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全集》问世后,至今共有五个版本,引起很大的反响。我一向认为,如果要了解现代文化史,仅鲁迅全集中的人物与事件的注释条目,就带有百科全书的性质,辐射的范围之广,是别的作家所不及的。七十年来,注释鲁迅从未中断过,书籍的校订一点点进步着。鲁迅学除了思想史层面的东西外,版本目录学上的意义也不可小视。他的全集的整理出版,即使在校勘学上也为人们留下了不小的话题。
1938年版:许广平奔走蔡元培作序
自鲁迅逝世后,有关他的全集的出版就成了一个谈资。周海婴在回忆录里,就专门讲到许广平为出版全集所做的诸多努力。那时出版全集要报批的。由于鲁迅的一些作品集属于查封的对象,国民党内政部迟迟没有答应。许广平四处求人,还给鲁迅并不喜欢的胡适写过信求助。由于国民党政府不久就因日寇入侵而迁都重庆,上海出现了空隙,全集的出版只好以民间的方式运作了。承担这项任务的是上海的“复社”,这是具有左倾倾向的出版团体,成员有胡愈之、郑振铎、王任叔、许广平、周建人等。“复社”是出版过一些进步书籍的,为鲁迅出书自然成了成员们的一种心愿。不久就在友人的动议下开始了筹备工作,组成了编辑委员会,他们是蔡元培、马裕藻、许寿裳、沈兼士、茅盾、周作人、许广平等。参与编辑的有近百人,一时许多作家学者自愿地加入了这个行列。我在读到许广平为全集写下的校后记里,看到了那时工作的记录,知道全集的编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集稿,将先生单行本之外的散佚者集中起来。二是抄稿,《集外集拾遗》、《月界旅行》、《山民牧唱》等书,请王贤桢先生抄录;《嵇康集》系邵文镕与家人共同抄录;郑振铎、吴文祺标点《会稽郡故书杂集》;王贤桢、单亚庐等抄录《古小说钩沉》。其三是编辑,参照鲁迅生前为自己文集编的体例,精心设计。郑振铎、王任叔做了主要工作。这一部分是全集的核心,编者既考虑到了创作部分,也兼顾了译文,可以说基本反映了鲁迅的文化活动的全貌。其四是校对,参加这一工作的有金性尧、唐弢、柯灵、王任叔等一大批人。唐弢先生曾写过一篇《关于〈鲁迅全集〉的校对》,描述过当年劳动的辛苦,那里透露了诸多信息。第一版的《鲁迅全集》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完成,效率之高,在今天看来颇不容易。蔡元培先生为其作序,一时影响广大,也可说牵动了许多人。“复社”在出版史上留下的这一功绩,已成了后人研究现代文化史的佳话。
但第一部全集出版以后,也受到了一些批评。一是一些佚文未能收录其中,二是技术上有些遗憾,出现了一些错误。后来为了弥补损失,唐弢先生积多年之力,编辑了《鲁迅全集补遗》。林辰先生则做《鲁迅事迹考》,摸索了生平线索。王士菁写出了第一本《鲁迅传》,为普及工作做了铺垫,也为后人注释全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1958年版:周恩来无法赠送尼克松
1949年以后,《鲁迅全集》的出版和文化的风雨相伴,折射出许多的风潮。每个版本都和当时的社会心理相连,可述说的内容是驳杂的。1958年版的全集是十卷本,都是作品集,同时推出了十卷本的译文集,创作和翻译被割开了。但这个49年后的第一套全集抽掉了一些文章,不合时宜的短文和书信未能都收进来,可以说是对鲁迅精神的一次伤害。不过全集第一次有了注释,对青年读者是个不小的帮助,有了入门的向导。注释大多是好的,但有些内容却未能实事求是地进行历史的还原,一些人物和事件的解释十分荒谬,意识形态的内容多了起来。那时许多编辑有自己的设想,都无法实现。
1958年的《鲁迅全集》已经非常不纯粹
待到“文革”时,外在的干预增多,要想看到一套满意的全集已不可能了。王仰晨先生写过一篇介绍“文革”以来鲁迅全集编辑的大事记,那里可看见问题的复杂。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来华访问,周恩来要把《鲁迅全集》作为礼品送给客人,1958年的十卷本因为有政治问题,不能使用,只好从鲁迅博物馆里找到1938年的版本。
1973年版:不完全克隆1938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为此感到了一种耻辱——作为出版人拿不出像样的全集是愧对读者的。于是在1973年出版了二十卷本的全集,完全依据1938年版的样式。但删掉了蔡元培的序言,个别地方做了改动。不过这套全集的缺点也是显然的——未能反映鲁迅研究的状况,一些本要增补的文章也未能刊登出来。直到1981年那个版本的出现,情况才有了改变。
1981年版:学者总动员仍有“文革”遗风
1981年的那套全集,是质量很高的,几乎动员了所有重要的学者参与其中,在编校的质量上达到了很高水准。但它的注释还留有“文革”遗风,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解释偏离了事实。古典部分的校注水平很高,只是一些有争议的人物的描述有些武断。另一个问题是鲁迅的译文未能收入,有割裂整体思想的缺陷。读者并不能从全集里感到鲁迅文化活动的整体现状。
2005年版:作品最全校勘精良
2005年新版的全集,收录的鲁迅作品最多,是目前一个很好的版本。在校勘的精良与注释的深切上,远远超过其他新文学作家的文集。但鲁迅的译文集仍未收入全集,创作和翻译割裂的问题,直到现在还未能解决。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