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图卷. 明. 唐寅. 绘. 纸本墨笔 (35x520.7 厘米). 明正德十五年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30485
4

此《采莲图》卷由明代唐寅(字伯虎)绘。画卷描绘夏日清晨,朝雾未散的莲池与穿梭其间的扁舟仕女。全画墨色恬淡,景物造型简约精到,如莲叶的盛衰枯荣、柳枝的轻盈柔美。其后附文彭草书 〈采莲曲〉、项元汴画小景。此卷绘制于明正德十五年(作者时年五十一),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通幅笔墨淋漓,表现岚雾笼罩时的光景,洋溢着潇洒典雅的笔墨趣味。卷后文彭以狂草书 〈采莲曲〉 赠予项元汴,用笔到卷后益形放纵挥洒,笔意酣畅,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文彭六十二岁时的扛鼎佳作。此作为唐寅和文彭的书画合璧之作,依据唐寅款识,此图作于明正德庚辰年(1520),是其少数书具年款的作品。

全卷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唐寅 〈采莲图〉。

第二部分:文彭草书 〈采莲曲〉。

第三部分:项元汴画小景。

卷后有跋五则

清高宗乾隆 跋一(印记:八徵耄念、自彊不息)

採芳江國古來傳。不少妍辭與巨篇。欲問巻中結構者。可能知是敖漢蓮。辛亥六月御題

清高宗乾隆 跋二(印记: 乾、隆)

江鄉景稱採蓮圖。此事由來塞苑無。一著饒他八月杪。綠雲紅玉滿平湖。己亥仲秋月御題

清高宗乾隆 跋三(印记: 古稀天子)

天籟閣中四妙圖。山莊說項那宜無。我為意採非人採。葉嶼花潭任滿湖。辛丑閏夏叠舊作韻御題

清高宗乾隆 跋四(印记: 會心不遠、德充符)

元汴以文字唐畫合裝成卷。而作小景於後。其自命亦復不小。余題此圖意各有原因。於前後兩幀分書之。并識梗概於此

清高宗乾隆 跋五(古稀天子、猶日孜孜)

文彭此書雖放浪形骸之外。却是名跡

清高宗乾隆 跋六(印记: 幾暇怡情、得佳趣)

採蓮曲始壽承藏。繼得為圖伯虎唐。技癢不禁項元汴。卒成三絶各爭强。與唐幀同時題。御筆

項元汴 跋(印记: 墨、林)

壽承學博。贈予採蓮曲。草法之妙。逼似藏真。予藏之數年矣。後得唐子畏採蓮圖以配之。可稱合璧。子畏筆墨遊戲。幾入化境。予偶效顰作此。覽者得無嗤予為東家施乎。元汴識

作者款识:正德庚辰二月 晉昌唐寅、印记: 南京解元六如居士
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以字行,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鲁国唐生等,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画家、文学家。吴中四才子之一。

文彭(文徵明长子),字寿承,号三桥,别号渔阳子、三桥居士,长洲人,祖籍湖南衡阳。明朝政治人物、书画家、篆刻家,曾任南京国子监博士,人称文国博。

项元汴,字子京,号墨林、香崖居士、退密斋主人,浙江嘉兴人,明朝书画收藏家、鉴赏家。

以下是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见,你回复后,需要刷新网页才可见!
************************************

2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4
  • 书海钩玄 普通書友 10个月前 15:391楼
    感谢好画分享
  • 㦂(一叶舟) 普通書友 2024-01-22 19:38 19:382楼
    谢谢分享,使得有幸瞻仰唐寅真迹
  • 柳梢月 普通書友 2023-10-23 18:24 18:243楼
    好画
  • 墨睚眦 普通書友 2023-10-23 11:43 11:434楼
    唐公子的画嘞
更多回复
      你可能感兴趣的主题
资源圈
      圈内贴子23965
  • 古书圈子成员375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