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之隘于闗塞则居庸扼其前独石阻其背于陆泽之



原序[李玠]

  所产则黍菽之殖鱼盐之利于土风则犹有击筑卖
  浆慷慨悲歌之习览其山川访诸父老相与凭吊当
  年如孤竹之清澹台之介荆高之侠廉蔺之功而汲
  长孺隽不疑京房鲍宣之属皆有直声于汉其在晋
  也刘琨祖逖以贤豪特闻至魏征宋璟曹彬赵普吕
  端者亦唐宋间名将相也其它畸人轶事散见于诸
  说不可胜纪以地若彼以人若此而可弗志哉且志
  非独备记载而已古者天子省方春曰岱秋曰华夏
  曰衡山冬曰恒岳率五年一举而其畿内则岁与吏
  民再相见也其后巡守时阙乃命太史采风以诏于
  王王于是乎审风俗出政教十五国之诗具在而首
  二南有由来矣今夫志也者志天之文志地之理志
  人事之成败志世数之沿革下及一民一物一草木
  昆虫鸟兽鱼鳖纤悉必志是上以备一人问俗之典
  而下佐百执事之述职有省方采风之遗意焉方今
圣天子在上统一海宇出日以南无雷以北靡不奉朔通



原序[李玠]

  贡以登之舆图以掌之职方况域中近光之地乎玠
  不敏为
天子备藩于此凡幅[巾员]之逺近土田之肥瘠津闗之险夷
  户口之多寡金谷之盈绌物产之贵贱人类之秀顽
  时俗之淳漓事无巨细治有美恶于职靡所不当问
  不有志何以资考鉴也先是阁臣请修天下郡邑志
俞其奏
诏下畿省玠之来也未数阅月而是书适成按其图披其
  籍庶得藉手以报政矣
  康熙二十二年癸亥季春望
 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管理直隶钱谷守道参议前工
  部郎中刑部贠外郎主事丙辰会试同考官翰林院
  庶吉士潍水李玠谨譔






原序[吴元莱]

 畿辅通志原序
 今天下大一统矣其土宇版章靡逺弗屇东至朝鲜南
  抵交趾西拓水西北尽沙岭无不奉正朔修职贡葢
  自唐虞三代以来幅[巾员]之广未有若斯之盛者也况
圣天子在上徳化流行溥天率土渐被无遗宁特近光之
  地风景人物山川土田为可志哉然古称四海肇域
  必本邦畿则欲披名胜于天下端自
 神京始诚以
 神京首善重地受治既先而立极尤逺地形之巩固规
  制之崇弘有非他省所得拟者则其风景人物山川
  土田又恶可以不志也我
皇上御极之十有一年
俞首辅曲沃卫公奏
诏天下郡邑修志虽荒服穷陬弹丸僻壤莫不厘旧増新
  编摹进
览以仰副我



原序[吴元莱]

 皇上六合无外至意而
  畿辅通志垂十载始成非独后也葢上自
  神京下兼三辅务期详而不冗约而能该与列郡邑之
   各自为志不同必列郡邑之志成而后可总揽以卒
   业古人十年成赋良有以尔 莱  自筮仕都门由西清
   而郎署凡十余年间从
  畿辅之贤豪长者游得闻其风土大畧然惜其未悉也
   己未冬谬膺
 天子简命监司兹土兼辖八郡刑邮故凡驿路之僻冲闗
   塞之夷险以及民风土俗知之几无不悉而志适成
   展卷坐游不啻收古今于一览于戏备矣夫
  京师故燕冀地抱卫齐连晋赵山海峙其左居庸扼其
   右倚长城为屏障凭太行为股肱潞水南趋直沽东
   下达济汶以通漕运所谓金汤千里天府之国也故
   自辽金元明皆都此而莫之易我
世祖章皇帝入闗定鼎亦遂因之岂不以其地厚其俗醇其



原序[吴元莱]


 城郭宫室壮丽而雄阔洵足为子孙万世不拔之基
 也哉至于按舆图访遗迹其间地以人传者尤不可胜
 纪望崆峒则想轩黄之盛徳过完庆则思唐帝之徽
 猷高阳建国于瀛西祖乙迁都于邢北召公启宇金
 台筑而燕日强列辟分疆中山得而赵寖大稽光武
 伟绩则滹沱芜蒌可指而识也考昭烈芳踪则涿郡
 楼桑可问而知也他如渔阳之城督亢之址石门之
 碣日华之宫燕友之台赤城之堡卢龙之塞五鹿之
 墟细栁之营孤竹之国天桥之柱阪泉之山其余名
 杰英流挺生寄迹者尚难更仆数皆煌煌炳炳照耀
 简端其人与事即谓至今存可也然概而观之犹或
 偏于一隅囿于一国重译未必尽至式廓未必尽増
 故虞有有苗夏有有扈商有荆楚周有淮徐迨其后
 夜郎不知汉大公孙自据蜀中唐宋以前偏安过半
 即元明疆域逺踰歴朝然而缅滇未辟河套常争亦
 安有纪江汉而合朔蛮集共球而瞻



原序[吴元莱]

廷阙八荒环拱万国来同如
 今日之盛者此二南为十五国风首葢重之也然则是
  志也以昭文治则可当太史采风以达舆情则可代
  屏藩述职以陈形胜而备游观则又可上资
一人巡省补助之化天下虽大无不于此为观型薄海虽
  遥无不于此为会极大一统而绵万世镜前古以式
  后人殆将与
 本朝之
实录会典同其不朽矣亦岂特为八郡之风景人物山川
  土田志哉况修是志者皆贾董良才督是役者又甫
  申元老也 莱  既悉其形势复覩其文章虽职叨外吏
  识愧管窥敢不揽胜赓扬勉勷盛事以仰佐
圣天子同轨同文同伦至治乎爰胪列而敬为之序
  康熙二十年岁次辛酉嘉平月吉管理直隶刑名兼
  理驿传事务巡道佥事淮南呉元莱谨撰







畿辅通志原修姓氏
 职官
  巡抚于成龙 山西永 寜人 
  巡抚格尔古徳 满州 人 
  守道董秉忠 辽东 人   巡道呉元莱 兴化 人 
  霸昌道沈志礼 满州 人  通永道霍 炳 青城 人 
  天津道李 玠 维县 人  井陉道羊 琦 汝阳 人 
  大名道梁 忠 沈阳 人  口北道杨维乔 寜海 人 
  盐法道秦 鉽 长洲 永平府 人  知府 佟世锡 辽东 人 
   保定府 知府 纪宏谟 辽东 河间府 人  知府 徐可先 武进 人 
   正定府 知府 赵 瑾 辽东 顺徳府 人  知府 殷作霖 光化 人 
   广平府 知府 宋时化 山阴 大名府 人  知府 鲍复昌 奉天 人 
   保定府 同知 何玉如 洛阳 保定府 人  同知 汪攀高 广宁 人 
   保定府 通判 孔毓珍 曲阜 清苑县 人  知县 时来敏 江南 人 
   清苑县 知县 王才鼎 江南 清苑县 人  知县 方 熺 江寜 人 
 
绅士
   翰林院 侍讲 郭 棻 清苑 原任忻 人  州知州 魏一鳌 新安 人 
   原任淳 安知县 房循矱 安州 原任漳 人  平知县 师若玮 安肃 人 
   原任元 城教谕 马之骦 雄县 丙辰科 人  进士 李瑞征 容城 人 
   戊午科 举人 郭 焋 清苑 辛酉科 人  举人 张 复 清苑 人 
   国子监 监生 石曰瑞 清苑 人   生贠刘可书 清苑 人 
     王 鳦 清苑 人     王 鹤 清苑 人 
     王 鹍 清苑 人     陶国奇 清苑 人 
     贾如璧 清苑 人     李名世 清苑 人 
     王 仪 清苑 人     管企宁 清苑 人 
     李 琮 清苑 人     李 管 高阳 人 
     师恒是 安肃 人     师恒易 安肃 人 
     郭麟生 博野 人 










畿辅通志纂修职名
 总裁
  兵部尚书管刑部尚书事署理直隶总督印务 臣  唐执玉
  刑部尚书署理直隶总督印务加三级 臣  刘于义
                     臣  李卫
 协修
                     臣  陈仪
 提调
  直隶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 臣  王  謩
 监理
  直隶等处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 臣  张 璨
  直报等处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 臣  姜颖新
  直隶等处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 臣  窦启瑛
  直隶等处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 臣  多 纶
 协理
  霸昌 道按察使司 副使 臣  王永吉



  霸昌道按察使司副使 臣  李如梓
  霸昌道按察使司副使 臣  甘汝来
  霸昌道按察使司佥事 臣  戴 纶
  霸昌道按察使司副使 臣  呉士端
  霸昌道按察使司副使 臣  孙 鲁
  通永道按察使司副使 臣  徳希寿
  清河道布政使司参议 臣  王 纮
  清河道布政使司参议 臣  胡 瀛
  清河道按察使司副使 臣  彭人瑛
  天津道按察使司副使 臣  张坦熊
  大名兵备道按察使司副使 臣  宋韦金
  特加按察使衔仍留口北道任 臣  王 棠
  口北道布政使司参议 臣  白 石
  口北道按察使司副使 臣  汤豫诚
  口北道按察使司佥事 臣  谷 确
  署理天津河道按察使司副使 臣  王广益





  永定河 道 布 政 使 司参议 臣  石 柱
  永定河 道布 政 使 司 参议 臣  定 柱
  永定河道布政使 司参议 臣  八 十
  永定 河道布政使司参议 臣  博恩岱
  [长芦]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 臣  蒋 澍
  [长芦]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 臣  彭家屏
  [长芦]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 臣  蒋国祥
 分理
  永  平  府  知  府  臣   马 益
  保 定  府  知  府  臣   李正茂
  保 定  府  知  府  臣   宋寿图
  河 间  府  知  府  臣   陈克嶐
  河 间  府  知  府  臣   陈起唐
  天 津  府  知  府  臣   李梅宾
  正 定 府   知  府  臣   郑为龙
  顺 徳 府   知  府  臣   杨毓健



  顺  徳  府  知  府  臣   陈 法
  顺  徳  府  知  府   臣  朱鸿绪
  广 平  府  知  府  臣   杨云服
  广 平  府  知  府   臣   周梦锦
  大  名  府  知  府   臣  章培基
  大 名  府  知  府  臣   李 琠
  宣 化  府  知  府   臣   景 仑
  宣 化  府  知  府   臣   吕守曾
  保 定 府 理 事 同 知  臣   马灵阿
  保 定 府 理 事 同 知  臣   苏尔弼
  保 定 府 清 军 同 知  臣   孟承绪
  保 定 府 管 河 同 知  臣   杨 灏
  保 定 府 管 河 同 知  臣   方鸣夏
  保  定  府  通  判   臣  杨绳孙
  易   州   知   州  臣   徐徳泰
  冀   州   知   州  臣   乔 焞





  赵   州   知   州  臣   徐士镃
  深   州   知   州  臣   徐 绶
  深   州   知   州  臣   俞士恒
  定   州   知   州  臣   王大年
  清  苑  县  知  县  臣   张徳荣
 采辑
  原 任 湖 广 辰 州 府同知 臣  田 易
  博  野  县  知  县  臣   赵用熙
  无  极  县  知  县  臣   方正玢
  大 名  府  教  授  臣   邵大生
  原 任 通 州 学 正  臣   李 塨
 采较
  福 建 癸 夘 科 举 人  臣   雷 鋐
  直 隶 甲辰 科 举 人   臣   黄登贤
  直 隶 壬 子 科 举 人  臣   黄世成
  江 南 壬 子 科 举 人  臣   方道章



   直 隶 壬 子 科 举 人 臣 黄守谦
   江 南 六 合 县 抜 贡 生 臣  呉以诚
 江 南 桐 城 县 副 榜 贡 生 臣  刘大魁
   江 南 武 进 县 监 生  臣   陶祥武
   江 南 武 进 县 监 生  臣   杨述曾
  督梓
   庚 戌 科 学 习 进 士  臣   张 峤
   庚 戌 科 学 习 进 士  臣   李成蹊
  庚 戌 科 学 习 进 士  臣   李从龙
  癸 丑 科 试 用 进 士  臣   陈 福
  癸 丑 科 试 用 进 士  臣   张慎言
  癸 丑 科 试 用 进 士  臣   呉方平










畿辅通志 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一
   畿辅通志卷一     地理类三 都会郡县之 属 
 诏谕
世祖章皇帝
   顺治元年
 登极
 诏曰我国家受
天眷佑肇造东土
烈祖迈图鸿绪
皇考弥廓前猷遂举旧邦诞膺
新命迨朕嗣服虽在冲龄缔念绍庭永绥厥位顷縁贼氛游
  炽极祸明朝是用托重亲贤救民涂炭乃方驰金鼓旋
  奏澄清既解倒悬非富天下而王公列辟文武羣臣暨
  军民耆老合词劝进恳切再三乃于今年十月初一日
  祗告
天地




宗庙
 社稷即皇帝位仍建有天下之号曰大清定鼎燕京纪元
  顺治缅维峻命不易创业尤难况当改革之初更属变
  通之会爰乃酌古准今揆天时人事之宜庶几吏习民
  安彰
祖功
宗徳之大所有合行条例胪列如左
   顺治十三年
  干清坤宁宫告成
 诏曰帝王统御天下必先巩奠皇居壮万国之观瞻严九
  重之警卫规模大备振古于兹朕自即位以来思物力
  之艰难罔敢过用轸民生之疾苦不忍重劳暂改保和
  殿为位育宫已经十载揆之典制建宫终不容已乃于
  顺治十年秋卜吉鸠工今干清坤宁等宫告成祗昭告
天地
宗庙



 社稷于顺治十三年七月初六日临御新宫懋图治理念

古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