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图书馆】罕见家谱丛刊 2267部13013册丨限制特权会员下载
62469
64

中国的家谱可以追溯到商代的甲骨文。宋代以后,随着私家修谱的兴盛,家谱大量涌现,此种现象一致延续至今。家谱文献的数量蔚为大观。中国国家图书馆始终重视家谱文献的收藏,现已成为华人家谱原件的主要收藏地之一·

历史背景

著名学者梁启超(1873-1929)比较早地意识到家谱的文献价值·他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专门谈及家谱,认为“我国乡乡家家皆有谱,实可谓史界瑰宝”,并希望* “将来有国立大图书馆,能尽集天下之家谱,俾学者分科研究,实不朽之盛业也。”*

1925-1927年担任国立京师图书馆馆长(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前身)期间,梁启超积极推进家谱的购藏。
1928年5月出版的《北京图书馆月刊》第1卷第1号,介绍了建馆至1928年购书情况·其中第七点专门提及谱牒:“搜集谱牒,本馆实为嚆矢。计受赠者十七种·购人者三十四种·此外通函征求,亦不下数百通。惜家藏者碍于旧习,往往不肯捐赠,应者廖廖·而政治纷扰,交通不便,未能作大规模之搜集也。”
随后又在《北京图书馆月刊》第1卷第2号上刊载了《征求家谱后事》,广泛征集家谱·不过由于战乱的缘故,再加上传统观念一般认为家谱应该个人收藏,而且是秘不示人,因而征集来的家谱数量并不多,但是这开创了图书馆公开征集家谱的先河,表明家谱正式成为图书馆的入藏文献·

文件介绍

本帖提供的国家图书馆电子版家谱共计2267部13013册。
由国家图书馆在2008年开始进行的全本图像化扫描。具体的技术标准是:采用彩色扫描方式,扫描分辨率为300dpi。


颜色模式为RGB模式,位深为24位真彩色,存储为TIFF·JP2和PDF格式,压缩因子为150·要求扫描图像真实反映原书·以原书的上边沿为基准,以中缝折线为中心线,保持原书的天头·地脚的尺寸不变·左右两边的尺寸基本不变,扫描后的影像文件要叶码连续,没有重叶·缺叶,错叶·折叶等情况(原书缺叶·错叶除外)·补扫缺叶图像要与正本图像大小一致,颜色接近·原书有大面积的残缺时,要酌情添加衬纸(与原书的颜色接近),避免透光·透字·尽量还原。


以下是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见,你回复后,需要刷新网页才可见!
************************************



9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64
  • LG 普通書友 1个月前 22:111楼
    感谢分享
  • lanxun 充值會員★ 7个月前 07:212楼
    好东西啊,感谢分享。
  • 华夏寻古 普通書友 2024-01-30 18:14 18:143楼
    先找个这些书目的表格
    小小书虫可笑可笑 vivo 7个月前
    对于中国人而言,家族永远是心中的根,族谱更是多少人的魂
  • 徐维良 充值會員★ 7个月前 12:492楼
    谢谢啦,太珍贵的资料了
  • 无为 普通書友 2023-10-31 16:06 16:064楼
    研究需要 谢谢啦
  • 陈广一 普通書友 2023-08-08 19:31 19:315楼
    好东西啊,感谢老大分享。
  • 快雪时晴 普通書友 2023-06-06 15:00 15:006楼
    研究需要
  • posan 普通書友 2023-05-27 17:10 17:107楼
    难得一见啊
  • 小左左 普通書友 2023-04-03 11:29 11:2910楼
    研究下
  • 无舟何以渡 終生會員★★★ 2023-04-02 21:32 21:3211楼
    希望能找到家谱
  • 苏小少 普通書友 2023-03-27 10:18 10:1812楼
    研究下,谢谢
  • 小龙 贊助會員★ 2023-03-21 23:26 23:2613楼
    查找一下自己的好姓氏。
更多回复
      你可能感兴趣的主题
家谱圈
      圈内贴子249
  • 古书圈子成员67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

客服