣鬱塞於上,人病在心主,故當寫包絡之所流,勞官穴也,刺三分, 留六呼,氣至急出之。

(少陰復布,太陰不遷正,不遷正即氣留於上,當刺足太陰之所流)。

子午歲,少陰司天之後,太陰繼之,若君火復布,則丑未之太陰不得遷正, 雨化不行,土氣留滯於上,人病在脾,故當刺足太陰之所流,木都穴也,刺三分, 留七呼,氣至急出之。

(太陰復布,少陽不遷正,不遷正,則氣塞未通,當刺手少陽之所流)。

丑未歲,太陰司天之後,少陽繼之,若濕氣復布,則寅申之少陽不得遷正, 火化不行,熱氣鬱塞,人病在三焦,故當刺手少陽之所流,液門穴也刺二分, 留三呼,氣至急出之。

(少陽復布,則陽明不遷正,不遷正,則氣未通上,當刺手太陰之所流)。

寅申歲,少陽司天之後,陽明繼之,若相火復布,則卯酉之陽明不得遷正, 金化不行,燥氣鬱滯,人病在肺,故當刺乎太陰之所流,魚際穴也,刺二分, 留三呼,得氣急出之。

(陽明復,布,太陽不遷正,不遷正,則復塞其氣,當刺足少陰之所流)。

卯酉歲陽明司天之後,太陽繼之,若燥氣復布,則辰戍之太陽不得遷正,水化不行, 寒氣復塞,人病在腎,故當刺足少陰之所流,然谷穴也,刺三分,留三呼, 得氣急出之。

(○帝曰,遷正不前,以通其要,願聞不退,欲折其餘,無令過失,可得明乎, 岐伯曰,氣過有餘,復作布正,是名不過位也)。 氣數月餘不退,故復作布正,而新舊不能過位。

(使地氣不得後化,新司天未得遷正,故復有化令如故也)。

天氣不退,則地氣不得後化,故新歲司天不能遷正,仍布舊歲之令。

(巳亥之歲,天數有餘,故厥陰不退位也,風行於上,木化布天)。

以子午年猶行巳亥之令,熱化不行,風反為災也。

(當刺足厥陰之所入)。

曲泉穴也,刺六分,留七呼,氣至急出之,○按上文云復布者,以舊氣丿丹至, 新氣被鬱,鬱散則病除,故當刺新氣之經,此下言不退者,以舊氣有餘,非寫不除, 舊邪退則新氣正矣,故當刺舊氣二經,二治不同,各有深意。

(子午之歲,天數有餘,故少陰不退位也,熱行於上,火餘化布天)。

以丑未之年,猶行子午之令,雨化不行,熱氣尚治也。

(當刺手厥陰之所入)。

曲澤穴也,刺三分,留七呼,得氣急出之。

(丑未之歲,天數有餘,故太陰不退位也,濕行於上,雨化布天)。

以寅申之歲,猶行丑未之政,火氣不行,濕仍布天也。

(當刺足太陰之所入)。

陰陵泉也,刺五分,留七呼,動氣至,急出之。

(寅申之歲天數有餘,故少陽不退位也,熱行於上火化希天)。

以卯酉之歲,猶行寅申之政,火尚布天,金化不行也。

(當刺手少陽之所入)。

天井穴也,刺三分,留七呼,氣至急出之。

(卯酉之歲,天數有餘,故陽明不退位也,金行於上,燥化布天)。

以辰戍之歲,猶行卯酉之令,燥尚布天,寒化不行也。

(當刺手太陰之所入)。

尺澤穴也,刺三分,留三呼,氣至急出之。

(辰戍之歲,天數有餘,故太陽不退位也,寒行於上,凜,水化布天)。

巳亥年,猶行辰戍之令,寒氣布天,風化不行也。

(當刺足少陰之所入)。

陰谷穴心,刺四分,留三呼,動氣至急出之。

(故天地氣逆,化成民病,以法刺之,預可平痾)。

痾,安戈切,疾苦也。

(不遷正退位,氣變民病之異)。

素問遺篇本病論○四十。

(帝曰,升降不前,晰知其宗,願聞遷正,可得明乎)。

晰,音昔明也。

(岐伯曰,正司中位,是謂遷正位司天不得其遷正者,即前司天以過交司之日)。

新舊之交,大寒日也。

(即遇司天太過,有餘日也,即仍舊治天數,新司天未得遷正也)。

新舊相遇,而舊者有餘未退仍治天數,則新者未得遷正。

(○厥陰不遷正,即風暄不時,花卉萎瘁)。

已亥年,太陽未退位,則厥陰不遷正,風木失時,故有此變,○卉音,毀。

(民病淋溲,目系轉,轉動喜怒,小便赤)。

木失其正,肝經病也。

(風欲令而寒由不去。溫暄不正,春正失時)。

木王於春,其氣不伸,故失時也。

(○少陰不遷正,即冷氣不退,春冷後寒,暄暖不時)。

子午年,若厥陰不退位,則少陰不遷正,君火不正,故春多寒冷,暄暖不能及時。

(民病熱,四肢煩痛,腰脊強直)。

陽氣不正,時多寒冷,故民為寒熱煩痛等病。

(木氣雖有餘,位不過於君火也)。

上年厥陰陰氣,至本年初氣之未,交於春分,則主客君火,巳皆得位,木雖有餘, 故不能過此。

(○太陰不遷正,即雲雨失令,萬物枯焦,當生不發)。

丑未年,若少陰不退位,則太陰不遷正,萬物賴土以生,土氣入正,故當生不發。

(民病手足肢節腫滿,大腹水腫,填臆不食,飧泄,脇滿,四肢不舉)。

土氣失和,脾經為病也。

(雨化欲令,熱猶治之,溫煦於氣,亢而不澤)。

君火有餘,濕化不行也。

(○少陽不遷正,則炎灼弗令,苖莠不榮,酷暑於秋,肅殺晚至,霜露不時)。

寅申年,若太陰不退位,則少陽不遷正,相火失正,故炎灼弗令,苖莠不榮, 暑熱肅殺,其至皆晚也,○莠,音有,似稷之草。

(民病瘧,骨熱,心悸驚駭,甚時血溢)。

皆相火鬱熱之病。

(○陽明不遷正,則暑化於前,肅殺於後,草木反榮)。

卯酉年,若少陽不退位,則陽明不遷正,金為火制,故暑熱在前,肅殺在後, 金令衰遲,故草木反榮。

(民病寒熱,鼽嚏,皮毛折爪甲枯焦,甚則喘嗽息高,悲傷不樂)。

相火灼金,肺經受病也。

(熱化乃布,燥化未令,即清勁未行,肺金復病)。

清勁未行,金之衰也。

(○太陽不遷正,則冬清反寒,易令於春,殺霜在前,寒冰於後,陽光復治, 凜冽不作,雰雲待時)。 辰戍年,若陽明不退位,則太陽不遷正,水正衰遲,故冬清反寒,易令於春, 陰氣不布故陽光復治,凜冽不作。

(民病溫癘至,喉閉嗌乾,煩燥而渴,喘息而有音也)。

水虧金燥,故民為溫癘煩燥,喘息有音之病。

(寒化待燥,猶治天氣,過失序,與民作災)。

寒化須待燥去,猶得治天,但過期失序,則與民為災也,化氣皆然。

(○○帝曰,遷正蚤晚,以命其旨,願聞退位,可得明哉,岐伯曰,所謂不退者, 即天數未終)。 天數未終,餘氣仍在,雖遇交司,故猶不退位。

(即天數有餘,名日復布政,故名曰丿丹治天也,即天令如故,而不退位也)。

天數有餘,應退不退,故於新歲,猶行舊歲之令。

(○厥陰不退位,即大風蚤舉,時雨不降,濕令不化)。

木制土,風勝濕也。

(民病溫疫,疵癈,風生,牛民病皆肢節痛,頭目痛,伏熱內煩,咽喉乾引飲)。

疵,黑也,廢,肢體偏癈也,風氣有餘,故為此溫疫疼痛,伏熱諸病,○疵,音慈。

(○少陰不退位,即溫生春冬,蟄蟲蚤至,草木發生)。

君火再布,溫熱盛行也。

(民病膈熱咽乾,血溢驚駭,小便赤澀,丹瘤瘡瘍留毒)。

皆火盛之病。

(○太陰不退位,而取寒暑不時埃昏布作,濕令不去)。

太陰土氣,王在四維,再治不退,故或寒或暑,其至不時,而埃昏布作也。

(民病四肢少力,食飲不下,泄注淋滿,足脛寒,陰痿閉塞失溺,小便數)。

土氣不退,濕滯在脾,故為四肢少力,食飲不下等病,土邪傷腎, 故為陰痿失溺等病。

(○少陽不退位,即熱生於春,暑迺後化,冬溫不凍,流水不冰,蟄蟲出見)。

上年相火不退,故熱生於春,後遲留不去也。

(民病少氣寒熱更作,便血上熱,小腹堅滿,小便赤沃,甚則血溢)。

民病少氣,熱傷氣也,赤清,赤尿也,皆相火之為病。

(○陽明不退位,即春生清冷,草木晚榮,寒熱間作)。

金氣清肅,陽和不舒,故寒熱間作。

(民病嘔吐暴注,食飲不下,大便乾燥,四肢不舉,目目瞑掉眩)。

嘔吐暴注,食飲不下,清寒犯胃也,大便乾燥,金之氣也,木受金邪,肝筋為病, 故四肢不舉,目瞑掉眩,○此下獨缺太陽不退位一條,古文之脫失也。

(帝曰天歲蚤晚,余以知之,願聞地數,可得聞乎,岐伯曰,地下遷正,升天, 退位,不前之法,即地土產化,萬物失時之化也)。 天氣,地氣亦三,地之三者,左間當遷正,右間當升天,在泉當退位也, 若地數不前而失其正,即應於地土之產化,皆萬物失時之化也, ○舊本升字下無天字,失也,今增補之。

(剛柔失守,三年化疫之刺)。

素問遺篇刺法論○四十一。

附導引法。

(黃帝問曰,剛柔二予,失守其位,使天運之氣皆虛乎,與民為病,可得平乎)。

十干五運,分屬陰陽,陽干氣剛,甲丙戊庚壬也,陰干氣柔,乙丁巳辛癸也, 故曰剛柔二干。

(岐伯曰,深乎哉問,明其奧旨,天地迭移,三年化疫,是謂根之可見, 必有逃門)。 根,致病之本也,逃門,即治之之法。

(○假令甲子,剛柔失守)。

甲與巳合,皆土運也,子午則少陰司天,凡少陰司天,必陽明在泉,陽明屬卯酉, 而配於土運,則巳卯為甲子年在泉之化,故上甲則下巳,上剛則下柔,此天地之合, 氣化之常也,甲午巳酉,其氣皆同,失守義如下文下章。

(剛未正,柔孤而有虧)。

若上年癸亥,厥陰司天,木不退位,則甲子雖以陽年,土猶不正,甲子剛土, 未正於上,則巳卯在泉,亦柔孤而有虧也。

(時序不令,即音律非從)。

甲子陽律,太官也,巳卯陰呂,少官也,剛失守則律音,柔孤虛則呂不應。

(如此三年,)。

變大疫也。

土氣被抑,至三年後,必發而為土疫,疫,溫疫也。

(詳其微甚,察其淺深欲至而可刺,刺之)。

鬱微則病淺,鬱甚則病深,察其欲至之期,可刺即刺。

(當先補腎俞)。

腎俞穴,在足太陽經,土疫將至,恐傷水藏,故當先補腎例,○舊注曰,未刺時, 先口銜鍼暖而用之,用圓利鍼,臨刺時呪日,五帝上真,六甲玄靈,氣符至陰, 百邪閉理,念三遍,自口中取鍼,先刺二分,留六呼,次入鍼至三分, 動氣至而徐徐出鍼,以手捫之,令受鍼人咽氣三次,又可定神魂者也, ○按病能論未王氏注曰,世本既闕第七二篇,蓋指刺法本病,二論也, 可見二篇亡在王氏之前,新校正云,今世有素問亡篇,仍託名王氏為註,辭理鄙陋, 無足取者,允為明證,故此下用鍼呪語,其非王氏之筆可知但臨時誦之, 或亦令人神定心專耳,故并錄之以備擇用。

(次三日,可刺足太陰之所注)。

太白穴也,土鬱之甚,故當刺此以泄土氣,○舊注曰,先以口銜鍼令溫,欲下鍼時, 呪曰,帝扶天形,護命成靈,誦之三遍,迺刺三分,留七呼,動氣至,急出其鍼。

(又有下位已卯不至,而甲子孤立者,次三年作土癘,其法補寫一如甲子同法也)。

甲子年在泉,陽明已卯之化也,若已卯之柔不至於下,則甲子之剛,亦孤立於上, 三年之後,必作土癘,癘殺癘也,即瘟疫之類,鍼法亦同, 凡甲已土運之年上下失守者,其治皆然。

(其刺以畢,又不須夜行及遠行,令七日潔,清淨齊戒,所有自來腎有久病者, 可以寅時面向南,淨神不亂,思閉氣不息七遍,以引頸嚥氣順之,如嚥甚硬物, 如此七遍,後餌舌下津令無數)。 此即養氣還精之法也,舊注曰,仙家嚥氣,令腹中鳴至臍下,子氣見母元氣, 故曰反本還元,久餌之,令深根固蒂也,故嚥氣津者名天池之水,資精氣血, 蕩滌五藏,先溉云海,一名離宮之水,一名玉池,一名神水,不可唾之,但可餌之, 以補精血,可益元海也,○愚按人生之本,精與氣耳,精能生氣,氣亦生精, 氣聚精盈則神王,氣散精衰則神去,故修真諸書,千言萬語,無非發明精氣神三字, 然三者之用,尤先於氣,故悟真篇曰,道自虛無生一氣,便從一氣產陰陽, 又古歌曰,氣是添年藥,津為續命芝,世上慢忙兼慢走,不知求我更求誰, 蓋以天地萬物,皆由氣化,氣存數亦存,氣盡數亦盡,所以生者由乎此, 所以死者亦由乎此,此氣之不可不寶,能寶其氣,則延年之道也, 故普道成論長生養性之旨曰,其要在於存三,抱元,守一,三者,精氣神, 其名曰三寶抱元者,抱守元陽真氣也,守一者,神靈也,神在心,心有性屬陽, 是為南方丙丁之火,腎者能生元陽為真氣,其泄為精,是為北方壬癸之水,水為命, 命繫於陰也,此之謂性命三一之道,在於存想,下入丹田,抱守元陽,逾三五年, 自神定氣和,功滿行畢,其道成矣,諸如此類雖道家議論儘多, 然無非祖述本經精氣之義耳,此章言閉氣者,即所以養氣也,餌津者, 即所以益精也,其下手工夫,惟蔣氏調氣篇,蘇氏養生訣,李真人長生十六字訣, 皆得其法,足為入門之階,如蔣氏調氣篇曰,天地虛空中皆氣,人身虛空處皆氣, 故呼出濁氣身中之氣也,吸人清氣,天地之氣也,人在氣中,如魚遊水中, 魚腹中不得水出入即死,人腹中不得氣出入亦死,其理一也,善攝生者, 必明調氣之故,欲修調氣之術者,當設密室,閉戶安床,煖席偃臥,暝目, 先習閉氣,以鼻吸入,漸漸腹滿,及閉之久不可,忍乃從口細細吐出, 不可一呼即盡,氣定復如前閉之,始而十息,或二十息,不可忍,漸熟漸多, 但能閉至七八十息以上,則藏府胷膈之間,皆清氣之布濩矣,至於純熟, 當其氣閉之時,鼻中惟有短息一寸餘,所閉之氣,在中如火,蒸潤肺官, 一縱則身如委蛇,神在身外,其快其美,有不可言之狀, 蓋一氣流通表裏上下徹澤故也,其所閉之氣漸消,則恍然復舊,此道以多為貴, 以久為功,但能於日夜間行得一兩度,久久耳目聰明,精神完固,體健身輕, 百病消滅矣,凡調氣之初,務要體安氣和,無與氣意爭,,右不安和且止, 俟和乃為之,久而弗倦則善矣,閉氣如降龍伏虎,須要達其神理,胷膈常宜虛空, 不宜艷滿,若氣有結滯,不得宣流,覺之,便當用吐法以除之,如呬呵呼嘻噓吹, 六字訣之類是也,不然則泉源壅遏,恐致逆流,瘡瘍中滿之患作矣, ○又如蘇氏養生訣曰,每夜於子時之後,寅時之前,披衣擁被,面東或南盤足而坐, 叩齒三十六通,兩手握固,柱腰腹間,先須閉目靜心掃除妄念,即閉口并鼻, 不令出氣,謂之閉息,最是道家要妙,然後內觀五藏,存想心為炎火,光明洞徹, 降下丹田中,待腹滿氣極,則徐徐出氣不得令耳聞聲,候出息勻調, 即以舌攪脣齒內外,漱煉津液,津液滿口,即低頭嚥下,令津與氣谷谷然有聲, 須用意精猛,以氣辶丷工儿入丹田中,氣定又依前法為之,凡九閉氣,三嚥津而止, 然後以左右手擦摩兩腳心,使湧泉之氣,上徹頂門,及臍下腰脊間,皆令熱徹, 次以兩手摩熨眼角耳項,皆令極熱,仍按捏鼻梁左右五七次,梳頭百餘梳而臥, 熟臥至明,○又如李氏十六字訣云,一吸便提,氣氣歸臍,一提便嚥,水火相見, 注曰,右十六字,仙家名為十六錠金,乃至簡至易之妙訣也,無分在宮不妨政事, 在俗不妨家務,在士不妨本業,只於二六時中,略得空閑,及行住坐臥,意一到處, 便可行之,口中先須漱及三五次,舌攪上下腭,仍以舌抵上腭,滿口津生, 連津嚥下,汨然有聲,隨於鼻中吸清炁一口,以意會及心目, 寂地直辶丷工儿至腹臍下一寸三分,丹田炁海之中,略存一存,謂之一吸, 隨用下部輕輕如忍便狀,以意力提起,使氣歸臍,連及夾脊雙關,腎門,一路提上, 直至後頂玉枕關,透入泥丸頂內,其升而上之,亦不覺氣之上出,謂之一呼, 一呼一吸,謂之一息,炁既上升,隨又似前汨然有聲嚥下,鼻吸清炁,辶丷工儿至丹田, 稍存一存,又自下部如前輕輕提上,與臍相接而上,所謂氣氣歸臍,壽與天齊矣, 凡嚥時口中有液愈妙,無液亦要汨然有聲嚥之,如是一嚥一提,或三五口, 或七或九,或十二,或二十四口,要行即行,囡止即止,只要不忘,作為正事, 不使間斷,方為精進,如有瘋疾,見效尤速,久久行之,卻病延年,形體變, 百疾不作,自然不饑不渴,安健勝常行之一年,永絕怠冒痞積逆滯, 不生癰疽瘡毒等疾耳聰目明,心力強記,宿疾俱瘳,長生可望,如親房事, 於欲泄未泄之際,亦能以此提呼嚥吸,運而使之歸於元海,把牢春汛,不放龍飛, 甚有益處所謂造化吾手,宇宙吾心,功莫能述也,按此三家之法,若依蔣氏, 則臥亦可,晝亦可,依蘇,代則此三坐亦可,夜亦可,依李氏,則閑亦可,忙亦可, 此三說者,惟蘇氏稍煩,較難為力,然其中亦有可用者,但不當拘泥耳,故或用此, 或用彼,取長舍短,任意為之,貴得自然,第無勉強,則一身皆道,何滯之有, 久而精之,誠不止於卻病巳也,又觀之彭祖曰,和氣導氣之道,密至閉戶, 安床煖席,枕高二寸半,正身偃臥,暝目閉氣,以鴻毛著鼻上不動,經三百息, 耳無所聞,目無所見,心無所思,如此,則寒暑不能侵,蜂蠆不能毒,壽百六十歲, 鄰於真人也,夫豈虛語哉,然總之,金丹之術百數,其要在神水華池, 玉女之術百數,其要在還精採氣,斯言得之矣,此外有云轉轆轤,運河車,到玉關, 上泥九者,皆言提氣也,有云進用武火,出用文火者,謂進欲其壯,出欲其徐, 皆言呼吸也,有云赤龍攪水混,神水滿口勻者,皆言津液也,有想火入臍輪, 放火燒遍身者,皆言陽氣欲其自下而升,以溫元海三焦也,再如或曰龍虎, 或曰鉛汞,或曰坎離,或曰夫婦,或云導引,或云栽接,跡其宗旨,無非此耳, 雖其名目極多,而可以一言蔽之者,則曰出少人多而巳,醫道通仙,斯其為最, 聞者勿謂異端,囚以資笑柄云,○濩,音護,流散也。

(○假令丙寅剛柔失守)。

丙與辛合,皆水運也,寅申年少陽司天,必厥陰在泉, 厥陰屬巳亥而配於水運則辛己為在泉之化,故上丙則下辛,丙剛辛柔,一有不正, 皆失守矣,丙甲辛亥,其氣大同。

(上剛干失守,下柔不可獨主之)。

若上年之乙丑司天,土不退位,則丙寅之水運雖剛,亦不遷正,其氣反虛, 丙不得正,則辛柔在泉,獨居於下,亦失守矣。

(中水運非太過,不可執法而定之)。

丙雖陽水,有或若制,即非太過,不可謂為有餘而,執其法也。

(布天有餘,而失守上正,天地不合,即律呂音異)。

陽年天雖有餘,若上下失守,則天地不合,在丙寅陽律,則太羽無聲,在辛巳陰呂, 則少羽不應。

(如此,即天運失序,後三年變疫)。

水鬱之發,三年後變為水疫。

(詳其微甚,差有大小,徐至即後三年,至甚即首三年)。

氣微則疫小,氣甚則疫大,疫有小大,故至有遲速。

(當先補心俞)。

心俞,在足太陽經,水邪之至,恐傷火藏,故當先補心俞以固其本,○舊註曰, 用圓利鍼,於口中令溫煖,次以手按穴得其氣動,迺呪日,太始上清,丹元守靈, 誦之三遍,先想火光於穴下,然後刺可同身寸之一分半,留七呼,得氣至, 次進鍼三分,以手彈之,令氣至,鍼得動氣至,而徐徐出鍼,次以手捫其穴, 令受鍼人閉氣三息而嚥氣也。

(次五日,可刺腎之所入)。

足少陰經陰谷穴也,水邪之至,故當刺此以泄其氣,○舊註曰,用圓利鍼, 令口中溫暖,先以手按穴,迺呪曰,太微帝君,五氣及真,六辛都司,符扶黑雲, 誦之一遍,刺可入同身太之四分,得動氣至而急出之。

(又有下位地甲子,辛巳柔不附剛,亦名失守,即地運皆虛,後三年變水癘, 即刺法皆如此矣)。 地甲子,總言在泉之化也,後放此,內寅年在反,厥陰辛巳治之, 若辛巳不得遷正於下,是謂柔不附剛,三年之後,水鬱發而為癘,其鍼法皆如前, 凡丙辛水運之年,上下失守者其治皆然。

(其刺如畢,慎其大喜欲情於中,如不忌,即其氣復散也,令靜七日)。

用鍼之後,當忌如此,否則無效。

(心欲實,令少思)。

思則神勞,神勞則心虛,水勝之時,尤所當慎。

(○假令庚辰,剛柔失守)。

乙庚皆金運也,辰戍年太陽司天怭,必太陰在泉,太陰屬丑未而配於金運, 則乙未為在泉之化,庚剛乙柔,設有不正,則失守矣,庚戍乙丑,其氣皆同。

(上位失守,下位無合,乙庚金運,故非相招)。

若上年巳卯,天數有餘,陽明不退位,則本年庚辰失守於上,乙未無合於下, 金運不全,非相招矣。

(布天未退,中運勝來,上下相錯,謂之失守)。

上年巳卯天數不退,則其泉之火,來勝今年中運也。

(姑洗林鍾,商音不應也)。

庚辰陽律,太商也,其管姑洗,乙未陰呂,少商也,其管林鍾,金氣不調, 則商音不應。

(如此,即天運化易,三年變大疫)。

三年之後,金氣發而為疫。

(詳其天數,差有微甚,微即微,三年至,甚即甚,三年至)。

微則徐,三年後,甚則速,三年首也。

(當先補肝俞)。

肝俞在足太陽經,金邪之至,恐傷木藏,故先補之,○舊註曰,用圓利鍼, 以口溫暖,先以手按穴,得動氣,欲下鍼而呪曰,氣從始清,帝符六丁,左施蒼城, 右入黃庭,誦之三遍,先想青氣於穴下,然後刺之三分,得氣而進鍼,鍼入五分, 動氣至而徐徐出鍼,以手捫其穴,令受鍼人嚥氣。

(次三日,可刺肺之所行)。

手太陰經,經渠穴也,金邪之至,故當刺其所行,以寫金氣,○舊註曰,用圓利鍼, 於口內溫令暖,先以左手按穴而呪曰,太上真,五符帝君,元和氣令,司入其神, 誦之三遍,刺可同身寸之三分,留二呼,動氣至而出鍼。

(刺畢,可靜神七日,慎勿大怒,怒必真氣卻散之)。

怒復傷肝,故當慎之。

(又或在下地甲子,乙未失守者,即乙柔干,即上庚獨治之,亦名失守者, 即天運孤主之,三年變癘名曰金癘)。 庚辰年在泉,太陰乙未之化也,若乙未不得遷正,而庚辰孤主於上,亦名失守, 三年之後,必氣變而為金癘。

(其至待時也,詳其地數之等差,亦推其微甚,可知遲速爾)。

癘之至也,其微甚遲速,亦如天數。

(諸位乙庚失守刺法同)。

凡乙庚之年,上下失守者,刺法皆同前。

(肝欲平,即勿怒)。

保守肝氣,防金勝也。

(○假令壬午剛柔失守)。

丁壬皆木運也,子午年少陰司天,必陽明在泉,以陽明配合木運,則丁卯丁酉, 為在泉之化,剛柔不正,則皆失守矣。

(上壬未遷正,下丁獨然,即雖陽年,虧及不同)。

若上年辛巳司天有餘,厥陰不退位,則本年壬丁不合,木運太虛,剛不正於上, 柔孤立於下,雖曰陽年,虧則不同也。

(上下失守,相招其有期,差之微甚,各有其數也)。

招,合也,得位之日,即其相招之期,微者遠,甚者速,數有不同耳。

(律呂二,角失而不和,同音有日)。

陽律太角,木音上管,陰呂少角,木音下管,壬丁失守,則二角不和, 必上下遷正之日,其音乃同也。

(微甚如見,三年大疫)。

微至乙酉,甚在甲申,木疫發也。

(當刺脾之俞)。

脾俞,在足太陽經,木疫之至,恐傷土藏,當先補之,○舊註曰,用圓利鍼, 令口中溫暖而刺之,即呪曰,五精智精,六甲玄靈,帝符元首,太始受真, 誦之三遍,先想黃氣於穴下,然後後刺之二分,得氣至而次進之,又得動氣次進之, 二進各一分,留五呼,即徐徐出鍼,以手捫之,令其人閉息三遍而嚥津也。

(次三日,可刺肝之所出也)。

足厥陰經,大敦穴也,木邪之至,故當刺此所出,以寫木氣,○舊註曰,用圓利鍼, 令口中溫暖而刺之,即呪曰,真靈至玄天道冥然,五神各位,氣守三田,誦之, 然後可刺,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十呼,動氣至而出其鍼。

(刺畢,靜神七日,勿大醉歌樂,其氣復散,又勿飽,食勿食生物)。

皆防其傷脾也。

(欲令脾實,氣無滯飽,無久坐,食無太酸,無食一切生物,宜甘宜淡)。

畏木侵脾,故宜保之如此。

)。

又或地下甲子,丁酉失守其位,未得中司,即氣不當位,下不與壬奉合者, 亦名失守,非名合德,故柔不附剛,即地運不合,三年變癘)。 本年丁酉未得遷正於下,則不能上奉壬午,亦名失守,非合德也,三年之後, 必氣變而為木癘。

(其刺法,一如木疫之法)。

凡諸丁壬之年,上下失守,其刺法皆同前。

(○假令戊申,剛柔失守)。

戊癸皆火運之年,寅申歲必少陽司天,厥陰在泉,以厥陰而配火運, 則癸亥為在泉之化,戊申之剛在上,癸亥之柔在下,一有不正,俱失守矣, 戊寅癸已其氣皆同。

(戊癸雖火運,陽年不太過也)。

戊癸雖為火運,若剛柔失守,即在陽年,亦非太過也。

(上失其剛,柔地獨主,其氣不正,故有邪干)。

若上年丁未司天有餘,太陰不退位,則本年戊申,失守於上,癸亥獨主於下, 火運不正,水必犯之,故有邪干。

(迭移其位,差有淺深,欲至將合,音律先同)。

氣有微甚,故差有淺深,若剛柔將合,故音律先同,蓋戊申陽律,太微也, 癸亥陰呂,少徵也,其氣和,其音叶矣。

(如此天運失時,三年之中,火疫至矣)。

戊癸失守,故變火疫,速在庚戍,遲則辛亥當至矣。

(當刺肺之俞)。

肺俞,在足太陽經,火疫之至,恐傷金藏故當先補之,○舊註曰用圓利鍼, 令口中溫暖,先以手按穴,乃刺之,呪曰,真邪用摶,氣灌元神,帝符反本, 位合其親,誦之三遍刺之二分,候氣欲至,想白氣在穴下,次進一分, 得氣至而徐徐出其鍼,以手捫其穴,○按此下當云次三日,可刺手厥陰之所流, 必脫失也。

(刺畢,靜神七日,勿大悲傷也,悲傷即肺動,而真氣復散也)。

用鍼補肺,故忌其傷。

(人欲實肺者,要在息氣也)。

肺主氣,息氣乃可以補肺,即閉氣存神之道義見前。

(又或地下甲子,癸亥失守者,即柔失守位也,即上失其剛也, 即亦名戊癸不相合德者也,即運與地虛,後三年娭癘,名曰火癘)。 又若癸亥在泉,不得遷正,下柔失位,上剛無合,戊雖陽火,亦失守矣,後之三年, 發而為病殆曰火癘。

(是故立地五年,以明失守,以窮法刺,於是疫之與癘,即是上下剛柔之名也, 窮歸一體也。即刺疫法,只有五法,即總其諸位失守,故只歸五行而統之也)。 上文五年,言天即地在其中矣,雖疫自天來,癘從地至,若乎有辨, 然不過上下剛柔之分耳,其窮歸於病,則一體也,故其刺法,亦惟此五者而巳, 此章以甲丙戊庚壬,五陽年為例,陽剛失守,則陰柔可知, 故可以五行為言而統之也,○此下有辟療五疫法,見論治類二十。

(剛柔失守之義)。

素問遺篇本病論○四十二。

(帝曰余聞天地二甲子,十干十二十支,上下經緯天地數有迭移,失守其位, 可得昭乎)。 天地二甲子,言剛正於上,則柔合於下,柔正於上,則剛合於下,如上甲則下巳, 上巳則下甲,故曰二甲子,凡十千十二支上下相合,經緯皆然。

(岐伯曰失之迭位者,謂雖得歲正未得正位之司,即四時不節,即生大疫)。

應司天而不司天,應在泉而不在泉,是未得正位之司也,四時失其節氣, 則大疫必至矣。

(注玄珠密語云,陽年三十年,除六年天刑,計有太過二十四年)。

庚子庚午,君火刑金運,庚寅庚申,相火刑金運,戊辰戊戍,寒水刑火運, 此陽運之天刑,共計六年,本非有餘,其外二十四年,則皆陽剛太過之運。

(除此六年,皆作太過之用,今不然之旨,今言迭支迭位,皆可作其不及也)。

三十年中,除此六年天刑之外,皆作太過,乃陽運自勝而無邪傷者也, 若剛柔迭失其位,氣有不正,雖屬陽年亦為不及也。

(○假今甲子陽年,土運太窒)。

窒,抑塞也,此下皆重明前章剛柔失守之義,○窒,音只。

(如癸亥天數有餘者,年雖交得甲子,厥陰猶尚治天)。

癸亥年厥陰司天不退位,則甲子年少陰司天不得遷正,是為窒也。

(地巳遷正,陽明在泉,去歲少陽以作右間)。

甲子年在泉,陽明己卯也,甲未遷正於上,巳已得位於下,故上年在泉之少陽, 退作地之右間矣。

(即厥陰之地陽明,故不相和奉者也)。

以癸亥年之司天,臨甲子年之在泉,則上癸下巳,不相和合者也。

(癸巳相會,土運太過,虛反受木勝,故非太過也,何以言土運太過)。

癸巳相會,則甲失其位,雖曰陽土,其氣巳虛,土虛則受木勝,尚何太過之有。

(呪黃鍾不應太窒,木既勝而金還復金既復而少陰如至,即木勝如火而金復微)。

黃鍾為太官之律,陽土運窒則黃鍾不叶,木乃勝之,木勝必金復, 金既復而子年司天,少陰忽至,則木反助火克金,其復必微,而甲巳之土皆失守矣。

(如此則甲巳失守,後三年化成土疫,晚至丁卯,早至丙寅,土疫至也)。

甲巳化土,故發為土疫,即後世所謂濕溫之類,目甲子至丙寅,三年首也,至丁卯, 三年後也。

(大小善惡,推其天地,詳乎太乙。)。

推其天地,察司天在泉之盛衰也,太乙義詳本類前七,及三十五。

(又只如甲子年,如甲至子而合,應交司而治天)。

甲與子合,則少陰君火,應交司治天地。

(即下巳卯未遷正,而戊寅少陽未退位者,亦甲巳下有合也)。

甲子年在泉,巳卯陽明未遷正者,以癸亥年在泉,戊寅少陽不退位也, 故令甲與戊對,子與寅配,而甲巳不能合,是巳之陰土窒於下,柔失其守矣。

(即土運非太過,而木乃乘虛而勝土也,金次又行復勝之,即反邪化也)。

巳土不正於下,則亦為木勝而金復,三年之後,必化土癘,故云邪化也。

(陰陽天地殊異爾,故其大小善惡,一如天地之法旨也)。

在上則應天,在下則應地,明天地之法旨,則大小善惡之應可知矣。

(○假令丙寅,陽年太過,如乙丑天數有餘者,雖交得丙寅,太陰尚治天也)。

乙丑司天,太陰不退位,則本年少陽亦不得遷正。

(地巳遷正,厥陰司地,去歲太陽,以作右間)。

丙寅少陽,雖未司天,辛巳厥陰,巳正在泉,故上年司地庚辰,當退位作右間也。

(即天太陰而地厥陰,故地不春天化也)。

上乙下辛,非合故地不奉天。

(乙辛相會,水運太虛,反受土勝,故非太過)。

丙辛未合水運虛也,故土勝之。

(即太簇之管,太羽不應,土勝而雨化,木復即風)。

太簇之管,羽音陽律也,丙運失守,故太羽不應,而雨為之勝,風為之復也。

(此者丙辛失守,其會後三年,化成水疫,晚至巳巳,蚤至戊辰,甚即速, 微即徐)。 速即戊辰,徐即巳巳也。

(水疫至也,大小善惡推其天地數乃太乙遊官)。

天地太乙義見前。

(又只如丙寅年,丙至寅且合,應交司而治天)。

丙與寅合,則少陽相火,應交司而治天。

(即辛巳未得遷正,而庚辰太陽未退位者,亦丙辛不合德也)。

辛巳乃本年在泉,庚辰乃上年在泉,庚辰不退位,則辛巳不遷正,有丙無辛, 孤立於上,不合其德,亦水運之失守也。

(即水運,亦小虛而小勝,或有復,後年化癘,名曰水癘,其狀如水疫, 治法如前)。 凡失守者,即雖小虛,小有勝復,亦不免於為癘,則甚者可知,水疫水癘, 即後世寒疫陰證之類,其治法如前章。

(○假令庚辰陽年太過,如已卯天數有餘者,雖交得庚辰年也,陽明猶尚治天)。

陽明乃巳卯年司天,大若不退位,則庚辰不能遷正。

(地巳遷正,太陰司地,去歲少陰,以作右間)。

庚辰在泉,太陰也,既巳遷正,則巳卯之少陰在泉者,以退作地之右間也。

(即天陽明而地太陰也,故地不奉大也)。

天陽明,巳卯也,地太陰,乙未也,巳乙非合,故地不奉天。

(乙巳相會,金運太虛,反受火勝,故非太過也)。

乙庚不合,而乙巳合,故金運虛而火勝之。

(即姑洗之管,太商不應,火勝熱化,水復寒刑)。

庚金失守,則太商不應,姑洗之管,乃其律也,金虛則火勝,火勝則水復, 故當先熱而後寒。

(此乙庚失守,其後三年化成金疫也,速至壬午,徐至癸未,金疫至也,木小善惡, 推本年天數,及太乙也)。 本年天數及太乙,言所至之年也,又遇其逆則災大,若逢其順則災微。

(又只如庚辰,如庚至辰,且應交司而治天)。

若庚辰既合,則太陽寒水,當於交司之日而治天矣。

(即下乙未,未得遷正者,即地甲午,少陰未退位者,且乙庚不合德也)。

乙未太陰,乃左年在泉,甲午少陰,乃上年在泉,若甲午未退,則乙未不正, 庚雖正於上,乙失守於下,乙庚不合,亦金運之虧也。

(即下乙未干失剛,亦金運小虛也,有小勝,或無復)。

乙未干失剛,以柔不正而失其剛也,柔失其正,故金曰小虛,火有小勝, 及太陰氣至,則水不得行,故或無復也。

(後三年,化癘,名曰金癘,其狀如金疫也,治法如前)。

金疫,亦名殺疫,金癘亦名殺癘,其治法皆如前章。

(○假令壬午,陽年太過,如辛巳天數月餘者,雖交後壬午年也,厥陰猶尚治天)。

辛巳之厥陰,當退不退,則壬雖陽木,亦不能正其運。

(地巳遷正,陽明在泉,去歲丙申少陽,以作右間)。

壬午之丁酉陽明,遷正在泉,辛巳之丙申少陽,當退作地之右間也。

(即天厥陰而地陽明,故地不奉天者也)。

以辛巳之天,臨壬午之地,故不相和奉也。

(丁辛相合會,木運太虛,反受金勝,故非太過也)。

(辛不退,壬不正,丁不合壬而會辛,木運失守,金必勝之,亦猶不及也)。

(即甤賓之管,太角不應,金行燥勝,火化熱復)。

甤賓之管,太角之律也,陽木不正,故甤賓失音,金所以勝,火所以復,而邪至矣。

(甚即速,微即徐,疫至大小善惡,推疫至之年天數及太乙)。

其速其徐,總不出三年之外,而大小善惡,又當推疫至之年神也。

(又只如壬至午,且應交司而治之)。

壬與午,合其交司之日,則少陰治天矣。

(即下丁酉未得遷正者,即地下丙申少陽未得退位者,見丁壬不合德也)。

丁酉陽明,為本年在泉,丙申少陽,乃上年在泉,丙申不退,則丁酉不正, 有壬無丁,木德不合也。

(即丁柔于失剛,亦木運小虛也,有小勝小復)。

柔不合剛,下不應上,亦為小虛,故有勝復。

(後三年化癘,名曰木癘,其狀如風疫,治法如前)。

木癘風疫,即後世風溫之類。

(○假令戊申陽年太過,如丁未天數過者,雖交得戊申年也,太陰猶尚治天)。

丁未之太陰不退位,戊申雖陽年太過,不能正其火運。

(地巳遷正,厥陰在泉,去歲壬戍太陽,巳退位作右間,即天丁未,志癸亥, 故地不奉天化也)。 戊申年,天未正而地巳正,則上年太陽在泉者,巳退作地之右間矣,是天仍丁未, 地則癸亥,癸不得戊故地不奉天之火化。

(丁癸相會,火運太虛,反受水勝故非太過也)。

戊癸不合,火運必虛,故受水之勝。

(即夷則之管,上太徵不塵)。

夷則之管,火之徵律也,上管屬陽,下管屬陰,少徵也,戊不得正, 故上之太徵不應。

(此戊癸失守其會後化疫也,速至庚戍,大小善惡,推疫至之年,天數及太乙)。

速在庚戍,遠在辛亥,三年內外,人氣為疫也。

(又只如戊申,如戊至申,且應交司而治天)。

戊申既合交司之日,少陽當治天也。

(即下癸亥,未得遷正者,即地下壬戍,太陽未退位者,見戊癸未合德也)。

戊申年,當厥陰癸亥在泉,若上年壬戍不退,則癸亥不正,戊癸火運,不合其德也。

(即下癸柔干失剛,見火運小虛也,有小勝,或無復也。)。

火運不足,水必勝之,水勝則土復,當其復時,而厥陰若正,則土或無復也。

(後三年化癘,名曰火癘也,治法如前)。

火癘,即後世所謂溫疫熱病之類,其鍼治之法如前章。

(治之法,可寒之泄之)。

此言鍼治之外,又當藥治者如此,火邪為癘,故宜寒之泄之,由此觀之, 則凡上文五剛化疫,五柔化癘,或鍼或藥,皆宜因氣施治,又在不言可知也。

(十二藏神失守位,邪鬼外干之刺)。

素問遺篇刺法論○四十三。

(黃帝問曰,人虛,即神遊失守位,使鬼神外干,是致夭亡,何以全真, 願聞刺法)。 全其真,即保其神,神全則邪不能干也。

(岐伯稽首再拜曰,昭乎哉問,謂神移失守,雖在其體,然不致死,或有邪干, 故令夭壽)。 虛而無邪,未必致死,若神氣既虛,邪復干之,則夭壽矣。

(○只如厥陰失守,天以虛,人氣肝虛,感天重虛,即魂遊於上)。

厥陰屬木,在人應肝人之肝虛,復感天虛,則肝不藏魂,魂屬陽,故遊散於上, 神光不聚,而白尸鬼犯之,令人暴亡也。

(邪干厥大氣,身溫,猶可刺之)。

厥,逆也,大氣,元氣也,肝木失守,金邪犯之,若神氣未脫,四肢雖冷, 心腹尚溫,口中無涎,舌卵不縮者,尚可刺救復蘇,後放此。

(刺其足少陽之所過)。

丘墟穴也,肝膽相為表裏,故宜刺之,○舊註曰,用毫鍼,於人近體,暖鍼至溫, 以左手按穴,呪曰,太上元君,常居其左,制之三魂,誦之三遍,次呼三魂名, 爽靈,胎光,幽精,誦之三遍,次想青龍於穴下,刺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 徐徐出鍼,令親人授氣於口中,腹中鳴者可治之。

(次刺肝之俞)。

肝俞,足太陽經穴,刺此所以補肝,○舊註曰,用毫鍼,着身溫之,左手按穴, 呪曰,太微帝君,元英制魂,真元及本,令入青雲,又呼三魂,各如前三遍, 刺三分,留三呼,次進二分,留三呼,復取,鍼至三分,留一呼,徐徐出之, 即氣及而復活。

(○人病心虛,又遇君相二火,司天失守,感而三虛)。

人之人虛,而遇司天二火失守,又或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是為三虛,則神光不聚, 邪必犯之。

(遇火不及,黑尸鬼犯之,令人暴亡)。

黑為水色,火運不及,則水勝之,故見黑尸鬼。

(可刺手少陽之所過)。

陽池穴也,手少陽為相火之經,故宜補之,○舊註曰,用毫鍼, 於人身溫暖以手按穴,呪曰,太乙帝君,泥九總神丹無黑氣,來復其真,誦之三遍, 想赤鳳於穴下,刺入二分,留七呼,次進一分,留三呼,復退留一呼,徐徐出鍼, 手捫其穴,即令復活也。

(復刺心俞)。

足太陽經穴,刺之以補君火,○舊註曰,用毫鍼,着身溫暖,以手按穴呪曰, 丹房守靈,五帝上清,陽和布體,來復黃庭,誦之三遍,刺人同身寸之二分, 留一呼,次進一分,留一呼,退至二分,留一呼,徐徐出鍼,以手捫其穴。

(○人脾病,又遇太陰司天失守,感而三虛)。

土氣重虛,又或汗出於脾胃,是為三虛,則智意二神,失守其位。

(又遇土不及,青尸鬼邪,犯之於人,令人暴亡)。

青尸鬼木邪也,脾土虛者乃見之。

(可刺足陽明之所過)。

衝陽穴也,刺此所以補胃,○舊註曰,用毫鍼着人身溫暖,以手按穴呪曰, 常在魂庭,始清太寧,元和布氣,六甲及真,誦之三遍,先想黃庭於穴下, 刺入三分,留三呼,次進二分,留一呼,徐徐退出,以手捫之。

(復刺脾之俞)。

脾俞,在足太陽經,補脾也,○舊註曰,用毫鍼以手按之呪曰,太始乾位, 總統坤元,黃庭真氣,來復來全,誦之三遍,刺之三分,留二呼,進至五分, 動氣至,徐徐出鍼。

(○人肺病遇陽明司天失守,感而三虛)。

肺與陽明皆屬金,人虛天虛,又或汗出於肺,是為三虛,而火邪犯之。

(又遇金不及,有赤尸鬼干人,令人暴亡)。

赤尸鬼,火邪也,金為火勝,故見赤鬼。

(可刺手陽明之所過)。

合谷穴也,肺與大腸為表裏,故當刺此以補金,○舊註曰,用毫鍼,着人身溫暖, 先以手按穴呪曰,青氣真王,帝符日元,七魄歸右,今復本田,誦之三遍, 想白氣於穴下,刺入三分,留三呼,次住至五分,留三呼,復退一分,留一呼, 徐徐出鍼,以手捫其穴,可復活也。

(復刺肺俞)。

肺俞在足太陽經,用鍼以補肺,○舊註曰,用毫鍼,着體溫暖,先以手按穴呪曰, 左元真人,六合氣賓,天符帝力,來入其司,誦之三遍,鍼入一分半,留三呼, 次進二分,留一呼,徐徐出鍼,以手捫其穴。

(○人腎病,又遇太陽司天失守,感而三虛)。

人之水藏,天之水氣,既皆不足,又遇汗出於腎,是為三虛,而腎神失守, 土邪必相犯也。

(又遇水運不及之年,有黃尸鬼干犯人正氣,吸人神魂,致暴亡)。

黃為,土色,水藏神虛故見土鬼,神魂散蕩,若為所吸,多致暴亡, 若四肢厥冷氣脫,但得心腹微溫,眼色不易,唇口及舌不變,口中無涎,尚可救也。

(可刺足太陽之所過)。

京骨穴也,腎與膀胱為表裏,故當刺此以補水藏,○舊註曰,用毫鍼,着人身溫暖, 以手按穴呪曰,元陽育嬰,五老及真,泥九玄華,補精長存,想黑氣於穴下, 刺入一分半,留三呼,迺進至三分,留一呼,徐徐出鍼,以手捫之。

(○黃帝問曰,十二藏之相使,神失位,使神彩之不圓,恐邪干犯,治之可刺, 願聞其要)。 十二藏各有其神,相通運用,故曰相使,一有失位,則神光虧缺,是謂不圓, 邪因得而犯之,刺治之法如後。

(岐伯稽首再拜曰,悉乎哉,問至理,道真宗,此非聖帝,焉究斯源, 是謂氣神合道契符上天)。 天地之道,氣與神耳,人生之道,亦惟此也,故曰契符上天。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心為一身之主,萬幾之舍,故神明出焉,若清慾傷心,最為五勞之首, 心傷則神不守舍,損抑元陽,天人長命,莫此為甚,而實人所不知,澄心則養神, 抱元守一之道,端從此始,○此下十二藏相使,及君主神明等義,詳藏象類第一章。

(可刺手少陰之源)。

神門穴也,用長鍼,口中溫之,刺三分,留三呼,次進一分,留一呼,徐徐出鍼, 以手捫其穴,凡刺各經之源者,皆所以補之也,後準此。

(肺者,相傳之官,治節出焉)。

肺藏氣,主行營衛,故治節由之,若形寒飲冷,悲憂過度,則腩氣受傷,神失守位。

(可刺手太陰之源)。

太淵穴也,用長鍼,口中溫之,以手按穴刺入三分,留三呼,動氣至,徐徐出鍼, 以手捫其穴。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氣強而勇,故號將軍,性多變動,故主謀慮,若恚恕氣逆,上而不下, 則肝神受傷也。

(可刺足厥陰之源)。

太衝穴也,用長鍼,於口中先溫,以手按穴,刺入三分,留三呼,次進二分, 留二呼,徐徐出鍼以手捫其穴。

(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膽氣剛果,故官為中正,而主決斷,若大驚卒怒,其氣必傷,神光散失, 病為惶懼膈噎等證。

(可刺足少陽之源)。

丘墟穴也用長鍼,溫於口內,先以左手按穴,刺三分,留三呼,進至五分,留二呼, 徐徐出鍼,以手捫其穴。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槳出焉)。

膻中,心包絡所居,相火之位,故為臣使,衛護君主,故喜樂出焉,若五情不節, 皆能傷之,令人失志恍惚,神光不聚,則邪犯之。

(可刺心包絡所流)。

勞官穴也,用長鍼,於口中溫之,先以左手按穴,刺入三分,留二呼,徐徐出鍼, 以手捫其穴。

(脾為諫議之官,知周出焉)。

脾藏意,神志未定,意能通之,故為諫議之官,慮周萬事,皆申乎意,故智周出焉, 若意有所着思有所傷,勞倦通度,則脾神散失矣。

(可刺脾之源)。

太白穴也,用長鍼,口內溫之,先以左手按穴,刺入二分,留五呼,進至三分, 留五呼,徐徐出鍼,以手捫之。

(胃為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饑飽失宜,飲食無度,偏於嗜好,其神乃傷。

(可刺胃之源)。

衝陽穴也,用長鍼於口中溫之,先以左手控穴,刺入三分,留三呼,進二分, 徐徐出鍼,以手捫其穴。

(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

食物至此,變化其形而出,閉結則腸胃壅滯,泄利則門戶不要,傳道先守, 三焦元氣之所關也。

(可刺大腸之源)。

合谷穴也,用長鍼,口中溫之,刺入三分,留三呼,進至二分,留一呼,徐徐出之。

(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受盛水穀而分清濁,故曰化物出焉,清濁不分,則小腸失其化矣。

(可刺小腸之源)。

腕骨穴也,用長鍼,口中溫鍼,先以左手按穴,刺三分,留三呼,進二分,留一呼, 徐徐出鍼,以手捫其穴。

(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色慾恐懼,強力入水,皆能傷腎,腎傷則作強伎巧,神失其職矣。

(刺其腎之源)。

太谿穴也,用長鍼,於口中先溫,以左手按穴,刺入三分,留一呼,進一分, 留一呼,徐徐出鍼,以手捫其穴。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決瀆者,水道流通之義,如江河淮濟,不變其道,百川歸之,以入於海,故曰四瀆, 人之三焦在上主納在中主運,在下主出,若出納運行行不得其正,則三焦失守, 神氣不聚,邪乘虛而犯之矣。

(刺三焦之源)。

陽池穴也,用長鍼,於口中溫之,先以左手按穴,刺三分,留三呼,進一分, 留一呼,徐徐出鍼,以手捫之。

(膀胱者,州都之官,精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膀胱為三焦之下澤,津液所聚,故曰州都,然賴下焦之氣,施化而通, 若其不約而遺,不利而癃,皆氣海之失職也。

(刺膀胱之源)。

京骨穴也,用長鍼,先溫於口中,以左手按穴,刺入三分,留三呼,進二分, 留三呼,徐徐出鍼,以手捫其穴。

(凡此十二官,不得相失也)。

不相失者謂之相使,失則神氣散亂,有邪干犯,災害至矣,宜用刺法以全其真也。

(是故刺法有全神養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養和神也)。

此言鍼法有如此之妙,其要在修養和神而已。

(道貴常存,補神固根,精氣不散,神守不分)。

道貴常存者,貴其不衰也,不衰之道,在補神以固根,欲全其神在精,氣不散, 則神守不分矣。

(然即神守,而雖不去亦全真)。

言神守者,豈惟神不去,正所以全真也。

(人神不守,非達至真)。

至真之道,要在守神,不知守神,非達道也。

(至真之要,在乎天玄)。

玄者水之色天玄者,天一之義,以至真之要,重在精也。

(神守天息,復入本元,命曰歸宗)。

天息者,鼻息通乎天也,守息則氣存,氣存則神存,故曰神守天息,以上三節, 首言神,次言精,此言氣,夫人始生,先成精,精其本也,兒在母腹,先通胎息, 氣其元也,既寶其精,又養其氣,復其本,返其元矣,精氣充而神自全, 謂之內三寶,三者合一,即全真之道也,故曰歸宗,○前有存三守一愚按, 在四十一。

(神失守位邪鬼外干之義)。

素問遺篇本病論○四十四。

(黃帝曰,人氣不足,天氣如虛,人神失守,神光不聚,邪鬼干人,致有夭亡, 可得聞乎)。 神光,神明也,人氣與天氣皆失守,則陽神不聚,陰鬼干人,致死之兆也。

(岐伯曰,人之五藏,一藏不足,又會天虛,感邪之至也)。

人有不足之藏,與天虛之氣相會者,其邪至甚,如肝遇木虛,心遇火虛之類也。

(○人憂愁思慮即傷心,又或遇少陰司天,天數不及,太陰作接間至,即謂天虛也, 此即人氣天氣同虛也)。 少陰司天之年,太陰尚在左間,若少陰不足,則太陰作接者,未當至而至矣, 若以君火之虛,與人心氣同虛也。

(又遇驚而奪精,汗出於心)。

奪精者,奪心之精也,五藏各有其精,如本神篇曰,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傷, 傷則失守而陰虛,即此之義。

(因而三虛,神明失守)。

先有憂愁之傷,又有少陰不及,再遇驚而奪精,三虛相會,神明失守矣。

(心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失守位,即神遊上丹田,在帝太乙帝君泥丸君下)。

人之腦為髓海,是謂上丹田,太乙帝君所居,亦曰泥丸君,總眾神者也, 心之神明失守其位,則浮遊於此。

(神既失守,神光不聚,卻遇火不及之歲,有黑尸鬼見之,令人暴亡)。

心屬火,心神夫守,神明衰也,又遇火運不及,故見水色之鬼,非但癸年, 即戊年失守亦然,司天二火不及,亦然,尸鬼者,魄之陰氣,陽脫陰孤,其人必死, 故尸鬼見也。

(○人飲食勞倦,即傷脾,又或遇太陰司天,天數不及,即少陽作接間至, 即謂之虛也此,即人氣虛而天氣虛也)。 太陰司天之年,少陽尚為天之左間,若太陰不足,則接者先至,而少陽得政, 脾氣既傷,又遇太陰失守,是重虛也。

(又遇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醉飽行房,汗出於脾)。

衛氣不固,則五藏汗泄於外,邪得乘而犯之,故致人神失守也。

(因而三虛,脾神失守)。

既傷於脾,次遇天虛,再加汗出,是三虛也。

(脾為諫議之官,智周出焉,神既失守,神光失位,而不聚也)。

脾神失守,意智亂也。

(卻遇土不及之年,或巳年,或甲年失守,或太陰天虛青尸鬼見之,令人卒亡)。

土運不及止巳年,而甲亦有之,又或太陰司天,失守其位,故木邪鬼見,令人卒亡。

(○人久坐濕地,強力入水,即傷腎,腎為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因而三虛腎神失守,神志失位,神光不聚)。 諸藏皆言作接間至.及汗出之由,惟此不言,必脫失也,太陽寒水司天之年, 厥陰尚為左間,若太陽不足,則厥陰作接間至,此天虛也,經脉別論云持重遠行, 汗出於腎,兼之坐濕入水,腎氣必傷,是為三虛,腎神不守,則精衰志失也。

(卻遇水不及之年,或辛不會符,或丙年失守,或太陽司天虛,有黃尸鬼至見之, 今人暴亡)。 水不及者,土邪犯之,故黃尸鬼見,卒然傷人。

(○人或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即傷肝也,又遇厥陰司天,天數不及, 即少陰作接間至,是謂天虛也,此謂天虛人虛也)。 厥陰司天之年,少陰當為左間,若厥陰不足,則少陰預至,肝氣既傷,厥陰又虛, 天人俱不足也。

(又遇疾走恐懼,汗出於肝)。

天虛人虛,又汗出於肝,是為三虛。

(肝為將軍之官,謀慮出焉,神位失守,神光不聚)。

肝藏魂,失守則魂神不聚也。

(又遇木不及年,或丁年不符,或壬年失守,或厥陰司天虛也,有白尸鬼見之。

令人暴亡也)。

白尸鬼見,金勝木也。

(巳上五失守者天虛而人虛,也神遊失守其位,即有五尸鬼干人,令人暴亡也, 謂之曰尸厥)。 尸鬼干人,則厥逆而死,故謂尸厥,神遊者,神氣誰遊,未離於身,尚不即死, 若脉絕身冷,口中涎塞,舌短卵縮,則無及矣,否則速救可甦也,○以上五藏失守, 獨缺金虛傷肺,赤尸鬼一證,必脫簡也,惟邪氣藏府病形篇,所言五藏之傷俱全, 但與此稍有不同,詳疾病類。

(人犯五神易位,即神光不圓也,非但尸鬼,即一切邪犯者,皆是神失守位故也)。

神光,即陽明之氣,凡陽氣不足,則陰邪犯之,二十難日,脫陽者見鬼, 即神失守位之義,○愚按此二篇,所言五鬼干人,其義最詳,蓋天地間萬物萬殊, 莫非五行之化,人之藏氣,鬼之干人,亦惟此耳,故五鬼為邪,各因所勝, 此相制之理,出乎當然者也,然以余所驗,則有如心神失守,火自為邪者, 多見赤鬼,肺金不足,氣虛茫然者,多見白鬼,腎陰虧損,目光昏暗者,多見黑鬼, 肝木亡陽,者,多見青鬼,脾濕為崇者,多見黃鬼,是皆不待勝制, 而本藏之邪自見也,至如山野之間,幽隱之處,鬼魅情形,誠有不測, 若明本篇之義,則雖千態萬狀,只此五行,包羅盡之,治之以勝,將安遁哉, 然鬼本無形,乃能形見,既覺其無中之有獨不能覺其有中之無乎,反之之明, 在正心以壯氣,虛明以定神,神定,彼將自滅矣,天命所在, 彼亦焉能以非禍加人哉,此全神卻鬼之道也,古德云,山鬼之伎倆有限, 老僧之不見不聞無窮,斯言至矣,○論治類十六章,有按當考。

(此謂得守者,失守者死)。

得守則神全,失守則神散,神全則靈明圓聚,故生,神散則魂魄分離,故死。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陽氣為神,陽盛則神全,陰氣為鬼,陽衰則鬼見,陰陽合氣,命之曰人,其生在陽, 其死在陰,故曰得神者昌,得其陽也,失神者亡,失其陽也,明陰陽聚散之道, 則鬼神之妙,固不難知,而得失之柄,還由於我,古云,人定勝天,本非虛語, 觀孟子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不於斯言益信乎。

(類經二十九卷)。

張介賓類註。

(會通類)。

(攝生)。

一。

(○蒼天之氣,清靜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 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 此謂自傷,氣之削也,○是以聖人陳陰陽,筋脉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 如是則內外調和,邪不能害,耳目聰明,氣立如故)。 見疾病類五。

(○惟賢人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傍人事以養五藏)。

陰陽四。

(○聖人日避虛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謂也)。

運氣三十五。

(○夫陰陽之氣,清靜則生化治,動則苛疾起)。

運氣三十二。

(○人神不守,非達至真,至真之要,在乎天玄,神守天息,復人本元, 命曰歸宗)。 。

運氣四十三。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

疾病二十七。

(○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至)。

脉色九。

(○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蚤衰之節也,年四十而陰自半也, 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矣,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 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則強,不知則老,故同出而名異耳,智者察同,愚者察異, 愚者不足,智者有餘,有餘則耳目聰明,身體輕強,老者復壯,壯者益治, 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憺之能,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 此聖人之治身也)。 陰陽二。

(○故養神者,必知形之肥瘦,營衛血氣之盛衰,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

鍼刺十三。

(○所有自來腎有久病者,可以寅時面向南,凝神不亂思,閉氣不息七遍, 以引項嚥氣順之,如嚥甚硬物,如此七遍,後餌舌下津令無數, ○慎其大喜欲情於中如不忌,即其氣復散也,心欲實令思,○慎勿大怒, 怒必真氣卻散之,○欲令脾實,氣無滯,飽無久坐,食無大酸,無食一切生物, 宜甘宜淡,○悲傷即肺動,而真氣復散也,人欲實肺者,要在息氣也)。 運氣四十一。

(○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疾病六十七。

(○陰陽和平之人,居處安靜,無為懼懼,無為忻忻,婉然從物,或與不爭, 與時變化,尊則謙謙,譚而不治是謂至治)。 藏象三十。

(陽陰全行)。

二。

(○黃帝問日,余聞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

上與六節藏象論同,詳運氣一。

(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歲,人亦應之,今三陰三陽,不應陰陽,其故何也, 岐伯對曰,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 陰陽者數句,與五運行大論同詳運氣類四又手足陰陽繫日月篇亦同, 見經絡類三十四。

(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載,萬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陰處, 名曰陰中之陰,則出地者,命曰陰中之陽,陽予之正,陰為之主)。 見經絡類二十九。

(○夫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紀綱,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 神明之府心,可不通乎,故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陰陽不測謂之神, 神用無方謂之聖)。 運氣三。

(○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 金木者,生成之終始也,○陰陽之氣各有多少,故曰三陰二陽也,○寒暑燥濕風, 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陰陽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 天以陽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天有陰陽,地亦有陰陽,故陽中有陰,陰中有陽, ○陰陽相錯而變由生也)。 運氣三。

○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 五藏十二節,皆通乎天氣,其生五,其氣三,數犯此者,則邪氣傷人, 此壽命之本也,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 ○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似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 衛外者也,○陽氣者,煩勞則張,○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陽氣者, 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 日西而陽氣巳虛,氣門乃閉○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 ○凡陰陽之要,陽蜜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 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官,傷在五味)。 疾病五。

(○天氣清靜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 陽氣閉塞,地氣者冒明,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 攝生五。

(○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故陽道實,陰道虛)。

疾病十三。

(○至陰虛,天氣絕,至陽盛,地氣不足,陰陽並交,至人之所行,陰陽並交者, 陽氣先至,陰氣後至,是以聖人持診之道,先後陰陽而持之)。 脉色類七。

(○春夏則陽氣多而陰氣少,秋冬則陰氣盛而陽氣衰)。

疾病三十四。

(○陽從左陰從右,老從上,少從下,是以春夏歸陽為生,歸秋冬為死, 反之歸秋冬為生)。 疾病八十四。

(○東南方陽也,陽者其精降於下,故右熱而左溫,西北方陰也,陰者其精奉於上, 故左寒而右涼,○高者氣寒,下者氣熱,○陰精所奉其人壽,陽精所降其夭, ○崇高則陰氣治之,污下則陽氣治之,陽勝者先天,陰勝者後天, 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 運氣十六。

(○陰道偶,陽道奇,發於春夏,陰氣少陽氣多,發於秋冬,陽氣少陰氣多)。

經絡三十。

(○陽之動,始於溫,盛於暑,陰之動,始於清,盛於寒,○夫陰陽之氣, 清靜則生化治,動則苛疾起)。 運氣三十二

(○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紀陰陽之往復寒暑彰其兆)。

運氣十。

(○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

攝生類六。

(○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

經絡二十九。

(○三陽為經,二陽為維,一陽為游部,○三陽為表,二陰為裏,一陰至絕作朔晦, 卻具合以正其理,○所謂三陽者,太陽為經,○二陽者,陽明也,○一陽者, 少陽也○三陰者,六經之所主也,○三陽為父,二陽為衛,一陽為紀,三陰為母, 二陰為雌,一陰為獨使)。 疾病七。

(○帝曰願聞陰陽之三也何謂,岐伯曰氣有多少異用也,陽明何謂也兩陽合明也, 厥陰何也,兩陰交盡也○兩陰交盡故曰幽,兩陽合明故曰明)。 運氣三十三。

(太陰藏摶者,三陰也一陰至厥陰之治也,太陽藏何象,象三陽而浮也, 少陽藏何象,象一陽也,陽明藏何象,象天浮也,二陰摶至,腎況不浮也)。 脉色十五○又三陰三陽次序詳疾病七。

(○巨陽者諸陽之屬也)。

疾病三十九。

(○兩陽合於前,故曰陽明,兩陰交盡,故曰厥陰,○足之陽者,陰中之少陽也, 足之陰者,陰中之太陰也。手之陽者,陽中之太陽也,手之陰者,陽中之少陰也, 腰以上者為陽,腰以下者為陰,○其於五藏也,心為陽中之太陽,肺為陽中之少陰, 肝為陰中之少陽,脾為陰中之至陰,腎為陰中之中太陰)。 經絡三十四。

(○人生有形不離陰陽)。

鍼刺九。

(○人有陰陽,治分五態)。

藏象三十。

(○內有陰陽,外亦有陰陽,在內者五藏為陰六府為陽, 在外者筋骨為陰皮膚為陽)。 鍼刺三十一。

(○陰者主藏,陽者主府,陽受氣於四末,陰受氣於五藏)。

鍼刺二十八。

(○三陽在頭,三陰在手)。

脉色二十六

(○陽受氣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

疾病二十。

(○重陽之人,其神易動,○多陽者多喜,多陰者多怒)。

鍼刺二十二。

(○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

論治八。

(○所謂陰者,真藏也,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別於陽者,知病處也,別於陰者, 知死生之期,○所謂陰陽者,去者為陰,至者為陽,靜者為陰,動者為陽, 遲者為陰,數者為陽)。 脉色二十六。

(○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疾病六十七。

(○陽氣起於足五指之表,陰脉者集於足下而聚於足心,○陰氣起於五指之裏, 集於膝下而聚於膝上)。 疾病三十四。

(○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紀,從陰陽始,始之有經,從五行生生之有度, 四時為宜,補寫勿失,與天地如一,得一之精,以佑死生,是故聲合五音, 色合五行,脉合陰陽)。 疾病三十四

(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紀,從陰陽始,始之有經,從五行生,生之有度, 四時為宜,補寫勿失,與天地如一,得一之精,以知死生,是故聲合五音, 邑合五行,脉合陰陽。)。 脉色九。

(○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

疾病七十九。

(○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

脉色二十六。

(○奪陰者死,奪陽者狂)。

鍼刺五十九。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貴更賤,以知死生,以決成敗,而定五藏之氣, 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 疾病二十四。

(○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滅,土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萬物盡然, 不可勝竭)。 鍼刺類九。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運氣三。

(○甲巳之歲土運統之乙庚之歲,金運統之,內辛之歲,水運統之,丁壬之歲, 木運統之,戊癸之歲,火運統之)。 運氣三。

(○帝曰,願聞乎,岐伯曰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備化金曰審平,水曰靜順, 帝曰不及奈何,岐伯曰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監,金曰從革,水曰涸流, 帝曰大過何如,岐伯曰,木曰發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堅成,水曰流衍。

運氣十三。

(○顯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復行一步, 土氣治之,復行一步,金氣治之,復行一步,水氣治之,復行一步,土氣治之, 復行一步,金氣治之,復行一步,水氣治之,復行一步,木氣治,復行一步, 君火治之,○相火之下,水氣承之,水位之下,土氣承之,土位之下,風氣承之, 風位之下,金氣承之,金位之下,火氣承之,君火之下,陰精承之)。 運氣六。

(○少陰君火不司氣化)。

運氣二十四。

(○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

藏象七。

(○木發無時,水隨火也)。

運氣二十三。

(○君位臣則順,臣位君則逆,○所謂二火也)。

運氣類七。

(○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

陰陽一。

(○少水不能滅盛火,而陽獨治,獨治者不能生長也,○肝一陽也,心二陽也, 腎孤藏也,一水不能勝二火故不涷,慄病名骨痺)。 疾病四十五。

(○水之精為志,火之精為神,○一水不勝五火故,目眥盲)。

疾病八十。

(○二火不勝三水)。

疾病九。

(藏象)。

三。

(○天氣通於肺,地氣通q鶈*,風氣於肝,雷氣通於心,谷氣通於脾, 雨氣通於腎,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 見陰陽類四。

(○肝心脾肺腎,五藏皆為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府皆為陽○故背為陽, 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 陰中之至陰脾也)。 陰陽五。

(○陰者主藏,陽者主府,陽受氣於四末,未陰受氣於五藏)。

鍼刺二十八。

(○陰脉榮其藏,陽脉榮其府,○其流溢之氣,內溉藏府,外濡腠理)。

經絡二十八。

(○陽中之少陰肺也,陽中之太陽心也,陰中之少陽肝也,陰中之至陰脾也, 陰中之太陰腎也)。 經絡十五。

(○肝主春,足厥陰少陽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主夏, 手少陰太陽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主長夏, 足太陰陽明主治,其日戊巳,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主秋,手太陰陽明主治, 其日庚辛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腎主冬,足少陰太陽主治,其日壬癸,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心欲耎, 急食鹹以耎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腎欲堅, 急食苦以堅之)。 疾病二十四。

(○肝為牡藏,其色青,其時春,其音角,其味酸,其日甲乙,○心為牡藏, 其色赤,其時夏,其日丙丁,其音徵,其味苦○脾為牝藏,其色黃,其時長夏, 其巳其日戊音官,其味甘,○肺為牝藏,其色白,其音商,其時秋,其日庚辛, 其味辛,○腎為牝藏,其色黑,其時冬,其日壬癸,其音羽其,味鹹,是為五變)。 鍼刺十七。

(○春脉者肝也,夏脉者心也,秋脉者肝也,冬脉者腎心,脾脉者土也, 孤藏以灌四傍者也)。 脉色類十。

(○九野為九藏,故形藏四,神藏五,合為九藏以應之也)。

運氣一○脉色五。

(○五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府者,所以受水穀而行化物者也)。

經絡十二。

(○五藏六府,心為之主耳為之聽,目為之候,肺為之相,肝為之將,脾為之衛, 腎為之主外,故五藏六府之津液,盡上滲於目,心悲氣并則心系急,心系急則肺舉, 肺舉則液上溢)。 疾病類五十八。

(○五藏六府,肝為之蓋,心為之主,缺盆為之道,肝者主為將,脾者主為衛, 腎者主為外,六府者胃為之海)。 藏象二十九。

(○肝生於左,肺藏於右,心部於表,腎治於裏,脾為之使,胃為之巿,鬲肓之上, 中有父母,七節之傍,中有小心從之有福,逆之有咎)。 鍼刺六十四。

(○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 腎主身之骨髓)。 疾病七十一。

(○心藏神,肺藏氣,肝藏血,脾藏肉,腎藏志,而成此形,志意通, 內連骨髓而成身形五藏)。 疾病十八○本神篇曰,脾藏營,心藏脉,腎藏精,詳藏象十。

(○心為噫,肺為欬,肝為語,脾為吞,腎為久為嚏, 胃為氣逆為噦為恐大腸小腸為泄,下焦溢為水,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 膽為怒,是為五病,精氣并於心則喜,并於肺則悲,并於肝則憂,并於脾則恐, 是謂五并,○心惡熱,肺惡寒,肝惡風,脾惡濕,腎惡燥,是謂金五,惡○心為汗, 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謂五液,○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 腎藏志)。 九鍼論曰,腎藏精志也。

(是謂五藏所藏,○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腎主骨,是謂五主)。

疾病二十五。

(○人有五藏,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

陰陽一。

(○青為肝,赤為心,白為肝,黃為脾,黑為腎,○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 脾合肉,腎合骨)。 脉色三十二。

(○肝色青,心色赤,肝色白,脾色黃,腎色黑)。

疾病類二十四。

(○心者五藏之專精也,目者其竅也)。

疾病八十。

(○重陽之人,熇熇高高,言語善疾,舉足善高,心肺之藏氣有餘,陽氣滑盛而揚, 故神動而氣先行○多陽者多喜,多陰者多怒)。 鍼刺二十二。

(○五藏之應天者肺,肺者五藏六府之蓋也,皮者肺之合也, ○人之所以應土者肉也,○人)。 之所以生成者血脉也。

鍼刺二。

(○肺者藏之長也,為心之蓋也)。

疾病七十一。

(○肺者藏之蓋也)。

疾病八十二。

(○肺者氣之本)。

藏象二。

(○肝者中之將也,取決於膽,咽為之使)。

疾病六十一。

○人臥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

經絡二十一。

(○脾與胃以膜相連耳,而能為之行其津液,何也)。

疾病十三。

(○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

疾病三十四。

(○五藏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藏之本也,藏氣者,不能自致於手太陰, 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 脉色二十七。

(○人受氣於穀,穀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 濁者為衛,營在脉中,衛在脉外)。 經絡二十三。

(○胃為五藏六府之海,其清氣上注於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來, ○氣之離藏也卒,然如弓弩之發,如水之下岸)。 經絡十三。

(○穀漿入於胃,其精微者先於胃,之兩焦,以溉五藏,別出兩行營衛之道, 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胷中,命曰氣海,出於肺,循喉咽,故呼則出, 吸貝入天地之精氣,其大數常出三入一,故穀不入半日則氣衰,百日則氣少矣)。 氣味二。

(○平人之常,氣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

脉色十一。

(○脉無胃氣亦死,○脉弱以滑,是有胃氣)。

脉色十二。

(○腎者至陰也,肺者太陰也,○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 ○腎者牝藏也,地氣上者,屬於腎而生水液也,故曰至陰)。 鍼刺三十八。

(○腎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

藏象十三。

(○腎者水藏,主津液,主臥與喘也)。

疾病八十二。

(○膀胱之胞薄以懦,得酸則縮)。

氣味三。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

總絡一。

(○脉反四時,及不間藏,曰病難巳)。

脉色十二。

(○神陰陽不測謂之神,神用無方謂之聖)。

運氣三

(○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紀)。

運氣四○十

(○玄生神,神在天為風)。

運氣三○藏象六同

(○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綱紀)。

陰陽四。

(○陰陽者,神明之府也)。

陰陽一○運氣三。

(○天地之大紀,人神之通應也)。

運氣二十四。

(○根於中者,命曰神機,神去則機息,根於外者,命曰氣立,氣止則化絕)。

運氣十五。

(○出入癈,則神機化滅)。

運氣九。

(○神轉不回,回則不轉,乃失其機)。

脉色十○論治十四。

(○出入有行,以轉神明)。

脉色八。

(○昔在黃帝,生而神靈。○故能形與神俱,○不知持漏,不時御神)。

俱攝生一。

(○四氣調神)。

攝生四。

(○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起居如驚,神氣乃浮,○陽氣者, 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味過於辛筋脉沮,精神乃央)。 俱疾病五。

(○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

疾病六十七。

(○心藏神)。

疾病二十五。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藏象一○運氣四十三。

(○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

藏象二。

(○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

鍼刺二十三。

(○心藏脉脉舍神)。

藏象十。

(○積神於心以知往今)。

脉色三十二。

(○血者,神氣也)。

經絡二十三。

(○水之精為志,火之精為神)。

疾病八十。

(○兩神相摶,合而成形)。

藏象十五。

(○血脉和則精神乃居,故神者,水穀之精氣也)。

藏象二十七。

(○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於性命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 ○志意和則精神專直,○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 俱藏象二十八。

(○神藏五形藏四,合為九藏)。

脉色五○運氣一。

(○府精神明留,於四藏)。

藏象十二。

(○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 神乃自生)。 氣味一。

(○所言節者,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

經絡十四。

(○重陽之人,其神易動)。

鍼刺二十二。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攝生二。

(○呼吸精氣,獨立守神,○去世離俗,積精全神)。

俱攝生二。

(○凡刺之法,必先本於神,血脉營氣精神,此五藏之所藏也,○兩精相摶謂之神, 隨神往來謂之魂,○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流淫而不止,○喜樂者, 神憚散而不藏,○恐懼者,神蕩憚而不收)。 俱藏象九。

(○上古使僦貸季,理色脉而通神明)。

論治十七。

(○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知一則為工,知二則為神,知三則神且明矣)。

俱脉色十七。

(○神在秋毫,屬意病者,○神屬勿去,知病存亡,○神無營於眾物, ○必正其神)。 俱鍼刺七。

(○一曰治神,○道無鬼神,獨來獨往)。

俱鍼刺九。

(○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

藏象十一

(○麤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門,○神者正氣也)。

鍼刺一。

(○善言化言變者,通神明之理)。

運氣十二。

(○故養神者必知形之肥瘦,營衛血氣之盛衰,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 ○神乎神,耳不聞,曰明心開而志先,慧然獨悟,口弗能言,俱視獨見適若昏, 昭然獨明,若風吹雲故曰神)。 俱鍼刺十三。

(○莫知其形,若神髣髴,○用鍼之要,無忘其神)。

俱鍼刺十。

(○推闔其門,令神氣存)。

鍼刺十四。

(○方成弗約,則神與弗俱)。

鍼刺二十九。

(○醫不能嚴,不能動神)。

論治十八。

(○所以不十全者,精神不專)。

論治十九。

(○必一其神,令志在鍼,○以移其神,氣至乃休)。

俱鍼刺六十二。

(○合形與氣,使神內藏)。

鍼刺五十六。

(○寫虛補實,神去其室,補虛寫實,神歸其室)。

疾病五十六。

(○神變而止)。

鍼刺十九。

(○刺法有全神養真之旨,○道貴常存,補神固根,精氣不散,神守不分, ○人虛即神遊失守位使鬼神外干,○人神不守,非達至真,至真之要,在乎天玄, 神守天息,復入本元,命曰歸宗)。 俱運氣四十三。

(○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何者為神,曰血氣巳和,營衛巳通,五藏巳成, 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百歲五藏皆虛,神氣皆去去, 形骸獨居而終矣)。 俱藏象十四。

(○逆從到行,標本不得,亡神失國,○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俱論治十七。

(○五神失守,邪鬼干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運氣四十四。

(○故貴脫勢,雖不中邪,精神內傷,身必敗亡)。

論治十八

(○衣被不歛,言語善惡不避親疎者,此神明之亂也)。

疾病九十一。

(○神有餘則笑不休,神不足則悲)。

疾病十八。

(○形獘血盡而功不立者,神不使也)。

論治十五。

(脉色)。

四。

(○善為脉者,謹察五藏六府,一逆一從,陰陽表裏,雌雄之紀,藏之心意, 合心於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為得道)。 見藏象類四。

(○脉氣流經,經歸於肺,肺朝月百脉○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藏象十二。

(○天周二十八宿,人經十二十八脉周身一十六丈二尺,故人一呼脉再動, 氣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動,氣行三寸,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五十營於身, 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盡脉終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經絡二十六。

(○凡未診病者,必問嘗貴後賤,雖不中邪,病從內生,名曰脫營,嘗富後貧, 名曰失精,○凡欲診病者,必問飲食居處,暴樂暴苦,始樂後苦,皆傷精氣, 精氣竭絕,形體毀沮,○善為脉者,必以比類奇怕,從容知之為,工而不知道, 此診之不足貴,此治之三過也,○診有三常,必問貴賤,封君敗傷,及欲候王, 故貴脫勢,雖不中邪,精神內傷,身必敗亡,始富後貧,雖不傷邪,皮焦筋屈, 痿躄為攣,○凡診者,必知終始,有知餘緒,切脉問名,當合男女)。 論治十八。

(○診不知陰陽逆從之理,此治之一失也,○診病不問其始,憂患飲食之失節, 起居之過度,或傷於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為麤所窮, 此治之四失也,○診無人事,治數之道,從容之葆,坐持寸口,診不中五脉, 百病所起,始以自怨,遺師其咎)。 論治十九。

(○必審問其所始病,與今之所方病,而後各切循其脉,視甚經絡浮沈, 以上下逆從循之)。 脉色二十五。

(○氣口何以獨為五藏主,○氣口亦太陰也)。

藏象十一。

(○上下來去至止)。

脉色二十一註義。

(○肝脉弦,心脉弦,心脉釣,脾脉代,肺脉毛,腎脉石,是謂五藏之脉。

疾病二十五。

(○厥陰至其脉絃,少陰之至其脉釣,太陰之至其脉沈,少陽之至大而浮, 陽明之至短而濇,太陽之至大而長,至而和則平,至而甚則病,至而反者病, 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陰陽易者危)。 運氣三十一。

(○三陽脉至手太陰而弦浮而不沈,決以度察以心,合之陰陽之論,○所謂二陽者, 陽明也,至手太陰,弦而沈急不鼓,炅至以病皆死,○一陽者少陽也,至手太陰, 上連人迎,弦急懸不絕,此少陽之病也,專陰則死,○三陰者,六經之所主也, 交於太陰,伏鼓不浮,上空志心,○二陰至肺,其氣歸膀胱,外連脾胃, ○一陰獨至,經絕氣浮,不鼓釣而滑,○先至為主,後至為客)。 疾病七。

(○春不沈,夏不弦,冬不濇,秋不數是謂四塞,沈甚曰病弦甚曰病,濇甚曰病, 數甚曰病,參見曰病,復見曰病,未去而去曰病,去而不去曰病,反者死。

運氣三十二。

(○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長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長夏脉,是謂五邪皆同, 命死不治)。 疾病類二一五。

(○寸口主中,人迎主外,兩者相應俱往俱來,若引繩大小齊等,春夏人迎微大, 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命曰平人,○人迎盛則為熱,虛則為寒,緊則為痛痺, 代則乍甚乍間,○寸口盛則脹滿寒中食不化,虛則熱中出糜,少氣溺色變, 緊則痛痺,代則乍痛乍止)。 鍼刺二十九。

(○少氣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稱尺寸也)。

鍼刺類二十八。

(○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氣之虛實,有餘不足也)。

鍼刺五十七。

(○形充而脉小以弱者氣衰,衰則危矣)。

藏象十五。

(○虛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堅也,實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堅也)。

鍼刺十六。

(○大熱病,氣熱脉滿,是謂重實,○脉氣,上虛尺虛,是謂重虛○經絡皆實, 是寸脉急而尺緩也,○絡氣不足經氣有餘者,脉口熱而尺寒也,○經虛絡滿者, 尺熱滿,脉口寒濇也,○寒氣暴上,脉滿而實,實而滑則生,實而逆則死, ○脉浮而濇,濇而身有熱者死,○形盡滿,,脉急大堅,尺濇而不應也,從則生, 逆則死)。 疾病十六。

(○邪氣來也緊而疾,穀氣來也徐而和)。

鍼刺八。

(○脉急則引,脉大以弱則欲安靜,用力無勞也)。

鍼刺二十九。

(○帝曰脉從而病反者,其診何如,岐伯曰脉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帝曰, 諸陰之反,其脉何如,岐伯曰,脉至而從,按之鼓甚而盛也)。 標本一。

(○陽病而陽脉小者為逆,陰病而陰脉大者為逆,故陰陽俱靜俱動, 若引繩相傾者病)。 經絡十三。

(脉盛血少,此謂反也,脉少血多此謂反也。)。

疾病二十一。

(○人迎與寸口氣,小大等者病難巳,○人迎盛堅者傷於寒,氣口盛堅者傷於食)。

脉色三十二。

(○脉之卒然動者,皆邪氣居之留於本末,不動則熱,不堅則陷且空,不與眾同, 是以知其何脉之動也,○經脉者,常不可見也,甚其虛實也,以氣口知之, 脉之見者,皆絡脉也)。 經絡六。

(○夫脾虛浮似肺,腎小浮似脾,肝急沈散似腎,此皆工之所時亂也, ○夫浮而弦者,是腎不足也,沈而石者,是腎氣內者也,○今夫脉浮大虛者, 是脾氣之外絕,去胃外歸陽明也)。 疾病類九。

(○鼓一陽曰釣,鼓一陰曰毛,鼓陽勝急曰弦,鼓陽至而絕曰石,陰陽相過曰溜。

疾病六。

(○手太陰足太陰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手少陰足少陰盛者, 寸口大再倍於人迎,○手厥陰足厥陰盛者,寸口大一倍於人迎, 虛者俱寸口反小於人迎也,○手陽明足陽明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 ○手太陽足太陽盛者,人迎大再倍於寸口,○手少陽足少陽盛者, 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虛者俱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疾病十。

(○陰氣大盛則陽氣不能榮也故曰關,陽氣大盛則陰氣弗能榮也故曰格,陰陽俱盛, 不能相榮,故曰關格,關格者,不得盡期而死也)。 經絡二十二。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陽,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陽, 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陽,人迎三盛,病在足陽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陽明, 人迎四盛,且大且數,名曰溢陽,溢陽為外格,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陰, 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陰,二盛而躁在手少陰,脉口三盛, 病在足太陰,三盛而躁在手太陰,脉口四盛,且大且數,名曰溢陰,溢陰為內關, 內關不通死不治,人迎與太陰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關格,關格者, 與之短期)。 鍼刺二十八又二十又略同。

(○南北政○天地之變,無以脉診,○尺寸反,陰陽交)。

運氣五。

(○人之居處,動靜勇怯,脉亦之變乎,○診病之道,觀入勇怯,骨肉皮膚, 能知其情,以為診法也)。 疾病五十三。

(○應則順,否則逆,逆則變生,變生則病,○物生其應也,氣脉其應也)。

運氣六。

(○消癉脉實,大,病久可治,脉懸小堅,病久不可治)。

疾病六十。

(○癲疾脉)。

疾病六十五。

(○腰痛脉)。

疾病三十七。

(○胃脘癰者,當候胃脉,○人迎者,胃脉也)。

疾病類八。十八。

(○腸澼生脉)。

死疾病七十二。

(○熱病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

疾病四十三。

(○六經滑濇為疝為積)。

疾病七十。

(○何以知懷子之且生也,身有病而無邪脉也)。

疾病六十二。

(○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者,脉實大也,緩則生,急則死)。

疾病四十七。

(刺家不診,聽病者言)。

鍼刺四十四。

(○凡將用鍼,必先診脉,視氣之劇易,乃可以治也)。

鍼刺六十。

(○諸脉者皆屬於目)。

經絡二十一。

(○視其目色,以知之存亡也,○持氣口人迎,以視其脉堅且盛且滑者病日進, 脉軟者病將下,諸經實者病三日巳,氣口候陰,人迎候陽也)。 鍼刺十六。

(○其脉滑而盛者病日進,虛而細者久以持,大以濇者為痛痺,陰陽如一者病難治, ○視目之五色,以知五藏而決死生,視其血脉,察其色,以知其寒熱痛痺)。 鍼刺二十三。

(○欲知其畏,則色脉是矣,色以應曰,脉以應月,常求其要,則其要也, ○治之要極,無失色脉,用之不惑,之大則)。 論治十七。

(○善診者,察色按脉,先別陰陽,審清濁而知部分,視喘息,聽聲音,而知所苦, 觀權衡規矩而知所主)。 論治八。

(○帝曰視而可見奈何,岐伯曰,五藏六府,固盡有部,視其五色,黃赤為熱, 白為寒,青黑為痛,此所謂視而可見者也,○帝曰,捫而可得奈何,岐伯曰, 視其主病之脉,堅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捫而得也)。 疾病六十六。

(○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痺,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

經絡三十一。

(○視其顏色,黃赤者多熱氣,青白者少熱氣,黑色者多血少氣)。

藏象十七。

(○凡診絡脉,脉色青則寒且痛,赤刖有熱,胃中寒手魚之絡多青矣,胃中有熱, 魚際絡赤,其暴黑者,留久痺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熱氣也, 其青短者少氣也)。 經絡六。

(○形勝色,色勝形者,至其勝時年,加感則病行,失則憂矣)。

藏象三十一。

(○肺熱者色白而毛拔,心熱者色赤而絡脉溢,肝熱者乙蒼而爪枯, 脾熱者色黃而肉蠕動,腎熱色黑而齒稿)。 疾病七十一。

(○太陽之脉,色榮顴骨,熱病心,榮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時而巳, 與厥陰脉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日,其熱病內連腎,少陽之脉,色榮頰前,熱病也, 榮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時而巳,與少陰脉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日, ○頰下近顴為大瘕,下牙車為腹滿,顴後為脇痛,頰上者鬲上也)。 疾病四十四。

(○少陰所謂面黑如志色者,秋氣內奪,故變於色也)。

疾病十一。

(○道之至數,五色脉變,揆度奇恒,道在於一,○容色見上上左右,各在其要, 其色見淺者,湯液主治,十日巳其見深者必齊主治,二十一日巳,其見大深者, 醪酒主治,百日巳,色夭面脫不治,百日盡巳,脉短氣絕死,病溫虛甚死, 色見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為逆,下為從,女子右為逆,左為從,男子左為逆, 右為從,○摶脉痺躄寒熱之交,脉孤為消氣,虛泄為奪血,孤為逆,虛為從)。 論治十四。

(經絡)。

五。

(○人皮應天,人肉應地,人脉應人,人筋應時,人聲應音,人陰陽合氣應律, 人齒面目應星,人出入氣應風,人九竅三百六十五絡應野)。 見鍼刺類三。

(○天有宿度,地有經水,人有經脉,天地溫和則經水安靜,天寒地凍則經水凝泣, 天暑地熱則經水沸溢,卒風暴起則經水波涌而隴起,夫邪之入於脉也,寒則血凝泣, 暑則氣淖澤,虛邪因而入客,亦如經水之得風也)。 鍼刺十四。

(○人有四經十二從,四經應四時,十二從應十二月,十二月應十二脉)。

脉色二十六。

(○經脉十二者,以應十二月,十二月者分為四時)。

鍼刺二十七。

(○身半以上,其氣三矣,天之分也,天氣主之,身半以下,其氣三矣,地之分也, 地氣主之,以名命氣,以氣命虛而言其病,半,所謂天樞也)。 運氣二十九。

(○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 此之謂也)。 運氣九。

(○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

陰陽四。

(○計人亦有三百六十五節,以為天地)。

運氣一。

(○其氣九州九竅,五藏十二節,皆通乎天氣)。

疾病類五。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 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 陰陽三。

(○上部天兩額之動脉,上部地,兩頰之動脉,上部人耳前之動脉,中部天, 手太陰也,中部地手陽明也,中部人,手少陰也,下部天,足厥陰也,下部地, 足少陰心,下部人,足太陰也,○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 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則為九,九分為九野,九野為九藏,故神藏五, 形藏四,合為九藏)。 脉色五。

(○三陽在頭,三陰在手)。

脉色二十六。

(○手之三陰,從藏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 足之三陰從走腹)。 鍼刺二十。

(○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 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 疾病十三。

(○陽氣起於足五指之畏,陰脉者,集於足下而聚於足心,故陽氣勝則足下熱也, ○陰氣起於五指之裏,集於膝下而聚於膝上,故陰氣勝,則從五指至膝上寒, 其寒也不從外,皆從內也)。 疾病三十四。

(○足三陽者下行,○胃者六府之海,其氣亦下行)。

疾病八十二。

(○四支者,諸陽之本也,陽盛則四支實,實則能登高也)。

疾病十二。

(○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六府者,所以化水穀,而行津液者也, ○肺合大腸,大腸者,皮其應心合小腸,小腸者,脉其應,肝合膽,膽者筋其應, 脾合胃,胃者肉其應,腎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亮毛其塵,○肺應皮, 心應脉,脾應肉,肝應爪,腎應骨)。 藏象二十八。

(○脉者血之府)。

脉色二十一。

(○心者五藏之專精也,目者其竅也,華色者其榮也,○積水者至陰也, 至陰者腎之精也,○水之精為志,火之精為神,○泣涕者腦也, 腦者陰也髓者骨之充也,故腦滲為涕,志者骨之主也,是以水流而涕從之)。 疾病八十。

(○陽明,十二經脉之長也)。

疾病四十。

(○陽明者,胃脉也,○陽明主肉)。

疾病十二。

(○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鬲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脉宗氣也)。

脉色十一。

(○陽明者,五藏六府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衝脉者, 經脉之海也,主滲灌谿谷,與陽明合於宗筋,陰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 而陽明為之長,皆屬帶脉,而絡於督脉,故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脉不引, 故足痿不用也)。 疾病七十一。

(○胃者水穀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莨五藏氣,氣口亦太陰也, 是以五藏釙府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 藏象十一。

(○脾與胃,以膜相連耳,而能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陰者三陰也, 其脉貫胃屬脾絡嗌,故太陰為之行氣於三陰,○陽明者表也,五藏六府之海也, 亦為之行氣於三陽,藏府各因其經,而受氣於陽明,故為胃行其津液)。 疾病十三。

(○人之所受氣者穀也,穀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穀氣血之海也, 海之所行雲氣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氣血者,經隧也,經隧者,五藏六府之大絡也, 迎而奪之而巳矣)。 鍼刺六十一。

(○五藏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藏之本也,藏氣者,不能自致於手太陰, 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 脉色二十七。

(○四支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

疾病十三。

(○肝開竅於目,心開竅於耳,脾開竅於口,肺開竅於臭,腎開竅於二陰)。

藏象四。

(○人臥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 指受血而能攝)。 。

經絡二十。

(○氣積於胃,以通營衛各行其道,宗氣流於海,其下者注於氣街, 其上者走於息道,○厥在於足,宗氣不下)。 鍼刺三十五。

(○營者,水穀之精氣也,和調於五藏,灑陳於六府,乃能入於脉也,故循脉上下, 貫五藏絡六府也,○衛者,水穀之悍氣也,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入於脉也, 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盲膜,散於胷腹,逆其氣則病,從其氣則愈)。 疾病六十七。

(○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

經終十二。

(○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胷中,出於喉嚨, 以貫心脉而行呼吸焉,○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脉,化以為血,以榮四末, 內注五藏六府,以應刻數焉,○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慓疾, 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 常從足少陰之分問,行於五藏六府)。 疾病八十三。

(○衛氣者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

疾病四十八。

(○風府無常,衛氣所應,必開其腠理,氣之所舍節,則其府也)。

疾病四十九○又義同四十八。

(○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於性命者也,經脉者, 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 肥腠理司開闔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 ○密理厚者,三焦膀胱厚,麤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 藏象二十八。

(○四支八谿之朝夕也,○人有大,谷十二分,小谿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 此皆衛氣之所留止,邪氣之所客也鍼石緣而去之)。 經絡二十一。

(○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中焦受氣取汁, 變化而赤是謂血)。 藏象二十五。

(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

疾病二十。

(○腸胃受穀,上焦出氣以溫分肉,而養骨節,通腠理,中焦出氣如露, 上注谿谷而滲孫脉,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血和則孫脉先滿溢,乃注於絡脉, 皆盈及注於經脉)。 疾病八十六。

(○水穀皆入於口,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為其津, 其流而不行者為液,○五穀之精液,和合而為膏者,內滲入於骨空, 補益腦髓而下流於陰股)。 疾病五十八。

(○衝脉起於關元,隨腹直上)。

疾病六十六。

(○衝脉任脉,皆起於胞中,上循背裏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 會於咽喉,別而絡脣口)。 藏象十七。

(○入脊肉注於伏衝之脉)。

疾病類毋十九○瘧論作伏膂之脉,詳四十八。

(○傳舍於伏衝之脉)。

疾病二。

(○帝曰,少陰之脉獨下行,何也,岐伯曰不然,夫衝脉者,五藏六府之海也, 五藏六府皆稟焉,其上者出於頏顙,諸陽,灌諸精,其下者注少陰之大絡, 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入膕中,伏行骭骨內,下至肉踝之後屬而別, 其下者並於少陰之經,滲三陰,其前者伏行出跗屬,下循跗入大指間, 滲諸絡而溫肌肉,故別絡結,則跗上不動,不動則厥,厥則寒矣)。 鍼刺二十。

(○少陽屬腎,腎上連肺,故將兩藏)。

藏象三。

(○帝曰手少陰之脉獨無腧,何也,岐伯曰,少陰,心脉也,心者, 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堅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則心傷, 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故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包絡者, 心主之脉也,故獨無腧焉,帝曰,少陰獨無腧者不病乎,岐伯曰其外經病而藏不病, 故獨取其經於掌後銳骨之端,其餘脉出入屈折,其行之徐疾, 皆如手少陰心主之脉行也)。 鍼刺二十三。

(○陽明者常動,巨陽少陽不動,不動而動大疾,此其候也)。

疾病六十四。

(○巨陽者,諸陽之屬也,故為諸陽主氣也)。

疾病類三十九。

(○夫胷腹,藏府之郭也,壇中者,心主之官城也,胃者,大倉也, 咽喉小腸者傳辶丷工儿也,胃之五竅者,閭里門戶也,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 疾病五十六。

(○身形支節者,藏府之蓋也)。

藏象二十九。

(○頭者精明之府,背者胷中之府,腰者腎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

疾病九十一。

(○腦,髓,骨,脉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 故藏而不寫,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 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寫而不藏,此受五藏濁氣,名曰傳化之府)。 藏象二十三。

(○首面耐寒,因於氣聚)。

藏象二十。

(○明堂者鼻也,闕者眉間也,庭者顏也,蕃者頰側也,蔽者耳門也)。

脉色三十二。

(○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口鼻者,氣之門戶也,○耳者, 宗脉之所聚也)。 疾病七十九。

(○五藏六府之津液,盡上滲於目)。

疾病五十八。

(○精明者,所以視萬物,別黑白,審長短,以長為短,以白為黑, 如是則精衰矣)。 脉色三十。

(○命門者目也)。

經絡十二。

(○鼻者肺之也,目者肝之官也,口脣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腎之官也, 以官何候,以候五藏)。 脉色三十一。

(○切脉動靜而視精明)。

脉色一。

(○所以察其目者,五藏使五色循明,循明則聲章,聲章者,則言聲與平生異也)。

鍼刺十六。

(○目不,亦陰也,腹者至陰之所居)。

○疾病三十一。

(○目眥外決於面者,為銳眥,在內近鼻者為內眥,上為外眥,下為內眥)。

鍼刺三十七。

(○眉本○液又者所以灌精,濡空竅者也,故上液之道開則泣)。

疾病七十九。

(○臂陽明有人頄偏齒者,名曰大迎,○足太陽有入頄偏齒者,名曰角孫, ○足陽明有挾鼻入面者,名曰懸顱,○足太陽有通項入於腦正屬目本,名曰眼系, 頭目苦痛取之,在頸中兩筋間,入腦乃別,陰蹻陽蹻,陰陽相交,陽人陰陰出陽, 交於目銳眥,陽氣盛則瞋目,陰氣盛則瞑目)。 鍼刺四十四。

(○喉主天氣咽主地氣)。

疾病十三。

(咽喉者水穀之道也,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者也,會厭者音聲之戶也, 口脣者音聲之扇也,舌者音聲之機也,懸雍垂者音聲之關也,頏顙者, 分氣之所泄也,橫骨者,神氣所使,主發舌者也)。 鍼刺四十五。

(○漸者,上俠頤也)。

刺四十四。

(上紀者胃脘也,下紀者關元也)。

鍼刺四十七。

(○鬲肓之上,中有父母,七節之傍,中有小心)。

鍼刺六十四。

(○肓之原在齊下)。

疾病七十三。

(○陷於肉肓而中氣穴)。

疾病五十六。

(○肉之大會為谷,肉之小會為谿)。

經絡八。

(○經脉十二,絡脉三百六十五)。

論治十九。

(○年十二經脉者,皆絡三百六十五節,節有病必被經脉,經脉之病皆有虛實, 何以合之)。 疾病二十。

(○視其經脉之在於身也,其見浮而堅,其見明而十者多血,細而沈者多氣也)。

經絡十八。

(○陽絡傷則血外溢,陰絡傷則血內溢)。

疾病二。

(○內溢於經,外注於絡)。

鍼刺二十一。

(○經有常色,而絡無常變也,○陰絡之色應其經,陽絡之色變無常, 隨四時而行也)。 脉色三十五。

(○凡五十七穴者,皆藏之陰絡,水之所客也)。

鍼刺三十八。

(○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者,絡脉之滲灌諸節者也)。

鍼刺十六。

(○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所謂節者,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

經絡十四。

(○麤理而皮不緻者腠理疎,薄皮膚而目堅固以深丈,長衝直揚)。

論勇篇衝作衡。

(其心剛,剛則多怒,怒則上立,○顴骨者,骨之本也,顴大則骨大,顴小則骨小, ○臂薄者,其髓不滿)。 疾病類七十六。

(○所謂玄府者,汗空也)。

鍼刺三十八。

(○原獨不應五時,以經合之,以應其數,故六六三十六輸)。

鍼刺十七。

(○氣門乃閉)。

疾病五○運氣十七。

(○人有八虛,皆機關之室,真氣之所過,血絡之所遊)。

疾病十五。

(腰脊者,身飲大關節也,肢脛者,人之管以趨翔也,莖垂者,身中之機, 陰精之候,津液之道也)。 鍼刺三十三。

(○三結交者,陽明太陰也,臍下三寸關元也)。

刺五十三。

(○膀胱之胞薄以懦)。

氣味三。

(○胞痺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

疾病六十七。

(○石瘕生於胞中,寒氣客於子門)。

疾病五十七。

(○胞移熱於膀胱)。

疾病四十六。

(○人有重身,九月而瘖,胞之絡脉絕也,胞絡者,繫於腎,少陰之脉, 貫腎繫舌本,故不能言)。 疾病六十二。

(○胞脉者,屬心而絡於胞中)。

疾病三十一。

(○前陰者,宗筋之所聚,乃太陰陽明之所合也)。

疾病三十四。

(○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獨起者,○解脉○同陰之脉○陽維之脉○衡絡之脉, ○會陰之脉○宜陽之脉○飛陽之脉○昌陽之脉○散脉○肉里之脉)。 鍼刺四十九。

(○寒府在附膝外解營,取膝上外者使之拜,取足心者使之跪)。

鍼刺五十四。

(○胃合於三里,大腸合於巨虛上廉,小腸合於巨虛下廉,三焦合人於委陽, 膀胱合入於委中央,膽合入於陽陵泉)。 鍼刺二十四○此義與本輸篇大同詳經絡十六。

(○下三里三寸為巨虛上廉,下上廉三寸為巨虛下廉,大腸屬上,小腸屬下, 足陽明胃脉也,大腸小腸,皆屬於胃,是足陽明也,○三焦下腧,出於委陽, 並太陽之正,人絡膀胱約下焦)。 經絡十六。

(○所謂三里者,下膝三寸也,所謂跗上者,與膝分易見也,巨虛者, 蹻足胻獨陷者,下廉者,陷下者也)。 鍼刺七。

(○膜原)。

疾病六十六。

(○筋膜)。

疾病七十一。

(○纓脉)。

鍼刺五十五○寒熱病篇作嬰筋鍼刺四十四。

(○皮者道也)。

鍼刺四十四。

(○四街)。

經絡十二○十三。

(○四關)。

經絡十五。

(○兩衛)。

鍼刺七。

(○五藏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 是故守經隧焉)。 疾病十八。

(標本)。

六。

(○子午之歲,上見少陰,丑未之歲,上見太陰,寅申之歲,上見少陽,卯酉之歲, 上見陽明,辰戍之歲,上見太陽,巳亥之歲,上見厥陰,少陰所謂標也, 厥陰所謂終也,厥陰之上,風氣主之,少陰之上,熱氣主之,太陰之上,濕氣主之, 少陽之上,相火主之,陽明之上,燥氣主之,太陽之上,寒氣主之,所謂本也)。 見運氣類三。

(○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厥陰,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陰,太陽之上, 寒氣治之,中見少陰,厥陰之上,風氣治之,中見少陽,少陰之上,熱氣治之, 中見太陽,太陰之上,濕氣治之,中見陽明,所謂本也,本之下,中之見也, 見之下,氣之標也,本乎志楮,地之氣心)。 運氣二十四。

(○春夏先治其,標後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後治其標)。

論治二。

(○病為本,工為標,標本不得,邪氣不服)。

論治十五。

(類經二十九卷終)。

(類經三十卷)。

(張介賓類註)。

(會通類)。

(氣味)。

七。

(○氣者,有真氣,有正氣有邪氣,真氣者,所受於天,與穀氣并而充身也, 正氣者,正風也,從一方來,非實風,又非虛風也,邪氣者,虛風之賊傷人也)。 見疾病類四。

(○肺者氣之本)。

藏象二。

(○氣因於中)。

疾病三十四。

(○氣內為寶)。

論治十八。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

藏象九。

(○故神者,水穀之精氣也)。

藏象二十七。

(○人受氣於穀,穀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氣,○營衛者,精氣也, 血者神氣也,故血之與氣,異名同類焉)。 經絡二十三。

(○穀入於胃,胃氣上注於肺)。

疾病七十九。

(○營氣之道,內穀為寶,穀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 精專者行於經隧)。 經絡二十四。

(○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脉, ○飲人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 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藏象十二。

(○食入於陰,長氣於陽)。

疾病六十四。

(○受穀者濁,受氣者清,清者主陰,濁者主陽)。

藏象十九。

(○酒者,水穀之精,熟穀之液也,其氣慓悍,其入於胃中,則胃脹氣, 逆滿於胷中,肝浮膽橫,當是之時,固比於勇士,氣衰則悔,名曰酒悖)。 藏象二十一。

(○邪氣也緊而疾,穀來也徐而和)。

鍼刺八。

(○穀入多而氣少,此謂反也,穀不入而氣多,此謂反也)。

疾病二十一。

(○治其王氣,是以反也)。

論治七。

(○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留於膀胱,則為溺與氣)。

疾病五十八。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論治類八。

(○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 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陰味出下竅, 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泄, 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13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

陰陽一。

(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藏氣,氣亦太陰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氣味,皆出於胃, 變見於氣口,故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 藏象十一。

(○夫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 鹹先入腎,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天之由也)。 論治七。

(○補上治上制以緩,補下治下制以急,急則氣味厚,緩則氣味薄,適其至所, 此之謂也)。 論治三。

(○欲令脾實,氣無滯,飽無久坐,食無太酸)。

運氣類四十一。

(○帝曰,五味陰陽之用何如,岐伯曰,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 鹹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耎或堅, 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其平也)。 論治四。

(○東方青色,入通於肝,其味酸,其臭臊,南方赤色入通於心,其味苦,其臭焦, 中央黃色,入通於脾,其味甘,其臭香,西方白色,入通於肺,其味辛,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於腎,其味鹹,其臭腐)。 藏象四。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寫之,心欲耎,急食鹹以耎之,用鹹補之, 甘寫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寫之,甘補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用酸補之,辛寫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鹹寫之,○肝色青, 宜食甘,梗米牛肉棗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季韭皆酸,肺色白, 宜食苦,麥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黃,宜食鹹,大豆豕藿皆鹹,腎色黑,宜食辛, 黃黍雞肉桃葱皆辛,○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耎,毒藥攻邪,五穀為養, 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此五者有辛酸甘苦鹹,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或耎。 四時五藏,病隨五味所宜也)。 疾病二十四。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是謂五入,○辛走氣, 氣病無多食辛,鹹走血,血病無多食鹹,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甘走肉, 肉病無多食甘,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是謂五禁,無令多食,○九鍼論曰, 病在筋無食酸,病在氣無食辛,病在骨無食鹹,病在血無食苦,病在肉無食甘, 口嗜而欲食之,不可多也,必自裁也,命曰五裁)。 疾病二十五。

(○厥陰在泉為酸化,○少陰在泉為苦化○太陰在泉為甘化○少陽在泉為苦化, ○陽明在泉為辛化,○太陽在泉為鹹化)。 運氣二十四。

○帝曰其於正味何如,岐伯曰,木位之主,其寫以酸,其補以辛,○火位之主, 其寫以甘,其補以鹹,○土位之主,其寫以苦,其補以甘,○金位之主,其寫以辛, 其補以酸,○水位之主,其寫以鹹,其補以苦,○厥陰之客,以辛補之,以酸寫之, 以甘緩之,○少陰之客,以鹹補之,以甘寫之,以酸收之,○太陰之客,以甘補之, 以苦寫之,以甘緩之,○少陽之客,以鹹補之,以甘寫之,以鹹耎之,○陽明之客, 以酸補之,以辛寫之,以苦泄之,○太陽之客,以苦補之,以鹹寫之,以苦堅之, 以辛潤之)。 運氣三十。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官,傷在五味,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 脾氣乃絕,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 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疾病五。

(○多食鹹,則脉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瓜枯, 多食酸,則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髮落,此五味之所傷也,○故心欲苦, 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鹹,此五味之所合,五藏之氣也)。 藏象八。

(○甚則以苦泄之)。

運氣十七。

(○酸傷筋,辛勝酸,苦傷氣,鹹勝苦,甘傷脾,酸勝甘,辛傷皮毛,苦勝辛, 鹹傷血,甘勝鹹)。 藏象五○六。

(○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

疾病六十一。

(○食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

論治九。

(○有病口甘者,名曰脾癉,○有病口苦者,病名曰膽癉)。

疾病六十一。

(○膽液泄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故曰嘔膽)。

鍼刺四十七。

(論治)。

八。

(○不治巳病治未病)。

見攝生類七。

(○凡治病,察其形氣色澤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無後其時, 形氣相得謂之可治,色澤以浮,謂之易巳,脉從四時,謂之可治,脉弱以滑, 是有胃氣,命曰易治,取之以時,形氣相失,謂之難治,色夭不澤,謂之難治, 脉實以堅,謂之益甚,脉逆四時,為不可治,必察四難而明告之)。 脉色十二。

(○故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

陰陽四。

(○故治病者,必明六化分治,五味五色所生,五藏所宜, 乃可以言盈虛病生之緒也)。 運氣二十四。

(○凡治病必察其下,適其脉,觀其志意,與其病也,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 惡於鍼石者,不可與言至巧,病不許治,病不必治,治之無功矣)。 藏象十一。

(○能別陰陽十二經者,知病之所生,牛候虛實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 知六府之氣街者,能知解結契紹於門戶,能知虛石之堅軟者,知補寫之所在, 能知六經標本者,可無惑於天下)。 經絡十二。

(○一曰治神,二曰知養身,三曰知毒藥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 五曰知府藏血氣之診)。 鍼刺九。

(○必審問其所始病,與今之所方病,而後各切循其脉,視其經絡浮沈, 以上下逆從循之)。 脉色二十五。

(○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巳成)。

鍼刺十三。

(○上工十全九,中工十全七,下工十全六)。

脉色十七。

(○麤工兇兇,以為可攻,故病未巳,新病復起)。

論治十七。

(麤工嘻嘻,以為可知,言熱未巳,寒病復始,同氣異形,迷診亂經,此之謂也)。

標本二。

(○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 以補精益氣)。 疾病二十四。

(○標本逆從,治有先後)。

標本五。

(○病反其本,得標之病,治反其本,得標之方)。

標本類三。

(○有逆取而得者,有從取而得者,逆,正順也,若順,逆也,故曰知標與本, 用之不)。 明知逆順,正行無問,此之謂也。

標本二。

(○病生於內者,先治其陰,後治其陽,反者益甚,病生於陽者,先治其外, 後治其,內各者益甚)。 脉色三十二。

(○陰盛而陽虛,先補其陽,後寫其陰而和之,陰虛而陽盛,先補其陰, 後寫其陽而和之,○虛而寫之,是謂重虛,重虛病益甚)。 鍼刺八。

(○病生於頭者頭重,生於手者臂重,生於足者足重,治病者, 先刺其病所從生者也,○病先起陰者,先治其陰而後治其陽,病先起陽者, 先治其陽而後治其陰)。 鍼刺三十一。

(○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調其氣之虛實,實則寫之,虛則補之, 必先去其血脉而後調之,無問其病,以平為期)。 脉色五。

(○其少長大小肥瘦,以心撩之,命曰法天之常)。

經絡三十三。

(○有者求之,無者求之,虛者責之,實者責之)。

疾病類一。

(○補上下者從之,治上下者逆之,以所在寒熱盛衰而調之,故曰上取下取, 內取外取,以求其過,能毒者以厚藥,不勝毒者以薄藥,此之謂也,氣反者, 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治熱以寒,溫而行之治寒以熱, 涼而行之,治溫以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溫,熱而行之,故消之削之,吐之下之, 補之寫之,久新同法)。 運氣十四。

(○誅伐無過,命曰大惑,反亂大經,真不可復,○絕人長命,予人夭殃)。

鍼刺十五。

(○帝曰,或有導引行氣,喬摩灸熨,刺焫飲藥之一者,可獨守耶,將盡行之乎, 岐伯曰,諸方者,眾人之方也,非一人之所盡行也,此乃所謂守一勿失, 萬物畢者也)。 病九十四。

(○帝曰,其祝而巳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勝, 先知其病之所從生者,可祝而巳矣)。 矣病三十三。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疾病二十四。

(○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

經絡二十三。

(○所謂經治者飲藥亦曰灸刺)。

鍼刺二十九。

(○起所有餘,知所不足)。

脉色七。

(○盛者寫之,虛者飲藥似補之)。

經絡六。

(○少氣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稱尺寸也,如是者,則陰陽俱不足, 補陽則陰竭寫陰則陽脫,如是者,可將以甘藥,不可飲以至劑,如此者弗灸,不巳, 因而寫之,則五藏氣壞矣)。 鍼刺二十八。

(○諸小者,陰陽形氣俱不足,勿取以鍼,而調以甘藥也)。

脉色十九。

(○形苦志苦,病生於咽嗌,治之以甘藥)。

論治十。

(○寫虛補實,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麤之所敗,謂之天命)。

疾五病五十六。

(○無實無虛,損不足而益有餘,○奪陰者死,奪陽者狂)。

鍼刺五十九。

(○五虛勿近,五實勿遠)。

鍼刺九。

(○形氣不足,病氣有餘,是邪勝也,急寫之,形氣有餘,病氣不足,急補之, 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陰陽氣俱不足也,不可刺之,○故曰有餘寫之, 不足補之)。 鍼刺五十六。

(○夫氣之勝也,微者隨之,甚者制之,氣之復也,和者平之,暴者奪之, 皆隨勝氣,安其屈伏,無問其數,以平為期)。 運氣二十九。

(○木脉達之,火鬱發之,土鬱奪之,金鬱泄之,水鬱折之,然調其氣,過者折之, 以其畏也,所謂寫之,帝曰假者何如,岐伯曰,有假其氣,則無禁也, 所謂主氣不足,客氣勝也)。 運氣二十三。

(○司歲備物,則無遺主矣,○上淫於下,所勝平之,外淫於內,所勝治之, 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 運氣二十四。

(○治諸勝復,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溫者清之,清者溫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 燥者潤之,急者緩之,堅者耎之,脆者堅之,衰者補之,強者寫之,各安其氣, 必清必靜,則病氣衰去,歸其所宗,此治之大體也)。 運氣二十八。

(○帝曰,客主之勝復,治之奈何,岐伯曰,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折之, 不足者補之,佐以所利,和似所宜,必安其主客,適其寒溫,同者逆之,異者從之, 帝曰,治寒以熱,治熱以寒,氣相得者逆之,不相得者從之,余巳知之矣, 其於正味何如,岐伯曰,木位之主,其寫以酸,其補以辛,火位之主,其寫以甘, 其補以鹹,土位之主,其寫以苦,其補以甘,金位之主,其寫以辛,其補以酸, 水位之主,其寫似鹹,其補以苦,○厥陰之客,以辛補之,以酸寫之,以甘緩之, 少陰之客,以鹹補之,以甘寫之,以鹹收之,太陰之客,以甘補之,以苦寫之, 以甘緩之,少陽之客,以鹹補之,以甘寫之,以鹹耎之,陽明之客,以酸補之, 以辛寫之,以苦泄之,太陽之客,以苦補之,以鹹寫之,以苦堅之,以辛潤之, 開發腠理,致津液通氣也)。 運氣三十。

(○上下所主,隨其攸利,正其味,則其畏也,左右同法,少陽之主,先甘後鹹, 陽明之主,先辛後酸,太陽之主,先鹹後苦,厥陰之主,先酸後辛,少陰之主, 先甘後鹹,太陰之主,先苦後甘,佐以所利,資以所生,是謂得氣)。 運氣三十四。

(○故歲宜苦以燥之,溫之必折其鬱氣,先資其化源,抑其運氣,扶其不勝, 無使暴過而生其疾,食歲穀以全其真,避虛邪以安其正,適氣同異,多少制之, 同寒濕者燥熱化,異寒濕者燥濕化,故同者多之,異者少之,用寒遠寒,用涼, 遠涼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宜同法,有假者反常,反是者病,所謂時也)。 運氣十七此在太陽司天條下餘俱當考。

則瘡巳,○西北之氣,散而寒之,東南之氣,收而溫之,所謂同病異治也, 故曰氣寒氣涼,治以寒涼,行水漬之,氣溫氣熱,治以溫熱,強其內守,必同其氣, 可使平也,假者反之,○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陰陽更勝,氣之先後, 人之壽夭生化之期,乃可以知人之形氣矣)。 運氣十六。

(○冬則閉塞,閉塞者,用藥而少鍼石也)。

鍼刺五十五。

(○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傳五藏而當死)。

藏象二十四。

(○熱中消中,不可服高梁芳草石藥)。

疾病六十。

(○用寒遠寒,用熱遠熱,○熱無犯熱,寒無犯寒,○發表不遠熱,攻裏不遠寒)。

運氣二十。

(○大熱偏身,狂而妄見妄聞妄言,視足陽明及大絡取之,因其偃臥,居其頭前, 以兩手四指挾按頸動脉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復止如前,熱去乃止, 此所謂推而散之也)。 鍼刺三十五。

(○治厥者,必先熨調和其經,掌與腋,肘與腳,項與脊,以調之,火氣巳通, 血脉乃行,然後視其病脉淖澤者,刺而平之,堅緊者,破而散之,氣下乃止)。 鍼刺三十五。

(○厥逆之治,灸石有忌)。

疾病三十八。

(○夫瘧之未發也,陰未并陽,陽未并陰,因而調之,真氣得安,邪氣乃亡, 故工不能治其巳發,為其氣逆也)。 疾病四十八。

(○人有此三者,是謂壞府,毒藥無治,短鍼無取,此皆絕皮傷肉,血氣爭黑)。

鍼刺九。

(○天地淫勝病治)。

運氣二十五。

(○邪氣反勝之治)。

運氣二十六。

(○六氣相勝病治)。

運氣二十七。

(○六氣之復病治)。

運氣二十八。

(○本經十二方小金丹治五疫)。

論治二十。

(○雞矢醴治鼓脹)。

疾病五十五。

(○治之以蘭,除陳氣也,治脾癉)。

疾病六十一。

(○以千里水煮秫米半夏湯,治目不瞑)。

疾病八十三。

(○以四烏鰂骨,一藘茹,二物并合,丸似雀卵,飲以鮑魚汁,治血枯)。

疾病六十 三。

(○以生鐵洛為飲,治陽厥)。

疾病六十四。

(○治之以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塗其緩者,以桑鉤鉤之,治季春痺)。

疾病六十九。

(○以澤瀉,十,各木分,麋銜五分,合以三指撮,為後飯,治酒風)。

疾病三十二。

(○用醇酒二十斤,蜀椒一升,乾薑一斤,桂心一斤,漬酒中,浸似綿絮布巾, 用生桑炭灸巾,以熨寒痺所刺之處)。 鍼刺三十二。

(○鬄其左角之髮方一寸,燔治,飲以美酒,治戶厥)。

鍼刺三十。

(○合豕膏冷食,治猛疸,○剉草根各一升煮飲,治敗疵)。

俱疾病八十六。

(鍼灸)。

九。

(○故善用鍼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 以表知裏,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則過,用之不殆)。 見論治類八。

(○是故刺法有全神養真之旨,亦法有脩真之道,非治疾也,○至真之要在乎天玄, 神守天息,復入本元,命曰歸宗)。 運氣四十三。

(○黃帝曰刺其諸陰陽奈何,岐伯曰,按其寸口人迎,以調陰陽, ○凝濇者致氣以溫之,血和乃止,其結絡者,脉結血不行,決之乃行, 故曰氣有餘於上者,導而下之氣不足於上者,推而休之,其稽留不至者, 因而迎之必明於經隧乃,能持之,寒熱爭者,導而行之,其宛陳血不結者, 則而予之,必先明知二十五人,則血氣之所在,左右上下,刺約畢也)。 藏象三十一。

(○隨日之長短,各以為紀而刺之,謹候其時,病可與期,失時反候者,百病不治, 故曰刺實者,刺其來也,刺虛者刺其去也,此言氣存亡之時,以候虛實而刺之, 是謂逢時,在於三陽,必候其氣於陽而刺之,病在於三陰, 必候其氣在陰分而刺之)。 經絡二十五。

(○清者其氣滑,濁者其氣濇,故刺陰者,深而留之,刺陽者,淺而疾之, 清濁相干者,以數調之)。 藏象十九。

(○病有標本,刺有逆從,凡刺之方,必別陰陽,故知逆與從,正行無問, 知標本者,萬舉萬當,不知標本,是謂妄行)。 標本四。

(○刺急者,深內而久留之,刺緩者,淺內而疾發鍼,以去其熱刺大者微寫其氣, 無出其血,刺滑者,疾發鍼而淺內之,以寫其陽氣而去其熱,刺濇者,必中其脉, 隨其逆順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巳發鍼,疾按其痏無令其血出以和其脉, 諸小者,陰陽形氣俱不足,勿取以鍼,而調以甘藥也)。 脉色十九。

(○凡刺之法,必先本於神,是故用鍼者,察觀病人之態,以知精神魂魄, 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傷,鍼不可以治之也)。 藏象九。

(○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巳)。

論治八。

(○經病者治其經,孫絡病者,治其孫絡血,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經絡, 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則繆刺之,留瘦不移,節而刺之,上實下虛,切而從之, 索其結絡脉,刺出其血,以見通之)。 脉色二十五。

(○五藏者,故得六府與為表裏經絡支節,各生虛實,其病所居,隨而調之, 病在脉,調之血,病在血,調之絡,病在氣,調之衛,病在肉,調之分肉, 病在筋調之筋,病在骨,調之骨,燔鍼卻刺其下,及與急者,病在骨,焠鍼藥熨, 病不知所痛,兩蹻為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則繆刺之, 痛在於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必謹察其九候,鍼道備矣)。 疾病二十。

(○夫實者,氣入也,虛者氣出也,氣實者熱也,氣虛者寒也,入實者, 左手開鍼空也,入虛者,左手閉鍼空也)。 疾病二十一。

(○寫實者,氣盛乃內鍼,鍼與氣俱內以開其門,如利其戶,鍼與氣俱出, 精氣不傷,邪氣乃下,外門不閉,以出其疾,搖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謂大寫, 必切而出,大氣乃屈,帝曰,補虛奈何,岐伯曰,持鍼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內鍼, 氣出鍼入鍼空四塞,精無從去,方實而疾出鍼,氣入鍼出,熱不得還閉塞其門, 邪氣布散精氣乃得存,動氣候時,近氣不失,遠氣乃來,是謂追之)。 疾病二十。

(○十二經病刺○盛則寫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 不盛不虛,以經取之,○足少陰經病,灸則強食生肉,緩帶被髮,大杖重屐而步。

疾病十。

(○有餘有五,不足有五,有餘寫之,不足補之)。

疾病十八。

(無損不足者,身贏瘦,無用鑱石也,無益其有餘者,腹中有形而泄之, 泄之則精出而病獨擅中,故曰疹成也)。 疾病六十二。

(○血氣有餘,肌肉堅緻,故可苦以鍼)。

脉色三十一。

(○有病腎風者,虛不當刺,不當刺而刺,後五日其氣必至)。

疾病三十一。

(○其小而短者少氣,甚者寫之則悶,悶甚則仆不得言,悶則急坐之也)。

經絡六。

(○六經之厥,盛則寫之,虛則補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疾病三十五。

(○氣滑即出疾,氣濇則出遲,氣悍則鍼小而入淺,氣濇則鍼大而入深,深則欲留, 淺則欲疾)。 鍼刺五十六。

(○平治於權衡,去宛陳莝,是以微動四極,溫衣繆刺其處,以復其形,開鬼門, 潔淨府,精以時服,五陽巳布,疎滌五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 巨氣乃平)。 論治十五。

(○太陽藏獨至,厥喘虛氣逆,是陰不足,陽有餘也,表裏俱當寫,取之下俞, 陽明藏獨至,是陽氣重并也,當寫陽補陰,取之下俞,少陽藏獨至,是厥氣也, 蹻前卒,大取之下俞,少陽獨至者,一陽之過也,○太陰藏摶者,用心省真, 五脉氣少,胃氣不平,三陰也宜治其下俞,補陽寫陰,一陽獨嘯,少陽厥也, 陽并於上,四脉爭張,氣歸於腎,宜治其經絡寫陽補陰,一陰至,厥陰之治也, 真虛心厥氣留薄,發為白汗,調食和藥,治在下俞)。 脉色十五。

(○足陽明,五藏六府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氣盛熱壯,刺此者, 不深弗散不留不寫心,○足陽明,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陽深五分,留七呼, ○足少陽深四分,留五呼,○足太陰深三分,留四呼,○足少陰深二分,留三呼, ○足厥陰深一分,留二呼,○手之陰陽,其受氣之道近,其氣之來疾,其刺深者, 皆無過二分,其留皆無過一呼,○其少長大小肥瘦,以心撩之,命曰法天之常, 灸之亦然,灸而過此者,得惡火則骨枯脉濇,刺而過此者則脫氣)。 經絡三十三。

(○刺陽明出血氣,刺少陽出氣,惡血,刺太陰出氣,惡血,刺少陰出氣,惡血, 刺厥陰出血,惡氣也)。 經絡二十。

(○諸刺絡脉者,必刺其結上,甚血者,雖無結,急取之以寫其邪而出其血, 留之發為痺也)經絡類六。

(○孫絡三百六十五穴會,亦以應一歲,以溢奇邪,以通榮衛,榮衛稽留, 衛散榮溢,氣竭血著,外為發熱,內為少氣,疾寫無怠,以通榮衛,見而寫之, 無問所會,○谿谷三百六十五穴會,亦塵一歲,其亦痺淫溢,循脉往來,微鍼所及, 與法相同)。 經絡入。

(○十五別絡病刺)。

經絡五。

(○十二原者,主治五藏六府之有疾者也)。

經絡十五。

(○病始手臂者,先取手陽明太陰而汗出,病始頭首者,先取項太陽而汗出, 病始足脛者,先取足陽明而汗出,臂太陰可汗出,足陽明可汗出, 故取陰而汗出甚者,止之於陽,取陽而汗出甚者,止於陰)。 鍼刺五十四。

(○刺上關者,呿不能欠,刺不關者,欠不呿,刺犢鼻者,屈火能伸,刺兩關者, 伸不能屈)。 經絡十。

(○刺胷腹者,必以布著之,乃從單布上刺)。

鍼刺十九。

(○五藏熱病死生刺法)。

疾病四十四。

(○藏府之欬,治之奈何,岐伯曰,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 浮腫者治其經)。 疾病五十二。

(○夫廱氣之息者,宜以鍼開除去之,夫氣盛血聚者,宜石而寫之)。

疾病八十八。

(○諸經瘧刺)。

疾病五十。

(○五藏背腧,灸之則可,刺之則不可,氣盛則寫之,虛則補之,以火補者, 母吹其火須自滅也)。 經絡十一。

(○絡滿經虛,灸陰刺陽經滿絡虛,刺陰灸陽)。

疾病十六。

(○緊則先刺而後灸之,○陷下則徒灸之,陷下者,脉血結於中,中有著血, 血寒故宜灸之)。 鍼刺二十九。

(○鍼所不為,灸之所宜○陰陽皆虛,火自當之○經陷下者,火則當之,結絡堅緊, 火所治之○不知所苦,兩蹻之下,男陰女陽,良工所禁)。 鍼刺十。

(○正月二月三月,人氣在左,無刺左足之陽,四月五月六月,人氣在右, 無刺右足之陽,七月八月九月,人氣在右,無刺右足之陰,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人氣在左,無刺左足之陰)。 經絡類三十四。

(○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

經絡七。

(○無刺熇熇之熱,無刺渾渾之脉,無刺漉漉之汗,故為其病逆,未可治也, ○先其時堅束其處,令邪氣不得人,陰氣不得出,審候見之, 在孫絡盛堅而血者皆取之)。 疾病四十八。

(○五逆○工不察此者而刺之,是謂逆治)。

疾病類九十二。

(○諸病以次相傳,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也。間一藏及二三四藏者, 乃可刺也)。 疾病十四。

(○諸經根結病刺)。

經絡三十。

(○十二經筋痺刺)。

疾病六十九。

(○口問十二邪之刺)。

疾病六十九。

(○口問十二邪之刺)。

疾病七十九。

(○陰陽二十五人之刺)。

藏象三十一。

(○藏府諸脹鍼治)。

疾病五十六。

(○周痺眾痺之刺)。

疾病六十八。

(○升降不,前氣交有變,即成暴鬱,須窮刺法)。

運氣三十一。

(○司大不遷正不退位之刺)。

運氣三十九。

(○剛柔失守三年化疫之刺)。

運氣四十一。

(○神失守位邪鬼外干之刺)。

運氣四十三。

(○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陰陽氣俱不足也,不可刺之)。

鍼刺五十六。

(運氣)。

十。

(○帝曰,寒暑燥濕風火,在人合之奈何,其於萬物,何以生化,岐伯曰, 東方生風,風生木,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 玄生神,化生氣,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其性為暄,其德為和,其用為動, 其色為蒼,其化為榮,其蟲毛,其政為散,其令宣發,其變摧拉, 其為隕南方生熱熱生火,○中央生濕,濕生土,○西方生燥,燥生金, ○北方生寒,寒生水,○五氣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則邪,當其位則正,帝曰, 病之生變可如,岐伯曰,氣相得則微,不相得則甚,帝曰,主歲何如,岐伯日, 氣有餘則制巳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已所不勝,侮而乘之,巳所勝, 輕而侮之,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於畏也,帝曰善。 見藏象類六)。

(○天運當以日光明)。

疾病五。

(○天溫日明,則人血淖溢,故而衛氣浮,血易寫,氣易行,天寒日陰, 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沈,月治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郭滿則血氣實, 肌肉堅,月郭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是以因天時而調血氣也, ○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八正者,所以候八風之虛邪,以時至者也,四時者, 所以分春秋各夏之氣所在,以時調之也,八正之虛邪,而避之勿犯也,以身之虛, 而逢天之虛,兩虛相感,其氣至骨,入則傷五藏,工候救之,弗能傷也,故曰天忌, 不可不知也)。 鍼刺十三。

(○必先歲氣無伐天和)。

論治十一。

(○化不可代時不可違)。

論治十二。

(○百病之氣一日分為四時)。

疾病二十三。

(○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仔隆,日西而陽氣虛, 氣門乃閉)。 疾病五。

(○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故月滿則海水西盛,人血氣積,肌肉充, 皮膚緻,毛髮堅,腠理郄,烟垢著,當是之時,雖遇賊風,其入淺不深, 至其月郭空,則海水東盛,人氣血虛,其衛氣去,形獨居,肌肉減,皮膚,縱, 腠理開,毛髮殘,膲理薄,烟垢落,當是之時,遇賊風則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 )。 運氣三十六。

(○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黃昏, 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 陰中之陽也,故人亦應之)。 陰陽五。

(○日中而陽隴為重陽,夜半而陰隴為重陰,夜半為陰隴,夜半後而為陰衰, 平旦陰盡而陽受氣矣,日中為陽隴,日西為陽衰,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 夜半而大會,萬民皆臥,命曰合陰。)。 經絡二十三。

(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

經絡二十六。

(○歲有十二,日有十二辰,子午為經,卯酉為緯,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 四七二十八星,房昴為緯,虛張為經,房至畢為陽,昴至尾為陰,陽主晝,陰主夜, ○日行一舍,人氣行一周與十分身之八)。 經絡二十五。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 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三月, 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此秋氣之塵,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 冬為飧泄,奉藏者少,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此冬氣之應, 養藏之逆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者少)。 攝生四。

(○彼春之暖,為夏之暑彼秋之忿,為冬之怒,○春應中規,夏應中矩,秋應中衡, 冬應中權,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 陽氣微下,陰陽有時,與脉為期)。 脉色九。

(○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歲,人亦應之,○生因春,長因夏,收因秋,藏因冬, 失常則天地四塞。

經絡二十九。

(○所謂得四時之勝者,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 所謂四時之勝也)。 疾病類二十七。

(○春夏則陽氣多而陰氣少,秋冬則陰氣盛而陽氣衰)。

疾病三十四。

(○藏主冬,色主春,時主夏,音主畏夏,味主秋)。

鍼刺十七。

(○春氣在經脉,夏氣在孫絡,長夏氣在肌肉,秋氣在皮膚,冬氣在骨髓中,帝曰, 余願聞其故,岐伯曰,春者,又氣始開,地氣始泄,凍解冰釋,水行經通, 故人氣在脉,夏者經滿氣溢,人孫絡受血皮膚充實長夏者經絡皆盛,內溢肌中, 秋者天氣始收,腠理閉塞,皮膚引急,冬者蓋藏血氣在中,內著骨髓,通於五藏, 是故邪氣者常隨四時之氣血而入客也,至其變化不可為度)。 鍼刺十九。

(○春氣在毛,夏氣在皮膚,秋氣在分肉,冬氣在筋骨)。

鍼刺十八。

(○正月二月,天氣始方,地氣始發,人氣在肝,三月四月,天氣正方,地氣定發, 人氣在脾,五月六月,天氣盛,地氣高,人氣在頭,七月八月,陰氣始殺, 人氣在肺,九月十月,陰氣始冰,地氣始閉,人氣在心,十一月十二月, 冰復地氣合,人氣在腎)。 鍼刺十九。

(○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西方者,金玉之域,砂石之處,天地之所收引也, 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南方者,天地所長養,陽之所盛處也,其地下水土弱, 霧露之所聚也,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 論治九。

(○身形應九野○天忌)。

經絡三十五。

(○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 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沈,年四時陰陽者, 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

攝生六。

(○脾不主時)。

藏象七。

(○德化政令災變,不能相加也,勝復盛衰,不能相多也,往來小大,不能相過也, 用之升降,不能相無也,各從其動而復之耳)。 運氣十二。

(○布勝則復,無勝則否,○勝至則復,無常數也,衰迺止耳,復巳而勝, 不復則害,此傷生也)。 運氣二十九。

(○乘危而行,火速而至,暴虐無德,災反及之,微者復微,甚丈者甚)。

運氣十三。

(○陰陽者寒暑也,熱則滋雨而在上根荄少汁,人氣在外,皮膚緩,腠理開, 血氣減,汗大泄,皮淖澤,寒則地凍水冰,人氣在中,皮膚緻,腠理閉,汗不出, 血氣強,肉堅濇)。 鍼刺三十五。

(○治其王氣,是以反也)。

論治七。

(○故用鍼者,不知年之所加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也)。

鍼刺六。

(奇恒)。

十一。

(○黃帝問曰,余聞揆度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岐伯對曰,揆度者, 度病之淺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請言道之至數,五色脉變,揆度奇恒, 逆在於一,神轉不回,回則不轉,乃失其機,至數之要,迫近以微,○行奇恒之法, 以太陰始。見論治類十四○至數脉變以下數句,又見脉色十)。

(○上經下經,揆度陰陽,奇恒五中,決以明堂,審於絡始,可以橫行)。

論治十八。

(○奇恒之勢,乃六十首診合微之事,追陰陽之變,章五中之情,其中之論, 取虛實之畏,定五度之事,知此乃足以診)。 脉色七。

(○黃帝曰,嗚呼遠哉,天之道也,如迎浮雲,若視深淵,視深淵尚可測,迎浮雲, 莫知其極)。 運氣六部○論治十八。

(○天氣,清靜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

攝生五。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 五藏十二節,皆通於天氣,其生五,其氣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 三而三之,合則為九,九分為九野,九野為九藏,故形藏四神藏五)。 運氣一○脉色五疾病五俱略同。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

藏象九。

(○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

藏象十六。

(○岐伯曰,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人能應四時者, 天地為之父母,知萬物者,謂之天子,天有陰陽,人有十二節,天有寒暑, 人有虛實,能經天地陰陽之化者,不失四時,知十二節之理者,聖智不能欺也)。 鍼刺九。

(○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涼,地不滿東南,右熱而左溫,其故何也,岐伯曰, 陰陽之氣,高下之理,太少之異也,東南方陽也,陽者其精降於下,故右熱而左溫, 西北方陰也,陰者其精奉於上,故左寒而右涼,是以地有高下,氣有溫涼, 高者氣寒,下者氣熱)。 運氣十六。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 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天強也)。 陰陽三。

(○嗚呼,窈窈冥冥,孰知其道,道之大者,擬於天地,配於四海)。

論治十九。

(○帝曰,地之為下否乎,岐伯曰,地為人之下,太虛之中者也,帝曰馮乎, 岐伯曰,大氣舉之也,燥以乾之,暑以蒸之,風以動之,濕以潤之,寒以堅之, 火以溫之,○故燥勝則地乾,暑勝則地熱,風勝則地動,濕勝則地泥,寒勝則地裂, 火勝則地固矣)。

運氣四。

(○地氣,制巳勝,天氣,制勝巳,天制色,地制形,五類衰盛, 各隨其氣之所宜也,○根於中者,命神機,神去則機息,根於外者,命氣立, 氣止則化絕)。 運氣十五。

(○聖人之為道者,上合於天,下合於地,中合於人事, 故匠人不能釋尺寸而意短長癈繩墨而起平水,工人不能置規而為員,去矩而為方, 臨深決水,不用功力而水可竭也,循倔決衝而經可通也,此言氣滑澀,血之清濁, 行之逆順也)。 鍼二十。

(○行有逆順,至有遲速,故太過者化先天,不及者化後天)。

運氣十八。

(○天樞之上,天氣主令,天樞之下,地氣主之,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 ○升巳而降,降者謂天,降巳而升,升者謂地,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 氣騰於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作矣)。 運氣九。

(○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暴氣象雷,逆氣象陽)。

陰陽四。

(○善言天者,必應於人,善言古者必驗於今,善言氣者,必彰於物善言應者, 同天地之化,善言人言變者,通神明之理)。 運氣十二。

(○善言人者,必有厭於巳)。

疾病六十六。

(○善言始者,必會於終,善言近者,必知甚遠)。

運氣類三。

(○帝曰,余聞得其人不教是謂失道,傳非其人,慢泄天寶, ○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此之謂也,帝曰何謂也, 岐伯曰,本氣位也,位天者天文也,位地者地理也,通於人氣之變化者人事也, 故太過者先天,不及者後天,所謂治化而人應之也)。 過氣十。

(○得其人弗教,是謂重失,得而洩之,天將厭之)。

藏象三十一。

(○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陰陽不測謂之神,神用無方謂之聖,○在天為氣, 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 運氣三。

(○物之生從乎化,物之極由乎變,變化之相薄,成敗之所由也, ○出入癈則神機人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巳,非升降, 則無以生長化收藏○無形無患)。 運氣九。

(○道無鬼神,獨來獨往)。

鍼刺九。

(○有道以來,有道以去,審知其道,是為身寶)。

鍼刺二十七。

(○無道行私,必得天殃)。

鍼刺二十八○運氣三同。

(○治之極於一,○一者因得之)。

論治十七。

(○補寫勿失,與天地如一,得一之精,以知死生)。

脉色九。

(○知甚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

經絡十四○運氣五○十七。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 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 以為天下,其宗大危,至道在微,變化無窮,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 孰知其要,閔閔之當,孰者為良,恍惚之數,生於毫釐,毫釐之數,起於度量, 千之萬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藏象一○肖者瞿瞿四句又見運氣十一。

(○聖人易語良,馬易御也)。

經絡七。

(○者氣西行,夏氣北行,秋氣束行,冬氣南行,故春氣始於下,秋氣始於上, 夏氣始於中,冬氣始於標春,氣始於左,秋氣始於右,冬氣始於後,夏氣始於前, 此四時正化之常,故至高之地,冬氣常在,至下之地,春氣常在)。 運氣十八。

(○彼春之煖,為夏之暑,彼秋之忿,為冬之怒)。

運氣三十二。

(○初氣終三氣,天氣主之,勝之常也,四氣盡終氣,志氣主之,復之常也, 有勝則復,無勝則否)。 運氣二十九。

(○太過者暴,不及者徐,暴者為病甚,徐者為病持)。

運氣二十三。

(○乘危而行,不速而至,暴虐無德,災反及之,微者復微,甚者復甚, ○不恒其德,則所勝來復,政恒其理,則所勝同化)。 運氣十三。

(○命其位,而方月可知也)。

運氣二十一。

(○先至為主,後至為各)。

疾病七。

(○帝曰,夫子數言形與神,何謂形,何謂神,願卒聞之,岐伯曰,請言形, 形乎形,目冥冥,問其所病,索之於經,慧然在前,按之不得,不知其情,故曰形, 帝曰何謂,神,岐伯曰,請言神,神乎神,耳不聞,目明心開而志先,慧然獨悟, 口弗能言,俱視獨見,帝若昏,昭然獨明,若風吹雲,故曰神)。

(○下有漸如,上生蒲葦,此所以知形氣之多少也)。

鍼刺三十五。

(○夫一水之中,堅脆不同,堅者則剛,脆者易傷,況其材木之不同,皮之厚薄, 汁之多少,而各異耶,夫木之蚤花先生葉者,遇春霜烈風,則花落而葉萎, ○凡此五者,各有所傷,況於人乎)。 疾病七十六。

(○入國問俗,入家問諱,上堂問禮,臨病人所便)。

論治二。

(○明目者可使視色,聰耳者,可使聽音,捷疾辭語者,可使傳論語,徐而安靜, 手巧而心審諦者,可使行鍼艾,理氣血,而調諸逆順,察陰陽而兼諸方, 緩節柔筋而心和調者,可使導引行氣,疾毒言語輕人者,,可使唾廱呪病, 爪苦手毒,為事善傷者,可使按積抑痺,手毒者,若使按龜,置龜於器下而按其上, 五十日而死矣,手甘者復生如故也)。 鍼刺十一。

(○約方者猶約囊也,○未滿而知約之以為工,不可以為天下師)。

鍼刺二十九。

(○猶拔刺也,猶雪污也,猶解結也,猶決閇也)。

鍼刺五十二○疾病一。

(○夫鹽之味鹹者,其氣令器津泄,弦絕者其音嘶敗,木敷者其葉發, 病深者其聲噦,人有此三者是謂壞府,毒藥無治,短鍼無取,此皆絕皮傷肉, 血氣爭黑)。 鍼刺九。

(○八尺令士)。

經絡三十三。

(○人長七尺五寸者)。

經絡十八。

(○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耶,將天收然也,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 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衝脉盛,月事似時下,故有子, 丈夫八歲腎氣實,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寫,陰陽和故能子)。 藏象十三。

(○不失人情)。

脉色八。

(○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

脉色十二。

(○人飲酒,酒亦入胃,穀未熟而小便獨先下,何也)。

經絡二十三。

(○飲酒者,衛氣先行皮膚,先充絡脉)。

經絡六。

(○酒入於胃,則絡脉滿而經脉虛)。

疾病三十四。

(○怯士之得酒怒不避勇士者,名曰酒悖)。

藏象類二十一。

(○血脉和,則精神乃居,故神者,水穀之精氣也)。

藏象二十七。

(○營衛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故血與氣,異名同類焉)。

經絡二十三。

(○腦髓骨脉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寫, 名曰奇恒之府)。 藏象二十三。

(○比類從容此皆工之所時亂也,然從容得之,○夫聖人之治病循法守度, 援物比類,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經,○不引比類,是知不明也)。 俱疾病九。

(○比類形名,虛引其經,○善為脉者,必以比類奇恒,從容知之)。

俱論治十八。

(○頌得從容之道,以合從容)。

疾病七。

(○不知比類,足以自亂,從容之葆)。

俱論治十九。

(○從容不出,人事不殷)。

疾病八。

(○至數天地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

脉色五。

(○天地之精氣,其大收常出三入一)。

氣味二。

(○循經守數,按循醫事)。

論治十八。

(○診無人事治數之道)。

論治十九。

(○壓數之機,迫迮以微,其來可見,其往可追,敬之者昌,慢之者亡,無道行私, 必得天殃)。 運氣三。

(○氣數者,所以紀化生之用也)。

運氣一。

(○數之可數者,請遂言之)。

運氣十七。

(○今良工皆得其法,守其數)。

論治十五。

(○刺之而氣不至,無問其數)。

鍼刺十六。

(○勝至則復,無常數也,○無問其數,以平為期)。

俱運氣二十九。

(○太過者其數成,不及者其數生,土常以生也)。

運氣二十三。

(○先至為主,後至為客)。

疾病七。

(○權衡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

論治八。

(○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藏象十二。

(○平治於權衡)。

論治十五。

(○陰陽反作,治在權衡相奪)。

論治十四。

(○夫五運之政,猶權衡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化者應之,變者復之)。

運氣十。

(○參伍參伍不調者病)。

脉色二十五。

(○以此參伍,決死生之分)。

脉色一。

(○善調尺者,不待於寸,善調脉者,不待於色,能參合而行之者,可以為上工)。

脉色十七。

(○以日之寒溫,月之虛盛,四時氣之浮沈,參伍相合而調之)。

鍼刺十三。

(○伍以參禁,以除其內)。

鍼刺四十八。

(○門戶倉廩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

疾病九十一。

(○閉戶塞牖,繫之病者,收問其情,以從其意)。

論治十七。

(○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

鍼刺三十八。

(○口鼻者,氣之門戶也)。

疾病七十九。

(○故與萬物沈浮於生長之門)。

攝生六。

(○能知解結,契紹於門戶)。

經絡十二。

(○知氣之所在,而守其門戶)。

鍼刺十。

(○知其所在者,知診三部九候之病脉,處而治之,故曰守其門戶焉)。

鍼刺十三。

(○推闔其門,令神氣存)。

鍼刺十四。

(○少陽司天五之氣,陽迺去,寒迺來,雨迺降,氣門迺閉)。

運氣十七。

(○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巳虛,氣門乃閉)。

疾病五。

(○風中五藏六府之俞,亦為藏府之風,各入其門戶)。

疾病二十八。

(○凡刺熱邪越而蒼,出遊不歸乃無病,為開通辟門戶,使邪得出病乃巳, 凡刺寒邪日以溫,徐往徐來致其神,門戶巳閉氣不分,虛實得調其氣存也)。 鍼刺三十四。

(○寫實者,氣盛乃內鍼,鍼與氣俱內以開其門,補虛者候呼內鍼,氣出鍼人, 鍼空四塞精無從去,方實而疾出鍼,氣入鍼出,熱不得還,閉塞其門)。 疾病二十。

(○所謂戊巳者,奎壁角軫,則天地之門戶也)。

運氣四。

(○魄門)。

藏象二十三。

(○隱曲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

疾病六。

(○不得隱曲)。

脉色二十九。

(○隱曲不利互引陰股)。

運氣二十七。

(○腎風之狀,隱曲不利)。

疾病二十八。

(○隱曲之疾)。

運氣三十。

(○為故適其至所為故也)。

論治三。

(○適事為故)。

論治四。

(○以汗為故而止)。

運氣十五。

(○左右前後鍼之中脉為故)。

鍼刺六。

(○吸則轉鍼,以得氣為故)。

鍼刺十四。

(○刺筋上為故,○以熱為故,○刺焦傷脉肉為故)。

俱鍼刺五十。

(○刺肌肉為故)。

鍼刺三十六。

(○必端內鍼為故止。

鍼刺五十四。

(○所謂深之細者,其中手如鍼也,摩之切之,聚者堅也,博者大也, 上經者言氣之通天也,下經者言病之變化也,金匱者決死生也,揆度者切度之也, 奇恒者言奇病也,所謂奇者,使奇病不得以四時死也,恒者得以四時死也, 所謂揆者,方切求之也,言求其脉理也,度者得其病處,以四時度之也)。 此節乃病能論尾,觀其辭意,皆釋經文未明之義,而與本論無涉,且其有見於經者, 有不見於經者,王氏謂古經斷裂,繆續於此者是也,故不載正條,收類於此。

(○附王太僕法言大寒而甚,熱之不熱,是無火也,當助其心,大熱而甚, 寒之不寒,是無水也,熱動復止,焂忽往來,時動時止,是無水也,當助其腎, 內格嘔逆,食不得入是有火也,病嘔而吐,食入反出,是無火也,暴速注下, 食不及化,是無水也,溏泄而久,止發無恒,是無水也,故心盛則生熱, 腎盛賄生寒,腎虛則寒動於中,心虛則熱收於內,又熱不得寒,是無水也, 寒不得熱,是無火也,夫寒之不寒,責其無水,熱之不熱,責其無火,熱之不久, 責心之虛,寒之不久,責腎之少,有者瀉之,無者補之,虛者補之,監者瀉之, ○是以方有治熱以寒,寒之而火食不入,攻寒以熱,熱之而昏躁以生, 此則氣不疎通,壅而為是也,紀於水火,餘氣可知)。 疾病一註。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壯水之主,以制陽光,○○藏府之原,有寒熱溫涼之主, 取心者不必齊以熱,取腎者不必齊以寒,但益心之陽,寒亦通行,強腎之陰, 熱之猶可)。 論治七註。

(○塞因塞用者,如下氣虛乏,中焦氣壅,欲散滿則更虛其下,欲補下則滿甚於中, 治不知本而先攻其滿,藥入或減,藥過依然,氣必更虛,病必漸甚, 乃不知少服則資壅,多服則宣通,峻補其下,以疎啟其中,則下虛自實,中滿自除, 此塞因塞用之法也)論治四註。

(類經三十一卷)。

(張介賓類註)。

(會通類)。

(疾病)。

十二上。

(會通十二類,惟疾病一類,浩繁難悉,今所採者,或摘其要,或總其題, 觀者仍當於各類細求之)。

(陰陽病)。

一。

(○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故陽道實,陰道虛, 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飲食不節,起居不寺者陰受之,陽受之則入六府, 陰受之則入五藏,○陽受風氣,陰受濕氣,○陽者上行極而下, 陰病者下行極而上)。 見疾病類十三。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 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故俱感於邪,其在上則右甚, 在下則左甚,此天地陰陽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陰陽三。

(○帝曰,法陰陽奈何,岐伯曰,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麤,為之俛仰, 汗不出而熱,齒乾,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 數慄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 ○帝曰,調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 則蚤衰之節也,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 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 陰陽二。

(○病在陽者命曰風,病在陰者命曰痺,陰陽俱病命曰風, 痺病有形而不痛者陽之類也,無形而痛者,陰之類也,無形而痛者, 其陽完而陰傷之也,急治其陰,無攻其陽,有形而不痛者,其陰完而陽傷之也, 急治其陽,無政其陰,陰陽俱動,乍有形,乍無形,加以煩心,命曰陰勝其陽, 此為不表不裏,其形不久。 鍼刺三十一。

(○陰病發於骨,陽病發於血,陰病發於肉,陽病發於冬,陰病發於夏,是謂五發, ○邪入於陽則狂,邪人於陰則痺,摶陽則為巔疾,摶陰則為瘖,陽人之陰則靜, 陰出之陽則怒,是謂五亂)。 疾病二十五。

(○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

疾病二十。

(○陽并於陰,則陰實而陽虛,○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

疾病四十八。

(○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肢, 濁陰歸六府)。 陰陽一。

(○邪之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

疾病十九。

(○陽氣者,煩勞則張,○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開闔不得,寒氣從之, 乃生大僂)。 疾病五。

(○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疾病六十七。

(○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

陰陽一。

(○重陰必陽,重陽必陰)。

陰陽一○脉色三十三。

(○別於陽者,知病從來,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

藏象二十四○脉色二十六。

(○陰氣太盛,則陽氣不能榮也,故曰關,陽氣太盛,則陰氣弗能榮也, 故曰格陰陽俱盛,不得相榮,故曰關格)。 經絡二十二。

(○陰陽不相應,病名日格)。

色二十二。

(○麤大者,陰不足,陽有餘,為熱中也,○諸浮不躁者,皆在陽則為熱, 其有躁者在手,諸細而沈者,皆在陰則為骨痛,其有靜者在足○陽氣有餘, 為身熱無汗,陰陽有餘,為多汗身寒陰陽有餘則無汗而寒)。 脉色二十一。

(○陰氣少而陽氣勝,故熱而煩滿也,○陽氣少陰氣多, 故身寒如從水中出○四支者陽也,兩陽相得而陰氣虛少,少水不能滅盛火, 而陽獨治,獨治者不能生長也)。 疾病四十五。

(○陰陽如一者病難治)。

鍼刺二十三。

(○陰氣在下,陽氣在上,諸陽氣浮,無所依從,故嘔欬上氣喘也)。

疾病十一。

(○陰虛者,陽必湊之,故少氣時熱而汗出也)。

疾病三十一。

(○陰陽虛,腸辟死,陽加於陰謂之汗,陰虛陽摶謂之崩)。

脉色二十九。

(○陽急則反折,陰急則俛不伸)。

疾病六十九。

(○病痛者陰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陰也,深刺之病在上者陽也,病在下者陰也, 癢者陽也,淺刺之)。 鍼刺五十三。

(○剛與剛,陽氣破散,陰氣乃消亡,○死陰之屬,不過三日而死,生陽之屬, 不過四日而巳,○結陽者腫四支,結陰者便血一升)。 疾病六。

(○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

藏象九。

(○陽重脫箸易狂,陰陽皆脫者,暴死不知人也)。

藏象三十。

(○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則熱中善饑,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寒中腸鳴腹痛)。

鍼刺二十五。

(經絡藏府病)。

二。

(○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藏,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府,地之濕氣感, 則害人皮肉筋脉)。 見論治類八。

(○百病之始生也,必先於皮毛,邪中之則腠理開,開則入客於絡脉,留而不去, 傳入於經留而不去,傳入於府,廩於腸胃,邪之始入於皮也,泝然起毫毛,開腠理, 其入於絡也,則絡脉盛,色變其入客於經也,則感虛乃陷下,其留於筋骨之間, 寒多則筋攣骨痛,熱多則動弛骨消,肉爍破,毛直而敗,○邪客於皮則腠理開, 開則邪入客於絡脉,絡滿則注於經脉經脉滿則入舍於府藏也)。 經絡三十一。

(○邪之客於形也,必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入舍於孫脉,留而不去, 入舍於絡脉,留而不去,入舍於經脉內連五藏,散於腸胃,陰陽俱感, 五藏乃傷此邪之從皮毛而入,極於五藏之次也)。 鍼刺三十。

(○風雨之傷人也,先客於皮膚,傳入於孫脉,孫脉滿則傳入於絡脉, 絡脉滿則輸於大經脉○寒濕之中人也,皮膚不收,肌肉堅緊)。 疾病十九。

(○天地溫和,則經水安靜,天寒地凍,則經水凝泣,天暑地熱,則經水沸溢, 卒風暴起,則經水波涌而隴,起夫邪之入於脉也,寒則血凝泣,暑則氣淖澤, 虛邪因而入客,亦如經水之得風心,,經之動脉,其至也亦時隴起)。 鍼刺十四。

(○,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卒心痛,暴脹胷脇支滿,○邪客於手少陽之絡, 令人喉痺舌卷,口乾心煩,臂外廉手痛不及頭,○邪客於足厥陰之絡, 令人卒疝暴痛○邪客於足太陽之絡,令人頭項肩痛,○邪客於手陽明之絡, 令人氣滿胷中,喘息而支胠胷中熱○,邪客於掌臂之間,不可得屈。 ○邪客於足陽蹻之脉,令人目痛,從內眥始,○邪客於手陽明之絡令,人耳聾, 時不聞音,○邪客於足陽明之絡,令人鼽衂,上齒寒,○邪客於足少陽之絡, 令人脇痛不得息,欬而汗出,○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今人嗌痛不可內食,無故善怒, 氣上走賁上,○邪客於足太陰之絡,令人要痛引少腹,控不可以仰息, ○邪客於足太陽之絡,令人拘攣背急引脇而痛,○邪客於足少陽之絡, 令人留於樞中痛,髀不可舉,○邪客於五藏之間,其病也脉引而痛, 時來時止○邪客於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此五絡皆會於耳中,上絡左角, 五絡俱竭,令人身脉皆動而形無知也,其狀若尸,或曰尸厥)。 鍼刺三十。

(○邪在肺,則病皮膚痛寒熱上氣,喘汗出,欬動肩背○邪在肝則兩脇中痛, 寒中惡血在內行善掣節時腳腫,○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 則熱中善饑,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寒中腸鳴腹痛,陰陽俱有餘,若俱不足, 則有寒有熱○邪在腎則病骨痛陰痺陰痺者,按之而不得,腹脹腰痛,大便難, 肩背頸項痛時眩,○邪在心,則病心痛善悲,時眩仆)。 鍼刺二十五。

(○六府之病,面熱者足陽明病,魚絡血者,手陽明病,兩跗之上脉竪陷者, 足陽明病,此胃脉也,○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鳴濯濯,冬月重感, 於寒即泄當臍而痛,不能久立與胃同候,○胃病者,腹脹,胃脘當心而痛, 上支兩脇膈咽不通,食飲不下,○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時窘之後, 當耳前熱,若寒甚若獨肩上熱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間熱,○三焦病者腹氣滿, 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水留即為脹○膀胱病者,小便偏腫而痛以按之, 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熱,若脉陷及促小指外廉及脛踝後皆熱,○膽病者, 善太息口若嘔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將捕之嗌中吤吤然數唾)。 鍼刺二十四。

(○喜樂不節則傷藏,藏傷病起於陰也,清濕襲虛則病起於下, 風雨襲虛則病起於上○憂惠傷心,重寒傷肺,忿怒傷肝,醉以入房,汗出當風傷脾, 用力過度,若入房汗出,浴則傷腎)。 疾病二。

(○五藏受氣於其所生,傳之於其所勝,氣舍於其所生,死於其所不勝, ○五藏有病,則各傳其所勝,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傳五藏, 而當死,是順傳所勝之次,故曰別於陽者,知病從來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 藏象廿四。

(○風寒傷形憂恐忿怒傷氣,氣傷藏乃病藏,寒傷形乃應形,風傷筋脉, 筋脉乃應)。 鍼刺三十一。

(○風傷肝,燥勝風,○熱傷氣寒勝熱,○濕傷肉,風勝濕,○熱傷皮毛, 寒勝熱○寒傷血,燥勝寒)。 藏象六。

(○心為噫,肺為欬,肝為語,脾為吞,腎為欠為嚏,胃為氣逆,為噦為恐, 大腸小腸為泄,下焦溢為水,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膽為怒)。 疾病二十五。

(○憂愁思慮即傷心,○飲食勞倦即傷脾,○又遇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醉飽行房, 汗出於脾,○久坐濕地,強力人水即傷腎,○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即傷肝, ○又遇疾走恐懼,汗出於肝)。 運氣四十四○又疾病三略同。

(○情傷五藏者,病死有時,○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 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 藏象九。

(○五藏六府之津液,盡上滲於目,心悲氣并則心系急,心系急則肺舉,肺舉則液, 上溢故欬而泣出矣)。 疾病五十八。

(○肺病者喘息鼻張肝病者眥青,脾病者唇黃,心病者舌卷短顴赤, 腎病者顴與顏黑)。 脉色類三十一。

(○腹中常鳴,氣上衝胷,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腸也○小腹控睪引腰脊,上衝心, 邪在小腸者,連睪系屬於脊,貫肝肺,絡心系,氣盛則厥逆上衝腸胃,燻肝散於肓, 結於臍,○善嘔,嘔有苦,長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將捕之,邪在膽,逆在胃, ○飲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小腹痛腫,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約)。 鍼刺四十七。

(○色起兩眉薄澤者,病在皮,唇色青黃赤白黑者,病在肌肉,營氣濡然者, 病在血氣,目色青黃赤白黑者,病在筋,耳焦枯受塵垢病在骨)。 鍼刺二十六。

(○脉口浮滑者病日進,人迎沈而淜者病日損,其脉口滑以沈者病日進在內, 其人迎脉滑盛以浮者,其病日進在外,○脉之浮沈及人迎與寸口氣小大等者病難巳, 病之在藏,沈而大者易巳,小為逆,病在府,浮而大者其病易巳, ○人迎盛堅者傷於寒氣口盛堅者傷於食)。 脉色三十二。

(○數則煩心,○濇則心痛)。

脉色二十一。

(○營之生病也,寒熱少氣,血上下行,衛之生病也,氣痛,時來時去,怫愾賁響, 風寒客於腸胃之中,寒痺之為病也,留而不去,時痛而皮不仁)。 鍼刺三十二。

(○衛氣之留於腹中,搐積不行,苑蘊不得常所,使人肢脇胃中滿,喘呼逆息)。

鍼刺二十六。

(○審察衛氣,為百病母)。

鍼刺二十九。

(○任脉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聚,○衝脉為病,逆氣裏急,○督脉為病, 脊強反折,此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衝疝,其女子不孕, 癃痔遺溺嗌乾)。 經絡二十七。

(○足陽明,五藏六府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氣盛熱壯)。

經絡三十三。

(○五藏不和,則七竅不通,六府不和,則留結為癰)。

經絡二十二。

(○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

藏象十一。

(○皮膚薄而不澤,肉不堅而淖澤,則腸胃惡,邪氣留止,大聚乃起)。

疾病七十六。

(○穀入少而氣多者,邪在胃及與肺也)。

疾病二十一。

(○經筋之病,寒則反折筋急,熱則筋弛縱不收,陰痿不用,陽急則反折, 陰急則俛不伸)。 疾病類六十九。

(氣上走賁上)。

鍼刺三十。

(○五藏所惡,○五藏化液,○五藏所藏,○五藏所主)。

疾病二十五。

(○肺布葉舉)。

疾病二十六。

(○女子右為逆,左為從,男子左為逆,右為從)。

論治十四。

(○男子發左,女子發右)。

脉色二十四。

(○四時藏脉,病有太過不及)。

脉色十。

(○診尺論疾)。

脉色十八。

(○五味之走,各有所病)。

氣味三。

(○諸經根結病刺)。

經絡三十。

(○本藏二十五變之病)。

藏象二十八。

(○五藏異藏,虛實異病)。

藏象十。

(○藏脉六變,病刺不同)。

脉色十九。

(○十五別絡虛實病刺)。

經絡五。

(時氣病)。

三。

(○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夏傷於暑,秋為痎瘧,秋傷於濕上逆, 而欬發為痿厥,冬傷於寒,春必溫病,四時之氣,更傷五藏)。 見疾病類五。

(○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濕, 冬生欬嗽)。 陰陽一○脉色三十三略同。

(○氣者病在頭,夏氣者病在藏,秋氣者病在肩背,冬氣者病在四支, 故春善病鼽脉,仲夏善病胷脇,長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風瘧,冬善病痺厥, 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衂,春不病頸項,仲夏不病胷脇,長夏火病洞泄寒中, 秋不丙風瘧,冬不病痺厥,飧泄而汗出也,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 春不病溫,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此平人脉法也)。 疾病二十七。

(春青風夏陽風,秋涼風,冬寒風,黃色薄皮弱肉者,不勝春之虛風,白色薄, 皮弱肉者,不勝夏之虛風,青色薄皮弱肉者,不勝秋之虛風,赤色薄皮弱肉者, 不勝冬之虛,風黑色皮薄而肉不堅,色不一者,長夏至而有虛風者病矣)。 藏象二十一。

(○清氣來,燥之勝也,風木受邪,肝病生焉熱氣大來,火之勝也,金燥受邪, 肺病生焉,寒氣大來,水之勝也,火熱受邪,心病生焉,濕氣大來,土之勝也, 寒水受邪,腎病生焉,風氣大來,木之勝也,土濕受邪,脾病生焉, 所謂感邪而生病也,乘年之虛,則邪甚也,失時之和,亦邪甚也,遇月之空, 亦邪甚也,重感於邪,則病危矣,有勝之氣,其必來復也)。 運氣三十一。

(○是故邪氣者,常隨四時之氣血而入客也,至其變化,不可為度)。

鍼刺十九。

(○五藏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人○下半章泄○少陰所至為瘍疹, 身熱為驚感惡寒,戰慄譫妄,為悲妄衂,衊為語笑,○太陰所至為積飲否隔, 為稸滿,為中滿霍亂吐下,為重胕腫,○少陽所至為嚏嘔,為痴瘍,為驚躁, 瞀昧暴病,為喉痺刀鳴嘔涌,為暴注瞤瘈暴死,○陽明所至為浮虛, 為尻陰股膝髀腨胻足病,為脇痛皴揭,為鼽嚏,○太陽所至,為屈伸不利,為腰痛, 為寢汗痙,為流泄禁止,○故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乾,寒勝則浮, 濕勝則濡泄,甚則水閉胕腫,隨氣所在以言其變耳)。 運氣二十一。

(○氣之不襲,是謂非常,非常則變矣,變至則病,所勝則微,所不勝則甚, 因而重感於邪則死矣)。 運氣二。

(○氣目得則和,不相得則病,帝曰,氣相得而病者何也,岐伯曰, 以下臨上不當位也)。 運氣四。

(○中執法者,其病速而危,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中貴人者,其丙暴而死, 君位臣則順,臣位君則逆,逆則其病近,其害速,順則其病遠,其害微, 所謂二火也,○太過不及,皆曰天符,而變行有多少,病形有微甚, 生死有蚤晏耳)。 運氣類七。

(○太過者暴,不及者徐,暴者為病甚,徐者為病持)。

運氣二十三。

(○月滿則海水西盛,人血氣積雖遇賊風,其入淺不深,至其月郭空,則海水東盛, 人氣血虛,遇賊風,則其入深,○三虛者,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時之和, 因為賊風所傷,是謂三虛,三實者逢年之盛,遇月之滿,得時之和,雖有賊風邪氣, 不能危之也)。 運氣三十六。

(虛實病)。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陰虛者陽必湊之)。

見疾病類三十。

(○氣之所并為血虛,血之所并為虛,○故氣并則無血,血并則無氣)。

疾病十九。

(○肝氣虛則恐,實則怒,脾氣虛則四支不用,五藏不安,實則腹脹經溲不利, 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實則喘喝胷盈仰息, 腎氣虛則厥,實則脹)。 藏象十。

(○手太陰實則手銳掌熱,虛則欠劫,小便遺數,○手少陰實則支膈,虛則不能言, ○手心主實則心痛,虛則為頭強,○手太陽實則節弛肘癈,虛則生肬, 小者如指痂疥,手陽明實則齲聾,虛則齒寒痺隔,○手少陽實則肘攣,虛則不收, ○足太實則鼽窒頭臂痛,虛則鼽衂,○足少陽實則厥,虛則痿躄,坐不能起, ○足陽明實則狂顛,虛則足不收,脛枯,○足太陰實則腸中切痛,虛則鼓脹, ○足少陰實則閉癃,虛則腰痛,○足厥陰實則挺長,虛則暴癢,○任脉實則腹皮痛, 虛則癢搔,○督脉實則脊強,虛則頭重高搖之,○脾之大絡,實則身盡痛, 虛則百節盡皆縱。)。 經絡五。

(○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

藏象九。

(○勇者氣行則巳,怯者則著而為病)。

疾病五十三。

(○實者氣入也,虛者氣出也)。

疾病二十一。

(○邪之所在皆為不足,故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之為苦鳴,頭之苦傾, 目為之苦眩,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腸為之苦鳴,下氣不足,則乃為痿厥心悗)。 疾病七十九。

(○營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營衛俱虛,則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 人身與志不相有曰死)。 疾病四十五。

(○氣海有餘者,氣滿胷中,悗息面赤,氣海不足,則氣少不足以言,○血海有餘, 則常想其身,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狹然不知其所病, ○水穀之海有餘,則腹滿,水穀之海火足,則饑不受穀食,○髓海有餘, 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痠眩目,目無所見懈怠安臥)。 經絡三十二。

(○下虛則厥下盛則熱,上虛釗眩,上盛則熱痛)。

經絡十二。

(○三焦者,太陽之別也,並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卜焦,實則閉癃, 虛則遺溺)。 經絡十六。

(○寒則真氣去,去則虛,虛則寒摶於皮膚之間)。

疾病四。

(○陰氣盛,陽氣虛,故為振寒,○胃不實則諸脉虛,諸脉虛則筋脉懈惰, 則行陰用力,氣不能復故為嚲)。 疾病七十九。

(○肝虛腎虛脾虛,皆令人體重煩冤,○怯然少氣者,是水道不行,形氣消索也)。

疾病九。

(○液皆減而下,下過度則虛,虛故腰背痛而脛痠)。

疾病五十八。

(○內奪而厥,則為瘖俳此腎虛也)。

疾病十一。

(○八正之虛,邪而避之勿犯也,以身之虛,而逢天之虛,兩虛相感,氣至骨, 入則傷五藏,工候救之,弗能傷也,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虛邪者, 八正之虛邪氣也,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開,逢虛風,其中人也微)。 鍼刺十三。

(○三虛者,其死暴疾也,得三實者,邪不能傷人也,○乘年之衰,逢月之空, 失時之和,因為賊風所傷,是謂三虛,○帝日願聞三實,少師曰逢年之盛, 遇月之滿得時之和,雖有賊風邪氣,不能危之也)。 運氣三十六。

(精氣油液血脉脫者之病)。

藏象二十五。

(○五有餘,二不足者,死不治)。

疾病三十六。

(○人神失守,邪鬼外干)。

運氣四十三。

(○形肉巳奪,是一奪也,大奪血之後,是二奪也,大汗出之後,是三奪也, 大泄之後,是四奪也,新產及大血之後,是五奪也,此皆不可寫)。 鍼刺五十八。

(氣血津液病)。

五。

(○清氣在陰,濁氣在陽,營氣順脉,衛氣逆行,清濁相干,亂於胷中,是為大悗, 故氣亂於心,則煩心密嘿,俛首靜伏,亂於肺則俛仰喘喝,接手以呼,亂於腸胃, 則為脽亂,亂於臂脛,則為四厥,亂於頭則為厥,逆頭重眩仆)。 見鍼刺類二十七。

(○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脹, ○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 陰陽一。

(○足陽明其病氣逆,則喉痺瘁瘖,○足太陰厥氣上逆則霍亂, ○足少陰其病氣逆則煩悶,○足厥陰其病氣逆,則睪腫卒疝)。 經絡五。

(○長則氣治,短則氣病,上盛則氣高,下盛則氣脹,代則氣衰,細則氣少, ○數動一代者,病在陽之脉也,洩及便膿血)。 脉色二十一。

(大驚卒恐則血氣分離)。

疾病七十九。

(○五氣人鼻,藏於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

藏象十一。

(○乳之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

脉色十一。

(○一呼脉一動,一吸脉一動,曰少氣)。

脉色三。

(○脉小者尺之皮膚亦減而少氣)。

脉色十七。

(○因於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

疾病五。

(○一陽發病少氣)。

疾病六。

(○言而微,終日乃復言者,此奪氣也)。

疾病九十一。

(○精脫者耳聾,氣脫者目不明,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 色夭腦髓消,脛痠耳數鳴,血脫者色白,夭然不澤)。 藏象二十五。

(○衝脉為病逆氣裏急)。

經絡二十七。

(○怒則氣逆,甚則嘔血)。

疾病二十六。

(○穀入多而氣少者,得之有所脫血,○脉小血多者,飲中熱也,脉大血少者, 脉有風氣,水漿不入也)。 疾丙二十一。

(○少陰所謂欬則有血者,陽脉傷也,陽氣未盛於上而脉滿,滿則欬, 故血見於鼻也)。 疾病十一。

(○脾移熱於肝,則為驚衂)。

疾病四十六。

(○肺脉摶堅而長,當病唾血,○肝脉若摶因血在脇下,令人喘逆, ○脾脉摶堅而長,其色黃,當病少氣,○腎脉耎而散者,當病少血)。 脉色二十。

(○臂多青脉,曰脫血,○安臥脉盛,謂之脫血)。

脉色十六。

(○結陰者便血一升,丿丹結二升,三結升)。

疾病六。

(○悲哀太甚釗胞絡絕,胞絡絕則陽氣內動,發則心下崩,數溲血也)。

疾病七十一。

(○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衂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

疾病二。

(血泄者脉急,血無所行也)。

疾病九。

(○孫絡外溢,則經有留血)。

疾病十八。

(○心脉微濇為血溢,○肺脉微急為肺寒熱,怠惰,欬唾血, ○肺脉微滑為上下出血,濇甚為嘔血,○腎脉微濇為不月)。 脉色十九。

(○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

疾病十九。

(○陰虛陽摶謂之崩)。

脉色二十九。

(○白血出者死)。

運氣三十陽明司天下。

(○月事不來者,胞脉閉也,胞脉者屬心而絡於胞中,今氣上迫肺心,氣不得下通, 故月事不來也)。 疾病三十一。

(○婦人之生,有餘於氣,不足於血,以其數脫血也)。

藏象十七。

(情志病)。

(○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則精神專直, 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 見藏象類二十八。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藏, 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 脉滿去形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 陰陽一○天元紀大論作喜怒思憂恐,見運氣三,○暴怒傷陰以下四句,又見論治八。

(○東方生風,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南方生熱, 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中央生濕,在聲為歌, 在變動為噦,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西方生燥,在聲為哭,在變動為欬, 在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北方生寒,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慄,在志為恐, 恐傷腎,思勝恐。

藏象五。

(○東方色青,入通於肝,其病發驚駭)。

藏象四。

(○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陰陽喜怒,飲食居處,大驚卒恐, 則血氣分離,陰陽破散,經絡厥絕,脉道不通,陰陽相逆,衛氣稽留,經脉虛空, 血氣不次,乃失其常)。 疾病七十九。

(○憂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因而喜大虛,則腎氣乘矣, 怒則肝氣乘矣,悲則肺氣乘矣,恐則脾氣乘矣,憂則心氣乘矣)。 疾病十九。

(○怵惕,思慮者則傷神,神傷則恐懼流淫而不止,悲哀動中者,竭絕而失生, ○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 恐懼者,神蕩憚而不收,○心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破胭脫肉, ○脾憂愁而不解則傷意,意傷則悗亂,四肢不舉,○肝悲哀動中則傷魂, 魂傷則狂忘不精,當人陰縮而攣筋,兩脇骨不舉,○肺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 皮革焦,○腎盛怒而不止則傷志,志傷則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俛仰屈伸, 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痠痿厥,精時自下)。 藏象九。

(○血并於上,氣并於下,心煩惋善怒,○血并於下,氣并於上,亂而喜忘, ○喜怒不節,則陰氣上逆,上逆則下虛則氣走之,故曰實矣,○喜則氣下, 悲則氣消,消釗脉虛空,因寒飲食,寒氣重滿,則血泣氣去,故曰虛矣)。 疾病十九。

(○胃為氣逆,為噦為恐,○膽為怒,○精氣并於心則喜,并於肺則悲并於肝則憂, 并於脾則畏,并於腎則恐,○陽入之陰則靜,陰出之陽則怒)。 疾病二十五。

(○悲哀太甚則胞絡絕,胞絡絕則陽氣內動發則心下崩,收溲血也,○思想無窮, 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為筋痿,及為白淫)。 疾病七十一。

(○憂愁思慮即傷心,○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即傷肝)。

運氣四十四。

(○神有餘則笑不休,神不足則悲,○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

疾病十八。

(○多陽者多喜,多陰者多怒)。

鍼刺二十二。

(○水之精為志,火之精為神,水火相感,神志俱悲,是以目之水生也,故諺言曰, 心悲名曰志悲)。 疾病八十。

(○肝藏血,血舍魂,肝氣虛則恐,則實則怒,○脾藏營,營舍意,○心藏脉, 脉舍神,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肺藏氣,氣舍魄,○腎藏精,精舍志。)。 藏象十。

(○愁憂恐懼,則傷心,形寒寒,飲則傷肺)。

疾病三。

(○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藏六府皆搖)。

疾病七十九。

(○憂恐忿怒傷氣,氣傷藏,乃病)。

藏鍼刺三十一。

(○春脉太過,則令人善怒)。

脉色十。

(○明所謂甚則厥,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者,陽氣與陰氣相薄,水火相惡, 故惕然而驚也,○所謂欲獨閉戶而處者,陰陽相薄也,陽盡而陰盛, 故欲獨閉戶牖而居,○所謂病至則欲乘高而歌,棄衣而走者,陰陽復爭而外并於陽, 故使之棄衣而走也,○少陰所謂恐,如人將捕之者,秋氣萬物未有畢去,陰氣少, 陽氣入,陰陽相薄故恐也,○肝氣當治而未,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 ○所謂惡聞食臭者,胃無氣,故惡聞食臭也)。 疾病十一。

(○厥陰為闔,闔折釗氣絕而喜悲)。

經絡二十。

(○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無故善怒,氣上走貴上)。

鍼刺三十。

(○形樂志苦,病生於脉,形樂志樂,病生於肉,形苦志樂,病生於筋,形苦志苦, 病生於咽嗌,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 論治十。

(○嘗貴後賤,雖不中邪,病從內生,名曰脫營,嘗富後貧,名曰失精,五氣留連, 病有所并,○暴樂暴苦,始樂後苦,皆傷精氣,精氣竭絕,形體毀沮,暴怒傷陰, 暴喜傷陽,厥逆上行,滿脉去形愚,醫治之,不知補寫,不知病情,精華曰脫, 邪氣乃并,○故貴脫勢,雖不中邪,精神內傷,身必敗亡,始富後貧,雖不傷邪, 皮焦筋屈,痿躄為攣)。 論治十八。

(○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俞氣化薄,傳為善畏, 及為驚駭)。 疾病五。

(○目堅固以深者,長衝宜揚,其心剛,剛則多怒,怒則氣上逆)。

疾病七十六。

(○心痺者脉不通,厥氣上則恐)。

疾病六十七。

(○隔則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

疾病七十八。

氵壬飲食不節,喜怒不時,津液內溢,乃下留於睪)。

鍼刺三十三。

(頭項病)。

十。

(○頭痛巔疾,下虛上實,過在足少陰巨陽)。

見疾病類十四。

(○來疾去徐,上實下虛,為厥巔疾,○推而卜之,下而不上,頭項痛也)。

脉色二十一。

(○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頭為之苦傾)。

疾病七十九。

(○陽明并於上,上者則其孫絡太陰也,故頭痛鼻鼽腹腫也)。

疾病十一。

(○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日頭痛)。

脉色十六。

(○厥成為巔疾)。

疾病七十山。

(○春脉太過,則令人善怒,忽忽眩冒而巔疾)。

脉色類十。

(○浮而散者為眴仆)。

脉色二十一。

(○厥頭痛○真頭痛)。

鍼刺四十三。

七竅病。

八。

(○五藏不和則七竅不通)。

見經絡類二十二。

(○陽不勝其陰,則五藏氣爭,九竅不通)。

疾病五。

(○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

疾病五。

(○脾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

脉色十。

(○二陽一陰,陽明主病,不勝一陰,脉耎而動,九竅皆沈)。

疾病七。

(○蹻脉氣不榮,則目不合)。

經絡二十八。

(○太陽之脉,其終也戴眼)。

疾病九十七。

(○診目痛,赤脉從上下者太陽病,從下上者陽明病,從外走內者少陽病)。

脉色三十三。

(○泣不止則液竭,液竭則精不灌,精不灌則目無所見矣,故命曰奪精, ○上氣不足,耳為之苦鳴,目為之眩)。 疾病七十九。

(○精脫者耳聾,○液脫者耳數鳴,○氣脫者目不明)。

藏象二十五。

(○膀胱移熱於小腸,上為合糜,○膽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鼻淵者, 濁涕下不止也,傳為衂衊瞑目)。 疾病四十六。

(○太陽謂耳鳴者,陽氣萬物盛上而躍,故耳鳴也,○所謂浮為聾者,皆在氣也, ○所謂八中為入者,陽盛巳衰,故為瘖也,內奪而厥,則為瘖俳,此腎虛也, ○少陰所謂不能久立久坐,起則目,無所見也,○厥陰所謂甚則嗌乾熱中者, 陰陽相薄而熱,故嗌乾也)。 疾病十一。

(○歲太陰在泉,民病耳聾,渾渾焞焞)。

運氣二十五。

(○足陽明之筋,引缺盆及頰,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熱則筋縱目不開, 頰筋有寒則急,引頰移口,有熱則筋弛縱緩不勝收故僻)。 疾病六十九。

(○督脉為丙嗌乾)。

經絡二十七。

(○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痺)。

疾病六。

(○手陽明少陽厥逆,發喉痺嗌腫)。

疾病三十五。

(○手少陰虛則不能言,○手陽明實則齲聾,○足太陽實則鼽窒,虛則鼽衂, ○足陽明氣逆,則喉痺瘁瘖)。 經絡五。

(○人有重身,九月而瘖,此為何也,岐伯曰,胞之絡脉絕也,胞絡者, 繫於腎少陰之脉,貫腎繫舌本,故不能言)。 疾病六十一。

(○男子發左,脉子發右,不瘖舌轉可治,三十日起,其從者瘖,三歲起, 年不滿二十者,三歲死)。 脉色二十四。

(○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頏顙不開,分氣失也,○人卒然無音者,寒氣客於厭, 則厭不能發,發不能下,至其開闔不致,故無音)。 鍼刺四十五。

(○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是陽明之逆也)。

疾病八十二。

(○心脉摶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

脉色二十。

(○肝脉騖暴,有所驚駭,脉不玉若瘖,不治自巳)。

脉色二十四。

(○痻蒙招尤,目冥耳聾,下實上虛,過在足少陽厥陰)。

疾病十四。

(○摶陰則為瘖)。

疾病二十五。

(○灸之則陽氣入陰入則瘖)。

疾病三十八。

(○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

藏象十一。

(胷脇腰背病)。

九。

(○太陽所謂腫腰脽痛者,正月陽氣出在上,而陰氣盛,陽未得自次也, 故腫腰脽痛也,○所謂強上引背者,陽氣大上而爭,故強上也, ○少陽所謂心脇痛也,○陽明所謂脇痛少氣者,水氣在藏府也,水者陰氣也, 陰氣在中,故胷痛少氣也,○少陰所謂腰痛者,少陰者腎也,十月萬物陽氣皆傷, 故腰痛也,○厥陰所謂腰脊痛不可以俛仰者,三月一振,榮華萬物, 一俛而不仰也)。 疾病十一。

(○督脉為病,脊強反折)。

經絡十七。

(○春脉不及,則令人胷痛引背,下則兩脇胠滿,○秋脉太過,則令人逆氣而背痛, ○冬脉不及,則令人中清,脊脉痛。)。 脉色十。

(○腎脉摶堅而長,其色黃而赤者,當病折腰)。

脉色二十。

(○髓液皆減而下,下過度則虛,虛故腰背痛而脛痠)。

疾病五十八。

(○腹滿脹,支鬲胠脇,下厥上冒,過在足太陰陽明,晴心煩頭痛,病在鬲中, 過在手巨陽少陰)。 疾病十四。

(○腎志傷則腰脊不可俛仰屈伸)。

藏象九。

(○腎脉緩甚為折脊)。

脉色十九。

(○寸口脉中手促,上擊者,曰肩背痛)。

脉色十六。

(○顴後為脇痛)。

疾病四十四。

(皮毛筋骨病)。

九。

(○虛邪之中人也,洒淅動形,起毫毛而發腠理,其入深,肉摶於骨則為骨痺, 摶於筋則為筋攣,○虛邪之入於身也深,寒勝其熱則骨疼肉枯, 熱勝其寒則爛肉腐肌為膿,內傷骨為骨蝕,○有所疾前筋,發為筋溜, ○手以手按之堅,骨與氣并,日以益大,則為骨疽,○有所結中於肉, 無熱則為肉疽)。 見疾病類四。

(○心脉急甚為瘈瘲,○肝脉微濇為瘈攣筋痺,○脾脉急甚為瘈瘲)。

脉色十九。

(○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

鍼刺五十一。

(○少陽司天,客勝內為瘈瘲,○厥陰在泉,客勝則大關節不利,內為痙強拘瘈, 主勝則筋骨繇併)。 運氣三十。

(○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色夭。腦髓消脛痠)。

藏象二十五。

(○少陽為樞,樞折即骨繇而不安於地,骨繇者,節緩而不收也)。

經絡三十。

(○腎傳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瘈)。

疾病類三十九。

(○三陽為病,其傳為索澤)。

疾病六。

(○因而強力,腎氣乃傷,高骨乃壞)。

疾病五。

(○皮肉苛)。

運氣十四。

(○嬰兒病其頭毛皆逆上者必死)。

脉色三十三。

(○地之溫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脉)。

論治八。

(四支病)。

十一。

(○三陽三陰發病,為偏枯痿易,四支不舉,○陰爭於內,陽擾於外,魄汗未藏, 四逆而起,○結陽者腫四支。)。 見疾病類六。

(○虛邪偏容於身半,其入深,內居榮衛,榮衛稍衰則真氣去,邪氣獨留, 發為偏枯,其邪氣淺者脉偏痛)。 疾病四。

(○有傷於筋,縱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仗人偏枯)。

疾病五。

胃脉沈鼓濇,胃外鼓大,心脉小堅急,皆鬲作枯,男子發左,女子發右, 不瘖舌轉可治,三十日起,其從者瘖,三歲起,年不滿二十者三歲死)。 脉色二十四。

(○胃脉摶堅而長,其色赤,當病折髀,○脾脉耎而散,色不澤者,當病足胻腫, 若水狀也)。 脉色二十。

(○太陽所謂偏虛者,冬寒頗有不足者,故偏虛為跛也,○內奪而厥,則為瘖俳, 此腎虛也,○陽明所謂脛腫而股不收者,是五月盛陽之陰也,陽者衰於五月, 而一陰氣上,與陽始爭,故脛腫而股不收也)。 疾病十一。

(○脾脉太過,則令人四支不舉)。

脉色十。

(○意傷則悗亂,四支不舉)。

藏象九。

(○寸口脉中手長者,曰足脛痛)。

脉色十六。

(○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

脉色二十一。

(○蹠跛,風寒濕之病也)。

疾病七十八。

(○陰病)。

十二。

(○倉廩不藏,是門戶不要也,水泉不止,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疾病類九十一。

(○手太陰虛,則小便遺數,○足少陰實則閉癃,○足厥陰結於莖, 氣逆則睪腫卒疝,實則挺長,虛則暴癢)。 經絡五。

(○厥陰之厥,腹脛沍溲不利,陰縮腫,○厥陰厥逆,虛滿前閉)。

疾病三十五。

(○脾傳之腎,病名疝瘕,少腹冤熱而痛,出白,一名曰蠱)。

疾病二十九。

(○肝悲哀動中則傷魂,當人陰縮而攣筋,兩脇骨不舉,○恐懼而不解則傷精, 精傷則骨痠痿厥,精時自下)。 藏象九。

(○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為筋痿,及為白淫, ○陽明虛則宗筋縱)。 疾病七十九。

(○陰陽不和,則使液溢而下流於陰,髓液皆減而下,下過度則虛, 虛故腰背痛而脛痠)。 疾病類五十八。

(○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

疾病二十五。

(○胞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膀胱移熱於小腸,鬲腸不便。

疾病四十六。

(○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

疾病四十六。

(○肝脉摶堅而長,色不青,當病墜)。

脉色二十。

(○腎脉微急不得前後,○腎脉大甚為陰痿,微濇為不月,沈痔)。

脉色十九。

(○有癃者,一日數十溲,此不足也)。

疾病三十六。

(○足太陰之筋病,陰器紐痛下引臍,○足厥陰之筋病,陰器不用,傷於內則不起, 傷於寒則縮入,傷於熱則縱挺不收)。 疾病六十九。

(○任脉為病,女子帶下,○督脉為病癃痔遺溺)。

經絡二十七。

(○肝所生病者遺溺閉癃)。

疾病十。

(○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時窘之後)。

鍼刺二十四。

(○太陽之勝,陰中迺瘍,隱曲不利,互引陰股)。

運氣二十七。

(○小便黃少腹中有熱也)。

疾病三十一。

(○冬脉不及,則令人少腹滿,小便變)。

脉色十。

(○淫氣遺溺,痺聚腎)。

疾病六十七。

(類經三十二卷)。

(張介實類註)。

(會通類)。

(疾病) 十二下。

(風證)。

十三。

(風者百病之始也)。

見脉色類三十二。

(○風者百病之始也,風從外入,令人振寒汗出,頭痛身重惡寒,○從風憎風, ○病大風,骨節重,鬢眉墮,名曰大風,,○癘風,○偏枯,○痱之為病, ○智亂不甚,甚言微知可治,甚則不能言,不可治也,○風痙身反折)。 鍼刺三十六。

(○賊風邪氣乘虛傷人)。

運氣三十六。

(○陽受風氣,陰受濕氣,○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

疾病十三。

(○邪風之厔,疾如風雨)。

論治八。

(○風成為寒熱,久風為飧泄,脉風成為癘)。

疾病類七十七。

(○病在陽者命曰風,病在陰昋命曰痺,陰陽俱病,命曰風痺,○風寒傷形)。

鍼刺三十一。

(○人一呼脉三動,一吸脉三動而躁,尺不熱,脉滑曰病風)。

脉色三。

(○脉大血少者,脉有風氣)。

疾病二十一。

(○脉滑曰風)。

脉色十六。

(○來徐去疾,上虛下實,為惡風心,故中惡風者,陽受氣也)。

脉色二十一。

(○二陽之病發心脾,其傳為風消)。

疾病六。

(○面腫曰風)。

疾病五十九。

(○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開,逢虛風,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 莫見其形)。 鍼刺十二。

(○八風傷人為病)。

運氣三十五。

(寒熱病)。

十四。

(○陰主寒陽主熱,寒甚則熱,熱甚則寒,故曰寒生去,熱生寒,此陰陽之變也)。

見脉色類三十三。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潀氣在上, 則生月真脹,○重寒則熱,重熱則寒,寒傷形,熱傷氣)。 陰陽一。

(○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陽受之,則入六府,入六府則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

疾病十三。

(○陽勝者則為熱,陰勝者則為寒,寒則真氣去,去則虛虛則寒摶於皮膚之間, ○寒勝其熱,則骨疼肉枯,熱勝其寒,則爛肉腐肌為膿,內傷骨,內傷骨為骨蝕)。 疾病四。

(寒則腠理閉,氣不行,故氣收矣,炅則腠理開,營衛通,汗大泄,故氣泄矣)。

疾病二十六。

(○寒多則筋攣骨痛,熱多則筋弛骨消,肉爍破,毛直而敗)。

經絡三十一。

(○寒多則凝泣,凝泣則青黑,熱多則淖澤,淖澤則黃赤)。

脉色三十五。

(○寒則反折筋急,熱則筋弛縱不收,陰痿不用,陽急則反折,陰急則俛不伸)。

疾病六十九。

(○陰氣不足內熱,陽氣有餘則外熱,內熱相摶,熱於懷炭,外畏綿帛近, 不可近身,又不可近席)。 鍼刺類三十三。

(○三陽為病發寒熱)。

疾病六。

(○陽明所謂洒洒振者,陽明者午也,五月盛陽之陰也,陽盛而陰氣加之, 故洒洒振也)。 疾病十一。

(○肺脉微急為肺寒熱。○脾脉小甚為寒熱)。

脉色十九。

(○寸口脉沈而弱,沈而喘日寒熱,○緩而滑曰熱中,○脉尺麤常熱者, 謂之熱中)。 脉色十六。

(○夏脉太過,則令人身熱而膚痛,為浸淫)。

脉色十。

(○沈細數散者,寒熱也,○推而內之,外而不內,身有熱也)。

脉色二十一。

(○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脉上至於脉則肺寒,肺寒則外內合邪)。

疾病五十二。

(○榮衛稽留,衛散營溢,氣竭血著,外為發熱,內為少氣)。

經絡八。

(○血并於陽,氣并於陰,乃為炅中)。

疾病十九。

(○喜怒不適,食飲不節,寒溫不時,則寒汁流於腸中,流於腸中則蟲寒, 蟲寒則積聚守於下管,則腸胃充郭,衛氣不營,邪氣居之)。 鍼刺四十八。

(○形寒,寒飲則傷肺)。

疾病三。

(○中熱則胃中消榖,消榖則蟲上下作,腸胃充郭,故胃緩,胃緩則氣逆故唾出)。

疾病五十八。

(○氣虛身熱,此謂反也,○氣實者熱也,氣虛者寒也)。

疾病二十一。

(○皮寒熱者不可附席毛髮焦,鼻槁腊,○肌寒熱者,肌痛,毛髮焦而脣槁腊, ○骨寒熱者,病無所安,汗注不休,齒未槁,取其少陰於陰股之絡,齒巳槁, 死不治,骨厥亦然)。 鍼刺四十一。

(○掌中熱者,腹中熱,掌中寒者腹中寒,○魚上白肉有青血脉者,胃中有寒)。

脉色十八。

(○中熱消癉則便寒,寒中之屬則便熱,胃中熱則消榖,令人縣心善饑, 臍以上皮熱,腸中熱則出黃如糜,臍以下皮寒,胃中寒則腹脹,腸中寒則腸鳴飧泄, 胃中寒腸中熱,則脹而且泄,胃中熱腸中寒,則疾饑小腹痛脹)。 論治二。

(○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而不流,溫則消而去之)。

疾病十九。

(○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熱)。

疾病七十六。

(○不遠熱則熱至,不遠寒則寒至,寒至則堅否腹滿,痛急下利之病生矣, 熱至則身熱,吐下霍亂,癰疽瘡瘍,矛亻丨夂月鬱注下,瞤瘛腫脹嘔,鼽衂頭痛, 骨節變肉痛,血溢血泄淋閟之病生矣)。 運氣一十。

(○診寒熱,赤脉上下至朣子,見一脉一歲死,見一脉半,一歲半死,見二脉, 二歲死,見二脉半,二歲半死,見三脉,三歲死)。

脉色三十三。

(○人之病,同時而傷,其身多熱者易巳,多寒者難巳)。

藏象二十二。

(傷寒)。

十五。

(○人傷於寒而傳為熱,何也,岐伯曰夫寒盛則生熱也)。

見鍼刺類三十九。

(○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虛身熱,得之傷暑)。

疾病二十一。

(○人一呼脉三動,一吸脉三動而躁,尺熱曰病溫)。

脉色三。

(○尺膚熱甚,脉盛躁者,病溫也)。

脉色十八。

(○疫癘有五)。

論治二十○運氣四十一○四十二。

(○諸熱病死生之刺)。

鍼刺四十。

(喘欬嘔噦)。

十六。

(○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陽受之,則入六府,入六府則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

見疾病類十三。

(○太陽藏獨至,厥喘虛氣逆,是陰不足,陽有餘也)。

脉色十五。

(○太陰所謂上走心為噫者,陰盛而上走於陽明,陽明絡屬心,故曰上走心噫也, ○所謂食則嘔者,物盛滿而上溢,故嘔也,○少陰所謂嘔欬上氣喘者,陰氣在下, 陽氣在上,諸陽氣浮,無所依從,故嘔欬上氣喘也)。 疾病十一。

(○二陽之病發心脾,其傳為息賁)。

疾病六。

(○一陽發病,少氣善欬,○二陽一陰發病,主驚駭背病,善噫)。

疾病六。

(○足太陰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病,腹脹善噫,足厥陰肝所生病者, 胸滿嘔逆)。 疾病十。

(○足太陰厥氣上逆則霍亂)。

經絡五。

(○陽明厥則喘而惋,惋則惡人,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岐伯曰, 厥逆連藏則死,連經則生)。 疾病十二。

(○胃為氣逆,為噦為恐)。

疾病二十五。

(○今有故寒氣,與新榖氣俱還人於胃,新故相亂,真邪相攻,氣并相逆, 復出於胃,故為噦,○寒氣客於胃,厥逆從下上散復出於胃,故為噫, ○肺主為噦)。 疾病七十九。

(○寒氣客於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

疾病類六十六。

(○心脉小甚為善噦,○肺脉滑甚為息賁上氣,○肝脉緩甚為善嘔, ○腎脉微緩為洞,洞者食不化,下嗌還出)。 脉色十九。

(○肝脉若摶,因血在脇下,令人喘逆)。

脉色二十。

(○腎者永藏,主津液,主臥與喘也)。

疾病八十二。

(○欬嗽煩冤者,是腎氣之逆也,○喘欬者,是水氣并陽明也)。

疾病九。

(○心痺者脉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乾善噫)。

疾病六十七。

(○膽液泄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故曰嘔膽)。

鍼刺四十七。

(○欬嗽上氣,厥在脉中,過在手陽明太陰)。

疾病十四。

(○秋脉不及,則令人喘,呼吸少氣而欬,上氣見血,下聞病者)。

脉色十。

(○勞則喘息汗出,外內皆越,故氣耗矣)。

疾病二十六。

(○噦,以草刺鼻嚏,嚏而巳,無息而疾引之立巳,大驚之亦可巳)。

鍼刺五十三。

(○病深者其聲噦)。

鍼刺九。

(○刺中心,一日死,動為噫,○刺中肺,三日死,其動為欬,○刺中膽, 一日半死,其動為嘔,○刺缺盆中,內陷氣泄,令人喘欬逆)。 鍼刺六十四。

(○若有七診之病,其脉候亦敗者死矣,必發噦噫)。

脉色二十五。

(○太陰終者,善噫善嘔)。

疾病九十七。

(腫脹)。

十七。

(○黃帝曰,少陰何以主腎,腎何以主水,岐伯曰,腎者至陰也,至陰者盛水也, 肺者太陰也,少陰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腎,其末在肺,皆聚水也,○腎者胃之關也, 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腎者牝藏也,地氣上者屬於腎而生水液也, 故曰至陰,○故水病下為胕腫大腹,上為喘呼不得臥者,標本俱病)。 見鍼刺類三十八。

(○諸有水氣者,微腫先見於目下也,水者陰也,目下亦陰也,腹者至陰之所居, 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腫也,○諸水病者,故不得臥,臥則驚,驚則欬甚也)。 疾病三十一。

(○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留於膀胱,則為溺與氣,○陰陽氣道不通, 四海閉塞,三焦不寫,津液不化,留於下焦,不得滲膀胱,則下焦脹, 水溢則為水脹)。 疾病五十八。

(○陽明所謂,上喘而為水者,陰氣下而復上,上則邪客於藏府間, 故為水也所謂胷痛少氣者,水氣在藏府也,水者陰氣也,陰氣在中,故胷痛少氣也, ○太陰所謂病脹者,太陰子也,十一月萬物氣皆藏於中,故曰病脹)。 疾病十一。

(○目窠上微瘛,如新臥起狀,其項脉動,時欬,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 風水膚脹也)。 脉色十八○疾病五十七略同。

(○本之於腎,名曰風水)。

鍼刺三十八。

(○腎肝并沈為石水,并浮為風水)。

脉色二十四。

(○肺移寒於腎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堅,水氣客於大腸,疾行則鳴濯濯, 如囊褁漿水之病也)。 疾病四十六。

(○肝滿腎滿肺滿,皆實即為腫,肺之雍,喘而兩胠滿,肝雍兩胠滿,臥則驚, 不得小便,腎雍胠下至少腹滿,脛有大小,髀胻大跛易偏枯)。 脉色二十四。

(○腎氣實則脹)。

藏象十。

(○志有餘則腹脹)。

疾病十八。

(○足太陰虛則鼓脹)。

經絡五。

(○胃病則大腹水腫,膝臏腫痛,○胃中寒則脹滿)。

疾病十。

(○肝脉耎而散,色澤者,當病溢飲,溢飲者,渴暴多飲,而易入肌皮腸胃之外也, ○胃脉實則脹)。 脉色二十。

(○中滿者寫之於內)。

論治八。

(○水俞五十七穴)。

鍼刺三十八。

(○三焦病者腹氣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水流即為脹, 候在足太陽之外大絡)。 鍼刺二十四。

(○下焦溢為水)。

疾病二十五。

(濁氣在上,則生脹)。

陰陽一。

(○不得臥,臥則喘者,是水氣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腎者水藏, 主津液,主臥與喘也)。 疾病八十二。

(○陰陽結斜,多陰少陽曰石水,少腹腫,○三陰結謂之水)。

疾病六。

(○腎脉微大為石水,起臍巳下,至小腹腄腄然,上至胃脘,死不治)。

脉色十九。

(○因於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

疾病五。

(○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藏,入五藏則滿閉塞)。

疾病十三。

(○其有不從毫毛生,而五藏陽巳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獨居,孤精於內氣耗於外, 形不可與衣相保,此四極急而動中是氣拒於內而形施於外)。 論治十五。

(○盛而緊曰脹)。

脉色十六。

(○北方者,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

論治類九。

(○適寒涼者脹)。

運氣十六。

(○下牙車為腹滿)。

疾病四十四。

(○男子如蠱,女子如怚)。

鍼刺五十三。

(諸痛)。

十八。

(○病痛者陰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陰也,○癢者陽也)。

見鍼類五十三。

(○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

疾病六十七。

(○實者外堅充滿,不可按之,按之則痛,○虛者聶辟氣不足,按之則氣足以溫之, 故快然而不痛)。 疾病十九。

(○病熱而有所痛者何也)。

疾病四十五。

(○氣傷痛,形傷腫,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

陰陽一。

(○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寒留於分肉之間,聚沬則為痛)。

疾病五十八。

(○寸口脉曰手短者曰頭痛,○中手長者曰足脛痛,○中手促上擊者曰肩背痛, ○寸口脉沈而弱曰寒熱,及疝瘕少腹痛,○沈而橫,曰腹中有橫積痛, ○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 脉色十六。

(○心脉微急,為心痛引背食不下)。

脉色十九。

(○諸細而沈者皆在陰,則為骨痛,○按之至骨脉氣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痺也)。

脉色十一。

(○新積痛可移者,易巳也,積不痛,難巳也)。

經絡十二。

(○腎心痛,胃心痛,脾心痛,肝心痛,肺心痛,真心痛)。

鍼刺四十六。

(○諸經腰痛)。

鍼刺四十九。

(○諸痛痒瘡皆屬於心)。

疾病一。

(○木鬱之發,民病胃脘當心而痛,○土鬱之發則心痛,○金鬱之發, 心脇滿引小腹暴痛不可反側,○水鬱之發,民病寒客心痛,○火鬱發,民病骨痛, 腹中暴痛)。 運氣二十三。

(積聚癥瘕)。

十九。

(○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也, ○寒氣上入於腸胃則脹則腸外之汁沬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積)。 見疾病類二。

(○推而外之,內而不外,有心腹積也。)。

脉色二十一。

(○心脉微緩,為伏梁在心下,○肝脉微急,為肥氣在脇下若覆杯,○腎脉微急, 為奔豚)。 脉色十九。

(○赤脉之玉也,喘而堅,診曰有積氣在中,時害於食,名曰心痺, ○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虛下實,驚有積氣在胷中,喘而虛名曰肺痺, ○青脉之至也,長而左右彈,有積氣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痺,得之寒濕與疝同法, ○黃脉之至也,大而虛有積氣在腹中,有厥氣名曰厥疝,○黑脉之至也,上堅而大, 有積氣在小腹與陰,名曰腎痺)。 脉色三十四。

○腎脉微急,為沈厥奔豚。

脉色十九。

○寸口沈而橫,曰脇下有積腹中有棋積痛。

脉色十六。

○腎脉釔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為瘕,○三陽急為瘕。

脉色二十四。

○盛喘數絕者則病在中,結而橫,有積矣。

脉色十一。

○手少陰之筋病內急,心承伏梁。

疾病六十九。

○頰下逆顴為大瘕。

疾病四十四。

○小腸移熱於大,腸為虙瘕。

疾病四十六。

○任脉為病,女子帶下瘕聚。

經絡二十七。

○,積痛可移者易巳也,積不痛難巳也。

經絡十二。

○有故無殞,亦無殞也,○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過者死。

論治十三。

癲狂驚癇。

二十。

○,邪入於陽則狂。

見疾病類二十五。

○陽重脫者易狂。

藏象三十。

○陰不勝其陽,則脉流薄疾,并乃狂。

疾病五。

○血并於陰氣并於陽故為驚狂。

疾病十九。

○心脉滿大,肝脉小急,癇瘈筋攣,○肝脉驚暴,有所驚駭,○腎肝并,金弦欲驚, ○脉至如數使人暴驚。

脉色二十四。

○心脉緩甚為狂笑,○肺脉急甚為痲疾,腎脉急甚為骨癲疾。

脉色十九。

○肝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忘不精,○肺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 狂者意不存人。

藏象九。

○太陽所謂甚則狂巔疾者,陽盡在上而陰氣從下,下虛上實,故狂巔疾也, ○病至則欲乘高而歌,棄衣而走者,陰陽復爭而外并於陽,故使之棄衣而也。

疾病十一。

○刺灸癲狂○癲疾者,疾發如狂者死不治,○病在諸陽脉, 且寒且熱諸分且寒且熱名日狂,○病初發歲一發不治, 月一發不治月四五發名日癲病。 鍼刺三十七。

○石藥發瘨,芳草發狂。

疾病六十。

○石之則陽氣虛,虛則狂。

疾病六十。

○石之則陽氣虛虛則狂。

疾病三十八。

消隔。

二十一。

○二陽之病發心脾,其傳為風消,○一陽發病,其傳為隔,○二陽結謂之消, ○三陽結謂之隔。

見疾病類六。

○心移寒肺,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心移熱於肺,傳為鬲消, ○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又謂之食亦,○胃移熱於膽,亦日食亦。

疾病四十六。

○心脉微小為消癉,○肺脉微小為消癉,○肝脉微小為消癉,○脾脉微急為膈中, 食飲入而還出,○脾脉微小為消癉,○腎脉微小為消癉。

脉色十九。

○五藏脆者,皆善病消癉易傷。

藏象二十八。

○中熱消癉則便寒,○胃中熱則消穀,令人懸心善饑。

論治二。

○癉成為消中。

疾病七十七。

○肝傳之脾,病名日脾風發癉,腹中熱煩心出黃。

疾病二十九。

○身痛而色微黃,齒垢黃,爪甲上黃,黃疸也,安臥小便黃赤,脉小而寒者不嗜食, ○冬傷於寒,春生癉熱。

脉色三十三。

○凡治消癉,肥貴人則高梁之病心,○隔則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

疾病七十八。

○胃脉沈鼓濇,胃外鼓大,心脉小堅急皆鬲。

脉色二十四。

○胃風之狀,項多汗惡風,食飲不下,鬲塞不通。

疾病二十八。

○氣為上膈者,食飲入而還出,○蟲為下膈下膈者,食晬時乃出。

鍼刺四十八。

胎孕。

二十二。

○陰摶陽別謂之有子。

見脉色類二十三。

○婦人手少陰脉動甚者任子也。

脉色十二。

○有子無子,男盡七七,女盡八八。

藏象十三。

○督脉生病,女子不孕。

經絡二十七。

○帝日婦人重身毒之何如,岐伯曰,有故無殞,亦無殞也。

論治十三。

厥痺痿證。

二十三。

○厥逆者,寒濕之起也。

見脉色類三十二。

○厥則目無所見,夫人厥則陽氣并於上,陰氣并於下,陽并於上則火獨光也, 陰并於下則足寒,足寒則脹也。

疾病八十。

○血之與氣,并於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

疾病十九。

○脉至如喘,名日暴厥,暴厥者不知與人言。

脉色二十四。

○內奪而厥,則瘖俳,此腎虛也,少陰不至者厥也,○肝氣當治而未得,故善怒, 善怒者,名日煎厥。

疾病十一。

○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於夏使人煎厥,○陽氣者, 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

疾病五。

○三陽病發寒熱,及為痿厥腨,○二陽一陰發丙,主驚駭背痛,善噫善欠, 名日風厥。

疾病類六。

○脉俱沈 細收者,少陰厥也。

脉色二十一。

○腎氣虛則厥。

藏象十。

○志不足則厥。

疾病十八。

○衝脉並少陰之經,故別絡結,則跗上不動不動則厥,則寒矣。

鍼刺二十。

○氣逆者,足寒也。

疾病十六。

○下氣不足,則乃為痿厥心悗。

疾病七十九。

○五絡俱竭,令人身脉皆動而形無知也,其狀若尸,或日尸厥。

鍼刺三十。

○風逆,暴四肢腫,身漯漯,唏然時寒,饑則煩,飽則善變,○厥逆為病也, 足暴清胷若將裂腸若將以刀切之煩而不能食,脉大小皆濇,○厥逆,腹脹滿腸鳴, 胷滿不得息,○諸厥之刺。

鍼刺五十。

○一上不下,寒厥到膝,少者秋冬死老者秋冬生。

疾病八十四。

○厥在於足,宗氣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調,弗能取之。

鍼刺三十五。

○陽明在泉,主勝則腰重腹痛,少腹生寒,下為騖溏則寒厥腸。

運氣三十。

○陽明厥則喘而惋,惋則惡人,○厥逆連藏則死,連經則生。

疾病十二。

○臥出而風吹之,血凝於膚者為痺凝於脉者為泣,凝於足者為厥, 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鑋,故為痺厥也。

經絡二十一。

○邪入於陰則痺。

疾病二十五。

○八風傷人,內舍於骨解腰脊節腠理之間,為深痺。

鍼刺三十一。

○陰痺者,按之不得腰脊頭頸痛,時眩,大便難陰氣不用,饑不欲食,欬唾則有血, 心如懸病左於腎。

運氣二十五太陰司天○又鍼刺二十五略同。

○麤理而肉不堅者,善病痺。

疾病七十六。

○寒痺之為病也,留而王去時痛而皮不仁。

鍼刺三十二。

○是人多痺氣也,陽氣少,陰氣多,故身寒如從水中出。

疾病四十五。

積寒留舍,榮衛不居,卷肉縮筋,肋肘不得伸,內為朋痺外為不仁經絡八。

○一呼脉三動,一吸脉三動,脉濇日痺。

脉色三。

○病在筋,筋攣節痛,不可以行,名日筋痺,○病在肌膚,冗膚盡痛名日肌痺, 傷於寒濕,○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酸痛,寒氣至,名日骨痺。

鍼刺五十。

○風寒人舍於肺,名日肺痺,發欬上氣,○肺即傳而行之肝,病名日肝痺, 一名日厥,脇痛出食。

疾病二十九。

○按之至骨,脉氣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痺也。

脉色二十一。

○厥陰之復,甚則入脾,食痺而吐。

運氣二十八。

○胃脉耎而散者,當病食痺。

脉色三十四。

○南方者,其民嗜酸而食胕,其病攣痺,○中央者,其民食雜而不勞, 故其病多痿厥寒熱。

論治類九。

○心脉微大為心痺引背,○肺脉微緩為痿瘻偏風,○肺脉微大為肺痺,引胷背, ○脾脉纋甚為痿厥,微緩為風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無病,○腎脉微急為沈厥, 微滑為骨痿,坐不能起,起則目無所見。

脉色十九。

○精傷則骨痠痿厥,精時自下。

藏象九。

○濕熱不攘,筋緛短,小筋弛長,緛短為拘,弛長為痿。

疾病五。

○陽明為闔,闔折則氣無所止息,而痿疾起矣。

經絡三十。

汗證。

二十四。

○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

見陰陽類四。

○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陰陽有餘,則無汗而寒。

脉色二十一。

○陽加於陰謂之汗。

脉色二十九。

○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麤汗不出,陰則身寒汗出。

陰陽二。

○陰虛者,陽必湊之,故少氣時熱而汗出也。

疾病三十一。

○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

藏象二十五。

○血庂與氣,異名同類焉,故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故人大兩生。

經絡二十三。

○風從外入,令人振寒汗出。

鍼刺三十六。

○暑當與汗皆出勿止。

疾病四十一。

○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

疾病二十七。

○因於暑汗,煩則喘滿,靜釗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汗出偏沮,使入偏枯, ○汗出見濕生痤疿,○勞汗當風寒薄為皻,鬱及痤,○魄汗末盡形弱而氣爍, 穴俞以閉發為風瘧。

疾病五。

○魄汗未藏。

疾病六。

○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 汗出於脾,○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醉飽行房,汗出於脾。

運氣四十四○疾病五十三。

○勇而勞甚,則腎汗出,○所謂玄府者,汗空也。

鍼三十八。

○肉不堅腠理疎,則善病風厥漉汗。

疾病七十六。

○炅則腠理開,榮衛通,汗大泄,故氣泄矣,○勞則喘息汗出,外內皆越, 故氣耗矣。疾病二十六。

○人所以汗出者,皆生於穀,穀生於精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 是邪卻而精勝也。

復熱者邪氣也,汗者精氣也,今汗出而輙復熱者,是邪勝也, ○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

疾病四十二。

○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濕甚也,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目感,故汗出而濡也。

疾病六十七。

○肺脉耎而散者,當病灌汗。

脉色二十。

○尺濇脉滑,謂之多汗。

脉色十六。

○肺脉緩甚為多汗。

脉色十九。

○熱病而且出,足陽明可汗出,故取陰而汗出甚者,止之於陽取陽而汗出甚者, 止之於陰。

鍼刺五十四。

○肺病者背痛汗出,○腎病者汗出憎風。

疾病十七。

尺證。

二十五。

○不旦陰盡,陽氣出於目,目張則氣上行於頭,夜行於陰而復合於目。

見經絡類二十五。

○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

疾病七十九。

○陰蹻陽蹻,陰陽相交,交於目銳眥,陽氣盛刖目,陰氣盛則瞑目。

鍼刺四十四。

○老人之不夜瞑,少壯之人不晝瞑。經絡二十三。

○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諸水丙者,故不得臥,臥則驚,驚則欬甚也。

疾病三十一。

○水病不為胕腫大腹,上為喘呼不得臥者,標本俱病。

鍼刺三十八。

疝證。

二十六。

○任脉為男子內結七疝,○督脉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衝疝。

見經絡類二十七。

○邪客於足厥陰之絡,令人卒疝暴痛。

鍼刺三十。

○肝所生病為狐疝。

疾病十。

○足厥陰病,丈夫疝,婦人少腹腫。

疾病十。

○厥陰所謂癃疝也。

疾病十一。

○足厥陰氣逆,則睪腫卒疝。

經絡五。

○足陽明之筋病,疝腹筋急。

疾病六十九。

○脾傳之腎病名日疝瘕,少腹冤熱而痛,出白,一名日蠱。

疾病二十九。

○腎下則腰尻,痛不可以俛仰,為狐疝。

藏象二十八。

○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日疝,得之寒。

鍼刺四十七。

○寸口脉沈而弱,疝瘕少腹痛,○脉急者,疝瘕少腹痛。

脉色十六。

○診得心脉而急,病名心疝,少腹當有形也。

脉色二十。

○心脉微滑為心疝,引臍小腹鳴,○肝脉滑甚為疝,○脾脉微大為疝氣, 滑甚為癃,濇甚為腸脉,微濇為內,多下膿血,○腎脉滑甚為癃。

脉色十九。

○青脉之至也,長而左右彈,有積氣在也下,支胠名日肝痺,得之寒濕,與疝同法, ○黃脉之至也,大而虛,有積氣在腹中,有厥氣,名日厥疝,女子同法。

脉色三十四。

○腎脉大急沈,肝脉大急沈,皆為疝,心脉摶滑急為心疝,肺脉沈摶為肺疝, 三陰急為疝。

脉色二十四。

○陽明司天,丈夫疝,婦人少腹痛。

運氣二十五。

○陽明之勝外發疝。

運氣二十七。

○太陰在泉,主勝甚則為疝。

運氣三十。

○歲太陽在泉,民病少腹控睪引腰脊,上衝心痛。

運氣二十五。

○太陽之復,少腹控睪引腰脊,上衝心。

運氣二十八。

○小腹擯控睪引腰脊上衝心,邪在小腸者,連睪系屬於脊。

鍼刺四十七。

○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時窘之後。

鍼刺二十四。

腸澼泄寫。

二十七。

○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之則八五藏,入五藏則滿閉塞,下為飧泄, 久為腸澼見疾病類十三。

○腎所生病為腸澼。

疾病十。

○風客淫氣棈乃亡,邪傷肝也,因而飽食,筋脉棋解,腸澼為痔。

疾病五。

○脾脉外鼓沈為腸澼,久自巳,○肝脉小緩為腸澼易治,○腎脉小摶沈為腸澼下血, 血溫身熱者死○心肝澼亦下血,二藏同病者可治,其脉小沈濇為腸澼,其身熱者死, 熱見七日死。

脉色二十四。

○大便赤辨飧泄,脉小者手足寒,難巳,飧泄脉小,手足溫,泄易巳, ○春傷於風夏生後泄腸涺。

脉色三十三。

○腎移熱於脾,傳為虛腸澼死。

疾病四十六。

○陰陽虛腸辟死。

脉色二十九。

○虛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在腸胃之時,賁嚮腹脹, 多寒則腹鳴飧泄食不化,多熱則溏出麋。

疾病二。

○脾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

疾病十七。

○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春傷於風夏生飧泄。

陰陽一。

○數動一代者,病在陽之脉也,洩及便膿血。

脉色二十一。

○肺脉小甚為泄,○腎脉小甚為洞泄。

脉色十六。

○胃脉虛則泄。

脉色二十。

○志有餘則腹脹飧泄。

疾病十八。

○怒則氣逆,甚則嘔血殳飧泄。

疾病二十六。

○肝所生病者,胷滿嘔逆飧泄。

疾病十。

○久風為飧沁。

疾病七十七。

○飧泄耳水三陰。

鍼刺四十七。

○寒入下僬,傳為濡泄。

運氣二十七太陽之勝。

○腸溜。

疾病四。

○泄而脉大,脫血而脉實,皆難治。

脉色十二。

○濕勝則濡泄。

運氣二十一。

○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暴注下迫,皆屬於熱。

疾病一。

○并於陰則上下無常薄為腸澼。

疾病八。

○寒至,則堅否腹滿,痛急下利之病生矣。

運氣二十。

癰腫。

二十八。

○汗出見濕,乃生痤疿,○高梁之變,足生大丁,○勞汗當風,寒薄為皻,鬱及痤, ○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

見疾病類五。

○陰與陽別寒與熱爭,兩氣相摶,合為癰膿。

鍼刺類二。

○三陽為病發寒熱,下為廱腫。

疾病六。

○迣邪之中人也,摶於脉中,則為血閉不通,則為癰,○熱勝其寒, 則爛肉腐肌為膿,內傷骨,內傷骨為骨蝕,○邪氣束之,凝結日以易甚, 連以聚居為昔瘤,○骨與氣并,日以益,大則為骨疽,○有熱則化為膿, 無熱則為肉疽。 疾病類四。

○六府不和,則留結為癰。

經絡二十二。

○五藏身有五部,伏免一,腓二,背三,五藏之腧四,項五,此五部有癰疽者死, ○凡刺之害,不中而去則致氣則生為癰疽也。

鍼刺五十四。

○東方之域,其民,食魚而咰鹹,其病皆為癰瘍。

論治九。

○肺脉微濇為毛鼠瘻,在頸支腋之間,○肝脉大甚為內癰,善嘔衂, ○腎脉濇甚為大癰。

脉色十九。

○少陽厥逆,發腸癰不可治,驚者死。

疾病三十五。

○歲水不及,民病寒瘍流水。

運氣十。

○邪溢氣壅,脉熱肭敗,榮衛不行,必將為膿,內銷骨髓外破大膕,留於節湊, 必將為敗。

經絡八。

○之溫熱丈,瘡。

運氣十六。○所謂少鍼石者,非癰疽之謂也,癰疽不得頃時回,○癰不知所, ○掖癰,○暴癰。

鍼刺五十五。

雜病。

二十九。

○風勝則動,熱勝刖腫,燥勝則乾,寒勝則浮,濕勝則濡寫。

見陰陽類一○運氣類二十一。

○摶脉痺蹶寒熱之交,脉孤為消氣,虛泄為奪血,孤為逆,虛為從。

論治十四。

○大則病進。

脉色二十一。

○中外病春脉如弦,其氣來車而弦,此謂太過病在外, 其氣來不實而微虍謂不及病在中,○夏脉如釣,其氣來盛去亦盛,此謂太過病在外, 其氣來不盛去反盛,此謂不及病在中,○秋脉如浮,其氣來毛而中央, 堅兩傍虛此謂太過病在外,氣來毛而中央,堅兩傍虛,此謂太過病在外, 其氣來如彈石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其去如收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其去如數者, 此謂不及病在中,○四時脾脉,其來如水之流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如鳥之喙者, 此謂不及病在中。 俱脉色十○寸口脉沈而堅者日病在中,寸口脉浮而盛者日病在外。

○脉盛滑堅者,日病在外,脉小實而堅者,病在內。

俱脉色十六。

○病在中脉虛,病在外脉濇堅者,皆難治,○病在中脉實堅,病在外脉不實堅者, 皆難治。

俱脉色十二。

○盛喘數絕者則病在中。

脉色十一。

○病在中而不實不堅,且聚且散。

論治六。○新久病脉小弱似濇,謂之久病脉滑浮而而疾者,謂之新病。

脉色十六。

○新病久病毀傷脉色。

脉色三十六,○其來復。

論治十二。

○暴病太陽為開開折則肉節瀆而暴病起矣。

經絡三十。

○解,冬脉太過則令人解脊脉痛而少氣不欲言。

脉色十。

○尺脉緩濇,謂之解。

脉色十六。

○足少陽之瘧令人身體解寒不甚熱不其,惡見人,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出甚。

疾病五十。

○刺骨無傷髓,髓傷則銷鑠胻酸體解然不去矣O鍼刺六十三。

○食亦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又謂之食亦,胃移熱於膽,亦日食亦。

疾病四十六。

○毀傷肝與腎井並至,其色蒼赤,當病毀傷不見血,巳見血,濕若中水也。

脉色三十六。

○人有所墮墜,惡血留內腹中滿脹,不得前後,先飲利藥,此上傷厥陰之脉, 下傷少陰之絡。

鍼刺三十。

○痱痱之為病也,身無痛者,四肢不收智亂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釗不能,言, 不可治也。

鍼刺三十六。

○大僂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開闔不得,氣從之,乃生大僂,陷脉為瘻。

疾病五。

○體重肝虛腎虛皆飲人體重煩冤。

疾病九。

○少陽所不可反側者,陰氣藏物也,物藏則不動故不可反側惍。

疾病十一。

○柔痓肺移熱於腎,傳為柔痓。

疾病四十六。

○譫妄厥陰厥逆,前閉譫言。

疾病三十五。

○陽盛則使人妄言罵詈不避親疎。

疾病十二。

○膈洞太陰為開開折倉廩無所輸膈洞,故開折者,氣不足而生病也。

經絡三十。

○腎脉微緩為洞洞者食不化,下嗌還出。

脉色十九。

○重強脾脉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日重強。

脉色十。

○蛟蛕心腸痛憹作痛腫聚往來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熱喜渴涎出者,是蛟蛕也。

鍼刺四十六。

○脾脉微滑,為蟲毒蛕蝎腹熱。

脉色十九。

○齲齒診齲齒痛,按其陽之來有過者獨熱,在左左熱,在右右熱,在上上熱, 在下下熱。

脉色三十三。

○手陽明實則齲聾。

經絡五。

○五運太過不及,下應民病。

運氣十。

○五運三氣之病。

運氣十三。

○天氣地氣制有所從之病。

運氣十四。

○六十年運氣政令欴病。

運氣十七。

○五發為病。

運氣二十三。

○天地淫勝病治。

運氣二十五。

○六氣相勝病治。

運氣二十七。

○六氣之復病治。

運氣二十八。

○客主勝而無復病治○運氣三十。

○升降不前,氣變民病異。

運氣三十八。

○不遷正退位,氣變民病之異。

運氣四十。

○刺治諸病。

鍼刺五十三。

死證。

三十。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見論治類十七○運氣四十四。

○入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脉無胃氣亦死。

脉色十二。

○人無胃氣日逆,逆者死。

脉色十一。

○所謂陰者真藏也,見則為敗,敗必死也,○別於陽者,知病處也,別旒陰者, 知死生之期。

脉色二十六。

○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刖失守而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

藏象九。

○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

鍼刺二十三。

○五藏巳敗,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脉色五。

○平人而氣勝形者壽,病而形肉銳,氣勝形者死形勝氣者危矣。

藏象一五。

○大骨枯藁,大肉陷下,胷中氣滿,喘息不便,其氣動形,期六月死, 真藏脉見乃予之期日。

脉色二十七通章宜察。

○形弱氣虛死,形氣有餘,脉氣不足死,脉氣有餘,形氣不足生。

脉色。

○形盛脉細少氣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胷中多氣者死,○目內陷者死, ○脫肉身不去者死,○足太陽氣絕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 ○寒熱病者似平旦死,○熱中及熱病者,以日中死,○病風者以日夕死, ○病水者以夜半死,○形肉巳脫,九候雖調猶死,○皮膚著者死,瞳子高者, 太陽不足,戴眼者太陽巳絕,此決死生之要,不可不察也。

脉色類二十五。

○陰陽皆脫者暴死。

藏象三十。

○陰陽如一者病難治。

鍼刺二十三。

○人生有死兩而無兩生。

經絡二十三。

○心怵惕思慮則傷神,毛悴色夭死於冬○脾悉憂不解則傷意,毛悴色夭死於春, ○肝悲哀動中則傷魂,毛悴色夭死於秋,○肺喜樂無極則傷魄,毛悴色夭死於夏, ○腎盛怒不止則傷地,毛悴色夭死於季夏。

藏象九。

○陰陽俱動,乍有形,乍無形,加以煩心,命日陰勝其陽,虍謂不表不裏,其形不。

久鍼刺三十一。

○熱病七日八日,脉微小病者,溲血口中乾,一日半而死,脉代者一日死, ○熱病巳得汗出,而脉尚躁喘,且復熱,勿刺膚,喘甚者死, ○熱病七日八日脉不躁,躁不散數,後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 ○熱病灰知所痛耳聾不能自收,口乾陽熱甚陰頗有寒者,熱在髓,死不可治, ○熱病巳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陰脉之極也死,其得汗而脉靜者生,○熱病者, 脉尚盛躁而不得汗,此陽脉之極也死,脉盛躁得汗靜者生,○熱病不可刺者有九, 一日汗不出,大顴發赤,噦者死,○二日泄而腹滿甚者死,○三日目不明, 熱不巳者死,○四日老人嬰兒,熱而腹滿者死,○五日汗不出,嘔下血者死, ○六日舌本爛熱不巳者死,○七日欬而衂,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 ○八日髓熱者死,○九日熱而痙者死,腰折瘈瘲齒噤齘也。

鍼刺四十。

○熱病脉靜,汗巳出,脉盛躁,是一逆也病泄脉洪大,是二逆也著痺不移,肉破, 身熱脉偏絕,是三逆也,淫而奪形,身熱,色夭然白,及後下血衃篤重, 是謂四逆也,寒熱奪形脉堅摶,是謂五逆也。

鍼刺五十八。

○風熱而脉靜,泄而脫血脉實,病在中脉虛病在外脉濇堅者,皆難治,○形氣相失, 謂之難治,脉逆四時,為不可治,○病在中脉實堅,病在外脉不實堅者,難治。

脉色十二。

○色夭面脫不治百日盡巳,○脉短氣絕死,病溫虛甚死,○易重陰死,重陽死。

論治十四。

○死陰之屬不過三日而死,生陽之屬, 不過四日而巳所謂生陽死陰者肝之心謂之生陽心之肺謂飲死陰肺之腎謂之重陰, 腎之脾謂之辟陰死不治。 疾病六。

○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二日若六日傳五藏而當死,是順傳所勝之次, 故日別於陽者,知病從來,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

藏象二十四。

○中執法者,其病速而危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中貴人者,其病暴而死。

運氣七。

○真頭痛,頭痛其腦盡痛,手足寒至節死不治。

鍼刺四十三。

○嬰兒病其頭毛皆逆上者必死。

脉色三十三。

○壞府無治。

鍼刺九。

○諸經脉證死期。

脉色二十四。

○真藏脉死期。

脉色一十八。

○陰陽虛摶病候死期。

脉色二十九。

○骨寒熱者齒巳槁死不治。

鍼刺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